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工艺实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2 04:15: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加工工艺实训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深刻吸取江苏响水天嘉宜化工厂3.21爆炸事故教训》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XXXX管理处依据XXXX关于《全市水利系统深刻吸取江苏响水天嘉宜化工厂“3.21”爆炸事故教训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方案的通知》,XXX发【2019】XX号文件要求,顺利的开展了关于《江苏响水天嘉宜化工厂“3.21”爆炸事故》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物品、电气火灾的安全生产检查落实情况,现将本单位的检查落实情况总结如下:
一、 落实情况
XXXX管理处就召开了全体职工大会,在会上,就《江苏响水天嘉宜化工厂“3.21”爆炸事故》造成的危害向职工做了宣传,并要求全体职工必须认真学习国家关于电气火灾、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的危险物品综合治理工作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及电气火灾、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的危险物品综合治理工作内容等。
二、 安全生产责任状的签订情况
单位就安全生产领域“五个一工程”与各科室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状,责任状中,主要包括办公场所“四防安全”工作。
三、工作效果
XXXX管理处全面排查使用的电器、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产品生产质量,有无电器、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产品及其线路使用管理方面存在的隐患,并排查单位电气使用维护违规违章行为,通过本次宣传活动,使单位职工电气使用维护安全水平明显提升,经排查本单位没有危险化学品及易燃易爆物品。保障XXXX单位安全生产工作顺利进行。
四、 组织领导
XXXX管理处对安全生产工作非常重视,经常组织各科室对单位的重点部位进行安全排查,并在各种会议上就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督促。在单位领导的重视下,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空前提高。 在以后的工作中,XXXX管理处还将加大对安全生产工作的落实和投入,并将经常排查和清除所有电气火灾、易燃易爆的危险物品的安全隐患,继续对安全生产工作常抓不懈。
XXXX管理处
篇2
一、“以项目为引导,以任务为驱动”的实训教学方式操作程序
以项目引导,以任务驱动是指学生在项目任务的驱动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需的学习资源,通过问题解决式的自主学习方式获得知识的建构过程,其主要特点就是要围绕项目任务展开教学。想让学生学到知识,就要调动起学生学习兴趣和欲望,通过给出具体的任务,明确他们的学习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学生的价值,体现教学的成就,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兴趣。
1、课前准备、营造学习环境
课前准备包括预备相应的学习任务、相应的教学场景、相应的材料等。
2、布置任务、明确目标
在上述情境下,导入课前设计好的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任务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同时引出完成本任务需要的新的知识点。
3、自主学习、完成任务
学生在分组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若出现问题,为了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可通过学生自主讨论、教师提供一定的帮助去解决问题。
这种“以项目为引导,以任务为驱动”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方法,走出了传统教学方法中注重学习的循序渐进和知识积累的老路子,其优势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自己操作,加工出作品,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带回家里,得到家长和老师的双重肯定,增加学习专业知识的信心,同时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以项目为引导,以任务为驱动”的实训教学实例
下面是笔者在《轴类零件的加工(G71、G70指令的应用)》实训教学中的实训过程。
例题:如图所示,毛坯为直径50mm棒料,材料45钢,编写数控加工程序。
1、问题分析
在学习了G71、G70指令的格式、含义基础理论后,需通过亲自实践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
(1)分析零件图中需要加工的表面有哪些?
(2)确定数控车削加工工艺:该零件要分几个工部完成;该零件采用哪种装夹方式;采用何种车刀;切削用量如何选择。
(3)该工件的工件坐标系设定在哪里?
(4)零件上各基点坐标值分别为多少?
2、任务分析
要完成本次课题,学生需要做完下列几方面工作:
(1)分析零件图:该零件需要加工的表面有圆弧面、台阶断面、外圆表面。
(2)确定数控车削加工工艺:确定工艺路线、选择装卡表面与夹具、选择刀具、确定切削用量。
(3)设定工件坐标系:选取工件右端面的中心点处为工件坐标系的原点。
(4)计算坐标值。
(5)编写加工程序及输入程序。
(6)工件的加工操作:装刀、对刀确定加工参数;程序检测加工过程出现的问题。
(7)工件的检测及评分。
3、相关知识
普车基本理论与普车技能、数控基础理论知识、机制加工工艺学理论知识、制图知识、测量原理。
4、材料清单
刀具为90°偏刀、切断刀,量具为游标卡尺、钢直尺。
5、实施过程
第一阶段,活动开始。讨论分析零件图,提出任务要求:学生分成6人一组(每小组分3个单元:制定工艺和编程2人;操作加工2人;检测评分2人);判断工作表面,精度要求最高表面,看懂零件图;每一小组按要求加工出零件。
第二阶段,项目活动开展。每小组按要求编写程序、输入程序;操作机床加工工件,生产出合格零件;检测评分;各个小组介绍自己的加工过程,展示成果。
第三阶段,总结。学生根据以加工的零件,总结由图纸到零件的整个加工过程。
三、效果与反思
总结与思考实践证实这样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高是有益的:
(1)每位学生都独立承担一项任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爱好,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工作责任心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若编制的程序出现了问题,模拟仿真时就会发现,学生就会要设法解决;对刀出现了问题,不能加工零件或加工出的零件不合格,学生就会寻找原因,研究对策。
(2)与工厂相仿的教学情境,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规范作业能力,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职业意识。
(3)自我检验评价培养了学生熟练使用常用量具的能力和质量意识。
(4)分工合作培养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团队精神。
(5)自我归纳总结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反思能力。
四、注意事项
学校要投入相当的资金,配套的设备与软件,以创设理论与实践一体的教学环境;对任课教师要求较高,既要有较强的机械加工工艺能力、编程能力还要有较强的数控设备操作能力;为使任务具有系统性、延续性,要抓好项目化的教材建设;由于学生分组后分工明确,为防止学生单项发展造成综合能力的削弱,执行各任务时的分工应注重有所交叉。
要做到数控教学“三个合一”:一是,教室、车间合一,变一室一用为一室两用,上文化课和专业理论课时,是教室,上工艺实习课时,教室则成了实习车间;二是,学生、工人合一,学生在实习的时候,既是一个理论学习者,又是一个技能操作者;三是教师、师傅合一,老师在讲台上是教师,在车间则是师傅。这样长期实践的结果必然会培养出优秀的职校毕业生以及为企业输送合格的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关亮,张向京.数控车床操作与编程技能训练.高等教育出版社.
