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营销实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7 05:26: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手机营销实训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合作参与式学习 教学模式
在中职学校的专业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尤为重要。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已成为当前课堂教学中的首要问题。本文以市场营销实训课教学为例,介绍一种主体创新教学模式,即合作参与式学习。
一、“合作参与式学习”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著名教育学家杜威曾指出:进步主义教育的主导思想是,尊重学生的自由发展,尊重学生的活动和兴趣,教师是学生的指导者而非监督者。
学生中心理论认为:传统的教育是以知识为中心,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所以传统的教育实际上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而现代教育必须从以教师为中心走向以学生为中心。
学习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自主探究的学习,一种是被动灌输的学习;或者说,一种是通过操作、制作而学习,一种是通过讲解、记忆而学习。学生中心理论所倡导的教学方法是前者,人们习惯称为“做中学”。
二、“合作参与式学习”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
“合作参与式学习”教学模式是指师生共同建立一种民主、和谐、热烈的教学氛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同等参与和发展机会的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它以“学生中心理论为依据,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为目的,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信息,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彼此之间的交流互动和探讨分享过程中,创设一种民主、平等、融洽的新型课堂人际关系,从而达到挖掘学生潜能的教学目的,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合作参与式学习”教学模式在市场营销实训课中的实施
教学过程中,“合作参与式学习”教学模式以学生“合作参与”为主线,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学习环境的创造者。下面我以市场营销实训课教学《产品定价决策》为例,谈谈如何实施“合作参与式学习”教学模式。
(一)布置任务,明确要求
我根据实际情况将教学班级分成四个小组,各组推选一名组长,负责本组工作任务的开展。布置实训准备任务:根据给定的背景资料对某款智能手机进行定价决策,同时交代有关的注意事项与任务要求,让每组学生进行市场调查,收集相关信息,为后面的实训任务做好准备。
(二)视频导入,知识准备
学生通过前期准备,满怀信心带着任务走进了课堂。这时我通过三个步骤导入实训:
1.首先,播放一段《不同价格的鹦鹉》视频,调动课堂气氛,提出问题请学生回答,引导学生思考定价是一门艺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接着通过第二个问题检验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加强学生的认知深度,同时为学生准备后面的实训操作提供知识铺垫。
3.紧接着引导学生思考产品定价的基本程序是什么,为学生进入后面的实际操作指明方向。
(三)回顾任务,进入情境
组织课堂实训时,我再次呈现实训任务,引导学生回顾课前教师布置的实训任务,使学生迅速进入实训角色,抓住实训主题。同时明确本次实训的操作程序与要求,让学生认识到只有通过团队的力量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与团队精神。
(四)运用知识,实施任务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与前期准备,分组就智能手机的定价决策展开讨论。通过讨论,使每一个学生充分融入到团队中去,发表个人见解,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以发挥,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提高。
(五) 展示方案,陈述见解
我随机挑选两组选派代表上台按规定时间陈述方案,当前两组陈述完毕后,剩下的两组准备5分钟后,派代表上台按规定时间就前两组的方案陈述情况发表见解,每组通过陈述或评述,找到了展示自我的机会,在展示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人交流探讨的能力,从而体验成功的喜悦感。
(六)总结交流,分享成果
1.所有小组陈述完毕后,我从课前的任务准备、回答问题的准确性、课堂讨论的参与程度、方案本身的完整性与合理性以及代表发言时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共五个方面对每组进行适当的总结点评。对每组学生在本次实训活动中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通过点评,师生间相互分享,共同感受学习与生活的乐趣。
2.点评之后,我向学生展示一个智能手机价格决策参考方案,通过展示参考方案,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如何给产品进行合理定价,为将来就业打下基础。
3.为了更直观地体现本次实训的成果,我还精心设计了评价量化表,让每组开展自评与组评,再加上师评,产生本次实训的成绩,教师当场公布实训成绩,评出一、二、三等奖,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七)课后拓展,巩固提高
布置作业,我要求学生在本次实训课的基础上利用课余时间将各自的价格决策方案放到市场中去检验,从而完善方案,形成决策分析报告,上交。
四、使用该模式时我所把握的几个问题:
1.任务实施前,我就本次教学活动的目的与要求,全面细致地讲解相关的任务要领与注意事项。学生的实训活动开展过程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必然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时我会给予指导、培训,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实训项目。同时我对学生的实训成果进行认真分析,帮助他们找出不妥之处,并加以改正。
2.教师要控制好学生实训任务的难度与实施时间。学生因其受所学知识的影响,不可能高标准完成实训任务。因此我在布置教学任务前,先与学生进行交流,弄清他们的认知程度与参与愿意。在学生能力可接受的范围内,进行相关任务的准备与开展。学生在实训成果陈述时还应控制好时间。一般来说,学生陈述的时间在5分钟左右较为合适。这段时间学生可以较为清楚地陈述自己的实训成果,教师又有剩余时间对陈述内容进行评价与总结。
3.总结评价要及时。当学生完成实训任务后,我及时进行了总结评价,并对一些知识内容进行了综合深化,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好核心知识与重点技能,从而为将来的就业奠定扎实的基本功。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微商 市场营销 服装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4B-0055-02
随着现代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商作为一种全新的电子商务交易形式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同时逐渐走进现代人的生活,成为人们依托的一种商业交易形式,为更多的人群带来了商业经营机遇。中职教育要积极迎合现代科技的发展,融入大的商业环境,其中市场营销专业教学中可以尝试引进微商经营模式,以微商为依托来有效开拓中职服装市场营销模式,为中职服装市场营销课程注入全新的活力。
一、微商的内涵
微商是基于微信网络平台所开启的一种新型电子商务模式,是基于微信生态的社会化分销模式。微商最大的好处在于沉淀用户,事实上,微信的原点是社交而非营销工具,这就决定了微商比传统电商更能精准找到用户群和互联网大数据,从而大幅提升企业服务和订单量。
将 N 种渠道所接触的客户通通汇聚起来,形成一个属于企业自己的大数据库,从而实现个性推荐、精准营销。而微信是一个绝佳的客艄芾砥教ǎ将各渠道的客户汇聚进来后便能实现畅通无阻的通道模式,直接消除了一切中间障碍,商家在公众号上就能和消费者接触。
总体来看,微商作为一种全新的电子商务形式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势必要成为市场营销的代表性模式,会逐渐纳入市场营销方法体系。
二、微商对中职服装市场营销教学的意义
(一)有利于推动中职营销教学现代化。微商作为一种全新的电子商务模式,是一种典型的现代化网络营销模式,微商具有先进的现代化功能和意义,因为当今时代是网络新时代,以手机为工具的网络系统铺天盖地被使用,人们借助于手机中的网络系统,利用微信、QQ 等聊天工具以及其他信息传输工具来传输重要信息,手机和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现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设备设施,借助这些工具人们逐步实现了网络经营,电子商务以全新的形式出现在人们的视线里,微商作为现代化的营销模式得到了大众的支持和认可,也正在更多的现代人群中普及开来,特别是以服装、化妆品等为代表的日常生活用品都倍受微商青睐,利用微商形式来辅助中职服装市场营销教学具有非凡的意义,能够有效融入市场环境,推动并促进服装市场营销的现代化发展,使得中职教学也紧随现代化发展的步伐,体现出中职教学的意义。
(二)有利于调动学生的营销实践积极性。中职教育最关键是要赢得学生的配合,因为只有学生积极配合学习,才能真正让学生掌握自身必备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工作能力等,使得他们能够胜任职业工作,赢得用人单位的认可,从而真正实现中职教育的目标和意义。微信是现代学生最常用的网络通信平台,也是各个层次人群最普及的交流通讯方式。微商则是借助微信这一通讯平台来进行商业信息的传播、交易与交流,这不仅符合现代中职学生最基本的生活方式,也能够被广大中职学生所认同接受。甚至在现实生活中已有相当一部分中职学生借助微信平台来自行做微商交易。基于此有必要将微商纳入中职服装市场营销教学中,让学生以自己最熟悉、最精通的方式来学习,一方面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则能够深化他们对服务营销策略理论知识的理解。
三、基于微商的中职服装市场营销实践性教学策略
(一)组好团队,搭建微商平台
中职服装市场营销微商教学首当其冲是要构建起一个服装微商平台,并设置专门的电子商务营销团队来负责支撑这一平台的运营,再以平台为基础来执行各项经营、服务、交易、交流等任务,让学生从中得到锻炼。
1.组建服装微商团队。教师首先将学生分成若干组,再以组为单位来构建属于自己的服务微商平台,分组要有科学的依据,可以根据学生的入学成绩、平时测试成绩、日常课堂表现等来形成优、良、弱三类学生均匀分布的小组,而且各小组人数相同,这样各个小组的实力也就大致相当。分组结束后,每个小组都由本小组成员命名,各小组名称要独具特色,一些学生别出心裁地为自己小组命名,例如:李嘉诚队、俞敏洪队、创业者等。各小组学生都怀着一颗炽热的心、无比的热情参与其中,颇有蓄势待发、剑拔弩张之势,要爆发式学习。
2.搭建服装微商平台。有了团队后,则应该要求各个团队小组搭建属于自己的服装微商平台,为了彰显自身的特色,可以采用专卖店模式,也就是每个小组都有自己专营的服装项目,例如:童装、男装、女裤、女毛衫等,可以让各小组以抽签方式来选出自身将要经营的项目。各小组根据自身所选项目搭建微商平台,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它不仅考察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心理分析能力,还考验学生的网络信息技术的运用水平、网络搜索与运用等综合能力。教师要在这一过程中提供指导,认真聆听与分享各个小组的想法和意见,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建议的方向主要涉及服装微商平台的真实度、顾客接受度、产品的新颖程度、信息是否周全等,并从这些方面考虑为各小组提出评价,同时也可以调动小组间的力量,让小组人员相互评论各自所设计的服装样品和网页设计质量、产品的宣传水平等,不断地优化并完善微商平台。
