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盘机械实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8 10:40: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底盘机械实训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工程机械维护专业实训基地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5C-0172-02
行动导向的教学是指通过师生共同确定行动产品(特指为达到学习目标而进行的一种有意识的行为)来引导的教学组织过程,是学生通过主动和全面的学习,达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统一的学习方式。这种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最大的变化就是:要求教学针对具体的工作任务来展开,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是情境教学,因此要求在实施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过程中,前提是必须为学习者提供解决问题的空间,即建设与之相匹配的专业实训基地。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工程机械维护方向)专业在“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建设过程中,积极探索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在实训基地建设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可供借鉴的经验。本文试以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与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相匹配的工程机械维护专业实训基地建设问题进行探讨。
一、适应各类导向性学习需要的实训室的建设
(一)建设适应实验导向性学习需要的实训室,实现较为单一而明确的学习目标
工程机械维护专业的部分实训项目为单一工作任务的实训项目,学生通过分析任务,明确目标后便能独立完成。对此,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将金工实训室和工程机械底盘拆装实训室定位为适应实验导向性学习需要的实训室,该实训室适合实现较为单一而明确的学习目标。
金工实训室内配备有满足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实训设备,如钳工台、电焊机、车床及各类工具等。金工实训中,教师将工程机械维修中常见的机械维修分解为多个单一的项目,如连杆校正、曲轴研磨、螺纹加工等,使学生明确自己在整个实训过程中的地位。教学过程中师生通过共同实现一个单一而明确的目标,达到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的目的。譬如,在钳工教学中,教师选用小锤子的加工作为载体,加工前进行理论上的辅导,如加工工艺方案的选择、工具的正确使用等,将课堂中枯燥的知识融入单一的实训教学中。学生拿到任务后,根据要求分析任务要求,并在规定的时间规范地完成任务。
在工程机械底盘拆装实训室,教师将单一的学习目标——3-程机械底盘拆装的每个规范步骤告知学生,学生在操作前分析任务内容,并熟记各步骤的次序。在明确目标后,按照各规范步骤操作,操作过程中需达到边操作边说操作步骤的要求。
(二)建设适应问题导向性学习需要的实训室,加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一些实训项目不仅仅要求学生能独立完成教师所设计的任务,还要求学生在完成任务后,能将相关知识运用到实际当中,如一些工程机械发动机故障的排除、电气电路故障的检测等。为此,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将工程机械发动机实训室和工程机械电气实训室定位为适应问题导向性学习需要的实训室。该实训室主要功能为:帮助学生理清问题实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将相关知识运用于实际的能力。
其中,工程机械发动机实训室配备了5台能正常工作的小松PCI60型柴油发动机、多媒体投影以及相配套的检测仪器。在开展工程机械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实训项目教学时,5~6位学生共用一台发动机。教师将规范操作投影到大屏幕,学生边看演示边操作,这种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式进一步促进了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发展。
适应问题导向性学习需要的实训室最大的特点在于学生完成实训项目后,不仅完成了教师设计的任务,而且还能将一些抽象的、复杂的知识更好地运用于实际,解决实际问题。适应问题导向性学习的教学模式。
(三)建设适应项目导向性学习需要的实训室,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适应项目导向性学习的教学模式其根本目标是按照完整的行动模式,全面培养学生技术、职业素养等方面的能力,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发展,这种教学模式的关键是项目导向性教学法。
目前,国内一些高职院校也不同程度地在部分课程中引用了项目教学法,但运用过程中仅仅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结合,与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相比较,缺少更宽广的外延,不能将真实情景融合在教学中。其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缺乏与之相配套的适应项目导向性学习需要的实训室。针对这一情况,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将工程机械技术服务中心和工程机械整机实训室定位为适应项目导向性学习需要的实训室。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机械技术服务中心用于教学的小松挖掘机及山推推土机、工程机械柴油发动机、各种工程机械液压阀件等价值150多万元的实验器材均来源于广西小松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及广西山推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同时,为配合适应项目导向性教学的需要,该校还建设了研讨室、资料室、器材室等。授课中,由广西小松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的A级服务技师组织教学,完全按照KOMATSU技术员的培训体系中规定的教学内容、教学计划进行,选用小松技术员专用培训教材、课件。
工程机械整机实训室按照维修企业的生产场景进行建设,配置三辆全新的PCI60、PCI30型挖机供学生进行检测,该实训室就类似于一个小型的工程机械维修车间,授课中,学生处于近乎真实的工程机械维修车间中。授课时,教师以一个个项目作为授课内容,如挖机保养作业项目、工程机械底盘故障排除项目等;学生可以自由组合,以2-3人为宜,对各项目进行联合操作,教师在其中不断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
二、总结
建设与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相匹配的工程机械维护专业实训基地,是全面提高工程机械维护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有效途径,而如何更好地建设适应实验导向性学习需要、适应问题导向性学习需要、适应项目导向性学习需要的实训室是实训基地建设的关键所在。在实训教学中,将项目教学法、引导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实验法、角色扮演法、结构任务法、自由学习法、考察法、问卷调查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融入到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当中,将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有很大帮助。
此外,目前高职教育中存在学生在实训教学中过分强调理论知识和学科体系,教学中知识重复,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薄弱的现象,这些都将对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推行带来相当大的阻力。为此,我们需要对专业课程进行重新整合,规划适应实际情况的实训课程考核标准与教学大纲,围绕实训项目开发与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相匹配的教材。只有这样,才能使实训教学内容与社会、企业所需形成互动的关系,使实训内容跨越学科之间的鸿沟,最大限度地体现知识的整体性,发挥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优越性,从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知识是相通、实用和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的。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加大对与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相匹配的工程机械维护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力度,通过这种模式的实训基地建设,该校学生的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均得到了提高。近几年来,该校机电一体化技术(工程机械维护方向)专业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专业对口率也保持在80%以上,毕业生综合素质得到了用人单位很高评价。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吴全全,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张军,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训基地建设与实践[J].职教论坛,2005(10)
