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印刷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8 17:32: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实训印刷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融入“做中学”的理论教学
原有的专业课程教学方式是以学科教学为主导思想,教材以理论为主,课堂以讲授为主,给学生实际操作的机会很少。中职学生年龄较小,还处于比较感性的阶段,理解和掌握会比较困难,容易陷入死记硬背的境地。学生到企业以后并不能迅速上手,企业对学生的评价是“科班出身的白面书生”,学生自己也觉得学了没用,学习主动性、积极性都很差。
本人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中职学生具体情况,改变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采取理论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手段。从学生身边的丝网印刷产品入手,如:T恤衫、水杯的丝印图案。带领学生一边做一边讲授丝网印刷的概念、原理、工艺流程。针对学生感性的理解,由浅入深,从丝网手工制版到感光制版;从丝网手工印刷到半自动丝印机印刷;使学生自然地对概念、原理、工艺流程有了亲近感,对丝印理论不再是生硬的接受。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接受基础理论以后,再顺接提升,赋予专业的相关知识,如:承印物的选择、油墨的选择、合适的印刷压力、印刷速度等。理论教学融入动手实训中去,采用学生自主探究、相互交流、相互展示的形式,创建高效、开放、有趣、快乐、互动的课堂环境。从“要我学” 变为“我要学” “我愿学” “我乐学”。
二、建立分层次的实训教学
中职学生乃初中毕业生,基础较差,好奇心强,结合学生和印刷专业的特点,设置了不同深度、不同要求的三个实训教学层次,即:认知实训、技能实训、创新实训。
1.初级认知实训
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丝网印刷的设备,会使用简单工具,了解丝网印刷的工艺流程。在做中学,体会基础理论,理解印刷原理,培养专业兴趣。
认知实训主要内容是:认识网框识别网布手工、机械绷网认识丝印油墨认识丝印承印材料使用调墨刀、刮墨刀操作手动丝网印刷台等。
2.中级技能实训
加强丝网印刷的基本功的训练,要求学生的操作能力达到职业工种初中级工水平。在实训中进一步提高综合职业能力,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小组讨论,分工合作,制定印刷施工单并实施。教师巡回指导,强调安全文明操作,引导学生完成绷网、制版、印刷的工艺流程,获得包装盒、横幅、手提袋等合格的印刷品。操作过程中各道工序以记时、保证质量、少出次品为前提,开展小组比赛、质量互评,实施过程考核。达到学生团结协作、相互促进、齐头并进、精益求精的目的。
技能实训主要内容是:反复训练绷网、晒版、丝印的基本的操作,学生分小组(每组4―5人),由任课老师逐一辅导操作,要求每位学生掌握手工绷网、机械绷网切刻制版、感光制版调色、调墨手工丝印、半自动丝印机印刷操作的全过程。
3.自主创新实训
在前两阶段实训的基础上,学生以个人为单位,独立完成丝印作品。创新实训充分调动每位学生的主动性、创新性,给学生最大的自主权,可以充分的发挥自己的创意,积极思考,与教师双向交流,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在实际操作中,比较不同图案、不同承印物的印刷效果,更加深入的体会理论的指导性、印刷适应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最后组织全体学生对丝网作品进行讲评,分析造成丝网印刷产品质量各异的原因:例如:油墨的粘度过大;墨层表面晶化;印刷压力过大、过小;刮板圆钝或硬度过大等等,提高实训课程教学质量,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制作流程任选其一:
制作流程一:设计图案老师审核打印硫酸纸选网、选框绷网(手工或机械)涂布感光胶晒版显影修版调配油墨选择承印材料印刷干燥成品检查印刷品。
制作流程二:设计图案老师审核手绘图案选网、选框绷网(手工或机械)切刻模版手工粘贴模版调配油墨选择承印材料印刷干燥成品检查印刷品。
三、理实一体化教学,培养专业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乐趣,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在学习中,兴趣能使学生的大脑及各种感官处于最活跃状态,促进学生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并能使学生抑制疲劳,产生愉快的体验。所以说,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现实并带有强烈情感色彩的因素,是推动学生学习最实际的内部动力,《丝网印刷》“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式,恰好调动的是学生积极的心态、快乐的情绪、主动的投入,学习的行为才能够高效地持续下去。
篇2
引入一个企业真实设计项目,根据项目完成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展开,细分为11个工作任务:
1.成立项目组。
引入企业真实项目,企业全程参与,学生、老师角色转换,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全案设计的能力;教学内容包括企业项目见面会,学生角色转换—从学生到项目负责人,教师角色转换—从指导老师到项目总监;教学场地为企业、多媒体教室、工作室、校内实训室之间相互切换!
2.市场调研。
告知学生设计调研的重要性,做任何设计都必须强调“设计之前调研先行”只有调研之后才有发言权,培养学生全面准确调研的能力;教学内容包括项目相关背景、产品属性研究,现有包装、材料、工艺、卖场陈列方式分析,同类产品分析,消费者分析;教学场地为多媒体教室、校外包装市场、企业相互切换,强调理论结合实践,教、学、做一体!
3.项目分析。
培养学生善于总结提炼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找到设计的切入点;教学内容包括项目组讨论分析总结,企业参与,项目组向企业汇报调研结果,和初步的设计,教学场地为多媒体教室!
4.材料与工艺。
要求学生熟悉常用包装材料的特性和制作工艺,并能运用合适的包装材料进行创作设计。教学内容包括包装材料实训行现场教学,材料与产品属性的关系,常用材料特性及制作工艺,走访包装材料市场,实地教学;教学场地为材料实训室、材料市场,多媒体相互切换。
5.结构与造型。
培养学生具备运用合适的材料,进行产品包装内部结构和外部造型的设计能力;教学内容以纸制材料包装结构造型设计为主;教学场地为材料实训室结合包装操作实训室和多媒体教室之间相互切换。
6.容器设计。
培养学生具备运用三维造型设计进行包装容器外观设计的能力;教学内容为液体类产品包装容器造型设计;教学场地为材料实训室结合包装操作实训室和多媒体教室之间相互切换。
7.草模试验。
培养学生具备精细手工制作的能力,和细心、耐心的工作态度;教学内容为指导学生进行包装草模的制作;教学场地为材料实训室结合包装操作实训室和多媒体教室之间相互切换。
8.视觉设计。
培养学生具备视觉元素分析、提炼、设计排版的综合设计能力;教学内容包括视觉设计构成要素,视觉设计的构思方法,视觉元素版面编排设计;教学场地为包装设计多功能机房。
9.制作与印刷。
要求学生掌握包装印前的印刷常识和印后的各种印刷工艺流程;教学内容包括包装印前印刷常,包装印后各种印刷工艺流程,考察包装印刷制作企业;教学场地为多媒体教室和校外实训基地!
