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实训个人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7 07:07: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项目实训个人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根据国内外现状的分析与高职院校教改和课程项目化的发展方向,实训教学将朝向“课程融通贯穿式实习”的实践教学模式发展。所谓的“课程融通贯穿式实习”,就是将实践教学时间分解到每个学期,让高职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不间断地轮流接触完整的实践项目进行实习。而在第一学期实行的课程联动实训项目,正是契合了本专业的办学特色与目标,并运用“课程融通贯穿式实习”的实践教学模式,打破以往的单课程实训和学期末的实训方法,使教学与实训相结合,集整合资源,互相配合互相补充,联动实训。不仅可以把学期内各专业课程联系起来,也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各专业课的优势,集《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的“采访与写作”技能、《非线性编辑》的“后期制作”技能、《视听语言》的“拍摄与构图”技能,使学生利用各门课程所学的专业内容,融合于实践,完成在学期中期的“校运会”采、写、编、播实训项目,课程与课程相连接,更好地锻炼学生实践与应用的能力,更扎实的融会贯通专业课所学的知识,并培养传媒学生活泼大胆的个性与团队合作的精神。
【项目内容】
学生任务:
全班分为十个小组,完成“校运会”采访与新闻稿写作
另外从班级里抽出14名学生分为两个小组完成“校运会”主题新闻视频
完成采访稿
在运动会现场进行拍摄(照片用于新闻稿中,视频用于视频新闻中)
完成后期剪辑
撰写“校运会”新闻稿
老师任务:
组织学生选题与分组
参与学生前期讨论会,从学生谈的想法中提示问题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指导学生完成任务,并渗入教学内容
对学生完成的新闻稿和新闻视频进行点评,并给予建议,评出优胜组
项目组指导老师总结会议,并完成总结报告
【目标】
本学期为大一第一学期,让学生很快进入状态,明确自己所选专业以及所学内容涉及的工作范围与职责,强调实操性。
与多门同期专业课程配合,更好地完善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果,符合本专业行业就业要求。
学生积极参与,分工责任到个人,增强学生的工作责任感并锻炼学生的工作实操能力。
完成学生进入大学的第一个专业作品,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实践自己所学的知识。
老师可以从此项目发现每个同学的特长与不足之处以及考察课堂教学的效果,从而用正确有效的教学方法,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此次课程联动实训项目能促进教师合作开展实践项目,对提高教学水平有明显推动作用。
【预期成果】
两个“校运会”主题新闻视频
“校运会”新闻稿作为本学期个人期中考试成绩
学生的小组“课程联动实训总结”及老师的“课程联动实训项目报告”
【成果总结】
本次实训活动学生的积极性都被成功的调动了起来,同时发现了几位新闻敏感度高,反应快的学生,也发现了几位擅长做后期制作的学生和擅长拍摄的学生,还发现了一些同学的不足之处,这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给教师提供了很丰富的个人资料。在新闻采访的过程中也发现学生存在的一些实践性的问题,比如在面对一场充满新闻的运动会现场时,不知道该把重点抓哪里,怎么做新闻的取舍。而实践当中学生也发现了“怎么问?问什么?”要做出事前的采访稿大纲并确立新闻主题,在实际采访背景下随机应变,发现新闻点,抓住新闻点,挖掘好的新闻。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为了避免采访问题落入“俗套”而过多在乎问题华不华丽,反而在他们绞尽脑汁想出采访问题后,却得不到想要的回答。因此每个小组重新确立了新闻主题,并为新的主题制定了拍摄方案,重新拟草了采访提纲。后面的采访过程就顺利多了,学生对摄像机的紧张感也减少了,问题更丰富了,也抓到了新闻人物与主题亮点。
篇2
关键词:中职学校实训课项目教学
根据社会发展和需要,中等职业院校要把学生培养成实用型、应用型人才,必须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通过实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水平,最终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并为学生以后的就业打下良好基础。因此,下大力气认真上好实训课,提高学生技能水平,是中职学校加快发展的关键。下面笔者结合电工专业的实际情况,谈一谈对上好电工专业实训课的看法。
一、安全原则
电工实训课有很大的危险性。电工专业实训由于其专业性质的特殊性,学生常需要处在交流220V/380V的强电环境中。学生对电充满好奇,很多学生由于缺乏安全意识或因操作不规范而发生一些意外危险,所以,实训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尤为突出,稍为不慎,便会造成重大教学安全事故。作为实训指导教师,在整个实训过程中,应把安全教育作为不可缺少的教育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听从指挥,规范操作,增强安全意识,在保证人身与财产安全的前提下训练技能,提高水平。
二、备好课
备课力求严谨充分。要上好实训课,就要备好课。备好课是上好实训课的先决条件,也是教学过程实行质量控制的首要环节。备课要按着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技能要求全面考虑,不仅要备教材,备学生、实习操作的各种方法,而且要拟订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案力求从各个方面入手,既扣紧课题内容,又突出讲解重点、难点。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三、组织教学
组织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做好上课前物质和精神上的准备,将所用工具、仪器设备、原材料备好、备齐,按规定要求放置。从教学场景上,使学生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保证实训课顺利进行。组织教学不仅在课程开始阶段进行,而且要贯穿课程始终,维持好实训课的秩序,使学生处于实训的正常状态。
四、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采用项目教学法。所谓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将需要解决的问题或需要完成的任务以项目的形式交给学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个人或小组协作方式,在特定的时间内,按照实际工作的完整程序,共同或分工完成整个项目。
1.项目实施
指导教师事先把所有实训内容分成若干个模块,每个模块又分为若干个实训单元(即由基本知识、基本操作构成的项目)。每个单元就是一个实训项目,项目安排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同时详细地制定出各项目的目标、考核标准和考核方式,以实训任务书的形式打印成册,分发给学生(实训结束后收回)。每次实训课开始时,指导教师给学生布置一个实训项目,并简短地对该实训项目涉及的理论知识进行讲解,提出对该实训项目的目标和要求。然后,学生根据实训项目选取相关的实训器材和设备,按照考核标准进行实训。
在实训过程中,项目是由学生独立完成,还是分组协作完成,教师要根据项目的具体特点来确定。对于比较简单的项目,以学生独立完成较合适;而对于涉及知识面较广、难度较大的项目,则要分组协作完成,一般是4~6人为一个组。学生在共同完成实训项目的过程中,互相学习,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指导教师还应适当地提醒学生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这样,既可避免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面对项目时束手无策,又能避免学生走不必要的弯路。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教师应及时给予指导。
2.项目考核
学生完成每个实训项目后,指导教师根据电工技能等级的标准对学生完成项目情况进行严格考评。对做得比较好的学生,指导教师应给予表扬。这样,在电工考核前的实习中,学生在近期达标欲望的驱动下,实习的能动性和主动性会显著提高。学生每做一步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主动地找老师或同学解决,学到的知识会更扎实,更容易达到实习目标。经过对学生严格的考核,一方面促使学生的操作技能得到提高;另一方面,教师也能通过考核,总结出实习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为进一步改进教学、提高实习效果提供有力依据。
五、实训总结
篇3
