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物流实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7 11:19: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第三方物流实训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3-0003-02
21世纪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提高物流信息化的水平是我国物流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选择,高职高专类学校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加大物流信息技术方面的教学力度,才能培养出现代物流人才。为提高物流技能教学质量,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投资建设了物流软件实训室,并开发出适应社会发展的物流教学软件。要想有效地利用教学软件,必须对课程进行合理的设计,本文就第三方物流实训课程设计进行阐述。
一 实训性质与目的
1.性质
在专业教学计划中,本课程处于物流管理理论教学与专业实训之间,是学生通过物流软件的学习接受物流管理职业技能训练的重要环节。
2.目的
通过对第三方物流软件的操作与学习,使学生对第三方物流的实际运作流程有较深入的了解。将所学的物流知识与模拟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将来进入社会和企业提供宝贵的实训经验,培养合格的物流人才。
二 课程设计总体思路
本课程应包括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订单处理、出入库作业、仓储管理、运输配送作业,让学生掌握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一般经营方式和服务内容。从订单的接收开始,以实物流程为主线,兼顾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处理,使系统使用者明晰地理清整个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流程。
三 实训技能岗位设置
职能部门(技能岗位):客服部(客服)、储备部(理货员、搬运工、保管员、分拣员、补货员、包装员)、流通加工部(加工员)、送货部(调度员、驾驶员)、综合部、财务部(会计)、安全部。
四 课程实训项目设计
对第三方物流各技能点及第三方物流软件进行分析、梳理和归纳,设计相应的情景实训项目。
1.基础信息管理
项目1:资源(设备、人员、车辆)管理;项目2:路由管理;项目3:库房管理。
2.客户管理
项目4:客户信息管理;项目5:项目客户的货品管理;项目6:客户费用管理。
3.供应商管理
项目7:供应商档案管理;项目8:供应商信用管理;项目9:供应商费用设置。
4.订单管理
项目10:入库订单管理;项目11:出库订单管理;项目12:库内加工订单管理;项目13:退货入库订单管理;项目14:退货出库订单管理;项目15:退货加工订单管理;项目16:运输订单管理;项目17:配送订单管理;项目18:订单查询。
5.仓储作业
项目19:入库作业;项目20:仓储管理;项目21:移库作业;项目22:流通加工作业;项目23:出库作业。
6.运输与配送业务
项目24:运输出港的调度和场站作业;项目25:运输进港的调度与场站作业;项目26:运单补录和运费复核;项目27:签收与返单处理;项目28:运单查询;项目29:配送作业。
7.商务结算
项目30:应收应付管理;项目31:现结现付管理。
8.综合业务实训
项目32:仓储型配送中心作业流程实训;项目33:流通型配送中心作业流程实训;项目34:流通加工型配送中心作业流程实训;项目35:中转型配送中心作业流程实训。
五 课时和内容安排
总课时为112课时,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单个业务的模拟,72课时;第二阶段,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整个第三方物流企业业务流程的实训,40课时。
第一阶段:学生以个人为单位,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各个业务模块进行模拟。了解系统的功能、构成及其之间的关系,进行实际操作练习。实训内容为:实训项目1~实训项目31。
第二阶段:将实训学生分组,并分配不同角色模拟第三方物流公司的业务运作,将实训岗位设置为:系统管理员、客服(订单录入)、搬运工(出入库反馈)和运输配送调度员。实训内容为:实训项目32~实训项目35。
六 实训成果要求
通过对第三方物流软件的操作与学习,使学生深入了解第三方物流的实际运作流程。将所学的物流知识与模拟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将来进入社会和企业提供宝贵的实训经验,培养合格的物流人才。
七 实训成绩考核及评定标准
第一,实训结束后,学生将实训结果等内容写入实训报告,报告应符合实训教学的要求,并得到指导教师认可。
第二,指导教师对每份实训报告进行审阅、评分。
第三,根据软件系统的测评分数并结合实训报告的得分情况给出学生的实训成绩。
第四,该实训课程内容是对理论教学内容的应用与验证,实训课的成绩记入课程平时成绩。
八 第三方物流实训情景项目设计范例
项目19:入库作业。
1.实训任务
以仓储调度员或信息管理员的身份,对入库作业计划指定储位、作业资源,打印出储位分配单、入库单,能够查询作业明细。
2.实训步骤
第一,新增入库单。在【订单管理】【订单录入】【订单录入】下点击【新增】;出现新界面后,选择入库订单,点击【确定】,分别对订单信息、订单入库信息及订单货品进行维护。在订单信息界面,录入如下信息。如:
客户名称:飞远运达;紧急程度:一般;单来源:电话;下达时间:当天。
在订单入库信息界面,录入如下信息。如:
库房:第一号库;入库方式:送货;入库类型:正常入库;预计入库时间:后天。
在订单货品界面,点击【添加货品】,数量是10台。最后,点击【保存订单】即可。
第二,生成作业计划。选中刚才新增的订单,点击【生成作业计划】,在弹出的界面,点击【确认生成】。
第三,入库调度。在【仓储管理】【入库作业】【入库预处理】下,选中刚才的订单,点击【调度】。
在入库预处理界面,在待上架货品中,选中要上架的货品及添写上架的数量,在区和储位编码中选择要上架货品的储位编码。如:
货品编码:000050150;货品名称:轮胎;数量:10;区和储位编码:根据之前生成的编码进行选择。
然后点击【打印储位分配单】,打印出储位分配单,点击【打印入库单】,打印入库单,交给理货员。
另外,还可在【资源调度】界面,根据仓储实际情况对作业资源进行维护。
最后,点击【调度完成】,完成作业的调度。
第四,入库反馈。用户选择【仓储管理】【入库作业】【入库反馈】,系统显示已调度完成的单据,点击【作业计划单反馈】,分别对理货、上架等进行反馈,然后点击【反馈完成】,完成入库反馈作业。
3.实训总结
第一,明确实训任务的目的及要求。
第二,写出实训的具体过程。
第三,根据实训步骤画出实训流程图,将实训结果等内容写入实训报告。
第四,总结实训体会,师生可提出改善建议进行讨论。
参考文献
篇2
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实训手段单一,实践技能课程安排过少,培养出来的学生动手能力普遍不强,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为了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为企业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物流人才,经过调研,借鉴国外发达国家职业技能教育的好做法,与广州益达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开发设计出一套3D动画物流实训系统,让学生通过全真环境下现实物流企业的实际动手操作,切实感受物流企业的具体岗位,使实训真正达到实战的效果,从而积累真实工作的经验。
目前,国内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训模式主要分为:以VCD、课件等为主的素材资源库,以传统教学软件为主的虚拟实训,以硬件实操为主的仿真实训。3D动画实训系统是在充分吸收了上述各种实训模式的精华、并结合国外先进的实训模式而设计的国内最先进的实训手段。整个系统提供几乎包括现实中各类物流企业的真实运作环境,包括真实写字楼、真实配送中心、现代化立体仓库、区域配送中心、制造工厂、百货超市、收货、配送网点,以及真实城市、大街、公路货运场、铁路货场、航空货运大楼、港口码头、集装箱堆场、海关等众多场景,覆盖了与现实物流相关的绝大部分场景。其核心是让学生通过模拟现实企业的场景,达到迅速上岗的目的。各个子系统的实训流程是在总结众多国内外知名物流龙头企业的业务模式基础上进行设计的。同时,配套设计详细的实训指导书、企业原始单表、报表、企业实际运作VCD、组织结构图等众多材料,以确保学生深入理解现实企业的真实流程。
物流3D动画体验实训系统由下列5个子系统组成:
1.运输3D动画实训子系统
该系统支持零担运输装载量的整合与优化,并实现在途实时调度、动态运输计划等运输优化工具,通过在途路线和装载量的优化,实时进行运输计划的调整。主要包括业务受理、托单处理、运输资源管理、调度分配、GPS车辆定位系统、统计考核等功能模块。
2.仓储3D动画实训子系统
该系统支持装运整合、配送等仓储延伸作业,可进行多仓共管、虚拟库存管理等供应链职能。系统内建有结算功能,协助物流业者为客户提供从仓储、装卸、集装箱场站、配送到结算的集成作业环节。包括进货管理、出货管理、配送指令控制、配送分拨调度、库存管理等功能模块。
3.第三方物流3D动画实训子系统
该系统可下达运输指令、仓库作业指令、配送指令,可查询运价、库存报告,可进行订单统计,还可跟踪货物状态等。另外,还能对陆、海、空、多式联运委托进行任务分发和业务操作。包括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运输管理、车辆调度、仓储管理等功能模块。
4.堆场与集装箱3D动画实训子系统
该系统设计成以进口、出口、报关业务为一体,体现现代国际货运业务管理流程的综合系统,包括报价管理、进出口业务操作、报关管理、单证跟踪等功能模块。
5.货代与报关3D动画实训子系统
该系统支持集装箱的租赁、、检验、箱体报关、冷藏箱PTI和技术保障、跟踪服务等功能模块。
篇3
何智娟(1982- ),女,广西南宁人,四川大学国际关系硕士,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经贸系讲师,研究方向:国际经济关系。
摘要:沙盘模拟系统是用课程教学是一种全新模式,本文介绍了沙盘模拟系统的基本情况,分析了该系统在本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及应用效果,并根据实际应用中的经验提出了几点建议。它作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从而达到全方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能力。
关键词:沙盘;物流管理;教学
一、沙盘模拟系统概述
沙盘模拟训练起源于美国哈佛大学的MBA 教学,是集知识性、趣味性、对抗性于一体的企业管理技能训练课程。在上个世纪90年代,沙盘模拟培训开始在欧洲、日本和其他发达国家的企业界和教育界风行。进入二十一世纪,沙盘培训逐渐进入了中国,并为广大的中国企业界精英人士所熟知,成为国内大中型企业内训和高校教学的最先进工具 。它通过游戏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在模拟企业经营决策的过程中,体验得失、总结成败,对企业的运作有一个感性认识。