10.项目提案。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设计过程提案汇报的能力;教学内容为企业参与,项目组向企业汇报设计过程和设计方案;教学场地为企业、多媒体教室。
11.总结分析。
培养学生善于总结过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内容为指导学生撰写项目总结书;教学场地为多媒体教室
二、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针对上述课程体系的11个教学任务,在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上也采取了相应的改革措施。首先是四合一教学模式的导入。
1.教室和设计工作实训室合一。
教室和设计工作实训室的合一,实训室的设计模拟设计公司办公的格局,有集体讨论听课区、设计区,制作区,作品点评提案区,加强实训室的设计氛围。再次是教室和企业办公室合一,学生在专业课程期间、定期安排到企业进行实习,学习、实习交替进行,实现教室和企业办公室的合一
2.指导老师和企业项目负责人合一。
指导老师和企业项目负责人合一:①学校灵活调整传统教学管理模式和课时计算方法引进更多的企业一线设计师到学校任课;②从企业兼课到企业深度参与设计专业课程结构,让企业设计人员成为教学团队的中坚力量;③企业为教师提供挂职岗位,专业教师得到更多的一线实践机会和经验;④通过深度合作,企业设计师带来大量的实操项目、专业任课老师通过挂职锻炼积累实操项目,学生得到大量进行实操训练的机会,最终实现企业、学校,项目负责人、指导老师之间的角色互换合一。
3.学生和企业设计师合一。
因教室和工作实训室的合一,学生在工作室内完成角色的转换;因教室和办公室合一,学生在实习学习过程中完成角色的转换;因指导老师和企业项目负责人合一,学生在实操训练中完成角色的转换。
4.理论教学和动手实践合一。
艺术设计类专业技能强调动手能力,实做的能力,这就需要有足够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实践操练!但高职教育也决不是单纯的培养技术操练工,实践操练应有一定的理论知识支撑,如何有效的将理论知识灌输在实践操练中?这里提出理论教学和动手实践的合一,强调边实践操练边理论教学,边理论教学边实践操练,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互补,缺一不可。其次是多形式的教学环境更替。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场所,校内包装材料实训室、包装制作实训室,电脑后期处理实训室,多媒体教室,校外个大商场、超市,材料市场,校外实训基地,企业等,学生在各种教学场所中进行角色的转换,实现了课内课外,校内校外“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模式。再次是启发式、鼓励式、卡片式、头脑风暴式等创新教学方法的交替循环实施。
三、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采用过程评价的方式,按单元教学独立评价,每个教学单元根据工作任务设计要点进行考核评价,考核评价的标准侧重点会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需要掌握的工作能力去衡量,同时每个教学单元的评价成绩汇总取一平均分为课程的平时成绩,占课程总评成绩的75%,其中包括企业对于学生任务完成情况给予的成绩,如“项目分析”和“项目提案”单元教学中,企业直接参与到教学中,教学评价的标准以企业的要求为主;在注重学生工作能力培养的考核,同时也强调学生综合创新素质和职业素质的培养考核,占课程总评成绩的25%。课程结束后的综合评价,按各工作任务的评价成绩和综合创新素质、职业素质考核成绩直接生成。课程评价应强调目标评价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注重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注重考核学生所拥有的综合职业素质及能力。
四、结语
篇3
关键词:印刷设计;培养教学;课程安排;校外实训
在2009年学院决定开设这个专业方向的时候,常听到有学生准备选报该专业问“印刷美术设计专业”到底是学什么的啊?的确,从字面上读“印刷美术设计”让人感觉十分拗口,然而这个专业名称却完整的表达了该专业的全貌。将专业名称拆分开来:印刷图文但不是印刷工科专业、美术设计但不是平面专业。笔者认为它是通过计算机的辅助设计,对印刷品的图文进行印前处理。
一、改革教学计划及课程安排
由于是我院新开设的专业方向,老师也来自不同的专业,有造型类、设计类、印刷类等不同的专业方向。所以,一开始在商讨培养目标和专业定位的时候,大家常从自身专业的角度,各自对次专业有自己的理解:①学生应具有很强的设计能力;②学生应具有很专业的印刷知识;③学生应精通各种设计制作软件;④由于喷绘写真市场好,学生应变为侧重学习喷绘写真知识;⑤学生应面向快印店,锻炼排版能力。从这里,也看出了老师对本专业培养目标的理解上出现了不同的见解,正是理解上的偏差使得老师的教学重心不统一,学生在学习时,也失去了方向感,这在学生上大二时和他们交流的时候,特别明显,学生感到迷茫焦虑。比如,软件PS、CDR,除印刷设计班的同学在学习外,平面专业、产品专业、动画专业、室设专业也在学,还有我们和平面设计专业到底有什么不同等问题。为此,教研室的老师专门召开会议进行讨论,最后一致认为本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为:具备扎实的印刷理论知识,熟悉印刷工艺流程,具有一定设计能力,并熟练掌握各平面软件,而老师在软件教学中应注意各专业的侧重点的不同,比如针对我们印刷专业来说不光熟练掌握图像,图形软件,还要掌握印前专业排版和拼版软件,如方正飞腾,Pagemarker等,这样可以是学生不仅能在平面设计领域就业还可以在制版和出版行业实现学生的抱负。
专业定位好后,我们对教学计划进行了调整。调整前,设计课、印刷课、软件课课时比例分别约为:50%、30%、20%。学生是学习了软件知识而操作能力并没有得到加强。经过研究,课时比例改为约:35%、35%、30%。经过变化,学生的印刷知识课时得到了补充,在专业课学习中适应社会需求的软件的操作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课程安排上,根据确定了的专业培养目标,我们改变了教学计划的课程时间安排,去掉了一些课程,添加了适合专业发展并符合学生专业能力要求的课程。如去掉了广告心理、策划类等课程,添加了大三上的CI设计,大三下出版设计和印刷厂专业考察学习,大四上印刷项目综合设计等课程。将绘画基础及三大构成由一年级下学期改在了上学期进行。通过以上安排,整个专业的教育开始趋向合理。
二、开展针对性、对比性教学
针对性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这已是不争的事实。然而,有些老师在教学进程中却往往不知不觉错误的使用了它,变为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关键是老师主观上还是将学生定位在“求学”上。笔者认为应该体现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能动性,对比不同的授课方式及内容。
学生受到的教育与老师的专业知识是密不可分的,而同样一门课,老师教授的侧重点的不同,也会使学生学到不同的知识。为此,针对学生普遍存在设计能力薄弱的特点,加大了对他们设计能力的辅导,在知识的传授上更侧重于启发他们的创新式思维。例如,引导他们积极参加学院及国内外的各层次的平面及广告设计大赛,在去年5月在上广告设计课程的时候,积极宣传和指导学生参加中国广协举办的第十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设计大赛学院奖,本专业的学生创下了参与率96%的纪录,并取得了一项铜奖,5项优秀奖,13项入围奖的骄人成绩,学生们在参赛的过程中实战经验得到了提升。针对学生软件操作技能较弱的特点,加大对电脑知识、设计软件操作能力的培养。
印刷的印前、印后加工是学生的薄弱环节,而印刷实验设备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给老师的教学带来了困难。对此笔者采取了校内授课加校外参观的方法。由此,学院建立了丝印工作室,在校内可以上一定的实践行课程。在其开设的印刷设计课程中,要求每一个学生必须达到良好以上的成绩。授课内容将今后印刷图文处理作业常会碰到的工作作为重点,对广告招贴、画册、期刊排版、纸盒设计、宣传单页、报纸杂志等内容进行了专门讲解,并在学生的上机实验课中作为实验内容进行上机操作。通过大量的实验,让学生掌握到各种印刷品的设计制作的共通性,如:出血位的预留、装订的要求、拼版的规范、印前的常识。而针对不同的印刷品种,要注意它们的区别所在、版式设计的特点等。学生们由开始的感觉难变为感觉简单,从感觉简单发展到还要加强学习。学生的变化证明了印刷设计专业的改革是成功的。
三、聘请专家举办专题讲座
对学生的辅导可以是多种方法的。虽然老师的知识已经有一定的储备,但校外专家学者的专题讲座对学生的专业知识起到了积极补充作用。为此,在校内我们多次举办了印刷方面、设计方面、软件操作技巧方面的知识讲座,学生的学习氛围日渐浓厚。专家讲解了目前该行业的发展方向、最新的技术手段和技术革新、社会用工的基本要求。这样一来,学生在学校中就掌握了行业的最新动态,学生一毕业就符合企业的需要。
四、开展校外专题辅导,建立印刷校外实训基地
校外专题辅导的开展定位在校企联动上,也就是我们常提到的“产、学、研”结合的思路。印刷美术设计专业与制造业专业有很大的区别,它的“产”定位在为企业设计制作印刷品上,它的产出是印刷或设计作品。“学”定位在设计制作的过程中学到符合行业规范及要求的知识,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符合三本独立院校学生的特点。“研”定位在通过学生的“产、学”研究出符合学生发展、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教育方法。我们将学院的宣传任务及在企业争取到的活件,交由学生来完成。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指导多个学生完成,挑选最好的作品交付,事后再对每个活件进行讲解,提高了学生的认知。
教学仅仅放在校内来完成是不够的,我们积极规划,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与绵阳的三个行业及企业进行了合作。在企业的选择上突出其专业特点,选择了印前、印中、印后加工三个主打业务不同的企业。通过在输出公司的锻炼,学生的软件操作能力得到了加强;在制版中心学习菲林出片,制版晒版等环节,在印刷厂的学习,学生全面掌握了印刷工艺原理及印刷品设计的基本要求;在印后加工厂的实习,学生明白了印后加工的不同种类及工艺特点。这一系列的校外学习活动让学生找到了专业学习的目标,掌握了社会对印刷美术专业毕业生的能力需求。
