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实训个人总结范文

时间:2023-04-04 02:18: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气实训个人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电气实训个人总结

篇1

[关键词]电机实训电机课程实训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1110182-02

一、实践技能培养的重要性

新世纪对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高职院校也必须在实践性教学方面进行改革、探索与提高。电气类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担任的是:电子、电气产品生产现场的产品测试、设备操作和生产管理;电气控制设备和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运行、调试与维护;工程项目的技术和维护服务、电子电气设备施工以及电子电气类产品的营销和售后服务;生产一线从事技术、技术管理、操作、质检管理及维护检修等方面工作。电机专业要求学生在掌握一定电机与控制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具有较高的实践技能。而实训课的开设,增强了学生的基本技能,还能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为下一阶段专业课程打下扎实基础,且毕业后能较快适应工作岗位要求,因此我们应高度重视。一般实训课程为一周或两周,传统做法是老师指导学生做一些验证性的实验、接一些简单的控制电路或到工厂参观一些有关电机与控制的设备,这样实际上是把实训变成补充课堂的过程,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不到提高,不利于人才培养。

二、突出实践技能培养的实训教学模式

科学的选择和合理的安排实训内容,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前提和保证。应针对不同专业如电子技术应用、电气自动化、机电一体化和数控、楼宇自动化、检测等专业所开课程的需要,去选择各专业较适合的课题,如有偏重于电机与控制技术应用等技能训练的,有偏重于电机设备检测和维护使用的,也有偏重于控制电路的故障检查与安全检查的等。教材可要强化和突出电机与控制技术的技能训练,不必强求验证性的实验,也不必受电机与控制基础理论体系的制约,而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

专业动手能力的培养是多方面,要根据不同的课题,确定不同的要求。对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同学,我们着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培养:基本操作技能方面:要求掌握检测绝缘材料和仪表使用、安全用电与操作以及常用电工工具使用,掌握常用电机、变压器的性能、规格、种类、使用及其拆装程序,还应娴熟地运用常用电气控制电路的安装配线和调试。操作工艺技能方面:应掌握直、交流电机控制的基本电路工艺和应用,还能控制电路的安全检查与故障检查,能熟练运用直、交流电机控制的基本电路电气元件以及选配。综合操作技能方面:要能大体上掌握常用电机控制等电器设备、以及电机线路装置的生产工艺、调试、安装和维修,并要独自调试和维修常用的电机控制设备。在电机实训中要求培养学生的自主完成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具体电机实训教学中,可将一个班学生分成3-6个组,指导学生查阅相关的手册和资料,挖掘他们内在潜力,让各组学生自行设计控制电路,也可以特意设置电机故障,老师把关,之后各小组互换进行故障检查和安装,如此才能更好地提高了学生兴趣,锻炼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由于学生成绩高低不均,在分小组时应有意搭配开,以高带低,在实训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间的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实训室全天开放,指导教师、班干部和实训组长各负其责,个别程度低的同学可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补课,白天的实训内容还可在晚自习中进一步巩固和消化。

三、实训考核体系

电机实训考核是以实践操作为主要考核目标,是检查学生在电机实训中解决和分析问题能力以及动手能力检测。它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理论考核:这一考核占30%,内容为:电机实训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学生应结合电机理论来分析解答。例如用实训中测量的一些数据来计算电机的一些参数,以控制电路故障排查去分析出故障点的具置,以给出的实训课题尽快地设计出合格的电气控制电路来,等等。

技能考核:这一考核占60%,技能考核可和理论考核同时进行。它的主要内容是:把实训的内容分成几个单元,学生用抽签的方式在一定的时间内自主完成任务。指导教师根据学生不同任务,制定不同的评分标准,着重从准确性、正确性、规范性和熟练程度等方面来即场评分,如此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心理素质、安全文明规程执行等方面都得到很好的锻炼。

实训报告及出勤情况:这个占10%,实训报告根据学生在实训中出现的具体实际问题去讨论、分析,最后得出体会和总结。出勤情况则由组长负责,做细致记录和汇总。

四、实训安全问题

实训安全问题是实训过程中的首要问题。应让学生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树立安全第一意识。在行动上应多加督促。只有不断地进行安全思想教育,才能尽力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实训过程中对用电设备进行正确的操作,是安全的重要保证。在进行电工电子的实验实训时,必须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决不允许学生自己动手进行通电试验。在教师也应戴好绝缘手套,两脚站在绝缘较好的材料上,尽量用一只手操作,避免两相触电。并且保证双人操作制度。当一个人操作时,一个人在电源开关侧,一旦发生问题,立即断开电源。在检修设备时,首先要断开电源,然后再检修。检修完毕后,确认设备无短路、断路等故障后,再给设备通电。通电时速度要快,防止产生电弧。对所使用的电气设备要定期进行检查,发现外壳有电等故障要及时处理,同时要做好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

但实训过程中也有一些不可预见几个方面工作应做好紧急救治工作。应准备好必要的药品,如有损伤严重要及时送往医院救治。发生触电事故的紧急救治,一旦发生触电事故时,不要慌张,应冷静,绝对不能用手去拉触电者。首先要想办法切断电源,如果有导线搭接在触电者身上时,附近又没有电源开关时,要用干燥的木棒或其它绝缘物体将导线从触电者身上移开,然后对触电者进行救治工作。当发现触电者呼吸停止时,要立即对其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并向医院求救,争取最佳抢救时间。当发生电气火灾事故时,首先要切断电源,然后进行灭火。对暂时无法切断电源的,要用二氧化碳灭火器、1211灭火器等不导电的灭火器进行灭火,决不允许用水浇注灭火。同时要及时通知消防部门。

五、可行性和效果

实训中,应早熟悉电机的各种技术数据、并据此计算出实训中所需要的数据、画出绕组的展开图,掌握电机的结构、电机的拆卸方法、线圈的绕制、电机的嵌线等电机制作工艺,但实训的质量是衡量学生获得技能高低的关键。若按传统的方法进行实训,不仅速度慢、故障点较多,而且若电机嵌线结束后再找故障点相当困难,如果故障点发生在嵌线问题上,还要拆掉重来,有不少学生就囚为这个问题,实训结束时任务还没有完成。这样,课堂上的难点问题在实训中也没有解决,实训收获不大。如何提高实训质量呢?在实训中,对难点、易发生故障的点教师要及时进行总结,对学生着重强调,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一)实训实例分析

实训中采用的是6极、36槽、功率为1.5KW的小型异步电动机,采用单层、链式、短节矩绕组嵌线。嵌线时发生的故障,可以通过下而的嵌线方法、嵌线技巧加以避免。首先确定好每相绕组的组数,然后再进行绕线。根据一路反串规律,每相绕组的组数等于磁极个数。例如:我们学生实习的电动机2P=6,那么每相应有6个绕组。要求学生把绕好的三相绕组按“首首相连,尾尾相连”的方式摆放几次,这样做的目的可以加深学生对短节距绕组的端部连线力一式的印象,从而减少嵌线过程中出错的机率。

实训中总结出一种快速嵌线方法。嵌线方法不仅关系到线圈嵌放的位置是否正确,而且关系到嵌线的速度。根据实训的经验,对传统的嵌线方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简单、易懂、既能确保嵌线正确又能提高嵌线速度的嵌线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先嵌U相第一个线圈的下层边、封槽,其上层边暂不嵌;空一槽,再嵌w相最后一个线圈的下层边、封槽,其上层边暂不嵌;空一槽,再嵌V相第一个线圈的下层边,接着嵌V相第一个线圈的上层边;V相第一个线圈的下层边空一槽,嵌U相第二个线圈的下层边,接着嵌U相第二个线圈的上层边;U相第二个线圈的下层边空一槽,嵌w相第一个线圈的下层边,接着嵌W相第一个线圈的上层边;W相第一个线圈的下层边空一槽,嵌V相第二个线圈的下层边,接着嵌V相第二个线圈的上层边,后而依次推。最后嵌U相第一个线圈的上层边,W相最后一个线圈的上层边。

