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线实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9 08:00: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布线实训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布线实训总结

篇1

关键词:案例教学;综合布线;工程实训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智能楼宇、智能小区、安防监控等各式各样的综合信息系统得到了广泛应用。作为综合信息系统的物质基础,综合布线工程的重要性也得到了广大从业者及用户的认可。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目前大多数高校均开设了综合布线课程。本文对此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一、网络综合布线课程特殊性及教学现状

(一)网络综合布线课程的特殊性

网络综合布线课程的特殊性主要集中两个方面:一,教学内容的特殊性。经验性知识多,标准、规范多,理论知识点少且分散,重实践。二,培养目标的特殊性。主要是培养与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的相关的设计、施工、测试、维护、管理、监理等一系列专业人才,是一门技能培养类课程,培养目标必须与用人单位需要紧密相关,要受到人力市场的检验

(二)综合布线课程的教学现状

1、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距离。受师资力量的限制或实践条件的限制,目前部分讲授本课程的教师主要精力集中在理论讲授,实践部分较少。2、教学内容与市场需要存在距离。市场需要具有综合布线设计与施工的综合性人员,既要懂得如何设计、布线,也要懂得测试、施工管理等方面知识;目前,大多数开设本课程的教师是计算机专业或者网络专业毕业,缺乏工程现场经验,在工程实施、测试、验收、管理等方面着墨不多,即“偏网络技术、轻工程实施”。3、考核方式比较单一。目前本课程的考核方式主要为笔试或者模拟局部施工技能考核的方式,上述两种方式都无法全面准确地测试学生对综合布线的设计、施工、验收测试、管理等各方面能力的掌握,不能正确全面地对学习内容进行引导。

二、整体设计

对整个工程实训装置设计的占地面积大约在142m2,长度在13.4m、宽度在10.6m、高度在4.8m的实验室里。根据实习的教学要求、实验室空间状况、资金的投入情况以及课程实验,决定使用开放式的模块化设计,结构为分层星形拓扑结构,综合教学、实验、实训为一体,为学生设计一个集写字楼、商场、营业厅等场所为一体的综合布线实际操作的模拟真实环境,能够同时满足多人进行各自的实验项目,让学生能够对GB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进行充分学习和掌握。整个实训装置组成部分有1个示范展示单元和10个实验单元,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案例式实验教学,在装置侧面配套了1个材料架和10个交换设备机柜,如图1所示。

每个实验单元由2面呈90°直角的仿真墙体相互连接组成,这2面仿真墙体的长度》1800mm,仿真墙体的高度》2800mm,仿真墙的厚度》180mm,其中一面仿真墙安装有小机柜、另一面仿真墙安装有2块层板,并提前铺设了网络线缆来连接侧面配套的交换设备机柜;仿真墙面具有光滑平整、防火、防霉、防潮的特点,能够开展钻、钉、刨、粘等布线施工实训;每个实验单元之间的顶端连接、互通来用金属桥架来进行。每个实验单元都能够各自进行基础实验和与交换设备相配合,安全模拟楼宇监控系统、企业网络系统、建筑消防报警系统、住宅门禁系统、家居弱电系统等实际的工程项目案例。

三、实验案例设计

综合布线工程实训装置从3个方面为学生提供布线工程,这三个方面是教学演示、基础实验、工程项目案例。实训中涉及的各个子系统的设计、安装、管理、测试、验收等综合的实验环境。在场景中老师能够实现在示范展示单元中讲解综合布线的产品、材料和工具,还有安装步骤、制作方法和操作流程;指导学生学习使用网络测试仪表对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链路等开展性能测试、连通性测试、衰减测试等实验,让学生能够对抽象的综合布线理论知识有一个直观、具体的认识。学生可在实验单元按照实验项目要求进行综合性的实际操作,并通过师生围绕工程实践中如楼宇监控系统、住宅门禁系统、企业网络系统、家居弱电系统、建筑消防报警系统等具体案例进行分析、模拟,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完成整个综合布线工程的设计、施工、工程管理和监理、网络测试、工程认证和验收、管理与维护的全过程。

综合布线工程实训装置既可以开展如网线接头制作等的单组基础实验、又可以多单元联合进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或工程项目案例实训,能够符合实验大纲所规定的学习目标和任务要求。通过采取情景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开展网络综合布线课程的教学工作,促进教学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张小明,彭夷,严明良.综合布线工程实训室项目教学情境设计与教学[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09,(04).

篇2

关键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工程实训

中图分类号:TP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0-0000-01

"Network Cabling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of Course

Sun Ruxiang

(Guangx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School of Computer and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Nanning530226)

Abstract:"Network Cabling Design and Construction"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program is a core professional courses,teach students to focus on network cabling design,construction,project management,engineering,

testing,construction inspection and other relevant national standards and industry norms.In this paper,the design of teaching content,teaching methods and means of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to build three"Network Cabling Design and Construction"of course construction.

Keywords:Teaching content;Teaching methods;Practice teaching; Engineering Training

《网络综合布线设计与施工》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一门核心专业课程,该课程的前导课程是《电子电工基础》、《计算机网络原理》,后续课程是《计算机网络系统集成》。本课程针对网络综合布线职业岗位能力要求,重点教授学生网络综合布线的设计、施工、项目管理、工程测试、工程验收等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通过课堂实训、现场工程实训、项目工程实习三个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良好素养。

一、课程内容设计

网络综合布线职业岗位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网络综合布线设计的标准、工程施工的技术规范,因此课程紧密结合国家综合布线设计与施工标准以及行业职业岗位能力要求设计教学内容,同时将国家信息产业部综合布线从业人员上岗证的培养内容有机地融合到教学内容中,实现教学与职业认证培训相结合,学生学习本课程后可以直接考取职业资格认证证书。

(一)课程内容标准化。《网络综合布线设计与施工》课程内容按照网络综合布线设计标准(GB50311)和网络综合布线验收标准(GB50312)设计,按模块化进行教学。整个课程围绕七个模块进行讲授,即:工作区子系统、配线子系统、管理、干线子系统、设备间、进线间、建筑群子系统。

(二)课程内容规范化、职业化。《网络综合布线设计与施工》课程内容的设计参考实际工程施工技术规范。教学团队定期与行业、企业专家共同探讨课程改革,把企业文化引进校园;加大兼职教师聘任力度,聘请行业、企业的技术骨干担任专业技能实践课及校外实习指导教师,建成一个数量充足、教学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兼职教师队伍,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定期组织专任教师到企业进行项目培训与挂职锻炼,积极参与企业工程项目的建设与技术服务,积累工程实践经验,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从而为课程建设的规范化,职业化提供保障。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

《网络综合布线设计与施工》课程为了突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实施“教、学、做、考”四位一体的教学方法改革。课堂教学将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内容相结合,即讲授综合布线设计标准与规范,同时组织学生开展课堂实训,实现课堂教与学、讲与做相结合。该课程将多种考核方式引入课堂,全面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如采用项目设计方案考核理论教学效果,采用随堂考核方式考核学生课堂实训和工程实训情况,由实习指导老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共同评定学生工程项目实习成绩。