五、引进新理念,编写适应市场发展的专业教材
印刷设计专业科研工作,教材的编写占的比重比较大。校校合作,学校与企业结合,是印刷专业教学很好的模式,来自一线生产企业的实际经验和知识,放进专业教材当中去,可以很好的弥补专业教材的知识滞后性和互补性。
六、专业师资的培养和引进
印刷设计专业教师的培养和引进是一项需要长期关注的工作。印刷设计专业师资的培养力度,是与印刷市场发展紧密联系起来的。专业教师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要有敏锐的嗅觉,时刻要感觉印刷行业技术进步的节奏。工作中,学校要倡导学习的气氛,调动专业教师的积极性,健全科学严谨的考核机制,以民主、求实、创新氛围要求印刷专业教师主动的学习,主动下厂锻炼,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激情和创造性,树立团队意识,把自己培养成基础理论扎实、教学方式先进、实际动手能力强的专业教师,唯有这样,学院印刷设计专业才有发展,才会有希望。
七、结语
今年是我院第一届印刷设计专业的毕业,毕业设计展览顺利完成,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和反响。所以可以在此总结,印刷专业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随着印刷技术的不断进步、图文表现手法的不断更新、处理软硬件的不断升级,印刷专业人才培养也要与时俱进,对该专业学生的培养应建立在与市场相连、与技术发展相适应的基础之上,要积极地使用市场的变化和需求,要提出更高标准、更高要求,成为印刷行业输入专业设计人才的高等院校,我们需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弥补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不足,做好印刷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这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成为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复合型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高职高专;数字印刷技术专业;毕业综合实践;创新改革;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11C-0089-01
毕业综合实践是高职高专数字印刷技术专业教学过程中最后的一种总结性实践教学环节,通过系统的毕业实习,能够使高职高专数字印刷技术专业的学生全面掌握各种教学理论知识。
一、 毕业综合实践创新改革中需归纳其与专业核心课程的共同点
首先,高职高专毕业生综合实践的选题范围是结合学生的专业核心课程确定的,由于核心专业课程是高职高专数字印刷技术专业毕业生课程教学实践中具有重要性的课程体系,这种核心的课程体系是该专业学生展开毕业综合实践创新的重要理论基础。
其次,毕业综合实践对高职高专数字印刷技术专业核心特色理论课程体系建设起到了一种良好的补充作用,所以二者具有互补关系。在实践教学改革创新过程中,教学工作应该以学生毕业综合实践为目标,紧紧围绕社会岗位实际发展需求,为学生传授丰富的知识技能理论。所以,在教学实践环节,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为学生分配任务,让学生根据教师安排的选题进行设计。在毕业综合实践过程中,更应该突出数字印刷技术专业的课程特点和学生的专业技能优势。
二、毕业综合实践创新改革中需将其与专业核心课程的优势有机结合
首先,通过将专业核心课程与毕业生综合实践的优势进行有机结合,可以缩短高职高专数字印刷技术专业毕业生综合实践的时间。比如,学生专业核心课程的考试作品,经教师指导、学生多次进行修改,添加一些全新的元素,然后将教学成果转化为学生毕业综合实践中的展出作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自己的工作室引入社会实践项目,让学生通过工学交替模式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因此,通过二者之间的优势结合,使毕业综合实践成为学生考试作品的延续,也可以在后续的实践研究阶段更好地完善该项目,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从而不断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其次,高职高专数字印刷技术专业是需要不断进行实训的课程。因此,可以进行校企合作办学,从而建立校中厂和印刷设计工作室。本文以书籍装帧这一门核心课程为例,当毕业生综合实践的选题为设计并制作一本书籍时,实际上在课程理论的实践研究过程中,学生需要将专业核心课程 Coreldraw 基础、书籍装帧设计、数字印后加工实训这三大核心理论基础相结合。因此,在实践过程中,学生的选题一定要突出专业特点,以便在毕业综合实践创新过程中,能够对自己的专业作品进行修改以及完善。而对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阶段未完成的教学作品或者设计不完整的毕业作品,学生都可以通过毕业综合实践这一环节,在校中厂以及印刷设计工作室,对作品进行不断深化以及拓展。
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我国高职高专数字印刷技术专业毕业生的综合实践特点以及专业教学理论知识,制定科学的教学成果评价标准体系,从而结合学生的综合反馈积极调整教学方案,以便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做到目标明确、评分透明化和专业化。如下表为教学成果综合评价标准:
毕业综合实践的评分标准细则(书籍装帧选题)
评分
项目 具体评分标准细则 分值
1 让学生选定毕业综合实践设计题目的范围,然后为学生下达毕业综合实践任务书,评估学生最终设计的毕业作品是否与初始选定题目的实际内容一致。 10分
2 学生在毕业综合实践中是否能够与自己的指导老师进行积极交流和沟通。 15分
3 考察学生毕业综合实践作品是否具有专业性以及完整性,设计作品的主要内容包括设计、装订与展示三个模块。 10分
4 评估学生毕业综合实践作品是否能够全面体现书的主体内容和思想内涵。 10分
5 评估学生毕业综合实践作品中的字体设计、颜色运用、构图等是否合理和得当。 20分
6 评估高职高专数字印刷技术专业学生毕业综合实践作品工艺部分是否具有创新点。 10分
7 评估学生毕业综合实践作品的设计延续性是否存在,以书籍装帧作品为例,学生在毕业综合实践中除了出书,是否设计了与书籍相关的书签、海报与其他的创意笔等。 10分
8 评估学生在毕业综合实践环节是否经过布展,全面展示自己书籍装帧的作品。 5分
9 评估学生是否已经提交了电子稿的毕业综合实践作品设计说明。 5分
10 评估学生是否已经提交毕业综合实践课程评定,包括自我评定和对课程、教学的评定。 5分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职高专数字印刷技术专业毕业综合实践改革探索,能够对教学实践成果起到实践验证作用,以便学生对自己的理论知识进行检验。学生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掌握多种不同的技能以及通过丰富的理论专业知识拓展自己的视野,才能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同时促进高校毕业生综合实践得到不同程度的创新。
篇5
巴西,难忘的四天三夜
2015年8月4日,我与代表团部分老师提前一周到达圣保罗。飞机落地后,我才发现,原来时差这个东西这么强大。巴西和中国相差11个小时,可以说是“日夜颠倒”。刚开始的几天。我坐在屋子里就在不停地打瞌睡,根本睁不开眼睛。提早到巴西的原因也是如此,老师们希望我能有充足的时间更好地适应这里的一切,以最好的状态迎接即将到来的比赛。
8月12日早,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正式开始。参加我们印刷媒体技术项目的共有11人,除了我之外,还有来自瑞士、德国、日本、法国、巴西等10个国家的选手。比赛包括双色印刷、数字印刷、数码产品印刷、印刷品裁切、四色活件印刷等16个分项,为期4天。
我们先抽签,由此来确定每个选手各个分项的时间安排。我抽到的是9号签。比赛进行时,赛场上只有操作台和选手,代表团的老师们在隔离带外侧,我们之间不可以有任何交流,眼神交流也是不允许的。裁判,翻译都在单独的房间内,因为场上我和日本选手来自非英语国家,因此如果我们有需要,可以举手示意翻译,请求帮助。
现在回想起来,世赛4天的比拼其实还是蛮辛苦的。每天早上八点多到达赛场,每个人上场操作的时间大概在4个小时左右,其他时间就待在候场室中。或许是因为大家是竞争关系,而且需要养精蓄锐、平复心情、思考接下来的要点,所以选手之间基本没有交流。下午五六点钟,当天比赛结束,但我们还要等待裁判汇总成绩(并不会告知我们)后,对当天各个选手的表现进行总结。一天下来,大概要在晚上八点多才真正算告一段落。回到住所,我会和教练组的老师视频。按照组委会的要求,选手、教练、专家,代表团领导需要住在不同的宾馆,我们只能通过网络、以视频的方式进行交流。老师会针对第二天要进行的操作对我进行指导,因此每天睡下都得在12点以后了。
不过,更辛苦的还是我们的老师。有的老师提前一天到达巴西,还没来得及倒时差,就投入到了工作中。世赛完整版题目,我们叫“施工单”,在8月11日晚上发到所有选手手中。我和老师就连夜开始分析。为了保证我的竞技状态,每天晚上12点左右,我就去休息了,但老师们还要准备下一个比赛日的重点,这样算下来.平均一天休息的时间只有三四个小时。
虽然准备充分,但难免遇到突发状况。相同的机器、材料我们在国内都使用过,不过换一个地方、由不同的人调试就会有所不同,各种状况都有可能发生。第一天晚上我们便遇到了一点小问题。老师让我先去休息,他们连夜与中国的技术支持团队老师联系,共同制定方案、做实验,结果出来后马上传到巴西。第二天一早,我醒来的时候,问题就已经解决了。我知道,其实这天很多老师是一宿没睡的。
站在世赛的赛场上,看到来自多个国家的世界顶尖印刷技术能手,我觉得我的视野也开阔了许多。正如我们之前了解到的。以“严谨”著称的德国和日本,他们的选手在场上真的是一丝不苟。赛场上另一个比较突出的现象是,除了我是以学生身份参加比赛外,其它10个国家的参赛选手都是工厂的技术工人。因此,他们在处理突发问题的灵活性方面有着较强的能力。
