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漆实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4-05 09:31: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喷漆实训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喷漆实训总结

篇1

项目 项目教学法 汽修实训教学

一、什么是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已有知识和技能,通过完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工作项目而解决具体问题,学习新知识,形成新技能的教学方法。其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以教师为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项目教学法不仅传授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更能培训学生的关健能力而备受推崇。

二、什么是项目

通常理解的项目是制作一个完整的产品,如生产一辆汽车。但是,在汽修实训教学中,我们对项目的理解没有必要局限于此。掌握一项技能也是项目,如“拆装发动机”“检测发动机传感器”“维修车门踏板”等。因此,项目没有必要非得是完整的产品。一般地,项目应该满足以下条件:

1.能将某一教学课题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结合起来。

2.有独立制定计划并实施的机会,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可以自行组织、安排学习行为。

3.有具体的成果展示。

三、项目教学实施的基本过程

1.咨讯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设计项目,制定项目目标。项目目标是教学活动所追求的、学生在学习过程结束以后应实现的最终行为,是预期的教学效果。一个有效的学习目标能够说明:学习的主要意图是什么,学生要想达到要求必须做什么。

项目教学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教师在教学前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精心备课,分析学生已有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围绕项目引导学生学习实施项目所需的相关的理论知识、技能。

2.计划

学生分组,设定行动方案。根据课题需要和学生人数,采取自愿结合的原则分成小组。划分小组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综合考虑,力争各小组成员在性别、能力特点方面平衡。如理论成绩不同、动手能力不同的学生的搭配,以保证项目实施。各小组在明确任务目标和要求的基础上,找出工作要点,组内成员分工。

3.决策

学生自我信息收集。教师引导学生找到合适的工作方法,根据项目要求让学生自己去查阅有关资料,如查阅手册、图表、网上搜索、现场调查等。学生可在查资料和教师讲解中获得完成这个项目所需的知识。讨论方案时,教师的作用体现在给学生以框架性指导,教师只提示要解决的问题,学生自主找出解决办法,优选项目实施的最佳方案。

4.实施项目

每组根据项目的实施方案进行现场操作,完成项目任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退到幕后,进生实时观察,了解各小组工作进度,在学生有困难时给予必要的解释和指导。

5.检查

完成阶段性工作或在阶段性目标后,首先,学生要相互交流工作成果。之后,教师要对各组的成果进行点评,给学生以独立学习的空间和平台,达到发展学生关健能力的目的。

6.评估

评估形式有两种,即小组评估、教师评估。评估内容包括两方面:(1)各小组对于计划的执行情况、目标的达成情况、工作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等。(2)对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关健能力的评估。其中,关健能力包括工作和方法能力、独立性和自主性、协作能力、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责任心等。教师要对每个学生进行评分,提出改进方向和整改措施。

评估的目的是肯定成绩、查出问题、总结经验,不仅限于给每个小组和成员划定等级。

四、项目教学案例: (学生12人,时间:五天)

项目:维修一块变形破损的车门踏板。

教学目标:学生能维修车门踏板。

学习内容:砂轮切割机切割、弯板机弯板、敲、打、磨,点焊、二氧化碳保护焊、刮腻、喷漆实践操作。

学生已有知识:对负吸整形、敲打整形、点焊、二氧化碳保护焊、刮腻、喷漆知识有一定的认识。

教学过程:

1.明确项目目标

教师组织学生观察坏损的车门踏板,引出项目教学的目标――维修车门踏板。

2.将学生分成A、B两组。制定小组方案,收集信息,讨论方案。

学生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以及网络查询等方式,多渠道广泛收集相关知识和信息,制定实施的最佳方案。两组同学选择了两个不同方案:A组计划对车门踏板整形、刮腻、喷漆;B组计划切割下坏的部份,制作新的车门踏板替换。

3.讨论方案

各组选派一名代表对本组的项目方案进行展示,并说明方案的制定原则和可操作的可能性,其他同学对其方案可提出质询,宣讲者给予解答。师生共同论证两组计划的可行性,由任课教师对各组的方案进行综合点评。最后师生共同决定本次实训采用B组方案,并且师生对B组方案再共同讨论、修改。制定出最终方案。

主要内容是切割下坏的部分,每人制作一块新的车门踏板,每组中选取好的一块,补在车上,再整形、刮腻、喷漆。完成车门踏板的修理工作。

需实施的工艺有:

(1)砂轮切割机切割。

(2)弯板机弯板、敲、打、磨。

(3)点焊、二氧化碳保护焊。

(4)刮腻、喷漆。

4.项目实施

每组根据项目的实施方案进行现场操作,完成项目任务。教师观察指导。

5.检查

每天下课前半小时,各小组相互交流工作成果,并由教师做点评。

6.评估

项目实施后,各组实行交叉检测并给予相应评分。最后由任课老师对项目整个过程讲评,对每个学生进行评分,提出改进措施。

经过小组自评和教师评估后,表扬某组同学在最后的刮腻、喷漆步骤做得细致;某组同学点焊、二氧化碳保护焊环节做得漂亮,并且非常注意安全施工。教师又对同学们在这几天中哪些环节中出现的失误做了点评,提出改进措施,并对每位学生的关健能力以表格形式作出评估。

五、汽修专业实训中使用项目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区别

1.学习内容不同

传统的汽修实训教学往往以“某个知识点”作为授课内容。比如,学习“二氧化碳保护焊”时,就只作这一方面的实训。学生不能将这一技能与实际的汽修挂钩。使用项目教学,学生在实施项目过程中学习的是如何完成哪个汽修项目,不仅在过程中学会的是哪些单个知识点,更是直接与工作相连系,培训出的是与企业“零距离”对接的蓝领工人,是毕业后就能顶岗工作的操作技术工人,这正是中职学校培养的目标。

2.教学形式不同

篇2

大家上午好!

