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梯实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4 20:13: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楼梯实训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高职教育;结构模型;结构识图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0-000-01
建筑结构识图能力对于建筑工程管理专业是一项基本技能,在施工现场,读懂结构施工图纸是做施工员,监理员,资料员,安全员等岗位的必备基础。然而,高职院校中,对于结构施工图的识读,尤其是查阅平法图集相应构造图掌握构件节点钢筋构造要求和排布次序对学生来讲依然是难点,也是识读结构施工图的重点。由此可见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结构识图能力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因此教师要将其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一、现状分析
如何解决学生识读结构施工图的困难的问题,通过分析学生学习结构施工图的现状和课程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以下:
1.理论教学的局限性
课堂理论教学,仅通过实际工程图片和绑扎钢筋视频等辅助手段,展示的内容依然不蛲暾。虽然有钢筋模型教具,但只是单一构件,不能够涵盖各种节点的构造,覆盖面过小。实训中心的建设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理论教学的单一,提高学生识图能力,但是班级学生较多,难以组织。
2.学生学习效果较差
学生对于平法图集制图规则掌握不好,记忆不牢,不会根据图纸查阅图集中相应的构造详图;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较弱,很难根据平面配筋想象出空间中节点钢筋构造与排布。在图纸抄绘作业中只是机械的抄图,并没有理解构造要求。
3.学生的兴趣引导
对于动手的作业,更能激发学生尝试的热情,要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对《结构基础与识图》课程的兴趣,进而鼓励学生深入学习,提高学校效率。
二、结构模型制作实训
结构模型制作实训的引入,目的是学生通过完成模型制作的任务,能够熟练的识读结构施工图,能熟练的查阅平法图集,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的方式独立完成构件的钢筋算量、放样图绘制和钢筋模型绑扎的全过程。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结构施工图的识图能力,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结构模型制作作为《结构基础与识图》学期末的集中实训,实训时长为一周。
1.实训任务
背景:某实验楼建筑,抗震等级为二级,框架结构,独立基础,三层。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本项目要求学生在一周内完成实验楼的构件放样图绘制及基本构件的模型(梁板柱基础、楼梯)制作,并进行成果汇报。
2.实训过程
(1)复习和引导学生回忆结构施工图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利用多媒体演示,讲解梁、板、柱、墙、基础等构件平面表达形式、配筋信息等。分组布置任务和制定进度计划。让学生对本周将要完成的任务有大概的了解,并且在头脑中构建出钢筋骨架
(2)分组绘制各构件的构造详图,根据各构件的平面配筋图绘制梁、板、柱、基础、楼梯等构件的配筋放样图,此过程需要查阅平法图集以及其他相关规范,是学生制作模型的前提,也是反复熟悉图集的过程。在此过程当中,学生一方面巩固了结构施工图制图规则方面的基本知识,另一方面要考虑各构件节点构造要求,例如梁板柱节点钢筋排布和各构件在节点位置锚固长度的要求。通过这个重要的环节,加强学生对基础平面布置图,柱配筋图,梁配筋图,板配筋图和楼梯配筋图的识读方法和相关的构造要求的学习。
(3)根据绘制的构件配筋放样图准备材料制作结构配筋模型。根据绘制的放样图以及材料的总量,每组按照规定的模型比例,计算钢筋的下料长度,此环节建立在构造要求掌握良好的基础上。
(4)总结汇报。每组对实训周的成果和过程进行汇总展示,并定期汇报实训过程收获。
3.实训成果
每位学生独立完成上交一张A2幅面图纸的构件的配筋放样图、每组提交结构构件模型一个。
4.考核
每组提交成果并进行汇报,以答辩的形式考察每个学生在结构模型制作实训中学习的程度。教师进行点评和打分。
故模型制作是学生们边做边思考的实践过程,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也提高了他们的空间思维创造能力。
三、建筑结构模型制作实训效果评价
建筑结构模型制作实训过程中发现,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了学生结构识图能力的提高
1.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结构模型制作弥补了图纸、照片、视频这些方式的不足,让学生接触到了实际的配筋和钢筋绑扎的过程,见证了由图纸到实物的过程,充分的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独立思考能力,在模型制作的过程中遇见的问题,也能够主动询问老师或者上网查阅资料。
2.增强学生空间理解力
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需要建立图纸与实物之间的关联性,从而更深刻的将G平法图集的构造知识融会贯通。在模型制作过程中,空间实物能够更加清晰全方位的表达节点构造也使得在模型完成以后,对结构施工图纸有了空间上的深入理解。
3.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
培养了学生遇到问题查找规范、图集,解决问题的习惯。
4.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实践证明,团队意识和个人自豪感在总结汇报当中尤为凸显。
四、小结
要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手段,通过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结构施工图的识读能力
高职院校就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同时,教师还要加强建筑结构识图课程与建筑材料课程、施工课程等先关专业课程的联系,这样才能全面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也有利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快速提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基础知识、实际工程图知识、职业能力之间的关系,以全新的思维和最大的效率焕发老师和学生教与学的热情。
参考文献:
[1]郑晓丽.关于提高学生建筑工程识图能力的建议[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24).
[2]郑庆波.谈如何提高学生建筑工程识图能力[J].科汇,2011(06):61-62.