[关键词]有机化学;实训考核;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有机化学实训课程是高职化学制药、材料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学生创新能力、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环节,主要培养学生实验操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实验创新设计的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肃认真、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其对学生相关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起着技能储备和规范养成的基础性作用。但目前的有机化学实训课主要采取传统注入式的教学方法,实验课题的选择、实验步骤的制定以及仪器设备的组织准备等全部由负责实验的教师根据实验教材挑选完成,学生几乎都不参与,学生只需在实验时按部就班地进行操作即可,没有想象和思维的空间。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主要依据实训中学生的表现和实训报告质量评判学生的实训成绩,因此未能很好实现机化学实训课程目标。只有充分重视实训教学、进行实训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一、有机化学实训考核普遍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职有机化学实训考核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一)考核内容层级单一。目前的有机化学实训以考核学生的出勤率和撰写实训报告为主,缺乏递进式的设计,考核项目的目标区分度不够,不利于发挥考核对循序渐进教学的牵引作用。基础好的学生会觉得实训内容过于单一,缺乏满足感,学习毫无动力;基础差的学生缺乏自信心,在实训中常常袖手旁观,错失实践机会。
(二)考核指标要素单一。缺乏多要素观测点的融合,例如缺乏文明操作的安全意识;遵纪守时、严肃认真的行为习惯;科学严谨的有机基本操作规范;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等等。有机实训评价指标大多偏向机械性的操作程序,教师很多时候凭印象打分,缺乏明确的考核指标要素,未能与实训目的紧密结合。
(三)考核过程形式单一。有机实训考核缺乏对高职学生的针对性,也没有引入竞赛机制,没有从自主设计和创新提高等角度来激发学生个体思考、团队参与的积极性,从而减弱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实训效果不尽人意。
(四)缺乏考核反馈机制,实训结束后,教师和学生缺乏及时有效的总结交流,实训反馈机制缺失,因此实训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也就得不到及时解决,削弱了教学效果。
其结果是:学生觉得实训内容过于单一,缺乏满足感,学习毫无动力;基础差的学生缺乏自信心,在实训中常常袖手旁观,错失实践机会,成绩也不理想。久而久之,此种传统的实训考核方式减弱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实训效果不佳,不能有效实现有机实训课程的教学目标。
二、构建指标完善、系统科学的“三阶六环”有机实训考核方案
(一)“三阶六环”有机实训考核方案构建的指导原则
1.将竞赛与考核相结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验安全知识考核,以知识竞赛的形式进行;有机化学实训操作技能考核,以技能大比武形式进行;分别设立奖项和奖品,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2.评价主体多元化,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实训成绩的评价主体不再是由教师一人构成,而是由教师、项目组长、学生三者构成。在原有教师对学生考核的基础上增加学生自评、项目组互评以及项目组组长对成员考评等方式。学生的成绩构成由小组得分和个人得分两部分组成,这种考核评价形式表现得更为精细化、人性化和合理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3.对实训考核结果进行总结反馈。通过实训考核分析反馈,让教师找出实训内容和考核方案的问题,改进实训内容和考核方案;让学生发现实训中的问题与不足,相应地调整学习策略和方式方法。
(二)“三阶六环”有机实训考核方案的设计
针对以往有机化学实训考核方面存在的考核内容简单、考核评价主体单一、考核方式单调、考核指标模糊以及缺乏实训反馈机制等与有机实训教学目标不匹配的问题,从“实训安全知识教育一有机化学操作技能练习一有机综合项目实训”三个阶段,以及从“安全知识调查、有机安全知识竞赛、有机操作技能大比武、实训方案设计交流评价、实训实施和成果评价和总结反馈修”等六个环节,构建内容丰富、系统科学(包含知识、技能和创新设计等)的实训考核评价体系。
1.根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教学规律,按照“安全知识教育一基本操作技能练习一知识技能综合应用能力训练”三个层次,将有机化学实训分为“实训安全知识教育一有机化学操作技能练习一有机综合项目实训”三个阶段来实施。实训安全知识教育阶段主要对学生开展实验室安全守则、实验室常见安全标识、有机实验安全操作规程以及实验室安全急救常识等安全知识的教育,以培养学生实训中的安全意识;有机操作技能练习阶段主要让每个学生对有机实验中常用的操作技能(如蒸馏、回流和萃取操作等)进行集中训练,基础好和基础差的学生都能有机会实践操作,从而掌握和熟练这些基本的操作技能。有机综合项目实训阶段,以项目化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师只给出实训题目(如茶叶中咖啡碱的提取与纯化、乙酸正丁酯的合成等),学生分组查找资料独立完成实训方案的设计,各组将实训方案交流修改后,按组进入实验室开展实训,得出实训成果。通过综合项目实训,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培养其知识的获取和应用能力、创新设计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等。
2.按照有机化学实训课程考核涉及的态度、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等多个指标,从“安全知识调查、有机安全知识竞赛、有机操作技能大比武、实训方案设计交流评价、实训实施和成果评价和总结反馈”等六个环节来设计指标丰富、评价方式多样的有机实训考核方案。安全意识调查,主要是对学生的实验室安全守则、实验室常见安全标识等方面实验室安全知识进行调查,了解学生对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有机安全知识竞赛是以竞赛的形式对学生的危险化学试剂的使用和防护、实验室安全守则、有机实验安全操作规程以及实验室常见伤害的急救常识等进行考核。有机操作技能大比武是对有机实验常用的蒸馏、回流和萃取等操作技能按照评分标准进行考核。实训方案设计交流考核主要对学生设计实训方案的知识获取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等能力进行考核,有教师和项目组长一起评分。实训方案实施和成果评价主要对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知识和技能的实践应用能力进行考核,由个人自评、组长评价和教师评价三项构成。通过实训考核分析反馈,及时找出实训内容和考核方案的问题,改进实训内容和考核方案;发现学生实训中的问题与不足。
(三)“三阶六环”有机实训考核成绩评价指标量化表的设计
有机化学实训课程分为“安全知识教育一基本操作技能练习一知识技能综合应用能力训练”三个层次来实施,因此本门课程采取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安全理论知识进行“闭卷考核”(占20%),有机基本操作技能采取“技能操作现场考核”(占30%),有机综合项目实训主要实行“过程性考核”(50%)。从安全知识、操作技能、创新设计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等多个指标,设计安全知识竞赛试卷及标准答案、有机操作技能大比武考评量化表、实训方案设计评价量化表、实训实施和成果质量评价量化表。本课题设计了有机操作技能大比武考评量化表,以常压蒸馏操作和萃取操作两个项目为平台,从加料操作、仪器安装、蒸馏操作、水浴加热沸点凑数、装置拆除、装置效果、其他如保证实验仪器完好、检漏、萃取操作、组分收集、下层检验、其它如萃取过程不得漏液、文明操作十三个考核内容,设计了科学合理的有机操作技能考核评价标准。
篇4
关键词:.NET;实训教学;具体实施;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文章编号:1672-7800(2013)012-0195-03
作者简介:邹珺(1981-),女,硕士,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NET软件开发。
课程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已开设了.NET课程,各院校根据自身人才培养方案及专业设置,开设课程学期、课程大纲、教学内容会有所差异,但基本上涵盖了C#程序设计基础、使用C#开发数据库应用程序、、.NET企业级应用开发等课程。随着软件技术的发展,.NET作为一个跨语言的平台,已成为开发管理信息系统和动态网站的常用工具。软件相关专业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具有扎实的计算机应用理论基础,掌握软件工程领域的前沿技术和软件开发方法,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备较强的软件项目的系统分析、设计、开发和测试能力,能够按照工程化的原则和方法从事软件项目开发和管理的应用型人才,而实训教学是软件相关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占据较大比例的学时。因此,.NET课程实训教学可采用“案例驱动式”的项目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具备从事企业级程序开发所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从事程序开发工作打下基础,并注重渗透思想教育,加强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职业道德观念。
课程实训教学的依据
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一门专业课程并不只是为了学习该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主要是为了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进行灵活应用,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养成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自主学习方式,并注重培养其职业能力、终身学习和可持续性发展能力[1]。