我院于2010年购入中教畅想公司开发的ITMC物流管理沙盘模拟系统(以下简称物流沙盘),该系统以第三方物流企业经营环境为背景,把学生分为若干团队,每个团队各自经营一个虚拟物流公司,团队中每个学生分别担任总经理、销售总监、营运总监、财务总监等不同的角色,在同一市场环境,同样规则下相互竞争与发展,经过3个年度后根据最后得分进行排名。
二、在本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一)用于日常的课程教学模拟体验过程。
该物流沙盘涵盖了多方面管理知识,如市场营销与市场开发、战略管理、仓储管理、运输规划、财务管理、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等,所以在课程教学中,可用物流沙盘进行教学的有第三方物流、运输管理、仓储配送管理等多门课程。在日常教学中,可根据教学的内容,适当安排时间利用沙盘来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内容。
(二)用于课程实训过程。
该过程通常需要一段连续而较长的时间完成。我院物流专业在进行物流沙盘实训通常需安排一周时间。在实训过程中,学生们以团队的形式展开竞争,通过前期的训练找到问题,制定出适合自己团队的策略,最后的考核成绩主要参照团队之间的对抗赛得分结果和平时的训练情况来评定。
(三)与其他学校相关专业进行交流学习。
购买ITMC物流沙盘的院校非常多,以柳州本地为例,就有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柳州师专、柳州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柳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等多个院校都购买了该沙盘,而南宁的学校更多,这促使个学校之间无形中又多了一个交流和沟通的媒介。如我院物流专业每年都会联系柳州本地同类院校,对沙盘教学与竞赛、教学培训的方式方法、本专业的课程设置、学生管理及就业等多方面进行交流、取经,同时也会带领我院的学生与其他院校的学生进行沙盘对抗、经验交流、学习沟通等。对于师生而言,这是一种很好的交流形式,对我院物流专业建设和学生素质的提高也非常有效果。
(四)参加系部或区级的沙盘对抗竞赛。
从2010年起,我院每年都在全系范围内举行沙盘竞赛,从班级中竞选出优秀的团队参加系部的沙盘竞赛,胜出的队伍代表我院参加由教育部高职高专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举办的“企业经营管理模拟沙盘大赛”,在物流沙盘这个项目上,我院2010年、2011年、2012年都分别获得了物流沙盘广西赛区的二等奖。通过竞赛的形式,可以促进学生学习和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通过外出交流和比赛,开阔眼界,增加信心和勇气。
三、应用效果分析
(一) 能直观的将理论与实践运用结合起来。
物流沙盘将物流管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课程里抽象的理论知识以直观的形式体现出来,并通过沙盘将各类管理知识融入企业经营中,使学生能在模拟经营的体验过程中不但可以运用到这些知识,而且可以使学生对课程中所学的理论知识理解的更加透彻。
(二) 灵活的教学模式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沙盘的模拟经营是仿照企业实际运作的形式,所以在沙盘的经营过程中学生们也会遇到各种企业经营中的常见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生们要分析市场,规划运作,制定策略,体验决策的成功和失败,从中体会市场竞争的残酷和经营的责任。这种对抗竞争的激烈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每个团队都尝试找到最合适的策略拿到第一。尤其是参加广西区赛的学生,为了能在竞赛中取得好成绩,废寝忘食,每天钻研思考策略,以十分的热情投入到训练和比赛中。
(三)锻炼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物流沙盘的企业运营是需要几个同学组成团队进行合作,大家分工明确,共同讨论制定策略,团队成员之间可能出现不同观点,这就需要成员之间充分沟通协商,从企业经营发展全局考虑问题。这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合作、全局意识、以及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而物流沙盘的一轮运营时间比较长,通常要5-6个小时,对学生的耐心也是很大的挑战。
(三) 帮助学生将各方面的经营管理知识综合运用。
沙盘运作综合了很多的管理知识,比如市场营销与开发、战略决策、运输计划制定、仓储规划、财务、客户服务、人力资源等,让学生通过不同的角色扮演体会企业经营的全过程,从而提升自己的整体管理能力。
四、应用过程中的几点建议
(一)沙盘训练时间和内容的安排。建议在课程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需要随时安排,不用等到一学期课程完全结束后才一次性进行训练。
(二)成立一支沙盘教学的教师队伍[1],因为沙盘本身就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沙盘不止用于一门课程,这就需要相关课程的教师都能参与进来,也有利于对后期学生参加竞赛的指导。
(三)良好的硬件条件。好的硬件可以提高电脑和网络速度,利于保证物流沙盘完成一轮的时间。同时学生们在网上参与外校交流,更需要好的硬件提供快速的网络,才能顺利的与外校的学生进行经验学习和交流。
五、总结
在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中,物流沙盘模拟系统与传统的理论讲授不同,它引入模拟对抗的竞争,注重实战技能,强调合作与竞争,要求学生能全面、灵活地运用管理知识,这种创新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锻炼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使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2]。(作者单位: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篇4
一、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国际化的步伐逐渐加快,现代物流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运输产品的单位产值的重量由重变轻,产品价值逐渐增大,短、小、薄、轻的产品将占主流。运输需求量的增加速度逐渐放缓,但运输质量、效率和服务需求越来越高,时效性越来越强。
(一)全国性物流基础设施日益完备
在全国大中城市、主要商品生产、集散地和交通枢纽,已建成多个合理规模、运作规范的现代化物流中心和专业配送中心,构建了全国性物流配送网络,培养了多个国家物流骨干基地,有条件的地区如深圳、上海已发展成亚洲乃至国际的重要物流中心。在此基础上,培育和发展了一大批具有全国性经营网络的专业化骨干物流配送中心。
(二)第三方物流企业蓬勃发展
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对工商企业和电子商务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产生重点影响,使之更加强化核心业务,加强企业联盟,进一步实行社会化分工,不断将核心业务之外的供应、仓储、运输、配送等环节剥离出来。互联网的普及,是运输业进一步贯穿于国民经济的生产、分配、流通和分配的全过程,体现了运输业的基础性作用,同时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因此,一大批规范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蓬勃发展起来。
(三)物流专业人才需求持续旺盛
从国外物流发展的经验来看,企业要求物流方面的从业人员应具有一定物流知识和实践经验。为此,国外物流的教育和培训非常发达,形成了比较合理的物流人才教育培训系统。相当多的大学和学院设置了物流管理专业,同时在各国物流协会的领导下,全面开展了物流的职业教育。而我国在高等院校中设置物流专业和课程的尚为数不多,职业教育更加贫乏,远远不能满足物流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二、对教学方法的认识
教学方法不只是教师的教学法,同时还是学生的学习法。过去传统的教学方法太过于保守,只是一味的想让学生把课文上的知识都了解即可,甚至有时候就直接让学生死记硬背,这样学生学习知识就会显得很被动,给学生主动学习、思考的空间太少了,学生的接受能力也会变得很低。但如果说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任何的优点,那也是对传统教育方法的一种偏见,虽然它有一定的弊端,但这不代表它就是一无是处的。我们应该持辩证的态度去看待它,而不是一味的否定。推陈出新,所有的新方法都是从旧的方法中衍生出来的。新方法的出现,是为了适应新的社会环境,体现了它在这个社会发展中起的作用也是不容小觑的。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进步的生产物,是从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变革而来的,所以它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前进了。当然不容否认是事实是它虽然与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有着相同的出发点,那就是一切都是为了学生的需要,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但是方法就不是尽然相同的了。它是从传统教育教学方式中一味的灌输知识转变成为了今天的以开发学生智力能力能力以及动手能力为主的新教学方式。在教学理念上,提倡因材施教,注重学生在各方面的能力,挖掘他们身上更多的新能源。把教学重心从之前的老师占主导地位的局面改为让学生占主导地位,把原来着重教的局面改为着重于学,两者相互结合。把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积极主动学习更多的知识。这相比于传统的教育模式来说,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变多了,思考的空间也变得多看起来,不会有什么局限性了,能够学习到的知识相对来讲也会多许多。
三、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方法改革―以《物流信息管理》课程为例
我院开设《物流信息管理》课程为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B类课,理论+实践为主要模式,整体课程为64个课时,开设于第四学期。我通过几学期的这门课程的教学实践,认识到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再吸引学生们的兴趣,改革教学方法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该门课程的理论部分的教学方法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进行:
1.教学手段,教学主要在网络教室和实训室进行。
2.任课教师,根据教师专业技能和素质不同特点,把过去一个教师教一门课,改为一个教师教若干内容模块。
3.学生分组抗衡,根据我们对学生的细分,我们实行分组学习,不同的小组,问题不同、作业不同、辅导不同和考核标准不同。
4.具体的教学方法,从教法上总结,主要有讲授法和直观演示法,讲授法我们主要采用抽象概括和逻辑推理法,从学法上看,主要采用课堂讨论法和课下练习法。大体做法如下:
(1)课程组根据教学任务,提出本门课程大纲(若干模块),对各个模块的教学提出要求;
(2)课程组在教研室甚至在系部范围内,选择任课教师,任课教师初步设计各个模块的教学方法,任课教师利用多媒体和网络在课程组进行说课;
(3)班主任初步细分学生,结果给任课教师参考,在课堂教学实施初步的教学方法,实施过程是先由教师讲授和演示、然后分组讨论和课下练习;
(4)任课教师自我评价教学方法实施的效果并及时反馈给课程组,课程组和任课教师一起继续完善教学方法
实务操作部分的教学方法改革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教学手段。操作部分教学主要在校内的物流实训室模拟训练和校外的实训基地实地学习。
2.任课教师。操作部分任课教师具有较高水平的物流实际操作能力。
3.学生生学习,采用团队练习方法,一个组一个团队。
4.具体的教学方法,从教法上总结,主要有示范法和研究法,研究法主要是老师提问题,学生自己动手解决;从学法中总结,主要有观察法和实验法,重点是模拟实验法,学生自己动手,提高能力。做法如下:
(1)任课教师根据模块化大纲要求,制定实训计划。
(2)教师把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在物流实训室,按照教师示范和要求分组实训。
(3)教师在实训过程中适时检查实训情况,实训结束写出实训报告,根据实训报告,教师从每组中随机抽出2名同学进行实训考核。
篇5
关键词:杭州 中等职业 物流 教育
现代物流是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产物。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竞争的日益激烈,现代物流业包括传统概念的物流企业和商贸流通企业,涵盖原材料(或产成品)从起点至终点以及这一过程相关信息有效流通的全过程。它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等方面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这种新型的现代物流方式,既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完美完整服务理念的必然要求,更是信息技术改变传统贸易模式的必然选择。
发展现代综合物流,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发展;发展现代综合物流,有利于优化生产力布局和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现代综合物流是改善投资环境,扩大招商引资的重要措施;现代综合物流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
一、杭州经济及现代物流发展现状
积极发展现代物流,是近年来浙江省委、省政府及杭州市委、市政府的一项重大举措。杭州从“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打造增长极、提高首位度”的高度,以完善大都市物流功能、增强大都市综合竞争力为导向,坚持扩大开放,依靠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围绕都市配送型、产业基地型和行业分拨型三大物流重点发展领域,大力培育物流市场,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不断提高物流设施现代化水平,优化物流产业空间布局,使现代物流成为提高企业物流效率、提高城市集聚与辐射能力、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把杭州建设成为长江三角洲重要的现代物流枢纽城市和浙江省的综合物流中心。
近年来,全社会的现代物流理念已初步树立,物流设施建设有序推进,物流市场体系逐步形成,物流企业开始步入正常发展轨道。根据浙江省统计局调查得出的结果:一是物流需求规模扩大较快。2006年浙江社会货物物流总额39469.25亿元,比上年增长22.3%,每亿元生产总值带动物流需求2.52亿元;物流业增加值为1472.46亿元,比上年增加17.0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4.66%,占生产总值的9.41%。二是物流业增加值稳步增长。2007年,浙江物流业增加值为1328.5亿元,比上年增加18%左右。三是物流业务量快速增长。2007年全省货运量为14.85亿吨,居全国第三位,比上年增长21%左右;全省货物周转量超过2600亿吨,比上年增长23%左右。其中水运、空运物流依托独特区域优势和发达的地方经济,发展尤为迅速。总体来看,杭州现代物流发展主要有以下四个特征:
(一)国际物流发展迅猛
航空物流蓬勃发展。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为国内重要干线机场,该机场2007年旅客吞吐量累计达到1173万人次,同比增长18.3%,在全国民用机场中排名第8位。航班超过10万架次,货物吞吐量突破30万吨,居全国前10位。
目前,杭州萧山机场已与香港机场管理局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开展合资合作。香港机场将帮助萧山机场进行航空物流中心的规划建设,并无偿提供人员培训。杭州萧山航空物流中心的建设,为浙江及其周边区域众多的IT等高附加值产品空运提供了条件。
(二)城市物流快速发展
2007年杭州经济总量将超过4000亿元人民币,人均GDP按2007年平均汇率和户籍人口计算可超过8000美元。大型综合超市、便利店、专卖店、购物中心、仓储式商场等新型流通业态快速发展,连锁经营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社会化物流企业提供了市场需求,促进了城市物流配送的发展。强劲的经济增长势头和旺盛的购买力吸引着国际“商业巨鳄”纷纷“抢滩”,麦德龙、家乐福、欧尚、百安居、好又多、欧倍德等约20家著名零售商已登陆杭州市场,城市物流的国际化日益显现。形成了国内外连锁企业、购物中心等企业的竞争与发展的局面,孕育并成长了如杭州富日物流等一批第三方物流企业。
(三)企业物流设施建设加快
几年来,杭州市的工业企业物流注意资源整合,创新管理,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开始实施企业资源计划(ERP)工程,并采用立体仓库投入企业物流管理。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势头良好,中国外运(集团)浙江分公司、杭州富日物流、杭州八方物流已能够提供较完整的物流服务;浙江八达物流、绍兴轻纺城国际物流中心等公司积极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型;浙江华瑞化纤、杭州v康电子商务的网上交易和物流配送业务成倍增长,杭州市新华书店系统、邮政系统、烟草系统等物流配送工作成效明显。与此同时,一批物流设施项目加快规划建设,传化物流基地、杭州农副产品物流中心、杭州联华华商集团有限公司超市配送中心等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浙江物产物流中心、杭州富日低温冷藏物流配送项目、浙江天天物流钢材配送等一批国债项目开始启动;上海―萧山国际集装箱海陆联运中转业务开通。浙江富阳口岸正在开展进口废纸从宁波港转关到富阳的试点工作,已被国家检验检疫局认定为全国首家试点企业。
二、杭州市现代中等职业物流教育存在问题
(一) 物流专业的自身特色不明显
物流是近年来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在政府和企业关注的同时也引起了物流教育的热潮。在热潮中我们清楚地看到物流出现在中职教育中,但是物流学科边界模糊,专业核心技能尚未形成,很多中职学校的物流专业都在原有工商管理、国际贸易、运输管理等专业上演变过来的,缺少物流专业的自身特点。很多中职院校物流专业建设不成熟,没有突出特色,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目前我市现有的中职物流教育存在很多问题:办学指导思想不明确,高水平的“双师型”师资短缺,实践性教学投入不够,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现代物流管理的要求,课程内容与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差距较大,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简单化,理论研究不够等等,没有真正突出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特色。
尤其是杭州的物流主要集中在配送、仓储、包装、储运等方面,在日常物流教学中往往根据现有的模式集中在报关、海运、贸易等港口物流课程,这明显不适应于杭州物流行业的发展需求,也不利于形成本地的专业特色,更不利于学生将来的就业。
(二)物流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缺乏指导思想
中职学校物流人才的培养目标缺乏明确的人才定位。许多学校培养目标宽泛,对学生需要掌握什么技能,将来能够从事何种物流岗位没有认真研究。另外,比较严重的问题是近年来出现的五花八门的物流职业资格认证,品种之多,让业内人事都搞不清哪种是比较适合就业需要的,哪种是纯粹为了考职称加工资的,哪种被社会认可含金量较高的,该方面管理的混乱对物流教育造成了负面影响。物流职业资格认证是否起到应有的作用,其知识体系能否满足企业的需要或者能否使学生掌握基本技能,又或者纯粹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对该校的考核而设置的这种缺乏应用性的人才培养项目,值得我们大家共同反思。而且我们应该看到,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在毕业后往往是在物流行业中从事低层的操作性工作,而现今的教学中往往注重深层次的理论管理的学习,而大段的理论不仅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对于学生的就业帮助也不大,同时忽视了简单的基本操作及实训教学,这对实践技能人才的培养极为不利。
(三)高素质的专业的师资力量不足
教师是生命线,培养出具有研究能力、具有国际水平的教师是在物流领域长盛不衰的根本保证。我国物流教育起步较晚,学校从事物流教育的多是从管理、经济、计算机等专业转行而来,物流知识不系统、不全面、不扎实,而且目前教育体系的大部分教师缺乏物流实践经验,不懂得如何去实践操作,对于实训教学采取能躲则躲的态度,不利于学生实践技能的学习。
(四)缺乏符合中职生的精品教材
由于目前物流教学善处于起步阶段,有关物流的教材和学习资料还不统一,五花八门,缺乏权威性。特别是中等职业学校物流专业的系列教材还极其缺乏,有些教材是属于高等教育系列的,对于中职类学生来说很难理解学习。而且对于杭州地区这类非港口物流中转地来说,有很多港口性质的课程只需要了解,而非重点学习,这往往与教材安排产生冲突。如果教师按照书本的内容来讲,繁杂的定理和推导,对于中职生来说是无法接受的,而且高等教育的教学理念与中等职业的教学理念也完全不同,这也必将影响中职物流教学的质量。
