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合器实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6 07:08: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离合器实训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数控车床;故障诊断;主轴传动;变速
数控机床综合应用了计算机、自动控制、精密测量、现代机械制造和数据通信等多种技术,是机械加工领域中典型的机电一体化设备。我院建设有数控加工专业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其中数控车床是重要的实训设备。在实训过程中发现CKA6150数控车床,出现部分主轴转速无法实现等情况,并且系统无报警,排除了人为等因素后,故障依然存在。本文以此数控车床的故障及排除实例进行分析。
一、CKA6150数控车床概述
CKA6150数控车床是大连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开发的经济型数控车床,采用平床身,具有良好的经济型和实用性。选用FANUC 0i-MATE TB操作系统,可对工件进行多次重复循环加工。该机床为万能型通用产品,特别适合于军工、汽车、拖拉机、冶金等行业的机械加工。主要承担各种轴类及盘类零件的半精加工及精加工。可加工内、外圆柱面、锥面、车削螺纹、镗孔、铰孔以及各种曲线回转体。
二、故障现象与剖析
故障现象:主轴变速时,S1、S3、S5、S7、S9、S11转速正常,S2、S4、S6、S8、S10、S12无法实现。
数控机床的故障按有无自诊断显示可分为有报警显示故障和无报警显示故障,以上故障现象属无报警显示故障。无报警显示故障往往表现为指令正常,而执行时却不能动作,手动操作也无法执行动作,因此这类故障的排除相对于有诊断显示故障的排除难度更大。根据故障现象去确定最终故障点时,先后做了以下几方面的推断,即:
(一)查找系统的故障
数控机床的主传动系统是数控机床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主轴箱、主轴头、主轴本体、主轴轴承等,是机床的关键部件。主轴部件是机床的重要执行元件之一,它的结构尺寸、形状、精度及材料等,对机床的使用性能都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影响机床的加工精度。
主轴变速的方式有无级变速、分段无级变速、分段变速等。无级变速数控机床直接采用直流或交流伺服电动机实现主轴无级变速。分段无级变速数控机床在交流或直流伺服电动机无级变速的基础上配以齿轮等其他机构,使之成为分段无级变速,常见的有:带有变速齿轮的主传动、通过带传动的主传动、用两个电动机分别驱动主轴、内装电动机主轴。
该机床主传动采用双速电机+电磁离合器,可实现手动三档,档内自动变速。M03、M04启动主轴(正转或反转),M05停止。主轴分为手动高、中、低三档,当手动变速杆在相应三档位置时,主轴才能正(反)转,相应S代码才能有效。
(二)故障的判断
根据机床主轴变速的故障现象,依据该机床的变速原理可做以下分析:因主轴转速S1、S3可正常实现,则系统参数设置无误,低速挡可正常实现,同理根据S5、S7、S9、S11转速正常,则中速挡、高速挡均设置正确。S1、S5、S9转速正常,则电机可以正常实现接法,该功能正常;S3、S7、S11转速正常,则电机可以正常实现YY接法,该功能正常。S1、S3、S5、S7、S9、S11转速正常,则电磁离合器线圈YC1正常工作,S2、S4、S6、S8、S10、S12无法实现,应与电磁离合器线圈YC2的工作有关,可能是中间继电器KA9出现故障,也可能是电磁离合器线圈YC2故障。
三、故障排除
经过以上的推断,还需要进一步排除故障。首先要排除是否为中间继电器KA9损坏。经检测,系统输出Y2.7信号正常,KA9动作正常。
其次检查电磁离合器线圈YC2。经检查控制信号可正常传送到线圈YC2,但电磁离合器无动作,因此可以断定是电磁离合器损坏。更换新的电磁离合器,故障最终得以排除。
篇2
关键词 汽修教学 多媒体技术 实践 优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明显出现汽车维修技能人员及运用技术人员的紧缺现象,这对汽车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是个很好的发展空间,但对汽车技术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在职业技术教育中,许多学校的师资力量、教学设备或场地很难满足培养学生的要求,职业学校投入不足,专业技能型教师缺乏,如有些教学设施存在老化、腐蚀等现象,这些情况都难免会对教学质量造成影响。那么在专业课教学中如何来优化和整合汽车教学呢?
