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实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4-06 15:19: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职实训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论文关键词:实训基地建设 管理体制 措施 体会
论文摘 要:以电工电子实训教学基地建设及管理为案例,从实训基地运行模式、管理体制和校企合作三个方面阐述了电工电子实训教学基地建设探究与体会。同时对实训基地的外在因素做了概要,管理规范所须力量,建设好实训基地不是一朝两夕的事。
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实现中等职业教育目标的重要条件之一,是专业建设的重要保障。电工电子专业实训课是中职电类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中起着基础的作用。下面结合我校电工电子实训基地建设(以下简称“实训基地”)与管理的具体案例,谈谈几点体会。
我校建立了良好的教学环境是为了适应当前实训教学具有综合性、现场性、开放性和双主体性四个主要特征,最终能实现基本技能、专业技能、技术应用或综合技能三大实训教学任务。在实训教学中,为体现柔性教学的灵活性,往往在实训模块的设计上,充分考虑到中职学生的知识背景和接受能力,设计了基础实训(验证性)、提高型实训(综合性实训、应用性实训)和创新型实训等三种类型的实训项目,以全面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
我校实训基地承担近十门专业基础课的实训教学。从培养适应现代电子制造业高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出发,按照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三个层次的特点,把电工基础、电子组装工艺、电子测量实训教学目标定位为“验证性实训+电子专业基本技能培养”;把“模电、数电、PLC技术”实训目标定位在“验证性实训+技术应用能力培养”;把“电子创新实训、电力电子技术”实训功能定位为在“综合应用+创新能力培养”。
实训课程具体主要是这样安排的:电工基础、模拟电子、数字电子、电子创新都在电工电子基础实训室完成;电力拖动控制、电机与变压器在电机控制线路实训室进行;PLC技术、变频器与触摸屏技术在PLC自动化实训室完成;电力电子技术与传感器技术在现代控制系统实训室完成实训教学任务,单片机技术在单片机调试实训室配套相应的软件完成教学。由于实训课程的多变,留有机动调整的余地。
为了加强实训室建设和管理,保障学院的实训教学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提高办学效益。提高实训基地的课程开出率及改善实训有序开展的工作条件,在“引领技术,成就未来”的办学理念中,在管理体制方面主要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1 实训基地及相关设备设施
以专业工种为基本单位,设立基地负责人制度,专门负责建设和场地管理。人选从具体从事专业实训工作的教师中产生,要求有较强专业技能,了解专业发展方向,有一定的组织管理经验和教科研水平。(亦可从学部理论教师中产生兼任实训基地专业管理人员)
2 耗材及易损件采购及管理
采购由专业工种负责人上报需购清单于实训开放中心,统一由专业负责人协助资产管理中心进行采购。有关材料的管理设一总的管理员,所有的账目,钥匙统一保管,出库入库完整记录。中心通过基地项目负责人完成场地调整,资产清理、登帐等工作。
3 实训教学管理
由实训中心统一管理,主要是日常场地设备安排,对与实训相关人员,由中心制定相应管理制度进行约束。教学人员理论实训交叉的,须遵守实训场地使用管理规定,全部或大部分课在实训室的,由实训中心负责管理。中心对项目发展建设把握思路,提出建设性建议。
4 基地负责人职责
a.根据学校教学大纲的规定,承担实训教学任务。各项实训教学任务必须要有实训教材、实训教学大纲、实训指导书、实训项目记录,保证完成实训教学任务。b.实训室应积极承担科研任务,努力提高实训技术水平。c.负责仪器设备的管理、维护、检修等工作,并按规定进行定期校验,使仪器设备经常处于完好状态,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d.组织各类与实训相关的活动5.其他:考虑到实训工作较为繁重,为明确各工种功能职责给予一定的补贴待遇。
为全方位地行使实验基地的各项职能,我们采取了几点措施:
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我校电子电工类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浙江工业及周边地区先进电子制造业的高技术应用型人才。要达到培训目标就必须保证实验室设备配备先进合理,而靠学校投入是很难实现的,如我校实验基地电子组装工艺实验室是由日东电缆衢州公司共建而成。我们主要从“定向班培养”模式方面实现共建。
日常事物管理——集成化管理理念就是体现节约、高效、实用的管理。节约是实训基地建设中的一条主线,我们采用人力资源合理的日常管理模式,由实训中心主任、实训室负责人和优秀学生构成管理团队,各专业课程负责教师担任实训室负责人,要求教师具有“双师”资格,这样能做到及时维护设备和及时修改实验项目,实现高效、实用的管理。全员参与教学管理实践教学是实训基地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具体的做法:①实训基地按学期由实训中心主任召集各专业负责人对实验教学目标体系、实验教学内容进行全面总结,并制定改进和完善计划;②各专业课程负责教师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并鼓励开展实验教学的新方法和手段的研究,并负责教学的监督和考核。
中职实训基地建设目前仍处于发展阶段,笔者认为不能将基地建设单纯看作是设备的建设,更不能单纯看作是本校学生实训基地的建设。组织专业教师针对性培训,提高技术力量,尽量争取各类基地经费的划拨,尽快适应及熟练运用所配置的培训设备,以保证基地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及实训质量的不断提高。
综上所述,中职实训基地建设不是一朝两夕的事情,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要管理好实训基地,必须要有一套科学的实训基地管理方案,要全体使用基地人员和谐构建。笔者也是借助学校的现状,与实训室建设与管理人员资源共享,以便交流。
参考文献
[1]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思考,中国期刊网
[2]何新凤、曾柳娟、韦永森、黄平、王艳玲.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技术高职实训基地建设研究,《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篇2
2017年11月2-6日,我有幸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中职学院教师信息化教学技能培训。为期三2天的培训,让我对信息化教学和如何在教学中运用信息化有了更深的认识。
通过这次培训,我认为信息化教学是一个网络化、信息化、专业化、微型化、集中化的教学,同时可以把抽象的教学对象具体化、实体化、直观化的新型教学方法。首选对于硬件的条件很高。其次,对于教师收集信息、整合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以及教学设计的能力都要求很高。在培训的过程中,每一位培训的老师都提到教师主导,而从案例的分析上,每一位展示的老师确实也做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动学习。因为在教学中的一切都是新鲜的,想一些利用闯关类游戏进行的任务驱动,我想任何一个有智能手机的人都会尝试以下,在娱乐放松的环境下就把要掌握的知识点学会了,谁又不想尝试呢?同时,对于信息化教学,我认为还应该做到以下几条
