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认知实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6 01:20: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物流认知实训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物流认知实训总结

篇1

关键词:实践教学;物流专业;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7-0196-02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高职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互为推进的两种教学形式。随着企业产能的提升,对学校如何开设专业课程、开展实践教学也提出更高要求。为加强物流专业的校企融合,真正了解本地区物流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某高职院校进行了相关调查。本次调查采用方便原则的抽样方法,随意抽取重庆市主城四区的相关物流企业发放220份问卷,实际收回200份问卷,有效率为92.5%。

一、调查结果

1.企业主要提供的物流岗位。由调查结果所得,在企业所需要的物流岗位中物流综合管理需求最多,占25%,仓储管理占20%,运输调度占16%,配送管理占15%,物流信息占13%,另外物流营销跟物流规划各自只占了9%。以此可见,随着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能适合物流相关岗位的综合性人才将会越来越受欢迎。

2.企业对物流专业学生的能力要求。通过调查问卷的数据统计分析发现,重庆地区物流企业最需要物流专业学生具备的是很强的个人综合素质,需求高达29.62%;其他方面:18.52%的企业要求学生具有信息系统处理能力,14.82%的企业要求学生有物流营销能力,14.82%的企业要求学生有运输、仓储、配送的管理能力,14.82%的企业要求学生有运输、仓储、配送的基本操作能力,只有3.7%的企业要求有英语运用能力。总的来说,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学生更应该根据企业的需求提高自我综合素质,这是以忠诚度和敬业精神的职业综合素质为基础的。

3.企业对专业资格证书的要求。调查中得知,企业希望物流专业学生能够取得相关证书。其中33%的企业要求考取物流员资格证书,22%的企业要求考取中级物流师,14%的企业要求考取助理物流师证书,13%的企业要求考取高级物流师。另外,各企业对员工的其他相关证书也有所要求,且高达18%。所以为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物流专业学生有必要考取包括叉车证、仓库保管员在内的相关专业资格证书。

4.企业对学校的教学建议。①人才培养方面:能根据物流企业实际需求和要求进行定向培养,重点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吃苦耐劳精神。②学生顶岗实习期间: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与工作的区别;要提供实习生的简历、体检情况、思想品德情况等;需要学生学会尊重领导,听从指挥。③合作与交流的建议:要加强沟通,社会实践要系统化;勇于面对,加强与企业要求的对接;要提高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

二、物流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

1.学生专业兴趣的引导――认知实习。认知实习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参观使学生对物流企业有一个感性认识,使学生有针对性的了解物流综合管理、仓储管理、运输调度、配送管理、物流信息等重庆物流企业需求的岗位。学生通过亲临现场来感触工作环境,加深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识,使学生对专业学习充满信心。认知实习若要达到好的效果,则需要指导教师作好事前功夫。在参观前,指导老师需提前了解企业,与相关负责人明确参观的时间和路线,设计好参观时要求学生解答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企业。在参观后,教师一定要组织学生一起针对问题展开讨论分析和归纳总结。总结是提升认知实习质量的关键,若没有准确把控,将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2.学生个人综合素质的培养――社会实践。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好坏由很多因素综合“集成”,包括人际交往、处世耐力、组织能力、团队合作与协调能力、工作责任感等。这些技能在学校中往往学不到,或学到的东西与社会大环境脱节。在前期调研中,我们也发现:重庆的物流企业排在第一位需求的,并非专业能力很强的学生而是个人综合素质过硬的学生。为此,应加强实践教学的体系设置,要求物流专业学生利用假期或空隙时间多参与“社会实践”,可帮助学生提升个人综合素质,更好就业。为达到“社会实践”育人的目的,系部可为学生拟出“社会实践”方向,即社会调查、社会服务与生产劳动、“三下乡”、科技发明、挂职锻炼等,做好前期宣传和相关培训(实践安全知识、应急医疗救助、社会实践的选题、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等),引导学生有效地利用社会资源,主动联系相关单位,完成“社会实践”目标。

3.学生专业技能的强化――校内实训。要加强物流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但在校外实践基地不够、师资又不充足的情况下,可通过建校内实训室的方法来强化学生实训,提升专业技能。为满足物流企业对物流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可在课程中融入相关内容,通过仿真、实际操作训练,强化学生专业技能。实训前,指导教师应当提前一周将实训项目通知学生,并布置预习任务;实训时,指导教师要讲解实训的目的、要求、内容、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并进行相关的操作演示;实训中,指导教师要做好指导工作,检查学生操作情况,引导学生采取正确的实训方法,帮助学生分析出现的各种现象。

4.基于校企对接的设想。考虑物流管理专业核心业务处理的特殊性,解决重庆市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问题的途径为:①通过为企业开展技术咨询服务、员工培训等互利互惠机制建设,进一步密切校企合作关系;②校企合作共同组建物流远程监控系统,通过网络和计算机管理软件,实时监控、采集物流运输信息;通过实时跟踪和信息分析,实现物流运输组织、运输业务筹划等企业物流运输业务的生产性实训。③在仓储配送业务实训室建设中,依托大型物流公司,按照企业仓储配送业务实际需要,共建“仓储配送实训室”、采用“业务托管式”为学生开展生产性实训创造条件。仓储配送实训室的日常业务全部是企业的生产性任务,实训指导教师全部是企业人员,学生实训期间在师傅带领下完成生产性实训作业,达到岗位综合实训目的。

高职高专教育过程中的技能培养主要通过实践教学来完成,这需要各高职院校以企业人才需求为方向,以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和能力为核心,以增强学生专业实践技能水平为重点,逐步摸索出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实践教学体系。重庆市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应不断改革创新,从物流实践教学定位、实习实训场所和校企合作等方面做出有益的尝试,探索一条既适应本地区物流业发展特点,又满足物流企业实际人才需求的实践教学发展思路。

参考文献:

[1]赵志文,陈安生,罗荣凤.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进一步探讨[J].继续教育研究,2009,(10):129-130.

[2]姜大源.学科体系的解构与行动体系的重构――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序化的教育学解读[J].教育研究,2005,(8):53-57.

篇2

就人才類型而言,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将人才划分为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四类[1],而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大致可以分为四类:一是物流作业一线操作人员,二是物流运营管理人员,三是高级物流管理人员,四是物流理论研究者[2]。而其中一线操作人员和物流运营管理人员需求最大。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具有技术型和技能型的物流运营管理人员显然是最核心的培养目标。减少课堂教学课时,加强实训课程建设,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成为现代高职院校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的重要手段。

本文是以广东工商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课程内容,实训方法以及实训效果评价进行分析,并提出对该课程的实训教学方法改革的建议。

1目前物流管理专业中《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存在的问题

1.1课堂教学过多,技能实训较少。根据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共计108个课时,是所有课程中课时数最多的一门科目,其中理论课时68个,实训课时40个。教材选用的是宋文官主编的《仓储与配送管理实务》(第二版)教材。课程的内容包括仓储业务基本知识、库房规划、储位管理、入库作业、在库作业、流通加工作业、补货作业、出库作业、退货作业及配送作业等相关理论知识。

根据课程要求,所有的实训应该都在实训室完成,实训的内容包括现场操作、实训软件上机操作等内容。而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受教师实训技能不足以及学校实训设备短缺的影响,导致大部分的实训内容只能在课堂上完成,实训的项目也都更改为库区规划,仓库相关作业的合同拟定,案例分析等形式,对学生的现场技能培训力度不高。

1.2学生的参与度不强,物流实训质量有待提高。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作为一门操作技能要求较高的核心课程,需要同学对库区的所有岗位都具有较深刻的认知。由于实训教材要求与学校的实训设备的现状存在一定的差距,而教师对物流相关实训自编教材也未能满足教学的要求,实训大纲流于形式,因此,实训课程一直是很多学校的薄弱环节,也是学生参与度不高的重要原因。

1.3课程实训与企业岗位技能要求不相匹配。本课程的实训安排主要是采用课本的理论知识进行照本宣科的课堂操作,而对企业的实际要求接触不深,特别是企业物流操作的流程了解不够深入,导致实训的内容更单一和教条化、理想化,当学生面对企业复杂的业务流程,以及多样化的工作环境中,对物流技能的应用缺乏应变能力。

2高职院校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工学结合模式如图1所示:

2.1实训以企业岗位技能培养需求为基础,以工学结合为手段。以物流公司、制造企业和电子商务企业作为参考对象设置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总课时108课时,理论总课时为36课时,实训总课时为72课时,其中,可开设8课时用于校企合作单位参观,40课时进行课程项目实训,24课时进行综合实训。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均以参观企业实际案例作为教学素材,教师需要定期进行到企业调研,提交调研报告和教学大纲。

2.2细化考核指标,以企业绩效考核为参考依据。教学过程融入企业案例,制定以操作技能加流程管理为核心考核内容,例如易碎产品应该如何出入库及储位选择,重货和泡货应该如何摆放,岗位设置和操作流程应如何设置和优化。需要通过小组操作实训,根据操作时间、完成质量,团队协作和流程合理性进行量化考核,并提交管理报告,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2.3以企业招聘和物流技能竞赛选拔为激励机制。该课程的实训分数达到一定水平,将可以获得优先推荐以及企业优先录用的机会;其次,将其作为参加物流技能竞赛的选拨来源,年级实训成绩在前6名的团队,才有资格进行第二轮的竞赛选拔,最后在该6组团队进行二次培训,择优选拔。

3总结

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高职院校物流管理学生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该模式需要学校、企业、教师、学生紧密协作,共同参与,不断创新,才能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行业培养更多技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严雪怡.试论职业教育与技术教育的区别[J].机械职业教育,2001(2):3-5.

