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整车实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4-05 20:47: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汽车整车实训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汽车电气 实验室建设 国内外现状 创新
一、汽车电气实验室建设的意义、价值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汽车电气实验室建设的意义、价值
《汽车电气设备原理与维修》是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重要专业核心课程,能够提高学生在汽车电气系统维护和检修等方面的能力,对汽车机电维修工职业能力的培养和相关职业素质等方面的提升,起着主要支撑作用。
近年以来,广东科技学院非常重视省级汽车实训基地的建设,已注入大量的资金,不断完善汽车发动机、底盘、电气等模块中硬件和软件方面的教学设施,基本能满足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专科教学要求。但随着学院不断发展壮大,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成功升本,以及迫在眉睫的学士学位点评审所需求的软硬件设施,现有设备已经是捉襟见肘―无实验室。因此,汽车电气实验室的建设乃是当前汽车实训基地建设的重中之重,本项目“汽车整车电气线路实验台研发”正是围绕着汽车核心课程《汽车电气设备原理与维修》而研发,与教材中的实验项目同步,工学结合,既能适应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专科教学,又能满足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本科教学需要。同时,本项目核心技术申请专利后,可以在高校及汽车教具设备厂推广使用,将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总而言之,汽车电气实验室的建设对深入研究汽车整车电气线路、提高汽车行业技术服务水平等多领域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2、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我们的研究是采用实地调查法,深入全面和真实地了解我国高校汽车专业实验室的建设情况,同时采用多种调查方法相结合的手段,更加保证了数据的真实性和资料的完整性,这是我们对该行业其他课题研究思路上的重大突破。经调研我们发现,对于综合教育来说,中国的汽车教育走进高校发展起步较晚,但经过10年的井喷,却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汽车人才的短缺问题非常严重,单就一个“量”来看,尚且还得不到满足,何况“质”的问题。
汽车类人才告急已经成了一个严峻的现实。有数据显示,国内汽车技术人才缺口达80万人,涵盖技术研发、整车设计、项目管理、汽车营销等领域;汽车从业人员在结构上存在严重缺陷,技师以上、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的比例为4:8:31:57,与发达国家11:23:49:17的比例相去甚远。简言之,数量短缺与比例失衡已经成为中国汽车行业发展的重要掣肘。中国汽车人才目前现实而严峻的问题是数量上的稀缺,但教育的宗旨却并不能只停留在填补缺口上,终究要从人才“量”的积累过渡到“质”的转变。仅仅看到高校就业率相关字眼,就以此肯定教育的成功性,未免有些自圆其说。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前任总裁阿尔弗雷德・斯隆曾有一句名言,“把我的资产拿走吧,但要把我公司的人才留下。5年后,我将使拿走的一切失而复得。”显而易见,人才问题对于汽车产业的整体发展的意义如同一剑封喉。
二、汽车电气实验室建设的主要内容和重点难点
1、汽车电气实验室建设的主要内容
本项目设计研发十二台实验台,每台可供2-3名学生进行同步实验实训。台架共设计十个实验项目:充电系统,起动系统,照明系统,信号系统,仪表系统,雨刮清洗器,玻璃升降器,中控门锁,防盗系统,电动后视镜等。学生对各系统零部件实物进行识别,读懂电路图,利用跨接线根据电路图连接该系统各零部件,经教师检验无误后运行该系统;同组学生相互设置故障,让对方利用汽车专用数字万用表进行故障诊断与排除。
2、汽车电气实验室建设的重点难点
本项目研究重点是实验项目的制定、外观设计、实验台架的布置方案。难点是项目的具体实施,本项目涉及的范围极广,困难重重,为了确保项目有条不紊顺利的进行,需要逐步解决以下问题:①市场调研,实验室建设成本预算,后期维护与维修难易度分析;②实验室场地面积、位置的设置,实验台架的布置方案;③实验项目的制定,实验安全性、可行性分析,每个项目实验课时的设置;④实验外观设计、台架尺寸,框架与面板等等材料的定制,实验车型的确定;⑤制作一台实验台架样板,我们进行试验,试验成功后组织领导、教授等行业专家进行点评,提意见,然后改进;⑥组织汽车专业学生进行实验,总结经验,再次改进;⑦开始量产,安装完成,编写实验实训指导书,建立教学文档。
三、本项目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本项目由我院汽车专业专任教师,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自主设计、自主研发,能满足汽车电气多项实验项目,同时配有相应的实验实训指导书,以供我院汽车专业学生学习。
本项目创新之处是最大亮点。由于中国高校汽车教育发展起步慢,汽车实验室的建设更是凤毛麟角,一般情况下都是以建设汽车实训室为主导,教具为辅的模块教学形式,而没有正规的汽车实验室,远远满足不了本科教育的需求。因此,正规的汽车实验室建设是本项目的创新之一;其二,本项目研究的主要内容更是国内外首例,我们实验台架制作完成后,需要500多根导线才能令所有系统正常运行,但我们实验台架中却没有任何一根导线,剩下的留给学生自己根据我们提供的电路图完成连接,然后运行。与传统的汽车教具相比“只能观看不能动手”的弊端得以避免,使学生能够自己动手做实验,通过实验验证理论知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结论
汽车电气实验室建设是整个汽车实验、实训的重要环节,本项目抛开现有的纯书本理论和现成的实验平台操作方式,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整个实验、实训的实质环节,不但让他们掌握“这根线为什么要和那根线连在一起”,更重要的是要掌握“为什么这样连”、“连线两端电子器件的功能”等内容。本项目的开发与研究,一方面增强了学生参与实验、实训的兴趣,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为学生深层次掌握汽车电气原理提供了平台,对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汽车整车电气线路实验实训指导书》主编.王英舜.广东科技学院出版.2013.3
篇2
在传统的“汽车电器”课程教学模式中,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特别对于电路图的识读,学生分析时没有头绪,检修时无从下手。因此,进行课程改革势在必行。通过充分的市场调研和企业岗位分析后,将本课程内容以工作过程作为导向,采用项目化教学的方法,学生作为项目实施的主体,形成“做、学、教”一体化教学,在实现教学知识目标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将汽车维修标准工作流程与“六步法”紧密结合,使学生能够尽快地适应今后的工作环境。
一、 “汽车电器系统检修”课程项目化教学所需条件
1. 校内实训条件
汽车实训中心使用面积为2592平方米,能容纳300人实习培训,拥有汽车整车、零部件及检测、诊断、维修和模拟仿真实训设备,满足了汽车类各专业实训、实习教学的要求。汽车实训中心包括电器实训工作区、发动机拆装实训工作区、电控实训工作区、汽车整车实训工作区等七个实训功能区,形成了集教学、培训、对外服务、职业技能鉴定于一体的开放性、共享性、现代化的理实一体实训基地。
2.教学环境
基本教学环境:教材采用《汽车电气与电子技术》,钱强主编,同济大学出版社。参考资料:《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检修》任春晖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检修》胡光辉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以及车辆维修手册、维修车辆全车电路、汽车电器、汽车维修、汽车维修技师期刊等参考资料。网络教学环境:主要用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扩充性资源,包括汽车电器视频和动画、景格汽车维修仿真软件、多媒体课件和计算机等。
二、“汽车电器系统检修”课程内容及要求
1. 课程内容设计
根据“汽车电器系统检修”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的需求,选取7个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故障作为课上项目,分别是桑塔纳2000轿车全车线路基本故障的排除、充电指示灯显示异常故障的排除等课上7项目,包含21个子任务,总计88学时。同时,设计“丰田凯美瑞轿车电器系统检修”作为课下项目,学生提交具体检修方案,由教师和企业专业共同进行验收考核,课下项目最终记录在成绩中。
2. 教学情境建立
利用4S店接待与维修相关视频向学生展示今后的工作场景,汽车实训中心为4S店,教师为4S店维修总监,学生是4S店维修部的维修工。将学生分成5个维修小组,每组5~6人完成维修作业,小组分工明确:组长1名,主要负责统筹安排工作;安全员1名,主要负责维修作业过程中设备和人员的安全工作;记录员1名,主要负责记录数据和作业现场清洁工作;操作员2~3名,主要负责故障的诊断与修复工作,小组内分工采取每次任务进行角色轮换制度。要求学生严格遵守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
3 课程实施过程
以课上项目“桑塔纳轿车灯光不亮故障排除”中的“桑塔纳轿车转向灯不亮故障排除”子任务为例,结合项目化教学六步教学法要求,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资讯:学生分别扮演客户和维修工,客户向维修工反映其驾驶的桑塔纳轿车转向灯不亮,要求维修工查找故障原因并将故障排除,同时将故障原因和修复方法告知客户,得到客户签字同意后提交一份维修工单存档。
