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检实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2 17:25: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安检实训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安检实训总结

篇1

一、概述

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是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效率、提升政府形象的一个重要举措,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对于建立公正透明的行政管理体制,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知情权利,监督政府依法行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开展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活动主题为契机,坚持把政务公开工作作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规范行业作风,促进依法行政的重要举措来抓,政府信息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

一是我局领导高度重视政府信息公开机制的建立健全工作,成立了以局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组员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切实保证了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力量,配备专职人员2人,负责政府信息公开的日常工作。督查室坚持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亲自审定每一个对外公布信息。

二是组织机关和下属单位全体人员学习《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及市政府相关文件,不断提高对推行政府信息公开重要意义的认识,使得全系统同志进一步认识新形势下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性。

三是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制度建设,编制了《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信息管理制度》,并进一步明确了信息公开工作责任考核监督制度。

四是明确推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时限制度,按照“合法、全面、准确、及时”的要求公开政府信息,并对发生变化或失效的已公开政府信息及时更新。

五是不断规范推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流程,使局机关各科室、下属单位参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流程进一步规范有序。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我局年公开信息一共有1163条,主要包括凉都安全网1101条,报纸1条、《安全凉都杂志》51条局公示栏10条。

政府信息主动公开的形式:一是对网站相关栏目及时更新,加强信息管理。对网站中其他信息随时加载更新,做到了经常性工作定期公开,阶段性工作按时公开,临时性工作随时公开。二是通过多种渠道公开政府信息。为方便群众办事,我局还设立了公示栏、岗位职责监督栏,公开工作人员及其工作职权、职责,公布我局服务承诺和政务公开内容,凡事关干部群众切身利益、事关行政执法,不涉及保密范围内的都实行了上墙、上网公示,提高了工作的透明度。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年,我局本年度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总数1件,其中网上申请数1件。对申请的答复总数为1件,其中同意公开总数1件。政府信息公开无收费及减免情况,无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

年,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处于起步阶段。因此,还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主要是信息公开数量偏少、信息公开的内容有待进一步完善、信息更新还不够及时等。为进一步做好我局信息公开工作,我们在今后的信息公开工作中将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定不移的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把政府信息公开作为服务经济、服务社会、服务民生的重要途径,与安全生产等具体工作结合起来,做到机构健全、制度完善、责任到人,建立起各负其责、运转协调的政府信息公开长效机制。

篇2

摘 要:在职业技工院校实训教学中,实训教学方法非常重要,它是提高学生操作技能和专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作者经过多年教学研究探索,把实训教学总结归纳为五步实训教学法,第一步组织准备,第二步演示指导,第三步过程指导,第四步考核指导,第五步,总结指导;或者简称一备,二演, 三巡 ,四考,五结;分述如下。

关键词:实训教学;方法步骤

一、组织准备是基础

实训组织准备是指完成实训课题应具备教学条件的各种准备工作;如场地、器材、工位、用具和组织分工管理等教学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实训教学基本条件和教学组织管理的准备。基本条件准备应做好以下几点;1.要设计课题实训流程和实施方案。2.根据工位配置设备、仪器、材料和工具等。在人身和设备安全危险地点设置安全警示和常规标志。3.劳动保护准备;如工作服、安全帽、绝缘鞋和应急保护备品;4.优化分组;分组时要考虑学生身体状况、性别差异、年龄差异、学习层次差异、学习兴趣等。5.预案措施。避免自然条件变化、供电状况和课题变更等不利因素干扰。

组织管理始终是实训课一个难点,教师既是一名知识技能传授者,又是一位优秀组织管理者;需要认真管理和严格要求,保证有条不紊完成好课题训练。无论是车间实训场地,还是室外实训场地,存在许多危险因素,需要实时安全教育;因此,有效课堂管理和认真组织教学十分重要,实训前有必要建立课题组织机构,把教师教学管理渗透到学生管理中,提高学生组织能力和社会能力;增强团队精神意识,体现一种基本素质教育。如组长负责制、工班长负责制、教师指导下分工负责制等;也可模拟企业管理来设置组织管理模式。总之组织准备要认真细致全面考虑,做到准备充分,组织严密,措施得当,为整个实训课题教学完成打下坚实基础。

二、演示指导是关键

所谓演示指导,又称入门指导;主要指课题的操作要领,方法步骤,工艺要求进行演示指导的过程,在整个实习教学中起启蒙作用。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一是指导的规范性。目标要明确,用具要合理,环节要完整,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课件、视频、动漫等辅助演示。二是安全操作必要性。安全教育与安全指导要把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安全准则贯穿在每个课题中,使学生熟知安全操作规程;并且要纳入考核内容,特别是对专业学科要独立设置安全课题,对高危操作和特有工种演示操作,要进行安全演示培训,不断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杜绝一切安全事故。三是理论指导针对性。理论知识在操作中是一种复习回顾,体现理论指导实践重要性;讲课题理论时,要紧紧围绕课题所需知识讲,要突出重点知识到位;如方法、步骤、原理、重点内容、因果关系、注意事项等。在方法上灵活多样,在教室、车间、现场,结合实际操作仪器,使教学更加直观生动有趣,在理论中学习实践,在实践中应用理论。四是职业道德渗透性。要正确引导学生树立良好职业道德,对工作认真负责精益求精,不可粗心大意,培养学生严谨工作精神。要树立正确技术观和价值观。五是演示方法多样性。在演示指导中,除动手演示外,可利用现代职业技术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课件、录像视频进行演示,使学生身临其景,拓宽视野,形成系统性思维。采用集中演示和分组演示相结合,使学生掌握操作过程基本要领方法步骤注意事项,理性知识掌握后,实际操作操作训练过程就能顺利进行;如果入门演示指导到位,那么,在过程指导教学中就会事半功倍。

三、过程指导是目的

过程指导指演示指导后,以学生为主体课题操作训练过程。包括巡回和纠错指导。其目的是如何把演示指导中操作要领、方法步骤、规范要求,变为学生入门操作练习和普遍掌握操作技能的过程;特别是在初期的过程指导中,可能遇到问题很多;如学生兴趣浓厚,动作姿势不正确,操作过程次序混乱,仪器设备使用不当,甚至不会操作,材料工具使用不正确,安全防范意识不强,仪器设备出现不良等等,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发生人身和设备事故,是教学高危期;教师在此教学过程中要高度重视,洞察秋毫,随时处理突发问题。为此应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1.密切关注实训人身和设备安全,建立检查监护的安全有效安检规程,发现异常声音和现象要及时防范和应急处理,确保教学环境健康有序。2.注意观察发现问题,关注每个学生动作要领是否正确;练习进度状况等。3.注意基本用具正确使用,操作过程中出现仪器设备故障要及时排除,使仪器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状态。4.实时进行操作成果评价;培养学生操作技能成就感。