在长期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目前主要采用“案例驱动式”实训教学方法,它是教和学互动的模式。 其基本思路是:以“项目案例”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通过问题、项目导入(实践)学生思考、分析、回答、教师评议、总结(理论)扩展应用(实践)的方式进行,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注重采用“案例驱动式”教学模式进行课程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在程序设计、代码编写等方面的能力,针对课程中的育人因素,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创设和利用各种机会和途径,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情感创新和道德意识以及创业能力[2]。
课程实训教学的实施条件
“案例驱动式”实训教学的目的在于:一方面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课程的原理、方法和技术;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在编码熟练的前提下开发项目案例的能力,因此 “案例驱动式”实训教学的实施条件非常重要。对于实训教学的实施条件主要有5方面:
①该实训过程对于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和一定的应用价值,具有一个轮廓清晰的项目案例说明,并与实践相结合;
②与企业生产过程或实际的商业活动有直接的关系;
③学生有机会独立进行项目案例的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和系统测试等;
④有明确而具体的项目案例成果展示;
⑤具有一定的难度和灵活性,不仅是已有知识、技能的应用,而且还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在一定范围内解决实际问题[3]。
只有满足了上述条件,这个实训教学才能达到一定的效果。
课程实训教学的具体实施
现以《使用C#开发数据库应用程序》课程为例,说明“案例驱动式”实训教学的具体实施情况。
4.1课程定位
《使用C#开发数据库应用程序》以“培养学生开发数据库应用程序的能力,使学生掌握运用C#实现.NET命令行程序、运用C#/WinForms实现.NET 窗口程序、运用 实现数据库应用程序”为教学目标。学生在学习了C#程序设计基础、SQL数据库基础等课程基础上,通过该课程学习,并通过后续顶岗实习等课程的强化,达到课程教学的目标。
4.2实训教学设计理念
在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依据软件设计工作岗位对职业能力的需求,进行课程实训教学内容设计。
4.3实训教学设计思路
(1)以“.NET”为载体,依据IT企业的“软件工程师岗位要求”,确定“开发数据库应用程序”为核心,突出“理论必需,应用为主”,将IT企业中具体的项目案例引入到实训教学中,涵盖等实用技术,在教学内容上体现“学”和“做”的紧密结合,使学生具有从事程序设计、软件开发意识和基本控制技能。
(2)教学过程中,模拟完成企业“项目案例”贯穿整个实训教学过程,将实训内容置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通过问题、项目导入(实践)学生思考、分析、回答、教师评议、总结(理论)扩展应用(实践)的方式进行,使实训内容与工作实际紧密结合。
学生从项目案例中掌握使用窗体控件连接、查询和操作数据库以及DataGridView显示和操作数据库的方法,并在学习过程中积累一定经验,能将实训内容应用于实践,实现工学结合。
(3)教学组织上以学生、教师的角色转变作为切入点,实现真实“工作”和“学习”的紧密结合,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和“企业工作者”负责完成具体任务,在模拟企业工作情景中得到锻炼。教师要成为教学策划和导演,在教学过程中起指导作用。
4.4项目案例的确立
项目案例的确立非常重要,首先,项目要包含全部教学内容并尽可能自然、有机地结合多项知识点;其次,项目的难易度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来确定;最后,项目要被大多数学生喜爱,并可以用某一标准(正确答案、美感等)公平准确地给予评价。当然,不是每个项目都能面面俱到,教师要根据具体的培养方向(掌握新知识、新技能还是培养其他能力或是复习以往知识)来确立最合适的项目。在项目案例开发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技术难题或策略上的问题,这时教师要及时协助学生解决问题。
本课程选择“考试管理系统”项目作为整个实训教学的项目案例,将该项目进行模块化分解,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 并结合该课程的教学目标逐步展开教学,将《使用C#开发数据库应用程序》课程的知识点融合到本项目的各个模块中。该项目容易理解、规模适中,又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学生比较感兴趣。
4.5项目案例的开发
(1)实训环境:计算机实训室,每位学生一台计算机,计算机操作系统为Windows XP,并安装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0和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软件。
(2)学生分组:一般一个班级大约40人左右,3~5人分为一组。学生首先自由分组,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每个小组成员要责任明确,并选择一个沟通能力较强、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担任项目经理,负责小组人员的任务分配、项目进展情况检查和人员协调工作。
(3)实训教学设计:①每个项目组成员依据个人特长进行职能分工,比如,界面设计、代码编写、数据管理、文档撰写,这样可充分调动每位同学的积极性;②教师在为学生讲解项目案例开发的过程、各个阶段产生的文档和项目整体效果等内容后,由学生独立完成项目的开发,如学生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由教师辅助解决,这样可以不断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地巩固知识;③严格按照企业软件开发的流程进行管理,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要求每个阶段、每个项目组必须将自己的工作文档化,这是软件开发人员必须具备的素质;④在项目开发过程中,还要注重团队意识,学生之间要协作,要善于沟通、表达和配合。 每个项目组都有自己的任务,项目组必须上交每个阶段的文档(如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测试文档、验收报告、软件使用说明书等)作为成绩考核的依据。每个阶段召开评审会议,检查技术上是否符合约定的规范,做到分工明确,组织有序,项目经理全程监督和协助;⑤学生在实训结束后,要提交实训报告及软件,教师组成答辩小组,有针对性地对系统中的关键内容提出问题,项目组的学生当场解答。最后,教师根据作品的质量和学生的表现情况给出成绩[4]。
课程实训教学效果分析
通过“案例驱动式”实训教学,学生在丰富自己实践经验的同时,也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项目完成过程是学生不断进行探索钻研的过程,在实训过程中,始终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指导思想,让学生通过具体的项目化实训,不仅巩固了理论知识的学习,而且提高了综合实践能力,充分体现以职业、创新和就业能力培养为中心的设计思路。项目完成后的总结也很重要,主要包括方法总结和技术总结。方法总结可以帮助学生明确项目完成的最佳解决方法,找到自己理论上的不足。技术总结中,“一题多解”是比较好的环节,每一种方法不管难易都应该给学生进行阐述,再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分析和评估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由此,学生一方面学到了更多的操作技巧,另一方面全面吸收整个项目的精华。同时,教师应结合企业实战项目指导学生对项目进行拓展和延伸,针对学生以后从事软件开发相关工作可能遇到的类似问题,能够想到用该技术进行解决,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灵活运用[5]。
目前编程语言种类很多,掌握一种语言编写程序以后,再用另一种语言写程序就很容易上手。学生都是从编程零基础开始,对于从未编程写代码总会缺乏自信,只有通过“案例驱动式”实训后才会比较有信心。
综上所述“案例驱动式”实训教学对学生课本知识的学习和将来的工作能起着相当大的正面促进作用,最终让学生具备严谨求实、爱岗敬业、职业道德、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安全意识、社会交往和团队精神等素质。作为教师,要对“案例驱动式”实训教学有深刻的理解,并能灵活运用,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可以安排教师到相关企业进行社会实践,深入了解企业进行项目实施的具体过程,这样才能达到实训的目的。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杨丽波,朱迅.项目教学法与项目化实训在《程序设计》教学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5).
[2]马海峰,李军华.高职“程序设计实训”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4).
[3]姜万昌,郭健.基于项目的.NET实训课程教学探究[J].软件导刊,2011(11).
[4]陆琳琳,王雅轩企业实训项目与计算机教学的融合[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2(6).
[5]谭晓兰.高职院校课程实训内容探讨与确定[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1(1).