8月15日,当最后一个操作完成后。我释然了,我也能清楚地感觉到,代表团其他老师也长舒一口气。当天没有公布成绩,但是我觉得自己发挥了正常水平,没有明显的失误,做到了此前对自己、对老师的承诺,也算是为这近一年的备战生活画上了一个句号。其它的,我只能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了。
8月16日,成绩揭晓。当时还挺突然的,大屏幕上忽然打出了我的成绩。看到我获得了银牌、中国代表团在印刷媒体技术项目上又有了新的突破,很多老师在那个瞬间,留下了激动的泪水。
在本届世赛上,中国代表团的成绩非常好,一共取得了4金6银3铜,实现了金牌零的突破。我的室友就是美发项目的金牌获得者。她也是提前到达圣保罗的,带了一箱发膜,每天都在那里练习。我也是听了她的建议,比赛结束后,剪起了现在的短发。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刚从巴西回来的那段时间,许多媒体采访我,普遍会问到我一个问题,让我讲讲自己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我从没觉得自己有多成功,因为这个成绩的取得,源自于那些在我身后默默支持、付出的人。所以我的回答很简单,“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个“巨人”指的是上届世赛印刷媒体技术项目铜牌获得者王东东,以及以王东东、李不言老师为代表的所有集训中心的老师们。
此前,王东东是中国唯一参加过世赛印刷媒体技术项目的选手。只有他知道考过哪些项目、现场如何,知道哪个技术牵扯到怎样的问题、会考到什么难度。他将这些问题详细地讲给我听,然后我们再在技术上加深难度。可以说,从2015年3月完成国内代表选手的最后一轮选拔后,王东东就一直陪在我身边,指导我备战。
有一次,王东东模拟正式比赛,给我一张施工单,要我按照上面的要求去做。之前这种测试也是常事儿,但只是教练口述一下题目,我就进行操作了。这一次,接到施工单后,我也没太在意,就按照平常的参数去设置。做出来之后,他就把我做出来的数据拿出来测量,最后没有一个合格的,都是超出误差范围。当时我就想不明白,明明我做的时候是非常好的。他说,你自己再看看施工单;我说我看了啊。然后他们又问,你真仔细看了吗?我看他们连续问了好几遍,心里就有点发虚了,原来在小角落里重新定义了一个标准,我没有看到,这样就出现了天壤之别。
这个时候,从大一就一直指导我的李老师“出马”了。李老师是我们教练组的组长,平时他都是很和善的,但是那天看到我的粗心大意,他就略微严厉地批评了我。瞬间,我的眼泪就止不住了,真的是又悔恨又委屈地哭了好久。
施工单其实就是考试的题目。相当于我连题目也没有看,就直接操作了,印出来的当然都是不合格的。要发生在世赛现场,那是完全没有分数的。从那以后,我就长了记性。每次拿到施工单,我都是很认真地看了又看,看有没有什么漏掉的。所以,王东东还真的是很有经验的,他知道哪里需要注意,他把这个坑挖好就等我往里跳了。跳完了以后,再由李老师来教育我,他们一唱一和“二人转”,这教训我指定是忘不了了。
除了技术层面的训练,教练组的老师还对我增加了体能、口语等方面的培训。每天早上6点,王东东和李老师都会陪我进行晨跑,因为对干一个女孩子来说,4天赛事、每天近12小时的比赛的确需要很强的体能。在口语方面,最初在组成国家集训队时我们就开始接受培训了,版专的一位英语老师会教我们一些简单的日常用语;随着人数的减少,就由李老师每天来陪我们练习;等我一个人的时候,又找了英语专业的学生。因此,从组成国家集训队的时候开始,我的英语水平就慢慢提高了。因为赛场上虽然有翻译,但是比赛还是讲究一个“连贯性”,如果可以自己解决问题,那么最好自己来做。
如果说我真的有什么“秘诀”。那我觉得有两点可以说一下。
其一,在国家集训队选拔阶段,每天完成一天的操作和学习后,回到宿舍,我都会对当天内容进行总结。哪里做得不错要保持,哪些地方没做好,明天要继续练,或者我今天学了哪些知识,该怎么提高,我都会有一个认真的记录。刚进集训队的时候,我的表现其实很一般,从来没有想过会做最后的No.1。每个阶段的进阶考试,我只是希望自己不要被淘汰就好。11进5,我的目标就是前五名;5进2.我想着争取一下前两名。但因为每天都有积累、有总结,所以慢慢就有进步。
其二,我生来属于那种思想比较单纯、杂念较少的人。在比赛之前,我没有想过要拿什么样的成绩,因为这个谁都不能够保证,比赛还是看临场发挥的。老师说我的心理很强大,其实我觉得只是我的想法很简单罢了。我想的就是尽可能做到最好,不管最后结果如何,只要我没有什么失误、把自己的正常水平发挥出来就行了。我很明白我们的领导和老师都对这次比赛充满了期待,感谢他们并没有因此为我施加压力,反而还不时地为我纾解压力,生怕我过于紧张。
训练到最后,确实是很枯燥的。只有我一个人,每天七八个小时泡在机器上,而且已经没有更多的新鲜内容来刺激我的神经,我要做的就是反复练习。这个时候,我想到了教练组薛老师的一句话――“愿意干,主动干,硬着头皮还得干,咬着牙坚持下来。”
世赛就这样走了下来。回顾这个比赛对我的最大影响,我觉得应该是自己的抗压能力明显增强,遇到很多问题,心态上也不会很紧张。前两天我还和李老师开玩笑说。“自从经历了比赛,我感觉啥都不是事儿了。”也不时会有人问我,获得银牌之后,有没有“一夜成名”的感觉?我觉得,我还是我,一个学习工作时全心投入、但闲来也爱看电视剧和综艺节目的22岁江苏女孩。
化作春泥更护花
2015年9月,我结束了三年的学业,如愿成为版专的一名实训老师。生活开启了新篇章。
在教学方面,我还没有什么经验,所以我会跟着其他老师学习。现在每次上课,我都会关注学生们的反应,每讲解完一个知识点,我都会问一遍,看他们是否理解。如果不理解,我就再多讲几遍。每天最开心的时刻,便是我讲的知识学生们能够听得明白、听得懂,可以接受。
或许是因为有王东东和我作为例子,感觉现在的学生学习劲头特别足。下一届世赛在2017年,全国选拔赛在明年五六月;我们学校也有自己的高技能人才培养计划,所以每个学生都学得超带劲,一有空就来实训基地进行操作。
我个人认为,下一届的世赛选手机遇更好。一方面,因为经历了王东东和我的两届,国家在培训上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可以对下一届做出更详细的选拔、培训安排。另一方面,下一届的举办地阿联酋,本身不参加印刷项目,主场对我们的影响很小。
现在,国家越来越意识到“技能人才”存在的重要性,参加世赛的意义也在于此。甚至于整个世赛的理念中,也有一条提到,希望通过举办技能大赛,带动世界各国的职业教育和技能人才的培养。但是不无遗憾地说,现在中国的顶尖技术人才很缺乏,大师级的人物更是少之又少,技术人员的培训乃至待遇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篇6
关键词:产教对接;高职教育;工业园区;协同创新;
当前,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地方高校的人才、技术、信息等支持的依赖程度大为增强。高职教育作为直接为社会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主要阵地,必然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支持。特别是地处国家级高新技术园区的高职院校更应积极探索教产对接,研学结合,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模式,走一条多元共建特色鲜明、多方共赢的“政校企深度融合,产教研无缝对接”的办学新路子,实现工业园区与高职教育协同创新共同发展的新突破。
一、产教对接是高职院校实现办学职能的新途径
纵观高校职能的演进过程,从最初单纯的教学职能发展到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同时实现。高职院校的课程的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更需要符合服务区域社会经济与产业发展的要求。根据区域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高职院校应组织科技与教育服务力量,创造性地开展产教对接、教研合作,从而达到提高高职教育办学水平和促进园区经济的发展的目的。
(一)有利于强化高职院校的教学职能
高职院校走校企合作的产学之路,能充分地利用企业的资源,发挥学校教学的资源,互惠双赢。同时能准确地把握市场的动脉,制定切合实际的人才培养模式,开设与市场接轨的学科专业课程,培养市场急需的可用的人才。走产学之路,高职院校的教学更加合理化。
(二)有利于强化高职院校的科研职能
高职院校集聚了一大批高技术人才,高职院校的技术专利与研究成果,应寻找一个推广与利用的场所。走产学之路,可以达到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目的。企业可以借助于高职院校的科研能力实现产品的更新与创新,从而达到盈利的目的,同时高职院校可以在产学合作的过程中不断地促进自身的发展。
(三)有利于强化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职能
职业教育的发展,服务了区域经济、地方经济。反过来,区域经济、地方经济的发展与转型拉动了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前行。走产学之路,学校与企业在合作的过程中,为社会培养了专业对口的人才,高职院校科学技术得到了应用,起到了服务于地方经济的作用,强化了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职能。
二、产教对接是高职教育与工业园区协同创新的突破口
就目前来看,高职教育产教对接存在的最主要不足是没有形成一套长期合作的有效的机制。虽然大大小小的高职院校都有一定的产学合作的企业与机构,但在双方合作的关系中,关于双方各自的责、权、利的认识不足,往往处于一种貌合神离的状态,在合作的过程中,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往往只是一时的热情。各高职院校的教学与科研职能没有在产学合作中得到很好的发挥,而企业在合作的过程中获得高职院校资源也是很有限的。高职院校在教产合作中存在的不足,给了我们一个深刻思考:如何建立一个双方互助互惠、紧密长存、长期合作的良性运行机制呢?在此以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产学合作的平台的构建为例,探索产教对接实现高职教育与区域发展协同创新的思路。
(一)校中有厂,厂中有校,校企深度融合