[2]何亿.物流管理专业高职本科与高职专科人才培养的差异性研究[J].物流科技,2015(4):150-153.

篇3

摘 要:为了培养高素质的物流现代应用型人才,高校就要提高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而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保障。从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建设原则介绍入手,阐述了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中各个方面的方法,最后论述了实践教学的保障体系。

关键词:物流管理;实践教学;人才培养

在大市场、大流通、大贸易的市场经济格局下,先进的物流管理作为“第三利润源泉”越来越受到政府和企业的重视,掌握一定物流经营管理方法和物流技能的人才受到企业的青睐。高校通过3年或4年的培养,要使得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过硬的实践技能。而实际多数高校由于种种原因,物流管理专业建设过程中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提高理论教学环节,实践教学投入较少。不少学校物流管理专业办学条件较差,校内没有实训室,校外没有实训基地,即使有与企业共建的校外实训基地,合作也大多流于形式,之所以造成这种局面主要原因是没有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指导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因此如何建设科学合理的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就成为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的当务之急。

1 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建设原则

1.1 应用原则

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主要倾向于理论知识在实践当中的应用,学生通过从课堂上获得理论知识,进而运用理论知识来指导实践工作,加深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使得所学知识能够灵活运用。

1.2 与专业课程紧密结合

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应围绕专业课程开展,可作为专业课程教学的一部分,在理论教学过程中根据需要安排相关实践活动,与课堂理论教学结合进行,当然也可以在专业课程基本学完之后,以毕业实习形式进行。

1.3 循序渐进原则

学生从高中跨入大学,课程结构与知识体系发生了本质性的转变,从高中的文化课学习到进入大学的专业课学习,从对专业的懵懂到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掌握都需要一个过程。通常按照教学大纲,学生大一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大二才真正开始学习专业知识,由于学生的学习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相关的实践活动也应该由易到难,逐渐加深和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因此物流管理实践教学应从物流运作流程和有关设施设备认知开始,再到实际的情景模拟或物流软件模拟,最后可以让学生针对实际企业进行实地考察、调研,找出该企业在物流运作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措施。

2 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方法

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分为三部分:(1)课堂实践;(2)校内实践;(3)校外实践。

2.1 课堂实践方法

课堂实践教学中可使用的方法有:

(1)小组讲授法。在授课过程中如遇到一些章节可以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及学生的动手能力,便可采用小组讲授法,其方法为:根据章节内容安排所需小组数量,每组4人,将课堂所需讲授的内容分配到每小组,小组针对指定内容查阅资料,进行总结,写好大纲,选派代表在课堂上进行讲授,要求其余学生认真听讲,每个代表讲完后先由学生进行评价,最后老师对所讲内容的不足进行补充说明。此方法可以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小组讨论法。根据教学内容设置一个相关论题,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并安排小组长,由组长安排组员搜集资料,进行小组讨论,归纳要点后派出每组代表在课堂上讲述,讲述完毕后,小组间互相评价,最后由学生分析优劣,形成对论题的结论,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点评。

(3)案例教学。根据本节课堂所讲授的知识引出相关案例(案例以真实的经济和企业背景为基础),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并且提出最佳解决方案,使学生学会如何将物流管理的理论知识运用于物流管理实践。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处在物流工作的职位上思考问题,锻炼学生思考问题的技巧和方法,着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管理能力。

2.2 校内实践方法

学生在校内除了课堂实践外,还有些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活动,在此统称为校内实践,每学期根据课程开设一定时间的校内实践。校内实践有以下几种:

(1)企业参观。在完成相应理论教学后,带学生到一些企业进行参观学习,可以安排企业物流工作人员和学生进行一次座谈会,物流工作人员针对企业的物流运作体系和物流工作中常遇到的问题以及好的解决方案等等对学生进行讲解,学生如有疑问可以直接询问工作人员,使学生可以学到更多更实际的物流知识。如《仓储管理》中讲到仓储设施设备时,安排学生到物流企业参观,了解相关设施设备以及仓储基本的作业环节。介于物流企业大多采用轮班制,企业参观可安排在周末进行。

(2)调研报告。在与学校合作的企业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可根据各自感兴趣的领域进行考察调研,自己查找资料,就某一项课题撰写调研报告,先由学生就企业的实际情况以及自己的想法撰写提纲,再由指导教师指导学生确定提纲。例如讲到配送方面,可以让学生就当地快递行业快递服务做个调研报告。

(3)撰写专业小论文。让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或者毕业后希望从事的工作,学生自己选择论文题目,或者由指导老师帮其选定题目,让学生自己收集资料,在老师的指导下,按科技论文的要求完成小论文,论文一定要突出实践性,为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积累经验,通过这种方法让学生获得获取知识的乐趣。

(4)实验室实训。如果高校有物流管理方面的实验室,可安排学生在校内的实验室,通过操作物流软件形式进行专业模拟实践。实训可以和相关课程的理论教学同步进行,如《供应链管理》课程,我校有一套供应链管理的软件,在开课前把学生分组,各组同学分别担当供应链中的供应商、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客户五大角色,并规定流通的产品种类,通过8次左右的实训,让学生体验物资流通的整个过程。

(5)参加物流比赛。近几年全国的各种物流比赛较多,有实际操作方面的,也有就企业实际情况调研写调研报告的。资金方面较宽裕的高校可以让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参加一些这种比赛。我校在2010年12至2011年6月组织高职二年级的学生参加了由中国商业联合会主办的第四届全国商科院校技能大赛现代物流专业竞赛,从2010年12月10日举办的知识赛开始,经过知识赛、物流仿真模拟赛到总决赛,从开始的80多位同学参加知识赛,最终有五位同学参加了总决赛,我校以西安顺丰速递为调研对象,撰写调研报告参加了全国总决赛。此次比赛让参赛学生和指导教师都获益匪浅,不仅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也借鉴了其他高校在学生实践方面的成功经验。

2.3 校外实践方法

校外实践就是高校教师和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到物流企业现场实践。形式有:

(1)顶岗实习。顶岗实习可使学生全面感受物流岗位的所有职责,让学生在担当企业员工角色中提升胜任实际工作岗位的综合职业能力,为毕业后的顺利就业打下基础。这种方法按学生就业感兴趣的方向,有选择地进入相关的物流企业参与顶岗实习,学校派实习教师全程参与指导,学生参与企业正常作业。时间安排在最后一学年第一学期,以2~3个月为宜,安排在学生毕业学年的第一个学期是为了让学生调整就业心态,提前体验实际工作中的艰辛与收获,培养学生物流岗位的动手能力。

(2)毕业实习。毕业实习安排在最后一学年第二学期,学生自己联系企业或在学校推荐的企业实习,在最后一学年放寒假前确定好学生的毕业实习企业。通过毕业实习,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进而为学生走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生在这一阶段表现出色,将有机会被实习企业录用为正式员工或实习企业可以帮学生推荐工作,因此毕业实习是学生实践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3 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3.1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要求指导老师既要有一定的专业理论水平,又要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因此,高校要制定教师向双师型发展的激励机制,在任职条件、职称评审、工资待遇以及教师引进等方面向双师型倾斜。一方面鼓励在校老师分期分批地到企业学习,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聘请一些物流企业管理第一线的工程技术和经营管理人员,担任实践指导老师,发挥兼职教师的互补作用。

3.2 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实践教学基地是实践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场所,应从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两方面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1)校内物流实训室建设应满足学生课内实训与综合实训的要求。校内物流实训室是为了配合课内实训与综合实训建立的,结合实际工作需求,校内物流实训室应以仓储管理作业、流通加工作业、物流信息技术应用为主要内容,让学生了解货物分区、储位分配、验收,货物编码、堆存和养护技术,分拣、配货、配装,叉车操作,包装,集装技术操作,条码、RFID技术设备使用等作业功能的要求。

(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应满足学生认知实习、综合实训、顶岗实习甚至就业一体的要求。体现在三个方面:认知,使学生熟悉物流相关工作环节的工作环境、流程,熟悉相关的设施设备;体验,通过专业学习过程中有计划的短期实习,使学生体验到相应的岗位角色所要承担的工作内容以及责任,掌握岗位操作的基础技能和操作要点;顶岗,使学生能够完全履行实习岗位的所有职责。