Research on Practical Teaching of .NET Course in Vocational Colleges
篇5
关键词:实训教学;职业素养;中职生
职业焊接专业教育中的实训教学,也是一种技能的锻炼,主要是对学生的职业素养进行全面的培养。所以,要对实训教学环境和教学步骤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为社会培养更多的综合性人才。
1研究职业素养,理解其中的主要内容
假如把一个工作人员的所有表现看成一座冰山,能被人所看到的部分只有八分之一,而这八分之一就是指个人所具备的能力、知识、技能和行动,也就是工作人员显现在外部的素养表现。其中潜在的素养达到了7%,也就是指一个人的职业准则和职业状态。显现在外部的素养主要包括:知识、水平、社会交际的能力和理解能力等等。隐藏的素养主要是指:一个人所具备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状态,是潜藏在员工内部的道德素养。平衡隐藏素养的高低,主要看重的是职业道德和工作状态。职业道德包含了:诚实信用、兢兢业业、遵纪守法、团结互助、注重保密、掌握整体。工作状态主要有:服从安排、积极热情、踏实肯干、尽职尽责、不断学习等。下面我们就来谈谈怎样把素养更好地融合到焊接专业实训教学中去。
2完善实训构造,顺应市场安排
职场的要求就是培训的主要目的,健全实训构造,让学生在其中的各个环节中都能学到知识、认识到素质的重要性。所以,我主要把焊接实训的内容分为以下六个部分,并在各个部分中安排不同的任务。第一,安全意识:焊接实习训练前进行排队,在队伍排整齐后,实训老师讲解相关的安全知识,并且每天坚持,这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加强学生们的安全防范观念。第二,秩序进场;进行焊接安全教育,进入实习场的时候,要排队进场,保持队伍整齐,进入实习场后要保持安静。这是为了更好地锻炼学生们的集体观念——公共场合不进行个人主义。第三,实际操作;在进入实习场后进行训练项目操作,这个环节不能太快,也不能落后整体水平,更不能只讲求速度,从而造成焊接设备出现问题。这就告诉大家要注重速度和质量的融合。第四,进行焊接设备检测;要保证其安全,在操作的过程中要注重其先后顺序,要有秩序;注意检查好设备是否有安全隐患。第五,生产综合;要进行全方位的总结和整理。今天学到了什么,今天的试件焊接的怎么样,外观有什么问题,有哪些焊接缺陷,如何避免这些焊接缺陷的产生,这样就会学到更多的知识。只有不断的总结和整理,才可以获得长足的进步,要培养及时总结的好习惯。第六,按秩序进场;大家服从老师的安排,值日生要负责当天的值日卫生,其中有垃圾的划分、桌面的整洁、黑板的清理、工位的清扫等。垃圾分类主要是焊接废料和普通垃圾进行划分,并进行回收,建立环保观念。
3构建教学环境,感受职工角色
教学环境主要是老师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建立适当的文化氛围,让学生更好地感悟其中的内容,并且传播知识,以便更好地处理问题。江苏省江阴市华资中等专业学校为了更好地进行实训教学,就和一些企业进行融合,以便更好地渗透职业素养,建立实际的企业生产环境。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找和企业生产之间的关系。实际环境,实际操作。为了更好地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性人才,就要经常去企业进行学习,在实际环境中感受职工的角色,体会其中的责任观念和职业素养,还要了解企业的实际需要,使自己成为最受市场欢迎的人才。使用影像机械,进行现场处理。可以拍摄一些企业的实际录像,根据录像的回放,再次进行观摩学习,让学生感受其中的企业生产环境,更好地理解企业的职业素养。转变师生关系,表现其任务的职业化、真实化。职业化和真实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学生和工人相互融合,老师和师傅相融合,产品和作品相融合。老师也被称为“师傅”,学生也可以看作“工人”,学生就是不断生产的过程。比如,“江细化工机械公司的管理人员要求我们,在两个小时之内检查出并修补好损坏的电路板,我就是你们的师傅李xx……”在最后还可以进行“生产总结”,对于表现较好的人提出表扬。利用工人的角色进行研究,不但增加了其成就感,还加强了人们的责任观念和职业素养。
4项目促进教学,全面加强人才综合能力
项目教学利用项目来推动教学的发展,把实践项目更好地融合到教学中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传播知识的时候要和实践项目相互融合,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把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让学生通过实际项目制作,更好的运用知识;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理论知识,并且融入其中;利用项目的制作,让学生体会成功的乐趣,加强学生理论和实践相融合的能力,全方位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所谓的“项目教学法”,是为了让学生更早地接触到和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并且运用所学的知识来处理它,这对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所以,“项目教学法”在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是值得使用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王胜奇.职业院校教学中手工电弧焊综合焊接水平的提高[J].飞(素质教育版),2013,(3):19-20
篇6
工业设计专业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企业对本专业学生的能力要求并不局限于掌握了多少书本知识,更看重其实际设计工作中的实践能力,越来越多的高校采用项目实训式方式来进行教学。
在工业设计项目实训教学中,教学的有效性表现在以下方面:
1)从认知对象上说,学生的设计学习对象从单纯的书本知识转变为设计实务中的各项工作经验,从不懂到懂,从浅层到深层;
2)从学习方式来说,从传统“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式学习到学生自主学习,从个体学习到团队式学习,从不积极到积极。
1 项目实训案例
项目实训是一种生产性的教学方式,在工业设计教学中,将项目的各要素契合课程教学内容,结合项目要求改善教学手段,完成整个教学过程,既能达成教学目标,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职业素养。
2015年10月,与乐山某设备有限公司合作,设计该公司的系列设备外观。该公司对外观设计审美要求较高,但研发过程中,外观造价预算有限,外观设计周期为50天。该项目的各项要求符合本专业项目实训教学要求。将该项目带入2013级工业设计“工业设计强化训练”课堂,探索符合工业设计项目实训教学有效性的保证措施。
2 项目实训过程
项目实训式课程以项目推进为教学主线,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为核心,协同考虑委托方的效率要求和教学时间规划,全班39人分为11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调研、设计、模型制作、成本核算工作,通过竞标完成最优方案筛选。
60课时的教学之后,每个小组都交出了1份设计终稿,为了更合理公正地评判学生的设计成果,也为了项目后续工作的顺利进行,在训练尾期进行了一次模拟竞标。竞标邀请1位企业设计师、1位企业市场人员参与、2名教师进行设计评判,评选最优方案进行细节优化和生产,其余方案给出分数,作为该课程的期末成绩。
实训结束后了解到学生对该种教学方式非常认可,参加实训后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动力都有较大变化,对专业的了解更深、对专业技能的掌握更熟练、团队合作精神得到了很好的强化。
3 项目实训教学有效性的保证措施
项目实训教学不同于传统教学,诸多因素会影响到教学的有效性:
1)项目的难易程度:难度较小的项目难以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压力和激励效果,难度太大的项目不适合大部分学生;
2)设计周期的长短:在实训教学中设计周期会影响到学生设计实训的效率和质量;
3)指导教师的参与度与管理水平:教师在教学中承担着主导作用,指导教师更专业、更负责任地参与到项目中来,将促使学生形成更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项目交流能力。
通过对“工业设计强化训练”课程引入实训教学的经验进行总结,其中对保证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措施有如下几项:
3.1 配备项目管理型教师队伍
教师的知识面在项目实训式教学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实际操作中,由一个教师完成整个项目的指导比较困难,按照教师专长进行指导团队配置,有利于项目的有效运行和指导工作的准确性。
3.2 合理规划项目时间节点
常规的教学安排更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在重点、难点处会适当延长教学时间,而在设计项目中,更注重设计结果,容易忽视学生的不足之处。
要保证项目实训教学效果,指导教师要多容忍学生的错误,不仅要在设计前期为学生保留足够的创意时间,同时要在设计后期留有充分的时间以作修正。
3.3 建立合理的压力与激励机制
从项目实训式教学效果来说,学生是否得到了有效的发展是主要的评价指标,依靠指导教师个人进行的评价容易有失准确,甚至导致学生出现半途而废的情况。
项目半途而废,对整个集体的学习氛围都有可能是致命的打击,因此,在项目管理中建立符合学生实情的压力和激励机制很有必要。
在此次实训中,这种压力和激励机制主要体现在明确的项目目标和项目分工上,每个小组工作“承包”至个人,同时又互相沟通补充,鼓励学生不仅重视设计能力,同时注重综合能力的提高。
4 结语
本次项目实训式教学是工业设计本科教学体系的一次小范围尝试,从实践结果来看,要通过实训式教学构建一个与市场接轨的设计实践平台,上述教学保证措施缺一不可,项目达成教学、教学推动项目,一方面加强专业与企业之间的交流,避免关起门来搞教育,一方面提供平台不断提升教师的设计实践能力和指导能力,同时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凝聚力。
