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函电实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2 10:37: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外贸函电实训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外贸函电》课程是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以及其他涉外专业的核心业务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使用英文商务信函、电子邮件和传真在进出口业务当中针对各交易环节与外商进行交流和沟通的能力。本课程要求学习者熟练掌握国际贸易实务知识与扎实的英语功底,旨在为外贸企业培养能够胜任外销员、跟单员等岗位职责的外贸从业人员。尤其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其对实践能力的要求更高。因此,在教学中应将其区别于一般的英语写作课程。笔者在多年本课程的教学中,总结了若干教学经验,现概括为“三阶段渐进式” 教学模式,与同行交流和探讨。任课教师可根据开课院校和专业的具体情况,根据教学条件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教学阶段。
一、第一阶段:立足课堂教学,保证教学质量
1、合理开设和安排先行课程,为函电的教与学打下基础
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英语课程,外贸函电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熟悉外贸业务中术语的含义及其在写作中的运用,熟练掌握外贸交易过程中往来函电的基本写作技巧,并且能够根据不同的商务情境或交易环节,使用恰当的信函,和交易方进行磋商和沟通。对于函电的使用者来说,首先应该通过《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学习,熟练掌握外贸业务知识,熟悉进出口业务的流程以及在各环节中涉及的关于商品、贸易术语、支付方式、保险、包装以及装运等知识。因此,作为一门必修的先行课程,《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应该早于《外贸函电》课程,提前一学期开设。否则,会影响教师的教学进度,增加学生的学习难度,甚至严重影响教学效果。此外,扎实的英语基础和良好的语言应用能力也是学好函电课的必要条件之一。综上,合理的课程设置方式为在第一学年全年开设综合英语或职业英语课程,第一学年第二学期开设《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第二学年第一学期开设《外贸函电》课程。
2、加强教师队伍的培养,积极引进具有外贸企业从业经验的人员担任教师
由于课程的特殊性,外贸函电课程对执教者也有着较高的要求。同时具备外贸知识和英语功底的教师才能担任本课程的教学。因此,最好是从具有国际贸易等相关专业教育背景的教师中选择英语基础好的来担任本课程的教学,并且通过选派教师去外贸企业学习和实践的方式加强对任课教师的培养。此外,如果有条件,还可以积极引进具有外贸企业从业经验的人员担任教师,并且对其进行一定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的培训,使之能更出色地进行教学。
3、根据授课专业及学时的不同,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合理分配学时
以武汉外语外事职业学院涉外经济学部为例,本学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以及国际商务专业均开设了外贸函电课程。其中,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46学时,包含理论学时34,实训学时12;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以及国际商务专业为36学时,其中理论学时26,实训学时10。可见,无论是哪个专业,课时都比较紧张。因此,针对专业要求不同,应本着“适度够用”的原则,结合外贸企业实践要求,选择最核心的教学内容,合理分配好学时。具体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参见表1。
4、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英语基础,把握好教学难度
外贸函电对学生的英语水平要求较高,但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薄弱,部分学生甚至连基本的句法、时态都没有掌握,因此,在函电的阅读、翻译和写作中感觉到困难较大。针对这一现状,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把握好教学难度,选择难度适中的样函进行讲解,避免因教学内容过难给学生带来负面情绪。同时,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的点滴进步积极给予肯定和鼓励,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间的竞争互学意识。
5、以“由词到句再到文”的方式,布置课后练习,并以集体批改的方式进行讲评
在函电的教学中还要做到讲练结合。以“由词到句再到文”的方式,在每次课后有针对性地布置作业。对于重点词汇和短语,可选择单选题、选词填空题、术语翻译题等题型进行练习;对于实用句型,可通过英汉互译题加以训练。而对于函电的写作,可提供案例或商务背景材料,分组进行训练。并且通过抽查个别学生在黑板上板书或者制作PPT在课堂上演示的方式,集体批改和讲评。这样能够更真实地接触到学生所犯的典型性错误,集思广益,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学习效率。
二、第二阶段: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
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利用校内实验实训中心,引入实训环节。有条件的院校可以购买外贸函电实训软件进行教学。如若没有,则可以通过实训教材、互联网或者校外合作企业获取真实的进出口业务案例和素材进行教学。
在教学形式上,可以采用分组的方式,让学生模拟真实的外贸情境,设立进出口企业,以外销员或外贸跟单员的身份,通过函电的写作实现交易的准备、交易的磋商、合同的履行以及合同的善后四个阶段。
在实训内容的编排上,根据学时选择不同支付方式和贸易术语相搭配的案例。以12个实训学时为例,可选择T/T+FOB方式以及L/C+CIF方式的出口案例各一个。每个案例安排4到5个学时让学生上机完成,再安排1到2个学时供教师讲评和总结。在要求上做到由易到难,第一案例可提供业务流程当中涉及的全部英文函电,并且在函电当中将重点词汇和短语或表达方法留空,要求学生先根据中文提示将信函补充完整,再翻译成中文。第二个案例可提供业务中的部分英文函电,并提供一定的背景资料,要求学生写出相应的信函或回函。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既读得懂,又写得出。此外,如果学时充足的话,还可以增加进口案例,将CFR、D/P或D/A结合起来进行训练。
在实训任务完成后,可要求学生按小组将函电等制作成PPT。教师可选择完成情况好的小组进行展示,总结其成功之处。同时,选择问题较多的小组,集体纠错,集体修改。通过这种方式,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互助互学的习惯。
三、第三阶段:拓展校外实践,加强工学结合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我们和世界各国经济文化交往的不断深入,国际贸易相关的技能将逐步成为企业需要的较为常规的业务技能。对于企业来说,国际贸易业务能力和操作技能需要在实际工作中逐步培养,这往往意味着较大的业务风险和时间成本。因此,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的毕业生在就业时有着较大的优势。因此,在校内学习之余,教师还应结合学校的实际条件,从以下三方面入手,开展课外实践活动。
1、鼓励学生积极报考与外贸行业相关的各类职业资格证书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国家劳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劳动就业制度的一项重要组成内容。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校期间接受职业资格能力方面的学习或培训,取得与本专业相关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实现与企业要求无缝接轨,并大大缩短就业上岗后的适应期。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商务英语专业以及其他涉外相关专业的学生而言,可以考的职业资格证有外销员、单证员、报关员、报检员、货代员等。而这些职业资格证的考试中,均包含了关于外贸函电的考题。因此,学习外贸函电这门课程,一方面便于考证;另一方面,通过考证,又进一步巩固了本课程的学习内容,提高了学习效果。
2、组织学生参加校外各类外贸从业技能大赛
对于学校来说,实践是国际贸易相关专业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需要通过实践,使学生熟悉国际贸易实务的具体操作流程,增强感性认识,并可从中进一步了解、巩固与深化已经学过的理论和方法,而参加外贸从业能力竞赛就是很好的一个实践方式。以武汉外语外事职业学院涉外经济学部为例,本学部就曾多次选派学生组成团队,在指导老师的带队下,参加由中国贸易学会主办的全国大学生外贸从业能力大赛(简称POCIB大赛),并且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获奖学生也取得了相关的证书。通过这种形式,增加了学校的知名度,实现了教学相长,也为学生日后就业增添了优势。
3、加强工学结合,设立校外实训基地,选派优秀学生去企业实践
开课院校可结合实际情况,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平台。一方面,可以聘请外贸企业的专家来学校办讲座,传授切身的实践经验。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联系外贸企业,设立校外实训基地,并选派在外贸函电课程以及其他专业技能课程中学习优异的学生到企业学习和实践,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此外,学工部门也可做好毕业生的追踪工作,掌握毕业生的就业信息。对于工作出色的优秀毕业生,也可以请他们回母校给学弟妹们谈谈从业经验和感想。同龄人之间的交流也许更有说服力,更能起到激励作用。
【参考文献】
[1] 高兰:理实一体化体系下的高职外贸函电课程设计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5).
[2] 李湲:论高职外贸函电课程课内实践教学中的三级跳[J].职校论坛,2011(33).
