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实习工作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20 08:35: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研究生实习工作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法务会计;实践教学;管理模式
法务会计是会计学与法学相结合的一门新兴的边缘性学科。在西方国家。法务会计(Forensic Accounting)最初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71年。虽然历史不长,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犯罪的日益猖獗。世界各国对法务会计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1996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导》完成了对美国20种“热门行业”的追踪调查,会计领域中的“法务会计”名列首位。这便凸显出开创特色化的法务会计实践教学和建立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管理模式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因此,世界各国纷纷在高等学校中开设法务会计专业和课程,以培养专业的法务会计人才,满足社会的需求。
我国高校于2001年9月开始在河北省的河北职业技术学院试办首届会计学法务会计专业,招生55人。此后,廊坊师范学院、云南财经大学、浙江经济学院也相继开设了法务会计专业。渤海大学会计学院紧跟时代步伐。迎合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的现实需求。从2004年开始设立法务会计专业并于当年招收第一届法务会计专业本科生,到2007年为止已招收四届学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并且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法务会计》课程作为法务会计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随着专业的设立而设立,它的建设与发展也必将带动整个专业的建设与发展。由于法务会计是理论与实践结合非常紧密的课程,学生不仅应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练就过硬的技术方法与技巧。因此。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时刻要强调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例如,在讲授理论时,大量地、灵活地穿插案例;在穿插案例时,适当地、生动地进行情景模拟;在理论学习后,定期到法务会计实践基地实习,接触真实案件,亲身体验法务会计执业全过程,为将来真正执业做好准备。
一、特色化的法务会计实践教学
《法务会计》课程的实践教学是用来充实理论教学内容和完善课程体系的必要手段,其总体设计思想是:“案例教学+校内模拟+社会实践”。通过这三个环节的实践教学,使学生了解法务会计从业的全过程,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掌握办案的主要方法与技巧,从而真正具备法务会计人员所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和各种能力。
(一)案例教学
就是针对所讲授的理论知识,及时、适当、灵活地穿插案例,并结合理论进行分析说明,以增强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和掌握。案例教学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大致可以分为三种:1.讲授案例,即由教师根据授课内容,列举、描述并分析案例。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此时,学生仅仅是学习者;2.情景模拟,即由学生将教师所讲案例排演成小品,进行情景模拟,营造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学生能够参与授课过程,从单纯的学习者晋升为参与者;3.设计案例,即由学生根据所学理论自行设计案例,并决定案情的不同发展方向,进而作出区别性分析,得出各自的结论。这样,学生就从学习者或参与者一跃而成为讲授者,同教师站到同等的地位上,相互探讨、相互促进、教学相长。
(二)校内模拟
渤海大学会计学院建有会计手工模拟实验室和计算机模拟实验室各一个,发挥了积极的作用:1.可以根据仿真模拟资料进行手工综合模拟。期间贯穿三层思路:(1)会计程序,填制会计凭证一登记账簿一编制会计报表;(2)资金运动程序。筹集资金一物资采购一生产一销售一成果分配一上缴税金和偿还债务;(3)工艺流程。2.可以根据仿真模拟资料运用会计软件进行电算化模拟,其内容和思路与手工综合模拟相同。
(三)社会实践
分为两个阶段进行:1.根据本课程的进度和学生的不同学习情况及兴趣取向,将学生分批、分期送入法务会计实践基地接触真实案件。渤海大学会计学院已与辽宁戎达律师事务所、辽宁中衡会计师事务所等四家会计师事务所合作,成立了法务会计实践基地,提供规范且充分的实践场所和时间并配备专职律师或注册会计师作为专门的实践指导教师对其整个实践过程进行引导和监督。争取在实践期内,使每位学生至少参与一个完整的法务会计真实案件,从而切实提高其对法务会计案件的分析与处理能力。2.选拔在实践基地表现良好且突出者,进入实习单位实习,独立处理有关会计和法律事宜,真正走入社会锻炼。目前,渤海大学会计学院在校外设有4个会计实习基地(锦州铁合金集团、女儿河纺织厂、锦州石化、锦州外运)和6个法律实习基地(锦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锦州市古塔区人民法院、锦州市凌河区人民法院、锦州市古塔区工商局、锦州市中级人民检察院、锦州市凌河区人民检察院),可以满足学生实地参观和顶岗实践的需要。
二、针对性的实践教学管理模式
针对法务会计的专业、课程及教学方法的特点,其实践教学的管理模式应是在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指导下的人本管理,注重人的个体差异,注重教师与学生的个体活动,倡导平等、选择、关爱的人文精神。在这种情况下,允许学生根据自身的喜好和对未来发展方向的自我设计。有选择性、有针对性地参加实践教学。具体要求如下:
(一)实践教学的师资配备必须精良
作为法务会计实践教学环节的指导教师,必须是具有相应职业资格且拥有多年执业经验的注册会计师或律师。在渤海大学会计学院,担任法务会计专任教师的都是具有注册会计师职业资格或法律职业资格的教师,并且半数以上是上本科时修读会计学或审计学专业,而在研究生阶段修读法学专业的复合型人才,这便是专门针对法务会计专业师资配备的复合型双师团队。在进行实践教学重要环节的校内案例教学过程中,同时具备高校专任教师资格和相应职业资格的教师在选择、分析案例以及校内模拟实验时,能够更有针对性并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使理论讲授与案例教学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对于校外实践基地而言,对合作伙伴的选择及其资质考核尤为重要。渤海大学法务会计实践基地的合作单位全部是注册会计师事务所或律师事务所,其中。只有从业3年以上的注册会计师或律师才能够成为法务会计实践教学环节的指导教师。
(二)实践教学的内容设计必须科学
实践教学的内容应当紧紧围绕理论教学的内容与进度展开,针对性、灵活性要强。主要包括法务会计工作技术方法、法务会计对舞弊与欺诈的甄别、法务会计证据的收集与认定、法务会计的诉讼支持和法务会计的工作报告等内容,将法务会计课程中实践性强的核心内容全部涵盖其中,并应逐层递进、环环相扣,达到从理论到实践的自然过渡。
(三)实践教学的方法选择必须恰当
实践教学的方法应灵活、多变。能够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培
养其专业胜任能力和独立从业能力。例如:针对校内模拟实验,“演练式”教学法就是能使学生增强会计账务处理技术能;々的方法;针对校外实践基地,“跟踪式”教学法,即选派专职律师或注册会计师全程跟踪指导学生,可使其在接触真实案件、得到更多专业技术指导的同时,增强实战能力;而针对实习单位的实践,则应采用“释放式”教学法,即先设定提纲,然后选择实习单位,经过实地调查研究。修改提纲,并独立处理实际业务,将自己从校园释放到社会当中,在得到锻炼的同时,圆满结束对《法务会计》课程的学习。
(四)实践教学的时间分配必须合理
实践教学的课时安排应充足,有效利用规定课时,适当补充课外时间。特别是校外的实践与实习,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安排在业余时间,适当延长至寒暑假。而对于家境困难且兴趣浓厚的学生,在不影响学校正常学习的前提下,可以联系长期实习作为兼职,在培养实际应用能力的同时,解决学习上、生活上的实际困难。
(五)实践教学的监管考核必须严格
实践教学管理应有条不紊、因材施教,向实践基地派送学生应科学选拔、合理分组。并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与意愿,进而进行规范、严格的监管与考核。以渤海大学法务会计实践教学环节为例,说明如下:
1.校内模拟:
(1)针对法务会计工作技术方法一章中的综合技术方法的选择与运用进行模拟。首先。选择一个案例,把学生划分小组,各自对案例进行有关账务处理;其次,提交“案例模拟报告”之前。各小组分别阐述和分析自己所用方法、处理过程及最后结果;最后,通过比较,真正理解不同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条件,掌握其中的技巧。
