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实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8 17:38: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写作实训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各院(系)学生会:
学生会档案是学生会在工作和各种活动中形成并作为历史记录保存起来以备考察的文件资料,它起着凭证、依据和史料的作用,并为学生会更好地开展工作提供丰富材料。管理工作主要由秘书部负责、各部配合的方式进行。主要分为档案收集制度和档案上交制度两部分,现将具体内容通知如下:
档案收集制度
现将各院(系)须上交材料做以下统一要求:
1、 各院(系)学生会每学期初上交学生会工作计划,每学期末上交学生会工作总结(电子文档及A4打印稿),交至校学生会秘书部,具体上交时间为每学期初三周内及每学期末结束前三周(即十六周---十八周)内。
标题内容:×院(系)学生会200×—200×学年第一/二学期工作计划/工作总结
字体:标题—方正粗宋简体
正文—仿宋GB2312
字号:大标题小二号字,小标题(附件标题)三号字
正文四号字
行距:1.5倍行距
首行缩进:2字符
页 边 距:单面打印上、左2.2厘米,下、右2.0厘米
双面打印均为2.2厘米
目录:“目录”两字方正粗宋简体二号
目录正文仿宋GB2312四号
注:正文分层时,不要使用自动生成模式(如:自动生成的(一)、(二)……) 若不做特殊要求,以下各文件的字体、字号等均为相同要求
2、各院(系)各部每学期初上交各部工作计划,每学期末上交各部工作总结(电子文档及A4打印稿),交至校学生会相对应各部,具体时间为每学期初三周内及每学期末结束前三周(即十六周---十八周)内。
标题内容:×院(系)×部200×—200×学年第一/二学期工作计划/工作总结
3、各院(系)各部每月上交工作简讯(只需电子文档),交至校学生会相对应各部,具体时间是每月10号以内上交上月工作简讯,包括10号。(注:各院(系)秘书部不用上交此工作简讯)
标题内容:×院(系)×部×月工作简讯
档案上交制度:
1、各院(系)各部必须在以上规定的时间内将文件材料(包括纸质文档和电子文档)上交到校学生会相应各部门,工作计划及工作总结超过规定时间一个星期上交视为补交,一星期后上交视为旷交,工作简讯超过规定时间三天上交视为补交,三天后上交视为旷交。补交者在评优工作中作相应的扣分,旷交者直接取消该部门的优秀文件评优资格。
2、各院(系)各部必须按照以上规定的文件格式上交材料,对于格式有错误、排版不美观的文件,在评优中酌情扣分。
篇2
1明确写作训练的条件准备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各种能力,是在不断地操作和实践中形成的。写作能力作为一种包含多种因素的技能,其获得的渠道也只能是不断实践。因此,要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写作能力,必须持续训练,让他们在不断地实践中逐步提高。但是,训练也好,实践也罢,必须有基本的条件。倘基本条件不具备,写作实践就难免盲目性。陆游曾告诫自己的儿子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依此我们完全可以说:要学习包括应用写作在内的一切写作,“功夫”也在写作活动之外。这种“功夫”,也就是写作的无形态的条件。这种条件越充分,写作实践就越自如。这正符合古人的另一种训导:“袖手于前,方能疾书于后。”那么,写作实践的基本条件有哪些呢?怎样使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们具备这些条件呢?笔者认为,这些条件主要是写作者的观念、境界、个性、才情等。显然,要使学生具备这些利于写作的条件,教师、学生须共同努力,在以下几方面打好基础。首先,要使学生具有正确而独到的思想。也就是说,他们要能正确地认识世界,正确地认识自己,从而把握住写作的正确方向,既不胡言乱语,也不随波逐流。要使学生具有正确而独到的思想,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各科教师,都应通过自己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认识世界,感悟生活。这里最重要的是,要引导、教育学生克服年轻人易偏激、易片面的弱点,养成从各个角度判断生活的习惯,边学习边总结,逐步成熟起来。其次,要使学生具备健全人格和正常情感。从古至今,人格不同,气度不同,情绪不同,笔下的作品或文章也必然不同。凡人格有缺陷者,情绪控制不当者,所写出的篇什就会有这样那样的瑕疵。所以,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分析说:“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无二人之胸襟而学其词,犹东施之效捧心也。”[2]可见,人格、气度在写作中显得多么重要。现在是一个常说“情商”的时代。因此,注重情感在应用写作中的作用,势所必然。实际上,许多应用写作,离开了作者的正常情绪,只在技巧上费功夫,未必能达到佳妙。商业文书中的真诚,司法文书中的庄重,广告用语中的赞赏,哪一样没有写作者的正常情绪在内。刘勰在《文心雕龙?情采》中说过的“繁采寡情,味之必厌。”[3]原本指文学创作,但放在应用写作中来说,也是大有启迪作用的。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师,在发扬孔夫子的教育精神而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正常情感方面,同样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再次,使学生确立高屋建瓴般的识见。清代李渔在《笠翁余集?窥词管见》中分析历代词作时认为:凡为词,皆“意新为上,语新次之,字句之新又次之。”[4]笔者认为,借用李笠翁的说法,实际上任何写作都如此。这就是说,没有新意的写作,总成不了上品。新意从何来?来自作者的识见;作者的识见从何来?来自学习。所以,教师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远见卓识,以使他们在写作时立意高远,出语不凡,多有精品。另外,要让学生认真感悟写作的基本理论和前人总结出的写作技巧。写作实践,离不开写作理论的指导,也离不开他人总结出的写作技巧。但现在,却存在着轻视写作理论、轻视写作技巧的现象。这对学生的写作实践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师,要理直气壮地让学生学习、感悟写作理论,认知、感悟写作技巧,为他们的写作实践打好根基。比如写行政公文,有一句行话叫“一字入公文,九牛拔不出”,是提醒写公文者一定要慎之又慎,字斟句酌。这种规矩,不领会怎么能行?又比如运用修辞格,不知规矩也不行。王希杰先生总结说:“得体性原则是修辞活动中的最高最重要原则。”[5]学生了解并悟通了这一原则,在写作实践中运用修辞格时,就会在“得体性”上多费心思,以避免弄巧成拙。需要强调的是,条件具备是有过程的,而写作实践却不能一味等待。因此,具体步骤只能是边准备、边实践、边提高、边总结。只要合理安排,学生们就会渐次受益。
2健全写作训练的有效措施