《网络综合布线设计与施工》课程教学所涉及的综合布线设计规范、综合布线施工技术等内容比较抽象、难懂,因此课堂教学中必须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充分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交互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课程教学团队组织大量人力收集各种图片、录像等教学资源,并制作了单机版的多媒体课件。为了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在原有单机版课件基础之上,进一步整合教学资源,制作了本课程的网络版课件,并依托校园网平台积极开展了网络教学,取得了较好地教学效果。

三、实践教学体系

随着课程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课程教学团队不断探索和完善本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总结了三层实践教学体系,即课堂技能实训(初级)、现场工程实训(中级)、项目工程实习(高级)。课堂技能实训与理论教学融合在一起,主要训练学生压接水晶头、打压数据模块、配线架、光纤融接等网络综合布线基本技能。现场工程实训采用项目教学法,结合校园网改扩建工程开展现场工程实训,主要培养学生工程组织管理能力及现场施工技术。项目工程实习主要结合学生假期社会实践、课程实习等环节,采取校企合作形式组织学生直接参与企业真实的工程项目,全面提高学生网络综合布线设计与施工技术,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质。

四、课程的改进方向

(一)根据综合布线行业的发展变化,及时把握综合布线相关标准、技术规范的变化,及时调整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使课程内容具有标准化、规范化、职业化的特点。(二)继续探索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新模式,进一步加大企业兼职教师的聘任力度,加强工程项目实习的管理与考核。(三)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合作编写实训指导教材、开发课程资源包等。

五、结束语

《网络综合布线设计与施工》课程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课程,课程内容必须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设计,开发;该课程也是一门较抽象的课程,课程的讲授必须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技术,才能更好地把课程讲透;该课程还是一门实操性很强的课程,在实操方面必须提供给学生大量机会,包括课堂上的实操、现场工程实训、项目工程实习等,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企业所需的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梁裕,阳琼芳,罗拥军,陈林,孙如祥.网络综合布线设计与施工技术[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5

[2]李国奇.网络综合布线教学改革与实践[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3]黄志忠,严云保.基于项目教学的综合布线课程教学设计[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8卷第03期

篇3

【关键词】 项目教学法;双流程;创设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7-00-01

随着智能楼宇工程的兴起,而综合布线技术是智能建筑网络基础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综合布线技术受到人们的重视,《网络综合布线技术》也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强调培养学生拥有过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掌握综合布线工程的需求分析、方案设计、工程实施、测试验收、管理等方面的知识。目标是培养既懂专业知识和工程技术,又有一定施工经验的网络综合布线人才。

项目教学法在该课程中的应用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将传统的知识驱动式教学法和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相互结合,形成了新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处理一个项目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习掌握教学计划内的教学内容。学生全部或部分独立组织、安排学习行为,解决在处理项目中遇到的困难。

项目教学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1)创设情境。使学习能在与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2)确定问题。在上述情境下,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3)自主学习。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如何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并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4)协作学习。讨论、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问题的理解。(5)效果评价。由于项目教学的学习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该过程可以直接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不需要进行独立于教学过程的专门测验,只需在学习过程中随时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表现即可。

二、项目教学法在《网络综合布线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1.实训环境与条件

本课程教学需要专门的实践教学环境与条件,我校综合布线及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室面积200平方米,另有2.5×2.5米安装施工间一个(内外两面共15个工位),拥有网络设备20台套,布线设备40台套,布线工具50台套,测试设备10套,熔接设备5套,电脑及电话终端50台,自主开发教具30台套。这些条件是本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保障。

2.“双流程”项目教学法

本课程按设计流程和施工工艺流程“双流程”加以规划,理论教学由“工程项目设计流程”驱动,实训教学由“施工工艺流程”驱动。

(1)“设计项目驱动”教学法。选择中等规模的智能大厦或小区实际工程项目案例作为设计任务,将全班学生(30~40人)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3~4人),按照工程项目设计流程开展理论教学。师生合作,在设计过程中讲授知识、应用标准、掌握方法,共同完成设计任务。学生需要用AutoCAD绘制设计工程图,编制完整的设计说明书(电子版),制作Powerpoint答辩提纲,公开答辩;教师需要对整个设计学习过程进行监控,验收评价设计项目,对共性问题进行总结归纳,展示和点评优秀作品。在此过程中,学生对课程体系可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得到有效锻炼并可积累工程项目方案设计经验。

(2)“实训项目驱动”教学法。按照通信网络与综合布线工程施工、验收与运行维护管理工艺过程,开发设计实训项目,开发实训设备,创建施工环境,开展工程施工、验收与维护管理操作训练。在此过程中使学生熟悉通信网络与综合布线产品,掌握施工、验收技术规范与标准,掌握操作技能,积累工程施工经验。

在教学中,可将网络与综合布线工程中关键性或不确定性的技术问题交给学生讨论,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给学生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共同学习知识,集体解决问题。

考核评价方式采取以过程考核为主,重在岗位职业能力考核。严把学生作业关,对施工制作质量、实验实训报告、作业、方案设计书等从严要求,从教学环节上保证教学质量。

下面以某智能大厦工作区子系统设计为例说明项目教学法的具体应用。

1.创设情境。一栋七层的信息楼,要求提供100Base-T以太网楼内通信服务,要求话音点和数据点可相互转换。总体布线工程要求一次到位(准备好七个楼层建筑平面图,将学生分成7个组,每个小组承担一个楼层设计任务,教师与全班学生合作,共同完成设计)。

2.问题牵引。(1)什么是综合布线设计等级?(A、B、C、D、光纤);(2)什么是综合布线设计等级?(基本、增强、综合);(3)什么是工作区?(4)一个典型的工作区服务面积是多少?(5)非典型工作区服务面积如何确定(拔高问题)?

3.自主设计。根据设计任务确定设计等级配置工作区信息点数并编号选定信息插座底盒类型(100mm×100mm明装或暗装)各组分别完成对应楼层工作区信息点分布平面图(在已有建筑平面图上手工绘制)。

4.讨论问题。各小组将设计结果汇总,针对问题牵引进行讨论,比如设计等级如何确定、确定设计等级有什么作用、非典型工作区服务面积如何确定等。

5.过程记录及评价。这是可以量化的评价指标,由教师针对出现的问题与难点进行总结。

三、项目教学法教学改革的效果

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对项目教学法进行完善和改革,通过对多届毕业生的跟踪观察,证明学生在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施工管理、测试与运行维护等方面的岗位职业能力大大加强,实现了与企业岗位工作的“零距离”对接,并获得企业好评。

参考文献

[1]舒荣.浅谈项目式教学法在网络综合布线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0,(6)

篇4

如今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正逐渐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已趋于成熟,这得益于通信技术在不断的更新,得益于信息技术在不断的升级、得益于网络技术在不断的变革。

信息的传输需要载体,诸如我们常见的双绞线、光纤,那么它的铺设就需要加以规范,这样才能进行大规模的施工管理。鉴于此,2007年4月我国正式颁布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07和《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50312―2007这两个国家标准。2008年我国开始制定中国网络综合布线系统技术白皮书,旨在对综合布线技术进一步规范管理。标准的制定对我国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推动了我国在综合布线领域的快速发展。