(2)针对法务会计证据的收集与认定一章中的“损害赔偿的确定与计算”进行模拟。将学生划分小组,每组布置不同案例,课上讨论与课下协作相结合。最后,以小组为单位,提交“案例模拟报告”。
(3)针对法务会计的工作报告一章中的“法务会计工作报告的实例”,进入会计模拟实验室进行模拟实践。需以个人为单位提交“案例模拟报告”。
2.实践基地:
根据不同的实践基地,进行不同内容的实践。并须提交“基地实践报告”。
(1)辽宁戎达律师事务所侧重于法律方面的实践,可主要针对“法务会计对舞弊与欺诈的甄别”和“法务会计的诉讼支持”进行实践。其中,着重进行对“交易行为中欺诈的甄别”和“法务会计的诉讼支持程序”的训练。根据学生的能力不同,由专职律师派发不同案件,并全程指导、监督,使学生了解办案全过程和实际办案方法与技巧。
(2)辽宁中衡会计师事务所侧重于会计方面的实践,可主要针对“对审计证据的收集与鉴定”和“对法务会计工作报告的编制”进行训练。根据学生的基础与兴趣的区别,由专职注册会计师全程指导与监督,使学生对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有全方位的了解,并切实体会其与法务会计的差别,进而明确法务会计的工作职能与技巧。
3.实习单位:
篇2
为期两周的审计实习结束了,在这段时间里,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感觉受益非浅,以下是我在实习期间对工作的总结以及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想谈一下实习的意义对学生而言,实习可以使每一个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尝试不同的工作,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逐步完成职业化角色的转化,发现自己真实的潜力和兴趣,以奠定良好的事业基础,也为自我成长丰富了阅历,促进整个社会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作为一名学生,我想学习的目的不在于通过结业考试,而是为了获取知识,获取工作技能,换句话说,在学校学习是为了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通过学习保证能够完成将来的工作,为社会作出贡献。然而步出象牙塔步入社会是有很大落差的,能够以进入公司实习来作为缓冲,对我而言是一件幸事,通过实习工作了解到工作的实际需要,使得学习的目的性更明确,得到的效果也相应的更好。
其次,我介绍一下我们实习的内容。
1、审计方法的运用;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验,掌握审阅法、调节法、审计抽样方法的应用。
2、内部控制的测试与评价;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验,掌握内部控制的测试、评审。
3、审计重要性、审计风险分析;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验,掌握审计重要性、审计风险应用。
4、综合案例分析;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验,提高综合案例审查分析能力。
5、审计报告;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验,提高编写审计工作报告能力。
在实训的第一天里,在老师的带领和指导下,我们着手做实训的第一个内容,审计方法的运用,这一内容有3个实验。通过本实验的学习,掌握审计工作的各种分类标准和各种审计类型的内容,掌握各种审计常用方法的种类、优缺点、适应范围;更好的运用各种方法的运用。在这个实验中我遇到了一些问题,如对商标进行审阅,在判断存在的问题时,由于对会计知识掌握得不是很牢固,淡忘了业务中该进的科目,此时我只能请教同学,向同学们解决我遇到的问题。在其他几个实验中让我感觉最深刻的是审计工作和会计工作都是一样的需要我们的细心,还有就是团结合作的精神,审计工作分工细,一个人难以独立完成。审计报告的实验,让我了解审计报告的意义和种类,基本上掌握了判断审计报告的种类和审计报告的编写能力。
每做一次实训,感觉自己的收获总会不少。做实训是为了让我们对平时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在理论和实训教学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已学基本理论及应用知识并加以综合提高,学会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的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训的过程中,我深深感觉到自身所学知识的有限。有些题目书本上没有提及,所以我就没有去研究过,做的时候突然间觉得自己真的有点无知,虽所现在去看依然可以解决问题,但还是浪费了许多时间,这一点是我必须在以后的学习中加以改进的地方,同时也要督促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完善自我。
再次,我要总结一下自己在实习期间的体会。
1、自主学习。工作后不再像在学校里学习那样,有老师,有作业,有考试,而是一切要自己主动去学去做。只要你想学习,学习的机会还是很多的,老员工们从不吝惜自己的经验来指导你工作,让你少走弯路;集团公司、公司内部有各种各样的培训来提高自己,你所要作的只是甄别哪些是你需要了解的,哪些是你感兴趣的。
2、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在工作中,你不只为公司创造了效益,同时也提高了自己,象我这样没有工作经验的新人,更需要通过多做事情来积累经验。特别是现在实习工作并不象正式员工那样有明确的工作范围,如果工作态度不够积极就可能没有事情做,所以平时就更需要主动争取多做事,这样才能多积累多提高。
3、团队精神。工作往往不是一个人的事情,是一个团队在完成一个项目,在工作的过程中如何去保持和团队中其他同事的交流和沟通也是相当重要的。一位资深人力资源专家曾对团队精神的能力要求有这样的观点:要有与别人沟通、交流的能力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合理的分工可以使大家在工作中各尽所长,团结合作,配合默契,共赴成功。个人要想成功及获得好的业绩,必须牢记一个规则:我们永远不能将个人利益凌驾于团队利益之上,在团队工作中,会出现在自己的协助下同时也从中受益的情况,反过来看,自己本身受益其中,这是保证自己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最后,我至少还有以下问题需要解决。
1、缺乏工作经验。因为自己缺乏经验,很多问题而不能分清主次,还有些培训或是学习不能找到重点,随着实习工作的进行,我想我会逐渐积累经验的。
2、工作态度仍不够积极。在工作中仅仅能够完成布置的工作,在没有工作任务时虽能主动要求布置工作,但若没有工作做时可能就会松懈,不能做到主动学习,这主要还是因为懒惰在作怪,在今后我要努力克服惰性,没有工作任务时主动要求布置工作,没有布置工作时作到自主学习。
3、工作时仍需追求完美。在工作中,不允许丝毫的马虎,严谨认真是时刻要牢记的。
4、学术上不够钻研。这是由工作性质决定的,也是我自己选择的,因为在我看来,只有被市场认可的技术才有价值,同时我也认为自己更适合做与人沟通的工作。但我毕竟是硕士研究生,需要作一些技术的研究工作,这就需要我个人多关注科研的最新进展,同时,这也对我的工作有促进作用。李广成总裁,也是我的导师,在百忙之中都会抽出时间作研究工作并指导我的学习,我的时间比他充裕的多,也应该可以多关注科研技术的进展。
实习工作的总结,总结是为了寻找差距、修订目标,是为了今后更好的提高。通过不断的总结,不断的提高,我有信心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好的完成任务。
实习鉴定表个人自我鉴定(二)
通过这次的实习,我对个人金融业务有了更为详尽而深刻的了解,也是对这几年大学里所学知识的巩固与运用。从这次实习中,我体会到了实际的工作与书本上的知识是有一定距离的,并且需要进一步的再学习。虽然这次实习的业务多集中于比较简单的个人金融业务,但是,这帮助我更深层次地理解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流程提供了极大的帮助,使我在银行的基础业务方面,不在局限于书本,而是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针对银行职员这个职位的特点,具体到挫折时,不妨从调整心态来舒解压力,遇到挫折时应进行冷静分析,从客观、主观、等方面,找出受挫的原因,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树立一个辩证的挫折观,经常保持自信和乐观的态度,要认识到正是挫折和教训才使我们变得聪明和成熟,正是失败本身才最终造就了成功。学会自我宽慰,能容忍挫折,要心怀坦荡,情绪乐观,发奋图强。善于化压力为动力,改变内心的压抑状态,以求身心的轻松,重新争取成功,从而让目光面向未来。
我在实习的过程中,既有收获的喜悦,也有一些遗憾。也许是实习日子短关系,对银行的有些工作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表面,只是在看人做,听人讲如何做,未能够亲身感受、具体处理一些工作,所以未能领会其精髓。但是通过实习,加深了我对银行基本知识的理解,丰富了我的实际管理知识,使我对日常银行工作有了一定的感性和理性认识。认识到要做好日常银行工作,既要注重管理理论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要把实践与理论两者紧密相结合。
通过实习的4个多月里,我深感自己的不足,我会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更加努力,取长补短,需心求教。相信自己会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表现更加出色!不管是在什么地方任职,都会努力!