写作训练的实践,关键是“写”。但是,写的训练是多方面的,在大学阶段不可能全面触及(特别是应用写作,有很多是需要在步入社会后根据工作内容而继续学习的),但带有普遍意义的训练措施必须明确。笔者认为,有效的训练措施,大致有如下几类:其一,建立由易到难、由单一到综合的论文写作制度。这种论文制度,要克服毕业时才毫无前期实践即写综合性论文的做法,而是包含了作业式论文、课程论文(可替代考试)、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和学位论文的多项实践训练。一般说来,作业式论文、课程论文、学年论文相对单一而容易,毕业论文、学位论文就复杂一些,难度大一些。我所设想的论文写作制度可使学生循序渐进,逐步提高,既可克服学生对写作实践的畏难情绪,又能使他们得到多重锻炼,步入社会后能尽快适应新工作。其二,建立功能比较齐全的写作实训室。在这种实训室中,传统教学方式与多媒体教学方式可以有机结合,以充分体现写作教学的直观性、“应用性”。因此,在实训室中,既要有针对性地播放教学光盘,进行多媒体教学,也要让学生学习模拟现代化的办公程序,熟悉公文处理。此外,还要指导学生担任不同角色,协同配合,学习公务处理,如接待、洽谈、会商、签约之类的文字内容。总之,在这种实训室里,只要软、硬条件许可,就要让学生尽可能多地进行写作实践。在写作实训室里,各科教师都可根据需要对学生进行结合着课程内容的写作训练。特别是写作教师,应选择各类优秀写作成品或缺点明显的写作成品公开演示解析,就像中学教师对学生当面批改作文那样,让学生体会“应该怎样写”和“不应该怎样写”。另外,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解析名家名篇的初稿(手稿)和改定搞,也是一种极好的训练方法。其三,建立稳固的、有特点的写作实习基地。这种实习基地,可以是政府机关、知名企业、较大商场、较大集贸市场等,也可以是农村、学校、风景名胜地等。有了这种实习基地,可根据教学计划,有目的地安排参观、访问、座谈、调查活动,并要求学生写出相应文字。这种实践,极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与此相关的是,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做“生活的有心人”,自觉注意各种有利于写作的信息和机缘。这里所说的注意,称之为“有意注意”,即不是走马观花式的浏览,而是身心俱到的持久关注与思考。只有这样,才能有益于写作。因为,“注意在人类信息处理中有重要作用。它具有选择功能、维持功能、调节功能和整合信息的功能。”[6]所有这些功能,都与写作密切相关。其四,发挥网络优势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即利用校园网络对学生培训,使图、文、声溶为一体,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快乐学习”中感悟写作机理。这种培训措施,对写作实训室是一种补充和扩展。在这里,可以广泛利用名家、名校的教学资源,增大授课信息量;在这里,学生可以和老师探讨他们在课堂听讲、课外活动、社团工作中遇到的困难,老师也便于帮助学生。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开放式的训练,极利于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种锻炼,就写作训练而言,就综合素质提高而言,学生都将终身受益。
篇3
1.应用文写作能力提升的重要性分析
应用文作为日常交流、处理公务的重要文体,其重要性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目前应用文已经成了学生生活、学习及未来工作中必须掌握的个人能力,应用文写作能力提升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应用文写作能力是提高学生自我表达能力与交流能力的重要保障。应用文在社会交往中使用频繁,在实际社会生活中,以电子邮件等形式表达自身意愿并与他人进行交流的方式成了主流,因此提高应用文写作能力,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提升交流效率。
第二,增强就业优势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竞争的激烈化,用人单位对于求职者的个人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用文是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内部进行交流的重要方式,应用文写作能力的提升对于学生在求职中发挥个人优势具有重要作用。
第三,贯彻教育改革,落实改革实效的要求。目前,无论是中学教育还是大学教育,都越来越偏向于教育的实用性,提高应用文写作能力将有力地推动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增强应用文写作的实用性。
2.提高应用文写作能力的教学途径对策
针对目前学生对于应用文学习兴趣低、缺乏实际写作训练的情况,结合自身教学经验,笔者认为提高应用文写作能力应当从激发写作兴趣、加强写作指导等四个方面进行。
2.1激发写作兴趣
写作兴趣对于应用文写作能力的培养是学生自主学习、提升的主观动力。并且写作兴趣是增强教学效果不可缺少的一大因素。有效激发写作兴趣,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强调应用文写作的实用性。著名英国教育心理学家凯利斯迪在其著作中指出,要提高学生对于某一学科的学习兴趣,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是令学生认识到该学科的学习价值。因此,要提高学生对于应用文写作的兴趣,首先要强调应用文写作对于学生自身发展的实际作用,结合案例分析,积极引导学生重视应用文写作,进而转变学习态度。
第二,培养学习自信。目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于自己的应用文写作能力表现出了不自信、不乐观的态度。应用文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在日常应用文作业中给予学生作品积极评价,并鼓励学生向校内外的网站、报刊投稿,给予学生鼓励。
2.2加强写作指导
应用文老师在激发学生学习应用文兴趣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写作的指导。加强写作指导,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强化理论学习。应用文写作的理论知识是在大量写作实践基础上总结出的写作经验与规律,是应用文写作的理论基础。因此,要高度重视理论学习,要以理论学习作为应用文写作能力提升的重点之一。
第二,科学利用例文。例文对于应用文写作学习来说,是写作思路和写作格式的模板,部分学生将例文作为应用文“临摹”的对象。科学利用例文,要求教师科学地分析例文,将例文与授课内容有机结合在一起,通过例文分析,引导学生将例文“吃深”、“吃透”。
2.3灵活运用情景教学法
目前,应用文写作教学过程相对枯燥,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无法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要通过情景教学法改善这一现状,增强教学的实际效果。新课改高度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应用文写作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教师要积极通过教学角色的设置,调动学生学习应用文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诸如,在寻物启事的写作授课中,情景假设同学A夹带重要个人资料的文件夹不慎丢失,如何通过有效途径找回文件夹?此时引出寻物启事写作规范、写作要点的相关理论,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应用文写作的重要性,调动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2.4增强实训
应用文写作归根结底是为了更好地进行交流与沟通,因此其无法脱离实际存在。实训是检验学生对于具体写作技巧把握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不可缺少的环节。增强实训需要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丰富写作内容,进行多元化实训。应用文的写作实训不能仅仅局限于某一种文体的写作,要结合实际生活的需要,进行多样化的写作训练。启示、通讯稿、演讲稿等都是学生提高应用文写作能力不可缺少的文体,因此多样化的训练必不可少。
篇4
关键词: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08-0186-02