一、教学理念上的更新
1、这次教育信息化能力提升培训,我真正的认识到活到老学到老的责任感,只有更新观念,不断学习新知,从根本上提升专业素养,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2、具备良好的信息收集和运用能力是实现信息化教学的基本能力。同时,还应该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各种工具(网络,各种信息加工软件等)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加工、组织、运用,这些素质的养成就要求我们不断地学习,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信息化素养成了终生学习的必备素质之一。
二、专业知识方面
1、聆听了单从凯等学者关于“mooc、微课和翻转课堂”专题与案例分析的学习,使我充分认识到作为老师,要具备基本的信息化素养,掌握信息处理加工的能力,还应具备信息收集处理以及表达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同时,认识到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了解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情况,信息化教学环境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几种常用的教学模式和软件的基本应用 。
2、教育的实质是通过传播、交流信息,有目的的影响他人的活动,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五大感官对信息的获取,并按一定的目的要求,选择合适的信息内容,通过有效的载体把经验,知识方法传给学生。发挥信息传递视角的六大功能,方可创造情境,变静为动,变可见为不可见,变抽象为直观,模拟场景,转化信息,课堂教学效率才会不断提高。
3、利用现代技术,解决传统教学手段表达不够精准,不够具体,不能够掌控每一个同学的弊端。有效达成教学目标的困难点和影响有效达成教学目标的哪些关键性的教学因素和教学环节是整合点的不同定义。正确运用整合点的诊断方法,才能在现代教学设计中,找准有效达成教学目标的困难点。把握整合的三项原则:紧扣学习目标;适合用啥就用啥;先用传统细信息技术后用现代信息技术。
4、要“以人为本,育人为本,发展为本。”作为教师要尊重终身教育观,做好解析者,示范者,组织者,启迪者,指导者,给渔者,促进者。学生终身学习、发展观。做到主动参与,自主,探究,交互,合作,会学习,会活用。要以优质的数字化学习环境为支撑创新,因材施教。处理好尊重鼓励,民主平等,学会合作的师生关系。
三、细节上的渗透
篇3
【关键词】中职 实训 理论 探讨
毋庸讳言,中等职业教育的对象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中考落榜生。他们在认知能力、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学习的积极性上一般较欠缺。这为中职教学带来了较大的困难。中职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初、中级的技能型人才,需要使学生既有一定的理论知识水平,又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实用技能。因此,在中职教学中探讨实训与理论有机结合的科学的教学模式成为重要课题。
一、中职教育理论与实训的关系
中职教育重视实践教学,注重培训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在课程设置上,实训教学在课时上的比例一般为50%~80%。但是,理论教学并不会因为占比较小就不重要。理论教学在中职教育中,是开展实训的基础,也在实训的基础上提高理论素养,进而在实践中实现创新,二者是相辅相成、互为依托、互为补充的关系。实训课程是中职教育的重点,其目标是通过学生的实践体验增强应用技能。实践是巩固和检验理论知识的重要标准,也是理论认知的重要来源,学习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应用。中职生只有在有序、持续、科学、有效的实训中,才能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奠定职业基础。但是,一切实训都是在理论课程的指导之下进行的,理论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实训过程中,它决定着专业发展的方向,也是实训教学得以升华的依托。因此,在职教学要科学把握理论与实训的关系,充分发挥二者在中职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二、中职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实训与理论脱节
中职教学中的实训与理论教学,都是依据实训教材与理论教材来进行的。但有的实训与理论教材契合度不高,致使在教学中实训教学与理论教学无法做到有机结合。具体表现为,理论教材内容一般按照章节进行编排,而实训教材则按照模块编排,学生在学习某一章节的理论课程后,在实训环节会遇到很多内容与理论教材不符的情况 ,导致理论不能很好地指导实践,在实践过程中也缺乏理论的依据[1]。由于中职生基础知识一般较差,学习积极性也不高,主动探索的动机和能力不足,二者的脱节使学生很难科学高效地建立起知识体系,影响了教学效率和质量。
(二)双师型教师缺乏
双师型教师有利于将理论和实践进行紧密结合,提高职业教育教学的效率。但目前由于许多中职学校建校时间还不长,有的由原来各种中等教育学校合并而来,加之双师型教师培养开展的时间还不长,双师型教师还比较缺乏。在中职学校中,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分别由理论教师和实训教师来担任。理论教师长期从事理论教学,理论知识较为丰富,但其长期脱离实践,实践经验不足,导致理论教学的针对性也不强;实训教师操作能力强,对各类机械较为熟悉,但理论修养一般不高,导致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知识的结合不紧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分工虽然明确,但两个环节的教学理念、理论体系很难得到统一,衔接效果也不好,理论知识不能在实训中得到很好的贯彻,实践对知识的检验效果也难以充分体现。
(三)课程安排不科学
有的中职学校将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进行分阶段安排,以学期为单位,理论教学课程结束后再安排实训教学。这种安排导致两方面问题,一是学生学习理论过于抽象,得不到实践验证,只限于理性思维活动,使理论知识掌握不够牢固;二是在实训过程中,由于对前期所学知识有所遗忘,导致实训中缺乏理论的指导。
三、中职教学中理论与实训相结合的策略
(一)加强理论与实训教材的协调性
教材是开展教学的重要依据,针对理论和实训教材统一性不强的问题,一是要对教材编写进行统筹协调,保证其一致性。实训教材的编写要紧紧围绕理论教材来进行,按照从易到难、逐渐深入、循序渐进的原则,以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为目的,增强内容的实践性、可操作性,并删减一些与理论教材重复的理论内容[2]。要着眼于当前社会的生产实际,以理论内容为核心进行适度拓展,丰富实训的教学内容。二是与时俱进。当今各类技术更新换代较快,在教材编写过程中要与时俱进,按照科技发展和现实应用状况,常态性地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不断将新发现、新进展、新发明、新技术充实到教材内容中,同时将一些落后的或即将面临淘汰的技术进行删除或压缩。三是理论和实训教材互相渗透。理论教材的编写不宜过于抽象,而要适当增加一些生动的事例,同时对实训环节中的内容有所提示;实训教材也要基于理论依据,以理论教材中涉及的理论知识统领实训内容。通过二者的互相渗透,做到协调统一,促进理论与实训教学的融合。四是开发校本课程内容。每个中职学校都有自己的办学特色,学校要结合办学资源优势、办学特色与地域产业特点,适度开发校本课程,以学校所在地的热门产业为载体,推进理论与实训教学效果。针对学生不同的认知能力,进行课程内容的分层次安排,在达成一般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通过选修教材,进行拓展和提高。
