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实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4-10 08:37: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菜单实训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要具有计算机辅助设计(电路)高级绘图员的岗位能力,首先得熟练掌握电路设计软件工具,这就离不开绘图练习。在进行绘图练习时,软件操作步骤重复繁多,学生在练习中难免觉得枯燥。其实软件操作有很多种方法,在设计中使用快捷键将会大大提高操作速度。可以将快捷方法传授给学生,学生也十分喜爱。快捷方法需要学生记住不少的操作,在教学中要避免简单传授。所谓熟能生巧,该软件的许多快捷方式都是菜单栏缩写字母与键盘操作相结合,比如放置元件,在菜单“放置(P)”-“元件(P)”,使用键盘操作连续两次敲击字母P;如放置导线,在菜单“放置(P)”-“导线(W)”,则是键盘操作分别连续敲击字母P-W;让学生掌握快捷方式的来源与规律,帮助他们迅速掌握快捷方式。对于常用命令,建议学生一定要采用快捷键,养成左手键盘、右手鼠标的习惯。这样使用快捷键比用鼠标点取图标或在菜单上选择命令要快很多。什么算是常用命令呢?建议平均每次画图出现5次以上的命令,都应该归属于常用命令。这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举一反三,根据自己的绘图习惯,将常用的操作采用键盘快捷方法进行绘图。教师在教学中可采取分组比赛方法促进学习,赛后引导学生对比、总结,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良好。
二、实践对认识起决定作用
在教学中,学生对软件操作非常熟悉,但绘制的电路图就像依葫芦画瓢,表面看起来很好,但是达不到技术要求。例如,元件图形画得与书上图形“一模一样”,但检查其内部参数时却错误极多:元件引脚的编号顺序不对,有的与封装编号不一致,元件没有选择正确的封装,元件名称未按要求重命名等。一再强调,总有学生不认真对待,学生觉得画得对就行了。这正是学生理论知识匮乏、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的表现。而传统的理论讲授往往会导致学生对基本的电子电路设计理念理解不够透彻,学生课后又不去看书或查资料时毫无头绪,便出现学完却不会拓展应用等诸多问题。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一切科学知识的源泉。布鲁纳曾说:“不经历真正获得知识的过程而单纯接受知识不能成为生动的知识。”要使学生对知识理解透彻,能够学以致用,有效提高实际操作技能,就要让学生多动手操作,通过实践提高认识。
例如,在学习基本概念自制元件封装时,学生对封装绘制软件操作掌握得非常熟练,若脱离实践,学生只是停留在依葫芦画瓢的阶段,只是使用软件画出一个图形而已,而不能通过软件绘制封装掌握好其含义,更不用说学以致用了。教学中教师应引进常用的元件、元件封装库里没有的封装元件及新元件的封装进行练习。让学生动手去量,去思考如何把一个实物元件的封装表达出来。只有在真实的情境中练习和实践,才能让学生真正提高认识。在实践中又能让学生体会到电子CAD知识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兴趣性动机和职业性动机。
2.实践的基础需要设备
电子CAD作为一门联系硬件与软件的重要课程,在硬件方面需要相应的设备支持学生实践。但长期以来实训设备的建设投入不足,严重缺乏实训设备,使得学生对课程的认识不深刻,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这与我们课程的培养目标极不相符。
实训室的建设要全面,不能仅仅满足于只拥有进行电路设计和仿真的实训平台或设备,在实训室建设中应该配备电路板雕刻机等设备。我校于2012年引进印刷电路板雕刻机,加大对实训教学资源的投入。确保让学生从电路图绘制、PCB制板、电子装配等方面整合完成,能够真正地动手制作一块实际的电路板,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培养绘图设计必需的一丝不苟的职业精神。
3.实践的深入需要项目
篇2
【关键词】建筑CAD课程 考核体系 构建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2B-0053-02
建筑CAD是建筑工程施工和工程造价专业的专业基础技能课,课程考核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检验学生知识掌握程度、技能娴熟程度和评价教师教学质量、调控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法的重要手段。由于原有课程下培养的学生离企业人才标准存在一定的距离,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已不能满足现有的课程教学,对此,应结合新的课程特点与培养目标,建立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方式与手段,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过程考核,保证考核评价的及时性、真实性,有效提高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与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团结协作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原课程标准下建筑CAD课程考核体系存在的弊端
原课程标准下建筑CAD课程考核体系存在诸多弊端,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
第一,不注重识图读图能力的培养,未全面贯彻房屋建筑制图标准。建筑CAD原课程标准下考核体系中,评价内容未注重识图读图能力方面的考核,导致学生读图能力差。也没有将房屋建筑制图规范贯彻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绘制出的图形不规范。如果学生贯彻制图标准,每个学生绘制出的成果图应该会很相似,也轻易就能判别学生的识图能力和专业知识水平,形成优质规范的计算机绘图文件便于共享和管理。
第二,考试成绩所占比例过大,出现高分低能现象。原课程成绩评定标准是:平时成绩30%,期中考试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40%,这样一来,两次考试的成绩占了总成绩的70%。这极易导致学生平时不用功,不重视学习过程,学习马虎应付,积极性不高。有些学生为了应对考试,甚至出现了考试作弊,出现了考试成绩与所掌握知识、实际运用能力不相符的高分低能现象。
第三,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原有的考核方法使得学生主要精力放在应对考试上,学到的知识不能综合运用,忽视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精神的培养,各种能力无法得到锻炼与提高,学生的情感、自尊和个性差异无法体现,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四,考核不全面,不利于人才的选拔。原课程的评价方法没有将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在教学中所有学生使用同一任务,同一评价标准。没有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考核,仅仅两次考试,难以解学生之间的差异和水平,不利于人才的选拔。
二、改革后课程标准下的考核体系
改革后的课程设计采用项目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法,项目的设计既紧密结合企业的工作实际,又符合教学改革的实际需要,将课程以项目的形式编写,各个项目分为若干个小任务,每个项目后编制了一个实训项目,用来作为过程考核,避免了旧考核体系中的弊端。
新的考核体系总体思想是:以考核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为主,能反映学生学习的过程,激励学生学好专业知识;诊断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和改善教学方法;全面了解学生学习的历程,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学习方法、思维习惯上的长处和不足;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认知水平和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
新课程体系下成绩评定标准是:平时成绩占20%,阶段性、过程性的项目实训成绩占50%,期末考试成绩占30%,取消了期中考试,转用阶段性的项目实训成绩代替。通过阶段性实训测试检测学生各阶段的学习效果,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各阶段的能力进行专项考核,同时,也督促学生积极、有效地进行阶段性总结,促进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发展;促使学生重视每个教学环节,循序渐进地掌握教学内容;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形成。