首先,在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的指导下,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学院向企业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在校内分别组建了富山模具生产车间、光大光学生产车间,成功建成“校中有厂”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其次,由于学院位于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内,园区拥有六大国家级产业基地、五大主题产业、1000余家企业,具有得天独后的“园区特色”,为了充分发挥“多元主体”的办学优势,凸显政府的主导地位,深度挖掘工业园区资源,学院采用租赁和联合的方式,先后建设了“厂中有校”的“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骏建生产实训中心”、“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工业生产实训校区”,建设总规划占地约200亩地,建筑面积约120000 m2。
1.政府牵线,校企联姻,成立生产性实训中心
经政府牵线,学院与中山骏建公司合作,骏建公司提供7100 m2的厂房和价值1600万元的包装印刷设备建成学院的生产实训中心(并预留8200 m2后期建设用房),成立了“骏建实训中心管理办公室”,纳入校内实训基地管理。该中心由学院授权包装印刷系负责建设,组织师生进行生产和实习实训,生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主要由系的教师担任。
2.政府搭台,校企唱戏,共建实训校区,联合招商选资
经政府协调,学院与中山火炬开发区工业开发总公司合作,建设“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工业生产实训校区”。政校企三方设立实训校区管理委员会对校区进行管理,合作方式为:工业开发总公司将现有约200亩的加工区物业(厂房、宿舍等建筑面积总计约100000 m2)根据规划分期分批投入用于生产实训校区的建设,以低于市场租金价格向校区管理委员会收取场地管理维护费并负责物业管理和资源整合。学院每年投入约六百万元用于实训校区内生产实训设备的建设,目前该实训校区内已引入五家企业建立实训基地,学院相关专业的实训教学直接在基地的生产线上开展。
(二)多元共建,特色突显,合作模式创新
传统的校企合作模式,即学校在企业的生产线或生产车间设立实习基地,此类合作校方对企业的实际作用和贡献难以体现,实践教学也多流于形式。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实训平台的建设大大突破了传统校企合作的上述瓶颈,构建了以个体实训基地为“点”,合作实训中心为印刷行业完整的一条生产“线”,共建的实训校区为从“面”上带动各专业生产实训的系统性产学合作平台,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共建生产中心,共同生产经营,“教学做”融为一体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骏建实训中心是学院以包装印刷系师生为主要生产力量和技术力量负责投入;学院负责制订具体实习计划、生产实践计划组织师生进行生产。骏建公司仅负责提供设备、厂房及场地和中心的物业管理。双方共建的中心管理办公室负责中心的日常管理工作。
2.校企共建实训校区,联合招商选资,建设与专业(课程)对接的生产实训基地,帮助企业扩张产能和技术升级。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工业生产实训校区是由学院与工业开发总公司共建,由该校区管理委员会负责实训校区的建设、经营,所取得的收益在扣除相应成本后由学院与工业公司共享(各占50%的比例)。学院负责组织企业进驻园区成立与各系(专业)对接的实训基地,负责组织学生和教学实训团队进驻基地,负责制订具体实训教学计划配合生产。目前,十五家企业进驻生产性实训校区,上述企业分别与学院的包装印刷系、光机电工程系、电子工程系、信息工程系和经济管理系有关专业对接,共同制定了包括实训项目、实训时间、实训考评等内容的实训教学详细方案。学院对企业的技术升级与生产控制也提出了建议性的意见与建议。
3.教室车间一体,校企设备互补,生产成本降低,经营收益共享
在中山火炬职院的实训平台建设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服务实训教学和生产培训,学院增加设施和设备的投入,以保障实训教学的顺利开展。
(1)教室建在车间内
骏建生产实训中心和工业生产实训校区内各实训基地内,均设有由学院投入建设的多媒体教室(该教室设备所有权归学院),专门用于双方生产实训的教学使用。这不但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实训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更快地适应企业环境和企业文化,同时为企业自身的员工培训也提供了便利。
(2)生产设备双方投
在工业生产实训校区内的各实训基地中,学院结合企业的生产和根据实训教学需要,每年都为企业增配一定数量的设施、设备用于辅助生产和教学(该部分设施设备的所有权属学院)。此举提高了学院教学设备的利用率,减少了学院投入的盲目性,有效地抑制了资源浪费,更能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
(3)帮助企业降成本
在区党委和管委会的大力支持下,学院的骏建生产实训中心和工业生产实训校区进行了物业功能的转换,由工业企业场地转为事业单位教学场地,能够在水电等基础设施和运营成本上享受部分优惠。另外,各合作企业在生产过程管理、员工工资和技术升级方面由于得到学院的大力支持,成本也得到有效降低。
(4)合作收益同分享
学院根据合作企业的所属行业和生产经营社会环境,在合作效益多方共享的原则下,针对不同企业对校企双方合作收益进行了约定。例如骏建生产实训中心由于双方的责权几乎对等,生产经营收益则由学院与骏建公司各按50%进行分配;工业生产实训校区内的佳信达包装实训基地和俊鸿五金实训基地则由佳信达公司和俊鸿五金公司除了向校区管委会支付场地使用费之外,将各基地的年生产总值按一定比例支付给校区管委会,作为合作收益。鑫海洋实训基地则是按每年企业利润的一定比例作为合作收益支付给工业生产实训校区管委会。
(三)优化资源,服务社会,实现多方共赢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各高职院校应充分认识到人才培养是立校之本,科学研究是强校之路,社会服务才是兴校之策。高职院校要增强向地方社会经济建设的辐射力,准确定位,特色办学,充分发挥自身的社会服务作用。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在开发区管委会的主导下,通过实训基地为“点”——实训中心为“线”——实训校区为”面”的系统建设,在工学交替,产学合作方面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办学道路,实现了学院、企业政府、的多方共赢。
1.学院层面
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实训平台的建设在短时间内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有力地改善了办学条件:学院的实训教学场地由不足两万平米增加到可利用的十万平米;可利用的实训设备总额增加约三千万;更增加了一大批具备丰富企业生产一线经验的兼职教师。
在内涵建设方面,学院利用产学合作,充分利用企业的信息、技术、设备等优势,有效地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体现高职教育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各实训基地的企业技术骨干人员被聘为学院兼职实训教师,车间教室的一体将“教、学、做”一体化成为现实,使得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教学环节落到实处,保证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的结合更具操作性,从而强化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2.企业层面
自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以来,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也受到一定的冲击,不少企业关、停、并或撤离,开发区部分厂房、物业闲置。例如中山火炬开发区工业开发总公司就是一家主要以物业出租为主业的企业;中山骏建公司拥有一家包装印刷企业价值1600万的设备也处于闲置。学院的骏建实训中心和工业实训校区建设无疑是雪中送炭,使骏建公司的千万设备得以生产利用,工业公司数万平米的厂房和宿舍得以盘活,减少了社会资源的浪费,增加企业效益。
3.政府层面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对职业教育发展规划、资源配置、条件保障、政策措施的统筹管理,为职业教育提供强有力的公共服务和良好的发展环境。”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顺应高职教育改革趋势与区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要求,校企合作建设实训平台的探索是地方政府的组织协调、引导保障、创新平台、评估监督等等行政功能的重要体现,通过牵线搭桥,政府在减少了近三亿元直接办学经费投入的情况下,利用社会资源大幅度地改善了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条件,同时也提高了学院的内涵建设水平。
高职院校不仅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渠道 ,同时也应成为科研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通过对社会需求的现状进行分析,高职院校应该结合本区域产业发展,积极探索产教对接运作模式,以建设实训平台为切入点,组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形成人才培养、科研与服务社会的良性互动机制,如同中山火炬职院实现办学与工业园区协同创新共同发展一样,将高职教育与本区域经济产业的协同创新,实现共生发展。
参考文献:
[1]薛建.《我国新时期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M].福州:福建师范大学学位论文. 2006(8):11-14.
[2]吴峰.论区域高校社会服务能的培育[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3(4):34-35.
