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务处理实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5 12:33: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账务处理实训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账务处理实训总结

篇1

[关键词] 会计电算化; 手工账务处理; 同步; 中职; 专业业务技能; 实训

1会计手工账务处理和电算化账务处理同步实训的必要性

计算机应用已经在各行业普及,要求财会专业学生要与时俱进,在熟悉传统手工账务处理的同时必须掌握会计电算化账务处理方法。要实现上面的要求,就有必要在会计综合模拟实训教学中,将手工账务处理和电算化账务处理同步进行。

(1) 随着电子计算机的普及,会计工作也从传统的手工方式步入了电子化、信息化时代。会计电算化的内涵是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在会计领域中的应用,是时展的必然结果,是会计发展的方向,是会计工作者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2) 对于会计从业者来说,掌握了会计知识,熟通传统手工化账务处理并不等于掌握了电算化账务处理。所以,会计工作人员有必要从两种知识技能的区别和联系等方面去全面掌握。

(3) 目前,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在最后会计综合实训课教学中,较多进行手工化账务处理的教学,不大重视同时进行电算化综合实训,电算化只是作为一门学科另行教学,而没有真正纳入到最后的综合实训课中。因此,就会使学生在对这两种方法产生认知上的偏见,认为只要熟通传统手工化账务处理,学了电算化知识,就能两手都会。或认为,普及电算化了,传统手工化账务处理已无必要。可见,在综合实训教学时没有对手工和电算化同时进行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及掌握和运用这两种知识与技能都有很大的影响,对学生今后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从上述分析看,中职学校财会专业学生在进行会计综合实训教学时,有必要对两种账务处理同样给予足够的重视:① 处理的对象是相同的; ② 处理的内容都主要围绕账、证、表三大内容进行;③ 处理流程基本类似:建账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所不同的是手工账下会计信息系统主要是记账、算账、报账为主的管理,电算化下会计信息系统由过去单一的管理发展成为财务与业务一体化管理。因此,应将两种账务处理实训同步进行,分析它们的联系和区别及利弊,让学生了解它们是相通的。在相互结合、相互印证的基础上使学生所学的知识技能得到巩固、升华。

通过实际的对比操作,不仅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两种账务处理的技能,更能让学生体会到传统手工化账务处理并没有过时,它对实现电算化具有指导性的作用。让学生从中体会到电算化的强大优势,体会到实现电算化对工作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对会计知识进行探索和创新,做到两手都懂,做好两手准备,为日后从事会计工作奠定基础。

2传统手工账务处理和电算化账务处理同步实训的实施

要实现两种账务处理同步实训综合教学,首先,要做好相关的组织、计划工作,包括实训场所、实训设备、实训教材、实训财务软件、专业指导教师等。实训教材资料最好由教研室根据会计综合实训教程的要求组织确定。其次,做好实训前的动员,让学生了解实训的目的、意义,实训的总体安排、要求、措施,明确责任、任务、进度等情况,使学生感到仿佛处在真正的会计工作岗位上。在具体教学中,要随时注意两种账务处理的相互比较,使学生能清楚地理解掌握两种账务处理的共性和区别,归纳、总结、巩固所学的知识技能。

通过同步实训对比,使学生明白会计电算化是传统手工化会计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并没有改变传统手工会计核算的原理和基本程序,即会计核算仍然要经历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这一基本过程,其核算结果应是完全一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

(1) 运算方式不同。手工会计以算盘或计算器为运算工具,以笔墨为书写工具,通过纯手工实现会计核算,运算和记录的速度慢、准确率、效率低。会计电算化是以计算机和财务软件为媒介,通过人、机对话实现会计核算,运算和记录的速度、准确度高。

(2) 数据处理过程不同。手工会计的技术方法虽然经历了很长一段历史时期,但其基本方法、原理和操作步骤都没有本质改变。而会计电算化由于采用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运算速度快,整个核算(运算)过程形成了一体化,是在传统手工会计基础上实现的一次技术飞跃。

(3) 信息存放方式不同。手工会计是将会计信息数据以凭证、账簿、报表等纸质为载体进行书面记录并保存,占用空间大,需要重复抄录,容易出错。在会计电算化中,除原始凭证以纸质文件保存外,其他均是以磁盘、磁带等磁性介质作为存放会计信息数据的载体,占用空间小,查找方便,而且,数据只需录入一次,杜绝了重复抄录产生的错误,提高了工作效率。

(4) 信息组织方式不同。手工会计的信息组织方式是应用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和各种账簿,即通过先将原始凭证的数据填入到记账凭证,再将记账凭证的数据逐笔登记到账簿的方式完成。而会计电算化的信息组织方式是利用计算机的内在功能和应用软件,将会计信息序时存放在凭证库中,最终完成信息的组织过程。

(5) 数据处理起点不同。手工会计条件下,数据处理的起点是原始凭证;而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是以记账凭证作为会计电算化系统数据的起点。

(6) 账务处理核算方式不同。手工会计环境中,账务处理由不同岗位的会计人员按照不同的科目,在凭证、账簿和报表中记录、核算。而会计电算化环境中,账务处理转变为数据处理,将手工处理过程简化为将有关数据从“凭证临时文件”转移到“流水账文件”中存放。

(7) 查询方式不同。手工会计的查询方式通过手工完成,查询速度慢,查询结果单一,特别是扩展和延伸的分析查询几乎难以实现。而会计电算化则不同,查询过程简单明了,查询速度快,查询量大,而且可以通过计算机的综合运算查出用户所需的各种指标数据结果。

3小结

将会计手工账务处理和电算化账务处理同步进行综合实训教学,比只进行传统手工账务实训教学会遇到更大的困难,需要安排较多的教学时间,但通过精心的设计和安排是可以实现的。运用这种方法,将有助于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创造性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1] 张耀武. 会计电算化[M]. 修订版.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篇2

会计实训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能够使学生系统全面地掌握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加强学生对会计基本理论的理解,将会计理论知识和会计实务工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上课时讲的理论基础总以为简单记住就可以了,但在实践面前,我们似乎真成了纸上谈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也被我们今天这小小的会计实训验证了。实训就是为了让我们摆脱掉死学书本的结果,所以当心领神会时,也要做到心灵手巧,做出一本符合要求的账簿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总结一下整个账务处理过程,确实令我收获颇多,感慨也数不胜数。首先,拿到各种资料时,我们必须了解这个企业的基本情况,根据实训步骤及要求,建立了各种账目的期初余额。相对于后几项而言,这是个很简单的工作。完成之后,开始开始填制各种凭证,我认为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步骤之一,因为后面的步骤将会根据凭证计算各种账务。凭借上次实训那小小的记忆和微少的经验,我仔细做着。写会计分录是个比较头疼的问题,如果写错了分录,将会一错再错,麻烦也接踵而至。面对那些票据,有时似乎像天书一样,没有亲眼看见过,更不用说分析它们进行账务处理了。看来以后,多多留意生活中的各种票据也是很有必要的。会计分录有时不能正确写出来,而这时就会影响工作的进程,这时才觉平时的基础应该牢牢掌握,这样在实际工作中才不至于被绊倒。转账、付款、收款三种凭证经过上次实训已经清楚了用途,所以还不至于填错。完成了凭证与原始凭证的对号组合,我松了口气,但更大的脑力活动会到来。各种数字在脑海里飞旋,不停为它们做着加法运算,看着越长越大的数字,想念数字咒语一样一连串一连串念出,心里也摸不清是对是错。但再大再长的数字,只要耐心,不眨眼地算了又算,才能减少错误的出现。

当登科目汇总表时,我遇到了难题,“资产类”和“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不知如何填写,“营业外支出”等一些损益类科目不知放在哪里。但仔细考虑后,根据“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既然“管理费用”放在“资产类”,那么“营业外支出”当然按类分配喽。原来做实际工作也不是机械地做下去,还要动脑去分析和思考,也许经过反复思考要像翻山越岭一样进过几番曲折,但这样的结果,这样的目的地才是展现喜悦的驻营地。