[3] 欧阳赛楠:高职《外贸函电》一体化教学模式浅析[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3).
篇2
作者:梁淑君 单位:广州现代信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学生了解外贸信函的常用格式和组成部分,通晓各个交易环节的常用专业术语、句型和惯用表达法,掌握各类信函的结构特点和行文特点,掌握外贸函电的语言规范性,能够熟练撰写交易各环节的函电,在不同的交易环节通过函电实现相应的业务目的,从而为从事与外贸相关的工作打下基础。抛锚式教学模式这里的“抛锚”,指的是教师把真实的问题或事例作为锚,引导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并理解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抛锚式也称为情境式教学,要求教师为学生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以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在真实环境中,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在外贸英语函电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图解的形式来讲授各个外贸流程,使内容更直观,学生更易理解和掌握。现在的进出口业务交往中,通讯大都通过电子邮件和传真进行。
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先进的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作为认知工具,改变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现象。采用大量真实的函电素材演示,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进行业务角色扮演。学生根据任务分组协作,共同构建问题的意义。教师可以把学生两人分为一组,分别扮演卖方和买方,让学生在协作中真切感受到外贸磋商的全过程,并建构认知图式。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促进者,发挥启发、引导的作用。而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下校正自己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运用外贸模拟软件为平台,为学生设置形象、直观的工作情境。比如使用VTOLW(VirtualTradeOnlineWriting:虚拟贸易在线写作)软件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在外贸业务流程有效地激发联想,在各个环节中动手进行函电写作。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从模拟中获得体会和感悟,达到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目的。安排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到外贸进出口企业实习,实际操作外贸业务往来的函电,为学习提供社会文化背景支持。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到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完成并深化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情境式教学使每位学生都参与到实践中来。教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点评,并作相应的引导和总结。学生通过具体的操作,在教师的帮助下深化了认识,把外贸知识转化为外贸技能,促进意义建构的完成。随机进入教学模式对同一内容的学习要在不同时间以不同方式多次进行,每次的情境都是从不同角度表现学习主题,以使学生对概念知识获得新的理解,建构学习内容的意义。在外贸英语函电的教学中,教师可设计一些关于常用的固定表达法和专业术语的强化练习,提高重点内容的复现率,加深学生对相关内容的认识。
在练习中提供一些进出口业务过程中的常见错误例子,引导学生发现错误、更正错误,促进学生思维,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建构知识意义适当增加模拟实训,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应用所学的内容,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实际操作能力。外贸英语函电的校内实训以不同的行业为模块,丰富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熟悉将来就业可能从事的工作领域,引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例如,以汽车配件的出口业务为导向,贯通整个外贸函电实训过程。讲解目前广东地区汽车配件出口主要种类,以及出口面向的主要国家和地区,使学生对汽车配件这一具体的行业的出口业务流程有一定的了解。类似的,教师还可以依据当地市场的需求为导向,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设计更多的函电实训模块,比如餐具、玩具、服装等。通过对进出口业务各个环节的函电操作实践,启发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结构中的经验去理解、去同化、去建构新知识。以行业带动项目,强调高职高专课程的职业功能性。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大幅度提高,加强对未来职业的适应能力,而且可以检验是否真正掌握了各环节的知识点,是否达到意义建构的要求。
篇3
有数据表明,全球有超过100个的国家都在使用或者是在模仿BTEC教学模式。该课程是在1998年流入中国,相关部门起先将试点放在了中等职业学校,在经过小范围试点后,才逐渐应用到一些高等职业院校。我国外贸函电教学的改革离不开该课程的应用和实践。在外贸函电教学过程中植入BTEC课程,有利于实用型人才的培育,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使教学效率及质量大幅上升。
1 BTEC教学模式的内涵与特征
BTEC课程起源于英国,是由商业和技术教育委员会日丁卿研发而成的。该课程项目具有一定的职业教育性质,主要应用于职业教育与培养专业人才。不仅如此,该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通用能力方面也颇具优势。下面几点是BTEC教学模式的主要优势。
首先,就教学内容而言,BTEC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存在很大的差异。在传统教学中,教科书是主要的教学内容,只有少量的参考书籍,更甚至有部分高校的教学内容全部出自一本教科书。而且,教科书中的理论知识与练习题是学生主要的学习内容。而BTEC教学模式涉及到多个学科及领域,这种跨越学科、领域的教学内容综合性很强,这也是BTEC教学模式所着重强调的。所以,BTEC教学模式倡导所是不能单单依靠教科书,作为教师应该准备一些丰富的教学阅读资料与参考书籍,供学生参考、阅读。而作为学生应通过教师的引导,独自搜罗可用的资料,进行整理并加以利用。通过这种多渠道、多方法搜集到的资料,让学生获得的知识全面性、综合性更强。
其次,就教学活动主体而言,BTEC教学模式更具变化性。在传统的课堂上,主要是教师滔滔不绝的讲解,学生负责听讲与学习。虽然,教育体制的改革有效改善了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但总体来讲,教师讲解的时间在课堂上占比较大,课堂还是主要掌握在教师的手中。而BTEC教学模式提倡让学生成为课堂的掌控者,一切教学全部围绕学生展开,而教师只负责从旁辅助和引导。BTEC教学模式核心内容与主体乃是学生本身,而其更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发掘学生的潜力,以及学生今后全面的发展。BTEC教学模式是将学生间的合作学习与研讨交流贯穿于整个课堂之上。BTEC的教学理念认为学习不单是一个认知与教师灌输的过程,更应当注重真实体验,通过某种情境去体验一种真实情境的过程。通过真实体验让学生逐渐增加对社会、企业的认知能力,从中获取丰富的知识,促使自身能力不断的提高。
最后,就考核方式而言,BTEC教学模式有很大的不同。在传统教学中,考核方式基本采用终极考试成绩与日常学习、练习等方面而决定。但BTEC教学模式在开展考核评估的终极目标乃是对学生独立自主、动手处理实际问题等能力的一种考核,从一个学生的课业完成的全过程,直接反馈出该学生的专业水平、通用能力,然后对此进行评估。BTEC教学模式的考核不以考试结果为重,而将整个重心放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BTEC考核方式有很多种,如调查报告、策划方案、案例研究等。BTEC考核方式因为将关注的目光放在学习过程中的课业完成情况,所以关注点比较全面,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与提高。
2 外贸函电教学中现存问题简述
2.1 教材偏重理论,实际信函缺失
我国当下关于外贸函电方面的教科书,虽然数量较多,但其中内容几乎都是外贸的主要流程,如,一些外贸常识、样例分析或习题之类的内容。因此,外贸函电的教材因几乎没有实际性的内容,如,外贸在实际交往中的信函,导致编制的教材在语言、形式等方面较为准确,但其内容或多或少的存在实效性不足、与现实不符等问题。
2.2 教师的两种专业调和能力不足
作为《外贸英语函电》课程,其本身的特质与语言特点对教师提出了两种要求,其一,要拥有普通英语写作的教学能力,其二,拥有熟练掌握外贸业务的能力。但就目前而言,具备这两者能力的教师为数不多。所以就导致了外贸英语函电写作教学中,出现了非常尴尬的一幕,部分具备国贸专业的教师,在教学中将重心放在教授外贸知识上面,从而将外贸函电写作教授成国际贸易实务课。但部分具备英语专业的教师则主要按照教授英语语言基础课的方式,逐一的将教授的信函进行翻译、讲解,从而将外贸英语函电教授成了英语精读课。
2.3 受各方面的影响,学生的积极性不高
教师在教授外贸函电的过程中,常常因教学方式或教学内容设定的不合理,而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低落,在这样的一种学习状态下,学生的学习效果大受影响,从而使教学质量无法确保。单就外贸函电课程而言,它是一门综合性、专业性强的学科。它涉及了英语信函写作以及外贸业务知识两种专业,在教学中需要设计一个外贸情境,从而进行信函写作。众所周知,英语写作不是一成而就的事,需要一个长久、缓慢的学习过程,才能逐渐的提高写作能力。并且,因外贸函电课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倘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一味的按照教材进行教授,不管学生能不能接受,只知道将全部的教材知识塞给学生,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但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实践能力、操作能力,同时学生对课程参与产出抵触心理,学习的积极性大受影响,进而影响学习效果。
