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模型实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1 06:33: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筑模型实训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设计,建筑模型制作,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识码:A
本文系江西省高等院校教学改革课题《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与交互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的成果。
建筑模型制作课程是当代艺术类高校课程建设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能快速的锻炼学生的立体思维、设计能力以及材料的运用能力。随着社会房地产开发、展示展览、城市规划等市场的需求,建筑模型从设计到制作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手工作坊式的模式已很难出现。而当代,计算机软件在高校已经普及,并得到了不断的更新和发展,也可以认为计算机辅助按软件的运用使得建筑模型从设计到制作有了“质”的飞跃,因此高校应当把计算机辅助引入到模型制作课程中,也应当把这规划成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
把计算机辅助设计应用到模型制作在当今市场运作的过程中已相当成熟,但在高校的教学过程中却显得不够连贯和灵活。更有甚者一些高校教师授课中只是盲目的追风,没有从本质意识到建筑模制作与计算机辅助软件之间的主次关系和两者的技能结合。从教学的本质来看:建筑模型制作属于设计的范畴,是主观的、目的性强的设计思维,而计算机辅助软件是设计工具,是属于技能的知识,不能代替人脑做出判断,更不能代替思维进行设计,它不具备艺术设计和美学理论存在的要素,在设计中它仅仅是一种工具罢了。
计算机辅助软件在模型制作辅助设计中,学生可以凭借专业知识深化软件实践能力的操作,这样也可以使软件之间建立相互连接的桥梁,能够解决软件的熟练程度,对专业设计绘制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计算机辅助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高校办学越来越成熟化,计算机辅助软件的广泛应用使得当今设计想法的表现更便捷更快速,也是设计师从传统的绘画得以解脱,能够将头脑里构思和观察的创意灵感以最快的方式展现给世人,更使客户业主形象直观的读懂设计方案。因此计算机辅助软件的应用使得能使设计者通过快捷的方式表达出设计想法。使设计思维能够与手头表达统一步伐。
现在的高校授课过程中我认为计算机辅助课程有待深化和改革,不能简单的把计算机辅助课程当成一门或者多门软件课程来对待。把计算机辅助软件当成一种普通的绘图工具,为了画图而教,为了画图才学,这样的认识就如同一名设计师把笔尺仅仅看成工具一样,我认为这样的认识是不够深刻的。这说明高校的课程之间存在上下沟通脱节,知识结构凌乱的特点,单一的授课课程安排不合理,甚至有的学校剔除了该门课程,我认为这是认识上的不足,也没有按照学以致用、上下贯通的教学原则对待专业课程的整体布局。所以,解决计算机辅助课程形式单一、授课乏味的最好途径就是应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形式,把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课程融入到专业课程当中,教师间有沟通、授课中有连贯的同步进行,让课内课外结合,课堂上的教学和课堂下的复习达到统一。
二、计算机辅助软件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体会
按照本院校的教学大纲,计算机辅助开设的软件有AUTOcad、3DMAX、Photoshop、VR等。这些课程是分阶段分步进行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辅助功能。通过课题的研究和实验,本人在担任这些课程中有目的综合运用,并巧妙的导入到专业课程中,把“学”和“练”有机的连接起来。分布解决问题,具体来说就是在课程的授课过程中,老师首先把章节内容详细的讲解,学生再根据项目进行操作练习。
具体分为四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教师示范教学环节。要注重师生的互动环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基础部分讲透;第二环节,学生上机操作,最好是集中训练,教师针对性指导学生并在其中进行补充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快速上手,吃透授课能容;第三环节,教师采用举例教学法提升软件的专业绘图知识,让学生把软件知识融入到专业课程中;第四环节,给学生一定的命题让其独立操作,老师给予点评,学生给予回馈,解决不足之处。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总结的教学四环节很好地解决了学生的软件学习效果。纠正了学生的对于软件的过弱过强的错误认识,解决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和学的脱节问题,缩短了学生快速掌握软件知识的时间,提高了其他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
三、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建筑模型制作课程交互式教学的应用
针对国内高校目前的教学,本人认为课程建的联系和交互性应当看做是重要的环节,要注重课程间交互性能,使课程教学质量最优化。
(一) 在计算机辅助课程和建筑模型制作课程交互式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计算机辅助软件的优势,不能仅仅是为了支撑而进行,两者是交互和包含的。在成功导入建筑模型设计课程中对原有建筑模型设计课程进行补充,而非替代。现在高校的课程发展已经成熟,传统的教学方式经过多年的验证,内核结构式合理的,他附带的原有的要求和知识结构必要性不能丢弃。例如设计想法的表达是通过草图、图纸、多媒体和语言表示来实现的,传统的绘图工具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些都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知识,丢弃其基础知识是不对的。把计算机辅助课程引入当模型制作课程中并不是要丢弃或者原有的教育模式,而是在保持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使知识结构更加合理,教学效果更加显著。如果学生过度的依赖计算机辅助软件,就会丢弃设计的基础表达功底,设计想法、工程制图、结构表现和外观展示仍然是好的建筑模型师最基本的功力。如果把设计和计算机绘图混淆,学生就无法准确的把握建筑模型的整体设计思维,做不出好的设计,因此,计算机辅助引入建筑模型课程中,要把握好好时间和比重。
(二)计算机辅助设计是绘图工具。建筑模型制作中引入计算机辅助软件要把握好方式方法。在以前的课程教学过程中有的同学把效果图制作看的尤为重要,而忽视了模型设计到工艺的重要内容。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应当进行适当的引导,不能造成主次颠倒。因此,在建筑模型制作课程中计算机辅助要注重的是过程的把握而非结果表现。
(三) 针对建筑模型制作课程的特点,把握好计算机辅助设计与模型制作的交互性。1、课程定位: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了解建筑的结构特点、基础知识和制作建筑模型的基本程序;通过后期的实践过程学会引入计算机辅助软件的相关途径和步骤能完整独立制作模型;也应当有团队协作的意识,分组分工相互促进共同配合制作模型。2、设计方案的可实施性研究:设计想法最终表达最好的形式就是实体或者虚拟展示。因此要认真的确认设计方案是否科学和有可操作性,也要从美学的角度加以研究。3、施工图要严谨规范:施工图绘制的过程是严谨和系统的过程,在环境艺术专业中施工图的绘制有专门的软件AUTOcad ,它是绘制施工图最快速科学的手段之一,我们知道建筑模型是建筑缩小的复制品,运用比例尺的概念来模拟真实环境,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对于概念性或者仿生性的模型来说,图纸的绘制难度是存在的。因此解决这些难度的问题就是促进了计算机软件水平的提升,两者是交互的。4、效果图制作:当今的室内外设计中效果图的展示是不可或缺的,高校中常用的效果图制作软件是3DMAX和SketchUp等,这些软件可以是设计想法快速的展现出来,为作品提供真实的效果,通过效果图的制作还可以查找不足、精益求精,是设计想法更科学美观。同时效果图是展示三维的空间,也提升了学生空间感知能力。效果图的制作需要有很强的软件基础功底,通过课程的交互性可以解决软件的熟练程度和设计审美能力。如SketchUp草图设计软件能很好地帮助设计师推敲建筑的结构关系,这样可也很好的打开学生的设计思维,深入了解建筑模型的复杂和艺术性;在设计深入的过程中可利用3d max模拟建筑的结构和装饰要点;在施工图绘制完成的基础上把材料确定好后,使用VR渲染软件对建筑模型的材料、结构惊醒最终的渲染出图,经过Photoshop软件最终的修饰最终确定建筑模型的方案,在此过程中通过建筑模型的设计不同阶段的进行,提升软件的实际运用能力和水平,从而达到相互粗促进,相互提高的交互性能,这样有利于专业水平的提高和实训熟练程度,为做好设计师提供实践支撑。
参考文献
[1] 罗志华,李希.计算机草图技术在建筑设计中应用剖析[J].工业建筑,2005,35(9):32-34.