应用写作是一门基础性的能力课,其明显的特点是工具性和实践性。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到活动中学,到实践中学,让学生通过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中去学知识,给学生创造自由的空间,让学生体会到“有趣”、“有用”。从而为以后学好专业课以及将来从事职业工作奠定基础。应用写作课程设计应该遵循的理念就是:一个基点,两个突破。一个基点就是实践性。实践性要占到课程比例的60%。其中课堂教学,写作理论与写作实训的比例各占50%,另外课外实践活动要占到10%。两个突破,一是时代性。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文种及表达习惯,在教学中,无论文种、案例的选择还是表达习惯,我们都力求体现时代性的特点。二是多元性。手机、电脑等网络模式的广泛应用,使教学模式发生了太大的变化,教学活动成了老师与学生双向互动、共同学习的过程。基于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尝试。
一、精心设计教学内容
高职语文教材中,有比较典范的应用文,却并不规范,尤其是文章内容与学生生活脱离,缺少时代气息。笔者尝试以学生为主人公,根据学生学习、生活、工作等不同的身份分三个模块设计教学内容:学生身份,如请假条、借款条、申请书、启事、计划、总结等;社交身份,如礼仪致辞、演讲稿、邀约函、请柬、海报、解说词、新闻等;职业身份,如行政公文、规章制度、广告、合同、调查报告等。
从学生不同的身份出发选择文种便于教师创设真实的场景,布置写作任务,模拟工作过程,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工作积极性以及工作主动性,突出了应用写作课程的工具性、实践性特点,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主线、以项目任务为载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二、合理策划教学模式
(一)写作知识+写作实训
理论是用来指导实践的。既然是“应用文写作”,那就一定要让学生动笔写。一般两节课为一教学单元,教师可以先精讲理论然后写作。也可以先精心设计写作的情境,让学生先写,然后用理论的规范去套,即先实践后理论。以“通知”这一文种的写作为例,教师先情境模拟让学生写一则五一、国庆或其他假日的“放假通知”,然后教师拟写一个公文的格式图,经过简单的讲解让学生把写好的文字套写进去。行政公文的写作内容如果一味照本宣科,对老师对学生都是一种似受刑的折磨,不仅毫无收获而且让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
英国哲学家、教育家斯宾塞说过:“硬塞知识的办法经常引起人对书籍的厌恶;这样就无法使人得到合理的教育所培养的那种自学能力,反而会使这种能力不断地退步。”所以,应用文教学中,老师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化繁为简”,就是说,要把“多”的变“少”,把“繁”的变“简”。
(二)实践活动:校内实践+校外实践
实践活动课程可以形成一套立体化的训练体系,注重校内实训室与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以及评价体系的规范化与科学性。校内实践,比如结合“致辞”的写作与表达,我们设计“生日聚会”;结合“演讲稿”的写作我们设计“主题班会”。校外实践,结合“解说词”的写作,开发校外实训基地,学生经过实地参观并听了专业的讲解,回来举办“谁不说俺家乡好”的主题活动。
以结合“致辞”写作的实践活动《生日派对》为例,非生日学生写“祝贺词”,选出该学期过生日的学生写“答谢词”,然后分组分工:
第一组:活动筹备方案《活动策划书》;
第二组:活动通知、邀请函或请柬(院领导、系主任、辅导员、学生社团负责人)、设计海报(学院宣传栏张贴)、活动新闻(学院网站);
第三组:活动流程、活动主持(主持人台词);
第四组:活动须知、活动总结;
第五组:布置场地、设计黑板报。
这些实践活动,目的是使学生完成写作能力到表达能力的突破与提升,并借此分组完成多项文种的写作,构建了以“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方法及以“行动为导向、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模式。并且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竞赛,培养学生的团队及竞争意识。
(三)总结讲评: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只有不断地总结才能不断进步”。应用文讲评课,实际主要是展示优秀作品,然后由老师和学生组长组成评委会进行比较、点评、给出成绩。这种展示可分为两种:一是宣读讲评,主要是针对以“消息”这一比较简短的文体。同学边听边思考,听完再讨论,作者讲解创作过程和思路。既使学生听到了客观的作品本身,又了解了作者的主观想法。二是张贴展示。这一活动在课前进行,主要针对“海报”、“请柬”、“邀请函”的文种,张贴的作品是所有作品中写得比较好的。课堂上读者、老师、作者轮流发言,共同评价,取长补短,学习提高。
三、课程的创新与改革
(一)教学方法的创新
在教法实践中,要注重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特色。要重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小组之间的互动与竞争;注重教师自身的示范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料的先进性与生动性;要广泛使用比如每堂课的案例导入法;实践项目实施的任务驱动法;情景模拟中使学生说写结合、讲评结合;学生作业的成果展示等等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积极参与的状态。
1.从实际生活出发,课内小练与课外大练相结合
由生活学习工作的实际出发,课内小练(熟悉格式要点)、课外大练(写作正式文本)的训练相结合,由课堂理论到社会实践,从感性出发到理性应用,由虚到实。比如在讲授“邀请函”、“请柬”内容时,要求学生给自己想见的人或意中人发一则邀约短信,然后给大家欣赏,看谁的短信能打动对方欣然赴约,在学生热烈讨论时教师把邀约函的注意事项做了讲解;进而讲到人总要结婚,要写“请柬”,展示自己收集的精美请柬,让学生了解二者的异同,并在情景模拟写作中学会了两个文种的写作。
2.强化作业的训练与评改
原则是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课堂小练,课后大练。学生要准备好本子,既是课后作业本也是课堂笔记本、练习本,还是日记本、摘抄本、创作本,既有老师布置的也有学生自作的自主作业。学生自己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们自行讨论、讲评、分享,提高了他们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他们乐学、好学。学生作业采用书写和网上发邮件两种,比如“红头文件”利用网络平台格式化套写就很好,培养学生拟写电子文档和办公自动化能力;请柬、邀请函可以通过上网收集资料,培养学生信息收集与整理的能力。
3.强调小组互动与竞争以及教师的示范作用
在写作中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习作互评、竞赛,或在活动中分工、合作。比如在策划、筹备“生日晚会”的实践活动中,小组分工为策划组、宣传组、后勤组、节目组、主持人、音响组等,强化学生口语表达、沟通协调能力。每人准备贺词,寿星们准备答谢词,晚会上每个人上台发言,使学生了解自我、突破自我,培养了自信、大胆认真、踏实的个性特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生日致辞、要发表演讲、要表演节目,教师不仅是一个启发指导者,也是一个实践参与者,更重要的是带动学生做真正的组织者、参与者、实践者。
4.网上与网下互为补充
网络生动直观的形式,丰富了教学信息,提高了教学效果,并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比如结合“致辞”的写作,建议学生看广州亚运会开幕式、闭幕式的致辞以及主持人的解说词;鼓励学生搜索网上的搞笑或经典致辞让学生课堂上模拟;结合规章文书的写作,下载一些不文明的漫画图片让学生有针对性地拟定规则;结合“合同”的写作,让学生搜集合同文本中语言表述的问题以及条款的完备程度拿到课堂上让大家评改。同时注重与就业岗位技能相联系,与职业资格考证相联系,可提高学生积极性,教师的操作性也强。
