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实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4-01 03:47: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构造实训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建筑构造”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学习此课程旨在了解建筑各组成部分的构造原理,掌握其构造方法,具有识读和绘制施工图的理论基础。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传统的“填鸭式”“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使大部分学生产生厌学、消极的学习态度。适当地引入实训,可以使学生形成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学习模式,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一、实训方案的提出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采取“教、学、做”三合一的方法,适当缩小理论授课学时,(由原来的54个学时减为42个学时),结合理论授课安排必要的随堂实训(12个学时),以及课后安排两周的实训周。具体内容如下:
1.随堂实训
[序号\&实训模块\&实训内容\&学时\&1\&参观建筑\&了解建筑的基本组成部分,增加感性认识\&2\&2\&墙体大作业\&根据要求绘制墙身详图\&2\&3\&屋面大作业\&根据要求绘制屋顶平面图\&2\&4\&参观楼梯\&了解楼梯的类型、作用及位置\&2\&5\&楼梯大作业\&根据条件绘制楼梯详图\&4\&]
2.实训周安排(两周共计60学时)
实训时,将学生分成4个小组,每个小组布置不同的任务,要求分组先量测校园内1号教学主楼各部位的尺寸。第一组完成建筑总平面的测绘和全部平面图绘制,第二组完成建筑立面和剖面的测绘及立面图绘和一个剖面图的绘制,第三组完成墙身大样图的测绘和绘制,第四组完成楼梯的测绘和绘制。
[序号\&实训模块\&实训内容\&学时\&1\&任务书下达\&教师布置任务,讲解相关内容\&4\&学生分组,明确分工,准备相关资料\&2\&2\&建筑物测绘\&教师讲解测绘方法及注意事项\&2\&学生测绘、记录数据\&22\&3\&建筑施工图的绘制\&教师讲解绘图要求及注意事项\&2\&学生绘图\&20\&4\&测评\&学生自评\&2\&小组互评\&2\&教师点评\&4\&]
总之,实训任务由两部分来完成。第一部分进行测绘实训,目的是掌握施工图的图示方法和图示内容;第二部分为根据建筑构造和施工图的知识,绘制施工图。
二、方案实训过程
以我院1号教学主楼为学生的实训任务。
1.组织学生参观教学主楼
在随堂实训时,组织学生参观教学主楼,从外观到每个楼层的布局,再到一个教室的组成、具体布置,全面观看。参观过程中教师介绍这栋建筑物的各部分组成、功能、作用、构造、使用的材料以及国家对住宅设计的一些基本要求(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等。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积极提问,也可互相讨论,教师做解答,形成一种和谐轻松的学习气氛。
2.实训环节设计
在为期两周的课后安排实训中,将实训环节设计分为五部分。
环节一:提出实训要求,明确实训目的。
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明确各个小组的任务。虽然每个小组的任务不同,但实训都是通过两个部分完成的,第一部分是测绘实训,目的是掌握施工图的图示方法和图示内容;第二部分为根据建筑构造和施工图的知识,绘制施工图。
环节二:互相讨论分析任务,总结完成任务所面临的问题。
在给出任务后,教师应与学生共同讨论分析任务,总结完成任务所面临的问题。比如:在测绘“建筑总平面图”任务中,学生要知道建筑总平面图是怎样形成的,要绘制建筑总平面图需要测量哪些数据,应该如何利用建筑总平面图上的内容去完成一些实际工作等。这些问题的提出,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已经学过的知识,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环节三: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
针对发现的问题,教师不要急于回答,而是不断引导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和计划。例如:在“绘制建筑平面图”任务中,当学生提出问题“建筑底层平面图是怎样形成的”,教师可结合“建筑制图”课程的相关知识讲解,用现有的底层平面图纸以及现场的实际情况来引导学生,学生就会自行总结底层平面图里应包含的内容。
环节四:学生互相协作、共同探索完成实训人物,展示任务完成的成果。
这一环节是学生自主学习、探索问题、组合协作完成任务的过程。此环节,教师可根据每一组的实际情况,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不断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互帮互学,共同完成任务。
环节五:成果评价,先进行小组评价,然后小组之间互评,最后教师对成果进行总评,对知识点进行梳理。
每一个任务在完成后,教师要及时根据事先设计好的评价体系对学生完成的任务做出反馈和评定,帮助学生找出他们在完成任务时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法,不断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评价指点。与此同时,要对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所使用的知识点进行系统梳理,使学生获得相对完整、扎实的专业应用知识。通过这一环节,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为以后的学习完成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方案实训的目的
实训以任务为载体,学生必须实实在在参与到任务的完成里面来,从信息的收集、任务的实施到最终的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教师只是引导者。学生在每个阶段完成的过程中,必须团结协作,共同完成学习,能够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成就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能够把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结合,既熟悉相关的建筑制图规范,提高绘图能力和识图能力,又加深对建筑构造一般知识的理解,增强感性认识。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促进学生可持续全面发展,在课程实训中应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通过开放式的认识、思维和工作方式,在自我控制和合作式的学习环境中,完成工作任务。教师作为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专业对话伙伴,引导学生不断地进行反思、完善、提高,逐步提升学生处理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基于完整工作过程的实施中,通过自主学习,提高了观察思考的能力,拓宽了学生的职业视野;在与小组协作的过程中,促使学生树立严格的纪律观念和良好的职业道德,锻炼了团队合作和人际沟通能力,为工作后与客户建立良好、持久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立群,梁媛,李娜娜.基于工作过程的“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2(33).
[2]王伟玲.浅析建筑构造与识图在高职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J].科技致富向导,2012(23).
