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账实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3 05:46: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手工账实训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会计实训 模拟 教学
会计是一门专业技术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职业。中职学校在会计人才培养上,除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会计专业理论知识外,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相当重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将会计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到企业单位去现场观摩并进行实际操作十分必要。由于会计工作的严肃性、保密性等的限制,到实习单位很难达到实习效果。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在实训室进行会计实务模拟操作的教学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会计综合模拟实训教学的设计
会计综合模拟实训借助现代技术,以全新视角对课程进行创新,为会计专业的学生搭建一个在模拟仿真和真实的业务环境下综合实训的实践平台。它以企业单位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对象,从建账开始,到填制审核凭证、登簿和编制会计报表的全程实务操作演练。会计综合模拟实训在教学上创造了一种积极思维环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会计综合模拟实训主要包括手工模拟实训和电算化模拟实训两部分。根据中职教育教学特点,遵循学生会计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全力推行模拟化训练。采取教、学、做结合并举的教学模式,理论学习与操作训练紧密结合,手工会计操作训练与电算会计操作训练相配合,将技能训练贯穿课程教学全过程,努力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会计综合模拟实训教学总体设计应从会计岗位工作要求出发,在对会计岗位工作要求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工作任务进行学习情景设计,再根据学习情景设计组织教学活动。
(一)手工模拟实训的设计。以一套模拟企业的账务资料为背景,按实际会计工作流程,采用真实的账证资料,指导学生按实际工作步骤和内容完成一个完整会计工作过程的各项会计工作,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掌握操作方法,并在操作过程中产生知识需求时引入相关知识。其目标是培养学生基本的会计核算能力,让学生掌握企业实际会计工作中建账、日常处理以及会计报表编制等各步骤内容、操作方法。手工模拟实训设计从提出任务开始,进行期初建账;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结合学生学过的会计理论知识进行日常的账务处理;依据学生作的日常账务进行期末账务处理;最后提交实训成果。
(二)电算化模拟实训的设计。电算化会计模拟实训面向会计工作的全过程和各岗位,对学生进行财务会计软件的基本操作技能的培养。其设计指导思想是:以会计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突出软件操作训练;强化电算化会计应用能力。具体实训设计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软件的选择与安装;(2)账套建立与授权;(3)期初设置;(4)日常业务处理;(5)期末业务处理;(6)其他业务。
针对会计专业学生的特点以及现代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应用的普及,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该课程的教学要求,可采取案例式、启发式、角色式等诸多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二、会计综合模拟实训教学的实现
会计综合模拟实训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有序有效分组轮岗,手工、电算化相结合来实现。
(一)手工模拟实训的实现。手工模拟实训可分为准备、实训操作、总结三个阶段。实训准备阶段要做两方面工作:一是实训指导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习实训教程,让学生明确各实训的目的、要求以及证、账、表的操作标准;二是学生须准备齐全实训所需的证、账、表、笔、印签等用品用具。
实训操作阶段是在实训指导教师的具体指导下,学生应认真完成各次实训任务。实训的具体操作是:(1)建账。根据模拟企业账户的期初余额及有关资料开设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及日记账。(2)填制记账凭证。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填制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3)登账,根据记账凭证及所附原始凭证逐笔顺序登记日记账、明细分类账和总分类账。(4)结账与对账。月终结出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各种明细分类账和总分类账的发生额和余额,并将总分类账的余额与日记账的余额、明细账的余额核对相符。(5)编制报表。月终,根据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的余额编制资产负债表,根据有关账户的发生额编制损益表。(6)对所填制的凭证、账簿、报表进行系统整理,并装订成册。
学生操作完毕后,实训指导教师和学生应当及时进行总结。具体包括学生撰写实训总结报告(主要谈实训的收获)等。实训指导教师要对整个实训进行总评。
(二)电算化模拟实训的实现。以手工操作的一整套企业会计资料为背景,利用“用友ERP-U8版”等财务会计软件,完成从建账到一个会计期间的业务处理全过程操作。包括:(1)建立账套,进行财务分工,设置基础档案。(2)进行总账系统的控制参数、基础数据的设置,输入期初余额。(3)进行总账系统日常业务处理,即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记账,凭证与账簿的查询。(4)进行总账系统的期末处理,对账、结账。(5)编制会计报表。(6)将电算化操作的结果与手工操作结果进行对比、总结。
通过电算化模拟实训可以实现如下目标:(1)完成账套初始化。(2)进行辅助类账初始。(3)能顺利完成凭证的录入、审核、 记账。(4)会进行凭证、各种账簿查询处理。(5)可以进行银行对账。(6)能够进行期末处理,完成相关科目之间的计算和结转。(7)会设置报表格式。(8)会设置和编辑报表公式。(9)会正确生成会计报表。
(三)教学效果的测评。会计综合模拟实训作为一门实践课程,总评成绩应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学生在实训操作中的态度及操作结果占60%;二是期末采用开卷考试,题目类型有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及编制会计报表等占40%。实训操作从五方面考核:(1)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的操作符合实训要求。(2)科目使用正确。(3)数据计算准确。(4)凭证、会计账簿的摘要清楚。(5)实训报告完整通顺。学生在实训操作中若出现两处以下不合乎要求的,实训成绩作合格处理;出现三处或三处以上不合要求的,实训成绩作不合格处理。
三、会计综合模拟实训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与建议
(一)会计模拟实训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1.教材建设严重滞后。目前实训教程有的以理论为主,有的以编程为主,有的以会计软件自身所带的用户手册为主,有的实训教程做得很细化,把每一步操作都写出来了,而教材中内部的勾稽关系表述交待不清,无法达到实训的目的。
2.会计凭证的传递流程不明显,内部牵制制度不能得到充分体现。会计凭证的传递,是会计凭证从填制或取得时起,经审核、记账到装订保管的全过程。各种记账凭证所记载的经济业务内容不同,涉及的部门和人员不同,办理经济业务的手续不一致,规定会计凭证在各环节的停留时间也不同,以保证经济业务及记录核算。在模拟实训中, 很少有角色分工,整个业务自填制原始凭证至编制报表通常由一个学生完成。凭证在各环节的传递既没有相互间的审核,也没有相互间的牵制。
3.忽视了对会计凭证的审核。目前的会计模拟实训基本都是要求学生完成填制记账、登记账簿、编制报表了事,没有树立对会计凭证、账簿进行审核监督的观念,一些学生在实训时根本想不到还要审核原始凭证,而在实际工作中,这一步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性和合法性的最重要环节。
4.会计的职业判断力体现不够。会计职业需要根据企业具体情况做出不同的职业判断,不同的职业判断对企业的影响是不同的。如减值准备的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方法等。但在模拟实训中提供的具体的会计环境下,各种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方法都是给定的,学生没有锻炼职业判断能力的机会。
(二)相关建议。
1.加强实训教材建设。会计实训有其独特的教学规律、独立的教学目标和完整的教学内容,因此,编写会计实训教材,应组织具有丰富的相应课程教学经验及企业工作经历人员,在对会计学科有较深理解、了解现行财务软件的运行机制、准确把握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开展的。在教材中应有充足的实训资料,供学生在各阶段进行全面技能操作训练。