嵌线过程中,由于铜线被多次利用,短路、断路故障较多,若嵌线完毕后再查找故障不仅耗费的时间较长,而且故障点也难以查到。因而我们采取在极相组的连线上套上绝缘管,同时,每槽嵌线完毕后,都要用兆欧表测试各种绝缘情况及短路情况。当绕组的绝缘被破坏后,若绕组中的导线与定子铁心、机座相碰就会造成接地故障、在同一线圈内可能会造成匝与匝之间的短路、在极相组间可能会造成极相组间短路和相间短路。对各短路故障根据相应的测试力一法采用兆欧表进行测试,若测得的电阻为零或很小,说明发生了接地故障或短路故障,应立刻查找并排除;若测得的绝缘电阻大于0.5兆欧,说明绝缘符合要求。

(二)实训效果

实训改革后,既能增强实践动手能力,又能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校期间,需要通过国家劳动部门组织的职业技能鉴定电机维修中级或高级考核,这样才能在就业应聘时,优先被用人单位录用。我校电机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具有较强的电子、电工、电气控制等基本操作技术能力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能很快地适应用人单位岗位要求,并能顺利在用人工作岗位上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绩。在我院对用人单位企业的调查中,用人单位企业反映毕业生的突出长处就是动手实践能力强,毕业生普遍反映在我院学习期间,动手实践能力是他们最大的收获,这是我院非常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结果。同时,我们还应积极营造工业现场环境,创造工业现场气氛,建全贴近实际的电机实训室,我们将探索更多、更好的方法以适应用人单位企业和社会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马香普等,电机维修实训,中国水利水电出版,2004.

[2]丁守成等,电机系统综合应用实验教学的研究,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2.10.

[3]朱运利,对高职院校实训实习基地功能的探讨,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5.

[4]彭显刚等,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方向教学改革与实践,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

篇2

【关键词】职业能力电气专业实训课程教学

电气专业作为为电气行业输送人才的重要专业,随着电气行业对于人才需求标准的提高,其教学方式以及理念也应当随之而改变。为了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使其能够更好地符电气行业的需要,各职技院校在进行实训教学时已经逐渐重视对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一、基于职业能力所展开的电气专业实训教学意义

1.职业能力概述

职业能力所包含的范围较广,既包括了个人在专业技术方面的能力同时也包括了在工作当中与同事之间的协调合作能力以及人际交流能力等。这就要求职技院校在对学生进行电气专业的培训时不在像过去一样仅仅只重视对于学生电气专业理论知识与技术的培养,同时也需要加强对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使学生拥有一定的职业能力,从而确保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就业中更好地适应岗位需求,从而获得更好的发展。

2.促进学生就业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毕业生人数的持续增加,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标准也在逐渐提高,企业在进行人才的选聘时也不再仅仅执着于个人专业技术水平的高低,同时也更看重其团队精神以及责任意识,对于应聘人员的责任意识以及沟通能力也十分看重。针对于此,电气专业的实训课程必须要在基于职业能力的基础上展开,在强化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也相应的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使其能够得到综合性的提高。在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时,同时具备良好职业能力以及专业技术的人才往往能够更容易获得理想的职位,这对于学生的就业而言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基于职业能力的电气专业实训教学实践

1.加强校企合作

职技院校教师应当积极同企业进行合作,实时了解企业所需要的人才类型,从而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对于电气行业的环境以及人才要求有所了解,进而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以及专业能力。由于电气行业其本身在技术革新方面十分迅速,相应的其对于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通过加强校企合作可以使学校能够更好地把握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情况,对学生职业素养以及职业技能方向等职业能力的培养也更加具有针对性。

2.职业素养培养

电气专业的实训课程需要围绕职业能力的培养而展开,一切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实训教学的中心,从而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今后的工作环境,并保持昂扬向上的工作状态以及和睦的工作环境。教师应当依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在工作中的人际交流能力以及团队意识,通过制定教学项目小组合作完成的方式使学生能够意识到团队的作用,从而自发的提高自身的团队协作能力。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以及安全意识,要让学生明白自己所处岗位应当担负的责任,确保生产与工作的安全性。

3.职业技能培养

实际上在实训教学中,教师需要做到并非是简单的理论知识传授,而更多的是以职业需求的方式去引导学生,使学生能够了解到安装原理以及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并以职业视角去分析和考虑不同型号设备的线路运行原理并选择正确的接线方式。从而提升学生在安装与调试方面的职业技能水平。在这里以电气课程中安装教学为例,该课程中其教学方式可以选择项目驱动的方式进行实训教学,促使学生完成整个项目任务,进而掌握安装与调试电气设备的技能。在制定教学计划的时候,教师们可以将教材中关于线路控制方面的教学进行归类,并将其融入到数个不同的项目之中,使学生能全面的掌握这些技能。在教学中教师们需要先为学生进行实例讲解,之后再让学生自行完成每一个案例的分析与安装,使其能够了解到不同设备的安装时线路的工作原理并依据其原理进行元件以及导线的选择,在进行设备接线的时候可以依据其原理图选择恰当的接线方式,最后则是对于接线后的设备要进行仔细的检查,在确保各线路的接线基本正确的时候便可以进行通电测试,测试无误则表示该项目已完成。由于每一位学生在实践动手能力方面会有不同,因此可以通过互助的方式进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其职业技术水平。

三、总结

基于职业能力所展开的电气专业实训教学应当兼顾学生职业能力以及专业能力两方面的培养,并且要依据电气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标准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从而制定完善的教学计划与方案,使学生能够更加符合社会以及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在面对今后的就业时能够具备较强的竞争能力,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也有着极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春龙.浅谈电气专业实训课教学中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4,(7):179-181.

[2]韦桂丘.浅议电气控制技术课程实训教学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J].高教论坛,2011,(6):117-118.

篇3

您好!

首先我衷心地感谢您能在百忙之中查阅我的求职信。

我叫XXX,是XX学院高速铁道技术专业的一名学生。我想应聘的职位是车辆检修,愿意为贵公司的兴盛繁荣尽微薄之力。

专业方面,我学的是高速铁道技术专业动车组方向。学习的理论课程有电工技术、电子技术、单片机技术、传感检测技术、电气控制与PLC应用、动车组构造、机车电力电子、C语言、计算机制图、动车组牵引与控制、动车组制动系统、动车组辅助设备、动车组电机与电器等专业课程。

这些知识让我对动车和车辆的了解更深刻、更专业。同时我也上了大量的实训课,如电子技能实训、传感检测技能实训、机械设计实训、电气控制与PLC实训、计算机制图实训、车辆结构认识等。通过实训我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自己的技术知识转化成技能。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的动手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同时我也注重提高自己的个人素质。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坚持着不放弃的理念,主动认真学习,在工作上能吃苦、负责任、办事有条理、仔细认真,在班集体中能团结同学为班集体争光。

个人与工作的寻找是一个双向认证的过程,贵公司车辆检修的职位需要的是一个对自己岗位认可,动手能力强,能吃苦耐劳,能对工作进行反思和总结,不断地积累工作经验办事细心、有条理的人员。同时在工作单位中能以全局为重,服从组织领导。我觉得自己就是这样一个人,适合这个岗位。

求职信不是广告词,不是通行证。但我知道:一个青年人,可以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完善自己,可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尊敬的领导,如果我能喜获您的赏识,我一定会尽职尽责地用实际行动向您证明:您的过去,我来不及参与;但您的未来,我愿奉献我毕生的心血和汗水!

我若能被贵公司录用,我会在实践中不断地积累经验和学习新的知识来提高自身的素质。同时我也会与同事们相互团结,服从组织的领导,为贵公司和社会服务。

最后再次感谢您阅读完我的求职信!

此致

敬礼!

