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维护实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2 00:04: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计算机维护实训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维护与规范;教学实践
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持续发展,计算机及其相关应用的普及程度也更加广泛,致使计算机日益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内容,其中PC端的个人电脑是当前普及程度最高的计算机,在各类事业单位、学校以及家庭当中均会遇到各种各样不同程度的问题。因此针对高职计算机教学实践中的《计算机维护与规范》课程,展开相关的教学实践探索以及相应的思考,在实践上有一定指导意义。
一、教学内容与形式
1.教材内容的确立。在教材内容的选取方面,首先高职院校应当选取一些目前计算机发展前沿的教材内容,要具有丰富的实际应用价值且内容较为典型的教材,其中应当覆盖了当前计算机各类硬件的最新性能、特征、组装以及维护的操作规范要点,选取与学生接受程度相符合的教材,重点凸显出其中的技术性、实用性内容。其次应当在选取了相应的教材之后,还应当选取一定的电子教材,确保教材内容更新的及时性,互联网上的相关计算机组装知识其更新速度往往更快,时效性更为突出,通过将互联网上的相应计算机组装知识制作为电子文档,将其介绍给学生,不仅可以起到补充课本教材不足的作用,同时也能够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效果。
2.教学形式的创新。在以往传统的高职《计算机维护与规范》课程教学中,所采用的教学方式通常是“课堂教学+实验教学”方式,而此种教学方式不能够很好地凸显出高职院校对于学生技能培养的特色,因而笔者对此教学形式进行了创新,转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以“综合实训+模块教学”的方式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在专门的教学实验室开展实训课程,在课程的初始阶段就开始对于学生计算机组装综合能力的培训,重点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训课程时对学生进行自由组合分组,以五人为一个小组,小组数量不超过六个,经过多次实验效果总结,此种分组方式教学效果最优。在课程开始后首先由教师进行本次课程内容的讲解,进而提出相应的实训要求并进行操作示范,进而各组学生在组内开展相应的实训练习,对于实训课程的内容进行组织分工,合作完成所有的课程要求,继而总结在实际的操作演练过程中所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展开相应的探讨,最后各个小组派出一名成员陈述本组学生在本次课程所发现的问题,以及采取的解决措施,最终教师对于本次课程中每组学生的表现情况进行点评,总结并归纳存在的问题,对于学生仍然存疑的问题给予准确的解答。
二、教学效果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够明显地感受到计算机技术及其相关应用飞快的发展速度。因而对了使学生能够在毕业之后能够及时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对于教学内容的确立至关重要。教学内容应当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时效性以及先进性。同时对教学理念及教学的方法思路进行革新,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态度的转变,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使教师针对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方法,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突出高职教育的特色,对学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改进措施
1.突出教学的目的性。本门课程是各类高职院校中计算机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在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还应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性。对此,多数学生在学习之初认识不足,因此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使学生建立起系统的、规范的计算机维护观念,逐渐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强调技术能力的累积关键性。
2.倡导启发式的教学。《计算机维护与规范》课程对于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因而在实际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应侧重于加强对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倡导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对于实训课程的安排要着重从安装、维护、处理故障等几个角度来开展实训教学,教师依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选用不同的且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在实践操作过程中穿插讲解,从而使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始终穿插于整体教学活动当中。
3.拓展学习渠道。学校的教学设备和教材难免会受到时限的影响,尤其是计算机这种每时每刻都在飞速发展的技术。因而学生要想将所学知识能够应用到实践中,就必须积极地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检验自身的能力水平。学生可以利用周末的休息时间或各个节假日期间,深入各个电脑商城之中,去同相应的计算机销售人员进行交流,通过这种社会实践接触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
四、结束语
本文主要分析了关于高职《计算机维护与规范》课程的教学实践及其相关思考,首先阐述了高职《计算机维护与规范》的教学内容及相应探讨,其中主要包含教学内容的确立、教学形式的创新。进而针对教学效果做出了相应的评价,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主要有突出教学的目的性、倡导启发式的教学、拓展学习渠道等。希望通过研究,能够为相关高职院校的《计算机维护与规范》课程教学实践活动提供一些具体的参考、帮助。
参考文献:
[1]傅彬,王利红.高职计算机机房管理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
[2]王萱.高职院校计算机机房管理和维护的创新思路[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3
篇2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 双向拓展式; 人才能力; 培养模式构建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5)10-66-04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a clear definition of "two-way expanding" talent capability training mode, the principle of determining the goal of the ability to develop by the real needs of the enterprise and students is presented. Aiming at the disadvantages of the current higher vocational talents cultivation, the "two-way expanding" talent training mode are proposed, its main contents are construction of "graded, layered" modularized course system, "task, case" core teaching process, "active+cooperative" learning style, "multi-way, multi-level" practical training system and "ability as the core" diversification evaluation system.
Key words: computer applied technology specialty; two-way expanding capability training mode; capability of qualified personnel; structure training mode
0 引言
在国家大力发展高职教育、积极推动企业转型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大背景下,“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对高职学生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企业具体需求纵向维度观察,需要适合特定岗位应用能力的纵向发展至专深精透的高度;从具体学生个体发展的横向维度观察,需要专业能力的横向拓展至广泛博杂的宽度。纵横双向拓展的有机结合方能真正满足企业和个人的双向需求。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能够提供符合主流企业需求的多类型、多层次的专业能力模块,来适应和满足学生丰富的个性化需求。在选择适合一类企业岗位的特定能力模块后,纵向依次掌握专业基本能力、提高型能力和深入型能力。同时,综合企业今后可能的发展方向和自身兴趣及个体发展需求,在其他专业能力模块中自由横向选择和拓展,扩大自身专业能力的范围和广度。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提出要“紧紧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着眼学生个性需求和个体发展,彰显高职教育特色和学校专业特色”,这为高职院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深入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企业需求、认真思考学生个体发展和个性需求的基础上,对人才能力的培养模式进行彻底改革,确定更为合理的能力培养目标,构建更为配套的课程体系,选择更为有效的教学模式。必须破除传统高职教学重理论轻实践、重继承轻创新、重讲授轻自学的三大顽疾,扭转高职人才能力知识化、能力扩大肤浅化和能力培养单一化的三重倾向,真正实现专业能力培养的“双向拓展”,取得高职人才能力培养的最佳效果,适应地区社会经济和企业发展的新需求,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
1 企业对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能力需求
计算机在企业中的应用已经从普及应用发展到了更为深入的专业应用[1],从一般分散式应用提升到了规模化集成利用,比如办公自动化中的远程合作办公、计算机应用中的自动控制与智能制造、集成动漫和三维设计的游戏开发等。企业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能力需求也从一般使用、拓展应用发展到了更为专业的综合应用能力,如从平面设计到三维制图、从网站开发到网络管理、从电脑维修到数据安全等。为了更好地了解当下企业对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能力需求,我们对绍兴地区范围内的企业需求进行了调查。由课题负责人、课题组老师共同参与,采用问卷调查、现场访谈、个别交流、座谈会和实地考察等方法到相关企业进行调研。在对63家不同类型、不同区县的企业调查数据的基础上,获得如图1所示的分析结果。
根据调研数据,我们将企业对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能力需求划分为纵向需求和横向需求两个维度。纵向维度是指适应某一类企业特定岗位需求的能力及其今后深入发展需要的能力,如适应本地中小型企业网络应用需求的能力,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提高和深入的能力结构:从一般的网页设计与网站开发,到企业局域网配置与应用,再到网络管理与信息安全等更高层次。横向维度是指在纵向维度的基础上适应其他类型企业和其他岗位需求的能力或转型拓展所需要的能力,如在纵向网络应用能力之外,拓展到办公自动化、设计制图、动漫影视等方向的能力,以适应今后企业发展、工作变动、自身转型等实际需要。而从具体需求比例来看,网络应用能力以超过30%的企业需求比例遥遥领先,其他需求较大的有维修维护能力和设计制图能力等,具体如图2所示。我们分析这主要是缘于绍兴地区企业相对集中在印染、化工、照明、建筑、服装、伞具等制造业,相对缺少信息技术、高端设计、智能机器人等高新技术企业,所以出现程序软件能力、设计制图和动漫影视等能力需求比例相对较低的情况。
2 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学生个体发展和个性需求
能力培养的主体是学生,由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及个体发展需要进行自主选择,才可以确保今后拥有持续不断的学习动力。尽管一定会存在由于不了解企业和社会的实际需求而对自身特点和真正需求没有深入了解等原因造成的错误选择,所以,我们可以通过适当的教育引导,在充分了解企业和自身真实需求的前提下,引导学生的个体发展向符合企业发展的方向迁移和转变,帮助学生确定好符合特定企业工作岗位的纵向能力发展方向,然后在此基础上选择今后可能的转型、换岗等横向能力发展方向。为了更好地了解当下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学生真实的个体发展和个性需求,我们对本院从2007届到2014届毕业生,以及在校学生和绍兴范围内兄弟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学生进行了广泛调研,由课题组老师、学生代表共同参与,采用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学生座谈等方法获得第一手资料。在对534名学生调查数据的基础上,获得如图3所示的分析结果。
从上述调研数据看,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学生个体发展和个性需求基本可以按毕业后希望从事的岗位工作意向划分为图3所示的七类,基本对应企业需求。但从具体比例看,学生的意向比例与企业实际需求比例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学生对一般应用的计算机操作员和程序软件等意向比例显著高于企业需求,而网络应用、电脑维修等比例则明显偏低。更有意思的是,在对已就业毕业生进行的转岗意向调查显示,有超过30%的学生希望转型到电脑设计领域,影视动画方向的选择率也明显提高,而计算机一般应用的比例则大幅缩减至不足2%,具体结果如图4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参与调查的毕业生大多就业于绍兴地区之外浙江东南沿海一带,虽同属省内经济发达地区,但经济重心和发展方向还是有相当大的区别,从而造成已就业毕业生转岗或转型方向上的较大差别。但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更为广阔和深远的参考。
3 “双向拓展式”人才能力培养模式
从企业和学生双向调研的结果中我们发现,企业对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能力的需求和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学生个体发展和个性需求本质上一致。但从人才能力培养模式的角度看,企业需求和学生需要之间存在着不匹配、不对等、缺失、多余甚至逆方向培养等诸多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了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能力培养的效果,造成了学生纵向能力不够深入、横向能力无法拓展的结果,亟需彻底改革现有人才能力培养模式,重新构建能够实现学生能力双向拓展的培养模式,提升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能力培养的质量,真正适应企业和学生双向的实际需求。
3.1 目前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能力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首要的问题是能力目标设置不合理,与其配套的能力模块无法满足企业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就某一特定的能力模块而言,又存在着能力结构固化、教学方式落后、学习方式被动、训练模式虚空、评价方式单一等诸多问题。学生的能力训练大多处于“练了就忘”、“跟随模仿、难以动手”的尴尬现状[2],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无法真正落地,职业能力的训练无从入手,学生能力与企业需求严重脱节,其结果是学生就业能力的严重落后[3]。以计算机维护与维修能力培养为例,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⑴ 固化的能力结构:计算机维护与维修能力始终固化在以台式机为主的等量模块结构,几大块内容基本等量并按固定顺序呈现。既没有根据实际兼容机的组装及维修需求大幅下降和品牌机的维护需求日益提升的实际情况进行量的调整,也没有根据实际软件故障特别是网络故障远多于硬件故障的现实进行侧重教学,当然也未能充分考虑服务器、笔记本、平板电脑等手持设备的维护与维修需求量不断提高的现状。
⑵ 落后的教学方式:教学基本是“媒体展示+黑板讲解”和“老师示范+学生操作”的传统方式,教学过程一般都是“先理论后实践”或“理论与实践相互穿插”的教学顺序,两者都是教师主导型甚至是主体型的传统方式。同时,理论与实践的实质性脱节也造成了学生无法获得完整体验,知识和技能无法融会贯通,无法顺畅地吸收并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⑶ 被动的学习方式:学生学习停留在“听课、练习作业(实践)和考试”三步曲中,学生处在被动甚至被迫接受的地位,缺乏主动积极的参与和尝试,无法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同时,小组合作[4]、自主学习等都没有得到必要的重视,造成学生学习能力、合作能力、拓展能力的严重滞后。