篇2
关键词 汽车构造与拆装 “四位一体”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7.058
The Four in One Teaching Mode Application on Vehicle
Structure and Assembly in Colleges
CHENG Mei
(Hu'nan Automotive Engineering Vocational College, Zhuzhou, Hu'nan 412001)
Abstract Vehicle Structure and Assembly is the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s in Automobile Specialty in college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and use the information resources efficiently, in the practice teaching process, we combine the WeChat course, theory explanation, virtual disassembly with the practice of disassembly organically. It forms the four in one teaching mode. Thus this method can improve the students' enthusiasm highly and also can stimulate the students' interest fully so a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Key words Vehicle structure and assembly; "Four in one"; teaching reform
汽车构造与拆装是高职汽车类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做合一”一直是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主要手段,但是随着近年来汽车专业的招生热,汽车类专业的生源质量下降,汽车专业课程教学面临着学生多、老师少、设备缺的局面,汽车构造与拆装的课程教学效果一直不好,因此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势在必行。笔者通过两年的教学实践,总结教学经验,形成了“四位一体”教学模式。
1 “四位一体”教学模式的内涵
“四位一体”教学模式就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微信课程、理论教学、虚拟仿真、实践操作四种教学方法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如图1所示。微信课堂:老师提前将所要学知识上传到公众微信平台,学生通过关注微信,用手机可以随时随地了解课堂学习内容;理论教学:讲解汽车的基本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同时学生在微课学习过程出现的问题在理论教学中由师生共同讨论给出结果;虚拟拆装:利用景格汽车虚拟拆装软件,对汽车各组成部件进行虚拟拆装,在拆装过程中,了解零部件之间的运动关系、内部结构、工作原理;实践操作:通过动手,实物拆装,增强真实感受,巩固教学效果。四位一体教学模式以微信课堂与理论教学为基础,以虚拟拆装和实践操作为翅膀,兼顾传统教学资源与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遵循人的逻辑思维规律和学习发展规律,很好的体现了高职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的技能为主”的教学目标,解决了当前汽车专业班级学生人数多,师资力量单薄、实训设备短缺的问题,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图1 “四位一体”教学模式
2 “四位一体”教学模式的实施
2.1 微信课程,让学习时时处处
随着手机微信的推出,其获取信息的方便、快捷,让微信课堂的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微信课程是基于微课,借助手机来实现移动学习。我们设计的微课针对性强,内容少而精,同时,作为学生也可以参与课程内容的设计,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完善。其次,每个微课后面都有思考题与拓展学习部分。我们开通了汽车构造与拆装微信公众平台,将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动画等多种资源进行融合、活泼的学习方式和便捷的交流互动,让学生眼前一亮,深受学生喜爱。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我们还提出了“微学习”、“微阅读”等理念,将汽车的前沿技术以“微阅读”、“微视频”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以满足学生对汽车前海沿知识的学习需求。学生对于微课学习过程中有不懂的地方,可以笔记,在课堂内进行讨论解决,同时,对于课堂上没有弄懂的地方,可以课后通过微信课程补充答疑。以项目任务“发动机水泵的拆装”为例,在公众平台上,上传了“冷却系统的组成”、“冷却系统的工作原理”、“冷却系统大、小循环”等文字、图片、视频学习资料,学生利用手机提前了解学习内容,并自学,对于不懂的地方,学生做好记录。
2.2 理论讲授,答疑解惑
理论讲授,是以前面的微课学习为基础,以问题引导的形式开展,问题的提出有两种:一是学生在微课自学中发现的问题,二是老师考查学生微课的学习效果检验的问题。通过两类问题的解答,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点的已经全部掌握。
以项目任务“发动机水泵的拆装”为例,学生在课前已经通过手机微信预习了“冷却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首先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如有的学生问“以前,冬天起动拖拉机时,会灌热水,为什么?是否与冷却系有关。”“节温器是怎样控制大、小循环的?实物结构怎么样”,针对这些问题,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分组讨论,给出一个答案,最后由老师进行总结,给出正确答案。接下来,由老师来提问,问题主要围绕“冷却系统的结构及及工作原理”,学生必须理解了之后再自己组织语言来回答,最后由小组进行课堂总结,总结一堂课下来自己的收获、自己所学到的专业知识。
通过一系列的问题练习,归纳与总结,学生的对于专业的知识点已了然于心,同时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2.3 虚拟仿真,提高感性认识
汽车构造与拆装是一门专业的理实一体化课程,师资配备一般是一个老师带一个班50人左右,如一开始就采用实践拆装,课堂效果会大打折扣,此时,我们先采用虚拟仿真拆装实训,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为后续的实践拆装操作的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采用了景格的汽车拆装虚拟实训软件,如图2所示为景格汽车拆装虚拟实训室登陆界面,在虚拟拆装实训室内,不仅有整体的拆装,还有各组成机构的拆装,如图3所示为发动机拆装实训项目,在拆装过程中,学生必须严格按照拆装流程和操作规范进行拆装,如有操作不当的地方,下一步的拆装操作将无法继续,同时,在作业记录表中对于每一步操作都有详细的记录,对于操作错误的地方,错误动作,错误的原因,一清二楚,学生在完成之后可以查看,这样学生可以很清楚的了解自己哪些地方需要加强,采用了虚拟仿真实训,有效的防止错误操作导致的零件的损坏,以及重复操作程中零件的损耗,通过反复操作达到了训练目的,虚拟仿真实训为学生提供了生动、逼真的学习环境,通过直接接触强化了形象思维,学生从中总结经验,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理论联系实际,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教学质量。
2.4 实践拆装,固化教学效果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巩固教学效果,最后进行汽车拆装的实物实践拆装操作。通过实物拆装,加深学生汽车构造的认识,检验其它教学方法学习效果的最终体现。在实际拆装过程中,为了更加有效、有序的组织实践拆装,将学生进行分组,在小组内大家分工合作,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事可做。在拆卸完成之后,所有学生必须对所拆下来的零件进行识别,由组长负责,所有组员识别零件,并说出各零件的作用,然后由老师进行抽查,检查学生掌握的情况。有了虚拟仿真拆装的经验,在实际拆装过程中,学生非常清楚拆装的流程与注意事项,学生通过对比虚拟拆装,总结实际与虚拟的区别,认真观察汽车各组成部件的结构、相对位置关系、相对运动、动力的传递与实现等,学生的大脑里有一台汽车的模型,汽车如何跑起来,都一清二楚,学生的专业成就感油然而生,专业兴趣大大提升。
图2 景格汽车拆装虚拟软件登陆界面
图3 发动机拆装实训项目
3 结束语
通过“四位一体”教学模式的实施,激发了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宽了学生的专业知识面,提高了学生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形成了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教学质量大大提升。
参考文献
[1] 张学荣,耿国庆.“汽车构造”立体化教学模式探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7).