三、阶段性、过程性技能实训考核评价的构建
阶段性、过程性的项目实训成绩占了总成绩的50%,如此大的一个比例,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上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考核,从而提高他们学习建筑CAD的积极性。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能直观地体现学生的水平与能力,有利于人才的选拔,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的方法,对学生在知识掌握、技能操作、团结协作、自我管理、改革与创新、情感与态度等多方面进行全面评价。
(一)设计多元化评价内容。该课程设计十个项目,在每个项目后设置一个实训技能项目,每个项目均以百分制来计量,各个项目从简单的单项能力的训练到综合能力的运用,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各个实训子项目参照技能大赛的项目,并结合企业实际生产的流程,每个项目均来自实际的工程项目,用一套完整的施工图来进行实训项目的技能训练,实现了真项目真做。针对每个项目设计了不同的考核内容,在内容设计上分为两大模块,一块为专业技能训练,另一块为学生的职业能力训练。在评价内容的设定上形成了多角度、全方位的阶段性过程化的考核。
1.专业技能占60%。在专业技能的内容设计上主要是看学生将项目完成的同时,对各个项目的知识是否熟练掌握,包含绘制图形的能力与编辑图形的能力,同时每个项目都将识图读图能力贯穿其中。
2.职业能力占40%。在职业能力的考核内容上,设置了自我管理能力(纪律)、团队合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与自我提高的能力。对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主要是看遇到问题时能否主动去思考,能否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是否愿意与小组成员合作解决问题,能否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能否养成反思自己解决问题的习惯。
(二)组织多元化评价主体。在实施的过程中采用了评价主体和方式多元化,采用自评、小组互评以及指导教师评价的方法,充分发挥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的作用,更好地实现了技能目标与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标。在实施后发现自评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对自己负责任的态度,在教学中可以进行实时监控,随时调整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白学习过程的重要性,学习是为了学到知识与技能,而不是为了应付考试。
采用互评的评价方式加强了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互动,在团体实训项目上的互评是小组长进行评价,各组的组长以组内成员对小组的贡献进行评分。这样,每个小组成员为了不给小组拖后腿,会积极主动的完成合作项目,而小组成员为了小组集体荣誉,也会主动地去教没有学好的同学,这样形成了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学习气氛。而个人实训技能项目的互评则是小组内成员相互评价,采用自评互评的方法既提高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促进了学生积极参与、自我总结、自我教育、自我发展,形成了积极、平等、民主的评价关系。
教师评价除沿用以往传统的做法外,还可邀请企业有经验的成员参加,选择一些学生完成的项目作品,让企业技术人员评价在这种新课程标准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否符合企业用人标准。
(三)建立实训评价表。每个实训后都可以建立一个实训项目评价表,让学生完成实训后在电脑上填写评价成绩。自评成绩由本人根据实训的内容对自我进行打分,考核自己掌握知识的程度,本人填写完自评后,写出本次课的总结,看看本次课的得失,有何进步,自己发现了什么操作技巧,有什么问题待解决。实训成果展示,则将本次课的实训成果图形展现出来。在一张评价表上,可以看出学生本人对这次实训的掌握程度,同时还能看到本人的作品,让学生更自信、更有成就感。
小组互评由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进行组内互相评价,因为在操作过程中,小组内的成员对本组成员的学习情况是非常了解的,如果换成小组之间互评,小组与小组之的学习状况不甚了解,就会造成评价的不公平性。
教师评价是在学生提交完实训成果后,由指导教师进行填写。三项完成后,事先设计好的电子表格会自动进行汇总评分,按自评30%、互评30%、教师评40%进行自动计算,在10个实训项目全部完成后,将10个实训评价表汇总到一个文件,进行统计,并计算出实训总成绩,最后以50%的比例汇总到建筑CAD课程的总成绩中。下面用表1来展示学生的评价。
表1 实训项目八评价表
项目名称 办公楼立面图的绘制 专业名称 建筑工程施工
实训时间 实训地点 计算机绘图室 机号姓名
任课教师 实训班级 评价得分
评价项目 自评
30% 互评30% 师评40%
专业技能(60%) 绘制图形 (25分) 熟练运用立面菜单下的命令绘制1-13轴立面(10分)
熟练运用立面菜单下的命令绘制13-1轴立面(10分)
能熟练地创建楼层表(5分)
编辑操作 (25分) 能熟练运用立面菜单下的命令替换门窗阳台(10分)
立面图上多余的线条删除、少的线条添补上(10分)
熟练地进行图案的填充(5分)
识图能力 (10分) 识图准确、并能快速进行图形的绘制(10分)
职业能力(40%) 自我管理能力(10分)
团队合作能力(10分)
解决问题的能力 (10分)
革新、创新与自我提高的能力(10分)
小计: 0 0 0
总结: 综合评价 0
学生成果展(要求展示1-13轴立面图)
(四)采取多元化考核评价手段与方式。在考核评价过程中除采用平时评价、实训过程评价、期末考试评价外,在期末总评价中,对于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应给予二次评价的机会,让学生拥有进步的权利。而学生往往会珍惜这个机会,认真对待二次测试的过程。二次测试就是在原有的学习基础上复习巩固、提高和发展,经过二次测试,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超越,重新拥有了自信。
课程结束后,指导教师综合学生各个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性的评价。以朴实、生动、饱含激情的评语描述学生学习的过程和发展状况,提出激励性的改进意见和建议,为学生继续学习、终身学习指明方向。
【参考文献】
[1]孙成才.《CAD制图》校本教材建设中课程体系和考核体系的研究[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1(11)
[2]王黎军.从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看职业院校建筑CAD教学现状[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25)
篇3
关键词: 餐饮服务与管理 教学改革 高职
北京京北职业技术学院于2002年由原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怀柔分院独立为京郊第一所高职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从1996年开始招生,其早期教学计划是向本科直接套用,理论性较强。其中《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是我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当时偏重管理理论、成本控制等方面的内容,考试时有很多计算题,通过率不高,对我校学生来说理解亦有难度,在每年的期中座谈会中被高职学生质疑为最没有必要开设的课程。
针对学生反应的问题,自2006年开始,本人在教学目的、教学方法、考核方式、教材选用等进行了系列的、循序渐进的改革,并于 2009年开始参加“北京市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工程”酒店管理专业师资培训项目,从2010年开始参加由十余所参训学校的旅游及酒店专业教师对《宴会设计与服务》的学习情境设计及修订,将学习领域课程设计与实施引进该课中。
一、 我校《餐饮服务与管理》改革背景
《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原名《餐饮管理》,是对本科院校课程的直接套用,属于传统的知识体系课程,内容一般以餐饮经营活动的运作流程为中心线索,以抽象、概念性知识为主,分别从餐饮组织、菜单计划、食品原料的采购供应、厨房加工生产、菜品的销售、服务以及促销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全面和系统的阐述,考试难度大,实际工作使用效果不明显,被本校学生质疑为最没有必要开设的课程。
