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实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4-11 12:19: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岗位实训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岗位实训总结

篇1

【关键词】物流管理 岗位综合实训 模拟教学 物流市场

传统的物流教学方式学生实践能力差,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跟不上企业需求和行业发展变化,无法满足企业对操作型、综合型物流人才的需求。为提高学生对多岗位的适应能力,帮助学生按照企业需求实现“零距离”就业,顺利实现学校学习到企业工作的过渡,笔者研究、实践了与物流市场接轨的职业岗位(群)综合实训,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以我校物流管理专业毕业实训中的一个项目“构建企业真实工作情景,仿真海运货物出口操作”为例,说明如何“虚实结合”开展该项岗位综合实训。

一、项目设计思路

运用以掌握实际岗位操作为目标、以典型工作任务为驱动的思路,根据海运货物出口业务中涉及的岗位群、岗位职责、运作流程和操作规范,设置“虚实结合”的模拟公司,充分利用市场运价、船期等信息资源,仿真海运集装箱货物出口流程,模拟业务员、操作员、报关员、堆场箱管、码头道口管理员、码头受理、船公司箱管等岗位业务操作,以情景模拟教学法为核心,运用“做学一体化”教学模式,同时综合运用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替代模拟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法,开展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岗位综合实训;使学生掌握海运集装箱货物出口业务所需的知识、技能、职业素质,提高学生的岗位竞争力。

二、实践内容流程

主要包括项目准备、学生择岗、模拟操作、轮岗实践、讨论交流、项目总结等实践环节,详见表1。

表1 实践环节与实践内容

三、组织和实施中的关键控制要素

(一)实践场地布置。实践场地布置要考虑固定岗位、非固定岗位对工位的要求。固定岗位开设对特定服务对象开放的服务窗口,例如船代、码头、海关、检验检疫、船公司箱管、空箱堆场、货代仓库,其工位一般设置在实训室周围,工位前预留空间供客户排队;非固定岗位需要经常离岗外出办理业务,例如货代业务员、操作员、报关员、车队(代表司机及其集卡)、货主(代表托运人),工位布置要开放,方便人员进出。然后,根据岗位间的业务衔接关系、仪器教具配备要求、所需工位数,布置各岗位的工作台如图1所示。

(二)实践仪器教具配备。需要的仪器教具有:1.复印机、投影仪各一台;2.13个岗位标示牌,每个“职员”各需1个胸卡、1份岗位职责说明书;3.业务员、船代分别配备一台连接网络的电脑,码头配备的电脑需要连接投影仪;4.采用替代模拟法,配备虚拟的“货物”“托盘”“仓库”“集卡”“空箱堆场”“集装箱”“封条”“重箱堆场”“集装箱船”;5.学习角配备一台连接网络的电脑、课件、教材指导手册等各种学习资料。

(三)物流单证配备。实训开始前,货主、操作员、仓管员、车队、箱管、空箱堆场、船代、码头、检验检疫局、海关、外轮理货等岗位根据表2备齐所需物流单证。

表2 岗位所需物流单证

(四)印章的配备和使用。签字盖章具有双保险的作用,几乎每张物流单证上都会涉及签字盖章问题。本次实训共准备14枚印章,各岗位配备的印章如表3所示。实训配备印章的主要作用有:1.与企业实践一致;2.分清责任,成绩考核有依据;3.强化学生的责任心;4.增加模拟教学的真实感。印章使用要求:1.妥善保管,不得外借;2.选择正确的印章盖在相应单据指定的地方;3.盖章前必须签上自己的真实姓名。

表3 岗位印章配备清单

(五)市场资源获取途径。1.集装箱出口运输任务:打开“锦程物流网首页>>在线货盘”,看到很多货盘咨询,点击任何一票货物对应的“查看”,可以看到货物运输信息、货主联系方式,以此作为工作任务交给“货主”。“货主”负责补齐所需运输信息、单证票据。2.市场报价查询:打开“锦程物流网首页>>运价”,根据要求输入有关信息,可以直接查询海运整箱运价、海运拼箱运价、陆运运价、报关报检费用、仓储费用,根据公司联系方式打电话咨询更多信息。另外,百度、阿里巴巴、专业货运网上也可以搜索到一些报价、公司信息。3.船名航次船期信息:船公司网站上可以查询到这些信息。

(六)实践质量监控。为了保证实践教学质量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必须抓好实践过程质量监控,并选择合理的考核方式。

实践过程质量监控的主要措施有:1.学生自检,向教师反馈问题;2.教师随时抽查;3.各岗位清楚与其他岗位的衔接关系,尤其固定岗必须清楚自己的服务对象,检查提交的单证是否齐全、正确,严格按照要求进行业务操作,被发现工作有失误时,失误制造人、经手人都要扣分。

实训考核总分为100分,考核方式及分值比例是:1.出勤占10%;2.轮岗实践岗位数量占30%,每轮岗一次获得10分,满分30分;3.任务完成总体质量占40%,要求单证缮制正确,熟练应用专业术语,遵循业务流程和操作规范;4.学生自评、互评占20%。

四、情景构建“能实则不虚”,实践活动“与市场接轨”

本次综合实训对市场具有很好的开放性,学生围绕主题探索的方式和方法具有多样性和选择性。物流从业者作为我们免费的“教师”,将物流市场最新信息传递给学生,弥补了教材内容滞后于行业发展的缺点。

【参考文献】

[1]陶丽莉.导游专业“教学公司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3(35):17-19.

[2]孙彦平,郑汉金.“国际货运”课程实训教学方案设计[J].职业教育研究,2012(7):131-132.

[3]王岩.高职模拟公司制实践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20-22,37.

[4]高欣.“行为导向”教学法在物流课程教学中的研究[J].科技信息,2011(24):371.

[5]肖怀云.基于能力培养的物流专业实践教学探索[J].经济研究导刊,2011(4):250-251.

篇2

关键词:高职教育;实训教学;精细化管理

近年来,高职教育规模不断扩大,依然走进了我国教育核心。精细化管理本身是企业管理中的一种理念,在高职教育领域的运用,从教学到实训等各个层面,有利于培养学生专业水平,以便其更好地应对今后的工作。基于此,加强对高职教育实训教学精细化管理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1高职教育实训教学内容精细化管理

高职教育实训教学内容管理精细化主要包括实训项目、实训内容、实训要求、方法等进行精细化描述,指引教师教学以及学生学习。第一,针对各个专业岗位实施调研,根据实际调研的结果,对岗位工作的要求、工作内容、实际过程等分析,最好能够形成规范性的文字描述;第二,对各个专业职业要求、技能要求进行明确分析。对岗位任务中列举典型进行分析,将典型工作中职工需要掌握的专业技能、知识以及态度提炼归纳出来。教师选择若干个技能作为改专业的核心技能,围绕核心技能展开实训教学,构建系统化的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进行重点训练。第三,确定核心专业技能后,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等,对职业技能实训方法进行制定,同时形成指导性文件,保证实训内容实现精细化。

2高职教育实训教学场地精细化管理

第一,对于高职教育实训场地内的标识,必须保证其醒目,具有合理的分区,这样才能为生产组织提供方便,也有利于相关设备的运输、摆放,同时也便于工作人员通行。第二,在实训过程中,实训场地中设备的功能、型号、名称、实训中的用途等都需要标明,能够让参与实训的学生清晰的了解相关信息,更能够便于实训教学的开展;第三,关于实训场地的整体布局,应该模拟实际工厂企业等布局,保证设备按照一定的间距摆放,尽可能地与企业生产条件一致,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提前熟悉工作岗位,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3高职教育实训教学任务精细化管理