当下综合性的信息系统随处可见,例如:楼宇的安保、银行的监控、交通的定位等等。这些系统的搭建无一例外的都需要网络综合布线的设计、管理、施工、验收技术人员,目前市场对网络综合布线的技术人员需求量相当大,而这些人员的来源正是高职院校向外输送的应用型人才,这就直接影响了职业院校对网络专业学生的培养方向,综合布线这门新的学科应运而生。

二、网络综合布线人才的培养

(一)培养现状

职业教育育人的目标是职业技能的培养和个人素质的提高,能直接投入到生产、技术、管理和服务的第一线。

大多数职业院校的网络综合布线课程,主要以理论知识的传授为主,学生动手操作为辅进行教学,这样培养的学生往往是有感发不出。因为在他们的脑子里对综合布线的概念是清晰的,但如何去运用这些知识是模糊的,这就导致了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与企业实际生产需要相差甚远。主要原因在于两方面:一是教与学都滞后于生产实际,跟不上时展。这就需要教师自身具有丰富的生产实训经验,能够将教学内容不断更新,适应时代的发展。二是教与练比例不协调,理论课远远大于实训课时,因此老师需要培养学生多动脑、勤动手的学习模式,让学生在成功和失败中不断的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技能水平。

(二)“一个工程、多个小组”培养模式

网络综合布线光从字面上的“布”字就不难看出这门课程需要多动手、多练习的课程。在加强“双师型”、“理实一体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变课程为工程,让学生在一个系统的工程任务中掌握和提高技能水平,以适应市场需求。

在实训过程中通过“一个工程、多个小组”的培养模式,训练学生在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垂直子系统、管理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以及系统验收方面的施工技能和团队意识。贯穿于整个实训过程还需要训练学生压接模块、安装配线架、安装机柜、熔接光纤、绘制工程施工图等基本技能。

这样便实现了在实训室完成系统工程实训的目的,不仅加强了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融会贯通,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在施工中的团队协作精神。

(三)工学交替,适应社会

校企合作几乎是每个职业院校都有的办学模式,校企合作的目的是什么?当然是为了培养出能够满足实际生产需要的技能型人才。课堂上的实训可以说是温房培育,经不得一点风吹雨打。而进入企业顶岗实习就意味着是真枪实弹,来不得半点马虎。

网络综合布线的顶岗实习是最容易出成绩的,这是一门紧跟时代潮流的手艺。什么样的双绞线是价廉物美的,什么样的铺设方式是效率最高的,什么样的机柜摆放是合情合理的,什么样的施工是成本最低的等等,答案都可以从实际生产中的到。

1.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教师依然要做好引导工作。传统的综合布线系统有许多优越性。其中,兼容性、高效性和经济性比较突出。

(1)兼容性

兼容性是指一套布线系统支持多种信息系统。比如双绞线与模块根据不同的连接方式可以传输网络信号,也可以传输电话信号,这样我们就无需再接电话线。如此强大的兼容性特点,可以使不同品牌的设备终端在同一个布线系统中使用相同的传输介质进行信息的传递。在线路铺设时无需规定信息模块的具体用途,只要把终端设备接入这些模块,在实际使用时将配线架的跳线作相应调整即可。

(2)高效性

网络综合布线的线缆铺设一般采用的是超五类非屏敝双绞线或6类双绞线和光纤混合的铺设方式。这样就可以将光纤传来的数据高速的传输到每一个终端。超五类双绞线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可以达到150Mbps,6类双绞线带宽可以达到220 Mbps,光纤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为500M。

(3)经济性

经济性是建立在兼容性基础上的,传输介质、模块插座、连接设备这些共享资源为各个子系统的正常运转和高效统一发挥了极大作用。线缆的精简、设备的精简降低了运营成本,提高了使用效率,同时节约了大量的物资和人工。

实践出真知是亘古不变的定律,因此仅仅通过课本或者课堂把这些知识讲授给学生是远远不够的,这需要在实际生产中不断的摸索总结,才能了解和掌握这些特点的优越性。

2.学校综合布线的实训室终究是有限的,综合布线的子系统在实训室是很难融合在一起的。所以教师要利用好学生顶岗实习的机会对其进行必要的理论指导。使得学生能够认知各个子系统的作用和位置。

(1)工作区

一个独立的需要设置终端设备(TE)的区域宜划分为一个工作区。工作区应由配线子系统的信息插座模块(TO)延伸到终端设备处的连接线缆及适配器组成。

(2)配线子系统

配线子系统应由工作区的信息插座模块、信息插座模块至电信间配线设备(FD)的配线电缆和光缆、电信间的配线设备及设备线缆和跳线组成。

(3)干线子系统

干线子系统应由设备间至电信间的干线电缆和光缆、安装在设备间的建筑物配线设备(BD)及设备线缆和跳线组成。

(4)建筑群子系统

建筑群子系统应由连接多个建筑物之间的主干电缆和光缆、建筑群配线设备(CD)及设备线缆和跳线组成。

(5)设备间

设备间是在每幢建筑物的适当地点进行网络管理和信息交换的场地。对于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设备间主要安装建筑物配线设备。电话交换机、计算机主机设备及入口设施也可以与配线设备安装在一起。

(6)进线间

进线间是建筑物外部通信和信息管线的入口部位,并可作为入口设施和建筑群配线设备的安装场地。建筑群主干电缆和光缆、公用网和专用网电缆、光缆及天线馈线等室外线缆进入建筑物时,应在进线间置换成室内电缆、光缆。进线间一般提供给多家电信业务经营者使用,通常设于地下一层。

(7)管理

管理应对工作区、电信间、设备间、进线间的配线设备、缆线、信息插座模块等设施按一定的模式进行标识和记录。综合布线系统的各个子系统构成应符合图a、图b所示的要求。

(a)

(b)

图(a)中的虚线表示BD与BD之间、FD与FD之间可以设置主干线缆。同时,建筑物FD可以经过主干线缆直接连至CD,TO也可以经过水平线缆直接连至BD。

综合布线系统入口设施及引入线缆构成应符合图2所示的要求。其中,对设置了设备间的建筑物,设备间所在楼层的FD可以和设备中的BD/CD及入口设施安装在同一场地。

图2

篇5

关键词:网络综合布线;一体化;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5)03-0085-02

收稿日期:2015-02-12

作者简介:

刘志明(1981-),惠州市技师学院计算机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教育教学。(广东 惠州/516003)

《网络综合布线》是技工院校计算机网络专业的主干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综合布线施工技术,加深对综合布线规范的理解,掌握综合布线工程的设计方法,熟悉综合布线工程中设计、施工、工程管理、测试验收各环节的技术要素,并通过实践,使学生能综合运用网络知识,对网络传输设备的使用和配置,布线系统的构成及设计等涉及综合布线系统的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对计算机网络的建设、网络安全、资源共享等计算机网络方面的知识有一个具体的认识。该课程为学生以后从事网络管理和网络工程工作奠定基础。一直以来,技工院校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是理论课在先,实践课在后,课堂上讲理论、实践场所讲操作,形成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两个独立的教学环节。这样的教学模式在新的职教理念的冲击下,使教学效率低,有效性差,容易造成理论学不精、实操学不会,一到工作岗位又得重新培训的情况。随着国家职业准入制度及持证上岗制度的全面推行,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职业技术教育的优势突显出来,融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得到普遍重视。

