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综合实训实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31 08:45: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会计综合实训实训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会计综合实训实训总结

篇1

一、实训时间:**年2月12日——**年6月11日

二、实训地点:实训楼

三、实训目的:让我们通过运用手工和计算机操作手段,对模拟会计资料进行分岗位综合实训,增强对会计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感性认识,提高会计业务综合处理能力,树立分工协作意识和培养良好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使我们系统地掌握企业会计核算的全过程,熟悉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从而提高会计综合实践能力。

四、实训结果:完成四轮扮演4次不同角色的扮演,并完成每轮实训的全部会计业务和实训报告。

第二部分

一、实训企业基础情况:XxXx钢板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彩色钢板产品开发、生产和销售的股份制企业,公司地址为Xx市开发区Xx路Xx号。

该公司于20**年由Xx市经贸实业公司、Xx市Xx实业公司和Xx市Xx装饰公司三家单位共同投资组建,占地面积为2700平方米,三家单位分别出资175万、125万、50万元人民币,公司总注册资金为350万元。该公司开户银行为工商银行Xx市支行营业部,账号为xxxxxxxxx,税务登记号(国税)为xxxxxxx,税务登记号(地税)为xxxxxx.

二、实训过程:

1、建账。

2、审核原始凭证。

3、填制记帐凭证。

4、审核记账凭证。

5、制单会计取回已审核记账凭证。

6、记日记账。

7、记明细账。

8、登记总帐。

9、期末对帐。

10期末结帐

11、编制报表。

12、审核报表。

13、档案管理。

第三部分

实训中的收获与体会:

1、不知不觉,为期四个月的模拟实训已经结束了,通过本次实习,我对会计整个流程的操作有了较好的认识,我学会了会计中各个环节的操作,以及懂得了细心和谨慎是作为一个好的会计工作人员所必备的条件。

在这些日子会计模拟实验中,对于在课堂上老师讲授的理论知识,我又系统地进行了一番实践。通过这次的模拟实验使我加强了对基础会计各方面知识的记忆和掌握。通过在实验中的学习也让我学习到了许多在书本上不能学到的知识。譬如,平时只是在课本上看看会计的记账凭证,这次自己能够亲手填写记账凭证,我也真正的感受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通过这次实训我也学会了编写会计报表。在实习的过程中自己也意识到只有把书本上学到的会计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会计实务操作中去,才能够真正掌握这门知识。我想这也是这次实训的真正目的。

2、经过这些天四轮换角色的实习,使我对会计工作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取得实效的同时,我也在实习过程中发现了自身的一些不足。比如自己不够细心,经常看错或抄错数字,导致核算结果出错,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在编制分录方面还不够熟练,今后还得加强练习。总而言之,这次的会计实习让我学到了许多在课堂上所学不到的经验,在实践中巩固了知识,也为我们以后走向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还有,我觉得在课堂上不能忽略老师讲授的知识。如果,在课堂上不认真听课,不认真做笔记,那么,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就会发现有很多问题自己不知如何下手,没有办法解决问题。只有认真的在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在实践的过程中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才能够更好更快地解决问题。

3、通过这次实验我了解了会计工作的相关流程。在会计工作中,作为一名会计工作人员首先要取得相关的原始凭证,然后根据这些原始凭证登记记账凭证。登记完记账凭证后,在根据登记的内容填写明细账。在每个月或每年年末,要填写科目汇总表,进行试算平衡,然后才把所有内容记入总账。根据总账合计,填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等。这一系列工作,说起来让人觉得很简单。其实理论性的知识看起来都是那么的浅显易懂,但你真的把这些理论性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时,会发现,自己懂得的真实太少了,有句话说,纸上谈来终觉潜啊!所以在实验中我总是发现自己对某些工作经常是无从下手。

篇2

关键词:会计模拟综合实训 教学评价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a)-0057-01

1 教学评价概述

教学评价指的是根据教育目标,按照一定的科学标准,运用一定科学手段,通过一定的判断标准对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内容、环境、教学管理、师生表现等进行评价,本文所指的教学评价是对高职会计模拟综合实训教学过程的评价。

教学评价包括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三种类型,随着现代教学理论的不断完善和教学评价体系的不断健全,形成性评价逐渐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形成性评价又称过程评价,是在某项教学活动过程中,为了能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取得更佳的效果而不断进行的评价。它能及时了解阶段教学的结果和学生学习的进展情况及存在问题,获得教学中的连续反馈,因而可据此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工作。

2 会计综合模拟实训的重要性及教学安排

会计专业需要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对此,高校开展各种仿真会计实践活动对高校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十分有用的。在会计专业中,综合模拟实训是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相当于会计专业的学生在正式上岗工作之前的一种综合实战演练。会计综合模拟实训通过一系列的实战演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财问题的能力。该门课程要求建立一个类似真实的财务部门情景,并针对财务需求,划分会计岗位,其中学生要严格遵守会计职业道德,并按照会计相关的工作要求和规范进行操作。在开始操作之前,要结合每一个会计岗位的需要、工作的内容、责任、义务以及职务所拥有的权限范围,将学生划分成若干个小组,一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际训练,每一个小组的成员要根据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和其他成员的交流、配合,相互协调各方面的需要,以便共同完成会计实训中的工作。

根据会计综合模拟实训以手工操作为主的特点,将其一般业务处理流程确定如下:建账原始凭证处理填制与审核记账凭证登记账簿业务核算辅助账管理月末转账期末对账与结账编制报表档案管理。在组织教学过程中,把学生分组,安排每4名同学一组,组成一个模拟公司的财务部,设立虚拟部门。具体分为会计主管、出纳、制单员(主办会计)和记账员4个岗位,明确各会计岗位与其主要工作职责,每个实训小组内的学生,扮演各会计岗位角色的学生按照各自的职责协调工作,处理各种会计业务,同时,也便于小组开展讨论学习,进行轮岗操作。

3 目前该课程评价方法存在的弊端

科学评价会计综合模拟实训课程对提高教学质量十分重要,合理的评价机制一方面能够全面、系统的检查学生在模拟实训中学习效果,提高学生对课程的积极性和热情;另一方面还能帮助教师认识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改进教学内容和方式,以便提高教学水平。目前,我国各个高校针对这门课程制定的教学评价仍旧是传统的评价模式,即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考核,其中平时占40%,期末占60%,而期末考核往往又只是试卷的形式,题型通常只有选择题和业务题,由此可见,高校会计模拟实训评价仍旧不健全,存在片面性主要表现在:(1)评价次数只有两次,太少,太过重视结果评价、忽视了过程评价。这样一来就导致一些学生在平常的学习过程中,不认真,抄作业、逃课现象严重,而在考试之前仅需要考前突击技能通过考试,不利于学生扎实的掌握会计专业知识。(2)忽视了实践能力评价。在进行模拟实践过程中,往往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才能更好的完成工作。但是在期末考试的业务题中只能反映学生理论知识的记忆程度,不能准确客观的真是的展现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3)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模拟实训过程中,学生要进行岗位工作,在每一个岗位中学生能够掌握怎样处理每个岗位的关系,了解财务部门和企业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学会遵守相关的职业道德和专业规范,但是在评价过程中,这些都没有很好的体现出来。学生在接受完模拟实训之后,仍就不知道如何开展会计工作,不能将所学的知识综合的运用到实际的操作中,不能适应社会对高级会计人才的需求。

4 采用实训综合评分法改进会计综合模拟实训课教学评价

高校要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根据会计工作的特点和业务流程,进行过程评价、结果评价以及其他方面的评价。

4.1 过程评价

在模拟实训中,往往是就企业一月的业务财务状况,在操作中常采用科目汇总表的形式来登记总账,通常科目汇总表需要每十天一编制,并登记到总分类账。因此,每当学生做完一张科目汇总,并按照要求登记到账簿后,就针对这次工作进行一次评价,该次评价要包括10%的组内评价,10%的自我评价以及80%的教师评价。

4.2 结果评价

到了每学期末,学生要完成财务会计报告编制、凭证装订、实训成果归档以及撰写实训报告等实训任务,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本学期中小组开展的会计模拟实训情况,学校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评价,结果评价除了组内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教师的评价,还要找一些专家和企业财务工作者对学生进行评价,评价的内容包括:会计档案、实训报告、小组汇报等。最后学校综合全部的评价结果对学生进行综合的结果评价。

5 结语

总而言之,会计模拟综合实训是高等院校会计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内容,因而优化会计模拟综合实训教学,对于提升高等院校会计教学成效和发展学生综合会计实践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现代社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不但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具备极强的实践能力,这对会计人才来说也不例外。对此,高校要重视对学生的模拟实训锻炼,通过仿真的财务场景,让学生学以致用,并在实训过程中,学习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同他人的交流合作能力,不断积累知识,总结教训。同时,高校还要针对这些实训制定一套完善的、合理的评价机制,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教师评价以及社会评价等多方面的评价机制,来提高学生对自身的认识,从而综合的提高学生的会计专业素养。

参考文献

[1] 赵浚,沈应仙.“双重”会计综合实训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3):93-94.