3 BTE课程模式下外贸函电教学的改革
3.1 构建以岗位需求、职业特性为基础的课程标准
按着BETC课程模式带给我们的启迪想要使外贸函电课程的教学成效提高,第一要务是将规范的课程标准定制好。课程标准规范应当从就业岗位详细需求中获得,即根据此类需求为依据定制好考核标准,有针对性的择取教学方法和策略。学生的学习和就业目标确定好,就会有饱满的热情主动、踊跃的投入到学习当中去。
3.2 对外贸函电实训中应用的传统软件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大量院校外贸函电教学的邮件写作实训时使用STMTRADE型模拟仿真软件。本软件虽然可以给学生营造一个“商务环境”,不过由于其仅仅是模拟业务流程,学生进行信函质量评价的真实性不能确保。所以,在进行外贸函电教学的实训活动之前,必须要对企业以往的所有撰写、编辑与管理邮件等各个方面的职业需要进行详细的研究,在重置时应以此作为基础,使所策划的实训活动与现实接轨。
3.3 教学方法与手段应趋向多样化
就外贸函电专业而言,课程较为特别,该专业与英语之间有密切的联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只采用一种教学方法,应当灵活的应用替换法、总结法等各种方法,将其整合在一起加以利用,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如,教师在讲课时,在教授经常用到的词组时,应当使用归纳法,该方法可以将与该词意思相近的一些别的词组归纳到一起,进行区别学习。这样的学习方法可以让学生学习一个词组的同时,学习到多个同义词。当学习下一个词组时,又可以掌握多个词组,以此类推、周而复始,学生所学到的词组就会越来越多,自热而然的掌握丰富的词汇,当词汇量充足时,学生再进行写作,就会有大量的词汇涌现,写作能力大大提高。
3.4 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与通用能力
在外贸函电专业中的信函交流属于社交的一种。在进行信函交流时,学生不但要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与良好的语言能力,同时更应当具有通用能力,即随机应变的处事能力、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出色处理问题的能力、管理能力以及提高自我的能力等等。所以,BTEC教学模式最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要求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应重视学生各个方面的通用能力的培养,从而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3.5 成绩考核应当重视学习过程
在以往教学中进行考核评估时,对结果较为重视,而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往往忽略不计。在进行考核评定时,常常以最后的考试成绩来盖棺论定,或加以日常的作业练习情况进行辅助。但BTEC教学模式的应用,在考核时更加注重学生日常的表现与学习情况,更加全面的对学生的能力进行综合的评定。该模式是以学生学习时的学习质量、学习水平、学习果效为考核目标,最注重的不是学生的最终成绩,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研究以及处理能力的综合能力,因这些能力直接关乎到学生智能的开发。
3.6 强化教师团队建设,完善教材
想要提高教学效率,确保教学质量,需要有一支优秀的教师团队保驾护航。而外贸函电课程,对教师的专业要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不但要精通英语、语言积累丰厚,还要掌握专业的外贸知识。所以,各大高校应当对外贸函电课程的教学老师加强培训,提高教师的外贸知识与实践技能。在教材方面也应进一步加以完善,编著教材时,应根据时代的变化、不同国家的特点、语言的不同进行编制,还应与外贸的现实工作接轨,以此确保学生学到的知识更加与这个社会相符,与现今的企业相符。
篇4
【关键词】外贸函电写作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4-0044-02
一、外贸员常犯错误类型
除了在语言和语用方面,需改进后运用到教学方面的还表现在:
1.主题不明确
外贸员在开发客户时应思考一个明确的主题,用言简意骇的内容,吸引潜在客人。
2.称呼不对应
询盘或者是后续跟进,客户用称呼dear,外贸员回复也应是dear。如美国客户喜欢直呼名字May或Tom,那么我们也应对应回复名字。
3.主动语态过多
如“我会寄目录给你”,国内外贸员用“I’ll send you the catalog”来表达语法没有错误,但研究英语国家客户的信函后发现他们很少用We、I之类的人称,而用被动语态“Catalog will be sent to you”。
4.无帮助的话过多
在开发信中介绍产品优势就可以了,如果再加“Do you want our products”这样让客户回答是或否的句子,对促进交易没有任何帮助。
5.报价无期限
汇率变化容易引起价格争议,教材用“subject to our final confirmation”而实际函电用“This offer is valid for ten days”表达更好。
6.标点符号滥用
英文信函里如果用中文标点可能在客户那显示方格或者乱码而引起客户的误会;国内外贸员还爱用感叹号,而分析大量英语母语国家客户的邮件和教材样信得出商务邮件中几乎不出现感叹号。
7.表达不够灵活
商务活动变幻无常,外贸员要根据具体的人和事用不同的语气和态度来灵活处理。用冷僻词或各种语法从句层出不穷的邮件写给非英语国家的客户就不合适,一直用正式表达又显得过于客套。例如教材里“Your great efforts have render it possible to promote the sales of our goods”和“We are in a position to offer tea from stock”这两句话如果分别用make代替render和can代替be a position to do会让非英语国家的客户更容易理解;真实的外贸函电有正式也有非正式的,而英语国家客户的回函都较口语化,但合同就一定要用专业用语。如“解释”用construe,不用explain;“立刻”用forthwith,不用at once;“赔偿”用indemnities,不用compensation;同时常需要用hereby或thereto这样的古体词。所以外贸员不仅要使用规范函电,还要读懂存在大量省略句或只有主干的不规范函电。
二、教学现状分析
1.师资力量薄弱
担任外贸函电写作的教师不仅要精通基础英语,还要熟悉国际贸易知识并拥有丰富的进出口业务实践经验。目前大多函电教师具有扎实的英语基础,但几乎没有相关外贸专业的背景,缺乏外贸实践经历,许多教师只能照本宣科进行传授;一般英语教师很难把外贸术语解释清楚,遇到难点就避开不谈,有的教师还会省略难度大但重要的信用证、合同等章节的讲解。
2.理论与实践脱钩
有的教师按翻译教材的方式教授,有的教师把一些实践环节如下订单、填写各种单据等当作理论课来上,并且全堂灌输没有互动实践,这样学生肯定掌握不好整个复杂的外贸业务流程,对这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也就不感兴趣。
3.教材内容滞后,样信不连贯,实用性不强。
目前大部分教材进行了再版,但内容仍然老套,有的不仅E-mail和B2B没有提及而且样信中客户和产品前后不连贯,比如询盘搪瓷的客户是A,但下电器订单的又是B,很明显是拼凑之作;有些教材虽然是新编,但大部分是缺乏外贸实践的英语教师编写的,对专业岗位技能要求不熟悉,导致实用性不强。比如教材上写开发信常见的一句话“From the internet,we get your company name.”其中From the internet就不实用,客户对这样的推销信会很反感;在没收到客户询盘时,最好用“We’re glad to hear you’re on the market for…”,这个句子让客户觉得以前在网络或展会上询过价更有利于进一步联系。随着企业对外贸员运用能力要求的提高,外贸函电写作课程改革刻不容缓。
三、建 议
第一,学校应该设计完善的师资力量选拔体系,确保组建一支具有深厚的贸易专业背景和丰富英语教学与企业经验的师资队伍;学校还应组织教师到其他高校学习交流,并邀请国内外专家来校讲学;鼓励授课教师利用假期参加实践,并对实践情况进行追踪考核。
第二,在外贸函电写作课中,建议内容安排和教学方法上按真实的外贸流程灵活多变地讲授,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教师可以根据新外贸员会先到工厂学习产品知识再做业务的经验运用直观教学,强调产品的重要性,介绍产品或图片让学生熟悉,增强外贸业务的真实感;教师应多使用实物教学法,向学生展示合同和信用证等真实材料,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实践教学除了采取课堂仿真模拟和校内外实训使课堂教学环境接近真实环境,教师还应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从案例中汲取经验,为今后就业打下基础。比如要用企业邮箱发信,开发信最好不用introduce,结尾最好不用look forward to这么急切的短语。
第三,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正式的商务函电已逐步向非正式化的现代商务函电衍变,外贸函电写作教材也应紧跟时代变化,从社会需求及外贸员能力要求出发,多采用外贸业务真实材料。为了保持函电的连贯,样信应选用同一客户购买一种产品从询盘到交易结束的整套往来的信件。编者除了介绍函电的格式和专业用语外,还应结合外贸业务的实际,通过大量案例和见闻来编写适合社会需求的教材内容,突出教学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四、总 结
在现代国际贸易过程中,各个环节都离不开商务函电写作。教师教学中既要对规范性部分严格要求,也要培养学生能写出言简意赅适应社会发展的外贸函电,尽量让学生用现代商务信函,避免使用过去的套话;还应注意加强对学生运用网络操作技术进行商务交流等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强调案例教学,注重从案例中学习国际贸易的具体运用,使学生边学边实践,为将来从事实际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胡祥骅.怎样把外贸业务信函写得简洁些[J].大学英语,1998(7)
篇5
一、商务函电教学现状
(一)教学模式
商务英语函电课程是商务英语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和必修课。多年来大多采用理论教学为主,实训课辅助的教学模式以及卷面考核为主、实训为辅的考试模式。
(二)教学方法
过去我们认为教师逐一的讲解课本信例,学生背诵一些模式化的句子就可以了,虽然这些非常必要,但是却产生了所学语言知识与实际生活脱节和学生贸易流程不熟悉弊端。
(三)师资条件
担任商务英语函电课程的教师大多数都是毕业于高等院校的英语专业,他们所具有的外贸知识多半是自学或是利用假期进行短期培训,很多外经贸知识只能从理论上掌握。