篇2
关键词:电气设计;用电负荷;照明;防雷接地
一.引 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科教兴国”的观念已经深入民心;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不断提高,使得人们受教育权利得到更大的满足,学校的办学条件越来越好,各种类型的专业学校陆续兴建起来。本文结合某教学楼实训中心的电气设计实践过程,对学校建筑电气设计中要考虑的主要问题和解决办法进行了总结,以供同仁参考。
二. 工程概况
该工程位于广东省某职业中学校区内的实训中心,主要提供学生进行职业技能的实践训练和学习。本建筑占地约377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4000平方米,为地上四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层高4.5米,建筑总高度18米。首层主要为汽修实训室,(重型机械)数控实训室,家用电器实验室,电力拖动实验室和变配电房;二层主要为钳工实训室,制冷实训室,汽车空调实验室,中央空调实验室,电子电工实训室等;三层主要为金工实训室,模工实训室,机械原理实验室,机械作图室,电工考核室,电工技能室;四层为车工实训室,气焊实训室,变压器实验室,PLC实验室,财务软件实训室,ERP软件制作室,物流软件制作室,ERP沙盘实验室等。
三. 供配电设计
(1)用电负荷和供电电源
本建筑主要的用电设备有:照明、插座、空调以及各种实习用车床和计算机等动力设备。根据学校需要在建筑内部设10KV专用的变配电房,总的设计负荷为739千瓦,由一台800KVA干式变压器运行提供单电源供电。本建筑属多层建筑,消防负荷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2006-50014(2006年版)规定设置备用应急电源,其中消防负荷主要为:应急照明、疏散照明以及消防水泵,总负荷约为15千瓦,考虑采用一台常备负荷26千瓦的柴油发电机作为应急电源,其中应急照明和疏散照明应用自带的蓄电池作为其应急备用电源。消防负荷的应急电源切换均在末端设置双电源转换开关作末端切换。
(2)低压配电系统
本配电房内低压侧采用单母线运行,在适当的地方设置应急母线段,方便柴油发电机供电。本系统采用楼层分开和照明动力负荷分开的配电方式,分别设置了独立的配电系统,由此充分实现了按功能和管理方便合理的方式进行供电。各楼层的照明和动力采用放射式系统从配电房直接由电缆供电。
(3)配电间电气设计
尽管本工程为多层建筑,考虑线路的走向和管理维修安全方便,本建筑设置了电气线路专用的垂直电缆井配电间,配电间的设备安装按照《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条文规定,如电缆桥架、照明箱、封闭母线槽之间净距应不小于100mm,配电间内高压、低压或应急电源的电气线路相互之间应保持大于300mm的间距,或采取隔离措施,并应有明显的标志,配电箱前应有不小于0.8米操作、维护距离。配电间内预留的洞口应逐曾层用无机防火材料封堵。
四.照明设计
(1)确定照度和选用光源
本工程用途主要是教学用,以实验教室为主,按照《照明设计标准》规定以及现阶段我国对照明水平的要求:普通教室的课桌照度为300lx,黑板垂直面照度500 lx,普通办公室的桌面照度为300lx,应急照明的照度不小于25 lx,走廊等公共休息区域照度在75~100 lx之间。教室照明考虑照度的均匀度和防止眩光的要求,选用带蝙蝠翼式的直管荧光灯具,以保证光输出的扩散性、照度均匀性和有效限制眩光的产生。其中黑板灯要选用具有向黑板方向投光的专用黑板灯具。另外机械制图室以及软件制作室的光源应选用显色性较好的三基色荧光灯管。其他机床数控室有需要的可设置局部照明。
(2)照明灯具安装
本工程实验室灯具的安装高度考虑教室内放置实验用机械的具体尺寸比较大,故暂定吸顶安装;荧光灯与门窗纵向平行布置,并与黑板垂直;黑板灯安装高度3.2米,距离黑板1.1米。应急照明主要安装在走廊、楼梯等公共区域,每间隔20米设置一处,在楼梯及主要出入口设置疏散指示灯,应急照明电源采用分散布置。室内的照明控制主要采用单灯独立控制,各自设置开关按钮,开关靠近门口,方便使用和管理。
插座的布置要考虑室内机械和用电设备的布置来设置,在电焊室和家电维修室预留适当的单/三相插座箱,以备学生实习用;插座回路按照规范规定要求设置漏电保护开关进行保护。考虑到安全性,插座的安装高度控制在1.5米。软件制作室要求预留管路沟槽及出线口,设置地面插座以供桌面计算机使用。教室办公室都设置一定数量的风扇,以满足室内通风要求。在办公室和个别实验室,如对温度要求较高的微机室,设置空调开关,以备空调设备用电。
五.消防设计
(1)消防设备及线路敷设
本工程的主要消防设备是消防水泵和应急照明,前面已经大概说明了其设置的方式和线路供电。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应急照明连续供电时间不小于30分钟,消防水泵的启动时间在1min内。一般线路的配线采用聚氯乙烯绝缘铜芯电线,消防线路的配线则应采用阻燃型或耐火型聚氯乙烯绝缘铜芯电线电缆;本工程消防线路的备用电源均采用耐火型聚氯乙烯绝缘铜芯电缆。凡消防负荷设备线路穿金属管或金属线槽敷设,且管槽均涂防火涂料。
(2)火灾报警系统
本工程设置消防手动破玻按钮系统,由校内值班室监控,室内各消防栓处设置破玻按钮,发生火警时能及时报警和启动消防设备灭火。
六. 防雷接地
本建筑防雷按二类防雷建筑进行设置,这样设置主要考虑学校是人员密集和容易造成混乱和事故的场所,要特殊照顾。按照《防雷设计规范》要求,屋顶设置明敷避雷带加避雷短针,接地引下线利用结构柱柱内的两根对角钢筋;接地极则利用基础的钢筋网;接地系统为TN-S系统,采用共用接地系统形式,利用土基、桩基及地下钢筋网做联合接地体,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另外建筑内的各种金属设施均需要做总等电位联结。在配电房变压器低压进线处、配电间的层配电箱和微机室配电小箱内应分别设置一、二、三级浪涌保护器。对软件制作室等微机教室还要进行防静电处理。
七. 小 结
建筑电气设计,最终是要给使用者一个安全、方便、经济、可靠的用电方案,学校面向的是学生、教师和家长,在设计的过程中始终要遵照国家的有关技术规范和绕着满足他们的需求来进行,从整体出发,深入各个系统,力求设计达到合理和完整。
参考文献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篇3
关键词:异地扩建 电梯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8-0255-01
一、问题简介
为方便叙述我在这里举一个例子阐述。
这是梅州市启智学校异地扩建工程(小学部校区),是在梅州市东城中路原理工学校东校区的基础上进行扩建的工程。项目主要包括教学楼(建筑面积约3544m2)、综合楼(建筑面积约2132m2)、实训楼(建筑面积约4139m2)、宿舍(建筑面积约3166m2)、风雨操场及附属用房(建筑面积约1393m2)的改建工程等施工内容。主要结构类型为框架结构,新增电梯间最大跨度约3.7m,建筑主体最高高度约28.5m,最高层数为地上8层。改建总建筑面积约14400m2,总投资金额约1800万元。于2015年4月15号由广州市元达工程有限公司中标后6月份正式开始施工。
二、电梯位置的设计
对一幢高层建筑新增电梯,于启智学校的改造来说是很必要的,因为启智学校的特殊性,所以电梯不可或缺。在设计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在尽量不影响结构安全及大楼人员正常使用的情况下进行改造,建筑物新增电梯有两种情况:
1.在建筑物内部增加;由于原理工学校的结构构造不满足内部增加的条件,所以不采用。
2.在建筑外部增建;也可能对原结构产生影响,从而引起不必要的增加加固费用和施工时间,在保证质量及安全的情况下控制工程造价和减短工期是关键。由于本次设计是不涉及其原有结构的任何改动的,大部分为装修,修补的工序,且原结构为框架结构,建筑内部在原设计之初是没有考虑电梯安装的,即未预留电梯井道及建造空间。所以,本项目根据原有建筑的实际情况和使用功能的需求在原建筑外边增建电梯的方式,在实训楼和宿舍楼两栋超过7层的建筑楼设置电梯。
三、施工时遇到的问题
1.发现问题
在施工电梯基础的时候遇到了电梯无法满足施工条件的情况,依据设计图纸在挖开地基发现实训楼和宿舍楼两个电梯其建筑基础与设计新增电梯基础重合,究其原由,是因为原理工学校东校区当时的竣工图纸已遗失,而没有了原图纸的参考作为新设计的依据,设计院在设计的时候只能根据设计前的现场考察勘探加上预估来确定了电梯的位置,未能预见到基坑下面原承台的大小及深度。
2.分析问题
