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课实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5 21:06: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礼仪课实训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礼仪课实训总结

篇1

护理礼仪课程教学综合素质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学校培养的目标不仅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应具备良好的礼仪修养水平。护理礼仪教育是适应社会进步和医学模式转变的必然要求。《护理礼仪》是医学院校护理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一般在学生入学后第一学期开设。有的医学院校将《护理礼仪》作为单独的一门课程来教学,而有的医学院校护理礼仪的内容只是在《护理学基础》或《护理学导论》中涉及。根据我校教学大纲的安排,护理礼仪内容在《护理学导论》中重点讲授。护理礼仪在我校虽然不是一门单独的学科,但是我们十分重视护理礼仪的教学,现将笔者在护士礼仪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总结如下。

一、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口头讲授为主,教学内容单调乏味,学生学习兴趣较低。利用多媒体教学,可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使教学内容变得具体、形象、生动。在护理礼仪这一部分教学中,教师制作精美的PPT课件,如在讲解“仪态礼仪”时,可以将站姿、走姿、坐姿、持病历夹、端治疗盘等标准仪态的图片展示出来,同时将不雅的姿态对比鲜明地展示出来,以加强学生的印象。组织学生观看学校自编自录的《护理礼仪规范》教学视频,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直观理解和记忆。

二、护理礼仪实训教学与考核

护理礼仪最大的特点就是实践性,教学的目标不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书本上的内容,而是要求学生将护理礼仪知识正确运用到整个护理程序的过程中,为患者提供更好、更优质的服务。因此只是通过理论教学很难达到让学生熟练掌握护理礼仪规范的要求,我们为此开设2个学时的实训课和2个学时的实训考核,在实训课上,指导教师边示教边讲解,学生分组练习,指导教师随时纠正学生的错误。传统的试卷考试方法不适合护理礼仪实训课程的考核。护理礼仪实训考核采取一对一的方式进行,即一位教师监考一个学生,考后及时点评。通过点评,教师指出学生的优点与不足,加深学生对护理礼仪规范的理解与掌握。实训教学与考核均在形体训练室进行,形体训练室的墙壁设置镜子,学生在四面环绕的镜子中可从各个角度看到自己优美、规范的礼仪举止,及时准确的纠正不良姿态,练习姿态动作的美感、韵味,给人以美的享受。

三、在护理技术操作实训与考核中贯穿护理礼仪

1.在护理技术操作实训中贯穿护理礼仪

在护理技术操作实训课上,对学生的仪表礼仪、语言礼仪、行为礼仪等严格要求。上实训课之前,老师首先检查学生是否按照要求穿戴护士服、护士帽、护士鞋,学生的头发、指甲等是否符合要求,学生在操作练习中,持病历夹、端治疗盘,推治疗车、下蹲捡拾东西等是否能体现护理礼仪规范。学生能在模拟病房,学会运用恰当的护患沟通技巧,做到操作前解释清楚,操作中正确指导,操作后诚恳的致谢和嘱咐。

2.在护理技术操作考核中贯穿护理礼仪

在制定护理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时,加入护士礼仪的项目分值,如在铺被套法麻醉床考核中,首先检查学生的仪表是否符合要求,对不符合要求的扣掉相应的分值,在护理技术操作考核中贯穿护理礼仪教育,提高了护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情景模拟教学,突出学生主体作用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结合临床工作实际,在模拟病房里设置真实的情景,学生分角色扮演护士与病人。教师提前准备好情景案例,内容涉及有入院宣教、各项护理技术操作前后、手术前后、健康教育、出院指导等。如一位主班护士,接待一位新入院的病人,要求运用护理礼仪进行接待,并运用规范的语言为其做入院宣教和健康教育。学生可自由组合,每组5~6人,对情景案例进行分析,分配角色,如谁扮演病人,谁扮演家属、谁扮演护士等,设置好“台词”,讨论整个步骤,最后表演。在这个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情景剧编写实施的过程中,发挥学生创造力、临床思维判断能力,充分锻炼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通过角色扮演,学生的职业意识得到强化,也使学生能用自己的情感去体验所学知识,而且这种有意义的和参与性的学习,能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好奇,便于激发其创造性的火花和评判性思维,增强其今后临床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举办护理礼仪风采大赛

我校在重视学生理论知识与技能操作教育的同时,重视学生的礼仪修养,举行隆重的护理礼仪风采大赛,学生都踊跃报名参加。通过护士礼仪大赛,使同学们“学礼、知礼、讲礼、守礼”,能更加关注护理礼仪,更好地塑造护士职业形像,使内在美通过外在美表现出来,在比赛过程中,无形增加了学生护理礼仪的学习与训练,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通过护理礼仪风采大赛,使同学们感悟到护士职业的神圣与责任,在社会生活实践乃至今后的职业生涯中,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为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六、注重护理男学生的教学效果

在讲解护理礼仪内容时,突出一个问题是护理男学生缺乏学习护理礼仪的积极性。这可能与护理专业男生较少和礼仪规范与男生联系不紧密有关。就这个问题,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改革,无论理论课还是实训课都特别注重男生学习反应,格外强调男护士的标准,角色扮演过程中也请男生参加,从而使男生也对护理礼仪有了学习积极性,甚至踊跃参加护理礼仪风采大赛。

七、结论

通过护理礼仪的学习,不仅规范了学生的礼仪举止,使之形成了良好的行为规范,而且还全面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质,使每一位学生在未进入临床实习前就掌握护理礼仪规范,适应了现代医院护理服务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刘合乙.多元化教学方法在《护理礼仪》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1,(2):581-582.

[2]王晓莉.寓护理礼仪于《护理学基础》中的教学实践[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22):2749-2750.

[3]梁子丽,毕桂娟,刘雪萍,何国喜.护理技术操作考核中贯穿护理礼仪教育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11,(1):159-160.

篇2

关键词:商务礼仪;教学;策略

中国,历来有“礼仪之邦”之称。礼仪对于现今社会来说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人的修养、文明程度、内涵等方面的重要标志。但是现在不少中职学生对于礼仪的理解却存在着严重误区:他们认为礼仪不就是几个动作和几句文明用语,比踢足球、算数学题容易多了。但是实际情况却是:当学生在进行对外接待、迎接宾客时,面对来来往往的客人不知所措,种种失礼的言行,给自己带来了尴尬、遗憾、羞愧。这些情况已经让学生深刻意识到自己的礼仪素质与社会的要求相差甚远,因而加倍努力学好礼仪,进行刻苦的训练也日趋成为大家的共识。

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训练才能让学生切切实实地“知礼、懂礼”,并能自觉而非被动地“守礼”呢?笔者认为,在礼仪课堂上实施模拟实训教学将是有效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

所谓模拟实训教学,就是在教学中通过创造生动、形象、具体的模拟情境来认识问题,理解问题,并进一步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训练的教学方法。这是加深学生对礼仪知识的理解,训练学生礼仪知识运用的有效手段。具体如何实施呢?

