宪法实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2 14:56: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宪法实训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宪法实训总结

篇1

    实际上要不要通过宪法学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法学理论素养不是一个真问题,真正的问题是怎么样通过宪法学的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宪法学理论。宪法学这门课程在对法律职业学生的理论素养培养的功能上较被我国的法学教育界所认同。当然这种认同性与我国宪法在法治实践中的作用难以直观显现有着相当关系。在宪法自身的实践能力难以提升的前提之下,法学教育界只能“剑走偏锋”,去追求宪法学理论能力的修炼功能。这既是面对现状的务实之举,也是面向法律职业的未来所建构的实践能力的铺垫,因为法治的发展始终需要宪法发挥实践功能。那么什么又是所谓的理论呢?从其形式上看理论就是对于某一问题带有某种目的性解释的过程及其表现;从内涵上来说,就是将知识点与相关的原理通过有目的的整理,将其系统化形成具有一定逻辑性的解释。每一个作为个体的人都会具有一定的理论分析能力,但是没有进行过系统训练的人,一是不知道自己具有理论能力,二是分析事物的层次性、逻辑性会混乱。因此对于高职层次的法科学生而言不仅不能忽略理论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还要通过课程的设置和课程的教学来强化这种理论能力。在宪法学的研究中就存在着对宪法自身存在的解释提出设问。这种无穷尽的追问当然不适合在高职层次的宪法学教学中采用,但高职宪法学应当通过对宪法知识的解释来培养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其功能就是要让学生对于我国的宪法现象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最为基本的理论能力训练是,面对于宪法典中的具体法规范,必须要进行研读和解读,否则宪法学课程无法进行。而要对宪法的条文进行解读,如果学生不具备相应的理解能力和理论能力,则学习何以为续?放松或放弃对学生的宪法学理论培养的后果,即为众多学生在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之后,对于宪法学的内容显现出知识的片段化,甚至在被问及宪法知识时,脑袋一片空白,不知所云。由此,我们应正确认识到,当前对于法学专业尤其是法律高职专业的培养并不是过于注重理论培养,而是没有真正把握好理论培养的方向和具体的内容及方式。总结起来,在宪法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宪法学理论,是一个系统的综合的过程,是通过知识的传授和课程的训练来实现的。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把握好方式及技巧,避免初涉法学知识的学生被纯理论化的教学模式所困惑。但是对于教师而言,则需要提升自身的理论化水平即技巧,让理论平实化、普通化,让理论以非理论的面貌出现,达至“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则是法律高职层次的学生所真正需要的方式。

    知识体系的树立为理论体系的建构塑形。对于宪法知识的认知,会让学生产生一定的宪法意识,这种意识经过一定程度的积累、沉淀之后会形成相应的宪法思维,而以宪法思维所整理出来的对于宪法知识体系结构的解读及解释,也就形成了宪法学的理论。宪法学中涉及的基本关系是国家权力组织构造、国家权力结构形态,国家权力的横、纵双向的分布;中间层次的各种组织与团体,其介于国家与公民之间;最基本主体是公民;这些主体参与到宪法关系当中是以其特定的权力、权利与职责、义务相联系的。这也是学生在学习宪法学中首先需要厘清的基本关系,这个关系是宪法之所以为宪法的逻辑起点,因为冠以基本法就决定了宪法所规范的是国家这个特定组织中的最基础关系。宪法学教学中所涉及宪法的各种知识体系都是来源于国家权力的运行、公民权利的保障这一基本范畴。这个关系让学生弄清楚了,那么对于宪法学的基础理论的培养也就奠定了良好的平台。即便是分析和解释国外的宪法案例,也能让学生有一个清晰的思路贯穿其中。宪法涉及的关系具有宏观性及基础性,正是因为这种特性,宪法学的知识及理论会给其他部门法学提供一种理论解构及分析方法的帮助。宪法学的理论教育既是一种思维拓展的训练,也是理论能力的培养延续。概而言之,对于学生的宪法学理论的培养应结合教学内容的设计来进行,教学内容又涉及知识体系的设计。宪法学的整体知识结构可以分为三大板块。其一是宪法原理,这部分要解决的问题在于宪法产生的缘由,宪法的含义、本质、分类结构,这里涉及的知识点有宪法的历史发展,国家的构成及国家的权力结构,公民与国家之间的宪法关系问题;其二是对宪法文本,要学习宪法学的课程,对其文本的解读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然而目前的宪法学教学往往忽略了这一重要板块,对于宪法文本的了解仅限于教材中涉及的一部分,导致绝大多数的学生在学习完宪法学课程后,对于宪法条文却知之甚少;其三是宪法的实践,这里所包含的内容有宪法的制定与修改,宪法中的制度及保障的权利的实践运行状态。从这三大构成板块可看出,在高职宪法学的课程传授中,并不是从理论到理论的灌输,其理论的培养是以知识的传授、条文的解读以及对实践的总结来完成的。法治的基本属性是对权力的控制及权利的保障,宪法涉及的是国家基本的权力规范,这其中既包括对于国家机关的授权性条款,也有制约性条款,与之相对应的是确认人权为国家的基本保障。因此国家权力的解读及人权的解析成为宪法学理论中尤其重要的两个范畴,国家的宪法治理是最高层次的法治。对于宪法学的研习既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宪法意识及法制观念的需要,也是宪法学的理论培养之需求,其对于法律职业教育的贡献在于其对学生识习其他部门法提供了观念的基础及理论的平台。

    法律职业与其他职业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其实践能力的内涵,是既要有程序性的操作性的实践经验与技能,又要在执业中融合理论素养与理论能力。因为法律职业的真正技艺与技巧实际上来源于对于法律本身的理解与运用,执业中的程序性问题完全可以通过日常的实训课程训练而让学生掌握。法律职业是一门技术性的职业,但是其技术性显然更侧重于思维能力与理论技巧的培养。无论是法官、检察官、律师或是法律教育工作者或行政执法人员,其主要能力在于对案件的分析及处理的能力,这就需要其对法学理论及法律推理、法律的分析判断必须熟练掌握,否则难以胜任此类工作。虽然其他部门法学的研习同样能培养出学生的理论能力,但是这种理论是有欠缺的,因为宪法才是国家法治的根基,如果法律职业人连宪法思维都没有,如何能指望他们支撑起整体的法律职业共同体,又如何为国家的法治建设提供良好的职业服务?当下法律专业的高等教育无论从教学质量或是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均不乐观,对于法律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也颇为法学教育者所忧虑。正视法律教育尤其是以法律实践能力为教学导向的法律高等职业教育,切实提升教学质量是解决目前法学高等教育呈现疲软态势的根本举措。尤其是在对高职宪法学的精品课程的建设中去深化教学质量,培育出符合社会需求的法律职业人才,通过提高学生自身的素质来强化其职业的适应力及社会的需求,以切实解决法学教育的困境,达至理论融合于法律职业能力之中的目的,这也是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所在。宪法学在我国目前的法治状态下成为一门较为引人关注的学科,不仅是因为大众对于法治建设的强烈期盼,也因为政治体制改革的纵深实际上涉及宪法的权力架构的修正等国家性基础问题。因此未来的法律职业者不可能忽略掉宪法的重要功能。加强对于法律高职的宪法学理论功能的教学工作,就是为我国未来的法治建设提供良好的人才储备和价值引导。