[2] 李念平;赵守勤;张希健;赵洪丽;;浅谈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监理[A];山东水利学会第十届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5年
篇2
Tangtian
(Yunn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Technology, Kunming, Yunnan, 650203)
Abstract:3 d printing technology with its unique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 become to accelerate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and realize the effective concurrent engineering technology, has wide application field and application value, developing very rapidly, the importance of this technology is not allow to ignore, numerical control technology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should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manufacturing, integrated into the 3 d printing technology, cultivate suitable for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the development of new inter-disciplinary talent, let the students master the skill further, develop skills, strengthen employment competitiveness.
Key words: 3 d printing nc practice skills
3D打印技术,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是一种曾材技术。3D打印机则出现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即一种利用光固化和纸层叠等技术的快速成型装置。它与普通打印机工作原理基本相同,打印机内装有液体或粉末等“印材料”,与电脑连接后,通过电脑控制把“打印材料”一层层叠加起来,最终把计算机上的三维图形变成实物。如今这一技术在多个领域得到应用,人们用它来制造服装、建筑模型、汽车、巧克力甜品等。本人认为在数控实训基地开展3D打印教学可以增强学生建模能力,了解先进制造,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结合数控机床加工零件进一步提高综合技能,适应市场用人需求。
1、拓展教学思路,融入新型制造,提高学生综合技能。
数控技术作为先进技术的代表是国家制造业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但是往往在高等职业院校的课程中,数控实训课往往比较难学,且枯燥乏味。怎样使学生摆脱枯燥,对这门课产生兴趣,从而主动去学好它,就变成实训教师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难题。通过这几年的教学总结,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思考:
1.1 由浅入深,提高建模能力,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现在学生学习的最大最现实的动力,它可以把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让学生入迷地去钻研和探索。正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学生刚进入实训基地,对很多东西都不太了解,特别是部分同学连图纸都看不懂,更别提数控加工建模和自动编程,久而久之,学生学习单调乏味,失去了兴趣,不爱学习。
首先利用3D打印技术提高学生兴趣,通过图纸-建模-打印的方式提高学生识图能力,使学生拥有加工零件的成就感,然后对照模型进行零件的数控编程与加工,既懂得“增材加工”技能又学习“去材加工”技术。
1.2 精选课题,增加学习兴趣的同时增加数控操作技能的知识点。
实训教师在选择实训课题时应该注意课题的趣味性,有趣的课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让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使实训教学开展得更轻松、愉快。比如加工一个铝合金烟灰缸,可以让学生先造型,然后通过3D打印打出实物,最后加工,逐步加深加工技能,拓展知识面,既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综合技能,为学生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增大知识覆盖面,拓展就业渠道。
3D打印技术可用于珠宝,鞋类,工业设计,建筑,工程和施工(AEC),汽车,航空航天,牙科和医疗产业,教育,地理信息系统,土木工程,和许多其他领域。常常在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被用于制造模型或者用于一些产品的直接制造,意味着这项技术正在普及。3D打印机也可以打印出食物,是3D打印机未来的发展方向,学生会自主学习相关的知识,大大丰富了学生知识,增大了知识覆盖面。
篇3
建筑行业需要越来越多掌握BIM技术的人才,高职院校作为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的摇篮,应该抓住机遇,加快推进对BIM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文章通过分析BIM在国内外高校中应用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国内高职院校在培养过程中存在认识不足、基础工作环节薄弱、专业师资匮乏三个主要问题,针对上述问题给出加强宣传、完善基础工作、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定期举办竞赛四项建议,旨在为高职院校开展BIM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BIM;高职院校;BIM专业技术人才;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TU;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52909(2016)06006404
BIM是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的简称,这项技术是将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中所有的几何尺寸、功能、性能、建造等数据信息全部综合到一个建筑模型中的过程,是包括产品、工艺、管理模式、思想的重新建构,因此被称为21世纪建筑产业的革命性技术。
随着BIM技术的推广和发展,行业对BIM专业技术人才有着越来越大的需求。但由于在我国起步较晚,再加上行业普遍对信息化的意义认识不足,从而造成了我国BIM技术人才稀缺的现象,这不仅阻碍了BIM技术的发展,更阻碍了我国建筑业的发展。
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信息中心的《中国建筑行业信息化发展报告2014之BIM应用与发展》中,对 BIM 的应用与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并通过调研得出了制约BIM技术推广和应用的主要因素就是BIM专业人才的短缺,而大部分单位也将BIM人才培养作为最紧迫的任务[1]。高职院校作为培育专业技能人才的沃土,更应该着眼于BIM技术人才的培养。
一、 BIM在国内外高校中的应用现状
(一) 国外高校的应用现状