篇4

关键词:电拖实训;项目教学法;实施步骤;注意问题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1-293-03

《电力拖动》是电工类学生应学的专业课,该课必伴有实训操作,以往实训课教学方式是:在教师的权力性控制之下,在实训过程中学生能按照教师操作指令,按部就班地完成操作步骤,在撰写实验报告时没有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教师有效地控制了实训步骤中不安全因素,做到整个教学秩序“井井有条”,这会使不少同学把刚开始学习兴趣变成了厌烦、逃避甚至和教师对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意识越来越淡薄,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仍然无从着手,那么怎样才能改变这些问题呢?笔者经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得出,其实电力拖动实训也可采用项目教学法。

一、项目教学法的概念

项目教学法是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信息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的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这种教学方式能使信息由单向传递,变为双向,多向交流,促使学生由短时记忆,演变为长时记忆,它还能解决学生的心理拒绝问题,在学习中,使学生成了主体,老师成了辅导者。

二、项目教学法的程序

项目教学法的程度一般按以下五个步骤进行

1、确定项目任务

这是项目教学法的导向阶段,即立项。通常由教师提出一个或几个项目任务,然后同学生一起讨论,最终确定项目的目标和任务。

2、制定项目计划

根据项目的目标和任务,充分利用原理图等制订项目计划,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一般此阶段包括四步:1、学生分组,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学习。2、学生自主学习,项目开发。3、学生根据分析结果制订小组的行动计划。4、学生根据项目要求完成成品制作。

3、组织项目实施

此阶段中,学生明确自己在小组中的分工以及小组成员合作的形式,然后按照已确定的工作步骤和程序工作。对项目实施步骤,教师要解释清楚,相关资料也要及时给出。教师除了要告诉学生需要完成的项目是什么,还应该适当地提醒学生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这样,既可避免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面对项目时束手无策,又能避免学生走不必要的弯路。

4、检查评估、总结

在项目完成后要及时进行总结评价,以促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先由学生对自己的工作结果进行自我评估,然后小组内互评,再由教师进行检查评分。师生共同讨论,评判项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学生行动的特征。通过对比师生评价结果,找出造成结果差异的原因。

5、成果展示

项目实施工作结束后,对形成的优秀成果进行展示,鼓励优胜者,同时也使资源共享。

三、项目教学法实施过程

在近年来的《电力拖动》实训中,我根据上述步骤采用了项目教学法,确立了几个项目内容,下面介绍一个比较典型的控制线路——某车床的一台主轴电动机,要求能正反转控制,并要求有短路、过载、欠压和失压保护。试设计并装接。

1、综合实训的主要目的和要求

综合实训主要目的:①巩固《电力拖动》所要掌握的相关工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

②巩固理解电气工作原理及接线技术。

③进一步掌握各元件的选择。

④培养学生的实习兴趣及自主学习,团队合作的能力。

综合实训的主要要求,使学生掌握该课所涉及的初中级维修电工应具备的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要求:①能熟练使用测电笔、螺钉旋具、尖嘴钳、斜口钳、电工刀等电工工具。②掌握兆欧表,万用表等仪表的结构和原理,并掌握用其测量的技能。③掌握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应用及正确安装,理解线路的自锁与联锁作用以及短路、过载、欠压和失压保护功能。④能选择器材,并能熟练检测元件。⑤掌握电工的基本技能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⑥能熟练绘制控制线路的电气原理图及电器布置图。⑦能按评分标准快速接线,并能在教师指导下安全试车。⑧要求学生在实训中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2、实训前的准备和注意事项

实训前先期课程都应充分学习,如单个元件认识、选择、装接、拆卸等,以及万用表工作原理,电动机结构及原理的学习。实训是建立在必要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完成所规定的认识实习,也是保证学生顺利进行控制电路设计与装接的必要实践教学环节。

实训注意事项:

(1)实训前先准备好有关参考资料、绘图纸笔、操作工具、接线板、实习所用器材(多用于实际所用的,如:需两只接触器,则可放上三只,让学生自己选择)、实习报告等。

表1 评分标准

(2)在实训前先分好组,教师必须要熟悉全班学生的基本情况,如先让学生自由组合,然后进行调整,一般每组4~6人,并使每组好、中、差的学生搭配合理,以利于生与生之间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共同发展。

(3)每组成员认真参与设计,在充分审题、分析基础上完成一个组内统一的电气原理图及电器布置图,并经指导教师认可后,方可实施。

(4)学生根据本组设计的电气原理图完成接线,必须要检查。由于“强电”的安全隐患,尤其是考虑电路存在“短路”的可能性,故实训教师在电路检查方面给予适当指导,如主电路的“通路、短路、缺相”的检查;控制回路中的“自锁、联锁、启动、制动”等项目的检查,让学生在通电前对电路的正确性已了然于胸,能胸有成竹地通电试车。

(5)电动机及按钮的金属外壳必须可靠接地。接至电动机的导线必须穿在导线通道内加以保护,或采用坚韧的皿芯橡皮线或塑料护套线进行临时通电检验。

(6)训练应在规定定额时间内完成。

3、综合实训任务(以组为单位)

(1)根据项目内容绘制出电气原理图及电器布置图:要求半小时内完成,小组成员分散进行,再综合,讨论决定一个组内较好的工作方案,提交给指导教师,经审核后方可接线。

(2)小组成员按组内所绘最佳电气原理图接线,要求严格按评分标准(如表1),从元件规格、型号选择、质量检测、器材固定,按图接线,到通电前的检查,均在给定的一个时间段里完成,该项目时间为150分钟。

(3)编写技术总结报告

(4)总结评比

综合评定采用三方考核,抓住“设计 接线试车 实习报告”几个环节考核如下:

4、编写实训报告

它是作者思想体现,是工作过程的文字表达,也是学生撰写技术性总结和文件能力的体现。因此,它是培养学生分析总结,归纳和表达的重要方面,从实训开始时学生就应将设计草图、内容及接线、试车等体会记入报告草稿本内。完成时,将草稿本的内容整理归纳后编写正式的实习报告。

5、考核方式、成绩评定及成果展示

实训教师根据事先分好的组,把学生个体在完成该项目的质量和时间,以及每个小组个人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作为测评依据,实训结束,选出优秀小组。向全校进行成果展示,其考核方式实行三级考核,一是学生本人根据评分标准进行自测自评,二是由各小组成员根据各小组贡献的情况进行互评,从学生角度发现问题,以及提出改进意见,教师要引导学生尽量客观地从正面进行互相评价,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学习别人的特长和优点,让他们在互评中学习,共同提高。三是教师对小组完成项目情况进行评定,综合三个评定情况来确定每一名学生的学习评价。成绩在90分以上为优,80分~89分为良,70~79分为中等,60~69分为

及格,60分以下不及格。完成项目后,把90分以上的成果在教学大厅展示。对部分学生给予表彰,同时优秀成果也被全校师生共享。

四、项目教学法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确立项目要恰当、实用

项目的确立不是一件轻松随便的事,首先项目要包含全部教学内容,并有机结合多项知识点,其次,项目的难易程度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来确定,最后,项目要以成果形式被大多数学生喜爱,并可以用某一评分标准公平准确地给予评价,使学生在完成项目后有一种成就感。当然,每个项目不一定都要面面俱到,教师要根据具体的培养方向(掌握新知识、新技能还是培养其他能力或是复习以往知识)来确立最合适的项目。

2、项目实施仍要重基础

项目教学法实施,也不能完全抛弃传统教学方法的优点,在重视项目实施的同时,不能忽略基础知识的掌握,将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分成若干模块,各个部分强化突破,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动力,激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教师指导要恰到好处

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教师应及时给予指导。针对层次不同的学生,教师指导深度要有所不同。项目教学法的根本宗旨是让学生自己发现知识,提高技能。因此,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指导的尺度。即使学生有问题,也应该是启发性的,非正面、非全面的提示性指导,不但使学生深刻记忆,还能锻炼学生的思维,培养其创新能力。

4、能使学生人人参与项目,并能全面发展

引入项目教学法后,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让一部分基础差的学生依赖能力强的学生 ,要让他们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有事可做,所以在项目分工中任务明确,要求组内每个学生有自己的设计结果,在实训教师的指导下,挑选出较好的原理图去应用。每生一块控制板接线,并推行“一帮一”的措施,对部分学生及时帮助纠正,提高教学质量。

项目教学法,主要是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应变能力、交流能力、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教学也从以教师传授知识、技能主为,转变为重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发展为主,这为职校生走向社会,找到自己能胜任而满意的工作有着十分重要意义。

5、项目总结必不可少

项目完成过程是学生自己探索钻研的过程,为了能学众人之长,项目完成后的总结也相当重要。它包括思路总结和技巧总结。思路总结可以帮助学生明白项目完成的最佳思考方法,找到自己理论上的不足。技巧总结是指操作过程中既快又不影响接线质量的良好方法的选择,这样学生可以学到更多的操作技巧,全面吸收整个项目活动的精髓。