(五)学生专业技能实践场所欠缺,校企合作稀少
由于物流专业实训设备的投资额较大,中等职业院校一般情况下无法投入巨额资金,所以学生在校内无法完成必要的物流技能训练。同时物流企业一般也不原意成为学校的物流实训基地。不原意接受学生实习。因为一旦学生进入实习单位,就给这些企业增加了许多工作和责任。一方面要安排指导人员以及实习场地和实习用具,如果企业以无回报的方式来完成这些工作,是基本不可能的。企业对职业教育不愿承担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对学校的设备投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缺乏应有的支持。目前学校与企业在产学研的联合方面困难重重,导致中职院校的物流实践教学薄弱。
(六)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简单化
长期以来,物流教育主要是课堂授课,注重理论上的传授,学生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差,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目标上的差距。长期以来物流教育一直培养的是满足某一个岗位的专门人才,在教育模式上就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综合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创新差。(2)办学体制的问题。没有一个竞争机制与环境,是不可能造就出合格人才的。物流教育只看到对物流人才的需要,而忽略了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学生仅仅掌握的是书本的理论知识,而不能在实践的过程中进行创新。(3)对教学基本规律的研究不够,缺乏对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理解,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教学等国外已经是成功的教学模式,在我们物流教育中却应用的较少。
三、杭州现代中等职业物流教育的改进方法
(一)加强中职院校专业建设,突出专业特色
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突出高职教育特色。现代物流业需要“宽口径、厚基础、综合性、应用性”的复合型人才。对于中职物流专业的毕业生而言,其职业定位对应的不再是单一的职业层次,而是一个职位层次带。杭州的物流业发展要求多培养仓储类、配送类、包装类、空运类、类的人才,因此需要重在培养操作型为主的高素质劳动者如仓库管理员、配送员、叉车工、报关员、电脑操作员、网络管理员等。
同时可以成立杭州地区中等职业物流教育专业指导委员会,指导并参与专业建设。成立由行业组织、企业等参加的物流专业指导委员会,根据企业需求和发展,通过分析、研究、研讨和咨询等活动,参与物流专业发展规划、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和教学方案的制订,帮助学校构建灵活有效的课程体系,并对实践教学过程和毕业生的就业提供必要的指导,加大对物流操作人才的培养,满足社会和企业对物流操作人才的需求。
(二)构建、改革物流课程体系,形成适应杭州地区需要的课程设置模式
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要突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学校首先要根据物流专业的特点和学校自身的情况来确定物流专业的课程体系。因此在课程设置方面,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实操技能。可以把中职物流专业的核心专业课定为:现代物流基础、物流客户服务、物流配送、物流运输、仓储管理实务和报关实物。并且按照学生的级别,由深到浅、从基础到专业,循序渐进的安排课程顺序。
(三)加快物流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建设直接关系到中职人才的培养质量,而“双师型”素质的教师是中职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关键要素,也是中职教育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主要特色之所在。建立一支数量适当、结构合理、业务精良的物流师资队伍是开展物流教育、办好物流专业的关键。因此,必须做到: 1、加大多学科人才的引进力度,并为在任教师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机会,创造一切条件带动全体教师一起成长,共同进步。学校可以派教师去各具代表性的企业参观、实习。2、专家进行引领,专业研究人员的参与是理论研究不可或缺的因素。离开了专业人员等“局外人”的参与,校内教研常常会自囿于同水平的反复,迈不开实质性的步伐,从而导致形式化、平庸化。学校要积极主动争取他们的支持和指导,可聘请区、市、省教研室的教研员作为学校教研活动的专家指导团,提高教研活动效率。
(四)选择符合实际需求的教材,合理利用、选择教材
本课程在教学中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课程从内容上应该包含原理、实务两部分,理论教学遵循中职教育“必需、够用”的原则,实务教学多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注重案例教学,运用物流运作管理中的案例,关注企业在供应链管理过程中发生的新问题。 通过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现代物流学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引导学生进行正确分析,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并考取相关物流职业资格,取得“认证”。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教材的选用极其慎重,考虑到学生的素质和水平,必须将部分教材的内容进行处理,有些内容极其抽象,难以理解,作为教师应该事先对其进行概括,将内容化繁为简,化大变小。例如,在讲到仓库堆码方式的时候,可以通过让学生动手搭积木的方式自己领会堆垛的方式,相对来说,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五)创新改善教学方法
1、现场教学法
专业课的某些内容可以直接在实习基地或实训室进行教学,可边讲边做。这种教学方法的好处是直观性强,可把所学知识马上付诸于实践。这样使学生容易理解、容易掌握,而且印象深刻。现场教学和参观法要求教师带学生到货代公司、物流公司上课和参观,可由教师亲自讲授,也可请技术员、工人等有实践经验者讲授。学生可以边学边做,获得一些实际本领,通过参观,学生获得了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牢固掌握,还有利于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仓储管理实务》这一门时,可安排学生到企业的仓库或者专门的营运仓库进行参观学习,通过现场仓库管理员的讲解,来加深学生对仓库管理的认识和理解。
2、案例教学法
大量的案例研究对本专业非常重要。由于其专业性质决定了理论学习多于实践操作,故学生会对周而复始的理论学习产生枯燥与反感情绪,如果这时增加适当的案例分析可以调节课堂气氛,加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这种教学方法非常适合在中职学校使用,采用案例教学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结合教学上的讨论法来进行。比如,在讲到物流中心的选址与规划时,先把物流中心选址应该考虑的因素一一列给学生,并详细的讲解每个因素的内涵,然后再提供一个有关物流中心的案例,让学生自己阅读案例内容,结合学过的知识,思考案例中物流中心的选址是如何进行的,最后分组讨论和发言,再由老师来进一步总结。采用这种方法能够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开展积极的讨论,可以发扬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第二种是结合教学上的发现法来开展。比如讲到物流配送路线的选择时,先举出一个有关配送路线选择的案例,并让学生先阅读案例,问他们会选择案例中的哪个路线作为他们心目中合适的路线。通过这样,学生能够明确学习目的,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提高他们探索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可以不断地启迪学生,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并且做最终的总结。学生也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能够巩固知识。
3、直观教学法
考虑到物流专业所涉及的内容比较抽象枯燥,许多事物都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坚持教学直观性原则,更多地为学生提供直接的感知。如《现代物流基础》这门课程,该课在整个物流课程中是属于基础课,但它涉及的范围最广,容纳了物流中运输、储存、装卸搬运、配送、流通加工、包装和信息处理七个方面,理论性强,这为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中,坚持直观性原则,对于抽象的概念与原理,尽量利用图片、图表为学生讲解,如配送与采购的基本流程。对于学生没有接触过的物流设施和设备,如手推车、托盘、堆垛车等,利用网络资源,搜索有关的图片与影片,尽量给学生提供直观、视觉上的感知。
4、实验室模拟法
以核心物流业务流程为模拟对象,以物流系统为模拟平台,以先进的物流设备,如条码、电子标签、GPS等为实现手段,设计成一套技术领先、功能齐全、性价比高、实用性强的综合性物流实验室;这种模拟,既区别于传统的电脑系统模拟,又区别于物流硬件设备的简单观摩和演示,而是通过物流流程将现代物流的核心活动:订单、仓储配送、运输、库存控制、客户服务与先进、实用的物流设备串连起来,达到一体化物流的模拟效果。
(六)调动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建立良好的企业参与运行机制
中等职院校人才培养必须依托行业、企业,双方参与,平等合作,优势互补,实行多方位、深层次的联系与合作。这样,才能激活办学机制,逐步使行业、企业成为办学主体,使中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沿着职业教育的方向健康、持续地发展。行业或企业可以通过“企业配合式”、“校企联合培养”和“校企实体合作型”等参与模式,采用“信誉型”、“契约型”和“法人型”等运行机制,与院校建立平等、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的关系,使双方在利益上找到平衡点,并保持长期、稳定、健康的合作关系,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势态。
