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会计实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30 07:55: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银行会计实训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银行会计实训总结

篇1

银行会计教学实习目前在国内高校中开展不多,需要更多的实践和思考,以求进一步的突破和创新。所以在实习设计方面要做好下面几个工作:

1.1场地准备银行会计实验室,配置服务器一台和电脑终端若干,可以提供商业银行对公存贷款业务、结算与联行业务、银行内部业务及对私储蓄业务的模拟实习,备有供实习用的传票和账簿以及各种练习题,同时,通过投影机及麦克风进行形象的演示。

1.2教材选择目前,国内出现的银行会计实习教材很少,应精选教材,首先要选择紧密结合银行会计课程且内容完备的教材,其次要注意选择教材的新颖度,在选定基本教材基础上,应结合实际进行必要的修正,以期更接近实际。实习用教材,其内容应覆盖商业银行储蓄、存款、贷款、结算、联行、年终决算等业务种类。

1.3内容安排实习内容配套《银行会计》理论课程教学内容和进度适时安排,帮助学生掌握银行会计基本核算方法、支付结算办法和联行往来账务处理全过程,学生通过综合业务的实习,可以熟悉和掌握商业银行的支付结算及财务处理流程,包括商业银行的利息核算、年终的决算损益计算及利润分配,年终决算相关报表的编制以及对主要的财务报表的分析。内容上注重银行会计的实际运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具体可分为10次实训

实训1为模拟建立银行会计总账和明细账。在总账名称栏填写科目名称,填写期初余额,并在各科目下设置分户账,同时结转明细账户期初余额。实训2模拟银行储蓄业务的核算,根据资料填写活期储蓄存取款凭条,定期存单,如涉及利息计算还应编制利息清单,根据填制完整审核无误的银行会计凭证登记活期储蓄、定期储蓄、存款利息支出的分户账,填写现金收付日记簿,记账后加盖现金付讫章后留存。

实训3为模拟银行信用卡的核算,根据相关业务填写信用卡存款单、取款单、转账单、签购单和进帐单,根据相关凭证登记持卡人的存款账户并结出余额,同时登记现金收付日记簿,记账后加敢现金付讫章留存,并将属于同城他行的会计凭证按不同的行别进行清分,分别加计金额及凭证张数,准备提出交换。

实训4模拟银行贷款业务的核算,包括一般贷款和票据贴现,贷款发放业务填写借款借据、贷款收回业务填写借款偿还凭证,商业汇票(包括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编制相应的贴现凭证;根据借款借据登记借款人的存款和贷款账户,根据借款偿还凭证登记借款人的存贷款账户并计算贷款利息,据此登记利息收入账户,根据贴现凭证登记贴现账户和借款人存款账户,并计算贴现利息登记利息收入账户。

实训5为模拟银行现金交款单、现金支票、转账支票、银行本票业务的核算,现金收入业务编制现金缴款单,现金付出业务编制现金支票,转账业务则填写转账支票和进账单,银行本票业务编制本票申请书和银行本票;模拟银行受理相关凭证,据此登记各分户账和现金收付日记簿,将各笔经济业务中属于同城他行的怀集凭证按行别清分,分别加计金额及凭证张数,准备提出交换。

实训6为模拟银行汇票、商业汇票的核算,银行汇票业务编制银行汇票申请书,审核通过后编制银行汇票,商业承兑汇票编制商业承兑汇票和托收凭证,银行承兑汇票编制银行承兑汇票和托收凭证;根据银行汇票登记申请人分户账和汇票账户,并对汇票业务进行相关业务处理。在办理票据受理业务后将属于同城他行的凭证按行别进行清分。

实训7为模拟银行汇兑、托收承付、委托收款的核算。信汇业务填写信汇凭证和联行邮划报单,电汇业务填写电汇凭证和联行电划报单,托收业务则编制托收凭证,根据相关凭证登记分户账。

实训8为模拟银行联行往来的核算。发出报单业务根据

实训7中填制相关凭证和报单,编制联行往账报告表,收到报单业务根据材料编制相关报单,并填写联行来账报告表。

实训9为模拟银行票据交换业务的核算,分为提出交换和提入交换两个系统。设计若干家银行进行票据交换。同城票据交换提出票据,填写银行清差表,将票据按提出借方和提出贷方分别加计,按各银行清分后装入信封,信封上注明对方行名称,提出交换。提入票据,同样按提入借方和提入贷方进行加计并填写银行清差表,计算应收和应付差额,并对提入票据进行相应的业务处理。根据银行清查表填制往来划账单,并提交人民银行办理,如为应收差额,则银行在央行账户存款增加,如为应付差额,则银行在央行存款减少。

实训10为模拟银行日终结账的核算。将相关凭证按科目清分后科目日结单,特别注意现金科目日结单的不同之处。根据科目日结单登记相应科目总账,同时进行核对登记总账,看发生额和余额是否相符。编制日计表,分别加计发生额和余额的借方金额和贷方金额,如分别相等,则表示账务轧算平衡。

2实习方法

银行会计实习应当采用丰富的案例,手工操作和电脑操作相结合,引导学生讨论,从而加深学生对实习内容的掌握。银行会计由于银行行业的特殊性和会计工作的保密性,学生实地进行实践操作困难很大。如确有条件,还可组织学生到银行柜台进行实地观察或操作,进一步扩大学生的视野。实习中有教师和学生两种主要的角色。教师在实习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通过投影仪和编选的教材向学生提供相关实习案例和背景材料,帮助学生实际操作和参与讨论;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实习案例进行实际操作,完成相应的任务,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通过和教师良好的互动,不断丰富实践常识和理论知识。教师在实习过程中要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2.1教学准备首先,设置一个普通银行的情境,准备模拟银行会计的一系列基础数据和事例。要选择适当的案例,根据银行会计实习目标的要求,内容能充分体现所学知识,难易程度适当,并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提供相应的提示和背景材料。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和案例的内容确定练习题,练习题要有一定的典型性,使学生通过训练,深入掌握并运用银行会计知识。第二,确定实习组织形式。实习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实习目标、案例内容、实习环境、学生人数等规划相应的组织形式,如小组如何划分、对主管和柜员的指定等,并精心设计和布置实习环境。

2.2实际操作教师先用投影演示会计操作过程,并将凭证填写进行示样,然后学生模拟柜员操作。具体操作分为手工操作和电脑操作。首先,手工操作包括根据实习案例填制相关会计凭证和编制会计分录,然后根据各种传票处理业务并登记各相关分户账、现金收付日记账、登记簿等,将相同的科目下传票进行整理合,据此编制各科目的科目日结单,并根据科目日结单登记相关科目总账,最后根据总账内容编制日计表,进行日终的结账平衡,总分账的核对,令账款相符。其次,上机操作包括根据相关案例填写各类凭证,登记明细账及总账,按不同业务种类进行电脑输入,最后打印出相关账表。