从教学方法上,可采用师教生,生教生,分组操作比赛,集体研讨,动作分解,优秀生表演,成果展示等;针对那些动作较慢同学进行个别指导,要有耐心,时刻跟踪掌握情况,要有高度责任心,不失去一个细节,不放过一个错误动作;确实把实训指导过程变为学生练习掌握操作技能的教学过程。

四、考核指导是成果

考核指导实际上是一种技能竞赛和成果展示指导过程。主要分为考试指导、综合素质指导和技能评价指导三部分;在考试指导中进行针对性安排考核项目,通过考试培养学生处理问题应变能力。锻炼学生心理素质,要求沉着冷静,得心应手,操作有序,安全规范;一是要遵守教学规律,合理掌握练习时间和掌握课题进度概况,不可急于求成,容易发生隐患和意外,后果不堪设想。二是要遵守理论指导实践规律,每课题考核既要理论联系实际,又要通过考核实践总结出理论依据。

教师在考核考试中即是指导员又是裁判员,严格按规章办事。把握好技能评价标准几个要点;1.评分标准要公开透明,每个课题训练结束后都有对应考试环节,同样,也有一个课题考试评分标准,按教材、按大纲、按规范等;防止无标准考试;2.评分标准或者成果评价制定要具体可操作,没有评价和评分标准,根据技能目标要求,需要学科带头人和高技能专家研究制定;做到准确可行有章可循。3.综合评价纳入总评成绩。有时通过一次考试不能全面反映学生掌握技能水平,如偶然失误、设备异常、系统故障等,需要根据平时情况或分课题练习掌握情况进行综合评价。4.文明操作,从言谈举止,劳保穿戴,行为规范,操作文明,工具摆放,环境卫生等,要把文明操作纳入考核总评;培养文明操作素质。5.考核成绩包含考勤、考试、方法和综合素质等综合成绩。

考试方法可单人独立考试或小组考试相结合,知识、技能、能力、素质应均衡提高;评价标准考核考试方法不断创新,考核不是终点而是起点;把握好考核环节,对于提高学生职业操作技能和专业能力至关重要。

五、总结指导是提高

总结指导又称为结束指导;主要是对操作过程中出现共性问题进行总结,表扬好的,批评差的,达到进一步提高的目的。重点体现四方面内容;1.出勤和纪律情况总结。表扬突出人和事。2.操作技术总结,仪器设备使用、操作方法和操作规程状况。3.课题进度总结。操作努力方向和准备完成任务项目;如操作考试、新课题安排等。4.成果评价总结。学生实习阶段结束后,认真写出实训总结报告;指导目的在于掌握,总结目的在于提高,不断总结,不断提高,把各项操作技能使每个学生掌握好是教师宗旨。总结方式多样化,书面的如实训总结报告,分组式总结,教师集中总结;经验交流式总结;课题过渡式总结;只要组织得当,深入交流,共同促进,必将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篇3

一、研究背景

浙江省象山县贤庠镇成人学校(以下简称“我校”)的区域特点是离县城近、常住人口少、外来人口缺,学校要想有更大的发展就必须“内挖潜力、外拓市场,上挂下联、寻求合作办学”。我校已经具有与象山县教育局学前办合作举办保育员培训的相关经验,近几年学校设法与公安部门合作,成立了象山县首家保安员培训中心,拓展了保安员培训项目;与宁波市81890象山分中心合作,开展了加盟单位家政类培训;与象山县外品牌成校合作,实现信息资源共享,通过合作办学更好地服务社会,助推学校发展。

二、研究目标

拓宽校政合作,捕捉信息借智借力;拓展校际合作,做实做靓特色培训;深化校企合作,充分实现两大效益。

三、研究过程

(一)拓宽校政合作,捕捉信息借智借力

1.与宁波市81890象山分中心开展家政服务培训的合作

为了做实做强特色家政培训项目,促进市民就业,推动企业发展,服务当地经济,助推学校可持续发展,2016年5月我校与宁波市81890象山分中心开展合作,对象山县家政类加盟企业从业人员和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等开展相关培训。

2.与公安局、住建局开展保安员培训的合作

在中国现在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对政府机构的依赖性比较强,由政府机构出面组织资源、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往往比较顺利,也更容易得到人们的信任。所以我校与公安部门合作,成立了象山首家保安员培训中心并成功开展了一批保安员培训。目前与住建局合作的象山县社区保安的培训已经成功组班。

3.与县妇联、贤庠镇政府开展社区活动的合作

(1)成立了“贤庠社区家庭教育培训中心”。我校与象山县妇联、贤庠镇政府、县教育局、家教所等单位的合作也将展开,充分发挥“贤庠社区家庭教育培训中心”的作用,服务“贤庠”教育事业。

(2)组织了公益“假日活动”。与关工委合作开展了暑期公益“假日活动”。2015年暑假的7月13号到7月31号,146名孩子在我校免费学习、游戏、生活。该假日活动得到了市级、县级关工委领导的充分肯定与表扬。

(3)开展了“广场舞、老年健康讲座、安全教育版画进村”等活动。与象山县贤庠镇政府合作开展了村级广场舞骨干分子培训、老年人健康教育、安全宣传教育之安全版画进村等系列社区活动。

(二)拓展校际合作,做实做靓特色培训

1.与象山县电大开展保安员培训基地的合作

我校是象山县唯一开展保安员职业资格培训的学校。可以在全县开展门卫、巡逻、守护、押运、安检、安全技术防范等多种安保技能的职业资格培训。因为要对全县有需求的学员开展保安员培训,所以就要在丹城寻求合作办学的场地和单位,最终与象山县电大握手联合挂牌创立了“象山县保安员培训中心”,并创建了保安员实训室。

2.与宁波市镇海区骆驼成人学校开展保安员校际联盟的合作

2016年3月16日,我校全体教师考察了宁波市镇海区骆驼成人学校(以下简称“骆驼成校”),聆听了严校长以《社区保安的“双证”培训》为题的办学经验和成果的报告,重点参观了骆驼成校的“双证”保安实训室,学习了他们保安员培训的组织架构建设、组织管理工作、课程设置以及培训服务工作等方面的优秀经验。目前两校校本课程共享、定期互访的友好联盟已经建立。