⑷ 虚空的训练模式:一方面,由于计算机故障的不确定性以及软硬件等实验设备方面的客观原因导致计算机维护与维修真实案例的相对缺乏,使得教学案例不全面、不深入和虚构案例泛滥;另一方面,计算机软硬件和相关理论的高速发展,使得教材、内容、案例、硬件、软件、方法和手段诸方面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陈旧和脱离实际。加上电脑、网络和维修公司通常因为硬件安全和公司形象等原因不愿为新手提供培训,学生去这些公司参加实践,常常只能做些杂活,接触不到真正的维修案例和维修现场。这一切造成了学生实训无法真正落地,动手实践能力得不到职业化的检验和锤炼。
⑸ 单一的评价模式:计算机维护与维修能力的教学评价停留在“课堂+作业+实践+考试”的常规模式[5-6]。能力的评价泛在化,考核流于形式与应付,无法窥见学生真正的实践动手能力,也无法掌握学生的整体状况,更难以考核能力锻炼的过程,无法突出高职教学的实践性和过程性特点,也无法考核学生的创新能力。评价的不全面、不合理、不准确会反过来影响能力锻炼的积极性和最终的能力训练效果。
3.2 “双向拓展式”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
“双向拓展”的人才能力培养模式是纵横两个方向有机结合的能力培养模式:首先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和企业真实需求,确定纵向维度适应某类企业特定岗位需求的能力及其今后深入发展需要的能力目标,并以此为主线划分出各个能力模块,然后由学生根据自身个性特点和个体发展需要自主选择纵向发展的能力模块;其次根据今后可能的企业发展、工作变动和自身转型等实际需要确定横向维度适应其他类型企业和其他岗位转型拓展的能力目标,自主选择个性化的横向发展的能力模块。纵向深入实现“1”个模块的重点突破,横向拓展实现“多”个模块的合理组合,真正解决能力目标设置的不合理问题[7]。下面以计算机维护与维修能力培养为例进行模式构建。
⑴ 打破固化的能力结构、构建“分级、分层”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研究能力模块的划分和构成,研究与之匹配的相关课程,确定模块化课程的具体构成。在此基础上,将课程根据能力发展的先后顺序和内在联系进行分级、分层,最后完成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规划模块时,既要重视基础理论知识更要重视实践操作,既要重视知识的传承更要重视创新探究。安排课程顺序既要考虑到模块之间的兼容问题,又要考虑到课程之间的衔接顺序,分级、分层、合理安排,构建适应时展和企业真实需求的能力结构。比如,在公共平台课基础上融入必要的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育等公共基础课程,然后,将各模块发展需要的公共必修课程纳入专业平台课中,最后根据各模块各自的需要和特点设置专业方向课程,形成具有学院专业能力培养特色的结构体系。
⑵ 改革落后的教学方式、构建“以任务、案例为核心”的教学过程
合理高效的教学方式需要多种教学方法相互配合的灵活应用,在不同的课程特点、不同的能力要素、不同的教师特色、不同的学生个性之间收到最好的效果。比如任务引导法、自主开放法、双实验室自由探索法、网络教学法等,让学生参与从任务确定到方案完成,再到实践解决的全过程。教学过程应当以“任务、案例”为核心,采用“任务+方案+实践”的三段化结构,教师引导学生明确任务后,通过学生的讨论分析、操作试验和分工合作做出方案,最后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在获得清晰明确的理论分析思维的基础上培养扎实的实践操作能力。
⑶ 转变被动的学习方式、实现“主动+合作”式学习
实现从被动接受式向主动探索型、从个体独立型学习到小组合作式学习、从理论+实践分合式学习到理实一体化的学训式学习、从固定内容的学习到拓展内容的学习的四大转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小组合作的学习能力,锻炼其实际动手能力。以小组为学习单元开展分工合作式学习为例,从接受任务、讨论交流、提出方案、操作解决,此过程均由学生自主进行,教师负责督查、引导和必要的参与。每个学习小组在接受任务后,由小组长组织讨论,负责分工与协调,各小组独立完成方案,进行汇报并接受问询,然后完成操作,直至解决问题。小组化的学习方式可以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融入到团队合作式的工作状态,激发并锻炼团队协作精神,学生之间相互取长补短、课内外合作支持,既能很好地完成任务,也为今后参加社会工作打下基础。
⑷ 摈弃虚空的训练模式、形成“多途径、多层次”的实训体系
积极探索各种形式的实训模式,开拓多层次的实践途径[8]。一方面,通过建立学生计算机能力指导委员会,吸收优秀毕业生、企事业单位管理者、计算机能手和校内专业教师、教学管理者等,定期召开学生职业能力工作研讨会,指导学校开展职业能力教学活动。另一方面,聘请优秀毕业生和企事业单位的计算机能手兼职指导,参与到实践教学和技能竞赛中,提升教学和活动的吸引力,实现理论与实践并重、能力与素质的同步提高。同时,筛选优秀企业作为学生职业能力培训基地,积极推进校企之间的深度合作。
以计算机维护与维修能力实训为例,我们建立了四个层次、多种途径的实践实训体系。一层次:在项目化课程体系实施三段化教学过程中,计算机维修实验室和计算机实验室是各任务操作实践的实验场所,同时配合成立学习小组,相互合作、取长补短、互相督促,保证计算机维护维修实训的有效落地。二层次:充分挖掘现有各计算机实验室、教师办公电脑、学生电脑等相关设备,将计算机维护与维修的实训场地拓展到学院的各个角落,构建最为广泛的校内准社会化的实训场所,同时配合组建“计算机维修小组”参与各计算机实验室、教师办公电脑、多媒体教室相关电脑设备等维护与维修工作。三层次:利用上虞目前已有的两处电脑城,组织学生参观学习、参与电脑配置、组装或兼职维护与维修工作等,同时配合创立系级校内服务性的维修公司,为校内同学、教师家庭等电脑提供维护与维修服务,全面锻炼社会参与和实际操作能力。四层次:与所在地上虞的电脑(维修)公司、电脑城、网络公司等加强合作,建设有一定规模且相对固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同时配合开办院级对外营业性维修公司,通过商业化的维修实践,拓宽学生视野,提升职业技能,同时达到强化职业素养、增强就业能力的目的。
⑸ 改革单一的评价模式、实现“以能力为核心”的多元化考评机制
发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优势,建立企业介入、以证代考、竞赛免考的考核评价机制[9]。一方面,重视过程性的能力评价,在以任务为核心的三段化教学过程和小组化的合作学习过程中,完整全面地进行考核。另一方面,采用小组相互考核与成员个体考核相结合的机制。第三方面,结合通过“计算机维修小组”、系级校内服务性的维修公司和院级对外营业性维修公司的实践,完成真正的社会化职业能力考核。同时,努力发挥学院现有计算机专业师资力量并聘请已就业的优秀毕业生、校内专职电脑维修员、各电脑网络维修公司的技术专家等组成评委会,参与到学生的考核评价中,形成真正过程化的全面考核。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其他能力的发展,如人际交往、客户沟通、团队合作等社会能力。
4 结束语
“双向拓展式”人才能力培养模式已历经近三年一轮相对完整的教学改革和应用实践,积累了丰富的基础材料和应用数据,如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课程标准、任务案例、实施方案、训练体系、网站微课、考试题库、评价机制、调查报告和各种应用反馈资料等,并取得了良好的实际应用效果,提升了学生专业技能的区域经济发展和企业需求的适合度,助推了学生个性能力的发展,为学生顺利就业和终身发展打下了扎实基础。下一步将在对相关数据进一步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总结、提升应用水平,不断根据高职教学的发展趋势更新上述模式,并积极推广到绍兴及周边、省内各高职院校的人才能力培养中去,以期更好地发挥“双向拓展式”人才能力培养模式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使之逐步成为现代高职人才能力培养的新常态,助推高职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更快提升。
参考文献:
[1] 顾可平,周亚芝,周吾亮.从企业人才需求看高职毕业生就业现状――绍兴市越州工贸园区企业人才需求调查[J].商情,2013.32:216
[2] 张克柱.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实践与研究[J].西两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10):228-229
[3] 万辉,于伸.“家具造型设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2.24(8):147-148
[4] 解艳丽.利用小组学习培养合作能力[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0.9:68-69
[5] 杨学良,蔡莉.关于发展性教学评价的理论研究[J].教育探索,2006.7:45-47
[6] 李君丽,祝智庭.基于新课改的发展性教学评价设计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07.4:66-72
[7] 付光.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1.18:92-93
篇3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23-0343-02
1引言
随着当前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计算机维护专业人才的需求急剧扩大。计算机组装与系统维护技能已成为高职院校大学生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也成为当前高职院校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它的主要内容有计算机的主板、CPU、内存、显卡、外设、机箱、电源等硬件设备的工作原理、分类、性能指标及其选购、组装、维护保养,以及BIOS设置、系统性能优化、常见故障分析及其诊断方法,常用软件的使用,局域网的搭建等,是一门实用性较强、内容丰富、知识更新较快,注重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培养的课程。根据从事计算机相关行业的信息表明:计算机的组装与维护是从事计算机相关各类工作的基础,不论是从事软件开发或是从事软硬件维护或网络管理等,本课程的技术含量都占很高,尤其是计算机硬件维修人员、软件维护人员和网络管理人员等,本课程的技术分量都在80%以上。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训练掌握具备从事计算机应用与日常维护、网络日常维护与管理工作的能力,熟练掌握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综合能力,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全面素质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在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对计算机组装与维护重要性的认识并不充分,学习的主动积极性不够,而在教学过程中,如何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教学改革来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与实际操作能力,培养真正的实用型、技能型高级专门人才成为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2当前教学现状
如今,很多大学生对计算机基础操作很娴熟,但他们不少人缺乏计算机维护方面知识,不能科学地使用计算机。如:当硬盘正在读取数据时,强行关机;有些学生经常不使用软关机,而像关电视机一样直接关电源;在机房上课时,有些学生常常带电拔插鼠标键盘等设备,使接口或板卡损坏的事情时有发生;很多学生对计算机病毒没有足够的防范意识;有的学生也能进行简单的微机组装,但缺乏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维护能力,若计算机出现问题时,就无从下手。
很多高职院校都开设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这门课程,但在教学上存在较多缺陷,比如教材陈旧、教学方法或手段单一、教学考评不科学等。尤其是有的学校由于受到教学条件的影响和硬件设备的限制,《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较多是纸上谈兵。通常是在介绍微机部件的品牌型号、技术指标等等以后,再进行一些与实际相差甚远的硬件组装,且不说记住一大堆的理论数据困难,就是记住了一大堆的技术参数型号,等走上社会以后也早就过时了。那样学生缺乏真正实际动手能力的训练,所以等他们走上工作岗位以后,面对的计算机也是局限于有限的课本知识及一些简单的应用操作,再加上日新月异的微机技术,一旦微机系统出现故障,就无从下手解决。
3教学模式分析
3.1教材选择
在教材的选择上,并非规划教材一定就好,我们应选择适合教学培养目标教学现状和发展方向,在内容组织上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并能结合具体操作步骤加以讲述,图文并茂的教材。由于《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知识更新非常快,教材的编写出版再到征订的周期又很长,很多这方面的教材内容滞后严重,因此我们应尽量选择最新出版内容比较前沿和实用的教材。如果没有合适的教材,也可以组织具有丰富经验的教师自行编写适合本校学生的教材。《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材的编写不能脱离实际,编写者要深入社会,了解市场,调查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行业具备的核心职业技能。编写教材时要以计算机软硬件发展技术为依据,保证教材内容与时代同步,注重教材的知识性与新颖性,注重实践环节的科学性。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通过查询互联网搜索文献等方式整理出最新资料制作成课件或者讲义作为补充教材。
3.2课堂教学
要想学好这门课程,学生首先应该具有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要理论联系实践。在学习的过程中还要具备多动脑,敢动手的学习特点。
3.2.1培养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没有学习兴趣,是学生能否学好的重要因素。如何培养学生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是教师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营造一个好的课堂学习环境,不仅可以吸引、启发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还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3.2.2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本课程特点是实践性强、应用范围广,突出体现了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学的特点,即理论来源于实践,经验优先于理论。
3.2.3紧跟计算机技术发展方向
信息化技术的突飞猛进,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如果教师上课总讲的是N年前的内容,必将使学生失去兴趣。另外这些知识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会因为知识更新快而派不上用场。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围绕市场流行的和最新的技术加以讲解。
3.3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主要采用校内和校外两个实训基地相结合,阶段性地开展教学的方法。
3.3.1校内实训
在讲述每个实验时给出一系列实训过程:
(1)设计问题;
(2)确定问题;
(3)自主学习;
(4)合作学习;
(5)归纳总结。
而且在实验结束后,要求学生写出实验报告,在实验报告设计上主要着重三点:①本次实验的内容,操作步骤;②在安装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类问题,并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③总结通过本次实验学习到了什么。
通过实验,学生学会观察,养成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的良好学习品质,从而为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创立了良好的条件。
3.3.2校外实训
为了让学生了解最新技术、最新产品,就必须走出去。学校可以与本地的电脑销售或电脑售后公司建立一个长期的实训基地合作计划,让学生参与电脑公司的业务,如为客户列出“配机清单”、组装电脑、亲自动手检测维修电脑等一些基本工作。通过参与这些业务,学生可以身临其境,亲自动手实践,增强了自信心,体会到了掌握“真正知识”的乐趣,充分发挥了学习积极性。
3.4考核方式
考核是《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考核应按照课程标准指导下的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内容进行。由于本门课程是以培养实际操作技能为主要目标,所以在考核时应根据课程特点进行考核。课程考核分为理论考核与技能考核两个部分:
3.4.1理论考核
由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两部分组成。平时考核(占20%):主要是通过对学生平时的实际操作和作业考核以及单元测试考核,根据学生掌握计算机组装的程序、步骤和技术要点以及熟练程度,给出平时成绩。期末考核(占50%):笔试答卷。
3.4.2技能考核
包括两个部分:单项技能考核和综合技能考核。单项技能考核(占15%):与实训相配套,可以根据专业方向的不同和学校的具体情况而具体实施考核。综合技能考核(占15%):在实训结束之后,进行从组装连接、系统调试软件安装到故障检测定位排除的全过程的综合技能考核。
参考文献
[1]邱彬.高职院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改革探索[J].广西轻工业,2009,(4).