3.3 建立健全实践教学规章制度

建立健全实践教学规章制度,保证实践教学有序进行。高校应在借鉴其他院校成功做法上,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从实践教学环节组织管理、实践教学环节要求、实践教学安全管理、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实践教学成绩考核等方面,建立覆盖实践教学各环节、全过程的教学管理制度。

4 结语

物流管理专业作为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决定了实践教学在高校物流人才培养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但是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很多,而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正是解决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问题的保障。

参考文献

篇4

一、目前物流管理专业综合实践环节教学的现实困境

1.资源设备不足。实践环节需要学生去亲身进行实践活动,而不仅仅是教师演示、学生观看过程。为了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实践过程中,必须有充足的设备。但目前的实际情况却是实训基地、模拟软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只有少数的教学单位可以满足实践的要求,大部分教学单位没有足够的场地和设备。因此,解决设备不足问题是目前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环节面临的首要问题。2.实践教学只重视结果,忽视了过程的重要性。实践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师所教授的内容,让学生真正学会整个流程,但目前仍有许多学校只注重结果,忽视了实践的过程。无论是致力于培养技能型还是应用型人才,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通用理论就是要“工学结合,做中学”。物流专业为物流行业提供人才,应该进行实践训练,但实际情况却是:在教学环节,物流综合实践环节仍然十分封闭,没有体现出开放性原则,大多数学生仍处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层面,缺少实践操作。因此,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操作过程,在实际操作中查找学生的不足,便于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授课。3.教师自身原因。教师自身的原因主要体现在教师的实践技能不足方面。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知识主要是通过向教师学习得来的,教师实践技能的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是否能正确地进行实践活动,影响着学生以后在工作方面的表现。目前,部分教师在教学方面的知识只是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缺少实际的操作技能。俗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理论上的知识,在实际操作方面肯定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教师缺少实践操作,就不能在学生操作时给予有效的指导,提出针对性的改善措施,甚至就不能为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演示。4.学生个人原因。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教师方面的原因,学生学得好坏还要看学生的态度问题。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学习态度端正,在学习方面以及实践方面就会积极参与,认真学习。

二、实践环节教学探讨

1.构建或引入综合实践资源平台。资源共享是开放性教育的一部分,资源的共享有助于人们实现开放学习。开放教育具体在物流管理方面,就是要构建系统内有偿共享的实训资源平台,此平台应包括模拟软件模块、硬件设备模块以及企业仿真运营模块这三大模块。在平台建设方面,首先应根据实际的实践环节适当购入一些已经有一定规模的实训平台资源,其次要加强各学校之间物流管理专业的联系,共享实践的经验,彼此间相互借鉴。2.重视实训的过程。实训过程应重视学生的参与。只有真正参与到实践过程中,实际进行操作,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自己所学的知识。实训教学的目的是要借助实训室的设备,模拟物流流程,让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开展实训过程时,要进行五步教学法(见下图)。通过这五个环节,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认识到实训的重要性,并做好实训之后的总结。由于物流实训教学的基本框架是认知体验感悟这一循环的过程(如下图所示)。因此,在五步教学法的过程之中,应重视体验的过程,不能只重结果,忽视过程。3.重视教师的实际操作技能。鉴于一些教师缺少实际操作技能而导致不能在实训时做好示范这一现象,应更加重视教师的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教师的实际操作技能直接影响学生在实训时的表现。学校在重视物流专业综合实践环节教学的时候应加强对教师实训技能的培训。教师的示范作用是十分明显的,在教师规范的操作下,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教师的操作过程,并根据教师所示范的内容进行操作,减少操作过程中的错误。4.重视学生思想和态度方面的培养。即使有再完备的教学设备,再充足的场地,经验再丰富的教师,如果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就不能真正地学好知识。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教育的过程中,要加强学生思想方面的教育。学生只有端正了学习的态度,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集中注意力,在实训的过程中重视操作的重要性,才能更好地进行学习。开放性教育下的物流管理专业综合实践环节需要教师和学生的相互配合,只有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配合,教师主动关心学生的实训能力,学生在遇到自己不懂的地方主动向教师请教,才能更好地达到实训的目的,达到预期的目标,为社会提供物流方面的人才。目前,开放性的实践教学环节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实践环节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过程。因此,物流管理专业应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重视引进先进的设备,构建实训基地,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完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究、创新能力。

作者:考立军 单位:山东水利职业学院

篇5

[关键词] 物流实训室 实训项目 高职院校

在全国物流行业一片火热的情况下,对高技能物流人才的需求也日渐旺盛。为了应对这种需求,很多高职院校动辄花费几十万、甚至成百上千万建设物流实训室,希望通过物流实训室这一重要的实践平台加强高技能物流人才的培养。然而,往往事与愿违,花费大成本建设的物流实训室多成了空架子。学生仅能直观的看到学校购买的各种物流设备,根本无法亲身体验物流业务的实际过程,更加无法锻炼动手操作的能力。对此,笔者做了认真的分析,认为最主要的问题是实训项目设计不够合理,在此,笔者给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供同行参考。

一、物流实训室未能充分发挥作用的原因分析

1.实训室设备的可操作性不强

虽然目前各类仓库的自动化程度并不高,但是当前的技术发展速度确实很快,而学校教育又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因此,物流实训室采用自动化程度高的设备并没有问题。但是,自动化设备的本身就是对人工的替代,实训过程中学生无法真正了解业务流程。

2.缺乏有效的实训项目

实训项目与课程相结合,课程之间的实训项目存在一定的冲突,如《采购与仓储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物流信息系统》与《物流设备管理》等,从而造成了课时的浪费,学生对相似的实训课也缺乏兴趣。由于设备的先进性替代了人工的很多操作,使得学生在实训项目中只有看的份,缺少动手操作的环节,从而失去对实训项目的兴趣。

二、总体方案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要充分发挥物流实训室这一技能训练平台的作用,首先,必须对物流实训室做准确定位;其次,需要构建基于物流实训室的数据库,这一数据库是实训室运营的基础;再次,对已有数据做持续变动和更新,只有数据活起来了,学生才有分析的对象。

1.明确实训室的配送中心定位

多数高职院校的物流实训室都可以定位为配送中心,具采购、收货、储存、加工、拣货、包装、发货、库存管理等功能,有了定位才能明确实训室的主要职能。

2.构建实训室基础数据库

(1)所储存的商品数据。包括日用品、食品、鞋类、小家电等大类。对这些商品,需收集基本信息,如商品名称、条码、生产厂家、数量、产地、保质期、保管方法等。在基础数据库中还应有对这些商品的内部编码。

(2)供应商的数据。对上述大类商品,还可以再做划分,并分别设定供应商,如甲、乙、丙供应商负责供应日用品,丁、戊等供应商负责食品等等。对各供应商,需要确定其公司名称、联系人、联系方式、公司位置、公司概况等,相关信息可以虚拟。

(3)客户的数据。客户,也就是配送目的地。客户是发货处理、退货处理、调货处理等业务的重要角色。数据库中需要给各客户编号,并收集各客户的名称、具置、规模、员工数量等信息。

(4)现有设备的数据。对入库、出库、分拣等业务,少不了用到各种设备,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需要用尽可能少的设备完成尽可能多的任务,这就需要合理使用各种设备。由此,需要对各类设备进行编码,并录入数据库,特别是其中必定涉及到的货架的编码,一般可以采用四号编码法。

(5)工作人员数据。工作人员主要是指配送中心的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对每个工作人员要分配相应的权限,同时,需要确定各个工作人员的出生年月、性别、专长等信息,便于合理安排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和内容。

3.通过模拟出入库收集出入库数据

以上述数据库为支撑,实训室即可开展相关实训项目。

(1)学生分组模拟供应商、客户、工作人员等岗位进行操作。将参加实训的学生分成三大组,分别是供应商、客户和工作人员。供应商组约24人左右,每两个学生一小组,分别代表某供应商,各小组分别负责处理采购、发货、退货等业务。客户组约12人,每两个学生一小组,各小组分别负责处理采购订单、配送单、退货单、调货单等单据。工作人员组约13人,设组长一人,负责配送中心的统一管理(可由老师兼任),其余每两个学生一小组,分别为采购小组、入库小组、商品检验小组、保管小组、分拣小组、出库小组,各组设定相互衔接且不交叉的职责。

(2)编制出入库、盘点等单据。由上述,各小组均需编制并填写各类单据,实际操作中,可以以单据和商品外包装物的往来代表所用票据和实物的往来,这可以让学生从直观上感受到业务处理的繁忙并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和训练能力。

(3)以周或者月为单位整理出入库等数据,并进行分析。在运行一段时间,比如一周或一月时,可以让各小组,尤其是工作人员小组,整理出各项数据,并进行分析,考虑如何降低库存、如何提高配送效率,为以后的实训打下基础。

