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热操作实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8 16:05: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热操作实训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正确定位有效教学的理念
教师首先明确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指什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发展就是知识与技能、方法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和谐统一发展。从时间上来说,有效教学除促进学生当下发展,还要对学生长远发展产生影响,保证学生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讲,就是学生毕业后,就能走上生产第一线,是个生产能手,同时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积极上进、不断钻研的态度。扎实的理论知识是发展的基础,求上进是继续发展的动力,苦钻研是不断发展的保障。学生最终从一个普通工人逐渐发展成为技师、工程师,甚至最后成为该专业的学者、专家。
二、如何实现化工专业课的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要做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和谐统一发展。在不同学科不同课程里,这三方面整合的角度和切入点是不同的,要根据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有机整合,这是教学有效性的根本。知识与技能要在过程与方法中获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在过程与方法中培养,同时在知识与技能的获得中不断升华。知识点和技能要抓核心,有的知识点思维价值和情感价值比较丰富,这就需要挖深挖透。
1.有效讲授
目前在教学中都非常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将教师的讲授忽略了。其实,必要的讲授是不能少的。化工专业课的教学更是如此。化工原理课程中,许多概念、原理是人们通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从生产实际中探索研究得到的,比较深奥,仅仅靠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学生会感到困难重重,严重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另外,概念、原理本身比较枯燥,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时恰到好处、画龙点睛的讲授总能吸引学生。教师教学中借助诙谐幽默的比喻、夸张的表情动作,不仅能吸引学生,而且能将这些枯燥难懂的知识,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中,让学生理解了,记住了。例如,传热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换热器传递的热量,热负荷是指换热器中单位时间内冷热流体间所交换的热量。从字面上看两个概念比较接近,而且它们在数值上又相等,故学生理解这两个概念时很容易混淆。实质上这两个概念涵义上是有区别的。采取比喻,某个运动员可以举重150公斤,这是他的能力,相当于换热器的传热速率,传热速率大小反映换热器的换热能力;他参加运动会要举起140公斤才能得冠,这相当于热负荷,热负荷是根据生产实际所提出来的。最后这位运动员举起140公斤得冠,等同于换热器传热速率与热负荷相等,可以完成生产。
2.有效提问、讨论和思考
无论讲授多么精彩、有效,教师的讲授是有限的,学生是被动接受,学生要学到更多知识,需要老师有效地提问,以激发学生讨论、思考,投入自主的学习状态。
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能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并积极讨论。一个有效的问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能够使学生全神贯注地进入思维情景中。反之,一个让学生无所适从的问题是无效的。因此要保证提问有效,教师首先要保证问题的科学性、逻辑性;第二,提问必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第三,要引导学生讨论、探究,给予足够时间,学生答错,也要认真剖析错因,不能打击其积极性。
3.有效实训
实训不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不同的实训内容所具有的功能是不同的,其层次也不相同。有效实训,一定要突出实训的功能,而不是“走过场”,并且实训要和实际生产“零距离”。这就要求教师对实训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和编排。如,化工原理课程中实训内容之一“绘制离心泵特性曲线”,按书本要求,学生通过实训来绘制离心泵特性曲线,在这个过程中熟悉离心泵的操作以及巩固离心泵特性这个知识点。如果按书本上来进行实训,可以起到一定作用,但这与生产还有距离。我们对此实训内容进行了一些改变,在设备上做了一些“手脚”,在学生实训时会产生一些与实际生产中一样的常见故障,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就有了思考,一组的学生进行讨论,各自发表自己的排障方法,最后统一意见,用一种或多种方法进行排障。实训结束后要求他们进行总结,哪种方法最适合实际生产中排障,这样使得这个实训的效果大大提高了。学生在整个实训过程中,表现得非常积极,兴趣很浓,特别在消除故障后,很有成就感,因此他们对本专业的各个学科都有很强的求知欲。
总之,化工专业课的有效教学是为学生发展服务的,教学不再是只为了考试,而在于学生乐于学,在于学生技能的掌握,在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篇2
关键词:高职;实训教学;任务驱动;考核
“任务驱动”是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方式,其显著特征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是围绕着教学目标,在工作任务引领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运用,进行自主探索和团队协作学习,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达到教学目标的一种学习实践活动。“任务驱动”是一种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下,实训课程教学既注重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也关注学生职业经验的积累,以及交往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职业态度和职业情感等诸多非专业能力的培养。
一、精心设计任务
任务的设计,要做到与学生当下学习进度一致;要有层次性和连贯性,能让学生顺着任务主线把知识点连贯起来;任务的设计既要贴近工业应用,又要能在本校现有实训装置上实现。能让学生在真实或仿真任务环境里学到知识;在完成任务之后,不同的学生根据自己不同的条件与需求,可以由任务中的“可扩展点”做进一步的发挥与完善。
为了选取能用于化工单元过程实训教学并贴近化工企业生产实际的工作任务,我们与行业企业专家、技术骨干,以及本院专业教师组成课题团队,研讨分析本实训需掌握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确定来自于企业的真实或经改良的工作任务引领整个实训教学。例如化工单元过程实训中的精馏操作,我们选取将15%的酒精水溶液提纯至93%为实训任务。为完成这个任务,学生需查阅相关书籍、资料,了解装置的工艺和设备结构;设计各小组实训方案;熟练掌握精馏装置开停车操作;分析操作过程中不正常操作现象、原因,并进行及时处理;掌握精馏塔各个参数和产品质量控制。这个任务既体现实际生产过程,又适用于学校实训装置;既有理论学习,又有实践操作;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加强教师的指导效能。
二、实训过程要以学生为中心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只是被动接受学习,这很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任务驱动下的实训教学模式要求师生改变传统的观念和角色,让学生在学习中起主导作用,使学生成为任务教学的积极参与者,学习的目标和任务都要求学生主动地、有目的地去获取学习材料来实现。教师在任务驱动教学中的作用为组织、引导、促进、控制、咨询,学生是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完成任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任务对学生而言就是一个兴趣,促进他们自主进行探索式学习。通过任务的完成,使他们获得成就感,从而成为他们更积极学习的动力。例如在传热模块的教学中,通过讨论各小组设计出解决任务的最佳操作方案,然后小组派代表发言对观点进行阐述,在全班范围内讨论。在此过程中教师只是倾听者、激发者、引导者和主持者,学生是主角,在激烈的讨论和思想碰撞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通过这样的方法,能够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的综合能力。
三、实训组织形式的创新
在实训前我们将全班学生分编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4-5人,每个小组教师指派1名组长。然后教师分配给每个小组需完成的单元过程实训任务,对每个小组提出相同的要求。在一个好的团队里,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积极努力获得小组成员的认可,从而不断地获得成就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积极、自主的良性循环。另外在团队分工协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能培养出学生团结协作能力和很好的团队组织能力。