[2]胡剑锋,姚华,肖守柏.计算机硬件技术[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8).
篇4
关键词: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内容;实训室调整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18-4261-02
随着计算机的不断普及,计算机在各个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我们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这门课也是一门必修课。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更是计算机专业学生从业所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因为无论我们将来是选择软件工程师,抑或是网络管理员,还是直接担任计算机维护人员,都必须把这门基础课程学好,学扎实,因为只有了解了计算机的各个部件,我们才能更好的使用它和保护它。既然这课那么重要,那么如何能让学生更好的学好这些技能呢,这是我作为这个专业的教师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这门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其功能为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系统各部件的认知,掌握计算机系统安装、调试、优化、病毒防护和常见故障诊断、排除的职业技能,并为其后续专业岗位课程的学习和应用作前期准备。但是,仔细研究现在的教学方案和课本,发现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其中最主要有两个问题:学生的实训内容从实用角度来看还有差距,很多实验只是纸上谈兵;另一方面是很多学校对组装课程不了解,以为就是计算机课,直接安排在机房,而实际上,组装课应该有自己的专门的实训室。这样两个硬伤存在,就直接导致我们的教学内容跟不上时代的变化,教学方法也不能更好的给学生实际的帮助和应用能力的提升。这样的学生毕业出校门,对于他们就业上岗就缺乏竞争力。
针对这两个问题,应如何解决好呢?
首先,要根据现代社会计算机的发展情况开开设适合中职学生的实训内容。
在传统的教学中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实训主要分成两大部分: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安装以及计算机的维护与维修。而在教科书中,可能比较侧重硬件软件的知识介绍,但是我们知道现在的学生如果只是死记书本中的知识,而不能灵活应用到现实中,或者说,不能变成自己的技能,那是没有用的,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技能更是他今后找工作的筹码。为此,我尝试着进行了一个新的实训内容的划分。
实训1:认识硬件。通过拆装计算机,使学生对计算机的主要硬件组成(显示器、主机箱、主板、CPU、内存、硬盘、光驱、显示卡、声卡)有基本的了解,再通过网络进行计算机硬件价格、性能的查询,不同品牌硬件的性价比对,使学生从感性上对计算机组装产生兴趣。
实训2:计算机的选配。在对计算机硬件有了基本的了解之后,提出更高的实训要求,即根据不同的需求,给出符合要求的配置清单。使学生对计算机的硬件的功能有更全面的了解。
实训3:计算机组装。这是真正的动手实训,要求学生能把一个个分散的硬件组装成一整的计算机。同时也会将完整的计算机,拆分成单独的硬件。要求明确目标、拆装顺序、拆装过程中的注意点。通过实训使学生对计算机的硬件结构更清楚,同时掌握对硬件的安装与拆卸。
实训4:安装操作系统(WINDOWS XP和WINDOWS 2000 Server)。通过本次实训,使学生掌握不同类型的操作系统的安装需求,并了解安装过程中如何进行系统分区、硬盘格式化、BIOS的设置、系统的设置。
实训5:实用软件的安装及使用。本实训内容主要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一些实用软件的下臷、安装和应用。
1) 系统备份(GHOST软件的安装与使用,可以介绍本机备份,网络备份等)。
2) 系统优化(WINDOWS 优化大师的安装与使用,同时可以让学生了解注册表的相关知识)。
3) 常用杀毒软件的安装与使用(瑞星、金山毒霸、卡巴斯基等)。
4)其他应用软件的安装(OFFICE软件,播放软件,修图软件等,这类实用性应用软件主要教学生可以重哪里下载和更新)。
实训6:常见故障的分析与维修。现行的计算机维修,主要是板卡级的,一般都是发现换了直接更换那个硬件。我们要让学生掌握如何确定是哪个硬件损坏,那么教学生的方法是替代法,即先由学生通过一些书本上给出的知识,如报警声。来大致判断哪个硬件损坏,然后用好的硬件来替换。在本次实训过程中,要求学生能对实训中的常见的一些故障能进行分析、判断,在相互讨论的基础上,自己能独立排错,以便解决实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本次实训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训7:计算机导购。这一实训内容是根据现在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情况专门增加的。即让学生角色扮演,在课堂上运用专业知识来推销计算机,学生通过体验销售员,顾客这些不同的角色,更好的了解计算机软硬件方面的知识,也让这一学科真正与日常生活结合了。
其次,根据上面的实训内容,可以发现对实训室的功能要求也有所增加,不是单单的有几台旧电脑供学生拆装就能满足学生的这些实训要求,实训室的改革也势在必行,下面我也来谈谈我对实训室的一些设置。
1)硬件维护实训室的配置
硬件维护实训室的主要作用是让学生让练习计算机硬件的拆装与维护。在教学中我们发现由于学生在之前并没有接触硬件拆装等方面的操作,因此在实践过程中,计算机的损坏是相当严重的,一个组装实训室建立以后,经过一个学期的使用,甚至在更短的时间,大部分计算机已经不能通过开机自检。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试着将这个实训室的计算机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已经不能通过开机自检的计算机,这部分计算机用于初次练习计算机拆装的学生使用,让学生在这部分计算机上能熟练掌握硬件的拆装。另一部分是能通过自检的计算机,学生只有能在第一部分计算机上熟练操作了,才能到这部分计算机上练习,学生在安装完成后,计算机能通过开机自检,如不能通过开机自检,则要学生分析原因,并解决计算机故障。当然这样的实训室的计算机很多都可以使用学校机房淘汰的计算机,甚至有些已经坏了的,因为这些坏的机器可以供学生拆装,还可以用来尝试故障分析,所以这样的实训室在经费上并不需要花费很多。
2)软件维护实训室的配置
软件维护实训室的作用主要有三个。第一,计算机网上模拟选购;第二,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安装和维护;第三,计算机硬件故障的模拟及给出解决方案。
整个实训室要求能连接互联网,以便让学生在学习硬件和配置计算机时能在网上进行模拟选配,现在有很多网站是提高实时的硬件信息的,学生通过网络可以获得最新的硬件动态。
同时在软件维护实训室中,每台计算机上安装了操作系统模拟安装软件和计算机故障模拟软件。操作系统模拟安装软件让学生模拟安装操作系统,掌握操作系统的安装;计算机故障模拟软件提供了多种故障产生的现象,让学生了解故障产生的现状,提出解决方案,并在软件中提供了解决故障的参考方案。
互联网是一个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知识的工具。因为现在计算机的发展实在快,书本的知识都比较陈旧,我们要让学生掌握最新的计算机相关知识,网络是个最便捷的平台。如果学校有条件的话可以专门提供一个供计算机组装课程学习的机房,装上相应的学习软件。当然,一般也可以和平时的公共机房结合使用的,只要安装需要的软件即可。这个看具体需要。
3)综合实训室配置
何为综合实训室,其实我之所以需要这综合实训室,主要为了和之前的做区分,为了突出它的重要性,它主要作用是训练学生的整体能力。也就是适应我前面分析的实训7。我们知道职业学校的学生,最重要的是要掌握技能,为就业服务。经过对苏州此专业人才的需求调研,发现计算机销售,是此专业中职类学生不错的选择。那么在实训方面除了锻炼他们扎实的基本功之外,还特别要训练他们如何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来提高自己的销售能力,为就业提高竞争力。这一综合实训室,里面布置类似于电脑销售专柜,有品牌整机,也有各种零散的硬件。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可以进行角色扮演,身临其境,更容易掌握技能。
在当今信息时代,计算机已广泛用于各行各业,因此懂得计算机的组装、操作及日常维护显得越来越重要,《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这门课程势必要得到学生的喜欢和重视,为了完善这门课程,使这门课程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我们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计算机本身的发展非常的迅速,书本上的知识总是滞后,这给我们教师的教学也带来很多不便,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各种方法,利用各种资源,使之成为我们教学的工具。以上,是我在多年的计算机教学过程中,给出的一点关于实训内容及实训室方面的建议,可能还有很多不完善之处,希望大家一起来探讨。
参考文献:
[1] 刘恒.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篇5
【关键词】计算机;组装;维护;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4)01-0095-01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我校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一门动手能力非常强的课程,要求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组装与维护技能、软件的安装与卸载和简单的计算机故障分析、处理能力。本课程内容多、涉及的知识面广、教学内容更新快、实践性、操作性和应用性强。根据《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相关就业岗位的信息反馈,其是各个岗位实际工作的基础,无论是计算机维修师、网络管理员、软件开发与软件维护人员等,都要求有很强的实践操作能力。但事实情况是:之前很多同学对《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实践性、动手能力的重视不够,或者说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有待改进。对此,我们通过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做到教、学、做相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以新的实践性教学模式为突破口,对我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从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这三方面进行教学探索。
一、教学设计
除了在校内实训室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还重视工学交替,加强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利用周末业余时间组织本课程学生为校内其他学生搞“计算机维护和咨询”活动,推荐学生到实训中心做机房管理员、多媒体教室管理员助理,协助管理员解决计算机的各种故障。暑假期间,鼓励学生到电脑城公司参加实习,让学生走向社会走向市场,了解用户对计算机市场的需求,了解计算机相关的最新知识,熟悉计算机产品的性能和市场行情。能根据用户需求合理选择计算机系统配件,为用户制定一份计算机配置与选购方案。采用一体化教室教学课程以培养学生岗位职业技能为目标,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采用一体化教室进行教学,融“教、学、练、思”于一体。将课堂教学引入实验实训场所,教师一边进行课堂理论讲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现场实物展示、现场操作演示等形式,学生一边进行实际动手操作。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实施
多媒体技术集文本、图像、动画、声音、视频影像,拥有图文并茂、直观、交互性等优点。在本课程的教学中,我们利用一体化教室通过投影播放多媒体课件,将课本中的图片、图形清晰地展现,教师的操作步骤也能实时的体现,一些故障的声音也能让学生听清。有时还用视频教学,例如在讲解计算机组装的过程中,由于教师需边讲解边操作,同学们围在教师的周围观看,这时只有站在离老师近的少部分同学能够看清楚老师的具体操作。其他同学看不清,以至于不愿看,教师也没有那么多时间讲解很多遍,导致学习效果差。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在开课前先拍摄一段关于计算机组装的教学视频,然后通过投影播放,对于重点难点还可以放慢速度或者回放进行重点讲解。通过拍摄教学视频,老师只要讲解一遍,所有同学都可以看得很仔细。在一体化教室里,每个学生都拥有一台可以实践操作的计算机,教师讲解的同时,学生可以按老师讲解的步骤一步一步操作,不至于老师讲完,学生就忘了,可以很好的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和教学效果。计算机知识更新很快,特别是计算机硬件,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跟计算机知识密切相关。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一体化教室中不可能及时更新当前主流设备,教材内容也不可能是最新的计算机知识。这时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查找、搜索主流厂家、主流品牌的最新产品信息,给学生详细讲解各类器件的参数、性能、价格。