我叫xx,今年32岁。来自呼和浩特市第三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是汽修专业的一名普通老师。自参加工作以来我严格要求自己,无论是在教学中还是在班级管理中都认真履行一名人民教师所赋予我的神圣职责。多年来通过学校的培养和自己的不断努力,无论是在思想素质方面还是专业技术能力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下面介绍一下我的工作情况。

一、 班级管理

自参加工作我一直担任汽修专业的班主任。我给自己的工作定位是:不光要成为知识的传授者,更要做学生全面发展的引导者。我们职业学校的学生文化基础较差,部分学生缺少关爱,所以在带班当中,我采用和谐的管理方式。首先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处,其次进行必要的家访及时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长处,正确面对自己的不足,为自己制定一个短期的奋斗目标,自信的生活和学习。

我班曾经有位同学名叫王建国,家庭条件很差,父母又在外地打工,而且他存在语言障碍,不能清楚的与别人进行交流,这在他的内心产生极大的自卑感。在了解情况后我多次与他进行交谈,并鼓励他与同学们主动交流。我也利用班会时间,告诉学生,同学之间应该平等有爱、团结互助。应该学习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经过一段时间的交流和引导,我们班的同学都能和睦相处。而且王建国同学也从自卑、内向,慢慢变的开朗、乐观,对学习和生活的态度表现积极。毕业后分配到内蒙古环城汽贸有限公司从事汽车喷漆维修技术,于XX年荣获呼市技能大赛汽车喷漆组第二名的好成绩。根据毕业后学生的信息反馈,我的这种和谐管理的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学生获得成功的同时,我也不断总结班级管理的教育成果,在XX年《浅谈职业中专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心理健康教育策略》获中国教育报心理健康教育三等奖。我踏实的工作作风,被学校多次评为校级优秀班主任,并于XX年获呼市教育系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工作者称号。

二、 教学情况

篇3

【关键词】汽车美容实训基地;对口的教材;合格的教师;本院有关领导的支持

汽车美容行业在美国每年都达几千亿的产值,造就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早在我国从1994年出现以来,因为它有很大的市场潜力,操作简单、风险较低、利润较高、加之灵活已经成为汽车市场一门黄金产业和就业热点。但就新疆汽车美容市场现状来看,大多数汽车美容店因为没有正规培训的人才,技术含量较低、操作极不规范。虽然广告做得响,但质量却很难保证,尤其是道德素质较低时有多收钱敲竹杠行为,严重扰乱了汽车美容市场。如何解决个人认为应当培养德才兼备的汽车美容人才是解决当前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培养汽车美容人才一方面非常适合汽车市场的需要,另一方面也给交通职业院校毕业生提供了就业机会。如何培养发展新疆汽车美容专业下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设置汽车美容课程应于市场接轨

有的职业院校也看好本专业的发展前景也开办这种专业,但外行即不做市场调查,也不讲科学只是简单机械的模仿其它有关院校相关专业,如开设汽车构造、汽车电气、汽车电子技术、汽车运用等课程,而恰恰忽略了汽车美容应该学得课程。根据我交此专业的体会和查阅资料的总结,以及调查走访一些汽车美容店的结果看。汽车美容的专业课最起码应该开设六个部分:第一是色彩基础知识的掌握、如对色彩的感觉、对色彩的调配等。第二是对汽车美容材料的认识、如对各种清洗剂、底漆、腻子、面漆种类的识别、性能的认识、调配的原理等。第三是对汽车材料的的认识、如对汽车金属材料、塑料、橡胶、粘结剂、各种汽车用油的牌号分类、性质的区别等。第四是对汽车美容工具的认识、如汽车工具扳手、各种钳子、锤子、刀子、铆枪、风枪、电钻、塑料焊机等功能使用原理的认识。第五是对汽车美容工艺的掌握如对汽车内部外部如何清洁护理、表面漆膜的护理、局部补修整体翻新中的防锈、刮涂、打磨、刷涂、喷涂。以及对漆膜常见病态原因、漆面划痕、面层斑点的处理等。第六是对汽车美容设备的认识如对清洗机、吸尘器、研磨机、抛光机、打蜡机、空气压缩机、烤漆喷漆等设备原理使用操作工艺的掌握等。

二、应当配有一定规范的汽车美容实习基地、其基本组成如下

1、要配有一定规范的汽车洗车间

现在洗车除了手洗车外还有机械电脑洗车包括自动式、隧道式、龙门式等都比较适合城市车多流量大,卫生要求严格、必须节约用水等实际要求。一般电脑洗车应具备以下几点:

(1)车间空间应符合国家规定的实际通行车辆尺寸的标准。

(2)要做到泡沫喷洒、高压水冲洗、水蜡洗、亮光蜡喷洒护理、强力风干等工艺要求。

(3)要有排污和废水处理的能力。

(4)要配有懂技术的人员操作。

2、要配有一定规范的汽车美容护理修复车间

在日常汽车美容护理、新车开蜡养护、特别是冬季护理和漆膜的修复等,因为这些工序怕晒怕冻怕灰尘等,所以汽车美容实习基地必须具备有一定的汽车美容护理修复车间,按市场要求汽车美容护理修复车间应具备以下几点:

(1)要有规范的操作工艺并要张贴上墙以方便操作和提醒。

(2)车间空间应符合国家规定的实际通行车辆尺寸标准。

(3)要有一定的摆放设备空间和操作空间。

(4)要配有懂技术的人员指导操作。

3、有条件的应配备喷烤漆房

喷烤漆是一门现代汽车修理工艺有很大的市场发展空间,操作简单、风险较低、利润较高、加之灵活已经成为汽车市场的热门。但现在做的店家几乎是修修补补方式、全车烤漆喷烤漆则较少,其原因是投资比较大没有正规的车间、没有正规的人员操作。按市场要求喷烤漆车间应具备以下几点:

(1)车间空间应符合国家规定的实际通行车辆尺寸标准。

(2)要有良好的温控设备、烘干设备、空气过滤设备等。

(3)要有规范的操作工艺并要张贴上墙以方便操作和提醒。

(4)要有一定的摆放设备空间和操作空间。

(5)要配有懂技术的人员指导操作。

三、要配有懂技术的教师上课和指导操作

有了相关教材和实训场地教师就是关键问题,有了理论不一定会操作,会操作不一定会理论,有理论会操作不一定懂学生心理。最好是用懂理论懂操作谙熟学生规律的教师来担任,而且应该有很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因为学院培训实习场地、设备投资都很大,一般学院创收弥补能力都很弱如果一旦损失将很难再生。所以挑选合格的教师是一项非常谨慎的事。一般职业院校都没有现成的教师。而外聘者仅仅懂一些实际操作,远远不能胜任教师工作。个人看法是通过教师培训来解决。从目前培训的方法看一是派教师到有关企业专门学习,二是请有关技术人员指导教师操作实践。

四、要加强对学生思想道德理论的教育和建议有关单位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

现在汽车美容市场一些店铺人员道德素质较低,时有多收钱敲竹杠行为严重扰乱了汽车美容市场。其原因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没有正规培训的人才,道德素质较差,心里只想挣钱没有国家观念、没有法律观念、缺乏一定的职业道德素质修养。学院应加大力度通过集体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学校环境熏陶、案例教育等,为学员上岗打好打牢思想基础。同时应建议有关单位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遏制非法经营者,对扰乱汽车美容市场损害消费者的店铺、人员应加大惩罚力度。同时有研究能力的教师可以通过市场调研,通过著书等方式提出自己的观点看法,以协助有关单位从理论上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

五、开设本专业需要本职业技术学院领导大力的支持

首先立项需要专人调研考察论证,其人员需要领导审定批准,考察的时间经费也需要领导审定批准,考察的论证结果也需要领导召集有关专家论证批准。其次开什么课程、开多长时间、开几门、由谁来任课谁来负责需要领导审定批准。建立什么样的汽车美容实习基地、进什么样的什么规格的汽车美容工具、设备需要领导审定批准。总之人无头不走鸟无头不飞,各项相关工作没有领导的大力支持是办不成的。

综上所述:发展汽车美容专业培养汽车美容专业人才,一方面非常适合新疆汽车市场的需要,另一方面也给交通职业院校毕业生提供了就业机会。同时必须要有规范的实训基地、对口的教材、合格的教师,需要职业技术学院的领导大力支持,否则也是极其困难的甚至是短命的。

参考文献

[1]张德金.《汽车装饰美容使用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2、

[2]姚时俊.《汽车美容与装饰》.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

篇4

关键词:高职院校;微课;视频拍摄;后期制作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7)08-0037-03

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和教学资源的共享和应用,使得大部分学习者获得了很好的学习资源和效果,促进了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泛在学习以及翻转课程等全新的学习模式和教学方式的应用与实践,而微课因内容短而精,以某一知识点为教学内容,成为学习者学习资源的重要内容。

高职院校以培养学生技术技能为目标,应该加强与重视开展慕课实践教学改革,以课程中某个实践操作技能为知识点进行微课制作,制作完成后通过慕课平台向学习者开放。本文以《模型制作与材料成型工艺》课程为例,结合慕课和高职课程的特点,从微课拍摄准备、微课拍摄过程和微课后期制作等三方面,对高职微课摄制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探讨,促进高职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微课拍摄的前期准备