3.与宁海县品牌成校跨县品牌创建联盟的合作

为了更好地学习县外品牌成校的办学经验,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开阔教师视野,2015年我校全体教师到宁海县四所品牌成人W校参观学习,认真听取了四所学校的品牌培训创建的流程与具体做法,学习了他们品牌创建中的一些坎坷经验。通过这次参观学习,我校教师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我校保安员培训品牌创建以及学校文化建设等起到了很大的借鉴作用。

(三)深化校企合作,充分实现两大效益

1.与保安公司的合作实践

目前学校与保安公司已经合作两年了,通过合作,我校对保安学员们规范培训、科学训练,每年都培训出一批高素养的保安队伍,为维护社区稳定,打造平安象山做出了更多贡献。

2.与家政公司的合作实践

经过宁波市81890象山分中心牵线搭桥,我校与红墙母婴护理(月嫂)象山服务部、绿叶家政等多家家政联盟单位取得合作,实现了互利共赢。

3.与康达公司的合作实践

(1)开展企业人才自主评价。我校陈媛媛、郑丹梦具有高级企业培训师资格,与康达公司的企业技能人才自主培训的相关合作已经达成。

(2)双证制“康达班”的成立与合作。学校与康达电子公司开展了合作,不仅有学历提升教育,还根据员工需求开展了相关技能培训。

四、实践成效

(一)校政合作捕获了信息借智借力

1.及时捕获信息

政府机构作为综合性的或某一专业领域的公共服务者和管理者,与社会有着广泛的、经常性的、多层次的接触与交流,我们通过与政府部门的合作便能顺利及时地捕捉到相关信息,有利于及时开展相关工作。

2.借智借力补齐短板

招生一直是我校的一块短板,通过校政合作,我校保安员、家政类培训生源得到了保障,有效解决了象山县贤庠镇生源不足的问题,促进了学校的品牌创建。

(二)校际合作做靓了特色保安员培训

1.学来经验补齐短板

通过校际合作,我们实现了与品牌成校的资源与信息共享,熟悉了品牌培训的创建方法,获得了品牌创建的优秀经验。

2.定时互访自加压力

因为校际联盟间要定期互访,学校就有了压力和动力。一年来学校通过精心管理、热情服务、务实工作,组建了一支精良的保安师资队伍,落实了保安实训器材和实训基地,目前“贤庠保安”品牌已经打响。

(三)校企合作实现了两大效益

1.社会效益

通过校企合作培训,提高了劳动者的就业技能和就业稳定性,增加了劳动者的收入,同时为社会输送了一大批技能型人才,也为企业和社会创造了更多效益。

2.经济效益

通过培训企业职工素质和技能得到了提升和进步,也提高了企业核心竞争力,从而实现企业的效益不断提升和科学发展,最终企业和职工将获得“双赢”,同时学校也增加了经济收入,为学校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经济保障。

五、问题与展望

1.问题

第一,我校已经尝到了合作办学的甜头,但是一路走来并不顺利。如与公安局、住建局的保安员培训合作,在沟通时往往不被重视,甚至要跑很多次才能解决一项问题。第二,与象山县贤庠镇政府很多相关部门的合作还远远不够。第三,与象山县贤庠镇各村的合作也有待加深。

2.展望

篇4

【关键词】角色扮演 轨道交通客运服务英语 口语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2C-0146-02

随着高速铁路的迅速发展,我国旅游业得到了蓬勃发展。为了能促进国际间的相互交流,具有较强英语交际本领的应用型人才需求量越来远大,从而对轨道交通客运服务从业者的英语口语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轨道交通客运服务英语教学要求学生能把在课堂中学习的英语口语在实际的交际场所(如问询业务、票务工作、安检、紧急情况处理、失物招领、景点介绍等)中使用,因此这门课程对学生的知识性和实践性都有较高的要求。课堂上只靠老师单纯地讲解是远远不够的,只有让学生将话题带到具体的情景中去,设身处地地去体验职业岗位,才能使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中更好地运用口语能力,因此轨道交通客运服务英语适合采用角色扮演教学法来进行教学。

一、角色扮演的含义及分类

角色扮演的英文翻译为Role-play 或Acting,是美国教授Kelly在1995年提出的。角色扮演教学法也称为“实例式教学”或“抛锚式教学”,属于情景教学法的一种,是一种模拟真实语言情景的英语课堂活动。通常以完成设定的任务为目标,学生通过参与角色扮演来学习并获取知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把语言知识和具体角色的心态、行为及处理问题的方法联系起来,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对各种角色的扮演和比较分析达到学习的目的,并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以此来增强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角色扮演一般有两种类型,分别是模拟性角色扮演和创造性角色扮演。两者都是一种课堂活动,前者是根据课文中的对话情景,要求学生对课文中的人物角色进行扮演,把课文内容通过语言和肢体动作表达出来,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些能够模拟的对话材料,学生通过活动能够掌握课堂知识,因此活动有一定的控制性。后者又称为自由性的角色扮演,是教师根据课文内容结合现实生活设计的课堂活动,活动中的人物角色和情景都是创造的,活动内容与原文相关联,是在原文基础上的延伸或发展。在此活动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所学的话题内容,根据情景需要,结合社会职业岗位,对话题中的人物角色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进行再创作,然后再对剧本进行自编自导自演,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了任务型教学的特点。

二、角色扮演法在轨道交通客运服务英语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角色扮演是促使我们扮演他人角色,从中得到领悟的一种良好的方法。轨道交通客运服务英语教学应用角色扮演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第一,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角色扮演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根据教师给定的话题任务,通过自编自导自演的方式把所学内容呈现出来,其表现还能记入考核成绩,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二,强化了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很多学生虽然学习了多年英语,却无法用英语进行基本的交流。角色扮演采用全英语展示,学生作为任务主体,必须开口完成角色任务,其英语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强化。

第三,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角色扮演提倡建立同学间、师生间伙伴般的平等学习关系。通过互相交流,互相帮助,表演者之间相互配合,学生就会形成团队合作意识,建立和谐氛围,提高班级凝聚力。

第四,活跃了课堂气氛。角色扮演法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以老师讲授为主的单调模式,学生在参与角色扮演的过程中,会有许多奇思妙想,会自己和同学的表现进行评价,从而活跃了课堂气氛。一般而言,课堂气氛越活跃,越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