故障设置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对计算机设置不同的故障,让学生把这些故障处理好。《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教学重点就是要求学生能够解决计算机使用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首先由教师人为设置在计算机的实际使用过程出现一些常见故障,比如开机时有连续的长报警声;开机时有断断续续的报警声;开机后显示屏没有任何显示,也没有任何声音;开机后无法进入操作系统;无法打开Word等故障现象。然后由学生分组进行故障分析和处理,在此过程中教师引导、提醒学生发生某种故障可能产生的原因。由于电子设备本身的复杂性,同样的现象可能是由于不同的故障造成的,所以要多实践、多思考并善于总结故障产生的原因。积累处理故障的经验。这些内容既包含基本的教学知识点,又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故障设置、排查、解决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帮助学生积累处理问题的经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在教学中我们常用这种教学法,例如:“现有一台计算机按下开机键后显示屏没有任何显示,主机也没有发出任何声音”,要求学生把这台计算机的故障解决,完成这次任务,并填写故障报告单。故障报告单需详细说明故障现象,可能引起故障的原因,处理故障的步骤,故障是否解决。在这次任务中学生常常不易马上判断出引起故障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产生这种故障现象的原因很多,而同学们往往没有从容易的方法开始,以致摸不清问题的根本。这就要求学必须多思考、多锻炼、多积累经验。通过任务驱动,让学生在任务处理中获得知识,在任务处理中训练技能,在任务处理中产生兴趣,在任务处理中积累经验,在任务处理中获得自信,在任务处理中进发学习激情,最终达到课程教学的目的。
篇6
【关键词】多媒体 项目教学 教学策略 教学实践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是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了解计算机各种部件的分类、性能、选购方法,理解各主要部件工作原理、硬件结构、相互联系和作用,并能掌握微型计算机的组装与简单的维修方法。作为计算机专业毕业的中专生,无论是从事计算机维修还是从事软件维护等,该课程所占的技术份量都非常的高。但相当部分学生并不把其作为主课看待,认识不到位,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不够。对于课程内容,学生容易产生轻视思想,容易满足于“眼见为实”,钻研不深,一知半解。而且《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一门理论性、基础性、应用性相统一的课程,要学好,需要多方面的理论与技能素质的支撑。但由于种种原因,学生从基本理论素养到动手能力都不相适应,知识运用能力弱。
因此,如何立足知识运用能力的提高,树立“学教并重”“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以新的实践性教学模式为突破口,就显得尤其重要。在这里,结合本人的一点教学心得,给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一、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从信息论角度看,人的信道特性触觉信道带宽为1,听觉为100,视觉为10000,所以要交换信息,就要充分利用视觉信息。因此,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具有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是一种适应21世纪素质教育要求的信息化教育教学模式。其优点在于:首先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多媒体可以包含图像、声音、动画,使原本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学生在上课的时候更能集中精力听课,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另外老师看着课件,使教学更加方便,多媒体上的内容相当于一个教学提纲,老师们也不需要在课后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要把需要讲授的内容记忆下来。在课间的时候,老师可以将拷贝的一些与学习有关的比较有趣的资料放给学生们看,寓教娱乐为一体,既丰富学习内容又能提高大家的学习乐趣。
二、利用“模块化项目教学法”,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针对中专生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综合归纳能力较弱的现状,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利用好“模块化项目教学法”就显得非常重要。“模块化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模式,符合《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实践性、应用性”的技能教学特点,突出体现了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学“理论先行,技能优先”的特色,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根据这些特点,我们在多媒体设备的辅助下,在教学中形成了“项目目标-教师演示-指导练习-引导探索-独立实践-教师辅助”的多元教学模式,将教学内容内在的技能性和实践性显现出来,全方位指导学生的技能学习。如在“微型计算机系统常见故障及其排除”这一章节中,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⑴创设情境——开机启动中常遇到的故障:如插头插座、配件接触、致命性的硬件故障、非致命性的硬件故障。
⑵确定问题——引导学生遵循“由表及里、由简到繁、先软后硬”的原则,通过“看一看”(计算机显示的错误信息判断致命性的故障)、“听一听”(计算机发出的声音判断非致命性故障)的方法来确定故障的存在。
⑶自主学习——由学生通过掌握的故障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和信息资料,运用技术设备判断故障存在的原因,与同学或教师确诊并着手解决问题。
⑷协作学习——将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汇总,展开讨论、交流,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
⑸效果评价——教师针对学生解决故障的方法给予检测、评价和记录,然后归纳出最简单直接易行的方法,总结本次实验的学习效果。 转贴于
三、加强实践环节的比重,增强教学的实用性
该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之一是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要实现这一目标,只能通过大量的实践环节教学去实现。因此,学校必须建立专门的计算机硬件实验室,制定实验单元的目标、内容和能力测评标准,使学生在专业理论、专业技能方面真正受到职业化的、全方位的培养和锻炼,为最终具备计算机维修技术员的职业核心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近几年来,我们仪征职教中心把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作为学生进厂、进企业开“工助学”的主要内容,让学生代岗实习,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用十分明显。
四、组织学生考工,增强教学目标的职业性
积极组织学生进行计算机组装与维修中、高级考工,在教学初始就让学生明确目标,有针对性地学习。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用相应考工的要求来考核学生,编写一些有针对性的项目计划。这样可以使学生适应考工的环节,熟悉考工的氛围,有有利于学生取得职业资格。
参考文献
[1]柳青,郑耀涛.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学习指导.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王坤,王晓宏.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基础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篇7
关键词:计算机 系统维护 实验教学 改革
对于《计算机系统维护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问题,学术界有许多改革建议,都有值得借鉴的地方。本文主要从我校教学实际出发,摸索一条改善本门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在较短的学习时间内使学生对本门课程产生兴趣,掌握本门课的学习技巧,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 使本门课程的教与学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我们针对传统模式下本门课程的不足,探索了三种较为有效的培养学生兴趣和增强其动手能力的方法,以就教于各位同行。
一、 计算机系统维护实验课程的传统教育模式及不足
《计算机系统维护》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课程,学好这门课程的关键在于多做实验。因此《计算机系统维护实验》课程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但在我校,《计算机系统维护》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程都是专业选修课,且课时十分有限,因此,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计算机系统维护实验》课程的教学存在的不足可归纳为以下三方面:
(一) 重理论而轻实践
《计算机系统维护》作为专业选修课程,课时比较少,而在这较少的课时中,理论教学的课时比例却占了总课时的三分之二还多,实践教学课时所占比例还不足三分之一。这种严重失调的教学比例,就是重理论轻实践的表现,是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极为不利。
(二)传统教学手段难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手段对本课程的教学都是从计算机的内部结构讲起,讲授计算机的主要配件的性能和基本原理。然后对计算机主要部件出现的故障进行分析,进而告诉学生如何排除故障。接着讲授操作系统的一些知识。这样的教学内容安排,一方面使用传统教材和知识更新都比较慢。另一方面也会使学生学习兴趣逐渐削弱,使一门原本非常生动活泼的课程变得枯燥乏味。
(三)忽视了本课程的基础作用对学生学专业技术的重要性
学校教学计划的指针通常是偏向专业重点课程的教学与实验。对于这类基础的选修课程,往往是任学生自由发展,学校不作硬性要求。事实上,学好了这门课程,对学生毕业就业和进一步的学习和工作都有重大影响。故不能忽视本课程的基础作用对学生掌握专业技术的重要性。
二、《计算机系统维护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方法
教学改革的方法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学校指导思想的重视及对教师的教学要求。二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经过多年理论与实践教学工作的总结,归纳了几种行之有效的新方法:
(一) 学校教学指导思想上的重视和对教师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要求
对于学校教学指导思想和理论教学等问题已经有许多教师加以研究过了,在此我们无需赘述[2],只着重谈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受:
教师的教学能否吸引学生,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因此学校对教师高标准严要求就显得尤其重要。在这方面,我们认为,学校首先应当从指导思想上树立起重视专业选修课程的实践课程观点。在教学计划上,当理论课时与实践课的课时相冲突时,应重实践。而且要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即:上理论课的教师必须上该门理论课程的实践课程,而且必须要精通,否则难以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
(二) 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实践方法
这是本文要论述的重点,也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之所在,具体可归纳为三种方法:
方法之一:加强对硬件知识(特别是计算机的新标准)的讲授
教师要结合当前计算机市场上最新硬件发展情况,以及社会对计算机硬件维护人才的需求,激发学生学好、用好计算机,维护好计算机的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去感受新的计算机硬件的特性,感受新知识带来的好处,而不是局限于实验项目中所要求的知识点,让学生在实验中眼、手、脑并用,通过学生自由讨论实验,教师掌控全局,最后由老师集中分析讲解学习中出现的突出问题,使学生每次实验都能学到新东西,在紧张有序的实验课中完成实验项目所要求的任务,切实让学生在每节课中都有所获,有所得。
方法之二:借鉴项目教学法
受许建豪先生“高职计算机系统维护专业教学改革探索”[1]一文的启发,试用其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
具体的做法是:1、课程教学开始前,拟定项目教学计划时的工作。2、将该课程分为三大项目板块, 采用项目化实训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1)机房计算机系统维护;
(a)利用计算机网络调查当前计算机主要配件的品牌、价格、性能等,每组学生在任务完成时需根据自己的调查,为实验室配置一台满足计算机教学需要、价格在4000元左右的电脑。
(b)独立对计算机整机进行拆装;
(c)利用fdisk与pq进行硬盘分区;
(d)bios的设置;
(e)操作系统安装及优化;
(f)装机必备工具软件的使用;
(g)网线制作与网络连接以及局域网设置。