[2] 朱为国.汽车构造课程理论和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冶金教育,2009(6).
篇3
一、前言
中职教育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型实干型人才,要求学生掌握必备的专业知识,强调培养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使其具有在生产第一线中从事技术的工作能力。《建筑识图、构造与CAD制图》课程是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主要以培养学生识图、绘图能力为目标。本文针对该课程的教学特点,从课程的培养目标出发,对课程的体系、内容等进行研究和实践。
二、重构教学内容体系
根据企业及毕业生广泛调研的结果,对识图投影部分内容的学习是枯燥但十分重要的,因此借助CAD制图软件中的空间模型,辅助教学提升识图能力,重构课程教学内容,将识图与CAD绘图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应用CAD辅助绘图的优势帮助学生快速建立空间想象能力和方位感,从而帮助提升识图能力。
三、重建教学模式
根据教学内容,将理论课与实践课相结合,在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场所(综合实训教室),以真实项目教学为主线进行教学,使识图理论基础知识、手工绘图技巧与CAD计算机辅助绘图相辅相成。
四、改革教学手段方法
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动画、仿真识图软件、建筑知识问答库、自测自评自学系统),综合运用讲授法、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通过三维模拟动画、仿真识图软件、建筑知识问答库、自测自评自学系统等教学辅助资源,帮助解决学生理论知识的薄弱环节。
通过科学的分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具备团队合作的精神、养成互相交流的习惯、把握自评互评的分寸以及培养学生具有善于分析总结的综合能力,分组教学中,做到因材施教,照顾到课堂中的每一个学生。
通过文字、图片、动画、视频、互动等多渠道的信息化技术辅助教程,实现学生在做中学,教师在做中教的实训教学理念。
通过穿插游戏课堂模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维系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
通过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项目练习,将建筑制图规范深入实训实操教学,按照识图、绘图、审图、改图和出图的步骤进行规范地操作训练。
五、建立综合性考核评价体系
本课程属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知识、技能与职业态度的培养主要靠平时积累和训练,因此,课程考核主要采用过程化考核为主、理实一体化的综合性评价。考核内容可包括学习内容、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团队合作、成果评价等要素。
自评互评总表
姓名: 班级:
评价项目 内容及要素 学生自评 教师评价 企业专家评价
分值 20% 40% 40%
过程性评价
65% 学习能力 识图知识
(20%) 识图理论知识
平面图识读
立面图识读
剖面图识读
建筑详图识读
构造知识
(10%) 基础
柱或墙
楼地板
屋顶
楼梯
门窗
手绘图实训能力
(10%) 绘制基本线型、图例
绘制平面图
绘制立面图
绘制剖面图
绘制建筑详图
CAD实训能力
(10%) CAD基本操作
CAD绘制平面图
CAD绘制立面图
CAD绘制剖面图
CAD绘制建筑详图
综合能力(15%) 识图、审图、改图、出图
学习态度 积极、有上进心、创造力
有耐心、努力刻苦不放弃
学习习惯 不迟到、早退、旷课、纪律好
有礼貌、卫生习惯好
团队合作 乐于助人
重视团队力量
成果评价(35%) 任务完成度、不作弊
六、一体化综合实训室建设
根据行业企业发展对建筑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的职业岗位要求,对建筑识图与CAD制图实训室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从现有实训室出发,建设"教、学、做、评、展"一体化多媒体综合实训室。
七、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应具备整合企业现场工作与学校专业教学的能力,情境设计能力等等,这就要求教师要特别在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论的方法上有所突破,需要同时对建筑识图与构造、CAD制图相关的理论及操作掌握透彻,因此,教师应加强培训、进修、学习交流、鼓励教师到企业锻炼,多种途径培训教师,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师资。
篇4
关键词:实训教学;职业素养;中职生
职业焊接专业教育中的实训教学,也是一种技能的锻炼,主要是对学生的职业素养进行全面的培养。所以,要对实训教学环境和教学步骤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为社会培养更多的综合性人才。
1研究职业素养,理解其中的主要内容
假如把一个工作人员的所有表现看成一座冰山,能被人所看到的部分只有八分之一,而这八分之一就是指个人所具备的能力、知识、技能和行动,也就是工作人员显现在外部的素养表现。其中潜在的素养达到了7%,也就是指一个人的职业准则和职业状态。显现在外部的素养主要包括:知识、水平、社会交际的能力和理解能力等等。隐藏的素养主要是指:一个人所具备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状态,是潜藏在员工内部的道德素养。平衡隐藏素养的高低,主要看重的是职业道德和工作状态。职业道德包含了:诚实信用、兢兢业业、遵纪守法、团结互助、注重保密、掌握整体。工作状态主要有:服从安排、积极热情、踏实肯干、尽职尽责、不断学习等。下面我们就来谈谈怎样把素养更好地融合到焊接专业实训教学中去。
2完善实训构造,顺应市场安排
职场的要求就是培训的主要目的,健全实训构造,让学生在其中的各个环节中都能学到知识、认识到素质的重要性。所以,我主要把焊接实训的内容分为以下六个部分,并在各个部分中安排不同的任务。第一,安全意识:焊接实习训练前进行排队,在队伍排整齐后,实训老师讲解相关的安全知识,并且每天坚持,这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加强学生们的安全防范观念。第二,秩序进场;进行焊接安全教育,进入实习场的时候,要排队进场,保持队伍整齐,进入实习场后要保持安静。这是为了更好地锻炼学生们的集体观念——公共场合不进行个人主义。第三,实际操作;在进入实习场后进行训练项目操作,这个环节不能太快,也不能落后整体水平,更不能只讲求速度,从而造成焊接设备出现问题。这就告诉大家要注重速度和质量的融合。第四,进行焊接设备检测;要保证其安全,在操作的过程中要注重其先后顺序,要有秩序;注意检查好设备是否有安全隐患。第五,生产综合;要进行全方位的总结和整理。今天学到了什么,今天的试件焊接的怎么样,外观有什么问题,有哪些焊接缺陷,如何避免这些焊接缺陷的产生,这样就会学到更多的知识。只有不断的总结和整理,才可以获得长足的进步,要培养及时总结的好习惯。第六,按秩序进场;大家服从老师的安排,值日生要负责当天的值日卫生,其中有垃圾的划分、桌面的整洁、黑板的清理、工位的清扫等。垃圾分类主要是焊接废料和普通垃圾进行划分,并进行回收,建立环保观念。
3构建教学环境,感受职工角色
