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加工实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4-03 10:51: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车加工实训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车加工实训总结

篇1

时间总是在充实的工作中流逝。一转眼,一个学期即将结束了,回顾过去这个学期的车工工艺教学工作,有收获的喜悦与甘甜,也有挫折时的彷徨与无奈,但这些心灵的历程使得我更加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这份教育工作。为了能够查缺补漏,取人之长补已之短,以利于在今后更好地开展自己的工作,在此对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作了一点总结。

在本学期中,我们接触了机加工的基本操作技能,在老师们耐心细致地讲授和在学生的积极的配合下,我们没有发生一例重大伤害事故,基本达到了预期的实训要求,圆满地完成了实训任务。实训之初,同学们怀着几份忐忑,几份期待。也是怀着好奇的心情,在机器上这里碰碰,那里摸摸。接下来老师告诉学生实训的基本任务和目的,并且再三强调安全问题。最后就是讲课与示范了。 

学生主要是学习车工,一定要认真听!车床是利用工件的旋转和刀具的直线和曲线运动来加工工件的,就其工作的基本内容来说,可以车削外圆。内圆、端面、切断、切槽、内外圆锥、各种螺纹及滚花和成形面等。经过老师的介绍,学生知道了车刀的安装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车刀夹在刀架上的伸出长度应该尽量短,以增强其刚性。 

第二,车刀底下的垫片数量应尽量少,并放整齐。 

第三,车刀刀尖应于车床主轴中心等高。 

工件的安装: 

第一,伸出不能太长,影响装夹刚性。 

第二,装夹必须牢固可靠,防止工件飞出伤人,必要时用加力杆。

第三,装夹毛坯工件时注意找正佳紧。同时还有切削三要素、切削用量选择、手动车外圆,端面,阶台的方法。

刚开始的时候学生对机床的熟悉度不够,导致加工起来不仅很慢,而且经常出错,应为机加工零件对零件的精度要求很高的,一不小心就出废品,就得又重新做,加工的时间长了慢慢的对机床也有些熟悉了,加工起来速度就明显的快了,而且精度也明显提高了不少。终于在后来就加工出了合格的零件。 

一个学期来,学生还是学会了很多东西。 1. 了解机械制造工艺知识和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培养、提高和加强了我们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 机加实习培养和锻炼了我们,提高了我们的整体综合素质,使学生不但对机加实习的重要意义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使学生更好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巩固了我们的所学的知识。 3.同时也学到老师的敬业、严谨精神。老师会一次又一次地给同学演示如何操作,直到同学真正清楚。实习过程中学生也发扬了团结互助的精神男同学帮助女同学、动手能力强的同学帮助动手能力弱的同学,大家相互帮助相互学习,既学会了如何合作又增强了同学间的友谊。 4. 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取得的劳动成果。这些曾经让人难以致信的小零件,竟然是自己亲手加工而成,这种自豪感、成就感是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的。 

机加实习让久在课堂的同学们切身的感受到作为一名工人的苦与乐,同时检验了自己所学的知识。机加实习更让学生深深地体会到人生的意义。 劳动不仅对自然世界进行改造,也对一个人的思想进行改造。经过本学期的机加实习,使同学们深有体会。 

1、 劳动是最光荣的,只去实践才能体会劳动的辛酸和乐趣。 

2、 坚持不懈,仔细耐心。 

3、 认真负责,注意安全。 

4、 只要付出就会有收获。 

实践是真理的检验标准,通过本学期的金工实习,学生了解到很多工作常识,也得到意志上锻炼,有辛酸也有快乐,这是学生生活中的又一笔宝贵的财富,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将有很大的影响。

篇2

关键词:普车 实训教学 改革

普车实训教学是现代机械类职业教学重要的实践课程之一。该课程具有跟实际生产紧密相关联的特点,其不仅可以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够通过普车实训对机械制图课程、加工工艺课程和工程力学课程等实现全面应用和巩固。该课程学习过程中,能够较好地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由于普通车床外露部分零部件与高速运转零件较多等原因,造成学生对操作会有恐惧感,但其学习意义十分重大。

当前,普车实训教学指导教师应该根据传统实训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教学方法和策略,通过全面改革教学的模式,实现该课程真正意义上的价值。该课题基于职业院校的机械实训教学的新模式改革进行探究。

一、中职院校普车实训教学的特点

1.课程的实践性较强

该课程跟加工、生产等工艺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通过该课程学习能够全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不仅技术性能较强,还是现代模具设计专业、数控专业和机械制造专业等必修的实践课程,课程不但要求学生对车削加工相关的基础知识与工艺流程的掌控,还是中职机械类教学的重要构成部分。

2.知识涉及范围广

普车实训教学不但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还需要求对机械加工等课程有深入了解。所以,该课程是当前综合性较强的一门实践课程,往往由于知识涉及范围大等原因给学生学习带来困难。

3.课程存在的安全风险高

由于中职院校学生缺乏跟普车机械操作的相关经验,而且机械运转会给实习学生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往往会存在畏惧感。对于普车实训课自身来说,由于车床外露与高速部件较多,造成各种安全隐患,所以,实训课程进行时一定要注意做好安全指导。

二、当前实训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1.中职学生基础薄弱

普通车床操控不但要求实习人员对车床的相关知识具有一定的熟悉度,还要求其对大量的机械基础专业知识理论熟练掌握,但在目前职业院校的普车实训教学中,教师经常要面对学生基础过于薄弱的问题,再加上学生学习能力差等造成了该课程实际效果较差。

2.中职学生教学中实践机会少

国内许多中职院校都开设了关于普车的课程,相比普通车床加工来讲,中职院校更加注重数控加工方面硬件建设,因此,这也造成了普车教学课程的实践机会大大减少。在实训教学过程中,往往需要多人共用同一台机床进行操控,所以学生在动手实践方面的时间较少。

3.中职学生在课程思维创新方面较少

在实践教学之中,该课程通常先会对设备进行简单的操作介绍,之后再进行复杂内容讲解。为方便学生理解与运用,教师通常会让学生记录操控的各个步骤。在实际操控过程中,学生就能够依据所记录的课程笔记上对各个步骤进行逐个操控。为实现熟练操控的目标,许多学生还必须反复操作。但这样一来,学生仅仅依靠死记硬背的方式完成了操作,而不是建立在理解原理的基础上。

4.中职普车实训课程的应试教育模式

现代中职教学往往以帮助学生通过考试为主,并以应试教育模式实现教师的教课任务。尽管学生取得了较高的分数,但在实践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许多问题,因为没有熟练掌握操控等内容,造成缺乏实践的问题不断凸显。

三、普车实训教学模式改革的措施

1.全面培养学生对该课程兴趣

课外活动、课堂视频和参观学习等方式可培养学生兴趣。这样就能加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还可以有效改善原始教学模式的乏味问题。

2.加强实训教学中的安全控制

作为潜在危险较多的一类课程,在课程教学中,必须全方位做好学生的安全控制问题。要从始至终坚持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精神,使学生做到远离危险。具体控制措施如下:课程刚开就要建立学生安全文明生产的意识,通过典型事故讲解,让学生感受到保证安全的重要性;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根据不同实践项目做具体的安全工作,比如在加工零件校正作业过程中,许多学生在零件还没装好就开启车床,有的学生甚至在卡盘扳手还未拔出卡盘就开启车床等。对于此类无安全意识现象,要通过具体操作来一步步讲解安全控制。在课程完毕时,老师要对出现的安全问题完成全面总结,以备下一批学生安全操作。