6、此法教师不减压

项目教学法虽然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但教师的任务未必减轻。要求教师不仅能组织和管理好教学,具有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和信息加工能力,还应具备项目规划、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能力。对本专业融会贯通,随时回答学生的提问,为学生创设学习情景,培养协作学习的气氛。教师还必须从事研究性学习,因在设计教学时,必须根据大纲的要求,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重点选好实施项目,并适当开发出一些校本课程。

篇5

【关键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一、电气专业的办学理由和就业分析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一个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老专业。目前,全国已有240余所全日制本科院校和80余所经教育部批准的民办院校设有4年制本科相关专业,每年招收3万人,另外还有460所专科院校每年招收1万人。且研究生的每年招生已近万人,占本科毕业生的1/3,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的完整专业教育体制相当成熟。我们认为生源是办学最基础的条件和理由,其次便要考虑学生就业,因为当前的就业也会影响将来的招生。总体上电气专业的招生和就业都在所属学校中位居前列,但我们的问题是本院本专业毕业生的对口就业率不高,这里说的对口不好主要是指就业层次低的同学比例较大。由于专业竞争能力不高,较难拿到所期望的工作职位和待遇,因此便有相当部分同学只好改行从事某种本专业性质较弱的其它工作。本专业的就业领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在各类传统企业中从事电气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技术改造,如担任设备动力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车间设备技术员和电气设备维护人员,以及其它生产过程的运行人员。2.在自动化公司中从事项目开发和售后服务,如项目工程师和施工技术员、调试人员、售后工程师和项目经理。3.在中小微企业中研发、生产电子和电气产品,如从事产品设计和工艺的工程技术人员、生产线技术负责人或骨干、测试工程师、元件工程师、售后服务工程师等。4.在相关领域中从事公务员、教师、文秘、管理、经营、销售和运行等工作。为了应聘这些职业,除了需要掌握必要的文化素质,还要接受基本电工理论和电工技能的训练,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制作、调试和PCB的设计方法,需要熟悉计算机的软、硬件基本技能(包括单片机应用技能和PC软件的应用方法),同时要求掌握PLC和工控设备组建、运行、调试和设计的基本方法,了解和熟悉某些测控、电力电子和电气传动的典型系统。为了适应本专业宽口径的就业特点,强调一专多能、可上可下(多次就业),以及适应现代科技发展和生产方式的学习方法。

二、课程体系和能力指标

本专业将整个教学分为入门、课程和实训3个阶段。为使学生尽快安全入门专业,将编程类计算机课程尽量前移,同时专设入门课及其分组实践课培养学习骨干,并以电子技术和单片机为主要内容开展课内外科技创新活动,试图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重视英语和数学知识的运用;实训则作为顶层学习的出口,分为嵌控、工控、测控和电控(电力电子与传动)4组,分别进行典型系统的综合实训、毕设和基本能力的培训验收,并倒逼传统课程的改革;而目前传统课程则尽量尊重国家电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各任课教师的不同改革举措,以不同方式反复地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和职业基础,以及适于现代社会的学习方式方法。考虑我们学生应聘职位的入门性和实用性,而非领域专家的实际情况,本专业写入大纲的基本能力指标暂定如下:1.熟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行业,回答基本理论和安全用电的应知常识100题。2.自选原理图分析,鉴别主要电路和元件,展示电路板的装、焊、拆、调、测能力。3.简单功能电路板的原理图和PCB设计能力,展示自选中英文元件资料的阅读能力。4.继电器和PLC等工控系统的梯形图设计能力,自选示例,并说明电气设备的安装、配线要点。5.自选单片机最小系统或应用系统,展示电路设计和编程能力,说明调试方法。6.展示基本测试仪器和软件工具的使用能力,阐述自选测试任务的工作过程。7.说明自选典型电力电子、电气传动产品设备或测控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展示综合分析能力。

三、本专业为完成应用型人才能力指标的具体措施

为了响应学院加强企业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号召,我们先后在齐齐哈尔二机床、省自动化所和汇业集团等单位合作建立实习基地和科研合作关系。也与其它一些公办民办单位进行了一些合作探讨。如今,我们计划一面尽快积极提高师生的实践能力,另一面积极发动师生继续探索适宜的企业、内容和合作方式,并重点探讨:(1)以平房工业园区为重点,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寻找合适目标。(2)重点寻访工业机器人、电磁测量和信息处理协会、电控焊接设备、LED和光伏发电、智能电网和智能家居等领域的行业需求、就业渠道和合作伙伴。(3)探索聘请校内外各层次专家参与实践基地建设的方式和方法。

总结

本文阐述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实施措施以及个人想法。具体通过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实践教学和实验室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与尝试,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充分肯定。

参考文献:

[1]王晓刚,王清,刘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改革探索.中国电力教育[J],2014,(1):132-134.

[2]韩力,肖冬萍等.电气工程本科人才分类培养.电气电子教学学报[J].2013,(35):13-14.

[3]熊怡.我国高等工程教育通过认证的电气工程专业概况.中国电力教育,2013,No.27,28-34.

篇6

一、引言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可以使学生建立机电产品的一体化设计思想,把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机械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且能运用所学知识对机电一体化产品进行分析或设计,使学生具备解决生产过程中机电设备的运行、管理、维护和改造等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这门课程既涉及理论知识的学习,又强调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因此非常适合运用案例教学法。通过设计合适的教学案例及实训教学装置来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分析、理解案例中所包含的多学科问题和相关技术,采取即学即用、理论与实践无缝对接的教学方法,掌握案例中的科学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工程实践能力,形成一个为解决问题学习,带着任务探索实践的学习氛围,最终达到教学目标。学生通过自导引小车案例,完成从机械本体设计、装配、电控系统搭建、程序框图及程序代码编写的全部过程,培养学生设计、调试及研发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

二、自导引小车案例教学内容设置

1.理论教学内容。自导引小车是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的典型车间自动设备,此系统从单片机控制系统硬件及运动轨迹算法、软件编程等方面锻炼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自导引小车理论教学内容包括:介绍自导引小车简介及应用场合;自导引小车的工作原理;导引方式分类;路径规划;单片机控制系统;直流电机脉宽调速知识及实现方法;轨迹识别传感器原理及应用;双电机驱动行驶系统策略分析;Keil C单片机软件编程及调试。讲授时与案例相关的内容重点讲解,将已经学过的分散知识融合到一个案例,让学生体会到所学知识之间联系,对机电一体化的五大组成部分有更加明确的认识,掌握该实际工程应用中所涉及的内容和设计方法,实现系统地运用所学知识指导实际工程的目的。

2.工程实训内容。自导引小车案例实际操作环节为4周时间。在这4周中,首先完成机械结构设计;利用Proteus进行自导引小车控制系统硬件原理图设计和软件仿真;进行自导引小车运动轨迹设计;在采购来的电子元件和自制的一些零部件的基础上,组装自制自导引小车模型和搭建电路板实物;利用Keil C编程软件进行控制系统软件程序开发;自导引小车设备循迹、调试、运行等主要环节。(1)自导引小车机械系统设计,包括传动系统、转向系统。要求:自导引小车模型载重50kg。(2)自导引小车控制系统设计。主要电气元件包括:AT89C系列单片机、直流电机、直流电机驱动器、循迹元件、避障元件等外围芯片。(3)控制系统软件程序开发。要求实现按照预设轨迹运动并能实现调速。(4)自导引小车系统调试。上述四部分内容基本控制在每周完成一项内容,各项任务完成之后,总结并整理相关资料。

三、案例实施过程中注意事项

案例教学的目标是否实现,主要依赖两方面:(1)教师指导作用的实现;(2)学生自身重视程度。鉴于上述两点,笔者认为在进行自导引小车案例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充分了解学生的动向。这个案例学生积极性比较高,但是忽略控制知识要求较高,机械结构也要兼顾的特点。教师要了解并根据这情况,从内容设置上要强调机械部分的重要性,在控制电路原理上要多提高,不能只满足小车能跑起来的外在现象,对于深层次的理论知识也要掌握,这样才算真正学懂单片机控制的机电一体化系统。

2.充分发挥学生之间的带动作用。在案例实施过程中,教师每天到场进行指导。但是大部分时间学生之间的交流更方便,学生在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学生之间互相切磋问询更能提高学习的效率和兴趣。出现共性问题时,教师要进行指导。学生还自发建立了QQ群,有问题都可以在群里商量讨论,教师也可以参与到其中。学生在整个案例实施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的互动交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