四、过程考核内容及评价方式
(1)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包括阶段性知识技能掌握情况,成果展示和完成的任务的综合情况。具体为对装置操作、事故处理、实训产品、表达能力等进行考核。另外针对现有实训考核方案中考核形式和内容比较单一的问题,可以增加工艺流程图的作图、操作方案的设计、数据曲线作图和解释、个人提问、人为扰动、事故处理等项目考察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职业素质,包括实习态度、遵守实训纪律、团队协作和遵守职业操作规范的情况。其中在对团队的协作进行考核时,可以对团队组织、参与度、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进行考核。另外针对化工操作中物料往往易燃易爆易腐蚀的职业特点,我们特别强调职业操作规范的遵守情况的考核,例如操作安全措施是否规范,废弃物是否随意乱丢,操作场所是否保持清洁、工具摆放是否到位等。
项目完成后的教师总结评价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任务驱动下的教学结果不仅仅是完成操作任务,还要有好的操作过程质量或者好的产品。如果教师将完成任务的结果看成学生学习的最终结果,将评价只是看成教师打分,将评价内容固定在过程操作控制质量或学生表现上,则这种认识是有偏差的,这种评价方式重结果、轻过程。在过程考核实施的过程中,应该首先要让学生表达、分享自己都学会了什么,总结项目教学活动对他们的意义。教师最后的点评更是重要,教师应该对每个小组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评价,对过程中所遇到的疑难问题作出解答。任务完成后的综合评价,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相互评价以及教师评价的结合。
五、教师的指导
实施的过程中,不是忽视教师指导作用,而是教师的角色转变为组织者、引导者和帮助者。以学生为中心,并不意味着教师责任的减轻,或教师作用的降低,恰恰相反,这两方面都对教师的知识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任务实施前,教师要帮助学生进行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准备,提醒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和可能的突发故障。在任务实施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掌握好团队工作进展和每位学生的参与程度,监控整个过程,要善于调动每一个同学都能参与到任务学习的每一个阶段中去,确保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军.“教、学、做”一体化任务驱动型高技能教学模式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09,30(8):39-40.
[2] 方凯.浅谈任务驱动教学在电工电子实训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1,(12):424-425.
[3] 王风茂,张婷,刘阳.“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职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2009,4(19):20-23.
篇3
关键字:高职学生 学情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353 文献标识码: A
《汽轮机设备及运行》是高职高专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学生所学的一门专业核心课,该课程的内容非常复杂,如汽轮机原理涉及到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方面的知识;汽轮机的调节涉及自动控制方面的知识;汽轮机的本体结构涉及到工程力学方面的知识;凝气设备的学习用到了传热学方面的知识;可见要学好该课程需要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但是高职学生大多数基础差,底子薄,对基础知识掌握的不牢靠,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差,要想学好这门课程真是难上加难,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老师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汽轮机设备及运行课程教学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提出自己的几点思考。
一、教材内容的处理
第一章汽轮机概述和第二章汽轮机的工作原理为基础知识模块,该模块要通过详细讲解,让学生明确汽轮机是如何实现将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在转换过程中效率和损失;在教学中将第三章汽轮机的变工况和第四章汽轮机的本体结构顺序调换,在明确汽轮机结构的基础上更有利于学习汽轮机的变工况特性;学习第五章汽轮机凝气设备及运行时,有效地结合传热实训室和流体输送实训室的设备化难为易,针对陕北地区的特点,着重给学生介绍空冷系统;第六章汽轮机的调节系统简要介绍调节的任务,调节系统的组成及汽轮机的油系统,将复杂的调节原理和调节逻辑删掉,该部分知识建议自动控制老师给予强化,学生只要明确正常运行时是如何调节的,事故情况下是如何保护汽轮机的即可,第七章汽轮机的运行简要介绍,后续单元机组集控运行中会花大量的时间介绍该部分内容,从而有效的避免了内容的重复和时间的浪费。
二、教学方法改革
1、感性认识,自己动手
目标和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在“汽轮机设备及运行”课堂理论教学之前以及教学过程中合理安排实践教学环节。如在讲解汽轮机概述时,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个风车,应用类比教学法讲风车和汽轮机的转子部分类比,从而直观地明确汽轮机的基本构造。同时,让学生参观教学模型、观看教学录像,在讲解汽轮机本体时,老师放映大量的多媒体文件,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在课余时间动手做汽轮机模型,通过做模型,学生对汽轮机的结构有了感性的认识,从而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汽轮机的工作原理。在做模型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习到了汽轮机的构造,还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2、知识迁移,转化吸收
热工基础与泵与风机课程中一些专业知识可以有效地利用到汽轮机工作原理这一章节,通过教师提问、引导,让学生把该部分知识迁移并应用于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如讲解蒸汽在喷嘴中实现能量转换的基本规律中的几何条件时,要充分激发学生的热情,回顾马赫数相关知识,并将该部分知识应用到新内容的学习中。
3、理实一体,化难为易
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技能培养,强化学生的推理能力,由于高职生的数学功底差,为此可将理论穿插于实践过程中,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尤其是对那些理论深奥的内容,需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如汽轮机变工况章节中,公式的推导较复杂,现场不需要进行复杂的运算,可直接写出公式,让学生讨论规律,教师点评,以表格的形式将结论梳理,方便学生掌握,然后再引申到现场应用较多的凝汽式汽轮机的监视段压力详细地进行重点讲解,并列举几个监视段压力在实际中应用的例子使讲解更生动形象,同时,可以在仿真机上设计典型工况,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蒸汽流量变化时其他参数的变化规律;其次讲解汽轮机的调节方式时,可以让学生利用仿真调用DEH操作画面,让学生观看几种调节方式切换时阀门的状态有何变化,这样就把复杂的抽象的理论简化了;介绍油系统和抗燃油系统时,以仿真机汽轮机油系统投运操作为载体,让学生在操作中明确油系统的任务、组成、工作流程及各主要设备的作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效果立杆见影,学生更容易在操作中获得知识。
4、引导激发、寓教于乐
在工科课程的教学中,课程的内容枯燥、单一,学生的学习氛围差,如何让课程成为欢声笑语的课堂?如何实现教学中寓教于乐,浅显易懂?需要教师花大量的功夫,如在讲汽轮机真空的形成时, 可以解释为什么暖水瓶在水变得冷时, 瓶塞难以拔出等,在讲抽气设备时,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实训室的射水抽气器去思考抽气器的工作原理和作用,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大量采用启发式教学;在讲解汽轮机油系统时,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如北方夏天,家里的食用油处于液体状态,而在北方冬天,家里的食用油就黏在一起,引发学生思考汽轮机的油系统用油状态应该怎么样?学生就很容易得出油系统需要油的油温有一定的要求这个结论。
5、归纳总结,梳理主线
归纳和总结对学生学习成果的强化至关重要,在近几年教学中,发现大多数学生习惯于“喂着吃”,不知道“找食吃”,学完一门课程对课程的宏观把握远远不够,因此,在教学中,多教学生归纳总结,例如在学习完汽轮机的工作原理这一章时,让学生利用2课时的时间分小组命名一套单元测试题,学生在出题的过程中对本章节的内容总体有了把握,同时对该章节的知识主线也有了明确的认识,及时、有效地归纳总结,对于学生掌握知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加强创新,提升能力
课程实验特别是一些专业课程实验,受到场地和实验设备台套数限制,面临的教学压力就更大了。同一个实验,指导教师要在几天时间内不断重复十几次甚至几十次,在这种情况下,实验教学难免照本宣科、留于形式。教师没有太多精力用于扩展实验内容,拓宽学生思路,引导和协助学生完成实验指导或实验教材以外的实验内容。学生做实验只是按照实验指导或实验教材给出的步骤、方法,验证教材内容中的原理和定律。在这种习惯性的思想指导下的实验教学,教师的主动性、创造性得不到发挥,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挥也不可能得到足够的重视,这显然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研究型实验教学注重学生主动性和探索性的发挥,改变学生完成任务了事的被动学习。