二、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按照高职院校学生培养模式和目标,英语函电课程是通过大量的技能训练把基础英语技能与外贸英语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不但具备撰写国际商务英语书信的能力,而且还具备填制合同、审核信用证、修改信用证的能力,以满足企业对于高素质技能性专门人才的要求。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完全满足社会对高职生的要求,因此我们应该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改革的初步设想就是进行英语函电业务流程导向的教学。
三、课程改革思路
(一)教学内容
1 以国家相关文件为指导,整合课程资源。高等职业院校要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突出职业能力培养。重点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2 以国际贸易流程为线索,重构课程结构。改革以后的课程教学内容以国际贸易流程为主线,根据公司业务的不同,将课程教学内容分为公司日常应用文书写作和公司间业务往来信函写作。
3 以企业真实业务为案例,优化教学内容。使用案例教学法,学生的学习不是通过死记硬背,而且是通过学习、研究大量的案例来掌握基本规律。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能够启迪学生的积极思维,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 以校企合作为切入点,深化教学改革。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规定,在本课程的教学改革中我们的具体做法应该是:一方面将企业专家能手请进课堂,为学生上课,用他们的实战经验现身说法,为学生提供指导、答疑解惑;另一方面让学生进入企业,将部分教学内容搬到企业去上,使学生不仅能够亲身体验和感受企业文化和氛围,更能将所学内容和今后的职业联系起来,使学生明白用人单位和市场对人才的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引导他们自觉地进行学习,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
(二)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1 项目化教学法。理论教学中,全程基于进出口之间的同一交易项目,依照业务进展流程,来拟定不同交易环节的案例和函电写作背景。教学中做到案例真实化,流程完整化,思路清晰化。明确项目任务掌握商务英语函电是拓展外经贸业务培训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项目,而熟练掌握各个业务环节的英语技能就是阶段项目任务。在每一个阶段项目任务确定后,教师首先实施并完成该项目,以便对项目全面进行了解,更好地指导学生。
2 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都是围绕着一个具体目标,在强烈的求知欲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又产生新的任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相对独立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业务流程导向教学法。业务流程导向教学的目标就是通过案例使学生熟悉外贸进出口业务的每个环节的往来信函、填制的各种单据,了解外贸业务的每个步骤直到完成这笔业务。
4 案例教学法。每一个具体案例都取材于真实的经营环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扮演更为积极主动的角色,投入事先安排好的一系列精巧设计的案例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尽早熟悉真实工作环境下的业务要求。
(三)自编教材
篇6
关键词:岗位要求 高职 国际贸易 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1.046
根据笔者从近三年南通市商务局与南通市人才市场联合举办的多场外贸企业人才专场招聘会了解到,许多外贸企业为缓解欧债危机对出口带来的不利影响,纷纷高薪吸引外贸人才,并加大对外贸人才的培养力度,从而以增强企业竞争力。这无疑对高职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是一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但外贸工作对从业人员有较高的综合技能要求,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毕业生进入企业后大部分不能立即胜任工作,他们所具备的知识技能与岗位要求差距较大。这就要求高等职业学校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职国际贸易毕业生具备外贸企业岗位要求的各项技能。
1 国际贸易岗位设置及要求
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包括中职、高职、本科毕业后主要面向的工作岗位主要有:外贸业务员、跟单员、货代员、报检员、报关员、单证员、核销员、外贸会计、涉外秘书、外贸经理助理等。笔者从人才市场了解到,招聘中高职毕业生的岗位主要是单证员、跟单员、业务员、货代员,其他岗位对应聘者知识能力、从业资格的要求较高。这些岗位的工作内容及对从业人员的能力要求,如表1所示。
表1 主要岗位工作内容及能力要求
从表1可看出,较高的英语水平、熟练使用办公软件、熟悉外贸业务流程、较强的沟通能力是毕业生从事这些岗位的基本要求。而根据用人单位反映,由于高职国际贸易毕业生的学历水平及技能水平相对较低,大部分人在上岗初期完成工作任务有较大难度。因此高职院校在培养国际贸易人才方面,应以岗位要求为标准,切实培养学生各项技能,以实现毕业生“零距离”上岗。
2 高职院校基于岗位要求培养国际贸易专业学生能力的建议
2.1 以岗位要求为依据,培养职业综合素质
第一,外贸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希望从业人员有较高的职业道德。高职院应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在教学计划中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等课程,辅以企业家讲座指引,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价值取向、严格的法律法规观念和良好的爱岗敬业精神。
第二,对外贸易工作流程性强,强调团队合作,相互沟通,包括与企业内部同事的沟通,与货运、保险、商检、海关等机构的沟通,与客户的沟通等。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培养国际贸易人才时必须注重沟通能力的培养,在开设商务沟通、商务谈判课程时可以邀请外贸业务员参与授课,传授贸易实务中的实用沟通技巧。
第三,外贸业务中函电的处理、单证的制作、与客户的交流都离不开国际通用语言――英语。英语能力的培养,一是要增加英语听力、口语的课时,最好邀请外籍教师任课;二是在专业课授课过程中进行双语教学,将英语作为教学的语言,逐步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第四,熟练的办公系统操作能力是外贸人员必备的基础技能。如熟悉OFFICE办公软件;使用电子邮件处理往来函电;熟练使用各种办公设备。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商务成为一种全新的商业运作模式出现在对外贸易中,学校应增设电子商务课程,让学生了解电子商务常见的处理方式和运作模式。
2.2 以技能培养为抓手,增强实践教学效果
高职教育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技能培养是高职教育的重点,也是高职教育与普通本专科的本质区别所在。因此,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对理论性知识只需作基本介绍,以“够用”为前提,加强实践环节,多方位培养学生实际技能。
第一,增加实践课时比重,加大实训资源投入。从外贸岗位对从业人员的要求看,高职院校应增加办公软件操作、英语听力口语训练、外贸英语函电、单证制作、货运实训、报关报检操作、外贸综合实训等实践课程的比例,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高职院校应加大对实训软、硬件的投入,购买与行业岗位要求最为贴近的软件并及时更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模拟操作环境。
第二,深化校企合作,拓宽合作渠道。校企合作是有效提升高职学生实践技能水平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应积极“请进来”,约请企业成功人士来校讲座,介绍行业最新动态、工作经验、创业经历等;聘请行业能手担任实训课程授课教师,指导学生技能操作,传递最新行业信息;邀请企业参与教学计划制定、课程改革、校本教材编著、实验实训室建设,参加课题申报、专业建设、精品课程制作。与此同时,高职院校也要主动“走出去”,鼓励专业教师利用假期赴合作企业交流学习、顶岗锻炼,吸取行业最新知识融入课堂教学,培养真正的“双师型”教师;联系企业为学生提供参观学习机会、提供顶岗实习岗位。
第三,鼓励学生考证,开展“课证融合”。高职教育培养的是一线技能型人才,应以行业标准作为人才培养标准的主要参考指标,以技能证书、从业资格证书作为培养的标准之一。上述国际贸易岗位从业人员应具备的资格证书有:国际商务单证员资格证书、外贸跟单员资格证书、外销员资格证书、国际货运从业人员资格证书。为帮助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顺利取得这些资格证书,学校应开展“课证融合”,在平时授课时即融入行业考证内容,强化技能教育,为学生顺利就业增加砝码。
2.3 以地方经济为依托,打造行业特色专业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以及国际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对既熟悉对外贸业务又有行业基本知识的复合型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高职院校可从企业的实际需求出发,结合当地的特色行业,在国际贸易人才培养中融入行业知识的介绍,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既为毕业生增强了就业竞争力,又服务了地方经济。以笔者所在的城市――南通为例,南通是全国知名的“纺织之乡”,纺织产品的出口约占南通出口总额的1/3,各类招聘会上,纺织企业对外贸人才的需求量也是最大的。因此,南通的高职院校可在培养国际贸易人才过程中,将纺织行业特色嵌入专业实践教学,将国际贸易专业知识融合到纺织外贸业务中。
参考文献:
[1]马向阳.从企业需求看高职外贸人才培养[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5).