实习鉴定表个人自我鉴定(三)
今年开始,我在某工程公司附属单位AB公司进行了工商管理实习工作。在实习中,我在公司指导老师的热心指导下,积极参与公司日常管理相关工作,注意把书本上学到的工商管理理论知识对照实际工作,用理论知识加深对实际工作的认识,用实践验证所学的工商管理理论,探求日常管理工作的本质与规律。简短的实习生活,既紧张,又新奇,收获也很多。通过实习,使我对日常管理工作有了深层次的感性和理性的认识。
篇3
【摘要】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突出位置。然而在后金融危机影响下,研究生就业形势依旧严峻。在这种情况下,女研究生因其自身特点就业问题凸显,本文就女研究生择业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女研究生毕业就业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教育系统中最高层次的教育,承担着为国家培养高级创新人才的重任。随着近年来研究生不断扩招,研究生群体也在不断壮大。据不完全统计,研究生招生人数从2003年的26.89万增加到2009年的47.5万人,2010年研究生将继续扩招5%以上。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日趋增多,研究生就业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原本就处于劣势的女研究生就业形势更是令人堪忧,女研究生由于自身条件的特殊性面临着更多的限制和困难。相关资料表明女性毕业生的就业率比男性毕业生低6.4%。面临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女研究生在求职中既有独特的优势,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的问题。本文就女研究生择业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1女研究生就业现状
选择职业是研究生人生中继大学毕业后的又一次重要抉择,决定着研究生以后的生活道路。攻读研究生,本意是追求更为精深的学识,然而高学历却在一定程度上给毕业生就业带来了负担,根据对近年招聘市场上用人单位的招聘情况的调查我们不难看出:除少数要求特殊技能的职位外,大部分职位不会特别针对研究生,而是打出“本科或以上学历”的招牌,这样的招牌后面常隐含着“本科生优先”含义。虽然很多企业的人事部门都不肯坦白承认这一点,并异口同声地答复,“我们对本科生和研究生一视同仁”。但研究生的高学历确实给他们带来了就业上的高门槛。这种情况下,研究生陷入了进退两难中:进,是和本科生相同的职位和薪资待遇,且用人单位并不乐意;退,除非继续读博,他们已别无选择了。
据国际劳工组织的研究报告显示:全世界30亿经济活动人口中,失业人口有1-5亿,不充分就业人口有7.5亿-9亿,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如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一样,在金融危机影响下,就业形势也严峻考验。加之研究生大幅扩招后的毕业生不断进入就业市场,研究生就业越来越受到社会、学校和研究生的普遍关注。由于竞争激烈、就业矛盾突出,毕业研究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这其中,我们不难忽视一个弱势群体,那就是广大的女研究生。在许多招聘过程中,潜在的“性别差异”经常会凸现出来,一些用人单位“宁要武大郎,不要穆桂英”,认为女生的知识、能力总是比男生低,条件最好的女生也比男生稍逊一筹。由于机会的不均等,女研究生就业总体情况呈现出“门槛高、机会少、待遇差”的现象。
2女研究生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
2.1外部原因
2.1.1研究生不断扩招,造成就业拥挤
从1999年至2009年,研究生招生规模连续五年增长率超过了20%,2004年招收的研究生甚至超过了本科生,与此同时,女研究生的数量也随之稳步增长,1999年在校的女研究生占总数的32.4%,2001年占35.35%,2003年占了39.91%,2004年占40.35%,2005年占41.27%,2006年占43.74%,2007年占45.35%,2008年占48.97%,2009年占52.36%。特别是随着近年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越来越多的女大学生选择读研来暂缓就业的压力。因此,在校女研究生的比例还在不断提高。随着研究生总体数量的大幅增加和女研究生在其中所占比例的显著提高,女研究生的整体数量总体来说显著增长。因此,研究生“就业难”,特别是女研究生“就业难”,就成为了各个高校谈论的热门话题,并且已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2.1.2受金融危机影响,岗位减少
长期以来,政府机关和国有企业作为吸收研究生毕业生的主渠道,其容量有限,近年来岗位日趋饱和。1998年后,政府机构大幅度精简,不可能持续提供大量岗位。与此同时,受到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的国有企业,经济效益普遍不佳,其本身沉积着大量的冗员,在金融危机期间,为减员增效,企业不但招收毕业生人数甚少,有些甚至每年需向社会排放相当数量的富余人员。
2.2自身原因
2.2.1性别造成的机会不平等,是导致女研究生就业难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用人单位的性别歧视,一直是影响女性就业的重要因素。许多女研究生希望通过获得高学位找到较好的工作,但是在就业过程中,相对男生来说,女研究生遭受了更多性别歧视。尤其近几年的就业,对女研究生的性别歧视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虽然不断有专家表示,在就业市场中,不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男女机会是相对均等的。然而,在许多招聘过程中,潜在的“性别差异”经常会凸现出来。招聘会上不难发现,诸多招聘信息上标明只要男生。有些用人单位认为,即使是条件最好的女生也会比男生稍逊一筹。在他们看来,女生有很多方面存在着劣势。首先是女研究生结婚生子与工作时间相冲突,用人单位不仅要招聘到最适合该岗位的人员,还要顾全企业的效益,这不是个别企业招聘时面临的问题,它具有普遍性,用人单位认为未婚、未育的女研究生很可能在工作后的短时期内就要求婚假、产假,不仅会影响工作,而且还会提高雇佣成本。社会对女性的评价普遍偏低,也是导致女研究生难就业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受很多传统思想的影响,人们普遍认为男性在工作能力、社会交往等等的各方面中要远远优于女性,因此,在潜意识中造成了对女性的不公平。更有甚者,即使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甚至是女研究生,在择业时也难免存在“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自卑心理,如办事能力、社交能力和应变能力方面,显得底气不足。
2.2.2就业情况难与理想持平。
众所周知,兴趣是爱好的推动者,爱好是兴趣的实行者。人们对职业的选择往往需要认真分析自己的兴趣爱好,以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这是每一个求职者进行职场定位的依据与前提,而女研究生在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时,往往很少能真正做到全面了解自己。女研究生入学之初,大都抱有同样的愿望,相信毕业以后能找到满意的工作,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增加收入,改变现状。当她走出学校进行择业时,理想的生活与现实就业产生了巨大的碰撞。女研究生大多希望选择工作稳定,薪水和福利待遇比较好,工作压力不大职位。女研究生在求职过程中,更讲求实惠,讲待遇,功利因素比较重,千军万马涌向好企业、高薪酬,眼盯大城市、大公司、经济发达地区、待遇好的机关和事业单位。在目前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一方面这种类型的岗位已经所剩无几,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女研究生把目光放在了类似岗位中,这就造成了更加严峻的竞争形势,“僧多粥少”,势必导致绝大多数的女研究生难以达到期望的水平。一些女研究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选择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期望通过学位的继续提高来实现自己的理想。一些选择了从事其他行业。然而,多年的专业研究使女研究生,特别是女博士生或女博士后在自己专业上一般都有了很高的水平,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所以在求职过程中,专业对口与否也困扰着她们的就业。如果不是从事和自己本专业十分对口的职业,她们的优势并不一定明显,有时反而会变成劣势,造成人才的极大浪费。这些选择大都违背了女研究生的初衷。许多女研究生经常抱怨,“多年的奋斗,自己的理想与现实越走越远”。
2.2.3就业压力过大,就业心理失衡,为女研究生带来了沉重的精神负担
以上种种,加之金融危机对研究生毕业生就业形势的严峻程度所起的推波助澜作用。如此的就业形势必然为广大女研究生同学带来了沉重的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有些受传统观念影响、受自身专业限制、受自身条件制约,往往对自己不自信,产生自卑心理。在用人单位和女研究生的互动影响下,在自我实现预言效应下,女性也承认男性更有能力、别人比自己更有优势、别人比自己能力更强等等的心理暗示,以此打消自己的积极性,对找工作产生畏惧心理,这就很容易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极大的影响了女研究生的职业生涯。有些就业期望过高,自我定位不准确,就业时屡屡碰壁。许多研究生不能正确地了解和认识自我,不知道白己的爱好、特长、兴趣是什么,对自己没有客观、科学的评价。在确定理想目标、就业规划时,定位不准,盲目从众,喜欢“人云亦云,容易陷入被动。
3解决的方法