篇2

【关键词】技能培养;实践型人才;法律专业设置

一、中职法律专业的市场背景与定位

职业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使学生能适应市场需求,很好地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中职法律专业学生的培养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提高学生读、写、实践动手能力,使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获。

我校法律事务专业学生的主要就业去向是国家机关辅警、律师事务所文秘、地铁辅警、机场安检等单位,总体来说,学校学生的就业比较集中,这也对我校学生的技能要求提出新的要求。笔者对相关的用人单位做了相应的调查,发现这些单位比较重视的是学生沟通协调能力、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等技能,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我们可以把中职法律专业的定位认定为是:注重提升学生相关技能,培养实践型专业人才,使学生从容地走向工作岗位,胜任自己的本职工作。在这种专业定位下,中职法律专业教育需要结合自己的特点,开拓各种途径高学生的技能水平。

二、中职法律专业解读

(一)课程设置偏注重理论化

法律专业开设的课程有民法、刑法、民诉、刑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婚姻法、法律文书、宪法、司法与口才等课程,课程的设置主要是参考本科法律的教学目录,课程设置理论比较强。通过系统的课程培训,有利于学生形成比较严谨的法律思维,了解基本的法律知识,并具有较好的法律写作能力,增强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但在这样的课程设置中也存在一些有待提升的空间:一是课程设置理论化比较重,教学大多还是停留在教材讲授、满堂灌的阶段。二是课程设置主要是注重法学知识的传播,而缺乏实践技能的培养。知识的传播积累固然重要,但若不重视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很多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没能够很好地适应工作需要,这也是教学中需要注意并且尽量避免的问题。

(二)实践培训比较薄弱

所谓的实践培训,就是法律专业教学过程当中,不仅仅拘泥于理论知识的讲授,而是更多地开展一些法律实训课程(包括实习、擒拿技术、现场紧急情况处理等等具有现实意义的内容学习)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实训场地紧缺和实践培训较少是中职法律专业面临的重大问题。笔者访问了一些法律专业的学生,被问及对本专业教学改进的建议时,很多学生给出的回答是“多提供一些实习机会”、“多增加一些技能培训课”等,可见学生对法律实践培训的期待是比较高的。

其实,法学教育缺乏实践培养是我国法学教育的一个通病。但是在当前法律专业比较饱和的情况之下,若中职法律还一贯沿用本科法律教育模式,没有优势可言。中职学校法律学生就业比较多的是一些法律服务行业,比如公安局辅警、地铁辅警、穗宝押运等,这些岗位对实践操作能力要求比较高,若在学校没有经过专门的技能培训,在工作的时候就会很被动,甚至很难上手。因此,中职法律教育亟须加强实践技能培养是不容忽视的客观事实。

(三)专任教师职业发展受限。

作为代表学校发展的“软实力”,教师无疑是评价学校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中职法律专业教师都是法律科班出身,受到良好的职业技能教育。但是笔者认为在长期发展上教师的专业发展还是受到多方面的制约:一是不能从事兼职法律执业活动。由于律师法2008年进行了新的修改,中职类的法律教师不能从事相关法律执业兼职律师 。笔者认为,这是对法律教师职业发展一个很大的束缚。没有相关的法律实践活动,教师犹如无源之水,很难取得长足的进步。二是缺乏相应的教学培训。教师”传道授业解惑”,也需要不断给自己充电,只有当自己是一个充满电力的发动机,才能够给学生以足够的影响力。经过不断的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改进教师的教学水平。

三、拓宽中职法律专业设置的思考

(一)课程设置具有针对性

在课程设置过程中,要结合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本着提升学生技能的态度展开。中职学生大都是15-17岁的初中毕业生,文化基础比较薄弱,但好奇心比较强,对新鲜事物具有比较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课程设置的时候,可以不拘泥于课本,开设一些有趣实用的实践课堂,增强对学生学习技能的培养。

1.增强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开设。打开课程目录,中职法律主要是以十四门主干法律课程为主的必修课,选修课比较少。面对这种情况,学校也采取了相应措施,让教师结合自己的个人专长,开设相应的选修课,很多实用的选修课程受到学生热烈欢迎,比如《刑事侦查学》、《摄影技术评析》等。选修课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必修课又保证了学生学习的完整性,两者相互结合,相得益彰。

2.在课程中增加技能课的培训。技能课主要是指对学生的听、说、读、写、实际操作能力具有指导意义的课程,比如法律文书、司法口才、形体与礼仪等,这些课程由于其实用性,比较受学生欢迎。一些已经工作的学生在回忆学习课程时,对法律文书的训练还记忆犹新:“每周一次的法律文书写作,不停练习不停修改,这些潜移默化培养起来的写作能力我对我现在写文书很有帮助。”法律事务专业分成三个方向:律师实务、司法文秘、司法警察。可以根据这三个不同的方向开设相应的实训技能课程,比如司法警察专业开设警察战术等。

(二)增强学生的实践活动

基于“培养实践型专业人才”的教学目标,学生比起一般的法律院校学生需要更强的动手能力和活动能力,因此在教学当中,我们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要紧紧是停留在课本的理论问题上。学校每一年会组织中专三年级学生进行司法局实习、一些工厂的实习等等,这些都是很好的传统,有条件可以继续保持。此外对于大专生也尽可能创造一些机会提供实践的机会。

另一方面,学校也需要加大对法律实训基地的投入与使用。实训基地是培养法律专业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重要场所,尤其是对于司法警察的专业方向,更加需要对安全防范技能进行培训。但目前学校的实训基地投入开发还不理想,尚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模拟法庭、电教室、刑侦实验室、警体馆、射击场等校内实训教学场所及相关器材设备是进行实践技能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因此要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场所及硬件设施的建设,以保证日常实践教学的需要。

(三)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不断提升法律教育实效性。

支持法学教师从事律师等法律实践活动。一方面,教师与社会积极的接触,这样才能有较高的职业技能,掌握前沿的法学资讯,在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能够以自身经历讲授法律问题,以案说法,会更具有说服力。有一句法彦:“法律的生命在于实践而不在于理论”,只有当法律能够生动地运用到社会实践当中,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目前我们学校很多法律老师都取得了律师资格证,但是由于中职法律学校的缘故,无法办理实习进行律师执业,对于法律教师而言,这是一个很大的发展瓶颈。法律向来不是纸上谈兵,需要运用到具体的实践当中,就像一个人学中国功夫,不能仅仅是在课本上学手势一样,需要一个锻炼的舞台。但很明显,我们学校很多老师是缺乏这样的舞台的。因此,作为学校一方或者教师本身,提高老师的实践技能是提升学校办学实力的重要突破口。