一、教师示范,学生模拟训练,教师指导纠偏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亲自示范更直观,学生模拟训练有利于增加自信心,如学习仪态礼仪时,教师示范站姿、坐姿、行姿、表情、动作就会更有说服力。根据职校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识问题、理解问题的规律,模拟实训教学法在礼仪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礼仪课的教学不能死搬教条、按部就班,而要生动活泼、风趣幽默,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教师将正确与错误的动作一起示范,让学生纠错后,形成正确的认知标准,然后再让学生模拟训练,能高效率地完成教学目标。

二、学生观看视频,教师总结要领,模拟训练

如服饰礼仪中的西服的穿着、领带的打法等就可以通过音像光碟的形式分步向学生演示,同学们边看边练,如果有没学会的步骤还可以通过重放光碟、教师总结要点,指出易错之处、学生多次进行模拟操作训练、小组合作练习,互帮互助、组长测试,优秀成员展示或小组竞赛来巩固,激发每位学生主动学习,直到学会为止,这样印象非常深刻。教师还可以结合小组比赛的形式,给出评分标准,让学生自查自纠,让学生不仅会打领带,而且要打得漂亮、打得快,符合礼仪规范的要求。

三、学生市场调研窗口优秀服务人员的礼仪,小组讨论总结,模拟训练

课前布置学案,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结合本专业对相关的岗位窗口优秀服务人员的礼仪进行调研,学生将调研的资料:照片、视频制作ppt在课堂上进行展示、谈感悟,并各小组进行讨论,对优秀的服务礼仪进行模仿训练,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培养职业素养,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兴趣都是行之有效的。

四、适时设置情境,学生角色模拟

在商务礼仪课的教学中,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老师提出演练内容,然后由学生来创设各种各样的情境并加以模拟实际操作是不错的训练方法。例如,学了日常交往礼仪中的见面礼,同学们三、五个一组,模拟一个场景,将称呼礼、介绍礼、见面礼、名片礼、交谈礼等运用于其中进行正反演练,其他同学进行观看、讨论、找茬,老师最后做点评,纠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对学习目标的达成率很高。

五、善与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进行情境教学

在商务礼仪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当依据教学的主客观的条件,特别是学生的实际,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对所选用的教学顺序、教学活动程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的总体考虑,将模拟实训教学法与示范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情境教学法有效组合,可以通过让学生个人的习惯,在生活学习中自然流露,并能做到语言、动作协调统一。每一位同学在参与过程中自如地掌握礼仪规范的重点,以便今后能较好地运用;学生自己设计,按日常交往礼仪及商务活动礼仪规范自编自演小品,让学生在角色的扮演过程中得到体验、锻炼,用礼更准确,更有信心。也可让同学帮忙找出不足,这样课堂气氛热烈,印象深刻,可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篇3

礼仪是道德的根本性体现形式,社会公德是礼仪的伦理学基础。学习必需的礼仪知识,使自己的仪表仪容、言谈举动、气质风采独辟蹊径,在社会公众面前显示出其特有的职业特点,有助于重塑自身形象,增强同学们的社会接触、待人处事的能力;同时,这也是学生能否适应环境,能否赢得社会的承认,能否受到社会迎接的一个关键条件。关注对同学们的礼仪素质的增强以及培育,一方面在课堂教育中让学生系统地了解有关礼节礼貌知识、原则、规范和要求,使之成为他们后来的行为指南;侧面来看融入实际增加课外实践训练的份量,有针对性地辅导学生自觉地运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来辅导和规范自己的行为,形成很好地日常礼仪习惯。

二、调动中职学生对专业课探究的兴趣

针对目前中职专业学校学生文化基本技能较为脆弱,对文化课学习热枕不高,信心欠缺的现实状况,尽力让创建的公共文化课倾向于为专业课探究的“服务”作用,以能满足专业课探究的“够用”、“必要”为原则,在教学中因地制宜的突出专业课的教学,强调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变迁课堂教育中满堂灌的教学措施,主动运用案例剖析法、情景创设法、课堂讨论法及多媒体教学方式,辅导学生对酒店案例从事主动的思索和讨论,锤炼学生对事物由表及里的逻辑思维能力,磨炼和增强同学们的口头表述能力,逐步培养和调动学生对专业课探究的兴趣。

三、培养中职同学们的敬业观念,加强学生职业责任感

受社会的影响,现有的学生认为人生成功的目标在于获取个人收入较高,工作轻闲。有的学生毕业后从业单位体现在工作中做事欠积极,拈轻怕重,体现不佳。教师在课堂教育中应注重造就?W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培育学生要给客人提供超值的服务才会让客人更为合意,客人的趣味都是我们完美的服务带来了,我们应该感到知足、幸福而高傲,作为服务人员假如离开了对客人的服务,我们就无从谈起自己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表现。造就同学们的敬业、乐业的服务观念,加强同学们的职业责任感,为将来更容易的进行服务工作打下了坚硬的核心因素。在课堂教育中不失时机的对学生从事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根本性规范和行业要求教育。

四、中职校内模拟实践教学与以往课堂教育相互融合

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已经基本具备简便的示范操作室,但还应该使示范操作室的设施设备更完备,以使模拟场景更接近实际。惟有如此方能真正达到教学效率。教师在课堂教育中可采取具有实训特点的“模拟教学法”。这种教学法就是教师创设丰富的情景,和学生一起模拟教学内容中的不同角色。譬如在传授餐厅服务时,学生和教师可分别模拟客人和服务员,从迎宾引座、促销菜肴和酒水、上菜斟酒、席间服务、结账收款、送客服务等模拟一个彻底地服务过程。在传授前厅服务时也可用分角色饰演的对策模拟为客人解决入住手续、行李员引领客人进房步骤等,只有通过实践,在现实的活动中方能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五、启发中职同学们的创新观念

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是一项对实践能力提出高要求的特色性强的专业,其教学方案的相关内容应充分考量到其学科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现今一些中职专业学校的教师意识还没完全转变,仍习惯在课堂讲原理,在黑板上画图,在教室做演示,重知识,轻技能,重理论,轻实践。上述的教学措施,学生怎不感到厌倦,失去探究的兴趣。因此,中职专业学校在教学革新上,必然以能力为本位,强化学生技能训练,突出实践性教学。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核心因素上,全面有效调整教学方案,压缩理论教学,增大实训课比例,使学生在实训基地操作的时间逐渐增多,连续的增加实践教学的课时,而且在上课时间、位置、对策、考核等方面都要考量到酒店行业的实际,将教学情境与工作情境各方面综合剖析。实践课不要拘泥于固有的教学思路,变迁实训项目只关注知识教授和把控技能的现状。把实训课的教学核心转移到如何让学生在实训实践中,增强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比方实训项目餐饮摆台,本来是教师教诲学生依据规定的操作步骤、摆台准则和操作措施完成稳定准则的摆台。而事实上摆台在各自的酒店、各自的场合、各自的器具条件下,要求是并各自的。这就要求教师设计的实训项目要以活泼学生思维、调动学生求知欲、启发同学们的创新观念为目标。对这种类型的实训课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开放实验对策从事。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把控摆台的根本性措施的前提下,学会在各自的统一要求下从事摆台设计,以便把摆台这一单纯的验证性的实验项目变迁成设计性的实验项目。学生通过实训,完全能够把控摆台的技能,还可对增强学生在各自的场合下服务的能力。而且学生们对团融入作共同完成的实训项目会有大大多感触和经过,不仅促进了积极思维、剖析自主创新的能力、动手能力,而且还体会到实训课题研究的付出和趣味。

篇4

关键词:服务礼仪职业活动导向

职业导向在西方国家的教学活动中,尤其是在职业院校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提高、经验的丰富和技能的增强起到非常明显的效果。而在我国的职业院校中多数学校并不重视这种教学活动,把认知教育放在首位,而没有把知识和技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一、什么是“职业导向式”教学模式

职业导向教学模式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为依据,以职业活动的学习领域为内容,运用行为引导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培养具有综合职业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的教学形式。

职业导向教学模式建构的核心,实质上是对以教师的“教”为中心的传统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彻底改革,建立起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新型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过程。在能力培养上建构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前提,实施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坚持以学为本、因学施教和行为引导;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采用动态生成的理念,重新全面地认识课堂教学,构建学生主体学习的课堂教学观。它所期望的实践效应就是“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真正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自主和谐的学习环境。

