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表现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1 14:06: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实训表现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园林规划设计;实训教学;教学模式;改革
《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是园林技术专业的骨干课程,学好园林规划设计也是园林技术专业学生必备的核心能力之一。课程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和设计手法的基础上,注重园林艺术基本知识的介绍和学生审美艺术的培养;在技能方面要求学生能够对一些中小型园林绿地进行规划设计。笔者在进行《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训教学设计时,对实训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现将此次实训教学内容、方法、实施及成果进行分析总结,阐述自己的一些认识与体会。
一、《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传统实训教学模式
1.《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传统实训教学模式介绍
以前在对《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训教学设计时,实训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真实体验该课程在实际中的应用,收集对自己设计有帮助的资料和素材。为了实现教学目标,采用让学生多参观、多调查、多感受、多总结,即“参观―调查―总结”模式。
具体教学设计过程是:参观,带领学生多出去看一些公园绿地、居住区绿地等不同绿地类型的设计作品(这些设计作品有的是成功的、有的是失败的),要求学生在进行参观、游览、使用过程中,感受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在其中的地位及重要性。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进行必要的讲解说明。调查,学生在进行参观游览时,以小组的形式对常用的造园要素在设计中的运用及表现方法进行调查、记录,记录时有相关的实训表格。总结,是通过对现场的参观、调查,对该处园林绿地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总结,综合小组成员的观点,提出大家的看法与认识。
2.《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传统实训教学模式的体会
(1)为学生间的交流、合作提供了一个平台
以小组的形式来完成有关实训任务,就是为了增加每个小组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大家可以各抒己见,共同探讨,最后来完成实训成果。这也加强了学生间的合作。
(2)理论知识与技能操作的有机结合
通过对现场环境的调查与记录,要求学生必需学会运用相关的理论知识去总结说明调查结果,这样可以将课本中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运用结合起来。
(3)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收集设计素材的机会
通过参观、调查、记录,学生可以收集一些设计优秀的作品,作为今后方案设计的素材,为设计思想的表现奠定基础。
(4)学生对课程实训教学认识不到位
在我们的实训教学设计中首先就是外出参观,多数学生认为《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的实训教学就是去逛公园、去玩耍。学生只把自己当成一个参观者的角色,没有把自己作为一个设计参与者的角色,这种认识是非常不可取的。
(5)课程实训的成果质量不高
实训成果就是以小组的形式交1-2份实训报告、总结以及一些主要景点的效果图。从报告、总结及图纸的表现上可以看出,实训成果不能体现一个团队的合作,而是某个人的观点;有些学生作为小组成员,但实际并未参与小组的各项活动。
(6)学生缺乏参与实训教学的主动性
从实训教学设计的全过程中可以看出,实训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教师,实训的全部资料都是由教师来准备,学生只是辅助教师来完成一些资料的收集与统计。而真正意义上的实训教学应是学生为主体,教师起辅助作用。学生缺乏在实训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这一点值得思考。
二、《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训教学改革方案设计
1.改革背景
随着生源质量的不断变化,学生总体知识水平的差异性,相关专业学制的设置、人才培养计划的修改,结合学生对该课程理论知识的掌握与理解情况,针对传统实训教学模式运用中的不足之处,提出对《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训教学改革的方案。
2.《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训教学方案设计
参加此次实训教学活动的为2009级园林技术专业一、二、三班,参加实训的人数为116人,学制两年,实训的时间为每班2.5天。现以园林技术一班的实训教学设计为例进行说明。
(1)《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训题目
根据教学的进度及实训时间的安排,这次实训教学题目是中国古典园林之拙政园的欣赏与表现。
(2)《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训目的
实训目的是为了告诉学生通过这次实训要对中国传统园林的立意、造园手法等方面有所了解与认识,提高徒手绘图的表现能力。从园林技术一班的实训目的(见表1)中可以看出:要求学生先去查阅、收集与拙政园有关的资料,从资料中整理出我们需要的几个方面。这方面的工作,主要通过两种渠道来解决,一是网络,二是图书馆资料。通过一系列的前期准备工作,学生最后通过图纸的表现来说明自己对拙政园的了解和认识。
(3)《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训内容
实训内容是在实训目的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明学生在完成任务时需要查阅、收集的相关资料。通过实训内容(见表2)的要求,学生对自己所要完成的任务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轮廓,而不是无从下手。让学生从被动、机械的学习转向积极主动的学习,把学生在本次实习中的位置由参与者转变为主导者。这次实训内容的设计非常概括,没有给学生进行详细列出,主要是为了锻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训要求
实训要求是在整个实训教学过程中学生要遵守的规范(见表3)。同时,也要求学生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时间来完成相应的各项任务,这样可以避免部分学生临时抱佛脚。
(5)《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训作业
实训作业也是实训教学的最后成果或作品,这次实训教学的成果既有文字材料,也有相关的图纸表现(见表4)。能够比较综合、全面地反映学生在实训中的表现情况。
(6)《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训答辩考核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是参与教师对学生成果作品的评价,这次实训教学侧重的是对学生图纸表现、资料整理、实训总结三个方面的评价(见表5)。
这次《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训教学方案的最大特点就是从知识和技能两个方面进行训练,把学生放在了主体地位,所有的工作由学生自己独立地去完成,教师仅起引导和辅助的作用。
三、《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训教学设计方案的实施
该实训教学方案把教师定位在一个“观赏者”的角度来评价学生的实训成果。参与实训评价的教师为3人,参考评价标准进行打分。具体实施分以下几个步骤:
1.自我介绍
每位参加答辩考核的学生都必须携带图纸和相关的资料,向参与评价的教师进行自我介绍,包括班级、姓名、学号等内容。
2.图纸介绍
向参与评价的教师展示自己所绘制的平面图,并对图纸进行相关的说明解释。这个过程体现了学生自己对某个古典园林的认识程度,其中包括功能分区、主要景点、著名景点、建园的目的、立意等。介绍学生自己所选择的景点并进行相应的说明,要求言简意赅。
3.回答教师提问
针对不同的学生在对作品进行汇报时的情况,参与评价的教师一般提出1-2个问题要求其进行现场解答。提问主要是针对学生在汇报过程中存在的某些不足或独到之处进行。
4.实训总结
这一步是学生在进行汇报结束后要完成的内容。也是实训成果的内容之一。通过这样一次课程实训教学,每位学生都会有自己的收获和体会,要求学生会总结。
四、《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训成果分析
《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训教学的成果评价主要依据参与评价的教师评分、学生提交的实训作业两方面汇总产生。通过对三个班级的分析(见表6)可以看出,这样的结果能够真实地反映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与实际情况相吻合。
五、《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训改革体会
1.提高了学生整理资料的能力
每位学生的现场展示时间在13分钟左右,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该如何来讲述内容、回答问题,需要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准备。现在学生可以利用各种途径收集材料,但对于这么大的信息量,如何进行整理汇总,这是我们一直以来都在不断思考与摸索的一个问题。通过这次实训教学改革可以发现,学生在这个方面的能力有所提高。
2.提高了学生随机应变的能力
现场的提问与回答,对学生随机应变能力的提高是很重要的。许多学生平时在这个方面没有锻炼过,而通过这次实训他们知道了自己该如何进行答辩前的准备。这是学生在答辩结束时说过的话。从知识运用的角度看,学生学会了如何将相关知识进行组织、联系,从以前的被动、机械的学习向积极主动地学习发展了。
3.为学生自我展示提供了一个平台
许多学生很少有机会跟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通过这次实训教学,他们在教师面前表现出自己的优势。这对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有利于今后的发展。
4.时间短、教师资源不足
这次实训教学把学生进行现场答辩的这部分内容安排了一天的时间,学生完成自己实训作业的时间相对比较紧张;每次参加评价的教师尽量是3位,涉及到教师工作量等诸多问题,所以人数不能多。今后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一种能够几者兼顾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任有华,等.园林规划设计[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篇2
1 “五位一体”教学模式在制剂教学中的实践
1.1 建设GMP仿真车间实训教学平台
高起点、多功能的实训基地硬件建设实践性课程的教学不仅仅是在教室,更多的应该是在实验室、实训基地等“真实”或“仿真”的实践性教学场所中完成,其中“工学结合”的教学内容只有在模拟或真正车间中才能完成,而药品生产GMP的内在要求,使得医药企业无法满足药学类专业人才GMP实训教学的需要。因而,符合GMP标准的、与现代制药工业同步的药学类专业校内实训教学基地的建设,也就成为相关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育质量的重中之重。
1.2 组织与实施药物制剂“五位一体”课程
教学组织一体化具体实施过程如下:首先在班级内部建立了QA小组,它是以一种管理人员的身份出现的,是提高整个产品生产过程的重要手段。QA小组实行轮岗制,所以要求每次实训课承担QA工作的学生首先要掌握本次实训的整个内容,包括生产流程、设备调试与使用、质量控制的关键工艺。这样可以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以致用。因此在实训课程之前教师应该帮助QA制定与项目相关的一系列工作程序和工作质量标准,并在课程中贯彻实施。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QA要及时反馈并记录,在项目结束后加以总结,并对每组的表现、成品质量加以评价。其次,其他学生按岗分工,各负其责,按生产工人进行管理,完全按照SOP标准操作规程进行生产。在实训过程中QA小组将对每个制剂小组进行检查和监督。完成实训后进行成果展示与评价,QA对本次实训过程以及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教师进行补充评价与总结,为下一项目的学习提供宝贵经验,以此达到共同学习和提高的目的。
1.3 教学结果评价方法
2 成效分析
2.1 对比分析传统教学与五位一体课改教学的区别(表2)
2.2 教学质量对比分析
通过药剂学实训教学,我们发现学生的分析总结能力、动手能力、对岗位了解程度以及责任意识都有显著的提高,学生能够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和评价,显著提高了教学质量。具体情况总结表格如表3。
(1)期末考试。采用统考方式,统一出题,流动判卷。分为理论与实操两个方面结果是实验班优秀率明显大于对比班。
(2)技能大赛。在学期下旬,我们采用技能大赛,药事法规竞赛的形式对学生们进行了考核。实验班的学生在竞赛中的优势也比较突出。
(3)企业回访。学校教学结束后,学生们分别被分配到企业进行实习工作,在实习期一个月后,我们在对比班与实验班中分别找出20名,到他们的实习企业进行回访。得到的结果是从工作表现及稳定程度等方面,实验班较优秀。
篇3
该构建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具备较好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能力和处理关键问题的能力结构。在我院《环境工程专项技能实训》教学中,根据我院环境工程系教师的专业特长安排教学任务。每个模块配备了1名具有丰富实践教学经验的指导教师,进行同一项目实训的学生总人数控制在15~20人左右,每个标准班宜分为三大组,便于更有效地利用现有的实训场地和设施。每个项目实训小组的分组人数为5~6人。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法
在《环境工程专项技能实训》教学中,采用了项目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法教学,体现了“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的一体化教学方法。
1项目教学法
如在“A2O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实训”中,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学习项目,即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我们采用六步教学法,即:交代本模块的目标、任务、要求;教师示范操作一个任务;学生模仿操作;教师总结、通过操作了解知识点,技能要点,解决有关问题;布置操作任务,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总评。
2任务驱动法教学
如在“给排水管路的连接与改造实训”中,把教学内容设置为一个个任务,使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达到了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同时允许学生可以多途径、不同角度进入学习,不同角度选择合适的任务进行操作,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思维的独立性和广阔性。
考核评价制度
课程的考核以实践作为主体,并通过学生在“学”和“做”的过程中的具体表现来进行综合考核。在实训过程中,对每一项进行若干小项的考核打分,基本包括:学生的日常表现占15%,技能素质占75%(原理掌握20%、基本技能掌握占35%、故障排除10%、能举一反三占10%),总结报告占10%。特别是在故障考核训练环节,可以让学生之间互设故障,在排除故障的一刹那,学生会产生很强的成就感,从而使学生的兴趣大大提高,以充分保证实训效果。
结语
篇4