[2] 张岑.会计模拟实训应处理好几个关系[J].教育教学论坛,2013(3):209-210.

[3] 尤敏.谈改进会计综合模拟实训课程教学评价[J].经济视角(中),2012(5):134-135.

[4] 陈娟娟.会计综合模拟实训.中手工会计与电算化会计实践教学探讨[J].商情,2012(41):223-224.

篇3

[关键词] 会计模拟实训 教学特点 成绩评定 实施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对会计人员的技能要求越来越高,会计专业毕业生的业务技能水平直接影响他们的就业。这就决定了会计教育必须要在学生的能力上、素质上下功夫,要让学生在尚未参加工作之前,在学校实验室进行会计岗位的“实战演习”。《会计综合模拟实训》是高职会计专业在第五个学期开设的、融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操作技能和职业素养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我院学生多年的实践,从毕业生反馈的信息看,学生从这门课中受益匪浅,走上工作岗位后能迅速进入角色。笔者在多年的实践教学中对该门课进行了实践和探索,本文拟从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特点和成绩评定入手,总结一些经验和看法。

一、课程教学内容与实施

1.实训准备阶段

(1)实训动员准备。主要内容包括实训目的、要求、内容、时间等,让学生对实训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同时还要向学生说明本门课的考核方式及实训环节的评分标准。这种思想上的动员相当重要,因为会计实训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要学生积极的配合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所以,在开课之前,让学生认识到会计实训是他们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必不可少的条件。(2)分组准备。采取按岗分组,每3~4人为一组,分别模拟会计主管、会计、出纳等岗位,并且要求定期轮岗。(3)实训物品准备。主要包括实训教材、凭证、账薄、报表、科目汇总表、大头针、回形针、直尺、小刀、胶水等资料和物品。

2.教学实施阶段

会计综合模拟实训是模拟企业一个月的经济业务,按照会计核算过程程序进行系统的综合训练。从建账开始到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登记日记账、明细账、总账,最后编出会计报表,完成一个会计循环过程。具体要求学生完成以下内容:(1)建账:主要内容是熟悉企业基本情况,了解企业所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开设账户并登记期初余额。(2)填制会计凭证:主要内容是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这一过程很重要,影响到下个环节,要求学生填制完凭证教师应与学生核对,保证凭证填制正确无误。(3)登记会计账薄:主要内容是根据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登记日记账、明细账,定期编制科目汇总表据以登记总账,并进行对账和结账。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操作规范、账薄整洁。(4)编制会计报表:主要内容是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要求学生学会各种报表的仿制方法,熟悉各种报表格式。(5)整理装订凭证、账页和报表:主要内容是学会会计凭证的装订方法。

本阶段是整个实践性教学的重点,是学生掌握会计知识的关键,每个环节集中体现会计核算的基本原理和根本特点。因为涉及内容多,授课时间长,在内容的安排上,可分阶段分步骤地进行操作和演练,如将一个月的业务分解为上、中、下旬,每个部分作为一个单项实验,便于每组学生同步进行。

3.总结和成绩评定阶段

学生对自己在实训中的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写出书面的实习报告,总结实习经验,找出实习中存在的问题。教师根据学生作业、实习纪律、实结评定成绩。

二、课程教学特点与方法

1.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1)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对于实训目标、方法、进度、要求以及考核方法,实训过程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指导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保证实训的有序性。(2)以学生为主,充分发挥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大量的时间交给学生,学生独立完成从建账――凭证――账薄――报表的全过程,教师的主要任务是针对学生不懂的问题、重点问题或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进行讲解,并随时提醒学生,在实训过程中需注意的事项。由于该门课涉及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因此很可能出现遗忘的情况,所以,教师的主要职责在于点拨学生,把会计专业各门学科知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每一步骤的操作。

2.分组轮岗,力求有序有效

以往会计模拟实训往往是给学生每人一套实训资料,学生一个人充当企业各种角色,既是会计、出纳,又是会计主管,给学生一种混乱的感觉。从实训教学效果看,采用分组轮岗形式,即数人构成一个小组,小组内轮流变换会计工作岗位,定期变化操作内容,大大提高模拟实训的效率和效果。(1)分组轮岗,可让学生体验到企业财务部门中的不同角色,通过交叉变换了解各个岗位的职责,熟悉各个会计岗位的工作内容。(2)分组轮岗,在每个小组内实行分工协作,可以促进相互间的帮助、交流,取长补短,从潜意识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3)分组轮岗,可提高实训效率,每一次的实训内容由一个小组共同完成,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进行更多的内容。每次岗位轮换可与教学内容同步,即按上、中、下旬每旬轮换一次,让学生亲自尝试出纳、会计、财务主管等不同会计岗位的每一具体工作。

3.手工、电算化相结合

一方面,手工实训是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的主要手段,是综合实训的重要环节。通过手工制作,掌握手工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做到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学生在基础课和各专业课曾经进行分阶段专项训练,但在综合实训操作过程中,学生普遍对登账及账户性质、结构及账户对应关系和成本计算知识生疏,反映出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的缺失。因此,综合实训要重视手工的账务处理,加强手工账务处理的训练,使学生全面掌握全盘账务处理程序。(2)目前有许多企业全部或部分实现了会计电算化。因此,手工实训结束后再安排电算化实训,把手工实训资料作为电算化模拟实训资料,学生手工记账结果的准确性再通过电算化的验证,从而比较手工会计系统与电算化会计系统的操作循环过程。可选用当前常用的一种财务软件,如用友或金蝶软件,使学生能真正掌握这门技术,能熟练用财务软件进行会计实务操作,做到一套财务软件的应用,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成绩考核与评定

对学生实训成绩的评定,指导教师要根据训练时学生的实训态度、动手能力和实训结果进行评定,把实训过程的各个环节纳入考核要素中。(1)实训态度最重要,它影响到整个实训过程,并且对学生的职业素养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必须把它纳入考核内容。(2)动手能力是关键,它反映学生现场动手和操作能力,包括能否正确、协调、快速完成实训,能否对实训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正确判断分析和处理,因此它是成绩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3)实训结果是最终,它反映学生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包括实训作业是否规范、清楚、整洁,能否按会计各个岗位完成各项工作内容,因此它也是成绩考核的一项主要内容。教师首先根据学生交来的凭证、账簿、报表的填制情况,给出每个小组的基准分,然后根据实际训练时学生的考勤情况和认真程度、参与程度等对个人进行评分。具体评分标准如下:

1分数等级:优+:90分以上;优:85―89分;良:80―84分;良-:75―79分;中:70―74分;中-:65―69分;及格:60―64分;不及格:60分以下。

2.扣分标准:(1)正确性。要求正确进行实习,每错一笔分录扣5分。(2)及时性。要求按时交实习作业和报告,每超过规定一天扣2分。(3)整洁、规范化。填制凭证、登记账薄及编制报表,要求书写整齐、清楚,不得涂改,必须按规范化要求,如不合格要求,每处扣1分。(4)实习态度和纪律。必须自己动手做,不能抄袭,上课时不能迟到、早退、旷课,迟到、早退每次扣1分,旷课每次扣2分。

四、教学中碰到的问题

1.实训课的实际容量超过实训教材容量

会计综合模拟实训是对学生所学会计专业知识的一次检阅,综合了学生所学会计专业系列课程,包括基础会计、成本会计、财务会计等的内容,而大部分学生已将所学不少专业知识内容遗忘,基础也不够稳固,学生在进行综合模拟实训时感觉比较吃力,故教师在指导实训过程中不断要进行重温知识,工作量之大显而易见。(1)在教学过程中,指导教师应重点讲解、指导依据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及成本的核算、报表的编制,对如试算平衡、科目总汇表编制、账簿的登记、重点说明其理论原理,让学生能在课余进行操作。(2)教师在巡回观察学生操作时,发现学生操作中出现带有普遍性的共性问题,用5―10分钟时间进行集中讲解指导,对每个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操作技能、操作技巧过程中的个别差异,进行个别指导,从而保证学生在有限时间完成实训内容。

2.会计制度变更制约实训教材使用

近几年的发展中,我国先后颁布并修订了多个具体会计准则,实训教材的编写与使用存在着时间性差异和内容的差异,受会计法规颁布与实施及会计教材更新期的制约,教材显得相对滞后。因此,实训教材的选用应定期修订或选订,注意知识的更新,选用教材尽量采用以真实的或者仿真模拟材料编写的教材,用直观真实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薄和报表进行演练。教学中如果不能把握这些变化,会使学生知识僵化,不能适应变化了的社会需要。