[2]周惠娟.高职国际贸易专业校企合作建设的思考[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9).
篇7
[关键词]毕业实习 在校学习 无缝对接
实习的环节是高校毕业生从“学生”向“专业岗位人才”转变的不可或缺的环节,可以说,这是毕业生提高自身就业能力的中继站和加油站。对于人生初试职场的经历——毕业实习,每个大学生都有许多美好憧憬,又会觉得很迷惘,很没有方向,不知该何去何从。实习之后很多同学都会感觉到其中的辛酸,感慨毕业实习与在校学习的天壤之别,并能从中总结经验教训,收获颇丰。
一、毕业实习与在校学习无缝对接的概念及意义
毕业实习是学生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毕业前学生进行全面综合训练、掌握和应用理论知识、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是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以及进入社会参加工作前的必经阶段,实习经验也是对大学生专业学习的系统回顾和升华,对于将要走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是一次熟悉社会,了解社会的好机会,所以毕业实习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毕业实习与在校学习无缝对接就是要让毕业生将在学校所学的知识技能自然地得心应手地运用到实习工作中去,让学生不要感觉理论与实践差距太大,让他们充分地理解专业知识学习在实践中的利用;另一方面,让企业不要埋怨学生啥都不会,让用人单位高度评价大学生的能力。学校应按照企业需求,使专业开发、课程设置、技能教育与企业需求实现“零距离”对接,减少学校教学的盲目性。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只有在学校充分了解外贸行业发展行情、人才需求状况、实际业务操作流程并具备问题处理等实践能力,毕业实习时才能在外贸行业积极有效地学习运用外贸知识和技能。从而为学生将来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实现学生在校学习与毕业实习的无缝对接。
二、毕业实习与在校学习无缝对接存在的差距
用人企业普遍认为高职毕业生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离他们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不懂商品知识、无法迅速适应岗位要求;动手能力差、完成不了工作任务;心浮气躁,不能沉下心来做实事;实践经验缺乏,在工作过程中很难解决实际问题等。经过几年的实习指导,我认为具体差距在于以下几点:
(一)知识差距
1.商品知识
做外贸就是商品的买卖,只是交易的对象不同。没有商品知识一切都是空谈。没有任何商品知识的毕业生到企业上不了手,企业要花时间、精力和经费进行培训,很浪费资源,这种毕业生用起来很不顺手。实习生由于对产品不熟悉便很难与外商进行交流、沟通。熟悉产品是外贸开始的第一步,只有熟悉了自己的产品,才能向客户推销产品。
2.商务口语
商务口语是毕业生在应聘时候必过的一关,需要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用人单位,首先要检验的就是商务口语,虽然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一般都有外教授课,安排了许多口语课,但学生开口的机会其实很少。我们要找到更切实有效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毕竟一口流利的口语是许多学生所追求的,也是我们的学生走处校门的“门面”。很多实习生刚到实习单位的时候,不敢和老外打电话,说起来总是词不达意,非常纠结,悔恨在学校练得太少。后来和老外接触多了,才感觉有一点点进步,很是艰辛。这个差距的存在让我们的毕业生很没有自信,企业也会很不满意。
3.业务知识
尽管多数学生在学校认真学习了专业知识,但还不够扎实,比如在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函电和单证课中都重点提到的付款方式T/T,因为没有实践过,用起来较费劲。另外,所掌握的知识面不够广,不能与时具进,有些知识显得陈旧过时,毕业实习生很难轻松胜任外贸业务员工作。而且,实际工作中很多东西与他们在专业课上所学有出入,甚至有些概念他们在学校没听说过,比如:装运中的快递HDL、UPS,付款中的西联汇款、速汇金等等。
(二)技能差距
因为在校学习专业课程没有实习平台,仅仅通过老师的讲授来学习,偶尔让学生在谈判实验室模拟操作。这两种教学方式对当今的高职教学培养目标和学生将来的就业是十分不利的。因为这样学生很难对外贸的业务操作有一个具体形象的理解,基本是纸上谈兵。理论与实践紧密不够结合,就达不到学习和实习的无缝对接。就说写邮件吧,他们函电课上学了如何写信,但实际业务中的信函与以前所学相差较多。而且,很多外贸术语词汇,使用时方恨学得不够扎实、具体。此外,在学校学生可能会忽略一些简单东西的学习操练,比如表格制作。实习单位的上司经常强调表格是代表业务员自己的一个形象,表格做规范了,客户也会对你有个很好的印象。即使是一张很简单的表格,毕业生在实习单位工作时要改了一遍又一遍才能令领导满意。还有其它的办公软件,在学校的时候,一定要多学多用,这在工作上很有帮助。另外在实习单位复印机、传真机等办公设备不会用,这些基本技能的缺乏,让毕业生很有挫败感。
(三)综合能力差距
实习企业普遍都认为外贸业务实习生应具备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学习能力、应变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协作能力和决策能力甚至还要管理能力。并希望他们能有细心、负责、诚实守信、吃苦耐劳、反应灵敏、性格开朗、虚心等良好品质。这些能力品质在学校没有被特别强调,没有专门的课程来强化,因此大部分同学在这方面是有所欠缺的,在实习工作中就会表现不佳。
三、实现毕业实习与在校学习无缝对接的途径
(一)加强口语训练,更新业务知识,补充商品知识:
1.做外贸工作,报价、询盘、报盘、还盘、跟单、会展、物流等很多环节,要用英语准确表达,这其间涉及到许多专业的词汇、说法,外贸函电课程是能学到了一些专业词汇、句型,但一般是注重书面语,口语训练得较少,这样在实习中要使用起来就很不熟练,一点都不流利,甚至不敢开口。因此函电课教授时要有意识地进行口语训练,句子多读,对话多练,在课堂上多设置谈判场景让学生模拟演练,通过实践训练,更好地掌握外贸口语。另外,函电课程结束后再开一门外贸英语口语课程,让学生掌握在对外贸易活动中经常使用的外贸英语,并能在实际工作中得体运用。
2.专业课程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函电、外贸单证等课程教材有些内容非常陈旧,而最新的知识点又无法及时出现在教材中,如果老师按照教材闭门造车,学生学的东西肯定落伍,学到的东西就不能学以致用,无法满足实习企业的需要。为了实现学校培养目标与企业用人标准的无缝对接,学校应让企业参与教学。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培养方案都由校企双方协商制定,聘请企业技术人员授课,让学生了解最新业务知识。
3.指导实习之后我才明确了熟悉产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缩短企业培养毕业生的成本与时间,学校可以给毕业生进行商品知识岗前培训,虽然商品门类繁多,在学校一一学习无法实现,但品类繁多的商品之间也是有相通之处的,可以从目前江西省的几个热门行业(矿产、土产、轻工等)的商品入手,学习商品知识及了解生产流程。采用校企合作模式,企业业务人员到学校来进行商品知识专题讲座,也会很有帮助。这样能缩短毕业生在实习单位熟悉产品的时间,工作如鱼得水。
(二)增强业务操作能力:
商务英语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函电和外贸单证课都是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课程,与学生将来的实习就业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尤其对高职高专学生而言,这些课程关系着学生的就业,在高职学生的培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养成至关重要。因此在校学习这些课程要在课堂上搭建实习平台,因为大学生对网络非常青睐,如果能充分利用网络来学习一定会效果不错。比如尝试引入B2B网站,让学生从课程的被动学习者变为课程的主动学习者,让学生成为名副其实的外销员。课堂上根据班级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将来的就业意向,指导学生以分公司的形式形成以不同产品进出口为重点的学习小组,每个分公司选出自己的外贸业务经理,通过在一些免费的B2B、B2C外贸网站上创建自己公司的主页,上传公司的产品图片和产品说明,并通过各种搜索引擎和一些国内外的网站,来寻找卖家、买家信息,进行国际贸易实务操作。另外,学校应多组织学生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提供校外实习锻炼的机会,让学生更多更有效地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进行实习,增强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实现在校学习与毕业实习无缝对接。
(三)提高外贸人员能力素质
外贸业务员不仅需要一定的知识结构和操作技能,还需要健全的心理素质、职业素质和各项能力,其中交际能力和合作能力尤为重要。在工作中要善于与他人交往,建立和维持关系,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表达自己的想法,注重交往艺术,要针对不同性别、不同场合、不同年龄、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采取不同的交往方式。外贸工作环节繁多流程复杂,在工作中应当有全局观念、较强的协调沟通意识,学会与供应商协商、与同事合作。为提高各项能力素质,学校应该在毕业生下企业实习之前进行一到两周的严格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责任感等。可以借鉴目前较流行的美国某培训机构的以“实战、团结、成长、感动”为主题的拓展活动,学生们置身于以真实职场为背景的环境中,以项目团队的组织形式,完成实战项目训练,亲身感受企业工作流程,不仅提高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还为学生积累了经验,使学生在步入社会前,完成由一名“学生”到一个准“职业人”的转变。通过分组游戏的形式,让大家认识到团队每一位成员合作的重要性,只有要善于团队合作,善于借助别人的智慧,才能最终完成实训的任务和效果。其次,让大家真切地感受学校与社会的差别,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另外,用新的体验和新的体会让大家深刻感触团队、竞争、坚强、感恩、自信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刘阳企业化实训助力毕业班学生与企业无缝对接新浪博客