篇3
关键词:工作过程 CAD/CAM 实训教学
一、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模式的内涵与理念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是通过职业岗位分析,开发出一系列典型工作任务,按照人的职业能力形成规律进行序列化,最后形成学习领域的课程,当然其符合教学规律和课程规律。它以岗位(群)涵盖的典型工作任务为教学载体,教学内容指向工作的目标、内在规律、前后衔接以及活动所涉及的相关知识。
基于工作过程理念的课程开发,是以培养能力为主线,按工作过程的不同工作任务的相关性来实现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整合的“串行”体系。这类课程具有明显的职业特点,符合或贴近本专业毕业生面对的岗位(群)的能力要求。
二、数控CAD/CAM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课程体系问题
数控CAD/CAM课程是一门动手能力要求非常强的课程,要求学生能够运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独立完成零件的CAD/CAM工作,并最终通过数控机床完成零件的加工过程。但当前许多技工院校只教授学生CAD/CAM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一些软件的操作。理论课与实训课课时比例也达到了1∶1或2∶3,但实践课也就是简单的上机操作,与CAD/CAM技术匹配的数控机床、数控机床加工操作、数控加工工艺和数控刀具等的教学完全独立于CAD/CAM课程之外,在CAD/CAM课程教学中没有涉及到这些知识。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应用计算机绘制零件图,并根据数控系统生成加工程序,但对于通过CAM生成的加工程序在数控机床上是如何应用的,加工工艺路线制定得是否合理,工艺参数的设置是否合适,生成的加工程序正确与否,能否达到实际生产加工要求,他们并不明白。这样的课程教育体系不能满足培养要求。
2.课堂教学模式问题
随着CAD/CAM技术的发展,CAD/CAM技术在企业中应用也越来越普遍。为适应市场需求,技工院校机械类专业基本都开设了数控CAD/CAM课程,但大多技工院校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也就是在培养模式上,仍然延续传统的教育模式。没有真正了解企业对专业人才具体需求,没能和企业建立很好的互利、开放、合作的关系,没有针对性地根据企业需求来培养学生的技能。学生在课程结束后,能基本掌握有关基本理论,但真正要实现零件或产品的CAD/CAM却无能为力。因此,培养出来的学生规格不明确,技术不实用,能力不突出,企业用不上。这种课堂教学模式显然不能满足培养要求。
三、数控CAD/CAM课程体系结构
CAD/CAM的应用应包含数控机床的原理、结构、操作,数控加工工艺,公差配合,刀具等知识,而仅仅通过一门CAD/CAM课程来解决,显然不现实。所以,这些知识应在学习CAD/CAM课程前学习,而CAD/CAM课程则重点是对这些知识的正确运用。
学校对CAD/CAM课程设计的运用知识技能机构包括机械CAD技术和机械CAM技术。机械CAD技术包括CAD/CAM二维绘图、CAD/CAM三维实体造型、曲面及三维曲线绘制。机械CAM技术有基于CAD/CAM软件的数控编程和数控加工工艺规程编制。此外还涉及数控机床加工及仿真技术,主要有CAM生成程序在数控机床的应用、数控机床的基本操作与编程、机械零件检测、刀具、使用机床进行零件加工。
1.数控CAD/CAM课程知识目标
(1)学生知道《机械CAD/CAM》这门课程的性质、地位和独立价值。并且要知道这门课程的知识范围、基本框架、学习方法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2)理解这门课程的主要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
(3)掌握CAD/CAM系统的软硬件组成、功能和配置原则,具有一定的选择合适CAD/CAM系统的能力。
(4)熟练掌握计算机绘图及图形处理、三维几何建模技术的原理和方法。
(5)熟练掌握CAD/CAM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理解CAE、CAPP、CAM的基本原理及方法,掌握CAD/CAM集成与计算机集成制造的概念及关键技术,具有进行CAD/CAM系统规划与实施的初步能力。
(6)知道CAD/CAM相关新概念和新技术的发展。
2.数控CAD/CAM课程能力目标
(1)专业能力。本课程定位于为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和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专业骨干课程,学完本课程后学生应达到下述目标。
一是具备一般复杂程度零件的造型能力,使得学生的读图能力在学完机械制图的基础上有进一步的提高。
二是在熟练操作计算机绘图(AutoCAD)的基础上拥有更为娴熟的工程制图能力。在掌握现代设计方法的基础上,具备简单机械产品的设计能力。
三是在懂得机械零件制造工艺的基础上能够进行CAM的NC加工仿真能力。
四是通过了解实际机械产品的设计、制造及装配过程,逐步使学生具有严谨的工作态度、熟练的操作技能、大胆的创新思路、肯奉献的企业精神等综合人文素质。
(2)关键能力。
一是获取信息能力。能够从较复杂的任务中获取关键信息,并熟练地应用先进手段获得解决任务的信息。
二是自主学习能力。能够自主学习并掌握新知识、新技术,能独立制订工作计划并进行实施。
三是解决问题能力。具备整体与创新思维能力,能够自主正确分析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是努力完成任务的能力。具有决策、规划能力,能够从工作岗位获取新的知识,胜任工作岗位,并在一定目标下,负责、踏实、稳定、注重质量地完成比较困难的工作任务。
五是人际沟通能力。具有较复杂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
六是团队合作能力。具有合作精神和管理协调能力,具备优良的职业道德修养,能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四、基于工作过程的数控CAD/CAM实训教学案例
1.典型工作任务背景
香皂是我们每个家庭日常使用的必需生活用品,那么各种形状的香皂是如何加工出来的呢?
2.实训目的
(1)通过零件几何造型的实例,掌握正确的方法和步骤绘制零件的几何造型。培养学生通过软件进行三维造型的能力。
(2)重点。三维几何造型的方法和步骤。
(3)难点。进行三维几何造型的思路与方法以及加工切削参数的合理选择。
3.实训任务
香皂模具的设计和加工:
(1)所需设备。计算机、CAD/CAM软件、加工中心、通信传输软件及设备。
(2)项目组的产生。由教师帮助学生分组,要求能力强学生和能力弱的学生合理地搭配,男女生尽量搭配,不熟悉的学生尽可能在一个组,性格不同的尽可能分到一个组。整个班级拟分成6个项目组,让每个项目组产生一位项目负责人,该负责人要负责整个项目,从项目规划,人员分工,产品设计、加工、检测,最后总结汇报。
4.实训内容
(1)实训方案的确定。一是项目负责人组织项目组成员集体讨论,分析实验要求,初步确定实验整体方案。同时负责整理大家意见,共同制定出整体实验方案。
二是小组集体讨论加工方案,制定出本组的加工工艺。
三是由项目负责人向指导教师汇报实施方案,实验指导教师同意后可以开始实施。
(2)实训任务分工。一是项目负责人向项目组成员讲清实验方案,统一实验思想。
二是在所有人员对实训任务都比较清楚的基础上进行分工。
(3)项目实施步骤。讨论根据项目要求,制定实训方案、产品造型设计、工艺方案、材料、刀具的采购、动用设备加工产品、加工产品的检测、项目组进行总结、写出实训报告、由项目负责人进行汇报、各项目组进行总结评比。
第一步,实训规划——制定方案
根据项目任务确定加工方案,大家集体讨论,这是实验成功的关键。根据客户来图进行分析,材料、精度、数量、加工时间,结合这些问题和项目要求来确定实施方案。
第二步,产品造型设计。要求不同层次采用不同颜色,以便区别。
第三步,加工工艺方案确定。加工工装的确定,切削参数的确定。
第四步,材料、刀具采购的经济性。
第五步,产品加工。对切削参数进行调整优化。
第六步,产品检测。量具的正确使用,在线和离线检测相结合。
(4)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要求写出自己所完成的那部分遇到的问题,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是如何解决的,把判断、分析以及解决过程要记录下来。
(5)实训总结。实训有哪些收获,通过实验你掌握了哪些知识和技能,另外指出你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有哪些疑问等等。
(6)根据以上情况写出实训报告。实训报告可以一组一份,也可以每人把自己做的写出来,项目负责人最后整理,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实训报告。
(7)各项目组负责人进行汇报。由项目负责人进行汇报,全班同学边听边提问题,各组学生打一个分,教师打一个分。评选出优秀的项目组进行表扬。
(8)教师总结。根据各项目组完成过程的具体情况,指出做得好的地方,同时还要指出问题所在,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另外还要对学生的职业素质进行讲评,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回答问题的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总结能力等。
五、结束语
篇4
关键词:示范到位;指导到位;项目教学;课后总结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8-0280-01普车实习可以让学生将车工理论知识直观化,能让学生巩固和理解车工加工工艺知识,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去巩固和提升。经过在实习中真正顺利掌握车工操作技能。
1.示范指导到位