3.课程综合化对教师提出要求

会计综合模拟实训是会计专业学生实践的综合训练,同时也是对教师的检验,该课程涉及会计专业各门主干课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对实训教师提出更高要求,即需要比较全面的素质,不仅需要扎实的会计理论知识,同样需要扎实的会计实务能力。我国会计处于转轨时期,政策变化较快,国家几乎每年都出台一些与财务有关的制度、法规、规章。作为财会专业教师,也需要不断更新、拓宽自身的业务技能,认真学习有关会计方面的法规政策,多渠道了解会计信息,注重提高专业素养和实践操作能力,使之能胜任教学相关工作。

4.综合评定学生成绩应注意的问题

学生实训成绩的高低,除了与学生自身有关外,还与成绩评定者有直接关系。这就要求指导教师在学生实训的整个过程中认真观察学生的各种表现,做好考勤以及各组记账情况记录,了解学生完成进度情况,从而在心中给每位学生“定位”打分,对于最后的分数注重“过程”和“实践”的评价。

五、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教学策略的要求

1.对学生的要求

(1)要求学生操作过程中,积极主动地思考、并积极地动口动手。(2)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在操作过程中要努力做到互相合作、互相交流,有探究学习精神。

2.对教师的要求

(1)要求教师熟练掌握学科基础知识、理论体系以及相应的技巧,熟练操作,对授课内容进行认真准备,在教学过程中对所操作内容能贯通全局地开展;(2)在学生的操作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还要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能力以及交流能力。

3.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和仿真的实训环境

(1)实训教学的最大特点就是要改变“教师当主角,学生当配角”的方式,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教学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与教师交流,形成互动、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不致于处于被动状态。(2)应在实训室按会计操作工作规范要求,配置全套模拟手工会计操作的软硬件,包括会计处理程序挂图、工作台、投影仪、装订机、图章等,实训用的凭证、账簿、报表都应和企业财会部门使用的一样。仿真的模拟实训环境、良好的氛围、真实的会计用品,为完成会计模拟实训提供必备的条件。

参考文献:

[1]李逸平:对会计学科实践性环节的评价方法初探[J].会计之友,2006,(3)

[2]郭秀珍:会计实践教学全仿真操作设想[J].会计之友,2006,(3)

篇4

1)“项目化”课程结构。专职教师进企业顶岗实践,会计职业界能手进课堂与学生零距离接触后大家的观点趋于一致,那就是会计岗位工作可以“项目化”。可以按基本会计岗位技能训练———电算会计岗位技能训练—财务管理岗位技能训练这条线设计出“手工会计核算”、“财务软件操作”、“ERP沙盘演练”三个实训项目。

2)“体验式”教学进程。企业会计工作是由主管、会计、出纳最少三人共同完成的,为了让学生明确每个会计岗位职责权限,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由甲、乙、丙三名同学组成一个团队,在实训项目中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不同的工作岗位。以甲同学为例,在该课程中他不再是学生,而是扮演主管的角色,除了完成本职工作(审核、签字)外,还要对“手工会计核算”项目负全责。一个项目结束后,进行轮岗,甲同学在第二个项目中扮演的角色是会计,在第三个项目中扮演的则是出纳。

3)“阶梯递进”的实践教学模式。课程内容难度阶梯式增大,三个项目的实训内容一个比一个更加综合,而且既使是在同一个项目中难度也是越来越高的。阶梯递进不仅体现在教学内容上还体现在能力培养和教学评价中。手工核算项目中重点训练学生的账务处理能力。到财务软件操作项目重点训练的是学生对于信息的加工整理能力,到ERP沙盘实训项目重点训练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计划组织能力。

2企业会计综合实训课程教学流程设计

采取团队合作的形式完成每一个项目,学生完成每一个项目都需经过忆(回顾)-做(操作)-思(思考)-评(评价)四个步骤。忆:本课程在开始时向学生提出整体要求,在每一个实训项目开始时进一步细化教学目标,将目标分解成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及素质目标。目标明确后实训项目开始前专门设计了实训导读环节,实训导读多以流程图的形式给出,学生在实训导读的引导下,回顾已学知识点,解决实训中可能遇到的“难题”。

做:每一个项目都是以工作任务单的形式给出的,学生分工协作各司其责。按科目汇总表的账务处理程序完成连续两个会计月度的手工会计核算工作,提交会计档案。按初始设置-日常业务处理-期末业务处理-生成报表的工作流程利用财务软件完成企业一个月的账务处理工作,提供电子会计档案。按预测-决策-控制-分析评价的财务管理环节的完成模拟企业连续六个会计年度企业运营。提供记载每年经营流程的表单。

思:每一个实训项目后都设计了若干个思考探究的问题,一些问题是关于“做”后的总结,相当于复习。有些是关于实际工作中会发生但是模拟实训中无法实现的操作问题,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通过思考自行找到答案。有些问题是关于会计领域发展的前沿问题,学生在探究问题寻求答案的过程逻辑思维能力、方法能力得以提高。评: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教师评价与小组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考评学生的职业素质。

3企业会计综合实训课程教学方法设计

本课程采用的是项目化的教学内容设计,灵活运用任务驱动法、角色扮演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探究法、协同作业法、直观演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每一个项目都是以任务单的形式给出的,学生在小组负责人的组织领导下,按忆-做-思-评的步骤完成手工会计核算、财务软件操作、企业运营等各项工作。角色扮演法:本实训课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在实训项目中扮演着主管、会计、出纳等不同的角色,在完成会计核算工作的同时,体验着同志间的领导与被领导、工作中的协作、职务权限的分离控制的关系。角色扮演,不仅培养学生较强的岗位适应能力,而且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协作交流能力。

直观演示法: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在课程全程都是学生在操作,对于这些操作性强的实训内容,通过直观演示法让学生直观的看到规范的做法,让其模仿、内化、变成自己的习惯动作,教师将多媒体课件、教学录像、往届学生的作品、来自企业的真实的会计档案资料作为直观演示的道具运用于教学中。教学事实证明,直观演示法生动形象,寓教于乐,提高了学生的实训兴趣,对规范实训操作、提高实训效果具有良好的作用。

案例教学法:本课程实训项目均由企业会计人员与学校教师根据企业实际业务以案例的形式进行设计,因此案例教学法贯穿教学的始终。情景教学法:本课程的三个实训项目分别对应不同的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工作岗位,为了让学生毕业后迅速适应会计岗位工作,融入团队。在手工会计实训室、会计仿真实训室、鑫研税务师事务所工作室这样的工作环境中进行实训。实践证明实训环境越逼真,学生的工作状态越好,工作效率越高。

篇5

关键词:会计综合实训 课件 要素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12-172-02

1引言

《会计综合实训》课程是高职高专院校财会类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是针对制造业会计岗位工作的要求,培养学生认识会计工作的实际操作过程,掌握会计工作岗位中需要的会计核算和管理技能,熟悉会计工作岗位之间的业务衔接关系和内部控制等内容。《会计综合实训》课程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从知识内容上讲,由于实际会计工作的专业性、综合性、规范性要求,使得本课程涉及的知识和技术十分丰富,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涉及核算知识点的难度不大,但学生较难把知识点和技术系统性地串联到整个核算体系中,使学生学习内容偏离了实践要求。由于会计人员本身在企业的特殊地位,在教学时我们很难将企业的真实资料和情境完全搬入课堂,使得实训的实践性较弱。再加上图表多,数据复杂,核算过程中容易混淆表与表之间的数据关系和表与账之间的数据关系,难以在教学中演示具体企业会计核算实践。

由于《会计综合实训》过程中涉及大量的图表、公式、凭证、账户,被学生认为是财会类最难、最重要的学习课程之一。为了能让学生真正掌握课程所承载的会计综合实训知识和技能,采用多媒体教学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与传统教学相比,多媒体教学有其无以比拟的优势,一张张课件可以充分展示账户、图表、公式,还可以播放动画和视频,容纳大量的、复杂的、多样的信息,既节约了课程学习时间也可以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为了使《会计综合实训》教学课程在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课件的制作非常关键。本文通过总结,对课件设计应注重的四个要素进行了介绍,以解决《会计综合实训》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

2《会计综合实训》课件四要素设计

2.1统一性设计

《会计综合实训》课程统一性设计体现在课件的外观和框架两方面。一方面,由于《会计综合实训》课程内容多,核算复杂,教学过程需要大量的图片、表格和凭证等进行讲解,所以课件应该选择颜色明快,装饰简洁的母版,且保持整个课件过程的母版具有统一性。这样既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又不至于太暗陈引起学生的视觉反感。另一方面,《会计综合实训》课件的每个任务模块的框架应保持统一性,第一部分是封面,应该包括整个案例各模块的名称和任务;第二部分是结构框架,分明各模块任务在整个实训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第三部分是模块的具体任务,说明任务的重难点、教学目的以及所需学时;第四部分是完成任务所包含的知识和技能框架,让学生对实训的内容有大概的了解;第五部分是思考题和作业题。课件框架统一性能体现出设计的严谨性,使学生对实训案例的整体结构有所掌握。