篇8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对外政治、经济、文化的往来日趋频繁,英语作为一种全球性语言,是对外沟通交流的桥梁。为了与国际接轨,社会必然需要大批精通专业又具备较强外语语言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商务英语专业是一门语言与商务技能相结合的专业,其技能型人才培养不仅是基础英语听、说、读、写、译各项能力的拓展过程,更是商务知识的获取和应用的过程。实训教学,是商务英语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对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要按照“以能力为本,注意基础训练,强化实践技能,培养综合能力”教改指导思想,以技能型人才实训教学为切入点,构建商英专业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体系,培养商务英语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
一、开发英语技能型人才实训教学的必要性
在《关于高等职业学校设置问题的几点意见》中,国家教委提出对高职课程设置的要求:“实践教学课时一般应占教学计划总课时的50%左右,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实验、实训课的开出率在90%以上;每个专业必须在校内拥有相应的技能训练、模拟操作场所和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践活动基地。”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结果显示,企业需要具有高等职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许多企业负责人在接受调查时就明确表示,需要能力、知识全面发展,能适应多个工作岗位的“复合型人才”。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必须确定一个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切实有效的实训课程,强调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结构。努力构建“个人素质+专业知识+职业综合能力”三位一体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以实训教学为中心,对课程进行多元整合,以多元化的课堂与实践模式,结合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有效培养,满足社会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需要。
(一)设置商务英语系列实训课程
1.商务英语函电课程(ForeignTradeCor-respondence)课堂教学采用理论与案例教学相结合,把课堂教学与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涵盖建立业务关系、询价、报盘、还盘、订货、支付、包装、装运、保险、索赔等磋商环节,让学生系统地学习、掌握外贸英文函电写作,信函的行文结构,外贸专业词汇及语言文体等。课堂内应大量采用外贸业务真实材料,重点突出翻译技能、商务谈判技能、国际贸易知识,熟练掌握电子商务时代函件(E-mail)的写作特点。
2.外贸单证实训课程(Import&ExportTradeBusinessandDocuments)课程教授学生审核与制作外贸单证,包括进出口、报关、国际贸易业务中涉及的各种进出口单据的制作技巧。把课堂教学与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的需要相结合,在课堂教学中,强调考取证书所需要的知识点,积极引导学生参加证书考试。如:国际贸易单证员证书、外销员从业资格证书、报关员资格证书、报检员资格证书等。
3.国际贸易业务实训课程(InternationalBusi-nessandPracticalTraining)该门课程是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计划中的综合实训课程。课堂教学应以我国的对外贸易方针政策和国际贸易惯例为指导,以外贸函电和单证为媒介,训练学生在商品出口操作中应掌握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和方法上突出学生的技能培养,使学生真正获得达到用人单位所要求的熟练运用英语的能力;具有外贸函电、合同签订、制作单证、进出口业务往来和业务核算、商务往来所需的口译和笔译等能力。通过该课程实训,让学生了解进出口业务工作的基本环节,掌握外贸合同的各项交易条件,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合同条款的谈判及外贸合同的签订与履行工作。学生学完以上课程后可以参加剑桥商务英语系列证书考试,或全国外经贸从业人员职业资格认证考试。鼓励学生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认证中心认可的职业能力证书。
(二)打造多元化的实训教学模式1.课内实训。模拟场景和案例教学课内实训活动,主要通过教师的教授、演示和指导教给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实训活动可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中等程度的英语从事商务活动的能力,将语言训练和商务知识融为一体,从理论知识向技能转化,从而加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强操作熟练程度。
其一,案例教学法。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包括分析技巧、进行辩论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群体与人际协调技巧和沟通能力。将学生置于一种接近现实的情景之中,能使学生积累一些将来用得上的经验。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将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讲得清楚、透彻明了,做到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逻辑严密。案例教学的过程主要不是教师讲授,而是学生之间的讨论和辩论,且其主要使用的是案例材料。案例教学把培养能力放在比获得知识更重要的位置,学生在学校获得的知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过时,而针对实际情况学习的能力则能让学生终身受益。教学内容和目标决定了案例教学法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其二,利用多媒体开展商务英语模拟谈判教学。为了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书本知识快速用于实践,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教学中可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开展网上商务模拟谈判的教学。通过计算机多媒体提供的各种媒体手段,模拟简单易懂,集声、图、文、动画为一体的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具体步骤如下:(1)教师提供有关案例的背景资料;(2)让学生分小组,扮演买方和卖方,讨论业务方案、谈判策略及技巧;(3)学生通过人机交互作用,用英语在计算机网络进行具体谈判;(4)教师应能及时发现问题并向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5)公布小组交易谈判的结果,并评出优胜组;(6)要求各小组能详细分析、总结优劣原因。预期学生可以获得的方法和能力:(1)独立完成拟写谈判信件的能力;(2)通过小组讨论,对涉及商品、销售、价格、支付、保险等相关问题进行实习,培养他们处理问题的能力;(3)通过网上交流,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
2.校内外实训相结合,推行“校企结合”实训。以实验室开放为基础,以职业技能培训为中心,以各种技能竞赛为突破口,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模式的实施,能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利用有限的教学条件,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在主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养成敏锐的市场意识、良好的商业交往能力以及快速应变、理性分析的综合能力。以听、说、读、写、译为训练目标的外语课,实践性很强。根据教学内容利用互联网收集资料,然后进行课堂讨论、课堂演示等,并在商务实训室安装国际贸易实务实习平台,引导学生进行逼真的商务活动模拟训练。每位学生都拥有自己创办的模拟公司(practicefirm),独立在网上虚拟从事国际货物买卖交易。