职业教育的教师应是"双师型"教师。教师本身不但要有丰富理论知识更要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教师在带领学生进入普车实训车间,教师首先应按照安全要求严格要求自己,这样会给学生起到示范和榜样作用。同时严格要求学生,不断强调安全的重要性,检查学生的穿戴,严防事故的发生,遇到学生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坚决要求学生改正,确保万无一失。学生进入车间,教师一定要详细介绍车床的构造和原理,开车,停车的正确步骤和加工工艺,教师边示范,边讲解,指导每一位学生亲自动手开车,停车,调整转速,大,中,小托盘的横,纵进给,转动刀架等。对学生边示范,边讲解,对遇到操作错误的行为及时纠正,并亲自指导学生正确操作,这样不但让学生熟悉和了解车床,而且对学生以后的顺利实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砂轮磨车刀时,首先给学生们讲了砂轮机安全操作规定及各种车刀的刃磨知识,亲自给学生磨车刀做示范,并逐个指导学生磨车刀,这样学生很快掌握了前刀面、后刀面、主切削刃、副切削刃、前角、后角等基础知识,同时经过教师的示范,学生很快磨出合格的车刀,这为以后加工工件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巡回指导到位
学生在实训操作过程中,面对的是几十名学生共同在实习场地实习,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车间巡回检查和指导,及时发现学生在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如:安全问题,动作规范、测量姿势、各种工、量、刃具的摆布是否合理,加工步骤和加工工艺是否符合要求等);发现学生在实习中遇到的问题,要及时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在保证操作安全的前提下,对学生在加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启发和点拨,启发和点拨到位是实习教师的一项重要教学任务与教学方法,也就是说教师要在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探究能力。3.项目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项目教学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这是搞好"项目教学法"的关键。 更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经过一个阶段的实训教学后,学生对车床的结构和基本操作已经掌握。但是由于接受知识的程度不一样,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同,出现了知识层次、动手能力层次的差异。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每个学生接受、理解、分析、运用能力不同,再做同一个课题时,会出现一些学生"吃不饱",一些学生"吃不了"的情况,如果教师不及时正确引导,会让部分学生不愿学,部分学生不想学的情况发生,从而产生更大差异。这就违背了因材施教原则。这时候应采用项目教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欲望。这就要求教师明确任务项目教学,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方法,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是构建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提供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构建活动的主体。加工零件又好又快的学生自己去确定一个项目,也就是想加工什么零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设置项目;对加工水平和质量一般的学生,及时进行反思,分析不足,多做几次同课题练习,温故知新;对加工水平和质量不高的学生多多鼓励,及时总结,教师多多帮带。这样,在实习车间实习的学生人人有事干,人人有目标,比学赶超的学习氛围浓厚,学生学习兴趣极大激发。
4.课后要及时总结
学生按要求完成课题后,上交工件,教师要按要求测量,检查工件是否合格,并进行评定。教师让学生测量自己加工的工件后,教师再亲自测量,并告知学生工件尺寸是否符合要求,符合要求是怎样加工的,不符合要求的是怎样加工的,你会怎样改正等。这样学生会明确下一次该怎么加工。同时具体分析工件哪些地方比较好,哪些地方需要修整,是什么原因。对整个班级的实习存在的共性问题要详细分析。分析到位就是教会学生以后碰到类似问题自己去分析,自己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车工实训的目的是让每一名学生顺利掌握专业知识和加工技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在普通车工实训教学中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如何在这项实训教学工作中做得更好,还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去探索。参考文献:
[1]蒋增福.《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 高等教育出版社
[2]李新德.《普车加工技能训练》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3]黄克孝.《职业与技术教育》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用表面K,轴向用端面C,这样的定位加工方法也能加工,但是这样选择的定位基准不统一,本身G、K之间就存在加工误差,再用它们作为定位基准,那样的话定位误差就会很大,况且这种定位方式,还得采用径向夹紧的方式,这样也同样不能克服因夹紧不慎使零件容易变形的困难。
现行工艺所采用的调头加工的定位方法如(图四)所示,利用 外圆为径向定位基准,克服了上述调头加工时径向定位基准不重合的问题,做到了统一基准,便于保证形位公差要求;将原来的径向夹紧改为轴向夹紧方式,克服了该零件径向夹紧容易变形这一个工艺难点。
篇5
关键词:金工实习管理教学创新
现代企业不断创新和转型需要的是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金工实习的理念也要朝学习工艺知识,增强工程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如何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解决金工实习发展跟上时代变化的的问题,需要我们进行探讨和研究。
提升实训室管理,实行6S管理制度
规范实训室管理,提升实训管理水平,建设整洁、规范、有序、高效、安全的实训环境,规范师生实训行为,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全面推行实训室6S管理。
1、整理(SEIRI)
根据实训教学计划,老师、学生要提前准备好实训必需品,暂时不用的实训物品,放器材库。目的:腾出空间,空间活用,防止误用,塑造清爽的工作场所。
2、整顿(SEITON)
实训室划分不同区域,必需物品定方法、定位置摆放整齐,并加以标示。根据实训设备用途划分区域,各区域有醒目标识;实训物品摆放整齐;主要设备标明设备名称、配置、编号、责任人等标识;临时需要使用的物品,按方便取用的原则,指定统一位置定位摆放,用后还原。目的:工作场所一目了然,消除寻找物品的时间,整整齐齐的工作环境,消除过多的积压物品。
3、清扫(SEISO)
将工作场所内看得见与看不见的地方清扫干净,保持工作场所干净、亮丽的环境。目的:稳定品质,减少工业伤害。
4、清洁(SEIKETSU)
将整理、整顿和清扫进行彻底,养成自觉习惯,始终保持,制定检查考核标准,以量化方式检查考核,形成制度。目的:创造明朗现场,维持上面3S成果。
5、素养(SHITSUKE)
培养师生养成良好的节约习惯,并遵守行规章制度、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严格执行设备安全操作规程,长期坚持,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目的:培养良好习惯、遵守规则的员工,营造团队精神。
6、安全(SECURITY)
重视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每时每刻树立“安全第一”观念,防范于未然。关注、预防、杜绝、消除一切不安全因素和現象,各实训室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建立符合本实训室实际的安全预案,时时注意安全,刻刻不忘平安,安全警钟长鸣。目的:建立起安全生产的环境,所有的工作应建立在安全的前提下。
建立良好的考核制度,根据不同的实训室制定考核标准和评分表,把一个班划分若干个小组,以组员轮流担任小组长监督和考核组员,指导老师监督考核小组长,中心主任考核指导老师,并把考核纳入年度考核评选中。做到实训室每个物品,每个角落,每个区域,每个学生和教师都纳入考核中。
二、教学内容的更新和调整
目前大多数学校金工实习都是一套教学计划,没有根据不同专业和实习时间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所以金工实习的教学改革主要从实训的内容和方法上进行调整和拓宽。传统的金工实习教学中,学生根据老师指定图纸和工艺卡片单一进行操作加工,完成教学任务规定的零件,老师考核及格实习任务就算完成。学生只是知道他完成了零件,根本不知道他完成的作品使用在哪里,能不能使用。面对这种教条式的实训,我对金工实习教学内容和方法提出几点建议。
1、教学计划有差异性和对比性