BIM技术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21世纪初逐渐被社会和市场所接受并向成熟化发展。随着BIM技术的发展,国外的高等院校也开始逐渐重视BIM技术在科研、教学工作中的应用。譬如美国克罗拉多州大学的施工管理系,在本科生一年级时就引入了BIM建模教学来替代传统的CAD软件教学,在培养学生三
维建模能力的同时,也为后续开设建筑结构、造价等课程的BIM教学打下基础。德克萨斯A&M大学工程建设科学学院从2004年开始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关于BIM的课程,主要是将3D或2D模型通过Autodesk Revit,Google Sketch-Up,Navisworks等相关软件最终集成4D BIM模型[2]。阿拉巴马州奥本大学将BIM引入施工管理课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选择,学习BIM软件包,并完成相应的项目进度计划和预算[2]。同样,斯坦福大学、卡耐基梅隆大学、南加州大学、华盛顿大学等众多大学和相关机构都在开展对BIM技术的深入探究和实践[3]。在美国,超过70%的高等院校已经将BIM加入课程体系中[4]。
(二) 国内高校的应用现状
随着BIM技术的引进和推广,国内高校也逐渐开展BIM的相关研究。重庆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等院校都相继开设了BIM的相关课程。然而同发达国家相比较,国内建筑行业的BIM理念尚未完全贯穿到高等院校的课程设置中。目前,我国只有少数高等院校开设了BIM的相关课程,如重庆开设的BIM概论,以及基于BIM的毕业设计;清华大学将BIM技术加入到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哈尔滨工业大学在国内院校中第一次开设了BIM 技术应用短课程;深圳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与斯维尔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共同建立关于BIM技术的校外实训基地[5]。少部分高校如山东建筑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沈阳建筑大学等则通过选修课的形式开展了BIM教学。大部分高等院校则尝试在特定的环节加入BIM教学,例如通过本科生创新训练计划、建筑结构竞赛、毕业设计等环节设置对BIM软件学习和应用的要求,鼓励和引导学生自觉学习BIM相关软件[6]。
与此同时,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开发基于BIM的课程和专业。如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和天津国土资源和房屋职业学院等建筑类高职院校就已经开始关注BIM技术人才的培育,大力推进相关课程的开发,与此同时也在推进BIM实训室、实践基地的建设[7]。
二、 高职院校在培养BIM专业技术人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 对BIM的认识不足
1. 认为BIM是某一专业的事情
一些高职院校认为BIM技术仅局限于建筑设计单专业,仅由传统的CAD画图转变为了三维画图,忽略了BIM技术应用对其他专业的影响。BIM作为一项贯穿建筑全生命周期应用的技术,不仅涉及到建筑,还涉及到结构、暖通、电气、给排水、造价等专业与管理,需要多专业的协同配合,因此,需要整合多专业教学资源共同开展教学。
2. 认为BIM仅是软件的应用
国内最为人们所熟知的BIM软件就是revit,高职院校在开设BIM相关课程时也主要应用revit进行教学。但是,学校和教师对revit的认识也局限在它的建模功能和碰撞检查功能,认为学生只要学会这些软件怎么运用就已足够,因此授课过程中向学生传递了“先建好模型再进行碰撞检查就完成了对BIM的全面应用”的错误思想,过分强调软件的基础功能而忽视了对BIM理论本质和应用精髓的教育。
(二) 基础工作环节薄弱
篇4
关键词:建筑工程专业;BIM人才;培养模式;学习曲线
作者简介:赵雪锋(1977-),男,湖北武汉人,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讲师;李炎锋(1971-),男,河南新密人,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教授。(北京 100124)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博士点专项基金(编号:20131103120023)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2-0053-02
建筑业是个传统产业,总体规模虽大但效益不高,主要原因在于技术手段、生产模式和管理方式落后。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劳动生产率仅是英国的1/14和美国的1/19,迫切需要利用和发展高新技术来改造传统的建筑业,BIM技术就是应这样的要求而提出和发展的。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是在CAD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多维模型信息集成技术,这些维度包括在三维建筑模型基础上的时间维、造价维、安全维、性能维等。BIM的作用是使建设项目信息在规划、设计、建造和运营维护全过程充分共享、无损传递,可以使建设项目的所有参与方在项目从概念产生到完全拆除的整个生命周期内都能够在模型中操作信息和在信息中操作模型,进行协同工作,从根本上改变过去依靠文字符号形式表达的蓝图进行项目建设和运营管理的工作方式。
世界各国都在推广BIM的应用,因为应用BIM技术能够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然而,缺乏具有BIM技术的人员已经阻碍了该技术在产业中的应用。大规模调查显示缺乏足够的BIM训练是采用BIM最大的障碍。在e建筑圆桌会议上,参与者认为“缺乏有经验的从业者已经成为将建筑业带往BIM时代的一个主要瓶颈”。他们断言BIM的广泛采用需要大范围的教育和培训。《中国工程建设BIM应用研究报告2012》也指出,企业在2012年内没有使用BIM软件的原因,超过五成的受访者认为是没有BIM人才。
学生是BIM技术的后备军、未来的生力军,是BIM技术应用和发展的希望所在。只有在大学课程和继续教育课程中教授BIM技术才能够实现BIM大规模的教育和培训,才能够实现BIM人才的量级突破,才能够进入建筑业的“BIM时代”。因此,研究基于BIM的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思。通过教学实践和观测统计绘制出普通建筑类本科生的BIM技术学习曲线,并在借鉴总结国内外BIM教学的经验基础上提出我国建筑类本科生BIM培养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主要教学方法等培养模式和方法。
一、建筑工程专业BIM技术人才的目标与内容
BIM技术人才最基本的就是掌握BIM最基础的技能。通过操作BIM建模软件能将建筑工程设计和建造中产生的各种模型和相关信息制作成可用于工程设计、施工和后续应用所需的BIM及其相关的二维工程图样、三维几何模型和其他有关的图形、模型和文档的能力。通过操作BIM专业应用软件能进行BIM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但是仅仅掌握BIM最基础的技能,并不能称为BIM技术人才。BIM的意义在于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信息交互。因此BIM人才应该具备基本的工程能力+BIM技能+管理协同能力。只会用单一软件建模,而不会用多种软件解决问题,或者只会用模型解决单一工种问题,而不会解决多工种问题的,不算懂BIM。只会干活而不会带领团队的,或者只会带队干活而不懂培养人才的也不算BIM技术人才。BIM人才应该是复合型人才,才能承担起在一个项目中的责任,才能发挥出BIM真正的价值。
二、建筑工程专业BIM技术人才培养的难点
1.BIM教育目前缺乏系统教材