另一方面,教师的社会实践活动也有利于打开学校的办学思路。在2010年亚运会期间,学校曾组织法律教师进行法律咨询活动,在亚运志愿者服务亭,吸引了很多周边的群众。在法律服务的过程中把教师在进行亚残会法律知识讲授的时候,也加深了教师与社会的联系,促使教师加强与社区、机关单位的联络。很多有法律实践经验的教师在知识积累、待人接物等方面也会显得更加的成熟。学校有一些招聘信息正是这些有经验的老师推荐的。这种具有法律实践经验的老师不仅能够打开法律教学实践的僵局,而且能够带动学生就业,拓宽学校的办学思路。

因此,作为法律学校的教师而言,应当尽可能多一些地参与到社会实践当中,只有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学习,才能够保证知识积累的常青,这样对于具体的教学也是大有裨益。

总结

法律专业设置包括课程设置、实践培训、教师培养等内容,课程设置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效果,实践培训提高学生学习技能,教师培养增强学校办学软实力。只有当把这些因素综合考量,法律专业才能够形成自己的特色,适应时代和社会的需要,培养有一技之长的法律人才。

参考文献:

[1]谢东鹰,《浅论我国高等职业法律教育的几个基本问题》,载于《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2]许庆坤,《美国法学教育透视》,载于《法学教育专题》,2006年第5期;

篇3

 

《行政法学》现有教学模式在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剖析

 

1.《行政法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理论性强,概念繁多。《行政法学》概念多,知识点繁杂,现实生活中几乎每一个领域,每一种行为,都需要行政法调整,都会受到行政法的管理。一个领域中会涉及许多行政事项,每一个行政事项又包含一系列行政行为,而每一种行政行为又会涉及到概念、特征、性质、效力、实施条件、基本程序、基本种类、法律形式及法律后果等方面的知识,都需要学生了解和掌握。

 

(2)教师讲授过程费劲,课堂效果一般。在讲授本门课程中,教师要不断地搜集素材、典型案例、事例,每堂课都要讲授概念、原理,分析法律特征和实施条件、实施程序,要生动形象地讲清楚一个问题很困难,这个问题讲完又进入下一个问题,经常是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毫无反应。

 

(3)学生学习热情不高,兴趣不大。在行政法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热情不高,兴趣不大。许多学生不做课堂笔记,课前很少预习,课堂参与较少,互动较少,不积极思考,课堂上回答问题不主动,时间一长,对这门课程就有了抵触情绪、畏难情绪。

 

(4)知识掌握较差,学生过关率低。《行政法学》课程可以说“难讲、难学、难考”。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等基础知识掌握不牢靠,运用行政法律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实际执法动手能力不强。考试中有许多人挂科,需要补考或重修。

 

2.现存问题的剖析

 

(1)教学模式缺乏创新,教学方法单一。《行政法学》的教学,目前主要还是以课堂讲授为主,老师基本上是一本书、一本教案、一支粉笔讲到底。许多教师讲课从概念到概念,从理论到理论,离不开课本,课堂教学满堂灌,按部就班,缺乏创新。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应用较少,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互动较少,学生参与性不够,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涉及领域广泛,内容极其丰富。现代社会需要行政法,也离不开行政法。行政法涉及到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可以说,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一生中都离不开行政法,都要受到行政法的约束和调整。行政法涉及的领域广泛,内容极为丰富,概念多,理论多,知识点多,需要学生掌握的东西太多,又缺乏完整系统的体系,知识比较分散,庞杂,学生难以掌握。

 

(3)行政法案例学生难以亲身感受。受到自身生活环境的限制 ,学生人生阅历和生活经历较少,难以切身感受到行政法,没有参与行政执法活动过程,对行政法不能形成直接的感性认识。不同于民法、刑法,发生在身边,随处可见,随时可以接触到,老师讲授形象生动,学生学习得心应手。而行政法典型的案例本身就少,教师列举一个案例,学生觉得距离自己生活遥远,学习缺乏积极性、主动性,最终对本门课知识的掌握就比较差。

 

(4)课程设置不太合理,影响学习效果。本门课程一般安排在大二第一学期开设,学生只学过了宪法、法理学、民法、刑法,有的学校民法或刑法还没有开始学习,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基本上都没有学习。而行政法课程的学习,必须是在掌握了民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基本知识之后才能学习的,《行政法学》与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课程同时开设弊端明显,学生基本知识掌握不全面,不能很好地理解《行政法学》的基本知识,这样学习起来就比较吃力。

 

《行政法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基本思路

 

1.一体化教学模式。一体化教学就是理论与实践一体化以及教、学、练、战一体化。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就是打破理论课与实践课的界限,采取边教、边学、边做,或是在短时间理论课后即让学生进入实训的方法来完成教学任务。在《行政法学》课程中,对于行政许可、行政强制、行政处罚、行政复议及行政诉讼等内容,可以采取一体化教学模式,教师讲授基本知识后,让学生动手训练。

 

2.模块教学的教学模式。《行政法学》课程可以分为以下五个模块,即行政法理论、行政主体、行政行为、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教学过程中,既按模块进行教学,又注重各模块之间的衔接,由于行政法的基础理论与行政行为和行政救济密切相关,所以在平时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梳理清楚模块之间的关系。由于每个模块都具有自己的特点,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有针对性地采用最适合的教学方法。比如行政法理论和行政主体部分,运用较多的是归纳总结法和对比分析法,侧重于梳理清楚基本理论知识,为后面的教学打基础。而行政行为部分注重运用案例教学法、课堂讨论法。行政诉讼则运用模拟法庭进行实训。

 

3.问题导向教学模式。注重主体培养,强化学生参与。由于传统教育一直以知识灌输为主要任务,因而教学活动一直是以教师为中心而展开的,教师作为知识的垄断者,智慧和真理的化身,掌控着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学生被视为教学过程的客体,只能成为特定观念和知识体系的被动接受者。问题导向的行政法教学是以学生的广泛参与和自主学习为基础的。问题导向式教学的基础理论之一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不仅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更主要受学习者本身的认知方式、价值观等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却往往被传统教学观忽略,进而提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论。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带着问题去思考。

 

《行政法学》课程教学方法设计改革

 

1.双向互动教学法。从课堂上教师的单向灌输,改变为讨论交流式的教师和学生双向互动教学。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正面临着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教师的主要作用不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而是传授学习的方法,引导、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切实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能动性。行政法学教师可采取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教学方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在自学基础上提出问题、与老师进行探讨,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鼓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介绍行政法学的研究现状及最新发展动向,指点研究问题的方法,使教学过程变成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的研究探索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2.多媒体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利于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行政法学》课程的教学也应该恰当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多媒体教学需注意几个问题:(1)不能把采用多媒体手段作为衡量《行政法学》课程教学质量好坏的标准,而一味强调多媒体教学。(2)条件充分时才使用。在开展多媒体教学之前,要加强对教师的多媒体应用技术培训、教学课件或软件的制作等准备工作。(3)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多媒体教学不能取代教师的讲授、引导,同时要注意增强学生的学习自觉性。(4)在成功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网络辅助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