(二)考核方式的创新
把学习的过程作为考核的过程。这种考试的随机性,可以改变学风,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考核的内容包括:课堂小练,如请假条、借条、欠条、约会短信、邀请函、通知、合同文字表达修改等课堂必写的,记入作业成绩;课后大练,如红头文件、新闻报道、生日致辞、演讲稿等课后必写的,记入平时成绩;自主学习,如《大学生活之我见》、《大学生涯规划》、《读大学,读什么》、合同范本模拟、各种礼仪致辞、解说词等自选考核,有加分;实践活动,如生日致辞、主题演讲、新闻联播、求职应聘等,教师和小组长评分,记入团体分;卷面考核,考核基础写作的文种以及论述文。这种考核方式的创新尤要注意实践性教学环节评价的系统化、系列化以及评价体系的科学性。
指导学生社团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如演讲比赛、技能大赛、组织社团、草拟章程、编印刊物、社会实践等等,这些可以记入成绩最后的加分项目。
四、全力达成教学目标
人才的培养先要解决他的生存,才能谈发展。从学生的生存、发展的需求出发,建立“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拓展”为一体的课程体系,使学生在具备基本生存技能的前提下,实现可持续发展。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写出正确、规范的实用文书。比如:写申请书、邀约函、通知、计划、总结等。
能力目标:学生能具备基本的岗位适应能力。写作不仅涉及文字表达还涉及口头表达,比如“活动策划书”,你不仅要写出来还要把任务布置下去,要会说,要有沟通、协调的能力。
素质目标: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仅要生存要发展,还要有进一步发展的潜能。我们不能想象一个车间主任不会写加班通知,一个部门经理不会写总结、报告。如果说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是输血给学生,素质拓展是通过自主作业、课外实训等环节使学生学会“造血”。
篇5
学习产出指的是学生毕业时具备的基本知识、技能、素质。学生掌握了哪些基本知识,具备了什么样的能力,形成了什么样的人生观、世界观。培养出的学生能否满足市场需求,专业技术水平是否达标,职业发展能力是否具备。
二、传统学习产出评价标准的弊端
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传统的学习产出评价方式主要有四种,即:作业,实训报告,期末考试,企业实结,但是这些评价方式很难真正客观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
(一)平时上交作业是为了巩固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但是在一个学期,每门课程,每个学生平均只做6~8次作业,次数并不是很多,学生没有掌握的知识点很难在作业上完全反应出来。
(二)实训报告是对学生在分组后进行商务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学生实践情况的检查。由于上课时间只有短短45分钟,老师不可能检查所有小组角色扮演情况,只是采取随堂抽查的形式。在学生上交的实训报告中,不排除有些同学没有进行实操,而是直接从网上下载一些商务英语对话或者是商务函电内容。同时教师抽查的小组数量有限,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实操水平。
(三)期末考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本学期学生对某门课程理论知识掌握情况,但是对于《外贸单证》等实操性强的课程,仅仅靠几次作业、一张试卷,是很难提高学生实操水平。
(四)企业实结是学生对企业实践工作的汇总。学生应持着严谨认真态度,如实记录岗位工作情况。但是学生都是在返校办理毕业手续时上交实结,基本上都是上交材料,拿毕业证。企业对学生的评价也是走过场,没有如实反映学生的学习产出。
三、以“学习产出”为标准,构建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监控体系
(一)目标评价———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实施人才培养的指导文件,是安排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的根本依据,对保证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导向作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应是校企教学指导委员会通过进行行业需求分析、岗位技能需求分析来制定。当前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具有扎实的商务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掌握外贸知识,熟悉外贸流程,能够从事商务助理、外贸跟单等工作。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职业能力要求是:国际商法与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外贸函电写作能力、商务接待能力、客户开发与维护、商务谈判能力等等。同时专业培养与实践技能相融合,鼓励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企业、用人单位、家长就会对培养出的人才做出评价,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的内容,形成相对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评价体系。
(二)过程评价———理论课
理论课学习产出质量评价主要采取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方式。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记录学生的平时表现、并通过问卷调查和与学生座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以《国际贸易实务》这门课程为例,涉及到的知识很多,学生需要记忆的内容也很多,是学生普遍感觉比较难的一门课程。这门课程,一个星期4节课。在每上完2节课后,教师要求学生做课后练习。在练习讲解课时,不是由老师来公布答案,而是以学生为中心,要求每个学生自己去讲解。碰到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时,教师再讲解。每个学生在台上讲解时,教师要做好详细记录,把学生容易出错的、知识点弄混淆的地方全部罗列出来。教师采取纸笔评价,在学生讲解结束后,教师再对学生的作业做出评价,让学生对重难点知识有更深刻了解。每个单元学习结束后,本门课教师要跟学生一起座谈,了解学生本单元学习整体情况,教师做出整体评价。教师根据平时学生座谈和习题讲解质量评价情况选取期末试题,并根据期末试卷的考试情况,评价学生本门课程的学习产出质量情况,为今后教学总结经验。对于学习产出优秀同学,教师可以采取持续激励评价,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以《世纪商务英语-综合教程》为例,这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涉及到学生的商务英语听说读写译五方面的能力。那如何以学习产出为标准、构建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呢?1、2节课是导入部分,主要以教师讲解为主。教师在讲解的同时要进行课堂观察,记录学生有疑惑的知识点。3、4节课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开展,每4个人一个小组,小组阅读文章,根据本小组的理解,对文章的重点单词,句型进行充分讨论,并做记录。5、6节课,每个小组推荐一位组长,每个组长限时15分钟,讲解文章的某一段落,依次把整篇文章讲解完。某一组在做讲解时,其它小组要做好记录。剩下的时间,由各小组组长进行互评,指出优点和缺点。教师对学生学习产出做好记录,进行归纳总结,最后以PPT形式呈现出来。各个小组结合教师评价,对本小组学习产出进行反思、总结。同时要采取课堂纪律评价,一位组长在讲课时,要求课堂中的学生遵守纪律,约束学生的行为,保证稳定的课堂次序,课堂教学正常进行。