BIM技术产生仅有十年,进入我国时间更短,国内的BIM技术扩散的推进很大一部分体现在Autodesk为其产品所作的书籍、培训以及会议等方面。2005年10月,Autodesk与中国高校的“长城”合作项目出版了《建设工程信息化——BLM理论与实践丛书》。该丛书大篇幅介绍了BIM理念及Autodesk对实现BIM理念的软件工具。这套丛书某种意义上起到了BIM理念的启蒙作用。2011年至2012年,何关培总结其博客内容,并汇集多方力量出版了《BIM技术应用丛书》。2011年4月,华中科技大学BIM工程中心成立,并宣布进行BIM工程硕士的培养,标志着BIM技术逐渐进入我国正规学历教育体系。
2.没有可供参考的例子
BIM与CAD课程同属建筑业技术,但是两者有很大区别,CAD的应用谁用谁受益,而BIM需要团队合作才能发挥作用。作为建筑业革命性的一个工具,如何推行BIM教学没有参考系。
3.建筑工程专业BIM技术人才培养模式
BIM作为一门课程应该独立教授,而不应该作为CAD课程的扩展。许多国家的教育机构已经开始BIM应用教学,并且将BIM课程模块分别放到建筑业的有关课程里面。在美国,有许多教育机构在他们的课程中介绍BIM技术。例如,奥本大学在一个学期的BIM入门课程后提供为期一周的教程。新泽西理工学院的建筑系将BIM作为设计室的主要工具教授完整课程。
(1)常见BIM技术培养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的BIM课程小组,以十个左右学生为一组,学生自由阅读相关文献并分配任务,与BIM专家访谈、座谈、通信或电话交流相关知识,组员之间相互交流。这种方法适合于学生有强烈学习BIM的意愿的情况。充分利用协同设计与施工的BIM软件作为项目干系人之间协同工作的工具。用BIM协同工作,每个或每组学生能够看到三维的设计理念,极大提高了知识交流的速度和深度。
将BIM融入其他建筑课程里面。例如将BIM融入建筑管理课程的方法。在教授BIM之前应该先修其他基础课程,比如数字可视化、CAD制图和3D建模。其一是要求学生自学BIM,不提供正规的培训给他们,通过一个项目用BIM软件去完成,这种情况下学生反馈认为BIM太难了学不会。其二是在建筑管理课程中介绍BIM原型,课程介绍的内容包括建筑、结构、MEP模型、建筑总平面图、估算、进度、项目模拟、交付。同样地,BIM也被加入有关建筑信息技术的课程。
国内也有学者以BIM平台为基础,研究了工程造价管理课程中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以及实践教学诸多环节的优化组合和改革。在工程管理专业教学中建立BIM实训平台,有利于学生直观地接受知识,并能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2)学习曲线在BIM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中的应用。学习曲线是以图形的形式表示在一定时间内获得的技能或知识的速率。学习曲线体现了熟能生巧。学习曲线是分析采购成本、实施采购降价的一个重要工具和手段。一个人随着经验的积累会越来越熟练,学习曲线提供了使这个原理定量化的分析框架。通过校内开设的BIM创新实践课、基于BIM的毕业设计、BIM竞赛以及进行培训的学生为基本考察对象,用观测统计、测验等方法实测学员们的学习进度和效果,并用统计学方法绘制出BIM的学习曲线,为BIM教学任务设定、进度安排提供基本依据。通过两学年的统计,利用学习曲线对BIM创新实践课、毕业设计以及培训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效果进行分析,最终制定了BIM创新实践课、BIM技能培训、BIM竞赛以及基于BIM的毕业设计多种形式结合的BIM人才培养模式。
(3)多种形式结合的BIM人才培养模式。BIM创新实践课通过课堂展示BIM技术的特点以及应用案例,培养学生对于BIM的兴趣,使同学对于BIM具有初步的认识。通过BIM创新实践课上的观察,鼓励对BIM有较强兴趣的同学参加学校组织的BIM技能培训。BIM技能培训班主要讲授BIM的基础知识,包括运用BIM软件建模等。前面提到,仅仅会建模不能称之为BIM人才,因此还应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BIM竞赛是检验前两种形式培养效果和训练同学综合能力很好的途径。通过参加学会以及BIM软件商组织的BIM竞赛等,让同学体会和学习在一个BIM项目中所应具备的能力,包括团队内部的沟通和协调。
近3年,土木相关专业近300人次选修了BIM创新实践课,50人次参与了学校组织的BIM技能培训、星火基金和BIM竞赛以及挑战杯比赛。该培养模式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了解和学习BIM的机会,为建筑行业培养BIM人才。
三、结束语
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大学阶段的专业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建筑工程专业而言,在深化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根据行业特点紧跟国家的形势与政策以及行业发展需要,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引导学生适应行业新发展的趋势,对于推进BIM以及建筑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赵晓刚,周力坦.将学习进行到底——BIM为建筑院校构建完整教学案例[J].建筑技艺,2011,(Z1):121-125.
[2]米旭明.基于BIM平台的工程造价管理课程教学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1,(16):165.
[3]解明镜,石磊,罗明.基于BIM平台的集成化可持续建筑设计教学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46-148.
篇5
关键词:中职;建筑预算教学;综合能力
中图分类号:TU20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建筑工程预算专业在中职教学中的主要问题
1教学与实践环节相对独立,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不足
依据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授课教师先是讲授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在剩余课时内安排一个综合课程实训。有时候由于某些原因存在理论课时挤压实践课时的现象,教学和实践环节的相对独立使得学生在前期学习理论时因缺乏对工程案例的感性认识而失去兴趣,后期实践时难以入手,且时间紧迫,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信心,教学效果不理想,这也导致了部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没有得到充足的训练。
2课程教学的理论化
建筑工程预算在建筑专业所有课程中属于实践性较高的一门课程,然而,很多学校忽视这一点,大大降低教学效率。当学生完成学业时,到建筑场地工作,往往会造成束手无策,解决实际性问题的能力很差,这也就是大多数企业招聘时,希望找有工作经验的原因之一。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3教学设施配备不足
建筑预算工程教学的设施非常重要,对图纸的理解度要求很高,仅依靠视频或者建筑模型不能向学生讲授深入的知识。计算机软件关于间相互预算的功能的知识产权有的过高,学校没有提供此方面软件的学习,不能满足现代建筑教学的需要,学校应当引进这些设备,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只有在设施和学习资料全的前提下,才能满足现代的教学观念,制定的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加大设备的投入,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开拓学生的眼界。
4建筑学的专业课程联系不紧密
建筑工程相关内容,学习起来比较复杂,涵盖的知识很多。大部分中职学校不重视专业课程之间的联系,把统一性问题分解化,造成学生没有统一性的概念,学习起来会产生盲目的心里。不能将知识形成统一的锁链,降低学习兴趣,主动学习能力逐步下滑。如果教师给学生全面的教学课程讲解,那么会形成一定的学习模式,这样学习起来精力投入会增多。
5传统教学模式没有废除
由于中职建筑学科的编写内容不经常更新,导致教师无论相关预算的现实问题有无改变,依然按照传统的模式教学,很多教学内容已经不适合现代建筑学,甚至在实际操作中,已经被淘汰。即使教师认真讲解,学生掌握牢固,落伍的技术已经没有意义,工作时,根本涉及不到,浪费教师的精力和学生的时间。学习内容必须更新。