[3]葛文芹,谢卫东,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在网络基础课上的应用[T],机械职业教育,2008(6)
【基金项目】2011年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改工程重点项目(2011JGZ088);2011年度“广西高等学校优秀人才资助计划”项目;2011年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研项目
篇2
关键词:汽车;课程改革;经验;创新点
0 引 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汽车工业获得了飞速发展,汽车行业也跟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截止到2015年底,我国机动车保有量达到2.79亿辆,其中汽车保有量达到1.72亿辆,是世界上第二大汽车保有国。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轿车也植入了很多高科技元素,如ABS、ESP、发动机自动启停、自动泊车技术等等。这也给汽车维修行业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推动汽车维修行业不断地向高门槛、高标准、大规模方向发展。
199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使我国的高职教育进入了蓬勃发展的历史新阶段。职业教育以适应社会需要为主要目标,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毕业生具有基础理论知识、技术应用能力强和素质高等优点。并将教学与企业的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对企业需求的岗位进行详细分析,进而确定学生学习的内容。《汽车拆装与调整》作为一门汽车领域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以实际工作过程为导向,持续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并从日常的教学中获取经验,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大幅提高。
1 高职院校《汽车拆装与调整》课程特点[1]
在高职类院校中,《汽车拆装与调整》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是学生进行技能训练的最基础的环节。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对后续课程的教学有很大的影响,其具有以下特点:
(一)与时俱进的特点
现代汽车的维修不同于以往的“手艺修车”,从业人员将面对机械、电气和液压为一体的汽车集合体,汽车种类繁多,技术更新速度非常快。在此背景下,现代汽车维修要求从业人员具备较高的理论和动手水平。而汽车拆装与调整这门课也要与时俱进,紧跟汽车的发展方向,及时更新教学内容,避免与实际脱节。作为该课程的教师,要实时搜集最新汽车产品的结构特点,将新内容植入教学任务活动中,扩展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毕业后就具备了与时俱进的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职场能力。
(二)较强实践性的特点
汽车拆装与调整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一门专业课程,整个教学环节的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的比例是是1:1,先进行理论学习,然后再进行实践操作。即使在进行理论教学的过程中,也要与实践相结合。如在讲解发动机组成时,不要照本宣科,只讲理论。而要对发动机所有的零件进行详细说明,并配上实物图,并解释每个零件的作用。并对每个车型所用的发动机的特点进行详细讲解,并列出不同点。带领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时,要注意所选用发动机是属于普通型的,还是前沿技术。实际拆装操作时,尽量选择普通的发动机,结构简单,方便学生理解。待学生掌握之后,再要求学生拆装最新技术的发动机。先易后难,逐步掌握。
(三)中心地位的特点
在汽车技术类专业中,汽车拆装与调整这门课不是独立存在的,其囊过了汽车的各个部分,处于中心的地位。该课程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其前接课程主要有:汽车机械基础、汽车电子电工技术、汽车维修基本技能,后续课程主要有:汽车发动机检修、汽车底盘的检修、汽车电气系统的检修、汽车检测技术、毕业设计等后续课程。该课程需要讲解的内容多,知识连贯性较强,各个环节丝丝相扣。对学生来讲,需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对教师而言,任务重,但是教师的授课时间是一定的,如何在规定的时应该间内完成该课程的讲解,并且能让学生接受,成为摆在老师面前的一道难题。因此,教师应该合理把握教学方法和进度,不可能将该课程所有的内容都进行讲解,仅需要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汽车拆装原则,把握拆装规律。教师必须对内容进行合理的筛选,使学生能够在规定的课时内掌握汽车拆装的基础知识。由于有些专业课与汽车拆装与调整同时开课,在进行该课程授课时,要与这些同时开设的专业课程协调进行,使教学更加具有层次性。
2 《汽车拆装与调整》授课方法[2,3]
作者根据该课程的特点,并结合自身授课经验,对该课程的授课方法有以下建议。
(一)将汽车的新技术引入到教学中
目前,该课程的实训课程都是在实训室完成,车型基本上属于传统车型,很多结构是已经淘汰的技术(如风冷式发动机)。虽然这对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是没有影响的,但与飞速发展的汽车运用技术相比,这些设备显得有些老旧。学生对这些设备兴趣不足,进而影响学习的积极性。如果在授课过程中,增加了一些新的汽车技术和结构,学生的兴趣会立即被吸引过来,学生会对该项新技术提出很多自己的想法和问题,自己主动进行该技术的信息搜集。这样更激发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查看现有汽车设备的结构特点,并进行对比分析。
比如我们在授课过程中会讲到变速器的拆装,实验室有两种类型:有级式和无级式。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对无级式变速器的结构特点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总结,并与有级式变速器进行对比分析。既可以掌握最新的技术,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果,达到了教学目的。
(二)做好该课程的知识衔接
由于该课程在整个汽车技术专业中的地位,因此做好该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的知识衔接,对于完成我们的教学任务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汽车维修基本技能是汽车拆装与调整的基础,而汽车拆装与调整又是汽车底盘检修的关健环节。比如,在讲到汽车底盘的拆装时,首先要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待教师讲解完成后,再要求学生回答问题。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独自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将对事物的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达到了教学效果。通过教学发现,个别课程实行先实习后理论学习的效果比较好。如发动机的拆装,当学生完成一次拆装后,对发动机的所有零件均有一个感性认识,虽然不能完全认识到每个零件的功能,但可以将这些问题带到理论课中。随着老师的讲解,学生的疑惑慢慢解开,既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以提高整体的教学效果。
(三)课程实习场地和设施的要求
该课程的实践课时比较多,实习场地和设施的条件决定了该课程的教学质量。我们采用一边讲一边练习的方法进行教学,确保每个学生上课期间注意力集中,教师现场操作完成之后,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独自完成拆装。需要准备的硬件设备有:汽车拆装实训常用工具、整车2部(能够将发动机总成、变速器总成、驱动桥总成、转向器等设备从汽车上拆下来)、发动机总成2-3台、汽车底盘相关总成(能够满足对变速器、驱动桥、主减速器、转向器、轮胎等进行拆装)等。
(四)严格制定并落实考核规范
对本课程而言,任何先进的教学方法,如果不落实到位,仍然不会达到教学目的。因此,严格制定并落实考核规范这项措施是确保学生学习的最后一关,这是检验教学方法的最有效途径。因为有部分学生自制能力比较差,不会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如果学生事先就已知道该课程考核制度,实践过程中会认真听讲,并积极操作设备,尽可能的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本课程的考核采用笔试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法,笔试部分占总成绩的40%,要求学生回答汽车结构的基本知识;实践操作占总成绩60%,三人一个团队,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所讲设备的拆装;重点从操作规范进行打分,如工具是否正确使用,拆装顺序是否装反,提问的问题能否答对等。最后给每个学生总成绩,并公布出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3 总结
总之,汽车拆装与调整这门课程的实践性要求比较高,教师应该尽最大努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祝清亮.为汽修行业培养高技能人才-读《汽车拆装与调整》有感[J].出版参考,2012(11).