或者在学校内建立国际贸易模拟博览会,模拟外贸公司等商务操作训练。教师在模拟实习中主要通过系统的教学设计,有目的地不断创设仿真商务场景,促进学生对已掌握的英语知识、国际商务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和深度运用。建立校内模拟实训室,让学生多接触外贸企业中真实的应用文献,如单证、说明书、手册、专利、合同、广告等,使学生能认得出,读得懂;对于一些常用应用文体,如通知、商业函件、个人简历、广告、合同等,要求能填得出,写得好。校外实践基地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与企业加强联系,为学生开辟多个实践基地,通过理论学习与实习培训来相互促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便就业时能够尽快进入岗位。可以安排学生到实习基地参观、请基地人员现场教学等;或安排学生利用寒假、暑假到企业进行专业认知实习和岗位认知实习,如有能力还可担任兼职业务员,指定老师加强指导,组织优秀学生参与翻译实践,为就业作好充足的准备。除学校集中组织的实习活动以外,还应提倡、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自身工作条件,进行自我实训。超级秘书网
二、培养商务英语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能力培养是高职教育的目标和特色,是高职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的重点
所谓职业能力培养体系,即以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强化学生职业技能训练为教学活动主要内容,以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为教学最终目标,强调理论教学为职业技能训练服务,突出以“能力为本位”的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的互动结构。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体系,是从商务职业岗位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的知识结构出发,从满足岗位或职业需要为导向强化职业技能训练,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职业岗位适应能力,毕业后走上岗位即能很快胜任所从事的工作。
(一)职业能力的形成结构和发展过程职业能力的结构包括三个不同的层面,其形成过程呈现金字塔形式。职业能力的基层平台是面对所有职业必备的核心职业能力,如:交流表达能力、问题处理能力、自我实现能力、管理能力、竞争能力、逻辑运算与空间想象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等。职业能力的形成框架是定向的通用职业能力,即某种职业领域一般应有的、具有共性的普通职业能力。职业能力的最终结果是形成专门的特定职业能力,即形成在专门职业岗位上,在专业范围内,符合专门工作要求的职业能力,它是职业岗位的最终表现。学生毕业进入社会,首先需要的是首次就业的职业能力;其次已有工作经验的,需要的是胜任现有工作的职业能力,并且在工作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工作水准的职业能力;最后还需要适应主观愿望和客观变化要求,实现转换新工作的职业能力。这三个阶段循环往复,不断递进,形成一个人职业生涯的全过程。
(二)积极构建课程教学与职业资格证教学相结合的“双证书”教育模式将专业培养与实践技能培养相融合,推行学生在毕业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直接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书”制度,依照国家职业分类标准及对学生就业有实际帮助的相关职业证书的要求,把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之中,将证书课程考试大纲与专业教学大纲相衔接,在专业教学课堂上注意强化学生技能训练,帮助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顺利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切实加强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推动学生职业技能水平的提高。有效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突出对学生的技能培养,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向一专多能方向发展,进一步提升适应社会的能力和综合素质。举办各类职业技能培训班,积极为学生考证创造条件;开展英语口语、英语单词、普通话等一系列技能比赛活动,为学生职业技能的强化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结束语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以培养高等技术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以“发展英语技能型人才实训教学;强化商务英语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主旨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学校与社会用人部门结合、师生与实践劳动者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是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高职教育的目的性非常明确,但达到这一目标的手段及方法还不是非常健全,需要广大的高等职业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不断探索,总结出一套完整、详尽的培养模式,提高高职学生的整体水平,增加高职学生的社会认可程度,保证高职教育沿着健康、正确的道路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国高教学会产学研合作教育分会.必由之路———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操作指南[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职场必修———高等职业教育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与训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刘润清.中国高毕业论文校外语教学改革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4]唐以志.关键能力与职业教育的教育策略[J].职业技术教育,2000.
[5]潘伟洪.谈高职教学创新[J].职教论坛,2003,(10).
篇9
【关键词】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设置;课程改革
我院经济贸易系国际经济与贸易业的专业课主要有: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实务、外贸跟单实务、外贸单证实务、进出口业务操作、国际货运实务、跟单员考证课程、报关报检实务、外贸英语函电、外贸口语;实训课程有:报关实训、单证实训、国际货运实训等。以上课程共同训练学生的职业能力。在教学的过程,随着教学课程及专业改革的深入,笔者深感以上课程的设置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已经无法满足专业改革的需要。为了使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的设置更加合理和科学,笔者及教研室同事共同做了一个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提出国际贸易专业课程改革的方向。
一、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设置调查问卷分析
本文以经济贸易系2008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专科生和国际贸易教研室20名教师的调查问卷为样本,分析了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设置情况。共发出学生调查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82份,问卷回收率为91%;发出教师调查问卷20份,收回有效问卷20份,问卷回收率100%,具体分析如下。
(一)学生调查问卷的分析
1、专业前景较乐观,专业课程设置基本能够反映专业知识、培养专业技能
在收回的问卷中,8%的学生认为国际贸易专业相比其他专业而言,就业有很大优势,有48%的学生认为本专业相比其他专业就业较有优势,35%的学生认为本专业的就业优势不明显,9%的学生认为本专业就业毫无优势。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认为本专业就业前景较好,且对本专业的学习保持了较高的热情。
52%的学生认为本专业课程的设置十分合理,能使学生明确本专业的整体内容;21%的学生认为本专业课程的设置较为合理,基本能学到相应的职业岗位技能;27%的学生认为本专业课程的设置不太合理。整体而言,本专业课程的设置基本能满足学生的本专业学习的要求。
2、对本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意见及建议
65%的学生反映专业课程之间重复的部分过多,学生不得不一次次学习已经学过的知识点,对各门课程的主要能力目标模糊不清,对各门专业课程的侧重点也分不清楚。比如:国际贸易实务与外贸跟单实务就有合同及贸易术语等重复的知识点;外贸跟单实务和跟单员考证课程在基本的大纲上几乎完全重复,学生不明白这两门课程有何区别,也就无法去学习。30%的学生认为部分课程的安排学时比较不合理,比如外贸英语函电应该是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核心课,十分重要,却只是安排了32个课时,远远不足以训练学生对外贸函电的掌握能力;42%的学生认为部分课程的开设学期不太合理,比如跟单员考证课程和外贸跟单实务在同一个学期开设,让学生感觉重复太多,学习无趣。
(二)教师调查问卷分析