6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没有跟上信息技术的发展,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以前一直采用传统的“三教”方法,即以教师、教室、教材为主,这种教学方法以教室为主要场所,一堂课所讲内容非常有限,讲课效率不高。即使使用多媒体,有些内容还是不能清楚地表达出来。通常在讲课时都是授课教师先讲解工程量的计算规则,再进行例题讲解以便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计算规则。然而学生听多了工程量的计算规则,就会注意力不集中,思维机械化,丧失主动获取知识的欲望。计算速度快,界面人性化、计算方法智能的工程计量与计价软件的出现及发展使得传统手工编制概预算的方法几近淘汰。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没能紧跟专业软件的发展,仍然沿用传统的手工计算和落后的计算机软件教学方式,这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
二、加强中职建筑预算教学中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措施
1改革课程结构体系,增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为主旨,以培养创新思维为目标,采用“教学+实践+企业培训+实训+企业实习”的培养模式和模块式的教学模式。教改前,理论课和实践课程完全阶段性脱离,存在明显的分界。学时分配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教改后,实践教学、企业培训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按照“精讲、多练”的原则,适当增加实践性教学课时,并利用周末邀请广联达、鲁班等建筑公司讲师对学生进行培训。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教学,采用教学-建模的教学方式,加强理论与实践结合。即利用实际工程案例,在进行理论教学的同时,用软件建模形成工程实体。一方面使学生在建模过程中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理解工程构造原理,主动寻找学习相关专业知识,通过软件中直观的三维效果图、算量步骤,结合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理解计量规则。另一方面用专业软件操作实际案例工程,可以熟悉软件操作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他们带入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而且,利用算量软件可以实现手工算量和软件算量结果的对比,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分析两者存在差异的原因,为学生进一步的工程实践打下一定的基础,使其能逐步过渡到实际工程项目的实践上去。
2多组织学生到现场参观学习,利用现场的建筑实施教学
学生到现场学习、可以将图纸与实物进行对照,增强识读能力,还可以了解相关项目的施工工艺,工作内容等,增强感性认识,例如:在讲土石方和基础工程工程量计算时,先带学生到学校建筑实训场地参观,学生对土方开挖工程量,基础工程量,及填土工程量的计算就有了直观的认识,教师在讲解时就会非常轻松。实地参观有助于学生对定额的理解,定额的单价不仅与材料的品种规格有关,而且月施工方法和工作内容有关。
3加强学生识读施工图能力
我们通常所说的预算主要指施工图预算,即根据施工图纸来计算工程的造价。如果一个连施工图纸都看不懂的人,他是无法正确做好预算,当然,中职学生在学习预算时,已经完成祥相关学科的学习,但从我所任教的学生来看,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识图方面存在着困难,特别是平法钢筋图,很多学生存在着问题。因此,教师在实例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如何正确、快速识读图纸,有必要时,可以让学生到工地上参观,图纸与实物进行对照,加强学生的识图能力。或借助多媒体教学来帮助学生识图,图纸能够正确快速识读,学生的预算的准确性和速度都将提高。
4注重预算实训期间的指导
一般在预算教学过程中,前阶段主要是讲解单个分项工程的工程量计算及套价,这样学生的知识点比较孤立,不能连贯起来,理论和实际容易脱节。只有通过一个或几个完整施工图预算编制学生才会对前面所学知识应用有一个完整的理解和应用,成就感也会增强,另外,学生在编制单位工程施工图预算时,常会暴露出前面所学知识的不足或漏洞,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分析解决,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不断提高。
5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拓展、引申,培养学生的发展能力
预算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实习练习,学生初步掌握了预算编制的流程和方法,但在实际操作中经常会遇到比较复杂的情况,因为实际工程的复杂性。教师不可能全部讲到,如何让学生在今后的预算工作中,对遇到的不同情况灵活应用呢,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总结,归纳。对所知识拓展、引申。根据定额、清单其他文件所规定的精神加以灵活应用。
6充分利用互联网
笔者认为互联网是现在最方便,知识最丰富的老师,许许多多的难题都能够在其中找到解决的方法。笔者有很多预算问题都是借助互联网解决的。学生在学习和工作实践中如果遇到什么难题。在不方便找老师的情况下,不妨先在网络中查找一下。或许能给你带来惊喜。这样,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能灵活应对各种情况,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自己积累丰富的经验
7对建筑工程概预算进行项目化教学
根据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所面临的问题以及用人单位的反馈情况,课程组提出了以理论教学为主线、以知名企业培训和工程项目实践为突破口,以参加算量大赛为抓手的教学改革新思路,建立项目化教学模式,通过编写能反映最新施工技术和当地实际的高质量教材,完善实践教学体系,采用新型教学手段和方法,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应用能力。
8合理师资配备,增强师资力量
如今建筑软件的应用很广泛,它能轻松解决建筑计算中很多的问题,既保证了计算的准确率又节省了时间。例如我校已经开始了广联达、鲁班、神机妙算、品茗等相关建筑软件的教学,效果很好,但这方面的专业教师力量不足,对教学效率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为保证中职教育的快速发展,必须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合理配备专业教师。
9推行教师半工半教模式
中职院校是以教授专业技术为主,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教学中如果教师只是一味的进行填充式教育,没有实际工作方面的相关内容,学生是很难学通专业操作技能的。多数中高职院校可以已经启动教师边教学边工作的模式,让教师在工作中亲身体会,熟悉实际工作中对操作技能的要求,通过这条途径。教师将课堂与工作紧密的联系起来,教学效果也就变得更好。
三、结束语
对于中职学生建筑预算的教学,综合能力的培养是重要任务,是中职生独立完成建筑预算的基础。因此,各中职院校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努力改革,为中职生提高建筑预算综合能力提供条件。
参考文献:
[1]刘云.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山西建筑,2008(12):194-195.