2.3主持实习讨论实习中要组织学生讨论。教师首先简要介绍银行实习基本情况,引导学生思考,通过提问等方式相互交流,适时补充介绍背景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讨论,倾听学生发言,重点解答学生在金融实务中发现的一些疑难问题,促进学生对银行会计知识理解的深化,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篇2

[关键词] 银行会计 实践教学 案例教学 教学方法

一、改革传统教学方法的必要性

传统教学方式的讲课方法一般是通过演绎推理来传授知识,其逻辑起点是较正式地阐明概念结构和理论,然后用例子和问题来论证,教师授课辅之以阅读、音像、练习和习题等有效方法传递具体事实、原则、系统技术。传统的课堂教学受注入式思想的支配,把教学过程看作是“灌注”过程,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教师和学生缺乏主动交流,教学效果不甚理想。传统教学方法在银行会计的教学过程中遇到了较大的困难。一方面由于高等院校的金融学学生从中学到大学的长期学习过程中,缺少对社会实践的认识,更缺乏对银行业务的了解,在学习银行会计时常觉得无从下手;另一方面,在学习银行会计以前,学生们普遍已经接受了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等课程,对于工商企业的财务处理过程有了一个先入为主的观念,而金融企业的会计处理与一般工商企业刚好相反,学生容易将其混淆。在长期的银行会计教学实践过程中,总结学生们认为银行会计的难点如下:(1)银行联行往来结算过程中,收报行使用会计科目确难以理解;(2)商业银行外汇业务中,国际结算方法众多,使用单据复杂;(3)经理国库业务中预算收纳和报解的核算难以理解。加上结算业务中使用的凭证联次众多,传递方向复杂,学生经常觉得无所适从。由于以上内容的高实践性特征,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显然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二、改革传统教学方法的思路

1.银行会计作为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对于学生在学习中的重点、难点部分教师要做到精讲精练;学生要做到多动脑、多动手,反复学习来加强教学效果。

2.由于银行会计业务具有不同于一般工商企业的特性,教师教学过程中可以针对银行会计和一般企业会计的不同处理方法进行总结对比,并以此增强学生对银行会计业务的了解。

3.在教学过程中涉及到凭证的填写和单证的流转内容时,尽量找一些金融部门使用的真实凭证给同学们展示,以此加深学生的形象认识。对有些难以找到或不便向学生们展示的银行重要凭证和报单,可以更多地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计算机屏幕向学生们介绍有关单证的内容、格式和基本操作流程。

4.加强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案例教学形象生动,实践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这两者都是学好银行会计学的很有效的途径。

三、案例教学在银行会计中的应用前景

所谓案例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要求,组织学生对案例的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教给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道理,进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的一种特定的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与传统的教学方式完全不同的教学方法,它最早出现于MBA教学中,通过对企业管理过程中成功和失败的个案进行分析,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通过对具体事件的分析来培养学生的参与兴趣和分析能力,最突出的优点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扮演了更为积极主动的角色。这种方式从归纳的角度而不是从演绎的角度展开某一专题的学习,学习过程中让学生高度投入事先安排好的一系列精巧设计的案例讨论之中,从而达到教学效果。

在银行会计的教学过程中,考虑到银行业务的复杂性以及单据处理的多样性,教师在讲授具体业务处理时往往会使学生产生难以区分各种处理方法的缺陷,案例教学方法无疑是适用的。教师可以针对各种重要的银行业务特点,比如针对联行资金往来,国库经营与管理的个案安排案例,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展开讨论,从而提高学生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较,银行会计采用案例教学有以下优点:

1.记忆深刻。案例教学是基于经验和现实世界而展开的,因而较易为学生接受,并且一旦学懂之后,将比来自讲课和阅读得到的知识更加牢固。

2.较高的参与积极性。许多学生发觉准备案例比起准备抽象的阅读材料更加有趣,案例课堂讨论也比参加讲座更为有趣。寓教于乐,教学效果必然更好。

在银行会计课程进行案例教学时,教师应该发挥主导作用,具体来说应该做的主要工作有:(1)精心选择案例,案例的选择要具有典型性和可得性,以便学生可以搜集相应的案例材料;(2)了解案例的数据、事实细节,并熟悉相关的材料;(3)事先进行周密的教学准备并有一系列问题用来引导讨论;(4)讨论时认真听取学生的发言;(5)有效地鼓励学生参与讨论。

四、实践教学方法在银行会计教学中的应用

实践教学方法是指通过设立银行业务模拟实验室,在学生了解某种核算业务的所需凭证及核算过程后,采用实践模拟方式,通过学生亲自传递凭证、操作模拟银行会计核算的某阶段或全过程,以此来加强学生对理论概念的理解,并能在头脑中形象地呈现出清晰的业务操作的全过程,从而达到加深对这一业务核算的理解的目的。银行会计实践教学法采用实例演示,进一步阐明了银行会计、出纳实务全过程操作的程序和方法,把课堂教学与实践业务结合起来,融理论与实践于一体,通过手工与电脑相结合,银行会计前台基础业务和后台综合业务相结合的实习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银行会计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业会计,它即遵循会计学的基本原理,又采用特定方法对银行各项业务活动和财务收支进行核算与监督,银行会计组织和会计方法有别于其他行业会计,实践教学必须体现这一专业特色。在高校实践课程的开设中,不同学校做法不同,归纳起来不外乎以下两种:第一种做法是将实验课程单独设立,由实验室或实训基地独立开课,由实验教师或实际工作人员教授,这种做法与实际联系紧密,但容易与课堂教育出现脱节;第二种做法是由理论课教师兼任实验指导老师,这种做法可以避免第一种做法的不足,但对教师要求较高,要求教师不但要懂理论,而且要了解和掌握实际操作技术。这两种做法各有利弊,需要各课程根据自身特点加以选择。一般认为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实践教学法最突出的特点是体现了“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观念,体现了要求理论与实践同等重要的教育理念,实践教学法并不否定理论学习的重要意义。因此银行会计的实验要与教材紧密结合,实验目的是要让学生学会怎么去操作实验软件,让学生真正理解课程所涵盖的基本知识。面对日益变化的金融实践,只有弄懂了基本理论,掌握了基本方法,才能在实践中应对各种发展与变化。因此,银行会计实践应采取第二种做法,避免实践与理论的脱节。