我市中职物流教育任重而道远,最近杭州市也在落实物流紧缺人才培养工作,中职教育必须抓住新的发展机遇,更新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机制,建立起适应社会需要的与行业联系紧密、结构合理、特色鲜明、自主发展的现代物流中职教育体系,为物流产业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何倩茵,《物流案例与实训》,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2]张清,《国际物流与货运》,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3]沈文 邓爱民,《国内外物流经典案例》,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篇6
(①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苏州 215104)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农产品的新鲜度及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冷链物流作为物流体系殊行业,能较好地满足这一需求。本课题将从日本冷链物流现状分析及其对农产品发展产生的影响入手,通过对苏州农业物流现状分析提出冷链物流的重要性,并试图通过借鉴日本冷链物流的先进设备、技术、管理,建立符合苏州实情的农业冷链物流体系。
关键词 : 日本;冷链物流;苏州农业
中图分类号:F25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03-0023-02
课题项目:本文是2014苏州市农村经济学会软科学研究课题《日本冷链物流对苏州农业发展的启示》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2014SNJ006)。
作者简介:楼亚强(1976-),男,江苏苏州人,高校教师,研究方向为日语教学、日本经济、中日关系。
1 苏州冷链物流现状分析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蔬果等农副产品在物流环节上的损耗达到25%-30%左右,而发达国家的损耗率基本控制在5%以下。我国每年需要冷链运输的需求为5亿吨,但只有10%左右实现了冷链运输,每年腐烂的果蔬达1.5亿吨左右。目前每年仅运输过程中由于水果蔬菜等食品腐败变质损失的价值接近700亿元。苏州地处长江中下游,物产丰富、经济发达,受限于物流供应,目前苏州农业物流总体以常规物流(即常温或自然物流形态)为主,生鲜农产品在运输、储存过程中由于腐败变质而造成大量经济损失。此外,受禽流感影响,苏州活禽市场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及限制。
1.1 物流模式传统、区域物流基础建设薄弱 目前苏州的农产品流通环节繁多,花费时间长。缺乏大型冷链物流集散中心,多以各种小型规模分散于城市各地。
1.2 冷链企业规模小、设施落后,缺乏有效的第三方物流 苏州目前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冷链第三方物流,大多数企业只是提供货物的简单位移,企业规模小、数量多,企业之间各自为政,导致冷链物流行业小而散,无法获得规模经济效益。
1.3 没有统一的冷链物流专业化标准 到目前为止,尚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业标准。行业内对操作规范、安全卫生、运营流程等都没有明确规定,影响了冷链物流的健康发展。
1.4 缺乏专业化的冷链物流人才 我国冷链物流起步晚,忽视对物流专业人才的培训。物流专业近期才在苏州高校逐步得到重视,但对冷链物流人才的培养目前还是处于起步阶段。
2 日本冷链物流现状分析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日本呈现劳动力逐年减少、高龄化的特征。为改变此现状,在日本政府的倡导下成立了日本全国农业协同组合(简称农协会),在农协会的协助下相继建立了多个农产品加工基地,为推动物流市场化、农业经济发展、减少政府社会管理起到重要作用。目前日本肉禽类冷链流通率已达到100%,蔬菜、水果类冷链流通率也达到了95%以上。
2.1 日本农业冷链物流涵义及范围概述 冷链物流是指为保证产品品质,从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都保持处于低温状态的专有设备实施的物流网络。
日本农业冷链物流服务对象主要涵盖果蔬类、禽蛋类、水产类、肉类等生鲜农产品。以冷藏保鲜车和冷库作为基础设施,农产品从产地采摘至销售等各个环节始终处于商品所需要的温度环境下。
2.2 日本冷链物流法律法规简介 日本冷链物流产业涉及多个部门,法律涉及面广,数量多。政府为保证冷链物流的食品质量与安全,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形成了完整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
1921年颁布了《中央批发市场法》,实施农产品质量认证。1950年制定的《农林物质标准化及质量标志管理法》对农林产品与食品的全过程流通环节进行管控。2003年出台了《食品安全基本法》,规范了食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管理。90年代以后,颁布了一系列如《物流法》、《综合物流施政大纲》、《新综合物流施政大纲》、《物流效率化法》、《物流据点整体状态的规划设计》等法律法规和政策,全面指导物流行业的发展,对主要物流基础设施提供资金支持。
2.3 日本冷链物流技术 日本冷链物流以现代化的技术装备为支撑,保障冷链物流顺利实施。
①冷链物流系统信息化:日本冷链物流企业广泛采用RFID智能监测技术、车载gps、电子数据交换(EDI)、条形码追溯系统。
②冷链物流设备自动化:冷藏仓库采用自动冷藏设备、高速搬运台车、移动货架、高速自动分类装置等冷链物流系统。
③冷链物流系统标准化:日本冷链物流采用严格的专业认证体系和市场准入制度。
④农产品冷链物流专业体系认证:对农产品实行一系列全过程规范体系,识别农产品可能发生的环节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控制防止危害发生。如HACCP(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GAP(良好农业规范)。
2.4 日本冷链物流运营模式 在日本农协的指导下,主要农产品产地相继建立了很多农产品加工基地。由其直接参加或组织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作为农产品销售主要渠道。通过建立以批发市场为核心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有效保障城市的生鲜农产品供给。
以果蔬为例,日本的物流模式如图1。
3 日本冷链物流对苏州农业发展的启示
3.1 日本冷链物流政策及法律法规借鉴
3.1.1 推进产业标准化体系 通过日本冷链物流标准化体系,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发挥行业协会、企业、政府管理部门以及高校科研单位的优势作用,推动冷链物流标准化建设。
3.1.2 制定物流发展战略,推动冷链物流发展 日本政府颁布的一系列食品安全法、物流法等都对该地区冷链物流的蓬勃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扶持建设农产品公共信息平台,对农产品给予政策扶持,为冷链物流提供发展机遇。加强农产品质量卫生标准体系建立,助力冷链物流发展。对冷链物流企业给予税收优惠政策,提升企业竞争力。
3.1.3 物流人才培养 据统计,日本的物流管理者大多具有专业知识,学士学位占到90%以上。加强专业冷链物流人才建设,一方面推进政府、企业、培训机构对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培训,同时加快职业院校专业及实训基地建设,将岗位培训纳入到高职院校教学中,以订单班的形式实现学生零对接就业。
3.2 运营模式借鉴
3.2.1 选择合理的地址 冷链物流中心应选择在农业基地附近,同时具备便利的交通,能及时有效将农产品采摘、屠宰后送至冷链物流中心并在经过加工处理后根据订单需求运送至各目的地。
3.2.2 公共设施建设 冷链物流投资规模大、运营成本高、设备专用性强、市场需求不确定、投资回报期长。容易造成因投资金额高、设备专用性强以及不确定性而导致的机会成本及沉淀成本,增加冷链物流运营费用。借鉴日本政府在这方面的做法,全部或大部分资金由政府出面投资建设农产品流通基地,其基础设施大多属于国家公共财政资产,并对改善农产品加工、储运、销售的建设项目做出适当补贴。
3.3 物流技术借鉴
3.3.1 采集加工阶段:学习先进的产地采集加工技术,适时采摘、正确预冷,延长农产品的保鲜期。
3.3.2 冷藏储存阶段:采用先进的自动化冷库技术有效延长保鲜期。
3.3.3 运输配送阶段:运输过程使用冷藏车或冷藏集装箱运输。运用先进的软件管理系统,计算出最为合理经济的路线,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同时降低运输成本。
3.3.4 出库销售阶段:采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监控农产品的实际状态,有效对农产品的温度实施实时监控。
4 建立苏州农业冷链物流模型
4.1 建立以批发市场为核心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
苏州农产品生产基地多分布于周边市郊,通过建立农业生产基地,整合资源,逐步建立起围绕生产基地的冷链物流中心。由政府联合苏州农业协会对苏州冷链物流中心的建设,采用先进的管理方式对物流中心进行规划,建立以中心批发市场为核心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降低农户单独进入市场的风险和交易成本,保证城市生鲜农产品供应。
4.2 发挥农业协会对产业的指导作用 引进具有先进技术的冷链物流公司,加强与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合作;加强与冷链设备制造商的合作,使其由设备制造商转变为“冷链服务提供商”;购置相关设备提供给农民使用,在农协的统一指导下,取得规模化的价格优势。
4.3 改进冷链物流技术 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技术,对冷链产品的温度进行实时有效监控,建设冷链物流信息平台,使客户信息资源共享,达到运输线路的优化整合。采用先进设备及管理,减少能耗及碳排放。
4.4 制定符合实情的标准 冷链行业标准的制定需要一个过程,立即执行国际标准可能会对现有企业带来很大影响,如何兼顾目前还处于落后的企业,日本的做法值得我们参考。首先在照顾现有落后企业的情况下,将标准定为实际水平和国际应达水平的一半,同时提出每年需要提高的标准,力争在五年内达到国际标准。
4.5 试行直销化模式 通过试行订单式农业,建立生产直采点,以网络订单的方式直接供货给超市、消费者,精简流通环节,控制物流成本。采取冷链宅配方式,定时定点将农产品直接送至消费者手中。
5 总结与展望
农产品冷链物流对促进苏州农业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可以对农产品实行全过程有效控制,让消费者吃上优质农产品,解决食品安全隐患。合理地运用冷链物流中的多式联运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增强苏州市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陈通,李思聪.中外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比较[J].北京农学院学报,2013(4).