篇7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电子商务 实训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4-139-02
一、高职院校电子商务实训课程开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前“各高职院校的电子商务实训教学大多都是依赖模拟软件并利用网上免费资源围绕课程内容进行的”,{1}未能很好地体现出电子商务技能实训的重要地位。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实训教材不成熟,实训手段缺失。目前的电子商务实训教材还没有一本真正适合高职院校完整的实战型实训教材,这给当前的电子商务实训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同时,“实训教材的不统一,直接导致了教学手段的缺失,这对实训教学的效果是极其不利的。”{2}
2.专业师资严重不足,教学方法有待改进。电子商务实训课成功实施的关键是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大多数担任电子商务教学的指导教师都是从财会或计算机等专业转行过来的,由于知识及经验的缺乏导致对电子商务活动体验不深,采用的教学方法也有待改进。
3.学生参与电子商务活动的机会较少。“模拟软件对电子商务流程简单化,学生学到的都是零散的技能,不具备综合的应用能力。”{3}因而不能发现现存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也就达不到提高其动手能力、并激发他们创造性思维的效果。
4.实训教学与社会需求错位。“大部分高职院校并没有完全弄清楚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电子商务人才、电子商务毕业生到底需要具备哪些技能这一问题,从而出现教学与社会需求间存在错位现象。”{4}
基于上述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将项目教学法引入到电子商务实训的教学中是一个较好的解决方法。
二、项目教学法概述
“项目教育模式是建立在工业社会、信息社会基础上的现代教育的一种形式,它以大生产和社会性统一为内容,以将受教育者社会化,使受教育者适应现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统一的社会现实与发展为目的,即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直接目的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5}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教和学互动的模式。“在项目教学中,通常教师将需要解决的问题或要完成的任务以项目的形式交给学生,在教师适当的引导下,学生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制定工作计划,合作或分工完成整个项目。”{6}在项目实践过程中,学生智力得以开发,个体差异得到尊重,并对学生的动手能力、生存能力以及学习能力进行了培养,进而促进了素质教育和整体教学。
三、项目教学法在高职院校电子商务实训中应用实施基本步骤
项目教学中每一阶段的活动都要由师生共同参与设计、制定。下面以“网上开店和购物”为例说明其基本实施步骤。{7}
1.确定实训项目。在教师提出项目要求后,老师与学生共同讨论“项目”的题目,以便了解学生已有的经验以及他们对此项目已有的知识。老师启发和帮助学生设计项目活动中要调查和解决的问题,由学生围绕项目涉及的内容通过查阅图书资料、互联网搜索等方式收集必要的信息。
在“网上开店和购物”实训中,先“通过对电子商务仿真模拟教学系统的BtoC模块操作实训,使学生加深对BtoC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理解,掌握创建网店和网上购物流程。”{8}然后同学们可以采用上网登录、相互交流观看淘宝网、到图书馆收集资料等方式,分析开网店和网购需要掌握的知识。这一阶段约为2天。这样通过登录互联网上的淘宝网站,同学们对网上开店和网上购物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并对“我建店,你网购”产生了跃跃欲试的兴趣,从而确定了实训项目。
2.制定项目计划。根据项目的目标和任务,有取舍地分类和整理所采集的信息,经讨论初步制定项目计划。在此期间,教师只给予适当的引导,如教师提供资源以帮助学生进行调查,创造机会让学生走出课堂到实地工作等。但不建议过多干涉,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创性。
由于进行网上开店和购物的主体分别为网上建店的商户及网上购物的顾客,因而项目计划的讨论制定也要从不同角度考虑。“商户方要讨论网上建店的准备工作:申请电子邮件,通过CA认证;申请网上商场的特约商户,获得网上银行的账号;网上建店的流程等。顾客方要讨论网上购物的准备工作:申请电子邮件,通过CA认证;申请网上个人银行,获得网上个人银行的账号;网上购物的流程等”。{9}这一阶段为1天。各方可根据网上开店和网上购物的流程完成项目任务计划书。
3.实施项目计划。学生以每组4~6人自由组合,教师再进行调整,指定项目组长,学生确定各自在小组内的分工及小组成员间合作形式后,按照既定工作方案,有步骤、有节奏地开展工作。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教师予以指导进行不定期地组内外讨论,适时调整工作路线,并逐步建立默契配合的工作关系,保证项目的顺利完成。
本阶段将学生按商户和顾客进行分组(每组还可再分成几个小组)。根据项目计划任务书,各商户组在其组长的带领下具体分工合作完成本次“我建店,你网购”的项目。这个阶段为1天。为了使各组的项目能顺利完成,老师要进行巡视指导。
4.展示项目成果。项目完成后,老师帮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对外表述和有目的地展示阶段性成果,便于检查。这个环节是非常重要的,不仅能让学生表达自己学会了什么,分享他人成果的快乐,还激发了学生兴趣,有利于该项目活动的后续发展,因而不可忽视。当“我建店,你网购”活动快要结束时,各组将店面的创建信息和成交的网购信息公开展示,根据展示的效果,由学生评选出表现最优的网店,并让该网店的店主来给同学们讲解演示他的店面及设置店面的一些想法。
5.项目评估总结。采用小组内学生自评、小组间互评、外界师生打分等多种方式对项目活动成果和学生项目活动中表现情况进行评价。通过评价让学生明确在项目学习中自己的优点,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总结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完善以后的项目学习。
在本例中,由老师组织同学召开项目活动总结会。先由学生评议,指出优点和不足之处。然后组内再进行评议,由组长组织组内成员对各个成员进行打分,最后教师再对同学们的成果进行评价。
可见,开展“项目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时参与的机会多了,能够亲自动手,互相学习竞争,同时享受到学习的快乐,真正达到高职院校实训教学的目的。
四、项目教学法在高职院校电子商务实训中的作用
“职业教育的本质是就业教育,因而必须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加强实训教学环节,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培训及职业道德教育”。{10}鼓励学生利用淘宝网等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开办网店,能够很好地达到这个目的。
1.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培养。对网店如何开及其经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学生完全可以利用搜索引擎来获得自学资料,也可以通过淘宝本身的FAQ、淘宝大学和淘宝论坛等服务相互交流,解疑答惑,从而探求问题的解决方案。
2.学生的网络营销技能得到了综合锻炼。网上商店的店主与网下的个体商店的店主一样,需要负责所有的经营业务。在开店和店铺经营过程中,学生网络营销的所有技能几乎可以得到深入全面地锻炼。
3.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得到了培养。一些学生在完成实操项目的时候,因为各种原因会采用合作的方式,通过合作既锻炼了学生与别人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增强了其团队意识。
4.学生的就业砝码得到了增加。在人才招聘中,大部分企业要求应聘者需有一定(如2年以上)的相关操作经验。由于实验室里的教学软件虚拟实操不符合要求,而企业实习又不可能有2年以上的时间,所以这么长的实际操作经验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是不可能的。而利用淘宝等免费平台开办网店,因其进入和退出门槛低,任何人只要有兴趣就可以尝试创业。因此,网上开店,既可以作为兼职,也可以成为一个新的就业门路。
5.学生的创业梦想得以轻松实现。网上开店相对于传统店铺的最大优势在于:成本低,价格低。主要表现在不用租赁店面,省下了租金及装修、维护等费用;省去了很多营销商中间复杂的环节;当然也省去了工商登记和税务登记程序之繁税费之重。所以对于在校大学生、低收入者、刚步入社会的新就职者来说,由于网上开店进入和退出门槛低,是他们尝试创业的好途径。
6.学生的服务意识和职业道德得到了培养。网上开店铺要用自己的钱去赚钱,有倒闭的风险存在,因此,学生就容易也愿意用以顾客为中心的服务意识和职业道德思考和运营。而这种意识及道德的培养光靠书本和老师讲课是达不到的,必须在实际的经营实践中养成。
总之,项目教学法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有效教学手段之一,充分地展示了现代职业教育“以能力为本位”的价值取向,值得进一步探索,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长处,使其在未来教育体系中成为主导教学方法。
注释:
{1}宋文生.高校电子商务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32)
{2}彭连刚.高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职教通讯: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4)
{3}吴自爱.构建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新体系构建[J].