3.教学方法改革提升教学质量

(1)全面改进教学方法。当前该课程教学中,教师必须通过现场教学来实现对课程的组织和讲解,同时通过示范各项操作来讲解细节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通过兴趣培养,来引导学生对该课程的全面投入。因此通过全面改进教学方法来完善其对课程的认识,达到提高普车实训教学质量的目标。

(2)规范化教学的整个流程。现代中职院校,普车实训课程的学生相当于实际工作中的学徒工,其操作主要通过模仿来实现,老师的教学过程的作业方式会对其造成深远的影响。现代普车的所有操控都有其具体的规程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示范,避免对学生造成误导,造成学生在细节问题上的出错。通常所说的规范教学,不仅要求遵守基本规则,还要敢于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对于学生的新想法和创新思维,老师要给予及时科学的评价和指导。

加强普车实训课程与企业的合作。运用现代大量具有代表性的设备来完成普车实训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现代生产企业的具体的生产工艺和流程,进而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通过实战训练,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操控水平,还能够建立学生对现代企业生产产品的质量监管意识。

通过分析发现现代中职院校普车实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应试教育和缺乏实践的问题,教课老师应当选用科学的教学与实践运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为更好地让学生接收普车教学实训课程的重点提供支撑。具体教学方法还需要根据院校的具体条件,全面利用学校设备、实物以及现代多媒体技术等实训全面培养学生的目的。另外,如果条件允许,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现场教学,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还能够有效地实现学与用相结合的目的。

四、小Y

篇3

关键词:高职;模具制造专业;专业基础实训;专项实训;综合实训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2-0125-03

专业实训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最重要的手段,在高职教学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我院模具专业在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探索总结了一套较为实用的专业实训教学模式,而“模具制造综合实训”则是其中的特色所在。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取得了良好的实训效果,我院学生参加省内及全国技能大赛屡获佳绩,毕业生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养也获得就业单位的一致好评。

初期的实训模式

最初的高职模具制造专业实训是学科系统式的,结合专业理论课而开设,是专业理论课的辅教学环节。实训内容侧重于对加工设备的了解及其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主要包含以下三个部分:(1)钳工实训(2~3周)。以“手锤的制作”为载体,通过划线、锯割、锉削、抛光、钻孔、攻丝、铆接等实际操作,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钳工职业技能。(2)普通机床加工实训(2~3周)。包括车床、铣床、刨床、磨床等普通机床的加工操作实训,以简单的回转体、六面体零件的加工为项目任务,主要使学生了解普通机床的功用与使用方法,初步具备设备操作技能。(3)数控机床加工实训(2~3周)。包括数控车与数控铣,通过典型零件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制及数控机床操作两方面的实践训练,使学生对数控加工技术在模具制造中的应用有比较感性的认识,初步具备设备操作技能。

在教学实施中,上述实训方式重在对常用加工方法的了解与认知,有助于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体现出专业教学的系统性,对于普通高等教育来说,是长期以来行之有效的模式。但由于培养目标不同,这种模式对于高职学生是否合适则有待商榷。另外,这种实训安排,特别是实训项目内容方面,着眼于基础性和通用性,并非专用于模具专业,也用于机械类其他各专业,实训效果对于各专业来说其实都是不够理想的。但从学院总体考虑,其通用性有利于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比较节省教学成本,且实训安排及其实施均较为便利,所以这种方式有其存在的必然性。

发展后的实训模式

高职教育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后,目前在各高职院校普遍实行的实训模式属于基础实训与技能鉴定培训相结合的模式。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要求毕业生掌握较高的专业技能,能在各自专业领域的生产一线岗位上工作,最理想的是能够实现“零距离”上岗。如果专业实训能够根据各专业相应职业岗位的技能要求,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培训,并按照劳动部门统一制定的职业岗位技能考核标准进行考评颁证,学生毕业时即可直接凭证上岗。基于这种理念,要实现毕业生“零距离”上岗这一目标,专业实训必须做出相应的改进,而这种改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实训项目设置的增加。专业实训项目安排应该与职业岗位对接,即根据毕业生就业方向,有针对性地安排技能训练项目。通过对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分析来看,模具专业毕业生初期就业超过八成以上集中在模具制造类岗位,包括模具钳工、普通加工机床操作工、数控加工机床操作工、电加工机床操作工、模具成型设备操作工等。前三类岗位与原来的实训是相对应的,学生一般能很快上岗,而后面两类岗位在模具行业也是很普遍的,但学生在校时只在课内实验中有所接触,缺乏所需的操作技能,有必要增设相应的校内实训项目。(2)实训内容与要求的扩展。原有的实训安排可以说属于基础实训,任务内容较简单,达不到职业技能标准的要求。学生要通过技能鉴定考核,必须在完成基础实训后,再进行专项培训。由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及能力情况,在学校具备培训条件的范围内,自主选择工种项目参加相应的培训与考核。由于国家在职业技能鉴定方面已经逐步完善,各工种的考核标准比较明确,专项培训的内容与要求只需将相应的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引入即可。(3)实训条件的改善。由于实训项目的增多及实训内容的扩展,相应地在实训条件方面也需要有一些必要的投入,包括教学计划的准备、师资力量的加强、实训设施的添置、消耗品的配备等,并需通过申报审核,获得相关部门授权的职业技能培训鉴定资格。以学科系统式的实训为基础,辅以职业技能鉴定的专项培训,即学生首先完成全部的基础实训,然后根据个人兴趣与能力,选择参加某一工种的职业技能培训,并通过考核获取职业资格证书。这种适应于职业技能考核的专项培训,对高职毕业生就业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是对基础实训的补充和提高,以此形成了一种较为实用的高职实训模式,目前在国内各高职院校得到广泛采用。所不同的是,各院校根据自身具体情况,如专业培养方向、实训设施条件、师资力量及资金投入能力等,所开设的职业鉴定工种、项目数与等级等有所差异。

实训模式改进探索

近几年,国内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提高职业人才培养水平为目标,积极开展示范性院校、精品专业、精品课程等项目建设,同时也开始了新一轮的专业课程改革与建设。专业实训怎样安排和实施才能更好地满足毕业生就业需求?我们对此展开了深入的调研,包括对国外职业教育先进经验的学习,特别是德国的学习领域课程方案,它提出了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思想,采用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的方式,在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课程内容的序化方面,都取得了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理论成果,国内高职教育研究机构及相关管理部门也一直在努力引导推行。就培养职业岗位技能方面而言,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确实是一种好的教学模式,但是在国内并不能简单套用。实施这种教学方式,其核心是“订单式”培养、校企合作开发课程、任务驱动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可以说,毕业生有明确的就业岗位是实行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的前提,而这一点,至少目前国内模具专业是无法真正做到的。学生就业压力大,竞争激烈,而且内地模具企业大多未能形成规模,毕业生就业一般比较分散,校企间少有能形成“订单式”合作的。偶有订单,也难以维持稳定,今年订一批,明年也许就没有了。对于这种情况,教学计划也就只能临时性地调整一下,难以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学习领域课程方案。另外,专业课程采取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绝大多数高职院校不具备相应的经济实力,只能选择几门课程作尝试性的教改,要做到全面实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至少现阶段是不可能的。所以,结合现阶段的国情,学习领域课程方案也并不是很实用,可以选择性地学习,但不能照搬,对于国内高职教育来说,还得找适合自己的路。在课程设置与能力培养方面,不能针对某个特定岗位去做计划,只能采取加强专业基础训练、全面培养综合素质的策略,使毕业生在行业内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拓宽就业方向,这才是适应国内现状的教学方针。