1 多媒体教学与汽车教学的整合
1.1 充分运用汽车多媒体信息技术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材形式、课堂教学结构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多媒体CAI课件的出现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交互的过程,并综合应用语言、文字、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各种可利用资源,使整个教学活动显得形象生动、富于乐趣。
1.1.1 汽车多媒体课件的合理应用
汽车专业课的特点是:一是在教学内容方面着重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方法的培养;二是在实践环节上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多媒体教学逐步走入课堂教学的情形下,注重应用汽车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课堂内容教学,比如应用汽车多媒体教学课件《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它是围绕培养高职人才的要求,及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要求,重点突出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开发的一款汽车教学软件,它以“讲清原理、强化应用”为重点,能够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基本理论知识,强化学生的故障判断能力。该软件内容分类明确,包括发动机总体构造、曲柄连杆机构的构造与维修、配气机构的构造与维修、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统构造与维修、电控汽油机供给系的构造与维修、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构造与维修、柴油机电控喷油技术、系构造与维修、冷却水构造与维修及发动机的装配与调试十个单元。在汽车课堂教学上把书本和课件结合起来运用,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一是书本上比较复杂的原理和结构得到强化,如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结构我们可以通过实物讲解,但原理就很难讲得清楚,此时就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中动画的演示来讲解,非常形象生动,简洁明了;二是课件中的内容非常综合和紧凑,每一分类的内容都包括教学演示、教学园地、单元测试和答疑集锦,教学演示以图片和动画为主,并结合文字加以说明,非常生动形象,富有立体感。
1.1.2 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现代教学中注重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从多媒体CAI课件到整合,中学教师在也逐渐走进信息教育时代,这对很多老教师而言是一个挑战,制作多媒体课件,如PPT课件是目前教学中应用最多的一类课件,还有一类专门用于制作多媒体教学的课件的Authorware,综合应用语言、文字、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各种可利用资源,制作一款汽车多媒体教学课件,应用与课堂教学能够很好地优化课堂效率。但制作一款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必须对教学内容、课程大纲和实践操作内容等非常熟悉,也可以对某一单元制作一个独立的课件,如制作《无分电器点火系工作原理》多媒体课件,专门讲解无分电器点火系的内容,有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提高教学效率。如发动机的整体构造及拆装步骤,可以通过网上搜索相关的视频教程或重组到多媒体课件中给学生观看和讲解,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知识的强化。
1.1.3 及时更新和补充汽车新知识
汽车技术日渐更进,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不断地应用于汽车上,在让学生掌握原有的教科书上的内容外,更应该让学生掌握汽车新技术内容,培养学生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及时补充汽车新知识。教师在讲解课程的时候可以把新技术穿去,也可以将内容补充到课件中去,如汽车新技术“环视检测系统和6冲程发动机”,结合网上搜索,寻找相关内容,及时更新学生的专业知识。
多媒体教学与汽车专业课的结合即提高了课堂效率,也是优化汽车教学的手段。多媒体CAI课件在存储、表现和传递教学信息时具有集成性、数字性、超文本性、交互性及可诊断性,因此,与以往任何一种教学媒体相比,多媒体CAI课件的引入使传统的教学方式发生了更加深刻的变革,甚至可以说是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其最为显著的教学优势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1)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结构。(2)有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提高教学效率。(3)有利于培养学生多维化的思维方式。(4)有利于创造多层次的学习目标。(5)便于资源共享。
注意:多媒体技术与汽车教学的整合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了课堂教学效率。但多媒体教学只是作为辅助教学,并不是所有的课堂内容都需要利用多媒体来进行教学,应当合理适时地应用多媒体教学。一方面多媒体教学极大地增加了教师的备课量,如果所有课堂内容均使用多媒体显然不可能;另一方面,信息技术像汽车一样也是科技,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的需求来合理使用信息技术,而不是茫然地应用多媒体课件或完全依赖于多媒体技术。
2 汽车教学的优化
优化汽车专业课教学是培养新形势下汽车行业需求的高质量人才的重要途径。在汽车专业课教学中,除了充分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外,更应该紧密联系实践,善于总结提炼汽车专业知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2.1 以实际操作技能为主,优化汽车教学