教学环境主要是老师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建立适当的文化氛围,让学生更好地感悟其中的内容,并且传播知识,以便更好地处理问题。江苏省江阴市华资中等专业学校为了更好地进行实训教学,就和一些企业进行融合,以便更好地渗透职业素养,建立实际的企业生产环境。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找和企业生产之间的关系。实际环境,实际操作。为了更好地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性人才,就要经常去企业进行学习,在实际环境中感受职工的角色,体会其中的责任观念和职业素养,还要了解企业的实际需要,使自己成为最受市场欢迎的人才。使用影像机械,进行现场处理。可以拍摄一些企业的实际录像,根据录像的回放,再次进行观摩学习,让学生感受其中的企业生产环境,更好地理解企业的职业素养。转变师生关系,表现其任务的职业化、真实化。职业化和真实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学生和工人相互融合,老师和师傅相融合,产品和作品相融合。老师也被称为“师傅”,学生也可以看作“工人”,学生就是不断生产的过程。比如,“江细化工机械公司的管理人员要求我们,在两个小时之内检查出并修补好损坏的电路板,我就是你们的师傅李xx……”在最后还可以进行“生产总结”,对于表现较好的人提出表扬。利用工人的角色进行研究,不但增加了其成就感,还加强了人们的责任观念和职业素养。
4项目促进教学,全面加强人才综合能力
项目教学利用项目来推动教学的发展,把实践项目更好地融合到教学中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传播知识的时候要和实践项目相互融合,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把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让学生通过实际项目制作,更好的运用知识;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理论知识,并且融入其中;利用项目的制作,让学生体会成功的乐趣,加强学生理论和实践相融合的能力,全方位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所谓的“项目教学法”,是为了让学生更早地接触到和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并且运用所学的知识来处理它,这对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所以,“项目教学法”在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是值得使用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王胜奇.职业院校教学中手工电弧焊综合焊接水平的提高[J].飞(素质教育版),2013,(3):19-20
篇5
【关键词】高职学院;课程实训;成绩评定办法
实践性教学是独立于理论教学之外的一个教学环节,主要是指实习、实验、实训等教学活动,它通过学生直接参与和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一系列活动,来验证和深入领会基础理论知识,从而掌握实际工作岗位操作技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达到掌握知识和操作技能的目的。
课程实训是高等职业学院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高学生实践操作技能而精心组织安排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一般情况下是各专业主干的专业课程在理论教学阶段结束后所进行的一项解决学生实际动手操作技能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在实践性教学环节中处于重中之重的地位。以我院建筑经济管理专业为例,其课程实训环节见下表:
如此多的课程实训环节,要想取得良好的预期效果,达到预期的实训目的,指导教师在实蘸的前期必须要作好课程实训的任务书和指导书,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并对实训内容做全面的了解,可能的情况下还应该提前操作,作到胸中有数,重要的还是要有一套适合本专业特色的对实训课程进行评定的办法,以督促学生更好的完成实训任务。
课程实训的成绩评定,决不应该像学院的考试或考查课程采用笔试答卷或平时成绩综合评定的方法,因课程实训是由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所以成绩的评定办法一定要围绕学生的动手操作方面进行考核,要体现其操作过程的参与程度,体现其操作成果的质量,科学合理的考核方法是激励学生认真学习的一种手段,对引导学生参与实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衡量指导老师教学方法是否合适的重要依据。因此,课程实训的成绩评定在操作上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一套科学合理的考核方法是提高实训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
如何真实的反映学生的实践参与能力,怎么评价实训成果的优劣,笔者在近几年来所完成课程实训的教学任务时,总结出一套客观、公正、透明、可操作的成绩评定的办法,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
一、有效引导,考核办法明确
课程实训教学应与企业实践工作内容相结合,实施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忽略。这就要求课程实训指导教师要具有“双师素质”,有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知识,最好是有参与企业工作过程经历,具有较高的实践指导能力,同时要有敬业精神和高度的责任心。在课程实训第一天布置实训任务的时候,指导教师根据事先编写的任务书和指导书下发给学生,同时还要将课程实训的目的、内容、要求以及实训成绩的评定方法直观的告诉学生,使学生在实训开始,就已经能够意识到指导教师是有目的的引导、组织学生在校内完成理论知识和实际岗位工作内容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模拟性的参与企业实践工作活动,让学生在校内接受岗位工作培训,激励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有参与的意愿,也能够明确成绩考评的办法。
我专业上述几个课程实训项目的考核办法采取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以提高评价结果的可靠性与可比性。课程实训成绩评定办法如下:从课程实训开始直至结束,根据学生每天完成的课程实训的进度、出勤率、实训独立完成情况、实训态度、纪律等方面进行全过程动态评定,共结果占实训总成绩的2 0%,(如果实训属于分组进行的,此项评分可按10%赋分,各小组组长应对组员进行一个综合的评价,为每个成员打分,在总分中占10%。);课程实训结束后,根据学生最终上交的实训成果评定成绩,其结果占实训总成绩的的40%;最后,有针对性的进行课程实训质疑答辩,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场确定成绩,其结果占课程实训总成绩的40%。上述三个方面的成绩综合在一起即为学生课程实训的综合成绩。
二、实训全过程实行动态考核
指导教师在课程实训指导的全过程中,一方面要抓好实训的组织管理工作,包括安排实训的场所、实训资料的印刷、实训的动员、学生的准备情况等工作,另一方面还在承担实训的指导工作,解答实训过程中学生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记录每个学生每天实训操作的进展情况,分组协作情况、出勤情况、是否独立完成实训操作、实训完成的质量等情况,通过动态观察,做到心中有数,为实训后期的质疑答辩、实训成果的评审、最终合理地确定每个学生课程实训的终评成绩,积累第一手资料。