(二)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
1.创造机会让理论教师参与实践
加强理论与实训教师的双向交流,分层次、有步E地组织教师换岗任职。理论教师通过参与实训环节的教学,一方面指导学生理解操作的理论依据,增强操作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另一方面了解实践过程中的理论要点与难点,进而对理论教学进行调整与提高;另外,增进自己的实践经验,检验自身理论修养,从而提高综合素质。实训教师通过参与理论教学,一方面增进自己的理论水平,认识理论在指导实践、总结实践和提高实践水平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结合实例开展理论教学,可以增强教学的生动性,提高教学效率。在具体方式上,可以让教师一对一结成对子,互相参与对方的教学过程,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在达到一定水平的基础上进行岗位轮换。
2.加强教研交流
学校定期组织理论教师和实训教师进行教研活动,不断总结教学中的经验和不足,共同商议对策,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方式。经常性地聘请专家举办讲座、报告会、专题培训等活动,将先进的、前沿的教学理论引进学校。加强校际间的教研交流,学习外校先进的教学经验,提高本校教师的综合素质。
3.推进教师学习深造
组织教师到高职院校进行进修深造,深入高职院校的理论课程和实训基地,系统学习教学理论和方法,强化教师的理论修养。安排教师到一线企业进行实践活动,通过顶岗锻炼等方式参与到企业生产经营实践中去,了解企业实际运行模式,感性体验企业管理和生产方式,对市场需求和产业规律进行深入研究,使理论和实训教学紧跟时代步伐。
(三)理论与实训课程的交叉融合
理论是对实践的抽象分析,用于指导实践;而实践是理论的物化实现,是理论的检验过程,二者不可分割。在中职教学中,针对理论与实训教学条块式安排导致教学效率不高的问题,宜将二者进行交叉式融合。以理论课程为体系框架,以实训课程为轴心进行课时安排[3]。首先,每上一节理论课,都要安排实践性观摩和实践作业,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理解理论知识,并将知识立即应用于实践环节中,增强感性认识,不仅有利于对知识的理解,也初步掌握了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完成观摩和实践作业后,要进行理论总结,让学生结合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的体会,对知识进行回顾和总结,并在反思和作业环节发现问题,在课堂上汇总并加以解决。其次,在实训课中,要先对知识进行系统、概要地讲解,使学生明白实训与理论知识之间的联系。要对实训的步骤、方法、目标进行讲解,让每个学生都按要求制定课堂操作大纲。实训课一般宜采用任务型教学的模式,每名学生都应该了解课堂上要达到的目标、要实现的操作成果。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穿行理论知识的诠释和操作的指导,对较困难、较复杂、要求较高的教学内容,教师还应该进行演示教学,让学生对操作要点有直观性的认识。实训课结束,要对学生完成任务情况进行检查和科学评价,总结得失,并将其提升到理论的高度,使学生在理论和实践能力上都能得到提高。
四、结语
虽然实训是中职教育教学的重点,但理论教学也不可忽视。针对现实中二者有所偏颇的情况,应重点加强理论与实训教学的有机结合。首先要加强理论与实训教材的协调统一,为二者的结合创造条件;其次要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为二者结合提供师资支持;再次要注重教学环节的交叉融合,使理论与实践的教学贯穿于全过程。
【参考文献】
[1]王莎.初探中职电子实训技能课程中的“学与做”[J].电子制作,2014(24):95-95.
篇4
关键词:电子商务;专业实训基地;中职学校;双创环境;建设途径
一、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现状简析
在国内社会专业领域,电子商务行业中的专业分工已经相当细化,各个电商平台企业对于人才的实际需求较大且相对精准。例如新人才必须要了解电子商务平台及行业全局,同时熟悉电子商务理论相关知识与应用内容,具有较强且较为新颖的创新创业意识与专业技能,总结来讲电子商务企业需要更多的复合型人才。但随着当前市场中各个企业之间竞争的愈发激烈,人才争夺逐渐成为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主题、核心要素。不过就目前实际现状来看,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出现了与专业市场需求脱节的不良情况,职业院校人才的能力不强、就业质量不佳,甚至还存在对电子商务专业内涵理解的偏差问题,例如习惯性的将其理解为“电子+商务”或“网络+营销”的简单模式。从实际操作层面讲,许多中职学校并没有相对清晰的人才培养方向和培养目标,对于学生人才的未来就业方向更是无法明确。从另一面考量,这还因为中职学校在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上相对繁杂有关,其中多以计算机技术类课程与商务贸易类课程组合为主,对电子商务的本质核心理解不够深刻,更不清楚社会上企业对于人才的客观需求,所以无法建立围绕该专业运行服务的实训基地理论实训体系,不能为学生提供有价值的专业化指导。总结来讲,当前的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实训教育正处于相当尴尬的发展局面,它没有真正迎合社会市场“双创”环境,在“二元”课程体系打造方面严重缺乏经验,因此该专业的未来教育发展前景依然并不乐观。
二、双创环境下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途径分析
伴随当前“互联网+”、“一带一路”先进理念与国家级战略倡议的推进与应用,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应该成为我国传统外贸企业发展的全新支撑节点平台,催生国内大量的电商行业创新创业发展机遇,同时也对电子商务人才发展提出更高更新要求。根据我国2015年以来的相关调查显示,共享经济、O2O线上线下新零售模式等等已经在逐渐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并不断衍生出全新职业节点,电子商务行业领域的快速更新不断调整、刷新了传统商业模式,成为当前高等教育领域中最适合创新创业的优质专业之一,而电商平台也自然成为了众多大学生未来创业谋生的普遍选择。所以对中职学校而言,就要结合自身教育资源实际与办学特征,积极深入整合专业力量,构建联系校内外的专业双创环境,明确教育实践取向与未来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目标。即重新打造“二元”课程体系,建设具有创新创业人才孵化功能的实训基地。下文主要围绕双创环境下的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实训基地教学模式、课程体系与评价机制建设3点展开详细分析。
(一)专业实训基地教学模式应用流程提出