篇3
教学方法 学习兴趣 教学条件
一、教学方法
1.先进的教学方法
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学:这种教学方法,针对于职业院校的教学,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项目型课程的教学方法,是将每门课程设置若干课程项目,每个项目有特定的任务,明确学习的目的、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法。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完成哪些内容、学生应该完成哪些内容、操作的步骤怎样,都一一在项目中明确。这样,教师和学生都知道自己应该完成的教与学的内容,目标明确后,学生学习就有动力,学习任务的完成也显得容易。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创设一定的情境,做好课题的铺垫,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知识和探求真理并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学习兴趣又是在好奇心、求知欲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学习需要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教师在上课开始时,就要引发学生对课题的兴趣,做好课题的铺垫,让学生对他尚不能解决的问题产生好奇,感兴趣,让其注意力指向学习目标。例如:我们在讲述汽车有关气体压力过大造成的影响时,可拿气球不断加气,随着加入的气体越来越多,气球越来越大,最后气球由于气压过大而破裂。又如:当我们要讲解汽车的点火系统时,可找来汽车点火系统的有关零部件,把点火线路接好,在讲课前,先做火花塞点火现象让学生观看,使学生在观察火花塞点火现象中产生兴趣和疑问及求知的欲望,老师根据这些现象,一步一步向学生阐明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何连接线路及如何维修点火系统。
(2)由旧知识及以前经历导出新知识、新课题的学习,让学生产生“我能懂”的心理,吸引学生学习兴趣
汽车维修专业的课程中,每一门课程互相联系,同一门课程的不同章节也联系紧密,从汽车的构造原理来说,也是每个系统相互联系的。如果在教学过程直接宣讲要学的新知识,有可能让学生产生“苹果太高摘不到”的心理,教师可以由旧知识及经验导出新知识、新课题的学习,这样让学生产生“我能懂”的心理,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我们在讲授汽车专业课新知识时,如果与学生旧有的知识、技能、习惯性的思维方式与活动方式有联系,学生就会兴致勃勃地投入学习。教师在教授新知识之前,尽可能使学生回忆旧有经验并注意诱发一连串疑问。例如:我们在讲汽车电子点火系统时,可与传统点火系统对比;讲电子燃油喷射系统时,可与化油器的供油系统对比,在讲述自动变速器结构和原理时可与手动变速器的结构和原理相比。
(3)从实际应用出发,采用实例分析教学法,将较抽象的理论知识寓于实例教学上,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汽车修理专业涉及的知识是非常广泛的,如果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去先讲解理论,然后再进行实验的形式训练学生的技能,效果并不理想。因为,理论比较抽象和枯燥,而中等职业学生的理解能力相对比较弱,学生很难听好课,记不牢。因此,可采用实例分析法进行教学,让学生觉得原来高深的理论知识和日常生活这么密切,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把学到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4)采用从感性到理性,让学生先动手实操,再讲解理论知识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而产生的一种关于事物现象的认识,没有感性材料,理性认识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职业类学生由于文化基础较差,而汽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科技综合体,它既含有配合精密的机械机构、液压控制机构,还有复杂的电子技术应用于汽车的发动机、底盘系统、电器装置、及其它附属机构等,并且装配在汽车上的零部件有成千上万。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先讲理论,再到实验室去做实验,往往收效不大。学生由于缺乏对汽车零部件的感性认识,教师在讲授汽车相关理论知识的时候,会令学生由于理解不了或听不懂而产生畏难的心理,对学习失去兴趣。因此,我们在讲新课时,结合学生喜欢动手的特点,可先让学生在实验室动手去拆装汽车的零部件或总成,让学生对汽车的零部件产生感性认识,同时在动手过程中产生疑问,有些复杂点的甚至装不上去,或装上去了但使用不了等问题的产生,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找出他们缺乏的知识和“还不能够处理”的情境。这时,教师就可针对学生的存在问题给予一一解答,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有了兴趣,学习起来又轻松又快。
二、教学条件
从以上的教学方法可以看出,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必须要有相应的教学设备及“双师型”教资队伍。
1.教学设备
加强校内生产型实训基地和专项技能型技术中心建设,即具备校内相应的实训设备、实训工具、检测仪器、实验台架等教学设施,可以积极自筹资金,也可以整合社会企业资源,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将汽车实训基地建成汽车整车实训工作区、汽车发动机实训工作区、汽车电器实训工作区、自动变速器实训工作区、汽车底盘实训工作区、汽车仿真实训工作区等。
2.教师也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汽车各种性能(经济性、安全性、排放等)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电工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运用不断增多。由于汽车新技术的不断运用,汽车专业课程的教学,要求教师首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把不断学习作为自身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其次,教师应把学习贯彻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将学习与实际教学结合起来,努力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再次,在丰富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广泛涉猎各种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从而更好地适应职业教育的需要,通过总结经验,提高自身,向更完善的目标努力。
通过对教学方法的改进,学生掌握了先进的汽车专业使用与维修知识,把握了新的汽车维修方法和理念,增长了自身的专业知识,提高了专业技能水平,真正做到了学有所获、学能所用,才能为今后的就业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篇4
关键词:汽车运用与维修;模块化
【中图分类号】U472-4
首先应明确模块教学过程不能简单套用别人的经验,必须考虑本专业的教学目标、学校的设备情况、学生的能力层次等因素。
为设做好汽车专业模块化教学,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确定汽车专业的教学目标。能否准确定位专业的教学目标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多数学校都主要是为本地区培养从事汽车维护、修理、检测、装潢、汽车外形整修等工作的中高级技能型人才。因此,我们应摸清汽车行业的这类需求,确定教学目标,并紧紧围绕此目标开展各项教学、教研工作。
二、确定并划分教学模块。如何科学划分教学模块,是实施模块化教学模式的重点。“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作为一个大模块,该大模块由两类模块构建而成,第一类为基础模块,包含文化基础课和公共关系类课程等教学模块,采用学科课程体系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这一类基础模块在一年级进行教学。第二类是多个专业模块,采用工作过程体系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而且各专业模块是可以根据市场需求,适时调整、更换和开发的活模块。我们以教学目标为核心,以专业内容为主线,以实训场室设备为条件,将专业相关知识和技能分成发动机构造与拆装、底盘构造与拆装、发动机机械维修、电控发动机、自动变速器、传动系与行驶系统、制动系统、汽车电器系统、空调系统、整车检测与保养等模块。每个模块依据不同的知识点又分成若干个课题或适合于行为导向教学的模拟项目,每个课题都有具体理论和技能要求,并将各模块涉及的构造、原理、修理和维护工艺、故障排除等相关内容有机的结合,这样教学过程不再是单一的学科教学,而是瞄准教学目标、围绕专业课题的一体化教学,使学生获得系统的专业知识的同时,也掌握了基本操作技能。比如汽车电器系统,设计的模块有蓄电池的检查、起动机的检修、发电机的检修、灯光线路的检测等等。
三、开发模块化的校本教材。编写好适应于本专业的校本教材是实施模块化教学的基础。教材的基本框架是:模块-----子模块------课题。编写模块化教材我们将从模块的教学目标出发,注重基础性、实用性、针对性,并采用任务驱动的编写方式陆续编写校本教材。在教学中采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总结”形式的案例分析、项目教学和模拟教学等行为导向教学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式教材将打破传统学科式教材的界限,对完成本模块的工作任务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有简明扼要的描述,涵盖了汽车修理工国家职业标准,着重体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图文并茂,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例如:在“发动机燃料供给系、系和冷却系”这一模块中,除了常规的结构、原理、检测与维修外,我们把日常维护中的项目——滤清器的清理与更换、冷却液和油的检查与更换等也列为主要内容。我们考虑到,现阶段学生进行发动机拆解维修的机会很少,但进行日常维护的机会却很多,这样学生所学的知识马上就能为自己和他人服务。