二、 改革措施
(一)教学目的改革
我校旅游高职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快适应管理、服务第一线岗位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具有创业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全的体魄,以“职业道德”教育为主线,通过“技能+知识”的培养模式,培养具备专业素养的、大专层次的、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旅游专门人才。”(摘自《北京京北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2010年教学计划》)
根据此目标,《餐饮服务与管理》增加服务技能篇幅,减少纯粹的管理内容,将技能学习与管理学习的课时比率控制在50%:50%左右,“主要培养旅游管理专业高职学生的专业核心技术能力以及管理能力,如接待服务、摆台、酒水服务、宴会设计与布置、菜单设计、原料采供、成本核算与控制能力等。突出锻炼餐饮服务各个环节的具体实务和技术,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以及团体协作的能力,为其后续课程或是在酒店方向实习及发展奠定技能及理论基础。”(摘自《北京京北职业技术学院——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标准》)
(二)教学方法改革
改革前教师讲解以概念、定义、定理、逻辑推理等方法为主,从行业体系入手,给学生讲课本;改革后,教师从岗位出发,分析餐饮岗位由服务员、领班、主管、经理的知识形成体系,以直观的职业活动和案例为导向,演示并引导学生模仿学习,培养学生成位既有实际工作能力,又有发展潜力的技术应用人才。具体措施如下:
1、根据职业活动设置技能课程:
根据餐饮零点及宴会的服务要求,将餐饮单项技能分解为:口布折叠、端托、铺桌布、摆台、斟酒五个部分;将团体合作技能分解为:宴会布置、菜单设计、接待服务三块;涉及餐饮部岗位分为:服务员、领班、主管、宴会部经理四个层次。
(1)校内、外实训安排
学校配备可供40人同时使用的餐饮实训室、酒吧实训室,可满足口布折叠、端托、铺桌布、摆台、斟酒五个部分的实训模块。
由专业教师联系地方星级酒店,组织学生提供宴会服务。这种校外实训对企业而言可解决临时用人高峰,服务地方旅游经济;对学生而言可以在真实环境中得到锻炼和物质回报,增加学习兴趣。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酒店的营业高峰不能提前预定,有机动性,需要教学调课配合,为保证正常教学,一般一学期课程有1-2次的校外实训即可。
(2)技能比赛
从2009年开始,参考酒店业内的技能比赛规则,已举办两次技能比赛。2009年在唐韵山庄举行,参与其正式员工比赛;2010年在校内实训室举办,提高了广大学生对《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的学习热情和重视度。
(三)考核方式改革
鉴于试卷考核面窄,一方面不能体现学生对技能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也不能全面考核理论基础及管理知识,因此做了如下改动:
考核:平时成绩占10%(参考课堂表现、习题)
实操课成绩占50%(分五个环节,每次考试成绩占实操成绩的20%)
期末考理论成绩占40%(笔试)
特殊说明:鼓励技能证书的取证:取得餐厅服务员中级技能证书者,实操成绩以满分计算。
(四)教材选用
改革前使用的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由蔡万坤老师主编的《餐饮管理》;改革后以劳动和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由曾凤茹老师主编的《餐厅服务员(初级技能 中级技能 高级技能)》为教材、配合曾老师的《餐厅服务员(基础知识)》、高等教育出版社俞仲文、周宇老师主编的《餐饮企业管理与运作》,进行教学。
三、 改革后的效果及不足
1、学习兴趣提高:
五个技能环节的学习提高了学生们的动手机率,增设了去企业实训的机会,大大提高了学习兴趣。
2、考试通过率提高:
虽然考试的环节增加了,五次技能考核频率提高了,但是这种即学即考的方法有效检验了学生的学习成果,使得该课程一次通过率由四年前的70%提高到98%。
3、企业适应性提高:
教学中以小组为单位,仿照企业设置领班、主管,增加奖励机制,使学生身临其境;宴会的接待服务更是直接在酒店的真实任务中完成,使得学生在三年级的酒店实习阶段或是毕业工作之后不在是所学非所用,两眼一抹黑的状态。在每年的期中访谈和毕业生座谈会中,《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被很多学生评为最有用的课程,实在让人高兴。
4、不足:
课程教学设计应保证职业活动的完整性,需要完整的系统知识,如《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改革还涉及到《饭店英语》、《服务礼仪》、《茶艺师》等多方面课程改革,需要良好的实施机制来配合完成,这也是我们下一步的发展目标。
四、 思考
高职课程的设置需要与企业应用性相结合,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更好的从事某一职业、某一岗位,而课程就是实现这一目的有效手段。作为职业教育的教师,应多与企业沟通协调,掌握企业最新动态,对于所教课程应多思考、多研究,学会从企业、从学生的角度来看问题,有时候会让我们找到更好的教学方法,体会教学乐趣。
参考文献:
[1]戴士弘,毕蓉选编.高职教改课程教学设计案例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育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篇4
摘 要:综合布线课程是学校楼宇专业比较重要的基础专业课程,但现实教学中存在着实训场地受限、实训设备有限、授课时间不够、实训经费不足、学生操作时有潜在的危险等问题。本文针对中职学校综合布线课程实训的特点及基本原理进行研究,利用计算机的相应功能,设计一套计算机网络虚拟实验系统。设计计算机网络虚拟实验室的目的是解决中职学校综合布线实验操作问题,因此需要了解该课程在中职学校开设的情况,并进行分析,了解需求,这样才能根据实际情况设计虚拟实验室系统,更好地服务教学。
关键词 :计算机 网络布线 虚拟实验室
随着国家对中等职业教育的不断重视,中等职业教育处在迅速发展阶段,学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招生人数的增多直接导致学校的教学设备严重不足,往往2~3个学生使用一台设备,而教师授课的时间是受限的,这就使得学生的练习时间大大缩短,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一些昂贵的或者易损的设备数量又是有限的,比如综合布线课程中的光线切割机,一台设备就要数万元,一般一个学校也就一台左右。在此类实验中,往往只能教师演示,或者个别学生操作,大部分学生无法直接参与。这些综合布线传统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会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这不得不让我们思考,有什么更好的方式可以避免传统综合布线教学中弊端的出现。
作为一名中等职业学校的老师,从事综合布线课程教学已经多年,在教学过程中,也深受以上限制困扰。综合布线技术作为十分重要的专业知识,学校在智能楼宇自动化专业的能力模块中,要求学生了解综合布线系统的概念及常见材料和器件、布线在国际和国内的最新标准、综合布线的设计实施还有完工后的测试与验收,还要求学生能够完成一个典型综合布线实例。因此从这些问题出发,结合计算机技术,希望以虚拟现实技术来妥善地解决综合布线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一、中职网络布线虚拟实验室系统需求
1.虚拟实验系统不“虚拟”
该网络布线课程虚拟实验系统其实是虚拟和非虚拟相结合的模式,有别于其他虚拟实验室只有虚拟部分,更有利于教学的需要。该系统是由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构成。
(1)虚拟实验室系统硬件方面。
①需要一台能处理大量模拟操作数据的高性能电脑,WebGL基础下的网页编辑对显卡要求较高。
②需要一个计算机房,大约50台电脑,作为虚拟实验室系统操作机房,机房内需一台服务器,用来处理数据。
③网络布线实训室最好和计算机房靠近,这样学生模拟操作结束后就可直接进入实训场地操作。
(2)虚拟实验室系统软件方面。
①需要虚拟仪器及虚拟场景能用于进行网络布线虚拟实验操作。
②需要相应的操作系统软件来完成实验操作。该虚拟实验室由网络综合布线数据分析、总结、存储这些过程组成并将这一系列的过程可视化,可操作。
2.虚拟实验室的场景设计及工具说明
三种实验设计于综合布线虚拟实验室系统中。一种是仿真墙虚拟实验,另一种是现实生活建筑场景虚拟实验,第三种是管理间子系统实验。 主要构建了两个场景,一是两室一厅居室场景,模拟水平子系统实验;另一个是上下两层的垂直解剖场景,模拟垂直子系统实验。
PVC线槽、PVC线管、双绞线、集线器、配线架、电脑、电话模块及面板、管卡等工具,以工具栏的形式出现在综合布线的虚拟设备中。学生只需通过鼠标或键盘直接点击工具栏中的各工具就可以在虚拟场景中灵活地使用,达到实训的目的。