三、注重解决实验教学需解决的硬件问题
设备陈旧,且实验设备与实际生产设备差别大。实验用测振转子多为单跨、刚性转子,而实际汽轮机组均为多跨、刚性连接的挠性转子;测试手段落后,测试数据单一,无法实现综合分析需求;数据处理落后,速度慢,数据再现性差,不适合现场应用。学生实验过程中对测试对象和测试设备的了解及使用、数据处理等,都已经不能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教学设施、教学方法应与时俱进,根据科学技术和生产发展不断进行更新调整。因此我们提出在主要专业课程的实验教学中采用“新设备、新技术、新方法”的改革思路。为此,重新设计、加工了新的振动实验系统。转子系统紧密结合实际汽轮机设备结构和运行特点,同时也采用了先进的测试设备和数据处理工具,该系统具有故障诊断、信号分析、转子和轴系振动测试等功能,并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兼顾了仪器与软件分析的优势,在汽轮机转子振动故障诊断课题研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新实验系统结合了实际设备和实际的技术应用,很好的实现了教学与科研的有机融合,能进行汽轮机转子振动故障分析、诊断及相关课题研究。
四、结语
汽轮机设备及运行课程作为高职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之一, 一直被认为是一门难教、难学的课程,本门就教材内容的处理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但这些实践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继续完善和探索实践。
【参考文献】
1.汽轮机原理课堂教学方式的思考[J].科技信息,2008,(24):257.
2.首要教学原理在“汽轮机原理”精品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材,2008,(4):82-85
篇4
关键词:热工;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6-0033-02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中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可以说高职教育实行课程改革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必由之路。为此我院对所有课程都进行了课改。
一、《热工技术与应用》课程的特点
城市热能应用技术专业是我院的主干专业,《热工技术与应用》课程是本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基础课,在东北地区主要研究制热方向。一方面,它为学生今后学习专业课,如《锅炉原理》、《热工仪表与自动控制》等提供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热工分析与热工计算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实验、测试技能等综合训练,提高学生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该课理论性强、概念抽象、公式繁多,是学生公认的较难的课程。尤其对于城市热能应用技术专业(高职层次)教学来讲,由于学生高等数学基础薄弱,很多学不好本课程的学生,主要问题是出现在数学基础上。加上学时(56学时)有限,让初次接触该课的学生难以入门,从而产生畏惧心理。如何使《热工技术与应用》课程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以提高教学效果,在这里做初步研究。
二、课程改革的内容
1.教学内容的改革。本课程主要是研究热功转换及热传递规律的基本原理、概念,以及在热能工程问题上的应用。针对本课程概念多、公式多和线图多、理论性和应用性较强这些特点,在组织教学内容时努力做到:①重视基本概念和理论,精简公式推导,让学生理解基本概念和定理的实质,不必过分强调公式如何推导。②强化实际工程应用,将大量实际热力工程知识引入教学,列举大量工程实例,使学生能用热工知识分析和专业相关的实际问题,突出热工知识在城市热能应用技术专业中的应用,有助于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③运用图表分析,紧密联系实际。图表分析是热工课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无论是工程热力学中的过程、循环、热量与功量分析,还是传热学中的换热分析计算,都以图表分析为基本工具。
2.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目的就是要提高课程教学内容的形象性、生动性和通俗易懂性,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提高教学质量。根据本课程的性质和内容,选择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如头脑风暴法、分组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现场教学法等。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制作了实用的多媒体课件;借助计算机多媒体演示,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繁琐的内容精炼化,实际问题形象化。①头脑风暴法。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内容的讲解,应多引用学生身边的例子、工程应用的实例。教师引出问题,有意识地启发学生思考,让他们积极踊跃回答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方案。最后老师总结,选取最佳方案。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又充分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并且提升了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讲解圆筒壁导热章节时,向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保温饭盒具有保温性能,并设计几种提高保温性能的方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最后再引申到工程实际-供热管道保温问题上来。②案例分析法。在《热工技术与应用》的教学过程中,应始终把握理论教学联系实际案例的教学思想,突出热工理论和专业相结合的重要性,让学生体会到本课程是与专业密切相关的,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讲解热力过程与循环时,联系到热力设备是如何制热的。讲解水蒸气饱和压力与饱和温度对应关系时,联系到锅炉热力设备额定工作压力与温度的调解关系。在讲到传热学稳态导热部分时,提出冬天怎样穿衣服会更温暖等问题。学生往往会反应热烈,感到热工学就在自己身边,热工理论并不是高深莫测的,从而消除了畏惧心理,提高了学习兴趣。然后再从身边的问题引申到工程实例,比如锅炉等动力设备的工作原理、热工计量测试仪器仪表的设计开发等,由浅入深,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充分提高的了学习效果。③现场教学法。利用实验实训室、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单位等途径,组织学生现场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也可以学到更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同时加强了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在实际授课过程中,由于我们学院地处哈尔滨,冬天特别寒冷。学院有自己的供暖锅炉房,夏天正值锅炉维修期间,我们可以带领学生到锅炉房现场讲解锅炉炉墙的组成结构。冬天是锅炉运行的季节,我们可以带领学生到现场体会锅炉炉墙的保温效果,并可以参与锅炉的热工测试全过程。不但提高了教学效果,还培养了学生的职业能力。
3.考试改革。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无论考试课还是考查课,主要是通过课程考试来实现,存在评价目标单一、评价内容片面、评价方法简单化的缺陷。所以,应该在评价标准方面做改进,督促学生学习。为了体现学生是否对所学知识真正掌握和使用,克服学生为了考试而学习的弊端,使学生走出死记硬背的学习习惯,应探讨灵活多变的考核形式,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通过多种考核方式,来评定学生的成绩,有助于督促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与巩固,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
我院是骨干高职院校,城市热能应用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同于其他院校,我院的特色和优势是更加强调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注重对学生应用开发、研究、科学咨询和技术转换能力的训练。因此《热工技术与应用》课程作为城市热能应用技术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程,通过课程改革,更加注重行业化的专业方向、应用化的课程教学方法的实施,达到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在课程设置上条理清晰,内容关联性强;充分发挥教师备课的创造性,有效避免照本宣科;更能适应行业就业特点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黄敏.热工与流体力学基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2]徐红梅.高职热工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M].中国西部科技,2006,(16).