1.教师的准备

慕课教学团队应该从《模型制作与材料成型工》课程中精选出需要拍摄的项目内容,每个微课以某个知识点为一个内容进行课程内容的设计。(1)课程团队精选了十个知识点作为拍摄的内容,采用模块化教学内容设计,并将知识点进行碎片化,课程内容分别为:产品模型的概念及应用、产品模型的制作方法、木模型的成型方法、木质书柜案例制作、瓦楞纸沙发案例制作、3D打印技术、油泥模型案例制作、车灯泡沫模型制作、石膏模型成型工艺、水壶石膏模型制作工艺等;(2)课程团队按照拍摄的知识点和内容进行分工,认真研究和讨论教学过程,尽量做到大的教学思路不变,但在知识点剖析方面又体现区别;(3)主讲教师根据知识内容分析学生的特点,要体现职业学生重视技能操作的特征开展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4)主讲教师提前与技术人员做好沟通,对所拍摄的课程内容进行训练和彩排;要克服紧张的心理,避免“怯镜头”,善于用眼神与镜头或学生交流,说话注意节奏,形象造型恰当,操作演示的时候要注意分寸和条理性,不慌乱。

2.技术人员的准备

课程拍摄与制作等技术人员应该提早与课程教学团队沟通,确定好课程的总体设计框架,课程PPT的设计、课程整体风格的设计以及课程宣传片花的设计等。(1)与主机教师充分沟通,深入挖掘每个拍摄内容的细节,教师需要用到的媒体和工具,确定好老师的衣着穿戴;(2)针对精选的10个内容,采用统一风格设计课程的框架;均采用先讲述本节课程的内容,然后实际操作模型的制作过程,在制作的过程中讲解制作的细节和注意点,最后总结整个制作过程和方法;(3)根据主讲教师的课程内容对10个内容的PPT进行统一风格的设计,做到风格工业化特点,图文并茂,列举出模型制作的每一个步骤和详细制作过程。

3.设备和环境设计的准备

(1)摄像机的准备。对于课堂实录的教学课程,至少要准备三台以上的多机位摄像机进行拍摄,一台拍摄主讲教师,一台拍摄学生镜头,一台拍摄老师与学生同框的镜头;而对于纯录制操作实训内容的课程,要准备两台以上的多机位摄像机进行拍摄,一台拍摄老师与操作设备的镜头,一台拍摄模型制作具体模型的特写镜头;摄像机采用高清摄像机拍摄,图像清晰、色彩还原真实;为了保证拍摄画面质量和色彩的统一,三台摄像机均采用索尼高清摄像机X280进行拍摄,拍摄的视频格式、制式一样。

(2)采音设备的准备。实训操作类课程的拍摄,教师讲课采用领夹式无线麦克风就可以满足要求;对于课堂实录教学课程拍摄,则需要增加学生的麦克风和音响才能进行录制。

(3)拍摄的场所或课室应该选择比较安静的地方,光线明亮,没有回音,最好在专业的演播室里录制。

(4)课程相关教学用具的准备,提前准备好实训制作工具,技术人员提前30分钟到达现场准备和调试好相关的灯光和摄像设备。

二、微课拍摄的过程

1.教学内容拍摄设计

以木质书柜的模型制作过程为例,分析微课拍摄过程中教学内容的组织过程,木质家具模型的制作拍摄的教学内容主要有:

(1)引入问题(PPT和实物展示):主讲教师现场展示一个已经制作完成及完整的木质书柜模型,整体介绍木质书柜模型的结构:该模型由经典的板式家具构成和制作,采用胶结连接而成,主要由书桌和书架两部分组成,书架有推拉门,书桌有三个抽屉和一个键盘托。

(2)设计图纸(电脑设计):用CAD或Solidworks制图软件把书柜的图纸做好;在设计图纸的过程中,图纸需要有明确的尺寸和标注出各部件的组合拼接方式。

(3)选料,粗裁剪(实际操作教学):选取三角板材作为模型材料,按照1∶10的比例进行图形转换,采用;对裁剪好的材料进行编号,方便后续的拼接。

(4)排料分割(实际操作教学):依照排料图,运用锯床刀进行切割;讲述锯床刀的优缺点,具体的切割细节和方法与技巧;

(5)打磨(实际操作教学):运用磨床工具对部件的边角进行打磨,使得各边角光滑。在操作的过程中,讲解磨床刀的特点,讲解打磨的细节和技巧;

(6)拼接组装(实际操作教学):先把抽屉等独立部件进行组装,再使用502胶水或白色乳胶把部件的边缘部位进行胶结,模拟实际生产中的钉链接效果;组装后保证胶结面干净、平滑,涂上胶水后静置、定型;

(7)修整(实际操作教学):将拼装好的书柜进行检查,查看抽屉是否可以拉伸,柜门推移等功能是否能顺利实现,发现问题及时修整;

(8)修饰(实际操作教学):整体效果制作完成后,在书柜表面喷涂一层光亮油漆,使得效果更好。

(9)总结教学过程(PPT和实物展示):主讲教师总结木质书柜模型制作的具体流程和技巧,容易出现的问题和工具的使用等。

2.拍摄技巧和镜头设计

微课拍摄过程中面对的突发问题比较多,在拍摄过程中需要采取不同的拍摄技巧,针对实训操作课程的拍摄,我们采用双机位的拍摄,而PPT内容则由后期再加入到相关内容中就可以。下面通过实例来对微课拍摄的技巧和镜头内容进行说明和分析。

