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报告实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6 01:14: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测量报告实训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测量报告实训总结

篇1

妇产科护理学实训课教学质量高职学生妇产科护理学是研究女性一生不同时期生殖系统的生理和病理变化,提供相应生理护理和病理护理的一门学科。《妇产科护理学》分为理论课和实训课两部分,由于高职学生学习积极性相对较差,动手能力不够强,故要掌握实训课操作内容有一定困难。现将提高高职学生《妇产科护理学》实训课教学质量的方法介绍如下。

一、复习理论课内容

要提高实训课质量,首先要结合本堂实训课目标复习相关理论课内容。现在的高职学生学习主动性较差,课后很少复习,如果教师不帮他们复习理论课所讲授内容,学生往往忘记相关理论课内容,直接影响实训课质量。如上“产前检查”实训课时,教师要帮学生认真复习产前检查的时间和内容,四部触诊和骨盆外测量的方法,并告诉学生以上复习内容即本堂实训课实训目标。

二、利用电视录像片进行教学

电视录像片能展示相关实训课内容的典型技能技巧及标准示范操作,可提高学生自我训练、自我矫正的能力。电视教学具有生动、直观性强、感染力强的优点,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上“分娩机制”实训课,电视录像能将衔接、下降、俯屈、内旋转、仰伸、复位及外旋转、胎肩及胎体的娩出七个环节以动画形式生动形象呈现在学生眼前,同时配合悦耳的音乐和动听的解说,学生既新鲜又好奇,兴趣很高。电视录像片还可以将上面七个动作重复播放,让学生加深印象,并可适时停放让教师加以讲解,使学生更加清楚。

但在临床教学中,我们发现个别学生在看电视录像时常常玩手机、讲小话注意力不集中,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在放电视录像片前先将电视录像片的重要内容以问题形式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电视录像片,看完后教师抽学生回答问题,并将回答问题的情况现场计分纳入平时成绩。如上“妇科检查”实训课,先在黑板上提出以下问题:①妇科检查的注意事项是什么?②阴道窥器检查、双合诊检查、三合诊检查、直肠―腹部诊检查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这样学生往往能更加认真观看电视录像片,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利用模型教具(或真人)进行示教

模型教具的形态、大小、质感与真人相仿,教师在模型教具上将实训步骤边讲解边演练,可适当放慢节奏并加以分析,学生能更加直观地了解所学内容。如上“产前检查”实训课四部触诊内容时,教师每示范一步检查方法,不但要告诉学生每一步的具体手法,还要告诉学生操作完每一步要达到的目的。如四部触诊第一步的具体手法是:双手置于宫底部,了解子宫的大小并测得宫底高度。然后双手指腹相对轻推,判断宫底部的胎儿部分,若为胎头则硬而圆有浮球感,若为胎臀则软而宽且形状略不规则。操作完第一步要达到的目的是:通过操作所得子宫高度估计胎儿大小与孕周是否相符,通过双手指腹的触感判断出宫底部的胎儿部分是头还是臀。有些实训内容还可让学生作患者能更与临床相接近,如上“骨盆测量”实训课,教师可以让一个学生作被检查者按骨盆测量要求在检查床上摆好,教师用骨盆测量尺在学生身上边演练边讲解骨盆测量的方法和各条径线的正常值,其他学生由于有亲临其境的感觉而学习积极性倍增。

四、学生动手操作练习

学生动手操作练习是实训课的重要环节,光听光看不亲自操作是掌握不了实训内容的,正如黑板上是学不会做手术的,故一定要留足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在模型上认真演练,教师在同学们演练时千万不要离开教室,让学生自己练习,这样个别学生就会不认真练习并高声喧哗,不但自己掌握不了学习内容,还影响其他学生学习。为了让学生更认真地操作,我们采用的方法是:教师示教后,让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循环指导,每组指定一名成绩好的学生当组长,由组长带领组员练习,不明白之处既可查找书本互相讨论又可随时请教教师。

五、总结归纳

实验操作完毕后,教师一定要留10分钟时间对本堂实训课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如上“妇科检查”实训课,要将妇科检查的注意事项及阴道窥器检查、双合诊检查、三合诊检查、直肠―腹部诊检查的具体内容进行总结,并随机抽查学生在模型上进行演练,并将演练情况现场计分纳入平时成绩。

六、布置实验报告并认真批阅

下课前布置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内容包括实训目标、评估患者、实训准备、实训步骤、健康教育,要交待学生将本堂实训课操作所得如实地记录在实验报告中。如上“骨盆测量”实训课,就要交待同学们将实训课中所测量的骨盆径线值记录在实验报告中。通过实验报告的书写,学生将本堂实训课知识进行了系统复习。教师在课后通过认真批阅实验报告,能够及时发现每个学生对该堂实训课的掌握程度,普遍没掌握的知识点进行集体辅导,个别没掌握的知识点进行个别辅导。

《妇产科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学科,在学习的全过程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由于妇产科患者隐私性强,自我保护意识也日益增强,临床完全无法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因此实训课非常重要。通过以上方法,我们在《妇产科护理学》实训课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学生对专业实训内容的理解和专业素质的提高,提供了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篇2

工程监理专业是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的重点专业,每年招生规模为150人左右。该专业把“岗位技能+质量技能”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坚持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较显著的成绩,但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工程测量综合实训还有较大的改革空间,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实训项目的开设实训项目开在设时,一是机械照搬教材设置的内容;二是实训项目的设置缺少质量检核和评价;三是综合实训以地形图测绘为主、施工放样做得很少;四是专业特色在实训设计时没有体现出来。这些问题凸显的一个重要缺陷就是课程与专业相脱离,课程与岗位需求相脱离。也就是说学完该课程后学生只掌握了测量技术,测量监理在监理工作中如何实施学生不知道该如何去做,不能达到课程与专业的紧密结合、与工作岗位的无缝相接。2.实训过程的管理实训过程是指导教师布置完实训项目后,学生按部就班机械测量,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操作不规范、为取得数据而测量,忽视规范记录、步步检核等重要环节,造成测量结果闭合差超限,返工情况较为突出。3.实训过程的指导我院工程监理专业每班学生人数在50人左右,每组6~8人,指导教师工作量较大,不能全方位跟踪指导,有些学生偷懒、伪造数据,没有达到实训的目的。4.实训成绩的考核考核方式是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实训报告的质量(70%)和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出勤情况(30%),综合评定给出实训成绩,该成绩不能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实训情况。

二、测量监理机制引入综合实训的做法

引入测量监理机制的基本思路是把一个教学班分两组,两组为对等小组。一组是监理组,另一组是被监理组。综合实训时,一组做测量实训项目,另一组做测量监理实训。学生在完成实训任务的同时,掌握测量监理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实现了课程与专业的结合。具体做法如下:

1.创新实训项目

增加了测量监理项目,监理组学生要根据测量实训项目编制测量监理方案,编制测量实施过程中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安全管理方案。把工程监理专业的相关知识在测量实训中进行有机地结合。测量组学生在实训结束后上交测量实训报告,监理组学生在实训结束后不仅上交监理总结而且还要上交监理日志。

2.监管实训过程

引入监理机制后在实训过程中,测量小组的每一项工作均处于监理之中,从仪器的对中、整平、瞄准、读数、记录到内业计算均采用旁站监理,对于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点位放样这些实训项目实行联合测量。联合测量结果实行会签认可制,另外对控制点的平面坐标和高程还要进行复测和检核。

3.师生共同指导

引入监理机制后,一是增加监理专业教研室教师作为指导教师,在实训中重点指导监理的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二是测量专业教师指导测量监理的内容、方法和注意事项,尤其是对联合测量进行重点指导。三是监理组在监理的同时,对测量组进行规范性的指导和监督。监理组解决不了的问题,最后由指导教师解决。

4.师生共同考核评定实训成绩

引入监理机制后,测量小组的成绩由监理小组和指导教师共同评定(监理小组根据监理日志对测量小组每位成员评定占50%,指导教师占50%);监理小组成绩由测量小组和指导教师共同评定(测量小组根据监理员的服务态度、业务水平进行评定占30%,指导教师根据监理日志及被监理小组实训成果进行评定占70%)。

三、取得的主要成效

工程监理专业综合实训引入监理机制的实践从2011级学生开始实行。近三年实训实践证明,效果明显,突出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实训指导教师实训管理工作效率提高

监理组的学生在整个实训过程的管理占主导地位,从旁站监理到联合测量,监理组的学生要对测量组的学生进行指导和管理,这既锻炼了学生又解放了教师,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业务上的指导。

2.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得到提高

监理组的学生为了能够很好地指导监督测量组的学生,自己必须把实训内容有全面的了解,不仅要学会教材中的内容,而且还要把实训中涉及到的监理知识复习巩固。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做好测量监理工作。通过这种实训形式,学生出勤率达到97.8%,学习该课程的兴趣更加浓厚,主动性和积极性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学院组织的测量技能大赛该专业参赛率达到了93.4%,超过了其它专业3.9个百分点。该专业学生代表学校参加“中海达杯”第三届河南省大学生测绘技能大赛,取得了导线测量一等奖、数字测图二等奖、水准测量三等奖的好成绩。