篇3

【关键词】会计专业,实训,模块设计

会计工作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具体可以划分为建账、日常处理和期末处理三个阶段,每一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工作内容。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会计工作内容和提高实务操作能力,我们结合会计工作内容、会计岗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初步设计了会计实训必需的四大模块,即建账、主要经济业务账务处理、出纳岗位工作、纳税登记,并从这四大模块入手,分析、阐述高职会计专业的学生在学习相关会计课程后,如何让学生有目的、直观的、仿真的进行会计工作的训练。

一、建账模块

任何企业在成立初始,都面临建账问题。即根据企业具体行业要求和将来可能发生的会计业务情况,购置所需要的账簿,然后根据企业日常发生的业务情况和会计处理程序登记账簿。所有我们要求学生实训的第一模块,即必须掌握如何“建账”。一个企业至少应建四本账册:一册总分类账;一册现金日记账;一册银行存款日记账;一册活页明细账。

二、主要经济业务账务处理模块

经济业务账务处理主要包括日常经济业务处理、期末业务处理和会计报表三部分。这一模块的会计工作内容多,在选择实训内容时,既要选择有普遍性的经济业务,又要选择有特殊性的经济业务。下面阐述该模块的主要实训内容:

1、日常经济业务处理——会计凭证填制和审核。(1)根据实训资料采用专用凭证进行会计凭证的填制、整理、传递;(2)根据实训企业的日常业务采用通用凭证编制相关记账凭证。

2、日常经济业务处理——登记账簿

根据实训企业资料及前期会计凭证进行日常账簿登记,通过实训操作,能够让学生达到以下要求:(1)掌握各类账簿登记的一般技能要求;(2)熟练规范地根据前期工作成果登记日记账、明细账,并按全月三次汇总编制科目汇总表;(3)掌握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下汇总记账凭证的编制方法,以及总分类账的登记方法;(4)能够采用适用的错账更正方法,对实训中出现的各类错账进行更正。

3、期末业务处理——对账、结账。(1)根据实训企业的资料及在前期日常工作的基础上,进行期末账务处理,并登记相关帐簿;(2)编制总帐科目试算平衡表、核对银行存款并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3)对帐无误后进行月末结帐;(4)整理并装订会计凭证、账簿。

4、期末业务处理——编制财务会计报表。(1)根据实训企业资料及前期工作结果,编制资产负债表;(2)根据实训企业资料及前期工作结果,编制利润表。

三、出纳岗位工作模块

出纳是按照有关规定和制度,办理本单位的现金收付、银行结算及有关账务,保管库存现金、有价证券、财务印章及有关票据等工作的总称。出纳工作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它要求出纳员要有全面精通的政策水平,熟练高超的业务技能,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下面阐述该模块的主要实训内容及具体要求:

1、明确工作目标。在进行该模块实训操作前,首先要学生掌握出纳岗位的工作目标。

2、工作态度和能力要求

在掌握以上出纳具体工作目标的基础上,结合实训企业的具体业务,通过实训操作,能够让学生达到以下要求:

(1)工作态度要求:要做好出纳工作首先要热爱出纳工作,要有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职业习惯。作风的培养在成就事业方面至关重要。出纳每天和金钱打交道,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意想不到的损失,出纳员必须养成与出纳职业相符合的工作作风,概括起来就是:精力集中,有条不紊,严谨细致,沉着冷静。精力集中就是工作起来就要全身心地投入,不为外界所干扰;有条不紊就是计算器具摆放整齐,钱款票据存放有序,办公环境洁而不乱;严谨细致就是认真仔细,做到收支计算准确无误,手续完备,不发生工作差错。

(2)技能要求:打算盘、用电脑、填票据、点钞票等;

(3)能够填制与审核现金收支业务原始凭证如:工资表、报销单、借款收据、领款收据、差旅费借款、报销单等;并能模拟现金收付款业务的办理。

(4)能够填写支票、银行汇票、银行本票、商业汇票等银行结算票据并模拟银行结算业务的办理。指导教师先示范,然后再由学生操作。

(5)能够辨别出纳凭证:包括与现金、银行存款及其他货币资金有关的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并据以登记库存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每日结出余额。如 重要的凭证进账单,指导教师先示范,然后再由学生操作。

(6)能够进行期末对账及结账,月末将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的余额与现金总账、银行存款总账余额核对;月末将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核对,并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四、纳税处理模块

该模块是在各门会计课程中几乎不被重视,也是学生掌握较差的一部分,但在实际会计工作是不可缺少又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将纳税处理单独作为一模块来设计实训是必要的。

1、总体目标设计:由于税种较多,学生在进行实训操作时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我们选择有代表性的两个税种——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进行实训。通过这两个税种纳税处理实训,帮助学生掌握从事企业会计工作所需要的增值税与企业所得税相关理论知识,能应用理论知识进行应纳税款的计算与核算,并据以填制纳税申报表、办理纳税申报工作等。

2、实训内容及其方法设计:

(1)增值税纳税处理内容及其实训方法设计

主要内容: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增值税纳税申报的程序与方法。实训步骤及方法:①根据模拟企业某月经济业务资料,分组训练确定企业当月销项税额;②根据模拟企业某月经济业务资料,分组训练确定该企业当月进项税额;③根据模拟企业某月经济业务资料,分组训练计算该企业当月实际应纳增值税税额;

方法:教师先借助多媒体教学方式,演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纳税申报表的填制及纳税申报程序,让学生直观感受增值税申报缴纳的具体业务处理,为学生动手训练提供参考;然后再让学生进行实训。

(2)企业所得税纳税处理内容及其实训方法设计

主要内容:企业所得税应税所得税的纳税调整和应缴所得税税额的计算;企业所得税的纳税申报(预缴与年终汇算清缴)等。实训步骤及方法:①根据模拟企业经济业务资料,计算企业在月(季)度预缴企业所得税时据实预缴的所得税税额;②根据模拟企业经济业务资料,独立计算年终汇算清缴时模拟企业全年利润总额;③根据资料,独立确定应税所得额中纳税调整项目,并据以计算模拟企业当年应纳税所得额;④根据应纳税所得额,确定税率并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汇算清缴应补(退)税额。

该课题论文只是我们研究会计专业实训教学的一个开始,以后我们将在这一基础上结合实际应用不断总结和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邓泽民:《职业教育教学设计》,中国铁道出版社2009.3(职业教育设计丛书)。

[2]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会计基础实用基础》(精品课程)

篇4

[关键词] 《基础会计》 课程体系 改革设想

《基础会计》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它不仅是会计学专业的入门课程,同时也是财经、管理类其他各专业的必修课程。《基础会计》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专业的理解度与认可度,更会直接影响到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基础会计课程体系,已经成为摆在会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十分紧迫的课题。下文将就这一问题提出一些新的设想。

一、现行的课程体系及其弊端

现行的基础会计教材大同小异,其章节安排一般如下:

第一章,总论。介绍会计的概念,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会计的职能和任务,会计假设和会计原则等。

第二章,账户和复式记账。介绍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原理以及借贷复式记账法等。

第三章,复式记账的具体运用。介绍从资金筹集到利润分配整个生产经营过程发生的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方法。

第四章,会计凭证。介绍会计凭证的种类、填制、审核、传递和保管。

第五章,会计账簿。介绍帐簿的种类、登记和错帐的更正。

第六章、财产清查。介绍财产清查的种类、方法以及清查结果的处理。

第七章,账务处理程序。介绍几种不同的账务处理程序。

第八章,会计报表。介绍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以和现金流量表三张主要报表以及一些重要的附表。