3.严格把关考核环节。这一案例教学是在本科生教育中应用的,学生人数较多,鉴于案例实训资源有限,学生分组进行,一组学生共用一套实训设备,共同完成整个设计任务。因此,教师要严把考核环节,在案例实施过程中,通过平时考勤、观察,最后,了解每个学生学习动手情况,根据学生承担的任务内容进行答辩提问,以杜绝学生没有认真参与现象的出现。最终目的是要让选择这一案例的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四、自导引小车案例考核方法

由于教学分理论与实践两个部分内容,因此考核方式将分为笔试试卷和工程实训两个部分。其中,笔试考核部分,本案例理论知识考核占《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试卷总分数的20%;工程实训部分分组完成,每组需要完成以下内容:(1)案例设计说明书1份;(2)机械结构三维模型图1张(电子版),二维设计装配图1张及主要零件图;(3)电气系统原理图1张;(4)程序框图及程序清单;(5)演示视频。每项内容占20分,工程实训总分数为100分。最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答辩,以设备能够调试运行为通过主要指标,同时对每个人对设备的总体方案和主要内容进行陈述,对其负责的部分内容进行答辩询问,回答问题完整且正确才算通过。这个可以督促每个人认真训练,达到培养其工程实践能力的目的。

五、案例教学实施效果分析

案例教学在机械2012级、2013级机电方向本科生中进行,《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共40学时理论教学,共讲述5个案例,该案例占6个学时。教师通过积极备课,完善自导引小车案例教学内容。理论教学多以图片和视频形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有更直观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从实践效果看,效果比以往单纯文字讲述要好很多。自导引小车案例工程实训共有20名学生选择该案例。20名?W生分成4组,每一组都动手装配调试一套自导引小车设计和工程实训过程,每一组的设计方案要求和参数不一样,小车所行走的轨迹不一样,最后提交要求的全部资料。通过对本次工程实训教学实施过程的观察和思考,结合学生的实际实施情况和最后答辩考核情况,效果分析如下。

1.对于自导引小车机械系统设计任务,实训装置是小车模型,机械结构较简单,要求学生根据工厂使用的自导引小车,增加机械结构的强度进行结构设计计算,进行三维图、二维图、零件图的绘制。该环节主要训练学生机械结构设计、计算校核关键部件以及?C械制图能力。由于学生进行过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对于机械图具有较好的基础,比较容易完成。主要是要学习三维软件的使用。同学们根据未来各自希望从事的专业,选取了不同的三维软件来进行制图。

2.对于电气控制系统设计任务。学生们对实际电气控制系统和电气元件了解有限,前续课程缺乏电气控制系统的课程设计,学生通过自学所用开发软件Proteus和编程软件Keil C,掌握了实际工程中电路原理图设计,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通过硬件电路图的实物实现环节训练了学生线路板的印刷、实物连线及硬件系统检测能力。从效果来看,学生们在实训过程中掌握了控制系统硬件原理图及其电气元件,了解了实际工程中的接线方法,加深了对机电一体化控制系统的认识,培养了他们运用已学知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

篇7

(一)依据典型职业活动调研分析,确立课程目标

根据调研分析,明确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范围有三个专门化方向,分别是工业电气控制技术专门化、工业企业变配电技术专门化和电梯电气技术专门化。通过开展企业专题调研,确定这三个专门化方向对应的典型职业活动。针对典型职业活动的职业特征,工作过程、工作岗位、工作对象、工具、工作方法、劳动组织、工作要求及职业资格标准等八个方面对职业活动进行系统分析和描述。依据典型职业活动分析和描述,将职业必备知识和技能进行整合,确立《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训练》课程的目标要求: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定理,了解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能识读简单电路图和电气装配图;会正确使用常用电工工具与仪器仪表;能识别和检测常用电路元器件;能处理电路中的简单故障;掌握电工技能实训的安全操作规范;具有资料查阅和信息处理能力,具有一定的交流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创新精神与团队合作精神;培养节能环保、产品质量等意识。

(二)依据课程目标,规划课程内容

根据课程目标规划课程内容,包括:电工实训室的认识与安全用电;直流电路的基础知识与技能训练;单相交流电路的基础知识与技能训练;三相交流电路的基础知识与技能训练。上述四部分中的每项训练都是由若干个学习任务组成。

(三)依据课程目标和内容,确定考核标准

根据《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训练》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依据典型职业活动的要求和职业标准确定课程的考核标准:正确识读简单电路图和电气装配图;正确计算电路的基本物理量;正确使用常用电工工具和仪表,正确调试常用电工实验实训仪器设备;会依据电路图正确接线和检查线路,能正确分析和排除线路中的简单故障;会调试测量电路,正确测量电压、电流和元件参数;按要求独立写出实验实训报告,正确处理数据,分析实验实训结果,得出结论;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爱护实验实训设备;工作现场达到5S标准。

二、《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

(一)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与编排学习单元

1.设计思路

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依据学生就业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以及课程性质,选择实现课程目标的载体,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分解为若干个学习单元,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重新构建课程结构和知识序列。

2.载体的选择

载体的选择应该能承载该工作过程所需要的全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对《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训练》课程进行学习单元设计时,选择实现课程目标的三个载体,即MF-47型万用表、荧光灯电路和三相异步电动机,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分解为三个学习单元:MF-47型万用表的组装,荧光灯电路的装配,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连接、检测与运行。每个学习单元都包含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具有可见的工作成果。各学习单元的内容编排与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

3.各个学习单元之间的关系

从知识层面来讲,学习单元1、2、3之间是从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递进关系。从知识的关联性来讲,学习单元1是整个课程的基础,要为学习单元2、3作铺垫,而单元3又涵盖单元1、2的内容,单元2也涵盖了单元1的内容,因此三个学习单元之间具有包容关系。从三个学习单元完成的学习任务来讲,三个任务相互独立,没有明显的关联性,因此三个学习单元又具有并列关系。在进行学习单元设计的同时,还要依据课程目标制定各学习单元的教学目标。学习单元的教学目标是对课程目标的分解和细化,通过各学习单元的教学,实现课程整体目标。

(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工作项目与任务

在进行教学实施前要将每个学习单元的教学内容按照“理实一体化”的课程理念进行设计。如MF-47型万用表的组装学习单元教学设计,首先按照万用表的生产工艺流程设计工作项目,再将每个工作项目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学习规律分解成若干个工作任务,并将知识和技能融入每项任务之中,使学生通过具体项目或任务的学习,获得相关知识、技能、情感和态度等。按照万用表的生产工艺流程设计的工作项目流程为:参观电工实训室安全用电操作识读万用表的原理电路材料的领取、清点与检测绘制装配接线图焊接、装配检测、调试,具体内容见表4所示。

(三)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发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是根据学习单元教学需求提出的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支撑性材料,包括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硬件资源主要是电工实训室的实训设备和相关配置,这些资源大部分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拥有。软件资源分为教师使用资源和学生使用资源,教师使用资源又称教学项目实施方案,主要内容包括教学项目实施方案首页、专业技术基础知识及实施、工作实践内容及实施和评价内容及要求。学生使用资源又称学习集,包括专业技术基础知识、学习页、工作页和评价表。《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训练》课程采用小班授课,每班24人左右。电工实训室配置14个实训台,每个实训台两个工位,每个学生一个工位。为确保安全,每个实训台台面及周围地面上都铺有绝缘橡胶。除此之外,实训室还配备有仪表柜、设备柜、工具柜、材料柜和工装柜。在教学环境的设计上,结合学习单元的内容,注重引进企业文化。在实训室的墙面上,分别有实训室规则、实验实训须知、学习单元一览表、学习单元考核表、5S概念挂板,真正做到教学环境及实训设备的配置与企业的工作场景、工作岗位要求相一致,创建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职业情境。