2.建立完善的会计模拟仿真工作环境。会计工作具有联系广泛的特征,不仅涉及企业的各个部门及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各个环节,还涉及到银行、税务、审计、等相关部门及与企业有业务关系的企业等,要体现会计凭证传递流程及内部牵制制度,设置虚拟企业的有关部门及相关人员、上下游客户单位、银行、税务等机构,建立起企业单位内外部关系,使模拟的会计工作大部分都能在设定的环境下展开。加入一些有问题的原始凭证如假发票、内容不完整的票据等,让学生既熟悉会计凭证的传递过程,对会计凭证的审核必要性有了较全面的了解,又对内部牵制制度的重要性有了深刻体会。
3.加强校企合作,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模拟实训仿真度虽高,但也有一定局限性,因此适当组织学生到企业实习十分必要。在完成校内实训的基础上,安排学生到各个实习基地,参与凭证的编制与传递、账簿登记、稽核、报表报送等一系列工作,不仅增强了学生对实际工作的直观感受,培养他们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而且还可以为企业输送优秀毕业生,达到校企双赢的效果。X
参考文献:
1.石伟平,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篇2
关键词:教学体系;基础技能实训;综合技能实训;总结考核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3-062-1
会计技能训练教学是强化实践环节的一种基本形式,是对接会计就业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会计教学改革的关键内容之一。会计学科的应用性特点要求会计教学不仅要向学生全面系统地传授基本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而且要特别注意培养他们应用会计理论和方法、解决会计实践问题的能力。
一、完备的实训教学体系与设施是开展立体实训的基础
财会专业是理论性、实践性、技能性很强的专业,针对本专业与现时经济发展紧密性性强、难度大、操作性强的特点,学校应制定专业主干课程的单项实训课以及校内综合模拟实训和校外实习等一整套实训教学制度。实训教学有完善的教学计划、实训大纲和实训指导书,在本校形成本专业的特色。教学过程以完善教学大纲为切入点,明确本课程的性质、目的、要求以及重点、难点问题,以科学、严密的教学大纲统驭教学内容。根据会计从业资格、初级会计实务的理论和我国现有会计制度的基础工作规范,并结合现有的教学资源,我校通过集体备课的方式确定并丰富教学内容,以理论适度、够用为原则,对课程内容进行了更新、调整等,使之整体更加优化;利用手工会计模拟实训室,会计电算化实验室,实施仿真性的实训教学;通过与金碟软件和用友软件公司建立相关的培训、考核、实训,引进“ERP沙盘模拟演练”实训基地,构筑学生就业实训的平台。
二、夯实会计基础技能训练,融理论为实际操作
会计基础技能训练即会计单项实训是针对技能课程设置的专项训练,其目的是熟悉内容、流程,掌握基本技术和方法。
1.点钞与传票:学生掌握点钞的指法和基本技能,熟练运用单纸、单张、多纸、多张的点法;会用点钞仪器辨别人民币的真伪;掌握键盘录入的指法。
2.会计基础实训:规范书写数字、熟悉各种凭证的基本要素、填制、装订及账簿报表的使用;掌握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账簿的启用、账簿的设置和登记各类明细账、总账,对账、结账等;熟悉企业会计核算的业务流程。
3.初级会计实务实训:注重对学生专业基本技能的培养,从完成整个会计循环所涉及的会计核算方法去组织实践教学内容,训练学生对会计核算方法的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会计操作技能,使学生学会:货币资金结算、应收款项、存货、固定资产等的日常核算;各种方式对外投资、借款与债券的取得、计息、偿还等业务的核算;所有者权益取得、各种结算方式下收入的确认及收入实现的账务处理;利润总额和利润分配的核算;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使学生能胜任中小企业出纳、会计工作岗位。
4.成本会计实训:了解工业企业的生产特点,掌握直接材料费用、工资费用、其他费用归集与分配程序及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熟悉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的具体计算程序,具备成本会计的能力。
5.财务管理实训:以案例贯穿整个环节,掌握资金筹措方式、投资的预测与决策、财务预算的各种方法,具备财务管理工作能力。
三、强化会计综合技能训练,融训练为项目实战
会计综合技能训练是在会计基础技能训练的基础上,将会计岗位群所有的技能集中训练,是多学科的综合和团队精神的培养。
1.分岗实训与综合实训相结合
会计分岗位实训是一个学习型小组,培养学生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的精神,使其仿佛真正置身于真实的企业中。会计分岗实训训练后,虚拟小型组织财务部门的会计设岗模式,若干会计岗位集中于一人的业务的实训。每位学生独立完成一套实训资料。综合模拟实验的实习资料必须选择有代表性企业的资料,并且进行设计加工。设计加工的目的在于将一个真实企业中可能涉及不到的业务,集中于一个典型企业,进一步增强资料的全面、系统与代表性,以收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效果。会计综合实习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综合处理日常会计业务的能力,要求学生独立利用已知资料编制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使学生继续熟练会计人员的基本技能,提高其独立处理日常业务的能力。
2.手工账实训与电算化实训相结合
会计手工模拟实践是基础,它可以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和理解会计活动的全过程及其规律,而会计电算化模拟实践是对手工模拟实验的升华。根据社会的需求,学生把从设计账套、设计科目和账簿、填制凭证、登记账簿至编制报表的一整套流程,用手工做完后,在电脑上再进行一次实训,要求实验内容、步骤、结果均是相同的。通过手工模拟和电算化对比训练,领略到二者的异同与优劣,使学生扎实地掌握会计的操作技能。这样既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学会使用现代设备,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建立校内记账公司,校内模拟实训与真账实践相结合
篇3
【关键词】财务会计课程群;模拟实训;记账;一体三结合
探索具有鲜明高职教育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缩小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实际需求之间的差距,是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根据会计专业的特点,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具有鲜明高职特色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是高职院校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财务会计课程群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
目前,高职财务会计课程群的教学内容一般以财务会计、财务会计实训为主要课程内容。从财务会计的教学方法来看,大多都是采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步走,即先行理论教学,后进行财务会计的实践教学;还有部分学校即使进行了实践教学,但由于实践教学实施方式、实践内容的设计、组织方式不尽合理,教学效果较差;各类考试也均侧重考核规则的记忆程度,学生则沿袭了应试教育下的传统学习习惯,被动接受,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难以系统地理解会计知识和会计思想,学生基础理论不扎实,缺乏足够的职业判断能力和实际岗位工作能力,很难适应会计工作日益发展的职业要求。因此,改变原有教学程序,重塑新的教学思路,优化课程设置,调整课程设计,突出实践能力,探索具有高职会计教学特点的课程教学方法势在必行。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高职会计专业属典型的应用型专业,其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应是技术型、应用型和桥梁型人才,主要为地方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培养直接在一线工作的初级会计人员。其对应的目标工作岗位可包括出纳、财产物资核算、工资核算、成本费用核算、财务成果核算、资金核算、往来核算、总账报表、稽核、档案管理、会计主管等。目标工作岗位与岗位职业所需技能是相对应的,每一个岗位都需要有相应的基本技能才能胜任其工作,这些岗位所需要的职业核心能力主要是会计核算能力,而这一核心能力主要通过财务会计课程群的学习和实践来培养。该课程群是由财务会计、财务会计单项实训、财务会计岗位实训、财务会计综合实训和财务会计的真账实训构成的一个循序渐进的体系。因此,如何整合财务会计课程群及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是培养高职会计专业适应社会职业岗位需求的合格学生的关键。根据长期的教学实践总结和思考,笔者认为财务会计课程群采用“一体三结合”教学方法可以实现会计专业学生核心职业能力的培养,以实现零距离上岗。
二、 “一体三结合”教学方法
财务会计课程群“一体三结合”教学方法具体是:理论教学与单项实训教学同步,融“教、学、做”于一体;分岗实训与综合实训相结合;手工账实训与电算化实训相结合;校内模拟实训与校内真账实践相结合,以期提高学生的实际业务水平,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合格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一)理论教学与单项实训教学同步,“教、学、做”一体化