一、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内涵

一体化教学,或叫“教学做一体化教学”,通俗的理解是为了使理论与实践更好地衔接,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其内涵主要是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和教学模式,根据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来重新整合教学资源。体现能力本位的特点,从而逐步实现了三个转变,即从以教师为中心如何“教给”学生,向以学生为中心如何“教会”学生转变;从以教材为中心向以教学大纲和培养目标为中心转变;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真正变成了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只是一个答疑解惑者或引导者,主要作用是培养学生的终生学习能力,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教学做一体化”作为一种教学方式或方法的改革,它不是“三段式”或独立进行的,而是三者的融合与一体。在教学过程中,一体化教学主要有三种形式:第一,教师讲一个点,学生练习一个点,即先讲授理论知识,再用理论指导实践。第二,从生产实践开始,先接受感性认识,再从理论上加以分析、归纳和总结。第三,理论――实践循环进行,不断加深理解和不断提高实践能力。

二、综合布线课程一体化教学的实施

1.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现理论教师、实操教师一体化

“双师型”教师是一体化教学的决定性要素。在一体化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应由一个教师来完成的,教师通过设计一个案例、一个项目或一个任务,把理论与实践融于一体,有理有实,理中有实,实中有理,理实交错。例如,RJ-45网络配线架端接、网络跳线制作方法与技巧的教学,可以设计一个基本链路实训项目,把RJ-45网络配线架端接、网络跳线制作方法与技巧融于项目之中,在指导学生做项目的过程中完成网络配线架端接和网络跳线制作方法的教学,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能够熟练讲解网络配线架端接和网络跳线制作方法等理论知识,而且要熟练掌握网络配线架端接和网络跳线等操作技能,保证工程质量。在学习过程中,要告诉学生这些端接应用于实际布线工程的哪些地方,最好带领学生先参观实际的工程。针对RJ-45网络配线架端接和网络跳线制作方法与技巧,可以参观楼层配线间或和设备问的机柜上网络配线架端接。

2.建设综合布线课程实验室、实操室,实现一体化教学场地

为了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综合布线实训室的设备应配置齐全。综合布线课程实验室、实训室的建设需要相当大的投入。如RJ-45水晶头、信息模块、网线、线槽等这些耗材,每次学生做实验都要准备;光纤熔接机、FLUKE测试仪等都是相当贵重的设备。同时,还应配备多媒体投影等设备,利用教学课件等现代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有效性。此外还要建立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以及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的学习和就业提供条件。

3.开发一体化教材,实现教学内容的一体化

网络综合布线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在当前技工院校的教学模式下,课程教学一般由理论教学、实验、实操三个环节构成。目前,技工院校使用的教材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体化教学的特点,但还不能够完全满足一体化教学的需要。教师应深入企业实践调研,研究企业对相关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要求、在该工作岗位上的员工应具备什么样的专业知识、技能和关键能力,在此基础上,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把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转换成典型的教学任务,再根据典型教学任务,编写一体化教学的授课计划、教案和讲义,然后进行教学活动,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把讲义编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教材。编写的内容,以实践操作为主线,以能力培养为核心,详细讲解技能、知识和方法,最终实现学生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4.组合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方法的一体化

根据一体化教学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灵活地选择教学方法,使教学效果最优化。教师根据所教模块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充分运用模拟教学法、场景教学法等,创建一个工作情境,或把教学场地安排在工作现场,让学生身临其境,实现学生到“工人”身份的转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如在进行管槽系统安装、网线敷设、光纤敷设、网线端接、光纤熔接、认证测试等实训时,如何保证工程的质量,在实操时如何保障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实操的每一个环节是一个问题。以光纤熔接为例,可以这样组织教学:

(1)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投影、教学课件等现代教学手段播放施工的教学片,让学生对施工过程有个直观了解。

(2)布置一个“光纤熔接”的项目任务。教师进行光纤熔接的操作,现场演示光纤熔接的过程,并作详细讲解。

(3)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让学生在模拟实习的电脑上先用模拟软件练习,比如到实操室的仿真实验区,运用综合布线仿真软件进行模拟教学,让学生观察光纤熔接施工的细节和规范,学生可以用综合布线仿真软件来模拟整个操作过程。学生在电脑上按照操作步骤和操作规范完成光纤熔接项目,软件可以根据学生的操作步骤,测试学生的操作是否规范以及能否完成。测试合格后学生才可以进行真正的施工,这样可以弥补实操设备的不足和保证施工的质量。

(4)通过了仿真实验区测试的学生以组为单位在实操区领取实训工具和耗材,完成光纤熔接的实操。这样多种方法配合运用,先让学生了解光纤熔接的方法,再用模拟软件强化训练,使学生掌握光纤熔接的操作步骤,然后进行真正的光纤熔接实训。教学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动手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意识都得到进一步提升。

5.设计、组织教学过程,实现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一体化

在一体化教学中,采用的方法就是把理论教学、实验以及实训自然融为一体,根据教学需要灵活组织教学,让学生在讲中练、练中学、边讲边练,不断强化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技能。教师采用讲解、演示、指导、评价等方法相结合,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活动,并在现场巡回指导,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共性问题集中讲解、个别问题个别指导,促进理论教学过程与实践教学过程的融合,引导学生在做中理解理论知识、掌握技能,在操作中验证理论,同时,又用理论指导操作,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6.改革评价方法,实现评价方法的一体化

职业教育是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理论知识扎实、技术应用能力强、适应面较宽、素质高的毕业生为目标,必须改革传统的评价方式,制定与职业教育特点、社会需求相适应的评价方法。具体为:

(1)突出技能、能力考核,加强过程考核,构建融技能考核、能力考核、过程考核、知识考核、职业素养考核于一体的评价体系。

(2)参照企业、行业用人标准,结合技能鉴定,制定以能力为核心、以作品(产品)为对象的考核标准。

(3)组建由学校、企业、行业、社会多方参加的评价机构,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三、小结

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技工院校《网络综合布线》教学中的应用,提高了实训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趣味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技能训练,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缩短了学生岗前时间;与企业零距离接触,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同时,教师为了适应教学而不断学习,也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和总体师资水平。但一体化教学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足,比如一体化教师数量不足,结构不均衡;一体化课程体系不够系统;与企业现场联系不够紧密等,若这些问题能得到较好解决,一体化教学模式应能发挥更大优势。

参考文献:

[1]温.网络综合布线技术(第二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1).