[3]李广华.关于热工基础系列课程改革的建议[J].装备制造技术,2010,(6):197.
[4]黄凯旋.刘建华.热工课程教与学改革探索[J].集美大学学报,2001,(9:73.
[5]宋雪静.浅谈高职高专热工基础教学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0,(17):784.
篇5
【关键词】石油化工生产技术 一体化教室 教学做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9C-
0057-02
当前,部分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与企业用人要求相距甚远,主要的问题在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核心是知识本位,没有形成以能力本位为核心的职业教育。对此,各高职院校纷纷从对应的职业岗位能力出发,实施项目化教学、一体化教学,务求实现学生的能力培养,让培养出来的学生更符合企业的能力需求。
一体化教学的核心是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中将理论和实践作为一个整体来实施。对于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的专业课一体化教学而言,主要的方式有“教学做一体化”和“厂校一体化”;一体化实施的重点是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习和应用理论。这种授课方式势必不能在常规的教室进行,而单纯的实训室也不能满足教学的要求,因此建设符合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一体化教室是一体化教学顺利实施的根本保障。
一、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人才的能力分析
经过对石油化工行业职业岗位群和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研究,确定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的学生应具备以下职业能力:
具有常减压、催化裂化、催化重整、加氢精制、聚烯烃等石油化工生产系统操作和常用设备维护能力;具有控制石油化工生产单元操作能力;具有石油产品质量检验能力;具有现场化工仪表和控制仪表初步使用能力;具有泵、换热器等石油化工典型设备的选型能力;具有初步识图和制图能力;具有环保意识和安全生产控制能力;具有终身学习能力。
由此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的学生培养要围绕以上能力来进行,主要通过化工单元操作技术、石油生产技术、有机化工工艺学、化学反应工程、油品分析等专业课程的一体化教学来实现。因此建设的一体化教室必须能满足以上能力的培养要求。
二、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一体化教室建设指导思想
一体化教学以实践为主,理论以够用为度,以实际生产或模拟实际生产的任务为教学载体,力求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以培养岗位职业能力为目标的一体化教学最好的方式是“厂校一体化”,但是由于石油化工行业的特殊性,在安全和准入方面有严格的规定,使得石油化工类专业的学生即使去到企业中学习,由于上岗证和安全的问题,学生只能看而无法亲自动手操作,这样就无法实现操作能力的培养。因此石油化工类专业学生的能力培养主要在校内一体化教室中完成,一体化教室建设必须保证有相应的设备支持,同时要有相应的软件来实现企业职业岗位氛围的模拟,让学生提前感受和适应企业的管理要求。
一体化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在学习环境上要求能够开展情景教学,团队讨论协作、会话、展示和实践操作等活动。一体化教室必须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充分发挥教师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最终使学生达到“做中学,学中做”。
三、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一体化教室的构建
(一)安全教育功能区
“安全生产”是企业生产的前提,尤其是石油化工行业,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让学生意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最终形成安全生产的意识和习惯是一体化教学必须实现的目标。在构建一体化教室时,设立安全生产教育区,通过安全图片展示、视频播放、学生互动、对实训场所进行安全分析和学习一体化教室安全管理守则等方式,对初次进入一体化教室的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让他们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忽视安全的严重后果。同时在整个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教师严格要求并结合实际情况强调安全问题,对违反安全生产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扣分甚至停止其使用一体化教室的资格,将安全教育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最终使学生形成安全生产意识。
(二)团队活动功能区
团队活动功能区主要提供便于团队开展讨论的桌子,可以展示的白板和投影仪,教学所用的模型、催化裂化的生产线模型,主要为非操作性活动提供必要的硬件支持。在团队活动功能区主要可以完成一体化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的团队讨论、协作、决策、展示等活动;教师可以在此区域进行指导、评价考核、归纳总结等活动。
(三)实践设备区
根据专业能力培养要求,设备主要有流体输送、传热、精馏、吸收、间歇反应器、石油的常减压精馏、管路拆装、乙苯脱氢制苯乙烯等化工单元操作技术和石油生产工艺的实训设备。在每个设备旁配备操作规程、安全要求、设备流程图等,学生可以利用这些设备进行实际操作训练,可以满足专业岗位能力中对实际设备的认识、操作、简单维护、生产工艺的认识和操作等能力的培养。同时在使用这些实训设备时,要融入流程图的读识、操作原理、影响因素分析、故障分析处理等内容的学习,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四)仿真操作区
仿真操作区有50台电脑,安装了化工单元操作仿真、催化裂化工艺仿真、乙醛氧化制醋酸工艺仿真、乙烯热区分离工艺仿真、聚氯乙烯工艺仿真、合成氨工艺仿真等石油化工类仿真软件。主要解决学生无法在工厂实际操作、而学校又无法提供设备等问题。通过仿真软件的使用,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石油化工典型生产工艺的流程、操作和要求、工艺参数的控制调节、故障分析处理。最终实现学生对石油化工生产中的典型工艺的认识、操作、故障分析处理、开停车操作能力的培养。
(五)“6S”管理,模拟职业氛围
规范化管理是任何一个场所能正常运转的根本所在。“6S”源于企业的“5S”管理,内容包括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TKETSU)、素养(SHITSUKE)五个项目,后又延伸出安全(SAFETY)项目,则成为“6S”管理。其主旨是在生产现场中对人员、机器、物料、方法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管理。在一体化教室的管理中,实施与企业管理类似的“6S”管理,能保证一体化教室正常运转,并为学生素质的培养提供有力的支持。
在学生进入一体化教室时,进行“6S”管理教育,要求学生严格按照管理要求进行活动。实施“6S”管理主要可以培养学生遵守规定、执行规范的意识;增强责任意识,养成认真工作的习惯;让学生主动创造和维护一个整齐、清洁、方便、安全的工作环境;让学生讲文明,懂礼仪,提升自身素质;有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企业的管理要求,缩小学校与企业管理的差距,为企业培养高素质的准员工。
在整个一体化教室中布置贴近工厂实际的安全生产标语,张贴校企合作企业的照片、企业文化等材料,力求营造浓厚的实际生产氛围,实现对学生进行职业文化熏陶。
一体化教学是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有效手段,一体化教室是一体化教学顺利实施的保障。在一体化教室构建中必须体现实践活动是核心功能,理论学习是通过实践为载体进行的,因此要体现出实践活动的特征。一体化教室要为“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为主导”这一教学特征提供相应的活动场所和硬件支持。一体化教室除了理论和实践功能之外,还要承载职业意识培养、学生素质培养的软件功能,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一体化教学的特点,培养职业综合素质高、符合企业需求的现代职业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赵春.浅谈高职做学交替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设计[J].职教论坛,2010(23)