2.2生动性设计

由于实际会计工作的专业性、综合性、规范性要求,使得《会计综合实训》课程中涉及的知识和技术十分丰富,实训中需要处理相当多的图表、数字等信息,在业务处理中会较枯燥。因此,教师在课件设计时应该多选择图像、动画、视频等这些生动性的设计要素。课件中不应出现大段落文字,设计时应理清思路、讲明内容、说清要求,多站在学生角度考虑设计要素,做到灵活多样,具有生动性,最重要的是能引起学生 “看”课件的兴趣。

具体做法可参照:(1)在填制原始凭证、编制记账任证、登记账簿、编写报表整个核算过程,应以动画的形式,按顺序填写在真实的图表、凭证、账簿、报表的图片上。(2)错帐更正时,对划线更正法、补充登记法、红字更正法三种,也将相应内容的方法在真实会计资料上做动画演示处理。这种做法使抽象的理论转变为生动形象的实际操作,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了对知识的学习记忆。(3)在对案例中企业环境认知时,特别是企业产品生产过程,可以考虑到企业录制一些简单视频,拍摄一些生产材料和生产过程的照片,这样配合视频和图片讲解,有利于学生认识和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为学生进入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2.3引导性设计

引导性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行动能力为目标”的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在这种理念的教学引导下,学生能主动学生、主动思考和主动创新。这就要求在《会计综合实训》课件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引导性要素。具体设计时可用案例引导、创设情境引导、思路引导。

(1)案例引导。以企业案例特定的会计期间为背景,将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与其生产经营活动相结合,使学生能系统掌握企业会计核算的全过程,从而加强学生对所学的会计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完成理论到实践的认知过程。

(2)创设情境引导。模拟企业情境引导,就是模拟企业经营过程,模拟企业会计岗位、演练职业岗位任务。这种创设情境引导使学生能置身于企业情境中,通过分岗合作完成各项任务,形成了 “以学生为职员、以老师为主任”的教学环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了课堂的学习气氛。

(3)思路引导。会计综合实训内容多,计算复杂,而且内容连贯性强,在学习中确有一定难度,但是还是能有一些关健的引导思路,通过这些引导思路作为切入点来引导学生学习,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可以将整个综合实训案例的过程分为六个部分:企业环境认知,会计核算的前期准备工作,会计核算的日常处理,会计核算的期末结转、期末报表编制与分析。通过这种思路引导学生每个阶段的学习,就可以将难点分解,而且实训过程中对重难点把握的思路很清楚。

2.4关联性设计

(1)内容的关联性。《会计综合实训》各部分内容的关联性非常紧密,所以在课件设计时要考虑内容的关联性。比如在综合实训中涉及到成本核算内容,那么在设计课件时,要通过演示成本核算程序来讲清楚各项费用分配方法在核算程序中的定位;课件设计的主要方法包括:1)在课件中设计流程图来说明成本核算程序,不断强调和演示说明目前实训内容与流程图的哪个环节有关;2)在介绍费用分配时,课件中重点介绍各要素费用等核算与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户的关联性,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了解清楚费用分配方法的应用和程序。3)要有课程的小结,让教师可以通过课件和学生一起总结学习内容,形成系统性的概念,并将前期学习内容和下期学习内容建立联系。

(2)核算数据的关联性。由于综合实训中涉及到大量的成本核算数据,在《会计综合实训》课件设计时,我们需要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面来考虑。例如通过采用“动作路径”设计数据的走向,用线条以“插图”的动画形式表达,通过重复演示让学生清楚数据的来龙去脉;例如通过流程图和T字账户反映成本核算数据的结转,把前期数据和各账户之间的结转数据在课件中上下联系起来。

(3)结构的关联性。相比板书,多媒体教学在会计教学中也存在劣势,就是课件一张张演示过去,不能保留前面的数据,这样就会导致数据间的关联性不能很好的表现出来,所以在课件设计时应考虑结构的关联性,可以使用链接手段。如综合实训各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可通过链接相关图表资料;填制原始凭证、编制记账任证、登记账簿、编写报表整个核算过程也可建立链接来完成数据的连接关系;核算过程中包含的知识点较多时也可使用链接来完成知识点引导。我们要设计一个好的课件,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为了让学生能在课堂上通过课件掌握综合实训的整个结构,给学生留下深刻直观的印象,这些精力和时间是必需的。

篇6

关键词:螺旋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 基础会计

中图分类号:F233;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12-200-02

一、文献回顾

(一)螺旋教学法

最早提出螺旋式教学理论的是美国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布鲁纳(J.S.Bruner),他在20世纪60年代时提出螺旋式课程理念。该理论观点是,要理解、掌握并熟练运用一门科学,不能靠一次学习就能达到目标,学习应该是一种反复的过程,通过科学化的设计在逐渐复杂的情况中加以运用,才能达到不断地加深理解并掌握的目的。目前,这种教学方式已经在许多国家的课程组织编排中广泛应用。

结合国内外学者对螺旋教学法的理解,本文进行观点的整合,将SPIRAL拆分为三个词:境中悟(Situational Perception)、动中思(Interactional Reflection)、自主学(Autonomous Learning)。即首先为学生理解学习某一教学目标创设情境,调动一切教学资源,创造学习的空间,通过各种方法组织学习,最终实现让学生主动去学习的目的。此教学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通过反复多个回合才能达到学习的效果。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习惯,不能照本宣科,而是要科学合理地整合教学内容,开发利用教学资源,让理论知识作为在现实中掌握和运用的工具,得到不断复现,动态螺旋地对所学知识巩固,激活理论,从而使学生达到可以将理论知识熟练运用到现实中去的程度。

(二)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大力开始推行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最早是在德国的职业教育界中出现的一种新兴教学模式。它的理念是,组织学生以项目为导向,参与到整个项目的执行中来,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完成对教学内容的学习。这种教学方式是与现代企业目标相结合的,要求学生将理论知识熟练运用到实践中去,在实现一个一个项目的过程中,自然将理论知识牢固掌握。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项目教学法更好地将学业与就业联系起来,是一种非常适合职业学校的教学方法,有其巨大的教学优势。主要概括为三个方面:其一,以项目为导向,将传统教学中以理论知识的学习为中心转变成以应用、操作能力为中心;其二,将教材归纳设计为各个项目,以项目为中心而不是仅以书面的知识为中心;其三,改变传统的教师“一言堂”,引导激励学生主动去探究,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二、螺旋教学模式在项目教学法中应用的可行性

(一)两种教学方法的优缺点

采用以项目为驱动的教学模式的缺点在于,一方面有些项目过大,学生在学习时可能已经将之前所学的知识点遗忘,从而失去完成任务的兴趣和耐心;另一方面,教师在设计项目时,由于对课程和项目教学法理解存在偏差,可能在组织教学上不能全面涵盖所有知识点,有时为了凸显“项目”的意义,生拉硬套一个项目的帽子,实际上还是按照原来的方法组织教学。

采用螺旋上升的教学模式要求在学习的不同阶段反复出现特定的教学内容,通过重复让学生对学科内容不断熟悉深化与拓展,这就要求在一定的课程难度控制下,对学科内容要做到统筹和优化,并扩展其深度、广度。

(二)两种教学方法结合的可行性分析

项目教学法最大的优势是,项目一般具有完整和独立性,并可联系到实践。而螺旋教学法着重知识的重复和拓展。这两种方法可有其优点和不足,我们可以尝试将这两种教学方法相结合,解决项目教学法在项目完成过程中学生容易前学后忘,不能熟练系统地掌握理论知识的缺点,也避免了教师的项目设计可能出现的不足,同时项目的设计也解决了螺旋教学法要求统筹优化教学内容的要求。

1.项目教学法和螺旋教学法看似两种不同的教学模式,但这两种方法存在诸多的共性。其一,这两种教学方法都是要求对知识的灵活运用,都要求将原来的学科体系重新编排设计,要求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螺旋教学法为实现知识的不断加深与拓展,要求对学科知识进行优化与统筹,以加深知识的深度、广度。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所学内容进行设计,编排成一个一个的项目,每个项目都是独立部分,结合螺旋教学法,让每个独立的项目在完成的过程过实现知识的复现与加深。