(二)分好角色,小组训练营销能力
有了特定的微商团队和微商公众平台,接下来则要开始利用微信平台来锻炼团队的营销能力,因为营销能力是市场营销课程学习的核心,也是中职市场营销专业教学的目标。为了深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服装在线营销能力,可以尝试通过小组内部角色扮演的方式来执行,也就是各小组内部成员分别扮演:在线商家、客户(2-3 名)、客服人员、微商平台维护人员等。客户观赏浏览由商家提供的服装图,根据自身需求来选择自己所需的商品,这其中伴随着商家、客户、客服之间的交流对接;商家负责商品页面的设计、广告信息的编辑、图片的展示与完善等,其中涉及多重营销手段与方法的运用;客服人员则负责回答来自于客户的诸多咨询性信息,是对客服人员营销能力、耐心等的训练,其中伴随着讨价还价的过程,形成了一个全仿真的微商交易环境。在这一真实环境下,同一个小组内也要注重角色的互换,也就是各个成员实行轮岗,这样经历了从商家到客户角色的转换,从而使商家更加了解客户的心理,间接地提升营销能力,提升服装营销业绩。 (三)组间互动,营造营销竞争氛围
当小组内部营销互动性训练结束后,则要将目光转向小组间,小组内部互动性训练使小组成T的商业意识、营销能力等都得到了有效的训练和培养,能够针对自身产品,灵活利用微商工具来巧妙营销,掌握了更深层次的营销能力。这样则可以形成小组间的互动,也就是小组间穿插式地借助微信平台来向对方购买服装产品,作为商家的小组则为其提供专业化的商品服务、信息服务等。而且各个小组之间要形成营销业绩竞争态势,最终比拼哪个小组的销售额最高,可以实行营销单人责任制,也就是在微商平台上哪名学生所下的订单最多、营业额最高则会有对应的奖励,同时,也形成小组间的营业额竞争,最终选出优胜小组。通过这种小组间互动、竞争的模式能够有效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各小组都会千方百计地利用营销方式、手段和方法等来提升各自的营业额;同时,也将最大程度地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微信技术等来充实与完善自身的服装商品页面,并积极提高客服质量,将会不自觉地在小组间形成一种竞争态势、互动关系,从而调动各小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四)小组互评,做好微商营销总结
经过小组内部微商营销、小组间的微商营销竞争后,则应该针对营销过程中的体会来做好记录,要求每个小组都总结出作为商家、客服等的深刻体会,其中要包括营销经验、微商营销的收获等。同时,也要实行小组间互评制度,也就是各小组要对与之交易的小组的产品质量、产品网页制作水平、客服水平等都给出细致到位的评价,其中应该包括优缺点等,以此来让各个小组都能有所收获和改进。教师也要针对各小组在实际活动中的表现给出科学的评价,充分赞赏各小组学生别出心裁的想象力、创造力等,要让学生感受到自身的优势,从而产生更加浓厚的参与微商的热情。
微商是现代化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发展的产物,是电子商务的更新与发展,中职教育教学要善于利用这一电子商务营销模式,将其运用于服装市场营销实践教学中,为其提供全新的教学理念,让学生更乐于参与其中,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海燕.基于“微商”模式下中职电子商务实训教学的研究[J].职业,2016(36)
篇3
(一)课堂教学目标不明确
如果没有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就不能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不合理的教学目标只会使得教学显得慌乱局促、没有条理。针对不同的课程内容应该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若是各个目标之间混乱无序,就会使得学生毫无头绪,大大降低学习效率。对于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来说,一定的自主创业能力是专业的需求。但是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将市场营销和创业教育混为一谈,就缺少了重点,学生很难再同时完成两项教学任务,最后只会导致无论专业知识还是自主创业能力都没有得到较大的提升,但是却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事倍功半,得不偿失,降低学习效率。正确的做法是将市场营销和创业教育,各自设定相应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培养一个清晰地学习思维和明确的学习目标。
(二)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脱节
产学合作是大多市场营销专业会设置的学习环节,但是合作的方式仅仅局限于企业参观、企业管理人员交流等形式,并没有全方位、高层次的企业管理人员以及管理技术上的交流,缺少了实际实践内容的教学和习得。目前,我国独立学院的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实多都是校方给以统一安排,而不存在校企双方的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无法真正给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有效机会;此外,学校没有对学生在企业实习阶段中的表现和成果进行严格的管制和界定,没有对其实习成果进行细致的量化考核,没有完善的评价和反馈机制,从客观上给予学生实践成果的提升带来困难,也不利于教师从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及时发现缺陷,进行改革,以至于很多实习流于形式。
(三)专业教师素质较低无法满足教学需要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左右着学生最终的学习成果以及学习质量,因而可以说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是,在当今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素质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市场营销的专业的教师没有较高的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其中还有部分教师并没有真正的创业经历,就来教授船业教育的课程。但是这些教师的理论水平较差,也无法与实践相结合,教学效果极不理想。此外,教师的实践教学只有自己亲身经历过后才能够传达相应的教学重点和要领。但是大多教师只是根据案例教学中的例子进行分析,得出规律,是非脱产的,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并不能接触到最新的创业相关知识,自然也就无法在实践教学中进行管理创新。
二、市场营销专业走创业之路的教育方法
(一)模拟公司实训的设计思路
环境构建我院模拟公司实训,是对于课堂学习的一种拓展,旨在培养“职业人”,提升学生在创业过程中的必备技能。在全球模拟公司课程实训中要对全程进行监控,并且编制专门的教材以及培养方案,对实际操作进行指导。其中模拟的主要是公司运行中以下8个核心:组建团队与架构公司、项目确定与公司注册、市场分析与战略规划、成本预算与营销策划、资金规划与销售管理、财务培训与财务管理、投资收益与风险评估、创业计划与开业准备。造模拟公司的过程中关键的是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使学生感到身临其境,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有决定性的作用。模拟公司实训模式和传统的自主创业课程有着不同的培养模式,最明显的一点就是教学环境设置上的独特性,他的关键就是模拟公司现实的环境,改善当下的教学环境,以便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为了更好的创建模拟环境,我们采取了多种措施,比如说设置了专用的教室,每个教师配有专用的办公用具,另外配备了专用的实验室,以及专门的模拟公司培训教师,对学生模拟公司的实践活动进行指导。另一方面,从学生的大一阶段开始就对其进行创业教育的熏陶,培养起“职业人”的心理状态,有助于在实训过程中更好的迎合学生的心理,使其迅速投入其中,塑造了学生的心理环境。
(二)大学生创业实践的保障体系建设
大学生创业实践保障体系构建的目的就是确保大学生的创业实践活动能够顺利开展并圆满完成。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容构成:知识保障、组织保障、场地保障、经费保障、激励保障、能力保障。政府和各类社会团体应当给予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以充分的重视,筑巢引凤,利用现有的资源为其提供实践的平台和机会,积极投身评价机制,激发学生参与创业实践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此外,高校应该积极组织和完善统筹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来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社会认识能力,积极磋商,投放资金建立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保障有足够的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能够开展。通过科学完善的大学生创业实践的激励制度的建设,对大学生创业实践的成果进行全面的分析对比,一边作为评优评先的依据;另一方面,作为大学生应该充分认识到创业实践活动的意义、作用,积极参与、认真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将来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创业教育融合市场营销专业实训
市场营销实训所培养的综合型人才应该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较完备的实践技能、与时俱进的开拓创新精神,以适应高级应用型营销人才的需要。实训模式主要可以分为营销模拟实训、营销策划实训和校企合作实训三种模式,通过自主创业的培训教学可以大大提高学生自主创业意识和实现经营能力。创业实训大致上分为模拟创业和真实创业两个途径。模拟创业的过程中可以对学生的创业价值、创业基础和创业表现进行综合性的测评,通过选择不同岗位的创业培养自己多方面的实战能力,帮助学生更为准确高效的对市场进行分析、判断与决策。真实创业也需要通过校企合作,建设创业教育基地,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师资力量,保证资金、场地、设备等因素都有较高的利用率。只有做到市场营销和创业教育的有机结合,才能为更多学生提供就业创业服务,使其在毕业之后有更多的选择性。
(四)大学生创业实践的评价体系建设
各级政府和创业团体对高校创业实践活动的评价考核要将一套客观、科学的教育评价机制作为评价的标准和准则,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和渠道手机大学生实践活动的实时信息,对大学生创业实践的过程和效果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发现当前创业实践体系存在的不足,做出及时的完善和改进,并将评价结果实时反馈给学校以及大学生本人,有助于学校正视现实,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及时补救,有助于大学生创业实践朝着社会主义建设的方向前进。只有将大学生创业实践的评价体系纳入高校教学日常管理的流程中,才能够实现大学生创业实践评价制度的顺利实施。只有对认知的实物进行评价后才能够对其进行评价,在评价高校大学生创业实践时,要充分考虑到它的现在、过去和将来。这就要求在工作中就要按评价指标建立相关数据库和信息库,实时、全面的收集大学生创业实践,以便评价的时候使用。
三、小结
篇4
项目教学信息化教学职业能力
《生产运作管理实务》是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周学时4,共计64学时。该课程是针对生产计划员、生产调度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所设置的教学做一体课程,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生产运作管理与企业其它职能管理,如财务、营销等之间的关系,学会根据生产部门的运作流程、设计生产运作系统、对预测驱动式生产运作、订单驱动式生产运作进行管理,掌握生产运作系统优化,提高生产管理能力,能够解决生产运作实际问题。