财务会计课程群“教、学、做一体化”,是将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训教学内容有机地揉合在一起,做到了系统性和实践性的有机统一,将原来的课程同与之相配套的实训课题有机组合。财务会计课程以会计职业岗位群对会计核算知识的要求为目标,以对外报告的会计信息生成为主线,以四项会计假设为前提,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为基础,以通用内容业务具体准则为补充内容体系,最后以财务报告为总结,形成相应的内容单元;同时,将财务会计单项实训课提前,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同步实施财务会计单项(各个内容单元)实训,边教边学、边学边做。这种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可使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际操作的训练在最短的时间内紧密结合,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又深化理论,并且与职业资格考证体系一致,使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做到课证融合,融“教、学、做”于一体,使学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对培养高职学生的专业素质起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使教学时间和教学设备的利用率大大提高。
(二)财务会计课程群分岗实训与综合实训相结合
会计核算需要一定的理论水平作为职业判断的基础,同时又要严格按照制度规定进行实务操作。《财务会计岗位实训》课程以会计职业岗位群对会计核算能力的要求为主线,突出会计核算业务操作。基于中小型组织将会计分为若干岗位,主要训练出纳岗位、财产物资岗位、往来结算岗位、成本费用岗位、财务成果岗位、资金岗位、总账报表岗位等工作领域的业务操作;采用一岗一人或一岗多人形式,形成一个会计工作团队,既分工、又协作。在组织方式上,按内控制度和不相容岗位分离原则,分为财务负责人、制单会计、记账会计、出纳、审核等岗位,共同组成一个实训小组,定期轮换,达到掌握会计职业各个岗位、各单项技能的基本要求。
完成内容分岗、组织方式分岗实训训练后,独立进行《财务会计综合实训》,这是会计分岗实训在核算程序上的巩固、内容上的更新。它基于小型组织将若干会计岗位集于一人,即一人多岗,每名同学独立完成一套模拟资料的实训程序。综合模拟实验的实习资料必须选择有代表性企业的资料,并且进行设计加工。设计加工的目的在于将一个真实企业中可能涉及不到的业务,集中于一个典型企业,进一步增强资料的全面、系统与代表性,以收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效果。财务会计模拟实习主要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综合处理日常会计业务的能力,要求学生独立利用已知资料编制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使学生继续熟练会计人员的基本技能,提高其独立处理日常业务的能力。
(三)手工账实训与电算化实训相结合
会计手工模拟实践是基础,它可以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和理解会计活动的全过程及其规律,而会计电算化模拟实践是对手工模拟实验的升华。它是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和手段,进行全面系统的会计电算化处理,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很多用人单位也将电算操作能力列为招聘的条件之一。根据社会的这种需求,在手工会计模拟实训基础上,利用手工模拟资料开展会计电算化模拟实训。其方式是在上述手工完成综合实训资料――会计凭证填制、账簿登记、会计报表编制的基础上,将会计凭证输入计算机,同时完成会计电算化的账务处理及会计报表的编制,将两者有机结合,相互渗透,巩固学生会计业务的处理能力,提高综合实践能力;能熟练使用和掌握现代财务管理软件,提高职业适应能力。
(四)建立校内记账公司,校内模拟实训与真账实践相结合
无论是财务会计单项实训、财务会计岗位实训、财务会计综合实训都是校内的模拟实训,要实现零距离就业,需要有紧密型的实践基地的实践。校内外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实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职学生与职业技术岗位"零距离"接触,巩固理论知识、训练职业技能、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实践性学习与训练平台。但是由于会计岗位的特殊性,校外实训基地实际上很难让在校学生接触到真实、完整的会计内容。因此,在校内建立工厂化的实训基地――会计记账公司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通过校内具有双师资格、具有实践经验的会计教师,聘请相关企业的会计师、会计工作者共同研究建立校内记账公司,争取一定数量的企事业单位的支持,获得会计业务。记账公司可接纳教师兼职顶岗工作、接受学生顶岗实践,成为能给学生真账实践的基地。全真的资料,全真的操作,全真的感受,以一家典型企业的实际经济业务为范例,让学生按手工账操作、电脑账操作、纳税申报三大模块对企业会计工作进行一系列的会计岗位工作操作。真实账务流程、真实票据、亲自参与报税,独立全盘操作账务、税务,系统地学习和掌握会计岗位所需的基本技能与专业技术,取得实际工作经验,巩固、综合、强化实践能力,实现学院职业教学、学生岗位素质培养、公司获取盈利等的多赢。
三、“一体三结合”教学方法的功能
(一)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理论和实践知识融为一体,抽象变得形象,理性变为感性,被动听变为主动做,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
(二)深化加强会计理论知识
由于实行“一体化教学”(边教边学、边学边做)策略,通过实践总结出理论知识,又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和加强。
(三)提高学生的岗位实践技能
“一体三结合”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实践为主线的教学方法。因此,学生在老师和社会专业会计人员的指导下,通过实际操作来完成教学任务,岗位实践技能必然大幅度提高。
(四)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岗位适应能力,缩短工作适应期
校内模拟实训与校内真账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过程,是按照企业会计岗位或公司的职位设置实践内容,利用企业的真实业务开展实践训练,按照行业实际标准要求学生,使在“教室”操作的内容,成为相应真实岗位上的工作任务。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按照规范的职业标准开展项目实训,学生是一个“准会计”,能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岗位适应能力,缩短他们的工作适应期。
(五)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创新源于实践,学生在记账公司实践过程中肯定会遇到许多课堂及模拟实训中难以碰到的问题,他们会通过理论寻找办法,或者迫使学生不断去探索和思考,培养学生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能力。同时,在这种教学氛围中,可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群体沟通技巧和组织协调能力,形成综合实践能力、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意识等综合素质。
四、“一体三结合”教学实施的条件
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实施“一体三结合”教学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
(一)一体化的“教室”
这是实施“一体三结合”教学的首要条件。根据会计专业的特点,这个“教室”就是公司财务室和教室的一体化,是会计账本、账簿、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档案柜、账册装订工具、电脑及黑板、粉笔、投影等的组合。
(二)一体化的“教师”
这是实施“一体三结合”教学的重要条件。会计专业的这个“教师”是会计师和教师的一体化,是理论扎实,精通会计业务及发展,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 “双师型”教师,可以有效地将理论融入实践教学之中。
(三)一体化的“教材”
这是实施“一体三结合”教学的必要条件。这种“教材”既可以是实验手册和课本的一体化,也可以是行业规范和课本的一体化,还可以是操作流程和课本的一体化。总之,这种教材要把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统一起来。
(四)注册记账公司
这是实施“一体三结合”的关键条件。真正会计岗位能力的培养,必须“真刀实枪”,它需要学院有自己的实际会计公司。这个“公司”可大可小,业务可多可少;既可以是盈利的,也可以是学校补助的,其关键是真实的公司化运作,有真实的企业会计业务,使学生能真正零距离接触会计岗位的工作。
财务会计的课程群通过循序渐进“一体三结合”教学方法的实施,培养和提高学生会计职业核心能力及其综合素质,架起沟通社会与学校的桥梁,培养出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等应用型会计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 苏中天.高职院校会计综合模拟实训教学管见[J].财会月刊,2008(4):36.