 

3.兰德尔案例教学法。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兰德尔创造的案例教学法主要是通过学习、研究大量的案例来理解和掌握法律的基本原则与法律推理,而不是死记硬背具体的法律条文。(1)选取案例。一是以案释法,这种案例相对比较小,是为了解释某个理论知识而设置的,理论为主,案例为辅,应用在平时;二是真正的案例分析,这一般是在学完某个完整的行政法理论知识体系时进行系统分析而设置的。可以选取没有定论的案例或司法实践案例。(2)预测结果。教师应将学生分析结果提前预测到,这不仅可以保证教师对课堂的掌控,还可以积极地指导学生。(3)制定讨论方案。任课教师首先要对案例进行理论铺垫,然后找个适当的机会引入案例,让学生有初步的分析思路,再逐步对案例分析进行延伸补充。(4)总结点评。总结点评是整个案例教学的压轴。这个阶段教师要梳理分析思路,对独到的个人见解和创造性的解决思路给予充分的肯定,查漏补缺,将大家没有分析讨论出来的知识点给予进一步讲解补充。

篇4

[关键词]社区矫正 本科专业 实践教学 探索 创新

[中图分类号] C9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11-0018-02

社区矫正是指将符合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和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1] 社区矫正事业的发展需要能够胜任社区矫正工作的专业工作者,因此有必要开展社区矫正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一、社区矫正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

本文以上海政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社区矫正专业为例,梳理社区矫正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性工作。

(一)重视原理理论性知识的先导作用

社区矫正原理性知识、理论性知识是社区矫正实践的先导,上海政法学院社区矫正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清晰地阐明了这一点: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扎实的法学、刑事执法、社会学、社会工作理论素养、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具有创新精神,能在国家各类与刑事执法相关的机构中从事专业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我校在社区矫正专业人才的培养方面,将理论素养、专业知识作为社区矫正实践能力的先导符合目前社区矫正实务部门对社区矫正人才的要求。

(二)构建多学科复合交叉型课程体系

我校在构建社区矫正多学科复合交叉型课程体系过程中,力求实现法学、犯罪学、社会学、社会工作、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知识的融合,从而为实践教学提供丰富的知识体系。具体而言,社区矫正专业课程体系包括如下课程:法理学、宪法学、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犯罪学、监狱学基础理论、社区矫正原理、社区服刑人员行刑与管理、社区服刑人员教育、中国监狱史、罪犯改造心理学、狱内侦查学、矫正社会工作、社会学概论、社区矫正个案分析、社会司法执法统计学、警体等。在此基础上,学生需要完成20周的专业见习、20周的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写作等实践学习任务。

(三)强调社区矫正实务机构实践教学

上海政法学院与上海市社区矫正实务机构合作开展社区矫正专业实践教学,主要采取了两种途径,即“请进来、走出去”。在请进来方面,一是邀请社区矫正实务机构中经验丰富的社区矫正工作者,如社区矫正民警、司法所社区矫正专职干部、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以及相关区县社区矫正中心的工作人员来到上海政法学院为社区矫正专业学生授课。二是邀请案情典型、善于表达的社区服刑人员来到学校,在课堂上与社区矫正专业学生开展交流互动。在走出去方面,针对低年级社区矫正专业学生,由专业教师带领其到社区矫正实务机构,如社区矫正中心、街道司法所、上海市新航社区服务总站参观,增强学生对社区矫正工作的感性认识;针对高年级社区矫正专业学生,则采取推荐其到上海市各区县社区矫正实务机构开展专业见习与毕业实习,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学习与成长。

(四)发挥志愿者活动的实践教学功能

上海政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团委学生会非常重视组织社区矫正专业学生积极参与针对社区服刑人员的帮教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演练与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例如,2014年7月12日,上海政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团委学生会实践部的社区矫正学生志愿者们去往上海市徐汇区康健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亲身参与暑期社区矫正人员一对一结对帮教活动。高频率的社区服刑人员帮教活动让社区矫正专业学生们感受到社区矫正强烈的实践色彩。在帮教活动中,他们开展了诸如“认识社区矫正、重拾罪后人生”、“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传统文化与修身养性”等帮教活动,帮助社区服刑人员积极适应社区矫正期间的生活,缓解心理压力,同时也提升了自己的专业能力。

(五)组建学术社团提升实践教学水平

社区矫正本科生不仅应该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而且应该具备熟练的实践技能,更加应该追求学术能力的提升。鉴于此,上海政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社区矫正研究生导师、研究生、本科生、政法干警学员共同组建了集学术性、实践性、创新性为一体的学术社团。社团以“培养学术专业素质,发展中国社区矫正”为目标,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实践能力。该社团积极开展社区矫正科研工作,多项科研项目获得学校资助并荣获奖项,特别是在2013年6月,社区矫正专业本科生潘自强等同学在武玉红教授的精心指导下,依托社区矫正学生社团力量开展的《关于社区矫正禁止令效果的实证研究》荣获第十三届挑战杯上海市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

二、社区矫正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对策

(一)实行“夹层制”实践教学模式

据笔者在上海市社区矫正实务机构的调查得知,目前上海市社区矫正实务机构对社区矫正复合交叉专业人才需求度非常高,希望我校社区矫正专业本科生能够到社区矫正实务机构进行至少为期一年的顶岗实习。之所以将实习时间定为一年,是因为实务机构认为顶岗实习是最能够培养实习生实践能力的实习方式。这种实习方式可以使社区矫正专业学生完全履行相关社区矫正实习岗位的所有职责,独当一面,对学生的能力锻炼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因此,笔者建议社区矫正专业学生实习模式应采取起源于英国的“夹层制”实习实践教学模式:学校的理论教学――实务机构的实践教学――学校的理论教学。英国的一些高校将学生本科阶段的四年学习时间分解为:两年在校就读+1年工程实习+1年在校就读。[2]

(二)开展定期的实践教学需求评估

社区矫正工作在不断发展,高校社区矫正专业实践教学也需要与时俱进,紧跟实务工作发展的步伐。因此,开展定期的社区矫正专业实践教学需求评估是确保实践教学模式与社区矫正实务工作合拍的必要手段。社区矫正实践教学方案的制订和实施与社区矫正专业教师、学生、实务机构三者紧密相关。因此,实践教学的模式有效性、适宜性与调整创新的依据必须立足于对社区矫正专业教师、学生与实务机构的调查。具体而言,我校应该针对上海市社区矫正机构领导、司法所社区矫正专职干部、社区矫正人民警察、社区矫正社会工作机构管理者、一线社工、我校社区矫正专业教师、专业学生开展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并且对相关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个案剖析,总结社区矫正实践实训教学成功经验,克服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形成相关的评估指标体系,撰写以客观评估为主,主观评估为辅的需求评估报告,提出具体的、操作性强的改进实践教学模式的对策建议。