实训项目任务精细化管理符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标准与目标,主要是通过对实训项目任务量化描述等,为实训提供更加详细的参照。第一,根据本行业市场人才需求调研的结果,对岗位核心技能以及职工需要掌握的核心技术进行确定。同时根据岗位归纳出具体的实训项目任务,然后根据确定的实训任务进行操作与训练。第二,明确项目任务操作的具体目标要求、任务实施按照岗位技能的具体要求,结合技能抽测标准,职业资格标准,提练并明确每个职业岗位所需要进行操作实训的技能种类、操作内容、实施过程、实施办法等。最终总结并编写科学、全面的实训项目任务教学指导文档、项目任务标准,在此基础上,落实岗位技能实训和职业素养培养的依据和标准,达到实训项目任务教学内容的精细化。

4高职教育实训教学过程精细化管理

第一,实训教师应该精心的准备实训的项目任务,同时明确实训的目的,在此基础上合理的进行组织,对学生、设备进行合理的安排,保证各个学生物尽其用,保证参与实训的学生能够遵守实训的要求;第二,实训任务的实施是高职教育实训教学的重点,精细化管理主要是根据生产实际要求,对实训过程进行严格的控制,参照项目教学方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具体来说,可以将任务实施分为五个流程,包括讲解、演示、点评、考核、总结。第三,在实训过程中,会用到一些物料,还需要根据项目的实际需要,坚持不浪费以及循环利用的原则,制作物料管理一览表等,对物料实施精细化管理。

5高职教育实训教学结果精细化管理

实训教学结果评价是保证实训效果的最后环节。第一,实训教学的评价必须简单明了,能够结合实训任务目标等,保证实训评价方式的操作性、可靠性;第二,对于学生的实训评价,一般采取现场评价的方式,在实训期间表现、安全文明、任务完成效果等几个方面入手,及时做好现场的记录,这样才能将学生参与实训的实际情况反映出来。第三,对于教师的评价也是保证实训效果的重要体现,可以采用问卷调查、抽查等方式,并做好记录。

6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高职教育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浪潮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实训教学作为高职教育中关键的环节,将精细化管理理念融入到其中,能够有效提升高职教育质量,促进高职实训教学健康发展,对高职生今后的职业发展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陆伯庸.结合技能抽查标准的高职实践性教学精细化管理研究[J].电子世界,2012,14(9):74-76.

[2]东晟源.试论高职院校中的教学精细化管理[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36(11):85-88.

篇3

关键词:中职;光电子技术;课程设置

在光电子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中,笔者根据工作过程系统化理论要求,重新对以前所开设的课程进行梳理,分析该专业人才在社会中所承担的工作岗位和工作任务,归纳出培养该专业人才所需的相关具体能力,并结合学校实训条件确定了学习领域的课程设置。

一、专业建立初期开设的相关课程与存在的问题

我校光电子技术专业(LED应用技术专业)的设立构想是在2010年初形成的。当时本地政府为了大力发展绿色照明产业,培养一批服务于当地经济发展,满足LED新光源产业发展需要的初中级人才,决定2010年秋季在我校(中职)新建LED应用技术专业。

在专业开设初期,并没有对当时相关工作岗位进行调查了解,只是根据中职学生自身认知能力和学校的实训条件,初步制定出光电子技术专业的相关专业课程,主要有以下几门:

光学基础课,是一门了解光的本质,光的基本规律和光学基本知识的课程,培养学生对光学基础知识的初步了解。LED封装技术课,了解LED芯片与LED灯珠的生产工艺过程,掌握有关生产设备的使用操作。LED电源驱动与控制,这是一门重要的专业课,主要介绍LED驱动电源的各种类型与工作原理,是LED产品应用的重要知识。在开设这门课之前必须开设电子技术(模拟、数字)课程,这是电子知识应用的基础。同时还开设单片机技术课,实现对LED的编程控制。二次光学设计课,此门课是对LED出光效果的二次设计,使LED灯具更加符合产品的有关功能要求,采用的软件是Trace PRO,其功能是进行产品的建模与光学仿真。

以上几门重要的专业课的开设,使学生能够了解LED的基本知识和封装结构,并且基本上可以将LED灯珠应用于灯具产品上,懂得电源驱动与控制方法。但是我们培养的人才能适应社会上哪些具体的工作岗位呢?又具有哪些必要的素质和能力呢?学生毕业后能否找到适合的工作呢?我们并未详细分析和考虑过此问题。很明显这样的课程设置,不适合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要求。如何调整光电子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使它更适合人才培养的要求,这是光电子技术专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二、光电子技术专业人才的社会岗位与应具备的能力调查

1. 人才培养要适合相应的社会岗位和工作任务。

经历了前期的课程设置探索与教学实施,我们深深地意识到人才的培养不能与社会对相应人才的要求脱离。故我校通过组织学生到校外对口专业的企业实习;通过派遣有关专业课教师到LED企业学习;通过走访当地很多LED企业进行调研;通过到当地LED产品批发市场的市场调查等,使我们对光电子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有了更深的认识。这些工作使我们了解到LED企业有哪些典型的工作岗位,要求学生具备哪些具体的素质,掌握哪些工作能力;了解到LED企业产品的具体生产工艺流程和管理机制,LED产品在市场中的需求状况以及LED产业在未来的发展趋势。这些对我们实现“实训即生产”的实训教学带来相当大的帮助。

根据调研情况,我们总结出几个典型的社会工作岗位:LED封装工艺生产岗位、LED灯具设计与组装岗位和LED产品采购与营销岗位。

2. 典型工作岗位的具体能力要求。

LED封装工艺生产岗位是LED封装企业在生产LED灯珠产品过程中,需要操作有关设备的岗位。这些岗位需要对LED芯片与LED封装结构有一定的了解,并且要熟练操作设备机器,要求心明手快,手脚协调能力较强,还有能承受长时间上班的身体素质等。

LED灯具设计与组装岗位是LED灯具企业在产品外观创新方面对人才的要求。要求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同时能熟练使用几种产品外观设计软件,又能掌握简单的编程能力实现对产品的智能控制,并能正确组装有关LED灯具配件。

LED产品采购与营销岗位包括产品原材料的采购检验和产品的宣传销售工作,故要求有严谨的工作态度,文明礼貌的待人品德,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人际关系和团队合作精神,懂得产品销售的有关途径和方法等。

三、学习领域的新课程改革

在对社会工作岗位的调查和专业人才应具备的能力进行分析总结后,就可以考虑对学习领域的专业课程重新设置,但是笔者认为专业课程的设置还应考虑另两个方面的因素,那就是中职学生的自身认知能力水平和学校的实训设备条件。

作为中职学生,他们不同于高职或本科学生具有较好的文化基础和学习能力。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整体较差,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比较厌倦,但对于动手操作等技能的学习却有较强的学习兴趣。故在课程设置与教学过程中不能太理论化,要多一些技能操作方面的训练课程,让他们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另一方面,学校的实训条件也是制约课程设置的重要因素。现在很多专业技能的提升都需要有配套的相关实训室及实训设备,否则实训课程无法开展,学生的技能训练也无法进行。我校的实训室建设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相继建成LED封装室、LED检测室、LED驱动室和LED灯具组装室等。

根据以上分析,我校光电子技术专业的新课程设置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适用于LED封装工艺生产岗位开设的课程有:光学基础课、LED封装技术课和LED检测技术课。同时配置了LED封装生产车间和一整套LED检测设备。通过以上课程和实训的开展,可以使学生适应LED封装工艺生产的相关岗位。比如LED固晶机操作工、焊线操作工、灌胶操作工和分光检测操作工等。