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发展还应该注重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真正根据电商行业人才需求基本导向发展搭建双创环境,强调学生人才双创能力培养为基本核心,将创新创业素质与意识深度贯穿到整个电商实训教学体系中,引导学生一步步认识电商平台及相关运营机制,实现“认识电商———走进电商———综合实践”三步走。总而言之就是要强调产教融合主线、要以提升学生人才双创素质为基本目标,首先做到教学模式应用流程设计环环相扣、节节深入。首先是第一阶段,要带领学生认识电商及电商平台。在学生刚刚接触专业的首个学习阶段就带领他们深入了解基础理论,例如参观实训基地、创客中心、由教师面向学生进行专业介绍、开设专题讲座,并将理论内容与优秀的专业创业创新案例结合在一起。该阶段主要强调电子商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让学生初步了解电商行业的基本发展业态与动态,结合当前的创新创业形式分析平台发展走向,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专业平台创新创业的基本氛围,初步为学生的未来学业生涯发展规划定位,培养他们拥有良好的创业创新意识、知识架构与基本素养。其次是第二阶段,带领学生走进电商。该阶段是专业产学研融合的重要应用实施阶段,中职学校要积极把握建设校企合作平台机制,引导学生了解电商业务运营及创业过程,深入理解电商岗位的技能需要,着重培养他们在岗位实践中的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同时有必要引导学生结合电商平台中的“网店运营实务”、“电商客服”以及“店铺推广”等等内容开设专门课程。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在实训实习过程中解决某些专业问题,为他们建立未来在电子商务平台的创业创新信心,提升他们的专业实战技能。然后是第三阶段,带领学生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即为他们创造顶岗实习学习机会,同时结合校企合作共同开发创办各种校企合作项目,引领学生积极参与到电商实战技能比赛、创新创业比赛以及平台综合运营课程之中,全面强化学生的职场适应能力与专业深度,引导他们在创业创新过程中实现从学业生涯规划到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效过渡,真正建立结合了中职学校实际情况与学生实际情况双创实训教育基地。
(二)专业实训基地教学模式课程设计分析
围绕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所展开的专业实训基地建设课程设计类型有许多,首先教师要结合上述3个阶段让学生逐步走上电商平台,尝试在目前国内的各大电商平台上自主开店,并熟悉开店操作流程与平台运营机制,为随后的平台上生产性实训阶段打好前提基础。结合这一过程,本文提出两点专业课程设计方案。1.建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要契合“走进电商”教育阶段为学生建立校企合作背景下的综合项目,将教学实训与综合实践二者联系起来,优化并丰富电商环境顶岗实习项目内容。目前许多中职学校都以“创客中心”为中心建立电子商务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并大量融入校企合作思想,自主编写产教融合的立体化教材内容,充分适应了当前“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变革需要。为了确保专业学生能够读懂经营、学会创新、精干技能、成为未来一代电子商务优秀人才,中职学校每年都会举办“电子商务技能周”、“电商项目合作大赛”等等,配合行业专家讲座与各种技能展示活动在校内推广电商平台,教会学生如何美化店铺、商业产品推广、店铺运行等等实操技能,全面助推中职生未来的创业创新思想行为向前发展。2.建立校外合作性实训基地在电商专业最后一学年,学校教师会为学生安排大量的专业顶岗实习与电商技能证书培训活动,帮助学生不断拓展专业创业创新实战环境,实现专业教学与学生实践的二位一体化发展。例如中职学校就创建了电商跨平台青年创业中心,配套企业实践经验与企业项目基金激励学生大胆参与到双创环境中勇敢创新,激发他们的创业灵感,树立他们的创业信心。为了确保中职学校能够深入开展电商平台实训教育活动,学校还专门建立了“创新创业工作室”,深入开启在校学生的“在校学习+校外创业”综合发展模式,专门培养那些有热情、有潜质、有能力、有思想的自主创业学生群体,围绕他们设计并实施帮扶和全程指导教育策略。
(三)专业实训基地教学评价机制优化
为了实现对学生人才的动态培养与监督,必须结合双创环境建立中职学校的电子商务专业实训基地动态评价机制,并予以优化,十分注重评价的时效性与实效性。以下简单谈3点。其一,要为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发展预设阶段性目标,强调目标系统的清晰内涵。其二,要即刻更新专业发展动态,确保专业教学理论发展的可控性与实训基地教育服务进程的可控性。其三,要建立相对完善的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评估制度,实施定期评估以达成阶段性目标,把握专业发展全局,将实训基地教学的过程性评估与总结性评估结合起来,从更多视角审视并建立中职生未来创业创新的可能性与基本方向。
篇5
关键词 中职 礼仪 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21-0127-02
所谓礼仪,就是礼节和仪式,简单说来,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敬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我国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指出:“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开展必要的礼仪、礼节、礼貌活动,对规范人们的言行举止,有着重要的作用。”作为培养应用型技能劳动者的中等职业学校,对中职学生的进行礼仪教育,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中职学生德育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开设礼仪教育,有助于中职生文明习惯的养成、思想道德素质和求职能力的提高。笔者结合教育教学经验与实践,总结出提高中职礼仪课教学实效性的一些策略,希望这些尝试,能给同行提供一定的帮助。
一、中等职业学校礼仪教育现状
现阶段,国家高度重视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赢来了良好的发展契机,由于中职学校招生政策的放宽,所以生源比较复杂,中职学生素质参差不齐。且现在的家庭教育大多数只注重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逐渐忽视或很少进行礼仪方面的引导和教育;加之现在社会的消极因素如网络传媒和游戏、垃圾文化、拜金主义等等对学生造成强烈的影响。这些原因交织在一起,最终导致中职学生礼仪缺失,出现了令人担忧的局面。比如,一些中职学生在公共场合随地吐痰、乱扔杂物,教学场所高谈阔论,破坏公物;一些中职学生缺乏社会公德,不关心别人,不尊重别人,以自我为中心冷漠自私,污言秽语;一些中职学生在仪表方面奇装异服,发型怪异,妆容夸张;一些中职学生不愿参加集体活动、社交方面不懂礼仪规矩。礼仪教育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形成中职学生社会能力的重要构成要素。中职生礼仪缺失,反映出中职学校德育和礼仪教育的不切实际,这既影响到学校日常管理,又影响到中职毕业生的未来发展,部分用人单位也反映,中职学校毕业生的专业技能不成问题,但在礼仪素质方面还有待提高,有些学生连起码的人际交往礼仪都不懂。
二、激起学生对礼仪学习的欲望