二、本虚拟实验室平台的设计
1.虚拟实验室的优势
作为一名中职综合布线课程的老师,从学生需求和教学角度分析,设计该虚拟实验室能有以下优势。
(1)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大部分学生都喜欢操作计算机,学生通过灵活地自主操作,充分发挥他们的灵动性,能更多地激发出学生对综合布线这门课程的兴趣。
(2)实训操作中存在的问题能有效地解决。比如受限的场地、有限的设备、过高的费用。通过模拟实训环境,学生犹如置身于实训环境中,对于发现的问题能及时解决,在实训时能避免出现问题,更快更高效地完成实训操作。
(3)学生的创新能力、问题意识、动手能力被有效地激发。相对于枯燥的理论学习,学生们更喜欢通过实训来学习。根据以往的经验,实训课上,即使平时学习较差的学生,也能很投入地进行操作,更别说和计算机相结合来完成综合布线的教学要求。
(4)学校实训经费能有效地节约。传统实训室需要配置较多的设备,利用率不高不说,还存在维护成本高的问题,虚拟实验室恰恰能有效地避免这些问题。它只要利用学校现有的计算机机房,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2.本虚拟实验系统的UI设计
UI即User Interface(用户界面)的简称。通俗地讲就是系统的操作界面,一个好的UI,可以使虚拟实验室变得有特色、有亮点,还能让软件的操作变得方便、灵活。综合布线虚拟实验系统的控制UI设计如下。
该UI包括以下几个部分:菜单栏、工具栏和登录界面。
(1)菜单栏包括:文件、编辑、视图、水平子系统、垂直子系统、工具、帮助七个部分。
(2)工具栏包括:PVC线槽、PVC线管、双绞线、集线器、配线架、电脑、电话模块及面板,管卡。
(3)登录界面包含用户名和密码,主要是对实验者身份的一个认证,便于记录。
虚拟实验系统的操作UI设计:该UI是提供实验者操作的界面,实验者在这个界面完成虚拟实验、在线学习等功能。
3.本虚拟实验过程设计
过去在操作虚拟实验时采用的是以下方式。
(1)通过鼠标或者键盘点击 “进入”虚拟实验室。
(2)在相应的操作界面,通过鼠标或键盘点击、拖动、添加虚拟元件等操作方式来完成实验提出的相应要求。
(3)取得实验成果,完成归纳总结。
本实验系统的优势在于,在完成以上步骤后,还有不“虚拟”的部分,在前面实验的基础上,在综合布线实训室进行操作验证。虚拟实验室和实训室相结合,和一体化工作室相类似。
本虚拟实验过程设计如下。
学生进入—虚拟实验室机房—熟悉实验内容—开始实验—得到实验结果—归纳总结实验—实训设备操作—学生离开。
整个系统以TCP/IP为网络通信协议,采用C/S体系结构,建立了虚拟的实验室系统。利用3DMAX搭建虚拟场景,模拟现实环境,制作工具栏中的虚拟器件。利用C++语言设计前端的实验操作平台,主题框架界面采用SDI单文档结构视图。学生可选择实验场景,并在场景中对虚拟器件进行动态地添加、属性编辑等动作,就可随时随地进行综合布线的相关实验。实验结束后,系统会根据学生的实验操作结果,生成一份实验报告,包括耗材的使用情况;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学生操作是否符合流程,行业规范,并产生相应的提示。它所营造的实验环境形象逼真,交互功能强大,尽可能使实验取得真实的效果。
三、虚拟实验室开发的技术难点
本虚拟三维实验室是基于WebGL为基础,采用JavaScript脚本语言开发的系统,这在国内还是首次尝试,没有“前车”可以借鉴,碰到的技术难点包括:如何场景搭建、如何建立三维模型、如何模型设定、如何材质设定、如何摄像机控制、如何场景边界检测、如何绘制不连续线段以及如何搭建UI结构八个方面。
四、小结
篇5
关键词:操作系统;实验教学;实验框架;应用型本科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引言
“操作系统”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要学好操作系统的设计原理,除了听课、看书、做习题外,最好的方法就是多实践,包括使用操作系统、阅读和分析已有操作系统的源代码、自己设计小型系统、模块或模拟算法等。我院的操作系统省级精品课程的教学实践表明,实验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各种原理和技术,而且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动手解决问题以及进一步探讨问题的能力。
为增强实验课的教学效果,结合我院应用型本科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实际,我们对“操作系统”实验课的内容进行了精心安排。本文主要以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范辉、谢青松编著的“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及“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操作系统原理与实训教程》之实训篇为基础,对“操作系统”实验框架进行分析研究并举例说明。
2实验要求分析
长久以来,“操作系统”的实验主要是一些验证性实验,实验课依附于理论教学,致使很多学生对操作系统的理解只停留在肤浅的层面,不能真正理解操作系统的原理,无法较好的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从应用型本科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实际与教学目标出发,由浅入深的组织设计了验证性、设计性和综合性三个层次的实验教学题目,从实验类型上,满足学生对知识掌握的认知渐进的要求。
验证性实验是基础,主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操作系统的使用与基本原理;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实际动手能力,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所学的多门课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强化学生的独立实践能力;综合型实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系统性,更加强调系统分析、设计和集成的能力。
因为Linux是当今最流行的操作系统之一,是一个与UNIX完全兼容的并且可免费使用和自由传播的操作系统,另外,Windows 也是今年PC上的主流操作系统,所以我们的实验内容就安排在这两个操作系统平台上进行。
3实验系统框架
在《操作系统原理与实训教程》之实训篇中精心设计了近20个实验题目供教师与学生选择,并根据深度由浅入深的分为5个层次,即:使用级、观察级、系统管理级、源码阅读级和实现级。其中:
(1) 使用级:指如何使用操作系统,主要包括一般用户对命令(以及菜单和Shell)、系统调用和系统文件的使用。使用级的实验内容、实验学时、实验类别等设计见表1。
(2) 系统管理级:主要指系统管理员对系统或设备的安装、配置和性能调整。系统管理级的实验内容、实验学时、实验类别等设计见表2。
4实验框架举例
下面以《操作系统原理与实训教程》之实训篇为蓝本,对实验框架系统举例并加以说明。
例1:Linux系统用户接口和编程界面
(1) 实验目的:
① 熟悉使用Linux字符界面的常用命令和窗口系统;
② 熟悉运用Linux常用的编程工具;
③ 熟悉运用Linux的在线帮助系统;
④ 熟悉在Linux操作系统环境上编辑、编译、调试和运行一个C语言程序的全过程。
(2) 实验内容:
① 熟悉开机后登录Linux系统和退出系统的过程;
② 熟悉Linux字符界面――虚拟终端窗口和Shell,以及图形界面――X-Window;
③ 学习使用Linux的在线帮助系统,如man和help命令等。
④ 掌握一种Linux的编辑器,特别是字符界面的编辑器vi的使用。
⑤ 用vi编辑一个输出“Hello,I am a C program”字符串的C语言程序,然后编译并运行它。
例2:进程调度模拟程序设计
(1) 实验目的:
加深对进程概念、进程调度过程和算法的理解
(2) 实验内容:
① 给出进程调度的算法描述。
② 用C语言设计一个对n个并发进程进行调度的程序,每个进程由一个进程控制块结构表示。设每个进程处于运行、就绪和完成3个状态之一,并假设起始状态都是就绪状态,以及进程队列指针Next等,可按照调度算法的不同而增删。
③ 调度程序应当包含两种不同的调度算法,运行时可以任选一种,以利于各种方法的分析和比较。
④ 程序应能显示或打印各种进程状态和参数变化情况,便于观察。即要显示每个时间片内各进程的情况,并且指出运行进程及就绪和阻塞队列中的内容。
5总结
实践证明我们的“操作系统”实验框架的设计较为完备,体现了循序渐进的要求,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的学习效果明显。通过正确的实验教学引导,学生遇到实际问题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极大地提高,并对学生的操作系统理论学习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与深化的作用。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我院的学生在后期的软件设计大赛及硕士研究生考试等一系列的比赛和考试中均取得了佳绩。
参考文献:
[1] 杜萍,范辉,谢青松,等. 应用型本科操作系统实验教学初探[J].计算机教育,2008(16):75.