四、培养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模块化教学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教学经验,又要熟练掌握实践操作技能。我校实行“模块负责制”的教学管理方法,专任教师必须自编各模块的配套教材,制作相应模块的课件,具备讲(讲授)、写(编教材讲义)、带(指导实习)的能力。为此,我校对现任专业课教师加强培训,取长补短。要求那些从学校到学校的纯理论课教师,下到实习基地锻炼或外出参加各种级别的职业技能培训考级,现在已培养了一批胜任本专业模块式、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双师型”教师。
篇5
关键词:校企合作;课程;开发途径
1999年以来,我国高职教育得到迅猛发展许多学校都开展了校企合作,这种合作模式给中国的职业教育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和契机。为此中国许多学者对这种教育做了很多宏观角度的研究,如:运行机制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办学模式等。但现在很多校企合作也从第一阶段的初步合作发展到深度合作阶段,现在对与微观层面的研究已经比较迫切。如:课程开发途径、课程的开发应用于实践等。所以本课题对校企合作过程中课程开发途径进行了研究。
2005年开始,宁波大红鹰学院与宁波公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协议,以共建“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形式开展校企合作办学。通过校企合作汽车专业一些专业课程开发方面取得了比较大的成功,如《汽车底盘机械系统检修》、《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等课程成功开发。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暴露出来了一些新的问题,说:实训课程项目内容过于简单,满足不了大二的学生的知识需求;有些课程满足不了企业的需求,实训设备跟不上时代的变化等等,这些问题都制约校企合作的深层次的发展。所以校企合作课程需进行再次开发,所以需对开发途径得进行研究。
一、水平转变途径
校企合作期间已开发的课程可通过水平转变途径来实现课程再次开发。从学校和企业双方着手,对校企合作实践过程中的师资力量、实训设备、教材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然后提出水平提高的措施。
学校方面:1、牵头召开课程建设讨论会,邀请汽车专业教师、学生、合作企业代表参加,讨论专业综合课程的设置及具体实施等内容等,使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更合理。2、提升参与课程开发的教师水平。可通过“应用型”教师的建设,把教师建设成实践能力较强、专业素养较高,个人发展与学校发展目标相一致的专兼职应用型教师。应用型教师是指本身具有实践应用能力并能够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教师,或具有实践应用能力,能够解决政府、企业的实际问题,产生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教师。如:为鼓励教师的发展宁波大红鹰学院特出台文件《宁波大红鹰学院应用型教师资格认定、考核试行办法》。让教师参多与横向课题的开发与研究等方式方法提升参与课程开发的教师水平。通过横向课题的研究,提高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热情,通过横向课题的研究,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通过横向课题的研究,提高企业员工的理论科研水平,通过横向课题的研究,提高企业产品的技术含量和竞争力。这一切不但提高了相关人员的能力,也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更进一步带动了教师队伍水平的整体提高。[1]
企业方面:(1)安排真正的技术能手,并且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师傅参与教学,这类型的师傅毕竟是少数并且企业有自身的效益追求此类型的师傅很可能不能全程参与学生的教学,但要求他们一定要参与课程的开发,保证课程开发者的高水平。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学习领域课程开发理论,认为课程开发应包括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归纳行动领域、转换学习领域、教学情境设计、行动导向教学实施、教学评价与反馈等6个步骤。[2]企业方面技术能手必须参加课程再次开发环节中的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归纳行动领域、转换学习领域、教学情境设计前期环节,把企业里的新技术、新要求融合到课程开发环节,才能使新开发的课程跟的上社会的新发展。(2)实训设备更新,通过一定时间的使用,原实训设备面临老化落伍的局面,企业需对设备进行及时更新,否则仍出现学生会的不是企业所现需得,仍需岗前再培训得局面,这样就失去了校企合作模式的本意,努力通过实训设备的提升来实现课程的再次开发。
二、社会活动途径
社会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因此针对社会需求而设计的课程也是丰富多样的但他们总有一定的共性。课程的开发要适于本校实际特点与又要满足社会的高需求,可以通过合作的方法进行联合开发。通过让学生参与企业活动等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取知识。在构建具体的课程开发途径上,应在专业层面与职业道德层面的基础上进行。 职业道德的培养,可以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综合实践环节来进行。如,在实训环节中增加“拓展”活动,在活动中有助于学生形成一种集体主义精神。
为确保校企合作后期合作课程的持续性,需对课程进行再次开发。可通过水平转变途径来实现课程再次开发,可通过社会活动等途径来丰富已开发的课程。当然课程再次开放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仍需在实践中不断总结。
参考文献:
篇6
一、引导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生自觉学习、主动探究的直接动机,理论实践一体化正好可以充分利用实物、模型等教具,让学生感受汽修专业有可学性;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还能有成功感,体会自己获得的成果,教师再接着对学生好的表现及时给予肯定、鼓励,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产生好的感觉,激起进一步学好汽修技能的兴趣。“课堂车间化、车间课堂化”,亦或是“理论实践一体化”,实际是运用了“教学做合一”法,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演示,让学生掌握操作方法,然后教师给定学生时间、任务,让学生动手实践,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提高了实践操作技能,这样的专业课必然使学生情绪饱满、兴趣浓厚,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讲课内容要有基本顺序
学生见到机器,先学什么,后学什么,教师先讲什么,后讲什么,还是有规律的。汽车主要由发动机、底盘、车身、电气四大部分组成,在讲每个机构和系统时,应把组成构造、工作原理、使用保养、故障排除和拆卸装配等内容系统化、条理化。这样形成程式化,便于学生学习、复习、掌握。例如,讲解故障时的顺序,最好按故障的名称、出现故障的征象、形成故障的原因、故障危害及后果、分析故障的原则、排除故障的方法、预防故障的措施来进行,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掌握理论,又可根据理论动手实践。
三、用好实物教具
理论实践一体化,课堂就是车间,车间就是课堂,自然能见到实物教具。实物教具具有鲜明的直观性,能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课堂上的实物教具应该尽量做到净、松、全。净就是清洗干净,便于学生对实物进行细微的观察,取得全方位的感官认识。松,就是在备课时尽量将相关零件的连接螺栓拧松,使各配合件松动连接,便于课堂装卸,节省时间。全,就是大到发动机的机件,小到高压油出油阀,少了哪一个零件都是一种缺憾,因为不管是多么简单的零件,即使你用再形象的语言来描述,也难以达到实物那样直观明了的效果。当然,这就需要学校加大实习实训室的投入,不过即使是报废的零部件,也比没有强很多,也是花不了几个钱的,关键是认识问题。
使用实物教具还要掌握正确的方法,以充分发挥实物教具的优势,取得好的课堂效果。
一是拆卸零部件要按顺序,不能乱拆乱卸,要按照先上后下、先外后里的顺序进行。
二是摆放零部件要有规律,拆下的零部件要按照先后顺序和方位有序摆放,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工作习惯,另一方面可以防止丢失、漏装或错装。
三是观察零部件要注意方向性,给学生看零部件要按照上、下、前、后、左、右、中的方位顺序看,这样学生才能看得全面清楚,容易记牢。
四是装配零部件时要按照与拆卸的相反顺序进行,各运动副件应无卡滞现象,一些重要螺栓要按照规定的顺序、扭矩拧紧。
以上四点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规范意识,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为以后学生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注重实践能力培养
一是“课堂车间化、车间课堂化”不排除电化教学。教师要变黑板上讲发动机工作原理为多媒体动态展示发动机工作过程,变教师的“一言堂”为现代教育教学设备声音、图像、动画,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二是建立充足的校外实习基地,在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进行顶岗学习。可以将全班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分散到各个维修点实习一个月,再在校学习一个月,各小组之间还要进行轮换。这样一则能促进学生主动去学习理论,二则能更多地了解各类车的特点,三则能养成学生不怕脏、不怕累的意识,培养他们虚心向维修点师傅学习的良好习惯,从而学到真正的维修技术。实习归来后,应要求每位同学写总结并交流,使之进一步升华。
篇7
【关键词】CDIO 概念车制作 课程 教学 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107-02
一、引言