通过对以上女研究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现象和问题的阐述和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要解决女研究生就业难的问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
3.1宏观调控,实现公平竞争
通过多方努力,消除就业市场中的不平等因素,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目前毕业生就业市场距离成熟和完善还有相当的距离。因此,在宏观上,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调控尤为重要,从一定的意义上说,有效的政府行为会促进市场的效率实现。性别平等是社会公平的一部分,是政府维持社会稳定与公平的重要组成。若相关政策法规体系的不健全及其与现实脱节,将无法为女性就业铺设平坦的大道,所以必须对相关的法律加以补充和调整,要在全社会建立平等的性别观念和社会生活。
3.2迎合市场,准确定位
对广大女研究生同学来说,最重要的是要准确定位,科学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在就业过程中,要根据自身具体情况,既不能盲目乐观,也不能盲目自卑,结合自己的职业规划,有意识有选择的扩大自己的知识面,适应未来职业的需要努力学习知识,提高自身能力。结合实际情况,既要看到自己的优势,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切忌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充分应用各种社会资源和求职技巧,以期达到最好的求职效果。学校应在研究生培养环节上,增强其就业自主性,协助他们做好职业规划。同时,在教学培养过程中,向学生渗透相关的市场和行业发展信息,让学生慢慢树立起自主择业的意识与信心,把培养工作做好做实。
3.3再次,加强心理素质建设
严峻的就业形势给女研究生带来的心理压力不言而喻,在这种情况下,广大女研究生同学只有加强自我心体素质的建设,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提高女研究生综合素质特别是心理素质是解决就业难的根本措施。一方面要努力扩宽知识面,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来锻炼人际交往、组织协调能力,通过提高综合素质进而增强自信心;另一方面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实事求是地剖析自我,正确客观地分析自身,丢掉“精英”意识,改变“就高不就低”的传统观念,以良好的心态去面对职场的挑战。
3.4建立和完善就业“见习制度”
面对与日俱增的就业压力,提高毕业生竞争力,是无可厚非的有效解决办法。刚刚离校的研究生了解最前沿的学科技术,熟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然而其实践经验只能从进入工作环境的一刻开始积累。用人单位希望人才聘用伊始就能为企业创造价值。建立和完善“见习机制”,鼓励在校生在读期间到用人单位实习实践,获得工作经验的同时,感受工作氛围,对日后工作选择会有很大的帮助。欧美国家在保障社会就业方面建立了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见习制度”就是促进和保障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机制。毕业生通过在用人机构为期6个月至1年的见习实践,了解和熟悉该行业和工种的职业规范,积累工作经验,提升职业技能,并有助于明确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
篇4
后金融危机时代,主要发达国家在加大创新力度、加快人力资源开发、做大做强实体经济、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战略部署,以期抢占新一轮发展的制高点。同志在党的十工作报告中进一步明确指出:要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实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强化需求导向,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突破重大技术瓶颈。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研发应用,加强技术集成和商业模式创新。国际发展新趋势和十报告重振实体经济的坚强决心与宏伟目标,为面向工程技术领域的我国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的新一轮发展与振兴指明了方向。
当前,我国科技创新人才队伍中不仅没有出现基础性学科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而且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的工程技术领域领军人物也非常稀少。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从制造业大国到制造业强国,需要大批工程技术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成为中华民族现代工业体系的脊梁,引领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抢占全球产业价值链高地,亟待立足国内,定位高端,将培养工程技术领域拔尖人才上升到国家战略,办出世界一流的高等工程教育,从源头上解决制约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瓶颈。本文将结合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的特点,探讨工程博士培养的若干问题。
工程博士专业学位设立与发展背景
新世纪以来,全球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工程技术领域的变革与政治、经济、社会、生态等外部环境日趋融合, 基础研究和工程应用之间知识流动的非线性、新技术的高度跨学科性,以及信息技术与网络基础设施的影响,需要新的工程研究和开发范式。“工程教育回归工程”“大工程观”(Big E)视野下的工程教育已成为各国工程教育改革的努力方向。为适应这一要求,与哲学博士(Ph.D.)、教育博士(Ed.D.)、医学博士(M.D.)、法学博士(J.D.)、工商管理博士(DBA)等并肩,工程博士(Eng.D.)成为国外优秀学生在工程技术领域接受正规教育的最高学位。从国际经验来看,相比其他类型的专业博士学位,工程博士教育起步较晚。1965年,美国工程检查协会(NCEE)通过一项决议,敦促高校发展工程博士计划,并指出:发展工程博士教育计划需要聘用具有现代工程实践经验的教师。1967年,美国底特律大学率先设置工程博士学位(Eng.D.)。随后,德州农工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哥伦比亚大学纷纷设立工程博士计划,培养博士水平的专业工程师。在20世纪后半期,德国、法国和英国等发达国家也相继实行了工程博士培养计划。工程博士学位在主要发达国家的设立与快速发展,反映了现代经济社会对高层次工程专门人才的旺盛需求,也反映了博士学位呈现多样性发展的必然趋势。就我国的情况而言,伴随我国新型工业化社会向纵深发展,同样面临着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严重匮乏的现实,从而制约我国产业创新能力和国际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为了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对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特别是能够发挥领军作用的高端人才的需求,完善我国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体系,我国于2011年批准设置了工程博士专业学位,并于同年开始在清华大学等25个学位试点招生,这是培养我国工程技术领域拔尖创新人才的一项重要决策。积极推进工程领域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一方面是贯彻落实国家科技、人才和教育规划纲要,促进协同创新,推动教育、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重要举措,另一方面对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完善我国学位制度,丰富我国学位门类,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关于我国工程博士定位与培养的几个基本问题
国际化背景下,我国产业结构如何调整、产业如何转型升级等复杂挑战接踵而至,急需中国工程师具备更高的受教育水平、更宽广的视野,尤其是掌握能够引领创新、创业和全球工程实践前沿的综合能力。尽管国外专业博士学位的发展,特别是工程博士学位的发展特点对于我国的专业博士学位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然而,如何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多样化格局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工程博士培养体系依然需要各类高校的积极探索与广泛参与,这也是作为我国工程领域培养高层次技术人才主渠道的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实现我国工程教育改革目标的分内之责。
1.工程博士学位的定位