一、课程培养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企业选址方法、生产计划编制方法、生产日程管理方法、物料管理方法、了解企业现场管理与质量管理技术,具备安全生产意识、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时间管理、自我学习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能够应用信息管理手段开展企业生产计划管理、车间资源管理,胜任企业生产计划、生产调度职业岗位
(一)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具备以下专业能力
能够根据企业实际情况,为企业项目生产和服务的选址与布局;编制主生产计划(MPS)、能力需求计划(CRP)、编制生产作业计划;能够对企业物料进行管理;能够对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保养等设备管理;利用5S管理、定置管理、目视管理与看板管理方法对生产现场管理;对企业质量管理具备一定认知。
(二)要求学生具备以下方法能力
制定工作计划能力;能根据工作任务的需要使用各种信息媒体,独立收集、查阅信息资料;能根据工作任务的目标要求,合理进行任务分析,制定工作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工作,并做好个步骤的预期与评估;能分析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流程;善于总结,能够举一反三,不断探索实践,能自主学习新知识,将新技术应用到工作中。
(三)要求学生具备以下社会能力目标
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工作责任心、积极主动参与到工作中;具有团团队协作精神,主动与人合作、沟通和协商。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按生产管理规范、安全操作的要求开展工作;具有较强的环境意识。
二、本课程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
本课程是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存在下列问题:
(一)认知模糊
学生在课堂上,没有体验或认识企业的生产过程。从认识上很难清晰的理解或掌握生产过程的方方面面。通过教师课堂讲解,很难让学生充分掌握产生相关知识,
(二)学习目的不清
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中小型企业运营管理相关岗位,从事生产计划、现场管理、质量管理、客户管理等岗位工作。有些同学认为以后不去这样的企业,上课就可以不听,不去学习。
(三)学习动力不足
学生在上课过程中的注意力会随着时间而不断减弱,当前,手机不断智能化,学生上课过程中,经常会使用手机玩游戏、听音乐、看视频、新闻等等。对专业学习的关注度不断下降。在这种形式下,上课以教师活动为中心,以教师讲、学生听的形式为主,再高明的教师,即使把内容讲得十分清晰明了,没有学生大脑的接收、加工和组合也是枉然。学生学习动力不足使得学生更愿意去看手机、睡觉或听音乐而不是去听课,去思考或积极回答老师提问。
三、课程教学改革
《生产运作管理实务》课程在原来课程教学基础上,结合学生特点,对原有课程教学进行改革。
(一)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同开发课程
本课程在对滨海新区制造业企业调研的基础上,聘请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空调机生产总监张锁柱、天津市金蝶软件有限公司总监李翔、天士力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总监蔡金勇共同设计、开发课程。在生产与物流实训中心引入企业运营数据、运营方式,构建职业情境。同时,本课程在教学初期会组织学生深入企业生产现场进行参观学习,使学生深刻理解企业生产过程,积极思考与生产相关的各个方面。我们参观的主要企业有:天士力药业有限公司、天津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金威啤酒(天津)有限公司等企业。
(二)基于工作过程开发课程内容
分析企业生产运作管理过程的典型工作任务,按照工作过程的逻辑关系,形成工作过程链,工作任务(项目)为工作过程链上的节点。课程教学内容按照完成工作任务(项目)的要求,根据工学结合的原则,进行教学做一体的内容整合。
课程内容按照生产运作系统认知、设计、预测驱动式生产运作管理、订单驱动式生产运作管理、生产运作系统优化过程,在内容上形成五个学习项目。
(三)注重信息化教学
课程建立了自主学习平台,学生可以利用该平台实现网络课程学习、虚拟实训系统训练、作业提交、互动交流、在线测试,以及素材资源库、试题库的学习。学生实训过程中,能够对自我实训过程进行监控,系统能够智能分析任务结果,并自动统计参加实训次数及具体时间明细。
课程建立了3D企业管理情景实战系统,系统以典型工作任务的完整工作过程为载体,利用角色转换、上岗操作、业务路线选择、单据填写等功能,学生以3D游戏模拟企业运营模式,给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设计必要的能够获得成就感的激励机制,这样能够促进他们内在动机的形成。整个系统实现了融职业认知、职业判断、业务处理、实务操作、评价反馈、教学管理为一体的实训、实习教学功能。
课程建设FLASH课堂,把企业生产现场用动画的形式,幽默的展现给学生,本课程共22个学习任务,共建设了2个FLASH动画,供学生学习和理解。课程还建有为微信平台,通过二维码,学生手机能够进入平台学习。
(四)采用项目教学,提升学生职业能力
按照工作过程的实际情况和学生学习知识的规律性,采取项目导向的教学方法。项目安排由易到难,项目教学遵循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六个步骤进行。课程的教学按照企业真实的生产运作项目的准备、计划、实施、优化过程安排教学进度,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模拟企业创业,完成项目的选址、编制项目的生产计划、日程管理、物料管理、现场管理与质量管理方案,实现了教学项目的学习成果可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五)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方法多样化
篇5
1.学生整体素质不高。课堂是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学生的课堂表现会影响教师课堂的教学实施。而近年来,由于中职类学校生源比较匮乏,学校为了多招学生不惜降低录取门槛,导致学生整体素质不高。因此有部分学生在上课过程中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上课玩手机,思想开小差,不遵守课堂纪律,喜欢趴着睡觉,产生厌学情绪;也有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但由于学习基础比较差,听不懂,学习困难,自感压力大,久而久之,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不想学,不愿学,最后干脆就不学,导致恶性循坏!
2.教材内容滞后性,同质化。教材的选用对于课程的授课目标的实现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汽车营销课程有别于其他课程,它是一门时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授课内容应紧随汽车市场的变化而做相应的调整。但目前所教学过程中所用的教材基础理论内容较为陈旧,缺乏最新的理论内容,尤其是书中的案例有部分还引用的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例子,学生学起来觉得枯燥乏味,学习兴趣不佳,教授课难度也相应地增加,需要绞尽脑汁设计教学过程以增加课堂的教学效果。此外,根据历年使用教材的感受,大多数教材在内容和形式上同质化现象比较普遍,主要内容有两个方向,一种是比较侧重于市场营销的基础知识,几乎就是在每个章节上多加了“汽车”两字而已,这导致教师授课过程中容易与市场营销课程知识点重复,学生会觉得教师是在“炒冷饭”。另一种是侧重于汽车4S店销售流程,整本教材围绕汽车整车销售流程展开,而忽略了汽车销售的基础理论知识,缺乏课程的衔接性,不太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给教师的授课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3.教学形式与方法不够多样化,课堂缺乏互动。汽车营销目前在中职类学校主要采用的是传统的讲授式的授课方式。在这种授课形式下,教师旨在讲完课程的相应的知识点,学生则处于被动的听课状态,有时教师为了完成理论授课目标,容易出现满堂灌的现象,学生整体课堂参与的积极性略显不足,互动性不多,这样容易导致教与学相分离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预期教学效果很难达到。
4.实训实践教学环节不足。汽车营销课程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但目前实训实践教学环节不足。当前汽车营销课程授课过程仍以理论教学唱主角,且缺乏具有汽车销售与服务相关企业实战经验的教师;同时缺乏相应的实践基地,有部分学校虽有实践基地,但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展开教学实施,此外,相应的汽车营销实训室的利用率也不高。总之,实训实践环节的匮乏,会导致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无法很好地掌握,容易使理论与实践脱节,学无所用。
二、中职汽车营销课程教学中的对策
汽车营销的教学主旨是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并重,结合汽车营销课程的教学需要,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加强校风学风建设,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学风是一所学校的灵魂,中等职业学校的学风建设要结合学生的特点,提升学生的理想定位,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要开展一系列富有特色的工作,如为帮助新生尽早适应中职学校生活,热爱所学专业,新生人校开始,就制定一系列新生人学教育工作,教育内容包括“认识学校、热爱专业、端正态度”等等;如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学风竞赛等;营造校园学习氛围,加强学校文化长廊建设;召开学生座谈会,提高对学风建设的认识利用周末或课余时间组织主题班会活动等等,努力在学校营造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整体素质。
2.积极开发校本教材与网络教程,引导学生主动建构自己所需要的知识。由于目前各出版社的汽车营销教材都不能完全吻合各个学校的教学需求,所以各中职学校应根据学校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并结合当今社会发展的形势需要,有计划的进行校本教材的研究,并结合不同教师的专长和兴趣,明确职责,广泛搜集资料,去粗取精,按由浅入深的原则,选编难易适度、内容丰富、新颖及时的营销案例及方法,图文并茂,最终形成系统的校本教材。还有必要把学校所在地的一些著名的营销活动及时的补充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感觉到真实可信,增加校本教材的实用性,也为校本教材内容的更新打下基础。同时重视开发汽车营销网络教程,网络教程的内容远比课堂讲授的内容丰富。采用图文对照的方式,同时插入了大量的视频信息,补充了汽车新技术、新结构;提供的自测题有评分功能,可以检验学习效果。这样学生可以依据自身兴趣、专业需要及就业需要,建构与吸收所需的知识,为下一步专业课的学习及就业打基础。