(四)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法

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行动导向教学法,教学过程由体现生产或工作过程特征的“明确任务收集信息制订计划进行决策组织实施过程检查结果评价”7个环节组成。7个环节的主要任务:第一,明确任务。教师布置学习任务,明确学习目标与要求;学生理解任务,把握任务完成的满意度指标和学习目标。第二,收集信息。教师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料,对完成学习任务所涉及的知识、技能做必要的补充;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企业工作任务的现场实施与管理,补充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第三,制订计划。学生之间交流对工作任务的认识,讨论任务及分析相关知识、技能和态度,初步制订工作计划。第四,进行决策。教师参与、指导学生对工作计划进行修订,及时并作出相应的调整。第五,组织实施。学生按照工作计划完成任务;教师负责组织、监督、咨询、指导等。第六,过程检查。学生按照工作计划阶段拟定的检查项目逐一进行检查。第七,结果评价。学生汇报总结,上交任务实施报告,进行汇报等;教师对学生、团队进行评价,学生自评与互评,指出任务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篇8

关键词:高职;电气自动化;教学资源库

作者简介:邓小龙(1972-),男,江西鄱阳人,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系,副教授;陆锦军(1964-),男,江苏南通人,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江苏 无锡 214153)

基金项目:本文系学院重点支持教改课题“自动化专业群共享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研究”(课题编号:2009440004)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3-0186-03

目前,信息社会的迅速发展极大促进了教育信息化。教育现代化和教育信息化是教育面向信息社会的必然结果,教学资源库建设是信息社会和信息教育发展的必然。[1]

高职教学资源库建设是高职院校的共同需求。通过高职教学资源库建设,可以探讨人才培养的共同教育规律,制订类似的人才培养方案,消除地区的差异和发展不平衡,共享优质教学资源。

当前,各高职院校建设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大多各自为战,建设途径和方法不尽相同,建设的标准和评价体系也不尽完善。[2]因而,有必要明确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意义和目的,剖析当前建设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的现状及不足,同时结合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情况,探索和实践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内容和途径,给广大参与专业资源库的建设者一些思索、借鉴和参考。

一、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意义

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资源库总体建设目标为:对示范性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建设成果整合,面向国家发展战略的要求,满足高技能人才培养、企业培训和社会多样化学习需求,提供大量的优质资源和先进的高职教育理念,建成具有先进的技术、丰富的资源、快捷的应用、规范管理的共享型、开放性的专业教学资源库,并体现中国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教育教学特色和水平。[3]

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需要满足环境、行业及职业需求,实现学生、教师等广泛共享。教学资源库的建立,不仅使学生能够自主和探究学习,同时为教师和社会学习者提供教学和交流的平台。通过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将社会相关领域、行业企业及相关院校的优质资源进行收集及整合,打造高职专业交流和服务平台,建设技能鉴定与培训、社会服务与教科研成果推广、信息收集、传播和管理等多项功能。专业教学资源库的有效建设可以有利于校际之间增加交流,相互借鉴,共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利于加强校企合作,增强学校社会服务能力,满足企业对高职人才培养需求,实现校企双赢;有利于改革教学内容,提供优化的教学环境,丰富教学模式和方法;有利于创造数字化的学习环境,支持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等。所以,教学资源库建设已成为各校教育现代化和信息化和教育教学改革的着重点。

二、教学资源库建设中的不足

目前,各专业教学资源库不断建立和完善,教学资源建设也更加规范,但教学资源库建设中还存在以下不足:

1.硬件平台建设投入不足,资源内容建设不够

硬件平台的构建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如需购买高性能中心资源服务器、存储磁盘阵列和专业资源服务器,以实现网络型颁布式存储与管理和备份。资源建设内容质量不够高,有些资源库仅是教案、试题等素材的简单堆积,部分素材资源教学性不够强,微课、网络课程覆盖面较小,互动性不强。虚拟现实仿真技术、动画等现代数字化资源不多。用户界面及相应导航普遍单一化,资源导航系统功能不强,检索系统不够快捷准确。有些资源库架构不合理,主要功能缺失或实现较差。

2.资源库建设缺乏规范性

目前,资源库建设大都无序发展,缺少统一的建设标准和准则,各合作院校子项目的建设质量、进度参差不齐,资源接口大多不一致。目前,各个院校在进行专业教学资源库时,也缺乏顶层设计和统一的资源建设标准。教学资源大多是网上收集、购买、与企业合作开发或者教师个人制作等途径而获取。搜集的网络资源的一致性和兼容性大多难以保证。购买的软件产品大多支持平台不一样,内部结构和接口也不一样,兼容性差。在没有标准化规范的严格要求下,难以保证校企合作开发和教师个人自己开发的教学资源的兼容性。这些都导致不同的资源难以有效整合。

3.有效的质量评价体系缺乏

在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和使用中,对教学资源库进行恰当的评价有利于资源库的改进和完善。评价体系包括评价主体、评价对象和方法、评价工具以及评价环境等。[4]对教学资源库进行正确性和有效性评价是一项复杂繁琐的工作。目前,实用有效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还欠缺,很难对所建资源库的实际应用价值进行恰如其分的判断,使得教学资源质量良莠不齐。所以,建立一套完善实用的评价标准的评价体系是关键。

4.企业参与力度不够

在高职院校资源库建设中,没有充分调动企业积极参与,企业需求在资源建设内容中未得到充分体现。如企业生产项目和案例缺乏,行业发展趋势、技术发展趋势和最新工艺等信息缺少,行业企业标准、岗位工种和相关的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缺少等。

三、教学资源库建设内容

教学资源库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专业中心、课程中心、虚拟训练中、培训论证中心等,内容框架如图1所示。

1.专业中心

专业中心主要包括专业调研报告、职业岗位分析和资格标准、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进程等教学档案。专业中心建设目标是深入调研不同企业和高职院校,分析人才从业岗位需求,根据职业岗位(群)的职业技能要求,对人才培养目标准确定位,精心设计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体现高职教育共同特征,突显专业个性特色,并根据相关的国家、行业职业资格标准,制订科学合理的突出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高职课程体系。建设内容具体包括:专业介绍:职业面向、生源状况、就业情况、培养目标、专业发展及特色。专业调研报告:专业人才需求状况、企业需求的专业人才规格、专业定位、岗位分析和工作任务、职业资格要求、调研计划、分析与总结。岗位技能标准:职业岗位所覆盖的技能标准。专业规范:专业发展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就业岗位分析、培养目标及规格、教育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实施指导性方案、专业基本条件保障。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名称、招生对象与学制、培养目标、毕业生从业岗位分析、课程体系设置、实训条件与师资要求、课程体系设置、教学进程安排、毕业标准等。课程体系:课程模块的系统设计、主要课程介绍。说专业:专业负责人说专业视频、讲稿、PPT。特色建设:介绍专业特色及建设典型案例。企业资源建设:主要包括企业产品技术文档、各类行业企业标准、企业解决方案等。提供行业企业技术标准、产品标准、行业法规、工艺流程、操作规范,供查阅和学习。提供行业主要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和企业解决方案。

2.课程中心

建设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构建以职业专项技能、专业核心课程为主的项目化课程改革的专业课程库,包括网络课程和微课等。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分为职业基础、专业技能和综合及拓展等模块课程,如图2所示。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课程标准: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工作任务和课程目标、教学内容、课程实施条件与教学方法、教学评价、考核要求。提供普适性课程标准建设框架、个性化课程标准设计、模块化的课程组合。教学设计: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教学仪器与工具的使用、学习任务的设计、教学资源的组织,多媒体课件的准备及板书设计等。课程负责人说课:课程负责人说课视频、讲稿、PPT。教学课件:针对各类学习用户开发各学习单元的教学课件。核心技能训练指导与考核:开发实训项目,编制实训指导书,制订考核标准。习题、试题:为各类学习用户进行训练和测试提供练习题与测试题。工程案例:收集来自现场的工程案例,为各教学单元的教学设计与实施提供帮助。教师手册和学生手册:教学项目设计、教学任务书、决策单、计划单、教学过程设计、评价表、成果表。

3.虚拟训练中心

虚拟现实技术营造的环境逼真形象,使学生好似身临其境,能够自主和交互学习,学生学习兴趣和效率将大大提高,从而加速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在虚拟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虚拟场景下进行虚拟实训,沉浸和交互于虚拟车间,能间接感受工作环境。虚拟实训系统可以让学生在网上任何时候访问虚拟车间、任意操练各种实训,不需要实际的实训场所,可以全方位地观察设备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可以连续或者间断性完成实训任务,实训效果可以马上得到检验,也不需要考虑实际实训的安全性问题。