(三)深化多学科交叉融合课程体系

笔者通过调查收集资料,发现目前开设社区矫正专业以及社区矫正专业方向的本科院校与大专院校在社区矫正课程体系设置方面对学科交叉融合做得不够。社区矫正是刑法学、犯罪学、社会学、社会工作、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专业,很显然,要将这些专业中与社区矫正最相关的课程纳入社区矫正课程体系非常必要,并且在纳入相关课程的同时要特别注意在课程设计的时候强调与社区矫正的交叉融合,即必须呈现出明显的特色。目前,所有高校都实现了初步融合,但尚未呈现出特色。例如,社会学概论应该调整为犯罪与矫正社会学,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应该调整为犯罪与矫正调查研究方法,心理学应该调整为犯罪与矫正心理学,社会工作应该调整为社区矫正社会工作。需要强调的是,犯罪心理学不等于犯罪与矫正心理学,前者关注人犯罪的心理原因,但对矫正相关的心理学着墨不多。实质上,社区矫正心理学应该更加重视与矫正有关的心理学理论、方法与技巧,其他交叉课程同样应遵循此原则。

(四)将传统文化资源引入实践教学

中国传统文化是每一个中国人从小到大社会化进程中重要的依托或影响因素。例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百善孝为先、父慈母爱等观念,中国传统节日如中秋节、春节、元宵节等,中国传统文化读物如《菜根谭》、《颜氏家训》、《小窗幽记》等,这些具有显著正能量的传统文化因素、文化载体都可以成为社区矫正中的可资利用的资源。正如姚建龙教授回顾加拿大罪犯矫正制度时,发现加拿大针对在押犯原住民罪犯比例高的特点,各关押有原住民罪犯的矫正中心均有引入原住民长老、酋长,在矫正中心开展富有原住民传统文化特色的矫正项目。他由此提出我国在罪犯矫正工作中应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对于少数民族罪犯、外国人罪犯、不同省籍罪犯等,发掘民族与地域文化资源。[3]鉴于此,笔者认为,我校教师与学生都要积极思考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资源整合进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从而开发具有本土特色的社区矫正课程与社区矫正方法。

[ 参 考 文 献 ]

[1] 武玉红.社区矫正概念之辨析通论[J].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7(1):11-15.

篇5

一、民航院校法学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在民航领域,目前我国专门的航空类院校中只有中国民航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设置了专门的法学院。但这几家民航类院校的法学通常没有将学校的民航专业与法学相结合,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满足民航领域中对于专业方面法律知识运用的需求,不能很好的解决民航资本运营、民航市场与调控监管等方面的各类法律问题。面对这样的困境,民航院校的法学专业更应该利用自身的行业院校优势和特色,进行跨学科多元化的法学教学改革,以培养适应民航实务的多元化复合型法律人才。

二、民航特色与法学结合的跨学科多元化教育改革

民航类院校法学教育的跨学科多元化模式改革就是将法学与其他学科,如航空运输经济与管理、航空工程学、航空自动化等学科专业进行交叉融合,实现跨学科的联合授课。通过多个学科专业之间的沟通联系,借助院际之间的交流合作平台和合作培养体系,民航类法学专业的学生可以具备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领域的基本理论,初步掌握具有民航系统性知识以及法学专业知识,具备宽广的知识视野和扎实的法学基本功,实现民航领域中的法律功效。

(一)跨学科多元化教学模式

目前各国在进行跨学科多元化教育改革上经常采取以下几种方式:1.“主辅修复合型模式”,简称主辅修模式。即学生以一个学科专业为主修学科,以另一个学科专业作为辅修学科。主修和辅修的专业课程经考核合格,达到国家、学校有关规定要求即可在毕业时获主修学科专业的毕业证、学位证与辅修学科专业证书,或者获主辅修毕业文凭与主修学科专业的学位证。学生成为掌握两个学科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主辅修复合型跨学科人才。2.学际型模式。“学际”就是学科之间相互渗透、融合、联系的边际,主要通过学校的选课制度进行。学院之间设置合理的课程选项,允许不同学院的学生进行跨学科之间的学习。除此之外还有双主修制模式和第二学士学位制度模式。基于民航类院校的现实情况,可采纳主辅修模式或学际型模式。如中国民航大学空中交通管理学院推行的学际型“四加一”课程,允许法学院的学生通过选拔考试进入空中交通管理学院学习相关民航交通运输课程,将空中交通管理过程中产生的法律纠纷问题与法学理论知识融合。

篇6

关键词:法律硕士;实践性;教学基地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10-082-03

我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高等学校法学实践基地建设的目标就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应用型法学专业人才。法学实践教育对法律人才正确人生观的形成,提高理论联系实际以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推动中国的法治建设有重大意义。

一、法律硕士实践性教学基地建设的必要性

建设稳定的实践性教学基地有利于应用型、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培养。近年来,提高复合型法律人才培养质量是我国高等法学教育改革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不可否认,我国高等法学教育的快速发展,为我国法治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但与社会多元化需求相比,我国高等法学教育的培养模式相对单一,学生实践能力不强,匮乏应用型、复合型法律人才,不能满足社会对于法律实务型人才的需求。为此,高等法学教育在改革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充实法学师资队伍的同时,更要建设法学实践教育平台,从而加强与法律实务部门的联系与合作,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实践性教学基地以真实案件为教材,以优秀法律职业人为教师,为学生提供稳定的、有针对性指导的实践平台,重在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其职业素养。

建设实践性教学基地符合法学实践教育理念。根据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高等学校法学教育应当确立并不断丰富实践教育,在采用多种实践教学方式应用于课堂之后,建立法学实践教育基地,是目前各高等学校法学教育的新尝试。建立法学实践性教学基地,加强和改进法学实践教育,提高法学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法学教育改革和创新的重要途径和措施。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需要大量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理论功底扎实的法律人才。重思辨、轻实证的法律人才往往缺乏对社会、对国情正确全面的认识,拥有法学教育背景却缺失实践应变能力。这就需要对法学教育进行从理念到方法的全面改革和创新。

建设稳定的实践性教学基地有利于实践性教学的具体落实。实践性法学教育形式多种多样。如案例教学、诊所式教育、模拟法庭和社会实践等,但这些实践性教学往往停留于课堂教学的层次,学生不能亲历社会,即便是亲历社会也多是“走马观花”式的短期社会实践,难以对社会现实获得客观、全面、深刻的认识。基层法治建设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基础。在基层社会建立法学实践基地,使学生深入到现实社会生活中,体验法律在社会实践中的运用,有利于法学专业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他们学以致用的实践能力。

法学实践性教学基地是高等法学院校与基地单位双方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它是高等法学院校与基地单位信息资源共享的平台,是学生实习与发展的平台,是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有机结合的平台,是师生直接为社会服务的平台,是理论与实践探讨和横向科研合作的平台。学生在实践教学基地学习,通过实际参与法律应用,培养了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即包括逻辑思维能力、交流能力、谈判能力、诉讼能力、调研能力等。另外,通过实践教学,学生会受到良好的案情分析、法律推理、调查取证、辩护技巧和法律文书写作等专业训练,有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通过实践教学,学生零距离的观察、直接参与真实的法律操作过程,使学生法学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得到结合,将课堂上学到的书本理论和现实生活实际相结合,促使学生将掌握的法学和法律的内在精神和规律检验、反思理论,或者能够在现实基础上对理论进一步升华、完善,或者可以运用理论对现实问题提出批判性、建设性意见,完成从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到理论的升华。