(三)过程评价———实训课
实训课程将评价主动权转移到学生,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责任感。通过过程性评价、差异性评价、表现性评价、成果性评价,促进评价功能的发挥。以《商务英语视听说》为例,在商务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环节,学生分成小组,课后编写对话,课内进行表演。表演结束后,其它同学给予评议,给出相应分数。评价标准包括:语音是否标准,表述是否流畅,词汇量是否丰富,语法是否准确。每一组表演同学要根据其它同学评价写出反思日记,总结自己得失,为下一次表演做好准备,提高下次表演质量。学生建立自己的档案袋,进行档案袋评价。档案袋里面有每次角色扮演的视频资料、编写的对话材料、反思日记等等。在学期结束后,根据这些资料记录,进行学科期末自评,提高学习质量。表演采取抽查的形式进行。其它没有表演的同学,要求上交实训报告。对于在网上直接下载对话、自己没有编写、应付教师检查的同学,一经发现,实训考核以0分处理,本门课程直接重修。通过检查学生的实训报告,教师可以从一定程度上了解学生是否掌握了本单元的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以《外贸英语函电》为例,采取小组活动方式,改变原来教师布置函电写作、学生交作文、教师批阅的方式。学生根据教师给的函电写作背景,组织小组讨论,共同写出作文。小组与小组之间再相互评议,从函电写作格式、词汇准确性、丰富性、固定句型的掌握等方面来进行评价。每个小组组长需要记录评价结果,小组成员之间进行自评,总结经验,提高下次函电写作质量。对于学生自评和小组评价的方式,教师对学生进行日常表现评价,引导学生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和他人,使学生会比较,会反思,从而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不断进步。以《外贸单证》为例,构建工作过程导向的外贸审单实训教学模式。一是通过实训讨论、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参与评价的整个过程,纳入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二是改变期末试卷终结性评价的形式。在小组实训结束后,教师可以采用评语评价,让学生感受到教师评价的表扬。三是采取单据展评形式,把每个小组的单据进行展览。通过展览。每个小组就能找出自己缺点,取长补短。还可以把学生每次制作的单据进行展评,然后再进行跟踪评价,记录学生的发展轨道,进行及时发现评价。
(四)结果评价———企业实习与以赛促评
篇6
会计作为一门成熟的学科,在实训教学方面经过连续几年的摸索和实践,总结并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会计实训作为会计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在会计课程设置中占据了较大比例,实训形式多种多样,其中分组实训受到了学生的广泛认同和肯定,实训教学结出了丰硕的成果。
一、分组实训的目的与意义
通过实训,使学生掌握会计工作基本技能,如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登记帐簿,掌握多种核算形式的应用。
和其他实训形式相比,分组进行对于教师开展教学工作和学生学习都有着明显的意义
1.有利于教师进行辅导和巡视,及时发现问题,掌握情况,研究对策
学生实训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但是逐人进行,工作量很大,即使班级容量较小,也不能够及时解决学生们的问题,从而影响实训的正常进行。而分组实训使教师的辅导次数减少,辅导的层面加大,既减轻了教师巡视的工作量,又及时解决了同学们的问题,可谓一举多得。
2.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
除完成会计教学规定的实训内容,分组实训还可通过考核全组完成的进度和出勤情况,给予正面激励和负面刺激,鼓励全组成员按照规定及时完成作业,为本组争光,学习优秀的同学帮助落后同学,落后同学为本组荣誉积极追赶,成员之间共同学习,共同前进,在学习中培养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体验愉快合作的感觉。
3.有利于学生间的了解,增进友谊
分组实训使同学们接触的机会增多,了解加深,互相帮助,荣辱与共,为了使本组在实训中居于前列,需要班委和组长的积极组织和配合,他们有了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而学困生得到了关注和关心,受到了督促和提醒,同学友谊进一步加强。
4.提前体验职场,为走上社会做准备
每一实训小组就像一个办公科室,同学们就是同一科室的同事,实训课上一起摆放桌凳,搞卫生,工作、下班、加班,学习是否开心,相处是否愉快,同职场相似。这种体验加速了同学们对职场的感受,对本专业的工作性质有了质的了解,对自己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二、分组实训的组织与进行
1.资料准备
教师根据实训教材的内容和时间计算确定实训所需的凭证、帐簿等资料,组织学生购买与发放,为实训进行物质准备。
2.实训动员
实训前应将实训的目的和采取的形式详细地告诉学生,以取得学生的理解和配合,为实训的顺利进行做好思想准备。
3.划分小组
根据班级人数确定小组的数量,一般7―10人为一组较为合理;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依据男女搭配、好中差结合、班委蹲点的划分原则,确定成员的构成。
4.组织实训
(1)确定各组实训的位置
(2)明确组长的任务和职责
组长的主要工作包括填写考勤记录、单元实训成绩、实训完成情况及进度、出现的问题、采取的措施,更为重要的是组长还应提前对实训内容进行审阅,发现问题,及时向教师反馈。
(3)建立实训日志
订立实训日志本,由组长定期记录本组实训情况,以此作为教师了解问题、掌控实训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实训考评的重要参考。
5.实训报告
实训结束,学生要对实训进行总结,书写实训报告,将自己实训的感受包括收获、遇到的困难、自己存在的问题等进行分析,写成书面资料,既锻炼写作能力,又升华和巩固了实训成果。
6.实训考评
最后,根据实训日志的出缺勤情况、实训报告和每一单元的帐册完成情况计算实训成绩。
三、分组实训应注意的问题
1.实训动员是关键
实训前的动员工作是保证实训顺利进行的前提,学生在目的明确的情况下实训会非常积极主动,更加配合教师的工作,他们自己也能收获颇丰。
2.选择组长要慎重
组长是实训小组的核心人物,应选择学习优异、有责任感、有工作能力的同学担任。
3.成员构成要合理
成员的构成决定了该组实训的成败,最佳构成为强强联合,但不符和共同进步的原则。因此要合理搭配,好差结合。
4.成绩考评要科学
制定实训考评机制,从考勤、完成的及时性、单元成绩、实训总结等各个方面确定考核的方法,以保证其科学合理。
5.实训总结不可或缺
实训的真正结束是实训报告的完成,在实训教材完成后,学生应根据实训情况写出实训报告,字数1000字左右,要求语句通顺,表达流畅,感情真挚。
6.实训要求前后统一
篇7
【关键词】 高职 外贸函电 教学模式 效果 研究