二、职业导向式教学模式在服务礼仪教学中的探索与实施

职业导向式教学就是组织学生真实地参加职业项目设计、履行和管理的全过程,在职业活动实施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在服务礼仪教学过程中。如果单独的去讲解,学生不能把相关的服务技能融会贯通,对服务的工作流程也很难有个清晰的认知。因此将学习过程与行业工作过程统一,将教学以教师为主的“讲”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导”转变,通过教师设置的“职业活动导向”指导学生的“学”,即学生参照《职业项目设计任务书》在教师设置的教学情境中完成学习过程,使其在实践中提高职业技能,在问题的发现探索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做中学,学中做,边做边学”教学理念。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潜心研读项目,用心去感受、理解职业活动的价值意义,体悟职业岗位的工作规范,感受职业岗位的工作要求,并且产生情感的共鸣。通过项目任务和展示来挖掘服务礼仪学习价值,通过工作任务和展示来训练学生对礼仪行为的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重点完成服务礼仪课应该完成的教学目标,具体实践如下:

1.确立课程教学基本过程。充分听取旅游企业单位对课程的要求和建议。适时地调整实践教学的侧重点。在实践教学中根据各职业岗位的工作流程设计职业任务,按照“职业考察一职业策划一素材准备—项目制作与策划一职业项目核查一职业评估与应用”展开工作,通过工作任务的实践,学生形成一定的礼仪素养和能力,这种结果可以应用到社会实践中。例如作为活动项目的人力资源可以应用到旅游企业、学校或社会中。我们的学生承担政府主办的大型体育赛事的颁奖礼仪。社会各类会议的服务礼仪、旅游企业的接待礼仪等。

2.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岗位教学项目。职业岗位的选取一定要具有典型性。根据旅游业“对客服务”的职业特性和特定的学习情境,项目的选取既需注重理论知识与岗位“典型性”的有机结合,还需关照学生学习兴趣与行为“掌握度”的有效衔接。首先,岗位活动要包含全部教学内容并尽可能自然、有机地结合多项知识点;其次,职业项目的难易度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来确定;且要让大多数学生感兴趣,并可以用某一标准(如民航乘务员国家职业标准等)公平准确地给予评价,此评价中应包含企业的评价。对学生来说会更有意义。当然。不是每个职业岗位都能面面俱到。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培养方向来确立最佳职业项目。

本课程与旅行社、民航、酒店、餐饮企业一线管理人员、兼职教师多次访谈、研讨,分析旅游行业典型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礼仪知识、处理问题能力和职业素质要求,有针对性地选取教学内容。将一般社交礼仪及商务活动要求和不同旅游企业典型规范设计构建成学习情境。即礼仪意识引导、职业形象塑造、待人接物处理、服务语言沟通应对技巧、酒店前厅/客房服务礼仪,餐饮接待服务礼仪,旅行社导游服务礼仪,民航客舱,值机服务礼仪等基本覆盖了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并注意兼顾学生可持续发展需要。

3.课程教学实施过程完整有序。在学生独立完成项目前,教师需要进行适当的引导。引导主要包括对新知识的讲解和对职业岗位具体任务的分析:新知识讲解时要抓重点,若能用案例或任务的实际操作演示方法进行,会更利于学生接受;整个项目按照职业岗位工作过程来进行,对项目小组和小组成员的任务目标作明确要求,以实践培养学生的个性优化与创新能力。师生对岗位活动项目进行分析后,学生按照职业设计任务书进行实施,任务书要明确指出要完成的工作内容,工作过程的先后,且对重难点以及学生易发生问题之处作强调说明。整个过程是按照真实的工作情景来进行的,教师要作好组织和启发式的引导,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保证同学们在探究过程中完成任务并达到职业的要求。而大量的实训项目分别穿插在酒店前厅实训室、客房实训室、中餐厅实训室、酒吧实训室、模拟客舱等校内实训基地,以及高星级酒店、民航企业、旅游景区等校外基地进行,将课堂与实训点一体化,重在职业能力培养和旅游行业典型岗位接待礼仪规范的掌握和运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对客服务意识和行为习惯。

4.灵活分配职业岗位的活动团体。单纯针对某一新知识的职业项目,以学生独立完成较合适;而对于涉及知识面较广、难度较大的综合职业活动,则要分组合作完成,通过教师的引导示范,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可扮演职业中的不同角色,完成不同的任务。为了保证学生获取的知识、技能更全面,在实践时强调密切合作、角色互换,这样知识的互补性可以帮助他们解决更多的问题。

5.职业活动完成后的总结和评价不容忽视。总结和评价是为了提高。学会总结,是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必须要培养学生的一个职业习惯。本课程在教学中首先是让学生个体检查,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求学生边实践、边总结,自行解剖,寻找差距;其次是项目小组形成一个集体总结报告和项目完成的自我评价,各小组作交流成绩与经验,失误与教训,自行解剖、激励;第三是教师从整个活动项目每一个环节上全面总结整个教学过程,充分肯定每一个学生的努力,指出存在的不足和需要努力的方向,强化学生对新知识、新技能的记忆。除此以外。还有实习企业评价。在由企业提供的真实项目时,请企业专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估,此点对学生意义非常重大,能帮助学生顺利实现就业。

通过工作过程的职业导向教学,服务礼仪课程使学生掌握人际交往和服务工作的基本礼仪规范。学生成为合格的“产品”后,需要接受社会的认可,以检验我们的教学。本课程专门成立由主讲教师组成的礼仪项目活动指导小组,组织选拔学生为政府、企业、学校提供各种礼仪服务,如学校重要接待活动中的餐饮服务、大型全国性会议中的礼宾服务、大型全国(国际性)体育赛事中的颁奖服务、大型国际性旅游节的接待服务、社会公益活动中的礼仪服务等等。学生通过在“第六届全国城市运动会”的颁奖礼仪、“2007女足世界杯”的接待礼仪、“第八届中国艺术节”的接待礼仪、“2008年北京奥运会”服务礼仪、“第十三届世界湖泊大会”接待礼仪、“第六、七届中国武汉国际赛马节”接待、颁奖礼仪、“:2008、2009武汉国际旅游节”的接待礼仪等实际工作中运用、巩固所学知识,增强实践能力,并将职业活动作为课程成果展示和产品检验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发现问题,完善与改进教学模式,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

篇5

关键词: 课业 新生 专业认知教育 高职护理

课业一词译自英文assignment,也有人将其英译为“lessons”,“schoolwork”。原意可作课题、任务或课业解,但取义上多为专业课所用。有些高职院校在与澳大利亚TAFE合作办学过程中,经常使用assignment这一教学术语,并用中文“课业”一词与之对应。课业在职业教育专业教学中,较为广泛存在的形式是“课程作业”,是指教师根据课程计划中的学习情境结合职业要求设计的,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完成的综合性学习任务,一般包括题目、背景材料、项目任务和评价标准四部分[1]。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小组协作完成对任务的综合设计、文本书写等工作,有效提高护生综合护理能力,为高职护理应用性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近几年,我校尝试在语文、内科护理学、基础护理学等多门课程中使用“课业”作为学生能力的考核评价方式。“课业”的使用也极大地增强和提高了学生的多种能力和教学效果[2]。通过研究我们也发现,在学生五年的学习生涯中,各个学习阶段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各不相同。从行业对护理人才的能力需求看,在各阶段将各层次学生的能力培养与护理职业进行联系至关重要。因此,我们特别提出借助校外实训基地,利用学生各阶段的临床见习机会,布置与护理职业相关的分层“课业设计”,学生在老师们的指导下完成相关任务,从而达到能力的分层培养。本文主要介绍基于我校特色的护理专业新生认知教育而开展的课业实施情况。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五年一贯制高职护理专业新生,特指我校入校初、未开始理论学习前、军训结束后的学生。此时学生刚接触学校和老师,未曾开始上课,能听从老师安排,有完成任务的时间和兴趣;对专业理解甚少,对新专业有新鲜感;期待穿上护士服,期待了解未来的职业和工作环境。

1.2方法。根据我校“三阶梯”的人才培养模式[3],专业认知教育安排在正式的理论学习前,时间长达一周,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认知护理专业,了解未来的职业、就业发展情况,提早进行合理的、有预见性的职业生涯规划。专业认知活动紧循“以生为本”的宗旨,含“专业介绍、解惑引导、适应提升、走进临床、梦想起航”五大模块。