3.引入互动式的教学模式—项目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模式”是指教师“教”和学生“学”两个过程互相作用的整体性动态过程。具体表现为教师的主导施教和学生的主体认识相辅相成的课堂活动过程,即“教”和“学”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有序发展的整体性活动。在汽车营销教学过程中可采用以下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下面以项目教学法在汽车营销教学过程中的“初次接待顾客”为例,描述其实施的主要过程。例: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内容设计对4S店里的初步接待工作过程作如下安排:确定项目任务—计划—小组决策—执行—检查—效果评估。确定任项目任务:教师根据汽车4S店销售人员的实际工作设计出教学情境,并下发任务给各小组。草拟计划:学生根据给定的任务情境、工具、资源条件等利用头脑风暴法总结出完成任务的2-3种方法。做出决策:计划的方案有多种但真正付诸于实施的方案仅有一种,组长应选择出一个最佳方案,这这个决策过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与决策能力。执行:根据最佳解决方案各组自主开展宫锁,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可能会与计划有些偏差,关键在于对于发现的偏差进行及时纠正,并适时进行调整。检查:整个检查步骤主要由教师来完成,与以上完成的四步骤同时进行,教师来回巡视并予以指导,确保每一组均按项目的进程进行。项目评估:可采用立体交叉式评估网络,主要由学生自我评价、小组内互评、教师点评相结合的评价模式。在教师点评的环节需联系汽车销售顾问的实际工作内容对项目结果进行多方位评价,评价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与提高的过程。
4.充分利用好多媒体进行教学。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三尺讲台”授课方式已经远远满足不了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求。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产生能够减轻教师板书的工作量,能让教师有较多的时间去关注和把控学生的实时学习动态,及时准确地发现学生的课程掌握情况从而有效地实施教学工作。在汽车营销的授课过程中,教师长时间反复解释说明不一定能够达到较好的效果,若通过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表现出来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在理论讲授“汽车六方位环绕介绍法”这一章节时,如果无法进行实物实地教学,教师可以结合FLSH课件及视频播放,让学生了解汽车六方位环绕介绍法各方位的介绍要点。
篇6
关键词:电子商务;公司化;实战;教学模式
近几年,我国电子商务行业迅速发展,各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也随之不断改革创新,但是依旧很难跟上行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大部分职业学校院校开设的实践课程大都基于课堂练习及实训室,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无法得到很好的锻炼与提高,这就造成与企业的实际情况存在差距,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即便是在顶岗实习阶段,也会存在专业和工作岗位不对口。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所在学校从2008年开始,试行公司化的教学模式,至2015年已经过七年多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形成了完善的公司化实战教学的框架。
1、组建公司化平台
公司化平台主要由学校主导,与企业合作,先创建模拟的公司,然后逐步建立真实的电子商务公司,工作的成员由企业、教师、学生组成,逐步整合电商技能实训基地、对外办公场所、创业基地、培训服务中心四个基地,形成完整的实战平台,为开展公司化实战教学模式提供基础。组建公司平台过程会遇到很多困难,比如资金、场地、设备、管理等问题,可以先进行模拟化平台的搭建,我校2008年开始以模拟公司为主,2013年才正式注册了实体公司,经过两年的运营,于2015年实现了多个场所一体化、功能定位综合化的平台。组建后的平台即是公司,同时也是教室、实训室等多功能基地,满足对外合作、学生专业学习和实战三重需要。
1.1电商技能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由不同功能的实训室组成,配置网络营销实训室、摄影实训室、呼叫中心实训室、沙盘实训室、商务洽谈室、商品成列室、创业工作室。其中网络营销实训室、呼叫中心实训室、创业工作室除了完成其功能还可以充当机房使用;摄影实训室、沙盘实训室、商务洽谈室、商品成列室除了完成其功能还可以充当教室方便开展小组学习或者微营销教学(主要利用手机网络实训)。电商技能实训基地的作用体现为学生练习实战技术、教师研究教学模式、校企探讨合作模式,满足了教学的需求,也培养了学生实战能力,同时实现了校企对接。
1.2对外办公场所
公司对外办公场所配置主管(经理)工位、员工工位、前台工位、接待洽谈区。公司对外办公场所用于应付平时与企业或客户的洽谈,完成对外工作或其他工作需要。这个场所可以另外开辟,也可以利用商务洽谈实训室实现。
1.3创业基地
创业基地由若干独立办公区组成,每个办公区配置基本办公设备,利用软装营造出浓厚的创业气氛。创业基地的作用在于孵化学生的创业理想,让理想转化成现实,鼓励学生通过创业进一步提高和完善自己的知识储备,同时引导高年级的学生与低年级的学生组合成团队,利用团队模式创业,不仅能够培养团队精神,也能做好新老交替。
1.4培训服务中心
培训服务中心可以灵活运用以上场所。作为对企业员工和社会青年进行电商相关的就业创业培训,培训他们具备电商方面的工作能力或创业的能力;同时也用于帮助传统企业转型电商或新增电商业务的培训,为地方经济做出贡献。
2、探索工学结合的途径
工作与教学两条线可以在公司化平台中同步进行,将教学目标融入到工作任务中,建立与教学相容的绩效考评机制,绩效考评即教学评价。在公司化平台中先布置工作任务,通过“做中学,做中教”,完成任务后通过绩效考评机制进行考评,考评结果可以作为教学评价结果。我们开发了三种模式:网店创业就业模式、企业外包电商项目模式、校企共同经营模式。
2.1网店创业就业模式
(1)自负盈亏自主创业
这种模式我校开始于2008年,至今已经有六年的历史,形成了完整的模式。学生先做SWOT分析,然后根据自己的优劣势制定网店运营计划(即创业计划),教师指导学生修改计划,最后学生以计划为指导方针,主要在淘宝网上开设网店,代销其他店铺产品或销售自购产品。由于淘宝开店的要求有所改变,只要年满16周岁即可凭借身份证在智能手机认证开店,而且利用手机开店的步骤非常简单,因此此模式适合所有的学校,可以实现全班性的教学,学生不仅可以在课堂上做任务,还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运营。
(2)自建网店师生共管
依目前的形式开网店非常便利,但是网店运营下去比较困难,可以利用师生共建的模式完成网店运营。师生根据不同的特点组成团队,教师作为团队的导师,指导学生团队运营。这种模式要求教师具有更高的能力,教师必须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这样的教师指导下容易形成运营比较强的学生团队,团队模式比较容易适应当今电商行业的形式。另外这种模式提高了店铺成功的概率,可以长期稳定持续运作。
(3)经营企业店
目前传统企业纷纷转型电商,但是大部分的传统企业不具备网店人才,实现网店外包,也有一些原来就做得不错的网店需要扩大业务,而没有适合的资源。这两种情形下就形成了经营的模式。学校接受企业的电商业务外包,由专门的教师负责不同的企业店铺,企业也可以委派专员入驻学校与教师共同管理店铺,学生在教师与企业专员的指导下完成网店不同岗位的工作,这种模式可以减少自主运营的难度,又可以达到学生实战的要求,企业找到自己的电商基地,学生得到全真的企业工作平台。通过多年的实践,笔者认为以上三种模式互相作用才能达到良好效果。因为前两种模式虽然困难相对较大,但最为理想,最有价值,不过学生会遇到资金问题导致可销售的商品种类单一,也会遇到新开店铺低流量低信誉的问题,这个问题持续时间长了会使学生失去信心。而第三种模式不仅解决传统企业开店或原有网店扩建中用人的燃眉之急,而且这种模式下学校学生教师都不用承担亏本的风险,拟补了前两种模式。执行了六年的网店创业就业模式,我们发现大部分的学生在运营的压力下,会主动的付出努力,这份努力不仅体现在乐于花时间实践,也乐于花时间学习电商方面的知识。网店成功与否都能给学生带来真实的实践积累。
2.2企业外包电商项目模式
这种模式是我校进行课改后取得一定影响力的前提下形成的,一些企业会主动找到学校提供项目外包,或者外出的挂职教师从企业带回项目,这些项目包含网络推广、网络广告制作、网页制作、网站建设等,具有一定的酬劳。教师将项目融入课程中,形成生产性实践教学项目,一部分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团队完成,一部分可以利用课后学生自建团队完成,无论何种方式均给学生一定的劳务报酬。这种模式一方面解决了实训教学要求,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
2.3校企共同经营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是进驻学校的企业与学校合作形成的,进驻企业需要员工与一部分管理者,员工则由学生担任,相应的管理者则由教师担任,企业管理者与教师、学生共同完成企业的正常业务开展。
3、实施五步循环教学
由于职业学校的学生学习能力偏差,在实践教学中需要教师的跟踪指导,才能很好的完成以上提出的教学模式。在实际的教学中可以循环“任务驱动、教师指导、团队合作、考评激励、拓展进步”五个环节,选择的教材需要是项目式教材,我校使用的是《电子商务活动体验(C2C模式)》以及《电子商务活动体验(B2B模式)》(高等教育出版社),这两本教材均是我校总结多年的教学实践而编写的教材。
3.1任务驱动
公司化实战教学模式适合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将学习内容分解成若干个工作任务,并制作相关的任务单,将所有的任务单汇总即成《工作手册》。教学中教师布置任务(发放任务单),然后指导学生完成任务,最后对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及成果,可以书面表达的要求填写在《工作手册》中,不可以书面表达的按要求传送给教师。
3.2教师指导
教师的指导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任务布置与解读,另一个则是在学生的实践中给予指导。小组在刚接手某项工作时,往往会比较生疏,如在网店运营中的一个“建立FAQ任务”,学生完成这个任务需要对网络消费者非常了解,这些问题就需要教师或企业代表进行指导,在学生制作FAQ的过程会遇到很多共性的问题,这时教师就可以针对共性问题进行讲解,这种有针对性的讲解与指导,不仅能够更好的学习新知识,巩固电商技能,也能很好的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3.3团队合作
公司化实战教学模式可以团队的形式开展。以团队形式开展教学(工作)时,教师只是布置与解读任务,并没有教具体的实施步骤,团队需要在队长的带领下,以课本为参考,研究完成任务的步骤与分工。由团队的形式开展教学(工作),不仅能够训练学生的团队意识,更能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团队内部需要自主学习,团队之间也可以互相学习,教师可以提供平台,让所有的团队以团队完成的成果为载体进行团队间的交流,团队间相互赏析,讲述各自的工作经验,给出评价,这即是互学也是互评。
3.4考评激励
评价机制的好坏是我们教学模式成败的关键。评价机制要发挥好其激励性的作用,我们结合公司的特点开发出绩效考评模式,即每月由团队队长(可任命为部门经理)根据《公司绩效考核机制》给每个队员(即员工)进行工资(可折合为分数)结算。绩效考核涉及四个方面,即工作纪律(课堂纪律)、工作成果(任务完成情况)、工作效率(职业能力)、团队合作,四个方面的分数占比分别为:工资=工作纪律(20%)+工作成果(60%)+工作效率(10%)+团队合作(10%)。但是对于一些理论性比较强的任务,还要进行相应的理论知识测评,两者结合给出综合评价。
3.5拓展进取
经过前面的四个步骤,部分学生已经达到了教学要求,但是有些学生只是参与了整个过程,未必已经达到要求。这个时候需要拓展训练,一方面可以让接受能力快的学生加深印象不断进取,另一方面可以让接受能力慢的学生得到温习,弥补工学过程漏下的知识点与技能。
4、结束语
多年的实践证明,职业学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非常适合公司化实战教学模式。这种模式遵循了职业学校“做种学、做种教”的理念,学生不再枯燥无味的学习;适合职业学生理论学习能力弱实际操作能力强的特点,教师不再担心学生学习理论知识没有兴趣;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职业能力,由于职业学生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能力尤为重要,而这种模式正好能够让学生在学校亦能与就业零距离;加强了校企合作,职业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校企合作,这种模式输送的学生更能适应企业的要求。公司化实战教学模式最终实现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实现学校、学生、企业三方互利共赢。
参考文献:
[1]张卫民,赵美琪.职业学校电子商务专业“1234”实战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职业技术,2013(02).