(2)计算机软硬件常见故障的分析与排除;
(a硬盘数据的恢复;
(b)恢复恶意代码对注册表的损坏;注册表备份及还原。
(c)操作系统的备份及还原;
(d)机房大量电脑操作系统的还原;
(e)计算机维护及监测软件使用;
(f)主板故障处理(利用检测卡分析、排除主板故障)。
(3)常用办公设备的使用及维护。
(a)打印机的使用、维护、故障排除;
(b)刻录机的使用、维护、故障排除;
(c)扫描仪的使用、维护、故障排除;
(d)数码设备(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等)应用。
方法之三:搭建虚拟计算机实验平台进行计算机软件类实验
虚拟机是一个想象(逻辑)的计算机,是利用软件方法在实体(物理)计算机上模拟出一台或多台与物理计算机功能完全一样的逻辑计算机。由于虚拟机的功能与物理机功能完全一致,在虚拟机上做《计算机系统维护》的软件类实验是完全可行的,并且不会破坏原物理机的系统环境[3]。
1、 虚拟机的安装程序
课题组使用的虚拟机软件版本为vmware 4.5.2,该软件是vmware公司为x86平台计算机开发的。
(1) 虚拟机软件安装进入win2000(xp)界面后,打开虚拟机的文件夹,点击安装图标后,开始安装,安装过程中,通过提示点击相应按钮,完成虚拟机软件的安装。
(2) 虚拟机创建点击桌面vmware(虚拟机)快捷方式后,选择新建虚拟机(new virtual machine),点击“下一步”,进入新建虚拟机向导,在创建向导的提示下,完成虚拟机的创建。
2、 学生实验程序
学生做实验时,根据实验项目首先创建相应的操作系统虚拟机,如做硬盘分区、高级格式化实验,首先创建dos操作系统或者windows 98操作系统虚拟机后再进行实验。
三、在实践教学中运用新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的收获
本课题组在运用新教学方法进行计算机系统维护实验教学过程中,有如下收获与大家分享:
(一)用虚拟机完成《计算机系统维护》软件类实验项目优势明显
首先, 经济实惠,节约教学成本
由于虚拟机实验平台是共享“软件实验室”的硬件资源,这就大大地减少了“维护维修实验室”的经费投入,因为要在“维护维修实验室完成”这些实验,则“维护维修实验室”要配置约30oo一5000元/台的物理计算机2o台及相应的配套设备~hhub等才能达到实验要求,其经费投入大约在8—12万元人民币之间。而采用虚拟机方式,则节约了这部分经费的开支[4]。
其次,实用性强,易维护
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实验过程顺利及效率高。由于虚拟机实验平台是建立在高性能物理计算机上,实验过程中极少出现硬件类故障,确保实验顺利进行。此外,由于物理机的性能佳,使实验进程加快,学生能在一次实验中对相应实验进行多次验证而提高熟练程度。二是减少了硬件的维护维修。由于共享了其他实验室的硬件资源,“维护维修实验室”就仅存在微机组装及硬件维护维修两项实验,这两项实验对硬件要求不高,也不存在过多的维护维修。若出现了故障,上实验课的教师就能带领学生予以排除,而不必设置专职岗位。对于软件实验室,由于虚拟机是软件方式,因此也不会增大该实验室的硬件维修工作量。
再次,是专业知识的社会价值的体现
教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可指导学生,还可以为各类计算机公司提供相关咨询,体现自己专业知识的社会价值。同时还可以为学生建立若干教学实践的基地,收到一举三得的效果。
(二)项目教学法强化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带着项目问题进行市场调查,使学生能对当今计算机的发展状况有个全方位的认识和了解,更好地做到课堂理论教学与计算机市场实际相结合。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教师轻松地完成了教学计划规定的教学任务,效果较好。此外,通过该项目的实训,在训练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还兼顾和结合训练了学生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等多种职业能力。
其次,实验室实验项目的科学化分,使学生从一开始就具有极大的好奇心,而迫不急待地进入实验环节的学习。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有限的实验课教学过程中得到加强,同时为其掌握计算机硬件维护与维修技能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
(三)改进《计算机系统维护》课程的理论教学方法,及时将最新的知识和信息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在兴趣指导下,主动吸收新知识和新信息,为其进一步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5]。
综上所述,本课题组成员经过近两年认真负责的研究和实践工作,终于在理论课程《计算机系统维护》的实验教学环节找到了适合本校学生学习和本校教师教学的新方法,那就是教师要及时更新自己所掌握的理论知识,教学方法要新颖化,教学理念要具有前瞻性,教学态度要端正,掌握过硬的实践知识和实践技能,但最终是要与市场接轨,根据市场的需求和市场变化来教育学生[6]。而学生则更多是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力争在短暂的学校课程学习过程中,积累丰富的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维修的实践经验,为自己毕业就业或创业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许建豪.高职计算机系统维护专业教学改革探索[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4(3): 55-57.
[2] 李兵.学科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田[j].宁波大学学报,2003,(3):29-32
[3]胡庆芳,程可拉.美国项目研究模式的学习概论[j].外国教育研究.2003(8).
[4]连为民,李寅虎.计算机组装与维护[m].中国计划出版社,2007.
篇8
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cn域名数在不断增加,而对这些既懂网络技术又懂管理人才的缺口还会进一步扩大。目前以“”标识的各级政府网站数量达28575个,并呈现继续上升的趋势。各级政府网站的建立需要大批专业人才来管理。据文汇报统计数据表明,目前我国高校每年为社会输送的计算机与信息类的毕业生不足6万名,而政府机构、企业上网工程以及网络构建需要的网络技术人才高达42.5万人。据保守的估计,未来10年网络技术人才潜在需求为135万,平均每年需求将不低于13.5万人。电子政务专业主要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牢固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既懂得现代管理理论,又掌握先进信息技术,能够从事电子政务工作的高等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实现“一张文凭,多种证书,一技之长,一专多能,品学兼优”的培养目标。
学生毕业时应具备以下的能力:一是具有熟练的计算机维护能力。能够进行网络操作系统和常用软件的安装与使用,熟练使用通用OA系统,能够进行计算机及网络系统的维护工作,掌握数据库的基本知识,能够进行数据库的查询、简单维护等。二是电子政务专业应用能力。利用计算机及网络等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公文写作与处理、办公室管理、会议和活动安排、例行事务处理、信息资源获取、信息资源处理、政府上网有关事务运作,以及政府内、外网维护与网页制作技术,处理各种政府对企业和政府对公民的电子等。三是从事管理工作所需要的能力。主要包括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人际交往与合作能力、自控与应变能力、行政事务管理能力、公共关系活动能力、创新能力等〔2〕。
电子政务专业教学改革实践
高等院校应以就业为导向确定办学目标,找准学校在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中的位置,加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力度。我校作为民族高校,其生源包括56个民族的学生,有的文科功底好、善于交际但计算机等技术能力差,有的则计算机能力强但文科稍弱。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电子政务行业背景、社会需求和毕业生的反馈情况,电子政务专业的学生就业范围大多可以归结为三类性质的岗位:一是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办公自动化管理开发、应用和文员、秘书、行政助理、公关筹划;二是在一些企事业单位负责电脑的维修与安装、调试、销售等岗位工作;三是从事电子政务网站和商务网站建设、管理及维护等技术性工作。
在专业培养的思路上,我院的电子政务建设坚持“一条主线、二个兼顾、三个层面、四个结合、五大模块、六项能力”的思路进行培养。一条主线:以电子政务应用能力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二个兼顾:电子信息技术与行政管理知识的兼顾。三个层面:基本技能操作→专业技能训练→综合技术应用。四个结合:社会需求与个人需求结合;专业技能教育与素质教育结合;操作技能与管理知识的结合;专业技术与创新意识的结合〔3〕。五个模块:理论基础课模块、职业基础课模块、职业技术课模块、实训操作课模块和实践技术课模块。六项能力:政务工作能力;计算机应用和处理能力;网页设计和制作能力;行政公文写作能力;政府网站建设与维护能力;创业能力。其中,政务工作能力主要是让学生掌握政府工作流程和工作方式,使学生具备独立处理政府各项公务的能力;计算机应用和处理能力:主要是掌握Windows的基本操作、文字处理系统Word、中文电子表格Excel、中文幻灯片PowerPoint、计算机网络操作的基本常识等,办公设备方面:掌握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手写板、扫描仪、视频电话、数码摄像机等办公设备的使用;网页设计与制作能力:使学生掌握各类型网页的设计与制作,以适应各行业网页设计的要求;行政公文写作能力:主要掌握各类型行政公文的写作格式,使学生具备识别和独立书写各类型行政公文的能力;政府网站建设与维护能力主要包括:电子政务网站功能、规划,运行环境,电子政务网站的内容设计、开发与,具备综合运用软件技术与开发工具进行政府网站开发与维护的能力;创业能力:主要是指让学生具有一定的自主创业能力,有敏锐的市场眼光,能够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找准市场的定位,并能把创业理想转化为现实〔4〕。
电子政务教学体系由课程体系、实验教学、实践教学三模块构成。教学体系的中心是“理论基础+专业技能+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理论基础课程主要打造学生扎实的英语、管理和计算机理论知识〔5〕。专业基础课与专业技能课课程主要阐述电子政务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理论。特色课程则是围绕着学生的就业,安排一些实用的课程,锻炼学生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体系的两侧是实训和实践教学体系。实训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电子政务的实际操作流程,加深对理论基础知识的理解,训练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操作技能。而右侧的实践教学则主要是锻炼学生的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和对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进一步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就业奠定基础。为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我们提出一种“五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所谓“五位一体”是指采用理论教学、案例教学、网络教学、实验教学和实习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形成一个立体化的教学系统,对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动手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全方位的训练,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教学的互动性,真正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学以致用〔6〕。
在电子政务教学中,我们除了讲授行政管理学和信息科学的一些基本理论,更加注重电子政务中出现的新理论、新方法的分析,构建完整的电子政务学科理论体系,使学生在整个专业学习中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案例教学的实施案例教学是一种具有启发性、实践性,能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增加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在电子政务案例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去争辩,去做出决策和选择,去解决案例中的特定问题,进而从案例中获得某种经历和感悟,而且要引导学生探寻特定案例情景复杂性的过程。在案例讨论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总结自己在案例阅读、倾听、发言准备和案例分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在对案例理解和适用理论上的收获,并形成书面报告,这有利于学生掌握思路和方法,增强了实际工作的能力。#p#分页标题#e#
篇9
实习能透过理论联系实际,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潜力,眼看实习工作就要结束了,你会怎么总结自己的工作呢?下面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2021实习报告总结模板范文5篇”,欢迎阅读与借鉴!