礼仪教育不能脱离生活,让学生的礼仪素质有较大的提高就要从日常生活习惯下手,首先要引导学生们学会观察日常学习生活,让学生们感受到礼仪就在自己身边。大多数学生有礼仪教育就是讲道理,和自己关系不大,自己只要学好专业课,礼仪知识学不学无所谓。为了改变学生的这种认识误区,在课堂教学中,笔者提出两个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学生卡不挂在胸前,而是随意乱挂或者放在兜里,是否合适?第二个问题:班上同学在清点人数时,用食指指向别人,是否合适?其次,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并每组选出2位学生说说自己的观点和小组的观点,然后笔者进行总结,让学生知道这两种现象都是不尊重人的表现,都是不符合礼仪要求的。最后笔者询问学生怎么做才正确呢?有的学生自告奋勇地站起来做给大家看,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示范后,笔者再把正确的方法告诉学生并做指导:学生卡是学生身份的象征,应挂在左胸前,随意挂学生卡是不尊重自己的表现;指人时要面带微笑,目视对方,右手与地面保持45度角,四指并拢,与拇指分开,手心向上,当清点到某同学时,四指指向同学;通过两个示范引出礼仪的概念:礼,敬人也,是尊重人的一种基本道德要求,包括尊重自己和尊重他人;仪,是规范的表达形式。礼仪,是礼和仪的结合,是指在人际交往中用于表示尊重、友好的一系列行和惯用形式,其切入点是“尊重”。通过这两个示范,学生们既掌握了礼仪的概念,又认识礼仪就在自己的生活中,进而有了学习礼仪的欲望。
三、合理安排课程教学计划
第一,要增加实践训练比重。现阶段,中职学校对礼仪课程的实训课时比例不一致,任课教师有较大的自主性。各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中实训课时比重一般不超过1/3,而在现实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这个比例较低,实训课时占50%左右为宜。实训的方式和实训场地可根据具体训练内容来安排,如坐、立、行等正确姿态的实训,除在课堂内和形体房内进行外,还可以到一些学生就业的宾馆、酒店等服务场所进行一定课时的实地训练;
篇6
一、模拟实训教学概述
中职市场营销模拟教学是指模拟真正的市场营销过程,进行亲身参与的教学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通过角色扮演、情景再现、互相学习等手段进行有效的学习。老师不用将知识写在黑板上,让学生们记忆,而是将知识设置到情景模仿的活动中,让学生们自己去发现总结。比如,设置一个三到五人的购买与销售的情景表演剧,让学生们进行角色扮演,亲自体验影响消费者消费心理的因素,从而总结出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并针对具体的经验提出合理的销售方案。
模拟教学的优点在于教学过程灵活,教学效果突出。与过去的教学方式相比,模拟实训教学能够让学生们通过亲身体验掌握知识点,通过自己的归纳总结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中职市场营销模拟实训教学的方法
1.设置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对于中职学生来讲,枯燥的理论无法引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在市场营销教学中,枯燥的理论也让学生们感受不到营销这门知识的灵活性。设置特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们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不仅让学生们找到了学习的兴趣,也能够从情境模拟中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情境的设置可以依靠简单的教学设备营造真实性强的学习环境。教师可以通过合理的安排和引导,让学生们进入到模拟的现实情境中,真正的体验营销的魅力。
2.加强教师的引导作用
在中职市场营销教学中,应该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该主要发挥引导作用,引导学生们进入情境学习的状态中,引导学生们去发现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在模拟营销情境中,设置两名学生进行销售工作,设置五名学生扮演消费者,对于销售者提供的某一款产品的价格、功能等进行对比,让消费者根据自己的意愿作出购买或者不购买的决定,然后说明自己为什么购买,为什么不购买,从中分析影响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因素,然后让学生们总结,对于消费者的某种心理应该采取哪些对策,让学生们从实训中学习到知识。
3.挖掘学生们的思维发散能力
市场营销需要的是灵活的人才,在中职市场营销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地挖掘学生们的思维发散能力。让学生们不断开动脑筋,不断思考问题,将简单的问题深入化,将困难的问题简单化。只有通过不断的模拟训练,才能让学生们充分地开动脑筋,学习到真正的、灵活的、有用的知识。
4.活跃课堂气氛
中职市场营销教学中,可以利用知识本身具有的实践意义进行灵活的教学设计,活跃课堂气氛,保持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这样不仅能够消除学生们的紧张心理,还能拉近学生们与老师的距离,促进教学效果。比如,在进行“市场地位”内容学习的时候,可以不必将市场定位的概念灌输给学生们,而是通过一个课堂小实验来让学生们真正理解“市场定位”的含义。用三个空的玻璃杯倒入牛奶,第一个玻璃杯里除了牛奶什么也没有;第二个玻璃杯也倒入牛奶,同时在玻璃杯上贴上某个名牌商标;第三个玻璃杯中倒入牛奶后加入一些砂糖。让学生们通过品尝后产生一定的形象定位,从而理解市场定位的关键在于商品给顾客留下的印象。
5.课堂知识结合课外实践学习
篇7
关键词:中职实训课;实战能力;兴趣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5-026-01
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主要是以教、学和实操相结合的一门基础课程。因此,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发挥“双师型”教师,实现教学、实操的最优化,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中等职业教育所面对的学生一般基础比较差,或者操作能力强理论相对较差的学生,如何提高学生的实训能力,这就是要如何培养中职学生上机兴趣的关键。
中职生并非都是差生,很多学生对应试教育课程不感兴趣,但喜欢各种专业的实训课,动手能力很强,有较强的创造力和想像力。如果按“一考定终生”的传统观念看,他们可能不是好学生,而按应用型人才标准来看,他们则是当之无愧的好学生。如何培养中职生实训课的兴趣关键在于教师。上机课的兴趣包括学生对教师的兴趣、学生对学科的兴趣、教师对学生的兴趣、学生自我的实训能力以及学生对教学环境的兴趣。如何培养中职生的实训能力,我将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教师提前备好实训课
教师提前备好实训课是教师课前做好充分准备和驾驭课堂的关键。如果教师知识渊博,又具有表达能力,上机内容丰富,实操能力强,是学生对教师非常尊敬的,也是学生对教师非常感兴趣的,从而对上机课也感兴趣。在上机课教学教程中,教师不能没有备好实训课,因为我们从事的是中职学生的教学,自主性比较弱,自我的约束能力比较差,如果教师没有备好上机课,那我们的学生就不知道这节课要干做什么?就无法实操,所以教师备好实训课是学生这节课要学到什么实训知识。
二、教师要注重实训教学方法