三、“一对一”答辩
因为整个实训过程的时间安排较长,每个指导教师除了担当指导工作外,还要承担某些课程的教学或其他工作,不可能与学生实训的时间全部同步,而且,参加实训的学生平时在学习方面有着一定的差异性,因此有必的要对其进行“一对一”的答辩。因为有了这一环节,学生在平时实训时也会因此而有紧迫感,能有效督促其实训的自律性,确保其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课程实训中,以保证实训任务的圆满完成,完成的质量得以保证。由于指导教师和实训学生接触的时间较长,学生在质疑答辩中不会有畏惧心理,每个学生的答辩时间一般在10分钟左右。
质疑答辩时,教师根据实训期间所掌握的每个学生的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疑问,如果整套实训都是由学生独立完成的,学生一定能作出正确解答,指导教师给予肯定;答错了,指导教师应及时给予纠正,耐心讲解,让学生知道自己错在哪里,怎么做是对的,在质疑过程中老师能从学生反馈的信息中及时总结经验,寻找教训,为下次实训提供依据。
四、批阅实训成果
实训成果是学生进行课程实训的综合反映,是指导教师进行课程实训成绩评定的重要依据,如建筑企业会计课程实训,其实训成果:包括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报告等内容;建筑工程概预算实训成果是建筑工程概预算书;房屋识图与构造的实训成果是学生亲自动手绘制的建筑图或结构图等,指导教师应严格细致的批阅,对每个学生都应作出正确的评价。批阅过程可以让学生参与,面对面的完成这种批阅过程,当面指出学生的错误之处。如果学生不参与批阅过程,指导教师要对实训中的错误做出一些符号,并附上简要的批语,给出正确的点评。这样,会使学生对自己课程实训的结果有着更清楚的了解,“批阅”的过程既是“改错”的过程,也是“教学”的过程。
五、实训总结分析
实训总结分析是考核体系最后环节,也是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使教师能清晰了解学生实训效果及实训课程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为本课程不断创新、不断完善提供参考资料。
篇6
关键词:师徒制;授课模式;企业
前言:“师徒制”的授课方式起源于欧洲国家典型的如德国的“双元制”教育、英国的“现代学徒制”教育等。无论是德国的“双元制”教育,还是英国的“现代学徒制”教育都是基于企业和学校双方的产教结合的培训方式,采用这种培训方式的教学模式实行企业和学校交替培养的模式,每周约1-2天的时间在校学习理论知识,约4-5天的时间在企业接受培训,企业中的实践和理论教学密切结合。我们原有的教学模式是理论+实践,这里指的实践不是企业实践,是在学校内进行的校内实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学生无法满足企业的要求。针对这种现状,我们在学习了国外的一些成熟的经验后,结合当地的汽车维修企业现状、学校的教学条件和实训条件、学生的学习状况的基础上,进行了《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师徒制”授课模式的探索。
一、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师徒制”授课模式简介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师徒制”授课模式采用课堂理论
+实训室实践+企业实践课堂的教学形式;根据实际情况把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每组3-5人;在校实行理论+实践的一体化教学方式,在企业实行跟组作业的方式,由企业的组长负责学生的指导和管理工作。学生在校学习基本的理论知识,操作的基础技能。在校授课时一般先进行一些必备的理论知识讲解,然后分组进行相应内容的实操训练,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参与,如果时间允许的话,要求学生每人独立进行一次操作,已达到强化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在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的每个模块的授课模式中加入企业实践课堂环节,学生在企业的学习是被安排到每个班组中,组长对学生的具体工作内容进行安排,组长根据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的提高,不断对学生工作的内容和范围进行适当的调整,对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纠正,同时解答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
二、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师徒制”授课模式存在
问题
我们把13级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学生作为实验班,13级学生人数22人,把22人分为4组,每组5-6人。学生按照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的七大部分: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起动系、点火系、燃料供给系、冷却系、系的内容,分块集中学习。学生首先在学校学习每一个模块的理论和进行该模块的基础操作训练,然后被分到四个地点进行企业实践课堂的学习,每个企业5―6人。进入企业实践学习的过程中企业和学生都反应出一些问题。第一次进行实践的时候,企业普遍反应,学生的动手能力差,对汽车各部件的认知能力较差、专业知识较少。而且由于企业的维修人员的素质和理论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反应,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维修人员选择回避问题或不予回答。整个13级学生的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结束后,我们也进行了一下探讨和总结,主要的问题有:部分学生参与实训和企业实践学习的积极性差;在企业进行实践学习过程中学生对整车零部件的认知较少,注意力分散,对教学实践要求学习的内容关注度不够;部分维修人员素质和理论水平较低,无法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三、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师徒制”授课模式的改进
篇7
关键词:装饰材料;教学改革;师范院校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各类地方本科院校面向应用型转型,装修市场在国内不断扩大,劳动力工资不断增长。作为高校教学人员对当今各类装饰材料名称、特性、应用、规格、价格和质量的鉴别方法务必要清楚。装饰材料与施工是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运用艺术手法传达事物有价值信息的过程,其形式多样、内涵丰富,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它的独特之处在于空间中以视觉为主的信息传达和实际空间的享用。当今建材行业的热门,就是在当今社会领域、物流领域、信息领域以及商业领域中充当着其他行业和媒体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更直接的原因是它关系到千千万万人们的生活需求和经济利益,凡是修建住宅都得装修,凡是装修都得用装饰材料,而且装饰材料选购更是设计师设计作品和人们消费支出的重要部分。所以我们有责任对该课程进行革新和探索,研究出一套让学生能够适应市场的教学方法。