[2]刘晓周.浅析建筑工程预算在高职教育中的改革.科技创新导报,2010
1、能否在内容上更深入些,
2、我们学校在进行教材的课改,对预算课程准备进行项目化教学,进而教材进行整合,编一本适合本省的教材。
篇6
关键词:城市规划 教学改革 技能型人才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5.03.057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城市规划本科专业于2003年开始招生,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专业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面对日益严峻的办学竞争,如何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创建办学特色,是今后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作为地方普通本科院校,我们与国内老牌城市规划专业院校相比,无论是发展定位,还是办学背景均存在很多差异,其先进经验只能学习而不能照搬。因此,我们必须首先立足本省,充分发掘自身优势,准确把握中原地区对城市规划人才的需求情况,方能在未来的办学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拓展一定的生存空间并有所发展。
1 技能型人才培养应成为特色专业发展的目标
由于存在多学科交叉的专业复杂性.城市规划工作从宏观的区域规划到微观的局部地段设计,跨度之大是普通人难以全部胜任的。因此,城市规划专业人才的培养也应当是多层次的。这就需要各院校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以及相关优势,在确保基本培养标准的情况下,制定不同侧重点的培养方案,以保持专业的特色发展。
当前,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看,职业化教育正成为相当数量地方本科院校的改革方向与重点,这是顺应时代与社会需求的良性发展。与此同时,中原经济区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省内城市的建设与更新不仅需要一定的理论人才,同时更需要大量熟练掌握城市规划专业技能的实践人才,充实到行业的第一线。在这一背景下,作为依托工科专业建立起来的城市规划专业,我们必须顺应社会的现实需求,突出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创造具有特色的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2 城市规划专业技能型人才的素质特点
作为新时期专业培养的明确目标,城市规划专业绝大多数毕业生应充实到设计与工程实践的第一线。因此,熟悉城市规划与设计的全过程并掌握各环节对于专业技能的要求,就成为城市规划专业技能型人才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应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设计技能。它包含两个方面:一是逻辑分析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贯穿于城市规划工作的全过程与各环节,例如项目决策、方案构思、方案实施……它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专业技能。二是形象分析问题的能力。涉及到形态分析、空间构思、审美素质等形象思维。对于工科学生来说,它既是重点也是普遍存在的难点。
其次,设计方案的表达技能。专业娴熟的方案表达是城市规划专业人员的必备技能,也是从业者素质的基本体现,它包括传统手绘技能、模型制作技能和现代计算机应用技能。
再次,团队协作与沟通交流技能。良好的团队意识与协作沟通能力是现代社会每个人在工作中体现自身价值和施展才能的基本保障和前提。
3 学生存在技能缺失的相关问题及成因
我校城市规划专业在省内开办时间较早,很多培养经验是靠多年不断摸索与总结而来的,对于学生专业技能掌握方面存在的问题与成因,我们认为是多方面的。
3.1 学生自身相关基础较薄弱
国内老牌建筑与规划院校办学历史悠久,知名度高,不仅对学生的吸引力大,同时对于生源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因此录取的新生中很多人是具有家庭从业背景或者已经具备一定基础的学生。综合素质较高、自主学习能力强、学习过渡期短是这些学生的显著特点与优势。
2007年以后,我校城市规划专业的招生对象主要是针对省内生源。从历年情况来看,新生的综合素养普遍相对不佳,其原因在于河南省内高等教育资源相对不足,学生升学压力过大,导致素质拓展以及跨学科知识积累不够。而城市规划专业作为工、文、艺相结合的复合型学科,对于省内许多理科出身的学生来说,其综合素质与能力是相对欠缺的。
3.2 课程体系中专业技能的培养缺乏深入性与系统性
现有的课程体系中,1+2+2是基本模式,即1年基础课,两年建筑设计课程,两年城市规划课程。按照这种模式,大量针对专业技能的培养与训练主要集中在低年级进行。由于刚进人大学,初次接触以往完全没有基础的专业课程,很多学生是在懵懵懂懂的过程中走过的,加之课程学时及授课时间受到限制,因此,很多学生对于这些看似基础却又十分重要的专业技能并没有深入地训练和理解,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埋下隐患。
后期的专业课程中缺乏对于技能的进一步讲授与专项训练,从课程体系的整个环节来看是缺乏系统性的。
3.3 实践基地与平台建设相对薄弱
目前,我校城市规划专业拥有专业设计教室和模型制作与陈列室,能满足学生基本技能的实验实训。此外,学生除了在校掌握必备的基本操作技能外,还必须走到社会上接触具体规划、设计等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提高动手能力。但是,目前我校的城市规划专业固定的实践基地相对较少,不能做到对学生实习进程,实习效果等的及时考核与调整,从而影响了学生专业技能的进一步提高。
4 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由于发展历史与学科背景的差异,国内各大院校城市规划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发展方向也各不相同。对于先进经验我们只能学习不能照搬,同时必须做到实事求是,针对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切合实际的整改措施。
4.1 进一步优化完善现有课程体系
第一,在保证1+2+2基本模式的情况下,将原课程体系中一年级第二学期进行的大量的技能训练课程,分散至上下两个学期进行;将原有建筑初步技能训练独立出来,分项进行专题训练。
第二,二、三年级的课程中增设建筑设计专业技法课程,强化学生的徒手设计表现能力;增设相应的快速设计课程,以进一步提高学生方案设计与徒手表达技能的训练强度。
第三,将原体系中的计算机软件课程细分为计算机辅助设计1、2、3,并先后贯穿于二、三年级的课程中逐步展开训练,以拓展并强化学生对于计算机的专业实际应用能力。
第四,四年级针对城市规划相关课程以及学生考研实际需求增设城市规划设计专业技法课程;三、四年级均增设独立的社会调研以及方案汇报课程,并以口试形式进行相关考核。
4.2 相关课程中强化技能训练
第一,改革现有绘画课程授课模式。素描、色彩等课程主要是进行绘画基础训练,这对于城市规划专业学生设计表达技能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但是由于城市规划专业学生美术基础很弱甚至零基础,因此绘画课程的授课模式必须严格区别于艺术设计类专业,理论授课与技能训练必须结合城市规划专业实际需求以及学生特点展开教学,合理安排授课时间,避免走过场。
第二,高度重视建筑设计系列课程中的技能训练。建筑设计系列课程是担负着引导学生进入专业设计领域的重要课程,对于学生来讲知识点繁杂,训练强度很大。应科学设置训练内容,选用设计功底深厚的教师进行分组训练,严格控制每个学生的情况,将设计方法技能与方案构思技巧的培养作为逻辑思维训练的重点。形象思维技巧的训练则必须通过形态构成这一环节强化训练。每个专题设计之后增加快速设计这一环节,从而强化学生对设计与表达综合技能的掌握。
第三,计算机课程注重与专业贴近。计算机课程分学期设置不同训练内容,并与同期进行的相关设计课程紧密联系。学练考相结合,牢固掌握各种设计软件的实战技能。要求建筑设计二及以后的设计课程必须采用计算机制图,在不断提升各种设计软件交叉综合运用技能的同时,也进一步适应社会和学科竞赛要求。
第四,强化模型制作课程。
细心,耐心与恒心是城市规划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心理素质与良好品质,通过建筑模型设计与制作课程专项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关注细节的专业精神和成熟稳定的良好心智。并且通过小组合作,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团队分工协作沟通能力。
4.3 注重学生课外技能的培养与实践能力的提高
第一,参与各类学科竞赛。组织各年级学生积极参与校内外各项学科竞赛,并鼓励学生交叉参与相关学科的各类竞赛,以开阔眼界,提高专业技能,并不断拓展专业知识和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
第二,参与社会调研。鼓励并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各项社会调研活动,培养学生的策划与沟通技能,并不断提升学生关注社会、接触社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专业意识和专业责任感。
5 结语
我校城市规划专业办学时间不长,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这些都将鼓舞着我们不断地总结实践经验,加强教学改革,并在以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大培养模式研究,办出城市规划技能型本科人才的专业特色。
参考文献:
【1】张秋亮,赵明.城市规划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探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5).