(2)适应于LED 灯具设计与组装岗位开设的课程有:电子技术课、单片机技术课和灯具设计课(Trace-PRO、PRO—E软件)。同时配置了单片机实训室、灯具组装实训室和计算机软件设计实训室。通过以上课程的开设可以培养适合灯具外型设计岗位的人才和LED产品组装岗位的初中级技能人才。

(3)适应于LED产品采购和营销岗位开设的课程有普通话和应用文课、礼仪课、电子电器采购和营销课等。通过以上相关课程的开展,能培养适合于产品销售、来料检验、LED产品业务跟单和LED产品网上开店、实体开店销售等具体工作岗位的人才。

光电子技术专业课程设置的建设,应根据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理论要求开展,由社会工作岗位或工作任务归纳出具体的行为能力,再转换成学习领域的课程设置,并进行学习情境或学习单元的设计。以上光电子技术专业课程的设置改革是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在具体工作中总结出来的,对于不同地区不同学校来说,具体的课程设置应视特定的情况而定。

(作者单位:中山市建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篇4

实训、实践车间是项目任务教学实施的必须场所,是完成项目任务与职业操守、技能提升、职业资格鉴定和研发推广技术应用的必须场所,可分为“校中厂”和“厂中校”实训车间。

1.精细化组建项目任务车间,需要对实训项目任务场地组建、任务实施过程、验收考核评价结果等方面进行精细管理。按高职学生的项目能力的三个层次,即初层、中层、高层能力,搭建好实践教学的三个专业平台,即搭建好“校中厂”“厂中校”实践教育基地。

2.校内实训项目任务车间应该按照ISO9000和6S企业生产要求进行设计与执行,从宏观上要做到设备摆放规划整齐、功能合理、机床设备铭牌清晰、车间环境清洁、规章制度醒目。从微观来看要形成环境育人的良好氛围,学生有身临其境的生产企业车间感觉,能自觉养成优良的职业操守习惯和职业操作素质。

3.实训、实践项目任务车间的精细化管理的内容。首先,项目任务车间采用红、黄、绿、白四色进行区域标识、划分出理论教学区、普通机加工区、数控车铣区、特种加工区、CAD/CAM区、成品区、原料区理、废料区等,最终目的是以方便教学、生产运行、材料搬运、安全通行为目的。其次,机床设备产地、规格、类型和功能标识明确,学生操作前一目了然,能迅速直观地了解机床设备的全面资迅。最后,项目任务车间管理制度上墙、项目任务看板到位、项目任务说明清晰、设备操作规程详细,精细化现场管理气氛浓厚,学生如进入管理规范、科学生产的管理真实企业,寓环境育人于无形中。

二、实训设备、工量具的精细化管理

1.机床设备精细化维护保养。实训机床维护保养可分为:班组保养、定期保养。机床维护保养又分为操作前、操作中和操作后的清洁与保养。实训过程中,教师严格要求学生,明确并要严格规范保养流程、保养标准、检查验收记录等。实训机床设备的定期保养要做到有计划、有项目、有方法、有保障,严格按设备保养要求,针对不同设备、统筹安排,在教师带领下,由学生完成,教师负责指导和监察,保证学生按规程精细化做好维护保养,为实训机床设备长期良好工作打好基础。

2.工量具使用保养精细化管理。实训项目任务开始之前,指导教师要根据项目任务要求、实训人数做好以下几件事:配置清单表;发放责任一览表;保养回收一览表;使用过程评价成绩一览表。

3.精细化建立实训设备维修档案。对一些重大设备要建立电子台账的维修档案、每次故障出现要有分析制度、维修制度、总结预防制度。能做到故障原因分析准确,维修极时,总结提练科学,找到设备故障规律,最终能做到事前预防,减少或避免故障发生,保证设备长期稳定正常运行。

三、实训项目任务精细化管理

实训项目任务的精细化是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对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实训项目任务、任务实施过程、任务评价监控体系进行科学规范表述和具体量化描述,能成为项目任务的标准和参照,具有良好的实践性。

1.通过人才需求调研报告,分析调研结果,确定岗位的核心操作技能、职业操守、综合素质。总结归纳出的岗位及典型项目任务,拆分典型项目任务为:应知、应会、技能、态度等知识点。从中选择核心专业技能4~5项,深度融入应知、应会知识点、结合技能、态度的要求,重构实训项目任务核心内容,进行针对性的操作训练。

2.明确项目任务操作的具体目标要求、任务实施按照岗位技能的具体要求,结合技能抽测标准,职业资格标准,提练并明确每个职业岗位所需要进行操作实训的技能种类、操作内容、实施过程、实施办法等。最终总结并编写科学、全面的实训项目任务教学指导文档、项目任务标准,在此基础上,落实岗位技能实训和职业素养培养的依据和标准,达到实训项目任务教学内容的精细化。

四、实训项目任务实施过程精细化

实训项目任务实施过程精细化,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任务驱动式教学的核心环节,能较好地提升实训实训项目任务教学内涵和品质。

1.精细化准备实施项目任务。要对项目任务进行精细化设计。指导教师要对项目任务进行精心研究,明确项目内容、项目任务、项目目的。能合理规划和组织,统筹安排所有设备和学生,做到机尽其能,人有所获,秩序井然,组织得力,保障有方。

2.项目任务实施精细化管理。任务实施精细化就是要对教学全过程精细化,就是要按照产品生产要求,严格组织实训过程,遵照项目教学六步法,培养学生达到企业员工工作的职业习惯。实训项目任务教学实施过程分为:集中讲解、分组演示、我做你看、你做我看、现场点评,评价考核、总结提练等。在具体工作流程中,我们要时刻注意细节,让学生实现自然成为习惯。

3.实训物料管理精细化。实训物料实行按照项目需要供应、杜绝浪费、适度环循利用的原则。按照各项实训要求,做好库存一览表,做到耗材牌号、规格、数量一目了然。

五、实训项目任务结果评价精细化

实训项目任务结果评体系可分为:评价学生体系和评价指导教师体系。构建师生互评、处室督察评价标准,既要满足评价要点清晰,评价分值合理,又要满足评价体系简单扼要、不繁琐、易操作的要求。

1.指导教师评价学生体系:任务实施过程评价为主。主要包含有:职业态度、团队精神、6S标准、产品品质等方面。重点考核任务实施过程、当面评价,积极鼓励点评。

篇5

摘要:中职会计专业应该如何有效地进行会计模拟综合实训教学,从而强化已经学习过的会计技能,熟悉企业业务流程是困扰会计人才培养的难题之一,本文主要针对会计模拟综合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可行的方法,以期达到优化课程的目的。

关键词 :会计模拟综合实训教学优化业务循环一体化

中职会计模拟综合实训是财会类专业毕业生提高会计技能的重要手段,其教学居于承上启下的地位,承上,即全面复习基础会计、出纳岗位实训等已经学习过的技能;启下,即了解企业各种业务处理、面向更加具体的会计实务。为此,学校以提高中职学生的会计技能为目标,构建一个更加有效的会计模拟实训教学模式,从而贴近就业要求相当必要。但是,目前在会计模拟综合实训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不得不引起大家的重视。

一、会计模拟综合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实训资料不够完整。比如:外来的原始凭证没有加盖开具单位的公章,影响了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因此没办法达到与实际业务相接轨。

其次,对会计单证的传递的整体过程不甚明了,不理解会计岗位之间的相互关系,片面割裂财务会计的操作流程,对会计工作的全貌不甚了解,感到似懂非懂。比如费用的摊销和结转等,其一定的难度也使部分学生产生了畏惧情绪。