一、装饰材料的课程性质
一般而言,装饰材料课程教材的选购范围较广,主要是要适合学生容易接受,讲则易懂和迎合市场为主,比如:装饰材料与施工构造这本教材比较全面,容易让学生接受,因为本专业的本质特性所需要,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可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了解室内常用装饰材料,掌握室内装饰构造和相关施工工艺,学习如何将设计作品通过施工手段实现,要求学生不仅掌握理论知识,还要学习如何在实际案例中用合理的方法进行室内装饰施工。本门课程在整个学科专业当中乃是重中之重,它关系到培养学生学习专业能力体现的根本性问题,而在大专职业院校中,不管从课程设置还是课时量的多少都能看出来,学校对装饰材料课程的重视程度。其次就是课后作业对本课程课堂知识的一种实践检验,根据本门课程特点作业的独立完成对于每个学生来说是掌握这门课程一种知识的重要途径。所以要在师范本科院校上好这门课程,在它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与模式上都需要改进和探讨。
二、如何教学生识别材料与用途
于学生而言,装饰材料课程在他们心目中也很重要,他们搞不清的就是与建筑材料混为一体,根据多年对《装饰材料与施工》课程教学经验来看,学生主要是对新型材料名称、材料特性和具体用途的模糊,在做设计方案时好多材质混淆乱用一起,正是因为学生对装饰材料课程学习之浅薄,作为教学人员这是我们的不足之处。从多年做工程经验总结,学生可从三个方面做:1.先从《装饰材料与施工》教材中认真学习常用装饰材料的种类和特性,教师做好课堂讲授和学生做好课堂笔记工作,再者教师安排好课程的授课计划,最好是第二个工作日上课时教师带领学生去实训基地或当地装饰建材市场进行调研,调研时老师最好把相关装饰材料的名称和特性在现场给学生做讲解,比如:对“木芯板”讲解,木芯板又称细木工板,是在两片单板中间胶压、拼接木板而成,具体由杨木、杉木、松木、泡桐组成。这是它的基本概念,讲解后让学生记住常见木芯板的表面花纹和它的规格:2.4×1.22×1.8m,因为木芯板的种类比较繁多,质量不一,最好在做调研时教师能给学生讲清楚各种木芯板质量好坏的鉴定方法,让学生真正记住材料的名称和特性。2.带学生转从建材市场至室内装修工地,进入工地之前教师做好现场施工安全知识与相关措施,进入到具体作业操作空间时,配合施工工人把各类材料的用途做现场讲解(如图1)。比如:双贴面板的用途,由于板材的优质性而专用来做家具柜子,把卧室木工做好的衣柜让学生参观。这样的上课方式比较直观,让学生易学易懂。3.在本课程常见材料的学习章节后,对每个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要重视起来,具体可以按6-8人为组进行布置课后作业,内容可以根据课程的进度把讲授过的装饰材料具体名称的小样品收集起来,第二堂课时现场打分,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通过这种上课的教学方法完全可以让学生在短期内掌握各种装饰材料,从师范院校学生的教学效果反馈不理想看,正是因为教师没有一套新的适合学生易学易懂教学方法,而使课堂变得枯燥无味。
三、材料与施工工艺结合技能训练
以往那种满堂讲授的教学方法已不适应当代科技飞速发展之社会,更何况我们讲的是实践性比较强的装饰材料与施工课程,本门课除了上好材料本身的内容外,更有必要与施工工艺环节相结合上好这门课。装饰材料离不开施工与构造,学生虽然掌握了不同种类的材料但是了解不了材料做成品后的构造工艺,真正要让学生掌握施工工艺的原理,必须就要参与施工作业实践,我们要给学生提供的环境主要以学校实训室为主,以校外装饰公司合作为辅,通过这两种方式相结合来进行实践技能训练。根据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来看,一般以木工施工工艺为主,就以制作一个鞋柜为案例来说,它的基本程序有:1.木工或教师先做制作某个柜子的示范过程。2.强调好相关安全知识,先让学生以2-4人为一组,按规定尺寸裁好双贴面板,然后用钉枪将裁好的木板拼接一起,再用面板缝好表面,最后用五金将鞋柜组合起来。3.根据设计图纸标准进行最终的合格检验,最后拍照完成,教师进行验收打分。我们把这种上课方式可以安排到本课程的授课计划当中去,安排几个课时,从装饰材料的课程特点来看,材料课与施工工艺相结合的体验训练是很有必要的。
四、装饰材料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我们的师范院校那种老师上课讲授,下课学生做好作业的教学模式已经适应不了我们这个社会,这种教学方法即将被淘汰。随着本科院校向应用型技术方向的发展趋流,我们本科师范院校对各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我认为要换汤换药进行革新,还得从上课的教学模式着手。首先,根据《装饰材料与施工构造》课程的特点出发,本课程的实践性比较强,需要一定的时间去做实训练习,那么师范院校的装饰材料课程课节大约是在60课时左右,这远远不够上好这门课程所需求的课时,因为装饰材料课程是由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结合起来上,所以在课时上应增加至120课时左右,这样才能让学生掌握及巩固好本门课程。其次,我们在课程设置上进行改革,也可以说这是师范院校一直以来上课的一种通用模式,所以这种满堂讲授的模式必须革新,比如:每个班级一周20课时,把这20课时可以分开,前10课时为讲授部分,后10课时为实践或实训部分,或者每天上课以讲授和实训相结合的方式去上课,这个前提是教师组织和监督好学生到实训室进行实践练习。最后,教师布置好课程相关的作业并要求认真独立完成,也是对教学效果的一种检验,可以让学生按组自由组合,作为一次本课程的大作业,老师在课堂上现场打分,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动手积极性,或者本课程上完后在学院内部组织一次装饰材料作业展览,更有助于推动全级学生学习之动力。因此,这种教学模式的改变,大大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此种教学方法完全可以在全院和全级进行尝试。
五、材料课程案例教试
前面我们制订好这套教学模式后,可以通过一个班级实际例子来检验此种教学方法。下面是河西学院美术学院环境设计专业141班的装饰材料课程,此课程在2016年秋季学期9月初上课,据了解,他们通过设计教研室成员多次会议意见和学生的反馈,最终进行了课程的教改工作。现在这个课程设置大致为:一个班43人,每周20个课时,共120课时;我们从相关专业老师的授课计划表中看出,讲授部分为60课时,实训和实践部分为40课时,作业完成为20课时,从课程设置上来看非常合理,既有实践又有理论部分;从我去年参加这个学校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课的观摩来看,任课教师先是用PPT课件进行了大概两个课时的讲授,具体内容是第二章成品板材(木芯板和木纹面板),从教师的教案和黑板板书看出备课相当扎实,课堂互动也比较灵活,学生的听课激情也比较高;随后我们一同到了学院的实训室,里面的实训内容划分比较全面,也有许多辅教工人,老师带领大家来到木工施工现场,教师给工人简单地讲解了上课内容,工人开始床头柜子的制作,20分钟后基本成形,接着教师给学生做了分组任务及强调好相关安全知识,同学们开始动手制作柜子,整个实训室的氛围非常好,同时大家都比较和谐;从这堂观摩课体验下来,我感受到课堂的丰富和其他学校课堂的与众不同。因此,这个教学案例也提醒了我们学校装饰材料课程的教改迫在眉睫。
六、课程改革后实践应用
为了更好地检验装饰材料课程教改的教学效果,最好的办法就是实践。具体的做法我认为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在装饰材料课程结课后在校学生可以去当地建材装饰市场做兼职,专聘装饰材料销售员,不要认为这个职业对大学生来说比较卑微,其实这对成就一个优秀设计师是一个不错的锤炼。另一方面,要求在读大学生利用假期或课余时间去当地装饰公司做材料导购员,要想尽快地拿到客户或上升至设计师岗位,掌握市面上各类装饰材料是首要任务,其次才是与客户的沟通、预算、设计作图、施工及验收。往往刚毕业的环艺专业学生去找对口工作比较困难,客观因素是当今社会各行各业岗位的饱和,而主管因素还是在于自身,大多数学生毕业时想找设计师工薪高额的岗位,可看不到自身薄弱的专业能力和残酷人才竞争,这种现象在全国师范本科院校最为显耀。