三、以实训室为中心的实训项目设计

1.设备认知实训

该实训项目以参观实训室、了解实训室中的各类设备(包括名称、功能、基本原理、操作方法等)为主,用以建立学生对物流活动中仓储和配送的基本认知。需要准备的实训资料是实训室中现有的各项设备的说明,辅助资料是与实训室中的设备具有类似功能的各类设备的说明。

2.采购订单处理实训

客户小组根据市场需求量及现有库存确定所需采购商品的类别、数量及交货时间,并形成订单(三联)统一发给工作人员组中的采购小组;采购小组对收集到的客户小组的采购订单进行汇总,并考虑各类别商品的限定交货期和采购提前期,在适当的时候向供应商发出订单。供应商小组收到采购订单,并向采购小组反馈信息,能否按时发货给采购小组。采购小组收到反馈信息以后,将订单转至出库小组,由出库小组适时完成货物的出库。

3.入库流程实训

供应商小组按订单要求,将货物装运单和货物送至配送中心(实际操作中,可用商品外包装物和货物装运单完成)配送中心收货小组、商品检验小组负责处理商品和货物装运单,办理货物交接手续,办理交接手续时可将货物放置于入库暂存区。经商品检验小组检验无误后,入库小组给供应商开具收货单,经商品检验小组签字,表明配送中心已经确认收到了货物。

4.在库保管及盘点实训

在库保管主要是为货物的储存提供良好的环境,适时检查货物入库日期、保质期,并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货物;盘点操作主要是检查现有在库货物的质量、数量、保管条件等。可依据配送中心所储存的货物的价值和种类先行对货物进行ABC分类,并对ABC三类货物分别采取不同的盘点频率。可安排的实训任务为将货物做ABC分类和盘点。

5.货物堆跺实训

以五五化堆码为基础,要求学生掌握不同包装的货物的堆码方法、不同尺寸的托盘的堆码方法、不同质地的货物的堆码方法。

6.分拣及出库流程实训

在各客户要求到货时间临近时,配送中心要安排货物出库,出库依据是各客户的订单,出库前需根据各客户的订单分拣货物,并将分拣好的货物按客户放置于出库暂存区。出库小组适时编制并填写出库单,然后由配送中心主管签字确认后才可安排出库。在进行分拣时,可根据出库货物特征分别采取播种法和摘果法。出库时只需将出库单及货物的外包装交给各客户小组即可,客户小组负责签收出库单和货物。

7.实训评价

一个周期(周或者月)结束以后,各小组之间相互做出评价,并做自评。可以从供货及时性、货物质量、订单满足率等方面做出评价,评价时可以采用综合评分法,评价结果作为实训成绩的一部分。

四、总结与展望

上述所设计的各项实训中,除了数据库需要借助于计算机外,其余均未采用现代化技术,如RFID、自动分拣等,这其实给实训室实训项目的开发留下了巨大的空间。

基于上述设计的实训项目,可以给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等专业的学生安排校内的专业综合实训。这种实训不是一次性的,而是持续的、综合的,有着工学结合性质的。在对实训室实训项目认真开发的基础上,还可以设计物流管理专业综合实训,可以开发校内的工学结合,从而有效解决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物流人才需求。

参考文献:

[1]王海燕: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创新体系研究[J].物流技术, 2007,(10)

篇6

为了解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调查小组查阅了大量资料,走访了淮安物流园区的多家物流企业,以了解企业物流岗位设置情况及不同岗位对人才的职业素质的需求。通过调查及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我们发现企业对物流人才的职业素质需求主要体现在职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心理、职业道德四个方面。

1.职业知识

用人单位反映有的学生职业知识极度缺乏,一问三不知。职业知识是指一定范围内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知识。以物流专业为例,职业知识包括物流管理专业基本理论知识,物流管理、物流规划与设计、物流业运作等核心知识和现代信息管理技术。高素质的职物流人才,必须具备一定的职业知识,且能在工作中合理运用。

2.职业技能

用人单位反映有的学生技能生疏,不会或不能熟练操作物流软件、物流用具。中国职业规划师协会对职业技能的界定是:职业技能是按照国家规定的职业标准,通过政府授权的考核鉴定机构,对劳动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与认证的活动。不少高职学校要求学生毕业时能取得“双证”(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甚至有的学校把取得职业资格证作为学生毕业的硬性规定。物流专业的学生毕业时最好取得助理物流师证书,“技能熟练”是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的基本要求。

3.职业心理

用人单位反映有的学生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缺乏基本了解,不知道自己适合从事何种岗位的工作,盲目而频繁地跳槽。职业心理是人们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的认识、情感、意志等相对稳定的心理倾向或个性特征。学生一毕业甚至还没毕业就面临就业,这就要求学生毕业前对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有一定了解,明确职业岗位的素质要求、能力要求,并为之奋斗。

4.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既是对本职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标准和要求,又是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德才兼备”是企业引进人才的基本要求,而“德”在职场上就体现为职业道德,它的主要内容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素质修养。

二、物流沙盘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

物流沙盘通过模拟物流企业的整体运营过程,让学员通过竞标获得订单、派车提货、货物入库、货物分拣、车辆调度、线路选择、货物出库、货物到达、运费结算、车辆购置、仓库选址(配送中心建设)、资金筹措、人员招聘等战略、战术、运营层面的决策与实施。

1.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在平时的理论课学习中,学生对所学课程知识的认识往往是分散的、零乱的,缺乏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综合运用的能力。沙盘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将所学知识综合性、系统性地运用的载体。沙盘模拟实训要综合用到管理学、经济学、财务管理、物流配送、供应链管理等学科知识。通过沙盘模拟实训,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理解各门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完整的物流管理知识体系,增强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岗位素质全面培养

物流沙盘高度仿真的企业环境模拟,使学生既能大胆将所学知识用于实践,又不必过分担心失败带来的负担,反而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沙盘模拟实训中,感受物流岗位的岗位职责、工作流程,通过不断反思、总结,全面提升自己的岗位素质。

3.团队协作能力

沙盘实训过程中,全班学生会根据需要分为6个小组,每个小组模拟一个物流公司,各个物流公司之间是相互竞争的关系;每个小组的成员要分别扮演总裁CEO、营销总监CSO、运营总监COO、财务总监CFO四个角色,各小组内部是相互配合的关系,各角色扮演者须相互配合才可能在竞争中获胜。角色扮演教学,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增强了课程的互动性与趣味性,同时通过揣摩各角色的岗位职责、团队目标,扮演者的团队协作能力得到锻炼。

4.职业道德的培养

在物流沙盘实训中,如果有学生迟到或没到,实训活动就无法按原定计划进行,必须重新分组、分配角色。这就促使学生认真履行自己的角色职责、爱岗敬业,通过岗位角色的认知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三、结语

篇7

企业在自行生产经营的基础上长期从事物流服务业务,拥有一支物流管理及实际操作经验丰富的专业队伍,能为客户提供各项物流服务;库类型齐全;作业场地宽敞。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物流专业试用期工作报告参考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

物流专业试用期工作报告一

在参观__物流配送中心之前,接待人员首先向我们介绍了仓库占地面积、员工人数等企业概况。当学生列队有序进入仓库时,最吸引人的是“细节决定成败”这六个大字,从这可以看出__仓储企业员工文化,领导文化等,用细节来证明一切,实现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共赢。在参观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其企业的一整套系统都是按照严格的配送中心的基本作业管理流程进行,即进货,对此进行进货检查和入库作业,及清单的核对;分类,对货物的摆放区域,相互影响货物的分类等过程;储存,将货品放入相应库位号(每一货架上都有相应编号),进行库存管理;订单处理,根据各配点订货需求,对物品的数量,品种进行总和;配货,拣货员根据每一订货点的需求进行货物拣选,并确保拣货的准确性;分放,将每一点的物品进行不同区域储存(必须放在指定位置);补货,将有破损等现象的货品剔除,放在相应的回收物流区,然后进行补充;送货,根据货物多少,企业分派不同型号车辆,对各门点送货,确保送货及时性,安全性。

在参观时,同学们也不甘落后,他们陆续提出,“高货架上的货物是怎样从上取下的;硬条形码和软条形码的区别等”,看到这些好学学子,接待人员也耐心的一一给了我们答案。走进物流,实践物流”,在实践活动中增长见识,了解企业,学会沟通,交流,学会观察事物,让理论变为实际,为物流的学习奠定雄厚的基石。切身体验物流,取得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理想效果。

在网上我们了解到的知识相对于实际中要多,像:第三方物流服务方式,物流经营方式的分类,它可分为功能物流经营方式和集成物流经营方式。所谓功能物流经营方式是指构造适应生产经营过程需要的物流体系,对企业物流经营活动中功能,各环节进行分析,采用多种形式在市场范围进行物流资源配置,以建立一个功能健全,环节配套的物流运作系统的基本方式。它一般注重物流运作中各种基本功能要素的管理,强调物流经营过程中物流功能系统优化和高效运作。集成物流经营方式就是将企业各种物流资源,各种物流活动以及各种相互关系用供应链方法事例,集成起来形成统一高效的物流运作体系的基本方式。

经营过程物流经营方式包括连锁物流经营方式和物流经营方式。连锁物流经营方式就是为了更好的发挥物流服务的优势,采取连锁形式开展物流经营活动的基本方式。它需要注意连锁经营的地域范围,经营实力,服务水平以及连锁经营的规模效益等。物流经营方式就是为各种新兴商务活动提供而开展的物流经营方式。它一般应注意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决定物流经营项目和市场范围,同时注意选择合理的方式和兼顾委托方的利益。

同时,我们也学到了企业现代物流增效的途径,物流公司的管理模式等。不过也有一些地方令我们觉得有些许失望,在工贸家电的仓库内,我们没有找到用来保证空气流通的通风换气扇等设备,也没有比较现代化的消防设施,只有几个消防器在墙边放着,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与不足。

在走访的两家物流公司中,我们了解到现在武汉很多物流公司内几乎无专业的物流工作人员,而且在所接受的业务范围都局限于百货,业务范围受到限制,那公司还怎样发展?