再次,过分重视核算,许多中职学生过分重视经济业务处理,认为只要会做会计分录就万事大吉了,忽视了各项内部控制,从而不去注意会计单证的审批、复核等工作。

针对以上问题,结合会计人才的市场需求,笔者提出“业务循环一体化”的教学方案,借以改进。

二、会计模拟综合实训教学“业务循环一体化”改进方案

所谓“业务循环”,指企业处理某一类型经济业务的工作程序和先后顺序的总称,包括购货与付款循环、销售与收款循环、生产循环、筹资与投资循环、货币资金及总账循环,这些业务循环相互关联,组成了一个企业的业务整体,是学生理解会计业务处理流程和会计工作基础规范的前提。

因此,我们探索改进会计实践教学的方法,采用“业务循环一体化”实训,从两个方面进行模拟实训:一是认识会计岗位,二是会计岗位实操。认识会计岗位是在业务循环的前提下使学生获得各个会计岗位应该完成什么样的工作,明白企业在实际中各种会计岗位的设立与岗位之间的联系,了解实训教学中各个环节的相关性和连贯性。例如购货与付款循环主要业务活动包括:请购商品和劳务、编制订购单、验收商品、储存已验收的商品存货、编制付款凭单、确认与记录负债、支付负债、记录现金、银行存款支出;主要凭证和会计记录有请购单、订购单、验收单、卖方发票、付款凭单、转账凭证、付款凭证、应付账款明细账、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卖方对账单;涉及业务部门;采购部门验收部门、仓库、应付凭单部门、出纳。岗位实操方面,教师选取的实训资料应该包含尽量仿真的原始凭证,同时让学生一个人完成几个会计岗位的工作,并有意识地让学生处于企业真实业务环境之中,亲自尝试出纳员、材料核算员、成本核算员、财务主管等不同会计岗位的每一具体工作。

教师通过正确指导,让学生自己想方设法处理问题,这样学生不但可以接触不同种类的经济业务,而且还可以正确理解企业与股东、供应商、政府、债权人的关系,提高了模拟实训的效率。

实训中,教师还应该兼顾涉税实务的复习,如小规模纳税人的零申报、国税申报和地税申报,并且附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书、营改增税收变动表和一般纳税人年审登记表的全部内容。报表的填写与报送发票的认证,教师通过演示使学生获得纳税常识,培养学生总结经验、分析疑问和处理疑问的才能。

此外,要确保学生的诚信获得与保持,把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融入实训中。教师首先促使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实习单位的会计核算、内部稽核、财务管理制度等内容,通过模拟实训,把所学的会计技能与实际业务有机地结合起来。

然后在整个实训中,从记账凭证的审批、账簿登记、会计报表的编制,到学生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等职业道德基本要求实现程度的评估,都按照企业会计制度和具体会计准则以及基础工作规范,督导学生遵循会计法规,强化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

篇6

关键词:中职教育 眼视光技术 眼镜行业 工作过程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3(b)-0166-02

1 立论依据

1.1 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近年通过向国外先进教育理念学习,我们认识到人在工作中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必须与整体化的实际工作过程相联系[1]。因为,人的认识只能以整体化的形式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是当前世界上先进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之一,其相关研究已经成为现代职业教育探索的重要课题。

所谓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是指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参照相关的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对现有的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完成工作任务为课程目标、以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为课程的实施原则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2]。这与我国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是一致的。

目前中职眼视光专业正面临着一系列新问题:人才质量跟不上眼镜行业优化升级;岗位复合、职业更替加快使人才转岗、创岗能力需要提升;中职眼视光生个体差异日渐明显;眼视光课程建设落后于专业发展;国家对眼镜行业的规范化、准入制度的严格化、技能考核的广泛化、深入化,使技能证书的高通过率不再能轻而易举;专本科眼视光生开始与中职生抢夺基层岗位饭碗。作为一个培养适用型、实用型人才的职教专业,要解决以上问题,必须要将职业能力培养与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有机结合,主动适应职业、岗位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以实现从学校到就业的“零距离”对接!而要实现这种对接,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实训教学模式的改革。本研究通过变传统教学模式为“基于工作过程的新型眼视光实训教学模式”(以下简称“工作式实训新模式”),融合项目教学、情景教学、任务驱动教学等多种先进教学方法,培养学习兴趣,改善学习效果,提高教学质量,贴近眼镜行业一线工作实际,实现“所学即为所用”,带动整个专业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3]。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以德国的“双元制”为代表,其以企业培训占主导、行动导向和项目教学模式为主。值得借鉴,但国情不同不能生搬硬套。国内对眼视光高等教育的实训教学模式研究较多,但对中职眼视光实训教学模式研究几乎是空白。以温州医学院为首,开创了眼视光学高等教育的“中国温州模式”。而我国中职和高等教育眼视光学教育培养目标大不相同。中职是以培养基本技能,注重“实用性、适用性”为原则,内容以“必须、够用”为度,体现中职眼视光专业特色和特定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与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保持一致,力争“老师好教,学生好学”。做到以上要求,目前最好的途径就是探究“工作式实训新模式”。

1.3 我校的现状和实际意义

作为辽宁省唯一的中职眼视光技术专业,具备先进的实训环境、优惠的政策。2012年完成省职教学会科研规划课题《中职眼视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对今后的教改思路较清晰。但此前依旧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导致理论与实践课不够融会贯通,各环节孤立存在,缺乏对专业技能的整体认识和综合运用。本研究正是抓住了眼视光专业实践性很强,工作化过程明显的特点,尝试去改善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促进我校眼视光专业整体建设,提高就业,带动招生,形成良性循环的阶梯上升式发展。

2 研究方案

2.1 研究目标

“工作式实训新模式”的课程目标特别是职业能力目标要以完成职业任务、胜任岗位资格所需要的专业技能和人文素质为导向来设定;教学内容要以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的内容为根据来构建;教学组织与实施要以职业岗位工作环节和实际情境为逻辑来安排;课程考核要以职业岗位工作规程、作业标准等为规范来进行。总之,要努力实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和学习与工作的一致性。

2.2 研究内容

(1)中职眼视光基于工作过程的“工作坊”实训课程教学设计的研究与实践。(2)中职眼视光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导向教学法研究及其与情景任务教学法的有机融合研究。(3)中职眼视光基于工作过程的新型实训教材开发。(4)中职眼视光传统教学模式与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5)中职眼视光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训教学模式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对接研究。

2.3 研究的主要方法、过程与步骤

2.3.1 调研论证,明确核心内涵

深入眼镜行业一线进行职业活动调研,剖析职业岗位工作系统、环节、内容及所需能力。走访兄弟院校眼视光专业,考察课程教改和教材开况。广泛检索、收集和查阅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资料。随即邀请领导和专家进行研讨论证,明确本研究的核心内涵、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2.3.2 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式课程改革

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式课程改革,是按照“课程”形式来整合工作分析结果,其目的是实现两个基本转换,即工作体系与课程体系的转换、职业能力标准与课程标准的转换[4]。课题组通过召开行业专家研讨会,展开眼视光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与课程标准、课程体系开发工作。即首先将每个工作岗位(工作领域)所对应的工作任务进行总结,然后把每个工作任务分解出具体的项目,再分析每个项目对应的具体职业能力(包括:学生该掌握的操作技能及理论基础),最后将这些职业能力归结为具体的课程。这同时促进了课程间的整合,因为行业一线工作任务实施过程中会涉及到很多学科知识。以验光员岗位为例,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如表1所示。所对应的课程为《眼科学基础》,《斜弱视与双眼视技术》《眼应用光学基础》,《验光技术》。显而易见,课程的整合在所难免。