【关键词】“项目式”教学 数控车工实训 应用
项目是指企业生产一件具体的、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为最终目的的任务,是有针对性的,专门对一种或一类产品进行生产的生产流程。“项目式”教学则是将实训课程按照类别分为多个教学组,每个教学组作为一个单独的教学项目,要实行理论与实践并行的教学任务,每个教学组都要进行专门的训练,在每个类型的教学任务学习中让学生能够在不思考其他项目的基础上完成目标。“项目式”教学,就好比学生学习一样,分为好多科目,每个科目作为一个单独的教学项目,各自有各自的内容,需要进行各自的训练与学习,要让自己发展成为一个全方位人才,做到在数控车工实训领域达到真正的融会贯通,可以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一、数控车工实训的现状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新理念、新思想、新技术引领着时代的潮流,在车工领域,也随着思想、理念与技术的革新而不断发展,数字化进程加快,数控车工实现可行性,对该行业的发展起到了革命性的推动作用,在数控车工大力发展并为各大公司所推崇后,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衔接失调等问题也就随之出现,在进行了各番尝试后,数控车工实训项目开始推出,这使得该行业学员可以将理论与实际相连结,能够对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进行较大的提升。
如今,数控车工实训蓬勃发展,也出现了许多问题,例如教学内容糅杂,各个方面的教学内容混杂在一起,使学生难以对所学内容进行很好的掌握,好比上文所说语文与数学本同是增加知识的两种科目,但却不能同时讲授意义,没有进行分类的实训无法做到精益求精,不利于实训成绩的理想化。因此,近年来许多学者与该领域专业人士提出了“项目式”教学,其目的就是讲实训内容分门别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其理念在各个领域均收到了良好的成效,起到了促进与提高学生质量与积极性的作用,在数控车工实训方面,也效果明显。
二、“项目式”教学
对于“项目式”教学来说,其项目选取尤为关键,正确的项目选取,首先要与理论知识机密结合,并在此基础上留有适当的想象空间与探索空间,以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学生可以在熟悉并运用已知的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创新与摸索,对于开发学生的创新思想有着良好的助力。
(一)项目选取。下面,我们通过对《轴类零件的加工》项目教学进行分析。要求根据提供的轴类零件图,加工出要求的零件。
(二)实施分析与实施过程。首先,要对零件图样进行分析,要看懂零件图,要对零件的尺寸,大小,形位公差等进行逐一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我们要进行加工工艺的分析,其次,我们要进行工件的定位,最后,则是主轴传送。以上步骤,缺一不可。在准备工作进行完毕后,应开始编写加工程序,并在确认无误后输入加工程序进行操作。而后,则应对工件进行加工操作,进一步地监测程序,解决监测出来的隐患,使得操作的错误率降低。分析过后,开始实施操作,对零件图进行讨论与分析,并提出操作的任务要求。将学生分为四组,每组十人(定制工艺和编程三人;操作加工四人;监测评分三人)。每小组按照编写的程序来操作机床对零件进行加工,生产处合格的零件,并进行监测评分;之后,每个小组派出代表,对本组的操作及加工过程进行介绍,并与其他小组讨论,回答其他小组所提出的疑问。
作为“项目式”教学的核心,项目式教学的实施过程则其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更应被所有教师做重视。在项目确定后,教师就要做好对学生的动员工作,使得学生心中能够对“项目式”教学有一个良好的看法,并在教学中能够积极配合,在实施的过程中,要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各项能力,努力做到最好,并且要注重全方位发展,切忌过分深入其中一门而忽略其他项目,要做到各个项目齐头发展,共同进步,争取成长成为一个全方位人才,在日后的岗位上为公司作出更大的贡献。
(三)总结评估。在每一个项目完成后,并不能算完全的结束,对于学生在项目教学内容中出现的问题与不足,应在项目完成后进行总结与评估,并且提出改正的方法,这是“项目式”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对于完善教学实践性是很必要的。好的总结评估,可以使学生找到自身的不足,并且通过总结来体会自身在教学中收获的所有先关知识,并可以通过交流来弥补自身的不足之处。教师在总结评估时,应该对学生在教学中经常出现的错误加以强调,并再一次演示并指出解决的方法,使学生可以通过总结评估再一次加强对于教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在上段提到的《轴类零件的加工》项目教学分析中,也应该进行最后进行项目总结,学生通过进行自主操作,总结出零件由图纸到实物的整个过程,并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教师可以对学生在教学中表现出的能力进行肯定,使付出努力的学生更加有自信心,可以以更加自信地参与到接下来的学习与训练之中。
三、结束语
“项目式”教学在如今的数控车工实训中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以其可控性好、实践性强、综合性优等特点获得了众多的好评,是培养技术工人的一种良好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处于教学的主导地位,并参与放教学的各个环节,更加充分地掌握数控车工的全方面知识,使学生日后的发展拥有良好的前景。但“项目式”教学对于教师的要求很高,教师需要在各个环节起到适当的引导作用,要提前做到对教学内容的了如指掌,并且要使教学内容与如今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接轨,不能仅仅懂得教学,更要懂得对学生的适当的引导。
参考文献:
[1]蓝兰.项目式教学在数控车工实训中的初步探索[A].学园,1674-4810(2013)04-0180-01.
篇5
经过长期教学实践,我们形成了《饭店管理》实训课程的3A模式。这一模式的理论基础是基于胜任特征的教育,包括实践技能、管理能力和行业认知三个方面的内容,并形成了有效良性循环。(一)3A内容模式《饭店管理》实训课程的内容应包括实践技能、管理能力和行业认知三个方面的实训内容。其中,实践技能的实训指向的是饭店管理人才胜任特征的外部表现形式,管理能力的实训是内在的理论修养,而行业认知的培训则是一切实训活动的基础和出发点,是提高实践技能和管理能力的原始驱动力。具体说来,实践技能的实训包括基础技能(知识)实训、岗位技能实训和扩展技能实训三个方面,以实践性操作为主,以使学生能够胜任具体的工作为目标;管理能力的实训包括管理理论实训、管理工具实训和管理方法实训三个方面,以理论的实际应用和管理、研究能力的提高为目标;而行业认知的实训则包含饭店职业规划、岗位认知、职业道德的实训等内容,以态度培养为目标。这三个实训内容的目标,归纳起来分别是实操(Application)、管理(Administration)和态度(Attitude)三个维度,依据其英文表达,可以被缩略为3A模式。这些胜任特征维度最终构成了学生在饭店业内可持续发展的胜任特征模型,也是《饭店管理》实训课程的主要内容结构。(二)3A循环本科阶段《饭店管理》实训课程内容的实现,是一个不断充实的动态循环过程。它随着实践和理论的发展,以及行业的变化而随时调整并演进循环。其演化是由行业认知(态度)开始发起推动,以管理能力的提升实现质的飞跃,以实践能力的增强来完成一个循环,并激发起学生的成就感和对行业新的、更深一层次的认知从而进入新的一轮。这就形成了3A循环。3A循环是一个良性的循环模式。每一次循环完毕,学生的服务技能、管理能力和行业认知就得到一次增强,对未来工作岗位的胜任力也将上一个新的阶梯。3A循环确保了《饭店管理》实训内容的顺利完成。
饭店管理课程实训体系的实训方式