篇7
关键词:大学生 科技创新 实践 能力培养
科技创新能力是新时代高素质人才的首要特征,而大学生是未来高素质人才的核心群体,所以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对于高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多年来,我校在加强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上,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与尝试
1.校园文化建设突出“科技创新”鲜明的主题
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是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学生活动为主体,通过一定的物质环境、精神氛围和活动参与使广大学生在思想观念、心理素质、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方面对既定文化产生认同,从而实现对大学生精神、心灵、性格的塑造。显然,突出“科技创新”鲜明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能营造浓郁的创新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多年来,我校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在重要校园文化活动的安排上,举办一年一度的“大学生科技节”,“大学生科技节”突出科技创新的主题,强化同学们的学科技、用科技和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意识,提高课堂知识的应用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每届“大学生科技节”分层次举办的活动有:
(1)分专业、分层次举办各类学科知识竞赛。根据学校的统一部署,学校团委和各院系结合学校的学科和专业特色,分专业、分层次举办各类学科知识竞赛。一般每届大学生科技节举办的学科知识竞赛有十几项,如有面向单专业的《电工知识竞赛》、《机械知识竞赛》、《建筑模型设计竞赛》等,也有面向全校学生的《英文写作竞赛》、《电脑知识竞赛》、《人文社科知识竞赛》等,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学科知识竞赛的影响力,检阅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展示学习优秀的学生的风采,弘扬了优秀的校风和学风。
(2)举办各类科技学术讲座和成才事迹报告会。我学校地处南京,高校和科研院所众多,各类专家学者云集,学校几十年办学的过程中也培养了许多优秀的校友,这些为学校举办各类科技学术讲座和成才事迹报告会提供了很好的人力资源保证。学校从2000年开始,高度重视校园学术科技活动的层次和内涵,投入足够的经费,基本上保证每星期都有一两次高水平的学术报告,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及省社科院、省委党校的教授、博导来校与同学们讲学和交流,拓宽了同学们的知识面,引领同学们关注学术前沿,激励同学们刻苦学习、奋发成才,营造了学习、研究、成才的浓郁氛围。
(3)举办“科技与人生”论坛。对于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学校给予高度的关注和培养,通过举办“科技与人生”论坛,创造一个让他们与科研工作有成就的专家学者及成功企业家面对面的交流和学习的机会。专家学者们数十年的成功经验和人生体会给了同学们有益的启迪和指导。
(4)举办“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学校每年举办“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对评选出的大学生优秀科技成果获奖作品,学校大力度对获奖的学生和指导教师进行表彰激励,还举办作品展览,展示学生科研成果。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到学生科研的行列中来,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骨干群体队伍越来越庞大。
“大学生科技节”系列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使学生参与的热情空前高涨,学习科技的意识、科研意识和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意识显著增强。
2.产学研结合的专题培训强化了大学生培养科技创新能力的基础
从2002年开始,学校和校办科技产业康尼公司联合,成立了院企联合培养应用型科技创新人才教改办公室,利用和发挥康尼公司现有的资源优势,在康尼公司创立产学研基地,组织学生参加企业工程实践和进行技能的强化培训,举办“康尼强化班”为企业定点培养富有科技创新能力的应用型特色人才。强化班针对本科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重基础,轻应用;重独立性,轻相关性”,专业学科领域划分过窄,学生动手能力欠缺等现象,工科毕业生掌握和运用现代制造技术手段非常有限,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胜任岗位要求的周期时间较长等问题,坚持把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作为办学的根本宗旨,强化班借鉴了德国“3+1”的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具体情况,变“3+1”为“4+1”,即在实现全日制教学计划的最后一年,辅以一年企业工程实践强化训练,造就基础强、专业宽、技能高、上手快的创新型本科人才。学员分别来自机制、机电、成型、汽车、摸具、电子、数控等专业。教改方案从大三暑假开始实施,分三个阶段完成。第一阶段是技能的强化训练,主要利用暑假和寒假,约三个月时间。隐去学生的专业背景,对所有的学员分别进行钳工、数控加工、三维CAD造型、大型企业参观实习和售后服务四个专题。既进行基本技能强化训练,又接受现代制造技术和现代设计手段的培养。钳工与数控加工均通过职业技能鉴定,获得相应证书。第二阶段是对岗实训,从大四第一学期开始,约持续5个月时间。学生在完成正常全日制教学计划的同时,利用业余时间每周在公司接受对岗培训不少于10小时。公司根据学生的专业、特长、个性配置相应的技术人员担任指导教师。从岗位见习开始,在老职工帮助下以独立作业为目标,逐步上手。第三阶段是毕业前综合训练,从大四第二学期开始,约四个月时间。将学校教学计划中规定的毕业设计与公司安排的毕业前综合训练有机结合起来。针对不同专业,选择相应的课题,课题主要来自企业工程实践,有的是公司科研攻关项目,有的是康尼基金项目。采取双导师制,即公司和学校都选配指导教师,鼓励和指导学生独立自主开展设计工作,使学生尽快完成从学生到技术人员角色的转换。
教改实施以后,强化班学员较普通同学在很多方面都有明显的区别,培养了意志品质与敬业精神,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培养了工程意识和创新精神,明显提高了动手能力。这种产学研结合的专题培训成了大学生培养科技创新能力的基础。
3.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专项基金为学生科研工作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证
为了提升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层次和内涵,从2002年开始,学校每年划拨专款20万元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资助同学们开展科研工作,目前已经增加到每年50万元,专项用于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学校出台了《南京工程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管理规定》,对基金项目申报、评审、立项的工作程序作出了明确规定,还明确了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科技活动的奖励办法。几年来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情况如下表,学生申报的课题数、学校审核的立项数、课题结题数逐年递增。在项目管理上采用了科研项目协议化管理模式,以学校和同学都接受的协议,明确了基金项目成员必须完成的工作和必须服从学校财务管理等相关规定,学校与各项目负责人签署了研究开发协议书。为了为学生开展科研活动提供足够的指导力量,各院系还分学科成立了“学生科技活动指导委员会”,也为各项目组安排了专门的指导老师,定期研究和解决学生科研活动中碰到的问题。学校成立“南京工程学校学生科技活动专家指导委员会”,由这些专家和各课题的指导老师负责项目的业务指导,统一协调解决学校层面上学生科研活动的相关问题,并给予学生跨学科科研项目指导。为创造好的工作条件,学校为课题组购买了必要的实验工具和仪器设备。团委有专门的负责老师具体指导、协调各课题组的研究工作,帮助解决他们工作中遇到的诸如场地、设备、经费等问题,还对各课题的经费使用进行把关,保证基金经费的合理使用。学校分管领导更是密切关注项目的开展情况,关注并亲自指导和协调有关工作的开展。各课题组的指导老师给予了悉心指导。随着学生科研活动的深入开展,为顺应学校事业发展的需要,“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现实行了“校系两级管理”的运作模式,及各院系组织广大学生申报,并进行初评,学校评审予以立项,立项项目的科研经费划拨到各院系,院系与立项项目组签署研发协议书并负责各项目的日常管理及指导,学校作中期检查及结题评审验收。更难能可贵的是,有些学生申报的项目学校评审没予立项,为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所在院系想方设法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这说明了院系抓这项工作的力度及其对这项工作的意义充分认识程度。