决策:通过客户反映的情况确认故障,并进行小组讨论,制定出“桑塔纳轿车转向灯不亮故障”维修方案,选择合适的检测仪器及工具,明确各自分工职责,老师扮演的维修总监负责巡回指导。
计划:维修小组组长汇报维修方案,其余维修小组及维修总监帮助其优化维修方案,待方案完善后,填写维修工单,将故障原因及修复方法告知客户,得到客户签字认可并存档,由维修总监派工到车间。
实施:各维修小组按照维修方案合理分工,进行故障的检测与排除。
检查:维修工完成检修后,对故障部位进行再次检查,并完成现场5S整顿。维修总监进行过程检查和结果检查。
评估:维修工完成自我评定与小组互评工作,整理维修工单。维修总监根据维修工的维修作业表现对各维修小组进行打分。
4. 成绩评定方式
建立过程考评和期末考评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其中过程考评成绩占70%,期末考评成绩占30%。过程考评中课上项目占80%,课下项目占20%。课上项目作为重点考核,具体分为技术总监评定(60%),自我评定(20%),小组互评(20%)三部分。同时,不同的任务所占的权重有所不同。最终考核成绩取每项成绩的加权平均成绩。
三、“汽车电器系统检修”课程设计情境和真实场景的关系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授课场所“汽车实训中心”设置成“4S店”,学生作为汽车维修工,教师为维修总监。
以工作过程作为导向组织实施教学,对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实现知识、技能一体化,做、学、教一体化,将专业知识、技能培养、职业素质等贯穿于工作任务中。完成学习任务采用项目化教学法中的六步工作法“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与维修企业标准工作流程“预约接待客户诊断车辆制作工单、车间派工检修车辆质检验收、清洗车辆服务跟踪”相对应。
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维修工单与企业的施工单相对应,考核单计算出的考核成绩又与维修企业员工考核绩效相对应。
四、实施产生的效果及思考
1. 效果分析
(1)课程通过对企业调研基础上选取典型项目的实施,模拟今后真实的工作场景,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学生获得真实职业体验,锻炼提高工作能力,达到从业基本要求,学生毕业后竞争力大大提高,并且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2)激发学生学习潜能,由原来被动接受,变为现在主动学习,学生的参与度与团队协作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3)通过教学情境的建立,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参与项目的实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工作热情,故障现象排除后,学生具有成功的喜悦感。
2. 需要解决的问题
(1)加强校企合作力度。通过校企共建汽车快修厂,实现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式,更好地适应职业教育发展,促进职业教育改革不断深入,起到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推进合作企业成员参与课程建设。
(2)加快“双师型”教师培养。以现有的专业教学团队为基础,以专业带头人培养、专任教师双师素质能力提升和专兼结合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为重点,以提高专业教师的职业实践能力和职业教育教学能力为目标,强化教师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过程设计、实施能力,着力打造出一支高素质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篇3
关键词:汽车服务工程 生产实习 教学内容 探讨分析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9(a)-0167-01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及人们生活质量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行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增长的时期,围绕汽车销售、使用和维修而形成的汽车后市场已逐渐成为一个富有发展潜力的领域。汽车服务业的迅速的扩大,也导致了汽车服务人才的紧缺,为了满足社会对汽车服务业人才的迫切需求及提高我国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设置了汽车服务工程本科专业,以培养出具有较强汽车结构理论知识及汽车服务技术的专业汽车服务人员。生产实习作为高校汽车服务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其教学内容如何设置及实施就显得尤为重要。
1 生产实习目前存在的问题
由于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属于工学和经济管理学的交叉学科,课程设置覆盖面较广,对老师的要求也较高,目前国内开设该专业的学校相对较少。很多高等工科院校开设的汽车方向专业为车辆工程专业,该专业偏重汽车发动机及整车结构的教学与研究,生产实习环节就以到汽车生产企业的参观及汽车拆装实践为主要内容;而其它高职院校开设的汽车方向专业均以汽车检测维修实践操作为教学重点,其生产实习环节以到汽车修理厂的实践维修操作为主要内容。而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侧重点在于汽车服务技术,因此生产实习的方式及内容和上述专业生产实习环节就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因此,如何确定高等院校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生产实习教学方式及实践内容,不仅是完善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人才培养方案的关键任务,也是目前需要大家研究探讨的教学领域。
2 生产实习教学内容的探讨
2.1 参观实习与顶岗实习相结合实习方式的制定
以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及学生以后的主要就业方向为依据,参照汽车服务工程的课程设计体系,将生产实习方式定位为参观实习和顶岗实习。参观实习分整车及零部件企业两种。对整车生产企业的参观,以整车装配线为主;对于零部件生产企业的参观,以零件的加工设备及加工工艺为主。通过参观实习的开展,使学生对汽车产品的结构特点及生产过程有个全面的感性认识。顶岗实习,以汽车4S店为对象,通过让学生在4S店设置提供的工作岗位上进行轮流换岗实习,使其了解每个工作岗位的工作需求及熟悉汽车的整个服务流程体系,更好的将所学理论知识和工作实践结合起来。
2.2 生产实习时间安排及实习企业选择的合理拟定
根据现有的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安排,生产实习时间具体安排第6学期后半段,实习时间一般计划为6周,为了能够更好的体现该专业的侧重点,将安排在汽车生产企业进行的参观实习时间定位为2周,将安排在汽车4S店开展的顶岗实习时间定位为4周。参观实习企业优先选择体系完整的知名汽车生产企业,包含两方面内容:首先参观汽车整车总装自动线的装配工艺流程、辅助装配自动线的运行情况及所有装配的辅助设备,了解汽车产品的生产过程和装配工艺过程;其次参观汽车各种关键零件生产流水线,了解各种零件的加工设备、定位夹紧方式、加工方法、加工工艺及检测装置,区分各种不同加工方法的特点及要求。顶岗实习优先选择具有成熟完整服务体系及足够接待能力的大型4S店,包含内容有:汽车的检测、维修、营销、装饰美容、二手车服务及保险理赔等方面。全方位、多岗位的实习使得学生能够全面了解体验汽车服务技术的关键和核心要求。
2.3 理论教学与生产实习实践活动一体化的教学体系探索
为了最大程度提高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生产实习的实践教学效果,在确定生产实习方式、时间及企业以后,详细制定编写生产实习教学大纲及实习指导书。参观实习企业选定以后,通过和企业商讨具体的参观车间,在进入车间参观以前,要求指导老师及车间工作人员对实习车间的生产线布置及加工设备功能进行讲解,使得学生明确参观实习目的,同时要求学生做好笔记,以避免学生在实习中盲目性。因而在安排实习指导老师时,以讲授汽车结构及发动机课程老师为主,每个班级配备两名指导老师,以满足学生在参观实习过程中的提问及答疑。对于顶岗实习,在具体4S店确定以后,通过和4S商定具体的实习岗位,对学生进行分组轮岗实习,使得学生能够体验整个汽车营销、售后、维修及理赔服务体系中的每个工作岗位。同样在每个岗位实习开始,指导老师及4S工作人员对每个岗位的要求进行讲解。通过理论讲解和实践体验,使得生产实习的实践教学更加高效直接。实习指导老师在每个岗位实习结束后,结合岗位的具体工作性质,组织学生参与讨论总结,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及求知欲,增强对岗位核心职责的理解。
3 结语
通过分析目前高校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生产实习环节存在的问题,对我校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生产实习的教学内容进行了分析探讨,对提高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教学质量及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对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及未来就业都极为有利。
参考文献
[1] 鲁植雄.汽车服务工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 陈长.汽车生产实习教学环节的实践探讨[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报,2012,18(1):136-137.