(1)主讲教师的拍摄和镜头的运用。主讲教师是课程的核心要素,教学活动场所主要是在实操台范围内容,所以运动的空间不会太大,可以采用由一台摄像机来固定拍摄,摄像机采用近景,把教师和实操台同框构图进行录制,这样既能拍摄到教师的整个教学活动过程,又能拍摄到实操的整体制作流程。镜头主要是近景,包括老师引入问题,选料、粗裁剪,打磨,教学总结等内容。

(2)实操性特写镜头的拍摄。实操性镜头的拍摄主要采用特写录制,可以详细看清楚具体的操作细节和制作过程,由于教师操作设备制作模型的过程中,会小范围的变换位置,可以由一台摄像机来进行小范围的运动拍摄,根据镜头和构图的需要进行适当的变焦,根据构图原则和经验实时调整镜头内容,也可以通过适当“摇”摄像机来拍摄特写镜头,拍特写镜头时容易虚焦,所以要注意采用自动对焦,并保证被拍摄位置光线充足;拍摄者还要注意力集中,保证画面时刻在镜头。镜头主要是以特写为主,包括实物展示时柜子和抽屉的特写,裁剪时的刻度特写,锯床刀切割的特写,磨床工具打磨的特写,用502胶水或白色乳z胶结的特写,喷漆修饰的特写等内容。

(3)制图软件操作和PPT内容的录制。在录制Solidworks制图的时候,因为图纸的刻度数字和软件界面中的操作菜单字体都比较小,如果采用摄像机拍摄教学投影屏幕的方式,拍摄出来的画面容易模糊,看不清楚具体的操作细节和菜单数字。另外,在后期制作时会把PPT内容插入到具体的章节中,如果单纯的把PPT存为图片再插入到视频中,往往会使得图片中的小字体或内容不清晰;为了解决上述两个难题,通常采用CamtasiaStudio录屏软件来录制PPT或采用索尼AWS-750来单独录制使用Solidworks工具绘制图纸的整个过程,且这种方式录制的视频还可以展示PPT的动画效果和音频。

3.技术参数和画面艺术性设计

在课程拍摄的过程中,技术人员要各司其职,不仅要保证拍摄画面的稳定、清晰和声音的流畅,还要兼具拍摄有艺术性的画面。

(1) 构图合理,用光正确。课程教学视频不能太模式化,要讲究画面的艺术性和真实性,但也不能太过“浪漫”和“唯美”,对主讲教师要有比较柔和的正面光和侧面光,并给一点点背景光,使得拍摄的教师更加有立体感和有“神”;构图上可以给教师稍微一点点侧面,显得更加“真实”,不会那么呆板,教师后面的背景尽量采用纯色背景或整洁的实训室实景;在拍摄实物时候,拍摄时要借助现场实景和灯光把实物的“美”拍摄出来。

(2)视频和声音技术标准。视频拍摄时,摄像机采用16∶9的宽屏幕,分辨率不低于1280×720(高清),拍摄格式为50i等内容,声音采用频率为不低于48KHZ,码率不低于128kbps,音频信噪比不低于48db。

三、微课后期制作

微课视频的制作其实就是一个视频合成的过程,需要把课堂实录视频、声音、PPT内容、电脑操作视频和其它教学资源按教学组织的规律整合在一起,并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视频。微课视频的编辑主要分为粗剪辑、精剪辑、包装和视频导出等四个过程。

(1)微课的粗剪辑,主要以主讲教师的课程教学视频为主线先把整个教学内容串起来,使得画面和声音同步,并与主讲老师讨论将一些不要的镜头先删除;视频剪辑的软件主要有非线性编辑软件Adobe Premiere CC 2015,Edius 8.0。

(2)微课的精剪辑,在粗剪辑的基础上,通过非编软件把PPT内容、电脑录屏和其它教学资源等内容精准的插入到相关的教学环节中,重点突出教师的形象和教学内容,还要根据教学内容的变换,插入PPT内容和其它教学资源,使得课程视频富有教学型和启发性;并统一所有图片和视频画面的大小,声音的同步和音量适中,让整个教学过程的内容充实且连贯。

(3)微课的包装,视频的所有内容编辑完成后,为了使得整个视频的效果更佳,需要对微课前后加片头和片尾,片头主要是宣传该微课,显示课程主要信息,时间控制在10秒以内,片尾主要是显示工作人员信息,片尾一般在8秒以内,片头的制作主要采用3D Max和Adobe Effects CC2015等软件制作;对教学过程中的知识要点,在相应的位置增加显眼的字幕和提示内容,以突出该知识点,并对图表和难以理解的内容做成动画;为了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求,在整个教学过程添加中文字幕。

(4)视频导出,视频导出采用H.264/AVC (MPEG-4 Part10)编码,最低编码率不低于128kbps,导出的格式可以是MP4或MOV,视频大小在150M以内(10分钟视频)。

2.微课审核和修改

微课视频制作完成后,技术人员和课程团队一起观看视频,感受视频整体的教学效果是否达标,检查有无错误、缺的教学内容,还要注意课程教学的引导性和启发性,画面和声音,出入点的衔接等问题。对于存在的问题,讨论后需要补拍的内容进行补拍,并不断完善和修改视频内容,并最终定稿视频。

四、结语

微课以具体的知识点为教学内容且“短小精悍”,课程开发团队应该认真研究教学的组织规律和表现形式,才能达到视频的教学效果;通过《模型制作与材料成型工艺》课程微课视频的摄制与实践,通过教师和技术人员的相互合作,根据课程教学内容、组织形式的不同,因势利导,采用不同的拍摄技巧和方法,综合运用灯光、声音和视频编辑等技术,完成了微课视频的拍摄、剪辑、包装制作、导出、审核和修改,并最终完成十部制作良好的微课教学视频,满足教师和学习者的需求,丰富了高职院校课程教学资源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预期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

[1]梁建胜,蒋海霞,朱卫华.MOOC环境下高职微课程开发与实践探究[J].工业设计,2016(5).