2.3.3 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训示范课建设和教材开发

选取眼视光骨干教师和所教的《验光技术》、《眼镜技术》、《角膜接触镜验配技术》3门核心课程,进行“工作式实训新模式”示范课程建设。内容包括:课程教学设计、单元教学设计和职业能力训练项目设计等。以《眼镜技术》为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实施如图1所示。协同我校教务科、教育发展研究室制定创新型眼视光实训教材开发方案。对教材团队的编写方案或教材初稿进行初审、复审。

2.3.4 专题研讨

根据科研实践中发现的问题,组织课题组教师和行业专家进行了专题研讨。拟定研讨会包括:课题负责人发言、行业专家发言、课题研究的教学“实践”教师的经验介绍、示范课教学观摩、领导总结等内容。

2.3.5 研究工作总结

课题组召开了2次研讨会,就课题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及教材开发完成情况及其实际效果和研究报告的撰写等进行了认真研讨,在全面收集整理、归纳分析有关课题研究材料,总结课题管理和课题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完成了本课题研究报告和其他科研成果。

2.4 研究成果形式

相关论文;研究报告;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创新型实训教材;实训教学课件、教学录像。

3 解决的关键问题

未改革前,在校生说“基础差,跟不上,科目多,内容交叉理不清”;实习生抱怨“校内校外学的内容两个样”;用人单位反馈“校内实训项目缺乏整体化、工作流程化,与行业一线不完全对接,更新不及时”;教师诉苦“课程难讲、学生难教、实验难带”。这些主要是由教学与职业实际相脱节、重知识传授轻职业能力训练、学生职业能力和教师教学能力无法客观验证、教材以学科知识体系为导向造成的。而“工作式实训新模式”初步有效的解决了这四方面问题。(1)其十分强调中职课程教学的“职业性”特征,从而有效促使了教学与职业实际紧密结合,最大限度缩短了“学用”差距。(2)其要求必须以职业能力训练项目为教学内容载体和“教学做”的平台,并直接采用职业岗位任务和职业活动素材作训练项目与素材,从而有效突出了职业能力培养和学生主体,实现了“教学做”的完美融合。(3)其要求课程考核以训练项目完成情况为主,从而能使教学效果得到客观验证;由于其坚持以核心指向主要是看“学生练不练得好”的评价标准来衡量教师的能力和水平,从而有效地促进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4)其要求教材开发必须以培养基本技能,注重“实用性、适用性”为原则,内容以“必须、够用”为度,从而使创新型教材真正成为了先进教学观念之本和突出职业能力训练之本。

同时,其通过让学生实施一个个具体的工作任务进行学习,如让学生自行设计一个其感兴趣的任务,在工作实施过程中,学生时常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极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工作任务多要分小组完成,实施任务的过程多为布置任务、小组自学和讨论、任务实施、小组汇报、总结发言。通过组内及组间的充分交流、讨论、决策等,提高了合作能力,强化了团队意识。而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恰恰是当前社会化大生产所要求的基本素质。

4 结语

“工作式实训新模式”结合我校眼视光专业实际,综合考虑实训条件、学生数量和基础,尝试打破原有眼视光学科体系的束缚,从眼镜行业实际工作岗位的工作典型任务出发,以完成眼镜企业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选取教学内容,以实际工作过程安排序化教学体系,将学习过程、工作过程与学生的个性能力发展联系起来,最大程度地体现了眼视光专业的特色。但其对师资、实训条件、教学方法等都是一定的挑战,将是一个不断实践、总结、改进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刘占明.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旅游类专业课程体系创新研究[D].石家庄: 河北师范大学,2010.

[2] 丁琦,汪德宏.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职教论坛,2010(2):45-46.

篇7

关键词 沙盘模拟 实践教学 模拟经营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沙盘模拟课程在实践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沙盘模拟课程是以重复性的操作为主要内容、以提炼操作熟练程度为目的;知识性模拟,以知识讲解和传授为主要内容,以知识积淀和知识结构建立为目的;博弈性模拟,以学习经验、知识应用,提高学习者识别、判断、处理事务能力为主要内容的模拟。学生通过亲自操练模拟,掌控模拟企业的经营决策,改进模拟企业的管理绩效,推动模拟企业的经营,达成预定的实训进程。老师根据实训进程的需要,引导学生,教育学生,当学生陷入经营困境时提出建议,对关键问题进行解析。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沙盘模拟实训课程通过搭建一个模拟企业的平台,用来模拟企业经营环境、经营流程、职能岗位,以达到在实战操练中培养管理人才的目的。促进了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促进了相关专业课程结构的合理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2)沙盘模拟实训课程提升了学生的经营管理技能。沙盘模拟实训课程涉及的内容广泛,包括企业经营战略、企业产品研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市场营销、企业品牌建设、企业财务管理、团队协作等多方面的管理知识和管理技能。通过完整的课程实训环节,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操作能力得到极大的锻炼,提升了学生的经营管理技能。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沙盘模拟实训课程以实际操作为主,学生自己动手,将理论知识转化为现实,使学生在沙盘实训课程中涉及到的各方面的企业管理知识得以巩固扎实。而动手能力的运用,对于学生其他的素质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全局的系统思考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4)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通过沙盘实训课程,学生在模拟企业相应岗位上进行实务性操作,接受企业经营管理各种技能训练,能全面了解企业各个部门工作程序,进而更深刻理解了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而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强化了学生的专业知识。

2 沙盘模拟课程实训方法

(1)首先组建模拟企业。老师将学生分成6~8个小组,规定每个小组代表一个模拟经营企业,并让学生为自己的企业取一个名,制定企业管理制度,建立企业组织机构,明确企业岗位职责。然后对每个小组成员进行角色定位,明确每个成员的岗位责任,一般为首席执行官(CEO)、营销总监(CSO)、财务总监(CFO)等主要角色。模拟企业要在一个开放的模拟市场环境中进行模拟经营,因此要了解一定的市场规则,综合考虑各种市场竞争因素,分析市场、制定战略、营销策划、组织生产、财务管理等,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为企业谋求发展。

(2)然后进行模拟经营。首先,模拟企业开始要商讨6年经营周期的经营策略,每年四个季度,每个季度10项工作:短期贷款/支付利息、更新应收款/归还应付款、接受并支付一定的货物、下原料订单、产品研发投资、更新生产/完工入库、开始新的生产、交货给客户、支付管理费用。年初3项工作:支付应交税、制定广告方案、参加竟单。年末6项工作:长期贷款、支付设备维修费、购买厂房、折旧、新市场开拓/ISO资格认证投资、关账。通过这个流程的练习,学生体会到企业经营管理知识的重要性及实践性。

(3)最后做好沙盘模拟分析总结。学生进行完一个模拟经营周期后,各组进行沙盘模拟分析和总结,对各个模拟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分析自己的企业策略优势是什么,劣势是什么,有没有破产,破产的原因在哪。每个成员的岗位职责是否明确,企业今后应该怎么改进。通过分析总结,使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专业技术能力进一步提高。这样,不断反复,连续进行一至两个星期的实训,学生操作的熟练程度大大提高,相关的知识也渐渐巩固,综合素质也迅速提高。

3 沙盘模拟课程实训的注意事项

沙盘模拟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要求的技能比较全面,学生要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的前提下,进行沙盘模拟才有一定的效果。基于此,高职院校建议在第四或第五学期开设沙盘课程。