[3] 刁金香.顶岗实习学生存在问题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4(4):133.
篇4
【关键词】虚拟维修;汽车
随着汽车维修技术的不断变革,我国汽车维修业也随之进入了发展的上升期,电控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先进技术广泛在汽车上的应用,从而形成了利润客观的“汽车后市场”并且给维修技师们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一、当前高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的现状和问题
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汽车维修精英”的艰巨任务,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及高等职业教育资金短缺等因素的限制,存在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知识面狭窄、重机轻电与重理论轻实践等通病。教学模式和方法落后、教材陈旧、理论和实践相脱节,更重要的是,学校实验设备消耗过快,设备的陈旧与汽车市场的日新月异极不相称,但是归根结底还是教学手段及方法的老套,以及与汽车市场的发展想脱离,且在日常教学中,大多数学校仍然沿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对学习理论知识缺乏兴致,且多院校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建设“一体化”教室,由指导老师给学生讲解、带领学生操作,要求每个学生亲自动手、反复练习,但由于学生较多专业教师不足,且大部分教师都是从学校刚出来的学生,缺乏实践教学经验,而使得“一体化”教室形同虚设。如果能通过虚拟仿真系统将书本上抽象的理论概念生动直观、形象逼真的表达出来,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因此高职院校汽车维修专业必须改革教学方便,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如网络教学、虚拟实验室的建设、虚拟仿真零部件的拆装与装配等,以提高教学质量,保证学生快乐有效地学习。
二、虚拟维修技术挑战传统教学模式
利用虚拟维修技术可严格按照汽车整车结构提供的汽车各个零部件来设计3D实物模型,所有3D实物模型都完全根据实物尺寸来建模,将零部件的结构真实的反映出来。利用3D设计软件可将抽象的原理动画制作的生动、形象,如变速器的运行和换挡过程、起动机的运行、ABS系统运行、自动变速器的油路等系统的原理演示,并伴随着多样的显示方式,如透明、半剖、爆炸等,原本在实物中无法看到、抽象的系统运行状态和原理,现在学生可以清晰、直观的查看到,且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自由地切换档位和调节速度,来观察3D模型的运动过程中的变化,亦有详细的文字说明可供学生查阅。利用虚拟维修技术也可将汽车电路图真实的表现出来,所有汽车电路图都来源于实际。例如如果学生选中电路图上的零部件,则可查看到相应的实物模型。它还提供放大镜功能,学生只要点击鼠标就可以查阅细节部分,当系统的运行状态发生变化时,学生可使用虚拟万用表来测(电阻、电压)的变化。
利用虚拟维修技术可以设计独具特色的故障设置与检测,如发动机系统、变速器系统、空调系统和 ABS 系统的故障。并且可提供了多种虚拟测量工具和手段,包括诊断仪、万用表、排放表、油压表和真空表。当学生设定故障后,与系统相关联的物理值会改变,如电流、电阻、排放气体成分、油路压力等。这时学生可在工具箱里挑选合适的测量工具去检查故障,排除系统故障后,故障症状将消失系统恢复正常,同时相关的测量值也恢复正常。为使学生熟悉拆装步骤,将装配界面分成装配区、零件摆放区这两个区域。装配的零件模型需要有序的摆放在零件摆放区,这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装配习惯并且学生之有按特定的装配顺序进行装配,才能完成装配任务。
三、利用虚拟维修技术开展教学
高职院校在教学活动中利用汽车3D虚拟维修技术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既可以节约教学资源、投入资金,更关键的是可以提高学生理论、技能水平。其意义总结如下:
(一)将教师从繁重的教学工作中解脱出来。如一次汽车维护保养的全过程需要近两个小时,实践指导教师需要具体详细的讲解工作步骤、操作要点、维修工具的使用方法等,一般情况一个上午只能给一个班讲一遍,而汽车3D虚拟维修技术平台提供演示讲解功能,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理解速度来学习,教师只需要对学生所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学生学习的方式“一对多”的教学方式变为“一对一”的学习方式,且平台支持反复观看,不明白的地方可反复观看,而“一对多”的教学模式,往往老师讲完了没理解也就放弃了。
(二)变革了学习方法、教学环境。现在学生可以坐在电脑跟前,亲身感受着逼真的虚拟场景,按自己的需求控制速度,还可以进行交互练习,这是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每个人的接受能力不同,教师只能按大多数学生的学习进度来调节语速,使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困惑,久而久之失去了学习的热情。通过虚拟平台还可以检验学生所学的知识是否扎实,自己设置故障点加以排除,学生更容易接受这种新颖的学习方法。
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学习的保证,汽车维修车间场地大、不可能装配空调,夏天闷热,而汽车仿真实验室环境舒适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三)知识的不断更新。 由于汽车维修技术的迅猛发展,汽车技术日新月异,学生所学内容往往陈旧不堪了。而虚拟维修技术,具有不断升级的功能,可改变车型参数来更新的车型数据,学生所学知识始终跟紧新车步伐。
(四)产生的经济效益。学校如果利用虚拟维修技术,只要有计算机设备,通过网络就可以实现多个班同时实现虚拟实训教学,大大减少了学校的投入成本。
(五)虚拟实训课程能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经过我们对几个试验班的成绩对比分析,使用虚拟平台来学习的同学综合成绩更高一些,在故障诊断技术的考核中很多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里迅速恢复系统状态,特别是在维护保养的实践中,很多学生能严格按照操作流程及规范进行演示。由此可见,虚拟实训课程确实能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
在高职院校开展虚拟仿真汽车维修实训教学也使虚拟现实技术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经本项目的研究,我们充分的感受到虚拟实训在汽车维修实践中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篇5
1 实施项目教学法的目的与意义
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职业综合能力为本位的。然而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是中考失败者或者没有参加过中考,文化素质参差不齐,厌恶课堂理论教学;生活和社会实践经验馈乏,思维方式大多在表象思维的阶段,理解分析问题时对事物的表象和工作环境依赖性强,不适于理论与实践截然分开的学科型的教学方式。项目教学打破了原有学科体系,项目选择了职业岗位中真实的生产任务,并将专业知识、技能与生产任务有机结合在一起。按项目内容展开教学:可实现在“做中学”和 “学中做”,理论与实践、学习与工作的有机结合,利于学生在学习中养成职业习惯,实现从学习到工作的平稳过渡,体现了职业综合能力培养。
2 实施项目教学的基本条件
项目教学是一项教学研究及教学改革的系统工程,实施项目教学,首先需要转变职业教育教学理念,分析研究支持项目教学的必备条件,为实施项目教学奠定基础。
2.1 调整专业课程方案,开发项目课程。
我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以教育部指导性教学方案为依据,以国家《汽车维修工职业鉴定标准》和《机动车维修行业技术人员从业岗位考核大纲》为基础,参考企业维修生产实际拟定出与从业岗位对应的专业主干学科课程群和汽车维修专门化课程平台,并在各学科中按企业作业需求和教学规律设定教学项目,以项目为单元展开专业教学。完成了专业与职业,学科与岗位,项目与职业技能的对接,形成以职业活动为核心、以项目为主体的课程体系。
改进后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计划,以汽车维修专门化选修课程平台的方式对接汽车维修行业技术人员从业岗位、轿车与载货汽车整车维修企业和多种总成维修,从而实现课程与企业、职业岗位的对接。例如以机修、电器维修、车身维修、车身涂装等对接汽车维修行业技术人员从业岗位;以轿车维修专门化、载货汽车维修专门化课程对接整车维修企业;以汽油发动机维修、自动变速器维修、柴油发动机维修、汽车空调维修等总成维修专门化对接专项维修或各式快修店。
2.2 设备条件:
设备条件是实施项目教学的基础,只有完备的教学设备、设施的支持,才能营造职业活动的教学氛围,才能满足项目教学中学生分组实训的需求。例如,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设备配备,除按照教育部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仪器设备配备标准》外,还应依据各自学校学生数量、汽车技术进步的实际需求为目标,设置技能实训室并配备相应设备、仪器。我们学校是2005年教育部批准的首批汽车维修实训基地之一,专业教学设备设施比较完备,为实施项目教学奠定的坚实的设备基础。
2.3 师资条件。
项目教学以职业活动为核心,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主线的理论与实践结合为一体的教学方式。教师队伍的专业理论水平,职业岗位的实践能力是影响项目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为此,必须具有丰富的职业岗位实际工作经验的专业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和双师型的专业教师队伍,,承担项目教学任务。
2.4 学生条件。
项目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围绕项目内容主动参与学习、实践。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条件是具有完成项目所必备的知识与技能是基础。怎样才能使学生具有这样的基础,是项目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通过改进教学计划,调整课程内容及内容的先后顺序,科学安排项目内容,为学生创造学习知识与技能的基础。
3 项目教学的实施过程及控制
实施项目教学,首先应明确项目教学目的及每个项目教学目标,研讨项目实施和评价项目的方法。评价项目教学优劣的基本条件是学生行为改变的程度,而行为改变的标志是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能力和岗位作业能力的提高,职业意识、习惯的养成等。所以项目教学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
根据我校多年项目教学实践经验,以《柴油机构造与维修》课中的“供油提前角的检查与调整”教学项目的教学实施过程为例,剖析项目教学实施过程与基本程序步骤。
3.1 确定项目:
项目的确定应具有真实的职业岗位生产实际过程的特色,具有应用性;项目应突出职业岗位技能,技能与理论知识结合在一起具有综合性;项目的难易程度要适应学生知识与技能基础,并与学生接受能力相匹配,学生可以运用新学习的知识、技能或在教师指导点拨下,经过努力,可以独立完成;项目应具有明显而具体的成果展示,可以评判质量优劣,具有可检验性。例如:
“供油提前角的检查与调整” 项目总体目标:
3.1.1 使学生具有对典型静态下的柴油机供油提前角检查调整能力和运行中的柴油机供油正时与否的判断并实施校正措施能力。
3.1.2 对不同结构柴油机供油提前角的检查调整的工作能力。
3.2 学习新知识,掌握项目关键技能
每一个教学项目,都有新知识和技能训练的内容。在项目实施前,教师应讲授新的知识要点,示范和训练关键技能。使学生理解知识并掌握技能操作的基本程序与要领,为学生完成项目任务奠定知识与技能基础,这是学生自主完成项目的关键环节。例如:
“供油提前角的检查与调整” 项目的新知识:
3.2.1 了解掌基本概念:(通过课件和视频演示、讲解)
1) 供油提前角;
2) 喷油提前角;
3) 供油正时
3.2.2 掌握供油提前角调整原理(课件演示两种调整方法)
3.2.3 了解供油正时故障现象(视频演示过早过、晚的现象)
1) 供油时间过早;
2) 供油时间过晚
3.3 拟定项目实施计划。
本环节需要解决“怎么做”的问题,通常以书面的形式,由学生制定项目作业计划。学生通过已有或新学习的知识,结合资料查阅,确定工作程序步骤、要求、标准、程序等计划内容,为项目实施、评价奠定基础。最后经教师检查验收,对于达到要求标准的转入下一学习阶段。例如:
制定项目实施计划
3.3.1 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共分六组)完成项目工作页中学习任务;
3.3.2 按项目工作页中所提供的相关技术资料和通过查阅资料等方式确定各型号柴油机的技术标准。
3.3.3 制定各型号柴油机供油提前角检查调整作业工艺程序。
3.4 项目实施:
本环节是项目教学的实质性阶段,学生以在各自小组中的分工以及与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的形式,按照已确立的工作步骤和程序工作,完成项目内容。项目实施是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培养技能形成能力的过程,教师应随时了解掌握学生学习与动手操作情况,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指导操作要领。对存在的共性问题及时加以引导、纠正,对出现的特殊问题与学生共同讨论研究解决问题的思路,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和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保证各学习小组学生按照计划要求完成项目任务。例如:
学生分成六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供油提前角的检查与调整,填写项目学习工作页。
供油提前角的检查与调整项目工作页(缩)
3.5 项目评价:
在项目完成后,按照项目的要求标准,对完成质量进行检验评估。此过程首先由学生自评,再由教师对项目工作成绩进行检查评分。例如:
3.5.1 学生总结、自评
3.5.2 小组评价
3.5.3 教师检查评分
3.5.4 教师总结
4 结论
实施项目教学,要依据国情和学校的实际情况,深入开展教学研究,在有限资金投入的前提下,充实必须的设备,提高设备利用率;依据社会和职业岗位需要调整课程设置、整合课程内容,有计划、按岗位作业需求拟定教学项目,从而完成专业与职业、学科与岗位、项目与职业技能的对接;项目教学中的知识技能的宽深度满足职业岗位需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与计能基础对接,适应学生接受能力、满足中职学生特点与认知规律;认真研究、完善项目教学实施过程,让学生成为项目教学的主体,转换教师在教学中的位置,强化其指导、控制项目教学过程的作用。真正实现项目教学以改变学生行为、提高职业综合能力为目标,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输送技能型、实用型技术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篇6
(20
—20
学年)
一、学校整体情况
(一)基本情况
XX职业高级中学的前身为1976年创办的“新乐公社五七大学”,随着学校发展,又曾更名为“鄞县新乐公社农业中学”、“鄞县梅墟农业中学”、“鄞县梅墟职业中学”、“鄞县第一职业中学”、“鄞县职业高级中学”。
学校占地面积100余亩,建筑面积44000余平方米。学校现开设汽车运用与维修、汽车整车与配件营销、汽车车身修复、汽车电子技术应用、模具制造技术、数控技术应用、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商务英语、物流服务与管理、文秘、商务助理、会计电算化、服装设计与工艺等十三个专业,现有教学班72班,2940余名学生,是区内规模最大的职业中学之一。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目前有正式在编教职工245名,外聘教师14名,专业课教师122人,双师型教师101人,高级职称教师72人,中级职称教师74人,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241人。
学校在省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1996年学校被评为首批国家级重点职高,2013年被确立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第三批立项建设学校,曾先后荣获中国有益于环境的全球性学习与计划的GLOBE学校、全国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先进单位、省一级重点职高、宁波市特色专业中职学校,省、市首批中职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基地学校等称号。
(二)办学理念
我校的办学理念是“德技双馨,知行合一”。是对原有办学理念“三学一练”(学做人、学知识、学技能、练体魄)的提炼和发展。坚持德育为先、技能并重的育人观,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观,让每个学生在体验式认知和项目化实践中快乐成长,学会做人,学到本领,练好体魄。
(三)总体目标
办学目标:依托行业和区位优势,以社会经济发展新需求为动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开展课程改革,把学校建成“一流管理、一流师资、一流设备、一流质量”的现代化中职学校。
培养目标:努力培养学生成为能吃苦、懂感恩、讲诚信、善于合作并掌握一定技能的合格公民。
二、校情分析
(一)优势
1.学校发展有声誉
学校自创办以来,一直朝着良好势头发展,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实力不断提升,校风建设和德育工作形成优良传统,高职考试和技能大赛成绩斐然。自参加高职考试以来,共计19名学生取得相关专业的全省第一名,本科上线率名列全市前茅。2007年至今参加全国技能大赛共获19块金牌,并连续多年被授予宁波市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特别贡献奖。学校在社会上留下良好声誉,赢得了广大老百姓的认可。