[2]卜梅兰.农产品冷链物流运作风险及其发展路径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2011(09).
[3]冯琳.苏州市生鲜农产品物流模式优化探讨[J].交通企业管理,2010(9).
篇7
【关键词】连锁物流实务;调研;教学方式方法
一、《连锁物流实务》课程企业调研
(一)调研目的
现在愈来愈多的零售商采用连锁的方式经营管理门店,作为连锁经营的核心技术—物流也日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在零售市场中,顾客需求愈加突出个性化,导致从商品采购到商品销售过程中不确定因素增加。为了增加利润,控制库存,商家们继价格竞争、品牌竞争之后,开展了以一体化为特征的物流竞争。如何适应新的竞争环境,运用新技术将企业的物流能力开发为核心能力之一,是企业提高生存能力与竞争力的重要战略。
为此,《连锁物流实务》课程的建设只有深入连锁企业、配送中心、商业企业及物流企业,详细摸清这些企业相关物流岗位的工作任务和过程,才能进行课程的建设。笔者通过走访我区很多企业,了解了我区宁夏物流企业发展前景、宁夏连锁企业所需物流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以及企业在人才需求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二)调研所涉及的岗位
通过调研和对宁夏所需物流专业人才状况的了解,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各地生产制造企业、零售企业、货物运输企业和第三方专业化物流企业等,从事第一线物流运作管理工作,通过实地调研主要的具体业务岗位归纳到以下表格。
工作岗位 业务范围 工作领域
采购与供应 1、企业主要的原材料采购与库存业务等 企业物流管理
生产运作管理 2、负责企业生产运作计划、生产作业流程管理、产品质量管理与控制、在制品库存管理与控制、物流信息系统管理等。
销售、配送客户服务 3、销售信息管理、客户管理、产品配送管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供应链运作与管理退货管理等。
采购与仓储管理 4、主要从事原料的采购、物料储存管理、仓储设施设备管理、订单处理、分拣与流通加工管理、配载与运输管理、物流信息系统管理、报关。 物流企业管理
配送与客户管理 5、主要从事货物的配送管理、客户关系管理、退货业务管理、电子商务运作
二、《连锁物流实务》课程定位
《连锁物流实务》课程是宁夏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新课程体系中的一门必修课之一,该课程是连锁经营与物流运营相结合的现实需求结果。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可以了解连锁物流的内涵,掌握连锁物流工作中从连锁企业物流系统功能设定,配送模式与供货商选择,配送中心选址与建设,商品运输安排与调度到物流服务评估等基本方法,了解每一物流项目内容的设计,了解物流在连锁企业经营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及成为开发企业利润的重要工具。
三、基于工作过程,重构《连锁物流实务》课程内容
设计课程要明确教学目标,培养立足宁夏物流发展、面向连锁企业物流和第三方物流、服务于宁夏的“应用型”人才。本课程是以某一个连锁企业的物流管理作为一个切入点,导入本课程的学习,按照连锁企业的物流功能为工作流程把课程设立五个项目。项目一认识连锁物流;项目二走进连锁企业的配送与配送中心;项目三设计连锁物流系统;项目四提供连锁物流与顾客服务;项目五进行连锁物流组织与物流绩效衡量。在每个项目下设立各项任务来完成教学目标。基于项目工作任务的基础上,该课程每个单元都明确列出本单元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基本技能)的项目及训练要求,特别是技能项目具体,达到目标明确,可控制性强。同时根据五个项目又设计了五个实训,实训针对性强,学生参与性强,既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又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以教师教为主转变为以学生学为主;以学生听为主转变为以学生练为主、以学生被动转变为以学生亲身体验为主。以下是教学中笔者认为可以借鉴的几种方法。
(一)项目/任务教学法
《连锁物流实务》这门课,是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理念的基础上,以项目/任务教学法设计整个课程的。怎样设计好项目一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是非常
重要的。在设计项目一时首先通过课前讲故事使学生从故事的寓意中意识到在就业之前知识的储备和技能的掌握是非常重要的。其次通过导学使学生认识到《连锁物流实务》这门课在连锁经营管理中所处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最后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以及掌握了一定的连锁物流知识后,从一个连锁企业的物流管理作为一个切入点,通过以组为单位模仿现有企业成立自己的连锁企业,设计自己的物流管理流程,通过这样的实训既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又增强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以下是节选项目一的设计内容。
项目1
认识连锁物流 任务1-1:课前讲故事 任务1-2:导学 2
任务2-1:观看连锁企业沃尔玛的物流管理视屏、
任务2-2:进行连锁企业沃尔玛物流模式成功案例分析 2
任务3:认识连锁物流 2
任务4:实施连锁物流活动要素 2
实训1:社会实践。对宁夏的连锁企业的物流管理进行调查(小组派代表用ppt展示) 2
实训2: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模仿现有企业成立自己的连锁企业,设计自己的物流管理流程。(小组派代表用ppt展示) 2
(二)课外实践调查教学法
连锁物流实务这门课程理论性比较强,学生对这门课的内容不好理解,要想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外实训方面,把学生分成几大小组,利用课余时间独立对有关企业进行调研。如对宁夏的连锁企业的物流管理现状进行调查、参观调研宁夏烟草配送中心等,调研完后,每小组派代表以ppt形式在全班展示,学生点评,老师总结,最后对各组打分评比。
通过调研既让学生走出了课堂,开阔了眼界,又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情境角色扮演教学法
由于情境角色扮演教学法对学生动手思考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项目二走进配送与配送中心、实训把学生分成两个大组:商场组、配送中心组,每大组又分成若干小组。
各个配送中心小组准备2-3副扑克牌,作为配送的货物,并写好货物的名称。每个小组必须事先准备好各自所需要的单据、发票、各种账册(可上网参考、制定好各种单据、票据等)。配送中心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前用计算机生成不同花色数字的扑克牌,作为订单需求,实验前发给商场组。
学生通过模拟一个商场(或多个商场)向若干配送中心订货,配送中心接到订单后,向商场负责配送。商场可以通过普通采购方式向配送中心下订单,也可以采用招标采购方式下订单。配送中心可以向另一个配送中心购买或置换所缺货物。
通过配送业务流程模拟,使学生明确在一个连锁企业中从销售、采购、库存、配送、财务的基本业务流程。将以前所学的物流知识、财务管理知识联系起来,明确配送业务在整个企业业务流程中的定位,与配送业务相关的其他各个业务环节。
通过实训培养了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意识到配送中心在连锁企业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五、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连锁物流实务》课程的构建,打破了以前满堂灌得教学方法,大大提高了学生对学习连锁物流实务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职业生涯提升职业能力、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由于实训基地的不足与本校的物流实训室正在建设中,实训的硬件和软件条件的限制,所以课程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有待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不断提高物流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水平,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在将来的工作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戴士弘 毕蓉 选编 《高职教改课程教学设计案例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z].
[2]黄建飞 “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6) .
[3]黄思杰 “高校物流专业教学现状及教学改革分析”[j];魅力中国;2010,(4).