[2]李丹丹.“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探讨[J].计算机教育,2010(13)
[3]肖海清.职业教育“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3)
[4]徐素鹏.“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化工单元操作技术》课程改革实践[J]. 广州化工,2012(7)
[5]温守东.高职高专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与构建[J].石油教育,2009(4)
篇6
关键词:中职学校;甲醇生产工艺;课程;教学
近年来,随着甲醇需求量的强劲增长,世界甲醇的生产能力迅速发展。现在甲醇化工已成为现代工业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它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染料、医药、涂料和国防等工业,还可以参与生成甲醇汽油,甲醇有未来主要燃料的后补燃料之称,需用量十分巨大。在中职学校中,《甲醇生产工艺》作为化学工艺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学好它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学好它学生不仅对甲醇生产的工艺进行了全面学习,而且对掌握其它工艺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1学习情境分析
(1)课程性质定位。本课程属于中职学校化学工艺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授课模式为理实一体化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做结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直接实现了学校专业教育与化工厂实际工作岗位的较好对接。学习此课程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传质分离技术》、《传热应用技术》、《化工制图》和《化工仪表及自动化》等专业基础课程,为本门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2)学习内容分析。课程选用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职业学校规划教材《甲醇生产工艺》,该教材按甲醇合成的传统生产工序安排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各工序以任务形式体现,介绍了甲醇生产原料气的制备、一氧化碳变换、硫化物脱除、二氧化碳脱除、甲醇合成、粗甲醇的精馏六大任务内容。教学中为了使各种任务能够自成模块,方便一体化课程的讲授与学习。我们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与增减,基本上每个任务都由反应原理、工艺流程、工艺条件、主要设备、仿真操作五个子任务构成。本课程共98学时,期中应知教学48学时,应会教学50学时。(3)学生现状分析。本课程教学对象为中等职业学校化学工艺专业(煤化工方向)二年级学生,学生文化课程基础相对较差,缺乏较浓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尤其是面对理论性较强的基础课及专业基础课程,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效率缺乏自信心,对手机游戏、电子小说等比较感兴趣。这些现象的存在使我们感觉到了教学模式改革的紧迫感,感觉到了职业学校教师肩负的责任与重担。(4)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根据本课程的课程标准和岗位能力要求,制订本课程各任务及子任务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等。
2改革思路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社会对中等职业教育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必须结合学生学习现状创新教学模式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我们的学情决定了课程改革的方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进行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活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个生产中的具体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采用多种信息化手段如:视频、多媒体课件、现场教学、电脑、手机等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主动参加的积极性、自觉性,逐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作为学习和研究活动的主线,将课堂应知教学和生产实践相连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实践操作的能力,最终完成子任务所涉及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
3改革实施过程
将教学过程设计为3个部分。(1)课前任务驱动。教师通过微信或纸质材料给学生下发任务书,学生通过视频、微课、手机、电脑、教材及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料完成任务书中的子任务,查找与当前所学内容相关的资料,完成教师下发的任务单,并对自学情况做自我评价;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标记出认为较难理解的内容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在课前,教师了解分析学生的自学情况,适当调整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教学效果。(2)引入新课教学。每个任务开始之前,首先,播放煤制甲醇生产概述的视频或Flas让学生了解由原料煤到产品精甲醇的整个生产工艺过程,了解本任务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的作用。教师在每个任务开始讲授之前简单复习叙述甲醇生产的六个任务(工段)的作用,使学生在复习之前所学内容的同时,也明确本任务在甲醇合成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及与前后工段的衔接关系。其次:子任务的完成由以下几步构成任务一:各工段的反应原理。任务二:各工段的工艺条件。任务三:各工段的工艺流程。任务四:各工段的主要设备。任务五:各工段的仿真操作。最后,通过对与该任务相关的化工厂实际运行中出现的异常工况的了解,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并讨论,进而强化、加深学生对本次任务的理解。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3)讨论总结效果①分析案例。在以任务为载体的应知知识学习和仿真操作之后,通过对与该任务相关的实际生产中出现的异常工况的学习,各小组对化工厂的异常工况进行分析与讨论,分析故障发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处理的方法,小组之间进行互评,最后教师进行点评。②归纳总结。教师将本任务经常出现的故障列出,让学生通过所学知识分析出故障原因和并提出处理措施,考查学生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各组学生进行讨论之后,并将讨论结果进行整理汇总,并将汇总结果进行汇报,教师进行点评。
4教学效果评价
教学效果评价以《甲醇生产工艺》课程考试与本专业化工总控(中级工)职业资格(国家标准)鉴定结合的职业能力评价、校内实训与校外顶岗实习结合的职业技能评价、学生在学校行为规范、社会和企业对学生反馈意见结合的基本素质评价的“三评合一”学生评价模式为指导,教学效果评价采取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评价。
5结语
《甲醇生产工艺》课程教学利用了视频、化工仿真、工厂实例图片、电脑、手机、微课等信息化教学手段,较好地化解了工艺流程、设备结构及岗位操作规程讲解中学生遇到的的难点与困惑,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通过企业真实案例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等方式,引发学生思考问题,鼓励学生分析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中心作用,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师的引导、指导下,学生较好的完成了每个任务下的子任务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参考文献
[1]刘国磊.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2011(8).