针对不同的专业实习时间调整教学任务和计划,时间短应该使用一些软的材料,如铝、铜。这样教学时间不变情况下就可以增加教学内容。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差异化实训,不同小组加工同一个零件实行不同的工艺卡片,在零件加工完成后小组讨论同一零件不同加工工艺,并说明本组的加工工艺的优缺,老师做最后的总结。
2、实训内容的实用性和创造性
调整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不再是单一加工零件,而是加工部件或者机器的某一个零件,学生完成零件后进行装配、调试,运行和测试,让学生明白加工零件是用在哪里的。
实训内容可以加入一些学生喜爱的流行素材,比如鲁班锁、卡通饰品等。在实习过程中给予学生一定自由发挥的空间,留出时间,提过条件,学生自行进行创新设计,并完成设计和加工制作。学生的创新设计,指导老师要严格把关,做好审查和修改后,学生才能进行加工制造。
三、提高教师的素质
在金工实习中,指导老师起到很大的作用。老师在实训中既要良好的专业理论表达能力,又要很强的专业技术能力。目前状况是专业理论水平高的专业技术能力差,专业技术强的专业理论水平弱。根据这状况,采取以下措施:
1、着力培养年轻教师,让有经验的教师带领年轻教师,并且定期进行实际操作培训。
老师每年必须有一次去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学习新的技术和工艺,了解现在制造业的发展方向。组织教师到其他学校参观学习,取长补短。
2、鼓励老师参加技能大赛,通过技能大赛磨炼老师的技术能力,同时了解与其他老师的水平差距;组织老师带学生参加技能大赛,通过学生参加技能检验老师的教学水平和不足。
3、多工种岗位轮换学习和培训,金工实习工种比较多,有焊接、车、铣、刨,磨,钳工等。老师应该每一个工种技术能力都要很熟练掌握,做到面面俱到,在授课时更加全面,也可以实现一组学生多个工种的实习由一个老师指导,加深老师与学生的交流和认识,为教学提供更好的条件。
四、增加新型设备使用和采用CAI教学
经过调查问卷,很多学生都认为金工实习是一个很老旧的学科,跟时代脱轨。这主要原因是设备更新周期太久,实用性新设备投入太少,应该加快新设备的更换旧设备的淘汰。实训室的设备也要跟得上社会的发展,设备越接近企业的生产设备,那我们培养的人长就越接近企业所需求的。
对于一些新工艺、新措施可以采用CAI教学,这样就可以对一个零件由原料到成品整个过程的进行介绍,这样不仅介绍了精工实习的加工工艺,还介绍采用的加工工艺对零件的使用生产的影响。这样就使学生对生产加工有一个宏观的概念,拓宽了思路,增加了兴趣。
高校对工程实践教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金工实习教学的改革和探索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如何提高学校师资能力,培养学生职业素质、掌握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现今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使各个高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朱玉英,殷艳树。现在工程教育下的金工实习改革.教学研究,2009,32
篇6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 教学应用
随着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数控设备的数量在机械制造企业中所占的比重逐年增加,随之需要大量的数控机床的操作技能人才。数控实训是职业类院校数控技术专业所开的课程中的一个重要项目,而其理论基础就是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课程是数控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项目教学法是行为引导型教学方法之一。本文探析的是将项目教学法运用于该课程的教学。
一、项目教学法的指导思想和内涵
“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学习、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技能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活动经验。”这是项目教学法的指导思想。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活动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展开,目的在于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联系起来,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从而获得新的知识结构。这恰符合了当前大力推行的“以学生为载体、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理念。这是将项目教学法应用于《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课程教学的理论基础。
二、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条件和步骤
项目教学法强调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在实施时应具备以下条件:教师在授课时必须要转变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授课方式为“教师导,学生演”,将教材中所授的知识归纳、梳理和分类,结合几个不同的项目,列出具体的任务和计划书。项目的选择需联系学生所学的专业和实习实际情况,有所侧重。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和加工知识,有能力在规定的时间内自行组织、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并完成项目活动,教师只是作为向导和顾问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项目完成后,注重具体的成果展示和点评。
一般来说,项目教学法的实施通过以下四个步骤进行。第一,确定项目。这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通常由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理解接受能力制定,包括项目目标和任务,使学生明确目标以及评价标准。教师注意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年龄、兴趣,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第二,制定计划。教师引导,学生制定项目工作计划,确定步骤和程序。第三,实施计划。学生分组,根据各自在小组中的分工以及合作形式,理解和把握要求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注重实施过程中的检查和监控。第四,检查评估。学生和教师分别对项目实训过程进行回顾和总结。
三、项目教学法在《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1.应用思路
我院在开设该课程之前,学生已经有了普通车床或者普通铣床的实习经验,对于数控加工的学习有了基础认识。故在该课程初始基础知识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多媒体,举例等完成。在学生对数控编程的基础知识掌握的基础上,对数控车、数控铣和加工中心模块的学习中则采用项目教学法,把相关知识点穿插到各个不同的项目中完成授课。根据我院的实际教学条件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入数控仿真软件模拟实现加工实践教学环节。
2.实施案例
项目课题二:编写下图所示零件的数控加工程序,并进行仿真加工。
零件毛坯为40×100铝棒。
教学目标:掌握车削循环指令(外圆和内孔以及螺纹加工指令)的应用。
教学过程:按照前文所述项目教学法的步骤,设计如下具体步骤。第一:明确任务为图示零件的车削加工工艺卡片、刀具卡片、手工编程和模拟仿真加工。第二:师生共同分析该零件的组成元素,数控车床系统为FANUC-0I。该工件外圆的加工需采用2次装夹,确定用G71指令和G70指令粗车和精车外圆以及内孔,G76指令车削双线螺纹。制定完成各具体项目的工作流程及时间分配。第三:分组完成工艺卡片、刀具卡片及加工程序,并进机房利用仿真软件进行模拟加工。教师辅导,督促。第四:学生分组展示项目成果,同时进行自评、组间互评和教师评议。在展示完成后,教师对该项目完成情况进行小结。肯定大家的成果并指出问题,进一步加深学生的成就感。
四、教学体会
这种教学方法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主学习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学生更能深切体会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绝大部分同学掌握了该课程主要知识点的学习。而且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统筹安排和协调计划能力,增强了团队合作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运用这种教学方法,对教师的教学和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完成一个项目所涉及的全部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在备课时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以应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未知问题。