据麦肯锡咨询公司( 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 的研究报告统计[1],我国的工科毕业生只有不到 10% 适合在跨国公司工作。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的缺乏是不适合跨国公司工作的关键。与欧洲等国家工程类大学毕业生相比,中国高等教育在培养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方面存在三大弊端:一是教育重理论、轻实践,工程教育的师资队伍普遍缺乏行业背景,二是课程设置僵硬,缺乏知识的融合与交叉,创新教育不足;三是缺乏对工程科技与创新的兴趣培养,缺少职业能力及职业道德教育。这样的状况导致培养的工程技术人才创新能力不足,缺乏动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和人际沟通能力不强。中国提出在2020年前完成建立创新型国家的目标,这就需要培养出基于工程实践的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因此,更新教育观念、实施工程教育改革成为第一要务[2]。实现第一要务要从最基本的课程教学改革和创新开始,课程创新是教育改革的关键,没有课程教学创新,教育改革就是空中楼阁。
2000年,美国爱德华・克劳利教授研究组开始对工程教育改革进行研究。经过四年探索和实践,他们合作苑⒊隽说囊桓鲂滦偷墓こ探逃模式――CDIO[3]。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运行(Operate),以CDIO教学大纲和标准为基础,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和获取工程能力。CDIO模式为国际工程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研究方向,也为我国的工程教育改革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4]。
将CDIO模式应用到课程教学上进行改革和创新,是课程改革和创新的新尝试。“概念车制作”是新开设校级综合性专业校选课程,所涉及的内容是概念车制作的整个过程,教学方法采用学生主动研究和学习,教师指导方式。将CDIO模式应用到“概念车制作”课程中,以学生团队在工作室(课堂)针对概念车为情境的理论学习、分析、思考为重点,构建一个“构思-设计-实施-运行”的重理论又重实践的工程教育环境。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
设置“概念车制作”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逻辑性、灵活性与广泛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研素质、工程意识和创新精神。该课程要求学生树立工程的概念,同时了解在完成工程的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相关内容,使学生了解作为一名工程技术人员,不仅需要具有相关的技术技能,同时更重要的是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团队合作能力、书面及口头交流能力、资料的使用及查阅能力等,还有自我学习和管理等相关能力。使学生在系统分析与设计、制作、调试、信息处理、文档写作和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能力都有一个质的飞跃,为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积累实践经验,为造就出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的组织
“概念车制作”是一个复杂的设计、制作和调试的过程,将概念车制作分成多项目(或系统)。该课程分成五组,每组学生 3~5人,包括车身组、传动组、转向及车架组、发动机组以及电器组。要求汽车服务工程和车辆工程专业学生基本安排在传动组、转向及车架组、发动机组以及电器组,成型专业学生安排在车身组,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分派到各组承担零部件的制作。
四、CDIO模式下的课程
1.课程的构思(C)
概念车就是最先进、前卫、环保、最能代表造车工艺的技术与科技发展设计的未来汽车。教学内容的构思是以概念车制作为平台,课程教学内容包括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
该课程技术内容构思是概念车的制作项目,制作概念车要求每循环教学都有创新,在汽车节能、环保,轻量化等方面进行改进和创新。概念车主要包括发动机、底盘、电器和车身四大部分,每循环教学创新都要从这四个方面考虑。基于比赛和教学规律的考虑,每循环教学项目都在变化,构思概念车的系统创新是关键,这就是项目任务书。如2015年是转向系统的优化,2016年是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开发。
该课题管理内容构思以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进行管理,使学生团队受现代企业管理方式的熏陶。
2.课程的设计(D)
根据构思的项目任务书,对构思课程教学进行设计。
(1)教学过程的设计
“概念车制作”教学过程的设计与传统的课程教学过程有很大差别,时间不固定,按照项目计划时间运行。主讲教师不站在讲台上将知识或技术灌输给学生,深入到学生团队中去,引导学生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学生团队按照项目计划书去学习和研究,推动项目逐步接近技术指标。
(2)教学方法的设计
“概念车制作”授课在 CDIO 模式框架内进行,需将 CDIO 精神灵活地贯穿于教学活动中,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采用以学生动手和自行思考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教学方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研究和思考自行完成,遇到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研讨,和学生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最后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引入工程的概念,而且还要按照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严格要求学生。
(3)教学内容的设计
教学内容包括技术方面和管理方面的教学内容。技术方面包括,调研、构思、设计、制作、调试和比赛(若有比赛)或总结等内容;管理方面包括大学生日常管理、经费管理、数据管理、设备管理以及基地管理等。
(4)实训基地的设计
实训基地设计是按照ISO9001管理体系进行现场设计,将占地面积500平方米制作基地划分为车身成型区、学习区、加工区、组装台架调试区以及设备存放区。
3.课程的实施(I)
(1)技术方面的实施
实施过程按照项目计划时间进行。制作过程主要在实训基地。首先,学生团队调研和检索材料,了解和掌握该任务的技术动态和发展趋势。如2016年的主要任务是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开发,就要了解发动机电控知识和技术,掌握电控技术动态和发展趋势。学生团队要出去调研,记录和撰写调研报告。
根据比赛和教学的要求,撰写项目任务书。首先,设定本学期概念车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如2016年关键技术是发动机电控部分,其他系统进行优化。其次,对概念车进行总体布局,如2016年概念车采用三轮行驶系统,转向系统采用阿克曼转向方式,车架采用前一字后井字结构以及车身采用锥形流线型等。第三、零部件设计采用CAI设计并进行仿真车身强度、刚度进行有限元分析和计算。第四、按照已经学过的《机械零件》的知识,对零部件选型。
按照零部件的要求以及计算分析结果,对零部件进行绘制,设计零部件的加工工艺和工装夹具。根据图纸的内容进行制作,制作大部分都是学生团队在学院加工中心自行完成。
零部件全部制作完毕进行组装,组装后进行调试,调试先进行台架测试,台架测试通过后,再进行路试,如果有问题或效果不理想,再进行零部件优化,然后再调试,直到达到比较理想状态为止。学生团队在计算分析、制作以及调试过程中遇到技术问题查资料或看讲义以及教师指导。
课程技术内容讲义总计九章,主要包括车架设计与制作、车身设计与制作、转向系统的设计与制作、制动系统设计与选型、传动系统的设计与选型、电动车动力系统的设计与选择、燃油车动力系统的设计与选择、电动车测试过程以及燃油车测试过程。
(2)管理方面的实施
大学生日常管理、经费管理主要管理者是学生辅导员承担。数据管理、设备管理、以及管理实训基地的管理按照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实施,主要管理者由主讲教师或其助教承担。
4.课程的运行(O)
逐步建立较完善的“概念车制作”教学体系和实训体系,构建与现代企业较为一致的行业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使“概念车制作”课程能够正常运行,并逐步完善,实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人文素质的目标。
五、课程考核方法
考核方式按照平时考核、平时记录情况、月汇报情况、会议纪要、以及总结报告相结合考核方法实施。即每阶段或过程都有记录,记录作为考核的依据(20%);不定期或定期讨论问题和措施有会议纪要,纪要也作为考核的依据(20%);每月有各组汇报,汇报情况也是考核依据(20%);最后总结报告也是考核依据(20%)。平时有考核记录(20%),平时考核成绩由学生辅导员确定,其他考核由主讲教师确定。
六、结语
“概念车制作”课程经过2015年的试验,取得了一些成绩和效果,积累了一些课堂教学经验,为2016年正式确定校级选修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2016年开课已经开始,制定了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自编了课程讲义,制定了课程考勤管理办法以及定期汇报制度,基本建立了课程教学体系和实训体系,构建与现代企业较为一致的行业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仅一年的课堂教学经验只是雏形,持续的改进并逐步完善“概念车制作”课程,才能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 麦肯锡.Addressing China's Looming Talent Shortage,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October 2005
[2] 查建中. 论“做中学”战略下的 CDIO 模式[J].武汉: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3).