篇8
关键词 运输管理 项目化教学 课程改革
0 前言
近年来,随着物流行业的发展,众多的高职院校相继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据统计,全国已有500多所高职院校开设了该专业,①且几乎都开设了运输管理课程。在该课程的教学中,始终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如项目化教材难找、教师教学仍以传统教学为主、实验实训难以开展等。如何适应高职人才培养的新形势,培养企业需要的物流人才,是广大教师应该考虑的首要问题。
本文仅从运输管理课程的改革出发,探讨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课程改革措施。
1 目前高职运输管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1 好的项目化教材少,教学内容老化
目前很多出版社开发了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系列教材,数量众多,品种繁杂,但是从教材质量来看,还没有真正实现教材项目化,有的只是在传统教材的基础上改头换面,有的是对教学内容的盲目堆砌。例如大部分教材包括水路运输、集装箱运输两章内容,其中水路运输一般都是以散件杂货班轮的形式编写的,而在当前国际集装箱运输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散件杂货班轮的比例逐年降低,因此应该把传统的水路运输和集装箱运输内容进行整合。
1.2 教学方法和手段传统
根据笔者调研情况来看,大部分高职院校在运输管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仍然把传统的讲授法作为主要的教学手段,虽然注意到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但是由于实训场地和条件的限制,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例如在介绍运输托运中涉及的基本运费和杂费时,首先用一个案例引导学生思考运输成本的构成有哪些,哪些因素影响着运输费用的高低,然后再具体讲解每一部分的费用如何进行计算。在此基础上给出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计算,以此锻炼学生的运输费用核算能力。但此种教学方法仍然是以教师“讲”为主,学生“听”为辅,教师讲得痛苦,学生听得枯燥。
1.3 实训教学难以开展
当前,很多高职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都建设了实验实训场地,从校内实训场地来看,基本上是关于仓储和配送方面的实训室,对于运输方面的硬件投资很少,主要原因在于运输方面的实训场地占地面积大,投资成本高,实训投资主要以软件为主,其中第三方物流软件(即公路运输软件)占主要比例,而关于航空运输、铁路运输、国际集装箱海运方面的软件偏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课程的正常教学效果。
另外,部分学校利用校外实习基地开展实训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基本集中在公路运输行业,主要是因为公路运输企业对实习学生的数量需求比较大,企业积极性相对较高,而铁路运输行业、国际海运集装箱、航空运输等方面的校外实训很难开展。
2 高职运输管理实务课程项目化改革的措施
对运输管理实务课程进行改革,首先必须了解本课程所面向的工作岗位,然后梳理出主要的工作任务,根据主要工作任务来制定教学项目。以长三角一带为例,物流管理专业学生主要面向就业岗位包括如下几类:(1)各类企业仓储作业与管理人员;(2)物流企业运输计划、调度人员;(3)商贸企业配送仓储作业与管理人员;(4)快递业务拓展、操作人员;(5)外贸及货代企业跟单员、货运员;(6)制造企业生产计划、控制与改善人员。从以上六类主要的就业岗位来看,第(2)类和第(5)类就业岗位与运输管理实务课程息息相关,因此,应该着重根据以上两类就业岗位来设置本课程的教学项目。
2.1 建立基于能力本位的课程目标
运输管理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其目标是培养学生对物流运输环节的业务处理能力、运输费用核算能力、运输单据和合同的制作能力。具体来说,其能力目标为:能根据实例拟制所有运输方式中的单据和合同;能准确核算所有运输方式中计费重量、运费和杂费;能准确分析各种运输方式的业务环节并能进行模拟操作。
2.2 设置基于“项目化”的课程内容
在选择教学项目时,应该始终贯彻“项目化”教学的思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按照“运输行业认知—业务流程(包括单据、合同制作)—费用核算—软件平台操作”的总体思路,将课程分为五大模块,二十三个子项目,具体内容的安排如下:
运输认知:几种运输方式优劣势分析;运输市场调研。共计4学时。
铁路运输托运:铁路运输认知;合同、单据制作;费用核算;业务流程模拟;共计8学时。公路运输托运:公路运输认知;单据制作;费用核算;业务流程模拟;某公路运输软件操作; GPS及GIS在公路运输中的应用;运输企业内部成本核算;共计16学时。航空运输托运:航空运输认知;业务流程模拟;运单制作;费用核算;共计10学时。国际海运集装箱托运:水路运输认知;集装箱班轮进出口业务流程模拟;集装箱运费核算;集装箱班轮单据制作;进出口贸易软件操作;共计26学时。
2.3 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1)案例教学法。通过收集案例,让学生对知识点有更深入的了解。例如,对于公路运输企业内部成本核算,可以通过“我国物流顽症”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公路运输企业的内部成本来源。(2)图片、视频教学法。通过收集相应的图片、视频材料,将其穿插在教学过程中,能较好地方便学生理解。(3)情境实验教学法。在介绍运输业务流程时,一般涉及多个角色及单据的流转,若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兴趣不高,可以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利用手工填制的单据,在教室内进行简单的模拟。②(4)软件操作实训法。对于海运集装箱运输业务,由于涉及的环节多、角色多,可以采用软件操作的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熟练掌握进出口的整个业务流程。
2.4 建设基于“项目化”的课程教学资源库
本课程可以按照教育部有关教学资源库的标准,建设相应的教学资源库,具体内容包括课程标准、教学计划、网络课件、教案、视频录像及图片、案例、试题试卷、文献资料等。③
通过对课程教学资源库的利用,学生可以下载相关教学资源,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教师也可以通过论坛与同学在线交流,及时了解学生学习中的不足,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2.5 建立完善的学生考核机制
针对本课程的特点,教师应该制定合理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可以采取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比例各占50%。过程考核侧重于学生平时的学习表现,包含出勤、回答问题、参与讨论问题情况;结果考核侧重于对学生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测评,例如考核学生在各种合同、单据制作中的完成情况、应用软件的操作能力、案例分析能力等,通过考核检验学生对必备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基本理论的应用能力。
篇9
关键词:物流;实训课程;改革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我国的物流业已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政府部门也十分重视物流业的发展,2001年3月,中国国家经贸委、铁道部、交通部、信息产业部、对外贸易经合部、民航总局等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在其内容中就明确提出要加强物流人才培养,促进产学研结合,继续深入研究探索不断适应现代物流发展需要等内容。因此,物流教育已刻不容缓,物流研究体系也应该逐步建立。物流专业是一门综合的、交叉的经济学科专业,它涉及到宏观经济、微观经济、技术经济、运筹学、电子信息技术等诸多领域的知识和内容,是一门覆盖面广、应用性强的学科。与我国物流业高速增长不适应的是,我国物流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物流人才的培养也处于摸索阶段,目前还未形成体系。人才问题将在今后很长的一个时期严重制约我国物流业的发展。为了提升高职物流专业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应在实践教学中以实施创新教育为主线,以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加大力度推进实训课程体系改革,通过建立“理论+实践+特色”的课程体系、构建物流专业实验室与实践教学体系等措施,塑造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实训课程体系建设中,坚持“以技能培养、实训操作为重点”,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以达到物流具体岗位的要求。具体可从以下方面进行:
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优化实训课程体系
实训课程设置应紧紧围绕培养目标,探索切实可行的教学体系。该体系必须具备理论和实践两个环节,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教学体系。具体来说,即“一个体系,三个模块,注重融合,强调特色,突出素质”,将整个课程体系分为公共基础课程模块、商务类课程模块和综合实践模块。以上实训课程,主要围绕综合实践类课程实训和商务类课程实训进行。物流是一个涉及面较广的专业,为了能培养出特色鲜明、技能精湛,能很快适应企业岗位的物流专门人才,在设计实训课程体系时,充分体现“活学活用”的原则,妥善处理一个“度”的问题,即深度要适当,必须能够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广度要足够,应覆盖“物流岗位”必需的相关知识。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学校设置了8门实训课以及基本与理论课对半开的实践操作课,以上实践环节占总课时的50%左右,另在第4学期暑假安排2个月顶岗实习,第5学期安排1个月毕业设计。每门实训课程均制定有详细的教学大纲,课程开课前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讲授知识要点,明确能力培养要求和考核标准,详细列出章节学时分配、教学目标和实训要求。
二、突出实践技能培养,改革考试评分制度