3.学生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测量工作及测量监理工作是集体性工作,组员之间团结协作、密切配合,是确保实训任务顺利完成的关键。监理组的学生为了能够很好地对测量组的学生进行监理,他们必须有科学严谨、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学生在监理的同时要学会本组学生之间的配合,还要学会与测量组学生的配合与沟通。质量第一的观念、规范的记录计算、团队协作意识、职业素养都得到了提高。学生养成适应集体生活、自我管理的好习惯。

4.指导教师业务专业能力和教学效果得到提高

测量的教师大多是不懂监理工作的,为了能够很好地指导学生,指导教师不仅要学习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深入工地进行实践。在学校组织的学生评教工作中,监理专业学生对测量老师的授课情况给予高度评价,优秀率达到96.7%。与此同时测量教学教师积极参加学生各种比赛的指导辅导,在2014年河南省大学生测量技能大赛中指导教师全部荣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5.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综合认可度提高2013、2014年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工程监理专业毕业生共307人,学生就业率达到94.5%。从事测量监理工作的学生占15.7%,从事测量工作的32.4%。工程监理专业毕业生因动手能力强,不怕吃苦,有团队精神,所学知识用得上、上手快、留得住,吸引了众多用人单位。

四、结论

篇3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以建筑工程一线施工员岗位(群)为就业目标,因此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体系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尤为重要。本文根据我系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和要求,研究本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实践教学 高职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是以服务建筑行业为主,以建筑工程一线施工员岗位(群)为就业目标,具备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测量、质检等核心职业能力,能够胜任建设行业施工员岗位,或造价员、质量员、材料员、安全员、资料员、测量员等相关职业岗位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为达到上述目标,必需制定完善的教学体系,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体系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对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提高素质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为加强实践性教学,根据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和要求,研究本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如下。

一、实践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实践教学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活动过程的关键性环节。通过实践性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技术能力,并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及严谨的科学态度,为今后更好地服务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1]。所以在实践教学的环节中,要求学生和教师能从思想上予以重视,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教学,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与创造性。

二、实践性教学体系的主要内容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由专业基础课基本技能训练、专业课专业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等环节组成。本实训体系是根据专业培养计划的总体要求来确定的。

(一)专业基础课基本技能训练:

1、课程基本技能训练的目的

通过课程基本技能的训练使学生能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更好地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任务。

2、课程基本技能训练的主要内容有计算机基础应用、建筑材料实验、电工电子实验、建筑CAD制图、测量实验、建筑制图大作业等。

1)建筑材料实验:了解材料的力学性能,掌握试验方法。其内容有水泥样品的鉴赏和水泥试验(包括水泥细度的测定、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水泥浆凝结时间的测定、安定性试验及水泥胶凝强度的检验)、混凝土骨料试验、普通混凝土试验(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测定、混凝土抗压强度的试验)、砌墙砖试验(抗折、抗压强度试验)、钢筋样品辨别和钢筋试验(拉伸及冷弯试验)。

2)建筑CAD制图:掌握Auto CAD计算机绘图软件的基本绘图操作环境,掌握Auto CAD软件系统的绘图命令、编辑命令、尺寸标注、文字标注、图层使用、图块使用及三维命令的一般操作,掌握建筑工程图的基本绘制方法,培养建筑工程图的计算机绘制能力。其内容包括:建筑CAD设计概论、Auto CAD绘图命令、Auto CAD编辑命令、Auto CAD标注命令、图层与图块、三维图形的绘制及实际应用部分。

3)建筑制图大作业:了解、掌握画法几何的基本理论;熟练阅读建筑施工图,掌握较扎实的绘图技能。

2、课程基本技能训练的组织

由任课教师编制计划书,记录在每学期教学进度表中,其实训方式可采用现场参观与观摩、实际操作等方式来进行。

3、课程基本技能训练的考核

课程基本技能训练的内容和效果可通过现场实际操作情况、提交的实验报告(实验数据)或设计电子图纸等综合打分,并按一定比例(20%)记入该课程的期末考核成绩。

(二)专业课专业技能训练:主要有工程测量实训、施工组织设计、概预算大作业、建筑素描、房屋建筑学设计、钢结构及钢筋混凝土与砌体结构实训。具体安排如下:

1、工程测量实训:(时间2周)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组织两周测量实习,对学生知识的巩固和深化,基本能力和职业道德的培养有重要的意义,其具体任务是:

1)通过测量实习,使学生对测绘和测设的任务、内容、方法和要求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习、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认真负责、实事求是、艰苦奋斗、遵守纪律、团结互助、爱护公物的优秀品德和作风。

具体实习内容和计划如下:

实习动员、领仪器、仪器检校1天;水平角测量1天;水平距测量1天;水准测量1天;水准测量和导线测量计算1天;地形图测绘1天;地形图测绘1天;建筑物的放样1天;圆曲线测设1天;写实习报告、上交资料1天。

2、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1周,施工设计1周)

1)施工组织设计的目的

施工组织总设计的内容及编制依据;施工布置及施工方案;施工任务的组织分工及程序安排;重点工程的施工方案、主要工种的施工方法、临时设施的规划;施工总进度计划编制原则、要求、内容及步骤;各项资源需要量计划;施工总平面图编制原则、内容、编制依据及编制方法;建设项目风险预测和安全目标。

2)施工组织设计的课时安排

模块1施工准备 1)编制施工准备工作计划 针对北京某实际工程项目,编制施工准备工作计划;2)图纸会审实训 针对同一个实际工程项目,分组模拟进行图纸会审仿真实训

模块2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3)编制分部工程施工方案 针对同一个实际工程项目,编制分部工程施工方案4 )编制分部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针对同一个实际工程项目,编制分部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5)施工平面图设计 针对同一个实际工程项目,设计施工平面布置图

模块3 施工组织总设计 6)编制网络计划 针对同一个实际工程项目,编制分部工程网络计划7)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针对同一个实际工程项目,编制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3、建筑工程预算大作业:(时间1.5周)

1)建筑工程概预算大作业的目的

建筑工程概预算大作业是学生在学习《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后所进行的专业实训,通过该实训,使学生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进一步提高和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并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实际操作技能。

2)建筑工程概预算大作业的主要内容有:

根据详细图纸,进行工程量的计算;利用定额计算各项费用如人工费、材料费、机械台班使用费、间接费、规费、利润、税金等;进行工、料、机分析、编制工、料、机用量汇总表;编制工程造价汇总表并计算综合单价造价。

4、建筑素描:(时间2周)

本课程是建筑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绘画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素描课内容要求:构图完整,造型准确和素描关系表现合理,质感强烈,空间感强,并能应用它辅助学习水彩、速写、表现技法和专业设计课程。

5、房屋建筑学设计(时间1周)

房屋建筑学设计的主要内容:

⑴平面设计

①根据建筑功能要求和家具布置及人的活动空间要求确定使用房间的平面尺寸

②根据使用人数确定辅助房间平面尺寸

③根据消防要求确定垂直交通的数量及位置

内容包括:使用房间平面布置图、卫生间布置图、底层建筑平面图、标准层建筑平面图、顶层建筑平面图、屋顶排水平面图

④据建筑性质进行功能分析进面进行平面组合

⑵剖面设计

根据建筑功能及使用性质确定建筑物各部分的净高,进而确定建筑层高和空间组合。根据图纸的表达情况绘制1~2个剖面图

⑶立面设计

根据建筑物的性质,运用建筑美学的原理及处理手法确定建筑立面造型,根据建筑所处位置及城市规划部门的要求绘制主立面、侧立面、背立面图。

⑷总平面设计

根据城市设计和场地设计的知识,进行总平面布置,绘制施工总平面图

①确定场地的主次入口的位置

②场地道路布置及绿化布置

③确定建筑物的位置及消防间距、日照间距等其它安全距离的确定

④人流、车流的组织

⑤建筑构造详图

根据建筑方案的特点、准确表达设计构思,将相关构造绘制建筑详图

6、钢结构及钢筋混凝土与砌体结构实训(钢结构48学时,钢筋混凝土与砌体结构48学时)

钢结构实训的主要内容有:

(l)屋盖支撑布置一一说明布置原则和根据。

(2)设计一个普通钢屋架:节点荷载计算,杆件内力计算,杆件内力组合,杆件截面选择,设计四个典型节点,全部计算书。

(3)按给定比例绘制一张2号图,内容包括支撑单线图;屋架单线图,图中要求注明杆件计算内力和选定的截面;画四个典型节点大样图:支座节点、上弦一般节点、下弦拼接节点、屋脊节点。

(4)要求辅导教师讲解桁架内力图解法。

钢筋混凝土与砌体结构实训的教学要求有:

1)掌握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的选型与布置,结构设计方法,构造要求及施工图的绘制;

2)掌握砌体结构各种基本构件的受力特征与截面设计方法,及砖混结构房屋的设计方法和构造要求。

专业技能训练的组织与管理

专业技能训练由系部统一组织,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实施,各实训过程均配备专业指导教师1-2名,进行日常管理和专业指导。

专业技能训练的考核

考核内容分日常考核和训练成绩考核两部分,以全面衡量学生的专业训练能力。

(1)日常考核

实训期间,学生必须遵照学校正常作息时间到指定地点进行实训;

学生必须按实训计划,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阶段实训任务;

考察其动手协作能力和团结能力。

(2)训练成绩考核

训练成绩的考核工作由系部,安排指导教师负责进行。根据学生的实训成果,分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四等,单独计入学生的学习成绩。