[2] 杨汇凯.浅谈高职会计专业实训室的环境建设[J].中国成人教育,2008(2):45-46.
篇4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工作过程 工作任务 仿真实训
各高职院校均把会计电算化作为财务会计专业的主干课程,但在目前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使得毕业生不能完全胜任会计电算化岗位工作。如何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尽快缩短会计电算化教学与会计电算化应用之间的距离,实现高职学生毕业与上岗的零过渡,成为会计电算化教学的重要课题。笔者在总结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一些体会,以用友财务软件为例,就会计电算化教学中易忽视的几个问题做粗浅的分析与探讨。
一、忽略了财务软件启用日期对业务处理的影响
我们知道,企业运用财务软件处理会计业务,第一次启用时须将手工账各个账户的期初余额录入计算机。如果是期初建账,用户只录入启用日期所有账户的人民币当前余额(即期初余额)、外币当前余额(设置了外币核算的账户)、数量当前余额(设置了数量核算的账户)。而企业大多是在1月份以外的其他月份启用财务软件,这种情况下,初始设置及报表计算的操作有所不同,涉及的问题较多。例如,长江公司10月份启用总账系统,余额初始时除需要录入启用月份期初余额外,还必须录入从年初即1月份到启用总账系统之前月份(即9月份)的累计借、贷方发生额,系统自动计算年初余额。如不输入累计发生额,只输入启用月份10月份的期初余额,在计算会计报表时就会出现2个错误:首先资产负债表中C列、G列计算的数据不是年初数(1月份),而是启用月份10月的期初数;利润表中本年累计数按照系统默认的公式计算的结果也是错误的,这是企业在启用财务软件时必须注意的一个问题,一旦启用月份的业务数据输入后,期初数据就不能修改。所以必须将手工账簿1-9月份的累计数据整理后,完整地录入系统,才能计算生成正确的会计报表。
以上问题是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应在学生熟练掌握年初启用账套操作的基础上,基于会计电算化工作过程对比设计年中启用账套的案例,使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年中启用账套的相关问题,熟练操作财务软件完成年中启用账套的初始设置及报表计算,缩短会计电算化教学与应用的距离,实现学习式工作,工作式学习,使学生能够胜任会计电算化岗位工作。
二、加强仿真实训力度,提高学生职业技能
高职院校培养的会计电算化人才应是掌握基本职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侧重的是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财务会计专业面向的岗位群应是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的初中级财会人员、主管会计、财务主管、内部审计人员及会计师事务所财会人员等。学生通过学习,能够独立操作用友、金蝶等商品化财务软件完成总账、工资、购销存等核算及会计报表计算;能独立解决财务软件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能根据企业需求编制会计电算化实施计划,建立会计信息化系统并调试。
会计电算化教学过程中的单项实训主要培养学生单一岗位需要的技能,分别完成总账核算、工资核算、会计报表计算等单项工作任务;综合实训培养学生软件操作的综合技能,为了促进学生对手工会计处理流程和计算机会计处理流程相同点和不同点的全面掌握,应该将手工会计模拟实训和会计电算化模拟实训相结合,模拟某一企业会计数据,将企业一整套真实的会计业务资料,利用手工处理方法,完成从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填制到日记账、明细账和总账的登记以及会计报表的编制;然后运用财务软件,首先进行系统初始化的相关设置,完成两种处理方法的衔接,再利用软件完成从建账、填制凭证、审核记账到计算会计报表整个工作过程。通过两种实训方法的操作比较,增强学生对两种处理流程的感性认识,进一步提高职业技能。
在以上单项、综合实训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模拟实际工作过程、工作岗位进行仿真实训。以企业实际工作过程为牵引,在校内设立虚拟财务部,分岗位进行模拟实训,聘请企业专家进行指导。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会计岗位职责与岗位分工,切实感受真实工作过程,体验不同的职业角色,学生轮流担任系统管理员、账套主管、总账会计、出纳等岗位工作,由系统管理员完成账套建立与财务分工;出纳完成现金、银行存款的业务处理;总账会计完成总账业务核算;账套主管完成凭证审核、记账、报表等工作,整个过程和实际工作完全无缝对接,实现 "教学环境企业化、能力培养岗位化和教学内容职业化"。这是教学过程的延续,也是岗前培训的重要环节,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胜任电算化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篇5
本次企业会计模拟实训流程分为十个步骤:
第一,建立账本;
第二,识别、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
第三,填制记账凭证;
第四,填制科目汇总表;
第五,登记会计账簿;
第六,进行产品成本计算;
第七,编制试算平衡表;
第八,结账;
第九,编制会计报表;
第十,整理装订会计凭证、账簿。
篇6
摘要:对于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实训教学已经成为潮流,而会计学本身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门课程,很多高校各大专业都开设了会计学作为基础课,而非会计专业所学的会计学不仅课时少、内容浅,而且不涉及会计手工做账环节,这致使该课程教学效果背离初衷。本文针对这一情况,探讨了实训教学模式下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的改革与优化教学。
关键词:非会计专业 会计学 实训教学 课程优化与改革
一、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效果堪忧
会计学课程已经逐渐成为很多高校各大专业的公共课和必修课,对于非会计专业而言,会计学课程教学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大多只是停留在浅显的知识介绍上面,师生都未充分认识到会计学课程对非会计专业学生财会素养的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都具有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这导致很多非会计专业学生即使修完会计学课程也依旧对会计的基本原理模糊不清,只会做简单的会计分录,不仅看不懂报表,就连报表是如何生成的也浑然不知。这完全背离了非会计专业学习会计学课程的初衷。
由于会计学本身是理论与实践结合密切的应用型学科,所以对会计学课程的讲授离不开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这对会计学专业的学生重要,对非会计学专业的学生同样重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展开,很多高校越来越重视实训化教学,来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因而对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课程改革与优化也势在必行。这不仅是由会计学课程性质决定,也是教育工作者反思教学、提高教学、对学生负责的必经之路。
二、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改革与优化
在高校实训化的教学模式下,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要理论与实践并重,虽不能像会计专业那样开设完善的财会理论课和全面的手工模拟实验课,但是也要将会计学的基本原理和简易完整的手工业务流程操作融入到会计学课堂上,让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具备财会常识,能真实感受到企业会计做账流程,并能体会经济信息在各行业各部门各角色之间的传递,为以后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打下基础。
(一)非会计学专业会计学课程理论内容优化