1.2.1课业设计的基本框架。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新生对护理专业的理解还不太透彻,课业设计的主题不宜选择难度过高。为了让新生提前感受护理文化、了解临床工作氛围、熟悉未来的服务对象,学校特别安排学生参观校外多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因此,借校外实训的平台,围绕护患关系、职业道德的社会热点问题,由专业教师创设出紧密结合护理职业问题的情境,提出符合新生能力培养的课业――护理职业道德、护理礼仪。

每个课业设计可以设置2-3个能力任务,如:访谈2-3位临床护士,谈一谈对护士职业道德的认识;制作PPT,在班级内宣讲护士职业道德的重要性;访谈2-3位护士长,调查护理管理人员对护士的仪容仪表要求;编制情景剧,团队展现护士礼仪等。任务设置既应简单明了,有一定的挑战性,又不能太过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鉴于新生的专业能力还不足,每个课业仅包含3-4项知识点或技能,如:护士职业道德主要让学生了解职业道德的概念及职业道德的内容等;护理礼仪主要让学生掌握站、坐、行、蹲等礼仪要点,护士服、护士帽的正确穿戴方法。

为形成规范,对课业统一设计格式,含扉页―情景案例―项目任务―项目设计―参考的学习资源―课程知识应用情况―项目实施途径与过程―能力标准―总结与反思―评价,学生按照规范步骤进行课业设计。

1.2.2课业设计的实施流程。课业实施过程包括前期构思、资料收集、资源汇总(包括所用的网络、文献、参考书、医院或社会资源、仪器设备资源等)[4],由小组成员共同完成。一般3-5人一组,一人担任课业负责人。课业负责人进行任务分工,发挥组织、协调作用,把控大局,定期检阅成员的任务完成情况,并根据资料收集或调研情况及时进行任务的调整或增减。具体的任务或实施课业的形式有:资料汇编、文笔书写、沟通、调研采访、PPT制作、视频录制、情景剧编排、展示汇报等,根据完成课业的需要合理选择所需方式。每一位成员均有相应任务,均参与到课业设计过程中。在任务实施过程中,校内指导老师和临床带教老师同时进行指导,小组的课业设计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修改2-3遍,针对指导老师提出的改进建议,及时补充、修改文案,完成课业任务后,小组制作PPT,在班级内汇报小组完成过程及特色创新之处,通过组内自评、组间互评等评出最佳作品进行班级展示,一份课业的完成周期为1-2周。

1.2.3课业设计的评价方式。课业设计强调学生能力展示的过程性要求,结果展示可有视频、PPT、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多种形式,鼓励创新。制定统一的评价表(见表1),采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师生互评、院校合作性评价等开放式评价模式,客观公开地对小组课业实施情况进行点评,小组根据点评进行反思总结。

2.成果

2.1提高了学生的多种通用能力。从接受课业到成果展示,学生的沟通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的能力、资料收集的能力等都得到了锻炼。比如:在护理职业道德的课业设计中,学生搜集热点新闻,并对临床护士进行采访调研,获取相关专业知识,并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主题演讲。为了探讨一些社会焦点问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组织辩论赛,在专业中融入自己的见解,既让学生勇敢表达自己,又让学生在博弈中进行知识延伸,能力得到提高。为她们接下来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学习模式基础。

2.3形成了新生的正确专业认知。课业的设计贴近学生生活与就业,有助于学生技能的培养和专业的认知,借助临床实践平台,提供才华展示舞台,用课业记录学生的成长,为专业认知带来正向发展。比如:在护理礼仪的课业设计过程中,学生通过资料收集、临床调研、校内学姐采访,总结出规范护理礼仪的基本要求,并制作PPT进行礼仪规范的汇报讲解,为更形象地进行展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创舞台剧、编排礼仪展示,虽然是未接触过专业的一张白纸,但通过自己的知识获取,已经无形地形成了对专业的认知,护士的形象已深深印刻在学生心里,这对以后的专业学习及临床就业非常有利。

在新生阶段,可设计的课业议题还有很多,课业设计所采取的方式也不局限,都要依据我们的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来定,其宗旨就在于找出最适合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学习途径,培养出符合临床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何美贤.BTECHND课业的模式及其特点探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25):116.

[2]沈建新.护理专业“三阶梯”多层次实训模式构建实证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0,27(24):86-87.

[3]钱美娟,姜声扬,沈建新,等.课业作为新型评价方式在整体护理能力考评体系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2,26(36):3433-3434.

篇6

关键词:高职;礼仪素质教育;意义;途径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08-0035-03

中华民族自古就是礼仪之邦,我国亦是古典文化中礼仪文化传承最多的国家。无论是古人的礼乐诗画,还是现代人的个性时尚,中国人喜欢用“礼”去衡量一个人的内在素质和修养。现今,礼仪渗透于社会政治、经济、日常人际交往等方方面面。“礼仪”是善于交际表达、亲切和蔼、道德高尚的人应有的一种素质。尤其是受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更应该多接受礼仪教育,善于利用礼仪的方式做人,惯于用礼仪的形式表现,这样才能在未来的职业领域中发挥自身优势。

一、加强礼仪素质教育的意义

1.礼仪素质教育的内涵构筑了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素质教育体系的基础。礼仪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也是素质的表现方式,如下图。换言之,素质是内在的,礼仪是内外兼修的。本文中的礼仪素质教育就是要将礼仪教育的方式方法与素质教育大背景相融合,独自建立起礼仪素质教育体系,将素质教育的方方面面与礼仪教育连结起来。

2.酒店行业性质决定了礼仪素质教育与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交叉。礼仪素质教育不仅仅指《礼仪》这门课程,而是构建在课程体系内的礼仪素养教育框架,体现在课程体系中的各层次、各阶段。在不同课程类型中找到与礼仪素养的连结点,各结点交织成礼仪素质,最终形成礼仪素质目标。

二、礼仪素质教育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已经意识到礼仪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学生不仅可提升基础素养,还能提升未来在行业中的综合竞争力。然而,在礼仪素质教育提升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礼仪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相对独立。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课程体系中礼仪素质教育仅指《礼仪》这门课程,通常仅以公共必修课、选修课出现。即使有些学校将《礼仪》设定为专业核心课程,占有较多学分,但课程内容仍然相对独立,仅限于仪容仪表仪态这些外显型的内容。

2.礼仪课程只重视理论教学。经笔者调查,10所文科类高职院校中,9所将《礼仪》课程划归为理论课程,大班集中授课或以每周2课时的方式,每学期不超过30学时。主要原因是教学资源有限,因而礼仪课大部分是对“礼”的讲述,完全没有“仪”应该是自身感悟和展现的环节。

3.学生对礼仪素质的理解有偏颇。由于上述两个原因,学生在心理认知上对礼仪素质的认识理解有偏颇。相对于专业课来讲,礼仪课就是“副科”,没有在思想上重视。还有些学生错误地认为礼仪课仅仅是教人化妆、打领带、姿态的课程,太表面化,不追求内在。即使教师严格要求,也只能形成上课一个样下课做回自我的现象。礼仪素质的终极目标是将其展现在现实中而非课堂。

4.考核形式简单。礼仪素质很难用一种考核形式来考量学生的掌握情况。即使采用多种考核方式在不同时间的结果也会大相径庭。因此,礼仪素质考核应是长时间、多角度、多层次的综合考量。目前,考核的方式只取《礼仪》课程成绩,或笔答或口答,用分数描述学生的礼仪素质状况,这是不全面,也是不科学的。

三、强化礼仪素质教育的途径

1.融合礼仪素质教育进入职业教育体系。对于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服务礼仪素质教育应该包含基础礼仪素养、外在口语表达、良好的精神面貌、优雅的举止、灵活的思维应变能力、工作岗位上应体现的职业素养等多个方面。获取这些知识不能仅仅依靠《礼仪》课程,还需要和基础学科相结合,充实学生的精神领域;与外显型课程相结合,使学生在身体、谈吐上与礼仪素养靠近;还需要与专业课程相结合,每个章节、每个学习内容都有实际操作过程中服务心态、服务技巧拥有交叉点。因此,礼仪素质教育应该是融合整个课程体系的内容,在各学科中都有礼仪素养体现部分,而《礼仪》课程又是整体的总结。