(三)综合技能实训

1、毕业综合实训(时间18周)

1)毕业综合实训的目的

毕业综合实训是实践性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毕业综合实训,可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及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踏实、认真、严谨的科学作风以及建筑工程技术人员必备的建筑结构、建筑施工的全局观点和经济观点。使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工程建设项目设计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2)毕业综合实训的要求和主要内容

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测量实习,时间5周;第二阶段为结构设计与结构计算,时间为6周;最后一阶段为制图,时间为6周;最后一周让学生总结并准备工作面试。

具体要求有:熟悉制图规范和相应的建筑规范;了解和掌握建筑方案设计和建筑施工图的设计;正确进行多(高)层房屋的结构选型、结构布置;正确进行结构计算及结构施工图的设计;掌握用工程图纸全面而准确地表达设计意图的技能。

3)毕业综合实训的组织与管理

毕业设计由系部各专业组织和管理,并指派专业指导教师进行辅导。(专业指导教师可提出具体意见及建议)

4)毕业综合实训的考核

分日常考核和成果考核,其中日常考核是指毕业综合实训期间要求学生遵照学校正常作息时间到指定地点进行毕业综合实训;必须严格遵照时间安排,分阶段保质保量地完成设计。成果考核是指应按毕业综合实训中的规定完成工作量,所绘制的工程图纸应符合制图标准及相应的规范要求;应有完整的设计说明及完整的计算书;考核由专业指导教师根据综合实训期间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成果情况综合评定,成绩分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等。

2、毕业(顶岗)实习(实验阶段)

1、毕业(顶岗)实习

1)、毕业(顶岗)实习的内容与要求

要求学生实习过程中,能阅读施工图和内业资料;了解和掌握施工的全过程;了解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过程和内容;了解施工方案和施工措施;了解施工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了解安全生产质量管理措施并参与各工种的施工,完成实习报告。

2)毕业(顶岗)实习的组织

实习单位的落实由系统一安排和学生自己解决相结合;由实习单位安排具有一定资质的人员担任现场指导,并由系指派专业实习指导教师进行具体检查、指导和协调工作。

毕业(顶岗)实习时间在第六学期进行。前几周进行综合性的实践活动,最后一周进行实习过程的总结,撰写实习报告。

3)、毕业(顶岗)实习的考核

实习考核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实习报告、实习过程的表现

要求学生每日记载实习情况,包括实习内容、实习体会等,实习结束后应按实纲的要求做实结。根据在实习期间的表现及实际业绩,由实习单位的指导教师作出鉴定,并由主管部门签章。学校的专业指导教师组成实习考核小组,根据上述资料给出学生的毕业实习成绩,成绩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四等,单独记入学习成绩。

三、课时分配:

公共课理论学时424, 实践学时160,占总学时比例21.69%;基础课理论学时176,实践学时176,占总学时比例6.54%;专业基础课理论学时306, 实践学时102, 占总学时比例15.16%;专业课实践学时126,占总学时比例20.95%;专业实训实践学时360,占总学时比例13.37%;实习实践学时600,占总学时比例22.29%。合计理论学时占总学时比例49.93%,实践学时占总学时比例50.07%

参考文献

[1]郑彦.关于高职实践教学研究的内容分析[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篇4

《电工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电路、电子、电气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及应用。目前市面上的教材都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我们根据专业群的需要编写了校本《电工学》教材,包括直流电基础、正弦交流电路、常见电工仪器仪表的使用、手工烙铁焊接技术、家庭电路及用电器安装等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电路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根据不同专业的需要,在课程的体系和内容上进行了整体优化。对于通信技术专业,可以结合生活实际,适当强化电工仪器仪表的使用等方面的内容;对于网络技术专业,结合综合布线和楼宇智能化,可适当强化家庭电路及用电器安装等方面的内容。在实际上反映电工电子技术在本专业的具体应用,在基础理论上,拓宽了教材内容,突出了专业特点,让学生认识到电工学课程在整个专业体系中的作用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2.1课程的教学总体采用项目教学法,主要以正弦交流电的波形图、手工烙铁焊接、家庭用电器的使用和安装、常见电工仪器仪表的使用等项目作为载体组织开展教学。项目必须紧扣各个模块的教学内容,以达到教学结果要求为目的,重点培养学生应用电工仪器仪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项目实践导向理论学习,完成项目实训后再通过实训结果学习理论知识。

2.2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授课地点统一安排在电工电子实训室,每次课程必须将讲授、练习和实训有机的结合起来,边讲边练,使学生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掌握电工仪器仪表的使用、手工烙铁焊接技术、家庭电路及用电器安装等知识。

2.3授课教师在课堂练习过程中,要多走动,多巡查,多指导,及时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并在练习结束后进行总结,有必要时,还应选择个别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点评。

2.4在本门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综合应用多媒体教学系统、图片、视频、Flas、PPT教学课件、实物展台、仿真软件、电工实验开发板等多种教学手段,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将抽象的教学内容直观化,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3强调实践能力

传统的电工学课程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强调理论知识讲解,实训教学主要是教师验证理论知识项目,因此,必须对实训内容、实训手段以及实训方法进行改革,改善实训条件,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3.1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主线,结合专业群职业岗位工作过程为导向,面向行业的发展建设为对象,从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实践教学内容的选择、到课程的教学实施、顶岗见习、实习,采用“校内实践教学+企业项目开发+顶岗见习”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将项目案例、企业文化、职业能力素质、专业新技术等引进教学中。

3.2实训的内容应具有实用性、针对性、实时性、创新性,实训项目应由验证型实验向设计型、创新型实验转换,实施与专业背景相结合的实训项目,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主性。鼓励学生根据要求自主设计电路,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创新精神。

3.3实训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方法和手段,电工学课程教学看起来枯燥,只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创设问题的情境,同样会变枯燥为趣味。如欧姆定律知识,老师画出电路图,通过电工实验板搭建电路,让学生测量电压、电流等参数并记录,然后让学生比较计算,对比实际测量值和理论值,这样学生就能很快的掌握理论性很强的欧姆定律,充分体现在“做中学、学中做”。

3.4学生单人单组实训,独立完成每个实训项目,避免偷懒和抄袭,给学生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5开放电工电子技术实训室,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建立专业学习兴趣小组,利用课余时间既可巩固课堂教学内容,又能学习课程教学以外的专业电工技能;既为参加技能竞赛做好了人才储备,又能让兴趣小组的成员在班级教学中发挥带头作用,提高教学质量。

3.6职业资格认证,电工电子技术实训室在原有的职业资格鉴定站的基础上,优化基地培训能力,依照电工中、高级工和技师的培训、认证要求以及考试的实际需求完善实训基地的各类建设,让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社会接轨,进一步优化专业社会服务能力。

3.7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充分发挥行业、企业专业技术、先进设备、技术服务和专业培训的优势,在各类电工电子项目的开发和社会服务中,专业教师在专业技术水平、项目组织能力等方面有了显著提高,丰富了教学资源,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同时,学生通过参与企业实际项目,提升了自身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五年来,有将近师生300人次参与到各类项目的开发和社会服务中。

4创新课程考核

4.1考核方式采用:笔试加现场操作

4.2成绩评定说明:①学生考试前撰写出作品的设计报告和设计日志,采用全班公开的形式对作品的设计报告进行答疑,通过答疑的学生向任教师课提交现场操作考试的作品中所需的素材,以备现场操作考试使用。②任课教师在期末考试周内组织学生在统一时间、统一地点,根据作品设计报告书中的设计内容和设计制作步骤独立完成期末作品制作考核。笔试加现场操作的考核方法打破了传统只有笔试的考核方式,现场操作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协作精神,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了解,激发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5通过课程的改革,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学实施过程,也是教师和学生互相沟通、相互提高的过程。建立一支技能过硬、创新能力强的实训教师队伍,使创新教育渗透于实训教学中。事实证明,教学质量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投入的精力是成正比的。交流越多,投入的精力越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越高。鼓励教师多形式、多渠道参加培训学习,研究创新教学方法;及时总结经验;走出去、请进来,拓宽思路,开阔眼界,启发创新。教学质量的提高使教师的实际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促进了教师知识结构的优化和知识水平的提高,有力的推动了师资队伍建设。

6总结

篇5

Abstract: Based on the educational concept of CDIO, the syntheses training of Material Shaping and Control Engineering Specialty in Nan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as been set up with four links of conceive, design, implementation, operation. According to the implementation conditions of comprehensive practice training, the contents and assessment methods of the syntheses training are explored. Through the syntheses training, students'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employment competitiveness have been improved.