五、传统教学方法与案例和实践教学相结合

在银行会计课程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可以清晰地看出,无论是仅仅传授理论知识的传统教学方法还是只重视实践的案例和实践教学方法,都具有一定的缺陷性。具体来说,传统教学方法忽视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容易造成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无法适应岗位需要的不利情况;而仅仅采用案例和实践教学无疑也是不够的,缺乏理论基础的实践在实际工作中势必遇到困难,不能解决没有讲授过的新情况、新问题。只有将传统教学方法与案例实践教学相结合,在扎实掌握理论基础的基础上配合相应的案例分析,结合一定的业务模拟实践课程,才能使学生达到即增长理论素养,学会运用理论分析解决问题,同时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满足银行会计课程的培养目的。

采用理论教学与案例、实践相结合的复合式教学方法,对授课老师和学生都是一种挑战。对于教师来说,由于复合教学模式综合了实践和理论两种教学方法,要求教师不仅具有相当的理论知识,而且具有一定的材料搜集能力,能密切关注银行业务发展的前沿并搜集相应的材料,其次要求教师具有相当的实践能力,能够总结案例,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银行业务模拟实验教学中还需要教师熟悉各种单据的处理流程,熟悉银行计算机处理程序。这要求教师能够不断的学习和创新,即是对教学方法的一种创新,也是对教师本身的一种鞭策。对于学生来说,主要是学习的难度加大了,需要学生投入更多的时间来保证理论学习和搜集案例材料,而且在考核上,不仅要学会理论知识,而且要求具有实践动手能力,这是培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创新型人才的必由之路。

采用复合教学方法,要求学校加强教育师资力量的配置,给银行会计课程配备即具有理论素养又具备较高实践能力的教师,同时要求投资建立银行业务模拟实验基地。同时,对于课程设置来说同样具有一定的挑战,授课教师需要合理分配理论、案例、实践课程的教学时间,在保证学生扎实掌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增强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为适应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高校银行会计课程的设计应该综合培养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能力,而为达到这个目标,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复合式教育模式是可行的选择。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教学模式;综合素质;高职院校;会计实务

经济越飞速发展,会计就越重要。高职院校是培养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的基地,行业会计实务课程的开设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职业性”的特点,突出了理论与实训相结合的教学理念。《高职高专“十一五”规划教材:行业会计实务》主要涉及施工企业、物业管理企业、饮食服务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以及运输企业等行业的会计核算方法,兼顾实用性和专业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是一门多元化企业财会人员必修的业务课程。然而就现阶段教学现状来看,笔者发现高职行业会计课程存在一定的失调状况,不仅教学内容陈旧,课堂管理难度大,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不高,也严重影响了会计实务的教学质量和未来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因此,探索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对于提高高职行业会计实务课堂教学质量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所谓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在一定的课时内,通过改善教学模式以及师生的相互配合,实现教学目标,使学生获得与之能力相匹配的岗证能力,从而达到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

一、影响高职行业会计实务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

下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影响高职行业会计实务课堂有效性的因素进行阐述。

(一)教师因素

首先,行业会计实务教学内容陈旧单一,教师没有及时的对知识更新换代,很多教师为了图省事,在备课时在网上下载课件,经过略微修改或调整后直接用来讲课,十几年的教学内容都大同小异,与时展严重脱节。其次,很多教师仍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以教师灌输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既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也逐渐丧失了学习兴趣。同时,教师为了提高出勤率,在教学活动中采取了很多“硬性”控制和约束,导致个别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与老师“唱反调”,使师生关系逐渐僵化。

(二)学生因素

首先,较之普通本科,高职院校学生生源的质量起点较低,学生的专业基础和水平参差不齐,加之近年来高职院校的扩招,使生源标准逐年下降,使得很多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集聚一堂,为会计实务课堂教学带来较大难度。其次,行业会计实务教学通常采用大班授课制,由于学生性格、学习基础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使课堂管理和秩序的维持变得不再得心应手,基础较好的学生会觉得课程进程慢,较差的学生觉得跟不上,甚至会故意扰乱课堂秩序。此外,高职学生的学习态度值得关注,很多学生在进行会计实务学习时存在较强的盲目性和被动性,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学这个科目,学了有什么用,从而导致学习热情和效率大打折扣。

二、提高高职行业会计实务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学模式的对策

针对以上问题,下面,本文就如何提高高职行业会计实务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模式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更新教学方法,重构教学模式

提高行业会计实务课堂的有效性,需要教师和学生双重配合,共同努力,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重新认知自身的角色。教师不仅仅要传道授业,还要扮演财务经理的角色,使教学内容与经营过程挂钩,将企业中可能涉及到的业务以及交易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学生也要有双重身份,既要听从老师的指挥,也要扮演员工的身份,在实践教学环节独立自主的完成老师布置的电算化操作任务。其次,教师要与时俱进,积极更新改善传统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案例教学法指的是根据具体的业务案例,如采购、销售、存储、核算等流程,在教学中将这些流程穿去,组织学生进行实践,加强对经济实体的认知。而角色扮演法指的是设计特定的场景,由学生扮演存货会计、会计主管、出纳员等角色,使其对会计这个岗位有更深层的认识,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和创造性。

(二)创建理论与实训一体化的实践教学环境

要想从根本上提高行业会计实务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校方的积极配合与资金支持,建立高标准的校内外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理论与实训一体化的实践教学环境。通过在虚拟财务室、POS实训、ERP虚拟经营实训等环节,循序渐进的将“教”与“学”融为一体,也将企业文化渗透到学校教育的环节中来,达到教学与实际会计工作相结合的目的。同时,学校也可以与会计师事务所开展长期的合作,让学生去顶岗实习,真正实现学以致用。

三、总结

综上所述,提高高职行业会计实务课程教学的有效性需要学校、企业、教师和学生的多方共同努力,这样才能使课程成为学校与市场的柔性接口,为社会发展源源不断的输入高素质的职业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朱星宇.人民银行会计核算系统——ACS系统的有效性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5.

[2]黄昕.加强中央银行会计核算业务监督有效性的思考[J].吉林金融研究,2016.

[3]林汉荣.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①——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5.