长期以来,我国的博士研究生培养,主体采用学术型培养模式,侧重培养科学研究和创新知识的能力,从而造成培养目标单一,重理论研究轻工程实践、重学术论文轻工程设计的思想根深蒂固。据调研显示,在以工程技术为主的企业工作的学术型博士(Ph.D.)约占毕业博士生总数的比例不足15%,大部分人主要分配到大学、科研机构、政府等部门工作。一些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即使进入企业,也由于不适应企业工程环境而无法很好地胜任工作。所以,纵然我国拥有体量庞大的工学博士研究生教育,但依然远远不能满足国家对高层次工程技术型人才的现实需要。我国工程博士学位的设置正好适应了这种需求。工程博士实质上是一种职业学位,强调实践性,与强调学术性的工学博士(Ph.D.)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评价标准和要求等方面都有显著差异。工程博士教育强调应用、设计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工程博士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相关工程技术领域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备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进行工程技术创新,以及规划和组织实施工程技术研究开发工作的能力,在推动产业发展和工程技术进步方面作出创造性成果的工程技术领域领军人才。以服务面向的差异为依据,将博士层次的培养划分为学术型与专业型是非常有必要的。
工程博士的知识和能力结构需要在技术、技能、管理、素养以及满足社会需要的绩效等方面得到适度平衡。在课程安排上应当既让学生接受大量新知识、新技术,又使他们有能力阅读和理解本专业的前沿文献。攻读学术性学位(Ph.D.)的目的是为以后从事学术活动和理论研究打好基础,而攻读专业性学位则是为今后从事某一职业做好准备。作为工程专业学位的最高学位层次,工程博士的定位应当是:以工程实践为导向,工程绩效与前沿理论兼备,培养与学术型博士层次相同、类型不同、目标有别、质量评价标准侧重不同的创新型、精英化的专门人才。
2.课程体系
工程博士的定位使得其在课程体系设置上与学术型博士(Ph.D.)既有内在联系,又有明确的区别。美国的一些大学在工程博士的培养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美国德州农工大学的工程博士课程体系由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术课程、职业发展课程三部分组成。工程博士的专业基础课程部分与学术型博士需要学习的专业基础课程类似,“数学”“概率”“统计”等课程都是必修课程,只是学术型博士更加侧重理论性和分析性,而工程博士强调的是实用性和综合性;专业技术课程部分,工程博士相比较学术型博士而言增加了拓宽专业领域的跨专业、跨学科的交叉综合课程;职业发展课程部分则是工程博士单独开设的,需要修完工程管理、商务管理、经济学等涉及职业发展的相关课程。此外,工程实习在工程博士培养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一般要求到企业进行至少一年的现场实习,专门从事研究和设计开发工作,类似于攻读学术型博士学位后期的科学研究环节(如综合实验、学术发表等)。美国德州农工大学的工程博士学位初步显示的特色体现在对有助于专业发展的基础课程模块和校外实习环节作出了明确规定。
3.师资结构
工程博士学位的定位表明,仅仅依靠校内学术型的师资显然是难以满足工程博士学位培养需要的,应充分考虑到工程绩效的需要,课程教学与科学研究的师资配备要充分引进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一线专家和高级工程师,以传授工程创新能力。例如,英国克兰菲尔德大学工程博士的培养大纲需要由以外聘专家为主组成的顾问委员会审议,而顾问委员会由航空等产业界专家组成,同时在学校的全职教师中约有40%的教师有丰富的产业从业经验。正是基于这个独特的办学理念,该校的工程博士毕业生遍布全球航空航天、战略安全、汽车机械等领域,在他们各自的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
4.实习环境
为保证工程博士的培养质量,可以不受课程内容和本校教师的限制,选择校外企业现场进行实习训练,但学校必须严格把握实习的质量。实习指导书规定,在实习开始之前, 学生和未来的指导人要共同制定实习目标,通过实习,使学生不仅要在工程技术方面作出贡献,而且还要在经济、对外联络、工作联系和环境等方面有所作为。
5.评价指标
培养目标决定评价指标,学术型博士(Ph.D.)的培养以学术论文为主要评价介质,而攻读工程博士学位是为今后从事某一职业(或岗位)做好准备,宜以工程技术能力、工程实践的经验积累和技术成果转化程度作为主要评价指标。评价体系大体包括:攻读学位者掌握基础课程的程度,博士论文的选题及过程是否显示出攻读者具备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与技能,工程技术方面是否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研究成果在工程技术方面是否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或应用前景,并且具有可操作性和在工程应用领域的推广价值等。
6.培养质量约束机制
工程博士学位的定位表明,工程博士是以解决面向工程技术绩效为目标的,高校内部现有学术型的培养质量约束机制难以保障其目标的实现;另外,当前我国行业企业在学位质量保证体系方面尚缺乏有效整合,企业的短期绩效压力使其自身难以解决对高层次工程技术创新人才的需求。因此,探索与行业有天然联系的高水平大学主导的产学研用高度融合的工程博士培养质量约束机制,成为解决问题的重要突破口之一。
综上,工程博士学位是构筑工程技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机制,亟待吸引综合能力强、工程学术兴趣浓厚、具备发展潜质、具有一定工程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从事创新性、研究性学习,使其中绝大部分成长为相关工程技术领域的领军人物。
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的产学研用协同模式有利于为工程博士培养提供有效解决方案
进入新世纪以来,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已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办学模式。目前,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不仅传承了服务行业企业的优良历史传统,在及时地跟踪和解决行业企业发展中的重大关键战略和技术问题、构筑行业企业科技创新平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升行业企业创新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在行业企业技术研发运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形成了特色优势学科群。此类大学在自己的主体学科领域内具有突出优势和较为宽广的学科群,在学科前沿的开拓、学科方向的把握、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与互动发展方面优势显著,并在某一行业或专业领域独占鳌头。简而言之,这类大学既有核心行业企业特色学科专业,也有适用于行业企业发展最新需求而新崛起的新兴专业、交叉学科,具有相对完整的理论与产学研用融合的教学科研体系。
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与本行业企业的天然联系、相互信任,以及对本行业企业发展的全面和深度了解更有利于解决教育、科技、产业相互脱节的难题,在推进高校和企业在招生工作、培养方案制定、导师团队建设、课程教学和实践训练、学位论文工作等方面实现校企全面合作、协同创新更是有着得天独厚的比较优势。
1.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与行业企业的天然联系有利于校企双导师制的契合
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创新成果的吸纳和消化以及先进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都需要在企业里得以实现。因此,构建以高校导师学术结构为基础、企业导师实践结构为发展的产学研用交互知识和技术培养体系,是工程博士培养师资配备的必然选择。具体而言,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导师的主要职责是完善工程博士的实践结构,从工程实践经验和社会影响上给学生提供支持,同时进行规范管理,督促学生认真工作,通过“干中学”帮助工程博士积累从事开发和管理大型工程项目所必需的宽广知识和经验。高校导师的主要职责是夯实工程博士的学术结构,传授给学生系统、完整的学科知识,拓展学生专业知识面。由此,充分发挥高校导师与企业导师由于工作领域不同或学术背景不同形成的在学科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特长等方面的特点和优势,能够有效促使工程博士研究生在参与工程实践过程中扩展知识面,培养和提高实践创新能力。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与相应行业企业之间长期的深度合作,为工程博士培养所要求的双导师之间的高度契合提供了相对成熟的经验和环境。这使得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在培养工程博士的师资配备上既能够体现高校在知识理论上储备充分的优势,又能够充分体现行业企业特质,能够较好地满足行业企业对未来支撑和引领行业发展科技前沿工程人才的需求。
2.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与行业企业的天然联系有利于培养课程体系的契合
培养工程博士的课程体系既要反映理论基础的厚度,也要突出工程技术对高层次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理论基础与工程实践能力的有机融合应成为工程博士培养课程体系的显著特征。鉴于此,工程博士的课程设置应当由行业企业与相关高校共同协商,发挥各自优势:企业方提出需求、高校按照相应的人才培养规律提出方案,进行周密、反复的论证,并适时跟进企业和社会需求进行动态调整,进而形成相互依存、相互协调、互利共赢的内生性课程体系。在工程博士培养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双方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和拓展性,既能满足工程博士掌握国内外专业基础的新知识理论、新技术开发,拓宽知识领域和国际性学术视野,又能突出与社会环境、工程实践的有机结合,并以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为核心,共同提升工程博士的工程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与行业企业的天然联系有利于实习环境的契合