《饭店管理》实训课程采用的是学校教育与企业人才战略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定期与不定期结合的全方位实训方式。(一)认知性参观实训“认知实训”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和认识饭店企业的一般性知识,充分利用饭店文化氛围、管理理念、管理行为和经营环境对学生进行思想观念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实际操作中,应主要采取主题参观和和专题报告两种形式。(二)日常模拟实训日常性模拟培训主要利用自身的校内实习基地、设施和环境,通过模拟客房、餐厅、前厅等服务环境,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地锻炼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增进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紧紧突出和围绕着教学的演示及学生的操练来进行,其教学环节是以演示——练习——校正来重复进行的。(三)不定期的顶岗实训不定期的顶岗实训是饭店为学生提供临时的实训环境和氛围,让学生利用假期或课余时间进行短期顶岗实训。这种形式的实训对学生实行“零距离”培养,使学生在一种“学校+企业”模式的教育氛围下,直接参与实际岗位工作,熟悉饭店基本运作和对各个部门进行一定的了解,掌握所在实训岗位的操作技能,并逐步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认识和职业道德情感,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四)研讨性实训这是本科层次的《饭店管理》实训课程有别于职业学校同类课程的重要表现之一。研讨性实训是指在实训过程中,以饭店企业管理过程中的某一实际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双方进行的开放性研讨活动。其具体形式可以是案例学习、实习报告、情况说明会等;可以是按照实训大纲准备好的专题进行,也可是临时增加的主题活动;实训活动的发起者既可以是教师、学生,也可以是饭店管理人员;试训的场合可以在校内实训课堂上,也可以是在饭店实训现场。(五)毕业实习实训毕业实习实训是指饭店安排学生在毕业实习阶段直接参与饭店主要部门的服务或管理工作。在实施过程中,只要有可能,就应要求学生多接触一些岗位,努力掌握每个具体岗位的技能和工作要领,亲身体会和感受企业文化和精神,运用所学文化知识和技能技巧,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在毕业实习结束时顺利达到直接上岗并且胜任岗位的要求。本科层次的《饭店管理》毕业实习实训往往还跟学生的毕业论文相关联。
饭店管理课程实训体系的实训基地建设
(一)校内实训基地校内实习实训基地按功能性质,一般可以分为练功性实习实训基地和模拟性实习实训基地。练功性实习实训基地是为完成基本技能训练任务而设置的,如餐厅实训室、客房实训室、礼仪形体训练室等。模拟性实习实训基地是模仿在职业环境中进行职业技能训练而设置的,如模拟客房、模拟中餐厅、模拟西餐厅、模拟酒吧、模拟厨房等让学生进行日常模拟实习,这些基地都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保证。(二)校外实训基地为弥补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不足,本科院校应努力建立起了稳固的校外实训基地。校企联合共建校外实训基地,可以实现双方优势互补,实现互惠互利。选择固定的校外实训基地的基本要求是,国际化管理的五星级饭店或一些声誉良好的高星级本土饭店。原因是这些酒店一般管理较为规范,特别是一些世界酒店联号属下的酒店更能让学生学到一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经验,也一般具有人才发展战略。随着旅游产业的全球化发展,旅游人力资源的配置也呈现出国际化趋势。为了增强竞争力,顺应旅游业发展的国际化趋势,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饭店管理》实训课程还应抓住机遇,走出国门,在国外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实习生在国外独立顶岗工作,适应国外竞争环境,学习国外企业的先进管理方式,可以取得了在国内实训达不到的成效.
饭店管理课程实训体系的实训环节与教材建设
基于3A内容和3A循环模式的《饭店管理》实训课程,必须改革传统的实训方式,才能顺利实现预定的课程目标。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摸索出了一套系统流程,分为“制定实训大纲(Planning)+实施现场培训(Implementation)+训后总结研究(Research)”。为方便使用,简称为PIR实训环节。其中,实训大纲包括实训整体大纲和单项实训大纲两个种类。实训整体大纲负责描述《饭店管理》实训课程的整体安排,单项实训方案类似实训指导书,侧重单一目的的实训项目的完成。我们的现场实施的方式包括训前提示、现场点评、示范、演练、校正、模拟、讨论、竞赛、游戏、多媒体演示、讲述、情景压力设置、案例讨论、考核和团队项目等。训后总结研究包括现场总结和撰写研究报告两种形式。
结语
篇6
关键词: 中职机电实训 项目教学法 反思
新课改对职业教育提出“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质量为重点”的要求。中职学校培养的学生,应是具有足够的职业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质,富于创新精神,能适应自身和职业需要的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劳动者。机电实训是培养合格劳动者的重要环节。然而,中职学生文化素质有限,自学能力和自控能力较低,学习积极性不高,采用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式已无法达到课程所需的教学效果,并且学生就业后表现出缺乏良好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我近几年从事机电专业的电工电子实训、数控实训、PLC实训工作。在教学中,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精神,将“项目教学法”引入机电实训教学。在摸索中发现该教学法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所谓项目教学法,就是通过项目活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教学法,这种教学法重视培养人的关键能力,在项目教学法过程中,由教师和学生一起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项目教学法是以实践为导向的,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形成能够开展项目的具体的方案。在项目教学法中,按照知识结构的特点,将教学内容进行分类,分为一个或者几个具体的小任务,让学生参与到项目中,获取知识。项目教学法强调提高学生进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团结协作的能力,培养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能力,提高动手能力等。通过项目教学法,学生的思路会变得更加开阔,通过动手实践能深入掌握教学内容。
在近几年机电实训教学中,由于对项目教学法含义的理解不够深刻和实施过程的把握不够准确,反映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及时反思、讨论并修正,使项目教学法更加完善,教学效果更加显著。具体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一、完全否定传统教学方法
由于传统教学法的一些弊端,有些教师认为应该完全用项目教学法替代传统教学法,一开始就给学生设定项目,并让学生自主完成。结果显示,由于学生的知识面较窄、基础知识匮乏,导致无力完成项目,从而严重打击了学生对项目的参与性和学习积极性。
项目教学法并不是日常教学的全部,它只是教学环节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教师在项目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不能局限于单一地使用,而应根据项目的内容、进程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引导和帮助学生完成项目任务。如对必需的理论知识采用讲授法,基本技能必须示范教学,大项目以项目教学法为主,具体小任务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法或案例教学法等。
例如在数控车床实训教学中,一个项目实施前,加工的基本指令就必须先讲解并让学生熟记,再结合加工实例使学生深入理解。教师在讲解后演示这些指令的加工实例,在加工演示时还需强调加工过程中的安全操作。在奠定这些基础后,才可进一步实施项目教学。如果一开始就实施项目教学,学生的安全就无法保障。
二、为了“项目”而项目,穿新鞋走老路