篇4

[关键词]金融会计实践教学实训课程

一、金融会计实践教学问卷设计

首先通过对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第一线的学生需求进行详实分析,达到佐证金融会计实践教学重要性及寻找实践教学有效途径的目地。问卷主要涉及金融会计学科和实践教学领域,对涉及金融会计课程实践教学的相关问题做了分类调查,分为三大类,具体如下图:

二、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问卷系统调查了金融会计及实践教学这2个重要概念在研究对象中的认知情况。通过对第一手资料的详实统计和分析,结果如下:

第一类问题主要调查学生学习金融会计课程的前期基础。受调查对象为经济类专业学生,已学过基础会计,正在学习金融会计。对于希望通课程学习获得什么,在可复选的情况下78.64%的同学认为是基础但重要的记账方法,61.17%的同学认为是最新金融会计资讯,75.73%的同学认同熟练的操作技能,60.19%的同学则选具体详实的会计分录,大多数同学认为金融会计课程十分重要并希望从中获得至少一项甚至多项的知识和技能。

问及对金融会计和企业会计看法,94.17%的同学认为二者不同但有相通之处,48.54%的同学认为金融会计较难,41.75%认为两者都难。35.92%的同学认为熟悉金融会计,而47.57%的同学两者都不熟悉。89.32%认为两种会计都非常重要。15.53%的同学学习金融会计出于课时学分压力,78.64%的同学学习金融会计的动力来源于将来工作需要。但只有0.97%的同学出于各种考虑考取了会计专业相关资格证书。

统计结果反映了作为经济类专业必修课程,金融会计对于希望将来从事金融行业的同学来说是既期待又怕受伤害,近半数同学认为金融会计非常难,而另外大多数觉得会计都非常难。而且只有1/3同学表示熟悉企业会计,近半数同学两者都不熟悉,几乎没有同学获得相关资格证书,这虽然和同学们精力有限有关,但也侧面反映了同学们学习会计特别是金融会计的前期基础不扎实,为我们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新的挑战。另外近4/5的同学表示自己学习金融会计课程源于将来工作的需要,说明同学们已经意识到学习重要知识和技能对于自己未来的重要性,也为我们后面进行金融会计实践教学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第二类问题主要调查学生对于实践教学的了解情况。调查结果如下图:对于实践教学,47.57%的同学表示略知一二,而48.54%表示不太清楚,但不管是否清楚,64.08%的同学认为实践对于教学很重要,想通过实践教学更好地学习课程,32%的同学认为比较想学,只有0.97%的同学不喜欢也不想学。61.17%的同学认为实践教学的作用是能更好地了解理论课程,而41.75%的同学表示对于将来工作有帮助。

对于实践教学的现状,39.81%的同学认为现阶段各学校基本上都以理论教学为主,很少有实践教学,也有40.78%的同学意识到尽管目前以理论教学为主,但是实践教学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还有21.36%的同学提出,虽然很多学校都在提倡实践教学,但是实施情况大多不到位。

针对第二类问题即学生对于实践教学了解情况的调查,近半的同学不太了解实践教学是什么,而其他也大都一知半解,这和实践教学在我国各校的实施情况有关。那就是提得多,做得少。连老师都不一定了解,更何况学生。即使如此,仍然有近三分之二的同学意识到实践教学非常重要,另外大部分也认为可以或值得学习,学生们普遍认同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同学们眼中,目前各高校和学科对于实践教学的实施情况并不理想,近2/5的同学认为实践教学很少,但是另外2/5的表示看到实践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不少同学提出很多实践教学只是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实践教学的目的是做到行知合一,而实践教学本身更应该积极地付之于实践,这样才能真正地发挥它的作用和职能。

第三类问题将金融会计课程和实践教学结合,用以了解当前学生对于在金融会计课程中推行实践教学的看法及建议。这是在具体课程中如何实施实践教学的问题,非常具有针对性。统计结果分布如下图:

首先,56.31%的同学认为金融会计课程和实践教学密不可分,40.78%的同学认同实践教学和实际的具体课程比如金融会计可以结合起来更好地为教育服务。29.13%的同学认同可合并成一门课程,但是理论为主,实践为辅。44.66%的同学认为教学过程中,需要加重实践教学的比例。甚至有27.18%的同学提出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并且在同学们心目中实践教学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复选的情况下,53.40%的同学认同案例教学,认为采用讲解案例的方式可以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实际操作。45.63%的同学希望采取多媒体教学,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讲解实际操作。68.93%的同学希望能够进行实验室教学,通过实验模拟操作,或通过相关软件锻炼动手能力。还有71.84%的同学希望能够提供户外教学,通过带领大家直接参与业务,以实习的形式进行实际操作。而且在复选情况下,91.26%的同学都认为具体的实例演示是至关重要的,80.58%的则侧重于操作规则的讲解,还有77.67%和63.11%的对技能的训练和凭证的演示非常在意。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同学希望能将金融会计课程和实践教学更好地结合在一起,认为实践教学最大地好处在于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理论课程,而且从长远角度讲对将来工作也十分有利。当然大多数还是非常理智地选择理论教学为主,但是强调要加强实践教学比重,这和现在实践教学的困境以及高等教育的理念都非常吻合,值得我们在教学研究和改革过程中予以重视。而且很多同学都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前实践教学的不足,那就是提多做少,这也是我们日后要逐步改善的问题。而且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经历和偏好,给出了他们心目中倾向的金融会计实践教学方式,最受欢迎的是实习型的户外教学,其次是模拟型的实验室教学,再次才是最常用的案例教学和多媒体教学。通过了解同学们心中的所感所想,为我们今后教学进步提出了宝贵的参考。

三、金融会计实践教学启示

1.选择好的教学工具是关键

实践教学不仅仅需要好的理论教材,还需要很多辅助的工具。不管是采用课堂演示,实例演习,操作示范还是实训模拟,都要寻找到适合的教材及工具。如课堂演示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多媒体,影音设备,教学视频的制作都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实例的演示和操作示范更需要多方面的支持,不仅教师要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储备还要求要较高的实际操作能力。而作为全方位训练的实训模拟,更要求有健全的实验制度和便利的实验设备及详细的实验教程。别人的教材不一定适合我们的情况和学生的实际,因此就要求教师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进行适当的删减和补充,尽量加入自己的心得体会。甚至鼓励教师在积累一定经验的基础上自行研发教材和其他工具,以达到教学用相结合的最佳效果。

2.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和模拟化

金融会计学由于跨专业学科的知识结构特征以及对实践的需求,因此要求能够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以提高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双重效果。譬如采用实物、图片、幻灯、录像等辅助教学手段,以形象直观和内容上的丰富多彩以及形式上的交互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可采用情景教学、案例教学、活动教学等灵活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还可以打破传统的教学和单一的评价模式,将“岗位模拟”和小品演绎方式运用于教学,以发展性教学评价贯穿于教学始终,引导学生自主创造性地发展,并注重学生创造性精神和能力的体现。针对不同的学习阶段和学习计划,建议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先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等辅助设备,以演示的方式,引导学生将课堂中的知识吃透,然后再结合案例分析和具体的实例演习方式,达到真正了解实际操作及培养动手能力的目的。