总之,项目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是实践性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体现,需要在教学中不断尝试体验才能发挥其积极作用,进而提高《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课程的教学质量。
篇7
1 数控技能大赛中出现的问题分析
从参加全区数控技能大赛的选手来看,他们主要来自全区各地市的中职学校、技工学校和一些培训机构,能力水平参差不齐。从历年大赛试题分析,比赛的内容大同小异,考核的内容主要有:数控机床基本操作、数控加工工艺制定、计算机绘图及加工软件运用、数控刀具的合理利用、各类零件特征的加工等等。从我们对参赛学生选手在大赛中的表现进行分析,发现他们与全省各地市优秀的选手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1.1 数控技术理论知识和操作水平的差距
从比赛的现场来看,大多数选手在基本理论知识上还需要加强,在加工工艺流程、编程操作技巧上还有待提高。有些基本概念掌握不准确,模棱两可;部分院校缺少必要的数控实训设备,参赛选手实操经验缺乏;其次是有些参赛选手对机床操作不熟练,没有按安全操作规程来操作机床,造成撞刀、工件脱落,结果被取消了参赛资格;还有部分参赛选手对比赛用的数控系统掌握不精,如车螺纹时,因为使用固定循环功能方法不当,导致螺纹加工出现乱牙现象。
1.2 数控工艺与编程能力的差距
学生参赛选手由于对机械制造工艺基本知识掌握不够全面.对机械零件结构的工艺性、加工方法等方面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不强。由于不能把数控加工工艺与工序合理结合起来,并通过编程反映出来,造成重复走刀。尤其是在进行数控高速加工时,由于对新工艺的不解,导致在加工同一几何特征时出现多个刀位编程的往复加工,浪费加工时间,限制了操作技能水平的发挥。
1.3 数控加工中刀具系统使用的差距
由于参赛选手缺乏对先进数控刀具系统的全面了解.在使用刀具系统时,不能很好地设置刀具参数、刀具补偿量,不能顺利地装刀、换刀和卸刀,造成加工受阻。在比赛加工时,缺乏准备,导致刀具系统不能正常发挥其功能或造成刀具损坏。
1.4 CAD/CAM软件使用生疏,设计思路不清
有些参赛选手对软件使用不够熟练,考试时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件三维建模等操作内容。有的选手因设计思路不清等原因导致程序过大或错误,占了大量的硬盘空间,延误加工时间。这些充分说明学生在软件使用掌握上还存在生疏、不熟练等不确定因素。
2 数控技能大赛对数控专业教学改革的影响与指导
从以上分析来看,中职的数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特别是教学模式必须要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数控技能大赛的结果反映出,参赛选手操作技能的水平差距主要体现在数控加工工艺上,而科学合理的数控加工工艺要靠长期的加工训练中积累下来的。因此,数控专业应在培养学生熟练掌握数控系统的基本指令和菜单功的同时,重点培养学生数控加工工艺。在加大实训力度的同时,以数控加工工艺知识为目标,对课程体系进行改革。
2.1 明确培养目标,加强基础知识、前沿知识
数控技术专业主要就业前景是制造业,它主要是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质、掌握本专业基础知识、能熟练编制数控加工工艺和加工程序、熟练操作和维护数控加工设备,工作在生产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教学计划的制定和新课程的开发都要围绕这一培养目标进行。首先,要结合数控专业的国家职业标准,确立以培训、考核和鉴定为手段,培养专门技能人才为主导思想。其次,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突出专业特点、可操作性强。第三,要求不断开发、更新课程内容,使培养的人才适用于多行业,具有普遍的可操作性。
2.2 打破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界限,重组课程体系
2.2.1 现有专业教材内容陈旧,实践性差,不符合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
通过数控技能大赛的检验,反映出教学理论理论内容和实践操作脱节。大赛中学生花大量的时间来现场识图,一味坐在座位上编程,操作时更因紧张手忙脚乱,无从下手。在新课程的开发上,重点突出“精简、压缩、增加、筛选、划分”几个步骤,即精简重复内容,压缩不必要的理论论述,增加实践教学内容,筛选课程课程知识点和技能点,形成新课程,划分专业模块,将理论融入实践中,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边讲边练,边做边学,适时编写适合本校本课程教学的讲义和教材。
2.2.2 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行,并以实践为重,增强学生的实操能力
数控技术专业的人才标准和企业的用人要求,决定了学校课程设置必须紧扣“实用”、“能用”两个环节,把岗位技能培养融入到课程体系中去,使课程教学与岗位技能培养充分“接合”。理论教学要以“实用、够用、管用”为原则,实践教学要进行模块化、理实一体化,着重体现培养学生在实践环节实际动手能力,增加学生动手操作时间,提高学生自我学习和创新意识,增强竞争意识和岗位适应能力。教学中应将教学与生产实际结合,把新技术应用推广到生产中。
2.2.3 进行教学改革的研究,建立合理的课程设置及教学系统
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主线,对课程进行优化采取理论、实践一体化进行的教学模式,进行模块化、项目式课程教学,并且用完善的考核标准进行考核,初步建立适应国家职业标准的教学系统。同时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加大学生实践操作的课时在整个专业课时中的比例,使之成为常态化教学方式,加强学生的实际加工生产能力,以应对未来的大赛及工作的需要。
2.3 重视数控实训基地的建设
为了满足教学改革要求,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独立动手操作的时间,实训基地的建设要有规模,要有足够数量的机床,尽可能让学生有足够的机会加工真正的工业零件。这样,才可能使学生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和工艺知识。在资金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学校要重视数控实训基地的建设,尽量保证设备台套数量,同时不要盲目追求设备档次。加强数控仿真教学,实现仿真模拟、切削塑料、切金属的实训三部曲。将模拟教学和实践教学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可蹦取得很好的实训效果。采用数控模拟教学软件,通过网络系统,就可解决实际教学设备不足的问题。这样做,一方面通过分组轮换在设备上操作,解决设备数量不足的现状;另一方面,电脑上的仿真模拟加工,可以及时发现实际操作中的错误,从而避免撞刀等事故发生。
2.4 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采用新的教学模式
提倡采用案例分析教学法。实际中的数控零件加工是干变万化的,案例分析教学能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模仿、借鉴和引申的范例。也可以使学生熟悉企业的工艺分析流程,同时这种教学模式还可加强师生互动。“理实一体化”教学也是比较好的教学模式。教师与学生通过边做边学来完成教学过程,让学生在生产环境中获得相关技术和积累经验,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学生的今后成长奠定基础。
2.5 建设具有“产学研”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篇8
机械工厂认识实习报告【1】一、实习目的
1.通过下厂生产实习,深入生产第一线进行观察和调查研究,获取必须的感性知识和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机械制造厂的生产组织及生产过程,了解和掌握本专业基础的生产实际知识,巩固和加深已学过的理论知识,并为后续专业课的教学,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打下基础。
2.在实习期间,通过对典型零件机械加工工艺的分析,以及零件加工过程中所用的机床,夹具量具等工艺装备,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起来,培养我们的考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
3.通过实习,广泛接触工人和听工人技术人员的专题报告,学习他们有价值的生产经验,了解技术革新和科研成果。
4.通过参观有关工厂,掌握一台机器从毛坯到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组织管理,设备选择和车间布置等方面的知识,扩大知识面。
5.参观工厂的先进设备及特种加工,以扩大学生的专业知识面以及对新工艺、新技术的了解。
6.通过记实习日记,写实习报告,锻炼与培养我们的观察,分析问题以及搜集和整理技术资料等方面的能力。
二、实习内容与要求
1.机械零件的加工
根据实习工厂的产品,选定几种典型零件作为实习对象,通过对典型零件机械加工工艺的学习,掌握各类机器零件加工工艺的特点,了解工艺工厂中所用的机床,刀具,夹具的工作原理和机构,在此基础上对典型零件进行重点的分析研究,要求如下:
(1)阅读典型零件的工作图,了解该零件在机器中的功能及工作条件,零件的结构特点及要求,分心零件的结构工艺。
(2)大致了解毛坯的制造工艺过程。
(3)深入了解零件的制造工艺过程,找出现场加工工艺。
(4)对主要零件加工工序做进一步的分析。
2.典型零件工艺
(1)箱体零件的加工:了解某机械设备机座、机体的机械加工方法,并纪录其工艺过程。分析箱体零件加工平面与孔系的主要加工方法。
(2)轴类零件的加工:了解轴类及其机械加工工艺并记录其工艺过程。了解某道工序的具体加工工艺(技术要求,刀、夹、量具,切削液等)。