二、法律硕士实践性教学基地建设指导思想

总体建设按照稳步、稳定和以点带面、逐步推进的原则。在实践性教学基地建设过程中,高等法学院校应当主要负责人才、信息和智力支持;实践性教学基地的实务单位应当负责基本的物质保障和相应的管理。为了确保实践性教学基地的有效运行,双方还应当明确各自分工并保持经常的沟通。

建立稳定型的、长期合作式的良性运转的法学教学实践基地。目前,各法学院系都在努力扩充自己的实习实践基地,在实践基地不断发展的同时,我们更应该重视如何科学地组织与规划这些实践教学资源。建设实践型教学基地,既要考虑到学生的未来规划,又要考虑到学生的便利性,以确保其安全参加教学活动,还要体现一定的教学规律与稳定性,不能频繁变动。不稳定的实践性教学基地会削弱教学条件,不同程度地影响教学质量,不利于培养合格的法律人才。稳定的法学教学实践基地有利于建设一支由校内导师与基地合作导师共同构成的通达实务与理论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可以制定常态化多层次教学实践实施方案,避免实践教学改革走过场。

法学实践性教学基地应当实现双赢效果。实践性教学基地的设立,应当有效实现高等学校法学理论教学目的与实践部门提升执法能力的双赢效果。法学院系的指导教师和实习学生在实践基地能更好地深入实践,汲取理论创新的营养,实践部门工作人员应当及时掌握和吸取最新法学理论研究成果,提升执法办案能力和水平,推动实践部门业务骨干和专家型人才的培养。实践性教学基地的建立可以督促实践部门在执法中贯彻法治理念和法律思维,更好地运用法学理论提升执法办案的专业技能,有利于推进实践部门专业化建设和职业化建设,有利于实践部门更好地接受社会监督。为了充分体现法学院系与实践单位合作过程中的“互惠互利”原则,高等学校法学专业应加强自身的软硬件建设,包括提高教师素质与扩展物质资源两方面。教师素质与学院发展互相促进,随着教学层次的逐渐提高,更多的博士、教授加入到教学队伍中来,利用其丰富的学术理论资源与实践单位展开交流合作。物质资源包括建成一定规模的法学图书馆、电子信息资料系统,为实践基地单位提供便利的查询条件,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与此同时,实践部门也应当从人员配备、硬件设施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法学实践性教学基地应当遵循严格的教学规范。法学实践教学课程不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要紧密结合现实案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指导教师在实践性教学基地中的核心任务是指导学生围绕特定案件涉及的程序性法务和实体性法务,培训学生的法律实务的能力。通过反复的实践性训练,深化学生对法律的理解和通体把握能力,了解、感受、掌握法律实际应用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把法律知识转化为法律技术。首先,可以由指导教师将特定教学案例展示给学生,将学生引入实践的前期准备环节,在学生明确本次案例要完成的任务后,教师须指导学生学习、演练保障任务完成的方法,熟悉相应的法律程序,掌握相应的技术规范。学生可以担当律师助理、咨询员或人的角色,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实践项目。在实践课程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就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交流和总结,教师对每个学生的表现给予点评,并解答学生面临的困惑和问题。总结经验教训。

法学实践性教学基地的建设应当遵循专业性原则。法学实践性教学基地是拓展法学院教师服务空间和增强学生实际技能的重要渠道和环节,专业性的法学实践性教学基地在人才培养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从事法律事务的机构进行以实践为主的法学专业实习,是法律人才职业生涯的重要阶段。因此,在选择建立法学实习基地的过程中,法学专业性不能削弱,要优先选择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等法律专业性很强的部门。但是,结合我国的现实国情,法学高等教育同时承担着素质教育、职业教育和理论研究的多重任务。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必然导致对高级法律专业人才需求的增长,法律职业具有的社会公职性,明确了逐步实现素质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分工应是我国法律人才教育制度中应当发展的方向。因此,在建设法学实践性教学基地时,不但要重视法学的专业性,也要重视法学的社会性,建立多点面广的实践基地,应当涵盖司法机关、仲裁机构、行政执法机构、公证机构、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机构、法律援助机构、机关企事业单等实践基地。

三、法律硕士实践性教学基地建设具体内容

法律硕士实践性教学基地作为法学院系与实践单位双方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其建设内容应当在共建、共享、共赢的活动方式上体现出灵活性和多样性,以使法学院系与实践单位双方实现多方面的合作和互助。根据专业特点,高等学校法学专业可以在校内和校外同时开辟实训基地。如校内的模拟法庭、法律援助中心,校外的实训基地可以设在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等实务部门。学校通过有组织、有计划地模拟实际岗位的基本技能操作训练,培养法律硕士研究生的实践能力。高等学校在培养法律硕士的过程中应当建立完备的实践基地教学体系。根据各法务实践部门的工作性质,有针对性地建设地方立法研究中心、法律援助中心、公证机构、司法鉴定中心、律师事务所、监所业务中心、模拟法庭团队和法律诊所等专业教学实践基地。

在律师事务所里设立法学实践型教学基地。该基地可以设立在多家律师事务所中。律师事务所应为每个实习学生配备一名律师作实践指导教师,高等学校法学院系再为每家合作律师所配备一名教师作合作导师,实行学徒制、助理制等方式,让学生实际深入到具体案件中进行学习,亲身参与案件调查、谈判、方案制定、非讼及诉讼业务的具体处置,参与地方立法的咨询、调研和论证工作。

在法律援助中心设立法学实践型教学基地。法律援助中心一般是以接听电话、接待来访等形式提供各种法律咨询服务,对外无偿提供法律援助。学生在此过程中得以深入社区,接触社会基层,为弱势群体、普通百姓、帮教人员提供无偿法律服务。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直接参与法律咨询、法律服务,甚至独立出庭案件。法律援助中心的工作也可以使学生接受严格的法律职业技能训练。学生通过参加法律援助等活动,以准司法工作者的身份参与案件,增长见识,接受锻炼。

在司法机关设立法学实践型教学基地。通过安排学生在司法机关参与旁听、观摩监所等活动,了解这些法律机关的实际运行状态,积累法律工作的直观经验,感受法律职业工作的意义。在司法机关实习过程中,学生应当基本掌握案卷的整理、清卷、订卷、贴封条等具体工作;熟知司法文书,如立案登记表、开庭公告、传票、书、判决书等法律文书的书写规范。“审判公开”是我国一项基本的诉讼制度。通过形成了制度化的定期安排学生旁听庭审,不仅可以让学生学到程序法操作与实体法运用方面的知识,也是对审判机关依法审判进行有效监督。