篇6

2020年10月5日至10月6日,我有幸参加了深圳风向标的专家老师们关于1+X证书培训考核设备汽车制动系统及电控悬架系统试验台架的培训。在这次培训中我了解到电控悬架系统、制动系统方面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了解到比亚迪E5纯电动汽车一站式实训系统,现将这几天的培训收获总结如下:

培训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项目。第一个项目为汽车制动系统试验台架培训;第二个项目为汽车电控悬架系统试验台架的培训;第三个项目为比亚迪E5纯电动汽车一站式实训系统。

5号上午,受邀专家首先讲解了汽车电控悬架系统结构、原理;示范了汽车电控悬架平台操作使用;示范了汽车电控悬架平台设故考核系统使用。

5号下午,受邀专家依次进行了比亚迪E5纯电动汽车一站式实训系统布线连接、调试培训;比亚迪E5纯电动汽车一站式实训系统设故考核系统培训;比亚迪E5纯电动汽车一站式实训系统维护培训。

篇7

【关键词】 维修电工控制电路实训课

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不停上升。我校根据当前人才的需求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要求机电系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必须参加维修电工中级工考工,毕业时必须一证在手,这也是职校生走向社会专业能力水平的凭证。维修电工考工项目中,我系从08年成立以来,参加维修电工考工的人数将近千人,每次都是接触器控制电路安装项目的合格率最低,从而影响维修电工的合格率。那么如何提高这个项目的合格率呢?带着这个问题,我在实际的教学中进行反思和研究,并进行实际的实施,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合格率有所提高。现总结如下:

1 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

我国职校学生普遍存在文化基础薄弱、学习主动性较低的情况。这部分人群对学习存在两个困惑,一个是就业前景的困惑。我系学生将来能够做什么,非常的茫然和不知所措,对学习存在学不学的都无所谓的状态,只要毕业就行。这就淡薄了对学习的激情。第二专业知识学习困惑。接触器控制电路课程理论内容枯燥,有一定学习难度,对于技能的训练,部分学生不肯动手,还有一部分讨厌反复训练,从而对技能训练操作失去兴趣。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电力拖动这门课程学习中显得至关重要。

针对这些问题,我分了几步走,首先举实例上好第一节课,如家里突然跳电是什么情况,该怎么解决?大家兴致来了,有的实际都经历过,讲的头头是道。再如家里的灯关了,晚上睡觉的时候还会出现一闪一闪,这是怎么回事?由此引入新课,针对我系基本都是男生的班级,非常感兴趣。其次通过下企业实训工厂参观,了解本专业可以从事怎样的工作,从而对自己的职业也有个规划和目标,一举两得。再次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进行教学,让学生有个感性认识,最后在课堂上对每个元器件边拆边讲,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2 将元器件清单的选择渗透到课堂理论教学中

在这个项目中,元器件清单占到百分之二十,每次考工不过,很多时候元器件清单默写只有几分,而过的同学清单的默写都是在12分以上,可见清单占得比例虽小,但是也是这个项目中较重要的内容之一。提高这个清单的得分率是势在必行。

在低压电气元件简介的教学中,通过网上收集和实际的使用,就将元器件的种类,型号和规格进行详细的讲解,并要求简单识记;介绍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控制电路时,针对不同的电机,教他们对于不同的电机型号,该怎么去选择元器件,同时将一些常用的经验公式教给他们,并记录,如熔断器现在选择时,熔体的额定电流应大于或等于1.5-2.5倍电动机额定电流等;在电路的设计中根据给定的电动机型号,进行元件的选择,针对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的错误给予指导和纠正。做到对于对于元器件的选择不在实在考工的时候直接死记硬背了,提前做好预备工作,讲它渗透到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再在最后考工进行强化训练,这样更加有效。

3 重视和合理安排接触器控制电路安装实训课

接触器控制电路安装的实训课有几个目的,读懂原理图并转化为布线图,电气图接线规范化,提高学生独立操作训练,掌握正确的排故方法,养成良好的实训习惯。

首先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习电气原理图的分析,掌握控制线路中的通断关系、先后关系和条件关系,并将原理图根据实训器材的规格画出布线图。如先学习点动和自锁控制线路如图1所示,在学习复杂一点的正反转控制电路,如图2所示。

其次,根据前面原理图和布线图进行合理接线,要求做到能横平竖直,尽量避免交叉,养成良好的接线习惯,进行接线规范化。同时在线路安装时能自行进行分析,如图2失去联锁将产生何种故障,为下一步处理线路故障打下基础。

再次,电气线路中故障很复杂,不同的故障会产生相同的现象,而相同的故障现象却有不同的故障点,如图2中如按下SB1,KM1线圈不吸合,故障范围:电源、控制线路和元件故障;如按下SB1,KM1线圈吸合,电机不转,故障范围:可缩小到主电路部分。就要求学生能正确的使用电工仪表,仔细观察,对电气线路故障进行排除,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独立操作训练,掌握正确的检修方法。

4 考工前的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强化训练

目前中级维修电工之接触器控制电路安装项目,考工时一共有四个小项目:能耗制动,位置控制,Y-降压启动和双速异步电机。考前的集训时间较短,项目多,所以就要求我们必须要针对性强,目标明确。在这几周的集训时间里高效的利用上课时间,合理补充课后时间。上课先默写清单,然后根据布线图进行合理接线,通电进行故障排除,每个项目,主电路一次,控制电路三次在一天内完成。课后对今天出现的故障进行总结并以书面表达形式写到实训报告上,还要画出接线图和元器件清单。

采用这样的这种教法,课堂的主体成了学生。由于学生的积极参与,加以教师有目的的引导,所以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但有利于学生对课程的理解,还能帮助学生形成自学和思考的习惯,也提高了我们学生的考工合格率。

参考文献:

[1]黄景容.技能教育的理论与实际[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

[2]李洋.现代电子设计与创新[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3]张梦欣.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篇8

关键词:学习动机;项目驱动;案例讲解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21-5129-03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结合,是信息数字化的通用平台,现在几乎所有的信息应用都由单机拓展到了计算机网络上,所以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计算机网络是美国IEEE-CS & ACM 2001大纲和中国CCC2002大纲规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及其相关专业重要的骨干课程之一。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它的特点是理论与实践并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理论方面的知识,还要让学生理论结合实践,通过理论实验、分析实验、认知实验和工程实践等途径提高动手能力和运用网络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

1.1唯教材教学

有些高校教学唯教材,所有教学的内容都来自教材。由于计算机网络涉及的专业知识面宽,尤其是网络中涉及的设备、技术等不断推陈出新,而教材的写作相对滞后,所以导致很多新技术、新应用领域并不能及时地成为教材内容,甚至有些教材中还存在基本被淘汰的内容还在教材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的现象,这就要求教学要及时更新和补充新的教学内容。如果在教学中还采用以教材为中心的模式,容易造成教学内容陈旧,培养的学生往往不能适应企业的需求。

1.2教学方法单一

教学中多采用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授课时对着电脑照本宣科,忽视整个教学过程的互动环节,教师不能及时得到学生的反馈信息,不能及时调整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消失于教师满堂灌输的大量枯燥理论中,取而代之的是对课程的厌恶,对知识缺乏钻研精神。

1.3理论与实践配合不好

一些教师认为计算机网络是一门理论课程,是入门课,不需要实践,而且也不容易安排实践内容,这种看法是完全错误的。实践是计算机网络课程学习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合理的实践安排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忽略或不注重实践,会使学生难以理解理论,或即使理解了理论知识,也不知道如何应用。这就造成学生认为所学的知识并无用处,从而失去学习积极性。

2 1+1教学新模式

通过多年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工作,笔者认为不能单纯地把计算机网络看成一门入门的专业基础课程,而应该一次到位地把基础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进行网络技术的学习,所以,提出了1+1的教学模式:即把计算机网络教学分成两学期,1学期的专业基础理论和1学期的实践课程。第一个1学期老师运用多种合理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知道什么是网络、网络的基本结构、网络的工作原理;第二个1学期根据网络技术岗位,基于案例讲解和项目驱动来安排教学内容,教学生如何完成网络工程,如何对网络做长期维护和管理。学生在这个学期要完成教师安排的实践项目,通过实践验证第一个1学期的基础理论,学习不同的网络技术岗位所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