篇8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08-0139-03
1 引言
中国汽车工业经过多年的发展,汽车制造厂与汽车零部件制造厂需要大量从事现场工艺、加工、质量和现场装配的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根据汽车制造领域人才需求状况及专业特点,高职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应该培养能从事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制造企业装配作业,从事汽车冲压、焊接、喷涂作业,从事汽车总装制造、检验和调试、生产现场工艺维护、过程检验及部品检验、整车下线检测和调试等工作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如何培养出符合行业需求和具有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特色的高素质专门人才,是当前学院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学生通过实验实训锻炼提高操作能力,可以熟练掌握岗位工作所需的专业技能,为适应技术不断发展创新奠定基础,真正做到“授之以渔”。因此,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对高职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的建设与发展至关重要。
2 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的目的
实现理实一体课程教学,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高职教育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懂生产、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技能培养为特色。高职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以“教以学生为本、学以市场为需、育以技能为主、才以应用为先”为育人宗旨,需要的生产性的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必须实现校内学习与毕业后的工作内容高度融合。
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建立的需要 高职教育中“双师型”教师是指从事职业教育的既能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又能指导专业技能训练的新型教师,即理论与实践并重的、高素质的、具有双重专业技术职称的复合型教师,是具有一定学术背景并接受专业实训的职业教师。
当今更多的讲授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课程的教师直接来自于各大中院校,本身对汽车制造过程不是很熟悉,即使到汽车制造厂进行专门的培训,耗费大量的精力不说,不能完整地接触汽车制造整个流程。针对汽车制造典型的工作任务设置的实验实训将是这部分教师快速熟悉汽车制造流程的一个渠道。
展示企业文化和企业环境,让学生尽早感受企业的氛围 汽车制造厂一般来说都是大型或特大型企业,有汽车企业特有的文化和氛围。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应充分考虑真实的企业文化和氛围,营造一个真实的汽车制造企业工作环境,让学生能在真实的实践环境中学习和成长,感受企业要求的职业素质、企业管理方法和岗位要求,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和爱岗敬业的精神。
服务社会的需要 为了提升行业员工的整体素质,更好地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按照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的有关规定和要求,积极开展行业内各项职业技能培训和考核鉴定工作,围绕市场所需、企业所需,为企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因此,在进行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时需考虑本专业的技术培训和技能鉴定。
3 高职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职业岗位能力及课程体系分析
通过到汽车制造厂和汽车零部件制造厂调研,同时根据往年毕业生就业岗位分布情况及岗位设置的特点,高职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培养出的人才具备的主要岗位能力包括汽车驾驶能力、汽车及零部件装配作业及工艺维护能力、汽车冲压作业及工艺维护能力、汽车车身喷涂作业及工艺维护能力、汽车生产过程检验及部品检验能力、汽车整车下线检测及调整能力。
针对高职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开设相应的课程体系,构建高职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基于汽车制造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包含18个学习领域,并将18个学习领域划分为具有模块结构特征的初级模块、中级模块和高级模块。其中,初级模块包括汽车材料、汽车电工电子、机械制图及CAD技术、公差配合与测量、机械基础、钳工实习;中级模块包括汽车发动机构造、汽车底盘构造、汽车电器设备构造、汽车制造工艺学、汽车车身制造工艺学、驾驶实习;高级模块包括汽车总装技术、汽车生产与物流、汽车生产质量管理、汽车检测技术、顶岗实习、拓展学习领域。
4 实验实训项目的开设
通过对汽车制造厂和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的大量调研,同时根据上述课程教学特点和高职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的具体要求,对高职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来说,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主要分为校内和校外两大块。
校内实习基地建设的项目如表1所示。
校外实训基地主要用于学生的实习和实践活动,更多地是借助于实习单位。对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来说,主要校外实习项目如表2所示。
5 汽车拆装调整及工艺知识教学工场实验实训项目的布置和讲授
对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的学生来说,汽车生产与质量管理、汽车总装技术两门课比较难理解,因为真实的工作情景只有在汽车制造厂才有。这两门课的教学实验实训项目的开设非常关键,因为它要模拟生产现场实际情况,要讲授汽车零件的装配方法、简易工艺的编制和维护、生产中物流和质量管理及企业文化的灌输等。这部分的实验实训内容主要在汽车拆装调整及工艺知识教学工场完成
具体方法:建立一个基本操作训练间(包括螺纹连接训练、油管连接训练、线束连接训练和装配工具使用的训练)和一条车门及附件的拆装生产线,生产线具体布局如图1所示。
简易车门线采用悬链的形式来推动,每条线设置10个工位,其中拆卸四个工位,装配四个工位,两个过渡工位,安排完整的十个车门及附件。装配线周围布局和生产现场一致,有看板,有物流架、有生产管理规程等。