适应社会需求,提高毕业生就业率是高职教育能否成功的硬指标。对模具专业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经过两年左右时间,与毕业初期相比发生了较大变化,大约30%的毕业生已涉足其他行业,而在模具行业就业的毕业生中,仍在一线制造类岗位工作的已不足20%且集中在模具钳工、数控加工等高技能岗位,大多数毕业生已转向生产管理、质量管理、技术服务、营销业务等方面。这些新的岗位对工作者要求更高一些,需要全面了解模具生产过程,需要对模具结构及其生产质量进行总体把握。由此可见,相对于单项操作技能而言,综合素质培养对高职毕业生更为重要。为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开设模具制造综合实训,从工艺规程制定,到主要零件加工,再到模具装配调试,针对模具专业毕业生进行一次模具制造的全方位训练。此项实训相对其他实训项目而言,实施难度较大,主要问题包括:(1)对教师素质要求高。主持实训教学的教师需要准备全套模具设计图,需要对生产过程进行总体计划,安排采购标准件、外购件及毛坯材料,掌握模具加工与装配工艺,能够对模具制造过程中出现的种种质量问题进行灵活处理。总之,能主持综合实训的教师应该是集设计师、工艺师、生产调度员、采购员、操作技师、质量员等多项岗位技能于一身的行业专家。(2)前期准备工作量大。一方面,需要对原有的专业教学计划进行总体调整,保证实训所需课时;另一方面,牵涉很多具体的东西需要准备,包括模具设计图样、实训实施方案、标准件、外购件、毛坯材料、工量刃具等。这些准备工作需要专业教师付出较多的时间与精力。(3)涉及工种多。一般而言,制作一套模具涉及的工种是比较多的,通常包括车、铣、刨、磨、钳、数控加工、电加工、热处理,还有检验试模等,诸多工种的协作牵涉实训设施、指导教师等问题,安排落实比较麻烦。(4)时间紧任务重。由于教学总课时有限,模具制造综合实训只能安排三周左右时间,与其他单项实训相比,课时基本相当。但是,综合实训比其他实训多得多,包含工艺规程制定、主要零件加工、以及模具装配调试等,在三周内完成全部实训任务非常困难。(5)制造难度大。通过此前的各项实训后,学生仍只是初步掌握设备操作方法,其操作技能还不足以加工实际零件。即使零件较简单,也很难保证加工质量。最终装配精度能否保证,对学生而言是一道难题。(6)教学成本高。有限的实训费用与模具制造成本相比,完全无法满足生产所需,如果再加上教师工作量的计酬,此项实训所需教学成本费用很高,使得一般学校望而却步。

虽然实施难度很大,但是仔细权衡,开设“模具制造综合实训”,其必要性应该是毫无疑问的。模具制造综合实训是工学结合、学以致用的具体体现,是毕业生走上生产岗位前的实战演练。通过综合实训,可以使学生在校内学习期间就能够对模具生产过程有真实的接触和了解,对模具生产质量的总体把握有较为直接的体会和感受。通过综合实训,可以使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专业知识得到总结和融通,操作技能得到针对性的加强,即使在制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种种质量问题,甚至导致最终模具装配失败,同样也能从中总结教训,积累经验,提高职业技能与综合素养。当然,考虑到校内实训条件的限制,在模具制作过程中,不可能完全按照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来运作,必须适当简化、有所取舍。

具体实施过程我们采用了如下方案:(1)根据各班实际人数,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组内采取分工协作的方式,合作完成一副模具的制作。这样可以使总的工作量及实训成本大大降低,并能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2)模具图由专业教师设计,精选典型结构模具,并适当降低精度要求,控制合适的加工难度。(3)选取部分典型零件进行加工实训,其余采用标准件、外购件,或采取外加工的形式来准备,以减少工作量,确保实训能如期完成。(4)对应三周的实训,每个待加工零件只进行三道主要工序的加工制作,大致是普通切削加工(车、铣、刨)、精加工(磨削、数控加工、电加工)、钳工(钻孔、铰孔、攻丝、修研、装配),其余工序精简,包括热处理工序。当然,正确的工艺路线需要跟学生交代清楚。(5)配专业教师一人全程主持,另外分周次、分工种安排实训教师协助。(6)实训结束时,指导教师对实训中的问题进行总结点评,学生应就参与实训的过程写出实训总结报告。对学生而言,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学习过程的宝贵经历。(7)经过统筹规划后,可以将一部分零件加工内容安排在前面的基础实训及技能鉴定专项培训中完成,使各项专业实训都更接近实际生产,同时也能从整体上减少实训教学成本。

对于模具制造综合实训,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实训效果很好。由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的各类实物模具,虽然达不到生产实用的质量要求,但总体结构是没有问题的,可以作为学生作品陈列展示,还能用于教学,从而体现出一定的使用价值。而更重要的,这是学生自己的劳动成果,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学到了知识,锻炼了技能,提高了素质。

结语

经过十多年的研究探索,我院的模具制造专业实训模式渐趋稳定。从专业基础实训到专项技能培训,再到最后阶段的综合实训,三个阶段相辅相成。专业基础实训是初学者入门必修,专项技能培训是毕业生涉足行业的桥梁,而综合实训则是提升毕业生综合素养的点睛之笔,对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为毕业生未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由这三个方面构成的实训模式才是比较完整的,适应现阶段的国情,而且也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模具制造综合实训在实施过程上还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如组织形式能否实现校企合作,工艺方案如何更贴近实际生产等。另外,实训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参与程度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些问题都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完善,但开设这项综合实训,其意义是显而易见的,这种尝试无疑是正确的选择。

参考文献:

[1]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教学标准汇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周玉蓉,徐益,赵平.基于工作过程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J].教育与职业,2010(5):134-136.

[4]牛金峰,陈玉平,杨学智,丁泉清.基于行动导向教学法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以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0(32):63-65.

[5]胡晓岳,林剑明.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职教通讯,2010(4):16-18.

[6]何亮,徐百平,陈金伟.高职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1(14):22-24.

[7]刘鸫根,陈侃贞.高职院校“订单+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1(14):51-54.

[8]魏慧敏,闫志利.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类型及推进措施[J].职业技术教育,2011(20):5-9.