三、角色扮演法在轨道交通客运服务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轨道交通客运服务英语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专业英语,角色扮演教学法主要适用于轨道交通中的站厅服务、问询服务、售检票服务的英语教学。具体教学中可分为:话题选择、角色分配、角色扮演以及教学评价等几个步骤。首先,话题的选择要紧扣课本知识并与学生所学的专业紧密相关,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有了进一步的加深,对英语语言技能特别是听对说技能的掌握也有所提高。其次,角色任务分配也要考虑到学生的语言水平,尽量让每个成员能胜任角色任务,全班学生可以分成多个小组,每个小组中的学生既要有语言能力强的,也要有语言水平欠佳的,这样就可以让语言能力较强的学生带动语言水平欠佳的学生一起完成角色任务。角色扮演过程中,教师对时间分配要进行合理安排,在时间比较充裕的情况下,可以单组依次进行,否则,可按组号轮流进行。对学生表演后的评价也至关重要,评价一定要客观真实,对学生在表演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要给予准确的判断与指正,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真正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

下面以城轨站厅服务为例,具体探讨角色扮演法在轨道交通客运服务英语中的实际应用。

(一)教学思路设计。学生模拟地铁的站务员值班情景,每个小组分别由一名学生担任地铁站务员,其他的小组成员扮演乘客。担任地铁站务员的学生必须了解站务员的岗位工作任务,比如解答乘客问询、组织乘客候车、进站验票、引导乘客出站、提醒乘客安检等,并能用英语阐述这些工作任务,扮演乘客的学生也要就不同的情景提出各种问题。

(二)教学过程设计。具体如下:

1.教学准备:设计情景、布置任务以及知识准备。

(1)设计情景:一位乘客第一次来上海,他想知道怎样乘坐地铁去鲁班路;另一位乘客打算从市区乘2号线到浦东国际机场,他向地铁站务员询问线路和时间,这时又有一位乘客带着宠物进来了……

(2)布置任务:通过到学院的地铁实训室,组织学生现场观摩,让学生对站务员的工作有直观的了解,由一位口语能力较强的学生扮演地铁站务员,其他学生扮演不同乘客,大家团队合作一起编写小剧本,自行设计各种表情和体态语。

(3)知识准备:在准备活动之前,教师将一些必要的语料提供给学生,这样在交际活动中学生不会因为词汇的匮乏而受到限制。比如地铁站务员在工作中经常用到的一些句型:(1)Swiped the ticket on the turnstile and pass through it. (2)You have to get off at …and take the train to…(3)You need to exit the station to transfer to Line 1.(4)The interval between trains is about 2 minutes and 44 seconds during rush hour.

2.课堂展示:角色表演。课堂展示是角色扮演的关键一步。在整个展示过程,学生是主体,教师就是引导者和观众,提醒表演者把握好时间,组织其他同学当好观众,在欣赏表演的同时认真倾听,做好笔记,以便相互学习,并为后面的评价总结做好准备。

3.评价总结。角色表演结束后,教师应组织学生自评、互评。通过这样的评价,学生之间能指出各自的优点及存在的不足,以便在今后的模拟表演中不断改进提高。教师也要对表演的现场从专业角度、语言规范、肢体动作以及团队协作等多方面进行评价总结,找出表演中闪光点和创新之处,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不断激励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对于表演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查找原因,并养成反思、总结、改进和完善的良好习惯。

四、角色扮演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角色扮演法在轨道交通客运服务英语教学中应用应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一)学生的参与面要广。衡量角色扮演活动是否成功的一个标准就是学生的参与面。由于高职学生英语基础薄弱,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运用英语语言能力较差,因此教师要注意营造轻松的、易于学生接受的语言交流氛围,鼓励学生把角色扮演当成一种游戏,更多的给予学生表扬与肯定,并和学期期末评价的奖励制度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参加这一活动的积极性。

(二)设计的话题难易程度要适中。由于大部分学生的语言能力有限,教师设计的话题难易程度要适合大部分学生的语言水平,如果难度太大,很多学生不能偃谓巧任务,就会影响学生的参与度,进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三)角色任务内容要符合学生的职业岗位需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英语课程教学中采用角色扮演教学法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岗位中运用英语口语进行站厅及窗口服务。因此,角色任务内容应将英语口语与客运服务英语知识相融合,满足学生的职业需要。

(四)评价反馈要及时。对学生表演后的评价,要及时反馈并以表扬和鼓励引导为主,让学生能再次参与到语言活动中,感受说英语的乐趣,获得说英语的信心。对于表演中的错误,教师应采取恰当的纠错方式,使学生易于接受,否则会增加学生的畏难情绪,而失去对角色表演的兴趣,从而影响对该门课程的学习。

【参考文献】

[1]张燕.Role-play 在高职《旅游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陕西教育,2011(7-8)

[2]马守艳,万品刚.Role-play 在高职英语专业口语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商界,2010(10)

[3]高凡.角色扮演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

[4]朱杨琼.“角色扮演法”在高职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

[5]刘灵.角色扮演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英语教学设计[J].引进与咨询,2002(2)

[6]孔捷.角色扮演教学法在高职《旅游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0(35)

【基金项目】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轨道交通专业委员会科研规划项目“英语口语技能竞赛对轨道交通客运服务英语课程开发的研究与实践”(2014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篇5

1.1道路运输业的生产规律分析

道路运输是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之一。道路运输业的迅猛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促进了对外贸易、综合运输和现代物流的发展。广东毗邻香港和澳门,与港澳地区之间产业互补性强,据统计,粤港澳之间现有的公路跨境通道,交通流量年均增长率达5%,每天客流往来超过40万人,沙头角、文锦渡、皇岗和拱北等公路口岸的过境交通量日均超过6万辆,相互间产生了大量的客流和货流,同时珠三角地区又是外来务工人员集中的地区,道路运输生产呈高峰周期变化的规律非常明显。每到运输繁忙季节,公路客货运输量比平时成倍增长,汽车运输班线急剧增加,运输企业需要增加大量的临时汽车客运服务员、站务管理人员,道路运政管理部门需要增加运输稽查管理人员加强对道路运输市场的行业监管。调查数据显示,旅客对春运工作最关注的是交通安全管理占50%,其次是市场秩序监管占20%、运力组织协调占17%和运输服务规范占13%。因此,运输企业的用人需求呈高峰周期变化的规律非常明显。

1.2道路运输生产规律对高职人才培养的要求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特征是以培养具有必要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学生应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道路运输呈高峰周期变化的生产规律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根据道路运输业的发展以及企业对公路运输与管理专业人才的具体要求,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必须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公路运输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能适应道路运输生产与管理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从事道路运政管理、汽车运输企业经营管理、汽车运输运站务管理等工作的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毕业生的主要业务岗位群包括:道路运政执法人员、汽车站务管理员、汽车客运服务员、汽车运输调度员等以及其它与本专业相关的岗位。二是在运输繁忙期间,道路运输行业和企业需要大批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和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人员临时顶岗,以保证道路运输生产有序进行。根据道路运输业的生产规律,学校必须充分考虑道路运输行业和企业的用人需求,主动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实时调整专业教学计划,在运输生产繁忙时期,安排学生到企业参加顶岗实习,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