[2]戴翠萍.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设计浅析[J].职业时空,2013(6).
篇7
下面是为您整理的《大学人事工作计划表范文》,仅供大家查阅。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大学人事工作计划表范文一、继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质量工程,着力培养具备完整知识构、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和突出创新意识的优秀人才,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1.按照人才培养质量和特色的要求,高质量完成多样化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并在运行过程中进一步完善;
启动建立精英教育试点班的各项准备工作。
2.加快建设我校8个第一类特色专业和14个黑龙江省重点专业,并做好新一轮国家与省级重点专业的申报工作,同时积极建设和申报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
3.跟踪国家新一轮质量工程项目动向,出台配套政策,积极申报并开展“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加快“面向东北老工业基地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工作。
4.发挥、省级和校级精品课程的示范作用,实现全校公共基础课、人文素质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平台课全部纳入课程中心建设;
继续推进高水平规划教材建设。
5.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在软件学院和化工学院试点开展CDIO教学模式。
6.加强实践基地建设,着力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争取建成1个校企共建实验室或实训中心;新建5个校外实习实践基地,2个校内实习实践基地,1个创新性实验实践基地;做好校内工程实训中心的扩建工作。
7.做好20__年中央支持地方高校建设专项资金的申报与评审工作,合理使用20__年专项拨款,有效改善相关实验室条件。
8.做好20__年申报的30项“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的题验收工作;
做好20__年申报的40项“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的落实与执行工作;组织好20__年“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的申报工作。
9.继续做好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电子大赛、智能汽车大赛、全国ITAT教育工程就业技能大赛和全国“21世纪杯”英语演讲大赛等学生竞赛的组织与管理工作。
力争获奖25项、省级奖120项。
10.下半年全面启动运行校内本科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估体系,重点开展院(部、中心)本科教学质量管理工作水平评估和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能力)评价。
11.加大教风、学风建设力度,实施更加有效的措施促使教风与学风好转。
充分发挥二级督导的作用,加强教学各关键环节的管理,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同时严把考试关。
12.加强研究生教育的质量管理,重点抓好研究生课堂教学活动的质量监控,继续推进以课程内容建设、教学队伍建设和教材建设为主的课程体系建设;
以申报全国“优博”论文为动力,促进博士学位论文质量提升;加强学位论文评价与评审的过程管理,促进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能力提高和学位论文质量的改善。
13.推进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创新,制订应用型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方案,加强实践培养环节,探索学位论文标准,建设校企合作的培养基地,建立校企合作培养研究生的机制。
14.开展全校范围内不同形式的教学研究和研讨活动,发挥已有教学成果的示范作用;
做好各级各类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立项工作,组织好各级教学成果奖的评审工作。
二、建设高水平科研平台,推动学术升级,加快科研成果推广,全面提升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水平
1.召开学校科研及学科工作会议。
调整完善科研政策和管理机制,讨论制定学校“十二五”科研规划分年度实施计划和保障措施。
2.提升基础科学研究水平,广泛发动全校教师申报各类计划项目,力争20__年实现计划项目经费突破3500万元,国家基金申报项目数达到200项,获准项目达到35项。
继续投资设立校青年科研基金项目,提高青年教师的科研参与度。
3.加强院校合作,扩大“863”、“973”等计划项目的参与度,主动介入国家知识创新体系的建设和国家重大专项计划。
4.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扩大教师参与技术开发的广度和深度,提高为地方经济建设和行业发展的贡献度,力争实现各类技术开发项目进款额达到5000万元。
5.调整完善相关政策,鼓励教师和研究生及时总科学研究成果,力争201_年我校被SCI和EI收录的论文数量分别达到130篇和260篇;
加强科研项目鉴定和验收的组织工作,力争获省级科学技术奖20项;继续引导和规范专利申报和管理工作,申报专利150项。
6.整顿原有科研机构,重新组建专门研究机构,以机构为依托,加强科研团队建设和专业科研队伍建设。
7.认真做好省部共建“电介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的建设工作;
做好“黑龙江省高效切削及_技术工程实验室”、“黑龙江省大型电机电气及传热技术工程中心”和教育厅“电机及其控制实验室”等新增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工作;继续做好新增省(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的组织申报工作。
8.加快校企共建科研平台的建设速度,在充分论证,合理配置的基础上,完成20个校企共建工程研发中心的组建工作。
9.优化国家家大学科技园内外部环境,吸引更多优秀企业入驻;
完善技术转移中心服务平台,投资共建工程研发中心,重点推进技术交易中心建设,开展以成果转化为核心的咨询服务;创建科技园人力资源交流中心和科技园人才招聘市场;在继续做好现有外延服务基础上探索新的外延领域。努力实现科技园争取政府各类项目资助资金600~700万元;组建经营性公司实现创收300~400万元;计划投资项目或企业3~5个,单个项目或企业投资额度10~50万元;推进共建2~3个专业孵化器计划。
三、实施学科分层规划与建设,优化学科布局和构,努力实现学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1.充分发挥院士学术领军作用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的支撑作用,保障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经费投资项目的顺利实施,切实加强重点学科建设;
根据《关于加强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对国家重点学科建设进行校内中期评估。
2.落实高水平大学建设经费,加大四大省级特色优势学科(电气、机械、材料、管理)建设力度,迎接黑龙江省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专项资金绩效评价;
扎实推进我校特色优势学科建设项目及创新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项目建设,组织好中期目标检查。