2.专业建设有特色
学校立足区域经济发展,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与改造专业结构,加大重点专业建设力度,不断推进课程改革,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专业群,即以汽修专业为龙头的汽修机械类专业群,以及以物流专业为特色的财经商贸类专业群。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在全国负有盛名,曾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示范专业、市级品牌专业和市现代化专业,是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示范性实习实训基地;物流服务与管理为省示范专业和市级品牌专业;服装设计与工艺为省示范专业。
3.办学条件有改善
过去几年,学校累计投入4000多万元,相继建成了汽修实训大楼、物流实训大楼、宝马实训大楼,并改造了田径运动场,修缮了学生宿舍,构建了校园安全监控系统。学校适应专业建设需求,加大实习实训基地投入,特别是汽修和物流专业,实训工场、设施设备都有了明显提升。学校现有教学仪器设备2500余套,校内实训基地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5万余册,教学用计算机1300余台,能够满足学校师生正常教学需求。
4.师资建设有成效
学校已形成一套比较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激励机制,基本建成了一支师德高尚、专业水平较高、创新意识较强的师资队伍。学校目前拥有全国教育改革创新优秀教师1名,浙江省技术能手1名,市首席工人2名,市专业技术能手3名,市优秀双师型教师4名,市骨干教师2名,区名教师4名,区骨干教师9名,区优秀双师型教师3名,市教坛新秀二等奖以上4名,区教坛新秀一等奖9名,在专业和学科业务上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二)不足
1.办学条件受限制
学校地理位置较偏,公交车不能直达,师生进出校园不便。学校占地面积小,部分校舍陈旧老化,基础建设受到限制,师生教学和运动场所不足。区域优势的不足给学校专业建设和学校发展带来一定影响。
2.专业发展不均衡
随着专业结构调整大政策的影响,以及一些传统行业社会影响力的减退,学校部分专业面临招生困难或生源质量不高的情况。学校对重点专业建设投入相对较大,也使一些传统专业发展比较缓慢,实习实训设备设施老化,与同类专业学校相比有一定差距,造成学校专业发展不均衡的现状。
3.学生培养增难度
德育工作一直以来是我校一块品牌,但随着近年来生源质量的下滑和男生比例的增加,对学生形为习惯的培养和学习生活的管理增加了困难。传统的德育活动内容较丰富,但缺乏整体性和特色性,缺少德育课题研究。
4.师资建设遇瓶颈
受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学校传统的敬业奋斗精神有所丢失,教师职业倦怠现象有所出现,部分教师缺少闯劲,奋斗目标不明确。教研组建设与兄弟学校相比有所滞后,未能明显发挥在教师培养方面所起到的作用,专业课和文化课缺少新的教学带头人,优秀中青年教师出现断层现象。
(三)机遇
1.发展的政策环境趋好。
2010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XX区“十二五”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大环境,也为我校规划制定提供了政策保障。
2.国家示范校建设带来契机。
2013年,我校成为第三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学校,建设年限为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示范校的建设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一个契机。
3.区域经济为专业建设提供发展空间。
近几年,宁波地区经济社会高速发展,车辆拥有量高,汽车维修行业发达,需要大量的汽修从业人员。宁波背靠目前集装箱吞吐量世界排名第一的北仑-舟山港,物流产业成为地方支柱产业。作为重点建设的汽修和物流专业适合地方经济建设需要。
4.新一轮专业结构调整带来新的机遇。
在区域专业结构调整的大环境下,学校可以审时度势,优化专业结构,构建合理的专业体系,使学校办出特色,提高办学层次,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四)挑战
1.面临区域专业结构调整,学校对发展前景不明朗。
2.区内外兄弟学校的发展,给学校带来的竞争压力。
3.重点专业建设处于高位发展阶段,要考虑在保持现有优势的基础上有所突破的问题。
4.受绩效工资等因素的影响,教师的积极性和凝聚力都有所下降。
三、三年发展目标与措施
(一)三年总体目标
在首批国家级重点职高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专业结构布局,加强学校科学民主管理,继续开展课程改革,创新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把学校建设成环境整洁、民主开放、质量上乘、特色鲜明的国家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示范学校。
(二)各领域发展目标与措施
1.学校管理领域
发展目标一:调整学校管理机构,建立一支结构合理、职责分明、协作进取的干部队伍,推进学校科学民主化管理。
发展措施:
1)调整学校管理机构,按需整合原先的四个专业办,划分为“汽修机械”和“财经商贸”两大专业部,推行专业学部制管理,通过边实施边完善,逐步形成一套科学稳固的管理模式。
2)按需设计其他切合实际的管理部门,根据各职能部门工作特点,对各部门行政管理人员进行轮岗调整,培养行政队伍的管理能力,优化管理结构。
3)进一步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职能和部门成员的岗位职责,加强各部门的协作能力,注重职能科室与学部间的协调配合,推进学校管理科学化和高效化。
4)进一步加强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坚持校务公开制度,实施行政干部民主评议制,开好每一次教代会,充分发挥工会的桥梁作用,继续开展“我为学校献一计”等活动。
5)建立健全学校相关管理制度,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发展目标二:推进学校信息化管理,形成学校信息化管理机制。
发展措施:
1)改善校园信息化环境,优化硬件配置,实现校园网络的高速稳定运行。
2)实现学校内外网的统一,重新规划各栏目功能,完善门户网站建设。
3)逐步建立数字化校园管理应用平台,提升各部门OA办公能力,提高工作效率。
4)建设教学资源库管理平台,逐步推动师生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教和学,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
5)健全和完善学校信息化管理制度。
发展目标三:通过一系列体现人文关怀的举措,把好事办实,建设教师温馨家园,提升学校凝聚力。
1)建成几个主题式“教工之家”,通过组织开展一系列工会活动,使“教工之家”得到充分利用,积极争创区教育系统先进工会。
2)完善文明办公室评选方案,组织开展文明办公室创建活动,营造温馨和谐的工作氛围。
3)组建教职工健身俱乐部,开展健身锻炼活动,安排教师每年一次体检,关爱每位教师的身心健康。
4)高标准做好送温暖送爱心、五必访等工作,继续做好退休教师慰问工作。
2.专业建设领域
发展目标四:以国家示范校建设为依托,深化汽修专业课程改革,优化相关拓展专业,深化校企合作,形成稳固而有一定影响力的汽修专业群。
发展措施:
1)建立行业、企业参与的汽修专业指导委员会,在充分开展调研的基础上,完善专业核心课程标准,构建基于自主与合作学习的卓越汽修人才培养模式。
2)在已有汽修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基础上,继续与企业合作开发,推进“汽车底盘”、“汽车电器”、“汽车钣金与喷漆”部分资源库的建设,逐步建立并实施“基于汽修教学资源库的自主合作学习”教学模式。
3)通过硬件配置、课程设计、课件制作、视频录制等方式,组建团队打造“汽车维修与检测”精品课程,推进浙江省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资源库基地建设。
4)根据企业实际需求,通过考察调研、调整课程设置、完善实训设施设备、开发校本教材、培养师资、改进学生评价模式等手段,逐步做强“汽车整车与零部件销售服务”专业。
5)对已有的小型“汽车附件设计与制造加工中心教学工厂”,通过配备模具专业师资、配置模具设计与制造所需设备、与知名汽车附件制造厂家开展的教学与生产合作,扩大教学工厂规模,带动汽修专业群中的机械、数控与模具专业的横向发展。
6)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与企业合作成立“产学研一体化中心”,开展创新型、创业型汽修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新工艺、新技术的研究与推广,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营和发展,形成一定范围的影响力。