关键词:CDIO模式;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铸造;综合实训

Key words: CDIO mode;material shaping and control engineering;casting;syntheses training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5-0205-02

0 引言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麻省理工学院和瑞典皇家工学院等四所大学共同探索研究、创立的教育理念,是欧美20多年以来的工程教育改革的成果。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它是以项目为载体、以项目为主导进行实施的,是“基于项目教育和学习”的集中体现。按CDIO模式进行教学安排,通过项目设计将整个课程体系有机地、系统地结合起来,可以实现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共同发展,提升应用型高等教育的教学水平,更好地为企业培养适应岗位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是当前大批普通高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发展广泛采用的教学模式。

南阳理工学院地处河南省南阳市,是一所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地方性”和“应用型”是学校的特点,也是立校之本。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是2012年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新增专业,专业开设的初衷就是服务南阳市材料成型行业。南阳市的材料成型行业发达,其中铸造行业占主导地位,根据南阳市制造业的特色以及南阳理工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的宗旨,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办学定位就是以铸造为主,兼顾锻焊。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培养内容不仅包含掌握材料学科的理论知识,如金属学基础、材料成型原理等,还要求具备大量机械类专业的基本能力,如模具设计及加工能力。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是一个理论性与实践性要求都很高的,宽口径、多方向的专业,毕业生主要在生产一线从事技术工作,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有很好的动手实践能力。综合实训是一种很好的将理论基础与动手实践能力相结合的实践教学环节。

1 基于CDIO模式设置实训环节

根据该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办学定位,综合实训的设置以周边铸造企业实际生产的铸件作为项目依托,结合学校软硬件条件,按照CDIO模式构思―设计―实施―运行四个环节设置实训环节。实训具体环节包括:企业现场调研选题环节、铸造工艺设计环节、铸件制造环节、检验总结验收环节。

1.1 构思――企业现场调研选题环节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联系周边校企合作单位,带领同学到企业生产现场进行参观实习,并从企业生产现场选取难度适合的铸件,作为综合实训的工程项目,以整体项目的形式下发学生,供学生选择。学生5~7人分成一组,分组按照能力均衡的原则进行,每组内既有基础知识扎实的、也有设备机床操作熟练动手能力强的同学,每组制定一名同学作为组长,负责整个项目组每位成员的工作任务指派以及任务时间节点控制。各项目组选定题目后,在指导教师的协助下,分析项目的需求,开始进行文献检索工作,通过图书馆、网络等形式查找项目相关的文献资料,结合在企业参观实习心得,策划项目的具体实施方案,指导老师审核后进入下一环节。

1.2 设计――铸造工艺设计环节

指导老师协助项目组组长制定设计环节项目进展计划,根据每名组员特点安排铸造工艺的设计工作,明确每名组员的具体工作内容及时间节点,将铸造工艺设计环节划分为三维建模、浇注系统设计、铸造工装设计、绘制二维工程图、编写铸造工艺卡,铸造模拟软件分析等环节,落实到每名组员。在此环节中,培养组员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及《铸造工艺学》、《铸造合金及其熔炼》、《铸造模具设计》等核心理论课程的知识的综合运用。在设计的环节中,不仅要设计出合理的工艺方案,方案还必须具备可行性,即能够在预定时间内,在学校现有的实验加工设备条件下能够实现,要根据现场状况及时调整初步设计方案。

1.3 实施――铸件制造环节

铸件制造环节主要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分为铸造工装加工、熔炼浇注两个主要环节。在完成对前述环节方案的优化调整后,开始项目的实施环节。该环节工作量较重,老师指导项目组组长合理分配工作任务,保证各个环节之间运行的连贯性,落实时间节点任务。通过该环节的进行,可以培养学生协同合作精神,以及机械加工方面、熔炼设备操作方面的专业技能。完成该环节后,项目要求的铸件已经制造完成,经初步检查后,进入下一个环节。

1.4 运行――检验总结验收环节

在获得项目要求的铸件之后,要对铸件进行严格的检验。进行铸件的尺寸测量,性能测试、金相组织分析,并撰写质检报告,并以项目组为单位进行总结汇报,每名组员都必须就某一设计生产环节进行讲解。老师作为产品客户方,对产品、质检报告以及设计生产流程文件进行审核。该环节培养学生的表达展示自己的能力,给学生灌输工程项目的最终目的是向客户提供合格产品和优异服务的理念。

2 实训的条件保障

按照CDIO模式开展综合实训活动,要求学校必须具备一定的软硬件条件。

首先,实验硬件方面,必须有足够的机械加工设备以及熔炼浇注设备。目前南阳理工学院的金工实习基地、先进制造技术实验室拥有数量较多的常规加工设备,如铣床、车床、锯床、钻床、数控加工中心,以及特种加工设备如电火花、线切割等。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实验室有中频感应电炉、坩埚熔炼炉、热处理炉、铝合金精炼设备等全套的熔炼浇注设备及工具,以及三坐标测量仪、直读光谱仪、综合力学性能试验机、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等实验检测设备。软件方面,学院机房拥有的二维三维绘图软件以及铸造模拟软件ProCAST,用于铸造工艺工装的设计。

其次,指导教师必须是双师型教师。实训的指导教师均是有企业工程实践背景的教学经验较丰富的教师,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工程难题。

最重要的是必须有企业的合作。目前南阳市及周边7家规模较大的铸件生产企业均设有学院的校企合作实习实践基地,可以为综合实训提供多样性的题目及技术支持,可以实现“真题真做”,达到CDIO模式要求的的项目化教学安排。

3 实训的实施

综合实训一般开设在第7学期最后四周,是毕业设计前最后一个教学环节。各环节任务以及时间节点如下所示。

企业现场调研选题环节3天,包括实训动员及安全教育、企业现场参观实习选题、资料收集整理、制定项目总体实施方案。

铸造工艺设计环节5天,要求绘制铸件三维模型、设计浇注系统、设计铸造模具、绘制工装二维工程图、制定熔炼工艺、编写铸造工艺卡,铸造模拟软件仿真分析。

铸件制造环节8天,要求加工铸造模具和其他辅助工装、进行熔炼前准备工作、熔炼合金、配制型砂、造型或金属型直接浇注、铸件清理、热处理。

检验总结验收环节4天,铸件的尺寸测量、成分测试、力学性能测试、金相组织分析,撰写质检报告,项目总结材料、演示汇报。

4 实训的考核体系

实训的考核体系是对学生的实践环节教学目标是否实现及实现程度的综合价值判断,不能简单地使用一个分数来评价,而必须是一个综合指标,是一种过程考核加最终产品质量考核的符合模式。每个环节完成后都要求对项目组每名组员对项目的贡献度进行量化考核,作为每个环节的成绩,其中贡献度包括:考勤、小组讨论方案记录、分配任务的完成度以及时间节点的控制情况。该部分成绩占总成绩的60%。最终产品质量考核以项目产品质量的优劣进行打分,占总成绩的40%,按企业产品质量要求对铸件打饭,包括铸件尺寸、材料、粗糙度、力学性能、金相组织等内容。打分过程采用学生互评和导师评定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责任心。

5 存在的不足

在四周内独立完成整个铸件制造的全流程,包括工艺设计、工装加工、熔炼、浇注、铸件检验等环节,内容繁杂,为了保证完成度,项目只能选用企业相对简单的铸件,对于工程认证要求的复杂工程问题处理能力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后续将进一步增加综合实训时间和更新实验加工设备等手段,逐步增加项目难度,更加贴近现场,贴近生产实际。

6 结束语

综合实训是南阳理工学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学生进行毕业设计前,最后也是最全面的一次专业技能的综合训练。综合实训实施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的优劣。按照CDIO模式开展的综合实训,以企业真实产品为项目目标,比对铸造企业的实际的生产检验流程,设置实训环节,开展的以项目为引导和主要载体的实践教学,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参与项目的构思―设计―实施―运行全过程。经过综合实训环节的训练,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可以使学生靠近生产实践,缩短从课堂到车间的空间距离,从普通大学毕业生到合格现场工程师的时间距离,从而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了就业竞争力。采用CDIO模式开展综合实训,符合当代工程教育的发展趋势,为未来学校进行OBE工程教育模式改革,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顾佩华,沈民奋,陆小华,等.重新认识工程教育――国际CDIO培养模式与方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04.

[2]何柏海.模具专业综合实训模式的改革与探讨[J].模具制造,2010(5).

[3]葛茂忠.模具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机械职业教育,2009(9):34-36.

篇6

本文在项目教学法的基础上,根据中职“电子产品安装与调试”课程特点总结出“展示—分析—实践—总结—拓展”五个教学环节,重点介绍了这五个教学环节实施步骤、注意事项等。

关键词

项目教学法;电子产品;安装与调试

0引言

项目教学注重“做中学、做中教”,符合现代中职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导的思维模式,是当前中职教育经常运用的一种教学方法。“电子产品安装与调试”是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核心课程,通过对一些电子产品的安装与调试,帮助学生了解电子产品的装配工艺,巩固专业基础和专业技能,掌握电路图的分析、电子元器件的检测、电子产品的安装与调试,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和操作能力,为学生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几年来我们通过对项目教学在“电子产品安装与调试”教学中的实践,总结出“展示—分析—实践—总结—拓展”五个教学环节的“五步项目教学法”,在实际的教学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下面我们以“555振动报警器的安装与调试”为例详细介绍项目教学法的在“电子产品安装与调试”教学中的应用。

1实施步骤

“电子产品安装与调试”教学中应用“五步项目教学法”可用表1进行简单的描述。

1.1创设情境展示实物

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不但能使项目任务具体化,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和动机。“电子产品安装与调试”教学中主要是通过实物来创设情境,教师要亲自动手做好教学用的电子产品,切身体会产品制作过程的难点。要重点展示实物的功能和特点,让学生有直观的感性认识。要明确实训项目的重点及实训的正确结果,使实训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教师在实物展示过程中要创设一些问题,要求学生参与回答,和学生进行互动,打破单调的教师展示教学格局,采用启发诱导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本实训项目可以创设的问题有:报警声是怎样产生,怎样做到振动报警,还可让学生例举些其他的报警装置等。