虚拟实训没有空间和时间限制,可以节省实训成本,避免实训设备的损坏,而且可以不断调整和更新虚拟教学设备和教学内容。因而,虚拟训练中心是教学资源库开发的重点及难点。虚拟训练中心的开发需要专业公司的积极参与。经过校企共同合作开发,提供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丰富生动的PLC系统综合调试、电子技术应用、电气设备安装与调试、机床电气故障诊断与维修等虚拟实训资源库。

4.培训认证中心

培训认证中心包括培训资源库、职业资格鉴定库、技能比赛等三部分。

(1)培训资源库。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岗位培训为目标,与岗位职业资格相对应,建设专业能力培训包以及能力指导及评价系统,为学生就业、技术提升及企业员工培训提供平台。培训包主要包含职业能力评测系统、培训方案和测试系统。首先依据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对参与培训的学员进行培训前的职业能力测评,了解参与培训人员的知识、能力水平,为学习者选择符合自身情况的培训包提供依据。然后,根据能力测评的结果,按参与培训学员的知识、能力水平制订相应的学习计划,指导学生按计划完成学习任务,解答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提供全面的学习帮助。最后,通过在线测试功能,检验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对学员的学习效果进行全面的评价。

(2)职业资格鉴定库。将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与电气自动化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能力相结合,提供既满足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能力要求又符合职业资格标准的教学资源,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完成维修电工中高级,可编程序设计师中高级、Autocad,电子CAD、数控车工等工种职业资格鉴定培训资源包,包括职业标准、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培训方案、培训环境、考务指南、样题库、测评系统等内容。

(3)技能比赛资源库。职业技能比赛引导教育教学改革,推动校企深度融合,实现校企共同培育人才,多层次、多元化培养拔尖人才和应用型创新人才,主要包括:比赛题库、比赛视频、比赛技术文档、比赛场地准备和模拟赛场等。

5.导航、搜索和交流平台

导航和搜索平台:为使用者提供资源的导航和多种检索功能,帮助快速定位查找所需资料,如教学单元导航、虚拟实训导航、专业导航、课件搜索等。

交流平台:提供教育教学论坛、BBS服务、邮件服务,进行信息、教学交流、资源共享和下载,实现网络教学辅导,在线或离线网上交流等。

在建设教学资源库内容时,多媒体素材是教学信息传递的最基本的素材建设单元,主要包括文本类素材、图形类素材、音频类素材、视频类素材、动画类素材五大类素材库。[4]

四、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思考

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复杂而艰巨,在建设教学资源库过程中还需要做到:

1.做好统筹规划

细化资源建设的具体内容,分层次逐步建设。教学资源库建设应首先从专业群中省级以上示范专业和特色专业着手,建设相对成熟后,引领示范,然后逐渐辐射到专业群中的其他专业,不能一开始就全面铺开。

2.确定标准

为了资源质量得到保证,应根据实际需要,明确资源建设的标准,可参照适用于教育资源开发、应用和管理等领域的CELTS-41标准;[5]素材资源应严格按照国家高职教学资源库建设要求与技术标准进行开发改造。

3.普适共享,个性定制服务

为兼顾资源库建设的示范引领和区域适应二者之间的关系,资源库建设应能符合不同院校和不同个体的学习需求,满足不同区域和不同行业的特点,发挥其个性化的学习功能,基于用户需求系统设计专业教学体系。资源库建设既要凸现专业特色,体现高职特点,同时也与地方经济特点相结合,要同时服务地方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共性与个性相结合。

4.加强开放和共享

实施校校合作、校企合作等多种形式共建共享教学资源库。通过企业和学校的参与和使用教学资源库,建立反馈和沟通的途径,从而对教学资源库进行实用有效的评价,并改进和完善所建资源库。

5.加强制度保障,重视团队建设

首先,院校需足够重视,建立各级激励机制和相关保障制度提高教师积极性以及重点倾斜投入建设资金。同时发挥教师主体的优势,提升主体意识,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带头参与,调动广大一线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重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作用,强化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训,同时也注重发挥学生在教学资源库建设中的作用。

五、结语

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既能实现校内、校际共享教学资源,同时又能满足地方经济、行业企业及专业需要。按照共同建设共同享用,特色示范专业先行,逐步过渡更新,普适共享和个性特色相结合等原则,建设代表我国高职教育专业水平、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教学资源库已成为大势所趋和高职信息化教学改革的重点。

教学资源库建设工作繁重而杂,必须首先做好顶层设计,统筹规划,随后分步实施。教学资源库建设可采用多种合作方式,如政、行、企、校多元合作,将各方优质资源进行整合。同时增加资金投入和硬件平台建设,制订好激励机制和保障制度,充分调动全校师生的积极性,通力合作,将教学资源库建设成为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与培训、虚拟训练及竞赛等多种功能的交流服务平台,真正带动全国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内涵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室等建设,引领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的创新。

参考文献:

[1]王希英,刘洋大川.高职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实践探索[J].职业技术,2011,134(10):21-22.

[2]赵佩华,眭碧霞.示范性高职院校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J],2009,10(147):58-59.

[3]高文杰.基于共享视域的高职校本教学资源库建设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1,32(20):34-37.

[4]潘琼.论高校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原则、内容与技术选择[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2):66-69.

篇9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工厂电气控制技术;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2-0068-02

一、项目教学法简介

所谓项目教学法,指的是师生共同通过一个具体的、与日后工作环境非常类似的“项目”进行教学,并通过项目的实施得到一个具体的具有一定实用价值的产品。它的实施需要经过“确定项目任务、制定计划、实施计划、项目评估、归档或结果应用”等五个步骤来完成。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它主张先练后讲,先学后教,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学生唱“主角”,而老师转为“配角”,实现了教师与学生角色的换位。在项目化教学过程中,学生要根据项目的任务去制定计划、获取相关知识与信息、制定具体实施细节、完成项目、检测成果、评价反馈等,学生要去自主的学习新的知识与技能,学习方式由被动式的接受变成主动去探索;与此同时,教师从传统的教学者转变为指导者与管理者,对学生的学习进度安排、学生关系的协调、学生职业技能及职业习惯的养成进行指导和管理。项目教学法在有效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同时,不但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主要的是提高了其动手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及良好的职业素养,大大的缩短了企业需求与学生实际素质的距离,使培养出的学生更受企业的青睐。

二、《工厂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概况

作为电力系统的核心专业课程,《工厂电气控制技术》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电气类专业中的教学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这门课程难度不是很大,但因其知识覆盖面广、实践性强,不但要求学生掌握常用低压电器和电气控制的理论知识,同时还需要具备电气控制装置的安装、布线、调试等实践技能,因此,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按部就班的“先理论后实践”地进行教学,很难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笔者所在学校采用的是汤煊琳主编的《工厂电气控制技术》(项目式教材),该教材摒弃了传统教材“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病,结合目前高职教育“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课改方向,在教材的编排过程中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根据教材具体内容,结合本校实训室的具体情况,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尝试在本校五年制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工厂电气控制技术》专业课上采用项目教学法,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三、项目教学法在工厂供电专业课上的应用

1.确定项目任务。针对五年制中职班学生基础差、自我约束力不足、学习劲头不够的具体情况,参考教材内容及校内实训器材的实际情况,确定以“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运行控制线路板的设计与制作”为具体项目,确保学生在完成项目的同时,掌握断路器、熔断器、接触器、继电器等常用低压电器的基本原理及动作特性,学会使用测电笔、电工钳、万用表、钳形电流表等各种电工工具及电工仪表,并掌握电气原理图路的绘制原则及简单线路的设计工作。