实习报告总结模板范文1一、实习目的
理论联系实际,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为自己能顺利与社会环境接轨做准备。
二、实习任务
计算机基础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三、实习内容
1、mysql数据库的安装、配置和使用
2、java基础,java网络编程。
3、linu_基础命令,linu_bashshell编程,linu_服务器的配置,linu_常用软件的安装配置使用。
4、网络安全。
5、计算机的日常维护。
四、实习过程
1、网络基础的实践:2020年__月__日,我把电脑从学校搬回家里。
2020年__月__日,家里的网络通了。在这段时间内,我和家人去网通的商那里报装了adsl1m包年的套餐。我在商那里观察了他们的网络布线情况。那里有一个modem和一个交换机,上面密密麻麻地布满了许多网线和一些电话线。2020年__月__日,安装人员终于来到我家,帮助我们接通了网络。家里电脑的上网方式是虚拟拨号上网,使用的ppp协议。线路连接方式是:电话线——modem——电脑网卡的rj45接口。电脑在学校上网的线路连接方式是:电话线——分离器——电话机——路由器——电脑主机的rj45接口。在学校,提供服务的运营商是中国电信;在家里,提供服务的运营商是中国网通。使用中国电信的打开南方的网页快,例如打开qq空间;使用中国网通的打开北方的网页快,例如看央视的视频。我的电脑在家里出现的问题有:打开不了qq空间(在学校可以);linu_上不了网(在学校可以)。
2、数据库的学习:2020年__月,我开始做毕业设计。
数据库sql200在_p2安装过程中失败。失败的原因本人至今不知道。大二时曾经安装过sql__,后来使用出现问题,我把它卸载掉。本人重装系统后发现:原来重装前的系统可以安装sql__,从那一次开始,安装都失败了。有一次,安装sql__过程中出现系统蓝屏。本人得出的结论是:sql__软件与_p2系统不兼容。本人是盗版软件的受害者。因此,本人下决心学习mysql。msql是稳定的,开源的中小型数据库。在不同系统都可以安装,使用mysql.。大二学习的数据库是sql__,这段时间学习的数据库是mysql。mysql是使用命令行的方式,sql__是图形界面。他们的语法都是sql语言。所以,学习难度不大。他们的语法之间有细微的差别。
3、计算机日常维护与网络安全:从2__年__月至今(在电脑上网期间),我认为微软自带的ie浏览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差。
本人偏爱firefo_浏览器。firefo_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较强,可以根据需要安装插件。不知道为什么,本人用_p2系统安装光盘卸载ie失败,只好用ie修复专家把ie的部分屏蔽。但是有的网页只能ie用打开,如在央视在线观看视频。在使用系统_p2的过程中,计算机的蓝屏故障频繁。蓝屏故障的原因有软件安装问题,有时候软件卸载引起的问题。所以我决定学习linu_,在windows中打游戏,看视频。
五、实习体会
四年的大学生活,我对计算机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通过在校的理论学习,实践学习,我认识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法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我把它用在家中的实习,它能指导我实践,得出的结论是自己不会的东西很多,需要不断地选择性学习。过去相对独立的学科的融合性不断增强。通过在家的实习,我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如文档习惯,自身知识结构的问题等。我会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对设计,连通网络的人表示敬意和感谢。
实习报告总结模板范文2今年寒假我来到了上海酷扬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售后服务部实习,短短1个月的工作过程使我受益匪浅。不仅计算机专业知识增长了,最主要是懂得了如何更好的为人处事。当今社会一直处在加速的发展变化中,所以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就要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完善自我。
师傅说作为一名it从业者,所受的社会压力将比其他行业更加沉重,要学会创新求变,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如果是在单位,那就更需要掌握全面的计算机知识,因为小到计算机的组装维修,大到服务器的维护与测试,都需要一个人独立完成。可以说,近1个月的工作使我成长了很多,从中有很多感悟,下面就是我的一点体会:
第一是要真诚:你可以伪装你的面孔你的心,但绝不可以忽略真诚的力量。第一天去服务部实习,心里不可避免的有些疑惑:不知道师傅怎么样,应该去怎么做啊,要去干些什么等等!踏进公司的办公室,只见几个陌生的脸孔用莫名而疑惑的眼神看着我。我微笑着和他们打招呼,尴尬的局面立刻得到了缓解,大家多很友善的微笑欢迎我的到来。
从那天起,我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早上见到他们都要微笑的说声:“师傅早”,那是我心底真诚的问候。我总觉得,经常有一些细微的东西容易被我们忽略,比如轻轻的一声问候,但它却表达了对老师同事对朋友的尊重关心,也让他人感觉到被重视与被关心。仅仅几天的时间,我就和师傅们打成一片,很好的跟他们交流沟通学习,我想,应该是我的真诚,换得了老师的信任。他们把我当朋友也愿意指导我,愿意分配给我任务。
第二是沟通:要想在短暂的实习时间内,尽可能多的学一些东西,这就需要跟老师有很好的沟通,加深彼此的了解,刚到网络中心,老师并不了解你的工作学习能力,不清楚你会做哪些工作,不清楚你想了解什么样的知识,所以跟老师建立起很好的沟通是很必要的。
同时我觉得这也是我们将来走上社会的一把不可获缺的钥匙。通过沟通了解,师傅我有了大体的了解,一边有针对性的教我一些计算机知识,一边根据我的兴趣给予我更多的指导与帮助,例如我对网络布线,电脑硬件安装,系统、网络或硬件故障排除,工作原理应用等方面比较感兴趣,师傅就让我和他一起完成电脑故障排除工作。在这次的工作中,我真正学到了计算机教科书上所没有的知识,拥有了实践经验,这才真正体现了知识的真正价值,学以致用。
第三是激情与耐心:激情与耐心,就像火与冰,看似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却能碰撞出最美丽的火花。在中心时,老师就跟我说,想做电脑维护这一块,激情与耐心必不可少,在产品更新方面,这一行业就像做新闻工作,不断的在更新,这就需要你有激情去发现与创造,而你的耐心就要用到不断的学习新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当中去。
在一些具体的工作当中也是这样,记得刚来公司实习的时候老板安排我学习安装win_p操作系统,我本想这应该是十分简单的事,可没想到出现了很多问题,还是在师傅一步一步的教导下,直到最后才把系统安装成功,用了整整两天的时。通过自己的摸索,调试,自此,我算是真正的弄明白了计算机的硬件安装,维护和更新。
后来我又进行了各种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反复安装调试,一遍又一遍的调试安装,自然有些烦,但我用我的热情与耐心克服这些困难,师傅也帮我用书面的方式整理了很多关于硬件故障的经验,比如说:我们可以在电脑启动的时候就可以通过声音来判断故障:1短:启动正常,2短:非致命错误,1长1短:显示错误,1长2短:键盘错误;计算机蓝屏的原因有:一、系统重要文件损坏或丢失引起的(包括病毒所致),二、内存超频或不稳定造成的蓝屏,三、硬件的兼容性不好引起的蓝屏,四、硬件散热引起的“蓝屏”故障;
计算机经常死机的原因有:一、系统出现错误包括病毒所致,二、主板的芯片或者其他的零部件损坏,三、显卡接触不良,四、内存接触不良,五、cpu风扇散热不良,六、计算机的电源有问题,七、硬盘出现故障等;
计算机黑屏的原因:一、显示器断电,或显示器数据线接触不良;二、主板没有供电;三、显卡接触不良或损坏;四、cpu接触不良;五、内存条接触不良;六、机器感染cih病毒,bios被破坏性刷新等等。
因为我师傅是硬件方面的工程师,对软件了解可能比较少吧,所以在软件方面的故障我接触的比较少,大多客户都是中病毒引起的,直接重装系统就解决问题了。但是我觉得重装系统实在是耗费太多的时间了,所以我就自学了很多软件方面的知识以完备自己。
在公司里请教师傅,查资料,一个个问题迎刃而解,自己在这方面的知识得到了充实。这些在平常的书本上仅仅是获得感性的认识,而在这里真的实践了,才算是真正的掌握了,也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告诫自己,不管做什么,切忌眼高手低,要善于钻研。师傅说对每台计算机都要细心负责,具有基本的专业素养,因为细心负责是做好每一件事情所必备的基本条件,基本的专业素养是做好前提。
第四是“主动出击”:当你可以选择的时候,把主动权握在自己手中。在公司的时候,我会主动的打扫卫生,主动地帮师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会积极地寻找合适的时间,向老师请教问题,跟师傅像朋友那样交流,谈生活学习以及未来的工作,通过这些我就和师傅走的更近,在实习当中,,师傅就会更愿意更多的指导我,使我获得更大的收获。有时我就自高奋勇,独自去一些地方进行检修等故障排除。我心里感觉很高兴,因为我的主动,我巩固了我所学的知识,并且得到了师傅的认可。
整个的实习过程是紧张而愉快的,我的工作态度和成效也得到了总经理和同事们的一致称赞。作为我在踏出社会之前的为数不多的几次实践中,这次的实践的确给予了我很多。今后,我将继续保持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高尚的思想觉悟,进一步完善和充实自己,争取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好的完善自己,在以后的实践中更好的运用去自己的只是,做一个合格的大学生,将来做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
实习报告总结模板范文3一、实习目的
由于这次实习,是我们专业的实习教学环节,把原来的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集中到一起了,所以在实习中要:
1、加强和巩固理论知识,哦诶样自己发现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锻炼自己的实习工作能力,适应社会能力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3、了解实习单位的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情况、需求情况和发展方向及前景。
4、根据实习单位的具体情况,选定合适的毕业设计题目。
二、实习单位的情况简介
我所在的实习单位是一家私营企业。
我实习所在的部门是技术客服部,主要从事郑州地区的电脑维修服务工作。虽然我学的是动漫专业,但在电脑维修服务方面的知识少之又少,所以一切都要从零学起。刚开始实习时,办公室的同事给了我一些有关部门运营和计算机维护的公司的规章制度,让我对公司运营情况和计算机维护--特别是系统维护有了一定的认识,真正体会到了一个私营企业单位对人事的重视,理解了我技术服务部的电脑维护工作虽然是企业部门运营的一个小侧面,但关系到企业在广大市民心目中的形象,我们中有经验的大哥哥大姐姐还给我仔细讲解了计算机维护的每一款注意事项,经常领着我去进行顾客回访、产品市场调查;后来,又让我参与了一些具体的工作,比如约定顾客、维修单开立、对外宣传以及。在部门领导及全体同事的帮助指导下,经过这么多天的学习、工作,我已熟悉整个电脑维护服务的流程,可以独立、熟练地比较准确地报出各种电脑故障问题。
本公司多年来坚持以“科技求发展,以质量求生存”为方针目标,以“服务只有起点,满意没有终点”原则,以“诚实、守信”作为与客户合作恪守的商业道德标准,以“开拓,高效,求实,创新”为企业精神,不断推进企业的创新,以强大的技术和实力服务客户,全力以赴追求卓越
经营方针:以市场为先导,以研发为动力,以产品为支点,以管理出效益。人才是公司发展的坚实后盾,在创业的砺炼中,高达培养了一批具有诚信、严谨和创新的高科技技术人才和高素质的时常队伍。企业的合资,使公司具有大批量生产能力,实现科研、开发、生产、销售高度一体化的全面提升,使公司具有长久的市场竞争力和蓬勃的生命力。
三、心得体会
在实习期间,我深切地感受到,技术服务部是一个团结、上进、充满活力的集体。每天大家都是笑脸相迎,即使面临很大的工作压力,办公室里仍然会听到笑声;面对客户,大家总是热情真诚;面对工作上的困难,大家总是互相帮助,直至解决难题。整个部门和睦相处,就像一个温馨的大家庭。而部门领导就是这个家庭中的家长,给每个人很大的空间自由发挥。从他们身上,我真正体会到了"敬人、敬业、高效、高水平服务"的真实意义,体会到了服务部"服务、奉献"的意义,体会到了"创造完美、服务社会"的服务理念,知道了什么是"创新就是生活"。特别令我感动的是,每当我遇到困难向大家求助时,谁都会无私的告诉我;有一次,一个技术人员曾对我这样说:有个顾客说他的计算机经常出现无故的黑屏、死机的故障,当他们到那儿的时候,无论是谁都没能查出来到底是出了什么毛病或哪儿有毛病。他们把主机带回来后我建议说看看是不是顾客自己对计算机进行CPU超频了,大家并没有因为我是客服而不考虑我的意见,结果查明确实是这么回事,然后他们挑回了CPU的主频,并对顾客进行了自己绝对不要随便超频计算机的教育;后来大家在当天的下班总结时当场对我进行了表扬。我真是太高兴了。我对能到这样的公司实习感到骄傲,感到自豪。我很庆幸自己能在这样有限的时间里,在这么和谐的气氛中工作、学习,和同事们一起分享快乐,分担工作。所以我努力向同事学习,不懂就问,认真完成领导和同事交给我的每一项工作。部门领导和同事也都尽力帮助我,给我讲授和维修电脑有关的知识。
刚开始的时候有点手忙脚乱,不是这边搞错就是那边忘了,都是同事帮我纠正。由于后来心态的调整和熟练了,慢慢地学得差不多了,过了两个星期左右,由于原来只有我的同事一个人上白班忙不过来,就把我和她安排在一起(本来我们是两班倒的),从晚上八点到第二天八点,中间有停下来吃夜宵,哦不叫夜宵叫午饭了,这里可是小时全天工作的哦!刚开始真有点受不了,把我的生物钟都给搞乱了,我是白天睡觉晚上工作黑白颠倒了,真累啊!没办法,只能撑着。独自呆在一个房间里,有工作就安排给技术员,没有就闲着,忙的时候一直忙,大部分时间都闲着。没事就对着天花板发呆或者看着手表倒计时,好无聊啊!真留恋学校生活啊!自由啊!