具体运作形式:①每个工位有完整的装配和拆卸工艺(指导教师先做);②以每个工位为一个小组,生产线流动;③每个工位的学生按照工艺进行拆装,同时将该工位的检验卡做出来;④继续本工位做2~3个车门的拆卸和装配操作,校核检验卡的准确性;⑤上述工作完成后,学生流动到下一个工位,重复做③~④的工作;⑥八个工位的工作完成后,点评本组检验卡的正确性;⑦八个班组相互评判检验卡,对装拆现场的情况进行点评;⑧指导教师总结。
篇9
本次培训学习主修及选修课程如下:《焊接结构设计与制造》、《材料焊接方法》、《焊接材料及其设计》、《现代加工》、《材料工程基础》、《机械工程基础》、《汽车构造》、《机械制造实训》、《丝绸之路文学史话》,外加钳工实训、拆装实训、焊接实训、热处理实训和铸造实训。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一名教师,就应该不断再学习,时刻接受继续教育,必须坚持“学高”这一准则。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还必须要有良好的师德。因此,学习一年来,我坚持进行品德修养的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从小事做起,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玩手机、认真听讲,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绝不搞特殊化。在学习过程中,认真学习名校名师的言行举止,积极向老师请教上课技巧,学习教学经验,不断努力提高自己。
通过一年的学习,我深刻认识到了不断提高增加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以及自身学习的重要性,时常拿名校名师和自身对比,及时发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认真反思,及时改正,不断学习,丝毫不敢松懈。学习中认真听讲,不懂的地方及时向老师提问和请教。课后及时整理所学知识,查资料,反复推敲,绝不不懂装懂。
篇10
按照以上分析思路,确定出建筑设备安装教学目标以及课程定位。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可以分解为以下三项:
(一)知识目标掌握建筑设备系统的组成、原理、分类、特点,掌握各类系统的布置原则与安装规范。
(二)能力目标能识读建筑设备施工图,能完成建筑设备安装组织和施工;能解决建筑施工及管理工作中土建与安装的协调配合。
(三)素质目标树立协调配合、团结合作的观念、养成严谨踏实、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培养创新意识。该课程定位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一门专业必修课,前导课程有建筑识读与构造、建筑结构与识图,后续课程有施工组织与管理。一方面该课程在专业学习当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另一方面对专业核心课程起到巩固和支撑作用,有利于学生将来的职业迁移和可持续发展。
二、教学内容设计
根据课程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建筑设备安装内容不再是简单的水、电、风三部分,其内涵和外延都得到扩展,包括了建筑给水、排水、中水处理、热水、小区给排水、消防、建筑供暖、通风空调、建筑照明与供配电等多方面的内容,简单的水电知识已经无法完成现代化建筑的施工管理工作。教学内容繁多而课时量有限,一般建工专业该门课的课时量约为60-80课时左右,因此必须以“适度够用”为原则[3]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本课程学习内容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切入点,按照安装工程施工特点将整个教学内容划分为6个大的教学项目,依次为建筑给水系统安装、建筑排水系统安装、建筑消防系统安装、建筑供暖系统安装、建筑通风空调系统安装、建筑电气系统安装。根据学生的认知过程和安装工作过程将每一个教学项目分解为具体的工作任务,整个课程6个教学项目可分解成24个工作任务。以第一个教学项目“建筑给水系统安装”为例,该项目可划分为建筑给水系统分析、建筑给水施工图识读、给水系统安装、给水系统验收与成品保护四个工作任务。结合完成工作任务所需专业知识和能力来确定教学具体内容,例如建筑给排水系统分析这一任务的教学内容包括建筑给排水系统的组成、系统的工作原理,给排水附件和器具,系统的设计与设备、附件的选型。表2是对整个建筑设备安装课程教学内容的一个分解。
三、教学方法设计
针对繁多的教学内容,应“因材施教”,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此处的“材”,一为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灵活采用任务驱动[4]、案例分析、启发式、讨论式等多样教学方法;二为学生,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采用适合于本专业本阶段学生学习状况的教学方法。沿着将教学内容重组为6个大项目,每个教学项目划分为若干个教学任务的思路,可以采用项目教学、任务驱动的方法。以“建筑给水系统施工图识读”这一教学任务为例,开展教学任务前先确定教学目标,然后按照任务布置—任务分析—任务实施—拓展训练—总结评价这五个步骤进行教学组织。具体步骤为:
(一)任务布置提出案例,要求学生识读《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实训楼给水系统施工图》。教师简单介绍工程概况,学生搜集查阅相关建筑外网供水情况、建筑构造特点、建筑内部供水需求等内容。
(二)任务分析首先分析给水制图规范,然后结合图纸实地参观,分析本建筑供水方式、供水系统的组成。
(三)任务实施1.分组分析讨论。将学生分为三个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指定区域的供水图纸识读任务。2.代表发言。每个组将各自的识读内容进行阐述。3.纠正补充。其他人对发言人的内容进行更正和补充。4.互评与点评。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在这一阶段要控制课堂节奏,适时就有争议性的问题作出专业解答和补充,必要时在黑板上列出讨论的内容提纲,引导学生抓住问题的重难点。
(四)拓展训练1.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整栋楼的给水系统试图报告,训练学生的识图能力,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2.学生完成识图报告后进行自评,教师根据报告的完整性、准确性、逻辑性给出成绩。
(五)任务总结总结内容包括识读的方法与图纸内容,学生总结,教师点评。为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设定好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后,需要合理安排教学进程。在教学进程中,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可环环相扣,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以“建筑给水系统安装”这一教学项目为例,首先在多媒体理论课堂上讲授“建筑给水系统分析”,紧接着在实训室进行“给水管材、附件、供水线路的认知”实训;然后在理论课堂上讲授“施工图识图”方法,再进行“给水系统识图”实训;最后针对施工安装这一环节,在多媒体教室完成“施工准备要点”“安装工艺流程与验收规范”的理论教学,再完成“给水管道加工”“水表阀门、管道安装”“水压试验”等实训内容。
四、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