模拟法庭通过生动、激烈的竞赛方式,将学生置于模拟真实的审判程序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扮演法官、检察官、律师、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等,以司法实践中法庭审判为参照,围绕真实案件进行针对性训练,侧重于培养学生对法律案件的整体把握能力,包括对学生的案件事实的分析、案件争议点的提炼,诉讼策略的制定、意见的写作、法庭辩论的技巧等素质的训练和考查。对学生理解法律知识,掌握案件审理的基本模式提供真实与直接的感触。在演习中,不仅要注意辩论能力和技巧的培养与训练,还应当使整个模拟过程都必须严格按照诉讼程序进行。

诊所式法律教育是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法学院兴起的一种新的法学教育方法。它把医学院学生临床实习的诊所式教育模式引入法学教育。在法律诊所内,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处于困境的委托人提供咨询,诊断法律问题,开出处方,为他们提供解决问题的途径,并为他们提供法律服务,通过真实案例,亲自参加诉讼活动的方式来认识和学习法律。法律诊所作为一门实践性课程,通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免费办理实际案件、提供法律咨询,从而锻炼其实际工作能力。法律诊所教学以真实案件为教学素材,组织学生全程参与案件的研讨、诉讼策略的制定、文案准备、尽职调查、合同起草,并参加庭审、谈判、和解等活动,主要是让学生从裁判者和人的立场,了解诉讼流程,制定诉讼策略,制作诉辩预案,熟习诉讼文状、词、判决书、裁决书的写作技术,掌握证据规则、法庭诉辩及调解技巧,形成以律师业务为取向的法律实务专业结构。

法学教育的生命力在于实践性,法学实践教学基地就是培养学生参与法律操作、解决实际案件和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平台。离开实践教学基地,法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活动就会无法正常进行。实践教学基地是法学专业实践活动所必备的物质条件。要完成高等教育法所赋予法学专业的教学任务,高等法学院校就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从法学教育的实践性、职业性特点出发,必须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否则,培养实践能力强的高级法学专门人才就将成为一句空话。

篇7

关键词:农村实用人才;新型农民;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5-0167-03

引言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人才结构不断调整,农村人才需求呈现新形势。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是农业农村人才工作的重点领域,是实施人才强农战略的关键环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把加强职业教育作用作为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因此,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培养新型农民,是加快农业科技进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昆明市地处我国西南边陲,属于西部欠发达地区,具有典型的“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多民族”特征。当前,昆明市正加速农业现代化、产业化、信息化和生态化的发展进程,需要大幅度地提高农村实用人才占农业人口比例,建设满足昆明市发展需要的高、精、尖的新型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十一五”期间,昆明市大力实施“新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以增加总量,改善结构、提高能力为目标,综合运用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等多种方式,培养了一大批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的乡村科技推广人员、生产能手、经营能手等各方面实用人才。但是,距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化农业产业发展,培养适应时展需要的新型农村实用人才的目标,还存在着明显距离。昆明市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存在三多三少现象:传统生产方式的农民多,新型实用人才少;第一产业生产型的人才多,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经营管理的人才少;从事简单、分散农业生产的人才多,围绕优势农产品产业化生产、流通的高技能、高素质的人才少。

因此,大力发展符合新形势农业建设需要的农村职业教育,开展对农民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把农民培养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实用人才,对于促进城乡均衡发展、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培养新型农民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中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困境分析

农村职业教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是农村实用技术的研发主导者,是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桥梁和纽带,更是农村实用人才的主要培育者,在提高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解决农村基层人才匮乏问题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当前昆明市的农村职业教育面临着诸多的困境,严重制约了新型农村人才的培养,其在服务农村社会发展的教育职能受到了巨大挑战。

(一)农村职业教育的资源供应与农村人才需求失衡

县域农业职业教育是农村人力资源培育的主体,它担负着提高农民文化知识、培育新型农民、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但是近年来面临着发展的瓶颈。由于农村职业学校生源不足,农业类专业的招生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主要以招收农业类学生为主的中等专科学校已经更名、合并及升格,学校发展方向调整后,农业类专业和招生人数急剧缩减。另外,农村的职业中专或职业高中所招收的涉农类专业学生也在逐年萎缩,2013年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招生人数达3.71万,涉农类专业招生比例不足10%,甚至很多县区农村职业学校的涉农类专业已停止招生。职业教育中农业类专业呈现急剧萎缩趋势,而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村对各类技能型人才需求却不断增大,农村人才需求与农业职业教育资源供给之间的矛盾不断突出。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现状与快速发展的人才需求及未来的教育潜力存在着失衡困境,对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带来严重的挑战。

(二)农村职业教育的质量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脱节

由于“三农”问题的复杂性,农村文化水平不高、生产经营分散且品种多样、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等,决定了农村职业教育在服务方向、教学模式、专业设置等方面的复杂性[1]。此外,教育培养目标是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而设定的,农村经济社会情况的变化是农村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制定依据。目前,昆明市正致力于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加快农村小城镇、农业工业化的进程,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育新型农民,这要求农村职业教育的目标应主要定位在培养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服务的综合实用型人才上[2]。当前,昆明市农村职业教育普遍存在着教学培养目标偏离“三农”的异质化的趋势。专业设置不能根据当地的支柱产业、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和区域经济的需求设置专业,没有准确的办学定位,存在盲目跟潮流,造成各校专业设置重叠交叉,缺乏本地的特色和优势。近10年来,几乎所有的学校都普遍开设了电子电器、模具设计、汽车维修、计算机运用、广告设计等专业,原有的种、养殖等涉农专业停止招生,而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紧密相关的农产品加工、农村经营管理及农业技能服务类的专业则严重缺乏。

同时,有些职业学校的教学计划没有根据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进行动态修订,课程设置雷同性高、针对性差,特别是实践教学课时和质量不能达到教学目标。近些年,昆明市的农村职业教育对如何有效地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作了不断探索,总结了“经科教结合”、“三教统筹”、“学校+公司+农户”等成功的办学模式,开设了许多实习实训基地,但由于受到其功能、规模、“双师型”教师的数量和水平、设备设施的数量和现代化程度等因素的制约,办学条件远不能满足现状及未来发展的需要。另外,学校在农村开放意识、市场意识、创新意识、效益意识和经营理念的培养方面也严重不足,没有将职业教育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相结合。由于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定位、教学模式、专业设置和办学条件不能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导致教学质量不高、办学效果不理想,严重影响了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最终制约了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

(三)农村职业教育的效果与农民的教育需求存在差距

改革开放以来,昆明市农村职业教育已取得长足进步。地方政府已经意识到农村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已把培养高素质的农村人才作为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职业教育的重心已从城市向农村转移。但是,农民接受农村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与政府的推动力度之间存在一定差距。农民接受教育培训的积极性受到自身的“经济理性”观念及“生活事件”经验的影响。在西部偏远农村和民族地区,农民习惯于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还未完全清楚现代科学技术能否带来好处、需增加多少投资、需增加多少工序和工时、能够带来多高的产量、产品能否销售出去、增产能否增收,普遍存在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效果有顾虑等问题,表现出对人力资本投资的理和教育培训效果的短期性及实用性价值倾向。另外,在农民的农业生产经历中,也存在着许多关于农业增产农民不增收的事例,有的科技推广项目,农民投入很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却得不到应有的收获[3]。这些经验也是导致农民对农村职业教育效果的认同上存在疑问的重要因素。同时,也影响到农村实用人才对自身价值及其发挥作用的模糊评价及对其在社会生产实践中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效益的怀疑。这样就对农村实用人才的示范性带来负效应。因此,如何发挥他们在各自行业内对农业、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扩大农村职业教育效果的影响力,满足农民的教育需求是值得共同思考的课题。