优势:企业在自行生产经营的基础上长期从事物流服务业务,拥有一支物流管理及实际操作经验丰富的专业队伍,能为客户提供各项物流服务;库类型齐全;作业场地宽敞。

劣势:人员配置不尽合理,员工人数过于庞大,影响企业效益;信息系统未能得到充分的利用;货仓的出租形式过于单一,死板,租金较高。

机遇:中国的制造业蓬勃发展,但是运输、库存,包装加工,库存等好多环节由于成本高,利润低,而且资金回收的慢给物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许多的跨国厂商商品的周转必定要依托本地的物流企业。

挑战:物流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如何优化自身的作业流程,充分利用企业已有的设备设施降低成本。企业仍然依照老旧的仓库出租模式收取租金,以至于使得仓库的利用率浪费。

物流专业试用期工作报告二

一、实习目的

为了更好的了解和认知物流,在为期一年的时间里我选择了当前物流行业中的佼佼者__物流去实习,从宏观和微观上去感受主要的物流流程,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坚实基础,也同时对物流行业有了全新的认识。

二、实习要求

为了了解物流在现代经济行业中的作用,了解物流在现在工商企业中的运作模式,增强对专业的认知感。实习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入库管理

第二阶段:在库管理

第三阶段:出库管理

第三阶段:信息管理

通过这四个阶段的实习掌握了仓库的整个运作流程,了解了物流的基本特点、主要设备的使用方法及将书本上知识与现实相结合。探求物流行业的本质和规律。

三、实习单位概要

__物流__基地:____

1、基本概况

__基地位于__市经济开发区__路与方兴大道交叉口,规划总建筑面积约____平方米,具备供应链一体化、产品展示交易、综合配套服务等功能,基地为现代物流仓储中心,该仓库于20__年_月正式投入使用。基地现有的运作网络和信息网络,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物流供应链服务,集分拣、配送、加工、包装、订单处理、库存控制、分销覆盖、交叉理货、信息处理等综合物流服务。

2、主要设备

高位立体货架;电动升降平台:__扇电动升降门;__台前移式高位叉车、_台平衡重低位叉车、__台电动托盘车、__台手动液压车强弱电控制的温度均衡设备;安全保障系统:24小时全方位的监控系统、消防自动喷淋系统、全钢管货架防护架、自动报警系统。

3、功能概况

仓库占地____平方米,空间高度___米,托盘位___个,储存吨位;科学的仓门设计可同时满足多种运输工具进行货物装卸。科学的仓储运作制度和流程、品牌的叉车、一流的WMS系统提供优质高效仓储运作;分销及交叉理货依托公司各平台和运作网络及自身资源整合能力,在全面订单管理系统和运输业务流程下,实现优质高效的运输业务操作;物流一体化服务:公司除正常仓储还提供一系列运输和信息服务外包装、再包装、刷唛、二次打码、分拣、回收等物注一体化服务;物流信息服务:基地利用先进的仓库管理系统、运输业务系统、全程订单管理系统对客户各个物流环节进行即时采集、分析和传递,为客户业务发展有力的保障。

四、实习感想

刚到__时脑海中的物流仅仅停留在书本上的概念,对于现实中的物流不够感性。对于物流我只知道他是集:运输、仓储、配送、搬运、包装、流通加工、信息处理这样的模式,但是当真来操作时发现没那么简单。通过这一年的学习掌握了该仓库的所有流程,同时发现这与国外的物流业相比差多了,当然这和中国的廉价劳动力息息相关,这是无尽切肤之痛。作为物流人深感当前的物流行业生存方式举步维艰。

物流专业试用期工作报告三

一、实训目的

为了更好的适应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在本学期14-18周的周五上午,由学校安排在实训计算机试进行物流上机实操。在这期间里我们能够经过使用物流管理软件来学习、掌握整个物流管理作业的基本环节及流程。这让我们学到了物流管理作业流程的新知识,让我们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训要求

掌握仓库、库区、库位、收货人、货物、地点、车辆、驾驶员、业务员等基本信息输入操作方法;掌握收入合同与支出合同操作;掌握收获订单制作、查询、打印等操作;掌握库位调整和计量单位、产品等级转换的操作;掌握发货订单的处理;掌握车辆日常管理操作;掌握运输费用结算和仓库费用结算操作等。

三、实训感想

在没有实训之前,我们仅仅从课本上了解了一些关于物流管理的基本知识,并没有对其有很深印象,至于物流管理作业的基本环节及流程的概念,仅仅是停留在浅显的书本知识。自从上了实训课,我就深刻地认识到物流管理实际上是一门实操行性很大的课程。在实际工作中,它就是实操工作。所以我们必须要好好利用这次实操机会真正掌握物流作业流程的具体操作,扩大我们的知识面和提高我们实际操作本事。

在这次实训中,我学到了仓库、库位、库区基本信息的查询、新增和修改;客户、受货人货物基本信息的查询、新增和修改;收入支出合同受理的流程;库位调整、产品等级转换和计量单位转换等等。理论是实践的基础,但理论的最终价值是要在实践中体现。从这次实践中,我更深刻地体会了物流管理作业流程的价值及意义,加深了对物流管理的理解。

本以为仅仅是照着书上写的流程一步一步操作下去就行了,谁知实际操作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即使是按部就班,其中还是出现许多问题。由于流程是一步一步来的,所以只要其中错了一步就做不下去。有时因为几个步骤影响了接连几个相关联的流程。就比如在操作到库位分配与预入库清单打印这一系列流程时,在库位分配这边遇到了问题,有可能缺少一些关键数据,就无法做这一流程,就连接下来的一系列关于预入库的流程也无法做下去。可我们并不懂这些流程到底哪里出错,问教师也找不出答案。此时我想,学校应当再配备一个专业的物流管理实操的教师给我们,让我们在实训时遇到的问题能够一一解决,增大我们的实训效果。

四、实训提议

1、提高学生操作的进取性。因为只是按课本操作流程是比较无聊的,学生可能开始时操作了一会就不想操作了。

2、安排一个专业的物流管理实训教师,解决我们在实训中遇到的所有难题。

五、总结

篇8

关键词:自动化物流系统、物流实训平台、物流教育

随着物流业的迅速发展,企业对物流设施以及物流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这对高校学生的物流实践性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虽然大部分高校开设了物流专业,但其实践培训模式大多采用物流软件模拟、物流沙盘或者较为单一的自动化物流设备进行展示性教学,这使学生对物流知识的认知、验证、应用和创新等综合性能力提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立足企业对物流人才的实际需求,加大物流实训课时,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越来越受到高校的关注。与模拟演示型教学方式相比,采用工业应用级建设的物流实训平台,可获得更直观的实践体验,也更接近企业实际应用需求。

一、建设需求

1.项目简述

昆明理工大学城市学院物流实训平台规划区域建筑长18m。宽18m,净空高度10m,既要满足教学演示使用,又可以配合工艺流程真实再现企业物流业务流程和操作细节。物流实训平台位于学院工程训练中心,通过资源的优化利用,还可以展示企业自动化物流系统的仓储、输送、分拣、配送等功能,丰富了教学内容。(见图1)

2.设计参数

该物流实训平台物料载体采用塑料料箱和木质托盘两种形式;料箱外形尺寸为540×380×350mm,额定承载50kg;托盘外形尺寸为1200×800×150mm;料箱码垛后形成的实托盘外形尺寸为1200×800×500mm,最大重量不超过250kg;料箱输送线设计速度为24m/min,托盘输送线设计速度为12m/min。