教师要注重实训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的具体的授课方式,我们计算机实训室都有多媒体,要充分利用好这一先进的教学设备。一节课只有45分钟,教师要讲授本节课的实操内容,包括操作目的、操作重点、操作难点、操作步骤不得超过15分钟,剩余的时间要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布置的上机内容。在这短暂的时间里要讲完新的内容,这是需要教师有好的实训教学方法,把自己备好的内容熟悉的操作给学生看,例如,在多媒体教室演示你的作品(网页设计,Flas制作,图形图像处理,影视制作等等),学生是非常感兴趣,期待自己动手制作。也让学生对本节实训课的新内容感兴趣,要让学生明白哪些我也能操作,哪些我不能操作。不能操作的,教师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师要对自己所教的学生充分地了解,方法应多样化。备课时要备出主要内容,重点怎样突出,如何突破难点,还要备实训课中要出现的问题。根据学生在上次上机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内容的再次讲解。
三、教师培养中职生实训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之母,学生学好实训课的前提是“兴趣”。如何培养中职生实训课的兴趣关键在于教师。在中职的学生他们对上理论课的积极性不高,反而对实操课欲望还比较高,教师要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课的基本的理论知识,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根据理论知识、步骤和方法做出自己的作品。在上机课堂上要关心学生,学生在实训课上遇到的问题,要及时和学生一起分享问题,解决问题,以减少学生学习的难度,提高学习的兴趣。对学生要一视同仁,肯定学生的做出的作品,提高中职生对教师实训课感兴趣和学生对实训课的积极性,让学生独立完成作品的实战能力,这就培养了中职生对实训课的兴趣。
四、教师正确评价学生的实训作品
正确评价学生的实训作品是教师收集实例的来源,肯定学生的实训作品,分享学生的实训作品,鼓励学生大胆创作。在开始上新实训课之前,教师一般上完一章节后,要收集学生实训的作品,有代表的实训作品让学生自己演示给大家看,师生共享实训作品,提高学生实际实战能力;若有什么好的意见和建议,要求我们怎样讲学生更能接受和理解,此时,教师转变观念,使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活”起来,这样才能使用正确的方法去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方式学习。如果对完成作品比较差的学生,千万要鼓励学生,若有其他学生对他们的作品进行言语讽刺、嘲笑时,教师要严格批评教育,要亲自帮助这些学生,或者叫完成较好的学生来帮助他们,其实学生辅导学生讲,互相都有进步,更能亲近和接受,让差生也在实训课中找到兴趣。不管怎么样大家一定要支持、帮助、鼓励差生。在一个学期结束后,我们就可以以收集学生的作品来给学生打实训课的成绩,以便我们今后提高实训课的质量。
五、教师培养中职生的实训合作能力
篇8
所谓理实一体化就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行一体化教学的方法,该种教学方法下,理论与实践的教学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是相同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没有先后次序,两者是相互交叉进行的。因此具有统一性、同步性以及交替性的特点。在中职教育中,其发展目标是培养职业型人才,因此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能力必须同时掌握,才能成为专业的实用技术型人才。理实一体化教学不同于传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它注重理论与实践的同一性,这样就能保证学生在理论学习中,不会产生枯燥的情绪和气氛,而在实践操作中也不会出现理论知识无法学以致用的情况。这样一来,就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该项课程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帮助学生强化记忆,进而有效巩固知识和运用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心理素质。
二、中职会计综合实训课中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原因
中职会计综合实训课中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会计综合实训课程的要求
中职会计综合实训课程是一门操作性强、实践性强的课程,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需要学生在掌握会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能够模拟完成实际会计工作业务的流程。会计专业的学生需要熟悉从取得原始凭证到编制会计报表的整个账务处理流程,这样才能在会计入职中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发挥会计专业职能。因此中职会计综合实训课程中需要将理论和实践完全结合,让理论知识完全融合在实际会计操作中,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二)中职会计专业教学现状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行,中职会计专业的教学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是会计教材的更新却受到了一定的滞后,理论知识并不能完全适应当时会计业务发展的需求。另外,会计教材中关于实践资料的提供也缺乏一定的来源,真实度不够,实际操作能力也不强。因此,会计教师在教学中也偏重于理论教学。
(三)中职学生会计学习特点
在大部分中职院校中,学生对于会计理论知识的学习缺乏一定的欲望,另外由于中职学生基础知识较差,对于会计理论学习的理解能力不够,因此产生畏难的情绪。但是在这些学生当中,动手能力一般较强,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因此实践课程对中职学生来说具有更大的吸引力。理实一体化教学就能充分利用中职学生的特点,将理论和实践一体化,促进学生对于会计知识的吸收,发挥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理实一体化教学在中职会计综合实训课中的具体应用
在中职会计综合实训课中具体应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展开:
(一)详细制定会计综合实训的内容
会计综合实训课程内容的制定需要做好两方面的准备,一是实训课程教学内容和任务的明确。这就要求会计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企业单位会计中的实际应用来制定教学计划,并且需要根据真实的会计情境来设置会计实践的内容;二是合理安排会计综合实训教室。在该教室中,要求财会用品齐全,如会计模拟专用凭证、账册、单据、财会模拟单位财务章、回形针、剪刀、记账笔和红笔等会计实务中常用的记账工具。
(二)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展开教学
会计综合实训课程的教学还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进入到会计操作情境中,完成会计综合实训的学习内容。主要可以通过以下一些方法:角色扮演法,通过此法将学生拉入到一个特定的会计操作情境,让学生通过担任出纳、会计、主管等职位,来进行会计实务的操作。任务驱动法。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设置一定的任务,让学生自行完成会计的整个流程。直观教学法。教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如PPT课件以及多媒体设备等,图文并茂或者视频辅助的方式向学生展示会计实务中的具体流程。