三、螺旋教学模式在项目教学中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以会计专业为例

财会专业是当今的热门专业,报考人数逐年递增,而另一方面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情况却不容乐观。大部分会计专业应届毕业生到了用人单位后,面对单据、凭证、账表无从下手,于是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都希望招收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会计人员。因此,这就造成了越来越多的矛盾,导致学生无法就业。究其原因,明显是如今很多高校重理论轻实践,鼓励学生不断考证而忽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这些高职校目前的这种人才培养结果与社会需求就存在脱节。要解决目前的困境就应该通过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来消除学生对现实工作的陌生,让学生提前适应工作的要求。虽然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已经开始在会计人才培养方案中加入实践教学这一环节,但绝大多数还是在原有实训基础上的简单拓展,教学体系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尚未完全形成,实践教学平台的搭建也还不能满足社会对会计人才的要求。本文将以会计课程为例探讨螺旋教学模式在项目教学中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力求完善学科体系建设,帮助学生完成由理论到实践的过渡。

(一)螺旋教学模式在项目教学中的实践教学体系基本框架

螺旋教学模式在项目教学中的实践教学体系基本框架如图1所示。

螺旋教学模式在项目教学中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将学生学习过程分为逐步递进的五个阶段,第一阶段的学习都是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的延生与拓展,既是上一阶段所学的重复与应用,又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好基础,是一种迂回的提高,这就是所谓的螺旋上升式教学模式。

(二)螺旋上升式项目教学模式的具体内容

1.第一阶段是学生完成项目任务阶段。根据“全国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和企事业及公司对会计的基本要求,对基础会计这门学科内容进行总结设计,本文将教材内容分为六大项目和14个典型工作任务,见表1。这14项工作任务,是结合理论与实践工作编写的教学案例,工作任务中涵盖了基础会计这门学科全部的知识要点以及技能要求。

在这一阶段,学生的任务就是根据教师设计的项目完成工作任务,要求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每一个任务都可以设计一个富有趣味性的情境,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他们的好奇心,通过提出任务――分析任务――完成任务来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完成任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通过创设情景,演示并讲解为学生自主学习搭建支架,最终让学生自己去操作,完成一个一个的工作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理论知识,并将理论联系到实践中去,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并给了学生足够的空间去实现他们的创新思维。

由于高职校有中专和大专之分,且各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同造成了学生基础参差不R,在教学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各位学生的学习能力,可以采取分组教学法,每组5至8人,课堂上可按组坐在一起,让学习基础好的积极性高的同学带动学习程度不高的同学,以此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这样做既解决了教师在课堂上指导来不及顾及到每一个同学的缺点,又能增强同学们互相协作的氛围,培养学生团结友爱,共同进步的良性学习风气。

2.第二阶段是综合实训阶段。在这一阶段,就是把上了阶段的第一个项目中的分任务进行整合,复习回顾项目所涉及的知识、技能,形成综合的实训。教师在这一阶段可以根据综合实训的要求设计实训具体内容,编写实训指导书,学生可依据指导书,完成具体的综合实训的内容。完成后可根据指导报告中提及的知识、技能点进行自我评价,找出理论学习还不足的部分,完成实训总结。教师根据学生的实训总结和操作情况进行归纳评价,重点部分可进行再次讲评。

综合实训在设计时要考虑到学生基础和能力的不同,可以划分为必做和选做两部分内容,布置不同的实训作业。每一个综合实训都只有一个实训目标,在保证基础教学要求的前提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主选择实训的作业。这样,满足了不同层次的学生有差异的学习程度,实现了分层教学的目的,达到同一实训内容下实现不同的实训要求。充分考虑了每一位学生的情况,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第三阶段是校内综合实训阶段。根据教学总体设计,安排三周左右校内综合实训。高职校的基础会计校内综合实训应模拟企业实际情况,设计典型经济业务,让学生完成从建账――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整个会计基本流程。并且,可以利用校内模拟实训室学习的机会,在网上练习如何填制支票、本票、汇票以及学习银行转账业务。通过这一阶段的实训练习,帮助学生们直观地理解熟悉会计核算整个流程,也加深了学生对基本会计原则和方法的认识。学生在校内实训的过程中将手工实训与会计电算化实训相结合,更能很好的掌握了电算化的操作内容与方法,利用学校配备专业的有针对性的会计模拟实训软件,在会计电算化训练室,完成由记账凭证到最终报表生成的全过程,以此适应如今大部分企业运用会计电算化的要求。

在整个实训过程中,教师要随堂进行讲解、示范,观察学生实训过程,及时发现实训中的问题并进行指导,保证实训的效果。

4.第四阶段企业参观运用。在这一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学校根据教学计划应带学生到相应对接公司进行参观实训,了解公司实际应用的会计电算化软件,以及观察学习具体的公司财务工作。

学生在参观过程中,可以了解到会计岗位在现代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加深学生对这门学科知识和实际工作岗位应用价值的理解。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职业使命感,增强职业素养的培育,进一步提高他们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意识。

5.第五阶段为考前回顾实训。会计岗位要求学生在最终要通过全国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高职院校学生在课程结束之后,全部学生将参加这项考试,考试分为基础会计、财经法规、会计电算化或珠算。其中基础会计和财经法规为理论知识考察,是对这两门课所涉及到会计基本原理的一个综合检验;会计电算化是对会计软件使用情况的考察。在考前,通过考前回顾实训,对本课程全部知识点进行总结性回顾复习和训练。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不仅为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会计理论知识和技能创造了条件,更为学生顺利通过全国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四、总结

学生通过以项目为导向,螺旋上升的教学模式,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基础会计课程的兴趣和热情,认识到岗位工作的重要性,培养了他们职业责任心和职业道德。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了学习,能够将理论联系到实际,并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整个学习实训过程,增强了学生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同时创新能力、设计能力也得到极大提高,为他们顺利通过全国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 王觉.基础会计课程建设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5)

[2] 周剑.刍探高职院校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改革[J].经济师,2006(1)

[3] 徐宁文.情境教学法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界

篇7

关键词 财务会计 四结合 模式

一、课程教学模式改进的意义

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会计改革的不断深化,对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培养符合经济发展要求的高水平的会计人才,是会计专业建设的核心问题,也是每个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目前,高职财务会计课程群的教学内容一般以财务会计、财务会计实训为主要课程内容。从财务会计的教学方法来看,大多都是采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步走,即先行理论教学,后进行财务会计的实践教学;还有部分学校即使进行了实践教学,但由于实践教学实施方式、实践内容的设计、组织方式不尽合理,教学效果较差;各类考试也均侧重考核规则的记忆程度,学生则沿袭了应试教育下的传统学习习惯,被动接受,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难以系统地理解会计知识和会计思想,学生基础理论不扎实,缺乏足够的职业判断能力和实际岗位工作能力,很难适应会计工作日益发展的职业要求。因此,改变原有教学程序,重塑新的教学思路,优化课程设置,调整课程设计,突出实践能力,探索具有高职会计教学特点的课程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二、“四结合”的教学模式

财务会计课程“四结合”教学模式具体是:理论教学与单项实训教学同步,融“教、学、做”结合;分岗实训与综合实训相结合;手工账实训与电算化实训相结合;校内模拟实训与校内真账实践相结合,以期提高学生的实际业务水平,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合格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一)理论教学与单项实训教学同步,“教、学、做”结合

财务会计课程群“教、学、做一体化”,是将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训教学内容有机地揉合在一起,做到了系统性和实践性的有机统一,将原来的课程同与之相配套的实训课题有机组合。财务会计课程以会计职业岗位群对会计核算知识的要求为目标,以对外报告的会计信息生成为主线,以四项会计假设为前提,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为基础,以通用内容业务具体准则为补充内容体系,最后以财务报告为总结,形成相应的内容单元;同时,将财务会计单项实训课提前,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同步实施财务会计单项(各个内容单元)实训,边教边学、边学边做。这种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可使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际操作的训练在最短的时间内紧密结合,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又深化理论,并且与职业资格考证体系一致,使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

(二)财务会计课程群分岗实训与综合实训相结合

会计核算需要一定的理论水平作为职业判断的基础,同时又要严格按照制度规定进行实务操作。《财务会计》课程以会计职业岗位群对会计核算能力的要求为主线,突出会计核算业务操作。基于中小型组织将会计分为若干岗位,主要训练出纳岗位、财产物资岗位、往来结算岗位、成本费用岗位、财务成果岗位、资金岗位、总账报表岗位等工作领域的业务操作;采用一岗一人或一岗多人形式,形成一个会计工作团队,既分工、又协作。在组织方式上,按内控制度和不相容岗位分离原则,分为财务负责人、制单会计、记账会计、出纳、审核等岗位,共同组成一个实训小组,定期轮换,达到掌握会计职业各个岗位、各单项技能的基本要求。