[2]曹春益.基于工作室的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电子商务,2012(2).
[3]居上游.于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创业实训基地探索与实践——以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电子商务,2012(09).
篇7
【关键词】移动互联;班级管理;物联网;地图引擎;GPS
1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为班级微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让学校进入了移动互联的新时代。学生人手一台机智能手机,利用移动互联的新技术,结合班级管理的需要,开发了基本于移动互联的班级微系统。基于移动互联的班级微管理系统引入移动互联网开发技术,将智能手机、移动终端的APP软件应用于学校班级的管理,摆脱了传统班级管理的迟缓性、重复性和烦琐性,利用移动互联技术把班级管理中的重复性和烦琐性的任务交给系统来操作,实时便捷的向班主任、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反映学生的情况,提高完善班级的管理。
基于移动互联的班级微管理系统不仅仅可以用于班级的管理,还可以进一步开发扩展,和基于移动互联的微学习系统相结合,在提高班级管理的同时,还可以利用基于移动互联的微学习系统为中职学校的学生提供了创新、高效的学习模式。
2 班级微管理系统的功能
基于移动互联的班级微管理系统就是开发基于移动联系的班级管理系统,利用移动互联技术为班级管理服务。在开发系统时要充分考虑到班级管理的各种因素,采用移动互联网开发技术、物联网技术、GIS技术、二维码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等。
和基于移动互联的微学习系统相似,基于移动互联的班级微管理系统由服务端和客户端二部分系统组成。学生和学生家长可以使用智能手机终端访问应用(也可以用PC访问),同时班主任(任课老师)可以通过PC终端进行系统数据维护与管理(也可以使用移动终端),本系统用于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班级管理。基于移动互联的班级微管理系统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考勤
在中职的学习中,由于学生除了在课室上课外,还需要到不同的实训场所去进行实训。一天之内,不同的老师,不同的学习地点,班级的考勤是一个很花费时间和精力的事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班主任(任课老师)可以创建相应的二维码,并打印出来张贴在门口。学生通过下载APP,并使用智能手机扫描二维码,上传个人签到信息到服务器,从而实现实时签到。基于移动互联的班级微管理系统的服务端收集移动终端上传的数据,记录在班级考勤档案中,建立学生个人考勤数据库。同时,班主任可以利用移动端(或PC端)实时登记学生请假的情况,系统会自动统计分析班级学生的考勤情况,给任课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提供数据支持。如果有学生无故缺勤,系统会主动发送信息给班主任,从而提醒班主任进行核对,查找原因,落实学生的情况,并在系统中进行登记。如果没有做登记,系统会不停地给班主任发通知信息,直至班主任去处理完毕。系统还可以根据班主任的要求,每隔一段时间对学生的考勤情况进行汇总,并反馈给学生和班主任。班主任或学生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浏览器,直接访问web服务端系统,检索和查询学生的信息,能够及时对班级的情况进行管理,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管理力度。
2.2 自动定位
学生通过访问下载服务器上的APP,使用栅格地图引擎和GPS技术进行学生的自动定位。由于学校对学生实行住校和走读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再加上学校实训场所的多样式,班主任需要知道学生在校的位置,如果学生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出现在规定的位置,系统会主动给班主任发出警告信息。
2.3 自主请假
学生利用手机(其他的移动终端或都PC端)下载APP,利用系统可以实时向班主任请假。学生在系统客户端登录系统,进行实名填写请假申请单,按要求填写好请假的原因、请假的时间,并发送给班主任。自主请假同时支持学生家长利用本系统进行请假。基本于移动互联的班级微管理系统开设学生家长互联功能,学生家长可以使用系统客户端帮助学生请假。家长端口请假的权限比学生端口请假的权高。系统即时发送提醒信息给班主任,提醒班主任及时处理学生请假申请。班主任审核完毕后,系统自己向学校的学生管理部门发送请假信息,并打印请假单。
2.4 班级量化管理自动化
班级管理繁琐,需要统计很多数据,比如班级量化评比、学生操行分等等,这些数据统计量很大,每天都会根据学校学生管理部门考评的分值变化而变化。基于移动互联班级微管理系统把班级量化管理进行分类,把不同的管理权限和打分模块分给不同的学生干部,同时任课老师、班主任和学校的学生管理老师都有相应的权限。每天,学生干部、任课老师、班主任及相关的老师使用客户端对班级进行评分;系统自动收集上传数据到系统数据库,自动统计分析,把扣分项和原因及时发给班主任,便于班主任对班级管理进行整改提高。
系统还可以对班级量化的数据进行细分和统计,每周和每月都会进行总结,建立个学生个人操行分数据库,自动统计学生个人的操分行,反馈给每个学生,促进学生的成长。
2.5 系统管理
本系统提供PC终端的管理。系统管理员和班主任可以登陆服务器,进行系统设置、系统维护、数据导入等功能。班主任可以上传APP、校园电子地图、班级管理量化评分标准上服务器,制作二维码;检阅班级管理的情况,并根据班级量化分值对班级管理进行调整,同时对个别学生进行个人进行教育。
基于移动互联的班级微管理系统可以和基于移动互联的微学习系统进行整合,可以把二个系统整合成一个大的基于移动互联的班级管理学习系统。
3 基于移动互联的班级微管理系统所用到的新技术
基于移动互联的班微管理系统是移动互联网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利用高新技术为教学服务的一次尝试。系统中主要用到以下新技术:
3.1 移动互联网开发技术
移动互联网开发也称为移动开发,或叫做手机开发。移动互联网(MobileInternet, 简称MI),就是将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二者结合起来,成为一体,是指互联网的技术、平台、商业模式和应用与移动通信技术结合并实践的活动的总称。利用移动应用开发技术,让班主任、任课老师随时随地可以了解学生的情况,可以对班级进行实时管理;学生可以随时和班主任联系。
3.2 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因此,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其中二维码技术为网络资源的识别提供了基础,位置服务(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s)为用户与物(网络设备)的联系建立的纽带,GIS技术提供了地理化的直观展现。
3.3 栅格地图引擎和GPS技术
移动定位(LBS):是指服务商通过移动互联网向手机用户提供的以定位、导航服务为核心,并包括其他衍生服务的业务,是一种新兴的应用十分广泛的移动互联网技术新应用包括电子地图及POI数据。
栅格(切片)地图金字塔模型是一种多分辨率层次模型,从栅格金字塔的底层到顶层,分辨率越来越低,但表示的地理范围不变。首先确定地图服务平台所要提供的缩放级别的数量N,把缩放级别最低、地图比例尺最大的地图图片作为金字塔的底层,即第0层,并对其进行分块,从地图图片的左上角开始,从左至右、从上到下进行切割,分割成相同大小(比如256×256像素)的正方形地图栅格,形成第0层栅格矩阵;在第O层地图图片的基础上,按每2×2像素合成为一个像素的方法生成第1层地图图片,并对其进行分块,分割成与下一层相同大小的正方形地图栅格,形成第1层栅格矩阵;采用同样的方法生成第2层栅格矩阵;如此下去,直到第N-1层,构成整个栅格金字塔。
GPS是英文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的简称。GPS定位的基本原理是根据高速运动的卫星瞬间位置作为已知的起算数据,采用空间距离后方交会的方法,确定待测点的位置。
4 结束语
移动互联技术要成为班级管理的助手,不能成为教育的绊脚石。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让基于移动互联的班级微管理系统成为了现实。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基于移动互联的班级微管理系统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让基于移动互联的班级微管理系统让班主任实时掌握了班级的动态,可以加强班主任和学生以及班主任和学生家长的沟通。在基于移动互联的班级微管理系统的应用过程中,本系统对常规班级管理有良好的促进和补充的作用,效果显著。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基于移动互联的班级微管理系统可以让班级管理更加有效率,班主任和学生管理老师可以更好的对班级进行管理,班级及学生的一举一动都在学校的管理之下,还可以加强家校之间的联系,对学生的教育效果更加理想,还可以有效地减轻班主任的工作量。
虽然本系统功能不是很强大,但其针对性强,可以在中职教育系统加以推广,提高中职学校的班级管理的效果。在本系统中还可以和基于移动互联的微学习系统相结合,从而变成一个功能相对强大的基于移动互联的班级管理学习系统。
【参考文献】
[1]熊友君.移动互联网思维:商业创新与重构[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2]李军.移动互联网营销完全攻略赢[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3]梁晓涛,汪文斌.移动互联网[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
[4]贺巍.茂名移动数据业务网吧渠道营销系统分析与设计[D].北京邮电大学,2011.
[5]朱霞荣.安徽邮政运维信息化系统分析与设计[D].北京邮电大学,2010.
[6]黄艳霞.食堂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D].云南大学,2012.