(1)课前准备,课后延伸拓展。课前准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设计好人才培养方案,前期理论课程教学。二是实训开始时对学生进行知识强化,使学生快速巩固达到沙盘模拟要求的基础知识。充分的课前准备是达成课堂沙盘实训教学目标的重要一环,与此相联系,必要的课后延伸,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训中的实际问题,也是达成沙盘课堂实训教学目标不可缺少的环节。

(2)突出学生主体。倡导学生对课程的自主自导和主动实践是实施沙盘实训的关键。沙盘模拟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课程实训,它要求每个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实践,同时要求教师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指导。处理好学生的自主自导、主动实践与教师的有效指导的关系,是沙盘模拟实施过程中的一个基本要求。

(3)老师角色的转换。沙盘模拟过程中,实训教师是关键。实训指导老师在客观上需担负起下列角色:实训教学管理人员、实训指导师、公关人员、专业师傅、良师益友等。专任教师在带实训中需要进行角色转换。教师的任务主要不再是信息的传播者、讲授者和良好的知识体系的呈现者,而是学生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领导者,协调者和评价者。老师不但要以师傅的角色传授学生经营管理技能,还要教会他们为将来的就业和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4)培养合作意识。在沙盘模拟过程中,应该有一个观点,就是彰显集体的智慧和力量,通过学生团队模拟共同讨论操作,有效地达到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效果。但必须明确的是,在团队操练中,除了资源共享外,每个学生个体必须承担各自的岗位责任和义务。团队必须形成有领导力、决策力、执行力不同层次上的一个强强联合体,如果不是最佳组合就难以在经营战略的竞争中发挥协同性。

4 总结

沙盘教学设计作为教师对实践课程实施的设想、计划、方案,是教师将教育理念付诸教学实践的切入点,是将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学实践的操作平台。为此,教师在进行沙盘课程实训教学设计时,应围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这一根本任务,不断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促进有特色的课程模式的形成。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财务会计课程群;模拟实训;记账;一体三结合

探索具有鲜明高职教育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缩小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实际需求之间的差距,是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根据会计专业的特点,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具有鲜明高职特色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是高职院校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财务会计课程群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

目前,高职财务会计课程群的教学内容一般以财务会计、财务会计实训为主要课程内容。从财务会计的教学方法来看,大多都是采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步走,即先行理论教学,后进行财务会计的实践教学;还有部分学校即使进行了实践教学,但由于实践教学实施方式、实践内容的设计、组织方式不尽合理,教学效果较差;各类考试也均侧重考核规则的记忆程度,学生则沿袭了应试教育下的传统学习习惯,被动接受,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难以系统地理解会计知识和会计思想,学生基础理论不扎实,缺乏足够的职业判断能力和实际岗位工作能力,很难适应会计工作日益发展的职业要求。因此,改变原有教学程序,重塑新的教学思路,优化课程设置,调整课程设计,突出实践能力,探索具有高职会计教学特点的课程教学方法势在必行。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高职会计专业属典型的应用型专业,其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应是技术型、应用型和桥梁型人才,主要为地方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培养直接在一线工作的初级会计人员。其对应的目标工作岗位可包括出纳、财产物资核算、工资核算、成本费用核算、财务成果核算、资金核算、往来核算、总账报表、稽核、档案管理、会计主管等。目标工作岗位与岗位职业所需技能是相对应的,每一个岗位都需要有相应的基本技能才能胜任其工作,这些岗位所需要的职业核心能力主要是会计核算能力,而这一核心能力主要通过财务会计课程群的学习和实践来培养。该课程群是由财务会计、财务会计单项实训、财务会计岗位实训、财务会计综合实训和财务会计的真账实训构成的一个循序渐进的体系。因此,如何整合财务会计课程群及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是培养高职会计专业适应社会职业岗位需求的合格学生的关键。根据长期的教学实践总结和思考,笔者认为财务会计课程群采用“一体三结合”教学方法可以实现会计专业学生核心职业能力的培养,以实现零距离上岗。

二、 “一体三结合”教学方法

财务会计课程群“一体三结合”教学方法具体是:理论教学与单项实训教学同步,融“教、学、做”于一体;分岗实训与综合实训相结合;手工账实训与电算化实训相结合;校内模拟实训与校内真账实践相结合,以期提高学生的实际业务水平,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合格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一)理论教学与单项实训教学同步,“教、学、做”一体化

财务会计课程群“教、学、做一体化”,是将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训教学内容有机地揉合在一起,做到了系统性和实践性的有机统一,将原来的课程同与之相配套的实训课题有机组合。财务会计课程以会计职业岗位群对会计核算知识的要求为目标,以对外报告的会计信息生成为主线,以四项会计假设为前提,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为基础,以通用内容业务具体准则为补充内容体系,最后以财务报告为总结,形成相应的内容单元;同时,将财务会计单项实训课提前,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同步实施财务会计单项(各个内容单元)实训,边教边学、边学边做。这种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可使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际操作的训练在最短的时间内紧密结合,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又深化理论,并且与职业资格考证体系一致,使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做到课证融合,融“教、学、做”于一体,使学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对培养高职学生的专业素质起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使教学时间和教学设备的利用率大大提高。

(二)财务会计课程群分岗实训与综合实训相结合

会计核算需要一定的理论水平作为职业判断的基础,同时又要严格按照制度规定进行实务操作。《财务会计岗位实训》课程以会计职业岗位群对会计核算能力的要求为主线,突出会计核算业务操作。基于中小型组织将会计分为若干岗位,主要训练出纳岗位、财产物资岗位、往来结算岗位、成本费用岗位、财务成果岗位、资金岗位、总账报表岗位等工作领域的业务操作;采用一岗一人或一岗多人形式,形成一个会计工作团队,既分工、又协作。在组织方式上,按内控制度和不相容岗位分离原则,分为财务负责人、制单会计、记账会计、出纳、审核等岗位,共同组成一个实训小组,定期轮换,达到掌握会计职业各个岗位、各单项技能的基本要求。

完成内容分岗、组织方式分岗实训训练后,独立进行《财务会计综合实训》,这是会计分岗实训在核算程序上的巩固、内容上的更新。它基于小型组织将若干会计岗位集于一人,即一人多岗,每名同学独立完成一套模拟资料的实训程序。综合模拟实验的实习资料必须选择有代表性企业的资料,并且进行设计加工。设计加工的目的在于将一个真实企业中可能涉及不到的业务,集中于一个典型企业,进一步增强资料的全面、系统与代表性,以收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效果。财务会计模拟实习主要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综合处理日常会计业务的能力,要求学生独立利用已知资料编制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使学生继续熟练会计人员的基本技能,提高其独立处理日常业务的能力。

(三)手工账实训与电算化实训相结合

会计手工模拟实践是基础,它可以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和理解会计活动的全过程及其规律,而会计电算化模拟实践是对手工模拟实验的升华。它是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和手段,进行全面系统的会计电算化处理,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很多用人单位也将电算操作能力列为招聘的条件之一。根据社会的这种需求,在手工会计模拟实训基础上,利用手工模拟资料开展会计电算化模拟实训。其方式是在上述手工完成综合实训资料――会计凭证填制、账簿登记、会计报表编制的基础上,将会计凭证输入计算机,同时完成会计电算化的账务处理及会计报表的编制,将两者有机结合,相互渗透,巩固学生会计业务的处理能力,提高综合实践能力;能熟练使用和掌握现代财务管理软件,提高职业适应能力。