(三)加强课后的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对会计综合实训课程教学效果的检测,也是理实一体化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阶段,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即自评、互评以及师评,通过这些评价,让学生了解自身会计学习效果,从而得到或者总结出符合自身情况的会计学习建议。
篇9
【论文摘 要】在网络飞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网络”课程在中职计算机教育中已属于基础实践课程之一,但由于教材的编写、学生的个体差异、学校的教学模式等因素导致该课程成了一门较为空洞的理论课。本文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和经验总结,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四个基本方面探讨了在该门课程教学上的一些做法,使学生在学完该课程后,能够真正地感觉到这门课程的价值。
一 引言
“计算机网络”课程目前在各个高校计算机专业中已成为核心课程之一,甚至有部分高校已将“计算机网络”设置为独立的专业,该课程的研究和建设在高校中已日趋成熟。但该课程建设在中等职业教育中仍出现起步较晚、层次不一的局面。不同职业学校的信息技术专业对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重视程度都有不同的理解,教学中遇到了教学目标单一、理论知识枯燥、实验项目难以操作等问题。
学生对该课程的教学效果的普遍反映是只学了一大堆网络名词、概念和结构图,有些学生怀着极大的兴趣学习这门学科,但是几节课下来,兴趣已所剩无几了。一学年总结下来,理论和实践方面好像都没学到什么东西。水平仍然停留在只会使用IE浏览器、“上网”和“聊天”阶段。
以上这些问题均暴露了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问题。因此,只有凭借在教学中不断地探索,对学科教学改革的不断修正来弥补教学中理念、手段和实施条件等方面的不足。本文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方面分别阐述对该课程的实践与思考。
二 “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实践与思考
1.教学目标方面
中职“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总体教学目标是有效地培养学生必须的技能(组建简单网络和管理网络),同时也让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机网络原理理论知识,以利于他们以后的知识更新。
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对该课程的正确认识为主线,在教学内容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取舍,通过可操作性的实验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讨论式教学、任务驱动式等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2.教学内容方面
如今,各个中职学校所使用的《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教材都大同小异,教材中先理论、后实训,教材的开始就是众多的网络名词、概念、定义、原理等一些抽象的东西,学生从一开始接触到这些名词时就有点懵懵懂懂的,兴趣自然提不上来。
因此,从教材内容上,教师在教学初可根据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将教材内容进行重新编排,从行业需要或学生需求的实际出发,增加和删减一部分内容,并且选取一部分主线内容作为学生学习兴趣的切入点和学习重点,选取一部分非主线内容用于增加学生的探究性和自主学习性。专业重心上,理论教学随时穿插于实训内容中。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单纯的理论讲解给学生的理解和记忆都带来了较大难度,因此,实训内容不能滞后于理论讲解,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更应将理论内容穿插在实训部分中,以实训操作中遇到的现象映射出相关原理。分层教学上,充分引导和辅导学生自主学习,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和兴趣爱好,帮助不同的学生建立起自己的学习方向。比如,引导对网络组建方面感兴趣的学生学习组网技术方面的知识,推荐对Windows网络管理感兴趣的学生研究活动目录设计和Windows域管理。对服务器管理感兴趣的学生从配置使用FTP、Serv-U服务器等方面进行指导。
3.教学方法方面
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的安排,可把课堂模式分为理论课和实训课,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穿插的,但是一堂课的重心在理论还是在实践,这需要教师去权衡比较。想让学生学会如何做水晶头,如何组建一个小型的对等网等相关技能,就必须要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训(实训包括实地实训和模拟实训);要想让学生具有一定的网络基础理论知识,并能够将这些理论和原理相互结合、相互贯通,知识链一环套一环,那就需要教师进行理论讲授。
第一,理论课模式。(1)通过实物展示和现场操作验证理论,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印象。实物展示和现场操作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比如在给学生讲解拓扑结构概念时,可以结合本学校校园网的拓扑图和一些实物照片,来阐述为什么会有各种拓扑结构,不同的机构中的优缺点等。(2)巧妙设计疑问和思考,让学生带着疑问有目的地听讲。带着问题去了解一个知识点,更加激发起学生的内在求知欲。比如,在讲数据链路层的功能与作用时,就带着这样一种疑问开始整节课:“机器A向机器B发送数据,一般程序就是A把数据发到线路上,然后B收到后就把数据取下来,但是,中间环节可能会出错,通信线路可能会导致数据丢失等问题,因此,数据链路层就必须提供一些解决办法,哪些解决办法?”。这样,引发学生的思考,带着这些问题进入整节课程,而检验这节课的最终效果也就是学生是否能够解决这个问题。(3)善于使用课件和模拟软件,特别是带有演示效果的课件或模拟软件。制作课件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将一些理论的东西更直观的表现出来,是在没有实物的基础下而采用的一种演示方式,但是,课件的展示并不是单纯地将文字内容演示出来,而更多的应该是产生出一种动画性质。比如,在讲交换机的工作原理的时,可以采用Cisco packet tracer模拟软件,模拟出交换机的工作原理,直观地演示出交换机中MAC地址表的形成过程以及与各个节点之间的信息交换过程。(4)理论内容需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理论知识的教授需要循序渐进,前面知识点的内容不掌握,后期知识点就难以与之形成一个串联,但是从结合中职学校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信息素养来看,对一些抽象的知识点,比如数据通信原理、广域网技术等,这些知识点对中职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技能没有什么影响或者影响不大,可以留到后期给学生简单地讲授,或结合一些考证的需要、考证的试题给学生讲授这类型的知识,效果会更好。这样保证了学生掌握基本技能的首要任务的同时,也达到了提高的目的。