3.授课老师自身知识技能储备及理论考试和实践考察的配合运用

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复合式教学方法,对授课老师和学生都是一种挑战。要求教师不仅有理论知识,而且能密切关注银行业务发展并搜集相应材料。其次要求教师能够总结案例,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银行业务模拟实验教学中还需要教师熟悉各种单据的处理流程,熟悉银行计算机处理程序。最后还要能合理分配理论、案例、实践课程的教学时间,在保证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增强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金融会计学课程跨学科难度较大,对实践教学的教学要求颇高,因此在考试形式的选择方面不必拘于旧式,可根据学生掌握程度,做出适当的调整,比如成绩中实践考察成绩的占比,理论考试中金融知识和会计操作的比例,客观题和主观题的分布。另外,考试中还可以提供一些范围和难度适宜的扩展题作为加分题或者选做题,给以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和选择的权利,以求达到理论实践教学的双丰收的效果。

4.培养“教师引导,学生动手”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动手能力。学生了解某种业务的所需凭证及核算过程后,可运用实践模拟方式,通过学生亲自传递凭证、操作模拟金融会计核算的某阶段或全过程。以此来加强学生对理论概念的理解,并能在头脑中形象的、清晰的呈现出业务操作的全过程。从而达到加深对这一业务核算的理解的目的。学生通过具体的实践, 加深了对所学基础知识的理解, 系统地掌握了金融会计各个环节的基本技能, 同时发现自己知识上的不足并予以及时补救。

事实证明, 金融会计实践教学可以激发学生专业兴趣, 启发学生对专业理论的认知,发展和完善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也可以促使教师建立起全新的教学理念,为未来社会培养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代桂霞:银行会计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应用[J].商场现代化,2009,(3).390-391

[2]王振宇:银行会计实践教学探讨[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93-95

篇5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模拟仿真;课堂教学

近年来,随着各大高校不断扩招,毕业生数量不断攀升,与此同时,参加高考人数却是逐年下降,加之经济危机的影响,高职高专本来就已经非常严峻的招生就业问题日趋严重。为更好的制定和完善会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了深入了解企业对高职会计和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真正实现毕业与就业的零距离,湖北财税职业学院开展了此次“财经类专业人才社会需求状况调研活动”。

一、调研的对象与方法

此次调研通过与用人单位的相互交流,了解用人单位对会计专业毕业生的总体评价,听取对学生教育、管理和专业结构、课程设置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等有价值的建议。用人单位涉及银行、会计师事务所这样的财经专业类型的企业,也有建筑、生物、物流,工业等其他企业。

本次调查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研究方法。定量方面:报告数据收集和分析主要采用了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定性方面:对市场上各企业进行深入访谈和研究。两种调查方法结合最终形成本报告。

二、调研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本次调研共收集455份调查报告,通过对425份调查问卷的整理、分组、累加、计算和分析,调查结果如下:

(一)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就业单位类型分析

1、用人单位对高职会计毕业生的需求情况

(1)用人单位在未来的五年内社会对高职财会人员的需求趋势:

此次调查用人单位中,有55%的单位表示将提升对高职财会人员的需求,有31%的单位表示持平,仅有14%的单位表示将降低聘用高职财会人员。这表明高职毕业生的文凭还是能够胜任会计人才市场需要的。

(2)单位对财会专业的学历要求

调查数据显示,有65%单位要求财会专业人员具备本科学历,29%的单位要求财会专业人员具备大专以上学历,另有6%的单位要求财会专业人员具备研究生以上学历,这部分单位主要是上市公司和大中型国企。

(二)高职毕业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分析

1、用人单位对高职财会专业毕业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评价

(1)单位需要的专业人类型

调查结果表明要求财会专业人员是复合型人才和“通才”的用人单位高达66%,仅有14%的用人单位要求财会专业人员是“专才”。这说明中小型企业希望财务人员是“通才”的比例较高,大型企业则更希望财务人员是“专才”,但所有企业都很重视人员的综合素质。

(2)影响用人单位选聘人员因素

调查结果表明影响用人单位选聘人员因素中,排列在前三位的因素为:是否具备职业资格证书、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思想品德;高职学院强调的学习成绩、专业技能水平被用人单位排列在第四和第五位。可见用人单位在人才选用时,更为关注的是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和后续职业培养的潜质。:

3、用人单位对学生职业素养评价

企业对高职学生思想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团队合作能力还是基本满意的,但对于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满意度不高,同时认为高职学生在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外语和计算机水平方面较为欠缺。对于部分用人单位要求员工的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高职学生还极其缺乏。用人单位对学生职业素养评价数据如表一:

表一 用人单位对学生职业素养评价表

4、单位认为财会专业毕业生必须具备职业能力

会计核算能力、会计分析能力、涉税业务处理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是会计人员核心技能;而沟通协调能力则反映了企业对会计人员“情商”的要求;部分企业提出对会计人员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和资金筹集运作能力的要求,这主要集中在上市公司和大中型企业。财会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分析表如下:

表二 财会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分析表

5、用人单位认为财会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最突出问题

调查结果反映会计专业技能不熟练,会计专业知识不扎实以及动手能力差是用人单位认为会计专业毕业生最突出的问题。 毕业生职业能力缺陷如表三

表三 财会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问题分析表

(三)高职财会毕业生职业能力证书的需求情况分析

1.用人单位对高职财会毕业生职业证书要求调研数据表明,会计从业资格证是从事会计工作的最低门槛,同时高职财会毕业生还应具备助理会计师职业资格,以增加就业竞争力。

2、用人单位对财会课程的评价

统计结果表明,单位认为最重要的课程排列在前三位的是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和企业纳税实务。单位认为最不必要开设的课程是政治经济学、会计制度设计和英语。用人单位最希望毕业生具备明确的职业规划与职业取向,另外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形象,得当的行为礼仪也是单位较为关注的因素,对于具备经济应用文写作技能、多媒体应用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等综合素养的毕业生也颇受用人单位欢迎。

二、调研结果总结

(一)专业方向建议

可以结合用人单位实际需求,在财会专业下设定核算会计方向、财会文员方向和税收申报专员方向。

(二)课程设置建议

1.对职业素养课程建议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用人单位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财经应用文写作和社交礼仪等人文素养方面有较高求,因此建议经济应用文写作进行整合,改称“文化素养课程”,并在课程体系中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财经应用文写作、心理健康教育、社交礼仪学时。值得一提的是,调查发现,银行等金融机构普遍认为,学校应该开设“奢侈品识别”一类的课程,以提高毕业生对奢侈品的鉴别能力。