[2]周贤波.基于学习者角度的微课建设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5(4) .

篇5

论文摘要: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举行牵动了职业教育各个方面的改革,课程改当然也不例外。在技能大赛的举行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职业教育课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课程目标的职业性不明确、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缺乏实用性和针对性、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工作过程不一致、课程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而也正是技能大赛的举行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促进了职业教育课程的改革。

近来,技能大赛在职教领域成了热点名词,在政府、学校、企业及社会的广泛关注下,技能大赛开展的轰轰烈烈。一方面,职业技能大赛检测着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成果,展现出职业院校师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娴熟的职业技能;另一方面,技能大赛也像杠杆一样“撬动”了职业教育各个方面的改革和创新。其中,课程改革也不例外。技能大赛的举行,对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确定,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师资建设、课程评价改革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技能大赛所折射出的职业教育课程问题

技能大赛检验了学生的技能水平,检验了学校的师资力量,同时也检验了学校的课程建设和管理水平。在准备和参加技能大赛的过程中,一些课程中存在问题的就很快会暴露出来。总体上来说,职业教育课程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课程目标的职业性不明确

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不同,它是一种专门教育,职业教育所培养的职业技术人才,都有具体行业、专业或工种的职业方向要求,从而培养的规格也要有具体的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具体要求。职业教育课程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以人才市场为依归,使课程知识内容与职业资格、学生专业技能与岗位要求全面对接,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因此,“职业教育课程目标要体现岗位内涵”。回而现行职业学校教学管理部门的课程目标与普通学校区别不大,重视知识的系统性,忽略知识与具体工作任务的联系,因此,难以使“学生专业技能与岗位要求全面对接”,没有体现职业教育的职业性特点。在200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注塑模具CAD设计与主要零件加工”竞赛项目的比赛中,技能大赛提出了以下要求,以新技术应用、高技能熟练为主,强调技能综合,既要掌握先进的设计技能,又要具备熟练的先进设备操作技能,要将模具设计与制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创造性工作的模具CAD设计与先进设备操作技能同样重要。3名队员组成竞赛队,由竞赛选手自行决定分工与合作。选手必须具备合作默契、计划周详、处事沉着冷静的职业素质。而有的选手正是缺乏分工与合作的职业素质才导致其名落孙山,最终的原因是他们的课程目标缺乏职业性。

(二)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缺乏实用性和针对性

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在课程内容的适用性和针对性方面是要有优势的。绳《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0]2)中指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是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按照实用性、实践性的原则重组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要注重人文科学与技术教育相结合,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相结合。”可以这么说,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实用性能和针对性是职业教育的生命线,是毕业生的就业的主要砝码。由此,职业教育课程的课程内容要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它应该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工作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而许多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课程内容的学科逻辑性较强,理论性较浓,知识点重复较多,重视原理和结论,缺乏实用性和针对性,与实际需求、学生的学习条件和学习需要脱节。

另外,实际工作过程是个连续体、是个系统,其构成要素除了工作任务外,还需要大量把这些任务联系起来的知识,因为每个人的工作都不是孤立的,而只是工作体系中的一部分。这些知识就是资源、信息和系统。正是课程内容的这一重大缺失,造成了职业学校教育与实际工作情景的巨大差距。

在大赛中有的选手面对新机器操作非常不熟练,或者是不按操作规则来,这就使他在大赛中得不到好成绩,分析原因正是因为他们学校的课程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所导致的。

(三)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工作过程不一致

职业教育课程所选取的内容是技术知识,“它是既涉及过程性知识,有涉及陈述性知识,这两类知识的呈现,决不是简单的“代数加”,而应该是“矢量和”。阎因为,技术是以“制作”为目的,因而其知识必然是与活动紧密相联系的,这就决定了他不可能是形式化的学科知识。技术知识的形式和复杂性与技术活动的类型和层次相关,离开了活动与实施情境,大部分技术知识便失去了意义。

而我国大多数职业教育课程结构是直接将普通教育相关专业课程结构进行压缩,对其中一些课程进行删减,或者适量加入一定比例的实践教学环节就构成职业教育课程。它是按知识逻辑体系构建,主要是以学科为中心,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属于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结构模式,使技术知识成了死知识。这就与企业的工作工程不一致。如有的学校旅游专业培养出的学生,在介绍某一旅游景点的时候,就想背台词一样,一字不差,一字不少。这与该校课程的内容的组织过于死板,没有与工作过程一致所导致的。

(四)课程师资力量不足

许多学校为了参加技能培训,临时突击培训教师,有的职业学校甚至还要请企业技工来培训参赛学生。由此可以看出这些学校的教师中学科结构不合理,理论型教师多,实践型教师少,合格专业教师严重缺乏。