篇7
本人这次在陕西人民出版社进行为期三周的企业实训,通过这次实习,我清楚了实习报告怎么写,下面,我向大家提交的我实习工作总结,也算是我的毕业实习报告总结,在此,感谢所有领导和同事对我的关爱。
陕西人民出版社建立于1951年,是一个实力雄厚的综合性出版社。主要出版政治、经济、历史、文化、青年读物、词书译文和工具书。陕西人民出版社建社以来,始终致力于优化选题,出版了一批层次高、品位高、质量高的图书,并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赢得了社会各界、尤其是学术界的好评。有600余种图书分别获全国及省以上优秀图书奖。
在实习中的第一周,由于对一些情况还不熟悉,开始大部分时间我都是在看各位同事的操纵,他们校对的熟练程度和经验设置不是我一时能乞及的。所以在学习时必须聚精会神的往看,有时候稍不留神就会错过一点,还得请教让他们再重新演示给我看,多思考就会发现题目,然后往寻找答案,这样我天天也是有收获的。偶然有很简单的东西他们也让我试慢慢着做,但我的表现还不甚让人满足。显然,最重要的还是自己动手练习,否则你以为把握了实在并没有,不动手一切只是纸上谈兵。比如在校对一份作者的投稿时,你都能看到同事轻而易举的几步完成,可是自己操纵时不仅速度慢而且也不正确,中间还出现将对的改错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现在是有深刻体会了。
本人这次在陕西人民出版社进行为期三周的企业实训。陕西人民出版社,1954年景立于西安,是一个实力雄厚的综合性出版社。前身是1951年1月成立的西北人民出版社。主要出版政治、经济、历史、文化、青年读物、词书译文和工具书。出版有《中*史人物传》、《秦汉史研究》、《唐代文学》、《鲁迅研究》、《当代史学》、《中国风俗》等。
这次实训我被按排在校对部,工作主要是协作社里的校对,正确使用校对符号,消灭错字,补齐遗漏,纠正版式错误,严格执行三校加点校制度,保证期刊质量
接下来的二周,由于把握了各种校对符号,和校对的一些基本程序和技巧,所以在后面的一次又一次校对中,开始速度进步了很多!但与同事们还是差距很大。比如,再对原稿中的错字别字要逐一罗列出来,并在错误的地方要用校对符号标示出,但我还是太马虎了,遗漏别字,标点符号,有些地方忘了标记。并要坚持做到保持页面整洁,美观。在交校样时,我还请同事们再校对一遍,并提出意见。之后慢慢琢磨,改进方法!后面碰到新的题目,不仅是能力上的,更重要的是知识上的欠缺。比如在核对标题、署名,文中人名、地名、数字、公式等,自己有很多不太了解或记得不清楚,但校对要求的就是真实,正确,正确。所以我不得不利用闲时查阅观阅这些知识,以充实自己的知识筹备。进而达到更高的级别。
1.检查多、漏、错文字及标点、符号错误;核对标题、署名,文中人名、地名、数字、公式。
很快进进到第三周,在校对精确度和速度进步的情况下,我起初开始独自校对一些报纸,稿件,并逐渐做二校、三校点校,由简单到复杂,再由复杂到简单。最后快结束实习实习时协助编辑接触一些报纸和书籍的校对,这个校对要求相对来说是更严格的。但对我的能力也是一个极大的进步。不仅要
2.检查版面、格式,图表位置及表题、图题,字体、字号、字距和行距。
4.检查目录及对应的页码、刊眉、页码顺序、版权,封面、封二、封三、封底的文字、刊号、年月期号。综合处理,这个任务是相当艰巨的!但在实习老师的鼓励和协助下,我门也完成的不错,通过这个高层次的锻炼,让我更是连贯的接触了由校对,到排版,美编,校对处理到印刷出版的整个流程,达到对我的专业印刷图文信息处理的更进一步学习!
3.检查标题位置、层次及转行,注释、参考文献及序号,核对中英文目录及页码与文章的一致。
坚苦的实训,理论加实践,贯串始终的流程式学习,让我的动手能力进步很多,也使自己的专业知识更好的得到了实践、证实,更使自己在人格定位上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
篇8
关键词:包装设计;教学模式;3D打印
“包装设计”课程是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必修课,是培养包装造型、结构、平面设计及广告应用能力的专业设计课程,是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专业技能课。它主要通过包装的方案策划、设计及制作等环节的实施,使学生对包装的功能、结构、材料、造型、视觉设计以及印刷制作等方面有更深刻的认识与体会,并掌握相应的设计和制作的方法与技能。“包装设计”是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重要的专业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创意性。市场需求对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包装设计制作课程发展的导向性作用很大,决定了该课程的行业定位及今后几年的发展方向。因此,在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中,“包装设计”课程要彰显数字化、区域化和功能化等特征。
一、高职包装设计课程教学内容的革新
(一)区域文化特色的包装设计
在“包装设计”教学中要融入区域文化特色,将地方性的文化特征与包装的造型设计很好地融合,适用于地方土特产、旅游纪念品等区域特色商品。学生对区域特色文化是有情感认知的,融入区域文化特色的包装设计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完成包装设计项目的同时,也掌握了包装设计的技能。在高职包装设计教学上,将区域文化特色融入进来,就是提高师生对本地历史文化、民俗文化、民间艺术的认知,了解区域文化特色给包装设计教学带来的影响及帮助,从本质上改变只以纯专业技术教学为主体的教学方式。笔者所在院校的“包装设计”课程结合姑苏地区的特点,以几个产品包装为项目引领,完成了包装设计课程的区域化融入。
(二)3D打印技术的包装设计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对物质文化的追求越来越高。尤其是“互联网+”模式的出现,无论是B2C还是C2C,商家和客户越来越喜欢个性化的产品。“私人定制”的产品能够让顾客获得自我满足感。目前,在我国大部分城市,已经出现了个性定制类产品的商店。高职包装设计课程中运用3D打印技术来革新包装设计的创意性,3D打印技术具有便捷、多样、高效、材料无限组合、设计空间无限等众多优势。3D打印技术能够解决产品个性化设计中的一些问题,可根据项目的需要通过UG或3DMAXS等三维设计软件对三维模型进行绘制。修改设计,可直接在三维设计软件中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取得满意的个性化设计效果后,即可通过3D打印机制作。笔者所在院校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包装设计”课程融合了多元化的区域文化特色和3D打印技术。课程内容涉及容器造型设计、包装印刷及制作工艺、包装效果图、包装设计项目实战,其中包装设计项目实战所占课时最多,占总课时的1/2。容器造型设计、包装效果图、包装设计项目实战三个教学模块中均含有3D打印技术。
二、传统包装设计
与3D打印技艺相结合的双轨培养方式传统产品的包装是以各种方式或手法来充分展示产品的传统特色的,借助包装的特色来较充分地传达区域传统文化信息,体现包装本身所具备的文化内涵与意境。由于产品本身具备特定的特质,包装设计要符合产品属性,因此,传统包装设计满足了产品包装设计中个性化的设计模式,也满足了创意的设计。“包装设计”课程中我们保留了一部分手工绘制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针对于传统产品和区域性产品的包装设计,包括手绘草图、修改设计草图、上色、后期制作等一系列工艺过程。在“包装设计”课程中我们除了运用品牌设计外,还强调了造型设计。以前包装设计主要是通过PS等平面设计软件进行设计整体效果及包装展开面,根据包装展开面进行印刷封装。通过个性化造型设计,将3D打印技术应用在“包装设计”课程实践模块中。在课程的知识体系的融合中,我们把传统的包装展开面设计改成了产品包装的个性化造型设计,更为直观地展示产品包装的360度立体呈现效果。在项目实战教学中我们保留了原有的手绘草图和修改设计草图,这个过程是产品包装设计的造型创意阶段。同时我们在草图的基础上进行了三维模型建模,后期模型调整、支撑设计、打印、后期处理等相应的3D打印技艺的工序。
三、高职“包装设计”课程的具体教学模式应用
根据目前市场及行业的需求,将3D打印技艺融入传统“包装设计”课程,使教学实践的内容行业化,项目市场化。“包装设计”课程的教学环节中,我们必须革新教学模式,采用多元化的适合高职学校学生在“包装设计”课程中学习的教学方法及手段,满足“包装设计”课程实践教学项目化的实施。在“包装设计”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我们教学团队经过研究,总结出三种较为适合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的方式方法。
(一)“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是指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理论和实践同步进行的教学模式。课堂和实训场所为一体;理论教师和实践指导教师为一体;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为一体。让学生有计划地按照教师确定的课题和学习目标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不单单是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内容的一体化,也是教师在知识、技能、教学方式方法上的一体化。同时,“理实一体化”也包含教学场所的一体化。因此,“理实一体化”绝不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在知识结构形式上的简单组合,而是从学生知识技能接受的基本规律出发,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组合。高职的“包装设计”课程内容要始终坚持把“教、学、做”的“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渗透到教学内容中,落实到教学过程中。合理分配理论环节及实践环节的教学内容及课时分配,实践教学环节课时不低于总课时的60%,并科学合理地根据包装设计市场行业的发展需求制定具体的实训项目。“包装设计”课程包含了容器造型设计、包装印刷及制作工艺、包装效果图、包装设计项目实战项目模块。在课程设置环节中,我们把包装设计的理论知识融入到各个项目模块中。如包装容器造型设计项目中包括了理论方面:包装容器造型设计的原则、区域文化特色元素包装、包装容器的设计原理;实践方面:包装容器造型设计的方法、包装容器建模方法、包装容器打印、包装容器的后期处理。将理论环节融入到实践项目环节中去,让项目具备理实一体化的功能。
(二)“项目引领”的教学模式