2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和运行

2.1“旺入淡出,工学交替”模式的构建

“工学交替”,顾名思义就是课堂学习和生产岗位做工交替进行。对于职业院校来说,通过工学交替模式进行教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而且可以通过学生顶岗工作获得一定的报酬,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企业文化、职业道德等方面的素质。“旺入淡出”,是指根据道路运输高峰周期的生产规律特点,每年的“五一”、“十一”和“春运”等道路运输繁忙阶段,道路运输行业和企业需要大批高素质的运输管理人员,学校根据行业和企业的用人需求,实时调整教学计划,安排学生到行业和企业参加生产性顶岗实习。而道路运输生产非繁忙季节,安排学生在学校进行理论学习和校内实训。同时,每年从1月初开始到6月底,学校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和学生就业意向,将毕业生安排到各地有就业意向的单位进行为期6个月的就业顶岗见习,这一阶段的实习与就业接轨,在实习过程中,要求学生针对实习单位的具体工作任务撰写案例式毕业论文,并进行毕业论文答辩。根据公路运输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学校安排学生到相关的道路运输行业和企业进行能力进阶式的生产性顶岗实习。顶岗实习计划由学校和实习单位共同拟定,顶岗实习的岗位主要包括道路运政管理、汽车运输站务管理、汽车客运服务、汽车运输调度等职业岗位,按照“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认知规律,实行由“学校—企业—学校—企业”相结合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学生顶岗实习的岗位与内容随时间进程的不同而变换,确保全方位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2.2“旺入淡出,工学交替”模式的运行

2.2.1依托交通行业,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实践工学交替,必须与行业和企业深度合作,选择和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确保“校外实习基地的建立”与“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一一对应,以全面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根据公路运输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群的要求,我院先后与广州天河汽车客运站、东莞市汽车客运总站、江门市汽车运输集团、东莞市交通运输局、中山市交通综合行政执法局、深圳恒誉光明运输集团公司等6家道路运输行业与企业,签订了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协议。根据校外实习基地的选择原则,这6家单位地处珠三角地区,区域经济比较发达,具备如下优势:一是道路运输呈高峰周期的变化特征明显,运输业务量大,职业岗位需求量多,在运输高峰周期,每家单位能同时吸纳10名至40名学生参加顶岗实习。二是企业规模大,如广州天河汽车客运站和东莞市汽车客运总站都是交通部核定的一级汽车客运站,站场设施和设备齐全,管理规范,学生能全面系统地学习先进的运营管理方法和岗位职业技能;三是合作基础好,行业和企业都具备良好的顶岗实习设施、丰富的实习管理经验和后勤保障措施。通过加强校企合作,选择和建立校外生产性顶岗实习基地,确保学生在运输高峰周期的顶岗实习得以顺利开展,使学生能在真实的运输生产环境中锻炼和提高自己。

2.2.2实施精细化管理,保证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运行

为了保证“旺入淡出,工学交替”模式的长期有效运行,学校必须建立与工学交替相适应的配套管理制度。包括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顶岗实习指导教师管理制度、学生顶岗实习成绩的评价标准、校外实习基地管理规定等,保证校外实习基地的正常运行。“旺入淡出,工学交替”模式的运行保障措施如下:一是成立运行组织机构。成立由学校代表、企业代表、运输行业和企业专家、职业教育专家等参与的运行组织机构,制定管理规章制度和政策保障措施,建立健全实习基地。二是制定顶岗实习相关规程。与企业一起制定学生顶岗实习方案和学生实习指导手册,制定实习生的考核标准及考核办法,制定学校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践锻炼的工作条例及管理办法。三是对学生进行教育与培训。每次顶岗实习之前,学生要接受运输企业的安全生产教育、岗位操作规程、企业文化与规章制度的学习。四是聘请企业实践指导教师。学校聘请了行业或企业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为顶岗实习学生的指导教师,通过在汽车运输站场的调度、站务、咨询、行包、售票、检票、乘务、安检及行业主管部门的道路运输稽查等岗位上实习一段时间,掌握岗位技能的要求后正式顶岗。五是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贯穿顶岗实习的始终,学院安排专职教师进入道路运输行业或企业,管理学生的实习,与企业共同合作,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配合企业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引导学生不怕艰苦、克服困难、爱岗敬业,提高职业素质,树立良好形象。六是加强学生专项技能培训。行业和企业定期安排道路运输管理专家和一线运营管理人员针对不同的工作岗位进行专题讲座,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七是撰写案例式毕业论文。学生毕业实习与就业接轨,学校根据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和学生的就业意愿,实行双向选择,优先安排学生到有用人需求的单位进行毕业顶岗实习,学生针对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工作问题,撰写案例式毕业论文,进行毕业论文答辩。八是对实习成果进行综合评价。学生顶岗实习结束后,企业指导教师和学校专业教师对顶岗实习的学生进行测评,根据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职业素质、专业能力、协作能力和实习报告等进行综合评价,评定学生的实习成绩,企业为学生发放薪酬。九是对实习过程进行持续改进。根据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修改措施和意见,总结实习经验,对顶岗实习运作方式进行持续改进。公路运输与管理专业“旺入淡出,工学交替”模式的运行机制。运输高峰周期的顶岗实习过程,右边流程图代表毕业就业顶岗实习过程。

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施效果

通过实施“旺入淡出,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与运输企业深度合作,共同确定培养目标、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考核标准和考核方法,在课程体系改革、“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采取在校内理论学习和实训,校外顶岗实习、现场教学、结合生产实际问题撰写毕业论文、技能考核等多种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整体素质,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实现了学生、学校和企业三方受益。

3.1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

通过校企合作,建立了有运输行业和企业专业人员参加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学院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学生在校内以受教育者的身份,根据专业教学的要求参与各种以理论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活动,在校外根据道路运输行业和企业的用人需求以“职业人”的身份参加与运输管理相关联的实际工作,促进了人才培养模式由以课堂为主向工学结合的转变。如:我院与广州天河汽车客运站、东莞汽车客运总站东莞市交通局等单位签定了产学合作协议,共建公路运输与管理专业,东莞汽车客运总站每年春运期间,接受我院公路运输与管理专业学生进行顶岗实习达60人,到目前为止该企业已接受300名学生到站参加顶岗实习。同时学院聘请了10名来自道路运输行业和企业的一线管理人员为该专业的兼职教师,担任现场教学和实习辅导,实现了专业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近两年,共有10名专业教师轮流到运输行业和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提高了校内专职教师队伍的“双师素质”和科技服务能力,专业教师与合作单位共同编写教材3本。围绕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对原有课程进行了重新整合,构建了以公路运输管理实际工作任务为引领的课程体系。