(四)建立校内记账公司,校内模拟实训与真账实践相结合

无论是财务会计单项实训、财务会计岗位实训、财务会计综合实训都是校内的模拟实训,要实现零距离就业,需要有紧密型的实践基地的实践。校内外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实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职学生与职业技术岗位"零距离"接触,巩固理论知识、训练职业技能、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实践性学习与训练平台。但是由于会计岗位的特殊性,校外实训基地实际上很难让在校学生接触到真实、完整的会计内容。因此,在校内建立工厂化的实训基地――会计记账公司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通过校内具有双师资格、具有实践经验的会计教师,聘请相关企业的会计师、会计工作者共同研究建立校内记账公司,争取一定数量的企事业单位的支持,获得会计业务。记账公司可接纳教师兼职顶岗工作、接受学生顶岗实践,成为能给学生真账实践的基地。全真的资料,全真的操作,全真的感受,以一家典型企业的实际经济业务为范例,让学生按手工账操作、电脑账操作、纳税申报三大模块对企业会计工作进行一系列的会计岗位工作操作。真实账务流程、真实票据、亲自参与报税,独立全盘操作账务、税务,系统地学习和掌握会计岗位所需的基本技能与专业技术,取得实际工作经验,巩固、综合、强化实践能力,实现学院职业教学、学生岗位素质培养、公司获取盈利等的多赢。

三、“一体三结合”教学方法的功能

(一)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理论和实践知识融为一体,抽象变得形象,理性变为感性,被动听变为主动做,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

(二)深化加强会计理论知识

由于实行“一体化教学”(边教边学、边学边做)策略,通过实践总结出理论知识,又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和加强。

(三)提高学生的岗位实践技能

“一体三结合”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实践为主线的教学方法。因此,学生在老师和社会专业会计人员的指导下,通过实际操作来完成教学任务,岗位实践技能必然大幅度提高。

(四)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岗位适应能力,缩短工作适应期

校内模拟实训与校内真账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过程,是按照企业会计岗位或公司的职位设置实践内容,利用企业的真实业务开展实践训练,按照行业实际标准要求学生,使在“教室”操作的内容,成为相应真实岗位上的工作任务。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按照规范的职业标准开展项目实训,学生是一个“准会计”,能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岗位适应能力,缩短他们的工作适应期。

(五)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创新源于实践,学生在记账公司实践过程中肯定会遇到许多课堂及模拟实训中难以碰到的问题,他们会通过理论寻找办法,或者迫使学生不断去探索和思考,培养学生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能力。同时,在这种教学氛围中,可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群体沟通技巧和组织协调能力,形成综合实践能力、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意识等综合素质。

四、“一体三结合”教学实施的条件

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实施“一体三结合”教学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

(一)一体化的“教室”

这是实施“一体三结合”教学的首要条件。根据会计专业的特点,这个“教室”就是公司财务室和教室的一体化,是会计账本、账簿、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档案柜、账册装订工具、电脑及黑板、粉笔、投影等的组合。

(二)一体化的“教师”

这是实施“一体三结合”教学的重要条件。会计专业的这个“教师”是会计师和教师的一体化,是理论扎实,精通会计业务及发展,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 “双师型”教师,可以有效地将理论融入实践教学之中。

(三)一体化的“教材”

这是实施“一体三结合”教学的必要条件。这种“教材”既可以是实验手册和课本的一体化,也可以是行业规范和课本的一体化,还可以是操作流程和课本的一体化。总之,这种教材要把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统一起来。

(四)注册记账公司

这是实施“一体三结合”的关键条件。真正会计岗位能力的培养,必须“真刀实枪”,它需要学院有自己的实际会计公司。这个“公司”可大可小,业务可多可少;既可以是盈利的,也可以是学校补助的,其关键是真实的公司化运作,有真实的企业会计业务,使学生能真正零距离接触会计岗位的工作。

财务会计的课程群通过循序渐进“一体三结合”教学方法的实施,培养和提高学生会计职业核心能力及其综合素质,架起沟通社会与学校的桥梁,培养出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等应用型会计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 苏中天.高职院校会计综合模拟实训教学管见[J].财会月刊,2008(4):36.

[2] 杨汇凯.浅谈高职会计专业实训室的环境建设[J].中国成人教育,2008(2):45-46.

篇9

关键词:工程监理;实训;核心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80X(2016)02-0125-01

1工程监理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熟悉建筑绘图规范,准确画出各种立体建筑的三维空间关系图;建筑荷载分析能力,建筑材料性能分析能力,常用工程材料选用能力识读建筑结构图、多层及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能力;地基土类分析能力,基础类型及其结构施工图识读图能力。具有从事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和解决施工中常见技术问题的能力;具有从事建筑工程招投标文件的编制能力;具有从事建筑工程投资控制、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工作的基本能力;具有编制一般建筑工程造价的能力,能够使用建筑工程造价软件的能力。

2实习实训项目对监理专业能力形成的影响

实习实训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承载着学生职业综合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而专业定位在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实习实训则显得更为重要。《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提出“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提出“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深化专业内涵建设,推进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改革”。工程监理专业学生就业面向的职业岗位,主要是生产、建设一线的施工管理岗位和以图纸设计为主的设计岗位,如何针对这两类岗位的特点,系统设计实习实训环节,并与专业理论课程融为一体,切实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从而推进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提升工程监理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3实习实训与职业岗位对接

对于就业主要面向施工管理岗位的工程监理专业,实习实训内容与职业岗位对接,加强有针对性的训练,使学生毕业后能够更好地适应职场,是我们实习实训的重点。(1)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全方位职业岗位调研:对行业企业进行充分的调研,一是要调研不同规模的企业,如大型特大型、中小微企业等,因为不同规模的企业对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要求是不同的,而只有通全面的调研,并结合学校的资源配置情况,才能准确地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和专业定位。二是对同一企业不同的岗位进行调研,因为不同职级的员工对一个岗位的关注点和能力要求是不同的,比如经理最关心的是员工的工作态度、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精神等关键素质,工程师关注的是员工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一线技术员关注的是具体的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和职业岗位能力。只有通过系统、全面、深入的调研,才能将本专业所要求的知识、技能、素质等全面地总结出来,然后进行课程特别是实习实训环节项目、任务的设计,这样才更有针对性和职业性。(2)进行职业岗位任务归纳和能力分解。①关键素质归纳。将调研出来的职业态度、团队精神等关键能力进行归纳总结,形成本专业的关键素质。②职业岗位能力归纳。一是将本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任务进行归纳,筛选出比较常用的、典型的工作任务,并按照同一性、相似性的原则进行分类,形成职业岗位任务群(行动领域)。二是对职业岗位任务群(行动领域)进行能力分解,形成能力模块,再细化成微观的知识点、技能点和态度点,编制完成职业能力分解表。

4有效设计顶岗实习和毕业实践

工程监理专业由于实习地点非常分散,学生实习的工程项目和工程进度也各不相同,学生到企业后,又是以准员工的身份进行顶岗,要为企业承担真实的工作任务,所以要想达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轮岗训练多项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一直是难以实现的瓶颈。(1)结合实际工程项目提供个性化设计实训方案。根据学生所在的实际工程项目内容和进度,以及学生所在的具体岗位,进行针对性、个性化的实训内容设计。一是能力训练以学生所在岗位的职业岗位能力为主,进行系统设计和训练,达到职业岗位任职要求。二是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的其它职业岗位能力,通过多种形式进行辅助训练,如现场教学、远程辅导等,通过向学生提供各种相关教学资料、模拟仿真教学软件、动画视频等,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其它职业岗位的操作流程及职业岗位能力。(2)校企深度融合,形成有效管理,提高实习实训效果。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建立双导师制及师徒制,强化学生定岗实习阶段的管理。首先,选择适合的合作企业。按照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和就业面向,以及企业的具体用人需求,选择与人才培养目标相匹配的企业。学校从学生就业的角度安排学生到优秀企业实习,企业从补充优秀人才的角度安排学生实习。其次,签订互惠互利的校企合作办学协议。企业愿意参与学生管理,提供兼职教师,并指导学生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学院为企业提供合作的优惠条件。三是建立相关组织机构。学院与企业建立专门的校企合作组织机构,管理到位,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参考文献

[1]周朝升.对工程监理人才问题的思考[J].建设监理,2015,(8).