由于教师问卷相对比较少,相对而言,分析就比较容易。95%的教师认为国际经济与贸易在就业方面已经毫无优势可言。这正是我们进行专业课程改革的根本原因。
100%的教师认为本专业课程设置存在诸多不合理的现象,比如:理论课课时过多,实务课和实训课课时不够,对英语的训练不够重视,英语可课时过少,开设的时间过晚等,这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我们对国际贸易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重组和改革。
二、本专业课程的设置主要存在一下问题
(一)课程设置模式仍存在以学科为本位的思想
尽管高职院校都明白了高职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本位,但由于受传统教育模式影响,现行的课程设置往往与传统专科教育模式趋近。只是简单地将课时缩短,降低理论知识深度,专业教学计划中还沿用学科本位的课程结构,甚至从教学内容到惯于“学科课程”的教学方式。
(二)课程设置体系没有真正做到以职业的工作任务为导向
主要是没有根据岗位对从业人员的职业能力要求来设置课程体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职业岗位群,主要是培养:外贸业务员、单证员、跟单员、货代员、报关员等。但是如何将这些职业岗位能力贯穿到课程设置和教学中去,却是个很大的问题。我们通常只是从一门课来考虑,比如报关报检实务培养报关员,外贸跟单实务培养跟单员,并没有从整个专业的课程设置来考虑,没有从职业的工作任务来考虑,于是就存在着以上调查问卷中的专业课程设置重复等问题。
三、细化职业能力、分解整合课程
(一)课程整合的指导原则
1、以理论“必需、够用”为原则,科学合理地整合课程。以外贸业务这一条工作任务为主线,把各门课程贯穿到这一工作任务中,每门课程都是这一工作任务中的一个环节,每门课程只是负责一个环节。
对课程进行多元整合,融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为一体,打破原课程、学科之间的界限,精简课程内容,避免交叉重复,突出知识应用能力培养。课程整合应淡化理论探讨,注重职业能力培养。把理论性过强,实务操作性不足的课程或删除、或与其他课程合并。在教学中把那些复杂的理论推导、论证和公式计算省去,注重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
2、以职业资格证书考试为指导,构建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和考证课程模块,突出职业特色。各职业资格证书共同必考的课程作为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各职业资格证书分别考试的课程作为考证课程模块。前者要求所有的学生必修,后者由学生根据市场的需求及自身的情况选修一至两个证书的考证课程。
3、增加外语课时,突出专业特色。外语对国贸专业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必须能够用英语去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交流。因此,必须采取一些特殊的教学方式与手段,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使其能达到职业岗位所要求的英语水平。在过程中,部分专业课程可以进行双语教学。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的同时,训练自己运用英语思维 、表达和阅读的综合能力,以满足企业对外贸专业人才的英语应用能力的要求
(二)以岗位职业能力要求为核心,以外经贸业务工作过程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
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而言,此专业岗位职业就是外贸业务员,外贸工作的整个流程就是这一专业的工作任务,各门专业课程都只是这一工作任务的一个环节,如图所示:
从以上图中可以看出,从外贸基础知识到报价、签订合同、审核信用证、工厂跟单、单证缮制、出货装运、报关报检,到最后的合同善后及纠纷处理。这就是外贸业务的整个工作流程,也就是一个工作任务。每一门课分别集中训练当中的一个或几个环节,培养学生在这一工作任务中的一个或几个能力。在整个工作过程总都要训练学生的是英语函电写作及外贸口语的能力,对于英语的学习必须贯穿整个专业学习的过程。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技能,能让学生学习到整个系统的知识也不会出现专业课程设置重复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戴士弘,毕蓉.高职教改课程教学设计案例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7.
王辉.高职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J].教学改革,2010,2.
篇10
就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校外实训而言,校外实训基地的质量,不光影响实训的效果,有时甚至还决定实训是否能够顺利展开,所以对校外实训基地展开必要的遴选,无疑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在遴选对象的性质方面,既然是接纳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进行实训,那就意味着并非所有性质的单位都可以,必须有针对性地选择有外贸业务的单位,确保在最初意义上的“对口”;其次,在遴选对象的规模方面,由于对外贸易的特殊性,如与外商的谈判、商检、报关、租船订舱、结汇等环节并不适合大量学生一起实训,多数外贸企业接纳学生的人数相当有限,因此同等条件下选择外贸业务规模较大者,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方;再次,在遴选对象的接纳意愿方面,考虑到学生实训可能给校外基地造成的一系列影响,有些接纳意愿本就不强的单位可能中止或减少环节,使得实训效果大打折扣,所以必须在遴选时充分知晓相关单位的接纳意愿,从中剔除含有勉强接纳可能的单位。
二、校外指导老师要高配
既然是国际贸易专业学生走出校门去实训,那么,就需要作为实训基地的相应单位提供配套的指导老师,而从确保学生在校外基地有人带领并训有所获角度来说,更有必要高标准配备校外指导老师。第一,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之所以走出学校展开实训,目的就在于获取相关的实践经验,这便要求校外指导老师应是从事进出口业务的一线工作人员,避免由没有进出口业务经验的人充任;第二,如果再虑及学生提升实际操作能力的需要,那么在首选一线工作人员的前提下,还应尽量挑选较为系统掌握国际贸易基本知识和技能,熟悉当下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的业务员,确保尽可能地在实训中给学生以相对的专业指导,引导学生消除学无所用之感;最后,校外指导老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企业产品相关知识和进出口业务流程的讲解,同时还要能和学生共同处理相关的进出口业务,如商务谈判、签订合同、制单跟单、办理货运甚至处理可能出现的一些纠纷,从而提高学生的外贸业务处理能力。
三、校内教师角色要拓展
为了确保国际贸易专业教学中校外实训的安全、高效展开,学生的校内任课教师必然要通过恰当形式担负起相应责任,但既然不再是课堂上进行理论教学,那么校内任课教师角色的转变和拓展非常重要。一则要做一个好的管理者,学生走出校门进行实训,就必须有相应的校外实训规则,并且,组织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的任课教师也必须按实训规则对学生进行管理,以此保证实训的秩序;二则要做一个好的协调者,实训基地的现场教学主要由校外指导老师负责,但校外指导老师却又不具备校内教师的相关职能,因此组织学生外出实训的校内教师必须充当好协调者的角色,努力协调好校外指导老师与学生在教和学等方面的关系;三则要做一个好的学习者,在学生展开校外基地实训的过程中,作为组织者的校内任课教师也应该利用机会充实自我,特别是多向基地指导老师学习国际贸易的实践知识,弥补知识结构上重理论轻实践的缺陷。
四、校外实训内容要精到
学生到校外基地展开实训,根本目的还在于学知识、验真理,只不过是采取了与课堂理论学习不同的实践方法,以图在实践中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因此校外实训内容的确定不能随意化,而是要做到精到且有现实针对性。一是正视学生的基本角色,合理安排学生在校外基地的实训内容,即学生不是打工的,诸如端茶倒水之类的打杂活,偶尔可以请学生为之,但绝不能作为主要内容,校外基地实训内容必须紧扣国际贸易的专业性质;二是校外基地实训内容应该基于课堂的理论教学,不能因为实际操作与课堂所学理论间的差异,就试图使实训内容纯粹以校外基地为样板,从而导致实训背离其初衷,甚至让学生产生理论无用之感;三是校外基地实训应服务于提升学生按流程动手的能力,因此在内容上必须具有现实针对性,具体实训内容要从最初的产品知识的认识,到商务谈判、外贸函电业务的处理,再到单证制作、跟单、办理货运和保险、报关和商检、结汇、退税等流程展开,从而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理解的同时,更能胜任未来从事的工作。
五、校外实训过程要严整
要确保校外实训的效率,不仅取决于校外实训内容的精到,还需要对实训过程进行严格地计划安排和监督。首先,对实训过程要进行计划安排,如实训时间的长短,实训内容的制定,实训考核的标准等,在每个时间段,实训哪些内容要事先做好计划安排;其次,合理安排实训的内容,对外贸流程的各个环节的实训要进行合理的安排,使学生能在有限的实训时间内尽可能对整个流程有个全面的认识,另外,国际贸易专业的实训不仅要使学生对外贸流程有全面和深入的了解,同时对企业产品知识的了解亦很重要,因为这往往是学校的理论教学中所无法涉及的,因此,实训过程中要合理安排两者的时间,使学生加深理解在学校所学知识的同时,亦能学到课本之外的知识;最后,要避免形式,校外指导老师和校内指导教师要全程监督学生的整个实训过程,严格按照实训的计划安排进行实训,使学生能充分利用实训的机会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要非最终流于形式。
六、校外实训考核要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