3.积极组织申报“十二五”省级重点学科,以目标为导向开展建设工作,尤其对信息类学科实施重点建设计划;
以学术升级为基础,在一级学科硕士点单位重点实施学科建设规划。
4.根据新版《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及我校学科构调整情况,组织遴选校级学科带头人和后备带头人。
5.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积极进行学科构和人才培养构调整,合理设置我校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二级学科和硕士专业学位招生专业。
6.建立博士后激励机制,加大招收非定向博士后的工作力度,为选拔优秀师资创造条件;
加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管理工作,提高学术成果的产出率。
7.建设学科经费动态管理机制,按照学校《重点学科建设及经费管理办法》,对重点学科建设情况进行考核,以此为依据调整确定学科年度拨款计划。
四、分类强化教师学术能力,注重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建立多样化评价体系,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
1.加强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注重学术领军人物作用的切实发挥;
启动双聘院士引进工作和优秀学科带头人、学院院长等高端人才引进工作;做好龙江学者特聘教授的选拔、培养及续聘工作;加强优秀学科带头人的考核管理工作;完成第二批青年拔尖创新人才二次遴选工作。
2.启动重点优秀青年学术骨干目标培养工作,选定目标,特殊培养;
分类强化教师学术能力,开展教师(团队)学术方向评价,推进教师(团队)学术转型;启动教师多样化培养培训计划的制订工作。
3.制定并实施包括出国进修、引进智力、参加学术会议和学者互访在内的优势特色学科国际学术交流规划;
落实好国家资助骨干教师出国(境)进修计划;大力推进《校派骨干教师出国境研修实施办法》的实施。
4.有计划派出教师到国内高水平大学或学科短期进修,提高教师教授学生完整知识构的能力;
鼓励教师到企业研修,增强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到学校授课或担任研究生及青年教师兼职导师,加速建设校企交流平台。
5.在积极准备全省统一实施的教师岗位聘任的同时,探索实施校内首席教授、责任教授等学术骨干岗位责任制;
执行并进一步完善新出台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标准》。
6.完善教师评价体系和考核制度,制定多元化评价标准,在继续做好骨干教师年度基本工作量考核公示工作的基础上推动教师全员考核工作的开展。
7.加大补充新教师的力度,在坚持学历、学缘和学术标准的前提下,兼顾专职科学研究队伍建设的实际需要,加快师资队伍建设。
五、以重点科研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和大学科技园等平台为依托,积极推进开放办学
1.继续加强与国外大学及科研机构的交流,办好中白联合研究生学院并向全省及全国辐射教育资源;
与加拿大开普雷诺大学在工商管理专业和动画专业继续合作,争取恢复招生;保证我校与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国立技术大学及英国伦敦城市大学合作项目的继续实施,尝试单独组班出国留学,提升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教育质量的新途径;寻求增加2~3所高水平境外合作院校。
2.建立以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为导向的友好学校交流机制,增加国际交流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拟邀请8所大学和科研机构来校交流,派出8个团组出国(境)访问。
3.加强对外汉语教育,拓宽留学生生源渠道,努力扩大留学生数量,提升留学生培养层次;
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短期语言、文化培训项目;深入研究境外建立孔子学院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4.注重亚太地区区域性合作,向独联体国家寻求关键技术,长期友好合作实现共赢;
与韩国、日本等邻近发达国家工业界开展基础工业技术创新研究合作;面向新兴经济体,探索实现自主创新技术向外转移的新途径;努力办好东北亚工科高校“第六届国际战略技术论坛(IFOST)”,以此提高我校在亚太地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5.制定荣成学院中长期发展规划,深化办学模式改革,以提高应用型本科和专科教育质量、强化学生培养特色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稳步推进荣成学院的建设与发展;
积极争取教育部、山东省的多方面支持;全力做好学院第一届专科学生的就业工作。
6.稳定继续教育规模,增加合作办学单位2~3个,有效利用学校教育资源,借助现代远程网络教育等手段,提高继续教育的覆盖面和质量。
六、突出重点,深化改革,规范管理,全面提高学校内部管理水平
1.积极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完成岗位设置工作,适时启动岗位分级和设岗,做好全员聘任前期准备工作;
科学定编,合理配置机关工作人员,压缩学校行政人员编制;继续清理在编不在岗和在岗不履行职责人员。
2.推进分配制度改革,制订实施绩效工资方案,优化现行的校内津贴分配制度,教师津贴要切实与教学和科研及其奖励直接挂钩。
3.加强工勤队伍、尤其是特殊工种工勤队伍建设;
认真做好工勤人员技术等级(职务)岗位设置以及技术等级(职务)鉴定、聘用和管理工作;继续做好年度后勤工勤人员岗位设置、编制核定以及务工人员全年工资经费核算工作。
4.探索与现代大学管理体制相适应的“教授治学”有效途径,建立健全系一级教授委员会;
选择1~2个学院作为试点,探索建立学院一级董事会。
5.进一步明晰强化节约办职能,加大对后勤集团、明德物物业等服务与保障部门工作的监督力度;
加强对学校经营性收费的督缴工作;实现大修项目、耗材采购等重点节约领域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以节水、节电、节煤为节能重点,杜绝任何形式的跑冒滴漏,尽努力降低办学成本;做好校内供热情况普查工作,据此制定管网改造方案,适时进行改造;加强公务车管理,各单位公务车统一加油设定油量上限,将节油工作落到实处;利用好国家和地方在节能减排政策,争取专项节约资金,增加技术节约项目。
6.继续推进多元参与的后勤管理服务模式改革,上半年开展校外专业物业公司进校服务全方位评价活动,总经验、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后勤集团要继续坚持并不断完善“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工资能升能降”的后勤人事管理模式,加强队伍建设,大力开展练兵比武活动,提高后勤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7.完善国有资产的分类管理,切实加强公用房及设备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
整合学校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全面完成校园地下管网系统勘测。
8.切实加强教室管理,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哈尔滨理工大学教室管理办法(试行)》,开展“爱我家园爱我理工”系列文明教育活动,加强学生道德教育,成立“学生教室巡查小组”,配合相应管理条例,实现学生学习环境的彻底改善。
9.完善大型仪器设备使用管理考核办法,加强对大型仪器设备的考核和管理;
做好对已加入省科技创新创业共享服务平台的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提高我校科学仪器服务社会的能力。
10.建立并完善实验室三级管理体制,在2~3个学院进行实验室三级管理试点工作;
推进实验室对外开放,增强为教师科学研究和学生创新训练提供支撑的能力。