项目组在接到施工单位的反映后,立刻约谈设计院讨论这个问题,若按照原设计施工的话将会出现共用承台的情况。共用基础会对原建筑结构产生影响,使其受力发生改变。而基础受力的改变,则会对原结构柱发生受力不均的情况,结构柱将会受到来自其他梁柱的不均匀剪力。又因原建筑是较早时期修建的,当时的混凝土标准未必达到要求,再加上使用多年其存在一定的结构损耗,长期以往可能会发生形变直至崩塌,这将严重影响到使用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其次设想是否在原位置缩小承台来满足要求,避免造成电梯移位而带来的重大变更问题。若发生移位,这将会要求重新设计图纸并作为重大变更审核,这会对我们的工程按时完工时间造成很大的压力。但经设计院论证,对于力与构造安全隐患考虑,若缩小承台将无法达到电梯建造的受力要求。所以,缩小电梯基础与共用基础都是不可采用的,如若需增设电梯,唯有更改原设计位置,重新拟定位置。
3.解决问题
因电梯对于启智学校的特殊性,基本是属于不可或缺的设备,对于正常的教学活动是必不可少的,又由于电梯移位问题在市住建局由于历史原因迟迟未通过审查。则不敢贸然施工,这会严重影响工程进度从而影响学校的正常使用,所以项目组积极约谈市启智学校,教育局,住建局等单位协调处理此事,经过多次协调会议协商,最终在2015年11月19号在城建局召开的电梯移位协调会上,市城建局提议将此次变更不作为重大变更审核。鉴于本项目的特殊性,在保证安全与使用功能的前提下,与会各方对市城建局所提建议无不同意见。至此启智学校实训楼及宿舍楼的电梯得与继续建造。
4.预见问题
对于此次事件让我在城建局实习期间受益匪浅,体会到建筑这一行的严谨性,切不可马虎随意,做事需瞻前顾后,个人认为设计院在设计电梯位置的时候是有失偏驳,在两栋呈“7”字形的建筑连接处设置电梯,若只考虑到使用方便程度上更好一点,则是并未考虑周全的。在建筑框架接壤地方,柱子数量不少,其四周地底必定存在不少的承重基础,又是在两栋建筑靠近的地方,设计空间狭小,使用空间狭小,并靠近楼梯,所以乘梯人员与走楼梯的人员存在路径交叉,在上下课高峰期,人流量大时可能会造成堵塞。并且在交接处要满足电梯的增设,则必须在做剪力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室采光困难也影响了本就采光差的地方更加昏暗。还有就是设计之前对于资料的收集不够完善,对于勘探不够细致,这在其他地方也可以体现出来,比如食堂前面的雨棚处,新设计的盲道上与原雨棚的钢柱位置重合,则要重新对雨棚钢柱位置进行平移。
并且,由于设计的不严谨性不仅导致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也对工期造成了不可逆的影响,因其建造的客观性,如每一层的混凝土浇筑是要一个严格的时间间隔才可以继续浇筑的,一般每一层至少耗时7天。整一个电梯由动工到完工,2个月的时间是必不可少的,这将对工期计划造成严重的影响。所以我们要不断地总结经验与教训争取做到能够预见问题才有能力规避上述遇到的问题。
对于一栋旧楼改造工程,其难度将远超新建工程。因当时的建设标准与现今的建规范已经发生了改变,当时所用的材料于今而言未必符合使用要求。在材料强度,使用范围以及工程安全方面都需要做重新的评估,来符合新增电梯的要求。这将给改造工程带来更大的挑战。对于许多城市而言,规划局重新规划用地,考虑到财政预算,所以全国各地存在着很多的改造工程。由于现在的使用要求,超7层以上建筑需要设置电梯,所以新设电梯问题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的存在。这是一个与使用单位生命财产息息相关的建设,所以其受到的重视程度不亚于新建工程。
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民服务,安全是放在首位的,无论是新建工程还是改造工程,其电梯建设都是不可忽视的环节,改造工程更应该小心谨慎,严格施工,保质保量完成。无论是采用建筑内部新增的方式还是采用外部添建的方式,其检测和建设过程都必须有完备的资料做好记录与严谨核算,不可有一丝一毫的疏忽。做到没一个环节都要做到有理有据,尽量规避如上述设计时所带来的重大变更问题。从而保证工程建设能够按时按量的完成。
篇4
关键词:实验实训楼;职业技术学院;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建设背景和项目概况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位于南宁市罗文大道东侧,相思湖北路的南侧。整齐的规划,使新校区具备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的天然条件。该实训楼为一类高层建筑,场地绝对标高128.85米。
学校规划总占地面积约28万平方米。分为一期与二期,一期主要为实训区、教学区、生活区和体育后勤区,总建筑面积约33万平方米。第一次招标总面积约23万平方米,分为A分标(实训楼及教学楼);B分标(办公楼和体育附属用房);C分标(食堂及部分宿舍楼)。其中广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单体建筑设计服务采购(A分标)总建筑面积约为12万多平方米,D-1、D-2实训楼总建筑面积:70337.47㎡。D-1、D-2实训楼由A、B、C段组成,A段为两个20层实训塔楼及2层裙房组成,面积为;B段为两栋平行布置的5层教学楼;C段为2层高的美术中心。
二、总体建筑设计规划
校园南北方向的主轴和东西方向的副轴为主题,结合生活区的辅轴形成了这个校园的规划结构,南北的主轴在北端结合地形高差及办公楼入口空间进行了处理。从中轴线的中部开始分成三个台地,每个台地有三级高差,北端也设计了三个9级台阶,把行政办公楼的大台阶下设计为半地下停车场,既突出了办公楼在校园空间中的主导气质,也满足了办公停车的功能求。同时,由南往北引入了城市水系,并完整地循环在校园中。
建筑单体设计思想
实训楼是校园的最高建筑,也是面向城市的最重要的展示面之一,实训楼的位置具有标志性。在空间上,注重分楼层的设计,实训楼是各院系学生的集中实训的重要场地,空间上要符合大跨度的设备布置的要求,在地下室与一层平台的空间处理上巧妙的运用了高差处理,使得艺术楼、实训楼与地下实训室宫廷成为了校园展示空间。实训楼每三层设有共享空间,是学生交流的重要空间,也是校园的立体化绿化空间。在设计上,还要把握如下方面:
3.1 项目的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和新结构的采用都以经济合理为原则,建筑表面材料采取了,水泥纤维预制构件、新型面砖等多种材料用以突出建筑院校的特征,结构采用空心楼板,有效降低结构的高度,提高空间使用率。
3.2 项目以经济适用为原则,在沿罗文大道的城市界面采用了较为现代的立面材料及语言,以形体整体造型为主,尺度为城市造型尺度;在内部沿鲁班广场的两侧则以小尺度的建筑语言为主,追求人性化处理。
4.3 规划、设计应力求可操作性,要求既具有整体控制的刚性原则,统一规划,集中管理,分期实施;又具有适应性和前瞻性,以应对以后的不确定开发需求。
平面、立面的建筑设计
4.1 建筑平面设计
D-1、D-2实训楼总建筑面积:70337.47㎡,其中地上部分建筑面积:61466.35㎡,地下部分建筑面积:8871.12㎡,实训楼是校园重要的是实训场地,为了满足大型设备的布置的需求,底层与群房布置为大开间的实训室,两个塔楼在一层设有各自的入口大厅便于校园内外的人流的使用,二层设有共同的入口,利用了平台来组织了人流,先集中再往两边分散,同时也利用平台来组织了艺术楼,与二层大厅的展示长廊,展示平台,把三者空间很好的整合在了一起共同成为了校园的展示区,平台上也布置了绿化是室外的公共交流空间,三层到十九层为各院系实训室,每三层设有通高的共享绿化空间。地下一层为人防机动车停车库。
4.2 建筑立面设计
立面强调了竖向感,整体感、石墙与竖向线条形成虚实对比,合理布置了各体块之间的比例关系,使得立面非常的简洁,具有现代感,在艺术楼的处理上,考虑到使用功能的特殊性,在平台侧设置了大型的展示面,使得单体建筑具有展览性建筑的特性,整体的屋面的处理使得群房与高层形成了一组校园的群体建筑。竖向的百叶的设计满足了实训楼大空间的空调室外机得摆放需求。
4.3景观和庭院
基地用地紧张,南北面均无法留出大面积的广场和花园,为了营造舒适宜人的办公和交流环境,使绿化区功能复合,提高土地使用率,建筑在裙房中部、顶部及塔楼的中部、顶部均考虑垂直绿化和空中绿化,使绿化设计立体化,多层次;这也是对高密度的城市学校的生态建筑设计的一种积极尝试。
五、高层实验实训楼建筑设计的几个重点
5.1 注意高层实验实训楼的防火事项。
为方便紧急情况下疏导人群,在设计楼道时要注意畅通。为便于人群疏散中快速撤离,要在楼道中设计照明系统或采光设施,防止发生踩踏等意外情况防火分区要合理进行。要考虑到发生火灾时,有消防措施可以应急,就要注意合理安排楼道中消防设施和疏散通道。在同一层楼中,两台消防栓的水枪要保证同时到达。