篇8
关键词:高职院校 企业实践 教学 科研 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4(b)-0213-02
近年来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对其专业教师的实践经验和科技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敏锐的眼光把握未来,用创新的精神开创未来,不仅是科技发展的力量源泉,也更是高等职业院校发展之根本。近几年各软件公司开发手机应用程序的技术已逐步成熟,社会各阶层对其产品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智能手机作为下一代互联网的终端接入设备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各个软件公司都在对市场进行分析,从而选择自己的创新道路。今天,科技创新被如此的重视,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应该深刻的意识到在“科技创新引领进步”的发展背景下提升专业技术能力已经成为其自身发展的首要任务。
笔者曾有过一次“高职院校教师下企业”的实习机会,在某个开发手机应用软件产品的公司从事软件开发工作,工作中笔者大量地接触到了该公司的产品,感受到了它的创新思维,也深深感受到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创新在科技发展中十分重要,作为一名职业院校的教师,应将这些感受和开发的产品带回学校,为教学服务,要结合科技发展轨迹与创新能力来培养我们的学生,用开发手机软件产品的能力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把握未来是高职教育战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高职院校赖以生存的基础。在当今全球一体化的新时代,成功的高职教育一定是以技术创新为主的教育,专注事业,追求精彩绝伦,不惧失败、永不妥协的创新精神,是高职院校发展道路上的一个重要启示。
1 教学模式的创新
“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生对课程有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才能让学生把学习的欲望转化为内动力,从而主动的学、积极的学。“面对面”的传授知识已经是教学模式的常态,几乎每一门课程都秉承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似乎也习惯了充当这种被教授的角色,但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以最大力度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于学生而言,不仅需要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更需要一个具有强大吸引力的多变而有趣的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的教学已经不完全局限于课堂上,学生有大量的课余时间,因此如果把教学延伸到课堂之外,以更有趣的教学模式让学生随时随地都能学到知识。笔者在“下企业”的期间,最关心的还是教育类和游戏类软件,因为它们对学生的影响力极大,与培养学生兴趣的关系最为紧密。在公司笔者看到了众多可用的教育应用软件,在手机上可以将整个参考材料资料库随身携带,这些应用软件充分激发了学生潜在的学习兴趣也完全打破了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手机上的各种应用程序,提供了多种互动方法,令教学更有乐趣、更引人入胜,于此同时它为每个学科和每个学习阶段都配备了相应的应用软件,它的好处就是可以随时随地的学习,利用了大量的碎片时间。如果能够把这些教育软件应用到教学中,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这些应用程序,更能让学生有机会了解不同学科,例如生物学、解剖学、天文学等众多领域的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2 教学、科研队伍建设的创新
在软件开发公司,团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工作已经不是任务的简单分配,而是有交叉和反馈,是在工作中不断的对过去的技术提出挑战,激发最大的设计潜力。团队是否具有强大的凝聚力与技术创新能力是一个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占据市场主导力的关键。现在,绝大部分高职院校在教学安排上基本就是一门课程一名教师,团队的概念很难真正的形成,这不仅限制了教师个人能力的发展,也不利于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的开展。高职院校专业主干课程建设如同软件公司占据市场一样,其成与败取决于是否具备一支强有力的教学团队,一支优秀的科研团队更是高职院校在科研建设中的核心竞争力。
高职院校的建设离不开教学与科研,教学与科研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内动力。在各系部的专业建设中,往往把教学和科研分开,忽略了二者之间的依托关系。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向导,使学生获得某一特定职业或职业群所需的专业技术能力。为了能够培养高技能人才,以不断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需求为主要发展方向的职业教育,绝大部分高职院校对专业课的教学模式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把课堂搬到企业中去,以生产性实训的模式来培养学生(即学生在第三年下企业实训),但由于现有的条件所限,一家企业不能同时容纳所有的学生进行企业实训,从而导致一部分学生只能在校内进行生产性实训,学生所做的实训项目也与企业真实项目相差甚远,这样的实训不仅失去了学生下企业锻炼的真正意义,也与高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发展目标相悖。另外,一门专业课程对应一名教师的现状也不利于该专业的科研工作的发展,更不能适应现有的职业市场需求。在各专业课的建设过程中,每一门课程应该有其相应的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主管科研的教师下企业,参与到企业项目建设中,并把企业的真实项目带回学校,带动教学团队的教师做科研,并把科研成果融入到日常的课堂教学中,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这种良性发展过程中,能够逐步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也能够逐步培养教师独立开发科研项目和承担外包的能力。教师不仅可以将真实的外包项目引入到生产性实训中,更能够为各系部建设带来市场经济效益。相信这种发展模式不仅顺应了多变的职业市场需求,也是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最佳模式,更是赢得社会认可的必要策略。
3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一个优秀的企业会把IT精英作为核心资产,在企业里如何去定义“IT精英”呢?笔者认为,真正的精英不简单是具备技术的研发与创新,而是具备一种设计思想,能够将技术和设计思想完美融合的人才是一名真正的“IT精英”。最著名的“苹果”产品的底色之上都有一层透明的塑料,能够为产品带来纵深感,这被称为“共铸”。当初为了实现这种体验,“苹果”的团队与市场营销人员、工程师、生产商合作,采用了新材料和新流程,保证了工艺在产品上的大规模实施。可以说,几乎现有的科技产品在塑料或金属的接口处都有缝隙,但“苹果”公司创造了新的工艺,保证产品没有缝隙。所有的产品上只有线条,而没有缝隙,甚至没有任何可见的螺丝,这充分体现了什么是成功的设计思想。
在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形势日趋严峻的发展事态下,更应以培养“IT精英”的模式来培养学生。在绝大部分的高职院校现有的教育体系中,为了能够更好的迎合置业市场需求,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对于软件技术专业的学生来说,良好的综合实践能力取决于学生是否具备良好的编程思想,想要把学生培养成为一名优秀的程序员,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掌握编程思想,如同企业注重精英对产品的设计思想一样。学习一门语言或开发工具,语法结构、功能调用是次要的,主要是学习它的思想。回想一下,为什么我们的软件开发课程讲的非常枯燥,大部分学生学的不好,特别是在学第一门程序设计语言时,往往只强调专业技术的重要性,忽略了最关键的一点,即没有将编程思想融入在其中,而这也正是学生最缺乏的一面。培养学生的编程思想,不仅仅局限于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这也需要教师培养学生学会在课堂之外能够通过在不断的反复的实践、观察、分析、比较、总结中逐步形成他们自己的个性化的编程思想,并逐步积累他们求解问题的经验。要培养学生敢于动手实践的能力,让学生真正懂得只有动手实践才能把知识变成自己的硬道理;要培养学生的技术创新能力,让学生真正体会创新带来的无穷乐趣;要培养学生的编程思想,让学生成为真正掌握计算机技术的高技能人才。
4 结语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不仅是要把学生塑造成高技能型人才,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去思考,如何运用他们的理性,成为更好的问题解决者,培养出具备创新能力、问题求解能力的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目标。
一个成功的企业,似乎都有一个共同点:当优秀的创意产生时,哪怕是在深夜,也可以立刻拨通所有人的电话,以最快的速度将创意变成产品。在高等职业教育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创造一种成功的发展模式,也不仅是一种校园文化,更多的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就是把创新、设计和学习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具有更积极向上的学习和生活的态度,将来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这也是高等职业教育理念之真谛。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 药品市场营销技术;信息化教学设计;翻转课堂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8-0141-03
信息化教学就是在信息化环境中,教师与学生借助现代教育媒体、教育信息资源和教育技术方法进行的双边活动。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将信息技术手段融入课堂,能够增加课堂教学的时代感和丰富性,同时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随着翻转课堂的出现,教学时间被重新分配,课堂活动也不再局限于45分钟,课前的任务学习和课后的任务拓展也成为课程学习的一部分。在这个条件下,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地将课前、课上和课后完整地联系起来,解决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可能出现的时间碎片和信息不连贯等问题。同时,通过信息化教学手段,可以为教师提供检查和督促学生学习的方法。因此,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实施十分重要。
1 课程介绍
药品市场营销技术课程可以将教学活动从职业岗位工作中提炼为7个教学项目、26个学习任务,其中药品人员推销学习任务属于项目七“药品促销设计”中的学习任务三,要求学生从药品人员推销含义这一知识目标入手,通过学习形成药品推销人员良好的职业意识这一素质目标。其中药品推销人员推销药品的能力和如何将药品销售能力转化为职业意识,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药品市场营销技术课程依托于电子商务(医药)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属于职业技术课,课程学习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营销观念,同时需要掌握药品销售的基本技能,并为后续课程药品网络营销教学奠定基础。
2 课前信息化设计