教师对非会计专业学生会计学课程的理论讲授普遍较为浅显,原因有三:一是师生皆不够重视;二是教师想当然认为非会计专业学生对会计学的理解力不如会计专业学生;三是该课程不属于专业课,不必过于认真。久而久之,师生都有所懈怠,会计学课程的教学效果也大打折扣,就连最初制定的基本目标也发生了偏离。其实,只要学校、学院、教师对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重视起来,就能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学效果。而作为教师,不应该低估任何专业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能力,只要教师做好引导,非会计专业的学生也能把会计学学精通,丝毫不逊色会计专业。
非会计专业只开设一门初级会计学课程,是会计学最基础最入门的课程。教学内容虽不像会计专业讲授细致深入,但应该层次分明,有难易,有取舍。教学理论框架可以分为三层次,基础层、支柱层、顶层。基础层包括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会计处理方法、会计科目;支柱层包括会计等式、会计账户、复式记账,而制造业企业的筹资业务、购进业务、生产业务、销售业务、利润形成与分配业务等主要经济业务是该层次中的重点内容;顶层是会计循环,包括会计凭证、会计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会计报告。三个层次相互联系贯通,不可分割,如图1所示。
在授课过程中,又可以分为两个步骤进行。第一个步骤包括基础层和支柱层的内容,这两层次偏重理论,重点在于给非会计专业学生打好理论基础,学生能够根据制造业企业产供销的经济业务建立一套完整的账户体系并进行日常的账务处理。第二授课步骤是教学框架中的顶层内容,即会计循环,在讲解会计凭证、会计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会计报告的理论时加入手工演练,让学生在此环节能够独立完成整个会计循环的手工做账,对于非会计专业而言,此环节的经济业务不必过于繁细,教师要筛选出典型的经济业务,既能体现企业完整的业务流程,也符合非会计专业对会计学课程的难易要求。在时间分配上,笔者根据授课经验以及学生反馈,认为手工模拟环节占该课程总课时量的四分之一较为合适。
(二)实训教学模式下会计手工模拟实验环节设计
实训教学是通过模拟实际工作环境,采用真实案例理论结合实践,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提高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和实践经验等,在特定环境或特定课程中,实训教学可以转化为实操教学。在高校开展实训化教学模式下,非会计学专业会计学课程可以顺应潮流,虽说不必开设专门的会计手工模拟实验课,但是可以在会计学课堂上融入会计实操教学,作为该课程的增设环节,对非会计专业学生未来求职和发展都有重要意义。笔者根据自身教学经验和其他教师经验反馈,认为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的手工模拟实验环节应从以下两方面设计。
1.经济业务种类简单而经典。企业经济业务种类繁杂,对于非会计专业学生应掌握制造业企业基本业务,覆盖资金筹集、采购材料、生产制造、产品销售、利润形成与分配等方面。业务总数量不宜过多,对每一笔经济业务,学生都能够以不同的角色完成填制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总分类账明细账、直至生成财务报表。对于特殊的经济业务,如存货减值、签订销售合同、更正错账、期末转账等,不必要求学生完成,只留给有兴趣的学生去思考和总结。
2.主要业务流程图设计。以制造业企业为例,应让学生熟悉生产经营过程和相应的单据流转过程,把握经济业务实质。在手工实验环节,以制造业企业为主体设计两大主要的业务流程,销售与收款流程和采购与付款流程。如图2、图3所示。
通过图2销售与收款业务流程图学生应熟悉相关的业务活动和单据,从制造业企业的角度接受客户订单、批准赊销信用、按销售单发货、装运货、向客户开具发票、记录销售、办理货币资金收入等,涉及填制的会计凭证和记录主要有订货单、销售单、装运单、销售发票、收款凭证、转账凭证、应收账款明细账、库存现金日记账和银行日记账以及客户对账单等。通过图3采购与付款业务流程图学生应熟悉相关的业务活动和单据,主要业务包括请购商品和劳务、编制采购单、选择供应商、验收商品、商品入库、付款、确认负债等,涉及填制的会计凭证和记录主要有请购单、采购单、验收单、采购发票、转账凭证、付款凭证、应付账款明细账、库存现金日记账和银行日记账以及供应商对账单等。
会计手工模拟实验环节可通过设计主要业务流程图,让学生把每一笔可以用货币计量的经济信息记录下来,分角色填制原始凭证、审核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期末账项调整、到最后编制财务报表。帮助非会计专业学生更好理解企业典型的业务流、资金流、单据流的来龙去脉,能站在不同企业不同部门的角度对经济业务做出基本的会计处理,并能灵活运用。
(三)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成绩评定设计
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不仅有理论讲授而且加入了手工做账模拟实操环节,对该课程学生成绩的评定也应该进行优化设计,并量化考核。科学的成绩评定方法有助于促进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该课程分为理论和手工实操两个环节,根据笔者及其他教师教学效果反馈,两大环节成绩的比重以理论60%、手工40%比例分配较为合适。对于理论成绩,还应细化为考勤成绩、作业成绩;对于手工做账成绩,应细化为实验成果成绩、协同效率成绩、实验态度成绩。每项成绩所占权重应根据实际情况分配,原则是调动学生积极性,课程总成绩公平公正。对于学生手工成果优秀者,教师应鼓励,并展示给全班学生观摩;也可以让优秀者给其他学生讲解自己的做账心得和流程,带动其他学生积极参与进来。
三、结语
会计学不是纸上谈兵,对于会计专业如此,对于非会计专业也如此。基本的财会素养对于任何专业的学生来说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该课程的开设不因专业的不同而脱离课程教学本质,对于非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很难有机会到企业会计岗位进行参观或者实习,那么在会计学课堂上模拟企业实验环境,让学生真实感受到企业经济业务往来以及单据的流转过程十分重要,这不仅体现了实训实操教学,也是教师重新定位和审视会计学课程教学的重要途径。Z
篇7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 理论联系实际 理论教学 实践技能
目前,中小型企业对中职会计人才有较广泛的需求,然而中职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却难以找到对口的工作,究其原因是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强、实践经验欠缺,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用工需求。造成毕业生与社会需求脱节的原因是传统的会计教学重理论、轻实践,不能学以致用,培养出来的学生综合能力、应变能力均无法与各个会计岗位相适应。为了解决这个矛盾,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融入企业,改革传统教学方式,走教学结合、融理论于实践中的一体化教学势在必行。
一、一体化的教学理念
开展一体化的教学必须得到校领导、职能部门及相关老师的大力支持与配合,要让大家充分认识到一体化教学的优势,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摒弃传统教学方式,才能从人、财、物等各方面全力支持一体化教学的构建,杜绝出工不出力、走过场的现象,真正把一体化教学落到实处。
二、一体化教材
传统的中职会计课程是按照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三大结构模块开设,除《计算机基础》、《会计电算化》这两门课有相对多的实践操作外,其它的专业主干课《基础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等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在理论教学过程中穿插一些实训操作),最后才设置一门综合实训课,各课程相对独立,课程间前后知识点衔接不够紧密,不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整体把握和综合理解。要实行一体化教学,首先就要重新规划教材的编写。一是课程的编写要将理论知识与实训内容结合起来独立成章,构成新的模块。二是打破原来纯模块化分解教材的桎梏,既要从专业知识整体上考虑不同课程知识点前后顺序的有机衔接,也要照顾同一门课和模块间的传承关系。如《计算机基础》课中Excel的内容要为以后《会计电算化》定义制作报表作基础准备,《会计电算化》的“总账”模块与各子模块之间存在的数据传递关系与用户操作的先后步骤所涉及的原理都要在模块间点明。
三、一体化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案
首先要根据会计专业需掌握的知识结构通盘考虑,制定出切合实际、利于培养具有实践技能人才的教学大纲。
其次是根据不同课程知识内容的重要程度和复杂性,统筹安排,整体规划课时,绝不能实行平均分配、主次不分。