篇6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word;excel;ppt
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所有的理论基础都是为实践操作做准备的,实践教学对理论教学是一种反馈,突出实践环节,不仅增强学生的操作能力与创新意识,并且能够培养学生在实际中运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需要在教学中坚持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指导思想。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相融合,计算机基础教学保证理论与实践课程的合理比例并增大实践教学的比重对于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校的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文化基础课分为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部分,主要学习word应用,execl应用,ppt制作,photoshop应用,flas制作,dreamweaver等应用软件的使用操作。在教学中总结了几条操作技巧。
有些小问题不大,现对几个问题加以总结。
1 在演示文稿中插入表格的方法
1)插入Word表格
单击“插入”?“图片”?“Microsoft Word表格”后,在“插入表格”对话框上设定行、列数,然后单击“确定”。仔细观察菜单、工具栏等后不难发现,此时,相当于(调用)进入了Word。表格的编辑方法与在Word中一样。编辑完成后,在表格外任意处单击,即返回PPT。若需再次编辑该表格,则在其上双击,即可进入Word。
2)插入PPT表格
若(创建)插入新幻灯片时,选用了“表格”版式,则在“双击此处添加表格”处双击后,在“插入表格”对话框上设定行、列数,然后单击“确定”。表格即创建完成。借助“表格和边框”工具栏,表格的编辑方法与Word中编辑表格的方法基本相同。
2 关于双面打印文档的设置
有的文档,如书籍、讲义等需要执行双面打印。可以进行如下设置:
(1)打开要双面打印的文档。
(2)单击“文件”—“页面设置”,选中“对称页边距”复选框,调整左右的页边距,以便当双面打印文档时,对开页的内外恻页边距宽度相等。
(3)打开“打印”对话框,在“打印”下拉列表中选中“奇数页”选项,单击“确定按钮,先打印奇数页。
(4)打印完后,将纸重新放入进纸口,打开打印对话框,选择“偶数页选项,单击“确定”,再打印偶数页。
以上方法适用于大量文字打印时,以节省时间。如果只是少量文字的话,只要在“页面设置”对话框中,设置好“对称页边距,再在“打印”对话框中选择“人工双面打印”复选框,打印时再逐页放回进纸口即可。但是如果没有设置好的话,会使双面打印的效果不理想。
3 关于页眉页脚
怎样使WORD文档只有第一页没有页眉,页脚?
(1)选择文件—页面设置-在“版式”选项卡中设置页眉和页脚,选中“首页不同”。
(2)选择视图—页眉页脚—将鼠标放在页眉页脚处,删除页眉和页脚的文字,应用范围选择“段落”。
(3)单击确定之后,首页就不再显示页眉页脚了,此方法同样可以用于首页和其余页设置不同的页眉页脚。
4 如何在excel中使用数组公式
Excel中数组公式非常有用,它可建立产生多值或对一组值而不是单个值进行操作的公式。要输入数组公式,首先必须选择用来存放结果的单元格区域,在编辑栏输入公式,然后按ctrl+Shift+Enter组合键锁定数组公式,Excel将在公式两边自动加上括号“{}”。不要自己键入花括号,否则,Excel认为输入的是一个正文标签。要编辑或清除数组公式.需选择数组区域并且激活编辑栏,公式两边的括号将消失,然后编辑或清除公式,最后按Ctrl+shift+Enter键。
5 果你不想别人打开或修改你的工作簿,那么加个密码吧
打开工作薄,选择“文件”菜单中的“另存为”命令,选取“选项”,根据用户的需要分别输入“打开文件口令”或“修改文件D令”,按“确定”退出。
工作簿(表)被保护之后,还可对工作表中某些单元格区域的重要数据进行保护,起到双重保护的功能,此时你可以这样做:首先,选定需保护的单元格区域,选取“格式”菜单中的“单元格”命令,选取“保护”,从对话框中选取“锁定”,单由“确定”按钮退出。然后选取“工具”菜单中的“保护”命令,选取“保护工作表”,根据提示两次输入口令后退出。
注意:不要忘记你设置有“口令”。
6 删除空行
对于文章中的空行,手工删除也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其实想一下空行的特点,也就是多个“段落标记”连在一起,那么我们用Word 的替换功能就可实现删除文章中的空行。打开“”菜单中的“替换”对话框,把光标定位在“查找内容”输入框中,按下“高级”按钮,选择“特殊字符”中的“段落标记”两次,在输入框中会显示为“^p^p”,在“替换为”输入框中用上面的方法插入一个“段落标记”,即“^p”,然后按下“全部替换”按键,可删除单行的空行,对于多行空行,可进行重复替换,直到删除全部的空行为止。
7 结束语
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普及和深化是21世纪教学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成果,它既是文化基础教育、人才素质教育,又是技术基础教育,是各学科发展的必然和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同时对学生的基本素质和思维方式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进一步深化改革进程,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从全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全局推动整个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
参考文献
[1]育碟 ppt精华案例[软件公司]Adobe 2009。
篇7
【关键词】高职 烹饪技能 模式 探索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23-0093-02
一 确立烹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课程标准
烹饪人才培养方案从培养目标、专业核心能力、岗位核心能力、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等方面确立“工学交融,全真实训”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是高职高专产学合作的载体,通过与餐饮企业的深度合作,以餐饮企业具体工作过程为导向,全程实行“工学交融,全真实训”。依靠餐饮市场和众多著名的餐饮企业,强化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烹饪理论基础知识扎实、基本技能过硬的人才,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化实施,将订单培养为主的教学组织方式融入“打基础、强技能、练岗位”的三个教学阶段,以实现“精工艺、懂营养、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烹饪专业的课程标准是规定烹饪专业各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根据烹饪课程标准与企业工作任务的要求确定岗位(群),以厨房管理、餐厅管理、原料加工管理、营养配餐管理、烹饪制作管理、冷菜工艺管理、面点小吃制作与管理等工作过程的要求为导向,加强校企合作,做到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并重,实施“工学交融,全真实训”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烹饪教学的要求和餐饮企业经营的特征,在保证教学总体目标完成的条件下,灵活安排各学年教学时间,旺季突出岗位全真实训,淡季着重学习理论技能知识。工作时间和学习时间相互交融,课程学习和专业实训齐头并进,切实践行理实一体化教学,不断提升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二 制订实习计划,形成学生技能
实训与实习相结合,“工学交融,全真实训”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的技能形成分为三种形式:校内实训、教学见习、校外实习。
校内实训是充分利用烹饪实训中心来对烹饪专业的学生进行烹饪技能的训练。它的特点是严格按照课程标准来进行实际操作,给学生打好烹饪基础。
教学见习是利用当地的各大酒店、宾馆进行学生技能见习,其特点是时间不超过两个月,通过教学见习,使学生加深理解和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熟悉和了解现代烹饪理念,了解烹调技术发展的动向,熟悉餐饮工作的工作程序。
校外实习即顶岗实习,是教学实训的延续。积极推行订单培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高等职业院校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使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顶岗实习比例逐步加大,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三 明确阶段性技能形成目标,逐步提高烹饪技能