{4}高嵩.电子商务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体系结构研究[J].第十三届中国信息经济学会论文集.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5}焦晨霞.谈“项目带动式”培养模式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06
{6}王玲,陈军.专业综合型项目教学法在实践中应用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
{7}陈景艳,苟娟琼.电子商务技术基础[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8}万守付,纪幼玲,范新辉,李道蓉.电子商务基础[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2004
{9}李洪心.电子商务概论(第二版)[M].辽宁: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10}林俐达,陈栋桦.项目实战高职产学结合实践教学体系的新探索[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
篇8
肇庆学院软件学院从06级软件工程专业学生开始,与深圳某信息技术公司共同创建了软酷卓越实验室,在校内对学生进行实训,为期10天。2010年下半年与加拿大某IT培训集团、广州某计算机技术服务公司等企业合作开展07级、08级学生的项目实训活动。根据2006、2007、2008级学生的实训情况,本学院对公司实训过程进行分析,发现本院学生在实训后学习目的更明确,团队意识、就业能力、职业素质方面显著增强,视野更开阔,收获很大。但实训过程还暴露出学生存在以下问题:开发过程时间进度控制不当;前期团队成员交流不够;前期总体设计考虑不周,后期增加或修改数据结构;开发过程不重视文档工作,靠头脑记、口头约定,后期需要返工;团队精神缺乏,意见不统一,不会相互妥协;高估自身编程开发能力,测试时发现问题才不停修改;有些团队存在个人英雄主义,主要由一个人工作,其他成员在等结果。实训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与工程能力[3]。而在实训前几年的学习中,学生基本上都是在学习基础理论知识,实践机会较少。锻炼机会主要是理论课的实验,然而这种验证性的实验大多数是与市场需求和行业的发展有极大差距的。由于学院与主导实训的企业相互间沟通不足也导致一些问题,说明双方合作还有进一步改进之处,实训效果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结合前面所提到的学生自身所存在的问题,都迫切需要软件学院制订可行的的实训方案加以解决。
2实训方案
2.1实训方案体系结构
根据本校作为普通本科院校的课程设置特点以及在总结以往实训实习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以任务驱动为基础、市场需求为导向,本文提出本院的实训方案,其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2.2实训方案内容
从实训的体系结构可看到,整个实训过程主要分为3个阶段。
(1)第1阶段是软件开发理论指导。为让学生深入了解企业开发流程和相关软件工程标准,在实训前期先进行理论指导。首先是复习《软件工程》方面的教材,理解软件工程的原理、可行性报告和软件开发计划、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软件实现和测试、软件维护、面向对象技术与UML、软件开发环境、软件重用等过程和定义。同时还学习先进的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CMM,了解国际通用的软件工程标准。其次强调软件开发过程不同于课程作业或实验,要遵守相关规范,不能一拿到题目就开始编码,需要先设计好数据结构和相应算法,并编写相关文档,才能开始编码和调试。还要选择合适的开发方法,如面向对象开发方法和面向过程开发方法;选择合适的开发模型,如增量模型、迭代模型、瀑布模型、螺旋模型、敏捷开发模型等;还要强调开发过程需要进行有效的软件开发过程控制,项目进度要得当,人力分配要合理,进行版本控制、项目质量管理等。最后强调测试,使用黑盒、白盒测试,运用Junit测试工具,自动生成测试文档,在小组内部进行内部测试和交叉测试,总结编程错误,提高编码质量。项目结束时,还要让每个学员发言,总结自身的得与失,感受自身的成长、成熟,责任心的提高,经验的积累。
(2)第2阶段是实训方案的核心,分为两个小阶段。首先在企业导师指导下进行知识强化,然后正式进行项目实训。知识强化作为项目启动前的一个必备阶段,主要采取案例式教学,以讲授和练习相结合的方式,内容包括语言基础、企业应用框架、专题技术讨论等形式,进行理论实践,目的是弥补学生在校学习的不足,实现向实训项目的平衡过渡。此小阶段最后进行综合强化实践,结合基础知识、先进开发技术、项目管理等组织实训内容,同时辅以企业职业素养的相关培训,使学生掌握软件工程知识、项目管理、先进开发技术和最新技术,提升知识拓展能力和协助沟通能力,为后续的项目开发和继续深入学习打下坚实基础。项目实训是整个实训活动的核心。整个方案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提供一些前沿的、紧贴市场的行业热点项目供学生选择。这些项目使学生在掌握常规软件开发技能的同时,也能接触到物联网、云计算、移动应用开发、信息安全、3D等前沿IT热点。项目既包括.NET、J2EE开发平台通用编程技术的基础功能模块,也包括技术难度稍高,业务逻辑较复杂的附加功能模块,供不同层次、不同兴趣的学生进行选择,使参加实训的学生都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项目、感兴趣的内容、感兴趣的技术。整个实训又分为校内实践项目和校外实践项目。校内实践项目主要用于引导学生结合自己以往的体验进行开发的微小型项目,包括IT达人、基于Red5的视频课件点播系统、基于Silverlight的剑侠游戏、基于GoogleMap的拼车网系统、酷我相册、在线答疑系统、使用Mushup构建个性商品服务等。校外实践项目选择重点突出软件工程知识综合应用,项目企业级开发流程,行业成熟框架,行业项目。同时将项目详细分解,保证每个学生的工作量尽量饱满,突出实战。其内容包括Docstore系统、旅游垂直搜索引擎、聚票网、在线英语学习、汽车代驾管理系统等。整个实训实践过程在企业导师指导下,完全按照企业开发管理的各项制度进行组织管理,包括采用分布式网络远程协作模式,形成企业开发氛围,并提供质量保证,使工程实训能按照软件项目管理流程和规范进行运作。在管理制度上,严格执行考勤管理、考核管理、实验室管理、入退训管理等一系列管理制度。
(3)第3阶段是企业实习。第2阶段的实训项目虽然使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工程能力有了极大提升,但这些项目仍是“虚拟”的,与现实项目仍有差距,仍不能做到与企业的生产实际无缝连接,还不能百分百地感受到在企业的工作压力。因此在实训后安排学生到与专业密切相关的软件开发企业中去实习,参与企业实际项目的开发流程,强化所学软件工程的理论知识与开发技术,综合运用在校所学知识以及通过实训掌握的技能进行实战,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最终为高质量的毕业设计与踏入工作岗位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3方案实施保证
肇庆学院历来重视应用型人才培养,办学定位是建设高水平、有特色、应用型综合大学。2010年下发的《肇庆学院关于加强实践教学工作的意见》,为本方案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证。另外,为保证软件学院的快速发展,肇庆学院把软件学院纳入学校的建设规划,占地113亩的中巴软件园在投入使用后,在2012年3月把软件学院的办公场所和实验室整体搬迁至软件园。这为实训基础的建设提供了用房保证。学院领导对教学改革尤其是实训基地和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高度重视,出台了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激励政策鼓励教师从事教学改革,为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制度保证。
4结束语
篇9
[关键词]教学 科研 教育空心化
[中图分类号] 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09-0011-02
高职教育虽然受到一定的重视,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所开课程是本科同类专业课程的压缩,基本上照着本科院校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最多不过增加了实训实验的时间而减少了理论教学时数;在教学方面投入的精力明显不足,教学改革更是相互忽悠,教研活动流于形式,从上到下都十分重视科研,申报项目很积极,但申报结束之后很少有人投入大量精力去做项目,所以项目的结题显得单调。其结果严重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使教学改革举步维艰,科研工作也因为没有基础研究作支撑而半路夭折。本文在介绍高职教育中轻教学重科研[1]的一些现象的基础上,提出解决轻教学重科研的有关措施。
一、高职教育中轻教学重科研的现状分析
(一)未能充分发挥教研室的功能
教研室是进行教学研究的最基本的单元,它是一切教研活动的始发站,直接影响教研活动的效果。目前高职院校因为受到扩招的影响很大,师资不足导致教师工作量大,既影响了教研活动的开展,也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年青教师上课的门数太多,制约了教研活动的开展,虽然有一些想法但没有精力实施;由于教学任务过重,使得校际交流的机会太少;课前备课不充分或没有集体备课的环节,不同的教师上相同的课程时对重点难点的把握有较大差异,对于教材配套的课件,没有集体讨论如何处理的环节,对课件的背景、文字和图案能否看清等都没有统一订正;相互听课机制了不完善,有些教师只是机械地完成听课任务,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却轻轻带过。
(二)未能充分发挥实践实训的功能
实践实训任务安排松散,一周的实训任务一天或两天就可以完成,或者没有明确的目标要求,完全由学生自由发挥;教研教改的配套政策不够,实验设备利用率低,教师事先准备不充分,系部没有权限或变通的手段和方法,不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一些专业实验设备长期不到位或短缺,学生的实训课没有地方施行,只有增加理论课的时间,而学生对理论学习却不感兴趣,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一些高职院校的实训设备老化,与企业的实用设备存在很大差距,导致学生到企业实习时很长一段时间不能上手,甚至出现一毕业就失业的局面;一些高职院校虽然有新的实验设备,但是由于教师教学任务过重而没有时间去熟悉这些设备,设备的功效没有发挥出来,等到老师们都熟悉这些设备的功能后,设备又有过时的危险。
(三)团队意识薄弱
在教学和科研上都没有形成真正的教学团队:在教学方面,教师之间的协作不多见,三尺讲来独往,在课堂教学中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学生的感受也不管其他老师讲的什么,反正就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完成教学任务;在科研项目方面,申报的题目大而全,根本不能完成任务,尤其靠项目主持人来完成更是不可能,项目组成员基本不了解也不关心别人申报的项目的研究进展,只是在项目申报中起陪衬作用而已。