1.2言简意赅分析原理

项目实物展示后,在任务的驱动下,进入分析问题阶段,主要是分析电路的原理。电路原理的分析要突出整体、抓住关键,可忽视细节部分的分析,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电路的工作原理,并为后面的调试工作做好知识的铺垫。教师在讲解原理时要多提问、多引导、多启发,师生互动。555振动报警器的整体工作原理:555构成单稳态触发器,TQ9561形成报警电路,报警电路的工作与否受VT2的直接控制。当水银开关SW受振动接通后,555的3脚输出高电平,VT2导通,报警电路工作。报警时间的长短由R1和C1决定,也可直接按复位按钮使555的3脚输出低电平,VT2截止,报警电路停止工作。要引导学生分析VT1、VT2起什么作用,使学生清楚VT1、VT2不同作用,也为调试时为什么可短接VT2的C、E极做好铺垫。

1.3动手操作实践任务

分析原理后,就是动手操作环节。在实际的安装与调试过程中,学生是主角,教师主要起引导、答疑、监督作用。实践操作一般包括元器件的清点与检测、安装、调试三块内容。学生常常会轻视元器件的清点与检测这一环节,领到器材后迫不急待地去安装,这既不利于学生良好工作习惯的养成,也极易为后续的安装调试埋下隐患。教师一定要使学生理解元器件的清点与检测的重要性,要告知学生若在安装过程中才发现元器件有缺少或损坏,要学生自己负责解决。教师要重视巡查,督促学生认真踏实做好清点与检测工作。在正式安装前,教师要特别提醒学生该产品安装的注意事项,使学生少走弯路,做得顺做得畅,提高课堂效率。本项目主要要提醒学生:TQ9561安装时要用导线或电阻的多余引脚将1、3、5焊接加长引出;水银开关可先不安装,在调试过程中再安装;复位按钮不能直接装在电路板上,要用导线引出,并注意导线的长短。调试是实践操作中的重中之重更是难点,教师一定要在学生进行调试前集中讲解调试前要检查什么,调试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出现故障要怎样排除这三方面的内容,避免学生无头绪的瞎搞,使学生在调试的过程中也有章可循。本项目调试主要方法:报警部分调试时,将VT2的C、E极间短路一下,若有正常的报警声发出,说明报警电路工作正常,若不正常,应重点检查TQ9561上的振荡电阻是否安装可靠;555单稳态电路调试时,调试时用短接水银开关两焊点的办法来模拟,当工作正常后,再焊上水银开关,具体水银开关位置怎样安装,要根据报警器实际安装方式确定,保证水银开关的状态平时应为断开,而有振动时开关能可靠接通。在整个实训过程中,教师要多巡视,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要适时指导,对典型的问题要及时向全体学生进行讲解。要重视课堂秩序的管理,不能管得过严,使整个课堂缺乏活力,也不能放任学生,造成课堂秩序失控,保证学生在轻松、有序的环境中完成项目任务。在学生分组实训时要特别注意是否每个小组成员都参与项目,发现有“请人做”、“搭便车”的现象要及时制止、引导。为更好地体现教学过程,方便后面的总结评价,教师应设计一些教学用表,如元器件的检测表,电压、波形测量记录表,调试评价表等。

1.4师生互动评价总结

总结评价是项目教学重要的环节,任务完成后一定要对学生的作品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评价的重点要放在学生项目成果和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表现上,将能力、素质、知识的考核评价融合于项目任务的完成过程之中。可采取学生自评、互评,教师总评相结合的方式,不仅关注学生项目完成的情况,还要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通过学生自评、互评,不仅能总结实训过程中的收获、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等,还可提高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能力等,让学生在评价活动中全面发展。教师总评一方面要对学生个体进行项目评价,帮助学生总结完成任务的过程和方法,促使学生反思自己的思路和行为,把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内化;更要对学生实训中存在的共性问题、重点难点进行高度的梳理和概括,帮助学生把零散孤立的知识贯穿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1.5完成报告拓展任务

现在很多的中职生都觉得专业实训课后无作业很正常,学生觉得实训课就应没有书面作业;教师是觉得现在的中职生知识能力水平普遍较差完成不了实训总结报告。其实这些想法是不对的,只要教师设计好实训报告的规范样本,选择学生学过、做过、碰到过的报告内容,降低难度、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实践证明学生能完成较高质量实训报告。一般的报告内容可主要包括简述电路工作原理、调试步骤、实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测试记录、拓展任务等,不同的实训项目报告内容要略作调整。实训报告中测试记录的具体要求由教师确定,如“555振动报警器的安装与调试”的测试内容:电路不报警时555集成电路2、3、6脚的电压和VT2的B、C脚电压;电路报警时555集成电路2、3、6脚的电压和VT2的B、C脚电压,555集成电路3、6脚的电压波形等。拓展任务要求学生搜集一种555集成电路的其他应用电路或其他的报警器,并简要分析原理,促使学生进一步拓展知识,提高能力。最后教师要认真批改学生实训总结报告,点评完成情况,并选择几位拓展任务完成较好的学生在下次课堂中进行介绍,使实训报告真正起到总结经验、固化所学、拓展提升的作用。

2注意事项

项目教学法的特点是“理实一体,学做合一”,各环节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使“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用、学有所得”。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要合理选择项目。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项目质量直接关系到教学能否有效开展,进而影响教学效果。中职电子产品安装与调试的项目要根据学生的现有认知和能力水平多考虑些与学生日常生活工作紧密联系,与国家专业技能鉴定更好衔接的项目,突出项目的适用性、针对性和实用性,切忌盲目追求“高大上”。项目的选择要以教学内容为依据,把握本课程的知识点和技能点,要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既能应用已知的知识和技能,又能在一定范围内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

(2)要小组合作竞争。尽管中职电子产品的安装与调试都是每个学生一个产品,但还是有分组的必要性。只是这种小组应当是学生互补搭配的组内互助小组、组间竞赛小组。小组内学生互相交流讨论,遇到困难时互相帮助,在学习的过程中强化学生的沟通合作、协调互助、待人接物的能力。小组间要营造一种比、学、赶、超的竞争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想学、愿学,使学生在良性循环中感悟竞争给自己带来的进步和快乐,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情操,为今后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情感基础。

(3)要成立兴趣小组。要成立电子产品安装与调试兴趣小组,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一个专业技能交流与再学习的平台。通过对教学项目的实践,结合课余兴趣小组的自主学习与活动开展等,拓宽兴趣小组学生学习范围,提高技能水平,再通过这些学生带动班级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和积极性,最终促进教学效果的整体提升。3结束语“五步项目教学”因其“教、学、做合一”,体现了《电子产品安装与调试教学》以“岗位能力”为本位、以培养“职业素质”为核心的专业课程特点,在实际的教学中能充分展示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学生专业、职业能力全面提升。当然,教无定法,教无止境,我们广大职教工作者还需要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发挥项目教学法的最大作用,提高教学的效果,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品德良好、技能过硬的中职生。

作者:钱东方 单位:绍兴市上虞区职业教育中心

参考文献

[1]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改革成果教材.电子产品安装与调试[M].高等教育出版社.

篇7

【关键词】:电工电子实验  三步实验教学方法

随着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新一轮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已势在必行,改革目标意在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技能型人才。目前职业学校对学生的培养普遍存在与工厂脱节的现象,在企业只需几个月就熟练掌握地技能而学生在校学了二、三年却依然不会,农民工与职校生竞争岗位,职校生丧失了自身的竞争力。因此如何提升学生技能水平,增强自身竞争力,实验实训教学改革就显得非常重要。

本文结合电工电子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情况,具体分析了近年来实施的分类设置、分层教学、分步考核的三步实验教学方法,提出了进一步的改革措施,以便使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体系逐步趋于系统和完善。

一、传统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的弊端

1、重理论轻实践

电工电子实验基地承担着全校电子技术、机电、数控、计算机应用与维护等多个专业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任务。长期以来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实验课程学时较少,成绩只也占总成绩的一小部分,甚至有的课程将实验课程成绩包含在平时成绩中,不进行专门的实验课程考试。

2、实验内容单一,没有新意

传统实验课程教学主要以基础验证型实验为主,教师主要指导学生根据理论课所学的原理, 按照教科书上的操作步骤,进行记录数据、填写表格、书写固定格式的实验报告,加之实验结果基本上都是可以预知的,即使实验结果与已知的结果有所不同,也主要是由于实验过程错误或者实验误差引起的。

3、实验设备陈旧,配套仪器数量较少

由于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学校配备的实验课程教学设备陈旧简陋,配套数量较少,多个同学共用一台设备,实验教学效果受到很大影响。

二、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的改革

针对传统实验教学存在的弊端,可采取分类设置、分层教学、分步考核三步实验教学方法:

(一) 分类设置:

调整实验课程内容, 将实验教学分类实施,从理论到实践,由浅入深推进。

1、实验基本知识。将安全知识、实验测量、实验仪器、操作规程等内容在首次实验课中进行详细讲解。

2、基础验证型实验。安排一些基础性实验,使学生掌握常用电子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后继实验打基础。