事实上,现在许多从事学校专业教学的教师是从普通教育系统转行而来的,而职业教育的教学有其特殊的要求,其相关理论不但有其特殊性,例如职业性,而且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灵活性,如工作过程课程体系。这一部分教师的知识结构受传统的普通教育的束缚,很难适应职业教育的要求。另外职业学校的教师要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及掌握本专业高新技术与运用能力,而目前在职教教师队伍中教师缺乏新课程的实施能力也是制约课程改革的一个瓶颈。

(五)学生实训力度不足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指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十三个关键环节。要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将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为了达到职业教育课程目标,实训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学生要到企业去实习,到真实情景中去历练,使其更了解工作过程,通过企业指导教师的指导,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然而现实的情况是,由于校企合作受阻,职业教育中学生的实训环节令人很不乐观,以致学生的动手能力很差。下面的一个典型的例子就说明了这一点,2007年在浙江人才市场招聘会上,亚龙集团准备招聘20名自动化方面的技术员,前来应聘的有30个人,但经过面试后,公司只选择了3个人。其实面试很简单,对机械专业的学生招聘时,问他懂材料力学吗?懂。懂机械设计吗?懂。你会设计一个机械零件吗?没有把握。你能装配一个机械结构吗?不行。企业要设计一个传动轴,计算功率、受力分析,一个学生算了整整一个星期还算不出来,而企业里有经验的工程师只要l0分钟就可以完成。这些学生不是专业知识不精通,而是动手能力太差,导致这种情况的发生原因是他们平时的实训力度不够。

(六)课程评价与职场的岗位要求的相关标准不一致

课程评价的目的就在于能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教育教学,有利于教学领导者和监督者实施全过程的教育教学质量监督。课程评价是教学质量保证的关键,然而我国职业教育的课程评价体系还不成熟,存在诸多问题,首先是课程评价内容、结构不合理。现阶段高等职业院校仍存在重知识,轻技能;重记忆,轻创新;重理论轻实践的课程评价。很多学校技能和能力考核比重仅占课程评价的20%,大多注重考核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对传授知识的掌握度和继承度,轻视对知识的实际应用。其次是课程评价方法简单。现行的课程评价方式大多是笔试,对于口试,操作,演示等形式采用较少。再次,课程评价形式单一,无法做到扬长避短,全面考核。不仅限制了学生的主体I陛发挥,也不能很好地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后,课程评价类型单一。现行的课程评价重结果、轻过程,重期末轻平时,重分数、轻实施。每学期课程结束后主要以期末成绩的评价“一锤定音”,对等级评分制,模糊评分制较少采用,课程评价类型单一,这种只看重总结性课程评价的做法直接导致教学过程中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的应试教育。正是由于这些问题,使有些参赛学校为了使自己的参赛项目符合标准,就临时抱企业的“佛脚”,了解职场的岗位要求标准,以期在比赛中拿到好成绩。

二、技能大赛对课程改革的推动作用

技能大赛在暴露职业职业教育课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同时也对这些问题的解决起到一定的作用,它像一个“方向标”,引领着职业教育课程的改革,他又像一个杠杆,“撬动”着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使它加快发展。

(一)对课程目标制定导向作用

课程目标的确立依据就是学生、职业的需求,它的确立核心就是要达成职业需求为中心与学生发展要求的统一。“职业需求”信息的获得不是简单的从书报杂志上或是政府报告上获取的。它是一个与企业密切接触和充分交流的过程。因为,“职业”真正需求什么样的“人才”,这个问题的最终发言权是属于企业。课程目标的制定者之有与企业密切接触和充分交流了他们对职业岗位、劳动过程进行分析、对人才规格的调查才有实际的意义。而现实的情况是很不理想的,校企合作中企业的冷淡,使课程改革一再受挫,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制定也是缺乏职业性。技能大赛给职业教育带来了一屡春风,从技能大赛中,职业学校可以,知道现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专业技术人才为职业学校培养技能人才,探明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并且在技能大赛中职业院校有更多的机会与企业接触,有机会进一步深入市场调研,瞄准市场变化,贴近企业需求,努力实现培养目标与企业“零距离”对接,对职业需求及其变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根据职业需求制定职业教育课程目标,以培养更多适应产业需求的高素质合格人才。如在2009年6月份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大赛技能大赛中职组新增建筑专业,高职组新增机电一体化、数控机床装配与调试、3G基站建设与维护等比赛项目,都是经济建设发展中急需人才的专业。这些新设的赛事紧扣市场需求,经过与相关用人单位深度调研后精心开设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使大赛成为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坐标”,制定出科学的课程目标。