三是按照任务驱动教学的原理,以任务完成为出发点来分配同一门课中各模块的课时,把专业理论知识整合到实操课时内。
四是编制统一的教学计划,保证不同教师、不同班级在同一门课的进度一致。
五是教案的编写要在符合教学大纲和培养目标的前提下,各专业教师相互交流配合,注意把握好相关课程因为衔接关系而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将其列为重点。如《财务会计》中手工做账的流程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后面《会计电算化》中软件操作步骤的理解,那么手工做账的顺序与承接关系就是担任《财务会计》的老师要重点讲授的内容。
四、一体化师资的配备
一体化教学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训相结合的方法,既可以根据不同模块采取不同老师教授的方式,也可以由一位老师担任整门课程的教学与指导。为保证课程各模块间的有机衔接和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采用后者方式更有优势。由于教授内容同时涉及到理论和实践,必须配备既有丰富实践经验又有扎实理论基础的双师型教师来担任一体化的课程,原则上以“老师+技师”的双师型(既有讲师职称又有相应专业技术等级职称和能力的老师)作为骨干教学力量。尤其是电算化课程最好由同时具备会计和计算机知识的老师来担任。
五、建设一体化教学实训场地
要将传统的教室、实验室、电脑室组合起来,根据会计特点分别组建手工账实验室和会计电算化实验室。其中手工账实验室集模拟实验专用账本、凭证、单据、算盘、会计档案柜、账册装订工具、点钞机、模拟财务章等财务部门专用设施,结合多媒体视听设备,可在老师指导下完成不同会计岗位、不同业务流程从单项到整套综合实训的模拟实习及理论教学。电算化实验室包含老师服务器、学生端电脑、多媒体网络教室等相关实验资料与设备,可同时进行理论教学及电算化实操,也可以使用模拟软件进行单项会计业务的处理。
六、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以任务驱动为导向,按任务分解模块,充分采用演示法、提问法、归纳总结法、巡回指导法,运用多媒体网络教室指导、监控等手段,来完成整个教学实训过程。
2、单项练习、分岗实训与综合实训相结合。先从开设账簿、科目设置、填写凭证、出纳签字、审核记账、制作报表到账册装订等逐项单独练习,再根据会计制度分岗设置按财务主管、制单、记账会计、出纳、仓管等岗位组成相应的实训小组,定期轮换,分岗实习,到最后完成完整的综合实训,保证学生在熟悉会计业务每个环节的基础上,适应不同工作岗位的需要。
3、手工实训与电算化实训相结合。电算化的操作要以手工模拟实践为基础,它是对手工做账从理论到实践的升华。只有手工做账过关了,电算化才能顺利完成。电算化业务操作的流程、电算化岗位的设置和不同角色的操作权限,包括总账与工资、报表、固定资产、成本核算、采购、销售、存货等模块,都可以按工作流程和数据传递这条主线联系起来,通过上机练习详细讲解手工与电算化的异同点,让学生在完成一整套模拟实验的过程中明白其中的原理,真正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4、模拟实训与真账实训相结合。企业最看重的也是中职生最欠缺的实践经验,只有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才能培养出来。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企业很难接收学生进行会计岗位的顶岗实习,我们可以利用中职学校校企合作的优势,以校办或者合作企业的经济业务为范例,指导学生进行完整的账务处理,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
七、一体化的评价体系
一体化的教学效果需要一体化的评价体系来检验。其评价体系包括以下内容:
1、树立一体化的评价观念和评价目标。要改变以往基本以考试作为评价标准的考核方式,把评价整合到教学过程中,确立教学与评价一体化的原则,以培养能独立上岗操作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按照国家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要求,以会计实务、电算化、财经法规和职业道德几个模块为基础,制定训练方式、考试内容,在熟练完成手工账的基础上,利用模拟考试软件和实训资料进行考核,再结合本校情况,确定评价要素,并认真贯彻执行。
2、实行评价方式多样化。在传统以理论测验、考试作为评价手段的基础上,要将实训每一个关键环节也纳入到评价体系中,评价内容不仅要有以分数为标准的定量评价,还要有可以体现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质性评价,采取定期考核与随机抽检结合、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结合、理论评价与实践评价兼顾的方式,让评价贯穿到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的每一个过程中。
3、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的主体可由学生扩充到学校、专业教研组、老师甚至于社会,评价手段相应包括老师考评学生、学生自评互评、学生评价老师等。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性,既解决了教与学的矛盾,也有利于我们在整个教学实践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错误,对教学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一体化教学有利于强化中职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能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的实用型人才,是中职技校改革传统教学方式的一种有益尝试。
参考文献
篇8
会计学课程已经逐渐成为很多高校各大专业的公共课和必修课,对于非会计专业而言,会计学课程教学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大多只是停留在浅显的知识介绍上面,师生都未充分认识到会计学课程对非会计专业学生财会素养的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都具有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这导致很多非会计专业学生即使修完会计学课程也依旧对会计的基本原理模糊不清,只会做简单的会计分录,不仅看不懂报表,就连报表是如何生成的也浑然不知。这完全背离了非会计专业学习会计学课程的初衷。由于会计学本身是理论与实践结合密切的应用型学科,所以对会计学课程的讲授离不开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这对会计学专业的学生重要,对非会计学专业的学生同样重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展开,很多高校越来越重视实训化教学,来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因而对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课程改革与优化也势在必行。这不仅是由会计学课程性质决定,也是教育工作者反思教学、提高教学、对学生负责的必经之路。
二、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改革与优化
在高校实训化的教学模式下,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要理论与实践并重,虽不能像会计专业那样开设完善的财会理论课和全面的手工模拟实验课,但是也要将会计学的基本原理和简易完整的手工业务流程操作融入到会计学课堂上,让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具备财会常识,能真实感受到企业会计做账流程,并能体会经济信息在各行业各部门各角色之间的传递,为以后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打下基础。
(一)非会计学专业会计学课程理论内容优化