11.认真做好财务预、决算工作,本着“保重点、保运转,重民生”的原则,合理压缩办公性经费,确保现有经费真正发挥效益;
加大财务预、决算制度的执行力度,严格财务审批手续,预算外资金和大额资金的支付必须执行会议审批、报告制度,预算外资金项目原则上不再支付;大额资金使用情况每半年报告一次,荣成学院资金使用情况每季度报告一次。
12.不断改进招标工作,修改完善学校政府采购管理办法;
按期完成南区运动场沥青铺设、草坪、塑胶工程的项目招标,4月前完成省部共建高校专项资金1450万元的采购计划上报工作;加强招标采购档案资料保管工作。
13.认真落实教育厅关于高校基本建设工作有关要求,进一步加强在建项目的管理和竣工项目的验收工作;
科学规划各校区基本建设项目,依据资金情况分步实施。
14.提高学校资源使用效益,开拓思路做好创收工作。
拓宽渠道,吸收民间资本参与学校办学;做好理工大厦、体育馆的管理及经营工作;盘活农场资源,改进校医院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努力实现创收。
15.树立精品意识,打造特色品牌,进一步加强编辑出版管理工作。
创新工作思路,打造高素质队伍,全面提升“四刊一报”质量。
大学人事工作计划表范文一、指导思想:
学校人事档案工作是学校的一项基本职能,它是学校工作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学校各项活动、管理工作的真实反映和重要的果,是体现一个学校办学成果的重要依据。学校的人事工作关系到学校的荣誉、发展,关系到全校教师的切身利益,是学校正常有序开展工作的坚强后盾。
为进一步规范学校档案、人事工作管理,体现学校档案、人事工作的重要地位,使我校的档案、人事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特制定如下工作计划。
二、具体工作:
(一)完善管理制度,规范管理程序。
1、加强和完善档案管理工作,及时完成资料分类归档,完善档案查看制度。
实行档案资料工作集中统一管理。
2、协助学校领导完善用人制度工作。
根据新劳动合同法的相关精神,本学期继续协助校领导完成全校教工和临时用工人员的聘用合同签订工作及职称评聘工作,建立并完善考评制度,正确进行绩效考核和人才评价,做到科学、公正,公平。合区教育局人事科传达的会议内容学习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政策与当前的考核操作技能方法,做好年末每位教师的年终考核。
(二)人事管理制度化、规范化。
随着教育事业日新月异的变化,人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的人事工作要求工作人员工作做得细、做得实。由于教师的调进调出等教师的流动以及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更要求人事干部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从学校的整体利益出发,做好学校的各项人事工作。人事干部要为学校、教师的人事问题根据学校的整体规划按原则,照规定办事,使学校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三)常规工作:
1、工资福利工作:抓好正常化管理,做好晋级增资、转正定级、退休审批等工作。
2、报表统计工作:做好每月工资报表,各项人事统计报表,年终报表的上交工作。
做好核定每月绩效工资,年终工资总额、四金解缴基数的工作。
3、职称评定工作:把握其工作的政策性,严格执行上级的文件规定,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4、其他管理工作:做好教职工的聘用合同签订等工作。
做好流动人员关系及四金、医保的转移,
5、上级布置工作: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局人事科布置的各项人事工作。
6、档案整理工作:及时按质做好学校文书档案的归档工作,协助学校的各项常规检查。
7、其他事务工作:按时做好支部、行政布置的各项工作。
做好法人变更工作。
(四)每月重点工作:
九月份:(1)各项人事统计报表的审核、填写;
(2)法人变更;
(3)社保、公积金变更事宜;
(4)中级职称评审
(5)转正定级审核
十月份:(1)完成学校教师基本信息的登记和录入;
(2)完成教师聘用合同的签订;
十一月份:(1)拟定、细化教师考核条例和细则
(2)学期中期自查,完成相关档案的归档工作。
十二月份:(1)做好年度考核工作
(2)做好申报中、高级职称的教师材料清退工作。
一月份:做好各类资料的归档工作。(含人事、文书等所有档案)
大学人事工作计划表范文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总体工作部署为指针,以教育教学工作为中心,以“运转有序、协调有力、督促有效、服务到位”为目标,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服务宗旨,发挥协调作用,抓好内部建设,
努力提高素质,在全校教职工的支持和配合下,有目的、有条理、高效益地开展工作,为学校提质量、创成绩而服务。
二、常规工作
1、及时收发书面和教育网上文件、通知,并交校长审阅,根据校长的审阅意见,转达给分管校长及相关处室办理或通知相关教师。
并作好档案的归档和整理工作。各部门所属的档案,按长、中、短期分类,永久性档案、长期性档案于期末交办公室分类归档。
2、做好文件的上传下达工作。
在主管领导指导和帮助下,明确任务,各负其责,做好文件的接受、传送、催办及文件管理工作,信息采集、上报、保密和档案管理工作。对来文的阅批、领导批示的督办、重要文件的核稿、接听电话、打印文件、会议记录、会议召集等日常工作,做到严谨有序,不出差错。各项文件材料,力求及时、准确,优质、高效。
3、提前做好开学和学期结束前的工作安排,根据学校部署及时起草学校工作计划(总结)和校历。
4、及时向区教育局和其他上级部门上报学校相关的工作材料。
5、及时出好会议通知、学校工作安排通知、节假日放假安排通知等事宜。
6、做好学校会议的筹备工作、记录工作。
7、继续做好各种迎检和接待工作。
8、做好相关的年报和各类信息统计工作。
9、做好校长及副校长安排的临时指令性工作。
三、主要工作
1、进一步做好各部门、各年级的统筹协调工作。
争取主动、积极配合、充分协调是行政人事部的主要工作目标。搞好综合协调,确保学校政令畅通。及时传达贯彻学校决策,加强督办检查,促进学校各项决策的落实。认真、科学地搞好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工作,避免互相扯皮、推委,出现工作空档,确保学校以教学为中心,各方面通力合作,默契配合。坚持重大问题报告制度;做各部门之间沟通的桥梁,不贪功、不诿过、不拆台、不越位、顾大局、识大体,维护好学校班子的团结,提高工作效率。
2、做好学校文函档案管理工作。
根据档案管理要求,完善档案管理制度,规范档案管理工作,注意收集整理体现学校办学水平的教学教研材料并归档,使档案管理更科学、规范,作好档案利用工作,更好地为教育教学及各项工作服务。
3、做好校务公开工作。
认真做好校务公开工作,增加公平、公正和公开的透明度,对职称晋级、年度考核等各项重大事宜,在全校教职工中及时做到公开。
4、创建有特色的校园文化。
优化育人环境,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加强学校网页、阅报栏、宣传栏等文化载体建设。继续做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巩固并发展文明创建成果。协助校长搞好学校外事工作。5、按时完成人事统计及有关报表工作。收集整理学校办学的基本数据,编制学校的基本情况表,向学校有关部门提供数据查询和信息咨询服务。
6、协助学校做好安全稳定工作。
督促值班人员按时到岗并做好安全记录;
认真排查不稳定因素,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7、树立服务意识,公正公平地做好各项人事工作,配合校长做好教职工绩效考核、继续教育、日常考核、教职工工资增加、职评等工作。
四、需强化的工作
1、调整网站版面,移除润扬中学栏目。
依照学校规划调整,在学校网站首页及分页上移除润扬中学(含高中、初中)栏目的显示,原栏目数据转入后台隐藏保存。
2、增加与学科教学相关的网站连接
拟在网站醒目处增加扬州教考研、市(区)名师工作室等网站的链接,突出对教育教学的支撑。
3、继续做好网站专栏建设工作
在认真做好已有专栏的基础上,积极配合学校行政管理和教育教学部门,围绕教育教学热点,继续开辟新的网站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