(四)纸质教案越来越少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推广及各高职院校教学条件的改善,高职院校的教学对多媒体都有一定的要求,这就导致了一些年青教师只关心课件,忘记了纸质教案的存在。纸质教案的减少,对年青教师的成长产生了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将主要精力放到课件的美化、链接等方面而忽视了教学内容的有效组织,忽视了课前准备中对教材的有效处理;传统教学中教师要求对教学内容十分熟悉,自从采用多媒体课件后,教师们更多依赖课件,对教学内容的熟练程度降低了很多;尤其突出的是网络技术的发展导致很多课件可以下载,根本不用自己制作,有些教材就专门配有课件,这样老师上课就根本不用备课或花很少的时间备课。
二、改善高职教育中轻教学重科研的措施
(一)要重视基层教学研究工作
第一,要注意发挥教研团队的力量。教研室成员之间一定要相互帮助,对于教学中遇到的困难要经过集体讨论,研究出具体的解决方案,要相互之间指出不足并提出改进的建议,使基层教研室成为团结协作的典范,在学术与教学上绝不能相互圆场,要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为目标。年青教师要注意总结教学规律,积累教学经验,申报教研与教改项目,撰写教学论文,加速青年教师的成长;要从小处入手,以点带面,逐渐展开。开始写教学论文的时候,要在平时积累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写出初稿,提出明确的论点,参照相关论文提炼自己的主题,要经过一段时间冷处理,多次修改,反复斟酌,反复推敲,再定稿,不要急于求成。
第二,要重视常规教研活动。常规教研活动主要就是日常教学研究工作,最主要的就是备课与上课问题,备课的主要内容就是备教材和备学生。对于备教材,要尽量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诸如教学内容增补和取舍、理论的深广程度、现实问题的切入等,都必须进行必要的商讨,每个人都要发表意见与建议,对争议较大的问题要通过教学实践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对相同的课程应该指定一个课程负责人,组织相关教师讨论出一个备课方案和初步意见,给每个教师分配具体备课任务,然后每个人都在此方案上进行备课,在此基础上采用说课的形式作汇报,全体成员再进行集体讨论,在案例的选取、问题的引入等各方面进行完善,弥补单个教师思考问题的缺陷,并形成较详细的备课方案(有条件的还可扩大到教学系部进行广泛地讨论),再把任务返回给每个成员作最后的定型,最后大家共享此教学资源。对于备学生,就是要考虑到学生实际水平、接受能力、学习兴趣等因素,还要体现职业教育特色。对于上课也就是课堂教学,要多种教学方法并用,既要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也要进行必要的组织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第三,要积极申报教研与科研项目。对于各种项目的申报,应该由负责人提出设想或初步方案,然后组织项目成员讨论修改方案,在此基础上请项目负责人写出项目申报书,最后由项目组成员讨论完善,这样集项目组全体成员的力量写出的项目申报书就会考虑得较全面,立项的机会就大得多。当然也可以把这种研究方式进一步推广到平时的研究中,成立研究小组,共同探讨一些大家都比较感兴趣的问题,研究成员都向一个方向努力,这样就比较容易形成系部的特色乃至学校的特色。同时项目组成员就会十分熟悉该项目的研究内容,既可以避免重复,也有机会让项目组成员参与到项目研究之中,无论是教学还是科研中遇到与此项目相关的结果就可以注入该项目的研究中,使参与项目的人数更多,凸显团队的力量。
(二)要大力加强实践教学
有实验实训任务的教研室,教师要花费一定时间准备实验实训。一方面,教师课前先准备实验,以便能发现学生在试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使实验课程能够正常开展;另一方面,花费一定时间于实验实训,以便总结出现有仪器设备的很多未见的功能,发挥仪器的效能,更广泛地理解和总结实训的经验,撰写实训的论文和申报高质量的实训项目,提高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水平。
对于要开设的实训课程,必须先制定实训的目标,总结实训中的经验,积累实训的素材,及时调整或改进实训的目的要求;要收集实训的资料,整理实训报告,丰富实训的内容和形式,努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要有效地安排实训任务,使实训任务更紧凑。
(三)要注意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多媒体课件广泛使用及课件制作技术的多样化,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模式在今天正逐渐被人们所遗忘。但长期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传统的教学的许多元素也是可以利用和借鉴的,完全放弃传统的教训相当深刻。
第一,要借鉴和利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将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记录下来,可以作为多媒体课件的注释,也可以单独记录并成为教学资料保存,这种良好的习惯会使我们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就能收集足够多的教学资源,为项目申报和教学论文提供素材。利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在教学中不能完全依赖多媒体课件,要在构思清楚之后制作课件,课堂教学中还必须适当板书,以强调教学重点和突破难点。
第二,要有效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有很多传统教学模式无法完成的优势:能快速实现资源共享;能快速搜索需要的信息和相关资料;修改、存储十分方便,并可以长期保存;版面设计的美化十分便利;可以制作动态效果等。
三、结语
轻教学重科研的现象在高职院校乃至普通院校都存在,主要表现在教学浮躁、科研急于求成的教育空心化状态,研究轻教学重科研的问题并找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就成为写作本文的动机。
篇10
关键词:高职;模具制造专业;专业基础实训;专项实训;综合实训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2-0125-03
专业实训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最重要的手段,在高职教学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我院模具专业在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探索总结了一套较为实用的专业实训教学模式,而“模具制造综合实训”则是其中的特色所在。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取得了良好的实训效果,我院学生参加省内及全国技能大赛屡获佳绩,毕业生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养也获得就业单位的一致好评。
初期的实训模式
最初的高职模具制造专业实训是学科系统式的,结合专业理论课而开设,是专业理论课的辅教学环节。实训内容侧重于对加工设备的了解及其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主要包含以下三个部分:(1)钳工实训(2~3周)。以“手锤的制作”为载体,通过划线、锯割、锉削、抛光、钻孔、攻丝、铆接等实际操作,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钳工职业技能。(2)普通机床加工实训(2~3周)。包括车床、铣床、刨床、磨床等普通机床的加工操作实训,以简单的回转体、六面体零件的加工为项目任务,主要使学生了解普通机床的功用与使用方法,初步具备设备操作技能。(3)数控机床加工实训(2~3周)。包括数控车与数控铣,通过典型零件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制及数控机床操作两方面的实践训练,使学生对数控加工技术在模具制造中的应用有比较感性的认识,初步具备设备操作技能。
在教学实施中,上述实训方式重在对常用加工方法的了解与认知,有助于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体现出专业教学的系统性,对于普通高等教育来说,是长期以来行之有效的模式。但由于培养目标不同,这种模式对于高职学生是否合适则有待商榷。另外,这种实训安排,特别是实训项目内容方面,着眼于基础性和通用性,并非专用于模具专业,也用于机械类其他各专业,实训效果对于各专业来说其实都是不够理想的。但从学院总体考虑,其通用性有利于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比较节省教学成本,且实训安排及其实施均较为便利,所以这种方式有其存在的必然性。
发展后的实训模式
高职教育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后,目前在各高职院校普遍实行的实训模式属于基础实训与技能鉴定培训相结合的模式。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要求毕业生掌握较高的专业技能,能在各自专业领域的生产一线岗位上工作,最理想的是能够实现“零距离”上岗。如果专业实训能够根据各专业相应职业岗位的技能要求,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培训,并按照劳动部门统一制定的职业岗位技能考核标准进行考评颁证,学生毕业时即可直接凭证上岗。基于这种理念,要实现毕业生“零距离”上岗这一目标,专业实训必须做出相应的改进,而这种改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实训项目设置的增加。专业实训项目安排应该与职业岗位对接,即根据毕业生就业方向,有针对性地安排技能训练项目。通过对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分析来看,模具专业毕业生初期就业超过八成以上集中在模具制造类岗位,包括模具钳工、普通加工机床操作工、数控加工机床操作工、电加工机床操作工、模具成型设备操作工等。前三类岗位与原来的实训是相对应的,学生一般能很快上岗,而后面两类岗位在模具行业也是很普遍的,但学生在校时只在课内实验中有所接触,缺乏所需的操作技能,有必要增设相应的校内实训项目。(2)实训内容与要求的扩展。原有的实训安排可以说属于基础实训,任务内容较简单,达不到职业技能标准的要求。学生要通过技能鉴定考核,必须在完成基础实训后,再进行专项培训。由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及能力情况,在学校具备培训条件的范围内,自主选择工种项目参加相应的培训与考核。由于国家在职业技能鉴定方面已经逐步完善,各工种的考核标准比较明确,专项培训的内容与要求只需将相应的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引入即可。(3)实训条件的改善。由于实训项目的增多及实训内容的扩展,相应地在实训条件方面也需要有一些必要的投入,包括教学计划的准备、师资力量的加强、实训设施的添置、消耗品的配备等,并需通过申报审核,获得相关部门授权的职业技能培训鉴定资格。以学科系统式的实训为基础,辅以职业技能鉴定的专项培训,即学生首先完成全部的基础实训,然后根据个人兴趣与能力,选择参加某一工种的职业技能培训,并通过考核获取职业资格证书。这种适应于职业技能考核的专项培训,对高职毕业生就业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是对基础实训的补充和提高,以此形成了一种较为实用的高职实训模式,目前在国内各高职院校得到广泛采用。所不同的是,各院校根据自身具体情况,如专业培养方向、实训设施条件、师资力量及资金投入能力等,所开设的职业鉴定工种、项目数与等级等有所差异。