发展目标五:完成财经商贸专业群的专业结构调整,重点做好物流、财会和服装专业的示范校项目建设,打造物流专业使其成为标杆性专业,并逐步实现传统专业的升级改造,提升落后专业的生命力。
发展措施:
1)联合企业、行业和专家团队,对物流、财会、服装等专业开展社会调研,成立新一轮专业指导委员会,修订各专业的教学指导方案。
2)通过探索和改进教法学法,编写校本教材,建设教学资源库,集体备课研讨,加强学生技能培养等途径,不断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提升各专业品牌。
3)明确物流专业发展方向,初步建立基于自主与合作学习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加大物流专业投入,完善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满足学生实习实训和教学要求,适时推出3+2学制班,逐步扩大招生规模。
4)制订财会专业技能岗位人才培养标准,完善企业与学校共同培养模式,进一步从企业、行业、高校聘请金融行业高端人才充实到专业建设团队,推动专业建设。
5)加大服装专业实训工场建设投入力度,加强教学教研日常工作,推进校本教材开发,重塑服装专业新形象。
6)逐步探索和引导商务英语专业向国际物流方向发展,文秘专业向商务助理专业发展,保持两个专业招生规模,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培养师资力量,力求两专业补充新的生命力。
3.办学条件领域
发展目标六:进一步改善师生工作和生活的条件,营造舒适整洁的校园环境,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
发展措施:
1)通过与相关部门协调,对校园周边环境进行综合整治,方便师生进出,解决交通隐患问题,创造良好的对外形象。
2)积极创建平安校园,在校园主干道路和学生生活区安装视频监控,为师生统一办理具有银行借记功能的校园一卡通。
3)对学生寝室和食堂进行装修改造,落实食堂“五常法”操作流程,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4)对田径场按功能进行重新布局,将原草坪改造成人工草坪,并增建篮球场,以方便师生开展运动和集会活动。
5)在现有条件下,对教职工办公室进行重新规划和装修,改善教职工办公环境。
6)开展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以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为背景,充分挖掘各专业特色,通过策划、布置、落实相关项目,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
发展目标七: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建设一系列活动功能室,为教育教学活动开展创造良好条件。
发展措施:
1)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微格教室,方便教师开展公开课、教学研讨、教学评比、对外交流等活动。
2)对电子阅览室进行升级改造,为学生提供一个在线浏览、信息查询和网络学习的场所。
3)原计财楼加固后,改造成师生综合活动中心,建设教工之家、心理辅导室、救护技能室、书法室、画室、音乐室、舞蹈室等,为师生提供功能齐全的教学活动室和舒适方便的业余活动场所。
4)建设校史陈列室,记录学校发展和变化过程,积淀校园文化,传承和发展优良传统。
4.教学科研管理领域
发展目标八:加强教研组建设,提升各教研组的教科研水平,增强教研组团队实力,提高各教研组在区内的影响力。
发展措施:
1)加强教研组长队伍建设,组织教研组长参加各类培训、交流和学习活动,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2)严格规范开展教研活动,安排专项经费用于教研组外出考察学习活动;组织落实各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编辑优质集体备课教案集;落实公开课的“研课—上(听)课—评课”系列环节,积累每节公开课的相关资料。
3)参照区优秀教研组评选标准,完善校级优秀教研组评比办法,逐一加以落实。
4)依托数字化校园的教学资源库平台,逐步充实教研组资源库内容,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教学效率。
5)强化教研组团队协作能力,组内教师参加上级各类评比活动,教研组集体做好一系列的备课、磨课、研课工作。
6)以教研组为单位,成立科研兴趣小组,落实科研导师制,推动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
5.师资建设领域
发展目标九:发挥名师引领作用,打造校级骨干教师、优秀双师型教师和专业带头人,培养青年教师,引导新教师,形成教师梯队结构,促进学校师资队伍整体有序提升。
发展措施:
1)积极发挥校内市、区两级名师、优秀双师型、学科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组建校级名师工作室,制定运作制度,明确相应职责,形成考核与反馈机制,组织开展各类活动。
2)根据上级部门评选办法,结合学校实际,开展校级骨干教师、优秀双师型教师评选活动,为冲刺区市骨干教师、优秀双师型教师提供后备人才库。
3)依托示范校建设,各重点建设专业确定1-2名教师作为专业带头人的培养对象,有计划地参加各类培训,逐步培养成为具有课程体系建设能力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能力的专业带头人。
4)鼓励青年教师参加教坛新秀、技能大赛、优质课、说课、微课等各类学科技能比武,积极为教师搭建平台,帮助教师成长。
5)完善师徒结对方案,加大对新教师的培养力度,引导新教师快速入门。
6)制订科学管理的教师培训计划,完善教师培训考核评价体系,建立以教师成长规划为主导的师训制度。
6.德育工作领域
发展目标十:改进日常德育管理制度,培育校园文化,提炼德育精神,争创一流品牌。
发展措施:
1)做好德育工作的顶层设计。明确育人目标,提升德育精神,打造有我校特色的“XX职高青年”、“XX职高诚信实践基地”、“XX职高唤醒德育”等德育品牌。
2)进一步抓好德育团队和班主任队伍建设。加强班主任培训力度,切实做好后备优秀青年、骨干和名班主任的培养与使用,适时成立名班主任工作室。
3)改进日常德育工作方法,提高教育的艺术性。制定并实施教室、寝室的7S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和提升学生的文明言行,形成以激励为主、批评为辅的育人氛围。
4)强化班集体建设,培育班级文化,努力打造“一班一品”的特色班集体,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并把班级文化建设情况列入班集体考核。
5)整合德育活动,使之系列化、主题化、科学化。实施德育课题的研究,以课题引领德育,争取1-2个市级以上德育课题立项或获奖。
6)精心布置校园德育环境。充分利用学校的每一个空间,精心设计,突出人文主题,努力创设一个“时时受教育,处处受感染”的育人环境。
7)开辟第二德育课堂,通过社团活动、社会实践“习”活动、校内外青志活动拓展德育空间,制订并实施《XX职高“星”级社团评定标准》、《XX职高社会实践“习”实施方案》、《XX职高校内外青志考核机制》,促使第二德育课堂常规化、校本化、特色化、专业化,争取2-3个社团在区域中形成一定影响力。
发展目标十一:民族班教育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突出民族班教育特色,扩大西藏班影响。
发展措施:
1)推进西藏部学生规范化管理,细化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完善奖惩和激励机制,并在德育教学中渗透民族团结教育和安全教育。
2)强化学生文化基础能力,加大汉语教学力度,注重专业技能培养,实施专业技能和普通话考证制。
3)完善班主任团队协作管理机制,加大班主任团队宣传力度,以点带面扩大学校影响。
4)推荐部分优秀学生参加技能大赛和高职考,抓学生成才典型,有计划进行宣传报道,扩大学生成才影响,提高学校培养学生成才机制知名度。
5)总结经验教训,以论文、课题和经验交流会等方式形成理论成果,提升教师的德育理论水平,并从理论高度扩大学校知名度。
6)对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跟踪,了解毕业学生的就业和生活情况,帮助学校更好地开展工作。
四、发展保障
(一)组织保障
学校要按照XX区教育发展规划确定的职业教育发展的目标来修订学校未来三年的发展规划,征求各部门及广大教职工的意见,统一思想,明确思路,调整工作策略,共同谋划学校发展。学校成立发展规划领导小组,校长担任组长,全面负责规划的制定、论证、实施、评价,各职能部门具体落实规划的实施,做到目标明确、职责分明、组织到位、落实到点。
(二)评估保障
进一步完善学校评估机制,加强督导检查。学校将根据上级部门文件要求,确定学校的评估细则,同时建立健全实施教育发展工程的监督责任机制,以确保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学校将对在各项工作中成绩突出、效果显著的部门、个人,给予奖励。
篇7
【关键词】校企合作;汽车营销;人才培养路径