在“工学交融,全真实训”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中,通过与各大宾馆、酒店等企业的深度合作全程实行工学交融。
第一阶段:烹饪基础技能学习阶段(1~2学期)。在校内重点完成通识类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学习及开设的课程,使学生具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良好的职业道德、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同时,利用校内外的实训基地,进行一定量的烹饪专业基本技能的训练,学期结束时统一进行检测,形成写实性的评价成绩。
第二阶段:烹饪核心技能课程学习阶段(3~4学期)。主要完成专业岗位的核心知识和能力的学习与训练,开设热菜烹调技术、面点制作技术、冷拼与食品雕刻技艺等综合实训课程,设立阶段性目标,模拟厨师长和厨师的实际工作环境,定期轮岗,并将学生所制作的菜肴制品接受校内与校外的专家检验。
第三阶段:烹饪综合技能与检验的实训阶段(5~6学期)。主要完成综合能力与拓展能力的学习和训练。根据企业岗位设计的要求,学生深入企业一线岗位进行实习,师傅以外聘教师的角色参与学生的实训指导,确保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与企业的需要和发展同步。同时把毕业论文改为毕业设计,以设计一套宴席菜单为标准,进行计时操作,通过技能鉴定专家评分来检测学生的综合能力,对测试通过的学生发给相应的厨师等级证书。
四 抓好校企合作,为就业打好基础
“工学交融,全真实训”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的重要途径就是校企合作。烹饪岗位设置课程,在充分考虑专业现有基础和办学特色的基础上,根据职业岗位群构建岗位能力模块,根据能力模块构建能力要素,以能力要素为切入点构建课程体系,重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的设计是以烹饪工作过程为主线、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核心,烹饪营养知识与技能、烹饪管理理念和能力为支点的课程体系。重点围绕烹饪工艺、烹饪营养和烹饪管理三大模块进行相应的课程设置,且在餐饮企业中得到检验。
校企合作的最大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烹饪整体操作能力,使烹饪专业实训更贴近社会需求,最终实现学生的零距离上岗。面向行业的校企合作能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校企合作能使我们明确行业的岗位能力体系,能让我们找到高职烹饪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准确方向,从而避免了人才培养的盲目性。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能真实地感受到烹饪行业的氛围、行规、要求,促进学生烹饪技能水平的提高。
五 培养高素质的烹饪师资队伍,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高职的生命力在于专业办学的高质量,而烹饪教师是提高办学质量的关键。建立一支烹饪技艺精通、素质过硬、相对稳定、结构合理、品德端正的教师队伍是烹饪专业工作的重中之重。
通过培训提高青年教师的烹饪教学水平,实施“名师”工程,参加多种活动,通过多渠道为中青年教师创造“出线”条件,铺平成才之路,让烹饪教师带着烹饪课题进行教学,带着项目在企业中实训,形成的科研成果更有说服力。这样就能造就一支高学历、双学历、多功能、“双师”型等一专多能、博学多才、充满活力与生机的师资队伍。
高职学生在校期间如果没有很好地锻炼自己的综合素质,就会导致将来他们不能适应烹饪岗位,这需要教师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做好课题研究。烹饪教师有了科研项目,就真正做到了“任务驱动、项目导向”。
高技能烹饪人才必须依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校企结合既可为教师“充电”提供方便,使教师掌握烹调方法及流行菜点,又有“大师”级的厨房师傅担任教学工作,壮大教师队伍,使烹饪专业学生的技能水平保持与现代餐饮企业同步。
参考文献
[1]华宝山、冯亚召.高职烹饪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4):141
[2]朱云龙、刘颜、马京洁.论餐饮食品安全管理[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10(4):56
[3]边振明.构建烹饪专业学业成绩评价新体系[J].甘肃成人与职业教育,2009:54
[4]李保定.基于高职烹饪教育人才培养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9(3):78
篇8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软件;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城市建筑、道路桥梁的大量修建,使得建筑工程项目不断扩大,同时在管理方面的复杂性也不断提高,导致了建筑工程造价的传统手工计算方式完全无法满足现有建筑规模的需要而在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建筑工程造价软件自然而然的便应运而生,取代了原有的传统手工计算方式因此,培养新型建筑工程造价人才的专业课程也就水到渠成。
一、工程造价软件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工程造价软件更新较快
工程造价领域近年来正处于改革的重要时期,新的国家标准、规范频繁出台,新平法图集的颁布使用,再加上新的软件开发技术的不断应用,导致工程造价的软件也处于经常的更新升级中,软件的功能日益完善,三维表达的能力越来越强,适应新规范的模块的加入等等,软件版本的频繁更迭给软件教学带来了困难,也给授课教师提出了挑战。
(二)软件作业成果电子化易抄袭
工程造价软件课程的作业一般都设计为根据指定的图纸,在计算机上完成软件建模、钢筋工程量统计、各分部分项工程量计算以及工程计价等工作,作业成果是电子的,如果图纸相同,则结果可以相同,故会出现部分学生“搭便车”现象,自己不做,直接用别人的成果上交。这给软件课程的考核带来了不便,作业很难区分优劣,而且在学生中产生了消极影响。
(三)工程计价软件学生掌握难度大
工程造价软件包括图形算量软件、钢筋算量软件和工程计价软件3个主要模块,图形算量软件、钢筋算量软件都是对图纸建模进行工程量计算,有三维模型显示,比较形象直观,学生学习兴趣高,掌握得也好。但是工程计价软件比较抽象,学生没有实际工作经验,价差调整、费率修改等等不会操作,不理解计价流程,大多时候只是根据软件默认进行计价,缺乏根据实际情况计价的能力。
(四)教学任务设计缺乏有机联系
工程造价软件的图形算量软件、钢筋算量软件和工程计价软件3个模块,在教学中是分开讲授的,作业任务也是针对软件命令设计的局部图纸,学生学到的知识是孤立的,在实际工程面前往往束手无策,不能将3个模块有机联系灵活应用,缺乏工程造价整体流程的认知。
二、工程造价软件课程教学内容
(一)构建学习情境
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确定出学习情境,见下表1:
表1学习情境表
(二)确定学习任务
根据构建的学习情境的工作内容,将学习情境分解为若干个学习任务。
(三)实施课程教学
工程造价软件课程采用集中学习的方式,集中10天(共60学时)进行课程的学习。在教学中采用“四层次渐进式”的教学模式,即:“基础型”实训“提高型”实训“拓展型”实训“实践型”实训。
三、教学组织
(一)理论教学组织
将工程造价和工程招投标和合同管理安排在同一学期教学,有利于工程造价知识体系的构建,将工程造价中涉及的招投标程序、工程变更、价款结算和索赔的相关知识放在招投标和合同管理课上教授,不重复教学,提高教学效率。课程开始前,每位学生发教学工程图纸一份,提前熟悉图纸。
在工程计量部分,将%计量规则教师讲解’和%图纸算量学生操作’紧密结合。在计量规则讲解中,采取%讲解清单计量规则为主,比较清单计量规则与计价表计量规则不同之处为辅’的方式,着力点放在教学生%会读计量规则’、%读懂计量规则’进而会使用计算规则计量。在定额原理部分,在教学过程中避免简单重复课本,可以利用造价员、建造师的历年真题中关于工程定额原理这部分的题目,选取其中适合的题目辅助理论讲解。
(二)实践和实训教学组织
在掌握工程计量的理论知识以后,可以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以广联达软件为教学实践的课程实例,向同学介绍广联达图形算量以及钢筋算量软件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掌握的要点,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对计价软件进行实际操作,在输入工程量与选取定额之后,调出相应的计价表格。根据这一实践过程,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对所学的理论知识有一个把握。