2.1第一个1

布鲁纳认为学习动机是激发人去学习的动因。学习动机有两类,即由内在需要引起的内部动机和由客观要求引起的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比外部动机更强烈持久.教师应一方面逐渐使学生的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动机;另一方面又应利用外部动机作用,使学生已经形成的内部动机作用处于持续的激起状态.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中,学习动机理论的首要作用就是设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外在的需要转化为内在的求知欲。布鲁纳强调,在认知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学生学习的心理倾向和动机.这是教学活动成败的非常重要因素.好奇心、好胜心、兴趣都是促使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它的持续时间会更长、效果会更好。因此,第一个1里面,笔者认为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活动开展的唯一原则。在笔者的教学实践中,采取了以下措施:

1)减少过难过深陈旧性内容

教师讲解计算机网络知识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学生觉得该门学科高深、难以理解,而是要深入浅出告诉学生这是个什么,能干什么。因此,一味在教学内容安排上求深求难,对刚接触网络知识的学生来说是不合理的,很容易浇灭他们的学习热情。例如对网络性能的一些涉及数学的分析、TCP拥塞控制的一些具体算法等内容并不属于基本的概念,在计算机网络的教学中可以考虑暂时不讲解。另外,一些现在将要淘汰或者已经淘汰的知识如果还花大量时间在它们的讲解上,既浪费时间又容易造成学生在理解的时候跟现实的应用脱节,导致学生只能在口头说说十年二十年前是什么样的而不知道现在的最新应用情况。例如CSMA/CD协议,在现在局域网普遍都是千兆网的情况下,只支持半双工的该协议已经不怎么用了,因此在讲解时只需要简单介绍下其工作原理,不需要深入去讲解该协议下的最短帧长、侦听算法、随机退避算法等内容。

2)跟具体应用结合讲解

一个个的概念以及与之相关的原理,如果只是告诉学生它们的定义或者工作过程,然后说这些很有用、你们以后或许会接触到,学生会觉得很抽象,他们有很大可能在课堂上理解了老师的讲解而在课外很快因为这些理论没有与他们所知道的实际应用相结合而很快遗忘了这些内容。因此,笔者建议,要尽最大可能地把讲解的内容跟实际的应用结合起来,让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建立在实际应用基础上,让学生产生的理解记忆深刻而持久。在这个原则下,有些太抽象而无法马上跟实际应用结合的知识可以先略讲甚至不讲。比如讲解WWW、DNS内容的时候可以结合普通用户访问网站这种实际应用的整个过程来讲,让学生在对这种实际应用的了解基础上深刻理解DNS概念和原理、WWW的概念和原理。而另一些内容比如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学生目前还不能接触了解到该应用,所以只需要在讲VPN概念的时候提一句就好,不用讲得太细。

3)善于使用网络工具帮助教学

网络基础知识中对协议工作原理的讲解是比较抽象、难以理解的,在讲解这些内容时候教师可以使用一些网络工具软件帮助教学,比较常用的有WINDOWS自带的一些网络命令以及一些网络抓包分析软件。比如讲解ARP协议的时候,可以使用WINDOWS自带的ARP命令先用-d参数删除ARP缓存内容,然后访问一台同一网络主机后用-a参数重新查看缓存,帮助学生理解同一网络内两台主机环境下ARP协议工作过程;讲解TCP协议的连接建立和释放时可以用抓包分析软件如Wireshark、科来等把访问一个网站时TCP连接和释放过程的所有包抓下来进行分析,然后让学生看分析结果。善用网络工具,会让教师的教学变得容易。

2.2第二个1

第一个1的学习完成后学生已经掌握了基础的网络知识,接下来的第二个1要达到三个教学目的: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亲自验证第一个1所学理论、拓宽加深第一个1所学的知识。要实现这些目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对学生进行实训。有一些学校走校企结合办学的路子,把学生放到企业去实训锻炼;有些学校坚持自己培养的模式,定期到企业调研,利用自己的软硬件条件对学生进行实训。这两种方法笔者都是赞成的,所不同的是,这儿的第二个1的实训强调一个原则,即根据企业内网络工程师(售前、售中、售后)和网络系统管理员(网络故障诊断与维护工程师、系统工程师)、信息安全工程师的岗位要求,按照网络工程的实施模式,依照用人单位的要求,进行岗位专项技能强化训练,使受训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达到岗位职业能力要求。

1)企业岗位职责及职业能力

我国现在正在施行市场经济改革,经济发展非常迅速,大学作为社会人才的培养基地,归根结底是针对社会的各个工作岗位培养人才的。因此,以专业技术岗位的要求作为实训的最终指导原则是非常合适的,有利于培养出更有社会竞争力的人才。如表1所示,下面是笔者对网络技术专业岗位的划分。

2)项目驱动+案例讲解实训模式

项目驱动指得是从具体网络工程项目入手,按自顶向下的方法把网络工程分成很多子模块,每个模块的实施过程分解为很多子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这些子任务,一步步由浅入深,自底向上完成整个项目的实施,从而全面掌握相应操作技能与专业知识。比如针对网络工程师岗位的网络组建施工项目要求,可以把它分成企业综合布线、企业园区网构建(交换技术)、

企业广域网构建(路由技术)、网络系统集成几个子项目,以企业综合布线为例可以分为工作区跳线水晶头的制作(平行线、交叉线)、工作区模块/面板的安装、超五类配线架和理线器的安装和线缆连接、光纤配线架的安装和光纤线路连接、网线测试仪器的使用、综合布线结构图制作这几个子任务。整个实训过程可以采用项目组方式,学生在整个实训过程中,可以担任项目团队的项目经理、项目成员,参与到一个个子项目的实践中去,通过对子项目的完成来熟悉掌握整个项目的设计、施工、维护管理工作。

实训既是学生对第一个1知识的验证,也是对第一个1知识的深入,所以在学生动手前也需要对实训内容和基本技能进行讲解。案例讲解指得就是通过具体网络工程项目案例的讲解及操作演示,让实训学生体验网络工程实施过程,包括采用技术、施工准备、具体安装配置过程。实训学员通过过程体验,能够达到以下目的:

1)掌握网络工程的施工流程;

2)掌握网络工程各个技术环节的施工细节;3)掌握各项网络技术、相关设备的配置过程。

以上面的企业综合布线为例讲解该子项目知识时可以采用具体工程案例《XXX智能大厦综合布线系统》来进行讲解,帮助学生了解综合布线技术应用过程,掌握综合布线各子系统的构成和具体项目中的设计、安装规范,掌握综合布线的相关行业标准,掌握主流品牌厂商布线产品的特点,学会布线器材的材料选择和设备安装工艺要求。

3总结

第一个1侧重最基础的网络理论,第二个1着重知识验证和工程能力的培养。通过对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模式进行变革,采用1+1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能够实现1+1>2的教学效果。该模式经过笔者的实践,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打下了坚实的网络理论基础,让学生具备了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因此,笔者认为1+1教学新模式在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中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艳翠,刘炎培.案例讲解+任务驱动的Linux教学模式探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5).