3.建设定位

为充分体现和展示现代物流技术,满足基本实验、综合性实验,以及日常教学演示、教学实践和后续与其他加工设备的对接使用要求,该物流实训平台在功能上符合教学主体作用,设备选型采用多样化设计,信息载体使用条码和RFID两种方式;配合工艺流程需要,料箱和托盘设计承载满足工业级使用要求;设置整托盘出入库站台,并配备手动液压搬运车;可对学生进行岗位分组教学,使其在实训学习过程中获得与企业工作环境相同的工作经验。

4.建设目标

培养专业化的复合型物流人才,以人才优势推动未来物流行业发展。通过实训课程提升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就业优势。使学生具备自动化物流系统的运用和维护技能,无需企业培养即可直接胜任实际工作岗位;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训教学,使学生掌握物流知识及相应的物流技术,提高学生的系统分析和创新设计能力。

二、规划设计

物流实训平台能够满足学科教学、实验验证及科研使用,甚至可为社会提供培训和程序调试服务,具有先进、稳定、高度集成的性能特点。

1.系统组成

(1)电子标签拣选系统

电子标签货架为两层结构,每层可存放6个料箱,顶层安装电子标签用于物料拣选,下层用于物料和空料箱暂存。拣选区域设计有用于拣选完成后暂存使用的无动力输送机及与AGV对接的辊道输送机。

(2)料箱输送线

料箱输送线设计为环形,2个AGV对接站台,1个人工取放货站台和1个人工处理站台。设备类型分为辊道输送机、带式输送机、积放辊道输送机、弹出轮分拣机、抛出分流输送机和无动力输送机,按照驱动类型又分为电机驱动和电动辊驱动设备。(见图2)

(3)托盘输送线

托盘输送线由链式输送机、升降输送机和辊道输送机组成,其中1台设备采用变频控制。

(4)拆码垛系统

拆码垛系统采用5关节高精度工业机器人,夹具为机械式夹持机构,系统码垛能力不小于8箱/min,拆垛能力不小于10箱/min。(见图3)

(5)自动化立体仓库

基于物流实训平台低存储、小流量的建设要求,仓储区设计为单深双货位横梁式货架,其中2列采用悬挑货架的方式设计为两个单货位结构。库区配置1台巷道堆垛机,累计货位数168个。

(6)PLC教学平台

采用可编程控制器综合实训装置,用于日常教学中的实训及编程测试。

(7)多媒体演示系统

用于室内教学或演示片播放,可在LED大屏上实时播放视频课件。

(8)AGV系统

AGV采用磁导引,车体输送结构为背辊式,手动充电。AGV系统具有图形监控、通信管理、任务管理、车辆管理和交通管理功能,可根据需要对AGV数量进行增减。

2.流程设计

为使物流实训平台满足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教学要求,提高授课效率,将流程设计为教学演示和作业流程两种。为实现教学演示模式与模拟实训之间的快速切换,教学演示流程通过预设程序固化在操作界面内,可通过管理计算机和无线手持终端对演示流程进行“一键式”启动。作业流程用于模拟企业物流运作环境,可针对具体行业特点,制定相应的物料类型及出入库计划。根据物流环节的岗位设置,将学生进行分组实训。必要时可设置相应的故障,使学生能更好地体验企业物流环节,掌握物流系统的基本业务操作和维护技能,积累行业应用经验,提高物流系统分析和设计能力。

(1)教学演示流程

①托盘移位演示

通过操作界面托盘移位演示按钮启动演示流程。巷道堆垛机行走至A货位取出对应类型的移位托盘,经托盘输送线后,移位托盘再由巷道堆垛机叉取并搬运至预定的B货位存放。

②在线换盘演示

巷道堆垛机取出实托盘,托盘输送线将实托盘输送至机器人拆码垛丁位进行条码识别。信息识别有误则由巷道堆垛机搬运至整托盘出入库站台由人工处理,识别合格的实托盘由机器人进行拆垛作业。

单个料箱在料箱环形输送线上进行循环输送,形成的空托盘返库存储,巷道堆垛机再从货位上取出单个空托盘,经托盘输送线进行条码识别合格后输送至机器人拆码垛工位。机器人抓取RFlD信息识别合格后的料箱进行码垛作业。RFID信息识别有误的料箱经料箱输送线剔除。

码垛完成后,系统将RFID信息与托盘条码信息绑定。实托盘经托盘输送线后,由巷道堆垛机搬运入库存储。

③料箱输送线循环演示

人丁将单个料箱放置到人工处理站台,完成信息确认。料箱合流至料箱输送环线并进行RFID信息识别,识别合格的料箱会一直在输送环线上进行循环输送演示,信息识别错误则剔除后由人工处理。

(2)作业流程

①入库流程

料箱由人工或者AGV搬运到入库站台,信息确认后合流到料箱输送线,在机器人抓取工位进行料箱RFID信息识别。机器人抓取信息识别合格的料箱放置到空托盘上进行码垛(空托盘由巷道堆垛机在货架上取出,经托盘输送线送至机器人拆码垛工位)。条码识别器对托盘条码进行信息识别,如信息识别有误则由巷道堆垛机将空托盘搬运至整盘出人库站台由人工处理。码垛完成后,进行信息绑定,实托盘入库存储。

②出库流程

巷道堆垛机根据目标地址取出实托盘,经托盘输送线输送至机器人拆码垛工位进行托盘条码信息识别。信息识别合格的实托盘,由机器人进行拆垛作业。RFID信息识别合格的料箱经料箱输送线输送至出库站台,然后由人工或者AGV搬运。

③整盘出入库流程

整盘出入库站台使用链式输送机作为巷道堆垛机取放货站台,由人工使用手动液压车的方式进行搬运作业。

④电子标签拣选流程

a.空料箱补给流程

通过无线手持终端呼叫空料箱出库,巷道堆垛机取出空料箱实托盘,经托盘输送线进行条码信息识别后由机器人拆垛。空料箱进入料箱输送线进行RFID信息识别。合格的空料箱经料箱输送线输送至出库站台,然后由AGV将空料箱搬运至拣选区AGV站台由人工拿取使用。剩余散盘或空托盘则返库存储。

b.补货入库流程

人工取出空料箱放置需要补货的物料,使用无线手持终端组盘,再将料箱和货位进行绑定,完成补货入库。当物料需要从立库出库时,巷道堆垛机取出相应的实托盘,料箱完成拆垛后经输送线输送至AGV出库站台,AGV将料箱搬运至拣选区AGV站台由人工拿取使用,剩余空料箱则暂存拣选区备用。

c.分拣出库流程

系统按照订单排程打开电子标签系统LED数码指示灯,人工根据提示进行物料拣选,并将物料放人相应料箱。

d.实料箱入立库流程

通过无线手持终端完成信息确认,人工将实料箱放置到分拣区AGV站台,AGV将实料箱搬运至料箱输送线AGV入库站台。料箱在托盘上码垛完成后,经托盘输送线由巷道堆垛机搬运入库存储。

⑤抽检流程

巷道堆垛机取出将要抽检的实托盘,搬运至整托盘出入库站台。人工使用液压车搬运的方式进行卸货抽检,或在站台上抽检,抽检完毕后实托盘返库存储。

三、技术特点

1.技术先进,经济实用

物流实训平台集自动化立体仓库、拆码垛系统、AGV系统、电子标签拣选系统等多种物流技术为一体,设备类型和器件选型呈现多样化,系统控制复杂并具有较高的柔性。为节约建设成本,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基础上对仓储量、输送距离、拣选品规数量进行了相应的缩减,AGV车体也采用了简配型设计。兼顾未来发展,物流实训平台可扩展性强,涵盖面广,可实现多种专业实训教学,提高了使用效率,能够有效满足目前对物流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需要。

2.整体规划,协同作业

规划布局紧凑,占地面积小。物流实训平台内设置有教学区域,可采用现场教学的方式促进学生对物流过程及物流概念的理解。为配合不同层次的密集型教学,各子系统既可以独立运行,又可以统一作业,提高了授课效率。通过AGV系统还可以进行物流实训平台与机加工区域教学平台的协同作业,实现了资源共享。

3.流程丰富,突出创新

为完善物流实训平台教学功能,根据各阶段教学实训目的,针对性地设计了不同的教学流程。物流实训平台采用工业应用级物流系统建设,实践性较强,教学更为直观。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通用性。系统功能完善,可实现不同行业的企业物流系统模拟教学。此外,还可以让学生熟悉自动化物流系统的安装、检测和调试过程。物流实训平台具备自主创新空间,通过程序的更改、流程间的组合,能够完成物流创新性实验或者科研验证。

篇9

关键词:国际物流综合实训课程;教学设计;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F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6005602

1国际物流综合实训课程的设置背景

国际物流综合实训是本校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课,于第五学期开设,其目的在于综合学生毕业实践之前前四学期所学的专业课程,包括国际物流、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货运实务、报关实务、报检实务、船舶实务等课程。本课程为学生提供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真实渠道,让学生对国际物流操作有感性认识。通过使用国际物流综合实训模拟软件,使学生置身在仿真的工作环境下从事业务操作,增加学生对国际物流的感性认识,了解国际物流的实际操作过程以及各环节的衔接关系,熟悉环节中不同职能部门对信息系统的使用方法,巩固课堂讲授的知识。