第二,实训课模式。(1)合理安排实验内容,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突出实用部分。日常生活中涉及的网络应用案例和任务更能激发起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兴趣,根据中职学生的岗位能力和培养目标,把组件网络和管理企业局域网,基本的双绞线制作、网卡、交换机、路由器等器材的安装、设置和使用,Windows NT服务器、FTP服务器、邮件服务器等的安装和使用等作为实训课的重点,让学生在一年的课程学习后,能感觉到自己能够独立动手做出点东西来。(2)巧妙安排实训课的实施过程,重视培养小组团队协作精神。实训课对学生来说的主要任务就是自己动手去解决或者完成一个项目,就此教师可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学习小组的成员根据能力混合编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和实训,以小组为单位团结协作完成实训任务。(3)注重实验总结和撰写实验报告。在实训课程中,学生会碰到理论上想不到的问题和现象,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就是一个过程、一种方法。因此,不管实训是否成功,每次的实训报告是一种及时总结的必要手段,对实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概括和总结,以便于完善整个过程。实训报告的写作加深了学生对操作方法的印象,同时也联系了一部分理论知识,让学生对该课程的知识做到融会贯通。
4.教学评价方面
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对该课程的教学评价体系不过于单一,但也不需要过于复杂。评价体系大致可分为三种:(1)理论考试部分,用于验证学生对定义、概念的记忆和理解程度。(2)实训考试部分,在规定时间内独立的完成指定的任务,用于验证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基本技能掌握程度。(3)实训报告部分,从实训报告中能够看出学生的思路是否清晰,是否真正掌握相关的知识点。
三 总结
根据教学实际来看,计算机网络课程相对于一些原理性课程来说还是较受学生欢迎的,如何将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传授好,对于中职教育来说,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由于课时限制,不能面面俱到。这就要求定位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更新教学评价体系。因此使用“基本理论内容+偏重贴近实际需求的实训”是目前最为直接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李成中.计算机网络教学研究[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6):1~3
[2]曾辉.“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华东交通大学报,2006(S1):92~93
[3]卢加元.计算机课程实验教学研究与改革设想[J].福建电脑,2007(08):214~215
篇10
近几年,国家将技师培训、建设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等作为现代化职业教育和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实施的重点,也为中职院校配置了大量实习实训设备。教育部等六部门下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明确提出,到2020年,实训基地骨干专业覆盖率要达到80%以上。因此,如何适应新时期需要,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加快构建中职院校实训设备维护保养体系,已成为当前急需研究的课题。
构建中职院校实训设备维护保养体系,应立足现有的维修保障资源,深入探索实训设备维修保养的经验做法,建立设备从购进到淘汰的全程维护保养机制。
建立维修保养流程,规范维修保养机制
建立维护保养流程是实训设备维修保养体系的依托。只有实现科学严密的流程控制,才能够推动实训设备维修保养工作进一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的轨道。
这个流程至少包括下述方面:由院校下属使用单位对新购进的实训设备建立维修保养档案,对设备性能、使用期间日常维护保养要领和运行情况进行登记;对实习实训教师先期组织专项培训,全面掌握操作要领和使用保养方法,做到专人负责;对需要维修的设备器材由使用单位通过网上咨询、电话咨询等方式上报故障情况,确定维修方法和维修工种后由主修人员负责设备器材的保修服务;对需要校外维修的设备凭借使用单位办理的签字审批单维修,维修后由实训教师试用,确认故障完全排除后报请院校同意后方可交付使用单位;对超过使用年限的设备器材由使用单位上报基本情况,经专业人员评估后履行报废审批程序。
要建立定时定期维护保养制度,保证设备随时可用。每年冬夏两季对所有设备器材进行两次全面的季节性保养。对由特殊要求的或者运行超过固定时限的设备按照规定进行定期维护保养,达到大修标准的按时大修。
要建立动态维修保养制度,实现节能减耗。由中职院校实习实训教师会同生产厂家技术服务人员,吸收部分专业特长突出的学生,组成联合检查小组,定期对实训设备器材巡检巡修。检查小组配备常规维修保养工具及配件,每天对计划检修的设备器材进行统计确认后,查找排除潜在故障,配备常用易损配件。维修结束后巡检人员在维修保养档案内做好详细记录,以便做好下一步维修保养工作。
强化软硬件建设。提升维修功能
技术队伍和设施建设是实训设备维护保养体系的基础。只有不断适应新时期实训设备维修保障工作的需要,才能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提供必要条件。
中职院校要根据专业培训要求,结合实训设备自身特点,采取岗位培训、制定标准、技术支持和网络服务等措施,强化维修保障体系的软硬件建设。要提高实训教师的学历水平,强化实际动手维护保养的能力,从单一的设备维修转向固定维修、移动维修、网络技术知识咨询、培训、检测、改造甚至于研发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型保障体系。要强化维护保养人员队伍建设,采取内部培养、外部聘用,校厂合作等方式提升技术保障水平。要定期开展全员岗位培训,努力提高维修技术水平,确保维修质量。要完善维护保养人员的激励机制,在进修培训、职称评定、选拨任用等方面加以倾斜,调动实训教师自己动手维护设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健全规章制度,完善安全管理制度、维修保养操作规程、安全奖惩规定等,落实维修管理责任制。
总结推广技术经验,解决普遍性问题
技术支持和经验推广是实训设备维护保养体系的技术支撑。依托厂家技术优势,总结推广技术经验,可以为实训设备维修保养体系建立技术平台,促进效能的充分发挥。
要寻求厂家技术支持,挖掘维修技术资源。鉴于实训设备功能众多,型号不一,为有针对性地做好维护保养工作,中职院校应积极寻求实训设备厂家的技术支持,在购置前明确维护保养的技术条款和时限,使用后要与厂家售后服詹棵沤立经常性的交流与合作。要定期邀请厂家和科研院所专家来学校开展培训,现场指导使用和维修技术人员进行实际操作,手把手传授维修经验。部分高精尖进口设备还应定期组织使用维修人员赴国外厂家进行考察调研,通过现场教学、经验交流和实地调研,逐步提高维护保养技术水平。在实训设备维修保养工作中要更加注重技术经验的积累与普及,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收集资料整理编制器材性能介绍及常见故障维修小窍门等指导性书籍,成为学校编印、实训课堂必备的教材,以指导日常维护保养工作,解决普遍性疑难问题。
寻求科技创新,拓展实训设备维护保养新路子
实施科技创新是实训设备维护保养体系的发展方向。创新可以直接转化为装备寿命和效率,是实训设备维护体系保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