不可否认,近些年来会计教育工作者们对会计类课程体系的改革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也取得了大量的成果。如有的教材增加了对会计法、会计准则的介绍;有的教材增加了对会计学科体系的介绍;还有的教材增加了案例,改掉了过去传统、单一的说教式结构,并在语言的叙述上尽量口语化等等。但总体来说改革的力度不大,其课程体系仍然是首先介绍会计学基本理论,然后是主要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最后介绍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笔者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发现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学生初学时懵懵懂懂,等到稍微有点概念了,学期也接近尾声,课程也临近结束了。尤其是非会计学专业的学生,由于没有机会接受系统的教育,更不可能开到实训课程,往往会出现这样一种局面,即会做简单的分录,但无法与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联系起来,更谈不上阅读和分析报表了。甚至有学生怀疑会计假设、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等基本理论到底有什么用。尽管有经验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理论联系实际,但效果总不尽如人意。所以,改革《基础会计》课程体系,对会计教育工作者来说可谓任重而道远。

二、对新的《基础会计》课程体系的一些设想及分析

我国高职高专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生产、服务第一线真正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因而许多专业开设《基础会计》的目的不在于使学生掌握会计基本理论,而是注重实践性环节,要把培养重点放在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以及对会计业务的认知能力上。笔者认为,新的《基础会计》课程体系应本着从感性到理性的原则,主要安排会计职业概述、会计工作所需账证、会计业务流程、复式记账法、会计基本理论和会计模拟实训等六章内容。分别阐述如下:

第一章,会计职业概述。重点解决“会计是干什么的?”和“会计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这两大问题。具体可安排四节内容,分别介绍会计在社会经济生活和企业中的地位与作用、会计职业的基本情况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的历史与未来以及会计的管理体制等问题。

美国许多大学在传统会计课程之前先行开设一门对会计学做总体介绍的课程。以南加州大学为例,其开设的第一门会计课程为《会计信息基础概念》,主要内容包括:会计职业、准则制订、自我规范和国际化;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会计信息系统、税务及审计与企业的关系;会计工具介绍;道德观、价值判断、沟通技能与人际关系、会计专门问题探讨等。该课程的主要目标在于让学生了解会计的功能,尽管不在会计或其他相关学科中深造,也具备日后继续学习会计的知识与才能。这种做法的确有它的科学和合理之处。笔者认为,我们没有必要照搬照抄美国的做法。但是,在《基础会计》的第一章适当地安排类似的内容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为学生建立起对会计的基本印象,为以后章节的系统学习打下基础,培养学生对会计职业的认同感和学习兴趣。

第二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本章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认识会计工作所需的传统账证。具体可安排三节内容,分别介绍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对如何填制凭证、登记账簿和编制报表可略过不提,而应侧重于介绍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的用途和种类,使学生对会计工作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本章内容最好放在会计模拟实验室中讲述,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会计工作的环境,还可以观摩往届学生完成的实训材料。授课方法可突破传统的教师单向讲授法,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也可以开展师生的双向交流。

第三章,会计账务处理程序。本章主要向学生讲述在会计核算中将凭证、账簿和报表有机结合的方法和步骤。其目的是加深学生对第二章主要内容的理解。讲述本章切忌深入,只让学生了解、掌握各种账务处理程序以及其优缺点、适用企业即可。

第四章,复式记账原理。本章可安排三节内容,分别介绍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原理。本章讲述的重点同样不应放在理论的阐述上,重点是让学生先认识会计科目、了解会计科目所反映的内容属于哪类会计要素、记住借贷复式记账规则。为下面一章的学习做一个良好的铺垫。

第五章,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由供应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三个过程组成,其主要经济业务大部分都发生在这三个过程中。本章可围绕这三个过程安排五节内容,分别讲述资金筹集和设备购置业务的核算;物资采购业务的核算;产品生产业务的核算;销售业务的核算;经营成果的形成及分配业务的核算。每一节可分四个层次:(1)学习本节所需的知识点,如:企业的筹资渠道、物资采购成本的构成、产品的成本项目等;(2)应设置的主要账户,介绍账户的核算内容、性质、结构以及明细账的设置;(3)发生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模式,应尽可能地归纳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条线要清楚;(4)综合举例。

第六章,会计基本理论。本章的主要任务是根据会计实务归纳会计理论,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主要介绍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对象和会计方法、会计假设和会计原则。通过前面五章的学习,学生对会计工作有了一定的认识,也掌握了一些会计术语,理解起来就要相对容易很多。

第七章,综合模拟实训。主要提供一个工业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发生的全部经济业务作为实训资料;要求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在组内设置出纳、记账、成本、主管等不同的岗位,并明确岗位职责范围,按照从建账――制作凭证――登记账簿――编制简单会计报表的程序进行规范化的操作实践。每一循环结束后,将岗位进行轮换调整,使学生能够较全面的熟悉和掌握不同岗位的业务内容,业务处理程序和方法;最后将各组完成的成套核算资料总结交流,由教师讲评规范。通过规范化的综合模拟实训,不仅可以使学生系统的掌握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等会计工作的技能和方法,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更完整的理解和掌握会计凭证的传递、记账规则、对账结账以及会计档案的管理。从而对企业会计核算全过程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达到了对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融会贯通的目的。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正式了39项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自2007年1月1日起首先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有条件的其他企业执行。新准则无论是在涵盖的经济业务上,还是在业务操作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新准则的出台无疑是对传统课程体系的一次巨大冲击。文中新的《基础会计》课程体系的设想打破了传统课程体系陈旧、单一的模式,本着从感性到理性、从简单实践到理论再到综合实践的原则,将专业技能、基础理论与会计职业教育有机结合,尽管对教师素质和实训室建设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必将为培养新时期的会计人才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姚金凤:基础会计学.东南大学出版社

[2]周剑:刍探高职院校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改革. 经济师,2006(1)

[3]毛玉萍:加快《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适应“升本”要求.科教文汇,2006(6)

篇5

关键词:基础会计;教学方法;会计核算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2月20日

一、《基础会计》课程的重要性

基础会计是高等院校经济类专业的必修基础课,也是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作为会计学的入门课程,基础会计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会计及会计核算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包括会计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为后续专业主干课如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及审计学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将来的实际工作奠定理论基础。同时,本课程属于经济学和管理学类各专业的基础理论课,在管理类学科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其他专业课的先修课程。

二、《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方法的应用

(一)教学方法的含义及种类。教学方法是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而进行的一种有秩序的活动方式,是教师与学生共同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的途径和方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不同的教学内容,应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主要有:课堂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实验实训法、操作练习法、参与讨论法、项目研究法、启发式、互动式、提问式等多种教学方法。

(二)《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方法的具体应用

1、《基础会计》课程的基本内容。(图1)

2、《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方法的具体应用及举例。本文以王艳茹编著的《会计学原理》为例进行说明。该教材共七章内容,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总论;第二部分为会计核算方法;第三部分为会计账务处理程序及会计规范与内部控制。

(1)总论。主要阐述了会计的含义;会计的产生及发展;会计信息使用者及其需要;会计的目标和职能;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基础;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对象和会计要素;会计核算程序和方法。在讲授会计的含义时,可引用清代学者焦循在《孟子正义》一书中解释:“零星算之为计,总合算之为会”。即:会计既要进行个别核算,又要把个别核算加以集合,进行系统、综合、全面的核算。并使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思考在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中,谁充当的是会计的角色?在影视作品中,是怎样刻画出一个会计的?会计很重要的道具是什么?使学生从感知上认识会计,前面所说的会计是一个人,是一种职业,还要深化认识,如企业的部门设置有哪些?大家交学费时,要交到学校的哪个部门?学校的专业设置有哪些?可以得出会计可以是一种职业,可以是一个机构,还可以是一门学科,我们要学习的会计主要是从学科的角度进行阐述,而且是以制造业为例进行学习的;会计的产生及发展,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及其需要,会计的目标和职能,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基础,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对象和会计要素,会计核算的程序和方法可主要采用课堂讲授法,并结合其他教学方法使其更加通俗易懂。如,在讲授会计的产生及发展时,可让学生课下查阅更多的相关资料,使其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在讲授会计对象和会计要素时,可采用提问式教学方法,两种有什么样的关系?在讲授会计等式时,可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如在讲授“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时,学生不好理解,举大学生财产及来源的例子:

通过上面的关系图,不仅使学生对所讲内容有了直观的理解,更使他们感受到会计活动就在自己身边,对上述问题的回答,需要我们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

我们日常生活的开支和财产从哪里来的?