篇8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7S;双师型;实训基地
我校于2006年9月重设了汽车维修专业,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理论与实践分开教学,但在学生就业面试,及对毕业学生顶岗实习调查时发现,理论与实践之间严重脱节,不能解决企业中一些实际问题;如何开展有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真正地学好、用好专业理论知识,提高其实际操作水平,经过多方面的调查研究、论证,在学校领导的统一步署下,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实行新的教学模式:理实一体化教学。
1.“理实一体化”已呈现的优势
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模式能够较好地满足中高职、社会人员等人才培养的要求,是一种行之有效、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经过我们一年多的实践,它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优势可概括如下:
1.1 7S管理模式的落实
“理实一体化”教学场景参考“4S”店的“7S”管理模式,“7S”就是“整理、整顿、清洁、清扫、安全、素养、节约”,就是让学生将来适应企业的需求,平常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我们一直始终贯穿进行。在每天教学任务完成后,学生必须进行整理学习工作范围、整顿实训器材、清洁设备和工量具、清扫地面等多方面的学习工作并恒久保持;在整个一体化教学环节中必须确保安全生产、文明操作,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1.2知识与技能的融合
一要提高专业理论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专业指导教师的理论教学水平,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二要教师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相融合,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中做,做中学”,让学生理解掌握理论知识、熟练掌握技能,熟练运用现代诊断设备,能发现解决实际问题;打破教师和学生的界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载体,学生边学边练边总结,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这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也获得家长的好评,同时学生在毕业时也能很快地就业,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我校在江苏首届技术能手比赛“汽车检测与维修”比赛南通赛区获得第一名,这也是我校首次获得,这就是理实一体化教学的魅力。
1.3“双师型”队伍的建设
理实一体化教学就必须要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也就是教师不仅要具备一定理论教学水平,而且也应具备较高的实践教学能力。目前我校汽修教师普遍存在专业理论水平较高,实践技能薄弱现象,针对这个现象,在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系部积极创造合理的条件,组织教师利用假期参加企业的对口实习和专业资格培训;通过上系部、校公开课,开教学研讨会;通过系部“教师技能节”“学生技能节”;加上教师的自学,来提高汽修教师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水平,大力推进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1.4促进实训基地的建设
为了确保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开展,保证教学顺利进行,结合企业的需求,我校根据教学大纲和依据实施性教学计划要求设置了以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块:发动机(机械部分)拆装实训室、发动机排故(电控部分)实训室、汽车保养实训室、汽车底盘拆装实训室、汽车整车电气实训室、空调实训室、自动变速器实训室、钣喷与汽车美容实训室、仿真(虚拟)实训室、混合动力实训室等,通过对汽修教学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逐步形成以“手脑并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汽修教育技术基地,从而保证并推进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施。
1.5推动校本教材的改革
由于汽车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不断更新,汽车性能不断完善,修理工艺要求越来越高,教材内容与实训设备之间又严重脱节或相对滞后,有些内容又不太相符一体化教学的精神,也不能满足现代企业的需求。我部汽车教研组积极组织专业教师培训、召开校企研讨会,共同开发实训指导书、学生学习工作页、教师工作页、制作动态、静态课件,设计教学场景,最后进行校本教材的开发,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尽量选用比较合适的教材,力争将汽车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技能训练融合在一起,以满足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和学生职业道德、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的提高。
综上所述,理实一体化是一种比较行之有效、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一方面,提高了理论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实训指导教师的理论教学水平,培养了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另一方面,专业教师将专业理论知识教学融于实践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在学练中不仅理解掌握理论知识、熟悉掌握技能和现代诊断设备的使用,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大大地提高教学质量。
2.“理实一体化”教学在汽修中还有几个方面需要改善
为了保障“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顺序进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还需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2.1进一步完善实训室的建设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教学,为了满足不同层次教学要求,为了进一步推进“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结合企业的需求,根据实施性教学计划,校领导已经同意进一步完善实训室的建设,决定进行二期投资。
2.2师资队伍的严重缺乏
现阶段我校有14个在校汽修班级(平均每班40人),有中职、高职,专业教师只有10人,刚进大学生4人,想要更好地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其难度可想而知。学校一方面必须加强现有专业教师的业务培训,尤其是新教师的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促进“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另一方面加强中高级汽修人才或双师型教师的招聘力度,学校和系部多开展公开课活动,教学研讨会,多举办和参与各类专业比赛和兄弟院校的交流,大家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才能共同提高。
篇9
【关键词】修修专业 实习教学 教学手段
各级技工学校是培养合格操作人才的摇篮,现代企业所需的操作人才应是复合型、创造型人才。在培养操作人才的过程中,应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训练。作为一名实习指导教师,我平时很注重教学方法学习,在技能训练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总结,在以下几个方面略综合些心得,现提出来和同行探讨。
一、实习教师具备较高的素质是上好实习课的前提
作为实习指导教师不仅要掌握本工种工艺课程的全部内容,而且必须懂得与其相关的其他课程知识。在指导学生进行技能训练中,实习指导教师应具备以下素质:
1.丰富的实际操作经验,高级工以上操作水平。
2.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正确、规范的操作姿势和动作。要指导学生,首先自己得会干,仔细体会实习过程中的重点、难点,找准重点在什么地方,琢磨难点怎么解决。在实习操作过程中,每一名学生碰到的问题可能不一样,实习指导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3.具有较高的工艺分析能力。故障原因分析、故障排除方法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工件的质量。一个合理的工艺维修方案可以提高维修的质量。所以教师不仅要自己具有较高的工艺分析能力,也要使学生逐步做到这一点。
4.实习指导教师还应具备解决技能训练难题的能力。
在技能训练过程中,实习指导教师要注意言传身教,以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一丝不苟的教学作风、优秀的专业素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取得进步。
二、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1.采用形象化教学
学生对于他们从来没有接触过的故障以及毫无感觉的学习内容是很难接受的,这就要求教师通过具体的实物或模型、形象的语言、挂图、多媒体、操作演示等方式,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获得感性认识。如讲到“活塞连杆拆装”时,就拿活塞连杆进行演示。这样边演示边讲解,就增强了直观教学的感染力,从而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2.采用启发式教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独立思考,从而真正领会教师传授的知识,以获得实习的效果。
实习指导教师的任务,不光是教学生简单的基本操作,还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意识。学生实习首先得看懂电路图,会根据电路图纸分析出故障排除步骤,顺利完成维修任务,所以实习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在实习教学中,在讲电路时,可先让学生自己比较各种方案的优劣,最后再综合起来提出一个合理的维修方案。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效果很好,这样能使学生真正获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加深学生对这个工艺的正确理解。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3.因材施教