2.分阶段实施项目。第一阶段:项目的开发动员。为了确保项目的顺利完成,在项目开始前,必须告知学生本项目的意义、应完成的具体任务、项目完成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以及项目的开发流程和考核办法等具体内容。在动员的过程中,通过展示案例效果,讲述该项目对其日后就业的影响,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能主动地参与到项目的开发工作中来。第二阶段:学习项目完成所必须的基础知识及技能。要完成本项目,需掌握的知识有:常用低压电器的种类及功能、电工工具及电工仪表的使用、导线的连接与绝缘恢复、电气原理图的绘制、电气控制线路的基本规律和电气装配等。在这一阶段,主要是学习掌握这些知识点及技能,为下一阶段的开发项目模块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以自主学习为主。首先,教师通过具体的操作方法来讲解所要掌握的新知识及技能,随后,学生自己动手练习操作,完成具体项目。例如,导线的连接与绝缘恢复,教师在操作的过程中讲解导线的剥削、连接方式及绝缘带的包缠方法等知识点,教师示范一次后,由学生亲自动手练习。这样,通过在实训室里讲训结合的方式去学习新知识的过程,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明显。阶段考核主要安排在每个模块学习结束时。教师给出完成项目可能会涉及到的模块任务,例如:常用低压电器的识别与检测、拆装与检修及控制线路中的故障检修等,学生根据项目的具体要求去学习,完成后,小组内先自己评估,再由小组间进行比较,最后由教师进行总评。通过师生共同的评估讨论,帮助学生解决处理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找出其优点与不足,为下一阶段的实施打好坚实的基础。第三阶段:根据项目要求将其建设出来。此阶段可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完成:①成立项目开发小组。具体项目的完成,往往需要集体的力量与智慧。教师根据项目的难易程度、所带班级学生的人数及学生的个人能力,以5~6人为一个小组,使其分组完成项目。每个项目小组由其成员选定一个小组长,负责本组成员的任务分配、监督实施等各个方面的工作。②编写项目计划书。项目计划书的编写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计划书样本,解释清楚项目的具体任务、实施步骤及计划书的编写原则和注意事项,指导学生完成该项目计划书的编写。③实施计划,完成项目任务。项目的实施阶段是项目教学法实施的核心环节。在此阶段,教师要及时恰当的给学生以指导,解决学生遇到的具体困难,并督促其按时完成项目任务,达到教学目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定期召开组长会议来了解各个小组的具体进展情况,并适时的给予提醒和指导,保证学生在原定的课时内顺利完成项目任务。

3.项目评估阶段。项目完成后,需对整个过程进行评估。评估方法可采用分组讲解和展示效果的方法,再由学生自我评价和老师总评。自我评价可根据学生所参与项目的完成情况及质量、及个人在项目开发中的参与度、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多少来评判;教师评估不但要总结各个小组的完成情况及完成过程中的思路和技巧,还需要指导学生对项目进行拓展和延伸,使学生在日后的学习工作中能处理类似的问题。

四、应用效果评价

经过教学实践,以“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运行控制线路板的设计与制作”为具体项目,在《工厂电气控制技术》课堂内采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相比于传统教学方法,具有以下优势:教学目的明确,为了完成既定项目,学生必须有目的的进行学习,否则不能完成任务;学生学习兴趣高涨,例如在进行常用低压电器的拆装与检修模块学习时,事先设计出的故障点,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主动去探索新知识;教学效果明显——通过项目的制作,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较深刻,项目完成后,学生具有较强的成就感,对未来的工作跃跃欲试。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学校硬件设施不够完善,教师综合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学过程松散,学生管理难度加大及所需课时量较大等。以上这些问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摸索和改进,力求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汤煊琳.工厂电气控制技术[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2]威廉,H.克伯屈.教学方法原理——教育漫谈[M].王建新,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的几个关键问[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4.

篇10

【关键词】生产实习教学 专业技能

“技工教育,技能为本”,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引导学生在学校学到今后立足社会并可持续发展的专业技能。如何实现这一根本任务?我从事技工教育教学工作十多年来,深刻地认识到专业生产实习教学的合理安排和实施是技工学校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学生获得技能技巧的重要途径。科学、合理地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实习,进行专项技能训练,学生才能由不会操作到会操作,由熟练操作形成技能技巧。

“技能改变人生”是职业教育的基本方针和目标,为了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一方面必须投入人力物力,完善实训车间的建设,为实习教学工作提供了必要的硬件基础。另一方面必须加强生产实习教学工作的研究,探索最佳的教学方法,以求实现实习教学工作效益的最大化。下面,就以电气自动化专业性为例,从实习教学课程内容的设置、实习教学方法的组织两个方面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一、实习教学的内容分配

学生掌握技能需要一个过程,具有阶段性。科学、合理地安排好实习内容是指导学生掌握技能的一个前提。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实习教学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来安排:

(一)基本功操作训练

这是一个技能入门阶段,是对操作技能的认识和形成阶段,主要是训练基本功。这一阶段主要任务是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规范科学操作的习惯。内容以专业的基础训练为主。在教学过程中本着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循序渐进原则进行训练,为下一阶段掌握综合操作打下过硬的基本功。

(二)单项技能训练,鉴定考证

操作技能的培训必须注重基本功训练,但又不能忽视技能的提高。第一学年第二学期到第二学年的实训教学内容以单项技能训练为主。指导教师应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分配给学生的实操训练内容要求要逐步提高难度,与实际应用结合。同时,通过训练使学生专业技能达到中级以上的操作水平,参加中级以上的职业资格技能考核鉴定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

(三)综合操作训练

教是为了不教,要让学生最终独立掌握专业知识,形成应用技能。在学生有了一定的专业基础的前提下,逐步提高其综合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这一工作,一般安排在第三学年。其训练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综合性训练课题。如应用PLC进行电气控制系统改造、矩形波信号产生电路的设计、利用PLC对复杂继电-接触式控制系统的改造等等。二是顶岗实习。学生在不同的岗位上完成实际生产任务,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

二、实习教学的组织

教学要重视教学方法,科学的教学方法,合理使用必要的教学手段,可缩短教学时间,提高实习教学质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实习教学中,我采用“四做”的教学方法,即“看着老师做;老师看着做;老师指导学生做;学生自己做。”

(一)看着老师做

也就是针对刚入门的学生,没有动手操作能力,教师要采用讲解法、示范操作法,边讲解边演示,讲演结合,讲演同步,重点是操作过程的演示。操作动作、操作步骤、操作要点必须详细、准确、易懂,如PLC课程的学习,多数学生对抽象的知识缺乏实际感受,这就要求老师采用多媒体的形式授课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于多媒体教学课堂信息量大,频繁的界面切换容易使人眼花缭乱,学生常常会因此无法集中精神上课。因此,在制作电子教案时,教师必须吃透教材,策划课题的讲演方案;编制简洁、准确性高、可演示性强的电子教案。采用多媒体方式教学,课堂信息量一般比传统方式要多2至3倍,“学生看着老师做“,要让学生看得直观听得明白,除了课件做得好,讲演的方法也很关键。对比较抽象的概念,可给学生做个实例,让学生亲眼看到这些抽象概念在实际中是如何应用的,加深感性认识;要多讲有代表性例题,用一些实例演示,让学生记清楚。

“学生看着老师 ”,可以直观、具体、形象、生动地进行学习,并逐步明白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做而不那样做,为下一步自己动手操作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与技术操作准备。

(二)老师看着做

观察示范操作后,学生进行模仿练习。在老师允许和指导下,学生动手操作,实习指导教师进行提示操作。学生常常在教师讲解和示范时听明白了,看明白了,甚至也记住了,可是一接触实际问题,就不知所措,出现不会应用理论指导实践等各种问题,教师在讲解操作演示后,要抽部分学生上来试操作,老师和其它学生一起观察部分学生试操作,鼓励、启发学生找问题,和学生共同分析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及该注意的事项,最后让学生自己进行对比、归纳、总结演示的过程及结果。

“老师看着做”,这个授课环节,可以现场看到教学效果及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听课效果。

(三)老师指导学生做

“教师指导学生做”与“教师看着做”的区别在于后者是老师对课题讲解演示后学生现场试着做;前者是学生基本会操作但还不能独立做时,生产实习指导教师安排学生实地训练,进行巡回指导。通常采用指导操作训练法,进行巡回指导。

电气自动化专业开设的很多课程实践性都很强,很多内容的教学都必须通过实践操作才能完全掌握。如果老师的指导工作没做好,学生遇到的实际操作问题得不到解答,结果一节实操课下来什么都完成不了,时间久了,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所以在实操中老师必须指导到位,采用集体指导和个别指导方法,重点对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指导:一是在实习中有了一些感性知识和经验,需要综合提练,进一步加深知识;二是在实习中发现学生存在的倾向性问题,理论上的或操作上遇到的难点,或学生容易忽视、容易出错的地方,需要教师及时进行实习现场指导和帮助。此外,实习教师还要加强文明、安全、规范操作教育,帮助学生养成文明操作习惯。

(四)学生自己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