我们得到的“钱”又花在哪些方面?

我们得到的“钱”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开支和财产有什么关系?

学生自然而然就产生了学习的兴趣,以此再引申到企业的财产及来源,让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

(2)会计核算方法。主要阐述了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凭证和账簿;财务报告。会计核算方法一共有七种,好多学生记不住,虽然这些方法是教材的主线,在后面的章节中会详细讲解,但为了后面的学习效果更好,可以在讲授的同时,编成比较好记忆的口诀:

会计核算方法七,设置科目属第一;

复式记账最神秘,填审凭证不容易;

登记账簿要仔细,成本计算讲效益;

财产清查对账实,编制报表工作齐。

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可采用提问式的教学方法,会计科目是怎么来的?会计科目和账户之间是怎样的关系,让学生来回答,然后由教师来点评,并做总结。复式记账采用讲授教学方法的同时,重点要让学生理解借贷记账法下“借”、“贷”的含义,它就是一种记账符号,如果是中国人发明这种方法,有可能用“甲”、“乙”或者用其他的字来代替。

在讲授借贷记账法这个内容时,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是个学生比较难掌握的内容,由于账户所反映的经济业务的内容和性质不同,账户结构也不尽相同。如何让学生能够尽快地记忆和掌握账户的结构呢?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个基本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扩展会计等式: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在讲解账户结构时,先分清账户的性质,说明不同性质的账户记录增减的方向不同,再结合以上两个等式,看其处于等式的左侧还是右侧。依照惯例,等式左侧的各类账户增加记在借方,减少记在贷方;等式右侧各类账户刚好相反,即增加记在账户的贷方,减少记在账户的借方。可见 “借”和“贷”均有增加和减少的含义,具有双重性。总结如下:等式左侧借方为增加,贷方为减少;等式右侧借方为减少,贷方为增加。

将五类账户的账户结构融入这一等式中进行记忆就比较容易了。如下所示:

掌握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否则后面的账务处理就会一塌糊涂,为加深印象,不能光说不练,可着重于操作练习教学方法,每讲授完一部分内容,一定要反复练习,最后把所有内容串联起来,通过大的综合题来检验学生学习的效果;凭证和账簿,财务报告在采用讲授教学方法的同时,可着重于实验实训教学方法,可通过真实的记账凭证、账簿、报表,让学生从感官上先认知,最好能通过多媒体教学,给学生演练一遍,再给学生一些比较简单的经济业务,让学生自己编制记账凭证并登记账簿,最后编报表,让学生亲身体会一下,比“填鸭式”教学效果要好得多。

(3)会计账务处理程序及会计规范与内部控制。主要阐述了会计账务处理程序;会计规范与内部控制。会计账务处理程序可采用参与讨论法教学方法,由学生讨论,得出每种会计账务处理程序的特点、账务处理程序、优缺点、适用范围,并通过比较得出各种会计账务处理程序最重要的区别是什么,最后有教师来总结。会计规范与内部控制可采用教授法,告诫学生要诚实做人,不做假账,什么是内部控制,启发学生哪些岗位是不相容职务,如会计和出纳不能同为一人,出纳不能保管会计档案等。

上述有关《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方法具体应用,其实也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的过程,是教学相长的见证。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学生体验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使教学面向生产实践。同时应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进行有机结合,达到专业课程体系真正符合高校教育的培养目标。

主要参考文献:

[1]崔洁.《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方法初探[J].新西部,2007.9.

篇6

会计模拟实训是指在会计教学中,把企业财务部门的业务活动浓缩于事先设计好的会计模拟实训资料之中,培养学生处理实际业务能力。目前的会计模拟实训主要是通过写、算、做三项基本功的独立操作进行的。虽然说这可以缩短理论和实践的“适应期”,为即将从事的工作任务奠定基础,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却有着种种欠缺。现就怎样指导中职会计专业学生进行综合模拟实训谈几点看法:

一、中职会计专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众所周知,现在的中职教育比不得较早。首先从生源的角度来看,以前我国实行的是精英教育,只有少数人才能考上高等学校继续深造,而中职教育在当时因为上学时间短,国家能给予解决工作问题而深受当时初中毕业时成绩优异的学生的青睐,那时的学生朝气蓬勃,求知欲高,领悟及学习能力强。而今的教育已不复过去的精英教育,大批的孩子都能考上一所高等学校,国家亦不在安置工作,所以说现在的中职教育已不再受那些成绩好的学生所追捧了,总体上是初中毕业时成绩掉尾的,甚至是初中都没毕业的学生才会考虑。因此说现在的中专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差,对于进一步的学习带有厌烦心理。两相比较不难看出现在的中职教育的难度很大。相对纯理论学科而言,会计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经济管理学科,因此说,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我们更应从实际操作中弥补学生理论理解能力等方面的不足。

其次,会计模拟实习的教材编排不尽合理,实习内容多,时间紧,学生不堪重负,实习效果不佳。现在使用的教材中普遍存在过分强调会计核算,忽视会计监督的问题。在现有会计实习教材中一般都是要求学生能完成从凭证-帐簿-报表的一个循环。先根据原始凭证填制记帐凭证,再根据记帐凭证登记帐簿,最后根据帐簿编制会计报表,看似前后衔接紧密,实则是省略了会计的审核监督环节。翻阅多本实训教材,我们都会发现教材中没有给出不合理、不合法的会计资料供学生选择鉴别。这就会造成学生在观念上忽视对会计业务的审核工作,直接导致学生默认为即使是现实工作中提供的会计原始凭证都是不会出现差错的。并且,针对每一笔业务,大都会以精炼的语言点出所述的是哪笔业务,学生只需按照文字来填制凭证。如,某企业购入一批原材料,价款为8100元,进项税额为1377元。货已收、款未付。学生看到这里,自然会条件反射般的做出借:原材料8100应缴税费—增值税(进项税额)1377;贷:应付账款9477的凭证。而在实际工作中是不会出现这段文字的,以至于在工作中,没了文字说明,学生就会不知如何进行下一步了,由此而培养的会计人员走上工作岗位注定是不合格的。另外在新会计标准下的帐务处理中需要有更多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如:一项资产是否采用稳健原则,是否计提减值准备,在现有的会计模拟实习中,根本没有会计职业判断的体现。只需按图索骥就可以了。通过以往的会计模拟实训,我们可以看到,传统的会计模拟实训往往是学生每人一套实习资料,其内容相当于一个中型制造本文由收集整理企业的一个月的业务量;一个人充当企业的各种人员的角色:既是仓库管理员又是销售人员;既是会计又是出纳等等。给学生感觉很混乱,理不出头绪。一个多月的实训下来,实习资料在老师辅导下算是勉强完成。但要学生对实习进行总结时,却讲不出个所以然来。而且由于从头到尾的囫囵做账,给学生们的印象就是:会计就是记记账,填填表的活。只要把资料给的原始凭证都用了就可以了,根本没有体现出会计应有的作用。再次,实训时只重视手工模拟,忽视了计算机模拟。目前,大多数企业都已全部或部分实现了会计电算化,掌握相关的会计知识和计算机知识的操作技能已经成为会计人员的基本要求。但我们看到在会计模拟实训方面,还主要停留在手工模拟阶段,应用计算机模拟实训的相对还较少,这会使得学生工作后依然要经过长时间的适应期,才能胜任一定的会计工作。其实,造成上述的种种差距的原因,并非都是物质方面的,更多的是人们的意识观念问题。

二、解决的方法及建议

首先,要贴近实际工作,选好综合模拟实训教材。

近几年我国会计制度在不断改革、完善,而一些相应的教材仍未修订,特别是会计科目和相应的账务处理未能及时修正,如果仍然采用这类的教材将会不利于学生按新会计制度要求进行模拟实训,达不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为此,在选择教材方面我们应该及时更换所用教材,使其尽可能的贴近实际工作。为学生较好学习打下一个良好基础。