由于学校高度重视,学校各部门也齐心协力、齐抓共管,学生参与学生科研项目研究的热情很高,各项目组成员全身心的投入科研工作,研究工作也进展顺利,管理工作也有条有理。结题项目都有很好的结题报告书,有的课题在科技杂志上公开发表了科技论文,有的课题研究出成型的实物和产品,有的课题的研究成果还申请了专利。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的设立为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证,也切实提高了我校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
4.精心组织学生参加各类高层次的科技类竞赛,锤炼和提高了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积极引导和组织广大学生参与学校及校级以上的科技类竞赛,是我校着力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又一有效途径。单从学校的科技作品竞赛来看,每年参与的人次达3000多。从参加省级及以上的竞赛情况来看,学生参赛的热情和获奖情况也是鼓舞人心的。
参加各类高级别的科技竞赛,有助于锻炼学生科技活动的骨干队伍,也检验了我院学生科技作品的层次,引导了学生在全省乃至全国的竞争平台上施展才华,取得好的成绩更能为学校和同学们赢得好的声誉,当然最直接的效用就是培养和提高了我院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学生在参赛的过程中,接受挑战,奋勇探索,拼搏创新的行为既磨练了意志,也养成了很好的品质。
二、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成效
几年来我院在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所进行的有益实践和探索,突出反映了我们的人才培养理念,那就是“学用结合、学做结合,学创结合”,取得的显著成效有:
1.培养了一大批学生科研骨干
系统而有计划地进行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工作,使我院大批量的学生得到了系统的科研训练,也使他们掌握了一定的科研工作规范和方法,从而培养了一大批学生科研骨干,在省级及以上竞赛获奖的同学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还带动和影响了更多的同学,校园内创新与成才的氛围日趋浓厚。
2.学生科研成果逐步显现
学生参与校内外科技作品竞赛的作品数逐年递升,2009年校内科技作品参赛的作品数达510多件。参赛的作品层次也越来越高,有的参赛作品有实用新型专利证书或在科技刊物上发表了研究论文。学校的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结题时都有很好的结题报告书,部分项目还在国家的科技杂志上发表了论文,部分项目的研究成果是成型的实物,“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成果展”成了学校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学生在省级以上获奖的层次也提高了。学校专家们对同学们的研究工作和研究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
3.有力地促进了优秀校风学风建设
学生在开展科研工作的过程中,用到的知识很多,用了才知道自己知识储备之不足,反过来促进其自觉地补充未知知识,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这促进了课堂知识的运用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科技创新活动成了优秀校风学风建设的有效载体。
4.学生的就业层次明显提高
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增强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科技创新能力的增强也使得学生的就业层次明显提高。从2004年开始,尽管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很多知名企业非常看重我们学生的科技实践能力,积极招聘我校优秀毕业生。在我校每年举办的大型人才市场上,有科研经历,主持过项目科研的学生成了用人单位的首选,就业层次明显提升。
5.教学相长促进了教师科研水平的提升
学校重视和加强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重点加强了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和实践,学科和专业建设得到显著加强。学生开展科研工作需要广大教师的指导,这给广大教师们增加了压力,提升自身水平成了教师们的自觉要求,是否指导学生开展科研项目的研究也已成为教师工作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学相长得到了真正的体现,学校的科研到款额逐年提升。
三、体会与思考
回顾和总结我校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工作,我们的体会和思考是:
1.学校重视是前提,政策及经费支持是保障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以学校重视为前提,学校各部门需通力协作、齐心协力来完成培养工作,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广大师生也需强化观念和提高认识。学校各种奖励政策和经费支持如对教师的考核奖励政策,对学生的奖励政策,对学生的科技创新项目的经费资助,学术报告会专项经费支出等,是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工作有效开展的保障,为有效激励广大师生的参与热情,提供必要的条件。
2.学科和专业建设是龙头,科技创新活动是载体
学校要以学科和专业建设为龙头,通过课题立项,资助相关学科和专业开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积极进行实践探索和课题成果的推广应用,使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在各学科中得以建立,突出创业和创新人才的能力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的内涵很为丰富,如扎实的功底、宽阔的视野、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的方法、健全的人格等,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就是有针对性地就这些方面进行强化和提高,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需依托有效的活动载体,必需贯穿人才培养工作的方方面面,必需注重活动的层次性及可参与性,从而使学生实现总体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3.科技意识的培养是先导,老师和广大同学的积极参与是关键
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对人才具有良好的科技创新能力有新的要求,因为科技创新能力是人才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方面,学校培养的人才要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就必须具备科技创新能力,而大学生从高中升入大学,开始缺乏科技和科研意识,需要循序渐进逐步加强引导,不断提高其认识,强化其观念,使其充分认识培养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性,从而不断提高科技创新的能力。而系列人才培养工作要发挥作用,必需以教师和广大学生的积极参与才能能动地发生作用,落脚点是学生的能力提升和进步,在教师的参与指导下才能使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更快更为有效,教师良好的敬业精神、严谨治学的态度、探索钻研的行为无疑是学生学习的直接目标,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参与是关键。
4.实践、研训、创新、创业基地建设是支撑
学生科技活动的开展需要实际的阵地,尤其是科研活动展开需要实践、研训、创新、创业基地的支撑,学校可以新建或开放相关基地,或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为学生联系落实好创新教育和创新活动的基地。学生科技活动的开展、科技创新能力的增强,有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并增强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力。使具有科技创新能力的人才通过自己的创新创业行动,实现创新创业成果,为社会多做贡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