教师受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束缚和心理定式的影响,对项目教学法把握不足。为了实施“项目教学法”而实施所谓的“项目”,只单纯将项目分解成若干知识点进行讲授并让学生模仿,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指导作用严重滞后,违背了课程改革的初衷,制约了教学效果。结果是学生只会完成本项目,换另一类似的项目就手足无措。
机电实训的项目选取,要以工作任务中的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主要考虑包括工作任务、技术实际知识、技术理论知识、拓展性知识、工具材料、教学要求、技能考核要求、学生兴趣,等等。其中,技术实践知识是指完成某项工作任务必须具备的操作性知识,如操作步骤、工艺、工具设备等。技术理论知识是指完成该工作任务必须具备的理论性知识,用于解释“为什么要这样操作”,其基本要求是以满足工作过程为基本原则。技能考核要求全面反映职业资格标准和岗位规范要求,并有机嵌入专业课程标准之中。
三、设定大项目,难度无梯度
项目的设立是“项目教学法”的关键,切忌不可不加分析就盲目设定大项目,让学生无从下手,必须设计合理的子项目难度梯度。将教学模块分成一些小项目,而且为每个小项目设定培养方向,如掌握新知识、新技能还是培养其他能力或是复习以往知识。将这些子项目需要具备怎样的知识和能力解析透彻后,让学生完成。这样可以达到教学的目的,也可以让学生有事做,有成功感,从而达到双赢。只有到了教学后期,需要整合学生所获得的各个分散知识技能时,才有可能采用大型项目。
如在PLC实训教学中,设定的一个项目是“数码显示四人抢答器”,必须为其设定能够达到目标的多个子项目,如:设计点动环节;设计连续运行(自锁);总开关设计(主控指令);设计显示灯抢答器(互锁);设计制作七段码数码显示电子电路。在确定二级目标后,还需明确每个二级目标需要完成的具体工作,如“七段码数码显示”二级项目的工作包括:七段码显示电路的制作,七段码显示端口分配,辅助继电器的应用等。如果一开始就要求学生完成数码显示,学生就会产生畏难情绪,即使完成任务也只是单纯模仿。
四、随意分组,分工不明
在机电实训中,有些实训项目受到教学时间、实训设备的制约,采用分组学习方式达到教学目标。而且在分组学习中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对学生适应工作岗位有益。我校的数控实训,就采用了分组项目教学。在分组教学中,学生分组是一个重要的环节,由于采取分组协作学习的方式,因此分组的原则、组员的搭配、工作的分工、成员的数量等都直接影响到组员的学习。
分组时每组人数控制在4―5人较合适,人少项目完成的时间过长,人多则“手脚乱”、意见不一。在分组时由学生自由分组,容易出现一人或多人包办的情况,在学生中产生“权威”。有些能力差的组员依赖能力好的组员,不愿动手,不愿参与,最后表现为学生两极分化严重。因此,分组应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并对每位成员进行明确分工。采取互补方式进行搭配,有利于同学互相学习,并且组员分工要明确,防止出现依赖思想。
在数控实训分组中,我尝试进行分工:一名同学负责编辑程序;一名负责程序输入、参数设置;一名负责操作机床加工;一名负责工件测量检验总结。为期四周的实训,每周分工轮换一次,从而让每个成员都得到锻炼。
五、评价单一,言之无物
在对项目的评价中,教师往往会仅以项目作品作为评价依据,而忽视在项目实施中,学生的知识、技能学习过程。在评价时应实施多元化评价体系:学生首先要对自己的工作(学习)成果进行自我评价,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指导性评价,评价学生独立探究的能力与小组合作的精神,在评价过程中既要关注学生已达到的程度与水平,更要关注学生职业行为和职业能力的生成与变化。通过六看来综合评定:一看学生的安全意识;二看学生的技能掌握程度;三看学生的创新能力;四看学生的细心程度;五看学生的成品质量;六看学生团的队合作程度。在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下,极大调动了学生技能训练的积极性,效果很好。
教师评价不能只停留在分数上,机电实训教学还应结合专业特点,及时对学生的项目作品写上一些评语。评语应该言之有物,不可以仅仅是“好”、“一般”、“不满意”这类语言。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因而,在教学时,教师要针对学生的不同见解,进行有效评价。例如学生电工电子实训在练习焊接时,针对焊接的质量,多给予学生鼓励:“工艺不错,非常好。”“焊点自然、流畅。”等。对做得不好的同学也要进行评价:“这几个还不错,每个焊点都这样就非常棒了。”“看起来你非常用心,只是没有掌握技巧而已。”等。有效的课堂评价运用得体,师生之间交流要亲切、自然,有时只需一个目光,一个微笑,都能带给学生实实在在的成就感,激活学生思维,拓展深度。不恰当的评价,有可能会使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甚至自尊心都受到挫伤,同时会削弱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心,严重的甚至与教师产生抵触情绪。
六、忽略总结,缺乏扩展
项目评价后,并不意味着项目教学的完结。总结和知识的扩展也是相当重要的。总结可以结合学生的作品展示,包括思路总结和技巧总结。思路总结可以帮助学生明晰项目完成的最佳思考方法,找到自己理论上的不足;在技巧总结中,要重视各个操作环节中遇到的难题和解决方法的总结。这样,学生才能学到更多的操作技巧,全面吸取整个项目活动的精髓。在总结以后,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对项目进行拓展和延伸,针对学生以后可能遇到的类似问题,能够利用相关知识和技能进行解决,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七、教师的实践经验不足
目前多数一线教师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进入教学岗位,并没有相关课程的实际工作经验,也就无从真正了解该职业所需的职业技能的习得、工作方法的养成、工作态度的锻造、职业道德的培养和知识体系的构建方法。对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理论知识在实际生产的应用缺乏了解,因此不得不纸上谈兵,失去项目教学法的应有价值。
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搞好专业教学改革的关键。学校可以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企业生产第一线实践锻炼1―2个月,也可主动邀请企业一线人员到校指导,或进行校企合作,富有开拓性的企业为获得必要的人才,必定会给予大力的支持。学校应主动创造条件安排专业课教师到国家、省级培训基地进行“双师型”培训,全面提高专业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我在2007年参加了天煌教仪举办的PLC培训,2008年参加了省数控骨干教师培训。通过培训,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篇7
关键词:高职 康复护理学 护理技能实训 教学
1 高职护生开设《康复护理学》的意义
康复护理学是一门旨在研究伤病者与伤残者身体、精神康复的护理理论、知识和技能的科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残疾人和慢性病者[1],康复护理学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2]。随着社会的发展,康复护理已成为现代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康复护理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康复护理学以达到全面康复为目的,与其他康复专业人员共同协作,对残疾者、老年病、慢性病而伴有功能障碍者进行适合康复医学要求的专门护理和各种专门的功能训练,从而达到最大限度的康复并使之重返社会[3]。
《康复护理学》涉及的知识面广,对疾病本质的认识要求高,康复技术多样性、复杂性等原因,致使教、学双方都产生了一定的难度。护生初接触时会感觉医学名词陌生,概念难理解,康复评定内容多而繁琐,康复护理技术涉及人体的各个功能恢复,难以很好地将理论联系实际,因此,在进行康复护理技术实训中,对康复护理技术操作记忆较零散,经常出现护生练习后仍掌握不到位,不能系统地联系和应用,难以掌握在何时应用哪项康复护理技术,如何应用好康复护理技术,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与临床工作实际工作脱节较大,对护生将来的实习有不利的影响。