其次,分角色认真做好实操课的操作辅导。

传统的会计模拟实训课大多是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动手做一套帐即可。让学生们意识不到会计与其相关岗位的关联性。所以说,在今后的操作中,应将学生分角色进行实操课。如,将班内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都划分成出纳、会计、仓库报关员、采购员等几个,让学生在各个小组中分别担任各种不同的角色,定时更换,使其在实训的过程中充分了解与会计相关的各个岗位的职责。再次,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熟悉操作要求和过程。在动手操作前,除分发有关资料和实习用品外,还应做好:(1)复习《基础会计》讲述的七个会计基本核算方法的原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对实务操作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清晰的脉络,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2)让学生全面了解资料所列企业的生产组织、工艺流程特点、财务制度、会计核算、成本计算以及涉及的税金核算和明细科目的开设要求等有关情况及规定。(3)建账。在全面复习《基础会计》中的账务处理顺序的同时,使学生知道账簿的用途、种类,各种账簿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学会账页格式的选择和期初余额的填写。应充分利用编制期初试算平衡表开始建账工作,即在将资料所提供的各账簿期初数据转抄到各个账簿后,要再一次利用平衡表检查已登记载的各账簿的期初余额。这样一来可以避免学生漏抄和错抄期初余额,节省以后检查时间,这一过程对初学者很有必要。在建账的同时,对于相关岗位也应相应的做好准备。比如说,对于库房保管来说,就应让其分清自己所保管的材料、产品的明细目录,根据实务的要求,采取计划成本还是实际成本记账。(4)制证、记账。记账凭证是学生动手的基础部分,所动用的会计理论知识较全面,占用时间较多,是实训的核心阶段,对于这一环节来说,教师应有较详细的辅导。要求学生分角色来填制、稽核。对制证,可充分利用《基础会计》教材“记账凭证的种类和填制方法”这一节,使学生明确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内容和填制要求,并由教师举规范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内容和填制为例并演示讲解,以此帮助学生认真分析每一笔经济业务,应该在哪个科目核算,明细科目是什么,需要编制几笔会计分录,它的依据是什么,从哪里取得所需数据,避免操作时出现混乱。同时要进行主要经济业务账务处理过程的复习,特别是企业销流程的重点账户要进行规纳总结以利于学生复习和运用。当然也可以在演示编制的过程中,人为的填错,让学生们进行稽核,找出错误并采取相应的方法更正错误。(5)成本计算。这是实训中的一个难点,对中职学生而言,更是如此。因此对于这一环节,教师要结合复习有关成本计算章节的基本计算程序,着重说明每一张分配表和计算表中每一个数据的来龙去脉,帮助学生学会查阅账簿,编制相关计算表格,指导学生根据账簿的有关资料,编制汇总表和分配表。在具体操作中,应在按照教材指定的方法来进行成本核算的同时,也应进一步讲解一下其他方法。譬如针对水电费的分配,分别采用交互分配法和直接分配法进行核算,让学生在直观上了解不同方法对成本核算产生的差异。(6)结账。这一环节,可结合《基础会计》———结账这一节内容,做出“t”字形工作底稿,先利用工作底稿对怎样进行月结、年结、期末转账给学生作详细辅导,然后再根据底稿登记账簿后结账。要总结对比“t”字形账结账与账簿上结账的异同点给学生,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差错也可保持账簿的美观。(7)编制会计报表。对于这一步应先带领学生复习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等报表的填写方法,尤其是要针对报表中部分难填的项目,如资产负债表中货币资金、存货、应收账款等,充分利用试算平衡表,复习数据来源,然后再根据资料,师生共同查找数据,让学生真正掌握报表编制的具体操作和数据来源。(8)会计档案管理。到这一步的时候,就应教好学生原始凭证的折叠,折叠部分怎样防止被装订;会计凭证如何装订、包角;明细账页怎样编号;年末账页空白处怎样划线等。以上八步是一个会计人员在工作中会接触到的工作程序,教师在实训的过程中都要给学生以具体指导,让他们感受到收获自己劳动成果的满足感。

再次,在模拟实训中增加电算会计的内容。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经济、社会活动的各方面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对与经济活动密切相关的会计工作,也必然产生巨大的影响。计算机技术在会计中的广泛应用,使得会计核算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基于信息时代对会计专业提出的高标准要求和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适应会计教学改革的要求,要建立会计模拟实习电算化实验室。目前,绝大多数学校的会计模拟实训都采用手工做账的资料,而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学习却是脱离实训课进行的。这一点,我觉得是不可取的。对于这两部分来说,应使之相结合,将手工帐的模拟实训与会计电算化教学密切联系起来。对于手工帐中出现的凭证、报表信息等由充当相关岗位的“会计人员”及时录入,通过上机操作或教师演示,让学生体会使用会计软件完成“证—账—表”全盘账务的上机操作。之后要让学生自己分析手工做账和计算机做账的异同,激发他们学习电算会计的兴趣,为下一步进行会计电算化的学习和提高做好准备。

第五,建立教师实践基地,要求教师要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实践活动

篇7

关键词:普通高校 基础会计 教学改革

基础会计对会计的发展起着基础性的作用,是深入学习会计知识的入门,也是学好后续课程的基础,在整个会计学科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为初学者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术打下牢固的基础。这门课程对于初学者会计知识的构建,会计素养的培养至关重要,因此,研究探索基础会计教学改革尤为重要。下面就基础会计教学改革浅谈了几条体会。

1 改革教学内容,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

朱国泓[1]认为不仅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要尊重人的认知规律,会计教学更要注重人的认知需求。基础会计课程所包括的主要内容归入相关的篇章:第一章会计基本理论;第二章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第三章复式记账;第四章借贷记账法的运用;第五章会计凭证;第六章会计账簿;第七章财产清查;第八章会计报表;第九章账务处理程序(会计核算形式)。

将基础会计教学分为二部分来组织安排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第一、二、三、四章、介绍会计基础理论知识,会计职业与规范等相关问题,使学生了解会计,掌握学习会计的方法。安排学生到实训基地参观,增强学生对会计及会计职业的认识,培养学习兴趣。

第二部分,第五、六、七、八、九章,以渠川钰[2]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与实践为启发,以会计工作流程为主线的理实一体化教学(见表)。模拟某一企业的经济业务,在手工实训室模拟真实的会计工作场景,以会计工作岗位任务为驱动,将学生分成几个会计小组,每个小组指定一个财务负责人,设若干会计岗位,小组内成员要相互沟通、相互协作,并轮流交叉进行角色岗位的体验。要求学生在实训教师及兼职教师的领引下完成各项工作,其内容主要包含通过原始凭证分析经济业务,编撰记账凭证,登记会计账本,进行期末处理,编制会计报表等。在此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以点评、引导和总结,并适时地引入相关的会计理论知识。进而使教、学、做有效结合,提升学生理解知识的能力,充分显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对会计处理流程有一个清晰完整的认识,熟练掌握会计基本技能。

2 改革教学方式,实现手工会计与电算会计的有机融合

不忽视手工做账,以手工做账为基础,熟练理解手工账务的基础上完成电算化账务处理。采用两套系统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其一在以手工操作的训练系统基础上,虚拟一次工作背景为企业经济业务,完全采用真实的证、账、表资料的会计流程。再者在计算机操作的模拟系统的基础上,安装上基础会计模拟实训系统,其操作能力较高,而且互动性能较好,色彩的分辨率较强,其证、账、表完全源于工作实际。整个过程中,教学理念和自主实践交叉实施,宏观和抽象交替呈现,着重体现学生技巧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 改革教学方法,突出团队精神