(三)手工账实训与电算化实训相结合

会计手工模拟实践是基础,它可以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和理解会计活动的全过程及其规律,而会计电算化模拟实践是对手工模拟实验的升华。它是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和手段,进行全面系统的会计电算化处理,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很多用人单位也将电算操作能力列为招聘的条件之一。根据社会的这种需求,在手工会计模拟实训基础上,利用手工模拟资料开展会计电算化模拟实训。其方式是在上述手工完成综合实训资料――会计凭证填制、账簿登记、会计报表编制的基础上,将会计凭证输入计算机,同时完成会计电算化的账务处理及会计报表的编制,将两者有机结合,相互渗透,巩固学生会计业务的处理能力,提高综合实践能力;能熟练使用和掌握现代财务管理软件,提高职业适应能力。

(四)建立校内记账公司,校内模拟实训与真账实践相结合

无论是财务会计单项实训、财务会计岗位实训、财务会计综合实训都是校内的模拟实训,要实现零距离就业,需要有紧密型的实践基地的实践。校内外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实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职学生与职业技术岗位”零距离”接触,巩固理论知识、训练职业技能、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实践性学习与训练平台。但是由于会计岗位的特殊性,校外实训基地实际上很难让在校学生接触到真实、完整的会计内容。因此,在校内建立工厂化的实训基地――会计记账公司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通过校内具有双师资格、具有实践经验的会计教师,聘请相关企业的会计师、会计工作者共同研究建立校内记账公司,争取一定数量的企事业单位的支持,获得会计业务。记账公司可接纳教师兼职顶岗工作、接受学生顶岗实践,成为能给学生真账实践的基地。全真的资料,全真的操作,全真的感受,以一家典型企业的实际经济业务为范例,让学生按手工账操作、电脑账操作、纳税申报三大模块对企业会计工作进行一系列的会计岗位工作操作。真实账务流程、真实票据、亲自参与报税,独立全盘操作账务、税务,系统地学习和掌握会计岗位所需的基本技能与专业技术,取得实际工作经验,巩固、综合、强化实践能力,实现学院职业教学、学生岗位素质培养、公司获取盈利等的多赢。

财务会计的课程群通过循序渐进“四结合”教学方法的实施,培养和提高学生会计职业核心能力及其综合素质,架起沟通社会与学校的桥梁,培养出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等应用型会计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篇8

仿真商业环境下综合实训教学是高职院校培养学生技术技能的重要途径。我国高职院校综合实训教学存在师资力量不足、社会企业参与不足、重视程度不足等多项问题。调查高职院校综合实训课程现状,全面探析其综合实训教学问题,发现产生问题的原因,同时为相应问题提出策略十分必要。

关键词:

高职院校;财经;实训室;现状;问题

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综合实训课程已经成为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重要部分。然而,高职院校在构建综合实训课程体系方面往往采取比较简单的重复技能训练,学科知识相对单一。学生在校期间即便完成综合实训课程也与社会需求、企业实际工作要求相差较远。通过对高职院校综合实训教学的调查以及相关问题的探析,让高职学生处于全仿真的商业环境下,模拟企业的真实运行,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可以说,仿真商业环境下综合实训教学是当前高职院校课财经专业课程改革的现实选择。

一、关于高职院校财经综合实训教学存在问题的调查

高职院校既要培养学生必要的专业知识,更要注重学生职业能力、职业素养的培养。实训和实践教学是课程体系的重要部分,但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实训技能培养明显不足。为了查找综合实训中存在的不足,笔者走访了25家用人单位、60名已经毕业的学生。

(一)对企业调查

1.样本情况。此次样本选取是与笔者学校进行校企合作的单位25家,笔者学校每年有200多名学生进入这些单位工作、学习。在调查过程中,以上述25家企业作为参考样本,调查本次实训的满意度,并做好满意度统计分析工作,有很强的代表性。

2.调查统计与分析。在调查企业的过程中,主要针对的是学校专业综合实训能在多大程度上让企业满意。同时也对在样本单位工作的部分学生60人进行调查,在此一并分析,进行总结,调查结果如表1。根据表1分析结论,学生、企业对大多数的高等职业院校的综合实训教学的态度满意度较低,其中,学校综合实训真正能够使得企业满意的不过16%。所以,对于高职学校来说必须继续努力完善实训教学制度,更加彻底的落实实训教学政策。

(二)关于学生调查

1.样本情况。该次调查主要是针对哈尔滨科学技术职业学院财经系会计专业(注册会计师方向)2012、2013级毕业生。在对毕业生访谈的过程中,首先将其分组,然后让他们仔细填写问卷调查,大概一周之后,实地考察的处于实习的毕业生有40人,顺利毕业并且找到工作的学生28人,最终回收的可用调查问卷60份。

2.调查统计及分析。第一,最高效的实践技能分析。学生认为最有用的实践技能是什么呢(可以多选)?分析结果见表2。根据表2可以分析结论,学生认为在校期间最重要的实训教学是会计操作技能、会计电算化技能、计算机技能,分别占80%、66.67%、50%。可见,学生在校期间应该大量进行会计账簿的登记与编制、会计凭证的填写、财务报表的编制与分析的实训练习,从而提高学生的会计操作技能。同时,从手工记账过渡到电算化操作也非常必要。我国现在大力推动会计技能大赛,也是对会计实操以及会计电算化的高度重视。在工作中OFFICE软件的应用也非常广泛,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关键技能。第二,关于调查分析实训内容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你个人觉得通过了学校实训学习,在实际工作中还会遇到那些问题?学生从自身经历感受出发,回答结果总结如表3。根据表3的调查结果可知,学校综合实训环节中,对银行结算业务、企业纳税申报业务的模拟非常欠缺,使学生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能力脱节,对学生就业不利。第三,对教师、教材和校外实训基地的调查分析。教材能否满足职业教育实训的要求?结论如表4。根据表4分析结论,60%以上的学生对实训教材并不满意,认为实训教材与实训课程要求不匹配。根据表5分析结论,70%以上的学生认为高职院校的教师实训课程授课效果不理想,通过访谈,很多学生反映教师授课方式单一,授课内容陈旧,技能水平也不理想。

二、高职院校财经综合实训教学存在问题及原因探析

(一)高职院校综合实训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当前,报考财经类专业的学生在持续的增长,企业在看中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学生能否真正的学以致用,这就对其实践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各个高职院校想要满足社会需求,就必须加强对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断完善教学实践制度,落实教学实践政策,增加教学实践资本,以此才能立足社会。但是,不同的高职院校其背景及具体情况都不尽相同,办好综合实训教学的能力也相差甚大,只是进行了实验模拟,要形成完整的体制,还要克服很多困难。想要培养出具备真才实学,技能超群的人才,高职学校必须找出自己在实训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和需要克服的障碍,从而健全综合实训课程体系[1]。

1.课程体系改革没有获得实际意义的突破,实训教学内容比较单调。实训教学计划、课程编制在很多情况下沿用了传统模式,理论教学比重较大,实训课时偏少,技能项目缺乏,技能训练课时数不足。实训教学内容不合理,很难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笔者做了深入的调查,结果表明,58.33%的学生不能熟练的完成银行结算工作,这进一步映射出,实训内容是不够合理的,不仅不能让企业需求得到满意,也不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取所需。在对实践内容选取的过程中,并没有做深入研究,只是生搬硬套的挪用了企业经济活动,更甚至离开企业真实的经济活动,自己编造。财经类专业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的课程大同小异,丰富度不足,根本无法使大部分学生学习到自己需要的知识技能。

2.综合实训相关课程缺乏系统性、综合性。大部分高职学校所采用的实训课程并不是针对企业某岗位的需要而设计的,而是被限制在单科范围内,割裂了课程彼此之间的关系,所以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必然不能将知识系统的串联起来。这就导致学生不能全面的学会一道操作程序,不能对自己的岗位做更加深入的理解,也就注定学生不会为企业做出更大的贡献,对于学生自身来说,其职业能力也被局限。实训内容缺乏多样性,没有完整的实训项目的所有程序。学生能够学到很多专业知识,但是却并不能够真正的学以致用,在实际工作中束手无策。

3.综合实训课程的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实训教学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耗费巨大,所以大部分高职学校只是在接受检查的时候才会大力实施,或者在招生宣传时这样做,在平时根本不会去主动开设实训教学的,所以在平时,实训教学就趋于形式,还有学校好多年都不会开展一次实训教学,致使实验室空置无用。学校对于这种状况也不采取措施,认为开展实训教学投入大,效果慢。

4.校外实习实训的组织开展存在较大困难。对于理工类的毕业生来说,可以大量的到一些制造工厂实习,但是财经类专业不行,一般企业不需要那么多实习生,正常也就接收3-4人,所以财经类学生想要出去实习是非常不易的。同时证券、银行、企业财务部门等为企业自身各方面着想,出于保密性、特殊性和安全性考虑也会限制实习生进入企业实习,校外实习基地也不容易建成,实际运作起来困难重重。