3.了解刀、夹、量具的结构及使用方法,常用机床型号及其特点。
4.装配工艺:
1)了解化工设备的结构特点及其装配工艺;
2)了解化工设备装配后的最终检验项目和检验方法;
3)了解主要化工设备零部件在加工车间的检验情况。
三、实习收获及总结
在现场技工师傅,工程师的指导和讲解中,我们对各类车床,铣床,钻床,冲床,磨床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对应于各种不同型号,不同用途,不同尺寸的零部件,有各种不同类型的加工机床进行处理。基于金工实习期间我们所了解学习的各类机床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操作,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大型零部件的加工工艺和粗制流程,精加工流程,装备流程,修改处理流程等加工流程。
技工师傅们给我们展示了熟练操作各种机器生产零部件的过程和技巧,其基本原理和操作规范同小型简单机床是大同小异的。整个参观过程中,同学们就一些机床的工作原理,精度问题等方面的疑问请教了指导师傅,如磨床,钻床等机床具体的功能及其在生产过程中所处的位置和需要对零部件做处理的方面。
老师在给我们解答疑问的同时,也给大家讲解了许多关于公司经营,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基本常识,让我们真正正确地认识一个大型机械公司的生产流水线,各类部门的职能,各工种的职责,各类技术要求,同时也拓展了我们对大型机器公司购置,生产,包装,销售的流程,公司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常识。
我们对各类机器的功能,型号及操作规范等都做了详细的记录。最后,我们就对各自的参观疑问和看法做了初步的交流和讨论,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对整个机器厂和参观过程做了初步的简短总结,并结合各自在金工实习期间所掌握和了解的机床知识,交流了各自对某些机器的改进或存在的缺陷等方面的观点看法。
通过这次实习我们了解了现代机械制造工业的生产方式和工艺过程。熟悉工程材料主要成形方法和主要机械加工方法及其所用主要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典型结构、工夹量具的使用以及安全操作技术。了解机械制造工艺知识和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在工程材料主要成形加工方法和主要机械加工方法上,具有初步的独立操作技能。在了解、熟悉和掌握一定的工程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过程中,培养、提高和加强了我们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经过这次实习,让我明白做事要认真细致,不得有半点马虎。同时也培养了我们坚强不屈的本质,不到最后一秒决不放弃的毅力!培养和锻炼了劳动观点、质量和经济观念,强化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安全技术规则和爱护国家财产的自觉性,提高了我们的整体综合素质。
很快我们就要步入社会,面临就业了,就业单位不会像老师那样点点滴滴细致入微地把要做的工作告诉我们,更多的是需要我们自己去观察、学习。不具备这项能力就难以胜任未来的挑战。随着科学的迅猛发展,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会有很多领域是我们未曾接触过的,只有敢于去尝试才能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就像我们接触到的车工,虽然它的危险性很大,但是要求每个同学都要去操作而且要做出成品,这样就锻炼了大家敢于尝试的勇气。实习带给我们的,不全是我们所接触到的那些操作技能,也不仅仅是通过几项工种所要求我们锻炼的几种能力,更多的则需要我们每个人在实习结束后根据自己的情况去感悟,去反思,勤时自勉,有所收获,使这次实习达到真正目的。
明确校外实习的目的,在于通过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学校与社会的沟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业务水平,尤其是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以及待人接物与外界沟通的能力,以让我培养成为具有较强实践能力、良好职业道德、高技能、高素质的,能够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校外实习、工学结合是现代职业教育的一种学习模式,是把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其基本形式是学校与企事业用人单位合作培养学生,学生通过工学交替完成学业实现从一名学生到一名工人的角色转变。十几年的校园生活令我们思想单纯,同时感到其生活乏味和升学的压力,这使得我们向往社会、向往工作,渴望独立的开拓一片天地,发挥了自己的才智。
机械工厂认识实习报告【2】在这次学校组织的为期一个星期的机械厂实习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使我更深刻地了解到了实践的重要性。通过这次实习我有了许多的反思,只具有理论知识是不够的,更要有基本的动手能力,而这恰恰是我所缺乏的。通过实习我们更加体会到“学以致用”这句话中蕴涵的深刻道理。
我们的主要实践活动是参观长江动力机械厂和金秋红日机械厂,了解工厂的工业生产业务,制造大、中、小型各类零部件的机床的工作过程,工作原理以及生产,加工各类零部件的流程。实习期间,认真听从了指导老师的安排与同学们分组进行参观学习,认真听取各工厂师傅和老师的讲解,了解各车间的安全细则和规章,学习师傅给我们讲解的各类大型、中型机器的工作原理和操作规范及各种产品的工艺过程,并与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对比,获益匪浅。
通过这次实习我们了解了现代机械制造工业的生产方式和工艺过程。 熟悉工程材料主要成形方法和主要机械加工方法及其所用主要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典型结构、工夹量具的使用以及安全操作技术。了解机械制造工艺知识和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在工程材料主要成形加工方法和主要机械加工方法上,具有初步的独立操作技能。在了解、熟悉和掌握一定的工程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过程中,培养、提高和加强了我们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通过这次实习,让我们明白做事要认真小心细致,不得有半点马虎。同时也培养了我们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安全技术规则和爱护国家财产的自觉性,提高了我们的整体综合素质。很快我们就要步入社会,面临就业了,就业单位不会像老师那样点点滴滴细致入微地把要做的工作告诉我们,更多的是需要我们自己去观察、学习。不具备这项能力就难以胜任未来的挑战。随着科学的迅猛发展,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会有很多领域是我们未曾接触过的,只有敢于去尝试才能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生产实习已经结束了,蓦然回首,在为期并不太久的几天实践中,我们收获了数不尽的财富,或许在我们以后的人生中都不会再有这样难得的机会了,大家共同维护着集体的利益,积极树立着学校的形象。虽然没有经过长时间的锻炼,但给我带来的影响却远没有结束,它使我走出校园,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上了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到社会的大课堂上去 见识世面、施展才华、增长才干、磨练意志,在实践中检验自己。
这几天的生产实习虽然比较辛苦,也不知道这是庆幸还是依恋,但回想起来才发觉,原来乏味中充满着希望,苦涩中流露出甘甜——这次生产实习是有趣的、丰富的、快乐的。我亲身经历了从一块钢板到半成品,成品的伟大转变,我想这是没有去过的同学所难以体会到的。这次实践经历所带给我的是一次能力的全面提升,我也认识到自己的很多不足,长期的学习 使我远离了生产实习,动手能力特别弱,对压力的承受能力也不足。也许有了这次的体验, 会使我在以后的日子里更加坦然地面对工作中所遇到的每一难关。
经过这周的生产实习,我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领域的知识有了更深,更广的认识。以前在学校了解的知识太狭窄,只把目光停留在仅学的几门专业课上,而且仅有的几门专业课学的也不是很精通。通过这次专业实习,我不仅在专业知识上有很大的收获。而且在对待学习以及生活的态度上更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首先,在专业知识上有了全面的认识,进一步增强是动手实验的能力。作为工科生,我们学习的内容比较抽象,在学校实验的机会不是很多。这一次,我们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对平日里的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还有,增强了同学间的互相帮助及团队合作意识。这次实习环境很开放,我们整个专业在一起听讲座,这几天的实习拉近了我们每个人之间的距离,我们一起讨论专业知识,互相帮助。最后,强化了我心中的责任感以及认真对事的态度的问题。在车间工作的两天,虽然很累,但我坚持下来了,因为在现实当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岗位,每个岗位都有他的作用和要求,缺一不可,当你处在这个岗位上的时候,就必须有这个岗位上的责任感,要有认真负责的态度将自己的工作做好,这样才有益于自己,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会。