来这个公司虽然才短短一个月,收获挺多的,由对一窍不通到现在对它的原理和生产流程都有所了解,也让我深深体会到了客服的重要性,虽然这是一些简简单的基本操作,但是只要我们的记录不正确和安排的疏忽都会影响到公司的声誉和给客户造成不利影响。所以我们每一步都有要集中注意力,争取把每一步都做好。
刚刚出校门找实习单位的时候总有这种或那种的想法,要找什么样什么样的单位,结果到头来一个多月过去了,还没有找到实习单位,直到月号,我妈妈介绍我去她已前同事开的一家电脑公司实习,老总跟我谈的一些话让我感触深刻,他说当今社会你想干的轮不到你干,你不想干的偏要你干,像我这种文聘不高的人,心态一定要放正,知道自已在什么位置上。在公司的时候先全面发展,等过段再看看自已精于哪个方面,然后向那个方向努力发展。就这样我进入了现在这家电脑公司技术部,刚开始觉的客服很简单,跟同事接过几次电话以后才发现原来不是那么回事,来到公司有一段时间了,终于对客服有点基础认识了,开始接触到跟计算机相关的方面了,不然真的是痛苦。月初的一天,公司来了一个我个人感觉很像土匪的人,老总给我介绍了,差点吓我一跳,原来是另一个经理,带我学,终于进入我感兴趣的,可是还没学两天问题就来了,原来知道跟很像,但实际上差别还是有的,以为基础,这个还好有学过,主要是操作界面是全英的,以前英语没学好现在痛苦了,进展有点慢了。
实习报告总结模板范文4一、实习的目的和要求
实习目的:毕业实习是一个重要的综合性实践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术,针对具体应用问题,进行分析、设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练习和掌握新而实用的开发技术,为毕业设计做好技术准备和课题调研等工作。按规范化方法逐步完成毕业设计工作。
实习要求:学习日语,并且通过日语三级考试深入学习java技术了解软解开发的过程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术,分析、设计和解决实际问题
二、实习的主要内容
在实习阶段我接受了四个月的日语学习,三个月的技术强化和三个月的项目实践。通过四个月的日语学习我通过了日语j-teste级的考试,也学习了很多java技术。在这期间我们做了一个模拟项目:课题是物流仓库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使用的框架是struts和hibernate,用的技术是java,开发平台是myeclipse,数据库是mysql。
java语言从它向世人打招呼的那一天开始它就把自己定位在了致力于网络应用软件开的语言,它的跨平台、安全性、完全的面向对象,使它成为了互连网应用软件开发的一个新的宠儿。java是一种跨平台,适合于分布式计算环境的面向对象编程语言。具体来说,它具有如下特性:简单性、面向对象、分布式、解释型、可靠、安全、平台无关、可移植、高性能、多线程、动态性等。
struts有一组相互协作的类(组件)、serlvet以及jsptaglib组成。基于struts构架的web应用程序基本上符合jspmodel2的设计标准,可以说是mvc设计模式的一种变化类型。struts是一个webframwork,而不仅仅是一些标记库的组合。但struts也包含了丰富的标记库和独立于该框架工作的实用程序类。
struts有其自己的控制器(controller),同时整合了其他的一些技术去实现模型层(model)和视图层(view)。在模型层,struts可以很容易的与数据访问技术相结合,包括ejb,jdbc和objectrelationbridge。
在视图层,struts能够与jsp,_sl等等这些表示层组件想结合。
hibernate是一个开放源代码的对象关系映射框架,它对jdbc进行了非常轻量级的对象封装,使得java程序员可以随心所欲的使用对象编程思维来操纵数据库。hibernate可以应用在任何使用jdbc的场合,既可以在java的客户端程序使用,也可以在servlet/jsp的web应用中使用,革命意义的是,hibernate可以在应用ejb的j2ee架构中取代cmp,完成数据持久化的重任。
hibernate的核心接口一共有5个,分别为:session、sessionfactory、transaction、query和configuration。这5个核心接口在任何开发中都会用到。通过这些接口,不仅可以对持久化对象进行存取,还能够进行事务控制。
由于是对日软件外包,所以我们要先学习日语。日语是世界三大“美语”之首。学习入门比较容易,学好很困难,基础特别重要。每天学习一课,大概有四五十个词汇,五个左右语法点;抄写单词,句子;背诵会话、例文。学习日语就是每天的主要任务,每天早晨六点起床,晨读,早饭过后继续晨读,准备听写。每学完一课,就要检查词汇,语法,句型。每周还有日语测试。
开始时很不适应,开始连着几次都没有及格,入门比较忙,学习压力特别大,班上曾经有三位同学中途退出,我曾经动摇过,想过要离开,当想到寻找工作的不易,还是咬牙坚持下来了。后来好多了,每次都在九十多分,经历过这样困难的处境之后,我会在以后道路中更加坚强走下去。课程安排是上午三节课,下午三节课,晚上三节自习,作息时间跟高中差不多。日语就是一切,吃饭时总会忍不住去看几眼词条,睡觉前也得温习一下。这里的压力远比我以前任何时候所受的要大很多。每周有六天课,每天都在高节奏高压中度过。后来是日语口语和听力的强化训练,主要培养听,说能力。
接着开始java基础的学习。java和以前学过的c语言是不同的,java是纯面向对象的语言,开始的时候受到c语言的影响,还很不适应java的编程思想、慢慢的练习多了,也就能适应了。现在才发现,java比起c语言容易的多,它摒弃了c中很多功能强大但又很不合理,容易出错的内容。java有很多特点:纯面向对象,分布式,健壮特性,安全性,体系结构中立,可移植,解释执行,高性能,多线程,动态性。现在java已发展为一种开放性的技术标准。
仅仅学习java,对于做项目而言是远远不够的。做项目是从实际出发,先对客户的需求进行分析,这部分很重要,必须把其中的一些细节弄清楚,画出用例图,功能图,确定关键,每一个功能的实现,并且对权限进行分配,做出相关的界面。接着编写程序,这部分不应浪费太多的时间,因为做一个项目需求分析占到40%,软件测试占到40%,而写代码只占到20%。这方面有很多不懂的地方,很多功能是想出来了,但是代码却实现不了。大家在一起讨论,老师再进行讲解。在这期间很锻炼人,当学会一个技术时,就会有很大的成就感。而在其中,对了sql语言的使用是相当的重要的,因为没有了sql语言的支持,对数据库表的操作,是根本无法实现的,对数据的增删查改,都是一样的。发现对于软件来说,对数据库的操作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有很多软件都是这样的,无论是什么都要对数据进行操作,统计、分类、查询、修改、删除等。
最后就是软件测试了,主要测试有没有漏掉的功能,有没有冗余的东西,有没有代码的bug,界面合不合总的来说,对于项目实训,我个人认为是非常重要的,这突破了以前我的思维模式和惯性作法,以前对于程序来说,一开始就制作从来也不计划,如果遇到了与想象中的不一样的难题,就把这部分删除掉,最近制作出来的程序,往往是功能不完善、不明确,没有具体的规划和文档,到最后让别人很难理解,自己也是很难讲明白。没有一个良好的程序设计思想,当然了学习项目实战后,丢掉了那样坏毛病,建立了良好的设计思想和编程过程。有很多不理解现在变成了现在的理解感谢,因为往往一些正确的思想,总是一开始不被人接受、
三、实习收获与体会
在学校里学了不少知识,和计算机知识,但是对与我来说还是远远不够的。还没有学会怎么将理论知识付诸实践,所以到了ibm无锡实训基地。在这里给我带来了很多很多,最重要的是积累了工作经验,为以后的工作打好了基础。
通过实习我有不少体会,做事情要有以下几点:首先要有好的态度,态度决定一切,摆正自己的心态,不要去依赖别人,依赖网络,遇到不会的,以为什么东西上网搜搜就可以了,一定要有自己动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自己。
实习报告总结模板范文54月08日至4月12日五天的计算机实习结束了。期间,我们透过计算机上机的实践,熟悉了Word、E_cel、PowerPoint等办公自动化软件应用,加强了计算机编程潜力,培养了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技能和交流合作的意识。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计算机作为信息交流的载体与平台,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E_cel是进行各种数据的处理、统计分析和辅助决策操作重要办公软件,本次实习任务中,我们着重练习了公式与函数在E_cel中的运用,表格制作和修改技术,其中我认为如何将数据与表格联系起来是任务的难点,透过多次向同学老师求教及自我对操作的摸索,最后成功绘制出“长春工程学院的成绩报告表”。在软件的应用中,我还学到了不少关于E_cel的操作小技巧和任务完善的细节操作,这也使我深刻地感受到注重细节的重要性并培养了做事严谨认真的态度。
PowerPoint是制作和演示幻灯片的软件,能够制作出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以及视频剪辑等多媒体元素于一体的演示文稿,把自我所要表达的信息组织在一组图文并茂的画面中,广泛用于介绍、教学及展示自我的学术成果等方面。透过自我对“2010年上海世博会”专题的一组幻灯片的制作,我更深刻、全面地了解了多媒体技术,掌握并巩固了幻灯片制作修改方法,个性是在幻灯片的模板应用、修改,设置超链接及幻灯片动画制作方面,我的潜力都有所提高。在搜集资料方面,网络的应用使制作的效率大为提高,这也使我体会到:作
为当代大学生,熟练掌握网络搜集资料方法是我们进行学习、科研、工作必不可少的技能。对与一名工科大学生,实践和理论相结合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经过一个学期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理论的学习,进行计算机上机编程十分必要。本次实习的编程任务有难有易,对我来说,既是一个锻炼,又是一个再学习再巩固的过程。在编程过程中,我的逻辑推理潜力有了进一步提高,认识并掌握了一些经典算法,最重要的是学到了分析问题,设计方案并解决问题的方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在上机操作的过程中,掌握了必须的程序调试技能,并且透过查阅资料再学习的过程解决了一开始难以下手的编程难题。对于日后我们的工程专业计算机方面的运用有着重要作用,是我们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开发软件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基础,在编程实习中我学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与严谨的态度使我受益匪浅。
本次计算机实习使我收获的不仅仅仅是经验与技巧,更给我以方法的启示和潜力态度的培养。在此也感谢学校为我们带给的良好实习环境与机会,感谢老师在实习过程中给予我的指导。
篇10
关键词:有效教学、计算机专业课、计算机组装与维修、中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09-2165-04
Research on Teaching Effectively of Computer Courses―Take the Course of Computer Assembly and Maintenance as the Example
SHAO Hai-yan
(Nanjing Xingang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Nanjing 210028, China)
Abstract: Teaching of computer courses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is an extremely complex activity, how to improve teaching effectively relates to various factors. Take the course of Computer Assembly and Maintenance as the example, this paper explored how to carry out the effective teaching strategy by teachers, and to optimize organiz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eaching,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desired teaching goal.