在实习教学中要注意因材施教,使每位同学在操作技能方面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在实习过程中,由于每位学生的身体素质、动手能力、分析能力都各不相同,有的同学各项条件好,任务做得又快又好,有的同学综合条件差一些,任务完成得慢而差,这就需要教师因材施教,既要让能力差的学生完成好工作任务,又要让能力强的学生“吃饱”。可采取以下措施:
(1)采取分层教学的形式。给学得快的学生增加教学难度,让他们在技术上有进一步的提高,对学得慢的学生加强基本功的练习。
(2)采取传、帮、带的形式,让学得慢的学生跟学得好的学生共同学习,互相促进,共同进步。
4.学生参与教学
在实习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让学生参与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如讲“发动机无法起动”时,首先,让学生分析故障原因,然后进行操作排除故障,最后把操作过程和同学们一起分享。教师点评肯定他们的成功,把正确的操作过程演示给学生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学生应根据自身的操作过程,对错误加以纠正,别人出现的问题也能引起自己的注意,在操作时避免发生同样的错误。用这种方法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抓好实习教学的环节是上好实习课的关键
1.安全文明生产教育
安全文明生产是学生进入生产实习的第一课,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技术工人,就必须牢固树立安全文明生产意识。教学中对各种机械设备等的安全操作规程,实习中工作服的穿戴要求及文明生产规范等,要求学生不仅要认真听,还必须牢记。如:使用举升机、拆装电器设备的操作要求、搞好车间卫生等。
2.对大型设备规范使用
轮胎拆装机安全技术操作、轮胎动平衡机安全技术操作、电动手砂轮机安全操作等,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按要求使用。如举升机安全操作:使用前应清除举升机附近妨碍作业的器具及杂物,并检查操作手柄是否正常、操作机构是否灵敏有效,液压系统不允许有爬行现象。待举升车辆驶入后,应将举升机支撑块调整移动对正该车型规定的举升点。支撑时,四个支角应在同一平面上,调整支角胶垫高度使其接触车辆底盘支撑部位等。安全是上好实训课的保证。
在学生实习的过程中老师一定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入门指导:教授新知识要严格而准确,不能似是而非、含糊其词、一知半解,更不允许讲错,演示动作要到位、规范。
巡回指导:巡回指导的重要性在于,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实习进度,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及时纠正学生当中的不正确姿势,及时帮助学生分析原因所在。针对进度不同、掌握技能的程度不同的学生,教授他们不同的技巧、不同的操作方法。上好实习课的关键在于“两指导”,而“两指导”的重点在于巡回指导,巡回指导的关键要做到“多转、多看、多指导”。
四、 工艺理论与实习巧妙衔接,提高实习课教学质量
实习指导教师,尤其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要让学生把理论课所学的内容在实习课中加以灵活运用,并通过实习来巩固理论知识,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如在理论课上常用量具的读法和测量是个难点,学生不易掌握,而在实习课上,量具的正确使用又是个重点。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在理论课堂上让学生用游标卡尺、千分尺、万能角度尺等常用量具测量常见形状的工件,这样让学生在理论课上难掌握的内容能够及时得到实践,从而加深记忆。同时通过测量,学生还能了解常见工件的形状,做到了边讲边练,出现问题及时解决,理论课中所学的内容能在实习课中及时应用。
五、结合实际教学,进行企业模拟实习
学生在经过基本功和典型课题训练之后,其独立操作能力有了一定提高,主要表现在:基本都能根据故障现象按照操作要求进行规范练习。
实践证明,当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已达到一定的水平后,如果实习教学总是停留在教师指定的课题训练上,不仅会使学生的学习激情下降,还会影响学生操作技能的进一步提高。为此,教师就应对教学方式进行改进:一是把课题教学按工厂要求模拟训练,限定工作时间,实行工时制度;二是结合企业质量管理标准,给学生讲解服务质量要求。参与生产实习,既训练了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又可以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降低实习成本,变消耗型实习为效益型实习。
技工学校是培养实际操作人才的重要基地,要想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首先教师必须要有高素质。教师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有相关学科的知识,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用真才实学去教育学生、吸引学生。爱护学生是教师必备的心理素质,要尊重、理解学生。在爱的氛围中会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实习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习指导教师责任重大,要不断学习、进取,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抓好实习教学的环节,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使实习教学再上一层台阶。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职业技能竞赛;汽车专业教学;融合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5)09C-0031-04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职业教育要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作为培养汽车维修行业和企业发展需要专门人才的汽车职业学校,应以汽修关键能力培养为主线,以职业技能竞赛为手段,从生态学的视角,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汽车专业教学进行研究。
一、调研分析
设计了《中职汽车技能竞赛与教学生态的调查问卷》,先后结合面谈和通讯方式,走访了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江苏外企汽车维修服务有限公司、麦特汽车服务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管理干部学院、南京林业大学交通学院、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等多家行业、企业和学校的专家及技术主管,发放64份问卷,收回64份,了解汽车技能竞赛的赛项;选手的知识应用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应变能力;竞赛对汽车专业教学的影响;企业对汽车专业教学的建议等。
(一)受调研者情况
在接受调研人员中,涉及机电项目:汽车维修基本技能,占48.6%;定期维护及四轮定位,占37.1%;空调维修,占65.7%。涉及非机电项目:涂装,占5.7%;钣金,占25.7%。竞赛项目包含团体赛和个人赛,其中汽车定期维护和车轮定位项目为团体赛,其余为个人赛。项目涵盖了汽车售后服务业的机电维修和车身修复两大类专业。
(二)赛项设置情况
2013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技能竞赛,从原来的丰田卡罗拉车型调整为通用科鲁兹车型,因此维修规范在继续遵循国家标准GB/T18344―2001《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外,调整为《科鲁兹维修规程》。赛项设置合理,占60%;需要增加项目,包括个人全能项目,汽车性能检测,汽车配件与资料管理优化,车身附件拆装等,占28.6%;需要调整项目,如:去除不切合实际的赛项,尽量与世界技能大赛赛项设置接轨等,占8.5%。说明汽车技能竞赛赛项与实际生产有差距,职业技能竞赛不是为赛而赛,也不是简单的增减内容,而是需要综合考虑教学与实际的匹配度,此项问卷为汽车专业教学内容的设计提供了切入点。
(三)选手综合情况
1.成绩统计。竞赛评分包括理论测试和实际操作两部分,分别占总成绩的20%和80%。以2013年国赛的理论成绩为例,机电均分为77.18,及格率为79.86%;钣金均分为80.99,及格率为80.88%;涂装均分为82.8,及格率为88.73%。表明,选手的技术性基础知识欠缺,文化基础不实,人文素养不够。
实操成绩:机电团体均分为84.87,及格率为94.59%;机电维修均分为69.058,及格率为57.53%;机电空调均分为57.76,及格率为45.83%;钣金均分为75.05,及格率为85.29%;涂装均分为71.2,及格率为77.46%。表明,选手的实际操作技能不到位,设备工量具的使用不熟练,分析判断能力薄弱。
2.职业素质。对于选手职业素质方面的评价,普遍认为: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工作过程的能力比较好,占57%;一般占28.6%;而非常好只占5.7%;不太好却占8.7%。解决问题过程与企业工作流程及组织形式的适应性比较好,占62.9%;一般占25.7%;而非常好只占8.6%;不太好也占2.8%。应对突发故障的态度和措施比较好,占31.4%;一般占51.4%;而非常好只占2.8%;不太好却占14.4%。获奖选手满足企业的用人要求,比较满足占34%;基本满足占40%;而完全满足只占17%;不太满足也占9%。说明,选手的职业素质基本趋于中等水平,而且有一定比例的选手不能适应未来职业岗位要求。参加国赛的选手都是经过层层选拔,好中取优,而在竞赛中的表现也有缺憾,那么职业教育中普通学生更不能达到教学目标。因此,必须以职业技能竞赛为抓手,改革汽车专业教学。
(四)专业教学情况
调研可知,汽车技能竞赛对于汽车专业教学的引领作用非常大,占45.7%;比较大占40%;一般性占14.3%;没有认为不起作用的回答。由职业技能竞赛分析汽车专业教学,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开设。结合汽车技能竞赛赛项,常规教学开设课程的必要性: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占91%;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占77%,汽车电气构造与维修占85.7%;汽车维护占77%;汽车故障诊断技术占91.4%;汽车钣金技术占74%;汽车涂装技术,占74%。汽车专业的课程设置倾向于机电技术,尤其是汽车故障诊断、发动机和电器,说明职业技能竞赛及汽车专业教学都要反映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也凸显汽车售后服务行业的职业特点。
2.学生要求。分析调研信息发现,企业要求中职汽修专业学生具备专业理论知识占62.8%;实践技能占74.3%;专业领域的新知识占42.9%;爱岗敬业态度占78.1%;合作交流能力占62.8%;危机处理能力占25.7%;岗位职业适应能力占71.4%。汽修行业企业最看重的是职业态度、品质和协作,其次才是实践技能和理论知识,并要求有创新精神和继续学习能力。因此,不管是技能竞赛还是专业教学,在设计、组织和实施中都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