护理学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现代护理知识和技能的高等技术应用型护理专门人才[4],在校期间学习《康复护理学》,利于护生在将来的临床工作中,充分利用所掌握的康复知识和技术,尽早介入康复指导,可使更多的患者在最佳时间,得到正确的康复知识,尽可能避免产生并发症和后遗症,最大限度地提高病伤残者的生活质量,以较好的状态回归社会。
2 高职护生《康复护理学》护理技能实训教学模式改革
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让护生掌握康复护理基本概念、常用康复护理技术及常见疾病的康复护理措施,突出实践动手能力,我们尝试用“案例讨论-康复护理技术实训-回顾总结”的方法对《康复护理学》技能实训教学做了改革,效果明显。现介绍如下:
2.1 以疾病发生发展过程,设计实训讨论案例。
以“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护理”为例,根据患者运动障碍3个时期,即迟缓期-痉挛期-恢复期为主线,融入共济障碍、感觉障碍、言语障碍、认知障碍、心理障碍、日常生活能力障碍、大小便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球麻痹、废用综合征、误用综合征等伴随的功能障碍,为案例讨论及实训提供素材。
2.2运用小组讨论法,组织护生对案例做分析,引导康复评定方法,以及制定康复计划。
在对脑卒中进行康复治疗之前、治疗期间和治疗结束时,都要进行必要的康复评定,即对脑卒中患者各种障碍是性质、部位、范围、程度作出准确的评定[5]。将护生按每组10~12人合理分组,每组由1位教师负责组织带领进行讨论,将护生带入特定的临床情境中,形成真实的康复护理感受,加深对讲授内容的理解,引导护生分析患者发病至转归各个阶段的临床表现,例如上述“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护理”案例,要让护生认识迟缓期、痉挛期、恢复期阶段患者会出现的症状、体征,如共济障碍、感觉障碍、言语障碍、认知障碍、心理障碍、日常生活能力障碍、大小便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球麻痹、废用综合征、误用综合征等功能障碍的具体表现,在小组成员的探讨中,分析、总结,使护生对该疾病有了个清晰的认识,分析存在的康复训练问题,从而能够运用康复评定方法,对各个时期出现的症状体征制定相应康复计划。同时,也提高了护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3实训方法
仍以案例为素材,护生以小组为单位,应用“角色扮演法”, 相互变换扮演案例中的角色进行各项康复训练。由于在案例讨论的时候带教教师注重启发护生主动思维能力,引导护生对患者病情作了分期分析,制定康复训练计划,使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模糊的理论清晰化,为护生进行康复训练做了铺垫。依据患者不同时期的康复计划,分阶段循序渐进进行康复技能实训,把繁杂的训练内容做了相应划分,使护生在练习的过程,能够区别患者病程各个阶段所适宜的康复训练项目,能够准确完成相应任务。
实训过程中,教师全程指导,辅以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沟通交流能力以及人文关怀态度,体现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课程结束前,带教教师召集本组护生,结合病案讨论及康复训练内容,进行课程回顾及小结,交流分享训练时的心得体会,总结康复护理技术的最佳方法和时机,进而再次巩固了理论知识,在“讨论-实践-总结”循环中,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护生感觉学习兴趣得以提高,知识得以有效吸收,对康复护理技术的掌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从而达到提高高职高专护生的康复护理知识与技能的目的。
3 小结
通过“案例讨论-康复护理技术实训-回顾总结”的方法,在《康复护理学》技能实训教学中,运用案例进行讨论,指导实训项目;根据案例素材,扮演案例中的角色实施和体验康复护理技术;课后再做总结回顾,形成了依据理论进行实践,在实践中巩固理论的有效循环机制,使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护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掌握康复护理技术实施方法,并形成牢固的记忆,不仅能够将理论知识很好地运用于实践,还能够使实践促进理论知识的吸收,提高护生的康复护理理论与临床实践水平,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提高护生学习效率和熟练应用护理技能的目的,为临床应用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 杨艳玲,杨信才,王彦.康复护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
[2] 郑彩娥,林伟,叶洪青. 我国康复护理的现状与发展思路〔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6:21(3):266-269.
[3] 刘永兵,樊新霞,陈璐,王传荣,王春秋,蔡雪娇.乌鲁木齐市社区护理人员康复护理学知识认知现状与影响因素〔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25(1):70-72.
篇8
关键词:模拟商务谈判;实训;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0―0063―02
《国际商务谈判》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其内容不但包括一些相关的理论知识比如谈判的基本程序、谈判技巧等,还涉及到许多实践环节比如谈判团队的建立、拟定谈判方案、模拟谈判等。该课程的特点决定了不能按照过去教师课堂讲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以避免造成理论和实际的脱节。教师必须采取实训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兴趣,使得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书本知识,深化对概念的理解,体会如何将所学知识用于实践。在所有的实训环节中,模拟商务谈判实训是最重要的环节。它是指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每个小组内设定甲方乙方,学生扮演相关角色,演绎整个谈判过程。
1模拟商务谈判的内涵和意义
采用模拟商务谈判进行教学具有以下的优点:(1)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做好一个商务谈判模拟需要做很多相关的工作:人员组队和各自分工、谈判情节分析、信息搜集、谈判计划拟定、谈判开局、磋商、签约等工作,这涉及到大量的课本知识。(2)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如果说在理论学习阶段学生仅仅是被动地吸收知识的话,那么在模拟谈判阶段学生则必须主动去应用这些知识,并且还需要对相关理论能够进行应用。(3)可以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因为在模拟谈判阶段学生会暴露各种各样的问题,学生通过听取教师的总结分析会印象非常深刻。(4)可以使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乐于参与。除此之外,它还能够帮助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心理承受能力、沟通能力等等。
综上所述模拟商务谈判在国际商务谈判教学中所占的重要地位。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经常发现模拟谈判的效果与教师的预期一定的差距。为此有必要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从而保障实训的顺利进行,使实训达到预期的效果。
2模拟商务谈判的步骤
2.1教学准备阶段
首先就是教师要讲授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注意事项,使学生能够了解掌握做好一次模拟商务谈判所需要的步骤、任务和需要完成的准备工作。在此阶段,由于学生对于模拟商务谈判没有任何概念,教师必须做好一些事先的准备工作:一个是寻找其他院校的模拟谈判视频,让学生们观看,然后教师结合理论知识进行讲解,这样学生就很快能够理解其内涵。二是对谈判任务进行布置,教师可以提供给学生若干个不同情景,然后进行分析,让学生自主选择。