篇4

二、实训目的:了解普通车床的工作原理,工作方式、结构特点各部件的用途,并掌握普通车床和立式升降铣床的基本操作。车工对应的机器主要是车床,车床主要由变速箱、主轴箱、挂轮箱、进给箱、溜板箱、刀架、尾座、床身、丝杠、光杠和操纵杆组成。车床是通过各个手柄来进行操作的。在了解了各个手柄的作用之后,老师按照图纸要求给我们示范了一遍今天需要完成的一个小型零部件的加工过程,并给我们指导了注意事项。我们的任务是要加工出大圆直径20mm,长5mm,小圆直径15mm,长10mm的小型零部件。精细的操作要求,认真仔细的数据计算分析,都是对我们没有做过实际车间工人的学生的严峻考验。正是因为缺乏经验和耐心,在零件加工的最后一步,我就因为操之过急而将零部件大圆部分的长度切成4mm而痛心不已。可见,车工虽然不那么累,却是精细活儿,需要精神高度集中,对技术要求也高。(根据题目要求进行修改)

三、实训内容:利用普通车床加工阶梯轴,并用立式升降铣床洗键槽。(如图1-1)

四、实训材料:选φ32长100㎜的45号纲棒料。

阶梯轴工艺过程:在车床上,先车阶梯轴的一端端面,然后车外圆,倒角,在铣床上,铣键槽,去毛刺。

下料车端面粗车各外圆半精车各外圆精车各外圆倒角划键槽加工线铣键槽

五、实训工具:

90°硬质合金刀、切断刀、铣刀、三爪钥匙、刀具扳手、三爪自定心卡盘、游标卡尺、直尺、划线针、动扳手、普通毛刷。

六、实训过程:

加工时因注意的事项:

a、工作时必须精力集中,不准擅自离开机床。

b、工件和车刀需装夹牢固,以免工件和车刀飞出伤人。 c、工件旋转时,不准测量工件。

d、工件安装好后,三爪扳手必须随手取下,以免不注意开动车床,以免扳手飞出伤人。

1、取料:根据图纸的要求选取φ32长100㎜的45号纲棒料。

2、根据图纸的要求对于胚料的选取并理定加工顺序。

3、刀具的安装:用刀具扳手对刀架上的螺钉进行扭送,将90°硬质右偏刀放入刀架右偏65°。利用顶尖头的高度来调节刀具刀尖的高度,调节好后并刀架上的螺钉用刀具扳手扭紧,切断刀的安装与90°硬质右偏刀安装方法一样。刀具安装好以后,把刀架上的手柄扭紧,以固定整个刀架,以免加工时刀架松懈,不利于切削。

4、材料的安装:用三爪钥匙将三爪自定心卡盘扭开,将材料装夹上去。再用三爪钥匙扭紧自定心卡盘,把三爪钥匙拿下来。开机检查材料在旋转时是否有甩摆现象,如有甩摆现象,关机对材料进行调整,调整后在开机检查材料是否还有甩摆现象。直到材料在旋转中没有甩摆现象才可以进行加工。

5、准备好加工中要使用的工具如游标卡尺、图纸放在方便拿的地方,以方便使用。

6、准备完全开始对毛胚料进行加工,要进行工艺分析。加工顺序因应为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

7、由于阶梯轴加工的精度要求较高,所以在加工过程中要不断停车,用游标卡尺进行测量尺寸,保证尺寸的要求。工件在旋转时不能进行尺寸的量取,也不可能用手去触摸工件,以免打坏游标卡尺及伤手。

8、工件切削好以后,关掉机床,等工件自然停下来,再用游标卡尺根据图纸上的尺寸要求进行测量,尺寸无误后,在开机换切断刀在切断处切一个槽,在前端和后端进行倒角。再切断工件,然后停机。

9、将车好的阶梯轴用划线针和直尺对键槽划线定位。

10、用活动扳手松开铣床上固定工件的螺钉,将工件装夹好,并将铣床上的横向工件台和纵向工件台进行定位。定位好以后开动铣床进行键槽的铣销工作。

11、铣好键槽以后,关掉铣床电源,再用普通毛刷对工作台进行清扫,然后懈下加工好的零件。

12、将以加工好的零件对照图纸进行彻底的测量尺寸。

13、对普通车床和立式铣床进行清扫,并放置好所用的工具,然后对机床打油。

篇5

关键词:工程训练 学分制改革 安全实训 热加工 创新能力

学分制改革有利于整合教育资源,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工程实训是一门实践教学为主的基础课,是各专业学生学习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等课程基础,必不可少的必修课,高质量完成基本工程训练,培养具有工程素质和创新型、应用型人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工程实训》课程结合大工程背景下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趋势与高等教育的改革精神,以国家教育部本科课程改革指南为指导。改革实训教学模式,优化实训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为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此前提下如何提高热加工实训教学质量,是一个急需研究课题。

我校学分制教学改革,学分制运行一年来,经过工程训练中心热加工实训部一段时间的思考探索研究总结。现将有关做法和经验与大家分享如下:

一、充分利用学校和中心网站做好热加工实训铸造、锻压、焊接、热处理等各工种实训宣传工作,工程实训的目的

学生在实训前对常见零件加工方法、加工工艺知之甚少,如何更合理、更有效的选课,不仅可以帮助实训学生初步了解机械基础、加工工艺、同一个零件不同的加工方法、不同的途径达到相同机械制造的目的,而且可以提高实训学生学习兴趣,与工程训练中心和实训教师互动,提高实训学生兴趣,对各种零件加工适用性经济性和创新、创造性思维等。

1.做出常见零件工艺流程图和选课参考图。让学生在实训前初步了解常见零件工艺流程加工工艺,供热加工实训和各实训工种学生实训选课参考,有目的的学习。

例如:车床的主轴、齿轮

(1) 传统加工:设计、原料选择、下料——锻造——预备热处理(退火、正火)——机械粗加工(车、铣)——最终热处理(调质)——机械精加工(精车、磨)——零件——零件组装(钳工)——机器

传统加工:设计,实训学生明确怎样学好《工程制图》的意义。原料选择、下料、锻造材料成型《工程材料》是基础,要学生考虑到金属材料的塑性、变形应力。预备热处理(退火、正火)不同的材料选择不同的退、正火方法,其目的是降低金属材料硬度,便于切削加工;消除锻造加工使金属材料变形所带来的内应力,细化加热和热加工变形所带来的金属材料晶粒;为下一步热处理做好组织上的准备;机械粗加工完后进行最终热处理(调质)可获得较高的综合力学性能,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不能在粗加工前和精加工后进行最终热处理;机械精加工完后才能获得真正合格的零件。

现代加工:设计、原料选择、下料——锻造——预备热处理(退火、正火)——机械粗加工(数车、数铣)——最终热处理(调质)——机械精加工(精车、磨)——零件——零件组装(钳工)——机器

现代加工与传统加工有什么相同又有什么不同。让实训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一个机器是有许多零件组合在一起的。一台机床有七至八千多个零件组成,一辆汽车有二至三万多个零件组成,除了有金属材料外还有非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结合大工程背景,除了让实训学生考虑材料性能、工艺方法、加工工艺,还要实训学生考虑以后走上工作岗位设计出的机械的创新性、经济性、适用性、成本等。最终达到国家所提出的培养卓越工程师的目的。

2.让热加工实训学生先购教材提前通知做好预习、实训后复习的工作。

热加工实训学生在实训各工种前预习各工种教材。使学生了解实训的目的和要求,全面了解金工实训教学的基本内容,了解实训各工种及其相互联系,使学生有全局概念,防止所学知识支离破碎,并能将实践与理论知识联系起来;同时,使学生掌握安全基本知识,消除安全隐患。让实训教师少一点时间讲理论课,多一点时间给实训学生操作,下一次实训少复习一点已经操作的内容,留多一点时间给实训学生新内容操作。充分利用在下一次实训前的间隙把上一次内容充分消化吸收。进行实践与理论知识交叉互动学习有利于整体性和系统性,有利于学生的工程意识培养和创新精神的形成。这也是学分制好处之一。