要确保消防用水量充足,保障灭火设施水压符合标准,以满足建筑物消防系统的要求。虽然设置了增压泵,但水箱设置的高度不够,只凭借水箱的消防蓄水量来灭火是毫无意义的。消防水箱的储量保持一定也是很关键的。消防储水箱水量并不是越多越好,超标蓄水不符合经济合理性,也保证不了水质。
5.2 注意高层实验实训楼的抗风情况。预测到建筑物附近的气流情况以及建筑物所发生的性状。结构不稳定破坏,疲劳破坏,
对高层实验实训楼周边气流情况要充分预测,并分析建筑物在强风状态下的形状。对高层实验实训楼来说,结构不稳定的破坏、过分变形导致的破坏,蔚蓝结构的损坏都是实训楼的潜在不利因素。所以,抗风设计是建筑设计中的不可回避的问题,工程是否安全也涉及到抗风设计的合理性问题。
5.3 高层实验实训楼的电气设计。
5.3. 1 消防用电源及配电要符合标准。
高层实验实训楼的供电要求有两路不同的电力来源,在一条线路发生故障时,另一路仍然可以工作,确保实训楼的正常运行。要有两个不同地域变电站来提供电源。区域变电所和另一方自发电设备互为补充。
5.3. 2 应急照明设备要设计得当。
如果高层实训楼发生火灾,而中断正常照明设备,启动备用照片设施,叫做事故照明。实训楼要在消防电梯、疏散楼梯、配电室、变电室、电源自备室、机房墙面以及水泵房配备应急照明设备。同时要安装出口指示的标志灯和疏散照明指示灯,承担疏散通道的照明工作。
5.3. 3 合理设计电梯。
电梯最大的不利因素是噪声。设计中要考虑合理的位置,避免影响正常教学。为保障师生的出行,要依照实际情况调整最大负荷。在情况紧急时,电梯要具备安全便捷的方法撤离师生。排水设施的设计也非常重要,这关系到消防等工作。要在地下室的合理位置设计变配电站、消防泵房。
5.4 防雷击的问题。
高层实验实训楼的防雷击问题不容小觑。要通判考虑高层实训楼的设计,做好整体防雷措施,突出防雷重点,考虑多套防雷办法。将被雷震、避雷网合理安置在实训楼的顶端,以及容易遭受雷击的位置。引下线采用借助中的主钢筋,姐弟装置为整体的钢筋混凝土。避雷带可采用扁钢,分布于实训楼周围。突出建筑的金属附件或实训楼内的金属构件要接地,以避免静电产生的火花。
六、结语
实验实训楼的设计和建设为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实验环境,改善了办公条件,为提高教学水平打下了坚实的物质、环境基础,将成为该地区的特色建筑之一。
参考文献:
杨时旭.浅谈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的优化设计.中国房地产业.2012年.2
徐鸿.安庆师范学院实验楼建筑设计.安徽建筑.2003.5
陈平.高层建筑外部空间的构成要素和设计手法分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5
孙伟.高层建筑设计原理.经营管理者.2009.2
篇5
关键词:高职房屋构造 教学改革 实训
房屋构造是高职高专院校建筑类各专业均须设置的一门职业基础课程,是学生学习其他专业课的前续课程,课程内容会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房屋构造课程教学目的是,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的构造组成、基本构造原理、常用构造方法。课程特点是理论内容繁多,知识覆盖面广,综合性强。此外,课程涉及到大量复杂繁琐的工程节点详图,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识图能力。对低年级学生而言,缺乏工程实践经验,对书中大量出现的构造做法,节点详图等会难以理解,增加了学习困难。高职高专院校以能力为培养目标的办学理念,要求教师必须对课程的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
合理整合教学内容,提高学生职业能力
目前出版的很多教材普遍内容陈旧,书中内容落后于实际工程。学生在工作后会发现,自己所学和现实工作存在一定的差距,有时会感到无所适从。职业教育要求学生毕业后具备良好的实践能力。所以,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笔者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整合,一部分目前在实际工程中已经很少使用的构造方法让学生自学,像教材中油毡防水屋面等这类的知识,只在课上给学生简单介绍一下构造原理,更多的是给学生介绍目前主流的防水构造方法和技术。例如,墙体构造部分,很多教材只详细介绍砖墙的构造方式和原理,对其他类墙体的做法一带而过,所以笔者会补充目前各种常见的墙体构造做法,包括目前流行使用的玻璃幕墙技术。此外,在教学中补充些目前国家提倡的建筑节能、保温隔热等新技术新知识,以扩展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即便如此,学生步入社会后依然可能发现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已经被淘汰。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要重点学习掌握构造的原理,而非孤立的学习掌握各种构造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适应今后工作中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构造方法。
改革教学方法手段,大力提升教学效果
以前在教学方法手段上,我们采用传统黑板板书教学模式,但课程中涉及到大量的各种构造图片,图形复杂,缺乏立体感,学生很难理解,老师也很难讲解清楚其构造方法,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经常是老师在讲台上讲了半天,学生仍是一头雾水,不能理解和想象出来施工的构造实物。
后来我们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弥补了上述不足,例如构造柱与墙连接处马牙槎的构造做法,在传统教学方法中是个教学难点,但利用了多媒体技术,把原本的平面图展示为立体图,通过动画、工程实例照片、施工录像全方位的展示给学生,让他们犹如身临其境地感受这个部位的具体做法,提高了教学效果。通过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学生会觉得书上复杂的节点构造详图,变得简单直观、清晰明了,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通过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多媒体的教学手段依然存在自身的不足,因为多媒体最重要的优势在于,弥补了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工程实践经验的不足而带来的学习困难,能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但即使使用多媒体技术,依然没有改变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的单一教学方法。丰富的图片、照片、动画、录像虽然能增加学生学习兴趣,但时间长了也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倦感,所以在课堂上,老师还要与学生多进行互动和交流。
在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在课堂上采取启发式的教学手段,增加师生互动,学生自觉参与学习的程度将影响和制约整个课程的教学进程和教学效果。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一些复杂的构造结合工程实际,由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课后通过上网收集资料研究等方式,解决问题,并在课堂上互相讨论。又如一些简单的构造可以让同学们组成学习小组自学,然后每个小组代表给全班同学汇报和讲解,最后老师讲评。通过这些互动,能更好地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的把所学融会贯通,为己所用。
体现高职教育特色,增加实训教学环节
高职院校的教学培养目标是使毕业生能成为实用性的工程技术人员,虽然学生毕业之后从事设计工作的很少,但在课程教学中还是设置了课程设计的实训环节,目的是让学生能掌握一些简单的设计原理,体会设计的基本思路,更好地理解图纸,开展今后的实际工作。例如,给学生布置楼梯课程设计时,由于楼梯各部位的尺寸都有相应的构造要求,很多尺寸都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所以学生自己动手进行设计时,发现实际的设计工作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只有不断地进行设计、验算、调整、再设计等一系列的工作,才能完成这个看似简单的设计任务。