篇9

[关键词]电工技能实训;教学效果;操作技能 电工技能实训课是中等职业学校电子电工专业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从事维修电工所必需的电工基本工艺和基本技能,初步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打下基础。如何提高电工技能与训练的教学效果,使学生扎实掌握职业岗位所需的操作技能,是每一位电工技能实训课教师所面临的共同课题。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六个环节对电工技能实训教学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一、 准备环节

授课之前,教师针对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实际有效的教学计划,使所授课内容符合学生、学校的具体实际。区别于理论课程,电工技能实训课的课前准备需包括:(1)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项目;(2)整理各项目中对应的理论基础知识;(3)确定具体的操作方法;(4)准备实训工具器材;(5)教师进行项目操作训练。如可设计双联开关控制的日光灯电路,帮助学生掌握双联开关的安装、日光灯电路的安装与检修。教师要整理好日光灯电路的原理、确定安装的步骤及注意事项;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往届学生的实训情况,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确定指导的要点。

二、 讲解环节

电工技能实训课中,讲解依然是行之有效、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之一,讲解的内容包括:(1)阐明实训的目的、目标;(2)分析实训的理论依据;(3)落实实训的材料、仪器仪表等;(4)明确实训步骤;(5)强调操作安全及其它注意事项。

为了使电工技能实训课中的讲解能更好地配合技能实训的开展,更有效发挥其作用,并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中应打破常规教学方法,发掘电工技能实训课的特点,不断寻找有效的教学途径,常用的方法和途径有:

1、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可以改善传统的教师说学生听的教学场面,采用更为形象的动画播放形式,使教学内容生动易为学生接受。如讲解机床电气控制电路时, X62W万能铣床、Z3050钻床、T68镗床、15/3T桥式起重机等利用Flas制作来实现生动、直观地讲解。可将电工实训的操作规范、动作要领等录制成视频,在课堂上播放,能有效克服受场地、视线等因素的不利影响 ,提高教学效果。

2、对比式教学。如在讲解“电动机的控制”这一章节时,接触器控制的正反转线路,可指出主电路、控制电路两种电路的不同之处,从而在主电路讲解的基础上去分析控制电路,实现对比教学的效果。而完成正转电路后,电动机反转的控制,在强调两者的差别后,进行对比分析,实现知识的迁移。在学会了电动机单向正转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接触器采用同类的元件和控制原理实现电动机正、反两个方向的控制电路的安装。在讲解行程开关的结构原理时,可以让学生比较一下行程开关和按钮开关的结构原理,让学生明白,行程开关和按钮开关的动作原理是一样的,只不过一个安装在板内,一个安装在板外,因此原电动机正、反转电路不动,增加两只行程开关,在控制电路上采用常闭触点串联,常开触点并联的接线方式,即可达到电路的要求。顺序控制,多地控制等线路的教学都可采用类似方法,通过对比实现知识的正向迁移。通过进行对比教学,能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地理解较复杂控制电路,降低了知识的理解难度。

3、分阶段教学。电工技能训练课不同于理论课教学中的实验,过多的讲解不但学生接受效果差,同时也很难讲透彻。我们可以把整个训练项目,分成几个阶段(或操作步骤),然后分步讲解,分步训练。既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也使教师的讲解轻松、明了。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在实训室布置课桌,实现讲练交叉结合,既提高了教学效率,又解决了因设备不足等因素带来的学生管理问题。

三、示范环节

示范操作是实训教学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用具体规范的操作动作、形象生动的语言把学生在实训中要学习的规范动作、操作要领展示出来,帮助学生形成清晰、鲜明的表象,以便于学生在实训操作中进行模仿、练习。教师在示范操作过程中,一定要边演示、边讲解,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功能,并从“做什么”、“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等三个方面来组织教学,安排教学内容的展开。在示范操作过程中,教师的操作动作一定要熟练、准确、规范。

教师示范完成后,还可根据情况挑选几个学生进行模仿操作,并通过观察他们的模仿经过,从中得到了信息反馈,了解学生的模仿学习情况,掌握的程度,对学生模仿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操作程序和姿势,教师可马上进行纠正,并做强调,避免其他学生操作训练中出现类似情况。学生正确操作后可通过表扬、肯定,为学生后续的训练增加信心,也为其他学生提供榜样。

四、操作环节

操作环节是培养学生电工技能的关键,要根据不同的实训项目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训练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训练效率为原则,开展操作训练。常用的教学方法有:

1、小组合作法。根据设立的实训小组,建立竞争、合作机制。如在万用表使用训练中,先给每个小组一个测量任务,由小组同学共同讨论完成。之后,老师给出几个测量任务,进行分组比赛。教师会在每组中选一位学生给全班同学演示。由于学生事先不知道谁会被选中,因此他们必须确保所有成员都掌握,学生之间为了赢得比赛,组内同学技能互相督促训练,又能及时讨论解决问题,大大提高了训练效果。

2、分步实训法。明确每个训练项目的操作步骤,分步落实训练。如在电烙铁钎焊实训中,把训练过程分为:a烙铁的处理;b用印制电路板练习三步操作法;c用导线练习焊接;d拆焊练习;e简单成品电气产品装配练习。还可再进一步细化成更小的步骤,便于学生领会。每步一个要求,教师巡回指导。做完一步,教师评价指导后,再进行第二步训练,教师检查后,再进行第三步训练。这样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项技能,便于学生接受。

3、学生互查法。如配电板的安装训练中,学生个人装接完成后,两两交换工位,甚至可以多人交换,检查其安装、布线是否正确,并将错误纠正过来。设置奖励措施,鼓励学生积极排查,这样既可锻炼学生的故障排查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4、纸上练习法。对一些元器件较多、线路安装复杂的电路我们采用“纸上练习”法。所谓“纸上练习”是指学生在理解电路原理和掌握电路接法的基础上,在作业纸上练习布线的做法。通过这种练习,学生对理论知识进一步巩固和理解,并对安装工艺做到心中有数。实践证明这样做不仅节约了大量时间,而且节省了材料,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考核环节

定期的考核能有效检查教学情况,调动学生训练积极性,促进学生有效训练,电工技能实训采用的考核方式可以多种多样。

1、阶段考核。中职学生中部分惰性强的学生,即使在实操课程中也懒于动手操作,每个阶段学习结束后,要及时进行考核。通过“单元考试”环节的硬性要求,使这部分学生不得不动手完成规定的要求,从而逐渐培养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动手习惯。

2、分项目竞赛。利用中职学生好胜心强、渴望成功这一特点,定期组织小组之间、班级之间的竞赛,形成一个“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激发学生“要做”和“做好”的积极性,提高实训效果。

3、期末总结性考试。学期末,进行总结性考试。考试模式可以采用维修电工等级考模式,包括理论考试和实操考试。理论考试,教师根据本学期各模块学习中教材的重、难点内容,明确给出范围,使学生对本学期模块的理论知识重点更为明确,采用笔试的方式;实操考试,主要考核三表使用、照明电路、配电板的安装、电动机控制电路等,考题可有针对性的准备3—5份,每份对应一个主题,考试时每个学生随机抽取一个,促使学生全面复习,全面巩固。