《外贸函电》课程是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以及其他涉外专业的核心业务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使用英文商务信函、电子邮件和传真在进出口业务当中针对各交易环节与外商进行交流和沟通的能力。本课程要求学习者熟练掌握国际贸易实务知识与扎实的英语功底,旨在为外贸企业培养能够胜任外销员、跟单员等岗位职责的外贸从业人员。尤其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其对实践能力的要求更高。因此,在教学中应将其区别于一般的英语写作课程。笔者在多年本课程的教学中,总结了若干教学经验,现概括为“三阶段渐进式” 教学模式,与同行交流和探讨。任课教师可根据开课院校和专业的具体情况,根据教学条件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教学阶段。
一、第一阶段:立足课堂教学,保证教学质量
1、合理开设和安排先行课程,为函电的教与学打下基础
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英语课程,外贸函电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熟悉外贸业务中术语的含义及其在写作中的运用,熟练掌握外贸交易过程中往来函电的基本写作技巧,并且能够根据不同的商务情境或交易环节,使用恰当的信函,和交易方进行磋商和沟通。对于函电的使用者来说,首先应该通过《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学习,熟练掌握外贸业务知识,熟悉进出口业务的流程以及在各环节中涉及的关于商品、贸易术语、支付方式、保险、包装以及装运等知识。因此,作为一门必修的先行课程,《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应该早于《外贸函电》课程,提前一学期开设。否则,会影响教师的教学进度,增加学生的学习难度,甚至严重影响教学效果。此外,扎实的英语基础和良好的语言应用能力也是学好函电课的必要条件之一。综上,合理的课程设置方式为在第一学年全年开设综合英语或职业英语课程,第一学年第二学期开设《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第二学年第一学期开设《外贸函电》课程。
2、加强教师队伍的培养,积极引进具有外贸企业从业经验的人员担任教师
由于课程的特殊性,外贸函电课程对执教者也有着较高的要求。同时具备外贸知识和英语功底的教师才能担任本课程的教学。因此,最好是从具有国际贸易等相关专业教育背景的教师中选择英语基础好的来担任本课程的教学,并且通过选派教师去外贸企业学习和实践的方式加强对任课教师的培养。此外,如果有条件,还可以积极引进具有外贸企业从业经验的人员担任教师,并且对其进行一定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的培训,使之能更出色地进行教学。
3、根据授课专业及学时的不同,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合理分配学时
以武汉外语外事职业学院涉外经济学部为例,本学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以及国际商务专业均开设了外贸函电课程。其中,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46学时,包含理论学时34,实训学时12;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以及国际商务专业为36学时,其中理论学时26,实训学时10。可见,无论是哪个专业,课时都比较紧张。因此,针对专业要求不同,应本着“适度够用”的原则,结合外贸企业实践要求,选择最核心的教学内容,合理分配好学时。具体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参见表1。
4、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英语基础,把握好教学难度
外贸函电对学生的英语水平要求较高,但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薄弱,部分学生甚至连基本的句法、时态都没有掌握,因此,在函电的阅读、翻译和写作中感觉到困难较大。针对这一现状,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把握好教学难度,选择难度适中的样函进行讲解,避免因教学内容过难给学生带来负面情绪。同时,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的点滴进步积极给予肯定和鼓励,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间的竞争互学意识。
5、以“由词到句再到文”的方式,布置课后练习,并以集体批改的方式进行讲评
在函电的教学中还要做到讲练结合。以“由词到句再到文”的方式,在每次课后有针对性地布置作业。对于重点词汇和短语,可选择单选题、选词填空题、术语翻译题等题型进行练习;对于实用句型,可通过英汉互译题加以训练。而对于函电的写作,可提供案例或商务背景材料,分组进行训练。并且通过抽查个别学生在黑板上板书或者制作PPT在课堂上演示的方式,集体批改和讲评。这样能够更真实地接触到学生所犯的典型性错误,集思广益,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学习效率。
二、第二阶段: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
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利用校内实验实训中心,引入实训环节。有条件的院校可以购买外贸函电实训软件进行教学。如若没有,则可以通过实训教材、互联网或者校外合作企业获取真实的进出口业务案例和素材进行教学。
在教学形式上,可以采用分组的方式,让学生模拟真实的外贸情境,设立进出口企业,以外销员或外贸跟单员的身份,通过函电的写作实现交易的准备、交易的磋商、合同的履行以及合同的善后四个阶段。
在实训内容的编排上,根据学时选择不同支付方式和贸易术语相搭配的案例。以12个实训学时为例,可选择T/T+FOB方式以及L/C+CIF方式的出口案例各一个。每个案例安排4到5个学时让学生上机完成,再安排1到2个学时供教师讲评和总结。在要求上做到由易到难,第一案例可提供业务流程当中涉及的全部英文函电,并且在函电当中将重点词汇和短语或表达方法留空,要求学生先根据中文提示将信函补充完整,再翻译成中文。第二个案例可提供业务中的部分英文函电,并提供一定的背景资料,要求学生写出相应的信函或回函。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既读得懂,又写得出。此外,如果学时充足的话,还可以增加进口案例,将CFR、D/P或D/A结合起来进行训练。
在实训任务完成后,可要求学生按小组将函电等制作成PPT。教师可选择完成情况好的小组进行展示,总结其成功之处。同时,选择问题较多的小组,集体纠错,集体修改。通过这种方式,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互助互学的习惯。
三、第三阶段:拓展校外实践,加强工学结合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我们和世界各国经济文化交往的不断深入,国际贸易相关的技能将逐步成为企业需要的较为常规的业务技能。对于企业来说,国际贸易业务能力和操作技能需要在实际工作中逐步培养,这往往意味着较大的业务风险和时间成本。因此,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的毕业生在就业时有着较大的优势。因此,在校内学习之余,教师还应结合学校的实际条件,从以下三方面入手,开展课外实践活动。
1、鼓励学生积极报考与外贸行业相关的各类职业资格证书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国家劳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劳动就业制度的一项重要组成内容。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校期间接受职业资格能力方面的学习或培训,取得与本专业相关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实现与企业要求无缝接轨,并大大缩短就业上岗后的适应期。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商务英语专业以及其他涉外相关专业的学生而言,可以考的职业资格证有外销员、单证员、报关员、报检员、货代员等。而这些职业资格证的考试中,均包含了关于外贸函电的考题。因此,学习外贸函电这门课程,一方面便于考证;另一方面,通过考证,又进一步巩固了本课程的学习内容,提高了学习效果。