2.加强礼仪素质教育的实践教学。礼仪素质教育不是纸上谈兵的学科,应增加实际实践的时间与机会,让学生在活动期间去感受和学习。

(1)加大基础礼仪行为训练时间。礼仪不是头脑记忆,而是头脑记忆和肢体记忆的总和。理论部分可以让头脑记住要领,但长时间的实训可以使肌肉记住定位的力量。即便日后走入工作岗位,头脑不思考,肌肉也可以迅速定位。

(2)多种授课方法相结合。训练、竞赛、情景模拟等不同方法都可以让学生参与实际演练。在实训过程中,教师可对学生的掌握情况作出判断。更重要的是可以增强自信心,建立良好的心态,拥有恰当的表现欲,这对酒店各工作岗位来说都是必要的职业素养。

(3)轮流模拟任务的方法使实操更生动化。班内可建立酒店董事会,由董事会内的工作人员轮流执行。将社会热点行业新闻放入模拟情景。在活动实训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参与性,评判为人处事的适当性。这对未来酒店内的人际沟通有帮助。

3.开展各项校园活动激发学生的礼仪素质。

(1)校园文化氛围可使学生感知礼的文化,在思想深处得到感染和提升。无论是校训、校徽,还是寝室楼内温馨的布置,都是从心灵深处植入文化的种子。在充满文明气息的校园里,礼文化才会更好地发扬光大。

(2)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不容忽视。既然高呼要提高学生的礼仪素质,那么教师的礼仪素质就是学生的教科书。高职教师不仅应注重自身礼仪外在表象,更要有高尚的思想情操,这样才能为礼仪素质提供坚实的根基。

(3)师兄、师姐的带动作用。根据酒店管理专业研究的方向性,新老学生划着对子,一带一,相互间解决学院的困惑,倾诉生活的感悟。师兄与师弟的礼仪素质修养分数紧密联系,大家只能寻求共同的进步。

(4)丰富的社团活动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方位地展现自己。在活动中发挥专长,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学会与人交往,彼此共同努力使社团更受欢迎。

4.完善礼仪考核方法。礼仪素质考核成绩应与课程体系的设置相对应,最大限度地用平均、重点、计算模型来统计学生的礼仪素质得分,应是展现学生在校期间与人交往、各学科表现的综合分数。例如,一个酒店管理专业大三实习学生的礼仪素质考核分数等于:礼仪素质得分=Ⅰ+Ⅱ+Ⅲ+Ⅳ+Ⅴ,Ⅰ=礼仪教师打出的礼仪素质分数=仪容+仪表+仪态+微笑+语言表达,Ⅱ=各专业教师打出的礼仪素质分数=出勤+着装+课内活动+实操表现、Ⅲ=辅导员打出的礼仪素质分数=日常出勤+表现+违规违纪现象+重大处事能力+团队协作、Ⅳ=同学互相评价打出的礼仪素质分数=日常习惯+语言交际+组织能力+团队观念、Ⅴ=实习工作单位打出的礼仪素质分数=工作表现+群众基础+宾客评价。因此,礼仪素质教育成果的考核应是多方面的,实际效果也不是展现在一节课、一学期,而是一段时间,也需要任课教师和学生管理部门的相互协作来完成。

综上所述,礼仪素质教育是酒店管理专业学士将来入职、人际交往及综合服务能力的前提条件。礼仪素质体系是高职教育中的一条贯穿线,是学习一切专业知识的基础,能使学生成为高能力、高情商、高素质的服务人才。因此,应探索出行之有效、能帮助学生建立礼仪素质教育体系的方式和手段,这样才能完成高职酒店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陈安萍.论社交礼仪在人际交往中的功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2).

篇7

关键词:行动导向护理礼仪教学法运用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人才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如何使我们的学生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服务需求,树立护理品牌,提高护理质量是广大护理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护理礼仪是属于职业礼仪范畴,是护理工作者在进行医疗护理和健康服务过程中形成的被大家公认的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护理礼仪是一们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行动导向教学过程中,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圆满完成教学任务,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1 行动导向教学法简介

1.1行动导向的定义行动导向法是指以行动或工作任务为主导方向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其目的是针对许多职业不断提高的复杂度和抽象性,学生可以通过激活和独立掌握专业和跨专业知识,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培养学生的职业行动能力。其实质就是理论与实践一体教学的一种结构模式。

1.2行动导向法的特点行动导向法特别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表现出强烈的学习愿望。它的基本特点在于学生互相配合工作和讨论问题,通过团队工作培养学生的职业行动能力。结合书面资料或教师提供的虚拟的或实际的信息,在理想的情况下学生积极参与全部教学过程,这样做的学习效益是最高的。

2 教学对象

2011级第一学期新生。我校是中等卫生类职业学校。所招生源其人生阅历浅,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技巧较为缺乏。学习成绩、行为习惯、逻辑思维能力普遍较差,但动手能力相对较好。

3 教学设计

本课程共32学时,其中理论14学时,实验课18学时。

3.1 教学内容

采用的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主编耿洁,第二版。包括六部分的内容,礼仪基础知识、护士仪表礼仪、护士行为礼仪、护士言谈礼仪、护士交往礼仪、护士日常工作礼仪等,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集体备课、磨课,讨论后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删减,增加了部分内容,如称谓礼仪、日常生活礼仪等。

3.2 考核方法

护理礼仪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教学目标不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书本上的重点内容,而是教会学生如何将基本礼仪知识及专业礼仪知识融会贯通运用到整个护理程序中,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更优质的护理服务。故传统的卷面考试已不太适合该课程的考核。我校从2010就提出护理礼仪课只考实践能力,针对教学对象的特点,结合岗位需求,我们的考核重点主要是规范其行为举止、沟通技巧上。在教学过程中随时考核,期末集中考核,评委不止是任课老师。

4 教学方法

我校在2010年开始进行学科的教学改革,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行动导向教学法。不仅可以教给学生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法,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法:

4.1 充分应用多媒体设备

多媒体设备的应用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笔者讲述护士仪态礼仪时,展示大量有关护士礼仪的图片,增强了理论课的生动性和直观性。在理论授课结束前组织护生观看护士礼仪规范教学录像及护士礼仪大赛的视频,内容包括护士规范的行为举止、护士的语言沟通技巧、护士的日常交往礼仪等。观看前教师提出问题和要求,让护生带着问题观看录像,随后组织学生讨论,教师适当作分析、讲解。这样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使之较快掌握知识点。

4.2 任务教学法

任务教学法是以工作任务为核心来训练专业技能和构建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学法。在教学中结合护士岗位,将教学内容以任务的形式布置下去,如教护士日常工作礼仪时,组织学生设计一个临床场景,将行为礼仪、言谈礼仪、交往礼仪、护理工作中的礼仪均融入其中,最后以情景剧的形式展示出来,学生互评,老师点评、总结。

4.3 角色扮演法

学生通过不同角色的扮演,体验自身角色的内涵活动,又体验对方角色的心理,从而充分展现出现实工作中各种角色的“为”和“位”,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关键能力的目的。

角色扮演的流程:

(1)团队定向;(2)根据练习确定参加者;

(3)剩余学生作为参与型的旁观者(负责观察、评价等);

(4)情境流程的设计;(5)角色扮演;

(6)讨论与评估;(7)附加练习(角色互换,其他可能场景);

(8)附加讨论;(9)总结和概况

4.4 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为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而创设特定的问题情境,以培养学生独立探求解决问题途径与方法的教学方法。