(二)有利于选择更实用、更适量的课程内容

在技能大赛中学校有两次与企业亲密接触的机会。第一次是在准备阶段,学校为了准备技能大赛的过程中,要走访企业,了解并研究企业最需要的技术。在这个过程中,学校会进一步了解,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作为企业的优秀员工应具备什么素质,需要具备哪些知识,完成一项任务还需要的那些资源、信息等,这些了解在其对本校相关专业的课程内容学选择是都会产生决很大的影响。第二次是在技能大赛的赛程中。好多技能大赛是有企业赞助的,企业希望它成为宣传自己,提高社会知名度的窗口。这是学校与企业的第二次亲密接触,对企业所需人才的标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这让学校在对课程内的选择更加有的放矢。例如2009年的技能大赛新增加的赛项“3G基站建设维护及数据网组建”。目前,全国的一千多所职业院校中,还没有哪个学校设置专门的3G专业。3G技术是一个比较新鲜的事物,此项比赛的设置,是职业教育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发展方向,适应当前3G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满足社对此方面人才需求的举措。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应亥走在产业发展前面,今年高职组技能大赛在职业院校还没有完全建立起“3G”通信专业的情况下,设置该赛项,其战略目标就是希望通过大赛,促进职校增加相关的课程内容,从而引领职业院校相关专业的建设与发展。

(三)有利于以“工作任务为核心”来组织课程内容

在职业教育中,不能把形式化的知识看作必须掌握的独立知识体系。因为这些形式化的知识缺乏内在的一致性、相互依赖性,也缺乏具有普遍性的理论框架。而且技术本身也有自己的的抽象的概念、理论。整合这些看似杂乱的知识的纽带并不是这些知识本身的逻辑,而是技术实践活动。因此,在组织职业教育课程内容时就应当以工作任务为核心来组织技术知识。

“工作任务导向,贴近企业。一产实际”是职业技能大赛题目设置的一大特点。题目设置与企业生产实际相结合,这就要求课程内容的组织必须贴近生产实际顺序。在技能大赛中,每一个参赛项目都不是一门课,一个教师可以承担的,它是综合的,需要多名老师互相配合才能很好的完成。这就引导课程内容以“工作任务为核心”来进行组织。例如,广州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连续两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汽车维修团体项目第一名,这与他们进行课程改革十分不开的。2003年以来,学校进行课程改革,彻底打破原有的课程体系,汽车运用与维修等专业率先在全国构建起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学习领域课程为主体的专业课程体系。

(四)提高教师的能力,促进新课程的实施

整体提高学生的技能,不仅需要不断改进学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而且还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融入最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那么,新知识、新技能哪里来,职业技能大赛就是教师学习的“窗口”之一,是促进教师技能学习的良好平台。指导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职业学校一般都会组织一些集训,指导教师会接触到很多新设备、新技术、新技能。许多教师原来掌握的仅是教学层面的知识、技能,他们要想很好地指导学生就必须先于学生掌握新设备、新技术、新技能,这样就提升了教师的能力,开阔了教师的视野。这样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才能更好地领会新课程(工作过程课程体系)的精神实质,提高自己的实施能力,从而有助于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有的职业学校把每年的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列入职业学校的教学计划,并成为职业学校专业教师进修的重要内容。例如,北京市劲松职业高中仅在2009年的技能大赛中,就选派了40名专业教师到现场集体观摩大赛,等学生的参赛作品一出来,教师们就会对参赛作品进行拍照或摄像,尤其是对获奖作品,要品味其中的技术要点,要求每一位到场观摩的专业教师写出分析报告,包括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进。这样的教师培训,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环节。这样学校专业教师的整体素质提高了,课程改革也就可能顺利进行了。

(五)促进校企合作,创造实训机会

技能大赛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引导职业院校重视技能训练,提高全体学生的技能水平,为社会培养大批实用型人才。它是一个展示、交流的平台,职业学校在大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向企业和社会客观地反映了学校的办学实力和人才培养质量,大赛让学生有了展示技能的机会,使企业更加了解学生,了解职业教育,技能大赛对学生技能要求非常高,也为企业选拔人才带来了方便,使校企形成了很好的互动。一例如,近年来,汽车业“井喷”式发展,让企业明显感到技术和管理人才储备不足,尤其是“涂装”人才,漆料有毒性和培养成本高的现实,成为影响“涂装”人才培养的瓶颈。而职业技能大赛增设“喷漆”竞赛项目,正是顺应了企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为企业参与学校教育搭建了舞台,使校企合作实现了“零距离”。㈣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给学生创造走更多的实训机会,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六)在课程评价上,更与职场的岗位要求的相关标准保持一致

传统的只注重学科知识学习的课程评价已经不能适合职业教育课程的发展。职业教育课程评价应该以提高学生的技能为导向,应该具有社会性、适切性、情境性、形成性和多元性等特点。为了适应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就要建立以技术标准和职业素质为基础的评价体系。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开展正有利于这样的评价体系的建立。因为凡是在技能大赛中获奖选手,不但他们所选项目是企业所青睐的,而且,所选技术的操作过程更是与在真实环境中高度相似,它的评价标准则完全是真实职场的标准。这个评价标准对传统的课程评价有了一定冲击。引起评价职场岗位要求的标准的方向改革,使职业教育课程评价标准更合理,更与职场的岗位要求的相关标准趋于一致,更能促进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例如,在2009年的技能大赛中的中职烹饪比赛,上海的参赛学校,赛前专门到上海锦江集团拜师学艺,了解烹饪方面的最新趋势和最严格的评判标准,结果在大赛中获得了好成绩。通过技能大赛迫使他们对职场岗位要求标准进行深入了解与分析,这势必对其课程评价产生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