3.2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实施“旺入淡出,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行业和企业真实的工作岗位上顶岗实习一年,给学生带来了如下方面的利益:一是使学生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相结合,看到了自己在学校中学习的理论与工作之间的关系,从而加深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识,提高他们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学生的专业学习具有良好的实践条件,通过运输高峰周期的企业顶岗实习,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与技能,在道路运输行业和企业的工作中,完成从学校学生到运输企业生产管理一线运营管理人员的角色转变,掌握岗位职业能力。三是在实习过程中,校外实习辅导教师和企业员工用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企业的质量意识和竞争意识影响教育学生,用企业严格的管理和敬业精神,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健康的习惯,明显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四是学生顶岗实习期间,企业根据实习岗位和时间给每位学生发放酬薪,使学生通过劳动获得收入,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五是有助于学生就业的选择,为学生提供了通过参加实际工作来考察自己能力的机会,使他们有优先被企业录取的机会,提高了学生的整体就业率。2009年该专业毕业生的整体就业率为99.7%,2010年达到100%。

3.3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一是企业在运输高峰周期有大批固定的高素质专业学生临时顶岗,保证了道路运输生产的有序进行,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二是用人单位通过对学生顶岗实习的考察与评价,可以遴选到合适的学生到本单位工作,节省了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三是通过校企合作,企业能获得来自学校提供的各种管理、技术咨询和人员培训等方面的服务。近两年,学校为道路运输行业和企业共培训道路运输管理干部、道路运输安全管理人员、汽车客运站务管理人员、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人员达2850人次,有效地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篇6

1.1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为民航高职教育培植行业职业道德提供了政策条件

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强政府对职业教育的统筹管理,健全政府统一领导,相关职能部门分工明确,统筹有力、运行协调的管理体制,促使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二十三条规定:“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实施职业教育应当实行产教结合,为本地区经济建设服务,与企业密切联系,培养实用人才和熟练劳动者。”产教结合要求教育与产业保持密切联系,教育发展规划要体现产业发展规划,教育的内容要反映产业的内容,教育的培养规格要反映产业的员工标准,教育的供给要满足产业的需求,教育界和产业界始终要保持良性互动。民航业的职业道德反映了民航业对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体现了产业经济对劳动力的内在要求。国家“十二五”规划强调把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也是产教结合的另一种表述。产教结合使得教育与产业紧密结合,从而使教育成果符合市场化的需求。而行业职业道德是产业需求和产业标准对人才培养的浓缩性要求。行业职业道德植入到民航高职教育之中,正是产教结合的内涵体现。通过民航职业道德思想的植入,厘清行业发展的现状,凸显行业发展需求,为民航高职教育提供了教育方向和教育目标。这种模式也符合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促使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国家规划发展教育方针。

1.2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为民航高职教育培植行业职业道德提出了要求

在20世纪,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高级应用型人才”“技术型人才”“操作型和实用型人才”。这种培养理念对物质匮乏、生活处于贫困线的中国人来讲发挥着巨大的经济作用,为中国的全面发展培养了大批技术性人才。事实上,高等教育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高等院校结合为具有培养人才主导功能的有机整体。在人才培养模块上,教育只注重人才的实用性,而忽略人才的系统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培养,这无疑是与现阶段中国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高职教育作为社会系统的一部分,必然与所在国家的发展和环境息息相关。中国正在从一个贫困落后的农业国家向中等发达的工业国家转变。高职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为了实现人们更高质量的就业和终身发展、为了本地区更高水平的小康和现代化而存在。2007年教育部制定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明确指出:“实施国家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加快培养生产、服务一线急需的技能型人才,特别是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紧缺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2010年教育部制定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进一步指出:“按照遵循规律、服务需求、明确定位、系统思考、整体设计、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原则,完善职业教育的层次、布局和结构,健全制度、创新机制、完善政策,加快形成服务需求、开放融合、有机衔接、多元立交,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系统培养初级、中级和高级技术技能人才。”从这两个发展纲要看,高职教育对人才培养目标有了很大的提高。高职教育已经从单纯注重技能型的培养目标转变为注重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全方位发展的培养目标。在学生培养过程中,立足于学生的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现代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方向。民航高职教育培植行业职业道德,体现了现代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

民航高职院校是以民航业为背景的一所高职院校,是培育具有行业技能性和应用性的人才,通过民航高职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但是,仅仅具备一定的动手应用能力,而没有一定的职业素养和职业创新能力,是很难胜任民航业的专业岗位。民航业拥有多种类型的工作岗位,每个岗位的特性都不尽相同,但大部分的岗位都强调员工工作认真细致及对突发事件的灵活处理。单纯只具有岗位的技能性,是不足以胜任这份工作。而员工的这些生活品性,都能从行业职业道德中培养出来。因此,民航高职教育培植行业职业道德,既是现代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也是行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从可能性上看,工学结合、校企对接为民航高职教育培植行业职业道德提供了平台。国家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建立开放沟通的职业教育学历、学位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以工学结合、学分认证为基础,创新学习方式,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融通’。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和行业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企业根据用工需求与职业学校实行联合招生(招工)和培养。”工学结合、校企对接已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模式。高职院校以行业标准为基础,按照市场化需求,培养符合社会和企业发展需求的大学生。高职教育应依据企业要求不断调整课程安排、课程设计和实验实训,以培养出符合企业要求的人才。工学结合就是要求学生把学校学习与企业实践结合起来,理论联系实际,促使学生工学相长,成为高素质技能型的人才。这种模式既具有国际职业教育的普遍规律,又具有中国职教特色。而民航高职教育培植行业职业道德,是工学结合、校企对接的一种表现形式。民航业职业道德是关于民航业员工的精神状态、精神品质的总和,是指人们在民航业工作中应遵循的基本道德,即一般社会道德在民航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是职业品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责任等的总称,属于自律范围,它通过公约、守则等对职业生活中的某些方面加以规范。因此,民航业职业道德可以反映行业对人才的具体要求。通过民航业职业道德渗透性教育,学生对企业有一定的认识,可以把学校的学习与企业的要求紧密结合在一起。民航业职业道德教育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对接,把企业的具体管理规范引入到课堂中,使同学能深刻感受到以后生活和工作的环境,能更快融入企业中。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实行的是“2+1”教育模式,即2年在学校接受理论教育,1年在民航相关企业进行顶岗实习。这种工学结合、校企对接的办学模式,为民航高职教育培植行业职业道德提供了现实的平台,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行业职业道德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性以及培养行业职业道德在工作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