俗话说:“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多闻多见。一以贯之”,学什么东西一定要注重思考,理论联系实际,墨子的“言必有三表”“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通过实训我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明确实训目的,端正学习态度,认真参加实训,服从实训指导教师的指导;重视操作技能训练,认真听取实训指导教师的讲解,仔细观察示范操作,并应理论联系实际;掌握操作技能,严肃认真、细心操作,重视实训的个人总结;遵守实训规则和安全操作规程。
篇9
关键词:《CAM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工学结合
近几年来,大部分高职院校毕业生面临就业难的局面,培养和增强高职生的竞争力成为高职院校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笔者所在学校坚持质量立校的方针,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方法、实践教学、教材建设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教学改革与探索,对实验实训设施进行了大量的投入。在此背景下,对《CAM技术》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材建设、实践教学体系等进行全面改革,边实践、边创新,逐步形成了一套适应高职高专教育对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课程体系。
一、《CAM技术》课程体系的构建
按照职业岗位要求,经过多年探索,我们搭建了“零件数控加工CAM技术应用课程”的教学体系:将理论课程(《CAM软件》)和实训课程(《CAM高级编程员强化实训》、《数控加工综合实训》、《毕业设计》)的内容以MasterCAM、UGCAM软件应用为主线连结起来。在教学体系中,各个阶段侧重点不同:《CAM软件》的重点在于熟悉软件命令,以熟练为目标,难点在于软件操作技巧;《CAM高级编程员强化实训》的重点在于掌握工艺参数与刀具路径的关联,难点在于融入《数控加工工艺》知识如何解决刀具路径的难题,用考证的方式来评价实训效果;《数控加工综合实训》的重点在于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技能训练为中心,以机械制造企业实际生产项目构件实训课题,引导学生,让学生自主地完成从加工工艺编制、CAM编程与仿真加工、加工设备的调试到加工出实际产品的全过程,即采用企业实际生产项目提出问题学生利用现有的实训资源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学生进行方案实施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教师引导、共同讨论、提出解决方案、及时补充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学生进一步实践、直到彻底解决问题学生总结实践知识、完成实训报告,难点在于质量控制,用考证的方式来评价实训效果;《毕业设计》的重点在于综合利用所学知识,以任务的形式完成产品的设计、建模、编程和加工并解决加工过程中发生的材料、刀具、夹具等工艺问题,难点在于设计、加工思路以及参数选择要和企业要求吻合,通过以企业真实产品或以“工学结合”的方式和企业合作开发毕业设计内容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
同时,本课程拥有实训设备包括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线切割、电火花机床和注塑成型机,CAD/CAM实验室和实训基地,CAD/CAM正版软件等实验实训条件,以及教材建设、电子课件、视频资料、师资队伍的不断完善提高,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课程体系。
二、工学结合的改革措施
《CAM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理论性及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自开始就应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模式,并重视实施“工学结合”的教学改革,主要是:
1.以职业能力为主线,优化课程内容,典型案例驱动
课程组织以工作岗位应知应会要求和课程目标为出发点,按照能力为主线,所需知识为辅助,素质为保障的原则,同时参照国家制造业信息化数控工艺员、数控机床操作工等职业资格标准,确定课程内容模块。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熟悉的一级齿轮减速器、单缸内燃机、齿轮泵为典型案例,结合实物模型,采用上机讲练的教学形式完成各零部件的实体造型、零部件装配及运动仿真、生成工程图、零件加工工艺编制、数控编程和仿真加工各模块的教学,将分散的知识模块串接起来,使学生掌握产品造型设计及仿真加工的方法和技巧,以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
2.以典型产品为载体,改革教学模式,体现工学结合特色
将教学过程分解为“理论实践创作”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各个模块以典型零件为载体的有机衔接,教学组织过程依次展开,课堂理论教学、上机实际操作、典型零件方案设计讨论、企业项目设计、作业展览与评价都全部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之中。同时,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了灵活的教学方法,如现场教学、案例教学、项目驱动、真题实做等,形成一个“学校企业社会”贯通的现代教学链,加强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理论与实践互交互融和开放性教学,体现了工学结合特色。
3.以职业鉴定为参照,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
在综合实训中,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以企业真实的产品作为实训课题,让学生进行创新造型设计,将设计出来的模型进行加工工艺编制、数控编程和数控加工,完成从设计到加工出实际产品的全过程。顶岗实战就是让学生在真实工程环境中学习,真枪实战,真正实现企业与学校的零距离培养。这种循序渐进的能力训练过程,使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大为提高,进而为参加各级职业技能鉴定的考证打下坚实基础。
4.以赛促学,培养优秀应用型人才
职业技能大赛是选拔技能型人才并使之脱颖而出的重要途径,它不仅为技能型人才提供了展示不同风采与才艺的舞台,同时也能帮助年轻人找到自信和未来事业的发展方向。职业教育已经从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拥有一技之长,转为设计操作兼备、手脑并重、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技能人才。《CAM技术》课程以“岗位能力要求”为目标,优化整合课程体系,将“知识点、能力点、素质点”三点连成一线,把大赛作为对日常培训、教学工作和实践水平的检阅,把培训和应用作为大赛的前期准备和根本目标,工作重点落在人才培训、教学改革、课程建设和实践应用上,以大赛牵引人才培训、培养工作和技术创新实践不断提升。从课程知识的概念、思路、技术、技巧等方面拓展学生的机械专业知识,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科技活动,培养学生科技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并以此能力为核心,积极组织并鼓励学生参加相关的职业技能大赛和职业资格认证考试,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增加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从而推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引领职业院校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三、工学结合的实际效果
本课程自开设以来培养的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近年来,笔者所在学校在满足省内企事业单位专业技能人才需求的基础上,面向深圳、广州、上海、温州、宁波、杭州等沿海经济特区,一次性就业率逐年提高。富士康公司、长江电力公司、中广核集团、TCL公司、东方电气集团等全国数十个企业每年都从笔者所在学校招收毕业生从事产品设计、开发、数控加工工艺编制、数控编程和数控加工等工作。
综上所述,以工作任务为导向,根据岗位的职业能力及工作流程组织教学内容,对学生产品造型设计、分析、装配、生成工程图以及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编制、数控编程、数控加工的综合能力的培养有积极作用;同时,结合企业产品实例,采用“多媒体演示上机讲练实际操作”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体现了工学结合特色,促进了课程教学与职业资格考证和职业技能大赛的结合,以赛促学,为学生就业上岗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拓宽了就业渠道。
参考文献:
[1] 王可,王娜.CAD/CAM技术在数控加工中的应用[C].2007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2007.