3、设计型实验。安排设计型实验,主要通过学生课后独立完成一些电路设计,形成实验设计报告,课堂上再进行验证实验。

4、综合型实验。通过安排一些有难度的实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仿真实验。利用先进的电子仿真软件进行计算机辅助设计,实现电子设计自动化,学生通过计算机完成电路的设计及构图,进行性能分析、测试等。

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合理安排上述各类型实验课程教学课时,验证型实验以2个实验课时为一个实验单位, 设计型及综合型实验适时调整为4~6个课时不等, 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实施设计内容。同时,减少验证型实验,增加设计型及综合型实验,并适当安排电子仿真实验,应用电子仿真平台,开阔学生的视野。

(二) 分层教学

从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的目的来看, 不同专业的学生, 其教学内容的深度和难度有所不同。一般来说, 我们主要将学生按专业分为两类:

1、电类专业的学生:加大实训力度,在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所有实验内容后,增加实训项目。具体安排是,对电子类一年级学生,实训主要针对工具使用、基本元器件的认识和检测、单元电路焊接与参数的测量、良好的实训行为习惯和对电子专业兴趣地培养。二年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实训主要针对集成电路、数字电路等综合电路安装与调试和电路板制作技能掌握;提高电路原理和测量数据参数分析水平。三年级学生实训主要针对产品整机的组装、调试与维修掌握,通过使用仪器仪表测量各关键点的电量和波形,加深对电路原理的理解。

2、非电类专业的学生:主要包括机械设计制造、数控等专业,对这类学生的要求相对较低,其教学内容和教学课时数可根据具体情况作适当调整,内容设置可以适当浅显一些,特别是基础性方面的实验可多安排一些,而综合性、难度较大的实验可适当减少。为了体现实验教学对象的分层施教,电工电子实验课程教学结束后,我们还可以通过选修的方式,对一部分优秀的学生进行专门培训, 培训后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考试,通过者省、市劳动职业技能中心颁发中级维修电工合格证书。特别优秀的学生选派参加省、市电工电子技能竞赛。

(三) 分步考核:

细化成绩评定,将实验课程考核分步实施。为了杜绝学生应付实验课,我们改变了实验课程的考核方法,将实验课程考核分解为几个过程,进一步细化成绩的评定。

1、预习

教师至少提前一天布置实验任务,让学生准备,鼓励学生有备而来,上课前,检查学生的预习笔记。预习阶段的成绩一般占10%。

2、操作

实验操作当堂打分。主要包含操作的规范性、实验结果的正确性和卫生情况。操作阶段的成绩一般占50%。

3、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是考查学生实验总结和分析能力的依据, 成绩一般占30%。

4、德育

篇8

关键词:能力本位;任务驱动;教学改革;继电保护测试技术

作者简介:杨红(1969-),女,重庆人,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系,副教授;李波(1962-),男,重庆人,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系,工程师。(重庆 402160)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市教委2012年度立项教改项目“基于自主控制学习导向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20317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7-0113-02

“继电保护测试技术”课程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专业测试原理和有关参数的测试方法;熟悉常用测量仪表、专用仪器和设备的构造、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具备测量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的能力,能够对各种继电保护装置进行测试。[1]显然,该课程专业性和实践性很强。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该课程多年来一直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一本书、一本教案、一支粉笔就完成了课程的教学。整个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师生互动只是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与工程现场脱节严重。而考核评价也采用的是期末闭卷笔试(占60%)加平时成绩(40%)的单一性、终结性评定方式,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老师觉得不好教,学生觉得不好学。因此,为了改善课程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让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尽快地掌握基本的继电保护测试技能,提升职业综合素质,必须对学科性的教学内容和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而高职高专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行业企业需要什么人才?职业岗位技能要求是什么?学生想学什么?老师教什么?怎么教?学生学了到什么?[1]为此,课程组对该课程提出了基于能力本位的课程改革思路,并从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实践探索。

一、课程教学内容改革

继电保护测试技术内容广泛繁多且发展很快,与多门学科交叉。学生不仅要学习测试理论基本知识,更要学习和掌握测试技能和测试方法,而该课程的计划学时又偏少(40学时),所以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很关键。

课程设计思路就是,根据“继电保护测试技术”课程最新的教学目标,以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的测试检验为主线,结合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测试技术特点,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重新设计该课程的学习内容;并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成长的基本规律,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序化、整合教学内容;同时,打破传统的学科性章节安排方式,以项目化、模块化的方式对教材结构进行重组。课程组经过实践探索,在调研职业岗位知识和技能需求基础之上,最终将“继电保护测试技术”课程内容整合设计为四个大的学习项目,每个学习项目又根据岗位职业能力需求、工作过程及能力发展过程分解成若干个子任务来具体展现。重新设计后的教材结构框架如下:项目一:(项目名称);任务一:(任务名称);教学目标;任务描述;任务准备;任务实施;任务总结。

改革后的教学内容及教材结构,突出职业性和实践性,理论内容服务于实践教学,并与实践教学高度融合,充分体现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特点。

为了使得重新设计开发的教学内容尽量与行业企业及就业岗位的需求相符,课程组通过走访行业企业及问卷调查往届毕业生等方式,全面收集来自工程一线的继电保护测试技术内容及应用需求信息,并结合学院现有实训设备及环境条件,最终形成了表1所示的课程教学实施计划:

表1 “继电保护测试技术”课程教学计划表

项目名称 子任务名称 知识

目标 技能

目标 建议

学时 备注

项目一继电保护测试技术基础知识准备 熟悉并掌握继电保护测试技术的基础知识 …… …… 4学时 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项目二继电保护常用测试仪器及设备的使用 任务一电秒表的使用 …… …… 2学时 演示法、任务驱动法,在实训室进行

任务二工频移相器、相位表的使用 …… …… 2学时 演示法、任务驱动法,在实训室进行

项目三常规继电器的检验 任务一电磁型电流继电器的检验 …… …… 2学时 任务驱动法,在实训室进行

任务二电磁型低电压继电器的检验 …… …… 2学时 任务驱动法,在实训室进行

任务三电磁型时间继电器的检验 …… …… 2学时 任务驱动法,在实训室进行

任务四电磁型中间继电器的检验 …… …… 2学时 任务驱动法,在实训室进行

任务五常用差动继电器(BCH-2型)的检验 …… …… 2学时 任务驱动法,在实训室进行

任务六常用阻抗继电器(LZ-21型)的检验 …… …… 2学时 任务驱动法,在实训室进行

项目四微机保护装置的检验 任务一微机保护测试仪的使用 …… …… 2学时 任务驱动法,在实训室进行(对常规继电器的电气特性参数进行测试)

任务二微机线路保护装置的检验 …… …… 6学时 任务驱动法,在实训室进行

任务三微机变压器保护装置的检验 …… …… 8学时 任务驱动法,在实训室进行

任务四微机发电机保护装置的检验 …… …… 6学时 任务驱动法,在实训室进行

以上教学计划已经在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继电保护11级1、2班实施。

二、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教育改革思想,在项目化、模块化的教学内容改革基础之上,为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综合应用能力,使其能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敢动手、会动手。结合该课程的特点及高职学生理论基础普遍薄弱的特点,课程组研究后决定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的现代教学方法,在做中教、做中学,突出职业技能的训练。[2-4]

教学过程以典型的工作任务(尽量选用真实的仪器、设备或装置)为载体,按照任务布置、讲解示范、分组讨论、任务实施、小结评价等五个步骤来实施,“教、学、做”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将枯燥的理论知识有机地与实践训练相结合。由于有了看得见摸得着的真实操作对象,学生的探求欲望会更强烈。而且在分组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的自学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分析问题等能力得到极大的锻炼和提升。

如“电秒表的使用”这个教学任务实施过程中,就以真实的405型电秒表为载体,在学院的实训室先结合实物集中讲解结构组成、工作原理、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然后以测试某电磁型时间继电器的延时动作时间为训练项目,使学生通过真实的测试任务来理解和掌握该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学生接受任务之后,首先分组讨论写出操作步骤,绘制相应电气接线图(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交给老师审查合格后,再按照自己拟制的接线图和操作步骤实施任务,记录数据或者发生的现象,最后写出任务总结报告。老师再根据各组的任务完成情况及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点评。

采取这样的教学方式后,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大大提高,自我成就感增强,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分析表达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三、课程考核方式改革

依据课程教学目标课程,结合课程性质特点,以能力考核为重点,课程组大胆进行了考试改革,采用了以过程性考核为主的多元化考核评价方式。具体做法是:以项目实施过程情况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多样化方式(编写预习报告、口头提问、小测验)考核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采用项目评价、过程评价、目标评价等评价方式,再结合平时考核(考勤、态度)、任务实施、总结报告等环节综合评价学生的成绩,特别注重过程考核与职业能力测评。[5]

由于采取的是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式,强调的是在做中学、做中教。所以考核主要是以小组(5~6人一组)为单位,以任务目标的完成情况为依据进行评价。在第一堂课的时候就要明确地告诉学生考核的方式、考核的标准,以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