鉴于工程博士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工程博士必须经历至少一年的“工业见习期”,与医学院的“住院见习期”相类同。在此期间,学生需要频繁往返于大学和资助博士论文的公司企业之间,接受高校导师和企业导师(专业工程师)基于工程绩效的双重指导,从事创造性的研究和设计开发工作,并通过与产业企业的工程介质无缝对接,分享大量隐性知识与经验。相对于其他类型的大学而言,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与相应行业企业往往建立了“互利共赢”的长期战略合作,校企之间在重大科技专项、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高端人才培养(培训)、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已经积累了较丰厚的物质条件、组织资源和成熟的合作经验。因此,基于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与行业企业间的天然联系构建起的相对稳定的产学知识交互、人才流动的创新平台,能够为工程博士实习创造良好的企业环境。
4.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与行业企业的天然联系有利于质量约束机制的契合
工程博士的定位要求其培养方案应高度重视能力导向和实践应用导向, 形成大学与行业企业互动、产学研用主导的培养质量约束机制,是工程博士实现价值诉求的关键一环。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长期以来与相应行业企业建立起来的“血肉”联系,使得工程博士的培养能够充分依托各行业协会和行业内龙头企业既有的有关工程师能力鉴定、认证、资格框架等基准规范,将人才培养的质量控制在较高的水平,也有利于工程博士培养的国际化衔接。因此,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有能力将与行业企业的天然联系转化为培养方向一致、创新介质确定、情境关联有序的平台有机体,在高度细分与整合的质量约束机制下,实现工程博士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同步提升。通过大协同、大循环、大交叉的集群创新,构筑工程博士培养高地。
篇5
本次调研工作分为两段,第一段时间,自8月4日——8月8日,历时5天,跨越东北三省,历经长春、沈阳、抚顺和鞍山四市。调研了3所高校、1个科研单位、2个企业。高校有东北师范大学、沈阳工业大学、沈阳航空学院;科研单位有煤炭研究院抚顺分院;企业有抚顺市煤矿电机厂、鞍钢建筑安装集团公司。第二段时间为9月14日——9月19日,历时5天,跨越四省四地,西安、武汉、南昌和杭州。走访的学校有陕西科技大学、陕西建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昌航空大学、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浙江工业大学,共6所院校。
本次调研就大学制度,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后勤社会化,产学研结合,饺子队伍建设、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学习与探讨。东北师大副校长柳海明、沈阳工业大学副校长李英民、沈阳航空学院院长兼书记王维等就现代大学制度、高校干部制度、人事制度改革以及后勤社会化等方面向调研组进行了经验介绍,以及通过改革该校发生的变化;华中科技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负责人史玉升向我们介绍了重点实验室的情况(产学研如何结合,并带领参观了其实验室和国家光电实验室);南昌航空大学发展规划处的陶处长和人事处的邓处长就二级管理制度、人事制度改革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陕西科技大学、陕西建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昌航空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学校也都分别作了详细介绍。
这些学校经过改革极大地促进了学校的发展,使得学校在学科建设、科研、综合实力得到了很大提升。本次调研还与抚顺煤炭研究分院、抚顺电机厂、鞍山建筑安装集团公司共同探讨了产学研结合的切入点,并达成了为两个企业定向培养企业所需人才的意向。
二、调研的主要内容
1、干部制度改革
(1)干部的聘任与要求
部分院校的干部采取聘任制,实行公开竞聘。有的院校已经进行了两轮了(3年一轮),干部队伍思想稳定,认可该种形式。每次轮岗都有部分岗位竞聘,竞聘时要进行竞聘演说,由咨询委员会投票(咨询委员会由学校领导、各二级学院的书记和院长、派负责人组成,委员会500多人),产生结果。选拔干部时,尊重民意,学院党委采取任命与评选相结合。无严格任期,一般是两届,最多不超过三届(二级学院院长出于学科的稳定和发展,有例外的)。
院系干部任命由民主推荐、谈话(占20%——50%)、组织部考核、党委决定的程序组成。学院党委换届,通过院党员大会,推选委员——确定委员——选举书记、副书记——报学校批准。换届时党委成员要作任期工作报告(每年要作述职报告)。
二级学院的党委书记采取先派再选的方式,提前一、两年派下去(也有提前半年的),工作一段时间再选。
许多学校干部采取任期制(沈阳工业大学、沈阳航空学院):一届三年,最多两届。并正在与人事部的职员制接轨。干部要求年轻化(东北师范沈阳工业大学):副处的年龄不超过40岁;正处的年龄不超过45岁。有利于干部的年轻化和专业化。
(2)干部的考核
干部的每年考核与三年的聘期考核相结合,考核投票结果向党委会公布,不向全体教职工公布,由党委会议决。干部竞聘不考核,竞聘之前进行资格审查,各部处负责人向学校领导述职。考核标准侧重于定性,部分内容不易量化。
学校行政间可以轮岗,二级学院之间干部只个别交流,不轮岗(涉及跨行业跨专业,不便于交流)。校机关行政干部中部分处存在双肩挑的干部(既是行政领导,又是某学科的带头人或教师),如:研究生院院长、社科院院长、教务处处长、科技处处长等。对他们有编制规定,各算0.5,不计算到学院头上。考核则分别考核,行政按行政考核,教学按教学考核(不仅要完成行政任务,还要完成学科任务)。但占学院的职称岗,聘了他,学院就要减少一个高级职称的名额。学院的行政必须保证4/5的精力用于教学。这些任职如是正职,有兼职津贴,但不允许兼薪。校领导只拿领导津贴,没有其它津贴(如教授岗位等)。干部有不到期满就下来的,如辞职或调职。
干部在教学与行政之间的转换:教学转行政的较多;行政转教学较少。
(3)干部的改革:学校保留处级级别,不设科级岗位。即只有科员,科员分级别(根据工作年限及工作表现确定级别)。
2、人事制度改革
(1)定岗定编
学校根据教师队伍总数定编,行政人员总数≤20%,教师教辅≤40%。科研编制不一,科研强的好学校设置科研编,一般学校不设置。目前高校处于发展和提高期,对编制大都要求降低师生比例,以利于今后的学科发展和建设。东北师范大学师生比是1:14,并适当增加科研任务。学校控制5%的岗位空缺,以利于人才的流动。
各学院定编不很严格,一般按照学科专业进行,用学科来修正,其工作量与学生数挂钩。机关行政人员一般不可以聘教师岗位,只有校内教师可以聘。有部分后勤工作岗位,同时聘用外面的物业公司。
院级领导岗位一般设4——5个岗。书记、副书记兼管其他业务,如书记抓科研或行政、副书记兼学生院长。学院机构由学校指定方向,学院自己确定,一般机构有:综合办公室(含办公室和教学办)、学生工作办。综合办公室是一科级机构,设教学、人事秘书各1岗,科研研究生秘书1岗,后勤秘书1岗,总共约6岗左右。
队伍建设、学校、个人间关系等。教师攻读博士学位,以前报学费,现在只拿工资、差旅费和补助还有。等回来后给与奖励(考外校奖得多,靠本校奖得少)。现在博士多了,所以学校绝不强留人,双向自由选择。
辅导员按1:180配置编制,专职辅导员是指副处级以下专做学生工作的一线人员。有1/3——2/3是兼职的,有研究生或退休的返聘。辅导员实行“2+3”,即做两年辅导员,然后读研究生,保证提高学历。辅导员要专业化,从事法律、就业、心理咨询等课程讲授及行业。定位是在35岁时给与一次选择,即回到所学专业还是继续从事行政工作。
(2)社会用工
后勤工作,学校人事处统一与劳务单位签订劳务合同,不直接管理社会用工。好处是费用多一些,但没有以后的麻烦(三险及退休等社会保障问题)。
(3)考核
岗位设置后,根据任务指标进行年终考核和任期考核。合格保留,不合格处罚(降级或扣发部分津贴)。
3、二级管理及教授委员会
(1)二级管理
学校对学院实行目标管理,学校制定规划,再把规划细化到每一年,每年给各学院下达工作目标和任务,并帮助和监督其完成。
学院有班子会(院长办公会)、党委会、教授委员会三种形式的决策机构。
有的教授委员会的权力比较大(东北师范大学),可以作很多决策,院行政在会议前准备好相关材料及相关方案,由委员会决策。决策后由院行政执行。
(2)二级单位的机构设置
各高校有所不同,有的设一个综合办公室和学生办公室。综合办只有主任一名;其它为各类秘书。且采取的是开放式办公,在一大的办公室统一办公(无障碍办公,便于协调,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此种办公方式有利于各部门的协调,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有的主任下仅有办事员,这样分工更加粗放,有利于各项工作的开展,但专业性降低。
(3)教授委员会
在学院设置教授委员会(学校没有,与高等教育法不符)。制定了章程和运行办法及相关的条件。教授委员会具有决策权,这种权力是会议权,不开会没有权力。主要权利由:人事权:学院进人、聘职,学科、职称评定等。职称学院通过了可以报学校,每天都可以评职称。财权:课时费、津贴等下放,一年包两次,按单位的创收水平,教授委员会决定分配原则。组织机构权力:打破按专业划分的教研室,有利于学科发展的成立所、中心、系等单位,科研教务备案,所无行政级别,校园共管的有6个。学术交流权力:主任与院长是同一人的占2/3,有跨学院的教授委员会,是历史遗留问题。