在课程设计实训教学中,笔者不仅要求学生完成课程设计的论述部分,写出完整的设计过程,还要求学生依据自己的设计成果,绘制相应的图纸一份。然后每4-5名同学组成一个小组,阐述自己的设计思路和设计成果,进行交流和学习,同学之间相互评分。最后每个小组推荐一名同学,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交流,由老师讲评并进行最后的总结。
为体现职业教育的办学特点,在课程教学中,笔者不断地探索如何尽可能压缩理论课的课时,增加实训环节的课时。除了课程设计,笔者还充分利用了学院正在进行二期工程扩建的契机,教学后期引入了工程实践环节。老师带领学生参观学校不同结构类型的已建工程,包括各种宿舍楼,办公楼,教学楼,图书馆等。通过参观,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把课堂上枯燥的文字、图片和工程实际联系起来。根据在建的二期工程项目现场施工的进度和情况,笔者合理组织学生进行现场参观、现场教学。和参观已建建筑相比,参观在建工程,学生在工地上可以看到一些隐蔽工程的构造方法。参观校内建筑的优势在于,可以提供给学生相应的施工图纸,让学生边看图边看现场对比学习,不仅学习了房屋构造的相关知识,也提高了学生的识图能力。
通过参观实训,学生能从课堂走进施工实际,在现场生动直观地获得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在参观中大部分同学都有着很强的兴趣和求知欲,教学效果良好。
改变原有考核方式,引入综合评价体系
考试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检验,也是对教师教学成果的一种反馈,更是督促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手段。原来课程考试是传统的闭卷笔试,让学生死记硬背,并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学习水平。笔者对成绩评定进行了改革,课程总成绩不仅注重期末考核,更注重学习过程的考核,学生课程学习中各个环节的表现都计入期末成绩。目前的成绩评定方式是:期末笔试占50%,课程设计占30%,由设计过程、图纸、论述三部分成绩组成,课堂表现师生互动情况占10%,现场参观完成的实践报告占10%。当然,这种方式随着教学的不断改革还会进行调整,以便对学生各个教学环节进行全面考查,给学生一个综合、真实的成绩评价,使其更加合理和完善。
通过与前几届学生的教学效果对比,笔者欣喜的发现教学改革之后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主动性有所提高,教学效果也有所提升。但是仍然发现了一些不够完善的地方,笔者会在上述教学改革中不断总结,探索出更加完善的适合于高职院校学生的教学之路。
参考文献
陈瑜,从建筑构造谈房屋建筑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中国西部教育,2008年11月第7卷
篇6
一、目前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现状
1.教材内容陈旧,无新的技术、工艺,与行业的发展脱节。
多数教材还在沿用多年以前的教材,没有新的工艺知识,包括现行国家的规范、标准有些内容也没有更改,给学生造成误导,使得学生毕业后,新旧知识的转换、适应需较长一段时间。这样就要求教师对新的技术、工艺、材料对学生进行补充讲解,使得所学的知识更实用。
2.学校课堂上主要是理论知识的学习,无实践教学的内容。
施工技术是一线施工现场知识经验的总结,而因为课本上理论性太强,学生只能抽象的去听教师讲解,去背记相关理论知识,记忆难度较大,运用起来与实践结合有难度,类似于纸上谈兵,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通过实践来加强记忆,把所学的知识直接应用于工程实例,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课程改革的措施
1.紧密结合建筑技术的发展,更新教材内容
由于专业教材内容的滞后性,原有教材许多技术内容为多年以前的工艺、技术,有些是早已被淘汰的内容,而面对建筑业的飞速发展,新的技术大量涌现,教学中应及时补充新的内容,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教学的内容应与实际专业技术相适应,施工技术涉及多种工艺、技术知识。比如目前行业施工的工程,多数为高层、小高层及钢结构工程,砖混结构工程越来越少,那么要求教材的重点难点也要转移,把桩基工程、混凝土工程、泵混凝土、大型模板、滑升模板、钢结构,外墙及屋面节能保温、新型的防水材料技术,电梯、消防等,作为课程的重点内容予以补充。
即在讲授传统的工艺技术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深化、扩展,把新材料、新技术、新标准、新规范、新观念、新的政策法规及本学科发展的动态及时充实到教材中去,使得学生所学内容有一定的超前性,使学到的内容有一定的超前性。
2.安排建筑施工技术实训课
建筑施工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强,很复杂的一项综合类课程,单靠课堂上的理论讲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不是很理想,必须紧密结合实践,深入到实践中去,让学生亲自动手去操作,掌握几项技能为以后的从事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校内施工技术的实训:实训内容可设置一些基础性的课程,如砌筑、模板、混凝土、抹灰、吊顶等,另设难度大重点的课程如:钢筋混凝土楼梯的设计及制作模型,框架结构柱、梁、板钢筋的下料加工制作。通过同学们动手去计算加工,制作安装,切身体验到这些工艺方法,掌握理论与实际操作的差距,使学生感觉到难度较大的钢筋结构的构造问题迎刃而解,即使在理论学习中程度比较差的学生,通过实践能化解理论上的疑惑,这样也真正体现出了以学生为主体,增强了实践能力,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3.校外实习的安排
建筑施工技术的校外实习是学好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理论课相辅相成,传统的教学方法是重理论,轻实践,内容陈旧,学生完全靠记忆来掌握施工工艺,忽略了现场实习的能动性。理论教学针对抽象的内容、复杂的工艺和先进的技术,课堂讲解是不能详细表述的,通过校外的实习,把所学施工技术的每章节内容,每个分部分项工程的内容都通过实践与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相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施工现场学到更多的是国家现行的施工及验收规范和标准,学习的是工程图纸、图集,在学校学到的只是个专业理论基础,通过实践使两者紧密地结合,更快的使学生适应工程实际,这样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潜能,学习效果显著。
4.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由于施工技术的实践性,靠传统的理论讲解很难讲解透彻,许多内容是无法表述清楚的,授课中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图片、模型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结合工程实例,从实践出发,把现有的工程案例剖析讲解,教学效果会更好。
5.课程的考核
由于把传统的理论课教学分解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性教学两部分,就要求考核要真实地反映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的效果,宜采用理论考试和学生的实际操作或口试相结合来综合评价。实践课程的考题要紧密结合学生的实习内容来出题。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探索创新的好习惯。