2.对专业技能课程建议

从调查可知单位对人员的要求, 最注重 4 种知识和能力: 会计核算知识、 税务专业知识、会计电算化能力和其他业务能力的培养。因此, 专业课程体系也应该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 可分 4 个模块来设置, 第一模块是会计基础课, 包括基础会计、 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等; 第二模块是税法、税务实务等; 第三模块是会计电算化模块,包括会计电算化、 EXCEL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 第四个模块包括:审计、 经济法、统计学原理和证券投资学等。

在课程改革上, 为了强调学生的税务处理能力,将“税务实务”课程改为“企业税收申报实务”课程;为满足中小企业对会计核算数据统计分析的要求,将“EXCEL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课程改为“EXCEL在财务数据统计中的应用”;结合会计从业资格证和初级会计师考试需要,在专业课中强化经济法、财务会计实务和会计法规与职业道德课程;整合财务管理、审计学和财务会计的部分教学内容,将中小型企业常规业务类型作为课程重点内容。

其次对不必要开设的课程调查中发现证券投资基础知识占调查人数40.58%,会计英语占23.19%,会计制度设计占10.14%,因此对于会计专业学生而言,证券投资基础知识、会计英语和会计制度设计可以改为选修课。

3.对实训课程建议

第一,新增企业经营模拟实训、内部会计控制实务实训和银行会计业务实训,实现理论与企业经营实务的对接;

第二,实训内容应增加对各类企业工作环境的认知。目前中小型企业会计工作包括日常业务会计核算, 涵盖了财务管理、税务、工商年检等工作。针对不同类型企业的核算特点,设计适当的实训内容。

第三,开设纳税实训处理企业报税实务能力是中小型企业会计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为要满足企业对会计人才办税能力的需求,财会专业高职院校必须重视和开设纳税实务实训课程。

3.师资队伍建议

开设会计类专业,应确保有一支符合要求的师资队伍,尤其是专业师资队伍。会计专业教师应具有良好的师德风尚和终身学习能力,能够参与会计专业相关的企业实习与实践活动;具备现代职教理念,积极开展课程教学改革。

4、校企合作建议

篇6

关键词:会计教学方法;改革;评估标准

中图分类号:F71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08)05-0076-03

一、 会计教学方法改革是社会的需要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但高层次、高素质的人才匮乏,其中毕业即能上岗的技术、技能型高级人才更加短缺。作为培养未来会计专业人才方式之一的高等职业学校教育,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跟上商业社会的发展, 重组会计教育资源,采取多种措施,灵活运用多种先进的教学方法,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市场需要的适用型、技能型、复合型管理人才,我们在高职会计教育中使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断总结经验和探索新的教学模式,逐渐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体系,在实际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模块组合式教学法在国内仍处于领先地位。

二、模块组合式教学法

所谓模块组合式教学法,是指根据会计业务的特点,将整个课程的内容按企业一般工作岗位分工分解成8大模块,以模块为教学单位来组织教学过程,既能提高教学效率,又能改善教学效果的一种方法。

高职教育培养的应是能解决职业岗位综合的、复杂实际问题的“职业通才”。针对以往高职会计教学照搬本科教学模式,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教为中心的弊端,研究建立新的高职化财务会计教学模式,根据工作岗位的分工,将本课程的实践内容划分为资金筹集、采购与销售、期间费用、资产核算与管理、应付职工薪酬、对外投资、利润及分配、报表及分析8大模块,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模拟仿真处理。本教学方法覆盖下列专题:企业资金筹集的确认与计量、企业采购、销售的核算、企业期间费用的核算、企业资产核算与管理、企业应付职工薪酬的核算、对外投资的核算、利润及分配的核算、报表及分析。

完成该教学以后,学生将能够达到根据模拟对象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选择最佳最准确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处理方法;根据模拟企业资金筹集、采购、销售、期间费用、资产、应付职工薪酬、对外投资、利润及分配的核算,填制必要的各种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审核无误后作为会计核算的直接依据;模拟企业全部经济业务的记账工作,并在核对账薄资料确保准确无误的前提下,进行成本计算和费用分摊,结转有关损益性账户,结出有关账户的期末余额;编制主要的会计报表和纳税报表,并从财务的角度对模拟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情况进行初步的分析。

三、模块组合式教学法的评估标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会计教学中运用模块组合式教学法时,也必须运用一定的评估标准对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果进行衡量。

以工业企业为例。首先,要求学生必须明确该种教学方法的目的;全面熟悉工业企业的供、产、销过程及其组织管理要求;根据工业企业供、产、销过程及管理需要,选择适用的会计制度和科学的会计方法,掌握会计制度改革的脉络和会计核算改革的内容。需要强调的是,学生要清楚企业申请取得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进出口资格证、银行开户、税务登记、出口退税登记证的程序和要求。

其次,要建立与模拟主体业务相适应的账薄体系,熟悉账薄启用手续,开设满足需要的账户,科学排列账户顺序,合理预留账页,标准粘贴口取纸,运用二级账,准确过入期初余额,规范书写。

第三,审核原始凭证记录是否真实,内容是否完整,填制是否及时,书写是否规范;原始凭证审核手续是否齐全,能否保证其正确性、合法性、合理性和完整性;原始凭证附在记账凭证后其朝向、位置、折叠是否合理;记账凭证的依据是否可靠,特别是自制的原始凭证是否合理;记账凭证的摘要栏表述是否简单、扼要;会计分录的编制是否准确无误,会计科目的运用是否符合现行会计制度,记账方向是否准确,数字的书写是否整齐、整洁、美观;账户对应关系是否清楚,能否反映出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多借多贷业务的处理是否合理;记账凭证的编号是否连续,分数编号法的运用是否得当;错误记账凭证的处理是否合理;记账凭证的审核手续是否齐全;记账凭证的装订方法、封皮的折叠、边距的预留、卷绳的穿引是否正确,装订后记账凭证封皮内容是否填列齐全,外观是否平整。

第四,考核账薄登记的组织程序是否符合企业要求,依据是否充分、可靠;账薄登记是否及时,所记的日期、凭证字号、经济业务内容摘要与依据是否一致;记账的书写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数字是否整齐、整洁、美观;错账的更正方法的运用是否合理;过次页、承前页的运用是否合理;日记账、明细账是否逐日逐笔登记,并随时结出余额;成本计算方法、费用分摊办法是否运用得体,计算结果是否准确;账证之间、账账之间是否经过核对,有无核对记载;期末损益性账户是否全部结转到本年利润账户,自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账户是否结出期末余额,而且试算平衡;年终决算结账手续是否齐全,划线是否正确,结转下年是否标明。