2.2团队组建以及角色分配阶段
让学生自行组建谈判团队,一般而言一个团队的成员以8-10人为宜,甲乙双方人员对半,其中需要确定主谈人员和辅谈人员。由于各个谈判任务所涉及的谈判对象和谈判的内容均不相同,且谈判过程中会涉及一些具体的信息,因此学生就要花一定的时间去搜集相关的资料。之后便是确定各自的谈判谈判方案,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对甲乙方优势劣势的分析。(2)确定几个谈判的目标,即最高目标、底线以及争取达到的目标。(3)谈判策略的制定。此外,还需要注意一下相关接待方案,如迎接、礼品赠送、活动安排、送别等等。
2.3模拟谈判和评价总结阶段
在此阶段学生按照事先准备好的方案进行谈判,然后由教师对谈判过程进行分析、评价和总结。教师表扬甲乙双方的优点和亮点、指出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对需要提高的地方提出建议,使下一组能在前一组的基础上表现更好。
2.4总结和报告提交阶段
为了能够更好地巩固模拟谈判的效果教师可以让各小组根据其谈判的过程撰写一个报告,对整个谈判过程进行总结,分析成败因素,写出自己的体会,并提出相关的改进方案。此外,为了能够使模拟商务谈判变得更为真实,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基于谈判的内容起草一个合同,并将它作为模拟谈判的成绩判断依据之一。最后教师可以对整个实施流程进行总结,分析有待提高的地方,以进一步提高实训的效果。
3模拟商务谈判中常见的问题
谈判实训能够使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而且还能够将书本理论知识同实践相结合,因此在教学中广泛地得到运用。但是,组织好一场商务谈判并非易事,一般而言多出现以下一些应注意点:
(1)模拟谈判场景选择较为困难。高职学生具有理论接受能力不足,但是实践能力较好的特点。因此在场景选择方面要能够符合其兴趣,而且相关的信息应当容易获得。目前不少课本上的方案多是跨国公司谈判、技术贸易谈判等场景。它们离高职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距甚远,学生难以进入角色。因此应当选择一些离日常学习生活比较近,学生有兴趣的主题,譬如:可以模拟学校因实训室建设要采购一批电脑,甲乙双方分别可以是后勤处和电脑公司领导;或者还可以是一个宾馆因装修需要购买大批的电视机,宾馆方同家电公司因此举行谈判等等。
(2)学生没有认真进行准备。高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较差,经常出现教师在课堂上布置了相关的谈判准备任务,让他们课后去搜集相关资料,而学生会随意应付的情况。因此建议该准备工作可以在实训室开展,教师可以指导他们进行信息搜集、谈判方案的准备等工作,从而避免在谈判过程中出现关键问题把握不好等问题。
(3)实训过程中学生礼仪没有做到位。模拟谈判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相关的礼仪,比如客人来时的迎接、如何进行谈判组成员的介绍、如何赠送礼物、如何签约、如何道别等。虽然在课程设置里面有礼仪这门课,但是学生很少注意这方面的东西,最后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对此,教师一方面要再三强调,可以将它作为一个重要的评分点。另一方面还可以给学生播放相关模拟谈判视频,看别人是怎么做的,然后让他们进行模仿。
(4)没有运用相关的理论知识。模拟谈判除了让学生能够体会谈判的过程,更重要的是要将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去。但是在实训过程中学生多注重于口头表达,很少去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进行。如在授课的时候会讲到谈判分为开局、报价、磋商和成交几个阶段。但是在实训过程中,学生很少去注意这些方面,直接开门见山。
(5)团队协作能力不足。商务谈判的实训是由谈判组的成员共同配合的情况下,相互协同进行的。而在实训中经常出现一个同学侃侃而谈,其他成员在一旁倾听的场景,将模拟谈判变成了独角戏,缺乏彼此呼应,没能形成一个谈判的统一体。
4可以采取的一些措施
综上所述,要做好一场模拟商务谈判需要做好大量的工作,任课教师可以在以下方面进行改进:
(1)建立与企业的联系。商务谈判这门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任课老师普遍存在着实践经验缺乏的情况,这导致了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偏重于书本理论知识的情况。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对授课内容缺乏兴趣,使理论知识难以贯彻到实训中去。企业相关业务人员则具备丰富的谈判经验,其谈判心得与实际业务联系紧密,具有可操作性强的特点,学生学会了就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运用到。因此,在模拟商务谈判实施过程中可以请企业人员来进行做点评,以亲身经历来结合实训中暴露的问题进行讲解,这样的教学内容势必会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建立模拟谈判的情景案例库。目前相关教学资料所能够提供的案例多为离现实生活较远的案例,比如跨国公司谈判。如果应用这类情景作为谈判的内容,则学生存在着考虑随意,缺乏兴趣的问题。因此相关授课教师应当在平时就要注意积累案例,这样在模拟谈判时就不会出现几个组做同样案例的情况。对于学生而言就有更多的选择余地,使他们能够根据其兴趣选择案例,那么最终的实施过程中学生也能够认真地投入进去,从而获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篇9
摘要:实训教学是职业教育学生技能培养的起点,是学生由书本走向实习和就业的接口。而钳工技能实训教学的特点决定了教学过程的灵活性、分散性和复杂性。如何组织这一实训教学,是决定钳工技能实训能否达到预定目标的关键,本文就钳工技能实训课堂有效教学进行探究。
关键词:钳工实训 有效教学 探究
中职学校的学生普遍对钳工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钳工实训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效果欠佳。钳工实习指导老师只有通过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钳工实习的重要性,制订合理的实习训练方案,采用多种形式的实习训练方法,才能提高钳工实训课的教学质量。那么如何组织这一有效的实训课教学呢?经实践证明一个有效的钳工技能实训教学课应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一、在钳工技能实训课前
1、进行实训前的考勤与分组
在钳工实训课教学中,当学生进入实训场地,教师首先要进行考勤,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点名”。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很小、且程序化的过程,但由于钳工训练场地比较分散,这个环节就显得尤为必要。同时,应根据考勤情况,及时确定或调整分组。在这一过程中,每一个指导教师应对自己所带的实训人员了如指掌。
2、布置实训技能的具体内容
教材中实训课题内容的设置,只是考虑到学习的需要,除了錾口榔头,能够使学生产生兴趣的课题内容不多。因此我在实习每过一段时期后,就会安排一个与学习内容相关而又能使学生产生兴趣的课题。那么在学生进入技能练习之前,教师要先对每位学生布置任务。任务一般以书面形式为好,并做到分工到人、明确任务,便于进行任务完成情况点评。学生技能训练形式可多种多样,如小组协作或2人配合或1人独立完成等,必要时可对每位学生的训练进行时间上的限制。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倡导学生之间进行相互竞争,以促使他们更加认真地训练。
3、强调实训时的安全与注意事项
在工艺分析和技能示范过程中,学生已经对所要学的知识有了初步了解,指导教师应立即引导学生对实训安全和注意事项进行思考,这是实训课中非常关键和重要的部分。指导教师介绍实训所用工量具、刀具和设备的名称、作用,引导学生思考它们的使用注意事项,并通过示范技能再次强调安全技能规范。此过程以指导教师讲解、示范为主,可以允许学生随时提问。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出现较多的失误和多余动作。教师如不能及时发现,一旦养成习惯就难以纠正。因此,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姿势动作的正确性,及时指出纠正。