六、总结环节

实训操作环节后,师生一起进行实训评价,实训评价可采取学生自评、互评,教师总评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学生自评、互评,不仅能总结实训过程中的收获、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等,还可提高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能力等,让学生在评价活动中全面发展。教师总评不仅仅是对学生个体进行项目评价,帮助学生总结完成任务的过程和方法,促使学生反思自己的思路和行为,把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内化,更要对学生实训中存在的共性问题、重点难点进行高度的梳理和概括,帮助学生把零散孤立的知识贯穿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最后在评价的基础上教师要求学生完成实训总结报告,其内容包括:实训题目、任务要求、实训过程、实训总结等。

在电工技能实训课中,通过开展上述六个环节的技能实训教学,使学生能准确、快速地掌握专业技能,并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行为,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更好锻炼和提高。作为一名中职教师应从专业实训课的特点出发,结合中职学生的特点,注意积累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技能水平,不断提高技能实训课的教学质量。参考文献:

[1]曾祥富等主编. 电工技能与实训[M].高等教育出版社

篇10

〔关键词〕:高职;教学方法;教学计划;教改内容;实施

《安装工程施工》是一门研究如何按设计图纸要求,将设计选定的安装材料(如管材、构件、配件、附件等),用适合的联结材料(如法兰、各种胶液、不同形式的铰链等)和联结技术(螺纹、热熔、粘贴等),通过科学有序的操作过程及操作方法,将安装材料固定在基层上来完成使用功能的专业课,是强调“职业能力、应用能力”高等职业院校建筑设备专业、工程造价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安装工程施工》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学生接受知识困难、掌握知识少,课堂上学习积极性差,教师上课困难的状况。为了响应学校积极开展课改的号召,结合多年的教学与实践经验,拟对《安装工程施工》课程进行探索、尝试性课堂教学改革。

一、 教学方法

改革《安装工程施工》现行教学方法,以实际安装工程项目为任务,实行按图施工为教学内容,采取在校内外实训基地先操作、后讲解,边操作、边指导的课堂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

学生的职业能力、应用能力,需在实践教学中才能得来。现行教学计划中规定“在一学期内,先在教室内讲授《安装工程施工》理论知识,再到实训室讲授其实践知识,后集中1周时间在实训室进行《工种实习》实践教学”。这种课程教学法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毕业生的反馈信息和在校生实践后的反映表明:集中的1周实践教学学到了知识,却感觉知识点的凌乱,是局部施工,且与施工现场的施工内容脱节;而前16周的课堂教学等于浪费时间。针对这种情况将现有的“先教室由专业教师讲授理论知识,再在实训室讲授实践知识,后集中1周实践操作”课程教学方法,改为将教室安排在校内外实训基地,按“在一学期内,以完成一个实际安装工程项目为教学任务,按图施工并结合教材知识为教学内容;先实际操作、后讲解,学生边操作,专业教师与实践指导教师边指导,各工种中、高级工协助专业教师共同完成该实际工程”的课堂教学方法。即专业教师选择一个一学期能完成的安装工程项目,在施工现场按设计图纸要求,先有针对性的进行施工示范,紧接着将学生按实际工作量分组后轮流施工,在他们施工过程中进行施工指导。在完成一道工序后及时集中并总结、讲解系统理论知识后,用同样方法再进行下一道工序。并按“水电工布线、排管正常的施工工艺逻辑顺序,进行教学直至完成该项施工任务。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限定工期,实行劳动竞赛,奖励优秀来激发学生们的积极性。

这种教学方法可使学生了解完成一项任务,各工种之间的搭接与协作的重要性,施工的连贯性等;让学生直观地学习到如何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将材料施工到基层上,将平面转化为立体;安装后实际效果的好坏又能很直观地启示学生。选择合适的材料是体现设计思维的最主要的环节,而施工工艺的精湛更会为精美的设计锦上添花,让学生真正理解“设计、材料与施工”的有机统一,而且可以实现“技术型、应用型、具有大专层次的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为学生更快适用社会做好理论、实践的能力准备,真正实现一体化教学。

二、 教学计划

调整现行教学计划,结合建筑行业工艺逻辑,整体安排各专业实践教学的先后顺序,是《安装工程施工》课堂教学改革的依据。

校内实训基地面积已经很大,设备也已很齐全,但仍然会出现场地不够、设备不够,不同专业大量学生聚在实训基地,或很长时间内实训基地比较空的现象。究其原因,是教学计划的安排出现了多个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安排在同一学期造成的。为避免这样的情形发生,按建筑行业的“先土建、再安装、后装修”的工艺逻辑,结合本院所有专业的特性,调整全院实践教学计划,尝试将不同专业的实践教学安排在不同学期。如先“建工专业”的实践教学进行房屋施工,再“建筑设备专业”配合实施布线排管,“建筑监理专业”进行施工监理,并于该学期内将房屋施工好;紧接着下学期 “建筑装饰专业”的室内外装饰施工实践教学,“建筑设备专业”配合完成水电布线实习;同时“园林绿化专业”在室外进行美化实践教学施工,“建筑设备专业”配合完成水电布线实习,学期最后再进行水电安装;并于该学期内将室内外装修好、室外绿化好;再下学期 “园林绿化专业”配合植物绿地的养护,“建筑装饰专业” 配合施工维修。这样整体、有序地安排不同专业的实践教学,避免同届多个不相干专业(如建工专业、建筑装饰专业等)同时聚在实习工场,这样既有利于安排教学,又不会造成诸如各工种实习师资短缺,或工种实习教师工作量的加大而造成教学效果的不佳。

调整建筑设备专业现行教学计划,把计划中第四学期的每周4学时的《安装工程施工》理论课与每周4学时的实践课、整周实训合并,集中在第四、五学期分段安排完成一个具体的安装工程项目,以次完成《安装工程施工》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整周实训的教学任务。

三、 教学实施

提供足够的教学空间、合理配备师资力量、合适处理实训成果,是《安装工程施工》课堂教学改革的具体内容。

计划实施要求有足够空间,以高职建筑设备专业12届为例,需要提供3套两室两厅一厨一卫的商品毛坯房。足够空间需要有足够场地,因每套毛坯房至少需长10米、宽8米的场地,三套估计需宽24米、10米。考虑连续三届的实践教学,如工民建专业12届学生施工完1套毛坯房,同时建筑设备专业完成水电布线排管;下学期装饰专业12届、园林专业12届学生分别同时美化室内、外环境的同时,建工专业13届的学生在旁边进行毛坯房的施工,重复12届的学习任务;再下学期装饰专业13届、园林专业13届学生在美化,建工专业14届学生在兴建第三套。故需要学校提供至少长24米、宽10米的区域场地。

教师要求:每个两室两厅实习工地上,除专业主讲师外,另需实习工地配备不同工种指导教师1―2名。目前,师资力量已具备,工种指导教师配合专业教师的安排,完成等分工作量及界面;完成用工分组;完成操作示范、讲解并指导学生进行施工准备、实施施工、进行验收直至完成每个任务。

施工成果处理:施工后的成果,实为教师与学生一学期辛劳所得,应该存留两年。一来可以给学生以成就感,二来可以给来检查及参观学习者以实物展示,三来可以供下届学生学习。直至第四年即15届即可敲拆12届房屋,重新利用原有建筑场地并进行新的一轮实践教学。

通过上述对《安装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改革,使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有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实现高职《安装工程施工》课程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