我们主要应用了表演体会情境法,给学生设定一个临床情境,如学习与不同病人的交往礼仪时,我就给出几个不同特点的病人让学生们先讨论后表演。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有效的活跃了课堂气氛。

4.5 强化实训教学法

礼仪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实训,为此从实用角度出发,根据课程特点及临床护理需求设计七项实训项目:a)准备训练,即形体训练。b)体态训练,包括良好的站姿、坐姿、行姿、蹲姿、手姿。c)仪态训练,包括眼神与微笑。d)仪容仪表训练,包括发式、肢体和面部修饰、化妆各种护士帽、口罩的戴法与着装。e)职业礼仪训练,包括推治疗车、持病历夹、端治疗盘、迎送病人、进出病房等。f)交往训练,包括接打电话、介绍、鞠躬、握手等。g)护理操作中的礼仪:包括操作前的解释、操作中的指导、操作后的安慰嘱咐和致谢等。

5 教学体会

5.1 优点

5.1.1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在短暂的时间内排练出一个简单的小品,分别扮演护士、病人、护士长等角色。虽然表演时间短暂。但学生生动、形象的表演,充分表现出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这种新颖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

5.1.2 有利于加强学生思维如今中职学生在就业时面临的压力很大,其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个人的思维应变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也是就业单位重点考查的内容之一。在讨论过程中,让学生结合已经学过的课程、自己的理解,发表自己的见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使性格较内向的学生也能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有利于其与其他同学的交流与沟通,同时也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5.1.3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行动导向教学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中起到引导、启发的作用,从而增强了教学效果,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针对具体问题,让学生主动独立思考,使各学科知识融会贯通,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使枯燥的书本知识变得生动形象,也利于学生记忆牢固。

5.1.4 有利于加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由于小组代表讨论结果水平的高低,代表了全体小组同学的意见,同时与自己的课堂平时成绩有关系,所以同学们在讨论过程中,团结起来,集思广益,各抒己见,而且在小组代表阐述讨论结果后其他成员给予补充,充分发挥了团结协作的精神。

5.2 缺点

5.2.1 少数学生学习懈怠,参与的积极性不够,个别小组的组织纪律较差。

5.2.2 部分学生在展示过程中缺乏自信,使表演不流畅,不规范,不自然,缺乏美感。

篇8

关键词:职业素养;国际商务礼仪;建构主义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0-0213-02

广东省作为中国外向型经济最发达地区、与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联系最紧密的地区之一,国际贸易一直以来在区域经济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提出,“建设与港澳地区错位发展的国际航运、物流、贸易、会展、旅游和创新中心。” 因此,结合广东区域经济发展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向需要对国际贸易技能型课程进一步整合,使人才培养模式与实际职业的匹配度更加契合,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内外的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珠三角地区的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

国际商务礼仪是国贸类专业的必修技能型课程,是人们商务活动的行为规范和准则,是企业文化、企业理念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经济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商业服务类企业对自身形象和员工形象越来越重视,现代商务人员的言行举止代表着企业形象、商务角色和商务责任。掌握国际商务礼仪的知识和技巧,在合适的情境中加以运用,能塑造良好形象,展示职业素养,传播正面影响力,扩大商务交往,对个人和企业的发展都会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传统单纯的教科书式商务礼仪理论教育与现实社会人才培养相脱节,随着对学习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入,利用情景、协作、交流、意义等学习环境要素,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的情境式学习理论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以学生自我实践为主,教师适时辅导、积极引导,实现学生与指导教师、学生与网络资源、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产生一个发现并主动建构的学习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精神,使学生有效地达到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建构,培养素能结合、技术应用型的高等职业人才。

一、课程开发的对象和目标

国际商务礼仪课程的开发突出情境性、示范性、参与性、互动性的特点,课程项目以课内实践或模拟实践为主,教学场地以外贸实训室为主。外贸实训室模仿一般外贸企业的工作环境,分设了办公区、洽谈区、板房以及形体训练区等实训区域,让学生能够在仿真的实际工作环境下进行拟实操。在国际商务礼仪一体化项目教学中仿真未来就业岗位。各班成立模拟公司。各模拟公司都有具体的公司名称、公司简介、产品(服务)说明、组织机构以及名片,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经历在公司任职。教学过程中所有的能力训练项目、情境模拟实训都是在仿真模拟公司间进行。

目前该课程培训过的学生有两类,分别为大一刚入校的新生和大三即将赴企业实习的毕业生。新生刚从高中阶段过渡到大学,可塑性和积极性很强,但是在与人交往和与社会交往方面能力较显不足,在第一学期开设该项目教学对塑造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和提高自身专业素质起到关键作用,有利于培养国际商务类实用性技能人才。大三的学生已经具备较好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且正在为求职做各项准备,在第五学期接受该项目的训练,有利于他们找准自身优势,对就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课程组以能力为导向,从解决实际工作问题入手完成过程教学,将课程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后拆分成若干任务,让学生在设定情境下,依托教师的帮助,独立完成任务目标,学习各项实用技能。拆分的教学内容会灵活根据不同教师的实际技能进行分工教学,既可以让不同的老师教授自己最擅长的技能部分,又可以解决多平行班上课师资不足问题,同时又大大提高教学质量。

二、课程实践教学体系设置

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学生对问题和情境的理解也各自不同,教学过程要通过精心设计,增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不同的观点相互碰撞进而融合,促进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高。为了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首先要求教师要结合实际工作的需要,设计出新颖真实、知识和趣味相结合的实践场景,使学生自觉成为学习的主角。同时,实训项目成为师生相互交流的多边活动,使整个教学过程更自由开放,更富有情境性和发挥性。

通过对国际贸易专业的就业岗位群工作分析,明确了岗位所需能力要求,确立了国际商务礼仪课程的能力目标、素质目标和知识目标。根据职业岗位能力要求设计课程能力训练项目,以职业实践活动为主线,打破传统的按照知识体系进行教学的模式,充分整合教学内容,将教学体系分为若干个项目模块。基础模块和综合训练模块根据教学实践情况穿插安排,在介绍课程概论时提前布置好任务书以便学生做好课前准备。比如在仪容、仪表、仪态商务形象模块训练之后,安排学生进行综合实训的项目。即根据教师设置的特定情境(例如和主管一同前往供应商处洽谈合作事宜,该供应商规模和名气很大),在组内挑选合适的模特,进行整体形象设计(包括化妆、发型、着装等),然后组内设计人员简要介绍并接受教师的提问和点评。

三、运用建构主义教学项目模块的设计

教师分模块示范教学的过程中,运用建构主义教学思想,把传统的教科书式和PPT式灌输式传授改变为以实践为中心的体验式学习,结合每一位学生的自身经验和性格特点,更真实更深刻的塑造“私人订制”式的教学体验,使学生在认真投入的情境中能力得到全方位的提升。比如在仪表项目中,不仅让学生掌握商务着装知识、了解TOP国际着装原则、熟悉饰物的佩戴知识,更注重每个学生的个人特点和诉求。经过个人自我扫描和小组内讨论,进一步确定符合个人风格的服装色彩及款型搭配。在熟知色彩搭配的前提下,综合个人的外貌、风格、修养等多重因素,帮助学生利用样品服饰搭配穿出适应不同场合的服装效果。

仪态项目训练环节中,在站、坐、行、蹲姿态的基本知识讲解和示范之后,教师更注重设置不同的场合,在静态、动态交互的情境中一对一、一对多的集中式高强度训练。让学生在情景练习中真切体会到商务人士庄重稳健的站姿、潇洒魅力的走姿、具有信任力的坐姿,会给对方留下令人愉快、不可磨灭的印象;在语言项目环节,从情境设计出发,营造迎接新同事、电话面试、客户投诉等不同的仿真场景,帮助学生分析声音的长短处和谈话技巧;在用餐项目环节中教师在实训商务洽谈区设置了小型沙龙,提前给学生布置任务书,从咖啡和茶的基本种类、冲泡技巧、上茶、喝咖啡的礼仪,由学生自主设计角色细节并实践,最后教师点评、总结,整个过程在轻松自然却充满知识性的氛围中完成。