在开展课堂教学前一周,教师需要通过腾讯微云及时将“课前学习任务单”上的学习任务给学习小组,要求学生在课前完成。针对本次药品推销人员学习任务,教师提前录制5分钟微课“小刘的烦恼”药品销售情景剧,同时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料(如PPT、药品使用说明书等)帮助学生理解药品销售的基础知识,然后让学生依据情景剧的形式自选一种OTC药品。通过设计情景,自导自演拍摄3~5分钟的药品销售视频,同时通过手机微信的扫一扫功能,填写“药品销售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调查问卷,该问卷由教师在问卷星网站上提前设计完成。其中,视频需要在课前通过QQ群提交给教师,电子化的调查问卷答案会自动汇总反馈到教师的手机[1]。
课前学习任务单中的学习任务设置十分重要,它是保证学生提前学习、积极参与的重要手段,也是促成课上顺利开展信息化教学设计的重要保障。所以课前学习任务单要给学生留有学习知识的空间和参与互动的空间,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3 课上信息化设计
该学习任务共需2学时完成,课堂教学设计可以如下安排。
教师反馈(5分钟) 首先,教师要将学生课前完成的调查问卷的汇总结果反馈给学生,让大家思考:投票多的能力为什么重要?投票最少的能力就不重要了吗?大家的结果与自己的结果有出入吗?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下一步的学习。
在课堂上,教师一定要进行课前学习任务的反馈,反馈的形式可以根据学习任务的不同,采用提问、互动、学生互查等形式,但是此环节非常重要,因为反馈和检查是督促学生在课前能够认真完成任务的保障。只有学生觉得自己的学习得到认可,才能激发他们不断学习和提高,而一开始没有认真完成课前学习的学生也会因为激励因素而有所改变。
视频播放和学生记录(15分钟) 接下来就要将学生课前拍摄的药品销售视频进行播放,要求学生边看边记录药店推销人员应具备的具体能力内容,思考还有没有需要补充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因为视频是学生自己编排和制作的,所以学生的注意力很集中,大家也愿意关注课堂教学活动。
小组讨论、教师答疑和小组代表发言(10分钟) 在播放完视频后,就以“你认为药店推销人员应具备哪些素质和能力”为核心问题,先展开小组讨论,在讨论中如果遇到意见不统一和疑问时,可以由教师进行启发和解答,最后需要小组形成统一意见并派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提高(30分钟) 学生发言的内容一般是零散的知识点,所以需要教师进行总结和提高。例如:教师可将药店销售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归纳为药品知识、沟通能力、职业道德和亲和力。
在讲解药品知识能力时,大部分学生通过观看视频,都可以总结出掌握药品的功能主治和用法用量是推销药品的必备知识,但是仅仅这样是不够的,这时要由教师指导学生通过上网查找药品说明书,然后对照说明书逐项分析哪些内容是推销过程中必须具备的。借助网络资源,学生可以直观地对药品知识进行总结。比如:药品的英文名称可以不掌握,药品的化学成分也不需要,但是药品的药理作用是十分重要的,这就加深了学生对药品知识这一内容的理解,也找到了学习其他药品的方法。利用网络资源能够大大提高小组学习效率。
在讲解沟通能力时,教师可以根据不同顾客类型播放Flas,让学生自己设计对话内容来完成药品的销售,因为动画生动活泼,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难以说清的理论知识以幽默风趣的形式表现出来,保证了学习质量。
职业道德是作为一名医药从业人员最重要的素质,为了体现这一内容的重要性,仅靠直白的讲解是不易实现的。因此,在这个环节,教师可以采用抛砖引玉的方法[3],先给学生抛出一个问题:销售毛利和合理用药哪个更重要?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结合电视剧《大宅门》中白颖园救助素不相识老人并赠药赠钱和白景琦焚烧大量不合格药材的片段,再通过搜集的负面新闻报道,一正一负,让学生认识到合理用药的重要性,体会到从事医药工作职业道德的内涵。
在讲解亲和力知识点时,可以采用寓教于乐的方法,就是先让学生用手机自拍微笑表情,然后通过拼图APP将药店礼貌用语与微笑表情编辑在一起,最后以小组的形式将拼图照片进行展示,其他小组对表情和礼貌用语的准确性进行评价。这样既将课程知识融会贯通,又用学生喜爱的方式展现了他们的个性。
现场互评成绩(10分钟) 在内容讲解完成后,学生对药品推销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有了更深入的掌握,这时可以让学生对拍摄的视频进行投票和评分。教师通过投票吧等在线投票系统提前设置好投票选项和方式,学生将选票投给推销人员销售能力表现最佳的小组,投票的结果会在电脑上实时反馈,票数的高低也直接影响学生的实训成绩。这样的方式能够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有助于在今后的学习中督促学生用心完成任务[2]。
拓展与分享(20分钟) 通过以上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药店店员的推销素质和能力,但是课堂教学的完成并不代表课程学习的结束,教师还可以结合电子商务专业学生今后的就业方向和实际工作中网上药店的销售和服务,让学生通过对比网上药店与实体药店销售模式的异同,通过网上查找药品,模拟顾客购买行为等方式,切实感受药店客服人员的素质和能力。通过这个过程学习并积累网上药店药品销售经验,然后在医药联盟论坛上发帖和进行学习交流,提高自己的销售能力。
4 课后教学信息化设计
通过以上学习,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内容,又对课程的学习充满兴趣。在课后的作业环节,教师可以采用多种信息化手段方便学生提交个性化作业。比如:学生可以选择完成视频作业,通过课前拍摄的视频和课上学习,对原有视频中的错误进行修正和补充,从而更新版本并上传至优酷等网站分享;或者学生对某个知识点感触较深,可以写成课程学习体会或感想;还可以把学习小组的讨论、课堂笔记、查阅资料等过程学习图片进行组合,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提交给教师。总之,不管学生以什么样的形式完成作业,都是对知识点的巩固和提升。另外,教师在课后可以借助QQ群、微信群、短信、电子邮件等与学生交流,实现个性化的辅导和学习跟踪。
5 教学提高与反思
信息化的使用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和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得原有抽象枯燥的素质能力通过视频展现出来,又通过学习小组的讨论和教师的指导,使得学生加深了对这一内容的理解。信息化教学设计的重点在设计,这对教师的信息化掌握程度提出新的要求。
教师要有使用视频拍摄和制作软件的经验 在信息化教学设计中,无论是从课前的学习任务准备,还是到课堂的互动交流,又或者是课后的学习分享,视频都成为学生和教师之间沟通的重要媒体,这就对视频的制作完整性、精美性、趣味性提出较高的要求。因此,教师不仅需要备课堂教学内容,还需要备视频制作方法,要做到至少能够熟练利用一种操作系统完成视频的拍摄和剪辑。
教师要打破教学壁垒,实现多方的资源共享 在实施信息化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工作量的增加,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采用资源共享。如在药品人员推销任务中的药品推销视频,可以借用该专业学生在常见病用药指导技术课程中问病荐药环节的视频,这样就省去重复拍摄的工作量。同时,医药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在学习网页制作课程时学习了Flas,也可以跟课程内容结合起来。
教师要扩展自身眼界,对信息化产品保持敏感度 信息化发展日新月异,新软件、新功能不断涌现。教师要保持开放的姿态迎接不同的信息资源,只有让自己的课堂充满让学生进行探索的兴趣,才能让学生在知识学习中找到自己的正确位置。
参考文献
[1]王珊珊.精品资源共享建设背景下翻转课堂项目开发与设计:以《药品市场营销技术》课程为例[J].高教研究:西南科技大学,2015(2):14-16.
篇10
【关键词】全媒型人才;国外高校;启示
一、我国高校培养全媒型人才的现状
(一)当下高校新闻学专业学生就业面临的困难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以数字化和网络化为特点的全媒体时代。全媒体时代推动了传统媒体生态环境的改变,使得传统媒体向全媒体转型,这也直接导致他们在人才需求上发生变化。然而,高校在面对媒介融合时所培养的人才却存在新旧断层的问题,导致许多新闻学专业的学生面临“就业难”的局面,高校培养全媒型人才迫在眉睫。
传统媒体向全媒体转型使得新闻媒体开始需要全能型人才,即同时掌握采、写、编、拍、摄、录等技能的人才。然而我国新闻学专业长期以来都是根据媒介类型来划分专业方向,这么做的后果就是单一人才掌握单一技能。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广播电视专业型记者以及编辑人才,他们所学的技能主要适用于广播电视的采编播工作等。而全媒体时代下则要求记者灵活运用新媒体,如微信、微博,第一时间能将采、写、摄、录、编一起完成,并且能将不同媒介上的新闻做出适当修改移植到其他的媒介上。但是我们的学生存在一个普遍问题,即理论知识与实践动手能力严重失衡,这一问题在全媒体时代下更被放大。可以说学生在全媒体时代下就业难来自于四个方面:一是技术难,掌握的技术实际操作能力薄弱;二是思维方式难,目前很多学生还在用传统媒体的思维方式,和全媒体的思维方式相违背;三是采访、沟通难,很多学生不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导致进入社会在面对采访对象时,无法快速进入采访重点;四是体能难,全媒型人才一定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这些问题不仅仅是学生在就业时面临的困难,从深层次看,这些也是高校在制订全媒型人才培养方案时所要解决的。
(二)高校全媒型新闻人才培养面临突出问题
“全媒体”具有渠道平台化、内容集成化、机制流程化以及消费生产相结合等特征,它给当今教育带来了巨大影响。教育部就提出,希望中国高等院校能够培养出“创新型”“应用型”及“复合型”人才,各高校的新闻传播院系及专业也都意识到培养全媒型人才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为此在人才培养方案上做出了许多调整。如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的新闻采编专业就创办了学院的校报和门户网站,然后用全媒体开设了学院官方的手机报、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等实训平台,安排学生负责日常的维护工作,以此来模拟真实的工作场景,考核形式则采取“以件计绩”来激励学生的积极性,加学生灵活运用全媒体的能力,此举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响应。但是高校培养的人才和业界使用人才仍旧存在断档,具体表现如下:
(1)高校全媒型人才培养只是“媒体全”,而非“全媒体”。现在高校在培养全媒型人才的课程设置上主要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将新闻专业基础课与几门数字技术核心课程做简单地叠加,而非做到让学生将理论与技术相结合;二是没有自成体系的全媒体教材,所用的都是相关课程教材拼凑起来的。这就导致学生在实际动手中在不同层面出现了不同的问题,首先就内容层面来说,学生在新闻内容的选择上大多重复选择,而无法做到将相关有效信息相融合;从技术层面上来说,学生又缺乏将各大媒介整合运用的能力;而从受众层面上来说,学生普遍缺乏从用户角度去思考问题,没有受众意识。这也是为什么目前高校为培养全媒型人才所搭建的全媒体实验、实训平台只能称之为“媒体全”,而非“全媒体”。高校在课程设置上不能只是做简单的加法,而应将传统新闻学的课程与新媒体课程相融合。因此,全媒体的课程设置结构及布局的重点在于“融”,形成“融媒体”。
(2)高校全媒型人才培养难以兼顾“全”与“精”。我国传统新闻传播学的课程是根据媒体分类来设置的,专业类别涉及新闻(纸媒)采写、编辑、广告、网页与网站以及新媒体等。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这些媒体之间都有了交互性,打破了传统媒体之间的隔阂,高校在培养全媒型人才的课程设置上开始重视培养学生技能的“全”,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又发现了一个新的问题,即虽然培养了“全”,但却难做到“精”。所有高校都有一个相同点,即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有一前提限定:教学总学时是确定的,不可变动。所以当增加某一个专业的课程学时时,势必导致其他的课程学时减少,但若是将已有课程做“组合”,空出多余学时,加入新媒体、技术、创意等课程,依旧存在问题,因为这样做的结果,不仅会导致学生什么技能都只学一点皮毛,无法深入学到“精”,而且还会导致最基础的新闻学理论知识受到削弱。所以在有限的学时内,兼顾学生学习的“全”与“精”变得尤为重要。