2国际物流综合实训课程的设计思路

2.1总体设计思路

课程的教学设计以注重知识应用,满足航运物流从业人员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以工作过程出发项目化设计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内容,突出实践教学在航运物流职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体现实践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因此本课程的改革思路如下:

第一,加强校企合作,对国际航运业务管理的专业人才需求进行调研,确定其中需具有国际物流能力要求的工作岗位;

第二,通过对工作岗位分析确定其工作任务和能力要求,从中选取典型工作任务和能力目标并将其转化为适合本课程学习领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第三,对选取的教学内容项目化形成学习项目,将能力要求进一步细分为学习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

第四,对学习项目和教学内容进行整体教学设计与单元设计,分析重点、难点,并根据其特点研究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第五,分析教学所需要的条件,加强教学团队建设,鼓励教师利用业余时间积极下企业锻炼,建设自编项目化教学讲义、多媒体课件、案例库、习题库等教学资源,完善课程考核方案,改善课程实训教学条件,引入计算机辅助实训教学软件;

第六,进行教学实践和课程评价,根据实践过程和评价结果对课程整体和单元设计、教学方法和手段、自编讲义等方面进行调整,促进工学结合,尽力创造条件使学生有进入相关企业锻炼的机会。

2.2教学目标设计

本课程目标是通过国际物流综合实训相关模拟软件的操作,整合专业课程体系中主干课程的教学内容,深化课程改革,基于国际物流业务流程中各关系方的操作使实训项目和环节与企业实际相符合,实现以职业能力训练为本的综合性实训。

2.2.1认知目标

(1)体会国际物流综合实训中各个参与方的关系及其各自的功能;

(2)掌握国际物流过程中的一系列流程;

(3)掌握外贸企业、国际货运企业、船代企业、报关报检企业、堆场接受委托、结算等的业务流程和工作内容。

2.2.2能力目标

(1)能以国际贸易业务员进行国际贸易进出口的各项业务操作;

(2)能以国际货代业务员进行国际货运的各项业务操作;

(3)能以船代企业船舶管理、单证管理等业务操作;

(4)能以报关员报检员企业接受委托、结算等业务操作;

(5)能以堆场企业为身份进行集装箱进出场管理、费用结算等操作;

(6)能以国际物流涉及的进口商、出口商、生产制造企业、货代、报关、运输、仓储、堆场、港口码头、承运人、船代、理货、海关、检验检疫、国税局、银行、保险等贸易商、物流服务商、政府监管部门角色之间的业务协同操作。

2.2.3情意目标

(1)独立学习和工作,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2)进行交流并有团队合作精神和职业道德素养;

(3)培养创造性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4)明确影响交际能力的障碍,提高个人的交际能力。

2.3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以服装类出口业务流程为例)

合同2.6课程考核方案设计

课程对学生的考核坚持以职业岗位能力为重点的全面考核,知识考核与能力考核并重,以能力考核为主,提高能力考核在课程考核中的权重,同时注重平时学习过程考核,结合课堂学习态度、学生实训报告等综合评价成绩。

3国际物流综合实训课程的实施

3.1教学实施的载体

让学生对国际物流操作有感性认识,通过使用国际物流综合实训模拟软件,使学生置身在仿真的工作环境下从事业务操作,本实训主要通过洛捷斯特国际物流综合平台软件来进行操作。

根据实训目标的要求,本课程自编了《国际物流综合实训指导书》为学生操作时提供指导说明,同时自编了《国际物流综合实训报告》,作为学生课堂训练之用。

3.2教学实施的过程

3.2.1采用情景模拟教学

情景模拟教学法主要是指对国际物流业务中的岗位模拟,按照国际物流业务的实际场景,将国际物流业务划分为20多个岗位,如出口商、进口商、货代、船代、承运人、银行、海关等,让学生分别扮演这些角色,完整地将货物出口的流程模拟一遍,真实感受各个岗位的职责与特点,提高学生对国际物流业务综合流程的把握和实际的操作能力。

3.2.2模块化教学

模块化教学是将各学科课程的知识分解成一个个知识点,再将知识点按其内在逻辑组合成相对独立的单元,然后根据不同职业岗位群或技术领域的职业能力需要,将相关的单元组合成教学模块,这种教学模式,根据岗位职业操作技能的需要,进行教学分析和教学设计,形成相应的教学模块。国际物流业务涉及国际货物出口多方面的业务活动,如外贸、货代、堆场、船代、报关报检等,各业务活动之间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因此将业务活动进行模块化分类,另外除了分模块之外,最后通过国际物流综合平台加以整合使得整个流程成为一体。

图1课程教学内容模块3.2.3贯穿国际物流全程的案例选取

课程选取了服装、机电、食品三个出口案例,分别代表了我国当前的主流出口商品,这些案例来自企业真实的出口业务,从买卖双方贸易磋商、合同签订至最后办理出口退税,中间囊括了商品出口流程的各个环节,因此能使学生全面地熟悉国际物流的整个环节,并且通过3个案例的反复训练能使学生更深刻地掌握整个流程。

图2课程教学案例业务流程3.2.4以国际物流单据为主线

国际物流业务的整个流程涉及各种不同的单据,业务活动中各项业务基本都能以单据体现出来,因此结合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的特点,主要突出单据的缮制,在软件的操作过程中以及实训报告的填写中,根据案例编制了32个单据供学生填写,以单据的填制带动学生对流程的掌握。

表4业务流程表

业务流程实训单据名称贸易磋商销售确认书、信用证开证申请书、商业发票、装箱单报检报检委托书、出境货物报检单、出境货物换证凭单、出境货物通关单、租船订舱订舱委托书、放箱指令、提单联系单、出口收汇核销单、投保和报关申请投保单、保险单、报关委托书、出口货物报关单堆场集装箱设备交接单、集装箱堆场提箱单、装箱明细单、装箱单、预配舱单、提单、集港舱单、场站收据、船舶预配图、理货报告签发提单运费确认单、提单交单结汇承兑/付款通知书、承兑/付款确认书、到款通知出口核销退税出口收汇核销单4总结

本课程通过对《国际物流综合实训》进行设计并实施,形成了初步的国际物流综合实训教学的思路,提出了该课程实践教学的教学方法、模式和组织方式。随着我国国际贸易的深入发展,对国际物流人才的素质与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但应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还应有实践的操作技能和较高的职业素养,本课程的教学也应顺应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特别是结合高职培养学生高技能人才的教学定位,因此针对本课程在设计及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不足,将进一步围绕学生能力的培养、综合素质的提高这个中心来进行改革。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实习资源;物流管理;企业;高校;大学生实习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2-0066-03

物流管理专业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专业实践对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所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以及加强学生对行业的认知,帮助学生进行职业规划,从而使其能在毕业后顺利地融入社会。目前,中国大多高校都尝试开展了多种各具特色的物流实习实训教学活动,然而,其物流实习实训效果却不甚理想。

一、物流管理专业大学生现有实习实训模式及其优缺点

物流管理专业大学生现有实习实训模式主要有学生自己联系企业实习、建立校内实训室实训、建立校办企业实习、进行一般性的校企合作实习等方式,然而,这些实习实训方式并不能真正解决好物流管理专业大学生的实习实训问题。

(一)学生自己联系企业实习

一些高校(尤其是一些民办高校)由于办学条件等的限制,无法提供校内实训场所,或者从经济角度进行权衡,认为建立校内实训室并不经济,因此不再建立校内实训场所,而把实习实训问题推给学生,由学生自己联系企业进行实习实训。此种做法,固然可为学校节约一定量的资金,但其不足之处也显而易见:一些学生不想或联系不到企业进行实习(如一些学生实际并没进行实习,实习报告所盖单位公章为附近超市公章,花钱即盖),或者实习的内容和物流专业关联并不大(如一些物流学生进入了营销部门),因此,其实习效果不敢恭维。

(二)建立校内实训室实训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物流管理实践教学活动,一些有实力的学校相继在校内建立起物流实训室,为学生提供实训平台。现代物流实训室的建设,的确有助于搭建物流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使学生了解一些物流设备的基本原理与操作技法,掌握一些物流环节的基本操作与管理方法,然而,其也有许多不足之处。

1.物流设施设备种类繁多、价格昂贵

物流设施设备种类繁多,涉及仓储、运输、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信息技术等各个方面的设施设备,且这些设施设备又因行业的差异出入很大,部分设施设备价格昂贵。如某高校建设的自动仓储及配送中心作业流程实训室,里面仅配备了教学用的货架(40个货位)、电瓶式堆高车、巷道堆垛机、自动分拣系统、AGV小车等设备,不算场地建设费用,其直接设备投入就近200多万,如果再加上以后的维护管理、实训耗材等方面的资金投入,将对学校造成不菲的经济压力。