第五,考核企业的财务报告体系是否清楚;编制会计报表前进行了发生额试算平衡和余额试算平衡;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项目的填制方法是否正确,数字计算是否准确是否在规定时间内报出。模拟主体所发生业务所涉及的增值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申报表和年终决算的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是否及时申报,计算依据是否准确,适用税率的运用是否正确,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对模拟主体进行财务分析的方法是否正确;对模拟主体的资产质量、偿债能力、获利能力、资产运营周转能力、发展能力和现金生成能力分析的指标运用是否正确,分析是否透彻,是否有一定的深度。

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模拟对象的全部会计业务处理,从建账到填制审核原始凭证,从填制审核原始凭证到填制审核记账凭证,从填制审核记账凭证到登记日记账、明细账、总账,从登记日记账、明细账、总账到对账、结账、编制会计报表,直到最终装订、保管会计资料,并写出模拟总结报告,由浅入深、环环相扣,不仅要亲自动手处理各种会计业务,而且要从最基础做起,经历企业会计工作的全过程,最终拿出成套的模拟作品成果。

可见模块组合式教学法对学生快速成长为社会有用之才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但这种方法也不是绝对的,有时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市场需要的适用型、技能型、复合型管理人才,我们在高职会计教育中还可配以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如与社会上的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等共同建立财务会计专业学科研究所或实训基地,在进行课程理论教学的同时,聘请相关财务会计主管进行实践教学,担任学生的“财务顾问”,还在约定的时间内到企业进行参观、讲座、论坛等;组织开展联谊活动,举办问卷调查、即兴演讲、讲座等活动。

如在会计学等财务会计类课程教学过程中,所有授课老师均能灵活应用案例教学法、多媒体等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企业调研或横向课题研究,结合我国国情和企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现状,自编了财务会计实务精品课教案和会计模拟资料,开展了以会计实验室建设为中心的课程设计改革。

如组织本学科学生积极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职称考试”和“全国注册会计师统一考试”,并组织相关资源给予必要考前辅导,从学生中产生了一大批“会计员”、“会计师” ,教学和社会效益非常明显。参加考试,获取资格证书不仅对学生就业有很大帮助,同时也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还可以促使学生了解我国当前财务会计实践的最新成果等等。

总的来说,选择一种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培养会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要分清主次,要有一条清晰的脉络。模块组合式教学法就是所有方法中的一条主线。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模块组合式教学法,再配以其他教学方法和手段,可使本学科继续保持优势学科的发展势头,进行创新型学科发展,达到适应教育改革和会计改革的双重要求。除此以外还要注重教学改革的新思路及吸收本学科最新研究成果,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本学科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在教育方法及教育内容上进行创新型改革,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本学科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郭传章、丁宇.财务会计精品课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03).

[2] 张承红.浅析高等职业学校会计教育状况及启示[N].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

篇7

一、南洋理工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点

(一)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

人才培养目标是指学校在教育目标的指导下,根据社会发展需要、自身办学历史条件及学生生源的实际情况,对培养对象提出素质和规格的总规定。培养目标一方面要符合国家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共同要求,另一方面要充分体现大学自身的特色及个性。南洋理工的办学历史可追溯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其前身为经济发展局技术培训中心及经济发展局科技学院,从发展历程看,南洋理工是在满足新加坡各个经济发展阶段不断变化的用人需求过程中成长起来的(见下图)。在新加坡整个教育体系中,南洋理工属于高职教育层次,与初级学院(即高中)属于同一层次,学生生源主要是当地通过剑桥普通(O)水准考试的初中毕业生,占招生总人数的40%~45%,学生素质高于中职教育水平(如两年制的工艺教育学院),适合定位于技术应用型人员培养,如“灰领”技术员、助理工程师,这与新加坡本土的用人需求也是相一致的,因为新加坡目前处于知识主导的经济发展阶段,对传统的技能工人需求基本通过输入外来劳工得以解决,政府教育投入的重点相应地放在各类理工学院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南洋理工以培养和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作为重点,强调学生的知识能力不仅要满足企业当前的用人需求,还要适应企业未来乃至整个国家将来的发展需求。以工程专业为例,学生不仅要掌握机床加工技术、集成电路板焊接、机械设计、电子故障排除等专业主干技术,还要完成各种创意项目,如设计小型移动机器人,这样的教学要求能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以强化。

(二)宽基础重实践的专业结构

专业是高等院校系统的核心组织结构要素,良好合理的专业结构是高校发展的前提,专业设置和结构调整的科学性,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南洋理工的专业结构“宽基础,重实践”,旨在培养学生“备专能,求创新”的竞争能力。“宽基础”是指专业涉及面广,与各类行业、企业需求均有一定相关性。以工程系为例,除了传统工程学专业如机电一体化、制造工程、电气工程,还开设了工程学仅是涉及但非主体内容的专业,如电子、电脑与通信工程、数码与精密工程、综合媒体与远程通讯、纳米技术与材料学、航空系统与管理等,总共设置了11个专业,对工程系的学生而言,能够选择内容细分、紧随企业发展需求的专业对今后就业是相当有利的。“重实践和备专能”是指专业培训分为专业基础培训、深化培训和专向培训三个阶段,后两个阶段都要求学生完成企业的一些项目,这些项目的难易程度由简单到复杂逐渐递增,如改良机器、优化操作程序、研制新产品,使学生在理论学习之余零距离接触企业实践,在毕业时掌握一定的实用技能或技术。“求创新”是指专业结构的优化,主要是指新专业的开设。设置新专业的指导原则是市场前瞻性,即根据国际经济发展趋势,通过对新专业进行需求分析,包括国家经济发展需求(要求专业设置与新加坡整体经济发展需求挂钩)、企业需求(确保专业课程内容与企业科技演变保持一致)及学生需求(分析历年来学生对某个专业的选择),成立专业筹备小组开发全新专业,或对现有成熟的专业进行修订。

(三)以“项目”核心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又称为课程结构,是课程设置及其进程的总和,以解决如何将不同内容和形式的课程相结合从而达到整体优化的效应。课程体系的具体内容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等。南洋理工开发的课程体系中,“项目”作为最重要的综合性课程,占总课时数的50%及以上,贯穿教学过程始终(见表1)。所谓项目,是学生在理论学习和研讨之余,额外从事的一种研究或设计活动,最终体现为相关的产品,这个产品紧密结合、应用该学期一系列理论课程所授的知识与技能,换言之,每个学期的理论课程都是结合该学期的项目进行设置的。例如车床夹具设计项目,要求学生应用到的课程包括电脑工程绘图、工程力学、工程制造技术、材料工艺等。项目内容的制定与理论授课进度同步,由浅入深,学期项目一般比较小,既有老师设计的模拟项目,又有来自企业的微型项目;毕业项目相对大型一些,往往是企业创新项目(有时会延续两三年)或学院的科研创新项目(用来申请专利或参加各类比赛)。项目的实施均在实验室完成,第一学年基本由老师引导,从第二学年开始增加学生主导成分,老师从旁督促,毕业项目则要求学生独立(可以是项目小组)完成。课程评价以师生相互反馈为主,结合企业反馈(毕业生),一律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问题数量均在20个以上。