职业学校要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主体,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必须按照实际岗位需求安排汽车实训课。如学校第一学年一般安排《汽车构造》,主要是以发动机和底盘的构造和维修为主,则本学年安排的相应汽车实训课,包括发动机拆装、活塞连杆组的拆装、曲轴飞轮组的拆装和检测、离合器的拆装、变速器的原理等实训,真正地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同时通过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模式,加强学生对汽车专业的掌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2 具有一定的师资力量,优化汽车教学
学校和培训机构根据汽车产品及其应用的快速发展、企业对各种汽车人才的需求激增的情势下逐步开设了相关的课程。但在职业技能学校或培训机构中,汽车专业师资在社会上相当短缺,这不仅阻碍了汽车专业人才的培养,同时也制约着学校其自身的发展。因此汽车教学中对教师的要求有:具有丰富的汽车维修经验和汽车服务行业经验、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包括汽车维修企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汽车专业的毕业生等人员,若从事教师行业,可以参加汽车专业师资培训工作,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技术能力,成为双师型教师,能够提炼总结汽车专业知识,从而优化教学。
2.3 具有一定的教学设备或模型,优化汽车教学
汽车是属于实训类的课程,汽车教学中不要一味地注重理论教学或基本上在操作间拆装,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一味地讲解理论知识,会造成学生的厌倦,觉得太枯燥;如教师通过拆解离合器进行解说其结构原理,通过实践掌握离合器的结构原理以及维修故障,并按工艺顺序安装离合器,最后有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这样能提高教学效果。
学校在对汽车人才培养上,主要应该以创造学生动手实践的平台为指导,而汽车课堂教学必须紧密结合实践活动,实践是课堂理论内容的延伸,更是直接培养技能性人才的重要手段。一是汽车教学的实践操作性很强,二是学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和技能能力。因此,在专业教学中必须配有一定的设备或模型,包括轿车、发动机、变速器、检测仪器、配套工具等基本设备,如别克君威轿车教学模型,理论结合实践才能把课讲得生动有趣,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优化了课堂教学。
教学设备和模型为学生在教育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因此,汽车维修专业要重视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既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又具备熟练的职业技能和应变能力。
2.4 校企合作,优化汽车教学
学校在培养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训技能的同时,也应让学生去体会和了解汽车行业的发展和动态。企业希望获得具有职业素质和技能型的人才,而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最终要服务于企业。因此,学校可以尽力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到企业参加实习,学校在最后一学期应安排学生去企业实习,并在教学期间可以安排学生去汽车城或汽车维修厂参观,即能使学生真正体验汽车修理的工作情况,又能让学生把学校里学到的东西和维修厂里学到的知识很好地结合起来形成互补,加强学生对汽车维修的认识。
参考文献
篇3
一周的汽车维修实训已结束了,通过这段时间的实训使我对这个汽车维修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去学习汽车维修方面的知识,使我得以更好的理解汽车维修这方面的知识,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动手能力。
通过汽车维修实训,我收获了很多东西,了解了汽车的基本维修知识,增强了汽车专业知识,并且再次提高了团队精神,同时也增强了面对事情的应变能力,为以后对工作的适应打下了比较好的基础。对于汽车保养,我们遵循着各工位的流程,班上分成五个小组,每个小组一辆车。在正式的汽车维修工作之前,老师首先给我们讲解各个汽车工具的使用,在此之后老师让我们练习扭力,感觉一下扭力的大小——首先凭感觉用梅花扳手扭螺丝,再用扭力扳手测试一下自己扭力力度的准确性。之后,老师给我们讲工位的操作,并且说明了一点,检查各部位时,需要大喊出来。老师首先把举升机各个部位调整好,确定位置准确后把举升机上升到一定位置,大喊“举生机上升,请注意”,然后检查一下汽车在举升机的稳固性,确认无误后,继续大喊“举升机继续上升,请注意”。把举升机上升到顶部后,老师就开始检查汽车底部各个部件(转向连接机构,制动管路,燃油管路,排气管和安装件,螺母和螺栓,悬架),并且大喊出检测结果。完毕后,我们就回到每组划分好的汽车进行实训。由于大多数同学没有维修汽车的经验,所以在检测的时候都有很多部件的名字不懂,不过经过大家的交流与老师的讲解,我们对那些汽车部件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完成这工位检测后,进行下一个工位,这个工位主要是车轮的拆装与了解制动器和制动液的检查与更换。首先,把举升机降到适当的位置,然后把车轮拆卸下来,再进行对制动器的了解,接着排放制动液,然后检查轮胎的气压与表面的厚度是否正常,气压不足就补足,最后把车轮安装上车,用103n/m的力扭紧。完毕后,开始进行下一个工位,这个工位主要内容是(发动机机油(加注),发动机冷却液,散热气盖,传动皮带,火花塞,蓄电池,制冻液,制动管路,离合器液,空气滤清器,碳罐,前减速器主支撑,喷洗液,轮毂螺母重新上紧,PCV系统,发动机冷却液,空调,动力转向液,发动机机油,气门间隙,燃油滤清器)各个部件的检查。最后完成了这次维修实训的所以内容。老师到后来还给我们讲解了拆装轮胎的方法与轮胎的打气方法,我们也有人尝试了拆装。有时候有些东西并不能通过看书来搞明白,通过观察事物和别人的讲解理解起来就相对容易很多,以后在工作中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必须要注意方法,利用正确的方法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个实训周的内容不单止这些,还有另一个任务,就是PPT的工作,这任务就是通过这次工位的实训的了解与拍摄的相片总结起来的工作,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却不是想象中的简单。我们经过分工合作,有的负责拍照,有的负责查找资料,有的负责归纳并做PPT,有的负责演讲,这些工作都是需要相互配合的,否则就会缺起这个或者缺少那个的,很容易弄到资料不齐全,PPT不完美。