课程组针对新的教学模式,制订了新的考核评分标准:为了量化考核,仍然采用百分制,即每个任务的完成总分为100分,其中态度5分,出勤5分,预习情况10分,职业素质(安全意识、爱护设备及环境等)10分,任务完成情况30分,团队协作5分,小组互评5分,总结报告(是否按时提交、规范性、问题分析及结论的正确性)30分。学期结束,每次任务得分的加权平均就是每个同学的过程性考核得分(如果旷课本次任务得分0分,旷课2次以上直接重修),再根据学期总体表现进行加分或减分后,得出学期综合成绩。采用这样的考核评价方式后彻底改变了过去“平时不好好学,期末临时抱佛脚”也可以应付过关的不良现象,学生的出勤情况及主动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大为改观,以下这个案例就很能证明这一点。

在“继电保护测试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曾有个别同学因故缺席了某次课(实际上就是旷课),事后这位同学主动找到任课老师,要求给他机会补做这个任务,以补救因缺课导致的0分而带来的后果。

四、问题思考

在课程教学改革实践过程中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需要继续探讨,以找寻更好的解决办法:

1.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够

虽然每次任务之前老师都会提供较详细的任务指导书给学生预习,并要求编写预习报告,但是在任务实施过程中总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会不停地问老师,而事实上,多数问题指导书上写得很清楚,并不是任务实施过程发生的异常问题。

2.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不够

每次任务过程中,大多数同学只对能否顺利完成任务感兴趣,寻根究底的人不多,主动思考的更少。一旦任务结果显示正常,很多同学就不再深入追问分析了,甚至认为那只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

3.对任务后的总结报告不够重视

多数同学虽然能够在老师指导下完成规定的任务,但是课后的总结报告明显看出,他们对任务没有真正理解透彻,半数以上的同学甚至讨厌写总结报告,只是为了应付老师而写。

所以,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加强以上问题的引导和训练,强化职业素质的培养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真正达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自主控制学习状态。

五、结束语

通过课程组的努力,“继电保护测试技术”课程改革得以顺利进行,上述改革思路和做法已经在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继电保护11级1、2班实施。笔者亲自参与了1班的课程教学,教学效果较过去明显提高,师生关系非常融洽,学生学习热情异常高涨,动手实践能力大大提升。尤其是那些过去学习态度不好的“差生”完全变了样,在一体化教室里非常活跃,动手实践能力不亚于那些“优等生”。问卷调查显示,同学们对这样的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均表示满意,并认为是本学期收获最大的一门课程。实践证明:本次课程改革是成功的,其思路和做法值得在其他类似课程中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大鹏.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测试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6.

[2]徐军.《PLC技术及应用》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J].机械职业教育,2009,(5).

[3]常明,马朝华.“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究[J].职教通讯,2011,

(14):53-53.

[4]李占宣.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数据库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

篇9

【关键词】技能大赛 高职 地形测量课程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C-0039-03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测绘赛项自2012年举办以来,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结合测绘行业发展趋势和就业岗位规范设置竞赛项目,及时反映市场和企业对测绘技能人才的培养要求,为高职院校测绘人才的培养与社会需求对接指明了方向。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根据该赛项的竞赛项目与高职“地形测量”课程内容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折射出的“地形测量”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对高职“地形测量”课程的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创新,通过明确课程教学目标的职业性、增强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改革成绩考核方法、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等措施,达到“按需培养”高素质测绘技能人才,从而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促进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的结合。

一、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测绘赛项简介

(一)赛项设计原则。根据国家测绘地理信息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建设对测绘地理信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为目标,以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实际生产项目任务为载体,依托测绘技能竞赛引领我国高职院校测绘地理信息类等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推动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积极探索测绘地理信息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法,坚持测绘地理信息技能竞赛与教学改革相结合,引导高职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教学改革方向,体现竞赛项目的普适性、实用性,以及测绘新技术、新技能的应用。

(二)竞赛目的。检验学生现场分析与处理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组织管理及团队协作能力、职业教育适应行业产业发展需求的应变能力,从而提升学生测绘地理信息职业技能水平;检验学生职业道德养成和适应就业需要的专业技能的具备情况;通过竞赛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提高其终身学习的能力。

(三)竞赛项目及与高职“地形测量”课程内容之间的紧密联系。具体如下:

1.竞赛项目。高职组的测绘赛项自2012年首次纳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以来,至今已连续成功举办了五届,其竞赛项目见表1。

2.高职测绘赛项与高职“地形测量”课程内容之间的紧密联系。由表1可知,“二等水准测量”、“1∶500数字测图”、“一级导线测量”这三个来自实际生产项目、学生就业上岗的主要技能项目及职业技能鉴定认证考核项目分别举办了5届、5届、4届。而这三个项目即是分别与高职“地形测量”课程中的“三等、四等、等外水准测量”、“1∶500数字测图”、“图根导线测量”紧密联系的内容。高职“地形测量”课程中的“三等、四等、等外水准测量”、“1∶500数字测图”、“图根导线测量”分别为高职测绘赛项的“二等水准测量”、“1∶500数字测图”、“一级导线测量”竞赛项目打下测量学的理论知识基础、实践知识基础、操作技能基础,因此,如果“地形测量”课程中的“三等、四等、等外水准测量”、“1∶500数字测图”、“图根导线测量”未能很好地学习、理解、掌握,是很难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测绘赛项中取得佳绩的(甚至在本省省赛中都难以出线,不能够获得国赛参赛资格),也难以适应社会对高职测绘人才的需求。

二、技能大赛视阈下高职“地形测量”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地形测量”是高职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最重要的专业核心基础课,是测绘核心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测量平差、控制测量、工程测量等主干课程的专业基础课,在整个课程设置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主要培养学生使用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等仪器进行测量工作的基本技能,能够进行小区域测量的内外业工作,具有绘制地形图及应用的技能,是学习后续的控制测量、工程测量等专业课程的入门课。我们通过多次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测绘赛项,发现高职“地形测量”课程教学主要存在如下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的职业性不明确,忽略知识与职业能力之间的联系。高职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能够根据学生专业技能及岗位要求设置课程知识内容,从而培养出技能应用型人才。但是,当前高职“地形测量”课程的教学目标只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忽略知识与具体工作任务的联系,没有体现职业教育的职业性特点,难以使“学生专业技能与岗位要求全面对接”。

(二)课程内容缺乏实用性和针对性,与工作岗位实际需求脱节。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高职教育理应更加重视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而现行的高职“地形测量”课程内容大部分与市场需求脱节,理论性过强,过于注重原理的推导及结论的得出,忽视实用性和针对性,与工作岗位的实际不一致。因而导致比赛过程中,有的参赛学生面对新仪器操作不熟练,不能严格遵守操作规则,成绩不理想。

(三)课程考核方法不够完善,不利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现阶段高职“地形测量”课程的考核方法还存在较多不完善之处:一是考核内容不全面,存在重视理论知识的考核、轻视或忽略实践操作技能以及理论知识实际应用考核的现象;二是课程考核方法简单:多采用书面考试,很少采用动手操作等其他考核方式。期末成绩评定主要以一次期末书面成绩进行评定,严重影响了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

(四)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严重不足,学生的操作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为了培养出适应现代企业所需要的高技能型测绘人才,实践技能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但由于一些高职院校投入少,导致购买的测量教学仪器数量不足、质量差、更新慢,造成学生的实验、实训、实习效率低,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严重不足,也使学生对测量作业单位普遍使用的新技术、新仪器的掌握只能停留在概念上,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技能大赛视阈下高职“地形测量”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自2012年高职组测绘赛项首次纳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以来,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针对该赛项折射出的高职“地形测量”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对该课程的教学进行了如下改革。

(一)明确教学目标的职业性,加强课程知识与职业能力之间的联系。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把培养服务于生产、建设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性测绘人才作为高职工程测量专业的培养目标,而本专业学生就业的岗位工作主要是地形测量、施工放样和变形监测等。因此,根据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其岗位需求,明确“地形测量”课程教学目标的职业性为:加强课程知识与职业能力之间的联系,重视知识与具体工作任务的对接,帮助学生熟悉现代测绘仪器,掌握测量的基本理论、常规方法与操作技能,掌握测量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及小地区控制测量的外业测量与内业计算方法以及测绘与应用大比例尺数字化地形图的能力,具有合作默契、计划周详、处事沉着的职业素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为学生从事土木工程勘测、设计、施工、管理奠定基础,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测量知识进行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及施工,从而实现学生专业技能与岗位要求全面对接。

(二)增强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满足测量工作岗位实际需求。为实现高职测绘人才培养目标,适应测量工程实际作业一线的需要,我们在参照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测绘赛项竞赛项目要求的基础上,经过广泛调研、企业专家参与以及毕业生反馈意见,针对“地形测量”课程的特点及专业的需求,结合测量技术的发展和用人单位的需求,修订教学大纲,彻底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对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整合和优化,并确定“地形测量”课程内容的选取原则为:面向职业岗位群,以应用为目的,以“高等职业技能应用必需”为教学核心,本着“理论知识够用为度”对测量学传统知识和最新知识进行融合,紧跟时展,使课程内容结合测量工作实际,注重和实际应用技术水平的对接,满足实际工程中对地形测量的要求,有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独自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依据以上原则,我们确定了由“四个代表性测量任务和七个知识模块”组成的课程内容。四个代表性测量任务是:图根导线测量、四等水准测量、数字地形图测绘和地形图应用。七个知识模块是:模块一“地形测量基础知识”、模块二“水准测量”、模块三“角度测量”、模块四“距离测量”、模块五“平面控制测量(主要是图根导线测量的内、外业工作内容)”、模块六“高程控制测量(主要是三等、四等水准测量的内、外业工作内容)”、模块七“数字化测图与应用(主要是全站仪数字化测图与地形图应用)”。优化后的课程内容,符合学生循序渐进的认知过程,遵循职业能力培养规律,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适应高职测量应用性专门人才的生产岗位技能的需要,具有鲜明的“产学结合”的特色。