“项目引领”的教学模式即基于工作任务的项目教学,该方法重在项目化和工作过程化。“项目引领”的教学方法又称基于项目的学习方法,顾名思义就是师生共同参与,为完成一个具体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项目引领”的教学法将理论知识讲授与实践环节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以小组协作的形式来完成项目,符合高职教育倡导的“在学中做、在做中学”的理念。项目引领的教学模式在“包装设计”课程教学中的运用主要是完成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项目设计项目设计前期要做好调研,选择合适学情和行业特征的项目,因此,“包装设计”课程的项目要具备以下四大要素:一是项目涉及的内容符合高职高专学生认知特点;二是项目涉及的知识和技能与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密切相关;三是项目难度要适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四是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能有利于高职高专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包装设计”课程的项目遵循了以上四大要素,从简到难,层次分明地进行了容器造型设计、包装印刷及制作工艺、包装效果图、包装设计项目实战等项目。项目囊括了苏州地区包装行业所需求的技能,含印刷类、3D打印类等包装类型。2.小组协作小组协作首先前提是有一个积极健康的小组机制,因此分组尤其重要。一般4-6人为一学习小组,每组设立一名组长,班级设立两位助教。分组环节中兼顾学生的层次差异,力争每个小组实力平均,以避免学习层次起伏偏大的问题。任务分解是小组合作的最重要一步,也是项目能成功实施的关键要素。任务分解到成员,必须经过小组的协商和沟通才能实施,要保证每个成员能够发挥自己的长项,在实施过程中才能找到成功感和归属感。任务整合及小组内部评估是小组协作的最后一步,这里要求每位成员都要对小组实施完成的项目进行合理化评估,提出合理化修改意见,小组成员一起再进行修改和总结。3.项目展示和评价项目教学后期,由每个小组选出能代表该小组的最终项目成果并进行简单的项目答辩,然后开始对小组最终项目成果进行点评,点评包括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助教点评和教师点评等几个方面。通过小组互评让学生学习他人优秀的做法。教师点评是教师指出小组作品中比较成功的地方和有创意的地方,以及提出项目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纠正错误,提高教学效率。
(三)“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
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是指运用校内教师工作室来组织的局部提高性教学,主要起到提优的教学目的。“包装设计”课程利用3D打印工作室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同时对项目组的组长和助教进行相应的项目前辅导,以保证项目实施过程中能发挥到帮带指导作用。在“包装设计”教学中,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项目教学课堂的效率。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不仅对课程教学的推进节约时间,还可对学生的专业技能、专业兴趣、专业引领等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同时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下培养的组长和助教可以参加各项比赛,为专业竞赛能力提供保障。
四、结语
“包装设计”课程将传统包装、3D打印包装等内容融合在课程中,符合了市场及行业的要求,对于革新的“包装设计”课程,我们一直在研究并探索一条适合高职高专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教学的模式。通过理实一体化的项目引领深化课程教学的成果,并辅助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拔优培养,促进课程教学成果优化。
参考文献:
[1]李漾.3D打印技术对容器包装设计的影响及应用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6(18):74.
[2]徐海芳.包装设计教学中地方文化特色的融入[J].读书文摘,2016(16):63.
[3]胡晓雷.浅析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之包装设计教学的发展[J].青年与社会(上),2013(3):203.
篇9
关键词:产学研结合 校外实训 双师型
伴随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对专业技能型人才的紧迫需求,高职院校必须严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也唯有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消除学校教育与行业企业是实际需求之间的距离,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高素质技能型合格人才。针对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实现“产学研结合”教育,需要做到:
一、实践课程与校内实训的紧密结合
当今的高职院校,并不缺乏校内实训实验室,缺乏的是专业课程与校内实训的有机结合。目前,新闻采编专业的校内实训实验室、模拟演播室、非线性编辑实验室、广播站等几种形式,但有效利用率并不高。例如,非线性编辑室,目前其主要使用功能是编辑和制作音、视频资料,也就是新闻摄像课和非线性编辑课的实践内容的实验室,并没有发挥其校内实训的作用。其功能也没有得到最大化的开辟和使用。非线性编辑室实际上还可以与广播电视概论、网络媒体概论、新闻报纸编辑等课程联系起来,成为新闻专业校内实训的一块主要阵地。譬如,非线性编辑实验室可以成为模拟网站工作室。将网络传媒概论和新闻编辑、非线性编辑等课程融合起来,将建立网站所需的各项职业技能,例如,新闻摄影、新闻摄像、新闻编辑、新闻采访与写作等技能综合起来。模拟网站工作室可以以模拟公司的形式经营和运作,设立新闻部、专题部、行政部等,学生在各个部门轮职,这样,学生可以充分体验和掌握各种新闻编辑类实践岗位所需的职业技能。又例如,《报纸编辑》这门课可以和系刊紧密的结合起来,以往报纸编辑这门课程只按照教材的章节安排和设计相应的实训项目,并没有形成整体的校内实训体系,如果成立系刊报社,学生可以随时关注身边的新闻,以增强学生对新闻的敏感度。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协调配合工作,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通过报纸的发行,使学生掌握新闻传播的整体流程,总之,校内实训是学生增强对岗位所需职业技能与责任的认识的窗口,是高职院校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而将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课程中的实训内容进行整合,使之成为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的校内实训体系,是有效完成对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最佳方式。
二、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训的紧密结合
随着政府和社会对高职教育的逐步重视,以及职业院校在社会中的认可度的逐年提升,高职院校在社会生活中开展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支持。另外,新媒体行业作为新兴产业、朝阳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发展空间大,急需掌握新闻信息采编与制作技能的人才。如果说,校内实训是将专业理论转化成实践能力的过程,那么校外实训则是将实践能力转化成岗位实需能力的过程。而在媒体行业发展如此迅速的时代,学生实践能力与岗位所需的实际能力还是存在一定差距的。例如,教师在课堂上所讲授的新闻采访案例,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新闻获奖作品,而获奖作品都已经是经过时间积淀下来的,所以从新闻的发生到教师的讲授已经至少有一年的时间差,而教材中理论部分的教授则更加滞后,教材从编者的撰写到教育主管部门审批再到出版社发行,最后到达学生手里,则与当代行业发展情况相距了至少两年。因为校内实践能力培养的滞后性,所以,校外实训更突显了他的重要性。校外实训还担负着一个大学生从校园走上工作岗位的重要使命,即帮助学生完成社会化的过程,培养学生具备新闻媒体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帮助学生建立团队合作思维和意识,使学生能够在校外实训基地得到一个人生从青涩走向成熟的过渡。
三、校外实训基地与双师型教师的紧密结合
作为一名高职院校教师,深知自身职业技能的精湛是对学生最有益的言传身教,而随着中国经济在快车道上的高速运行,各行各业的发展也非常迅速,教师身在学院,很难不断的深入实践岗位去提升自己。而学院与校外实习基地的深度合作,会促使教师第一时间参与职业岗位的需求。校外实训基地为教师提供课程设置的基础,为教师提供检验教材理论的途径,为教师提供实践教学的内容。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并不是一蹴而就,需要密切跟随行业的发展,熟悉行业的硬件软件建设,为了使学生能够在学院掌握最为现代的理念,掌握最为符合社会和岗位需求的职业技能,教师一定得掌握最为先进的知识和技能。校外实训基地能够解决教师的这一难题和困惑。教师与学生所用的教材在大多数情况下,因为多种原因也不能与时俱进,因为一种技术从开发到成熟,需要一定的积淀过程,升华为理论也需要专家的提炼与总结,这又需要不短的时间。从理论到变成印刷体,从印刷体再到学生与教师的手中,那么这一门技术至少已经过时一到两年的时间了。所以教师以教材为依托向学生传授技能在技术迅速更新的今天,是较为滞后的。那么以校外实训基地为依托,可以及时跟进技术的改良、岗位需求的变化,让教师的教学更贴合时代的发展,更符合社会的需要。
综上所述,“产学研结合”教育在高职教育领域是符合时展的必然趋势,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必须从双师型素质教师、实践课程设置、校内实训以及校外实训等环节,进行有效的互动式上升循环,才能更好的促进专业的建设和发展。而如何实现这一良性循环,如何在学院与实训基地展开有效的合作,真正达到产、学、研的统一,是较为难以操作和实现的,尤其是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前沿性强,技能操作性强,所以要充分考虑各种过程因素,才能真正实现“产学研结合”教育。
参考文献:
[1]于凌宇,李利珍.产学研结合是培育创新型人才的科学模式[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第12期).
[2]陈四海.产学研结合培养职业教育创新人才[J].中国科技财富,2009,(第18期).