但最终我们还是完成了我们的PPT,而且我们所做的这个PPT是不错的,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借此机会提高了我们的团队精神,真正体验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不过,答辩时,问题出现了,老师问的问题,我们很多不清楚,感到很惭愧。不过,老师却没有责怪的意思,并且还悉心的解答问题,使我们对所答不上的问题,与不懂的问题得以得到答案,所以我觉得这次答辩的课堂,受益匪浅。学到了很多东西的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在开始来实训楼的时候什么都比较新奇,因而还是比较有干劲的,到最后感觉枯燥了,于是就不是很积极。自己也应该反省一下,以后的工作不可能什么时候都是新的内容,如何在保持自己工作的积极性就显的十分重要,必须向那些一直积极工作的同事学习。要感谢学校提供这么好的实训机会,也要感谢曾永志老师,使我通过这次维修实训学到了很多的东西,为以后的工作储备的一些相关的知识,此外在检查的过程当中,还知道了在工作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维修实训虽然只是我们学习的一部分,在以后的工作与学习生活之中还有更多的东西要去学习,但我们从中学习到的知识和正确的工作方法却可以带到以后的工作中去,只要我们坚持不断的学习,坚持正确的工作方法,不管以后在工作中遇到什么样的难题最终都会一一而解的。
篇4
【关键词】车工一体化 六步教学法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如何让学生尽快掌握所学的职业技术知识并增强动手能力,我摸索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概括为:激发兴趣—入门介绍—师生互动—分题实作—综合训练—归纳总结的六步教学法。
一、激发兴趣
人的各种活动,都是由人的兴趣和动机所引起,学生学习也是一样,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与其对待学习的态度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要让学生学好车工操作技能这门课程,首先是激发起他们对这门课程的兴趣,从而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学习车削加工有没有前途,这是学生和家长最关心的问题。在社会生活中,人要生存总离不开创造物质和满足人们生活的各种机器。然而,任何复杂的机器大都由各种轴类、盘类、套类、齿轮类等零件装配而成,这些不同种类的零件又是由不同的工种加工出来的。我们所学的“车工”就是这些工种中的一类,所以,车削加工在机械制造业中运用得非常普遍。据介绍,车削加工占金属切削加工总量的60%—80%,车床占机床总数的30%—50%。因而它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学习车削加工,不仅有前途而且大有作为。
2.在市场经济下,企业要求生存、图发展,生产出的产品必须要具有竞争力。这个竟争就是产品质量的竟争,而产品质量的竟争在很大程度上是加工工艺水平的竟争,实质上就是人才的竟争。如果自己没有熟练掌握车削加工的应知应会的知识以及技能技巧,就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就不具备竞争力,就有被社会淘汰的可能。
我还向学生介绍:在世界经济论坛《全球竞争力报告2010—2011》的报告中瑞士蝉联榜首。这个缺少耕地和自然资源的国家,靠什么做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世界第三?“靠人才”,瑞士人这样骄傲的回答。在瑞士,职业教育不是“后进生的归宿”,而是国家经济建设链条上重要的一环。所以,经济腾飞最终需要一大批技术素质极高的建设者。作为一名建设者,应该知道历史赋予的史命和重任,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也为了体现个人价值,就要刻苦学习,热爱本职工作,倍加珍惜现在的学习时光。经过耐心的启发、引导,同学们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从内心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也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二、入门介绍
培养了学生学习车工的兴趣,紧接着就是引导学生“入门”即在实训场地利用车床,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从车床的外部结构到车床的内部传动路线有一个比较直观的认识,了解车床的加工范围及安全规程等。
1.向学生讲解车床铭牌上各个字符的含义,让学生通过铭牌了解该车床的主要技术参数、性能和结构特点。从而让学生明白:对车床铭牌的认识,会给我们在车床的选用、使用、管理、装配和维修工作上带来很大便利。
2.向学生讲解并演示车床的传动路线:挂轮箱动力传递过程—主轴箱变速操纵机构链条的调整—交换齿轮箱变速机构和变向机构—进给箱离合器、纵向横向机动进给操纵机构安全离合器、开合螺母机构。
3.向学生讲解车削的加工范围:车端面、外圆、内孔、锥度、沟槽、螺纹、特型面、绕弹簧。
4.向学生讲解及演示在生产场地的安全规程,穿紧口工作服,禁止穿拖鞋,禁止穿背心,禁止打闹。女生要戴安全帽。在操作机床的过程中禁止戴手套,操作中站立位置,站立姿式等。
三、师生互动
引导学生“入门”后,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始终抓住了师生互动这个环节,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直观教学。在开始加工零件前,加工操作的步骤必须向学生示范及讲解。(1)先识图纸、看懂工艺;(2)根据工艺要求准备刀具、量具、夹具;(3)刃磨车刀;(4)安装车刀;(5)安装工件;(6)选择切削用量;(7)试切削;(8)加工零件;(9)零件检验。学生按照我的示范和讲解练习以后,对零件加工的程序有了系统的了解,对今后的学习更具有规律性。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有机的结合起来。
在加工零件的过程中,一体化教学的原则贯穿始终,如:加工零件为粗加工工序或精加工工序时,理论结合实践,运用有关粗加工或精加工的特点指导学生加工零件;粗加工的目的是去除零件多余金属,而精加工目的是提高工件表面质量。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应该知道切削用量的选取、刀具几何参数的选取。我选取了不同切削用量、刀具不同几何参数,进行了分别示范教学,其加工零件的效果显然不同。结合理论上的选择原则,切削用量选择顺序为ap-f-vc,(1)为了适应粗加工特点,刀具应有足够的强度,应考虑选较大的背吃刀量和进给量及根据刀具材料合理选用切削速度。刀具应刃磨出较小的前角、后角。(2)为了适应精加工特点,提高工件表面质量,刀具应锋利,应考虑选小的背吃刀量和进给量以及根据刀具材料合理选用切削速度。刀具应刃磨出较大的前角、后角,运用砂轮机给学生进行刀具刃磨的示范讲解教学,把抽象的理论知识通过演示转变成了一种正确的操作技能让学生掌握。在示范教学中,还应特别注意对容易产生废品的零件加工方法和关键技术的演示,让学生在这些方面加深印象,避免今后发生过高的废品率。