二、在钳工技能实训课中
1、对实训内容进行工艺分析和技能示范
钳工的实训内容,很多情况下是加工一个具体的零件,此时,就要对该零件的加工工艺进行分析。在这一阶段,教师不能每次实训都亲自给学生进行加工工艺的分析,应当逐步引导学生自己编排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工艺以后,教师可以向学生进行技能示范并讲解实训内容,以使每位学生清楚地了解训练的重点和难点。指导教师在示范技能时必须关注学生的听课状况,穿插说明技能要领。实习课不但要教给学生技术,更是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与学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没有学生参与其中的教学是失败的教学。
2、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进行个别学生的手把手辅导
学生在接到任务并分别进行技能训练后,即进入个别辅导阶段。这一阶段是学生通过训练,理解知识、掌握技能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巡视,注意观察学生对技能要领的掌握程度。对个别学生技能中出现的错误,发现后要立即进行教育,并给予学生一个正确的技能示范,以强化教学效果。对极个别后进学生的散漫表现要给予批评,督促其完成任务。这一阶段对于品质优秀的学生来讲是让其全方面感受专业氛围的最好机会,而对于后进学生来讲则是可以放松、散漫的好机会,对指导教师来说也是对后进生管理难度最大的阶段。所以指导教师一定要多与学生进行交流,一旦发现不良现象,就要及时、有效地进行批评教育。
3、在实训场室中作到巡回指导
在巡回指导中教师必须做到“五勤”,即腿勤、眼勤、脑勤、嘴勤、手勤。巡回指导中腿勤、眼勤、脑勤主要在于发现问题;嘴勤、手勤就是对问题不但要细致的讲解,而且还要进行动作要领的反复示范,使学生对规范动作得到充分理解,并能根据动作要领熟练操作。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巡视检查学生的操作姿势和操作方法是否正确规范,在检查中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对学生练习中存在的共性和个性问题及时加以总结指导,并在此基础上强化要领,从而加快技能的巩固和掌握。“五勤”在实习教学基本功训练阶段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充分发挥教师在实习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三、在钳工技能实训课后
1、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点评
每一位学生主动完成了所要求的实训内容后指导教师一定要进行必要的点评。指导教师应以激励、促进学生发展为主的思想,重点对本次实训中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点名表扬,特别是对表现好的后进生。教师在点评过程中切不可过于严肃、教条,尽量做到轻松、活跃,要把这个过程作为师生感情交流的平台,以促进下次实训教学。同时,应对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出现的典型错误进行分析,避免学生今后出现类似的错误。
2、安排学生整理清扫实训工位
在点评结束后,指导教师应立即安排学生对实训设备和场地进行维护、整理和清扫。具体要求是学生在教师安排、监督下进行设备(台虎钳、台钻)的维护和保养,对工量具进行整理并使其恢复到初始状态,对场地进行清扫。
3、进行实训小结及布置实训作业
这一阶段是指导教师就当天的实训内容结束后进行实训小结并布置实训作业的过程。指导教师重点就本次实训报告的内容和写作要求进行说明。这也是学生回顾总结本次实训的重要环节。
从以上所述可以看出,中职学校有效钳工技能实训的课堂教学环节可归纳如下:
一、在钳工技能实训课前
1、进行实训前的考勤与分组
2、布置实训技能的具体内容
3、强调实训时的安全与注意事项
二、在钳工技能实训课中
1、对实训内容进行工艺分析和技能示范
2、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及对个别学生的手把手辅导
3、在实训场室中作到巡回指导
三、在钳工技能实训课后
1、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点评
2、安排学生整理清扫实训工位
3、进行实训小结及布置实训作业
总之中职学校钳工技能实训的课堂教学既有一般课堂教学过程的共同点,又具有其它学科课堂教学的特点,认真研究和探索中职学校钳工技能实训课堂有效教学的特点,对提高中职学校钳工技能教学的教学质量,无疑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钳工技能训练(第四版)2005年出版
篇10
环境工程原理作为一门基础性较强的应用课程,单元操作涉及的知识范围较广,各个环节之间连接比较紧密,常见的板框压滤实验、传热实验、旋风分离器工作原理、离心泵特性曲线测定实验等实训项目分别针对各单元操作来设定,合理设计各项目的实训教学方法可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同时增强实践动手能力。在对环境工程原理实训项目进行设计、实训目的进行选择、实训任务进行分级、实训任务的操作和实训任务的考核时,应该进行系统的规划以保证实训教学的有序、规范。
1.1实训项目任务的设计环境工程原理的主要实训项目要围绕主干课程来设定,充分考虑学校教学与就业岗位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改变传统的以教材为主的教学模式,并深入调研实际的就业岗位需求状况来设计,表1列出了几项常见任务项目(如表1)。
1.2项目任务的实施在整个工程实训过程中,指导教师负责学习气氛的营造,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实训。学生作为环境工程原理实训的主体,其应该主动进行学习,并将环境工程原理情境应用到社会实践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具体分配如下:前期准备阶段中,教师具体任务是准备项目指导书、实训工具、实训场地,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学生主要进行相关实训资料查阅、生活实习用具,并由组长进行分工。项目实施阶段中,教师要指导实训线路和项目任务的实施,学生在组长带领下完成各项任务。项目总结阶段中,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训项目总结,并进行简短评价。学生分组进行项目任务书的编制和整理,撰写总结报告,并制作PPT等多媒体课件,进行成果展示和交流。
1.3项目任务的考核指导教师依据项目任务的过程设计评分表,进行学生自评、组员互评、老师总评等,注重学生的“过程”参与,重点考核学生的实操能力。具体内容见表2学生自评表、表3组员互评表。教师总评分数占据50%,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组成员整体表现、组员对于本任务相关知识的熟悉程度、组员团结协作能力以及成果展示,在成果展示中可采取分组ppt演示比赛、教师和其他组员提问的办法来评定最终成绩,在教师提问环节,除理论知识考核外,也可通过学生实操能力来考核。在实训项目考核过程中,学生允许进行补考,并记录学生的最高成绩,以此提高学生掌握实际动手能力的积极性,最终真正实现项目任务的“过程化”考核,(如表2、表3)。
2结论及展望
2.1结论首先,项目化教学法对指导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比较高,需要老师具备“双师”素质。指导教师必须走进企业,了解环境工程专业的特点,熟悉常见工艺流程的要求、步骤和目的,才能为学生营造真实的场景,把握实训项目设计。其次,项目化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实训热情,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自我识别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最后,项目化教学法不同于基础训练,必须在掌握基本原理的前提下进行。基本能力训练需要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在今后的顶岗实习和工作中能够迅速适应环境和岗位要求,切实成为高级技能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