四、课程考核评价机制的创新

传统的闭卷笔试已经远不能满足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高职教育,考核内容应侧重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加大应用和创新的考核。课程体系的实践开发不仅要注重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方法的革新,还应考量课程考核方法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公平性,把“形成性考核”、“过程考核”、“全面考核”等理念贯彻到改革当中。同时把学生在项目中的仿真演练拍摄、录制下来,建立和学生双向沟通的机制,反馈、交流、总结后不断提高,使考核方式真正体现教与学的绩效,并对教学改革起到促进作用。

本课程设计的每个项目都会进行现场过程考核,学生需要针对项目所需技能进行演练并在教师前展示,得分占总评的30%,综合训练仿真场景测试是阶段性考核,学生需要在相关情境下展现自己各阶段内所学技能并加以综合运用,测试成绩占期末总评40%;在以上两类考核中,评委老师会对每组的情景进行打分,依各组得分进行排名确定其相对得分,设置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档梯度基础分,组员个人成绩以小组得分为基础并参考整个过程中的参与度进行个人加分。这种考核方式解决了以往按照小组表现给定统一分数,从而忽视了表现突出的个体,容易出现的“搭便车”问题,同时兼顾了团队中成员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关系。为了对所有项目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回顾,在课程结束时也给学生安排了国际商务礼仪基本理论素质笔试考核,笔试成绩占期末总评20%,皆是上课重点介绍和讲解过的内容,注重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最后,职业素养考核部分占总评的10%。这一部分主要考察学生到课情况和爱岗敬业、守时守信等良好的精神风貌。

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过程,往往需要通过先给学生见识“鱼”,然后再帮助学生探索如何去“渔”。工作中知识的更新速度和环境的发展变化都要求学生具备更多的动手能力和沟通能力,教师作为课程的设计者、环境的营造着、情感的支持者、信息的咨询者,应尽可能的创设职业岗位中常规的工作情景。笔者经过近三年在商科类专业国际贸易实务、报关与国际货运等17个教学班的国际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实践表明,基于建构主义情境项目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在提高职业技能方面已经显现出积极的成效。学生普遍反映,“听过不如看过,看过不如练过”。这种教学模式将抽象的理论形象化,枯燥的内容生动化,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易于接受,具有可操作性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刘文广.《国际贸易实务》立体化教学包研究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4,(31):49-50.

[2] 田芳.“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在商务礼仪课程中的运用[J].职业教育研究,2010,(4):82-83.

[3] 王文丽.商务礼仪在国际商务活动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商贸,2011,(10):195.

篇9

关键词:高校;礼仪课;教学;基本;原则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0-0224-01

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和悠久历史传统的国家,中华民族也是一个非常注重礼仪的民族,如今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高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和五彩纷呈的人际交往活动中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频繁,礼仪―这一现代社会的剂,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接班人―大学生的高等学校,在礼仪课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既要教育当代大学生继承先辈们优良的德育传统,又要教育他们学好与公共关系和社交礼仪等方面有关的科学,通过礼仪知识的学习与运用,进行自身礼仪习惯的培养和个人形象的塑造。为了更好的完成上述教学任务,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结合礼仪课教学特点,应对礼仪课教学中现实存在的不足,及时的进行改进和完善。

一、高校礼仪课教学现今存在的不足

目前普通高校所开设的礼仪课程,教学内容涵盖各类礼仪常识和社交基本理论,课程内容上的难度不大,没有比较深奥的理论或原则,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不够重视礼仪课程的学习。而教学过程中,教师又通常局限于照本宣科的教导学生怎样做,课堂气氛较沉闷,学生听课很难投入其中,教学状况不容乐观。从高校礼仪课程教学实际情况来看,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单调

在高校礼仪课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条件有限,在教学模式中往往只能选择传统的“书本、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模式,对于实践性和操作性较强的礼仪课程来说,传统的教学模式单调枯燥,很难让学生对教师的讲授保持兴趣和产生共鸣,所以会很容易让学生产生疲劳感和精神懈怠,使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较差。

在教学方法上个别教师只是采用理论讲授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或者是只是象征性的进行示范,组织学生进行训练实操的内容较少,且只能在课堂上进行,无法模拟较为真实的社交环境,使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环节无法让学生获得真实的体验和感受,影响了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深度,教学效果大大折扣。

(二)担任课程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职业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

随着科学技术手段的不断进步和教学理论研究成果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新技术、新手段和新教法的学习与应用,对于“教书育人”的授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个别教师对于现代化设备使用水平较低,难以制作出高水平课件;课程设计和课堂教学中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操作环节的设计和分配不甚合理,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理论内容安排过多等情况出现。

个别承担礼仪课程教育教学任务的教师,没有从事过相关礼仪的工作,无礼仪相关职业背景,自身没有相关礼仪的实践经验,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缺乏礼仪实践操作能力,更谈不上指导与示范作用。

(三)现今礼仪课课时较少

礼仪课的教学内容包括政务礼仪、商务礼仪、服务礼仪、社交礼仪、涉外礼仪、时尚礼仪等,内容较多,而且各种礼仪都有不同的由来、要求和具体的使用环境,所以现有的礼仪课时相对较少,造成教材内容的讲授难以全面、细致;内容上的主、次区分,难以取舍;实践环节的安排也是捉襟见肘。部分内容只能以简介或讲座的形式出现,而在礼仪的使用过程中,各种礼仪环境则都有可能出现,由于知识学习不够全面、细致,会造成很多尴尬局面或是错误发生。

(四)现有考评方法单一

礼仪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学习考核的过程中,应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的高低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之一,而以往该课程的考试主要以理论考试为主,即一张试卷决定学生本门课程的学习水平和成绩。“一卷定成绩”的单一考核方法,导致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采取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融会贯通和动手实践及应用的能力较差。违背了礼仪课程学习的意义。

(五)专业实践场地和实践活动缺乏

为了使礼仪课程实践教学达到良好效果,课堂模仿和实践动手环节的设定与模拟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比较起实际和真实的礼仪环境来讲,就相形见绌了。教学硬件设施的设置和实践活动的开展,是礼仪课教学实践内容开展的基础。校内专业礼仪实践场所的设立和校外实训、实践基地建设的缺乏,使现今高校礼仪课程的教学效果难以得到更高层次的突破,成为制约礼仪课教学水平提高和教学效果增强的瓶颈。

二、完善的方法与对策

(一)深化礼仪课程意义,加大对于礼仪课程的重视程度

开设礼仪课程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对人的社会行为规范知识的了解和学习,更深层次是对于个人人格和品德的塑造。

(二)进一步完善和丰富礼仪课教学方式、方法

为实现素质教育的需要,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水平,公关礼仪课教学有必要改变单纯传输、灌输知识的教学方法,积极探求适合礼仪课课程特点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如:案例教学法,即通过一个具体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深思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在礼仪课教学中,常常可以在讲授完理论基础知识后,有针对性地设置一些与本堂教学内容相关的案例,教师针对典型案例设置几个思考题,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讨论,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思维能力获得最大程度的解放。

同时,在礼仪课的教学过程中,还应增强实践教学环节,如在课堂教学中的礼仪行为的模拟与演示,校内礼仪实训中心的设立和校外企业实践活动基地的建设等,为礼仪实践活动提供一个更广阔的实践应用平台。

(三)教师的培训与提高

任课教师在教育教学改革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课堂教学中的传授者和引导者。根据礼仪课程的不断发展和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更高要求,作为一名任课教师要通过学习培训活动和参与各种教学相关实践活动,积极的学习和掌握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好经验、新方法、新技术,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教学研究能力。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使命。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运用现代教学技术与手段,在礼仪课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将教学内容,用文字、声音、视频、图片等多媒体手段制作成多媒体课件,使枯燥的书本知识变成生动的图像、可展示的视频、能够进行多种特效演示的文字和详尽、具体的声音,可以增强教学内容的形象性,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提高。