2民航强国战略是民航高职教育培植行业职业道德的宏大目标

实现民航强国战略是民航高职教育培植行业职业道德的宏大目标,从行业战略发展看,行业的发展既需要先进的技术、良好的设备,也需要优异的人才队伍。这些人才队伍自身的素质涵养、职业道德的高低决定着民航业在国际地位的崛起。从必要性上看,民航的国际竞争力与民航职业道德的本质要求相一致。随着国家的发展和改革步伐的加快,国际化的轨迹越来越明显。民航的发展速率是反映一个国家国际化的重要指标,民航强国梦是中国梦的内涵之一和延伸,是中国国力强大的综合体现。因此,民航的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关系着中国走向世界的脚步。民航国际竞争力包含技术指标、发展指标、服务指标、人员素质指标等,这些指标都与行业职业道德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民航业职业道德对提高行业从业人员职业素质,提升行业从业人员的企业归属感,规范行业相关的制度,落实行业法律成效,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建立一套适合民航发展的行业职业道德体系,有助于提高我国民航业的发展,提高民航业的经济效益,促进整个行业在国际的影响力。在西方国家,民航的发展已经日益成熟,卡塔尔、迪拜这些国家拥有世界上最大的A380客机40多架,欧洲国家如英国、德国就更多了,而作为人口大国的中国A380则不到10架。2012年的数据显示,中国的A380在国内航线还是处于亏损状态。由此可见,中国的航空业仍处于发展期,成长的空间比较大,但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民航国际竞争力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几代人的不断努力才能看到成果。民航的良性发展需要行业职业道德作为指引,通过行业的职业道德指引,民航业的科技研究才能不断创新,民航业的服务体系才能不断完善,民航的人才才能充满活力。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民航业的人才争夺相当激烈,民航的国际影响力常常也体现在人才的培养上。行业的职业道德培养了行业从业人员踏实肯干、吃苦耐劳的个人品质,培养了从业人员把安全稳定作为行业生命线的严谨个性,培养了从业人员谦虚认真的工作作风。总而言之,行业职业道德与民航的国际竞争力息息相关,民航业的长效发展需要行业职业道德的引领。民航高职院校注重加强与行业单位的合作。为了开拓学生的专业视野,为了学生有更多的实习机会,民航高职院校除了和国内的航空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以外,还同国外的航空公司签订协议,如卡塔尔航空、阿联酋航空、加拿大航空,等等。通过中外航空公司的比较性研究,按照行业标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也有利于为我国民航业的高速发展培养出优秀的人才。通过国外和国内的航空服务、航空维护、航空建造等方面的比较,总结出具有民航特色的行业职业道德。利用行业职业道德,不仅能培育出民航业各个岗位的优异人才,还能提升民航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能力,为中国民航的国际影响力打下扎实的基础。从可能性看,首先,通用的航空服务需要民航职业道德的支撑。

民航业在公众视野里,多以第三产业或者是服务业呈现。全球的通用航空公司都在争抢世界的客源。在旅客的心目中,哪家航空公司可以作为自己出行的选择更多取决于这家航空公司的服务质量,而这种服务质量的要求需要行业职业道德的支撑。行业的职业道德使得行业的企业文化得到伸展,使得企业能按照自身的要求培养适合企业发展的员工。在通用的航空服务领域,依据行业的标准,企业秉持“服务周到、热情大方、善于沟通”的服务理念,尽量满足乘客的基本要求,使每一位乘客都有宾至如归的感觉。而各大航空公司根据其公司的企业文化特点,在服务顾客中各不相同。如加拿大、卡塔尔这些国家和香港地区,走得是家庭路线。他们创造的文化理念,让每一位乘客上了飞机后有一种回家的感觉,使他们身心都放松下来。而中国、韩国和日本等国家走得是时尚、青春路线。飞机上的乘务人员,一色青春靓丽。她们着装时尚大方,性格温柔体贴,懂礼仪、善笑容,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从而使客人忘记旅途的疲惫。这些企业文化的展现需要行业职业道德的支撑。员工没有基本的行业职业素质、职业道德,企业难于把自己的企业文化变成现实的社会文化,难于将自身的文化理念向社会推广,难于形成具有影响力的品牌效应。行业职业道德不但丰富员工的精神世界,给予员工职业信仰,还能提高企业员工的执行力,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推动这个企业的全面发展。民航职业道德的支撑作用还体现在培养员工优秀的行业习惯上。在航空专机上,我们不难发现,所有的服务人员和工作人员都是面带笑容,态度亲切。笑容训练看似简单,实际上是一个相当辛苦的过程。专业的空乘人员,需要口含筷子长时间练习,以达到最好的笑容尺度。尤其知名的航空公司,对笑容的要求更为苛刻。在整个过程中,员工积极配合,努力完成企业布置的任务,攻坚克难,任劳任怨。这些正是行业职业道德精神的内在体现,充分发挥了行业职业道德的支撑作用。民航高职按照企业的要求,采取顶岗实习的方式,培养的学生送往企业的一线,再由航空公司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尤其在通用航空服务业,学生的顶岗实习为企业的稳定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体系,使学生毕业后能熟练掌握各项岗位技能、岗位礼仪,为企业的发展节约了人才投入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民航企业的发展需要民航职业道德的指引。随着民航强国战略的实施,航空公司迎来了发展潮。航空公司竞争力的加强,需要行业职业道德的指引。航空公司从国外购买各种型号的客机,对客机的维护、管理以及整个航空公司的机组人员的建构等,都贯穿着行业职业道德。行业职业道德不像销售能产生即时的经济效应,它产生的效能是通过潜移默化的力量在起作用。如航空公司的地服部门,长期从事着旅客的接送和行李搬抬任务,工作单调而繁重,工作时间不稳定,常年两班倒,尤其是春运期间,他们为了广大的乘客能顺利坐上飞机回家过年,只能默默坚守岗位,在平凡的岗位中奉献自己的力量。在一次南航实习生的访谈中,有一位学生谈到:“作为不能回家的孩子,真的很心酸。但是当看到乘客们坐上飞机,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内心还是很感动。航空公司为不能回家的员工举行了各式各样的联谊活动,减轻大家思乡之苦,这些都让员工感觉自身存在的价值。”从这次访谈中,我们深刻感受到无论是民航企业,还是航空公司的员工,都遵从行业职业道德精神指引,从人性的原则出发,为社会创造更好的服务。这种价值体系不仅能促进航空公司持续快速的发展,还能为社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实现了从自我价值向社会价值的转变。