(二)高职院校财经综合实训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探析

目前,高职院校综合实训教学的实施之所以困难,原因来自多个方面,很多高职院校面对各种问题也采取了相应的方法,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整体效果并不显著,进一步分析导致高职院校存在问题的因素,对于探索高职院校综合实训教学模式途径十分必要。

1.综合实训师资匮乏。由于高职院校综合实训课程具备完整的体系,其内容比较综合,专业知识基础、较强的动手能力、丰富的实践经验、灵活的教学技巧、技术应有能力等也都是综合实训教师所需要的素质。可是我国目前并没有针对职业教育教师执业资格认证标准做出专门规定,大部分的实训教学教师在从高职学校毕业之后,就开始了实训教学的生涯,虽然说他们专业知识比较丰富,学历水平也不低,但是没有经验,所以专业职业化水平较低,对企业岗位需要的人才所必须掌握的技能懂得太少。根据笔者的调查,70%以上的学生对实训教师不满意,认为实训教师的技能水平不能很好指导学生实训。除此之外,政府既不能提供资金上的支持,也没有颁布相应的鼓励政策,加上制度上的不完善,行业专家与企业参与“双师型”建设工程仅仅是走个形式而已。高职院校综合实训教学无论是教师数量还是资金投入都比较匮乏,使得其学校教学水平居于低位,而高职学校的办学特色也得不到展现。

2.综合实训设施不够完善。高职院校综合实训教学是为了通过真实的工作过程和全仿真的工作环境,让学生在完成真实的工作任务中理解掌握职业活动所需要知识与技能,获得职业能力。随着国家对技能型人的高度重视,很多学校加大了对综合实训设施建设、但由于投入资金巨大,教学效果不明显,甚至部分学校只提供外部参观[2],实训设施建设流于表面。有些高职院校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束缚,经济实力不足,在这个方向上投入的就少,导致实训教学的设施比较落后,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也就使得教学质量居于低位而不能得到提高,实训的效果也不明显,对于学生来说,其职业修养得不到进一步提升,职业能力也得不到相应的发展。

3.行业企业参与综合实训教学不足。高等职业教育能不能真正的贴近实践取决于其教育类型。但由于师资、观念、专业体系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企业、专家不能充分的展现他们的优势,高职学校没有配备充足的实训教学设施,也没有完善的实训教学制度,因此没有合理的实训教学内容,导致与企业岗位不能有效的衔接,模拟程度较低,同实践联系疏远。综合实训教学仅仅局限于单科训练,缺乏适用性、针对性,不注重职业能力的发展,学生没有兴趣,学习也就不积极。高职毕业生无论在知识掌握还是技能发展上都不能达到企业的要求,所以高职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不成功的。

4.综合实训教学评价缺乏明确的职业能力评价标准。当前,大部分高职学校实际上根本不具备考核研究实训教学的能力,也没有指定衡量职业能力高低的指标。综合实训教学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仅仅是以参与为标准,实训教学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职业素养的提升没有得到加强。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综合实训课程目标没有得到充分展现,很难合理评价学生职业能力素养[3]。

参考文献:

[1]陈小龙.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综合实训课程建设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2.

[2]颜俊太,商利斌.高职综合实训课程建设若干问题思考[J].亚太教育,2016(4):160.

篇9

一、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树立模块式教学理念

会计基础传统教学模式是:先学习会计基本概论、会计要素及会计等式、会计科目与账户,再学习借贷记账法、会计凭证、账簿、账务处理程序、成本计算、财产清查、会计报表,最后再综合模拟实训。这种模式会使刚刚入学的学生感到特别难学。因此教师可以按工序要求重新整合教材,让学生从身边接触的取得、填制“发货票”或收到、填制支票业务开始,即从填制、审核原始凭证开始,由浅入深,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再通过动手填制、审核记账凭证,逐步提高学生对学习会计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兴趣;直到登记账簿,再到编制会计报表的整个工作程序。学生完成上述操作后,就会对会计工作有一个完整清晰的认识。最后,教师再安排学生学习会计的一些基本理论。这样教学效果及学生学习兴趣也就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二、按工作程序划分会计模块,合理安排教学计划

课程的安排可采用模块的方式,把会计工作的整个流程分解成一个个模块,在每个模块中完成其相应的工作任务,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程序。会计工作的主要模块应包括以下内容。第一模块:填制、审核原始凭证。学生从身边的经济业务开始,边做边学习如何填制各种原始凭证及如何审核原始凭证。如“发货票”、各种支票、收料单、领料单的填写。通过本模块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原始凭证的内容和填制要求,通过观看、讨论和亲手填制原始凭证的过程,自己分析、归纳、总结出原始凭证的填制、审核要领,进一步体验原始凭证与生活和工作的关系。第二模块:设置科目与账户。介绍会计科目与账户、会计等式,熟悉借贷记账法的基本规则。本模块以“够用、实用”为标准,学生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在理解科目和账户的基础上,运用借贷记账法,学会简单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及要领。本模块的主要作用是掌握、运用借贷记账法的基础理论知识,为以后模块的操作服务。第三模块:填制、审核记账凭证。在第二模块的基础上,把第一模块的业务填制在本模块上,使学生熟悉记录过程。本模块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观看、亲手填制记账凭证,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工业企业发生的主要经济业务,能够编制出正确的会计分录,从而培养学生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本模块要通过大量练习培养学生耐心细致、工作踏实的处事作风,为学生成为职业会计人员奠定基础。第四模块:登记账簿。根据第三模块的结果,将经济业务进一步分类归集在账簿中,完成记账过程。本模块通过学生观看、亲手尝试不同种类的会计账簿的登记过程,由学生自己分析、归纳、总结出会计账簿的设置及登记要领,从而理解会计账簿在会计核算中的作用和重要位置。第五模块:成本计算和财产清查。每个结账日,根据第四模块的账簿记录和库存实际,计算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并进行财产清查,以确保账实相符。通过本模块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成本的计算过程,培养学生精打细算、增产高效的主人翁意识。第六模块: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在保证第五模块账实相符的情况下,根据第四、第五模块的数据,编制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企业的财务会计报告与国家和社会公众的经济利益是息息相关的,如果会计人员不能客观公正地披露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就会使国家和社会公众的利益受到损害。通过本模块的学习,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肩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第七模块:综合实训。在学生完成第一到第六模块的专项实训后,教师可选择一个有三四十笔经济业务的实体企业,力争以全真的实物为载体进行综合模拟实训,进一步加深和巩固学生的技能,让学生熟练掌握会计的流程和操作要领。本模块根据课时要求,也可以安排在第八模块完成后进行。第八模块:会计基本理论知识。学生学习完第一到第六模块后,已经对会计工作程序有了一个完整、清晰的认识和理解,初步掌握了会计工作的基本操作技能,这样反过来再系统学习会计基本理论知识就变得容易多了。会计基本理论知识包括会计基本概述、会计对象、会计核算基本前提、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方法、会计工作组织及法规等。本模块的作用旨在进一步完善学生的理论体系,让学生对会计工作有一个完整的、清晰的认识,从而为后面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三、实施步骤

每次授课时,教师可按以下程序进行授课过程的安排。教学目标:提出教学要完成的任务以及要达到的教学效果。教学目标可分为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思想目标三个方面。实训准备:本次模块教学所需要的设备和用具等,如多媒体、课件、与会计有关的票据、表单、办公用品等。工作过程描述:工作过程,即“为完成一项工作任务,取得相应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教师可通过语言或多媒体等手段对本次工作任务及流程进行描述,旨在让学生了解本次实训的流程、达到的要求等,使学生做到有的放矢地进行实训。讲述相关知识:对工作过程中所涉及的重点知识及技能进行讲述,阐述和表明为完成本次任务所需要关注的重点环节及解决的办法。操作演示指导:指出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帮助学生找到解决的办法,并就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演示讲解。这是模块教学的核心环节,应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导向,师生双方通过互动、愉快地完成教学任务。巩固提高:通过练习、实训等进一步巩固本次实训,做到熟能生巧,举一反三。总结归纳:归纳本次实训的流程、操作要点、重点难点知识及基本技能,总结实训心得,撰写实训报告,完成实训任务。模块教学的时候应体现任务性,加强实际操作,重在使学生掌握操作技能。

四、考核评价方式

基础会计课程的考核采用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的原则,最终确定学生的学习成绩。学生平时的考核以会计职业要求为标准,从学生的学习态度、操作的规范性、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着重考核学生会计基本技能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部分成绩占30%。期末考核以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标准进行实践性操作考核,即由教师选取一个企业的经济业务,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账务处理,完成从规范地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到最后编制会计报表的整个会计流程。这部分成绩占70%。