总之,建筑施工课程的教学要以理论教学为基础,以实践性教学来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教师认真地设计、计划、安排此课程的课时,加强校内校外实践教学的管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趣味性,来解决工程实践中的难题,体现出所学知识的价值,使得理论与实践完美的结合,扩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了学生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管理意识,同时也为学生的就业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参考文献
篇7
Abstract: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summarize competition experience, enrich the teaching content and deepen teaching reform, to cultivate students favored by enterprises. For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talents training, the project cost majors are supposed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for construction budget and become reserve talents of cost engineer.
关键词: 经验总结;学习交流;教学改革
Key words: summarize experiences;learn and communication;teaching reform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1-0274-02
1 背景
随着建筑业市场化的迅速发展,利用信息技术来提高建筑工程的管理质量和工作效率已日益成为广大建筑企业的共识。这使得企业越来越重视人员的动手实际能力,进而对应届毕业生的素质提出更“苛刻”的要求。
作为建筑业人才培养源泉的全国高等院校,在其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和教学模式改革中,根据行业的发展和企业的需求,突出了以能力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表现在工程造价专业的学生培养中,各地高校的建筑类院系纷纷进行电算化教学实验室和教学平台建设,运用各类算量软件,培养学生的信息应用技术和综合技能。
目前,国家各种算量大赛不断举行,尤其是 “广联达杯”在全国普通高等院校算量大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广大院校师生的一致欢迎。为了促进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改革、倡导以能力为本的理念,我校建筑工程系举办了广联达软件工程图形算量大赛。本次大赛由永城职业学院主办,建筑工程系承办。
2 竞赛目的
通过组织竞赛,进一步推动建筑类专业课程的改革,推动高职院校在建筑工程类专业课程中进行实践模式教学的摸索以及教学实训基地的建设;
学校通过组织竞赛,在校园内部形成一种学习专业知识,扎实专业技能,刻苦于学、勤奋向上的学习氛围;
学生通过参与比赛,掌握算量工作的工作范围,掌握列项的原理和方法,对算量工作中的工程说明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在竞赛的过程中巩固了识图和房屋构造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算量软件的技巧,为学生毕业后从事生产实践过程中的技术预算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3 参赛对象
参赛对象为工程造价方向在校高职学生。
4 竞赛时间与地点
比赛时间:2013年5月10;
比赛地点:M202。
5 比赛内容和要求
5.1 比赛内容
计算给定图纸的工程量。
5.2 要求
①比赛软件:GCL8.0广联达图形算量。
②工程套价和计算规则:按2008年河南省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
③计算方法和用时:上机电算3小时。
④比赛图纸内容和要求:一套二层建筑面积为1000平米内的房屋建筑工程。
⑤定额套价及计算内容:只计算图形算量。1)基础工程量套出定额编码,定额名称、单位和定额工程量。2)墙体工程量套出定额编码,定额名称、单位和定额工程量。3)钢筋砼工程量:梁、板、柱、楼梯工程量套出定额编码,定额名称、单位和定额工程量。4)装饰工程量的计算(包括楼面、地面、内墙踢脚等)。
⑥计算方法及存盘要求:输图结束后分层自动计算结果。(参赛学生在操作中需要不定期存盘,要求以姓名加学号为文件名存在指定的文件夹中。)并导出电子表格。
6 成绩评定
6.1 评分办法
①成绩评判内容:电算算量。
②电算算量成绩为150分。
③名次确定办法:按总分由高到低排列选手名次。分值相同时按电算成果提交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名。
6.2 评分标准(表1)
7 竞赛的特点与效果
①本次竞赛在学院、老师和学生们的共同努力下,大赛得以顺利的进行,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②本次竞赛,进一步深化了高职院校实践教育的改革,注重对于高职院校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面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大潮找获得信心。这次竞赛是工程造价专业高职学生的其中一项基本技能比赛,随后还会展开其他发面的技能竞赛,为建筑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中储备经验。
③通过此次竞赛,极大的鼓舞了专业老师和学生,教师通过竞赛发现学生的不足之处,以便在下一步教学中调整教学方法去如何弥补学生的不足;学生通过竞赛增加了动手的欲望,获得了技术成果上的成就感,整合了大学期间所学的专业课程内容,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程度。
④通过软件的学习也会使学生主动去弥补自己的基础知识的不足,如识图能力,专业知识等进行各能力导向的教学方法。
⑤邀请曾经参赛的获奖选手与学生们进行交流。由于本次竞赛的内容,特别是软件的部分,只有大三的学生学习过为了鼓励学生们多参加,多学习,使学生能够敢于参与,有能力参与,在报名前特针对大一,大二的学生进行了专业知识的辅导及软件初步操作的个辅导,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参与兴趣。在报名后又根据情况,分层次有针对性的学生进行辅导,并发放练练资料,开放计算机机房,安排转与辅导教师进行答疑。
⑥通过组织本次竞赛,在系中形成一种学习专业知识钻研专业技能,刻苦土于学,勤奋向上的学习氛围。学习通过参与比赛加深了对造价专业知识的理解,老师通过大赛辅导工作也提高了自己的技能,推动了对实践模拟教学的探索。
参考文献:
[1]广联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广联达工程造价类软件实训教程――图形软件篇[M].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
[2]广联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广联达工程造价类软件实训教程――钢筋软件篇[M].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
[3]河南省建筑工程标准定额站.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B装饰装修工程[M].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
[4]河南省建筑工程标准定额站.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A建筑工程[M].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
[5]闫谨,杜晓玲.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篇8