四、分题实作
篇5
笔者认为,技工学校教育的成败不能以就业率来衡量,而要以就业质量,即以学生就业后的工作能力、职业素养、企业评价、可持续发展等来综合衡量。目前,部分技工学校毕业生无法在1~3年内达到企业岗位要求,他们主要存在的问题是:适应性差、实际应用能力不强、创新能力弱,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技工学校服务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能力。
笔者联合我校就业部门教师和专业教师走访近百家企业,经调查研究,发现企业对从业人员要求很高。第一,要求从业人员能够吃苦,能做事情,要稳定不跳槽。第二,要求能够胜任工作,企业不愿意聘用无工作经验的人员。第三,个人素养要高。大型企业有专门的技术人员,而小型、微型企业缺少专业技术人员,有部分企业没有专业电气技术人员,只聘请一名电工从事生产,这些企业中很多属于“三无”企业,无设计、无图纸、无规范,学生就业后只能跟着师傅看一步学一步,入职培训无计划性,部分学生工作半年后还是一无所知。笔者抓住小型、微型企业急需高质量人才、自己又无法培养的契机,联系数家小型、微型企业,帮企业生产产品、培养人才,真正做到了与企业无缝对接。
一、电气专业生产企业产品实训模式界定
所谓生产企业产品实训模式,就是学生在实训课中生产实际产品,要求生产出来的产品能够拿到企业应用。此模式的优点:真正做到与企业无缝对接。
二、生产企业产品实训模式的要求
因为企业对生产的产品有很高的质量要求,所以对学生的能力也有一定的要求,要求学生有相应的基础(如要求电气专业学生能够识图、安装、接线),有一定的调试能力,有一定的故障排除能力。我校生产企业产品实训模式的教学对象是二年级学生,他们在一年级已经实训了12周,能够简单识图,能够安装、调试简单的接触器继电器线路,会排除模拟钻床Z3040的电气故障。
生产企业产品实训模式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师要能够将企业的产品生产出来,能够满足企业的要求,能够指导学生,还要能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并能对产品质量进行检验。我校实训教师都有丰富的工厂实践经验,要求在工厂工作至少两年,带一名徒弟共同指导学生电气实训。
生产企业产品实训模式对企业的要求是产品有一定的代表性,学生能够做出来,还能够放手让学生生产,并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目前,笔者主要从两方面开展生产企业产品实训,一是电气控制箱的生产,二是电气部分的维护。合作的企业中电气控制箱是PLC、变频器、触摸屏控制,电气维护部分是我校实训车间各种机床的电气部分。
生产企业产品实训模式对学校的要求是学生的实训要有连续性,通常是周实训;企业和教师之间要经常沟通;对教师提供支持。我校是以周为时间单位开展实训的,对实训教师非常支持,希望教师能走出去,为企业排忧解难,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三、生产企业产品实训模式的开展
模块一:电气控制箱是高速塑料波纹管成型机配套的控制箱,内部采用PLC、变频器、触摸屏控制,线路复杂,调试难度高。
教师要对机器有全面的了解,能够生产出该产品。因为很多企业是无设计、无图纸、无规范的“三无”企业。设计环节对学生而言难度很大,但它又很关键,关系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由于学生无法到企业生产现场,这就要求教师将机器工作的视频和图片展示给学生,对机械要求进行说明,让学生根据这些要求提出自己的设计思路。在设计环节,学生5人一组,共8组。如主电机设计,学生通过半小时的讨论和查资料,在教师的引领下,提出以下5种方案:改变齿轮传动比、直流调速、电磁离合器、变频器、电风扇调速,学生写下该调速的优点。指导教师总结分析各种调速的优点和缺点,并给出实际无级调速、性价比高、现应用最广泛的变频调速。教师给每组发变频器使用说明书,指导学生设计主电机的主电路和控制电路。在工作台的升降电路中,8组学生都提出采用电动机的正反转来实现升降,在控制电路中相差很大,设计出点动、自锁、延时三种,连锁方面有单连锁、双重连锁、机械连锁。在速度显示上,学生的方案更有新意,利用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如光栅测速、红外测速、GPS测速等。整个设计过程花了一天多时间,教师给出自己的设计思路(因为要根据企业现有的元器件进行生产)供学生参考,并对学生提出的思路进行总结,在发回学生自己设计的图纸后,让他们分组讨论,最后确定图纸。
学生最感兴趣、积极性最高的是生产。但学生发现使用的元器件,他们基本不认识,因为学校实训时采用的是学生易看懂、互换性好、成本低的元器件,不符合工业产品体积小、性能高的要求。采用的工具也是企业工人工作中使用的,比学校用的工具的性能好很多。学生通过查资料和听指导教师讲解,对元器件和工具使用情况都掌握得非常好。通过参考本地专业生产变压器的大企业的技术要求及实际安装与接线,学生掌握了线槽的切割安装、元器件布置、接线、程序输入、参数设置、调试以及各种工具的使用。控制箱生产平均需要6天时间,最后3天学生用Protel画图。通过两周实训课的学习,学生感觉学到了很多东西,很有成就感。
模块二:我校实训设备包括不同的普车40多台,各种数控机床30多台及其他设备,价值2 000多万元。这些设备新旧不一,维护保养困难,在采用生产企业产品实训模式以前以生产厂商修理为主,但存在速度慢、费用高、质量不能保证的问题。
在采用生产企业产品实训模式前,我校学生学习故障排除是为了能够通过电工中级考试中规定的故障排除这个项目,要求学生40分钟排除一个主电路、两个控制电路故障,学生只能学会部分排除故障思路,很难解决现实中碰到的问题。采用生产企业产品实训模式后,实训车间设备维修单会迅速被送到电气实训组,电气实训组在第一时间安排维修小组,通常由5人组成,通过填写表格,一步一步开展维修,使整个维修过程程序化,问情况、找图纸、画草图、找故障、分析、讨论、判断、排故障。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常需要半天时间解决问题,有力地保障了学校相关专业实训正常开展。
学校在每学期开学初对实训设备开展一次半年检,在实训教师指导下,学生对要检查的各项逐一检查,并填写相应表格,确保学校的电气安全。
学生通过真实的电气维护实训,能够掌握维护技能,而不是仅仅去应付中级工考试,使学生走入工作岗位就能对电气进行维护。
四、生产企业产品实训模式的瓶颈
通过采用生产企业产品实训模式,学生眼界打开了,自信提高了,企业得到了合格的产品,学校也能享受电气维护的迅捷服务,但也存在瓶颈,笔者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企业产品比较少,不能全面覆盖。我校正准备与另外几家典型小型、微型企业合作,其中一家是生产罐头流水线的,一家是专门生产配电箱的,一家是电气服务公司,还有一家专门从事维护的企业,我们力求使企业产品丰富化。