五、教学要求及建议

第一,在每个模块教学的时候,教师首先应该让学生认清本模块在会计实际工作中所处的位置、作用及相关要求,注意每个模块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样才能使学生快速与会计实际工作接轨,做到有的放矢地学习,达到岗位能力培养要求。企业日常会计工作的程序为:填制、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教师在进行模块教学的时候,应紧紧围绕这一主线展开教学,让学生时刻体验到每个模块在这一主线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二,在模块教学的过程中,应体现“模块”特点,紧紧围绕本模块的功能和作用展开教学。应以实务教学为主线,以技能培养为核心,教会学生怎样做,理论知识穿插于操作之中,让理论为实践服务又指导于实践。理论知识的讲授以达到本模块“需要和够用”为标准。第三,突出互动环节。教师可借助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根据教学规律,精心编制多媒体课件,搜集一些资料,采用大量图片、动画、录像等多媒体元素,通过“想一想,练一练”等过程,逐步演示思维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互动环节教师要由以“讲”为主变为以“导”为主,学生要由以被动“听”和“看”为主变为以主动“想”和“做”为主。第四,借助财会模拟实训室,合理利用有效资源,实施专项和综合技能实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选择一个现实中的企业,以他们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例,经过必要的增改,变成适合模块教学的生动案例。教学所采用的各种票据、凭证、账簿、报表等也要力求以现实会计工作中的实物为标准,进行真实性教学,以体现“真实感”,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专项实训的目的在于: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让他们掌握每个专项的操作要领的同时,掌握一些会计和法规的基础知识。综合实训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会计工作的流程及技能技巧,综合运用各专项技能,熟练地完成整个会计的核算过程。

六、小结

篇10

[关键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模式;建构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19-0069-03

[作者简介]王悦(1984―),女,吉林长春人,本科,吉林广播电视大学教师,研究方向:会计学教学。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在经济管理活动中的重要地位越来越突出。与此同时,社会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规划并设计合理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而专业的能力结构,实现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一教学模式的核心在于专业教学与实践训练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训练中掌握理论知识,在实践训练中应用理论,从而实现会计专业教学理论实训一体化。

一、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核心思想与内涵

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与我国近年来职业教育所推行的“项目导向”和“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具有相似性,它们均是一种将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融为一体的教学模式。所不同的是,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核心思想在“行动”,强调理论知识围绕“行动”展开,并以解决工作任务的“行动”作为教学进程的导向。通过工作任务的设置和安排完成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一体化的进程。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要在课堂上完成专业能力的培养与实践技能的训练,并且努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模式具有综合性、实效性和科学性的特点。该教学模式解决了传统教学中的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矛盾,更能体现以能力为本位,突出实践技能培养的教学主导思想,将单一的基础理论知识教学转变为建构学生综合专业知识的教学体系,将单项技能教学转变为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这种教学模式能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扩展“知行合一”教学理念的内涵。

二、会计专业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建构

(一)建构会计专业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原则

1.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相结合

会计理论是会计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对会计实践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教师应将实践训练作为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实现理论与实训的有机统一。在我国古代的经济活动中,会计学徒都是跟着经验丰富的老师傅边学边做成长起来的;近代以来的会计教育渐渐偏向于只注重理论学习,轻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而且这一问题到今天已经非常严重。多年以来,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毕业生需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在职培训才能正式上岗,这不仅浪费了学校的教育资源,浪费了用人单位的人力和财力,也浪费了学生的时间和精力。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坚持理论实训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加大实践性教学内容在整个教学体系中所占的比重,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应用理论知识。

2.坚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原则

这一原则做到了课堂内外的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并且将实践延伸到校园外。随着校企合作的深入,让学生到会计岗位任职,真实接触会计工作,体验企业文化,认同企业理念。岗位锻炼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在具有复杂性压力性的工作环境中的综合实践能力,让学生在纷繁复杂的情境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这才是社会所需的能力。因此,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必须充分重视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要让学生到实际工作环境中去体验工作岗位的真实性、复杂性和综合性。

3.贯彻“一教双证,课证相融”的原则

要把学生培养成“毕业就能上岗”的专业人才,需要努力贯彻“一教双证,课证相融”的原则。让学生在毕业前就能获得国家会计职业的从业资格,缩短学生“上岗”的时间,有效节约社会资源。高职院校应开设相应的专业课程,将证书考试大纲和专业教学大纲结合起来,强化学生技能训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确保学生完成专业课程学习之后能够顺利获得相应级别的职业资格证书,具备就业、上岗的资格。

(二)加强会计专业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基础建设

1.建构以提高技能为目标的实践性课程体系

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把实训课程作为一门专业主干课程单独设置。这门课程与理论课程在同一学期开设,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进行实际训练。课程的目标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每个独立会计业务的处理方法。除此之外,将学生在校期间进行的综合模拟实训、工作能力训练和顶岗实习都列入教学计划,作为学生的必修内容,与实践课程构成完整的会计主干课程,形成贯穿学生各个学习阶段的“全过程”实践性课程体系。

2.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

理论实训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需要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向“双师型”转变。要逐步把具有行业工作背景作为高职院校聘用专任教师的必要条件,要鼓励会计专业的教师利用各种途径“走出去”。例如,学校可以组织会计专业的教师参观教学改革走在前列的学校,与这些学校的教师交流经验,开阔教师的眼界,持续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学校可以制定相应的奖励制度,鼓励会计专业的教师参加各级教师、会计职业知识、技能竞赛;学校还可以根据会计专业的课程需要,鼓励本专业的教师利用授课之余的时间参加各种社会实践,诸如在会计师事务所、企事业单位担任会计工作,为仿真实训教学积累丰富的经验、资料和案例,使会计专业教师的理论与实践能力不断提高。

3.更新与完善教学的硬件设施

为适应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要求,高职院校应提供符合实训要求的教学设施。例如配备先进的银行会计信贷业务、证券投资与外汇交易业务、保险业务的实践教学软件;建成模拟银行、模拟证券等多功能实验室。这些教学设施应紧密追随会计专业发展的步伐,发挥专业实验室的综合作用,保证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符合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三)明确会计专业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阶段性目标

1.学期专项会计实训

让学生熟练地掌握各种专项会计实务处理技巧是这一阶段教学的主要目标。可以开展“真账分析实训”,主要是提供被模仿的样本并作为分析会计业务的账证基础。学校会计专业所用教材上的例题多为文字描述,和实践脱离较大。因此在会计实训教学过程中学生要学会读懂凭证、账簿上所反映的经济业务。在这个环节的训练中,教师不能直接告诉学生数据,而是让学生自己从账证中寻找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说明,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2.会计岗位综合实训

这一阶段的教学目标综合性比较强,是会计专业课程教学的归纳总结阶段。要求学生在上一阶段学习的基础上,掌握会计业务处理的整个体系中各项专项业务之间的联系。这一阶段的教学内容要求更具有全面性和系统性,教学内容可以安排为实际操作演练。例如,让学生通过扮演各种角色来实践操作某单位的会计业务,在实践操作中让学生明确会计岗位之间的相互联系及会计工作的体系。

(四)建立和完善会计专业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质量考核体系

新的课程评价观认为,教学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重要的是为了检验和改进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会计专业课程评价应是一种评价目标多元化和评价方法多样化的评价体系。这种评价体系不仅要关注学生专业课程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还要关注学生在学习的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

理论实训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不仅要关注学生理论知识的习得,还要重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中活动经验的获取。因此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客观的评价,就需要教师将评价的重心放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上。这种评价方式要关注学生参与学习的程度、合作交流的意识和情感态度的发展。学生能否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是评价体系中的一项重要指标。

传统的学习评价注重理论知识的考核,而对实训技能考核偏少。在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模式下,为了突出实训性教学的重要性,应加大实训考核的力度,分阶段考查学生的各项实训情况。会计专业学生的课程成绩应是理论考试成绩、实训考试成绩、平时成绩的综合,其中实训成绩约占综合成绩的百分之四十左右。在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模式下,考试形式也具有综合性、多样性的特点。实训考试可以是来自校内模拟仿真实训,也可以是校外顶岗实习的跟踪报告或技能操作考评。理论考试可以采用“做一套帐”的考核方式,综合考查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成果。这种全新的考核方式将会计工作的整个流程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更能检验学生的综合学习水平。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施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模式,体现了新课程改革中重视学生参与实训的需求。这种教学模式能在更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技能和职业素质,有效实现会计专业理论学习与技能操作训练的有机结合。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模式还处于探索阶段。虽然这种教学模式已经在部分高职院校开始实行并初见成效,但在实施过程却遇到许多实际的困难,例如实训基地建设、资金的筹措、实训过程组织、后期评价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才能有效解决。

参考文献:

[1]桑向荣.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05(19).

[2]王希波.职业院校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建构与监控[J].职业,2007(27).

[3]吴映辉,程静.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08(6).

[4]蒋湛波.高职会计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改革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