二、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建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加强涉农专业建设,改革招生和教学模式,加大培养适应农业和农村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力度”。这重要论述显示了党和国家对农业和农民教育的重视,也是我国农业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4]。

(一)重新定位农村职业教育培养目标

任何教育改革,都必须依靠正确的培养目标的定位,昆明市农村职业教育到底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直接关系到职业教育的内容及模式,因此,农村职业教育要对受教者预期的培养标准和要求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实用人才不能适应农村对人才的需求,所以要重新思考农村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建立起面向农村、农民和农业的符合实际需要的农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昆明市农村职业教育应由原有的重知识的培养逐步转向重视技能的培养,重视“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综合人才的培养;原有的仅为地方培养务农人员服务的思想,应逐步转向为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服务,即为地方输送具有较强竞争意识、自立意识和创新意识的新型农村实用人才[5]。因此,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要加大农村实用技能教学的比重,同时要处理好专业教学、实践教学和素质教学的关系,建立一个适应新形势下农村发展需要的农村职业教育培养目标。

(二)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和支柱产业发展实际,设置体现特色与优势的专业和课程

专业设置体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和特征,农村职业教育以培养和造就数以千记的新型农民和农村劳动者为主要目标,其专业结构必须适应农村区域经济社会、产业结构和人才需求的变化,不断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推动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这就要求农村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必须以现代大农业观为指导。也就是说,专业设置既要注重农、林、牧、渔业等第一产业的生产要素,又要注重农产品精深加工业以及运输、营销、经营、管理等二、三产业的商业要素。因此,农村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应以大农业观的指导下,以区域农业产业结构的特征、区域农村人力资源状况和农村人才综合性、技术性等需求特点为主要依据,紧紧围绕当前昆明市鲜花、蔬菜和牛奶等农业支柱产业,做好特色专业和优势专业建设。

农村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要合理,应根据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动态、灵活地调整课程结构;根据大农业所包含的产业链来设计教学计划和课程结构;根据农村社会和农民生活发展需要来设计教学计划和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上要体现针对性和实用型,要围绕服务“三农”和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来构建[6]。随着昆明市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业生产的很多项目将成为新的经济发展点,如绿色食品、农产品精深加工、生态农业、都市农业等。这就需要农村职业教育的重点围绕现代农业建设科学地设置课程进行深入地研究。

同时,要加大实践性课程的比重,确保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时间和内容,将实践能力培养贯彻教学全过程,也要贯彻产学研结合思想,成分利用社会上的各种资源和农村各种科技示范基地进行实践教学,并将科技发展的新成果有效融入课程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动手能力强的农村实用人才。

(三)重点发展针对初级农村实用人才的成人继续教育培训

当前,昆明市农村实用人才中初级农村实用人才占了90%以上的比例,这说明初级的农村实用人才是昆明市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也是将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人才。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应针对他们的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以技能提升和更新为主的职业培训。一是完善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体系。要在市农业部门的统一组织和部署下,各县、市、区农业主管部门根据各地实际,坚持面向“三农”的方针,坚持农科教结合的发展方向,组织县农技推广站(中心)、广播电视学校、职业中专、农机校、乡(镇)农民技校承担技术培训任务,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开展,建立起完整的培训体系和网格。二是要科学整合教育培训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应包括如下几个方面,文化基础类:主要以应用知识为主,如计算机应用、商务谈判、外语沟通、经济合同文本书写等;法律基本知识类:包括宪法、经济法、劳动法以及涉农的有关法律法规;专业知识类:包括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农业企业经济管理以及农业机电设备的维修保养知识等,此外,还应培训一些文化卫生知识和现代生活方式所需的知识,以提高农民的健康素质和生活质量;科学技术类:要培训一些切合本地生产生活的最新科学技术知识,使科技成果普遍应用于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中,提高农村的现代化水平。三是要积极发展远程教育系统。要依托农业中专、农职业高中或条件较好的乡镇农技推广部门建立网络教学点,利用农闲时间,集中进行远程教学,从而实现提高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的高效率目的。四是要大力倡导农村“自组织”举办职业技能培训。随着农业专业化和组织化的发展,农民以自愿互利为基础,通过龙头企业的组织和带动,成立了各类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专业协会。这些组织是进行技术示范和培训的重要资源,要积极动员它们以“现身说法”及“传帮带”的形式开展新型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这也将来农村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开发的重要力量。

昆明市正加快发展各类农村专业合作、专业协会、专业联合社等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这就要求培养大批经营管理型的专业组织负责人和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所以,应着重以职业技能培训为基础,以现有的初级农村实用人才为对象,以农村经纪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经营者为重点,着力培训一支适应农业产业化和市场化发展需要、能够带领农民群众建设新农村的农村经营管理性人才。启动“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培训计划”,采用“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开展农产品流通政策、工商管理知识、经纪人管理办法、合同法、经济法和农业合作组织法等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其组织带动能力、专业服务能力和市场应变能力。

(四)建立多元化投资制度,推动农村职业教育的均衡发展

农村职业教育是为全社会的发展提供服务,具有公共产品属性。其公共性决定了政府部门作为责任主体的一方,不但必须承担最主要的投资和办学职责,也要充分调动其他社会系统作为责任主体的另一方积极参与公共产品的供给服务,形成“多主体”办职业教育之路。所以,要调动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机构、民间团体、公益组织和公民个人的人力、财力、物力资源,大力支持职业教育发展,实现职业教育培训办学主体的多元化格局。倡导民办官助、公益扶持、多渠道拓宽农村职业教育的投入,解决当前农村职业教育长期依靠国家、资金匮乏、教师队伍参差不齐、教学条件落后等问题。同时,建立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基金,提升贫困地区办职业教育的能力。昆明市有大量的贫困山区及少数民族村寨,当地政府财政收入和百姓经济收入都很低,他们的财力很难支撑职业教育及人力资本投资。因此,要建立以市财政为主体的多层次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基金”,建立职业教育资金投入的保障制度,确保对落后农村地区和贫困群体接受职业教育和人力资本开发的资助,增强农民接受职业教育的自觉性,尽力推动不同农村地区职业教育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容泉.黔西北贫困地区农村职业教育问题现状与对策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2010,(3):96-99.

[2] 阮艺华.论高职教育的苏学体制[J].职业技术教育,2002,(19).

[3] 成文章.云南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对策建议[J].农业教育研究,2009,(2):4-6.

[4] 农业部科技教育司.适应新形势做好农业职教和培训工作[N].中国教育报,2010-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