另外,可以与合同管理中的相关知识相结合,组织学生开展“工程招投标模拟实训”。将学生分为相应的几个招标队伍和投标队伍。招标队伍使用广联达软件编制招标工程量清单,然后编制文件。投标对使用该软件,依据招标要求中的工程策略,编制投标文书。老师组成评标方,观看学生的演习。通过这种模拟,让学生能够更加主动的去了解造价软件,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工程造价软件在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一)算量软件与算价软件紧密结合
通过同时引入工程算量软件和工程算价软件,并保证算量软件和算价软件系统的有效衔接,实现了工程造价软件的完备性,学生可以在实验室里系统地应用工程算量软件和工程算价软件,完成工程项目造价的建模,达到全面掌握工程造价软件操作目的。
(二)工程案例操作和实际工程项目紧密结合
在工程造价软件实践教学过程中,以工程案例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训练过程中采用实际工程项目进行练习,提高综合应用能力和实战能力,使学生毕业时即能直接上岗工作,实现零距离就业的目标。
(三)教师教学和专家指导紧密结合
在工程造价软件教学过程中采用教师教学和专家指导相结合的方式,专业教师主要指导学生熟悉工程造价软件,掌握工程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基本方法,在此基础上,聘请软件公司的专家为学生作进一步实践指导,传授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快捷操作方法及疑难问题的解决方法,学生在掌握基本操作方法的基础上,得到软件专家进一步的实战性指导,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五、广联达软件在教学中运用
广联达软件是在新时期下顺应工程造价电算化形势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计算机软件技术,它能够在工程造价中进行应用,使工程造价核算工作变得更加简单,并在一定程度上加快工程概预算速度,使工程造价工作效率加倍提高。
教学实例:
(一)熟悉图纸
引导学生回忆所学过的识图知识指出图纸中需要重点注意的部分带领学生一起熟悉图纸。例如框架柱的结构尺寸,与轴线的位置关系等。
(二)新建构件
首先在左侧“模块导航栏”中选中“柱”构件然后在构件列表中单击“新建”下拉菜单选择“新建矩形柱”。
(三)属性定义
在柱的“属性编辑框”中很据图纸实际内容,填写KZ1的属性值。
单击右侧“查询匹配清单”下拉菜单,选择相对应的柱清单。构件做法漏套是实践操作中学生常犯的错误之一。此时河以提示学生在新建KZ2,不套用做法,最后汇总计算时,对比两者的区别。
(五)绘制柱
进入绘图界面在构件列表中选择KZ1层标左键单击“点”画法技照图纸中KZ1所在位置单击相应轴线交点。绘制过程中,学生自然会发现“点”画法只能绘制居中的柱。
(六)汇总计算并查看计算式
KZ1绘制完后单击工具菜单中的“汇总计算”汇总完毕后,可点击任一构件意看计算式。由于学生已经学过手工计算工程量河以引导学生对比手工算量的方法加深理解。当学生绘制完全部柱类构件后要求学生查看三维视图并总结回顾本次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结束语
工程造价软件课程教学是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软件操作能力是社会用人单位比较看重的一项业务能力。如何提升教学效果,将能力培养落到实处,是教学研究中的重要问题。将工程造价整体工作流程贯穿在软件教学中,同时,制定个性化作业,激发学生学习软件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杨照叔.浅谈职业技术教育对于“公路工程造价”课程教学方式的转变[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3,07:124-125.
篇9
中职学校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理实一体化、模块化的教学方式,融理论知识于上述9大模块。每个模块又细分为多个具体的工作任务,用任务驱动法开展技能训练,融学做于一体。还要按企业岗位分工进行综合实训,轮岗操作,提升学生的岗位技能。例如工资管理系统(模块)的学习,要求学生:以核算某企业本月份工资作为项目;分组收集资料、分配各组员任务,结合已学会计理论知识,完成该企业本月份工资的核算,并要求各组对完成情况进行自评和总结,如图2所示。因为采用项目教学,以项目作为驱动,每位学生都能在不同的项目中找到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团队协作完成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每位学生都会根据自己所扮演角色的需要收集资料,小组讨论,所以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往往都很高,学习效果也不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必须根据学生的情况来组织教学。通过学情分析,我们发现:中职学生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对岗位要求缺乏认识;对理论知识不太感兴趣,掌握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中的理论知识有一定困难;一般基础都比较薄弱,学习自觉性也不是很高。加之,会计与其他学科相比,其教学不但没有动听的旋律,同时也没有生动形象的语言,又没有优美的教学情节,所以学生们也就无法对这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很多学生根本就没有学习这门学科的兴趣和信心。为此,我们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开发了基于网络的学生自主学习平台。该平台具有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通过导航按钮将讲解演示、技能训练、知识检测、成绩评价与反馈功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其中,讲解和演示功能,可以引入实际案例,创设工作情境,通过动画和视频生动形象地讲解演示知识和技能。学生可以通过菜单自主选择授课内容进行学习。学习完成后,单击导航按钮,就能打开技能训练系统进行实作练习,系统会自动评分。如果没有得到满分,可以回到讲解演示系统继续学习。为了帮助学生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在线检测功能提供了模拟题库,可以根据需要增加修改其中的试题,并自动记录学生的成绩和做错的题目,这样学生就不用花大量的时间死记硬背,而是查看自己做错的题目,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同时,我们还将重要知识点做成微课,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访问我校校园网或四川省教科所的微课网站进行学习。这样,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既达到了会计从业资格认证考试的要求,又掌握了过硬的岗位技能,还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从而,实现了课堂教学与资格认证、学校教育与岗位需求,以及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衔接。
2教学评价
虽然上述自主学习平台可以对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做出了客观的评价,但是为了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让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我们采用了过程和结果,理论与实作相结合的多元评价体系,将用人单位也纳入对学生的评价中来,注重过程、关注素养。具体考核项目和方式如表2所示。
3课程教学资源保障
3.1硬件保障
当然,上述我校开发的自主学习平台、微课资源只是为教学提供了软件支撑。另外,我校还投入大量资金建立了设施齐全的校内实训室,与多家企业、银行及会计师事务所合作,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和完善的管理制度,如图3所示。只有通过理论教学—模拟实训—校企合作的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就能较快地掌握财务处理和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较快地适应将来的工作环境和工作状态,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3.2师资保障
同时,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强有力的师资保障。目前,大部分中职学校教师都是直接从各大专院校招聘的,理论知识丰富却缺乏实践经验,平时只能根据自己对书本理论的理解进行教学,缺少实例。学生也无法通过老师的讲解去深入了解电算化的内涵。因此,学校应该定期输送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提高教师的动手实践能力和业务水平。一方面可以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另一方面教师在企业实践过程中可以收集到一些经典案例,用于平时教学,贴近企业实际。