2、组织学生参加校外各类外贸从业技能大赛
对于学校来说,实践是国际贸易相关专业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需要通过实践,使学生熟悉国际贸易实务的具体操作流程,增强感性认识,并可从中进一步了解、巩固与深化已经学过的理论和方法,而参加外贸从业能力竞赛就是很好的一个实践方式。以武汉外语外事职业学院涉外经济学部为例,本学部就曾多次选派学生组成团队,在指导老师的带队下,参加由中国贸易学会主办的全国大学生外贸从业能力大赛(简称POCIB大赛),并且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获奖学生也取得了相关的证书。通过这种形式,增加了学校的知名度,实现了教学相长,也为学生日后就业增添了优势。
3、加强工学结合,设立校外实训基地,选派优秀学生去企业实践
开课院校可结合实际情况,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平台。一方面,可以聘请外贸企业的专家来学校办讲座,传授切身的实践经验。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联系外贸企业,设立校外实训基地,并选派在外贸函电课程以及其他专业技能课程中学习优异的学生到企业学习和实践,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此外,学工部门也可做好毕业生的追踪工作,掌握毕业生的就业信息。对于工作出色的优秀毕业生,也可以请他们回母校给学弟妹们谈谈从业经验和感想。同龄人之间的交流也许更有说服力,更能起到激励作用。
【参考文献】
[1] 高兰:理实一体化体系下的高职外贸函电课程设计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5).
[2] 李湲:论高职外贸函电课程课内实践教学中的三级跳[J].职校论坛,2011(33).
[3] 欧阳赛楠:高职《外贸函电》一体化教学模式浅析[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3).
篇8
一、模式创新,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在实训教学中,应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然而,在数控铣实训中,由于数控铣床价格比较昂贵,老师一般不愿意让学生在数控铣床上有自己的想法进行加工,学生只能按照教师讲的去做,教师没讲到的,学生坚决不能做。所以,无形中学生就对数控设备产生一种畏惧心理,也就无法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了。针对此种情况,在学生进行数控实训时,教师应先在数控铣床上演示操作,很快加工出一件产品。此时学生会对数控铣实训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极大的向往。这时教师强调一些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并带领学生到仿真软件上进行模拟再现,教师将仿真机床所有的控制界面都留给学生,学生可以按动仿真机床界面上所有的按钮,来探究性的操作,在此操作过程中,学生肯定会出现不关闭机床门就操作、对刀出错导致撞工件、撞机床等严重操作错误。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一起讨论总结哪些操作是安全的、规范的,哪些操作是不安全的、不规范的,学生会对不安全的、不规范的操作记忆深刻,在实际数控铣床操作时,学生不容易再犯类似错误。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二、内容创新,培养学生专业创新意识
数控实训教学要结合职业教育的实际,在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基础上,积极挖掘创新素材,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训练,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数控铣床实训中的对刀,传统教学中通常先教学生以工件中心对刀,后再讲以工件的某一角对刀。这样既繁琐,又容易混淆。笔者经过几轮学生的实训比较,得出如下XD-40数控铣床对刀教学步骤:
工件的左后角为零点:
A、工件装夹(校正—夹紧)—装刀。
B、方式旋钮Mode selection—MDI—PROG—软键MDI—输入“M3 S500”—按“CYCLE START”—RESET。
C、方式旋钮Mode selection—HAN-
DLE—按“SPD CW”。
(a)方式旋钮Mode selection—手摇轮—刀具逼近工件左侧(适中)(Z、X)—Z向上退刀—按OFS/SET—按“坐标系”—用上下箭头键移动光标到G54 01的X处—输入“X+负刀具半径值”—按“测量”键。
(b)方式旋钮Mode selection—手摇轮—刀具逼近工件后侧(适中)(Z、Y)—Z向上退刀—按OFS/SET—按“坐标系”—用上下箭头键移动光标到G54 01的Y处—输入“Y+负刀具半径值”—按“测量”键。
以正向逼进工件时,输入负刀具半径值;以负向逼进工件时,输入正刀具半径值;对已对左后角为零点,改为工件中心的,可在X上输入工件长度的一半(+),按“+输入”,可在Y上输入工件宽度的一半(+),按“+输入”即可。其中在对刀过程中,以刀具逼近工件的方法,要求刀具快速接近工件,但不能碰到或撞到工件,至于X、Y、Z三轴先移动哪个轴,由学生自行练习,得出最佳路径。
三、过程创新,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1)学生自创课题管理。收集创新课题—师生交流、同学认可—实践加工—作品展示—总结思路—再完善—实训教研组通过—收集到数控实训课题集。
(2)学生项目团队管理。给出任务—构建团队—小组方案—具体实施—监督、反馈—改进方案—再实施—总结交流—作品展示—项目资料归档。
篇9
【关键词】高职高专 实训教学 考核方法
高职高专以培养面向生产、管理、服务工作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办学宗旨, 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应是工作在生产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 应具备良好的素质和实际操作技能。高校实训教学是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环节。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 实训教学的重要性越来越显现出来, 大学生在校时所学的知识, 有些在毕业后就已经过时。 因此, 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的能力 , 培养学生在实践中自学并不断补充提高自己知识的能力是实训教学的根本目的。 那么, 怎样才能调动广大同学参与实训的积极性呢? 实践证明:实训考核是一个有效途径。
实训考核的目的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实训教学考核的内容应以“应会”为主,“应知” 为辅。 尽管实践教学的内涵比较丰富, 但就其 “ 应会”来看 ,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专业设计的基本能力;(2)基本操作、调试等的初步能力;(3)分析、解决专业问题的初步能力等。 而其“ 应知” 部分 , 大多数与理论教学重合;换言之, 实践教学的“ 应知” 大多数隐含在理论教学中。