物流是从社会生产生活中发展起来的,而且还在不断的应用和发展之中。现有的物流理论很难对日新月异的物流活动进行卓有成效的指导,因此物流人才的培养要突出实战性特征,要使物流人员迅速理解和适应物流实际环境,只有这样才能熟练地进行各项物流活动。强化实践教学,突出动手能力是实践教学体系的宗旨,将校内的物流实训室和校外的物流公司、外贸公司等实训基地相结合,构建实践教学应用平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主动参与能力,突出学生的技能培养和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适应能力、实践应用能力与团结协作能力。同时树立实践教学的整体观念,通过整合各项教学资源打破各个实践环节各自为政的局面,经过系统设计,对应于教学模块,将实践教学分为基础实训、专业实训、现场实习3部分,使其形成一个完整体系。对于经济类课程来说,一是要求“走出去”,即教师带领学生针对拟定专题,到物流公司实地参观学习,了解物流的操作流程和工作特点,感受物流行业的工作环境和气氛,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分析归纳总结、理论与实践结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请进来”,即从公司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为学校客座教授定期来校授课;三是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物流学术报告会,丰富和扩展学生的知识面。这些课程与活动的开展,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突出实践教学是保证高职教育特色的重要措施,所以要加大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的力度,侧重学生职业技能的掌握与提高;同时鼓励教师在在现场教学、案例教学、计算机前教学、在实训基地教学,进一步加强校内、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同时,购进一批与物流有关的实训设备和模拟教学软件,如可购买托盘与叉车供学生课余学习并操作使用,以及购进功能完善的第三方物流、国际货代软件让学生以各种角色在模拟环境中感受物流环境,培养学生适应物流各种岗位的技能。此外,鼓励、推荐学生利用节假日参加与物流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同时,从实训课程评分制度上加以改革,与学生将来可能从事的实际工作挂钩。评分不采用百分制,以“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4个等级的方式代替,同时加大学生平时成绩在总成绩计算中的比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优化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是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教学改革的重要因素,高职教育要提高质量,不但要掌握先进的教学思想,还要靠先进的教学手段。要在广泛运用实物、现场等直观教学手段的同时,加强多媒体教学,全面实施电子化教学,要充分利用互联网、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过程,拓宽学习渠道,丰富学习内容,共享教育资源。具体应从以下方面来实施:一是投入资金加强多媒体教学硬件建设,建设多媒体教室,购置音像设备及视频资料;二是对教师进行多媒体教学知识的培训;三是组织教师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每个学期进行一次多媒体课件评比,提高大家的制作水平;四是搞好物流实训室建设,完善实训室的各项功能与软件接口,让广大学生更直观、更逼真地了解物流实际操作的各项流程。随着这一系列全新的教学手段逐步规范化、系统化,学生可更直观、更形象地学习本专业的知识,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活动中,应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同时,还要鼓励教师积极制作网上在线师生交流平台和网上试题库,加强师生互动。教学实践表明: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不但可以大大缩短教学时间,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比较牢固地掌握各项知识。
四、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为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提供平台
要和政府的各相关部门、各类企业尤其是本经济区域内有关企业加强合作。同劳动部(局)等政府部门的合作,可以发展在职业资格考试、职业技能鉴定、人才市场需求信息、人才现场招聘等方面的合作;同各类企业的合作,形式是联合办学,具体方式包括:建立学生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并定期组织学生到基地参观或顶岗实习;邀请企业共同研究专业方向的定位和课程体系的设置,以及职业岗位的分析;有些实训课程可以通过到企业承接实际项目来完成,如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分别与宅急送南昌分公司、远成南昌分公司、中通南昌分公司、乔家栅公司合作组建了各公司在该校的配送服务队,全权负责该公司在该校的具体业务;与企业联合办班,根据企业各个岗位的具体要求为其定向培养人才,开设的课程和任课教师由企业与学校共同商定,该校已与国美南昌分公司开展过此项合作,并取得了预期的成果。这些校企合作项目使得学生在完成实际项目的同时也能加深对书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并能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管采取哪种方式,最重要的是高职院校必须更加主动地“走出去,引进来”,坚持诚信和质量原则,建立一整套的制度措施,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五、提升教师综合素质,优化教师队伍
这几年高职院校无论是在办学规模还是办学质量上都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因此建设一只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在建立和完善校内的实验实训基地,更新现有物流实训室的实验实训条件的同时,还应加强本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并通过各项措施不断提高教师的实践水平和指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多与其他院校的物流老师交流教学经验,吸取他们在物流教学过程中好的经验和方法。定期选派部分教师到企事业单位参与物流、系统开发、营销与策划等实践工作,这样既加强了学校与企业的联系,也为校外教学实训基地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还可以根据课程需要从企业一线引进一些责任心强、业务熟练、技能精湛的员工来学校当老师,以充实学校的师资力量。另外,也可选派部分青年教师参加物流师有关课程的培训,到开展物流教学较好的大学或者直接到某个具有较强知名度的物流企业进修,并适时地参加各种高水平的学术交流活动或物流展览会等,提升教师素质。
六、总结
物流业的持续快速发展,给广大高职院校物流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物流专业的教学人员要不断探索和改革物流的教学及实践模式,加强物流的专业建设,以更好地适应物流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求。
参考文献:
1、细玲.现代物流概论[M].中国商业出版社,2006.
篇10
【关键词】物流 企业文化 高职学生
一、企业文化的定义
企业文化可以理解为,“企业风气”与“企业的氛围”。具体而言指的是企业哲学、经营理念、公司传统精神、礼仪、活动、商标、信誉象征性角色、CI、Logo、公司徽章、制服、公司形象、主管领导风格、员工行为规范等。概括而言,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由大多数企业成员所共有的观念、信念、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以及由此导致的行为模式。
二、我国物流企业的岗位文化要求
我国现代物流企业一部分为传统运输仓储企业转型而来,保持着我国特有的“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一部分是由外资企业进驻,这些企业带来了西方的企业文化。不论这些企业的来源如何都有一些相似的物流企业的岗位文化要求。
(1)服务至上。顾客满意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内容,物流做为服务性行业,更要把顾客的需要和满足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首要问题。美国物流人士认为,物流活动的最大作用并不在于企业节约消耗、降低成本或者增加利润,而是在于提高企业对顾客的服务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正是这种物流文化,使得物流企业特别强调物流的服务保障功能,并通过提高物流的服务保障增强企业竞争力,增加企业利润。因此这种服务第一的文化理念也会灌注到员工的岗位文化要求中来。
(2)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现代物流企业的特殊性和风险性以及对市场流通的关键性作用,决定了物流企业的诚信比其他制造业和零售业更为重要,尤其是第三方物流中的诚信度的问题更是值得注意。在物流活动中,诚信物流能够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公众的认可度,从而吸引更多的投资或者银行贷款。因此,物流企业要想赢得长久和客源,就必须培养自己员工的诚信度,培育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企业文化。
(3)严禁细致、注重安全。运输的车辆存在交通风险,数以百万计物品要能万无一失的送达到客户手中,这些都决定了物流行业存在一定的风险性。物流行业的风险性也决定了从业的员工要有严禁细致的工作作风,能够把安全生产、严禁细致的文化风气带到生产工作中来。
三、高职物流专业学生特点
相对以“90后”为主导的高职物流学生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追求个性自由以自我为中心。给物流专业的学生上课,明显会感觉物流专业的学生对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学习没有太强的兴趣,更愿意根据案例来学习。比起老师的指导,学生也更愿意通过自己的探索来获取知识和技能。在听讲的过程里,学生也不会全盘照收,而是有选择的听一些自己认为有意思有价值的内容。
(2)缺乏刻苦精神。他们往往学习动力不足,虽然兴趣爱好广泛, 但不专不深而且受挫后易丧气,对小事实事不想干、不愿干,例如在物流成本的这门课中,虽然一些学生可以很明确的掌握相应的计算方法和公式,但是让他们完整的填写一些数据的表格却又漏洞百出,问题不断。
(3)缺乏自我认知。高职物流专业很多学生很多缺乏明确的奋斗目标,对未来的工作定位感到迷茫,对自己的能力、潜力认识等相当朦胧。
以这样的特质学生所构建的校园文化和未来他们所要加入的企业的企业文化往往还有着不小的鸿沟。高职的文化培养有两个大的阵营,一个是从整体的校园文化建设上入手让学生形成朝气蓬勃充满正能力的文化氛围,另一个就是通过教学活动在课堂上来培养和影响其行为使其能迅速适应未来工作中的物流企业文化。
四、物流专业学生对接物流企业的文化培养建议
文化的形成不是一日之功,在于言传身教在于潜移默化。文化的建设必须从多角度全方位来着手以影响学生,从教学活动入手让学生能对接未来物流企业的文化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尝试:
(1)改变教学形式,以游戏的方式、任务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课堂教学中传统的老师上面讲学生下面听的方式容易让学生分神、懈怠,高职学生这方面的问题尤为明显,可以通过改变教学模式,以任务驱动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里,感受团队合作的氛围,增强彼此之间的协作精神,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兴趣为引导,来对治缺乏刻苦精神、做事散漫的习性。
(2)把物流实训室物流教室包装成物流操作间。在企业里文化很多都是通过标语,厂徽、规章制度等实体来进行传达,想让学生在校园里就能对物流企业的企业文化进行了解体会,就要给学生创造相似的外部环境,比如可以把学校的物流实训室包装成企业里的操作间,也在醒目位置张贴相应的标语、操作规范,让安全生产、细致认真的工作理念在学习培训的过程里就能潜移默化的深入的学生的心里。
(3)根据物流企业结构重新设计班级结构。物流企业有不同的部门这些部门职责不同,对应的岗位文化要求也不同,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就对企业的各个部门都有一定的熟识度对它们不同的文化要求有认知这将对他们以后快速适应会有极大的好处。因此班级结构可以有两套方案,一个是遵循学校的需要进行设立满足学校的功能,另一个可以把学生按物流部门来分组,让学生模拟充当仓储、运输、报关、信息服务等不同部门的岗位管理人员,在课堂教学和实操的过程里负担起相应的岗位职责,通过模拟训练来让学生感受到相应岗位的文化要求,同时,通过轮岗等方式,让学生对整个物流行业的岗位文化要求有更深入的认知。
(4)带领学生参观。物流企业让学生了解企业的文化,最便捷的方式就是让他们能直接在真实环境下去感受,可以通过带领物流学生深入到物流企业实践中去,让学生亲身感受物流企业的文化氛围,让学生通过观察企业员工的工作状态,把爱岗敬业、细致认真的工作作风内化到自己的行为习惯中。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