(2)对教师要求过高。我校以前的实训内容相对来说比较简单,而企业的产品要求比较高,并且很多东西超过了教师的知识和能力,这要求实训教师要不断自我学习,不断指导学生。
(3)与企业衔接问题。产品做好后,电气控制箱要和机械设备一起调试,而学校与企业有一定的距离,所以学生很难到企业进行调试。在电气维护上,学校的设备不可能每天都坏,故障大多是一次性的,很少出现重复的情况,而每小组5个人,这样就导致大部分学生不能亲自排除故障。目前,我们准备将出现的故障拍成视频,但也很难使大部分学生能有故障排除的亲身体会。
篇6
【关键词】汽车驾驶培训;一体化教学;策略
汽车驾驶培训是帮助受训者直接感受驾驶技术、学习驾驶技术的一种实训教学课程。随着教学体制的改革,不断加强受训者职业技能培训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效果成为当前职业教育的重要目标。一体化教学是在教学改革下形成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其将技能培训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有效提高了汽车驾驶培训教学效率。以下对汽车驾驶培训一体化教学的实际状况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人员提高参考。
一、汽车驾驶培训一体化教学策略
(一)建立一体化教学环境
一体化教学是当前汽车驾驶培训的重要发展趋势,但受长期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许多理论教师只注重理论教学,照本宣科,对教学内容的实际应用状况关注不高;而许多实操教师又只注重实操教学,对于受训者的实际理论知识状况关注较少,这也直接引起了教学过程中理论和实操脱节,导致教学效果不佳[1]。实施一体化教学时,首先需加强对教师教学思想的改革,在教师中开展一体化教学内容研讨,促进教师对一体化教学的认识,从而促进教师改变教学模式,为受训者提供一体化教学环境,促进受训者将理论和实践结合,提高教学效果。
(二)加大对一体化教学的投入
实现一体化教学是保证受训者将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结合的重要教学方法,通过一体化教学,受训者能更加了解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之间的联系,促进受训者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操训练中,提升实操能力。因此,相关驾驶培训学校需加强对一体化教学的重视,加大对一体化教学相关内容的投入,不断加强实训场所的建立,不断推进驾驶培训学校一体化教学的实施。
(三)提升教师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
教师是教学活动实施的主体,一体化教学时,对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要求更高。一体化教学教师需将理论知识与实操训练相结合,将实理结合,成为综合性教师。因此,驾驶培训学校在提高教师对一体化教学的认识时、理解时,还需不断提高教师的职业技能和素养,不断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对理论教师进行实操培训,提高教师对实际操作技能、经验等的提高;对于传统的实操教师,多数教师的专业技能知识掌握充分,但其对专业理论知识掌握较为缺乏,为了提高实操教师的理论知识,可组织实操教师进行专业培训,促进驾驶培训学校教师向实理兼具方向发展,保证实际教学效果。
二、汽车驾驶培训中一体化教学实例
在汽车驾驶培训中,某汽车培训中心在以往教学的基础上运用一体化教学策略,总结出适应该汽车培训中心发展的教学模式,使得该培训中心的教学培训效果得到了显著提升,其具体实施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一)实物车辆教学与汽车构造理论一体化教学
该校在实施一体化教学中,将实物车辆教学与汽车构造理论相结合,进行一体化教学。汽车构造理论是理论教学中专业性较强的一门学科,且其对受训者的学习能力及学习态度要求较高,学习不认真极易导致受训者难以理解,学习效果不佳[2]。随着汽车在人们生活中越来越广泛,该汽车培训中心每年培训的学生越来越多,学员的素质也存在差异,直接引起教学效果存在较大差异。培训中心教学时间有限,许多学员难以在教学活动中理解汽车构造,使得教学效果受限。因此,该汽车培训中心将实物车辆与车构造理论相结合,在培训过程中,以实物车辆为主体,根据学员汽车构造知识掌握状况进行针对性汽车构造讲解,在实物车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和效率,使得学员对实际车辆构造状况更加了解,为后期实操训练打下夯实的基础。
(二)实际操作与车辆常识一体化教学
在传统实操训练中,学员在操作过程中常需听从教师的指导,常被告知什么不能做,应该怎么做,传统实操培训方式使得学员在操作过程中常出现难以理解实操内容,难以掌握实操技术的状况,因而导致培训时间过长、学员的实操技术不高等状况的发生[3]。该汽车培训中心在面对上述问题时,将实际操作培训教学与车辆常识相结合,进行一体化教学。实操教师在教学中,不再只指导学员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而是详细讲解每个步骤的相关车辆常识,提高学员的认识。如,在进行起步学习时,实操教师会讲解离合器半联动操作的相关原理,从而促进学员平稳起步,在换挡操作时,教师可向学员讲解变速箱齿轮传动的相关原理,从而促进学员有效控制车辆速度,提高换挡学习效果。
(三)道路驾驶与考试项目一体化教学
在汽车驾驶培训中,考试是检验学员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但传统驾驶培训内容常针对考试项目进行训练,使得学员仅能在培训中学到考试相关内容,对于其他不在考试范围内的操作技能了解不够,导致许多学员学习结束后仍然难以独立驾驶,道路驾驶技能欠缺。不仅影响了培训中心的教学效果,也使得道路交通安全难以保障[4]。该驾驶培训学校根据上述状况,将道路驾驶与考试项目相结合,进行一体化教学,如在学习侧方停车时,教师会教授学员将选择点进行分点处理,车边线当做车身位,头灯、尾灯等分别选取合适的选择点代替,从而促进学员学会代换,提高学员操作感觉,在入库练习时,也可将在这种代换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提高学员的回转练习效果。
结束语
一体化教学是当前汽车驾驶训练的必然发展趋势,但一体化教学的实施过程还需要许多条件作为推力。各汽车驾驶培训学校需不断提高对一体化教学的认识,不断加大对一体化教学的投入,提高教师教学综合水平,从而为学员提供良好的一体化教学环境,根据驾驶培训学校实际状况进行针对性改革,不断提高一体化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董慧,刘卫平.试论汽车驾驶培训中的一体化教学[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14,27(2):92-93.
[2]孙奇.浅谈汽车驾驶一体化教学改革[J].科技创业家,2012,(10):310.