随着我国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市场对汽车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同时,对于汽车专业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汽车营销领域,这一趋势尤其明显。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对于汽车营销人才的培养需要与人才市场的需求相结合,这就对相应的人才培养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中,需要深入分析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结合时展的趋势,培养出能够满足企业新需求,适应时展新趋势的汽车营销人才。这样一来,人才的培养过程就不能脱离企业的需求,而应当与企业进行深入的交流与互动,采用校企合作便成为目前为止较为适合的一种方式。在具体的培养方式上,基于校企合作的理念形成了校企融合、定岗实习、订单培养、工学结合这样四种方式。其中较为深入的要数工学结合和订单培养这两种方式,而灵活性较强的是校企融合和顶岗实习这两种方式。当然,这四种方式孰优孰劣很难评判,需要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进行综合评价。
一、“互联网+”背景下企业对汽车营销人才的需求状况分析
企业对于汽车营销人才的需求一直都比较旺盛。一方面是因为营销人才的流动性较大,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汽车营销人才的培养周期比较长,据大多数汽车销售服务企业管理人员反应,一个新进的汽车营销人员从入职到熟悉基本知识,至少要三个月的时间,从熟悉到精通则需要9个月到2年不等,这还是基于员工本身思维活跃、勤劳肯干的基础上。从各企业的招聘情况来看,具有一定汽车专业知识、营销理论知识以及良好实践能力的人才,是比较受企业欢迎的。
我们走访了金华市规模较大的几十家汽车销售服务公司,进行了相应的人才需求状况调研,发现企业最看重的依然是员工的品质,包括忠诚、勤劳、爱岗敬业等良好的职业道德。其次是对能力的需求,沟通协调能力是企业在选拔和提升营销人员时最看重的方面,其次是汽车专业知识和营销业务能力,最后,才是对学历的要求。在学历需求上,普遍以大专学历为主,也有企业表示,如果能力突出,可适当放宽学历的要求。
在调查过程中,了解到的一个新现象是,企业希望自身的营销人员能够适应时代的要求,操作互联网营销。据一些汽车4S店反应,现在有许多客户会在易车网、汽车之家以及品牌官网等主流的汽车网站上留下咨询信息,4S店相关人员通过对这些信息的梳理、及时跟进,挖掘到不少的潜在客户。再通过电话营销、邀约来店、上门回访等方式,在这些潜在客户中促成了一定的成交。这些4S店对于汽车营销人才的要求也逐渐发生了一些变化,他们希望自身的营销人员不仅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丰富的专业知识,也要能够适应“互联网+”时代的要求,善于操作互联网,始终站在瞬息万变的市场前沿,形成具有个性的营销方式。
这样的汽车营销人才,仅仅依靠学校里的课堂教育,有条不紊的实践教育是很难培养出来的。学校作为教育机构,毕竟离市场一线仍有一定的距离。榱伺嘌出适应当今企业所需要的汽车营销人才,需要选择校企合作的培养方式,同时,在基于校企合作的理念上,对于人才培养路径需要更深入的探讨。
二、改革理论课程,推进基于校企合作的汽车营销人才培养
汽车营销人员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汽车营销人员是指从事汽车整车销售并提供相关销售服务的工作人员,而广义的汽车营销人员除了从事汽车销售的人员之外,还包括汽车配件销售人员、汽车保险销售人员、汽车服务接待人员以及客户服务人员。我院汽营专业培养的人才是指广义的汽车营销人员。经我院专家与合作企业骨干人员的岗位群调查分析,明确了我院汽营专业的毕业生可以从事的工作领域,应当完成的工作任务,需要具备的职业能力,确立了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能运用现代汽车结构、原理、性能与使用等相关知识,会汽车技术服务、汽车市场营销预测与策划、汽车市场分析,具备汽车营销及后服务管理能力,具有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后备中高层管理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这就要求本专业毕业生既要熟练现代汽车尤其是轿车的结构、原理以及性能特点,又需要具备较扎实的营销专业知识,形成较强的语言表达与应用能力、具有团队合作、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具备创业精神和开拓创新的能力,基于此,我院对原有的课程体系进行了优化,特别是重构理论课程体系,推进基于校企合作的汽车营销人才培养。
(1)根据企业需求和时展的大方向,引入电子商务实务课程,并将其设置为一门专业必修课。电子商务是现代商业发展大势所趋,汽车作为高端消费品,其购买的流程,涉及到的服务较为复杂,一般都需要消费者到店亲自进行试乘试驾,进行体验并充分对比后才会形成购买,汽车购买后的保险、上牌、交税等手续,又需要专业人员方能完成,这就和一般消费品不同。现代电子商务主要是通过图片展示、文字描述将商品的性能通过网络展示给潜在客户,消费者选中商品后在网上下单、支付,商家又经过物流将商品送到消费者手中,这样一笔交易便形成了。在这一过程中,消费者是通过商家的文字描述、图片展示而对商品进行了解的,商家要做的是尽可能准确地将商品信息传达给潜在消费者,消费者下单付款了,一般交易也完成了。与汽车的交易相比,销售过程中需要的服务和手续少了很多。因此,电子商务在汽车销售中的应用,远远不如一般消费品那样深入。但是,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创新,特别是“互联网+”模式的推广,汽车销售服务公司开始探索独特的适合汽车销售的电子商务模式。目前主要是浅层次的结合,即利用电子商务平台、互联网进行营销推广,吸引并邀约客户来店体验,进而促进成交。在该专业引入电子商务的课程,正是基于企业的需求和时代的发展,使学生在学习阶段形成电子商务理论基础,以便将来能够迅速适应岗位的变化以及新的要求。
(2)扎实学生的汽车理论知识。在课程体系中安排了汽车文化、汽车构造、汽车机械基础、汽车发动机技术、汽车底盘技术、汽车电气技术等课程,使学生形成较为全面的汽车知识。在这些课程的教学中,都安排了一定课时的实训,与合作企业共同进行教学,学生通过观摩、体验,甚至亲自动手操作,形成对汽车的完整认识。包括汽车品牌文化,不同车型的构造和特性等,为学生有效地认识和分析一款汽车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3)提高学生的营销技能。汽车营销人才的核心能力仍然在于营销技能的形成和提高。营销不同于销售。营销是一个完整的循环往复的工作过程,包括市场调研、战略制定、产品销售以及售后服务等。营销能力的提高需要有一定的理论支撑,不同于销售经验可以以一次次的实战中得到增加和提升,营销能力更需要有全局的观念,需要有对市场的感觉和把握。学生在走上汽车营销岗位后,一般的职业路径是销售顾问――销售顾问讲师――销售经理――销售总监――总经理,或者是在职场中打拼一段时间后自己进行创业,无论是哪种路径,都需要对市场有足够的把握,需要有全局观念,形成管理者的思维方式,如此一来,理论储备的重要性便显现出来,有助于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少走一些弯路,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包含了汽车市场营销、汽车营销心理学、汽车营销策划、汽车配件市场营销等着重于培养学生基础营销能力的课程。
在专业理论课程的设计上,分别确定了专业平台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与专业拓展课程,扎实学生的理论基础。具体安排如图1所示。
图1 理论课程设计构架
三、创新实训内容,推进基于校企合作的汽车营销人才培养
为了培养面向企业需要、面向未来的汽车营销人才,汽营专业在培养目标的设计上,定位于要求学生既要有丰富的汽车专业知识,深厚的营销理论知识,更需要把专业知识和营销理论紧密结合起来,形成较强的实践能力。因此,在基于校企合作的汽车营销人才培养模式中,利用实训课程体系的设计,形成了学生经常走入企业的走出去模式。
学生实践能力包括一般实践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其中一般实践能力主要是指学生在社会上生存必须掌握的基本实践能力,主要有独立生活能力、交往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专业实践能力是指完成某种职业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实践能力。对于汽营专业的学生来说,主要有正确评价汽车的能力,进行市场调查和市场预测的能力、客户开发的能力、沟通能力、汽车服务相关业务处理的能力等。综合实践能力是指完成复杂任务和解决新问题所具备的实践能力。这三种类型的实践能力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其核心是专业实践能力,主要解决职业适应问题。
在教育条件下,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形成经过从知识到一般技能再到熟练技能最后能够综合应用这样4个阶段(见图2)
图2
第一步是从知识到一般技能的转化,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经过教师的指导和同伴的影响,学生将获得的显性知识加以实际操作运用,巩固知识,获得某种技能和问题解决的策略。第二步是从一般技能到熟练技能的转化。学生将已获得的技能,经过多次实践,强化训练,达到自动化的熟练程度。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需进行独立的实践训练,教师指导学生不断地修正错误,使学生形成具有个性特色的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的风格。最后是从熟练技能到综合应用,学生能够应用技能来解决现实情境中复杂的、不良结构问题,这是在学生熟练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将知识内化的迁移过程。