教师对非会计专业学生会计学课程的理论讲授普遍较为浅显,原因有三:一是师生皆不够重视;二是教师想当然认为非会计专业学生对会计学的理解力不如会计专业学生;三是该课程不属于专业课,不必过于认真。久而久之,师生都有所懈怠,会计学课程的教学效果也大打折扣,就连最初制定的基本目标也发生了偏离。其实,只要学校、学院、教师对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重视起来,就能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学效果。而作为教师,不应该低估任何专业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能力,只要教师做好引导,非会计专业的学生也能把会计学学精通,丝毫不逊色会计专业。非会计专业只开设一门初级会计学课程,是会计学最基础最入门的课程。教学内容虽不像会计专业讲授细致深入,但应该层次分明,有难易,有取舍。教学理论框架可以分为三层次,基础层、支柱层、顶层。基础层包括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会计处理方法、会计科目;支柱层包括会计等式、会计账户、复式记账,而制造业企业的筹资业务、购进业务、生产业务、销售业务、利润形成与分配业务等主要经济业务是该层次中的重点内容;顶层是会计循环,包括会计凭证、会计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会计报告。三个层次相互联系贯通,不可分割,如图1所示。在授课过程中,又可以分为两个步骤进行。第一个步骤包括基础层和支柱层的内容,这两层次偏重理论,重点在于给非会计专业学生打好理论基础,学生能够根据制造业企业产供销的经济业务建立一套完整的账户体系并进行日常的账务处理。第二授课步骤是教学框架中的顶层内容,即会计循环,在讲解会计凭证、会计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会计报告的理论时加入手工演练,让学生在此环节能够独立完成整个会计循环的手工做账,对于非会计专业而言,此环节的经济业务不必过于繁细,教师要筛选出典型的经济业务,既能体现企业完整的业务流程,也符合非会计专业对会计学课程的难易要求。在时间分配上,笔者根据授课经验以及学生反馈,认为手工模拟环节占该课程总课时量的四分之一较为合适。
(二)实训教学模式下会计手工模拟实验环节设计
实训教学是通过模拟实际工作环境,采用真实案例理论结合实践,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提高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和实践经验等,在特定环境或特定课程中,实训教学可以转化为实操教学。在高校开展实训化教学模式下,非会计学专业会计学课程可以顺应潮流,虽说不必开设专门的会计手工模拟实验课,但是可以在会计学课堂上融入会计实操教学,作为该课程的增设环节,对非会计专业学生未来求职和发展都有重要意义。笔者根据自身教学经验和其他教师经验反馈,认为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的手工模拟实验环节应从以下两方面设计。1.经济业务种类简单而经典。企业经济业务种类繁杂,对于非会计专业学生应掌握制造业企业基本业务,覆盖资金筹集、采购材料、生产制造、产品销售、利润形成与分配等方面。业务总数量不宜过多,对每一笔经济业务,学生都能够以不同的角色完成填制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总分类账明细账、直至生成财务报表。对于特殊的经济业务,如存货减值、签订销售合同、更正错账、期末转账等,不必要求学生完成,只留给有兴趣的学生去思考和总结。2.主要业务流程图设计。以制造业企业为例,应让学生熟悉生产经营过程和相应的单据流转过程,把握经济业务实质。在手工实验环节,以制造业企业为主体设计两大主要的业务流程,销售与收款流程和采购与付款流程。如图2、图3所示。通过图2销售与收款业务流程图学生应熟悉相关的业务活动和单据,从制造业企业的角度接受客户订单、批准赊销信用、按销售单发货、装运货、向客户开具发票、记录销售、办理货币资金收入等,涉及填制的会计凭证和记录主要有订货单、销售单、装运单、销售发票、收款凭证、转账凭证、应收账款明细账、库存现金日记账和银行日记账以及客户对账单等。通过图3采购与付款业务流程图学生应熟悉相关的业务活动和单据,主要业务包括请购商品和劳务、编制采购单、选择供应商、验收商品、商品入库、付款、确认负债等,涉及填制的会计凭证和记录主要有请购单、采购单、验收单、采购发票、转账凭证、付款凭证、应付账款明细账、库存现金日记账和银行日记账以及供应商对账单等。会计手工模拟实验环节可通过设计主要业务流程图,让学生把每一笔可以用货币计量的经济信息记录下来,分角色填制原始凭证、审核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期末账项调整、到最后编制财务报表。帮助非会计专业学生更好理解企业典型的业务流、资金流、单据流的来龙去脉,能站在不同企业不同部门的角度对经济业务做出基本的会计处理,并能灵活运用。
(三)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成绩评定设计
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不仅有理论讲授而且加入了手工做账模拟实操环节,对该课程学生成绩的评定也应该进行优化设计,并量化考核。科学的成绩评定方法有助于促进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该课程分为理论和手工实操两个环节,根据笔者及其他教师教学效果反馈,两大环节成绩的比重以理论60%、手工40%比例分配较为合适。对于理论成绩,还应细化为考勤成绩、作业成绩;对于手工做账成绩,应细化为实验成果成绩、协同效率成绩、实验态度成绩。每项成绩所占权重应根据实际情况分配,原则是调动学生积极性,课程总成绩公平公正。对于学生手工成果优秀者,教师应鼓励,并展示给全班学生观摩;也可以让优秀者给其他学生讲解自己的做账心得和流程,带动其他学生积极参与进来。
三、结语
篇9
1 前 言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学与计算机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它随着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电子信息处理与传递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信息技术对于企业的组织形式,经营方式和管理策略的深远影响,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先进的信息技术知识以及娴熟的信息技术运用技能。本人在多年的实训教学和管理过程中,深深体会到,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是一个充满挑战和不断探索的过程。
高等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中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和层次,是和高等本科教育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和本科教育强调学科性不同,它是按照职业分类,根据一定职业岗位(群)实际业务活动范围的要求,培养生产、建设、管理与社会服务第一线实用性(技术应用性或职业性)人才。这种教育更强调对职业的针对性和职业技能能力培养,是以社会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就业教育。那么如何实现这一教育宗旨呢?具体到会计电算化教学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加强会计电算化的实践性教学。合理设置专业课程和内容,重视案例教学和社会调查,加大实践性教学投资力度,提高专业教师实践技能,走校企合作之路。这里就开展会计电算化实训谈几点个人看法。
2 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在社会中的地位有所提升
2.1 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稳中有升
建设和谐社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企业单位尤其是中小企业数量急剧增加,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也大幅增长。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加快了知识、信息的扩散和传播,电子商务企业、网上公司、中介服务公司等新的经济组织形式的兴起,导致会计处理技术发生了重大变化,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认识到了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重要性,实现会计电算化的企业覆盖面和升级率在急速扩大。同时,会计电算化软件本文由收集整理在安全,稳定前提下,功能也在不断扩大。可以说,会计电算化现在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方面,社会对会计电算化人才需求量不断增加。
2.2 社会对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提出更高的质量要求
目前,市场上相当多的企业非常看好“拿出去就能用”的专科层次的技能应用型人才。用人单位对该专业毕业生的知识、技能、态度有如下要求: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熟练的电算化操作技能,终身学习的能力,良好的沟通及创新能力,尤其对会计人员诚信品质,计算机及网络运用能力,税收专业知识和沟通协调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必须认清高职高专学生的现实情况