例如:例如在讲“仪态礼仪”时,可以将站姿、走姿、坐姿、致意、鞠躬等标准仪态的图片通过课件演示出来,同时还可以将不雅的姿态也对比鲜明地演示出来,让学生直观真切地了解哪些是可取的,哪些是不可取的,以加深印象,规范自己的举止。

(五)丰富和完善考评方式

礼仪课程考试的目的在于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促进学生学习,检验课程教学效果。现今,在礼仪课程中,对于学生学业情况进行评价时一般只采用笔试的形式进行。礼仪课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礼仪课程的考核应该更着重于对学生使用礼仪规范的情况进行检查,注重礼仪课程考核标准的全面化、考核方法的多样化、考查目的实践化,所以在礼仪课成绩考核和评价中,除理论考试外,实践环节考试也应当占有一定比例,以学生实践礼仪内容,如:礼仪行为演示、社会礼仪活动参与等作为课程实践部分成绩考核内容。

(六)增加礼仪课课时和教研活动

篇10

关键词: 高职学生 劳动礼仪值周 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在围绕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探讨改革时,我校探索了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新途径,提出了劳动礼仪值周的计划,并加以实施。

一、劳动礼仪值周的提出

劳动礼仪值周的落脚点在五年制高职的“高素质”培养要求上,为学生未来的就业和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素养基础。

(一)理论背景

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社会生产的必然产物。在我国,有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主张“过什么生活便受什么教育”,把“会烧饭菜”、“会种园”、“会修理”等列入了十六常能之中。①而早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德国就采取了“学生参加生产和经济工作”、“经济与教育合作”等多种形式,明确了要在普通学校里加强学生从事未来职业活动的基础教育。

礼仪作为一种律己、敬人的行为规范或行为模式,是适应时展、促进个人进步和成功的重要途径。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崇尚礼仪的优良传统,早在我国周代就已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礼仪制度。日本设立“道德时间课”、“自爱课”,韩国设立“道德课”,英国将“德行、智慧、礼仪和学问”作为教育的出发点,而美国则把礼仪教育看作是品德教育的入门课,认为理想的楷模就是英国的绅士。

这些理论与实践对于我们今天开展劳动礼仪教育是很有启发的。

(二)社会背景

国际著名城市规划学家沙里宁曾说:“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他的抱负。”目前,无锡地区产业升级转型催生人才结构变革,人才尤其是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成为“一座城市的渴求”,这为本地区五年制高职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而从学生就业推荐的角度来看,很多企业又在叹息“有些学生的基本素质不高”。

很多事实表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满足企业的用人要求,是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转型的必然要求。

(三)学生背景

五年制高职招收初中毕业生,其中考成绩往往在当地属“中尾部”。据省联合总院对个别地区个别学校进行的调查显示,有72.24%的学生上高职是因为没有考上普高的无奈选择,他们当中在小学到初中从未受到表扬的比例为79.16%。②以上数据都反映了我们的学生存在着缺乏自信、自我要求不高等心理特征。同时,信息社会的纷繁芜杂、经济社会的激烈竞争、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偏低也随之带来一系列高职学校学生教育问题。这些问题如不及时进行正确的引导,则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培养的人才质量。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现状,寻找突破口,以重建学生的自信心,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二、劳动礼仪值周的实施

2009年9月起我校开始在一、二年级学生中实施劳动礼仪值周课程,时间跨度一周,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和学分体系。2010年3月起将参与学生扩展到三年级全体学生。在一年多的摸索探求中,我们及时总结经验,不断调整实施过程,初步形成了一些具体实施方法。

(一)怎么上课

仍旧采用班级授课形式,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值周,指定班级停止一周理论课程的学习,按照学校统一要求全面参与学校管理和服务性工作。每周排定两个班级承担值周工作,主要是清洁校园卫生和学习文明礼仪知识。劳动课程学生在指定的工作区域内进行,礼仪课程每天上午下午各一节,并且在早晨进行礼仪立岗。

(二)怎么管理

1.明确工作规范,树立学生良好形象。

要求学生按规定统一身着劳动礼仪服装,在左胸前佩带好工号牌;站立姿势端正,精神饱满;语言文明,礼貌待人,率先垂范;清整卫生做到“一清、二扫、三拖、四擦、五检查”;严禁擅离岗位或对工作不负责任,劳动中要勇于吃苦,工作中要任劳任怨;工作时动作要轻,不要影响正常教学秩序;遇到特殊情况或大事要及时向管理老师或班主任汇报。

2.明确二级管理,指导学生自我管理。

学校遵循着校系二级管理体制,由学工处负责总体安排,两位劳动指导老师具体负责指导与考察学生劳动情况,两位礼仪指导老师负责训练学生礼仪知识并进行礼仪站岗指导。各系具体安排班级值周运转计划,具体负责班级考核评比。班主任在保证自己课务的同时协助指导教师管理,值班班长、小组长是最基层的管理人员,担负着协调沟通的重要任务,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的作用。

(三)怎么具体实施

1.准备阶段。

首先,做好宣传动员工作,由班主任统一组织学习《劳动礼仪值周工作实施细则》,使学生充分认识劳动礼仪值周的重要性。其次,根据任务和班内实际,认真制定《班级劳动礼仪值周计划安排》,做到定人、定岗、定责任。

2.实施阶段。

各班根据一周的任务分区设岗,定岗到人,明确职责任务,提出要求。严格按时间上岗,并按要求高质量地完成各项任务。加强值周管理,做到各岗区分工明确,逐级负责,劳动礼仪管理人员、班主任和班干部要巡回检查,做好值周日记,及时总结讲评。

3.总结阶段。

班主任和班干部要每天汇总和讲评值周情况,值周结束后,要召开总结会,按总人数20%的比例评出值周明星,将名单连同值周总结一并交学工处。

(四)怎么放大教育作用

学校利用升旗仪式定期对值周明星和值周先进集体进行表彰,全体学校领导给获奖学生颁发劳动礼仪之星奖牌,并与每位明星合影留念,作为成长的见证。每周制作劳动礼仪之星墙,布置于学校橱窗内,发挥榜样的作用,放大劳动礼仪的教育作用。

三、劳动礼仪值周的原则

我校劳动礼仪值周课程的开设紧扣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教育,坚持“课程开发―瞄准职业素养;课程建设―紧贴学生就业;课程服务―适应学生发展”的指导思想,值得注意的是,在实施中我们还要坚持下列原则:

(一)知行合一的实践性原则

态度是职业素养的核心。陶行知先生倡导“教学做合一”。劳动礼仪值周就是遵循了这一实践性原则,从清洁打扫到礼仪问候,在实践中引导使学生把劳动礼仪意识转化为劳动礼仪态度。

(二)显隐合一的综合性原则

劳动礼仪值周把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相融合,以具体的活动承载了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教育。目前我校一至三年级开设了劳动礼仪课程,四年级学生走进实训车间开始“理实一体化课程”学习,五年级学生走进企业进行“顶岗实习课程”学习,形成了一个有梯度的综合体系。

(三)身心合一的量力性原则

劳动礼仪教育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选择学生力所能及的无毒、无害、无危险的劳动内容和礼仪项目,既要确保必要的训练时间,又要严格控制强度。礼仪立岗我们一般控制在早晨半小时左右,送水、打扫厕所等劳动强度大的工作不作为劳动的任务,仍旧采用后勤服务外包形式。

(四)校企合一的对接性原则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劳动礼仪值周不是为活动而活动,而是主动把企业对员工的要求引进学校,使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实现对接。

注释:

①引自《陶行知文集》.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6:882-883.

②以上数据引自马能和著.五年制高职教育发展及实证研究.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10:32.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N],2010.

[2]陈茂旺.强化职业教育公益性的战略选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