理论讲解、操作示范、操作训练、归纳总结、角色分配、小组工作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效组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改变理论教学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丰富教学过程,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动脑和动手能力、团队精神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1 理论讲解:教师先以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然后通过实物演示,引入教学的主题,激起学生的认知兴趣和动机,围绕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做展开教学内容。

3.2 操作示范:教师通过实物向学生示范如何操作。

3.3 操作训练:由学生进行学习活动,按照教师的示范,自己动手操作,教师辅助指导。这个过程,可以结合小组工作法和角色分配法来完成。按学生学号自然分组,按组分配角色,按组考核。

角色分配不容忽视,可以是全班一个角色,也可以按组分配角色,根据具体内容确定。通过角色分配使学生正确认识角色,了解角色内涵,承担角色责任,进入角色,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

小组工作法与小组考核相结合,能够调动小组每个人的积极性,使每个人都参与,积极思考,互帮互学,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创新精神。

3.4 归纳总结:每个实训结束,以小组推荐学生进行归纳总结,这是小组考评的重要依据,促使小组成员积极认真准备。通过这个环节还可以锻炼学生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教师辅助补充,并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解答。

4 改革考评标准,突出会计执业能力考核的考评标准

张平慧等[3]认为,高校考试必须打破单一考试模式的垄断局面,应因不同的学科特点和学制要求设立不同的考试形式。突出会计执业能力考核的考评标准。建立实务考核与终结考核相结合,个人考核与小组考核相结合,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全过程考核方法和考评标准。

通过增加会计实务考核,提高会计执业能力考核在总成绩中的比例,让学生重视实务操作。学生经过会计实务操作,掌握会计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提高判断简单经济业务性质的能力,培养诚实守信、细致、准确、有条不紊的专业素质。设置小组加分项,引入学生考评,可以充分调动大家学习的积极性和团结合作的心理品质,全面评价学生。结合课程特点建立了考评标准。

正值我国的会计制度由于经济发展,从而进行着根本性转变的时候,会计教育受到了会计业界的直接挑战,规定其从自身条件上进行战略性改革。因此,我们的会计教学相继要在教学理念的变革、教学手段的创新上实施根本性改革,其最终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思想、综合素质高和操作能力强的会计人才。我们只有做到以上几点,才能使我国的会计教育水平与世界接轨,满足经济迅速发展下对于会计工作的更深要求。同时这也是我们会计工作者的衷心期望。

参考文献:

[1]朱国泓.《从来不曾预料 好似早已注定—我的会计教研之路》[M].会计学术之路2012.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

篇8

[关键词]会计理论 会计实践 教学模式

会计学知识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专业知识,内容又非常抽象,对于高考入校的大学生来说,没有接触过社会,对企业的各种经济业务没有一定的感性认识,而会计又是用特定的科目名称、特定的规则去描述经济业务,抽象、晦涩、难懂。而且现实中企业所发生的经济业务复杂多样、变化多端,如何使学生更好的学习会计学知识,更好的处理会计经济业务,发挥会计的职能,笔者认为,在会计教学中模拟现实场景,仿真实务操作, 由在现实中遇到的问题启发、引导学生去思考如何处理该类问题。活学活用,边学边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专业培养目标。

一、会计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的教学模式设想

会计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的教学模式设想是,淡化理论课和实践课的界限,教学内容体现针对性和实用性、“必须、够用”、理论联系实际等原则,设计或选取某代表性企业组织(一般为工业企业),根据各门会计学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从设立、发展、到上市的过程中,不断设计相应的经济业务背景,安排各自的教学内容。以企业会计实务操作程序为基本授课思路,从所设计的实务中可能出现的实际问题入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先实务后理论,先简后难,不断拓展实务的范围,启发学生探究在其他可能情况下该如何处理类似问题,总结提升理论知识,使学生掌握完整的会计学知识体系。同时,通过各种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实验室、实训教学基地,尽可能模拟现实工作环境(教室即实验室,实验室即教室,学习环境就是工作环境或模拟工作环境),进行分项或综合技能的实训,促进理论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在操作中学习理论,在理论学习中提升操作技能,反过来指导操作,提升学生的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受篇幅所限,本文以基础会计为例介绍该设想的实施。

二、基础会计课程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的教学模式

基础会计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技能性很强的课程,是会计学课程的入门课程。对于我国高校在校生来说,由于是从学校到学校,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及生产流程知之甚少,并且与中学所学知识没有连续性,思维模式也不尽相同,使学生感到枯燥难懂,学习起来吃力,很难入门。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如果基础会计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那以后其他专业课能否学好就可想而知了。所以,要让学生能够尽快进入状态,掌握所学知识,就应该在教学内容安排和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在将会计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的教学模式设想下,笔者认为基础会计教学的内容体系可以按如下顺序进行安排。

首先,给学生展现企业的全貌。因为会计是对企业经济业务进行的记录、监督等,要学习会计,先要感性认识企业,认识企业组织业务流程与经济业务,让学生对企业这个法人有个感性的认识。就应从头开始,利用教师描述、多媒体、有关企业的录像、到实训基地参观等多种手段,让学生简单了解一个企业组织的设立、发展到关闭的全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必须要具备的条件和履行的相关手续,以及与之打交道的部门;了解认识不同行业的企业组织从开始经营到发展壮大所应涉及的各种经济活动,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向有关信息使用者传递这些信息,引出会计的重要性。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基础会计的学习阶段所展示的经济业务活动可以相对简单一些,让学生有一个总体认识即可。

然后,整篇都以某个代表性的M企业组织的会计工作流程(平时取得和编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期末进行财产清查、对账、结账、做报表,下一期期初报送报表,年初要进行所得税汇算清缴和审计)为例,一些特殊的经济业务的相关处理由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查找资料、讨论、共同总结等方式汇总到相关的知识点中,以保证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在学期初就给学生发放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科目汇总表、日记账、总账、明细账、各种会计报表等,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

从M企业组织设立开始,介绍企业需要从筹集资金开始,购买相应的设备、原材料等,进行生产、销售,形成利润,分配利润等基本的经济活动,引导学生对经济活动中所涉及资金的认识,思考应如何管理才会有条不紊的运转。由此引出需要专人管理、需要设置相应的部门,这时就可以给学生讲解会计机构的设置和会计人员的职责和素质要求,并给M企业组织配备与规模相应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接下来就可以根据业务流程,重点对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科目和账户设置进行讲解。

在学会了会计要素、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之后,该考虑经济业务如何记录。根据教学内容设计M企业组织的各种经济业务,展示所涉及的相关原始凭证,介绍其种类、如何填制与审核,分析各种原始凭证所反映的经济业务的性质,确定应归属的会计科目;然后开始学习记账凭证的种类、填制程序与审核,这里需要重点讲解借贷记账法的相关知识,尤其在企业资金筹集及投资业务、销及财务成果核算中的运用。最好结合各种教学手段,给学生演示不同的业务流程,让学生边学边编制M企业组织的记账凭证,同时结合实物动手进行手工操作,以加深对记账凭证的填制要求。

学会编制会计凭证之后,引导学生理解这么多分散的会计凭证不利于全面、连续、系统地记录每项经济业务的发生过程,需要登记到有关的会计账簿中。此时,发给学生各种账簿,给学生介绍会计账簿的种类、结构及其用途,以及各种账簿的设置原则及登记规则。之后让学生动手给M企业组织建立相关账簿并进行登记,其中可穿插讲授各种账务处理程序的特点及其优缺点。因在会计电算化方式下,会计账务处理程序已越来越不太重要,因此,结合学生实习感受,让学生明白各种账务处理程序产生的背景及其适用对象即可。当学生出现登记错误时,介绍错账的更正方法。

到会计期末,M企业组织需要对财产进行清查、进行对账与结账。此时,介绍财产清查的意义、种类、程序、方法及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对账的内容和方法,介绍结账的内容和方法前还要根据借贷规则编制试算平衡表,并由学生完成账证核对、账账核对,编制试算平衡表,对账簿进行结账。