二、尽快提高热加工实训指导教师的理论和专业水平。培养更多的双师型人才队伍

工程训练中心热加工指导教师既要有较高机械基础理论知识又要有很强的动手和指导能力,培养更多的双师型人才队伍已迫在眉睫。鉴于工程训练中心热加工指导教师有较少学分制指导经验,因而他们的授课内容、进度、采用新旧国标等情况均不统一。为此,需由中心领导和骨干实训教师重新修定学分制教学大纲,教学执行大纲组织实训指导人员讨论大纲内容及实施方法,编写讲稿,规范各时间段实训内容。组织指导教师公开讲课,工程训练中心领导骨干实训教师和其他实习指导教师等到场听课,对授课内容和方法等进行规范化,以提高实训教师的授课水平,相互学习交流。同时举行了工程训练讲课大赛、实训操作演示大赛,对讲课、操作演示水平进行评奖,以增强指导教师的竞争意识,取长补短。经反复多次讲课、操作演示和听课后,再由中心领导和骨干实习指导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共同讨论制定实训细则,进而规范每个实训单元应完成的教学内容,尤其是热加工各工种大纲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避免出现单元指导教师不同而出现的实训内容的脱节和不同步现象。不断提高热加工实训教学质量。

请进来、送出去、多交流稳步提高教学质量。中心加大热加工实训教师培训力度,培训储备实训教师,培养一专多能实训教师。让更多一线实训教师在现代企业和兄弟院校工程训练中心多学习、参观、交流、研讨;让更多专家、名师、学者给一线实训教师授课。看看企业发展的方向、兄弟院校工程训练的经验,听听国内外工程实训发展方向。以便使一线实训教师开拓视野、思路,避免闭门造车和师傅带徒弟那种近亲繁殖。稳步提高实训教学质量。

三、加强安全教育,防范于未然

热加工实训实行学分制改革后热加工固有的特殊的高温、高电压、高粉尘、高辐射、有毒气体、飞溅物等危害,再加上实训学生一周或几周实训一次,学生安全实训是现在乃至以后工作的重中之重。整洁的实训环境,完备规范的安全实训制度,实训学生和指导教师共同遵守;教学管理部门、实训部部长不断督查,查找事故苗头,不断整改,防范于未然、做到警钟长鸣、消除安全隐患。在实训学生中不仅要强调安全实训的重要性,更要加强热加工实训教师实训的安全意识。安全的实训是对国家、社会、学校、学生家长、学生本人负责,而且在实训教师中强调安全实训的重要性是对实训教师职业素质的培养,责任心业绩重要考核依据。在实训全体学生中签安全承诺书,各班长、学委、学生党员自动成为安全协管员;在实训教师中要求挂牌上岗、建立各工种意见箱、党员示范岗等措施有效的消除安全隐患。安安全全的实训对学校、中心来说也是一种最大的节约成本,作为国家级示范中心建设单位,安全的实训更是学校、中心辐射全国重要声誉之一。

四、抓基础实训质量,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型人才、综合素质能力培养,离不开综合培训。创新能力培养关键不是发明创造,而是要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的能力。学分制改革后积极贯彻工程实训基础,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培养,注重工程基本素质,启迪引导创新意识。抓基础实训质量,抠实训每一个细节 。在有限的实训时间里,让实训学生知识技能弄懂吃透。了解各种零件的加工工艺、工艺流程;各种机械创新大赛、自滑车、无动力小车等为载体。逐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如何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基础上才能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国家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培养出更多的卓越工程师来。

五、校企联合,敞开大门办学。培养复合创新型人才

中心一方面要争取学校给中心实训教学经费增加投入,增加教学设备。改善教学环境;另一方面寻找企业合作。学校的投入经费购置的设备永远赶不上企业更新换代的设备。资金和设备是企业优势;培养人才是学校的本质。学校是为社会培养人才,争取企业支持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双赢。与企业合作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培养更多复合创新型人才,也是给社会、企业的反哺。

六、结束语

学分制是一种柔性教学管理制度,它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多层次、多样性、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它强调因材施教,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发挥,使他们的专业知识和个性达到和谐发展;它对热加工实训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顺应学分制的实行,工程实训应从转变热加工指导教师的思想、进一步提高热加工实训教师的教学质量、合理安排教学计划、改善实训设施等方面深化工程实训教学的改革,不断提高工程实训教学质量。以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设计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创新能力。为国家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志海.机械制造工程实训[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09.

[2]段海峰.关于如何提高新时代金工实习效果的探讨[N].科技创新导报,2013-06.

[3]黄新明.应用型机械类本科生金工实习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N].湖北理工学院学报,2013-04.

篇6

关键词 数字化平台 数控加工 实训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4.4 文献标识码:A

1数控加工实训教学之困境

数控技术加工实训教学理论抽象、技术要求高、研究性比较强,适合理实一体化教学,教学质量如何,直接取决于实训环节的质量。近年职业院校通过示范校建设,购进大量先进的数控设备,增加了实训场地,对理实一体教学展开全面实践,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教师在机床操作,学生“围观”的教学模式,既不能保证学生都能看得清楚,也不能保障实训安全,教师更难以兼顾教学和课堂管理,对学生在操作当中的问题无法予以及时发现和点评,学生因“看不清楚”及问题得不到解答而对该门课程丧失兴趣。为破解这个难题,我校于2015年6月开始对基于数字化平台的中职数控加工实训模式立项调研。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选取数控13班、数控14班作为教改试验班,进行数字化平台实施数控机加工实训项目的硬件建设和教学进行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2数字化平台建设情况

国外研究现状:目前国外数字化教学建设开始应用VR(虚拟与现实)技术,虚拟现实 VR ( Virtual Reality ) 是一种有效模拟人在自然环境中视、听、动等行为的高级人机交互技术,“中国制造2025”对数控技术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数控技术教学的数字化建设也往VR技术方面发展,对原有的实训设备进行升级改造,实现数字化车间,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网络、手机等终端设备实时监控实训基地的设备运行情况,运用数控机床(数控系统)生产厂家提供的去服务功能进行远程监控及在线诊断功能,实现与“中国制造2025”、工业4.0“的无缝对接。具体建设内容如下:数控机加工实训室的主要功能:对照行专项技能实训项目和技能大赛训练,包括数控机床加工实训,普通机床加工实训等,培养学生具有利用CAD/CAM软件完成零件数控加工程序生成及零件加工能力,解决从关键数控机床的单一通讯到网络化控制,提高关建设备的综合利用率,通过应用网络DNC和视频采集系统,将机床面板操作视频及内部加工视频采集到实训室,学生可清晰看到教师的操作,解决现场教学“看不清楚”的难题,提高教学质量,保障实训安全。

3采用先进的教学模式,优化实训过程

以数控车床典型工作任务:某某教学为例:第一个第二个摄像机安装在数控车床加工区,其中一个装在操控面板上方,用于拍摄面板操作过程,另一个装在机床内部,用于拍摄刀具切削过程及主轴与刀架相对运动过程;这两个摄像头获取的视频信号经视频分配器传输到CAD/CAM实训室,在教学进行时,实训指导教师在数控车床床上进行加工操作演示,授课教师在CAD/CAM实训室对获取的视频进行切换分屏,具体如下:

3.1任务布置

教根据视频影像告知学生本课题的学习任务信息,让学生了解实训的目的、实训的内容及要求、考核方式了解加工零件、获取工作任务信息。

3.2程序编制

利用G00、G01、G02、G03、G71/G70、G73/G70和G76编写包含圆柱面、圆锥面、圆弧面的外轮廓和螺纹的轴类零件加工程序,学生已经掌握一定的编程方法,可通过CAD/CAM师生互动完成。程序编写完后可传输到数控机床加工区,通过在机床旁的触摸屏完成程序的输入。