[2] 金宁,焦丽,刘雨博.CAD/CAM技术课程教学的现状与改革[J].辽宁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S1).
篇10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中职;数控加工实训;实践探索;实效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12-0125-02
项目教学法是以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选择典型项目,通过师生共同完成若干个完整的项目,提高学生学习性的一种教学方法。它突破了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发展能力、社会能力,是职业学校专业教学中探索创新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在数控加工实训教学中,采用项目教学法有助于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数控加工实训教学中引入项目教学法的意义
一般企业对数控设备都有具备独立操作能力的要求。因此,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的确立,就显得特别重要。传统教学中,学生的主要学习目的是为了全盘承接教师所掌握的现成的知识和技能,而项目教学的显著特点是把科目变成项目,把业务变成任务,把课堂变成现场。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发地寻找完成项目的方法和途径。教师和学生都充分体会到,项目引导下的自主式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同样,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相对独立地处理,是项目教学的重点。按照项目教学的运作程序,从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到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主负责。在这些环节中,学生既要学,又要做;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学为了做,做促进了学。
项目教学法在数控加工实训教学中的实施中,最终的结果固然重要,而完成项目的过程则更重要;技能的掌握固然重要,而综合学习能力的提升则更重要。在项目实践过程中,学生在理解和把握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培养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且有了难得的创新体验。项目教学也是运用最新知识和全新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项目教学法在数控加工实训教学中的实践
(一)选取项目,明确任务
项目是指生产一件具有应用价值产品的任务。因此,项目的选择和设计要与教材相配合,还要与企业生产过程有密切关系,有一定难度。笔者以“塑料碗凹模的加工”为例,根据学校实训设备条件和项目任务要求,班级进行分组,明确工作任务。
(二)紧扣任务,分工协作
步骤一:明确知识点。一个项目涵盖的知识点一定不止一个,如设计内容、绘制图纸、三角函数计算以及金属材料等等。教师要在学生参与讨论的前提下,在顾及学生知识水平的基础上,确定完成该项目必须解决的重点问题,而这些问题及其解决的方法和途径,应该为该项目后续过程的完成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步骤二:指导对零件图纸的分析。制定加工工艺首先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是对图纸的正确分析。在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深入了解对工件图样分析的具体内容、恰当方法和终极目的。另外,在零件图样的分析过程中,学生一定会产生很多疑问,要设置相关环节让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再引导学生通过寻找各种方法和途径去解决这些问题(见图1)。
步骤三:小组进行方法讨论。(1)确定加工工艺方案和路线,选出本组最佳的加工思路。同时进行小组间的互评。(2)编写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卡(见下页图2、图3)和加工程序单(见表1)。每个小组一台数控车床,输入程序,加工零件。教师针对现场出现的各种情况,实时启发学生寻找解决的办法。
步骤四:质量评估。在质量评估中,要依据发展性教学评价的原则,努力实现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将学生自评、互评以及教师的测评结合起来,对学生在项目实施中的参与程度、所起作用、合作能力、团队精神及成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其中,“评分标准”(见表2)和“生产质量报表”是评估体系的具体体现。最后,生成质量报表(表略)。
按7S标准对学生实训中的课件综合质量提出严格要求,并通过报表呈现。(1)出勤:考核上岗到位率,包括早退、迟到、缺勤等。(2)产品:实训时制作课件的型号。(3)产品情况:审核产品的合格与否,包括产品的精度及生产产品的规范性,但前提是产品的精度一定要合格,产品才会合格标准。(4)废品:就是产品没有达到合格,对于废品的数量都有规定,每个不同的产品对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量化。(5)安全:包括个人的安全、刀具的安全及机床的安全等。(6)卫生:车间中划分若干区域,都有学生负责,每次实践后的卫生情况都纳入考核。(7)规范程度:学生从进入场地开始,直至上机操作时的规范都在考核之列。
步骤五:小组交流。各小组派代表总结由图纸到实物零件的整个完成过程。并交流以下问题:(1)复合循环指令的精车轨迹的功能有哪些?(2)G70指令是怎么执行的?(3)这些复合循环指令各参数的含义是什么?
步骤六:教师总结。教师在课后总结的同时,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并引导学生反思,总结出本次课的重要知识点。更重要的是,教师应联系理论教学要点,引导学生扩展思维,突破工艺实训课程的内容框架,形成探索与创新的延伸。
项目教学法在中职数控加工实训教学中取得的实效
在项目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人人获得角色,激发了学习兴趣。师生默契配合,以实现教学目标为准绳,在师生之间形成一种融洽的师生关系。项目教学法在数控专业课堂中的有效运用,使学生综合能力有了显著提高。
第一,学生兴趣浓厚,技能水平显著提高。通过项目教学在课堂上的实践,学生学习兴趣、积极性都有大幅提高,技能训练水平有了质的飞跃。上课时学生精神抖擞、情绪高昂,踊跃参与课堂的各项活动;大胆表现自己,课堂教学气氛扎实、热烈、轻松。我校2009级高级工的通过率达85%、2010级数控班学生的数控车中级工考核通过率达95%以上。
第二,学生协作密切,综合职业能力明显提高。在项目教学中,学生模拟企业的生产行为,以企业的生产质量要求进行训练,让学生真正实现了做中学。在数控加工实训教学中,从分组、图纸的分析、加工工艺的选择、编写工艺卡和程序单到生产质量评估,都是学生在保持良好的协作关系的基础上各司其责,不断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最终顺利完成任务,从而提高了职业综合能力。
第三,对教师的教学要求及位置要求提高了。在项目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确立后,对教师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大大提高了。引入项目教学法后,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是中心人物,却成了“灵魂人物”。在传统模式里教师是“教学”,在新的模式里,教师是“学教”。在学生介入教学而教师介入学习的互动中,数控加工实训的项目教学取得了整体的突出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建平.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全新挑战[J].教育发展研究,2002(1).
[2]贺平.项目教学法的实践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2).
[3]杨进.论职业教育创新与发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