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 我们理所当然应把考核的重点放在“ 应会” 上。对于某一具体的教学环节, 也要有所侧重,如普通实训考核的重点应放在基本操作, 调试等初步能力上。 而大型作业、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 重点考核的应是专业设计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再者, 社会调查和论文等考核重点还包含文字表达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在基本明确“ 考什么” 以后, “ 怎样考” 的问题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为充分发挥考核对教学质量的评价、鉴定功能,
对教学活动的诊断、反馈功能和对教学双方的激励功能 , 近两年来, 我们在实验考核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 对不同的实训内容采取了不同的考核方法,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变“ 集中考核为主” 为“ 平时训练考核为主”
所谓“ 平时考核”, 是指平时训练(主要是实训、实习、设计)的考核, 它的主要目的在于系统而适时地获得反馈信息, 以便准确、及时、有效地采取措施调节教学活动, 以保证能力培养切实有效地完成。 为了充分发挥平时考核的作用, 缓解实训、实习设备短缺的问题, 实践教学应减少集中考核的次数。 其措施是:规定集中考核成绩只占总成绩的 30 %, 从而减轻学生对集中考核的紧张心理。 教师在集中考核前, 将考核目标及范围事先通知学生, 每课实践教学前, 把教学目标告诉学生, 使教学活动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 强调精讲多练, 并要求练习的设计与目标相适应, 练习要当堂独立完成。
采取过程考核,重视平时训练考核中的信息反馈。实训活动以学生为主,教师从旁辅助。在实训设计中以学生做,学生查,教师总结过程中的问题,针对问题讲解辅导,并做最终的总评。这样的过程考核,既能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动手热情,也能让学生在做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也能激起学生的探索的欲望,在发现问题之后会主动去寻求解决的方案,能更好的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二)变“ 单纯的考核”为“ 多种形式的考核”
考核既要反映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又要体现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体现实训技能和实际动手能力, 体现查阅资料、自我学习和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归纳、总结的能力等。 考核中, 我们应采取口试、答辩、动手操作、质疑、笔试、撰写论文、专题报告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 这样对于不同性格、气质的学生, 均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避免一次考核定论的作法, 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写作等能力。
同时也为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采用学生评审委员会,学生监察小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保证考
核结果的公开公正公平。
变“ 单向性评价” 为“ 多向性评价”
在平时的考查中, 在公开教学目标的基础上, 做到每次考核后, 及时公布答案和示范标准, 让全体学生参与评价。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联系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让评价与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调整有机结合起来, 及时反馈、及时补偿, 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 解除或缓和对考核的紧张心理。
篇10
一、实训课程开发研究
姬中英等(2009)提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训课程体系的开发要建立在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基础上,要实现“理论+实践+实验”课程的三者相融合、相统一。程继(2010) 针对《仓储与配送实训》课程特点从课程定位与设计、教学内容、教学设计、特色与创新等几个方面探讨了该课程开发及改革实施。刘畅(2010)提出物流实训教学的"课前准备--认知--观摩--演练--总结"五步教学法。 胡元庆等(2012) 、夏建辉等(2013)开发了物流专业综合实训课程,王慧盟(2014)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发了实训课程体系。 王晓歌(2014)认为实训项目的构建包括“单一核心课程实训项目”、“综合实训项目”、“企业的真实实训项目”三个方面,并从基地建设、实训教材开发、评价机制、网络课程建设四个方面提出实施建议。
二、实训教学模式的研究
钟静等(2012)将行动导向理念运用到实训教学模式中来,提出包括“选择合适的实训教学环境、运用倒推法,系统开发实训项目、建立多种形式结合的技能考核制度”等方面的实训教学模式。朱吉闯(2013)尝试性的提出“工作流”实训教学模式,定义了学生、教师、专家及教学管理者等角色并分配实训任务,并要去整个实训过程要进行监控。段力宇(2013)提出物流人才培养的定位要建立在分析物流业人才需求的基础上,而课程的设置也要根据人才培养的定位调整而调整,而与课程教学配套的物流实训课程也应随之同步优化,并从开展专业讲座、专业竞赛、与实践相结合等方面进行了实训教学探索等。 朱溪亭(2014)提出“课内实训与集中实训相结合、传统学习与硬件操作相结合、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训相匹配”的校内实训的原则,并提出要根据职业技能和素质要求设计实训项目、实训过程的“6S”管理、融入职业道德等职业素质提升的方法。
三、实训基地建设研究
陈新华等(2007)、杨六一(2013)认为物流实训基地的建设模式创新可以从“目标管理、互利互惠、规范管理、体制创新、教师与教材”等几个方面展开。许红(2007)从认知实训、教学过程实训、毕业实训等三个阶段介绍了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的做法。 李忠国(2008)认为物流实训基地应具有“采购、运输、仓储、库存管理、包装、流通加工、配送、装卸搬运、信息处理”等功能。白士强等(2010)提出要引入物流行业企业的业务工作标准来建立多元化的实训教学基地。赵凯(2010)提出了“校内实训、校外建立校企联合实训、校校合作”三种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模式。 曾益坤等(2010)提出了包括“物流文化与沙盘推演、仓储配送、生产物流、物流信息、快递、连锁经营、物流业务”等在内的物流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李晓娜(2012)提出了 “订单培养,联合建设”、“校校共建共享型”、 “公共实训基地”等实训基地建设模式。何玲辉(2013)认为可以通过“寻求政府帮助、建立新型双赢互动基地创新机制、深化办学模式”等手段来实现校外实训基地的可持续发展。朱文涛(2014)提出了"定岗双元"模式下"校中厂"实训基地建设的内涵、功能和实施构想,为高职院校引企入校建立"校中厂"提供可供借鉴的思路和经验。
四、模块化物流教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