3.3项目实训

教师通过数字化平台操作实训设备及工量具准备、装夹项目加工,包括开/关机、手动/手作、录入、程序输入与编辑、对刀、自动加工等详细步骤。学生3~5人为一组根据所学的数控车床项目综合加工方法操作,进行程序输入、编辑和对刀、自动加工训练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实训中存在的问题。

3.4测量与评估

教师通过教师通过数字化平台操作实训设备用千分尺检验外圆直径、用螺纹规检验螺纹尺寸、用类比法检验表面粗糙度Ra,教师可以在机算机终端时监控学生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解答学生测量与检验中存在的问题,根据零件图技术要求检验和评估加工完成的零件,小组自评互评。

3.5清理和保养机床

教师对车床的清理和保养方法与步骤进行操作演示。学生可通过每人的电脑清晰看到,每组安排一个学生负责清扫干净车床上的切屑,擦干切削液,并涂防锈油,以防止导轨生锈。拆卸工件毛坯和刀具清扫及保养车床。

3.6总结提高

对本课题的总结、归纳。教师播放监控视频,对同学们在项目综合实训操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归纳,教师布置课后思考题。

依托基于数字化平台的数控加工实训模式研究,通过对数控13班、数控14班作为教改试验班的实践显示,解决了现场教学“看不清楚”的难题,提高教学质量,保障实训安全,有效培养学生的规范意识,学生动手能力、学习能力都有了长足的进步,积极参加省市数控技能大赛,连续两年获得省、市数控车铣项目一等奖。全部毕业生都能在合作企业中就业,九成以上得到企业好评。另主动承担对兄弟院校职业学校数控技术专业的带动责任,与其他学校数控技术专业签订对流,在专业建设、实训条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规范化教学管理等方面给予帮助和支持。

基金项目:2015年度广西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桂教职成〔2015〕号,级立项项目序号。

参考文献

[1] 熊立荣,郭慧英,夏晓雨.数字化实训模式:数字化社会公安实训教学的必然选择[J].湖南警察学院学报,2015.10.

篇7

关键词:中职 兴趣 积极性 创新能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大、中、小企业单位对专业技术人才技能的要求不断提高,但是对中职毕业生的专业技能操作水平满意度是下降的。所以,对中职学校来讲,加强学生的技能教学,提高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是一件关系到学校生存与职业教育发展的大事。对此,我们应该努力提高中职学生的专业技能操作水平。

《数控车床加工技能实训》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基础性课程。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主要途径。下面,笔者就如何在《数控车床加工技能实训》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增加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正面引导,增加学生的自信心

在中职,由于很多学生在上中学时学习成绩较差,所以得到教师的鼓励和表扬也非常少,渐渐地就产生了自卑感,把学习当作负担,不求上进,甘居人后。还有的学生抱着混文凭的思想,整天无所事事,破罐子破摔,这样容易招致教师的训斥、责备,更厉害的给予不同程度的处罚,这样就伤害了这些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他们与教师产生了对立情绪,从而形成了恶性循环。

而要想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应该尽力给予学生正面地积极地引导、鼓励。并且在讲授新的知识内容之前,先了解学生前面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检查复习这一环节,发现学生缺少什么知识,先给补上,使知识的链条不脱节,这样在学习新知识时学生就有自信,这样才有效果。

二、结合实体,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控车床加工技能实训》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科目,当学生开始学习时很自然会产生一些兴趣,教师应该引导这种兴趣,努力在教学中运用实体教学等各种方法让学生保持、持续这种兴趣。如我们在学习到数控车床主要部件的认识时,把学生领到机加工实训室,让学生先认识并熟悉普通车床的主要部件及结构,然后再让学生在数控车床前观察,对照普通车床认识数控车床的主要部件和基本结构,并能够找出与普通车床的相同与区别之处,这样既增强了学生对数控车床的认识,又加强了记忆,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让学生轻松学习的目的。

三、讲练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将课堂讲解与技能操作训练合理结合,有些教学内容可以安排在实训中进行。通过各种各样的训练方式,提高技能操作水平。

首先,就是制定详细的数控车技能训练计划,其次是落实计划,鼓励学生按照技能训练计划去学习。

有了详细的训练计划,我们还要通过各种训练方式,训练学生正确的操作技能,使学生能够有更多的兴趣去学习,提高自己的技能操作水平。

(一)计算机辅助教学法

计算机辅助教学方法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支持手段进行的教学,它注重计算机模拟的应用。而数控专业的数控仿真软件,也是通过计算机模拟软件,学生学习数控仿真软件,让学生可以掌握不同数控系统的数控车床的简单操作和加工过程,并且能够在仿真软件上仿真模拟出需要加工的零件。如学习了数控编程(华中系统)以后,可以把学生领到微机室,让学生打开数控仿真软件,如宇龙仿真软件,把编辑好的程序输入宇龙数控仿真软件进行仿真,当零件在仿真软件上模拟出来以后,学生就有了一定的成就感,增加了学生学习数控的积极性。这样学生就会有更多的兴趣去学习和钻研,以至于操作起真实的数控车床时,能够得心应手,非常熟练。

(二)示范模仿法

就是由教师做讲解示范,然后指导学生练习。如数控车床实训,先由实训老师讲解安全操作规范和实训操作要求,再由教师进行示范操作,然后将学生划分成2-3人为一小组,进行模仿练习。一般来说,学生经过3―5天的练习就能掌握数控车床的基本操作要领和技术。

(三)实际操作教学法

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把学生领到机加工实训室,由教师指导学生,在数控操作实训室中,把编辑好并通过计算机数控宇龙仿真软件仿真模拟好的程序,输入到数控车床中,进行首件实体的加工。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亲自加工出零件,当学生把自已手工编程并加工出的零件拿到手以后,那心情是不言而喻的。这样就更进一步的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和练习技能操作的兴趣。

(四)实习教学

实习教学是根据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培养目标。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组织学生在校内(外)数控实习基地,以生产、加工现场或管理工作现场为课堂,通过参观访问,参加生产劳动,参加简单的技能操作,学习专业技术,掌握专业操作技术而获得职业技能的教学形式。通过实习使学生把学校内所学知识系统的整合起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操作水平。实习教学也是中等职业学校不可缺少的教学过程之一。

这样学生就更加注重动口、动手、动脑,主动参与到老师所引导的课堂上来,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学习的主动者。这样就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培养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前,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教师花费大量时间用在课堂灌输上,学生没有积极思考,发问质疑的时间和空间,忽视了作为独立个体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多种需求的潜能,慢慢地学生就会对这种“满堂灌”产生一种腻烦感,产生了学习的厌烦心理。

现在,我们要尝试让学生依据我们的要求和教材所提供的材料,自己去发现问题,并且尝试分析和解决问题。首先,向学生提出需要探究的问题,进行简单的讲解,指出思考方向;然后,指导其阅读教材,分几人为一小组进行实验,展开讨论最后小结。如学习了华中数控编程粗车复合循环指令G71,再学习广州数控编程粗车复合循环指令G71时,结合书上的讲解,让学生找出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针对一个零件图纸编出两个系统的程序,以3―4人为一小组,小组讨论如何分析和解决,得出结论,然后由各个小组组长总结,教师引导汇总出最终的结果。通过以上种种活动,让学生逐步学会发现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做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因好奇而发问,往往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开始。好奇心强的人探索未知世界的内在驱动力会更大,也往往更容易获得更多的创新。