基于学生实践能力形成的客观要求,我院在实训项目的安排上,由浅到深安排了课程实训、专项实训、岗前实训以及顶岗实训,确保学生每一学期都可以与企业进行一次深入的接触,对市场前沿有一定的感悟,一步步促进学生综合技能的形成。
在实训内容的设计上,我院汽营专业广泛开展校企合作,先后与金华南方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金田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等汽车4S店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不定期地安排学生进入企业实训。借助企业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建立稳定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完成从理论教学到实践技能教育的转化,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校企共建的实训基地通过教师和学生参与企业任务,企业人员参与教学,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项目等,实现互利共赢的校企合作模式。我院积极加强校企合作,依托地方企业的优势,得以把实训课程引入到企业进行教学,使学生在完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完成实训。初始实训课程有认识性实训,学生在企业里实训一周,对汽车行业形成感性认识。汽车专业知识的实训有汽车发动机实训、汽车底盘实训、汽车性能实训、汽车电气实训,学生在校内实训室中进行简单地操作,然后到企业参观,在指导教师的安排下,跟着企业里的师父完成一定的工作量,并详细描述自己的实践情况形成实践报告。在此过程中,从新车观摩、新车清洗验车,到维护车辆的接待过程与维修过程的观摩、体验和实践,再到对车辆修理的参观和体验,使学生形成对汽车产品的整体认识,对于汽车的构造、性能、文化形成直观的体验。在完成了汽车专业知识的实训之后,开始进行营销实训,包括汽车商务礼仪实训、汽车推销与商务谈判实训,以及基于营销管理的5S管理实训,通过这些实训,将学生的汽车专业知识与营销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汽车营销实践能力。
经过以上实训内容的实施,学生的实践能力已初步形成,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技能,在实训体系中设计了岗前实训,这一实训安排是基于校企合作进行汽车营销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充分体现了校企合作的特色。这一实训安排在第五学期的后12周,时间长、内容综合,学生完全进入企业进行锻炼,并完成相应的项目。过一系列有步骤、有计划的实训,学生对理论有所巩固提升,在技能上实现综合应用。
图3 实训课程体系
四、构建“双师型”教师培养体系,为基于校企合作的汽车营销人才培养提供师资保障
双师型教师是指集普通教师素质和各种技师(工程师、会计师等)素质于一体的教师,既能从事专业理论教学,又能指导技能训练的新型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播者,又是实践技能的示范者,理论和实践并重的高素质、具有双重专业技术职称的复合型教师。根据教育部高教司在高职高专教育教学工作合格学校评价体系中提出的“双师素质”教师标准要求,“双师素质”教师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有两年以上基层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近五年累计2年时间),能指导本专业实践教学,具有中级(或以上)教师职称。既有讲师(或以上)教师职称,又有本专业实际工作的中级(或以上)专业职称(含行业特许的资格证书)。主持(或主要参加)两项(及以上)应用性项目研究,研究成果已被社会企事业单位实际应用,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汽车营销专业根据自身的人才培养目标,在教师的培养上设计了包括教师入企业培训、教师企业挂职在内的“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和评价体系。
首先,汽车营销专业通过学院与合作企业制定了教师培训计划,给每一位专业教师提供了进入企业一线学习锻炼的机会。专业教师到企业培训重在长效,有一定的持续性,因此所采用的方式比较灵活,有参与企业培训会议、参与一线岗位的顶岗实践、做企业管理人员助理三种方式,安排教师有计划、有步骤、经常性地到企业培训。学习专业技能,感受企业文化,与各类客户接触,提高应对客户的技巧,体会汽车市场的风云变幻,进一步掌握各类汽车营销技能。使教师能够始终对生产经营一线的状况有所了解,对汽车行业有深入的体会,持续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操作技能,提升教师的实训教学管理水平。为进一步搞好校企合作,实现学校与企业合一,共同进行人才的培养提供契机。
经过培训,教师对自己所教授课程对应的岗位现状和发展方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引入当前市场的新现象、新变化,使教学的步伐能够跟上行业发展速度,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学生及早适应职业要求,今早与社会接轨,提高汽车营销人才的市场竞争力。
其次,比教师入企业培训更深入的是教师挂职机制的建立。挂职期间,教师完全成为企业的员工,服从企业的管理与考核,学校与企业共同对教师进行过程管理。在挂职锻炼期间,教师需要做到真正深入企业、参与生产、参与管理,同时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每日撰写工作总结与工作体会,同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做到工作与教学相结合。在实践中,教师应了解相应岗位的工作要求,学习行业里的新技术,接受汽车行业的新观念,同时利用自身优势积极为企业服务,真正让企业、学校双方都从中受益。
经过挂职锻炼的教师在教学理念上形成了更深刻的认识,对企业的人才需求状况有更准确的了解,为准确定位汽车营销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需求规格提供有效建议,完成课程教学的改革。
经过企业的培训和一定时间的挂职锻炼,教师对于基于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目标有了清晰的认识,在教学实践中能够有意识有目的地设计任务,实施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在教学中可以用自身的实践经验现身说法,使课堂更加丰富多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实训中作为指导老师能够更加得心应手,真正在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承担好校企合作,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汽车营销人才的重任。
为了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企业培训,进企业挂职锻炼,学院制定了“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和评价体系,将教师入企业的情况作为教师认定“双师型”教师的标准之一,与教师的待遇挂钩,并进行考核评价,为基于校企合作的汽车营销人才培养提供师资保障。
基于校企合作的汽车营销人才培养路径的设计符合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成长规律。在课程设计上,充分考虑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路径,为学生走向管理岗位奠定理论基础。在实训设计上,考虑了学生技能形成的规律,由分散到综合、由浅入深地进行实践能力的锻炼。而这些设计,又都建立在与企业深入沟通,相关教师在行业一线亲自体验的基础之上,因此,能够有效地培养出适应时展,满足企业需要的汽车营销人才。
参考文献:
[1]莫舒h.汽车营销专业课程校企合作的改革与实践.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年2期
[2]吴敬静.汽车营销专业“校企融合-教学见习”人才培养模式解析.职业教育研究.2013年11期
[3]王斯斯.加校企合作,建立高职院校汽车营销专业以赛促学的长效机制.都市家教(下半月).2013年2期
[4]武瑾.情境式教学法在汽车销售实务课程中的实践研究.都市家教(下半月).2016年02期
[5]胡业华.卢建平.职教教师专业化视域下的双师型教师培养制度研究.职教论坛.2015年24期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汽车维护与保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