(四)营造“工厂”环境的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是指老师和学生为达到教与学的目的而开展教学活动的一切方式方法的总和,大致可分为基于研究教学、基于问题教学、基于实战模拟等类型。南洋理工以创造“工厂”环境为主要的教学方式,即“教学工厂”模式。“教学工厂”并不是简单地复制某一家企业的车间样式,而是一个涵盖课堂(理论)教学、辅导教学、实验室教学及项目安排的教学系统,老师以项目导师的身份将实际企业环境引入教学过程中,使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紧密结合(见表2)。“双轨系统”(即拆课、拆班)是南洋理工教学方式的一大创新,是指将一组无先后次序要求的专业课程分拆成理论课和学期项目,学期项目包括辅导课和实验课,理论课部分合班授课,学期项目拆班上课,并且分为两个学期交叉进行(见表3)。“双轨系统”既有助于每一组素质平均的学生获得均等的实践机会,又保证老师每个学期均等的工作量。

(五)“心智兼顾”的学生管理制度

大学生心智全面均衡发展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理想素质,南洋理工的学生“心智”管理工作基本在系部完成,除了专业竞争力的培养外,还包括国民教育、学生心理辅导服务、个人导师计划、学生纪律管理、学生互助计划、开办课外活动等内容。学院不开设独立的思想政治课程,而是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国民教育,例如参观基本军事训练基地、组织安全研讨会、与政府官员对话交流、新加坡奋斗史讲座等。相比之下,专业心理辅导服务更为重要,主要采取个人辅导服务、家庭辅导服务、专题讲座等形式,由学院专业的心理辅导师完成这类工作。个人导师由专业老师兼任,1位导师对应24名学生,承担督促管理学生学习方面的工作。学生纪律管理由系部负责,系里对触犯校规的学生(如打架、偷窃、作弊等)采取适当行动,如辅导、警告等,情节严重者上报学院进行处分,如停学、开除等。学生互助计划则是按拆班为组的形式继续拆成小组(如A组拆为A1组和A2组),小组成员之间加强沟通,相互探讨学习策略、项目报告技巧、人际关系、考试技巧等。开办课外活动的形式主要是组建各种团体,例如才艺、探险、技能、体育锻炼、社区服务等,经费重点扶持能够参加各种比赛的活动,如交响乐团、国家青年成就奖项目等。

二、南洋理工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高职院校的借鉴意义

(一)培养目标的共识性

培养目标的共识性首先是教育价值观念的统一和认同,在发达国家,高职和大学本科代表不同类别的教育,而在我国却长期地被看做是层次之分,这种认识误区无论是政府、学校、企业及家庭都广泛存在,最直接的影响是学生缺乏自信,容易放弃自己的理想。高职学生可以继续深造,但作为一个类别是必然存在的,因为企业不可能都走“高端”路线发展,最新数据显示,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占全部企业总数的比例达到99%,它们的用人需求理应与其发展现状相适应。此外,培养目标的共识性还表现为学生的知识能力与企业需求的一致性,我国高职院校虽然都在强调人才培养必须满足企业发展的用人需求,但在实践中并没有真正重视学生技能操作和技术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通才教育”模式的色彩依旧浓厚,使学生对未来所做的准备并没有针对某一具体职业或某一狭窄的专业领域,既没有一技之长,更谈不上敢于创新,而我国现实的情况是无论社会机构还是用人企业都缺乏强大有力的在职培训系统,学生踏上工作岗位还是从零开始,并且缺乏依靠基础知识支撑的职业后劲。以我院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为例,传统的技能操作培训占用了学生大量时间,新型的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如客户管理、产品营销、理财活动、双语柜台接待等都缺乏足够的实践环节,学生对大部分知识的掌握仍停留在书本上,这显然不能满足用人单位日新月异的发展需求。

(二)课程结构的综合性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在课程开发方面还存在文理分割明显、课程实践内容少、知识前沿性不足等缺陷,虽然每年也开展各种教改、课改项目,但依然不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南洋理工学院的经验表明,对课程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提高综合性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首先是课程目标要具备现实性与前瞻性。课程目标的设定不仅要与现有的专业学术水平、师资力量、企业需求相适应,还要有“引导市场”的前瞻性,即通过预测未来的经济发展趋势确立“毕业生形象”和相应的就业岗位群。其次是课程内容要打破文理界限,扩大学科之间的兼容性。看似人文的课程,加入基础科学的内容,才能让学生适应今后要解决的问题的复杂性、整体性和关联性,再是课程实施要提高基础技能和技术应用的实践环节。目前高职院校的实践课程大都比较粗糙,把上课地点由教室改为机房就是实验课,“将企业实际环境引入教学过程”往往是一句空话。事实上,高职院校的课程实施至少要保证80%的小堂课辅导、完成实验及安排项目,学生才能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技能应用娴熟,并且很快适应真实的工作环境。

(三)项目教学的深入性

项目教学是我国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方向之一,从现状看,大家对项目的内涵认识普遍不够深刻,仅把它看做是对教材“章”或“节”的替换,最多就是实训内容,项目存设计的质量普遍不高,覆盖的知识面不够宽广,谈不上与企业真实状况的融合,因此,项目教学方式还需要深入改革,首先是正确认识项目的本质,项目是一种研究和设计,涉及模拟、模仿及创新等多项活动,需要师生共同参与,最终体现为相关作品。其次,项目是一门综合性课程,需要整合若干门理论课程的内容,这对项目导师的知识结构、业务水平甚至与企业沟通的能力要求都很高,涉及项目的课程老师需要协调彼此的教学课件,共同为特定的项目服务,而不是各自为政。不少文科类院校认为只有工科专业的课程才能设计项目,这都是较为片面的观点,甚至是老师偷懒的借口。再次,项目必须与企业真实环境相融合。项目导师是连接学术与企业界的重要纽带,与企业定期沟通和交流,培养良好的合作关系,获取企业真实的项目,是项目导师必须完成的工作任务之一(理应作为绩效考核的依据)。以我院银行会计课程为例,虽然是典型的项目教学,但每个项目始终都停留在模仿阶段,学生既不能体验银行真实的工作环境,银行又不愿让学生处理实际的业务,可见项目导师的能力及学院方面的担保都是不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