(3)高校全媒型师资团队不健全。“术业有专攻”是目前我国高校师资团队的普遍共性,少有全能型的教师,在新闻学科也是如此。为了培养全媒型人才,高校所需的优秀教师是同时兼备新闻传播学理论与全媒体实践操作经验的,但这种教师资源正是高校所匮乏的,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两点:一是当下国内高校把教师的学历和科研成果作为主要聘用门槛,对教师的实践能力与教学能力反倒有所忽视;二是教师知识结构过于单一,教师所教学科之间界限分明。由于我国在培养全媒型人才方面还处于摸索期,对全媒体教育缺乏实际经验,高校在做出相应举措的同时还应多借鉴国外高校的成功案例,及时调整自身的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若是无法解决师资问题,只会导致全媒型人才培养变得停滞不前。
(4)我国高校全媒型人才培养滞后于相关媒体实践。人才短板问题一直处在高校与用人单位之间,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美国12所在新闻界拥有极高影响力的高校曾一同研究出在全媒体时代下的新闻工作者需要具备五种能力:专业能力、实践能力、思维能力、通识能力以及基本的职业道德。可以说,具备这五种能力才是一个合格的全媒型人才。在课程设置上除了开设基础的新闻学理论课程之外,还要开设新媒体实践课、通识课以及就业指导等课程。当然,目前我国高校在培养全媒型人才上还存在诸多不足,各高校可以通过借鉴国外高校培养全媒型人才的成功经验,取长补短,以便更快地摸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模式。
二、国外高校培养全媒型人才的成功机制
中国人民大学蔡雯教授曾到美国做访问学者,她在访问结束后总结出“培养全媒型人才”可以分为两类:一是高层次的管理人才,能够整合并利用全媒体策划最具影响力的传播方式;二是全能型的编辑记者,能够将多种技术工具相互运用。前者通过在实践操作过程中磨练出来,并不能在有限的培训期培养出来;而后者是指拥有全面技术的人才,这恰恰是我们可以通过系统的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
(一)教育理念的创新
先M的教育理念是发展的前提。国外高校的全媒型人才培养机制首先是观念的创新。顺应时展,才能使得全媒型人才培养走上正确的道路。培养全媒型人才需要具备高瞻远瞩的视角,除精通自身专业知识外,还需要了解其他媒体的特点及其运作流程,这样才能完成全媒体间的完好对接,像剂一样保证整体的良好运转。这就要求我们在培养全媒型人才时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及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培养他们的耐心、恒心,还有彼此间合作的能力,而拥有良好的社交能力则是全媒型人才所必备的。
(二)培养模式的创新
总结国外高校培养全媒型人才的机制和模式,对我国全媒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1)跨学科培养以及课程的综合化。如美国就将自然教育课程与人文科技课程相结合,形成一系列新的课程设置,英国也有类似的跨学科相结合的课程教学体系,旨在让学生掌握创造方法的同时具备创造能力。通过这种全新的综合化课程,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以及良好的社交能力,这正是全媒型人才所需要的。
(2)牢记“全媒体表现”是根本,即在功能上不断向“多栖”转变。以新闻专业学生为例,在日常采访过程中,不仅要灵活掌握最基本的采访设备如相机、录音笔、电脑等,还需学会如何摄像与剪片;而在采写的方式上,则要学会灵活运用新媒体,如微信、微博等,做到第一时间第一手新闻,同时要明确地选择合适的媒体,如报网结合,使其有效地通过纸媒、网络或是移动端来“融合信息”。学生应不断加强“全媒体”理念,除对所采访新闻做出专业的价值判断外,还要考虑该新闻的传播效果、传播途径以及传播效果如何叠加。
(3)灵活的教学方法。教学的方式不仅仅是单一授课这一种,应采取多种形式的授课方式。开设讲堂就是有效手法之一,邀请在学术或业务领域有较高造诣的专家学者来校开设讲座课堂,或是邀请编辑记者到校和学生做近距离交流,通过分享自身实际经验来解答学生们的疑惑。加强与新闻人才培养单位的沟通联系,及时了解他们对学生能力的要求,进而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能力。
(4)强化国际交流与合作,搭建全媒型人才培养新平台。国际上全球化进程正日益加速,不仅在经济领域,文化、教育都涉及其中,对人才的需求也开始走向全球化,这就导致教育也要向国际化倾斜。目前,美、英、日、法等国已经开始加快教育国际化的步伐。由此可以看出,教育国际化已经处于各国发展战略的优先地位,在此基础上,要想培养全媒型创新人才必须搭建一个跨国界、跨学科的先进平台,做到国际间优秀教育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才能促进人才的成长。
三、我国高校全媒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路径
(一)重新构建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基础
正如宾夕法尼亚大学一位教授所说,“没有哪一个领域像新闻传播学一样如此认真对待日新月异的媒介技术,我们的课程必须紧跟最新技术的发展。”全媒体时代下,全媒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必须重新构建,不能再是以单一媒介为中心设置课程的模式。具体来说需涵盖以下四个模块的内容:
(1)基础理论知识模块。每一门学科都有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作为基础性支撑,新闻学也不例外。新闻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是每一位新闻学专业的学生都必须掌握的,这一点不会随媒介技术的提高或媒介形势的变化而改变。因此,在设置全媒型人才的课程上,传播学概论这类的基础理论课程应保留,还有如新闻史、新闻评论、媒体营销等。但是课程内容上应做出调整,而非一成不变,调整是依据全媒体的特点而做出的,譬如有传播学概论,就应该增加新媒体传播课程;新闻评论课程则是应该增加新媒体UGC(用户生成内容)评论的相关课程;还有对应媒体营销类的课程,增加新媒体经营、管理与营销等课程。
(2)全媒体信息采集技能模块。记者在传统媒体中的职能是新闻采访与写作,全媒体时代下,对记者的职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新闻采写外,还要求能够对信息进行二次加工与处理,这就需要有使用全媒体的技能。所以在课程设置上,保留原有的新闻采写基础课,还需增加摄影、摄像、两微一端等应用型课程,以及更多技术性的课程,如用来处理图片的PS软件、用来制作网页的Dreamweaver软件以及视音频剪辑软件等。
(3)全媒体编辑技能模块。全媒体时代下,合格的新闻编辑不仅要具备基础的新闻编辑能力,还要有敏锐的新闻敏感度以及新媒体使用功底,以便完成符合用户习惯的新闻编辑及原创内容生产的双重任务。所以高校在培养“全能型记者”的同时对培养“全能型编辑”应给予同等重视。那么,在课程设置上,除新闻编辑(报纸编辑)等基础课程保留不变外,需增设微博、微信运营编辑、网络编辑、电视新闻编辑、电子杂志编辑、手机报编辑等应用型课程。
(4)拓展课程模块。该板块的课程主要以通识类和新媒体课程为主。从事新闻的工作者,需要对新闻具有基本的辨识能力,无论报道新闻的媒介如何更替,通识教育是不变的。高校之间所开设的通识教育课程并不相同,这是由于各新闻院校对通识教育的定位不同所导致的。新媒体课程的开设比较特别,这是由于人才使用的迫切需求倒逼高校开设新媒体操作类课程,譬如可以开设“微新闻”“媒介融合”“网络舆情与危机处理”等课程。
(二)创建全媒体实训平台是人才培养的条件
高校新闻专业的学生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能力严重失衡,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全媒体时代,新闻教育的形式也变得多样化,要解决学生操作能力差的现象,需要为学生搭建一个可以实验、实训的平台。高校能够搭建自己的全媒体实训平台依靠的是云计算技术的推广及应用,一个完整的全媒体实训平台的架构应该包括前端、中端、后端、末端四大平台,前端平台用来汇总新闻数据线索,涵盖出现在所有全媒体上的;后端平台负责新闻,渠道包括电视直播、网络直播以及手机移动客户端的等;中端平台用于编辑新闻,最后末端平台则是用来存储所有的新闻。利用这四大平台,全面提升学生在全媒体中多领域、多媒介的操作能力,培养他们成为拥有全媒体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此外,全媒体实训平台的最大优势在于无须借助高昂价格的硬件设施即可实现,这大大提高了高校创建全媒体实训平台的可能性与普适性。
(三)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是人才培养的关键
“双师型”教师团队是培养全媒型人才的关键。正所谓师资队伍的水平是培养人才的奠基石,“双师型”教师团队是指一支跨媒体、跨专业、跨学科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全媒体时代下,新媒体发展迅猛且技术更新迅速,导致许多教师未能及r转型跟上传媒一线的转变节奏,致使新闻学的课程内容、教育方式都与实际需求形成断档。高校要想解决这一问题,一是要组织教师参与到媒体实践中,通过实际案例来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二是可以将学校已有的师资力量进行优化,将相关联专业的教师进行合理有效的资源重组。三是将媒体的资深从业人员引进课堂,构建业界与学界的长效互动机制。
教育应走在时展的最前沿。教育的根本是培养学生,核心内容在于培养什么样的人。教育的发展应当是集先进性、思想性和相对稳定性于一体的,全媒体时代下,高校培养全媒型人才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罗鑫.什么是全媒体[J].中国记者,2010(3).
[2]Burton R.Clark:Places of inquiry:Research and advanced education in modern universities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M].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5 NO.6th chapter.
[3]Nicolas Margas,Paul Fontayne and Philippe C.Brunel:Influences of classmates'ability level on physical self-evaluations,Available online 19 September 2005.
[4]J.C.Dufour,M.Cuggia,G.Soula,M.Spector and F.Kohler:An integrated approach to distance learning with digital video in the French-speaking Virtual Medical University,Available online 28 February 2007.
[5]新华社新闻研究所课题组.中国传媒全媒体发展研究报告[J].科技传播,2010(2).
[6]Carl B.Becker:Higher education in Japan: Facts and implications,Institute of Philosophy[M].Tsukuba University,Tsukuba City,Japan 305.
[7]刘丽君,李斌,郑焱,霍灵瑜.美国一流大学理工创业教育与我国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J].中国高教研究,2009(5).
[8]翟向阳,崔洁.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9).
[9]王艳华,尤月.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及协同发展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3(7).
[10]姚君喜,刘春娟.全媒体概念辨析[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6).
[11]吕道宁.解读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全媒体模式――访烟台日报传媒集团社长、总编辑郑强[J].青年记者,2010(13).
[12]朱金平.时代呼唤全媒型人才――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蔡雯访谈录[J].军事记者,2010(3).
[13]滕岳,纪会卿.YMG全媒体融合的经验――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全媒体新闻中心经验总结之融合篇[J].中国传媒科技,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