1、先进的课程设计理念。旨在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线,按照“通过工作获得知识”的原则,依据职业岗位的工作内容设计教学内容,同时遵循学生认知学习的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融教、学、做三位一体,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2、课程设计思路。(1)以任务为载体,合理组织、选取教学内容。以建筑企业的真实工作任务为依据,整合和序化教学内容,选择把能够充分反映现代建筑工程构造技术条件,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性强的工作领域内容转化为学习领域内容即课程。同时,以能力为主线,对原有的《建筑制图》《房屋建筑学》《建筑施工》等课程内容重新进行了整合,将实际工作任务和构造相关理论知识融合,并将课程内容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重新编排,以工程实际任务为载体设计学习情境,将相关理论知识分解到各个学习情境中,以完成各个学习情境下的实践任务来引导理论知识的学习。(2)以行动为导向优化教学过程《房屋构造》课程以就业为导向,应以学习载体所涉及的工作任务过程性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即以实际应用的经验和策略的习得为主、以适度够用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为辅。(3)“双师”指导完善教学资源。聘请校内基建处工作人员和本地区甲级设计院建筑高级工程师为课程兼职教师,以“双师”素质或“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完成教学指导任务。师资的配置确保,既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指导,又能为学生提供实训支持。通过网络资源、电子课件、视频等方式,构建课程立体的学习资源。课程的资源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的支持条件。课程内容及要求通过前期大量的调查、讨论,最后确定了三个项目作为学习背景,以工作对象(基础、墙体、楼地面、楼梯、屋顶等)为载体设计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都设计为一个系统化、完整的工作过程,遵循认知规律,由易到难地设计学习情境。
课程实施过程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一)任务导入:教师首先将项目引导文下发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二)资讯(相关知识):学生查阅资料,求找资讯问题答案,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并听取其他小组的汇报及教师的总结,完善自己小组的答案。(三)资讯(任务分析):教师以引导为主,带领学生任务分析,穿插提问,提出阅读要点,要求学生填写引导文中相关内容。(四)资讯(知识讲解):引入教学内容(如何实现任务),教师提示任务完成所需要的设计原理和要求,教师演示设计思路。(五)任务计划:教师布置完任务,学生按照任务要求,结合任务分析,以组为单位,提出完成任务的实施计划,并提交教师审阅。(六)任务决策:教师对小组提交的任务实施计划的优缺点进行点评,通过点评,学生对所在小组的设计思路和方法进行反思并修改计划,形成最终实施方案。(七)任务实施:学生对照任务施工图,根据自己的实施方案,模仿完成设计任务。(八)任务检查:各个小组逐一展示各自完成的任务成果,接受其他小组和教师的检查评价。(九)任务评价:通过听取其他小组的汇报及教师的总结,完善自己小组的设计成果。项目在推进的过程中,按照“教师指导、规范演示、学生操作”的教导过程认真进行,同时注重检查学生的设计成果,进行及时的纠正。在推进每个项目前,教师首先讲解房屋构造设计原理,规范要求及注意事项。同时告诉学生建筑规范的重要性,让学生养成查阅规范的良好习惯。
结语
篇9
关键词 建筑CAD;多媒体;教学探索和改革
中图分类号TP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708(2010)20-0081-02
1 CAD课程的意义
随着计算机的应用普及,CAD技术已在我国机械、电子、建筑、军工、轻工业等行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并成为计算机技术发展中最活跃、最迅速的领域之一。由于CAD技术的先进性,使传统的手工制图和建筑设计变得非常的快捷方便,因此,也使得建筑CAD成为了CAD技术中发展速度最快的一个领域,目前,计算机设计和绘图已被我国土木工程设计普遍,计算机辅助设计和绘图已经成为土木工程设计专业人员必备的绘图软件,且在工程方案的规划、结构设计和施工管理等方面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1]。因此,CAD技术是新世纪工程设计师所必须掌握的一门技术,并已成为工程技术人员的必修课和基础课,尤其在高职教育工程类专业的课程教学中显得十分重要。
2 当前多媒体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环境和形式的局限性
CAD的教学一般是借助多媒体进行的。一般在课堂上,教师在讲台上通过投影仪投影到大屏幕上演示整个的操作流程,通过对每一个步骤的讲解来使学生掌握操作技巧,这可以很直观方便的使学生接受;但同时也有一些弊端,教师的键盘操作学生在下面无法看见,对于不熟悉软件操作的学生来说就难以体会和理解。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很难使学生同步上机学习和巩固,教学效果就打了折扣。
2.2 教学方法的模式化
目前,建筑CAD课程教学采用的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方式,作为一门软件技术知识的介绍和讲解,它所涉及的知识不仅仅是如何来熟悉操作这种软件,而且同时还包括了很多的基础知识和电脑知识,因此,这就对课堂的知识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所规定的进度计划,必须得在90分钟的课堂上充分的讲解,同时每一个步骤都是用PPT画面的形式来介绍,这样连续的播放使得学生很难在课堂上长久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而且难点重点容易忘记;而且课堂讲解和上机训练中间往往是一个星期左右的周期,这也造成了大部分知识点早已遗忘,这样对于知识的把握很不利。
2.3 建筑CAD与建筑设计结合不够
在建筑CAD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课堂讲解以及课后作业或者上机练习等多采用的是书上的例题和一些非实际性的工程,通过绘制书上建筑物的建筑平面图,结构图,楼梯走道及施工大样图等来使学生掌握,熟悉CAD绘图功能的一些基本的命令,以达到辅助设计的目的。这种教学模式确实能够使学生在专业图纸的绘制能力得到提升,但是只是机械的对着已有的建筑进行着模仿,与复印机有着某种程度上的相似,造成了学生之后绘图,而不会如何去设计,这与辅助设计中所要求的设计大相径庭,于是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从一开始学习CAD就单纯地追求各种命令的掌握,把大量的时间花在软件技术的学习上,而忽视了结合专业课程的应用学习和设计构思与表达全过程的培养,导致软件技术应用能力的低下。岂不知软件再熟练,没有过硬的专业知识,也不会产生好的设计作品,更难以正确地表达施工规范和技术要求。
3 建筑CAD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3.1 教学形式的改革