篇8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数控车工实训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4-0180-01

数控车工实训是数控专业最主要的实训课程之一,它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数控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但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差,学习主动性差,缺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是技工学校一直在探索的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

目前,项目式教学法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在各种学科上。项目式教学是将某门专业课程按类别分为若干技术或技能单元,每个技术或技能单元作为一个教学项目,实行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单元式教学,每个单元教学都以应用该项技术或技能完成一个作业来结束。基于这种模式能把理论和实训较好地相结合。本人尝试在数控车工实训课程中运用项目式教学,主要体现在:

一 项目是教学内容的组织者

根据学以致用的原则,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我利用学生假期社会实践的机会对企业进行调查了解,根据企业对学生技能的需要,选择代表性的知识生成典型问题,总结成项目进行教学。以本校现有设备作基础,把数控车工实训课程整合为以下七个实训项目:

项目序号 实习项目内容

项目一 数控车床控制面板基本操作

项目二 加工工艺路线的分析与工艺准备

项目三 华中数控系统编程的基本知识

项目四 基本功能指令的应用

项目五 简单循环功能指令的应用

项目六 复合循环功能指令的应用

项目七 螺纹切削功能指令的应用

在具体的教学中,每个实训项目都可以细分为具体的教学模块,每个模块又可细分多个任务,以项目二加工工艺路线的分析与工艺准备为例,就可以设计如下项目模块:

模块一:零件加工工艺与工艺准备 任务一:识读零件图

任务二:加工工艺分析

任务三:毛坯材料准备

任务四:刀具准备

任务五:工艺路线分析

模块二:对刀方法 任务一:识别各种刀具与刀具基本知识

任务二:掌握各种刀具的刃磨方法

任务三:刀具的装夹方法与注意事项

任务四:掌握各种对刀方法

课堂教学围绕这些具体的教学任务来展开教学,并在完成每个教学任务的相关知识点的讲授后进行单项教学的实训以巩固每一个专业技能。

二 项目是教学过程实施的带动者

数控车工实训每个教学项目的教学流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教师设计和布置任务;学生探索和完成任务;完成任务的评价与小结。教师要根据该课程的目标,结合学校的实际条件,分析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一个合理的实训项目,让学生应用专业知识与技能去完成。例如:“华中系统数控车G71编程指令”这一章节的内容,我们可以把它设计为项目六“复合循环功能指令的应用”中的任务一,在讲授前让学生把指令的格式、内容预习一遍,对比“简单循环功能指令”的格式,初步认识“G71”这一指令,然后在课堂上讲解指令,介绍指令的应用方法;第三步是把学生按照强弱结合、由强带弱的形式成立项目小组,要求学生分工完成程序的编制、修改,安排他们到机房进行模拟软件操作,仿真该任务的实训过程,以检查程序的合理性;最后,让学生每人分岗完成对刀、程序的录入、实际加工,还要求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分工协作,总结本任务的重点、难点,整理实训报告。在整个过程中,老师是引导者,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可以给予适当的提点,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和动手能力。

在项目式教学的应用过程中,由于本人对这种教学模式理解不够深入、积累的经验不够丰富等原因,出现了几点不足:(1)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考核是以技能操作为主,没有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作有效的评价。(2)设计的工件虽然能应用指令,但实用性不强,学生对真实的零件加工仍认识不足。(3)对学生吃苦耐劳的职业精神培养不够。

项目式教学是适合培养技工教育的一种好的教学模式,能把学生放在主导位置,并能让学生充分参与每一个环节。但它对教师的要求很高,教师必须要有真材实料,也要充分了解企业的真正需求。虽然目前还在初步探索阶段,但我相信,项目式教学会越来越被广泛地应用到数控车工实训中。

参考文献

[1]吴言.项目教学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7)

篇9

针对咸宁职业技术学院具体情况,对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传统实训内容和方式进行了改革,对系统化综合实训的实训内容和实训实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种系统化的综合实训,不仅使学生获得了技能,且使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发展潜力也得到提高。

关键词:

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综合实训;系统化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以下简称“模具专业”)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专业。近年来,随着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社会对模具行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当前我国从事模具设计与制造行业的技术人员水平普遍参差不齐,且总体素质也不高[1]。这说明,我们现在培养出来的学生在专业综合能力上跟用人单位的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学生所学知识过于片段化,“技能单一,专业潜力不足”[2]。为此,针对模具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咸宁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校”)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系统化综合实训内容的选择与实训流程设计

在系统化综合实训内容的选择上,根据我校实际的实训条件和学生的动手能力,我们选取了一套简单的垫片冷冲裁模具的设计和加工作为实训内容。所谓系统化综合实训,即是将多门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有机融合到一副模具从设计到制造的整个实训过程之中。因此,在系统化综合实训流程的设计上,我们始终坚持工作任务的完整性。首先,在完成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的理论教学后,教师提出此套垫片冷冲压模具的设计任务,学生完成主要零部件的设计,接着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该套模具的生产加工和装配。显然,实训内容仍贯穿了几门模具专业必修课程的教学,比如垫片模具的设计任务体现了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的理论教学内容,还能够将AutoCAD、UG三维造型设计等内容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纳入其中;机械制造技术课程中学生所学到的普通机床及其切削加工知识则能应用于模具零件的加工;若采用数控机床加工,实训还可与数控编程与加工课程的内容相联系;凸凹模的加工则需使用特种加工课程的知识;模具钳工工艺学理论知识则能指导模具的装配与试模。由此可见,在综合实训内容的选择与实训流程设计上,整个实训涵盖了整套模具的设计、模具各零部件的加工与装配,实训的实施流程也贴合实际生产过程,有助于学生明确认识整个工作过程,并使之前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工作较好地融合起来,从而使学生不仅仅获得单一的技能,而是模具专业的综合职业能力,学生的职业发展潜力也得到了提高。

二、实训指导书的编写

作为实训组织、实施、教师指导、学生实操的重要依据,实训指导书在学生的实训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院专门组织相关课程的教师为系统化的模具专业综合实训量身打造了实训指导书。实训指导书的内容在排列上仍然遵循实际的生产过程,并将指导部分与学生书写部分结合到一起。首先将模具设计列为第一模块,内容摒弃了繁杂的公式,将设计所需查找的图表截取相关部分附在指导书后面,缩短了学生查找资料的时间。实训时间较短时,我们还可以将整副模具的设计计算过程部分印刷出来,学生只需填写相应的设计内容或选择相应选项即可。这样可以大大缩短学生的书写时间,统一了书写格式,提高了学生的设计效率并便于教师评阅。设计所涉及的图纸,要求学生采用AutoCAD和UG软件代替手工进行绘制,图纸格式采用企业常用格式,如尺寸标注等,使学生将来即使刚开始在企业工作也不会对图纸感到陌生或不会读图。第二模块为一般模具零件的普通机床加工,指导书中列出相关机床及其基本操作,由学生编写工艺过程卡并进行相关加工。与以往机床操作实训由教师提供零件图纸,学生按部就班进行加工不同,这里是由学生自行设计零件并制定加工工艺,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和主动性。第三模块为一般模具零件的数控加工,视情况可选一个零件的数控加工为代表采用UG软件的数控编程模块进行自动编程与机床对接,还可选一个零件进行手动自主编程,前者能体现实际的生产情况,后者则能检验学生对数控编程知识的掌握。第四模块为模具凸凹模的特种加工,根据我院的实际实训条件可采用快走丝、慢走丝或电火花加工。该模块重点检验学生对加工过程中参数的设置的合理程度。第五模块为模具的装配与调试。实训指导书在内容安排上除了要简单扼要地列出操作步骤和常用工量具的使用方法,更重要的是要体现学生对各工量具的合理应用及对试模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处理方法。