实训模式改进探索
近几年,国内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提高职业人才培养水平为目标,积极开展示范性院校、精品专业、精品课程等项目建设,同时也开始了新一轮的专业课程改革与建设。专业实训怎样安排和实施才能更好地满足毕业生就业需求?我们对此展开了深入的调研,包括对国外职业教育先进经验的学习,特别是德国的学习领域课程方案,它提出了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思想,采用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的方式,在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课程内容的序化方面,都取得了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理论成果,国内高职教育研究机构及相关管理部门也一直在努力引导推行。就培养职业岗位技能方面而言,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确实是一种好的教学模式,但是在国内并不能简单套用。实施这种教学方式,其核心是“订单式”培养、校企合作开发课程、任务驱动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可以说,毕业生有明确的就业岗位是实行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的前提,而这一点,至少目前国内模具专业是无法真正做到的。学生就业压力大,竞争激烈,而且内地模具企业大多未能形成规模,毕业生就业一般比较分散,校企间少有能形成“订单式”合作的。偶有订单,也难以维持稳定,今年订一批,明年也许就没有了。对于这种情况,教学计划也就只能临时性地调整一下,难以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学习领域课程方案。另外,专业课程采取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绝大多数高职院校不具备相应的经济实力,只能选择几门课程作尝试性的教改,要做到全面实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至少现阶段是不可能的。所以,结合现阶段的国情,学习领域课程方案也并不是很实用,可以选择性地学习,但不能照搬,对于国内高职教育来说,还得找适合自己的路。在课程设置与能力培养方面,不能针对某个特定岗位去做计划,只能采取加强专业基础训练、全面培养综合素质的策略,使毕业生在行业内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拓宽就业方向,这才是适应国内现状的教学方针。
适应社会需求,提高毕业生就业率是高职教育能否成功的硬指标。对模具专业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经过两年左右时间,与毕业初期相比发生了较大变化,大约30%的毕业生已涉足其他行业,而在模具行业就业的毕业生中,仍在一线制造类岗位工作的已不足20%且集中在模具钳工、数控加工等高技能岗位,大多数毕业生已转向生产管理、质量管理、技术服务、营销业务等方面。这些新的岗位对工作者要求更高一些,需要全面了解模具生产过程,需要对模具结构及其生产质量进行总体把握。由此可见,相对于单项操作技能而言,综合素质培养对高职毕业生更为重要。为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开设模具制造综合实训,从工艺规程制定,到主要零件加工,再到模具装配调试,针对模具专业毕业生进行一次模具制造的全方位训练。此项实训相对其他实训项目而言,实施难度较大,主要问题包括:(1)对教师素质要求高。主持实训教学的教师需要准备全套模具设计图,需要对生产过程进行总体计划,安排采购标准件、外购件及毛坯材料,掌握模具加工与装配工艺,能够对模具制造过程中出现的种种质量问题进行灵活处理。总之,能主持综合实训的教师应该是集设计师、工艺师、生产调度员、采购员、操作技师、质量员等多项岗位技能于一身的行业专家。(2)前期准备工作量大。一方面,需要对原有的专业教学计划进行总体调整,保证实训所需课时;另一方面,牵涉很多具体的东西需要准备,包括模具设计图样、实训实施方案、标准件、外购件、毛坯材料、工量刃具等。这些准备工作需要专业教师付出较多的时间与精力。(3)涉及工种多。一般而言,制作一套模具涉及的工种是比较多的,通常包括车、铣、刨、磨、钳、数控加工、电加工、热处理,还有检验试模等,诸多工种的协作牵涉实训设施、指导教师等问题,安排落实比较麻烦。(4)时间紧任务重。由于教学总课时有限,模具制造综合实训只能安排三周左右时间,与其他单项实训相比,课时基本相当。但是,综合实训比其他实训多得多,包含工艺规程制定、主要零件加工、以及模具装配调试等,在三周内完成全部实训任务非常困难。(5)制造难度大。通过此前的各项实训后,学生仍只是初步掌握设备操作方法,其操作技能还不足以加工实际零件。即使零件较简单,也很难保证加工质量。最终装配精度能否保证,对学生而言是一道难题。(6)教学成本高。有限的实训费用与模具制造成本相比,完全无法满足生产所需,如果再加上教师工作量的计酬,此项实训所需教学成本费用很高,使得一般学校望而却步。
虽然实施难度很大,但是仔细权衡,开设“模具制造综合实训”,其必要性应该是毫无疑问的。模具制造综合实训是工学结合、学以致用的具体体现,是毕业生走上生产岗位前的实战演练。通过综合实训,可以使学生在校内学习期间就能够对模具生产过程有真实的接触和了解,对模具生产质量的总体把握有较为直接的体会和感受。通过综合实训,可以使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专业知识得到总结和融通,操作技能得到针对性的加强,即使在制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种种质量问题,甚至导致最终模具装配失败,同样也能从中总结教训,积累经验,提高职业技能与综合素养。当然,考虑到校内实训条件的限制,在模具制作过程中,不可能完全按照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来运作,必须适当简化、有所取舍。
具体实施过程我们采用了如下方案:(1)根据各班实际人数,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组内采取分工协作的方式,合作完成一副模具的制作。这样可以使总的工作量及实训成本大大降低,并能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2)模具图由专业教师设计,精选典型结构模具,并适当降低精度要求,控制合适的加工难度。(3)选取部分典型零件进行加工实训,其余采用标准件、外购件,或采取外加工的形式来准备,以减少工作量,确保实训能如期完成。(4)对应三周的实训,每个待加工零件只进行三道主要工序的加工制作,大致是普通切削加工(车、铣、刨)、精加工(磨削、数控加工、电加工)、钳工(钻孔、铰孔、攻丝、修研、装配),其余工序精简,包括热处理工序。当然,正确的工艺路线需要跟学生交代清楚。(5)配专业教师一人全程主持,另外分周次、分工种安排实训教师协助。(6)实训结束时,指导教师对实训中的问题进行总结点评,学生应就参与实训的过程写出实训总结报告。对学生而言,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学习过程的宝贵经历。(7)经过统筹规划后,可以将一部分零件加工内容安排在前面的基础实训及技能鉴定专项培训中完成,使各项专业实训都更接近实际生产,同时也能从整体上减少实训教学成本。
对于模具制造综合实训,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实训效果很好。由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的各类实物模具,虽然达不到生产实用的质量要求,但总体结构是没有问题的,可以作为学生作品陈列展示,还能用于教学,从而体现出一定的使用价值。而更重要的,这是学生自己的劳动成果,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学到了知识,锻炼了技能,提高了素质。
结语
经过十多年的研究探索,我院的模具制造专业实训模式渐趋稳定。从专业基础实训到专项技能培训,再到最后阶段的综合实训,三个阶段相辅相成。专业基础实训是初学者入门必修,专项技能培训是毕业生涉足行业的桥梁,而综合实训则是提升毕业生综合素养的点睛之笔,对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为毕业生未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由这三个方面构成的实训模式才是比较完整的,适应现阶段的国情,而且也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模具制造综合实训在实施过程上还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如组织形式能否实现校企合作,工艺方案如何更贴近实际生产等。另外,实训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参与程度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些问题都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完善,但开设这项综合实训,其意义是显而易见的,这种尝试无疑是正确的选择。
参考文献:
[1]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教学标准汇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周玉蓉,徐益,赵平.基于工作过程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J].教育与职业,2010(5):134-136.
[4]牛金峰,陈玉平,杨学智,丁泉清.基于行动导向教学法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以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0(32):63-65.
[5]胡晓岳,林剑明.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职教通讯,2010(4):16-18.
[6]何亮,徐百平,陈金伟.高职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1(14):22-24.
[7]刘鸫根,陈侃贞.高职院校“订单+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1(14):51-54.
[8]魏慧敏,闫志利.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类型及推进措施[J].职业技术教育,2011(2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