一般企业在每期期初需要对有关部门(例如企业管理部门、股东、税务部门、审计部门等)报送上一期的会计报表。这时情景设置为期初,可具体讲解会计的三张主要报表的内容、结构和编制方法,以及报表附注的内容。教学生根据M企业组织确的账簿记录,编制会计报表和报表附注。另外,企业组织在每期期初都需要向税务部门报送税务报表、年初进行所得税汇算清缴等,虽然这些内容不是基础会计中的知识点,但需要给学生提到,以使其对整个工作流程有个完整的认识。

学会报表编制之后,学生了解了会计是做什么的,认识到会计报表可以对外提供企业总括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状况,是会计信息的载体。这时讲授资产计价、权责发生制及账项调整,让学生明确由于资产计价的方法不同会对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结果产生影响,从而企业可能人为的调节利润。那么,还有什么情况会影响本月会计报表的结果呢?会计报表对信息使用者的影响有多大?由学生的思考、讨论,教师的总结和去伪存真,引出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会计的职能、目标和任务、会计环境、会计规范、会计职业道德。

最后,在大纲要求内容全部学习完之后,教师组织学生一起进行基础会计学知识的总结,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再通过为学生设计一套完整的、与M企业组织类型不同的企业组织模拟实习资料,组织进行综合模拟教学实训,用理论指导实践的方式,检验、巩固和提高学生的会计操作的基本技能。

三、会计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的教学模式的特点

1.加强课堂互动,增强学习兴趣

将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组织教学,缩小动手能力与实际工作需要的差距,有利于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有利于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案例教学、问题引导法等教学方法,学生的参与性好,教学互动,可以最大程度地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避免学生出现厌学情绪。

2.知识融会贯通,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从上述教学内容体系的安排可以看出,各个知识点之间实际上就是通过实务工作中的会计循环程序贯穿起来的。这样的设计,使学生自始至终围绕着企业会计操作流程逐步完成,都是在“我该如何处理这个业务”、“不同情况下类似业务又如何操作”的问题引领下去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举一反三、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缩小与企业对会计人员需求的差距,缩短学生进入企业从事会计工作的适应期,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3.增强适应社会能力,培养终身学习能力

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以及国际化协调的加深,会计的处理方式会不断发生变化,学生今后在工作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新情况、新问题。国外有人统计,一个学生在校学习获得的知识5%~ 10%是将来必需的,而90%~ 95%的知识是在工作以后的不断学习中获得的。理论与实践融合一体的教学模式,整个过程都是在探索如何解决实务中的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干中学、学中干的终身学习精神,提高学习能力,及时掌握新知识、应用新方法的能力,以达到增强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的目的。

篇9

[关键词] 财会教学 理论与实践 逆向思维

一、高职财会专业教学要求

高职院校财会专业主要培养能够很快融入实际财会工作地技能型人才,通过教学让学生在校既能学好基本会计理论知识,又能拥有良好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一专多能”的应用型、复合型中、高级人才,使之在毕业之时就能立即走上财会岗位并能完成相应工作。改革以知识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形成以实践为导向的主体教学模式,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培养实用性人才。这就要求在财会教学中紧紧抓住理论结合实际组织教学这一主线,充分考虑企业财会工作技能需要,优化教学,使学生掌握日常会计核算技能、财务分析技能以及办理工商、涉税事务和与其他社会组织沟通、协调能力。

二、高职财会教学现状及主要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财会专业教学仍然没有走出传统财会教学的套路,大多数学校采用缩减课堂理论教学,增加实践环节教学时间的办法来表明本校是符合高职教学特色,注重实践动手能力,培养所谓零适应期的应用型高级职业技术人才。殊不知,画虎不成反类犬,导致所培养的学生理论没学好,实践动手能力也成为空谈。每年毕业的财会专业学生很多,但能够立即融入财会工作的很少。

通过对一般财经院校、高职院校和其他院校的财会专业学生比较,笔者发现这些财会专业临毕业或已毕业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基本达不到实际工作中一般业务处理需要,高职财会专业学生不仅在理论上有所欠缺,而且在实践操作上也并无过人之处。主要表象为不会编制基本财务报表,看不懂企业会计账簿,不了解各账户之间的关系,有的甚至看不懂记账凭证,粘贴原始凭证毫无专业可言,更谈不上美观。财会教学上出现一些问题,值得深思。

1.课程教学改革流于形式。打着课改和培养具有实践动手能力专业人才的旗号,盲目削减理论教学内容,导致学生基础理论知识不扎实,发展后劲不足;

2.日常理论与实践教学脱节,未能在日常教学中对理论和实践适度融合

3.许多学校都有专门的财会实验室,但并未得到很好使用,实践教学组织散乱,不系统,不连续,缺乏创新,学生实训过后就忘,学生未能利用综合实训充分学习会计业务处理流程,未能融入模拟企业情景之中,缺乏热情,未对该情景留下深刻认识,在其专业成长之路上未留下值得回味的烙印。

4.未能在学生离校之前教给他们应付实际工作所需的真实技能,部分学生学完一门课,就丢掉一门课,毕业后只有最近一学期学的知识还勉强记得,更谈不上如何运用,导致有的学生对财会工作有畏惧感,不敢上岗,即使走上工作岗位的也由于基本技能缺乏,得不到用人单位赏识,导致用人单位招聘时一般只考虑有实践经验的会计人员,财会专业毕业生出口受阻。

5.部分教师只会照本宣科,对真实企业面临的状况一窍不通,严重缺乏实践锻炼,实际动手能力缺乏,难以承担培养高职应用型人才的重任。

6.学校财会教学资源投入不够,教学中仿真程度较低。

三、解决高职财会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办法

要解决高职财会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问题,需要从内部和外部两个角度考虑,内部主要是解决学生将来面对处理真实会计业务时需要达到的技能需求,也就是要求学生练好内功;外部主要解决作为一个财会人员,他(她)在与那些与本企业有关的外部环境打交道时需要掌握的技能。

1.夯实理论知识。在第一及第二教学年度做好基础工作,学生需要掌握业务分析和业务处理技能。基础会计部分主要是让学生认识最基本的会计理论,掌握常用会计科目和账户,掌握日常基本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编制(凭证处理)和记账工作,初步了解财务报表;财务会计部分针对各专门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报表编制在基础会计和财务会计部分均涉及,对于财会专业的学生来说,有必要单独作为一个专题讲解,实际上,学会计实际上就是学报表,报表是主线,只有对财务报表的含义、结构和内容有一个深刻的认识,才能说学懂了会计,因为财务报表起一个纲领性的作用,抓住了这个纲,就搞懂了财务报表项目统驭下的各个会计账户之间的关系,由此对会计记账凭证的编制这一基础工作技能才会有促进作用。在掌握了以上的手工账处理技能后,应该将手工记账业务转移到电算会计,电算会计是会计业务处理的发展趋势,目前各企业已基本普及会计电算化。

2.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要结合,锻炼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会计教材以平铺直叙的形式将实际工作中的经济业务以习题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学生习惯做题,近年来虽有一些实践性教材供学生认识原始凭证及其处理,但理论课与实践课在教学中各自为阵,不能至始至终结合,而且限于时间关系也不可能把实践完全融于理论教学中。理论学不好,实践动手能力也无法提高,实践动手能力提不高,会影响理论学习的进一步深入。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可以在基础理论教学和专业理论教学中,要求学生针对习题分析得出实际工作中对应的原始凭证以及这些原始凭证的形式和内容,这要求学校必须准备在实际财会业务中会涉及的大多数原始凭证供学生参考。在实践教学中要求学生对所掌握的原始凭证归纳成习题形式。如果做到这一点,就可以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在一定程度上相结合,相互促进,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之时,便能心中有数,得心应手。