篇7
关键词:项目化教学;液压与气压传动;教学改革
DOI:10.16640/ki.37-1222/t.2016.11.215
1 课改前《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课堂理论授课占据主要部分,实训室实验教学较少。教学计划主要按书本教材目录内容进行编排,教材的知识结构类型体现了知识全面性、系统性、完整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但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技能的培养。(2)授课方法:主要以讲授法为主,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课堂的教学效果主要取决与教师的知识理解深度及课堂的带动能力。运用讲授法时存在课堂把控不够全面,教法单一等问题。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低,参与度低等问题。(3)考核方式:课改前考核方式为分为三部分,平时成绩占15%,主要考察出勤和上课回答问题情况;实验成绩占15%,每学期4课时实验课程,主要考核实验完成情况;期末理论成绩占70%,综合考查理论知识掌握情况。考核重心在期末理论考试,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太注重平时表现,部分学生考期末突击通过本门课程的考核,不利于对本门知识和应用能力的提升。
2 项目化教学课改思路
(1)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教学过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增加课程效果评价环节,激励学生学习兴趣。(2)突出能力目标:以能力为本位,以能力目标为第一教学目标。(3)任务训练:选择明确的、恰当的工作任务驱动能力训练。(4)职业活动导向:教学生做的事一定是学生未来职业岗位上从事的工作。(5)项目载体:以合适的项目为载体训练能力、传授知识、培养素质。 (6)教、学、做一体化: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实现“做中学”和“做中教”,实施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7)渗透德育和外语教育。(8)渗透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工作价值观教育。
3 项目化教学总体设计
(1)总体能力目标:针对液压类职业岗位能力需求选取和制定本门课程内容,针对工作岗位的实际工作情况和条件选择“教学项目”作为教学内容的载体。选用工程实际应用的液压泵、缸、阀等液压元件作为实践教学实验器材,通过对元件的拆装、绘制、检测等教学项目培养学生的液压元件组装、元件故障排查等能力。选用泵的性能测试实验台、调速回路性能对比实验台、可拆式模块化多回路系统设计实验台等作为实践教学实验平台,通过对压力控制、方向控制、速度控制液压回路的搭建和调试培养学生的对液压设备回路系统的调试、故障排查、售后维修维护能力。
(2)能力训练项目设计选择一个或几个贯穿整个课程的大型综合液压项目,作为训练学生职业岗位综合能力的主要载体,然后把综合项目分解为若干个子项目,项目的选择应具有实用性、典型性、综合性、可行性。本课程选取液压推料机液压系统回路设计、搭建、调试作为综合项目载体,分解为液压泵故障检测、方向控制回路调试等8个项目训练模块。以项目五―方向控制回路调试为例,能力训练项目设计如下:A:任务名称:方向控制回路认识。拟实现的能力目标:能够区别换向回路、锁紧回路;知道如何控制执行元件的起动、停止、换向。相关支撑知识:单向阀、液控单向阀、换向阀的作用和工作原理;常用基本换向回路单元。
训练方式手段及步骤:1、熟读本项目任务书(课外完成);2、课下收集整理资料;3、通过收集的资料,学习方向控制回路的工作原理;4、换向回路实验台操作演示,绘制回路原理图,讲述换向原理。
结果(可展示):控制回路原理介绍ppt
B:任务名称:方向控制回路搭建。拟实现的能力目标: 能够根据液压系统原理图搭建连接系统回路。相关支撑知识: 各个元件、管件的连接方式,密封装置选择。
训练方式手段及步骤: 1、熟悉可拆式模块化多回路液压试验台;
2、根据回路原理图,选择所需元件、管件和连接工具;3、回路连接;4、回路检查、考核。
结果(可展示): 搭建好的回路
C: 任务名称: 方向控制回路调试
拟实现的能力目标: 能够正确的启动液压设备;能够正确操作液压设备;能够调试液压设备的运行,排查系统故障。相关支撑知识: 液压系统的故障诊断与分析;换向回路执行件动作控制调节方法。
训练方式手段及步骤: 1、检测液压设备,启动液压设备;2、建立系统压力,查看各表是否正常;3、调节方向控制阀,运行设备;4、观察回路换向、起动、停止是否正常,调试回路。5、通过观察各检测表,判断排查系统故障。
结果(可展示): 液压系统原理图
(3)考核方式设计。将整个学习过程作为本门课程成绩的考核过程,构建以能力为核心,以技能为重点,兼顾理论知识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实际操作技能、社会能力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核。考核成绩比例更加侧重于项目实施过程考核,其中理论考核占30%;项目过程考核占70%,包括自评、互评和师评。
4 项目化教学实施效果
课堂不再是“老师讲、学生听”的单一局面,学生在项目情景中获得了角色,成为课堂的主体。经过项目化教学实践,学生的学习效果有明显提升,主要表现在:学习积极性高、兴趣浓厚;自主学习能力强;分工明确 各司其职 合作默契;知识、技能融会贯通;解决技术问题能力增强;能快速适应毕业后的岗位工作等。学生学习效果的改善证明了《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方向是正确的,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不断的完善项目化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芮菊芳.液压与气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曹燕.《液压与气压传动》项目化教学实施方案的设计与分析[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4).