Key words: effective teaching; computer courses; Computer Assembly and Maintenance;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在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兴专业,其专业教学与其他传统课程有很大差别,但许多教师还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计算机专业课课堂教学出现低效、无效现象。
以《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为例,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发现,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学习完整门课程之后并不能胜任计算机组装、维修或销售工作,他们对于一个新机型往往缩手缩脚、束手无策,这一现象充分说明我们在《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教学中出了问题,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如何改变现状,提高《计算机组装与维修》的教学效果,培养符合市场要求的技能型人才,恰是我们迫在眉睫需要研究的内容。
1有效教学的基本概念
一般来说,有效教学的理念一般应包括下列内容[1]:(1)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2)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3)有效教学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4)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5)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
有效教学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那么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即:(1)有效果: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的教学总目标相一致,体现教学的目标达成性;(2)有效率:师生双方为实现教育目标面投入的时间、精力及各种教育资源,实现教学目标;(3)有效益:教学目标要与整个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相吻合或者说吻合的程度较高。
2课程教学目标及教学现状
2.1课程教学目标
《计算机组装维修》课程教学目标是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来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及培养方案,强调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并重。同时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硬件设备的外观、性能指标、选购策略;计算机组装的步骤;操作系统的安装和系统设置、优化;计算机常见故障及诊断方法;系统软件及工具软件的使用等。要求学生在了解当前计算机硬件发展的最新技术和掌握组装与维修计算机知识的基础上,能够独立动手组装计算机和解决计算机的常见故障。
2.2课程教学现状
笔者于2007年6月为期1周在南京6家中等职业学校分别对《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教学的教师和学习该课程的学生作了758份问卷调查,实际回收721份调查问卷,有效问卷684份,问卷回收率95.1%,问卷有效率94.9%。通过这种对教师和学生的问卷调查,笔者全面了解了与该课程有效教学的相关因素及情况。调查数据凸显了当前该课程以下5个问题:1)教材内容跟不上计算机发展 速度;2)各校的教学硬件条件悬差很大;3)学生的学习效果差异大;4)学完课程不会拆装计算机;5)考核方式单一。
3课程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
依据《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的教学目标,结合课程教学现状,该文认为通过以下几个主要策略可以实现该课程的有效教学[2]。
3.1有效的教学内容
把握好教学内容是《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有效教学的前提,基于“理论够用为度”这个原则,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1)优化教学起点
对于《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的教学,需要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一般根据学生的基础差异分为A、B两个组别,对A组学生从基础讲起(计算机概述、各种设备的识别),而对B组学生直接从计算机的组装、软件的安装讲起。该文认为,一开始一定要让学生多看多摸,“找感觉”,可以先让学生对计算机有个宏观的认识,在学生面前给它“开膛破肚”,让学生对计算机的内部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在讲到每一种配件时,教师也要拿出尽可能多的实物来,让学生与之“亲密接触”,“见得多”自然就“识得广”,有了一定的认识了之后,再讲它的性能指标等就会轻松得多。
2)选择合适专业教材,自编与之配套的校本教材
通过多年教学实践,笔者建议选择高等教育出版社的《计算机组装与维修(第2版)(计算机及应用专业)》作为教材。除了选择专业教材,笔者还参与所在学校编写了两套校本教材。一本是《计算机组装与维修项目任务书》,该教材结合教材和学校的硬件、学生特点,按照项目教学法,以完全项目任务的方式,使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得到较好的实践锻炼。另一本是《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英汉速查手册》,该教材针对中职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薄弱、在计算机组装与维修的实际操作中经常遇到英文“拦路虎”的情况,特别编写了计算机中的常见英文单词汉译、缩略语、硬件标识中英语、常见故障提示英语、网络英语、MS-DOS常用命令等。
3)采用实物教学配合教学内容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涉及到大量硬件,为了让学生在日后工作中能够尽快适应工作岗位,在课堂教学时必须采用大量实物配合教学内容的传授。例如在讲授硬件安装及硬件参数设置等内容时,老师可以直接使用多种不同类型的CPU、主板、硬盘、显卡、内存、电源等计算机配件,并且通过实物展示台,将各种参数设定及硬件安装过程清晰地展现给学生,这样课堂内容就会更生动、具体,学生学习积极性高。
4)更新专业知识,紧跟时展
计算机老师应通过多种渠道(电子产品市场、计算机杂志、网络等)关注行业动态,针对市场上出现的新技术和新产品,结合企业需求的变化情况,有步骤有选择地更新和充实教学内容,补充专业知识。
5)重操作,轻理论,加强实用性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特点和中职学校特色,依据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实践课中多练习,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比如说,我们要重点学习计算机配件、外设的安装的流程、技巧、方法,学习计算机软件的安装与调试,学习计算机的维护与保养的方法,学习计算机的故障排除的常用方法和技巧等等。而对于计算机的纯理论性知识要略讲或不讲,如硬盘、打印机、打描仪的工作原理等。
3.2有效的教学行为
针对《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在众多教学行为中,该文认为有三个关键教学行为可以促进有效教学。
3.2.1有效备课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的教学主要就是教会学生两样,一是组装,二是维修,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尽量多地创设情境化教学,让学生把相关专业知识学习与生活中的应用联系起来。例如讲到与内存条相关知识点时,可以设计这么一个案例:“某单位的计算机一直工作正常,可是由于没有UPS电源保护,有一次突然停电,计算机就直接关闭了。第二天来电后,启动计算机,发现计算机启动不了”;再如讲到硬盘相关知识点时,可以设计这么一个案例:“某单位的职工,下班时计算机能正常关机,可是第二天上班时,启动计算机,却发现计算机显示器上出现一行英文提示‘DISK BOOT FAILTURE,PLEASE INSERT DISK AND PRESS ANY KEY’,按‘RESET’键重新启动多次都是这样的现象,始终不能进行电脑系统。”
为了使教学过渡顺利,教师在备课时就应有所考虑,尤其须预先准备好与过渡有关的材料内容。例如,对于部分学生提前完成“Windows XP系统安装”实验项目时,教师要考虑到让这些学生继续做一些扩展的实验,如Windows XP的桌面设置、操作系统打补丁等,而不是让学生坐在那儿等着下课。
3.2.2有效讲授
讲授是任何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对于计算机课程教学,特别要注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吸引学生注意的有用技巧之一,是使教师引入话题,是新颖而有趣的。例如,教师在讲授CMOS的相关知识时,可以设置一个有开机密码(CMOS密码)的电脑,正常情况下,没有密码就不能进入电脑系统。教师此时演示只通过一个跳线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清除密码并进入系统,从而激发学生了解并学习CMOS的相关知识点。
吸引学生注意的有用技巧之二,是“把目标告诉学生”。例如,在上台式机组装课前,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电脑主机的拆御和组装”,对于这种学生容易感兴趣的话题,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吸引学生注意的有用技巧之三,是“让学生知道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例如,在讲解主板的使用与维修相关知识时,上课开始时就要引导学生了解教材和项目任务书中的“关键、难点”部分,即“主板的常见故障及维修方法”,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关注形式的多样 热闹和参与的开心,又能抓住主板知识点教学的核心内容。
3.2.3有效提问
提问作为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或生生互动的主要形式,什么样的提问是有效的?
第一,使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例如,有教师提问“某设备加载驱动程序后,显示感叹号,是什么原因?”,对这个问题,绝大多数学生都可以回答出“驱动程序加载不正确就会出现这种现象”。其实,可以对这个问题进行转化为“某设备加载驱动程序后,设备无法使用,现在要正确的安装驱动程序,解决这个问题有几种方法”。对于这个问题,学生要想正确回答问题,必须进行归纳推理、分析综合等高层次思维活动。这种情境中的问题就属于开放性问题。
第二,使问题保持一定的难度。问题可分为记忆型的、理解型的和应用性的。记忆型问题如“CPU的温度范围、机箱中风扇的作用、显卡有哪些生产厂家”这种问题对学生要求不高,学生们只要能够准确回忆起曾经学过的相关知识。理解型问题如“CPU有哪些常见故障,如何处理?”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应该能够表现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定理解和总结的能力,学生要回答这些问题,必须在以前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对学习过的知识形式加以变化使用。应用型问题如“计算机如何选配及安装”和“运行计算机后,保养时需要哪些注意事项”就要求学生把知识应用于不同的问题和不同的情境中。比较高级一些的应用型问题要求学生形成一些独特和创新的“产品”,如设计一个实验项目任务书、预测一个组装计算机运行时可能发生的故障,此类问题能激发多种多样的回答。
3.3有效的教学设施
再好的课程设计也必须有相应的实训场室[3]和足够的设备作保障,才能保证教学效果。
1)计算机一体化教室(机房)。
计算机一体化教室(机房),是指由学校配备专门设施(包括专用电脑桌、网络设备、摄像机、投影机、视频展示台和空调等)、学生自备计算机、供班级专用的理论课和计算机实训课一体化教学用的教室。教师在这样的一个教学环境中,可以将《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进行融合,模拟真实的网络环境进行项目化教学,比如操作系统、工具软件安装与使用等都能在学生机上完成,可以实现较好的教学效果。
2)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实训室。
该文认为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室使用面积一般按照学生数与面积比为1:2.5建设。笔者所在学校在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实训室设立了工位30个,平时使用20个(每2人一组),每个工位面积不少于2M2,拥有两套机器,其中一套是机房淘汰下来的机器,另一套是设备完好的机器。教师在讲授完所有的计算机部组件后,在进行计算机拆装实验前,我们有一个计算机的模拟拆装,就是以第一套机器作为教具给学生拆装,在拆装中学生认识部件、掌握正确的拆装方法及流程。第二套完好的机器中有两个硬盘,一个小硬盘(因为容量较小从机房淘汰下来)一个大硬盘,小硬盘主要用于硬盘初始化的实验(Fdisk、Format、PQ),而大硬盘用于Ghost的使用、Windows XP的安装、微机的调试、系统维护、应用软件安装等实验。
3.4有效的教学实践
3.4.1校内综合实训与课程设计
校内综合实训与课程设计可以彻底弥补了平常练习的局限性,结合本课程,围绕表1所示的任务进行校内综合实训及课程的设计报告。
表1校内综合实训内容及课时安排
3.4.2校外实习实践
在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课程理论学习之后,或者说当学习告一段落的时候,需要了解学生的所学如何应用在实战中。依据各学校的实际情况,一般建议采用随岗实践和集中组织社会实践的形式。随岗实践根据学校统一进行,但指导教师要对其过程进行适当的监控,并且要对学生进行资格审查。集中的社会实践主要是充分利用共建的实践基地。
在实践流程上,一般按照岗前培训、上岗实训(跟师傅学)、顶岗实习(单独操作)的顺序来安排。一般安排三周左右的时间,对于个别表现较好且有兴趣的同学,我们会利用寒暑假期让学生在企业能够达到2个月时间的企业顶岗实习。
通过这些实践环节,学生一般都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维护与维修技能,能独立顶岗作业,充分意识到所学有所用,提高了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了他们的职业素养,具有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和严谨的工作态度,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和市场观念,具备良好的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实现了校企无缝对接,保证了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
4有效教学应用实践后的多角度评价
笔者在《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以上的教学理念和策略融入到教学中,应用实践后得到以下多角度评价教学效果。
1)社会评价。
对于实践教学的教学效果,一批又一批的毕业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得到了企业用人单位的认可和好评。南京市珠江路百脑汇内某电脑公司对我们的毕业学生做出这样的评价:“贵校2010级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我公司工作近半年的实习时间内表现出了较高的综合素质,他们工作态度认真,谦虚好学,计算机维修的技能基础扎实,能够很快地接受新知识,具备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受到客户和公司同事的一致好评”。
2)学生评价。
通过交流发现,大部分学生在学习了《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后,他们认为在专业知识、动手能力增强的同时,自信心也大大增强,通过分析和解决问题他们尝到了学习中的快乐,不少学生能够自己修理家庭电脑,至少能够拆卸、组装电脑、识别零部件、解决简单的问题或者知道从哪里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设法解决。他们普遍认为这门课程是很实用的,教学的成效使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得到了“实惠”。
3)竞赛获奖。
我校08级三名学生组成的代表队在2009年江苏省教育厅组织的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比赛中获得个人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二项。两名教师在2009年江苏省教育厅组织的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和三等奖。在南京市教学改革成果评比中,我校的《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改革效果显著,获南京市一等奖。
以上多个角度的评价证实了我校《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教学是在踏踏实实地进行,并在稳定中求发展,教学效果得到了社会、学生和同行专家的高度认可。
参考文献:
[1]张莉萍.关于教育类课程有效教学的思考[J] .陇东学院学报,2010(4).
- 上一篇:计算机组维实训总结
- 下一篇:审计固定资产实训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