3.集中综合的会计实训,这部分相当重要,可以逐步加深学生对企业经济业务处理流程的连续性的认识。该实训可以安排在第三学年第一学期,这部分实训安排四周时间为宜,第一至二周手工业务处理,要求提供至少一年的经济业务原始凭证,每月经济业务不必过多,十几笔即可,主要目的在于演练学生对业务处理流程的连续性认识,要模仿企业实际设立财务部门及其他部门,配以相应的岗位、人员,按会计业务处理流程完成账务处理,包括原始凭证的填制、收集和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记账,月末处理、试算平衡、对账与结账,报表编制与财务分析。第三周将上述手工帐照搬转入会计电算操作。第四周组织学生分组开展竞赛,竞赛内容包括理论与实践两部分,实践部分包括从手工会计过度到电算会计,以此调动积极性,总结提高认识。这一部分的集中综合实训能够解决学生毕业后完成基本会计核算业务的需要。

4.按功能授课,提升准财会人员层次。学生学完了必要的专业课程后,得到的是相互脱节的知识,怎样才能将各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呢?那就是要将各课程按功能整合,考虑实际工作中财会人员的功能需要,财会人员与政府部门、其他企业和社会中介的联系,如工商年检、纳税申报及税收减免、银行抵押贷款、担保融资、公司的设立与改制、清算与破产、企业招标投标、申请政策性资金补助、主要财务指标分析、验资审计等,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如果面临上述各方面工作,他应该怎么办,应该成为财会教学中必须考虑的一个因素。高职院校财会专业在第三学年第二学期应打破课程教学模式,根据实际工作中财会人员的功能需要,教研室应组织专业教师按功能设计,融合会计、财务管理、税收与税法知识、公司法、破产法等法律法规,自编讲义,以专题形式组织教学。比如:实际工作中,财会人员每月或每季都可能面临纳税申报工作,这也是刚毕业的学生最缺乏的知识,他们基本上是无任何经验可言,对此,我们可以按完成该功能需要的程序来设定教学。第一步,集中学习涉税会计核算业务的账务处理,特别是对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如何操作金税系统,如何填开专用发票等;第二步,主要练习流转税类、所得税类及其他税类纳税申报,包括申报表的购买、填制和网上申报以及如何向税收专管员咨询等,尤其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的纳税申报、税款抵扣及税款缴纳;第三步,了解或掌握当地的税收优惠政策。上述内容,可以由熟悉企业税务业务的教师或聘请注册税务师、国税地税等税务工作人员来进行专题教学,也可以分小组安排学生到报税大厅暗中观摩,然后相互交流。又如,涉及企业融资需求方面以及企业改制方面等等,财会教学中均可以设立专题教学。

5.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到社会拜师学艺,吸取部分实践经验。目前可供学生实习的单位主要有:记账公司,在该公司实习可以掌握一般会计人员会计业务处理技能;允许学生进行财会实习的企业,在该类企业实习可以了解企业真实财务状况以及企业经营状况;各会计师事务所,在该类单位实习可以充分了解财务报表数据勾稽关系,了解不同行业企业不同经济业务账务处理差异,通过比较可以提高自身专业素质以及认识较多从事财会工作人员;各税务师事务所,在该类单位实习可以对涉税会计有更深刻的认识。

6.加强对授课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培训,采用走出去、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培养财会教学教师的实践技能,提高师资素质。

7.主管教学工作领导班子对教学改革应从实际上给以高度重视,从思想和政策上加大对财会教学经费投入,鼓励教师创新,购置必要的设备,准备财会业务所需的各种账簿,记账凭证、收据、发票及其他单证等资料,满足增强学生感性认识的需要,要解决认识上的问题,不能将财会专业视为一个低成本办学专业。

参考文献:

[1] 范晓军:新准则财务会计培养目标及教学方法探讨 财会通讯 2008年第4期

[2] 廖联凯 洪 荭:高校会计专业校外实习体系思考 财会通讯 2009年第1期

篇10

一、会计实训的程序:

(一)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

根据模拟实训教材所提供的相关资料,设置相关的会计科目,并在此基础上开设各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和日记账。

(二)登记各账户期初余额

根据模拟实训教材提供的有关账户期初余额,在相关账户的摘要栏填写“期初余额”字样,并在其余额栏内登记其期初数。

(三)账务处理

1、根据提供的资料逐笔审核原始凭证,需填制的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根据相关资料进行填列。

2、编制记账凭证

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编制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并将原始凭证粘贴在有关的记账凭证之后。

3、登记日记账

根据收款凭证、付款凭证按业务发生先后顺序逐日逐笔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逐日结出余额,月末根据银行存款日记账和银行对账单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4、登记明细账

根据记账凭证及所附原始凭证逐日逐笔或定期逐笔登记有关明细账。

5、编制科目汇总表

开设T形账户,根据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按照相同的总账账户归类,定期汇总每个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和贷方发生额,并将各账户借、贷方发生额合计数填列到科目汇总表的相应栏目内。

6、登记总账

根据科目汇总表定期登记各总分类账,月末时计算出各总分类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合计、贷方发生额合计及期末余额。

7、将总分类账与日记账、明细分类账核对,并编制总账科目余额试算平衡表。

(四)编制会计报表

(五)撰写会计模拟实训小结报告

二、会计处理难度较大之处

(一)明细帐的登记

1、应交税费的明细帐,于我们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它登记的内容有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转出多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已交税金、出口退税。虽然有时不会有全部的明细帐会涉及到,但登记起来还是有点难度。

2、管理费用的明细帐,它需分为工资福利费、折旧费、办公费、差旅费、物料消耗、业务招待费、税金、其他费用等项目,何种费用记入什么项目容易搞错;

3、销售费用及制造费用明细帐也是难以区分的,我觉得登记明细帐的难度还是蛮大的

(二)31号的记账凭证编制难度较大,尤其是一些费用的分配和结转。如果财务会计、成本会计所学的理论知识不扎实,操作时就困难重重。另外,开设T型账户、编制科目汇总表时计算量比较大,更需要细心和耐心。

(三)在所有的报表中,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是最具挑战性的。对现金流量表的编制还需要一个训练过程才能很好地在实际工作中运用。

三、我在会计实训课中的表现

在一个学期的会计模拟实训中,我做到了老师布置的作业及时的完成,老师所写的笔记能认真的抄下来,不懂的能及时的问老师和同学,同时也加强了与老师和同学的沟通,总体来看,觉得在这一学期里,自己的表现还可以拉,以后继续努力!

四、会计实训的收获和体会

(一)1、在实训中,我学会了填制现金支票、转账支票、银行进账单、增值税专用发票、材料入库单、产品交库单、领料单、产品出库单等原始单据,增强了根据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的能力

2、学会了编制记帐凭证、科目汇总表。

(二)学会在作完所有的凭证后,所需要做的工作:

1、登记现金日记帐和银行存款日记帐。

2、编制科目汇总表并拘役登记总分类帐。

3、结出各总分类帐本月发生额合计和期末余额并据以编制总帐科目余额试算表。

4、登记各应收应付明细帐。

5、将总分类帐余额与日记帐明细帐相核对。

6、编制会计报表。

(三)关于会计处理程序:一个学期下来,我终于把一整套会计实训任务完成了。从填制、审核原始凭证到编制报表,每一个环节我都亲历亲为,使我对会计处理程序有了更为透彻的理解,我想这会为我今后从事财会工作带来许多便利。

总之,会计模拟实训是至关重要的,是对之前所学理论知识的更深刻的总结和理解,是理论通往实践的桥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对这门课程的熟练程度与能否高质量地按时完成决定我们能否顺利就业。因为会计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现在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会计的过程中,与学历相比,他们更看重动手能力,看重那些熟悉账务处理程序,熟悉报税流程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财会人才。

通过这门课程的训练,不仅调动了我们学习会计的积极性,挖掘了我们在会计方面的潜力,同时也培养了我们细心耐心的敬业精神,让我们手脑并用,学做合一,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全面、系统、快速地掌握了模拟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

通过这门课程的训练,让我明白了当一名合格的会计并不容易,来不得一丝马虎;在学习之余还应广泛汲取各种知识,培养职业道德,而不仅仅局限于课本知识。

五、对会计实训课的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