委员人选是每个二级学科选一位教授代表本学科行使权力,该教授应是学科带头人。每个委员必须建设好自己的学科,带好团队。书记是委员会的当然人选,起到监督和协调的作用。院长不一定是委员会主任。委员人选的产生在教师大会上选举,三年一届,到期委员要向教师述职。
4、师资队伍建设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各高校也独有独特的做法,西安建筑大学的经验有:一是选派优秀教师到国外做访问学者,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拓宽其国际视野。二是教师骨干到国内最好的学科、专业的院校进修,实行盯课制度,参与到其课程的建设等工作中(相当于该院校的一位教师)。三是选派一些博士教授到县市级等政府挂职锻炼,既锻炼了教师的工作能力,同时又建立了与社会间的联系,有助于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人脉关系。
5、人才培养
(1)人才培养模式:A、沈航采取“3+1”、“3.5+0.5”的模式培养学生,与沈阳航空飞行设计研究所、沈阳飞机工业公司等多个单位签订了产学研关系单位。在学校里培养3年到3.5年,到研究所或企业里根班实习0.5到1年。学生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减少了从学校到企业的适应过程,增加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企业非常欢迎这样的学生。B、沈航的工业设计专业是国家的特色专业。该专业的毕业设计,设计完成后必须制做出样品来,而且样品与产品必须完全一致。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设计复杂的东西还需要学习其它相关的专业知识,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C、工程训练中心,在焊接、车、铣等工种中要求学生自己设计东西并做出来,对学生作品进行评比。把优秀的作品在陈列柜中展出,供全校学生参观,成了一种荣誉。强化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构思能力。
(2)联合定向培养:与抚顺电机厂和鞍钢安装公司初步达成了联合培养的意向。即学校根据企业的需要,设置部分课程应适应企业的要求,理论科学完后去企业实习,跟班工作。最后毕业到企业工作。
(3)实践基地:把抚顺煤研院、抚顺电机厂、鞍钢建筑安装公司作为实践基地,A、新到岗位的相关专业的教师到这些企业实习半年到一年,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提高实践能力,有利于今后的教学;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关系,帮助企业解决生产实际中的问题。B、学生到这些单位实习,跟班组上班,通过真实的生产过程,提高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
6、产学研结合与科研合作
产学研相结合华中科技大学的经验值得学习,由科技单位开展研究,研究成果转变为产品,进而孵化企业。材料成型与磨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孵化出滨湖机电技术产业公司、奥瑞特软件公司等3个公司,仅滨湖机电公司每年就创造效益1000多万元以上。这种模式形成了良性循环,公司投入资金开展新产品的研究,教师们开展研究,研究成果科技申报项目和申报奖项,研究产品由公司投向市场。由于有利润,公司和实验室可以根据需要自主聘用一部分人员,不用学校来聘,机制比较灵活。
华中科技大学在科研合作方面有紧迫感,只要跟自身学科沾边的项目,就主动找相关人进行合作。如把材料成型用在节水农业项目上,就与相关专家合作申报项目,并获得国家科技奖;与同济医学院合作申请到2000多万元的计划生育项目。
7、后勤社会化
目前高校的发展趋势是后勤逐步社会化。在近年来许多高校都在走用工社会化的道路,尤其是新《劳动法》出台后,高校更是加快实行了社会化用工。目前社会化用工有三种:一种是完全委托社会上的保洁公司或保安公司,承担学校的卫生和安全方面的工作(厦门的集美大学)。另一种是部分工作委托社会上的公司来做,一部分由学校园职工来做(东北师大、沈阳工业大学、沈阳航空学院)。还有一种是学校成立后勤集团,后勤集团社会化,承担学校全部的用工(北航、北化等),甚至承担其它院校的部分后勤工作。从费用来看目前委托社会公司做得比自己做的要高出10%——20%,并且随着物价的上涨,费用也在上涨。
三、对本校工作的启示
从上述的调研内容中可看出有许多做法值得我校学习,尤其是在制定聘任的标准和工作量的计算等方面,外校是把这些工作当作一项科研任务来完成,经过对多组数据的计算和拟合,最终得到一个科学的方案。通过调研学习的经验,对我校今后工作的启示有:
1、机构精干、高效、干部任期制和年轻化
目前学校在机构方面设置还不完善,存在着部门职能交叉的问题,增加了办事的环节和工作协调的程度,降低了工作效率。学校机构设置还存在着与政府部门对口的倾向,造成了机构臃肿,干部多的弊病,既不利于管理也不利于工作。出现了人多事多,内耗大,工作效率低等现象。
工作高效即要求各部门人员做到职业化或专业化,即干那行的,就应该有那行的职业证书或必须由该行业的技能才能上岗,这样才能提高效率工作和质量(在岗前培训或在岗培训中应增加相关内容,以提高职员的技能)。同时对职员应要求安心于本职工作,专研本职工作。同时工作应该流程化、标准化,对待任何工作要有科学的态度和求真求实的精神。
干部任期制规定任职年限和任职届数,避免干部终身制的出现。干部年轻化,对处级(<50岁)和副处级(<45岁)干部应设定一定的任职年龄,避免出现任期内退休或不够一届退休。年轻化有利于调动干部队伍的工作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地开展工作。人随着年龄的提高人的惰性增加,保守性增加,会变得墨守成规,工作易程式化。从心理和行为学的角度来看,20—30岁的人有热情,但持续性不强,易变;30—40岁的人有热情,工作较踏实,易成为各单位的业务骨干;40—50岁的人经验丰富,热情不高,工作有一定的程式,工作主动性和创新性下降;50—60岁的人,经验很丰富,固守田园,不易接受新事物。所以我们在干部队伍的配置上应该根据这个特点,调整年龄结构,根据不同岗位的性质和要求,适度安排合适人选到合适的岗位,有利于工作的开展。
2、干部任期制和竞聘上岗
首先目前学校存在类似干部终身制现象,这种体制会导致官本位,是学校的学术氛围不强的结果。一个人在一个位置上时间长了,就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1、时间工作没有激情,工作程式化现象严重,不利于创新;2、利益容易向这些干部集中;3、别人没有升迁的机会,导致工作不积极,不主动。不利于全校整体工作的开展;4、不利于民主,容易产生家长制,并易于兹生腐败现象。所以应采用干部任期制,任期制最多任期两届,任职时间短了,就可减少或避免上述现象出现;再者竞聘上岗,有利于毛遂的脱颖而出。竞聘上岗是一种囊锥现象,有利于一些有能力的人崭露头角,加强对资格的审查就可以保证人员的素质。各项工作都需要人才,没有相关机制,不利于人才的涌现;最后因为有聘期的约束,大家都要考虑今后的退路,多数人最终的出路终归是要回归到学术,这样一来学术的氛围就逐渐形成,有利于引导大家向学术方向转变。
3、二级管理中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的作用。
在二级管理方面进一步理清学校与二级院的权限,修改和完善相关的制度以适应二级管理的需要。各二级院要完善各项会议制度,做到依法行使权力。
对学术委员会应完善相关的制度和政策,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的作用,把学术委员会工作做实。
4、后勤方面逐步实行社会化。
后勤社会化是一种趋势,所以在这方面我们应做一些尝试。我们可以采取部分工作社会化,虽然成本增加了,但引入了竞争机制,对原来的工作会有促进作用。以前虽然叫社会化,但实际上没有太大改变。没有竞争就没有比较,导致有些工作开展得不好。如聘请公司,则可追究公司的责任。
5、关于人才培养
根据与抚顺电机厂和鞍钢安装公司达成联合培养意向的经验可知,目前企业迫切需要上手快的学生,可以缩短学生从学习到生产的过渡时间,节省企业的培训费用,所以企业愿意与高校合作培养学生,但这些学生必须是企业马上能用上的并动手能力强,符合生产要求的学生。这就就要求我们今后加强学生的生产实践,根据企业的需要,设置部分课程应适应企业的要求,理论科学完后去企业实习,跟班工作,最后毕业到企业工作。
篇6
关键词:旅游本科;人才培养;校企合作;产教融合
我国旅游本科教育从1981年开办至今历经30多年发展,人才培养目标经历了从培养涉外服务人员和储备干部、到培养高级管理人才、再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发展历程,取得了丰硕成果,但还未真正成熟,存在着诸多问题[1]。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培养出的旅游本科生与旅游行业较高层次人才需求脱节严重,导致毕业生在行业内就业率低且流失率高的现象。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旅游本科院校毕业生行业内就业人数比例较高的达60%,但一般在10%-20%之间,3年之后流失率达20%-70%,高的则达90%左右。[2-4]如2014年中国旅游教育年度报告指出,旅游本科专业学生行业内就业率不容乐观,以安徽省为例,安徽省有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合肥学院等多所大学开设了旅游本科专业,但每年培养的旅游本科专业人才只有10%~20%留在旅游行业。2014年旅游管理本科专业被教育部列为近两年内就业率较低本科专业。旅游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与旅游行业较高层次人才需求的供需严重错位已是不争的事实,这与长期以来我国旅游本科教育以学历教育为本位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模式有着必然联系,实践证明,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我国快速发展的旅游行业对中高层管理人才的要求。2010年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高校要着力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重点扩大应用型等人才培养规模。