3.教学建议。对于汽车专业教学的看法和建议,专家关注课堂讨论学习、实践环节控制以及现场组织操作三个方面。具体体现在以实际案例引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指导,开展小班化教学;以小组为单位,注重技术规范,操作规范,避免与企业实践脱节;注重过程细节、思路的培养,加强教学过程性评价;注重质量控制和计划总结,提高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量使用真实汽车,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以光、电和机械变化展示内容,尽量使所有信息变化尽收眼底;教师要多接触维修企业,多参与维修实践。表明,汽车专业教学要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采用教、学、做合一的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应用信息化技术和课程资源,融合技能竞赛,培养学生关键能力,同时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
二、融合基础
职业技能竞赛注重实际操作的职业性,即按照汽车维修企业职业岗位的实际需求设置项目,通过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实施操作技能与职业态度的考核,检验学生的专业知识、实践技能和职业素质。要使职业技能竞赛融合汽车专业教学,首先要解决“一组理论、一种关系、一项目标和一个平台”。
(一)支撑理论
教学生态理论。运用生态学原理,思考教学中教师、学生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原则和方法,探索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活动规律,促进教学生态可持续发展。[1]基于教学生态理论,研究职业技能竞赛融合汽车专业教学,必然分析教学生态中学生、教师、课程及教学评价这几个要素。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教师创设与学习任务相关的情境,学生通过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在共享生态要素的基础上,主动探索并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这个理论为课程资源的开发及专业教学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技能与关键能力的关系
关键能力是从业者学会学习、学会工作、学会共处和学会做人,适应职业变化的基本发展能力,包括胜任某种职业岗位的品质态度,学习新知识的自学能力,独立计划、决策和完成工作的能力,与人合作的协调能力,承受一定心理压力的自我评价及控制能力等。[2]
从上述调研分析得知,毕业生的对口就业率低,毕业生不能胜任岗位要求,问题的实质是通过加大技能训练和技能竞赛,重视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但忽视了学生的关键能力的培养。为此,必须协调好技能与关键能力的生态关系。
(三)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制定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依据是专业调研,以此为据,兼顾职业技能竞赛既检验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用性和创新性,又检验生态系统中服务社会的切合度,分析职业岗位面向、职业资格、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从而确定培养目标。
以本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为例,人才培养目标为:主要面向汽车售后服务企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和职业道德,掌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对应职业岗位必备的知识与技能,能够从事汽车机电维修、车身修复及品牌企业专门化工作,具备职业生涯发展基础和终身学习能力,能胜任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等技术技能型人才。在培养目标中不仅有技能目标,而且有适应职业岗位的“行业通用能力”、面向机电维修和车身修复专业方向的“职业特定能力”与“跨行业职业能力”两大岗位关键能力目标,同时全程贯穿了人文关怀的素质要求。
(四)校企合作平台
汽车专业教学生态是教师、学生、教学环境、社会环境和心理环境等因素及其关系相互作用、和谐共生形成的教学氛围,其中社会环境的最重要生态是企业,要实现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可或缺的是校企合作。要借助职业技能竞赛中校企合作的热情,让学校与企业在人员、设备和技术上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让学生所学知识、技能和态度与企业职业岗位要求有机结合,科学素养与企业文化有机结合;打造校企双方共赢的平台,促进教学生态可持续发展。
三、融合策略
(一)课程体系策略
基于竞赛项目与人才培养目标对技能和关键能力的共同要求,中职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应与竞赛项目相结合,同时考虑专业教学的普适性与技能竞赛的超越性相结合,兼顾企业专家对课程体系的看法,以国家汽车修理职业资格为依据,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构建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模块化项目课程体系: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和综合课程,专业技能课程中又分专业平台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
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技能竞赛的项目设计,采用了汽车修理三级(高级工)职业资格标准[3],国家职业资格鉴定条件规定,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规格是职业资格四级(中级工),因此,为了满足全体学生中职阶段学习需要,发挥学生潜能,激励学生可持续发展,课程体系中以职业资格四级为基础,设置专业平台课程,将技能竞赛赛项融入相关课程,重新设计汽车发动机、电器和底盘构造与维修的课程内容,作为基础技能模块。对应技能竞赛项目,专门开设了专项技能模块,如机电类赛项汽车维修基本技能、汽车维护及空调维修项目,这个模块的培养目标以“行业通用能力”为主要取向。
课程体系中以职业资格三级为拓展,设置专业方向课程,以汽车故障诊断、电控系统检修及使用性能检测项目为开放性技能模块,旨在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之一“职业特定能力”。
综合课程中涉及的人文和素质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职业态度和价值观。涉及的专业类选修课程,属于专业方向以外但在同一专业群之内的一些课程,如汽车维修专业群中汽车保险与理赔、汽车维修企业管理等,目的是培养学生关键能力之二“跨行业职业能力”。
(二)课程资源策略
项目课程的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需要校企合作开发系列化的课程资源来支撑。课程资源是课程信息传递的载体,结合技能竞赛和教学实践,开发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和积极性的符合自主探究学习的课程资源;开发能够反映行业企业新技术和新工艺的适应职业岗位需要的课程资源。
将中职汽车维修基本技能赛项中的发动机拆装项目融入到《汽车构造与拆装(发动机部分)》课程,这个项目要求按照维修手册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对曲柄连杆机构的拆卸、检查和组装;按要求填写检测记录并根据测量结果进行分析计算和确定维修方案;要求合理选择和规范使用工量具和仪器;测量方法和结果准确;作业项目齐全;作业流程合理;安全与文明作业。根据技能竞赛技术要求,汽车修理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工作项目为载体,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组织课程内容,开发项目化、立体化资源。
课题组主持的课程资源《汽车构造与拆装(发动机部分)》和《汽车构造与拆装(底盘部分)》经全国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为“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课程资源《汽车维护》为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教材;《汽车空调检修》为正式出版教材;《车身电子测量与仿真实训系统》为全国信息化比赛二等奖仿真软件;《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涂装技术》《汽车钣金技术》三门课程资源库为无锡市精品课程资源库。
(三)教学评价策略
融合技能竞赛评价原则及行业企业职业标准,汽车专业教学评价以能力评价为重要指标,评价能力目标包含基本职业能力和关键能力,相应的观察点包括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情感态度。学生对照技术要求,自评和互评工作成果;针对完成工作任务的安全、质量、时间和6S要求是否达到最佳程度,个人在工作过程中的贡献度如何,学生提出个人改进建议。这样的评价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教学生态回归“我要学”的教学中心,教学效果显著。
自课题立项以来,指导学生参加全国、省市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技能竞赛,学生获得国家级金牌4块;其中汽车维修基本技能赛项的全国冠军金杰同学,被评为“奠基未来・感动无锡”2014无锡教育年度人物。在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专业技能“汽车二级维护”项目抽测中,学校被测学生除个别学生成绩良好外,均为优秀。通过综合考核及面试,入选宝马、通用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工的签约率分别为85%、91%。
(四)教学团队策略
要培养学生的技能和关键能力,必然由“双师型”教师来担任,技能竞赛的指导和项目课程的教学都提升了教师的双师素质。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教师不仅是指导者和组织者,还要是参与课程开发及技术创新的设计者,这样单凭教师个人是难以胜任的,必须要向教学团队发展。
课题组以教师专业成长为切入点,以专业发展和课程建设为路径,以职业技能竞赛为抓手,以教学质量提高为目标,创建了无锡市首批职业院校名师工作室,无锡市技能大师工作室;其中校级教学新秀1人;市级教学新秀、能手、名师各 1人。江苏省“五课教研、两课评比”示范课1人,研究课2人。参加江苏省职业学校汽车技能竞赛,教师组金牌3人,银牌1人。“汽车维修专业群”被评为无锡市重点专业群。
参考文献:
[1]周美琴.德国“学习领域”课程浅析[J].江苏教育・职业教育版,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