4结语
篇10
一、成果与收获
截至2012年11月底,我校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20期,参加各种技能培训人员有8000余人。本年度开设技能培训班级有:5S管理推进班、特殊工种管理培训班、会计从业证书班、缝纫班、绿化班和计算机网络管理员培训班等15个科目,31个班级,培训以后取得上岗证或技能等级证书的有1239人。
其中,服装缝纫工培训9期238人,叉车工培训1期48人,行车工培训1期28人,绿化工培训4期152人,印染定型培训工3期129人,锅炉工培训1期45人,压力容器工培训2期96人,会计继续教育培训1期713人次,酿酒技术培训58人,计算机网络管理员(技师)培训18人,创业培训1期62人,电焊培训工3期66人,电工培训3期135人,汽驾班培训70人,会计从业资格培训167人,企业管理能力提升培训(5S管理)60人。尤其是作为桃源镇的两家龙头企业——华源包装和众诚鸭业,学校已累计为他们培养了2名技师、48名高级工、162名中级工,使企业的高技能人才所占比例提升到28%。
各类培训班的成功举办和各培训项目的开设,为深入推进我校农村社区职业培训活动积累了经验,也为我校更大范围地进行培训体制机制、运行模式和发展战略等方面的调整和创新增强了信心和勇气。
二、措施与对策
农村职业培训工作是细致而烦琐的。上述成就的取得,得益于我校在各级行政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指导帮助下,坚持从社区居民、企业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出发,以需求为导向,努力加强学校、政府、企业、农村职工之间的联合,调动农村职工主动参与培训的积极性等一系列工作的开展。
1.争取各界支持
我校积极争取各级领导部门、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以及本镇各村、社区、企事业单位的全力配合。深入拓宽服务渠道,全面提升服务水平,不断增强服务能力,积极开展各项企业管理培训和劳动力技能培训活动。开展的各项职业技能培训涉及的部门有人社局、中小企业局、安监局、农委等,我校积极争取到这些部门的支持,把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作为公共性和公益性培训项目与镇上的这些相关部门的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使他们在组织发动、专家指导、技能鉴定、经费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2.接轨地方经济
我们秉着培训项目与地方经济接轨及与社会发展吻合的办学思想,开展的各类职业技能培训都能贴近本地的产业发展。从本地产业发展的角度,从居民从业的角度,从提高劳动力素质的角度设计培训项目,受到本地企业与居民的欢迎。
纺织服装是桃源工业的集群产业,始于上世纪70年代。缝纫工培训是我校围绕服务地方产业而开展的一项常年培训项目,采用“随到随学,学会为止,考核合格发证,并推荐就业”的方式,目的是使进入桃源的外来务工人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掌握一技之长,实现与桃源镇当地产业的融合,为桃源服装企业的发展不断输送技术工人。发展至今,全镇已拥有200多家纺织、服装、家纺、印染等相关配套企业,拥有缝纫车及配套设备10380多台套和6000多台无梭织机,年产各类服装4000万件,年销总额超31亿元,相关从业人员16000多人,被命名为“江苏省服装名镇”。
花卉苗木是桃源镇的又一特色产业。2013年度我们根据市场经济的需求,开办了绿化工初级、中级、高级培训班4期,聘请苏州科技学院的教授授课,开设《园林生态学》《植物生物学》《植物遗传学》《植物育种学》等课程。通过培训,有42人获人初级证书、56人获中级证书、119人获高级证书,实现劳动力转移近2300人。
除了以上的职业技能培训项目外,我校还开展了会计从业资格培训、会计继续教育、计算机操作技能、人力资源管理、创业培训、电子商务、企业管理、6S管理、印染定型操作技能、职业农民等多个职业培训项目,全年共培训人员达8000多人,对地方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拉动作用。
3.创建实训基地
学校平时密切关注当地企业的发展动态和用人需求情况,利用各种机会和多种途径进行市场调研,了解本地企业和职工的各种培训需求,并针对这些需求与相关企业和政府部门协商,对社区内各种资源进行整合,在校内外创建了多个实训基地。在校内建立服装培训基地和绿化培训基地,电焊实训基地建立在泰达公司,印染定型实训基地建立在海润公司,叉车实训靠华源包装公司提供支持,电工实训靠市培训指导中心提供支持。
校内外的实训基地为培训的学员的创造了一个生产现场模拟和真实训练的实践环境,通过实际动手操作和训练,初步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流程,熟悉行业主要仪器设备和基本工具,掌握生产工艺,基本技能和专业技术,养成良好的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学员在基地老师的指导下,充分利用实训基地的真实训练环境,以及技术和设备优势,通过与社会的广泛合作,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理念,提高学员的创新与创业能力。
有了这些实训基地,我们再把各行业的专家请到基地,让专家结合实际开展具体的指导工作,内容更丰富、工作更实在。方便了企业,方便了学员,学校和企业合作更加密切。
4.探索培训方式
我校根据市场用工需求,采用订单式集中培训、现代远程培训、巡回流动培训的组织实施方式,加大农村社区中高级技能人才培训力度。为确保技能培训的有序化、规范化,我校在年初确立了“以职业能力提升为导向的农村社区培训模式研究”的实验项目。通过对农村职工培训现状的调查,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制订培训项目及培训计划,经过设计方案—实施行动—反思总结三个反复实践、螺旋式上升的环节,创新农村社区培训的方式。
(1)大众培训。采取开设大讲堂、举办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班、组织宣讲团下村入企业培训的方式。
(2)免费培训。我校与区职业培训指导中心合作,方便农村劳动力参加培训。开设会计从业资格证、绿化工、缝纫工等培训班,使参培人员掌握一技之长,尽快实现就业和稳定就业。
(3)“菜单”培训。按照“求实效、讲实用、重实用”的培训原则,尽最大所能做到农村职工想学什么就教什么,想什么时候学就什么时候教,想用什么方式学就用什么方式教。变“订单”为“菜单”,逐步构建适合农村社区实际的科学合理、功能齐全、相互协调、适应需求的培养体系,实现农村社区职业培训方式的转型。
三、问题与不足
我校在农民技能培训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目前的就业形势和长远发展看,还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在:
1.农村居民认同度不高
一方面,农村居民认为社区学校职业能力培训的质量不高、项目有限,难于满足他们不同的需求。另一方面,培训奖励机制和就业导向机制配套缺失,激励不足,挫伤了农村居民参加职业能力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机制整合不全
学校的硬件设施无法满足农村职业能力培训的需要,社区各类教育资源各自为政的现象还比较突出。同时,职业能力培训的师资力量整合不力,学校无法拥有大量满足职业能力培训需要的师资。
四、打算与愿景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社区教育的不断深入,在社会转型的进程中逐步走出一条具有社区本土特色而又富有现代气息的农村社区职业培训之路已成为必然选择。积极推进社区教育改革创新、构建学习型社区,满足农村职工就业创业、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加快教育中心自身建设、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努力开展以需求为导向的农村社区职业培训的实践与探索,是我校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的主要任务。
1.进一步加强培训资源的整合,充分发挥当地各类培训资源的优势并加以整合,探索一整套相对完备的培训资源体系。
2.加强学校、政府、企业、培训对象之间的联合,建立多元化的培训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和考核机制,调动培训对象的积极性。
3.加强培训课程和教师队伍建设。积极开展适合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企业转型升级需要的校本课程建设;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更新教材内容、改善培训方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4.以职业能力提升为目标,不断探索培训方式。以农村为主阵地,发挥市场经济的导向作用,围绕本地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地探索符合本地民情的培训方式。
- 上一篇:电气控制技术实训总结
- 下一篇:铁道实训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