(三)改革课程考核方法,提高师生“教与学”的效果。我们改革以往“重理论、轻实践”的课程考核方法,采用“理论知识考核和实践操作考核”相结合的方法。“理论知识”考核中,注重课外作业和期末卷面考试:加强对学生课外作业的批改,并按照完成的质量进行等级评分;期末卷面考试采用从试题库中随机抽取的方式选取试卷,由于教考分离又有标准答案,这项措施充分调动了师生的积极性。“实践操作考核”综合成绩由平时成绩、实训成果和实训考核成绩三部分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30%,实训成果质量占30%,实训考核占40%。(1)平时成绩:主要包括出勤率、组织纪律、实训态度、团队协作精神、爱护仪器工具、操作技能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2)实训成果:主要反映在实训报告的质量上,包括外业记录手簿的格式是否规范、书写是否工整清晰、数据更改方法是否正确、数据计算是否正确,各项限差是否符合要求,数据是否真实可靠以及实训总结的撰写是否认真、深刻等。(3)实训考核:分为外业操作与内业计算两个部分。外业操作考核根据天气等客观因素采取灵活的方式。根据实训期间每个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各个项目的全面考核或单个项目的抽考,可以采取仪器操作和口头问答相结合的方式等。内业计算是根据实训内容,考核重点计算部分,以卷面形式进行。这样的课程考核方法,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教”及学生的“学”的效果。

(四)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地形测量实践是该课程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通过大量的课间实训和综合实训,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测量仪器的构造、性能及其使用方法,正确地使用测量仪器进行高差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掌握测量工作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从而进一步掌握地形测量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而要保证地形测量实践教学的顺利实施,其先决条件和有效保障就是拥有先进充足的仪器设备以及实效的实训场地。为此,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多年来加大对测量实验室的资金投入,购买了先进的仪器设备和平台软件,如GPS、系列全站仪、数字化测图软件以及数量充足的多种常规仪器设备;同时,签有广州南方测绘仪器有限公司广西分公司、广州市中海达测绘仪器有限公司、广西第一、第二测绘院等多个校外实训基地,并对校内实训场地进行完善,重新制作、埋设控制点。这些仪器设备和实训基地,充分保障了“地形测量”课程实践教学的开展及效果。另外,还多方面实现多形式多维度的“产学结合”教学模式:将测绘生产任务的实施与管理、国家测绘技术规范及标准引入实践教学过程,将地形测量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及时纳入实训内容中,营造贴近工程实际的实践教学环境;聘请测绘行业的资深专家和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组成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地形测量课程教学建设指导委员会,以各种形式参与实习实训活动,实现教学目标规划上的产学结合;加强与企业密切合作,实现互动式的产学相结合的办学模式;与生产单位签订长期稳定的产学合作协议,保证校外教学实训的稳定;寻找机会使学生直接参与生产任务,实现产学结合并改变学校实训仪器设备滞后于生产单位的现状。通过以上措施,学生的操作技能得到明显提高。

基于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视阈的高职“地形测量”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以来,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多次参加全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测绘赛项,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充分表明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的改革与创新是行之有效的,对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将工程测量专业办出特色、办出水平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参考文献】

[1]赵丽蓉,陈帅.以测绘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课程改革实践探索――以工程测量技术专业课程改革为例[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6(3)

[2]任文静.职业技能竞赛对课程教学改革的意义与实践研究[J].四川水泥,2016(1)

[3]葛雨霞.浅论技能大赛与职业教育课程改革[J].考试周刊,2012(7)

[4]王金玲,周无极.《地形测量》精品课程体系设计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9(11)

[5]李召旭.试论技能大赛对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促进作用[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0)

【基金项目】2014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4JGZ120);2013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3JGA156);桂林理工大学教学改革工程2013年立项项目(2013JG46);桂林理工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课程改革与建设立项建设项目(2014KGA10)

篇10

【关键词】数控铣-立式加工中心,综合实训,项目,设计

《数控实训》课程学科是高等院校数控技术专业的主要实践课程之一,因此要求不断创新教学内容或改进教学手段。这样的创新与改进的主要目的是培养能够尽快适应社会工作的专业数控人才,这类教学创新设计方案已经在实验室有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目前的实训却没有取得较突出的成绩。数控人才应该以全国数控大赛的标准为基准,以企业的人才技能需求为导向,并采取教考分离的模式,从而达到有效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一、设计综合实训项目的必要性

数控设备中的数控铣――立式加工中心机床具有功能多、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是目前相对先进的一种加工设备。这类设备的控制系统存在结构比较复杂、编程指令繁多的缺点,这样就导致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面临许多问题,如需要单项操作练习的项目较多、实训周期较长、学习难度较大。并且操作实训中还会面临各单项实训操作项目之间有机衔接,多项功能统一编程、整合应用的难点。在各大开设该专业的高等院校中,虽然设立了相应的数控实训基地,但是缺乏生产条件、工艺设备不完善、练习材料匮乏等客观原因的存在,从而学生在实训过程的效果不佳。目前,一些高等院校开始采用校企合作的形式为学生提供了新的实训方式,这类实训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校内模式的缺陷,但是却让学生在这样的生产性较强的企业中手足无措,因为他们还没有经过一定的基本技能的训练,就直接面对陌生的零件,这样就使整个实训流于形式而达不到实训的目的。这也要求有新的实训模式的诞生,只有符合数控职业教育要求的实训方法才可以减少这些弊端,同时兼顾教学大纲要求及实习经费不足的现实状况。因此,我们应该以校内实训为基础,综合设计试切件,项目教学应该重视实际应用,在实训过程中需要进行有效的引导以取得实训的预期效果。

二、综合实训项目设计

根据数控铣―立式加工中心机床的运行模式及操作要求,设计一种结构件可以最大限度的涵盖其各项加工能力,作为学生在机床操作实训中的试切件。我们在数控实训中仍然遵循由易到难、由单一功能到多功能的认知规律,首先通过对数控铣―立式加工中心机床的单项功能进行训练,再在能够熟练单项功能的基础上来进行加工试切件的完整程序控制。如我们可以设计集方形、圆形、菱形、幢孔为一体的一个试切件,将这类复杂设备的加工工艺、编程与测试等环节通过试切件加工过程有机结合起来以完成零件的加工;最后借鉴发达国家相对完善的标准来进行检测分析。

三、综合实训项目设计

(一)设备及参数

一项设计的完成是离不开相应的设备的,那么我们在进行数控实训项目设计中也是如此,在本文的实训设计中我们采用如表1的设备。

(二)综合实训教学计划

所谓兵马未动,粮秣先行就是让我们在开始行动之前,必须设计好我们的作战方案,要有充分的准备。那么对我们数控铣―立式加工中心机床的实训也是这样,需要以相应的方案为先导,然后在方案的设计过程中不断改进与完善,以取得预期的实训效果。本文所设计的流程如下:

1.操作入门及安全教育

2.数控加工工艺设计

3.数控编程设计

4.程序输入与试运行

5.试切件加工操作

6.精度测量基础知识

7.工件加工精度测量

8.综合实训报告

在实训的第一阶段,我们要学会数控铣一立式加工中心机床开机、维护、保养及操作规程,掌握手动方式;在数控编程阶段要完成铣削方形―圆形―菱形―瞳孔等工序设定,具有局部循环运行程序、刀库自动运行程序等项目;在试切件加工操作阶段,要进行试切件与夹具定位后做毛坯粗加工;局部循环运行加工菱形,观察加工过程与编程符合程度;局部循环运行加工圆形,观察加工过程与编程符合程度;局部循环运行加工正方形;观察加工过程记录参数变化;局部循环运行幢中心孔;程序控制加工其余八个均布孔,观察幢孔结束时幢刀与加工表面间的位置是否正确。在最后一个阶段,我们必须对操作实训进行总结,对试切件检测结果比较分析,以此来加强对理论知识的掌握。

四、结论。通过综合试切件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主要有如下两个方面的感悟:一是如果对数控铣―立式加工中心机床的掌握达不到多项功能、综合运用的整体把握,就等于没有掌握该设备的正确操作。第二,如果不对加工后的试切件进行精度检测,就无法了解数控铣一立式加工中心机床的工作精度。实践表明,只有在扎实的基础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展开系统的实训才是有价值的,也只有系统的实际训练,学生所学的知识才是有 价值的。开发设计综合实训项目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操作实训综合练习的需要,达到提高数控专业学生操作技能的目的,合理使用实训经费而设的,针对这方面的设计应该较多,但是本文希望能给各位同仁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周海鹰,数控加工实训教学的绿色材料-石蜡制品研究[J].制造技术与机床,2008 (10)。

[2]盛伯浩,我国数控机床现况与技术发展策略[J]. 制造技术与机床,2006 (02)。

[3]华丽娟,项目教学法在数控加工实训中的应用[J].上海电机学院学报,2006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