篇10
(Core1DRAW平面设计》是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号业的一门专业课,通过学习要求学牛能熟练进行平面广告、海报、宣传彩页、图书封面等设计与制作。以往的课堂教学,实训与理论是分开进行的。这样的后果是使学生在学习理论时总产生“学习这些有什么用”的疑问,而且通常是被动学习,以教师的“教”为学习的主体。课程教学,从提高教学质量出发,本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原则而设计。而高等职业教育必须按企业的要求培养人才,笔者通过教学实践,精心进行教学设计,提供真实的作案例让学乍体验到企业将来对他们的要求,这是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一种有意义的尝试。
2总体教学设计
CorelDRAW软件是集矢量图形绘制、印刷排版和文字编辑处理于‘体的平面设计软件,被广泛应用于平面设计、广告设计、企业形象设计、字体设计等多个领域。本课程的教学,旨在提高学牛的训’算机软件应用能力。通过本课程的理论知识与综合实践训练,培养学生平面设计的应用技能,并能利用相关平面设计软件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做与之对应的训练,使工具充分为自己所驾驭,并服务于以后的学习设计工作,同时培养学生平面制作、设计技巧等综合应用能力。
{Core1DRAW平面设计》课程教学是在计算机实训室中进行,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的动手实际操作,以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开课前教师先将项目(案例)内容告知学生,让学生按项目(案例)内容进行分组(根据自身学生情况自由组合),共九个组(九个项目),在实际教学中每个项目(案例)将由一个小组负责进行任务的分析和进行演示。每一个项目(案例)均有一个学习情境,由小组中的不同成员扮演广告公司中不同的角色,如客户代表、设计人员等,根据给出的任务,客户提出项目要求,设计人员经过讨论给出设计方案,并与客户沟通,多次磨合后形成最终方案,然后付诸实施。实施中需要的相关技术支持由教师或学生查阅相关知识解决。其余的小组成员可以根据设计思路进行相同的设计或给出不同的创意,通过做来学习和运用相关的知识。项目完成的时候也就是知识成功掌握的时候。项目的选择由易到难,先通过较易的项目学习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然后逐步提高,完成较复杂项目。随着教学内容的不断深入,教师和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分组以实现项目的完成。本教学方案模拟一个广告公司的日常工作环境,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从易到难动手完成几个相对独立又具代表性的项目,使学生在做的过程中能真正体会GorelDRAW软件的真实应用,并且在此基础上创新。
对于每个工作项目,先由情境引出工作任务,再结合具体任务进行需求分析,然后对任务进行设计,在“完成任务”环节中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和操作步骤,最后对同类问题进行总结,并对本案例涉及的软件知识点进行归纳。在此基础上,将相关知识点进一步拓展应用,创新性地完成新项目。在每一个项目中,学生都有机会大胆地展示自己,学生通过“做”学会了知识,并且真切感受到知识的运用,明白了“可以做什么”,有成就感和满足感,不会再问“有什么用”,并且可以在课后实践将知识更灵活地运用。学生成为真正课堂的主人,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变成主动获取。
3课堂教学设计
3.1教学内容设计
虚拟企业真实的办公情境,使学生体验职场中最常见的CorelDRAW软件应用案例。学习如何在工作中高效、轻松地使用CorelDRAW,适合即将进入职场的学生。案例内容由易到难,包括以下9个项目案例学习印刷品的设计、制作、拼版和打印等操作。项目一员工工作证设计项目二标志设计项目三名片设计项目四便笺和信纸的设计项目五宣传单设计项目六宣传折页设计项目七手提袋设计项目八包装盒设计项目九精装书籍设计项目一以设计制作员工工作证为例,介绍了增强企业形象识别的方法,工作证尺寸的选择和工作证的基本元素选择。该项目主要知识点:页面尺寸设置、图像的导入、文字输入、文本工具详细讲解、辅助线设置、新建多个页面、文件打印等。
项目二以制作公司标志为例,介绍标志的制作要点,以及如何在设计中综合考虑实用性、可识别性、适用性、时代性和地域性。该项目的主要知识点有:图形的绘制、填充颜色、轮廓设置、焊接、修剪、相交、简化命令的使用等。项目三以设计制作名片为例,介绍名片的制作要点,并说明如何通过CorelDRAW设计制作符合各类型公司性质的名片。主要知识点有:名片尺寸设置、贝塞尔工具、对象的排列顺序、拼版、替换颜色、打印预览、打印分色显示的使用等。项目四以设计制作便笺、信纸为例,介绍便笺、信纸制作要点和常用尺寸规格,并说明如何通过CorelDRAW设计制作便笺,以及拼版的方法。主要知识点:便笺、信纸页面尺寸的设置、将大小不一样的便笺、信纸如何拼成一个印版及位置、旋转、比例、大小、倾斜面版的使用等。
项目五以设计制作宣传单为例,介绍了宣传单制作要点和常用尺寸规格,并说明如何通过CorelDRAW设计制作宣传单。主要知识点:宣传单尺寸设置、出血尺寸设置、段落文本、位图的色彩模式转换、特殊效果查找、精确裁剪、宣传单拼版等。项目六以设计制作宣传折页为例,介绍了宣传折页的设计要点和各种折页的方法。主要知识点:版面划分、版面尺寸设置、文字导入、位图跟踪、查看模式、泊坞面板控制、宣传折页拼版、各类型折页方式等。项目七以设计手提袋为例,介绍手提袋的设计要点和制作方法。主要知识点:常用手提袋尺寸、手提袋尺寸设置、如何设置出血尺寸、手提袋设计、设置刀版线、运用专色、位图效果、手提袋拼版等。项目八以设计制作包装盒为例,介绍包装盒的设计和制作要点,如何通过CorelDRAW设计制作包装盒,并介绍常见的包装结构。主要知识点:包装盒的组成部分绘制、包装盒组成部分名称、设置出血尺寸、黑白位图转换、包装盒拼版、分色显示。项目九以设计制作精装画册为例,介绍精装画册的设计和制作要点,并说明如何设计制作精装画册。主要知识点:画册的分类、画册装订工艺流程、设计版面划分、封面、封底、环衬、扉页、内页设计、封面、环衬拼版、内页拼版等每个项目完成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应用实践,根据教师提供的素材进行再创作,主要培养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
3.2教学方法设计
项目案例从“问题情境”开始,通过“问题分析”,进行“任务设计”,然后一步一步完成任务,最后进‘规律总结”,通过进阶的应用实践来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教学方法为项目教学、角色扮演法、“精讲多练”、做中学。要求学生课前必须进行预习,并且经过小组讨论。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的动手实际操作,以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实施中需要的相关技术支持由教师或学生查阅相关知识解决。其余的小组成员可以根据设计思路进行相同的设计或给出不同的创意,通过做来学习和运用相关的知识。项目完成的时候也就是知识成功掌握的时候。以项目一“员工工作证的制作”为例给出教学过程设计。场景设置:XX广告公司角色扮演:小组中一人扮演客户,广告公司三至四名工作人员。
客户:说明来意,告知资料,提出制作要求:该酒吧位于城市繁华地段,随着公司的扩大,员工越来越多,现共有50名员工。为使酒吧的管理更成熟,员工之间沟通更容易,规定每位员工需要佩戴工作证。
设计小组:进行任务分析得出如下事项。(1)工作证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酒吧的基本信息,如标志及色彩等,通过设计能够让顾客从一张小小的工作证上看出酒吧的文化。(2)工作证尺寸不应该做得太大或太小,适合佩戴和识别为最好。(3)工作证的设计实际上只中每一张上的照片和名字不同而已,所以可以做好一张用来做模板。(4)工作证的数量有限,采用合适的纸张和印刷方式。设计主任:工作量不大,可以锻炼新人,交予小宋(一位刚进入公司的平面设计师助理)完成完成设计工作。
设计小组分析任务设计,得出如下任务步骤:(1)使用CorelDRAW创建图形文件并保存到指定文件夹;(2)根据所设计的内容确定好页面的尺寸和页面数;(3)导入员工的照片和公司标志;(4)对工作证进行版面设计;(5)输入工作证员:【的姓名和工号,设置格式;(6)设置图片和文字的定位辅助线;(7)复制模板并修改照片和姓名工号等;(8)文件打印预览,进行拼版打印。
小宋接受任务,并着手完成。与此同时所有学生根据以上任务分析进行实际上机操作,教师给予必要的辅导,相关知识点如下:(1)新建、保存图形文件:启动程序、“文件”菜单;(2)确定页面尺j一:“版面”菜单的使用:(3)导入图片:“文件”菜单——导入,“排列”菜单一一“对齐和分布”——“对齐和属性”;(4)工作证版面设计:矩形工具的使用、属性的修改、颜色的填充、轮廓线的设置、对象的再制;(5)输入文字:文本工具的使用、属性的设置;(6)设置辅助线:添加辅助线,锁定对象、辅助线的隐藏;(7)复制模板到其他页面:对象复制与粘贴;(8)文件打印:“文件”菜单——打印,打印预览、版面布局设计,使每页打印10张]一作证。项目交付:将学生完成的“酒吧员工工作证”作成果展示与验收。成功体验:设计小组工作总结(其余同学补充)项目拓展:根据相关素材再次设计工作证方案,重在培养创新能力。完成以上九个项目的学习后,最终课程的考核以大作业的形式,每人选择一个企业,为企业设计一系列的办公用品(包括信封、信笺、手提袋等)和一份该企业的宣传手册,将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