三、实训的组织与安排

联系到实际的工作生产过程,我们将整个系统化综合实训也是分阶段实施的。另外,学生分小组讨论模具设计方案,实施模具的生产加工,以每组不超过5人为宜。第一阶段为模具的设计阶段,学生从这个阶段起即进行分组。设计时间不超过7个工作日,设计完毕交由相关教师审核通过即可进行下一个阶段,鼓励学生提前完成设计。第二阶段为零件的加工。目前,我院在实训实施上遇到的最大问题是普通机床(除普车外)、特种加工机床数量少,难以同时容纳数量较多的学生进行操作,其他的部分院校也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这个问题。各小组在完成第一阶段所产生的时间差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个问题。本院除普车外,其他铣、磨、刨、钻机床合计10台。当同一时间进行此阶段的小组较多机床不够用时,要错开各小组加工的时间段。为使此阶段有序进行并便于安全管理,机床的使用采用预约制,先完成上一步骤并检验合格的先预约。从另一方面来看,预约制减轻了同一时间多人实训的安全隐患,同一时间教学学生数量少,教学效果好,教学双方劳动强度降低,教师在没有预约的时候可以同时任教课堂教学课程,时间灵活。车、铣、磨、刨、钻、特种加工、数控加工分别由不同的教师指导,以满足学生同一时间有不同的小组进行不同的工序的指导要求。第三个阶段为零件的装配与调试。这一阶段可以单个教师指导多组学生,但不宜过多,否则会降低教学质量。第四个阶段为答辩阶段。答辩阶段每组成员全员参与,是学生对自己所从事的实训内容的全程回顾、分析与总结。教师对每组的实训表现也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四、系统化综合实训总结与分析

总结上述内容,我们不难得到系统化综合实训实施的优点:①学生分小组,设计时相互讨论,加工时分工协作,答辩时总结汇报,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协调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养;②各实训阶段时间上灵活安排,缓解了实训设备不足的压力,减少了同一时间实训人数多带来的安全隐患,便于管理;③实训内容的选择和实施,体现了完整的工作过程,有机融合了模具专业的各门课程的理论和实践知识,以理论指导了实践,以实践巩固验证了理论,提高了学生的综合专业能力和职业发展潜力,弥补了传统教学各门课程知识脱节的情况;④提出了实训设备预约制,提高了实训设备的利用效率,间接地加强了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主人翁感和时间的紧迫感。

五、结语

通过前面对模具专业系统化实训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这种综合性系统化的实训模式提高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并提出了“预约式实训”这种新的实训安排方式,合理高效地使用了教学资源,教学效果也更好。然而,这种实训模式还处于探索阶段,是我们对专业实训系统化实施的初步尝试,它还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的地方,我们还需在以下方面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比如建立健全的管理运行机制和相应的考核机制、奖励机制。由于系统化综合实训时间的灵活性,如何让学生有时间的紧迫性而不拖沓也是我们要注意的问题。另外,实训指导书也需要进一步的细化和完善。

作者:吴丽霞 李慧娟 单位:咸宁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中职;机电专业;轴套类零件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6-0085-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26.053

中职二年级数控车模块的学生,已经能灵活应用各程序指令编程,积累了一些入门实训和中级实训经验,但是他们学习兴趣还不够稳定,所以需要精选教学任务,选择贴近生活的项目以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轴套类零件的编程与加工这一项目中,我们可以选用悠悠球加工。悠悠球加工是轴套类零件,成形面类零件,复合固定循环指令(G71,G73,G70),圆弧加工指令(G02,G03)。要求学生能够运用轴套类零件的工艺分析方法对“悠悠球”项目进行工艺分析,灵活运用程序指令(G71、G73、G70和 G02、G03)对零件进行编程与加工,通过分组讨论编程并制定悠悠球零件加工工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项目教学法的定义及教学流程

(一)项目教学法的定义

项目教学法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包括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在该项目的进行中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项目教学法主张先练后讲,先学后教,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参与,从尝试入手,从练习开始,一步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等,让学生唱“主角”,而教师转为“配角”,实现了师生角色的换位,从而有利于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流程

(1)收集用户信息,寻找买家,与用户接触,进行合同分析。(2)制定合同计划,进行报价制作,发出合同。(3)实施合同,制作工艺草图,实物图,控制电路图,形成产品。(4)检查,教师指导学生完成。(5)评价,并为下一个项目做准备。

二、项目教学法在轴套类零件编程与加工教学中的应用

课前准备:看一看动画视频, 玩一玩溜溜球。设置游戏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分程不同组,并对每组命名,组成员集体讨论后,小组长合理分工。其中的技术组长是负责实训过程的技术指导,管理组长则是在负责实训过程的组织分工和管理。

(一)创设情境,提出任务

播放的画面从学校到工厂到企业车间。实习生林择恩在创业园实习期间,接到一批悠悠球的订单。假如你是林择恩,请你帮他分析一下,该如何进行编程和加工呢。这一环节让学生把职业角色树立成榜样,把具体的实训项目通过思考、讨论后开发出来,开发后把实训过程作为一项具体的工作来完成。

(二)小组合作,分析任务

左边¢50x25的结构在加工中起什么作用编排零件,加工步骤刀具选择确定切削用量。活动一:小组讨论,确定工艺。播放视频,师生共同分析疑惑。教师的活动是展示零件图纸、播放零件加工视频。学生的活动:(1)分组讨论,填写工序卡。(2)小组代表阐述加工工艺。(3)阐述视频中的加工工艺安排,并与自己的预定方案进行比较。活动二:编制程序,模拟仿真。通过软件测试来进行验证。教师的活动:零件加工过程中主要用到哪些程序指令? 包括复合固定循环指令: G71、G73 和G70;圆弧加工指令:G02和G03。教师巡回指导,指导学生解决问题。如G代码错误,刀尖圆弧,半径补偿,过切和欠切。学生的活动:讨论回答以下要点:G71:外圆粗车循环指令;G73:固定形状粗车循环指令;G02:圆弧顺时针方向插补;G03:圆弧逆时针方向插补。填写程序清单后进行程序验证。这一环节中用加工仿真来检验程序,通过辨析盲点来说明问题。

(三)现场教学,任务实施

第一步:安全教育。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教师用图片展示,让学生思考,指出不同图片中做得好的地方和存在的问题。切身感受7S的存在,领悟7S对自身职业素养提高的意义,可以在零件加工过程中体会7S的应用。第二步:教师示范,学生观察、记录。第三步:学生实践,竞技比武。通过竞技比武的形式,树立互相帮助,互相讨论,共同进步的团队合作意识。最后评出技能之星。这一环节中教师巡回指导并记录,任务实施环环相扣,规范逐渐养成。

(四)总结反思,评价任务

将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大众点评、教师讲评等多种评价相结合,构成多元的作品评价机制,以让学生分享成果,树立信心,让学生明白自己的不足该如何改进,别人的优点要学习发扬。

(五)实践探索,拓展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