2.设施设备同时存在不够用与利用率不高等现象

物流实训室建设花费不菲,如果能够得到充分利用,也算物有所值,然后,现实中高校物流实训室设备的利用率却同时存在不够用与利用率不高等现象,实训效果并不理想。一方面,对于一些重要设备的操作,如巷道堆垛机、叉车,由于其价格昂贵,通常一个实训室只有一台,且一次只允许一个人操作,最多再加两名辅助操作人员,而按照教学计划,教师每次安排的实习人员却是一个班,因此,存在设备不够用的问题。另一方面,实训室设备由于涉及机、电等设备,出于人身与设备安全考虑,又不允许学生在无教师指导的情况下自行操作,因此这些设施设备在教师不上课的情况下闲置浪费严重。笔者调查了河南五所高校的物流实训室,发现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以上现象,学生在实训室的实训变成了对实训室设备的参观浏览,甚至有些高校为了防止实训设备故障,实训室不再对学生开放,实训室已沦为上级领导参观考察之地。

3.难以完全模拟实际情况

许多物流实训室的建设仿照的是工科实训室的建设方式,而物流管理却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许多真实物流场境及物流问题在实训室内无法完全模拟或根本无法模拟。虽然物流涉及七大功能模块,很多高校实训室实际模拟的更多只是仓储或配送中心的作业模块,而对其他模块的模拟教学则很少。如运输过程通过实训室就很难模拟,充其量只能对车辆的装载方式及行车路线进行模拟,但这与实际物流作业差距很大。现实中物流公司装卸的货物通常性质各异,包装箱的大小、形状、货物的质量也都不相同,而在模拟时所采用的货物通常则为形状规则、大小一定的空纸箱,两者差距如此之大,实训实难达到预期效果;对于行车路线虽然可通过纸上或使用计算机进行模拟,但运输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特殊情况的处理方式则完全无法模拟。

(三)建立校办企业实习

为了给学生提供真实的物流实训环境,一些实力更强的高校建立了校办企业(如建立仓储中心为学校周边企业提供仓储服务,或者加盟某个物流企业,成为该物流企业的一营业网点),分期分批安排学生到校办企业进行实习,以锻炼学生的真实物流作业水平。 通过建立校办企业,学校固然可以方便地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机会,但是,建立校办企业也有自身的缺陷:一方面,校办企业要按学校的教学计划给学生提供各种实训机会,很多时候这与物流企业运作的成本最小化相矛盾,导致校办企业运营成本较高;另一方面,许多高校并不善企业的经营,导致校办企业亏损严重,难以持续下去。

(四)进行一般性的校企合作实习

为了避免建立校办企业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一些高校与企业建立了联盟关系,寻求校企合作或在企业建立实训基地――通过高校为企业提供科技资源,企业为高校提供实习场所,从而实现双赢。然而,现实中,许多高校,尤其是那些非研究型高校,并没有太多其所说的科技资源可以提供给企业,而学生到企业实习,又难免影响企业的正常运作,同时,由于学生实习时间较短,并且需先对学生进行培训后才能实际上岗,导致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只有付出,很少甚至没有回报。由于上述原因,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实则处于“亏本”地位,因此,企业并不太愿和高校进行校企合作。即使双方形成了合作关系,高校也处于被动地位,对企业缺乏相关的约束能力,实训内容只能任由企业安排。因此,许多校企合作或实训基地,实则处于尴尬的境地:要么停留在合同层面,没有实质合作内容,要么只是给企业提供一个使用廉价劳动力的机会――企业之所以愿意与高校合作,很多时候是因为高校的实习生可为企业提供廉价的劳动力。高校学生进入此类企业进行实习,由于学校对学生实习的内容没有实际控制权,企业多从自身的发展安排学生实习内容,因此,学生实际从事的更多是一些简单的体力上的工作,而对所学专业知识的加深理解促进作用则不是很大。

二、基于高校购买企业实习资源的物流管理专业大学生实习实训模式研究

现有大学生实习实训模式各有其不足之处,并不能真正很好地解决大学生的实习实训问题。通过怎么样的实习实训既能加深大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理论联系实际,又能使大学生提前对将来所要从事的职业、行业有所认识,以便进行职业规划,正成为许多高校正在努力探索的目标。要想达到上述目标,方法之一是高校可采用购买企业实习资源的方式进行校企合作。

(一)基于高校购买企业实习资源的大学生实习实训模式简介

基于高校购买企业实习资源的大学生实习实训模式是一般性校企合作的一种改良,其是建立在校内实训室基础上的一种校企合作方式。在一般性的校企合作中,企业由于缺乏相关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始终缺乏合作的积极性。要想校企合作达到良好效果,关键在于怎样调动企业进行校企合作的积极性,而要想调动企业进行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关键则是让企业在校企合作中能有一定的收益,至少不亏本,因此,高校(尤其是那些没有太多科技资源的非研究型高校)可以考虑通过购买企业实习资源的方式进行校企合作。高校可首先在校内建立基础实训室,里面主要放置一些利用率较高,更新速度较慢,且价格不太昂贵的设施设备,如基础物流实训室可包含货架、托盘、堆高车、简易包装箱等设备,用于日常教学实训工作,而对于价格较为昂贵的设备,或者使用频率不太高的设备,不易维修保养的设备,如AGV小车、自动分拣设备,基础物流实训室则不再配备。对于基础物流实训室没有的设施设备的实训,可由高校通过购买企业的实习资源来获得。

(二)基于高校购买企业实习资源的大学生实习实训模式的运作过程

1.制定实习实践内容

高校根据相关课程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中规定的知识点,结合校内实训室的设备,认真制订实习实训计划。对于一些通用的物流技能,如一般货物的堆码技术、商品的包裹技术等,可安排在校内实训室,由校内授课教师在授课的同时指导学生进行实训。对于校内实训室并不拥有的设备的实训,或者比较专业的物流技术的实训,则可通过学校购买企业实习资源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实习实训。

2.选择企业,签订合同

根据实纲选择能给学生提供相应实习内容的企业,并与之签订校企合作合同:企业为高校提供相应内容的实习设施设备和实习机会,学校支付相应实习资源占用费用。合同签订时要明确参与实习的学生的数量,实习的时间、场所,实习的内容、方式,实习所用的设施设备,企业指导人员的数量、知识结构水平,实习后学生应达到的能力,以及学校付款的金额、时间、方式等内容。

3.组织学生按计划实习实训,并对实习实训的过程进行监督与控制

一般情况下,通过高购买企业实习资源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实习实训的时间可安排在学生毕业前一学期,此时,学生对实习实训具有极大的热情,对将从事的行业充满好奇与期望,实习实训将更易达到较好的效果。学校按计划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实训,具体实训过程中由企业安排的人员进行指导,学校不予过多干预,但学校具有对学生实习实训过程监督与建议的权利,当实习实训过程远离实习实训的目标时,学校可要求实习单位修正实习实训内容,甚至可对正在进行的实习实训叫“停”。

4.实习实训效果评价

高校要建立科学的、系统的学生实习实训评价标准,在学生实习实训结束后,由学生、学校、企业共同对学生实习实训效果进行评价,并对实习实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进行总结,获取相关经验与教训,以使以后合作更加顺畅。

5.支付

学校可根据实习实训效果评价的结果,按照校企合作时签订的协议,支付企业相应数额的实习实训资源占用费用。

(三)基于高校购买企业实习资源的大学生实习实践模式可能遇到的障碍

高校购买企业实习资源的大学生实习实训模式可能执行起来并非一帆风顺,其可能会遇到的障碍主要会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传统观念的影响

传统观念中,企业生产销售的是商品,高校培养的是人才,高校是企业的供应商而非消费者,从来都是消费者向供应商付款购买产品或服务,而非供应商向消费者付款,因此,高校没有向企业因为培训支付金钱的习惯。现在,高校需要换位思考,企业给高校学生提供了学校不能提供的实习实训资源,理应获得回报。在此思维下,高校不再只是企业的人才供应商,同时也是企业实习实训资源的使用客户。

2.体制的障碍

民营高校体制比较灵活,当其发现通过购买企业实习资源的实习实训模式比校内建设实训室成本更低时,可轻易地选择使用购买企业实习资源的方式进行实习实训。但不幸的是,许多民营高校从节约成本的角度出发,根本不愿为学生的实习实训花费任何金钱。对于公办的高校,由于其归属于各地政府或各部委,则有可能会在购买企业实习资源时遇到各种推诿问题。

3.教学评估机制的障碍

现有的教学评估机制更偏重于对学校硬件办学条件的评估,而对学生实习实训质量则没有过多要求,并且其评判标准也较为模糊,因此,高校可能更倾向于能够看得到、摸得着的“硬”的校内实训室的建设,而非“软”的提供较高实习实训质量的实习实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