篇8
【关键词】汽车故障诊断 任务驱动 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本质上是通过“任务”来诱发、加强和维持学习者的成就动机。成就动机是学生学习和完成任务的真正动力系统。任务作为学习的桥梁,“驱动”学生完成任务的不是老师也不是“任务”,而是学习者本身,学习者的成就动机。
汽车故障诊断这门课担负着培养从事现代汽车维修任务的技能型人才的重任,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方法必须依托于行动领域,从典型的工作过程中开发出教学任务,按照工作过程的逻辑建构教学内容,从收集信息、制定计划、选择方案、实施目标、反馈信息到评价成果,都有学生参与。这样可以实现学校培养与企业需求无缝衔接,毕业生可以“零距离”上岗。这种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被称为任务驱动教学。
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实施的过程一般分为设计任务、分析任务、完成任务、评价任务等,笔者在讲授汽车故障诊断过程中注重运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学生反映受益匪浅,经过多年努力,我汽车工程系所建设的这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汽车故障诊断技术”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我们课题组成员也从中总结出几点思考,与大家共勉。
一、设计任务
任务设计的合理与否是任务驱动式教学法能否成功实施的前提。任务设计的过于简单,往往达不到教学目标的实现,设计的过于困难,又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设计任务的时候教者要多方考虑、全面衡量。
首先,采用以行动为导向、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开发方法进行设计。如下图所示:
其次,确定任务,任务要有针对性,即任务是围绕教学目标进行的。学以致用,汽车故障诊断的任务是以汽车故障现象为载体,以工作过程和生产实际为导向,设计了14个教学任务:发动机水温过高故障排除(6学时);发动机机油压力指示报警灯亮故障排除(6学时);发动机怠速不稳故障排除(8学时);发动机动力不足故障排除(6学时);发动机起动困难故障排除(8学时);发动机排烟不正常故障排除(6学时);发动机异响故障排除(6学时);高压共轨柴油机动力不足的故障诊断(8学时);离合器打滑故障排除(6学时);转向沉重故障排除(6学时);行驶摆振高速抖动故障排除(6学时);行驶时跑偏故障排除(6学时);制动失效或失准故障排除(6学时);制动防抱死系统(ABS)故障灯亮故障排除(8学时)。。
第三,学习情境的设计要体现本学习领域标准的特色与设计思想,要突出“工作过程导向”的理念,将职业工作作为一个整体化的行为过程进行分析,将知识点和技能点有机地联系起来。学习情境内容的选择要体现先进性、实用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
第四,教学方法应根据不同的故障现象采取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汽车常见典型故障现象为载体安排和组织教学活动;以工作任务为出发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成就感,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创设教学情境,尽可能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学会“独立地制定计划,独立地实施计划和独立地评估计划”这三个与工作过程紧密联系的关键能力。
在设计任务时,可以请学生参与,学生的意见可以提高任务的可行性。
二、分析任务
任务给出后,首先要对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进行分析。本课程的具体内容是在与企业和行业技术人员进行充分沟通和讨论的基础上确定的,反映了企业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等要求,课程的内容广泛而翔实,涉及的车型多而具有潮流性,介绍的设备齐全而具有先进性,充分体现了汽车维修职业的特点,具有很好的针对性和适用性。每个任务配套相应的教师手册、多媒体课件、任务描述、学生任务工单等不同模块,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这种配置有利于模块化教学的开展。
制定计划根据任务和目标,学生搜集资料,确定工作步骤和流程,并与教师讨论,由项目小组写出计划报告。实施计划学生首先明确各自在小组中的分工,然后按照已经确定的工作步骤和流程工作。在项目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积极的参与者,教师只是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并由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现代社会生活和科学工作中,个人之间和闭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在安排学习情境活动中,要注意学生这方面良好素质的形成。
在该学习领域中,学生自己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是至关重要的。当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时教师应该因势利导,让学生知道什么样的问题有价值,这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兴趣,养成提出问题的习惯都有好处。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是求知的起始,也是教师展开教学的最好开端。抓住这个时机,引导学生尝试着应用实验探究、资料查询、调查访问等方法学习知识乃至创新,是帮助学生尽快步入自主性学习轨道的极好途径。
三、完成任务
任务设计、分析完成之后,就到了最关键的阶段――找到故障点,排除故障。汽车故障诊断工作大多数实际操作都不宜以个人为单位进行,应该分组进行,每组4~5人。组内的角色分工要明确,要注意发挥每个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作用,不能由少数学生包办代替。这样做既能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机会均等的全面练习,又能充分体现工作中的分工与协作。
通过在项目教学中完成每项工作任务,学生对于汽车故障诊断中难于理解的控制原理和不易记忆的检修参数能够较快地掌握。因为这种形式能让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聚集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所要记忆的内容更加清晰。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找到了合适的学习方法,简化了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过程,锻炼了实践操作能力,培养了探索精神。
完成任务后,对形成的工作成果进行展示,通过具体的故障现象比如由发动机不能运转到顺利启动等,让学生分享成功的喜悦。
四、评价任务
评估总结,学生先对自己在小组中的参与程度、合作表现和工作成果进行自我评价,再由教师对工作成绩进行检查和评估。师生共同讨论和评价,对项目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修改方案,有些内容可以延伸为下一个项目任务的初始调查。任务教学的成果不是唯一的,而是多样的,因此,评价工作成果的标准不能简单地评价为“对”或“错”,而是评价为“好”与“更好”。
汽车故障排除了并不等于就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这时对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恰当地评价就很有必要,一方面便于进行总结和反思,及时汇总、解决前期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方便后面知识点学习的铺垫和过渡。评价任务可先以小组为单位,对照设计的评价量规表,由小组的各个成员先进行交流、讨论、评价,对不完善的地方作相应地修改,然后进行组与组的集体交流,最后再由教师作出总结性评价。教师的总结性评价除了有对学生成果的静态评价外,还应有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动态评价,如学生的学习态度、探究的方法等。适时、恰当地评价任务既活跃了课堂的学习氛围,又能在评价过程中检测学生掌握知识的成效。
恰当地运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既可以显著提高教学效率,又能在强烈的求知欲的驱动下,大力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能力。新课改的逐步实施,进一步强调了课堂教学必须由知识本位向智力本位再到人本位的转变;新课改的逐步实施,也呼唤我们教育工作者能思考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实践证明,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的确行之有效。
任务驱动教学法重视学生的接受情况,给学生充分的提问和思考时间,学生参与工作任务完成的整个过程,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相对于传统教学,任务教学的学习氛围活跃、和谐,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汽车知识,不但不会感到无聊乏味,而且越学越想学,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学习热情。另外,学习任务是结合具体车系和车型来设计,按照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来实施的,这样的教学更具实用性。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表明,汽车专业教学适合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