篇10

关键词:专业技能;教学模式;研究

2009年1月9日至11日,总理在江苏省考察时再次强调,要把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把人才培养与就业紧密结合起来。传统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大学生虽然掌握了比较扎实的会计专业知识和一定的会计专业技能,但不能很好地适应要求,难以应对各种严峻现实。解决的方法在于创新,在于建构创新型的高职会计专业技能培养模式。

在我国的高等会计教育体系中,已经形成了高职、本科、研究生教育三个层次,其中高职教育基本目标定位于普通的财务人员,然而现实中,有相当一部分本科毕业生也是普通财务人员的主力军,而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与本科毕业生在同一领域竞争的优势并不突出,因此培养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其核心能力显得非常必要,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高职学生的市场竞争力。

一、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

专业技能是指在教育者的指导下,通过学习和训练,形成一定的操作技巧和思维活动能力。

笔者认为:专业技能是高职会计专业学生核心能力的源泉。高职会计专业培养的是繁简经济业务所涉及的基本会计和税收问题都能处理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是既能动手又能动脑,即“手脑并用”的知识技能型人才。因此,“技能”是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技能”除了知识作为基础外,必须能面向实践解决实际的问题,且要达到自动化的定型。

二、构建高职会计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教学模式

高职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社会培养生产一线的管理人才和技术能手。因此,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将内容的应用性、思维的开放性和实际操作能力作为高职会计专业教育的重点。

结合高职学生的会计学习特点及影响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的因素,并在有关元认知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引下,教师要全面改革教学方法,以新颖的教学手法,通俗易懂的教学方式,深入浅出的切入形式,融会贯通的思维过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此,我们构建了以下高职会计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教学模式:

这个模式在职业教育的主流发展趋势下反映了培养高职会计专业学生专业技能的一个完整过程,包括理论教学、仿真实训、岗位实践、反思总结这4个教学环节,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贯穿于每一环节。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其指导思想是培养学生参与建构工作世界的能力,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其教学内容指向职业的工作任务、工作的内在联系和工作的过程知识。强化各个环节中的工作过程,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和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理论教学

任何实践都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之上的,在学校对学生进行扎实地理论教学,让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会计处理的基本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掌握了扎实的理论功底才能在实践运用中游刃有余,才能更灵活地处理遇到的问题。

2.仿真实训

在学生掌握了理论知识后,教师在校内还要给学生加强仿真实训,让学生掌握记账、算账、报账的方法。校内模拟实训与校内真账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过程,是按照企业会计岗位或公司的职位设置实践内容,利用企业的真实业务开展实践训练,按照行业实际标准要求学生,让学生在“教室”操作的内容,成为相应真实岗位上的工作任务。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按照规范的职业标准开展项目实训,学生是一个“准会计”,这样能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岗位适应能力,缩短他们的工作适应期。

3.岗位实践

校外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实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职学生与职业岗位“零距离”接触的平台,是巩固理论知识、训练职业技能、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实践性学习与训练平台。学生在学校掌握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并进行了仿真实训,然后让学生走进岗位,进行真实会计工作实践,把学生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中,这才是职业教育最重要的精髓,这样也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4.反思总结

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肯定会遇到许多课堂及模拟实训中难以碰到的问题,他们会进行反思总结,通过理论寻找办法,或者迫使学生不断去探索和思考,培养学生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能力。同时,在这种教学氛围中,可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群体沟通技巧和组织协调能力,形成综合实践能力、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意识等综合素质。

三、实践探索

1.理论教学与单项实训教学同步,“教、学、做”一体化

这一阶段主要是结合专业教学培养学生根据会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实务操作的适应能力和执业判断能力,培养学生的业务处理能力,是对专业知识进行系统综合训练的阶段。“教、学、做”一体化,是将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训教学内容有机地揉合在一起,做到了系统性和实践性的有机统一,将课程与之相配套的实训项目有机组合。会计课程以会计职业岗位群对会计核算知识的要求为目标,以对外报告的会计信息生成为主线,以四项会计假设为前提,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为基础,以通用内容业务具体准则为补充内容体系,最后以财务报告为总结,形成相应的内容单元;同时,将会计单项实训课提前,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同步实施会计单项实训,边教边学、边学边做。这种教学模式可使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际操作的训练在最短的时间内紧密结合,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又深化理论,并且与职业资格考证体系一致,使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做到课证融合,融“教、学、做”于一体,使学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对培养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起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2.面向社会实践设置会计技能课程

所谓技能是顺利完成某种任务的一种动作或心智活动方式,是解决实际问题,完成某种任务所要求的方式;另外,会计岗位是一种具有一定知识含量的岗位,高职会计专业技能课程应当是利用必要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会计课程,而技能的学习是以程序性知识的掌握为前提的,一般通过感性认识、模仿、练习反馈等过程达到目的。为此,技能课程的设置必须在对出纳、核算会计、报税员和审计岗位群的调研分析后,以工作过程为线索构建程序化的知识要点,并设置具体的情景或引用实际的问题,以引导学生解决具体而实际的会计问题。这种设置课程的理念,既有程序化的知识作指导,又面向了实践领域,完全符合技能的本质及学习要求。

3.建立校内记账公司,让学生进行真实岗位实践

由于会计岗位的特殊性,校外实训基地实际上很难让在校学生接触到真实、完整的会计内容。因此,在校内建立工厂化的实训基地――会计记账公司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通过校内具有双师资格、具有实践经验的会计教师,聘请相关企业的会计师、会计工作者共同研究建立校内记账公司,争取一定数量的企事业单位的支持,获得会计业务。记账公司接受学生顶岗实践,成为能给学生真账实践的基地。全真的资料,全真的操作,全真的感受,以一家典型企业的实际经济业务为范例,让学生按手工账操作、电脑账操作、纳税申报三大模块对企业会计工作进行一系列的会计岗位工作操作。真实账务流程、真实票据、亲自参与报税,系统地学习和掌握会计岗位所需的基本技能,取得实际工作经验,巩固与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了升华。

4.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总结

杜威认为反思是“对任何信念或假定的知识形式,根据支持它的基础和它趋于达到的进一步结论而进行的积极的、坚持不懈的和仔细的考虑,它包括这样一种有意识和自愿的努力,即在论证和理性的坚实基础上建立信念。”这席话中隐含着这样几方面的意思:一是反思是一种思维活动(考虑),二是反思具有有象性、自觉性和技巧性。从本质上说,反思不仅仅是“回顾”或“回忆”已有的“心理活动”,而且是要找到其中的“问题”以及“答案”,因而反思具有极强的问题意识。

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肯定会遇到许多课堂及仿真实训中难以碰到的问题,他们可以通过理论寻找办法,或者迫使学生不断去探索和思考,培养学生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能力。在课堂中教师给出问题让同学讨论,鼓励学生知道什么说什么,发现什么问题就思考什么,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让学生课后自己去思考解决,同时也引导学生如何去思考、如何反问自己。这样一来,学生学习会计的积极性会有很大的提高,在这种教学氛围中,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为高职会计专业,要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加强会计专业改革步伐,培养具有一定会计理论,实践动手能力强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要使自己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在学习与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只有这样才能与时俱进,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

参考文献:

[1] 周凝.高职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研究[D].东南大学,2005: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