对于一门技术性,动手性的软件的教学,如何使学生熟悉运用软件是教学的首要重点,因此,在教学的形式上不妨可以把教学地点从多媒体教室改到机房,每人配备一台电脑,老师首先讲解一些在CAD操作中需要注意的一些地方,并系统的讲述制图的一些基本概念和设计理念,然后针对某一突出问题进行详细的讲解,总结一下在自己教学中的一些经验,然后要求学生按照步骤进行操作,并规定练习时间以培养效率意识[2]。教师及时的分析和总结学生操作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对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应重点讲解。通过这种互动式的课堂,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也使得学生能够快速的学以致用,及时的把握CAD操作过程中的命令和操作技巧,随着授课内容的不断深入,知识和经验积累越来越丰富,操作的熟练程度也会逐渐提升,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2 教学内容体现专业特色,实行专周实训
传统的CAD教学的另外2个问题:一是教学内容没有体现专业特色;二是在书本教学内容完成之后没有实行专周实训。传统的课程教学方式,教学的效率低,教学大部分只是对重点和难点进行讲解,对于一些基础不好的学生,根本无法将前后知识融会贯通,再者缺乏系统的强化训练容易造成遗忘,因此,在课程最后的阶段应当安排一周进行强化训练,使学生能够系统的把握CAD技术。如安排学生对学校以及附近现有的,建筑面积较大的建筑物进行图纸复原工作,每人所画的建筑要求不能一样,这样不仅仅只是简单的精确素描工作,还包括了测量学,建筑学以及设计理念等相关知识的考验,学生通过对整栋建筑物从底层至天面层的建筑平面图的绘制,和对结构布置的理解,能够开发他们在设计思维上的空间,譬如梁柱的大小选择,位置布置,建筑的朝向方位,各种房间的功能,门洞开窗的原理,防火走道的设置,楼梯布置等等,通过专周训练后,学生不仅仅能够熟悉软件的各种操作命令,还能够获得一些设计上的一些理念,从而达到掌握CAD技术的精髓的目的。
3.3 CAD教学方法的改革
随着CAD理论和技术的向前发展,衍生了一些相关性的软件如天正建筑CAD,这不仅仅使得操作更加的方便,更利于设计,同时对教师和学生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CAD在工程制图方面也不仅仅只是一些点、线的绘制,它还包括了在绘制过程中所涉及的专业课程知识,国家制图标准和施工规范等。因此,在教学中更应该系统的进行介绍讲解,如用一个实际工程的整套图纸作为教学案例进行系统的分析,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识图和制图能力,熟悉与工程制图相关的一些法规以及施工规范对图纸的要求,而且还能使他们准确的定位自己,明白自己在哪方面的不足,使他们更加主动地探究CAD制图的技巧,提高自我培养的意识。
3.4 培养学生概念设计理念
CAD软件只是一种辅助设计工具,教学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基本功和不断的实践才能够使学生创作出真正的高水准的设计作品。目前,在结构设计过程中,特别强调概念设计[3]。所谓的概念设计,是指设计人员在从结构布置、选型,截面设计,分析计算到细部处理的整个设计过程中都需要用科学的理念作指导,对所遇到的问题,根据建筑结构在各种情况下工作的规律,结合实践经验、各方面因素进行考虑,确定合理的处理方法力求得到最为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做到这一步,计算机是不能代替设计人员完成的。概念设计所包括的内容十分广泛,只要是需要设计人员从主观上进行判断、分析,作出选择的地方,就存在概念设计。因此,CAD课程教学中应注重提高学生专业理论和工程技术的水平,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合理的、个性化的思想去学习。
4 结论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的今天,各种行业的技术也愈趋智能化,建筑CAD技术在建筑工程领域的发展已为人们带来了前无所有的便捷,同时在未来的发展中,CAD技术必将对从事事设计专业的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使CAD的教学有着更高的目标,作为教师只有在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的同时,及时的更新知识构架,与时俱进,不断的探索更好的教学模式,才能够胜任新时代的教师岗位。
参考文献
[1]滕一峰.浅议建工专业CAD课程的教学革新[J].中国现代教 育装备,2007(7).
篇10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 照明线路 学习领域 典型工作任务
一体化课程是按照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技能人才培养规律,根据国家职业标准,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构建课程体系,并以具体工作任务为学习载体,按照工作过程和学习者自主学习要求设计和安排教学活动的课程。一体化教学是基于国内职业教育的现状和汲取国外职业教育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实践证明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有效提高他们的操作性技能。照明线路的安装与检修课程是电气自动化安装与维修专业核心课程之一,这门课程主要涉及现实生活、生产中照明线路的安装与检修和与之相关的电气工程基础知识。在以往的教学安排中,通常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未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对此,笔者在不断改进和探索的基础上,对照明线路的安装与检修课程进行了一体化教学实践,并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照明线路的安装与检修一体化教学的设计思路
1.确定典型工作任务
一体化教学设计首先从职业标准出发,将综合性的工作任务作为一个整体,也就是典型工作任务。一个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描述一项完整的工作行动,包括计划、实施和评估整个行动过程,它反映了职业工作的内容和形式,在整个职业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能力。每个职业(专业)通常包括10~20个典型工作任务。例如电气自动化安装与维修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如下表。
2.确定课程
在照明线路安装与检修典型工作任务的基础上,结合职业标准、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教学方法与组织形式说明和评价方式,可以确立课程照明线路安装与检修。
3.确定教学项目
教学项目,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教学项目设计的核心是设计学习任务。结合一体化教学的精神和维修电工职业标准确立这门课程的教学项目如下:
(1)感知职业与安全用电;
(2)室外照明线路的安装;
(3)客房一控一灯照明电路的安装;
(4)套房用电线路的安装与检修;
(5)教室照明电路的安装与检修;
(6)实训室照明电路的安装;
(7)办公室日光灯的安装;
(8)车间照明线路的安装;
(9)楼梯灯(两地控制)的安装。
4.设计教学项目工作页
工作页相当于一体化课程中的教材,它将引导学生顺利完成整个项目。每个项目工作页应当包括:学习目标、工作情景描述、工作流程与内容。其中学习目标的编写应当从职业标准的要求出发,体现职业标准的要求;工作情景的描述应当贴近真实的工作场景,可以使用报修单、客户委托书等形式;工作流程与内容一般划分为若干个教学活动,再围绕着教学活动展开。
例:客房一控一灯的安装项目工作页。
(1)学习目标:a.能阅读“客房一控一灯的安装”工作任务单,明确工时、工艺要求,明确个人任务要求。b.能识别导线、开关、灯等电工材料,识读建筑平面、施工图。c.根据施工图样,勘查施工现场,制订工作计划。d.正确使用常用电工工具,并根据任务要求和施工图样,完成施工任务。
(2)工作情景描述:装修公司业务部接到一家装修业务,花园小区某业主对其住宅进行改造,要求在客房安装一控一灯,导线暗敷,且线管已预埋,布局可参见安装图。工程部门下达照明电路的安装任务,工期为一天,任务完成后交付工程部验收。
(3)工作流程与内容:教学活动一,接受客户委托;教学活动二,编写前期计划;教学活动三,信息收集;教学活动四,制订工作计划;教学活动五,执行工作计划;教学活动六,现场施工;教学活动七,检查工程质量;教学活动八,工作总结与评价。
二、一体化教学中遇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