3民航业对高技能人才的期望和学生对民航业

的向往是民航高职培植行业职业道德的内在要求民航业的发展需要先进的技术以及资金的投入和人才的汇聚。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民航业对高技能人才的期望和学生对民航业的向往是推动民航业人才输送纽带的关键。而民航高职教育培植行业职业道德正是为民航业人才的供给提供了一个契合点。

3.1民航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是民航高职教育培植民航职业道德的显性要求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中国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类企业对从业人员的职业理想、职业纪律、职业素养、职业技能和职业作风都有越来越高的要求。在后现代化工业时代里,我国的民航业取得惊人的成就。2014年民航总局发展的主要预期指标是:全行业运输总周转量748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3.9亿人次、货邮运输量587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11.1%、10.5%和5.3%。通用航空飞行59.8万小时,比上年增长5.6%,基础建设投资780亿元。民航资源网曾公布一个数据,2014年春运期间,全国民航旅客运输量将达4200万人次,比去年增加10%。在航空业高度发展的黄金时间,民航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民航业的发展为行业类院校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但在我国,行业类高校只有五所,分别是中国民航大学、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和民航管理干部学院。随着近几年航空业的发展,这些行业类院校已经满足不了行业发展的人才需求。尤其是服务于航空公司和机场的一线蓝领工人,出现了员工招工难、流动性大、专业背景欠缺、态度不端正等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源与民航业本身所特有的行业特性有一定的关系。因此,行业对员工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否则容易出现新员工因为承受不了行业压力而大量的离岗,不利于企业的长期稳定。作为行业类院校,民航高职培植行业职业道德正是解决此类难题的良方。民航业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具有高投入、高科技、高风险。毋庸置疑,民航业是一种把安全当生命的事业。在航空公司里工作,认真细致已成为行业人的基本共识,从业人员任何小小的失误都有可能导致空难发生。在航班将要起飞前,机务维修人员要对飞机零部件进行反复检查;机内服务人员要对机舱内是否存在危险品,各种飞机配套设施是否完善进行反复检验;机场安检人员要对乘客的行李进行反复检阅,这些工作都是为了航班能安全顺利到达目的地而做的准备。航空公司的地面服务和保障人员,经常要加班加点,晚上上夜班,常年出现三班倒的现象。航班延误的时候,还要忍受旅客的责备和谩骂,没有一定的职业素养和奉献精神很难适应岗位的要求。而民航高职职业道德教育,通过行业职业道德的价值观,把民航业的行业特点和行业标准融入到专业化教育中,使学生在大学教育中体会到行业的要求和行业对高技能人才的期望和需求。这方面正体现着民航行业对人才培养的目标需求。民航业对高技能人才的期望是培育具有奉献意识和创新性的企业从业人员,这也正是民航高职培植行业职业道德的内在要求。奉献意识是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职业道德上的体现,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人生价值是一个人在一生中对人类社会的延续与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和所起的作用,也是人的一生对社会、他人和自身需求的满足。奉献他人、奉献社会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对职业道德的客观要求。职业的形成与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缩影,职业本身就是为协调社会生活、为社会发展而存在的,它的本质是从属于社会而不是从属于个人的。民航高职植入行业职业道德将职业道德对学生素质的影响扩大到平时的学习,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爱岗敬业、默默奉献的精神品质,以达到民航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职业道德是促使这些职业内涵提高的精神动力和行为规范。高等职业教育与小学、初中、高中基础知识教育不同,旨在对大学生进行专业知识教育和职业能力的培训,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创新型实用人才。民航高职教育培植行业职业道德,是把职业道德渗透到职业教育中,把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学生专业职业性和道德人格性结合起来,客观上要求教师不仅要注重对大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且还要重视对大学生将来所要从事这一专业的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以利于大学生正确认识所学专业的社会价值,明确自己将来所要担任的社会角色,深刻感受自己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和使命,确定良好的职业道德,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3.2学生的就业期望是民航高职院校培植民航职业道德的隐性要求

据2010年、2011年的数据显示,民航高职院校的学生就业率在95%以上,薪酬待遇相对比较高。因此,民航高职院校的学生近几年的就业期望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在职业选择方面,学生倾向于有自我发展空间和物质报酬稳定的岗位,但是不能太辛苦。在职业理想方面,同学们存在思想困惑和错误认识。尤其是从事航空公司地面保障服务的同学,他们不了解工作的重要性和工作价值,对未来的发展前途和发展方向都存在较大的困惑。在职业态度方面,强调个人利益,敬业精神比较缺失。这些观念的形成,不仅是学生个人的因素,其中还掺杂了社会环境的消极影响。民航高职职业道德的普及是对这种社会环境的消极因素的修正,培植高职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有助于对学生的就业观念产生积极影响。不少高职学生对个人发展持现实的态度,他们关注眼前,对以后的职业责任很少考虑。通过职业道德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同学们在择业观上不但要关注工资待遇、工作环境,而且对劳动付出也要有所思考;在敬业精神方面,注重奉献意识,不以功利目的为主。在工作岗位上,加强实干精神。因此,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纠正了民航高职学生的就业期望,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素质,提高了就业率。民航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时必须注意学生在实习、就业时就业期望的转变。因此,在整个职业教育过程中,高职院校从职业习惯、职业核心价值体系和职业教育实效等方面植入行业职业道德,培养学生对行业的适应、抗压和奉献能力,培养他们强烈的责任意识。从可能性看,首先民航高职植入行业职业道德是培养职业习惯的理论基础。民航高职院校是具有行业背景的高校,行业标准和行业要求决定着学校对人才的培养方案。在整个行业的要求下,学校管理采取着准军事化的管理模式,以安全稳定教育为主线,以工作岗位为培养目标,全方位、多角度对学生进行培养教育。行业职业道德的植入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工作习惯,有益于学生对工作性质的全面了解。通过行业职业道德的推行,加强学生责任感、危机感和社会感,使他们能提前适应这种行业压力的存在,有助于降低企业岗位流动性,为企业高效运行节约成本。行业职业道德本应是民航高职教育范畴之一,由于这种教育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因此没有得到学校和学生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