目前,在我国的高职高专院校中,学生年龄普遍较小,加之知识掌握程度不高,社会实践很少,接受会计专业知识的能力还比较弱,他们在计算机基本操作方面也不太熟练,这在具体实训过程中应该有所关注。此外,学生们在对待财务核算管理上不会从管理的角度看待问题,容易单纯地理解为会计核算的电算化,这使得无法更好地理解会计电算化的核心——管理电算化。加上实训课时不足等原因导致授课内容上不得不做一定的限制和修改,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实训的效果。当然我们也应当看到,我们的学生刚就业时所面临的工作不会太过于复杂,而且目前能够真正实现管理信息化的企业也不是太多,这或多或少会会影响到学生对实训课的认识和教学效果。
4 必须把对电算化会计实训的认识放到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
会计电算化作为一门实用性,针对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必须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中心来设计其课程内容。特别是高职高专院校电算化专业的教学,更要加强会计电算化实践设施的建设,强化实验性的模拟教学,适当增加实训课时,重视岗前培训,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合理地安排会计电算化的实训课程、课时和内容。目前,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各个学校都认识到了实训的重要性,在教学计划中逐渐增加了实训时间和教学设备的投入。
5 强化案例教学和社会调查活动,将教学活动的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案例教学和社会调查活动是实践教学的重要方面,长期以来,在会计教学过程中,人们对于案例教学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这对于激发学生思维,增强其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判断能力,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都有一定的束缚。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具有启发、诱导、决策等功能的新型教学法。所谓会计电算化案例教学法即是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一定的会计电算化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剖析案例,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会计电算化中去的“实践活动”。它可以分为3个步骤:①由教师根据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目的编制一些案例;②在课堂上先由学生们对案例进行讨论,然后教师通过引导、提示、总结来激发同学们解决问题的能力;③由学生撰写报告,对案例的认识和所学到的知识等进行总结。案例教学也可以采用小组学习、模拟实验、辩论、公开演示课等形式,对案例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扩大和提高学生表达技能,知识运用技能,人际交往技能以及信息技术运用技能等综合技能。
会计电算化案例可以大量地应用在会计模拟实训中。先将教师所提供的会计案例,在手工会计模拟实训室中利用其所提供的凭证、账本、报表等实训工具进行实训,从而使理论与实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并且提出最优的解决方案。然后把手工会计中所用到的会计案例,再在电算化模拟实训室中,利用财务软件再次得以重演,从而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会计电算化实训的必要性以及电算化给会计领域带来的变革。会计案例的选择,应依据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内容和教学目的,以及会计案例教学法的特点进行选定。在选择会计案例时应遵循实用性、典型性、综合性原则。在案例的来源上,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①教师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企业,收集实际工作中的案例。也可动员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例如,在企业实行会计电算化初期帮助进行软件的初始设置,从而收集会计资料作为教学案例。②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参考有关资料结合社会经济的实际状况,设计教学案例。③从有关资料中收集教学案例。④建立校际之间的合作,相互交流教学案例。
为了编制案例,有条件的教师可深入企、事业单位和会计师事务所等实际部门锻炼或实现社会兼职,在实际工作中收集整理有关资料,编成会计电算化教学案例,充实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同时有条件的还要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建设校外实训基地是学生实践的保证,由于会计专业学生较多,一般企业或会计师事务所不可能容纳太多学生,应分两个步骤进行,第一步,在大学一年级时,带领学生到企业、会计师事务所参观实习,熟悉会计流程,看实际的账本、报表以及相关资料,感受会计工作;第二步,在大学二年级时选择部分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具体从事会计工作,一段时间后回到学校,进行经验介绍,并在校内实训中充当辅导其他同学的角色。
6 认清实训目标
篇10
《财务会计》中项目的填制方法是要分析各项非流动资产及非流动负债到期期限明细账资料。在财务软件中一般是利用UFO编制报表,在报表子系统中增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及“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两个科目进行。1)期末按手工会计方法编写会计分录,并审核记账:借: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贷:长期应收款等借:长期借款等贷: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2)在编制报表时,“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及“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直接运用公式定义,自动取数。3)下期期初,对1)所做分录做方向相反的转回分录上述的处理方法,就是将《财务会计》中报表编制的知识、《会计基础》分录编制的知识和电算化UFO报表编制系统进行接轨,令到学生对会计科目设计要满足编制会计报表需要的这一条原则有了较深刻的理解。此外,合理、高效的会计电算化实训中应该把Excel的操作技能和使用用内容进行延伸性教学,因为Excel在我国各行各业的使用范围非常广泛,使用Excel结合会计软件二次开发的功能,可大大地提高会计分析和经济管理工作的效率。
二、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中应强化教师课堂纠错技能指导
会计电算化实训中最令学生烦恼的是在操作中经常出错,却不知道如何进行正确修改,导致实训任务没办法完成。而且在课堂上几十个学生出现的操作错误五花八门,一位教师往往是分身无术,没办法给学生逐一指导。所以在实训前最好是把学生可能出现的操作差错的类型和相对应的纠错方法进行归类总结,让学生有个思想和知识准备,尽量能够在实训中做到自我纠错。另外实训前指导教师更要向学生强调:不论在何种情况下,审核功能与输入、修改功能都不允许同一个操作员使用。针对电算化实训的不同操作错误,可对学生采用常规纠错法、逆向纠错法和特殊情况纠错法进行具体指导。
1、常规纠错法指在录入凭证过程中发生录入错误时采用的一般方法
适用于对事中错误的更正。录入后未经保存的记账凭证,一般可以进行删除、重新选择会计科目、重新录入科目、摘要、金额、制单日期、附件张数,制单人员还可以重新注册或放弃保存该错误凭证等;对于已保存但仍未审核的错误凭证的修改,也可以使用常规纠错法进行修改。如果该凭证完全错误并已没有存在的必要,常规做法是先在凭证上标注“作废”标记,然后删除并同时整理凭证号。
2、逆向纠错法主要针对经过签字、记账和结账的错误凭证
逆向纠错法的内容是主要在于如何取消结账、取消记账、取消审核和取消出纳签字的操作方面。即使用与正常账务处理相反的操作过程对错误凭证进行修改。这种在电算化账务处理系统中是不会留下修改痕迹的,因此在教学中要向学生强调:使用逆向纠错法的权限会计主管要严格把关,落实责任,操作员及时打印“操作日志”,每天做好会计数据的备份工作。
3、特殊情况纠错法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