2015年教育部工作报告中提出,并在2017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指出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明确办学定位,加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5]在此背景下,旅游本科专业加强校企合作、强调产教高度融合,培养应用型旅游人才既顺应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方向,又能有效解决目前旅游本科人才行业内就业率低和流失率高的问题,大大提高旅游本科学生职业岗位适应能力,实现旅游院校本科人才培养与行业较高层次人才需求的无缝对接,让旅游本科教育更好的服务和促进旅游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聚焦行业需求,明确旅游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旅游管理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决定了旅游专业教育必须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实践性。旅游本科人才培养不能闭门造车,必须聚焦旅游行业需求,与行业紧密联系,科学论证,对比旅游本科生与研究生、高职生就业层级差异性,找准本科生行业就业职业定位,分析本科生就业岗位核心能力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真正适应旅游行业较高层次人才需求的实用型人才。
二构建突出职业能力的本科课程体系,高度重视实践教学
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旅游本科人才培养要在充分调查分析本科生就业岗位核心能力的基础上开发和构建本科教育课程体系,做好相关理论知识传授的同时,注重本科层次职业素养、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长期以来我国旅游本科人才培养因重理论轻实践而造成了旅游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也反映了我国旅游本科专业实践教学大多缺乏系统性、连贯性和综合性。各地旅游本科院校应根据本地区和本校实际情况研究设计、统筹安排,建构旅游本科专业从认知见习、实训实验、专业实习直到管理实践的实践教学体系,让专业实训、实习、就业环环相扣、交相作用,逐步培养学生专业技术技能、管理能力等职业能力,实现旅游本科生较高层次岗位就业的定位培养优势。
三加强校企合作,搭建产教高度融合式人才培养平台
(一)搭建平台,筑巢引凤,组建校企合作团队
一是邀请行业内资深专家加入专业指导委员会,研讨、审定旅游本科人才培养定位和实施方案,探讨产教高度融合式培养模式及实现途径。二是聘请行业内相关方面的专家组建专业课程开发与教学团队,一方面进行基于本科就业岗位能力要求的课程开发,另一方面某些专业课程或某些章节可直接请行业专家授课或参与示范。三是聘请企业专家加入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实践的指导教师团队,具体负责或参与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项目实施,定期指导学生行业实习实践及就业。
(二)深度合作,借鸡孵蛋,培育学生专业实战能力
旅游企业能为旅游本科人才培养提供真实、立体、全面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能在真实的工作场景和市场环境中接触企业、接受锻炼。国外旅游人才培养的“前店后校”洛桑模式[6]、德国的工学结合“双元制”[7],美国的康奈尔模式[8]等成功案例都说明与企业深度合作对人才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见习、顶岗实习等企业实践,可以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有效提高技术技能、管理能力、职业素养等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培育学生核心就业能力。
四立足学校实际,保障产教高度融合式人才培养的实施
(一)创新观念,建立校企合作鼓励机制
校企合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相关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目前我国政府也认识到了校企合作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并出台了一些鼓励企业接纳实习生政策,但保障机制并不完善,这要求旅游本科院校需转变观念,主动出击,积极寻求政府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政策支持,督促政府尽快出台校企合作法规保障体系。同时旅游本科院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学校与企业合作教育的管理机制,制定完备的规章制度,保障合作开展和实施质量,并在用人制度、教学质量评价、职称评定、利益分配、部门考核等方面对校企合作给予政策扶持与鼓励。
(二)合作共赢,创建稳固校外实践基地
校外实践基地是校企合作,产教高度融合式人才培养的基础。旅游本科院校要找到学校与企业合作的结合点和各自的利益诉求点,在互惠互利基础上,探讨合作形式,制定校企合作方案,签订合作协议,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一般来说,旅游本科院校应根据本科生就业岗位群和专业人才培养特色方向寻求与旅游景区、酒店、旅行社、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策划公司、旅游网络公司等旅游企事业单位的深度合作,在保障校外实践基地多样和稳定的同时,更要谋求本科生实习和就业岗位的高层次性。
(三)内培外引,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双师型”师资力量是旅游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双师型”教师是指既有深厚理论基础又具备熟练专业技能,既有丰富教学经验又有旅游行业相关职业资格认证的教师。旅游本科院校应打破多数专业教师缺乏实践经验或从业经历的瓶颈,通过外部引进和内部培养相结合的方式,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对于现有专业教师要定期安排他们到旅游企业挂职学习,并鼓励专业教师主持和参与校企合作横向课题研究,积极参与企业管理活动;同时引进旅游企业专家加入专业教师队伍或担任客座教授等形式来增强专业实践教学力量,以满足旅游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师资需求。
五营造产教高度融合氛围,培育学科发展与专业建设特色
这些年我国旅游学科基础理论性研究有了长足进步,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旅游应用性研究偏少,对旅游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向缺乏有效的理论指导,建议培养应用型旅游本科人才的院校在学科研究方向上能与本校专业特色发展方向相统一,以学科应用性方向研究指导专业特色发展,以专业特色发展促进学科研究,实现学科发展与专业建设相长、教师研究与教学相长、教师团队建设与带学生团队建设方向相统一。同时旅游本科在校内要营造良好的校企合作氛围,紧跟旅游行业发展脉搏,与行业多互动、交流,一是邀请与本校学科研究和专业发展方向领域相符的企业专家来校讲座、研讨应成为常态;二是聘请企业专家带学生团队完成相关研究和实践项目,指导学生参加行业或校内专业竞赛等;三是邀请企业专家加入学校应用性研究与实战团队共同承接项目,完成横向课题,力争在行业某领域做出知名度,最终实现学校学科发展与专业建设形成特色。
参考文献
[1]金英梅,胡天舒.旅游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变革、矛盾及其对实践的影响[J].旅游论坛,2012.5(3):122-127.
[2]范新宇.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难”现状调查及对策建议[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11):69-72.
[3]郑向敏,范向丽.论旅游专业“四高”的人才培养理念与运作模式[J].人文地理,2010(6):146-150.
[4]蔡小红.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本科生“低进入率和高流失率”现象透析[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1.
[5]国务院.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Z].2017.1.10.
[6]杨霞,张继河,张宏玉.基于“协同效应”的校企共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8):225-228.
[7]王慧,公学国.旅游管理专业实施双元制培养模式的必要性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24):154-155.
篇7
[关键词]师范生免费教育;意义;问题
2007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在6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和陕西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从2007年起,考入这6所学校的师范生不仅免交学费和住宿费,还能得到国家的补贴。我国在相当长时间内曾实行的师范生免费教育制度重返大学校园。当年9月,随着首批10933名免费师范生先后进入6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就读,免费师范生教育政策的落实跨出了坚实的第一步[1]。与此同时,新的问题也随即进入人们的视野:免费师范生教育将给师范教育带来哪些影响?师范教育该如何改革?对免费师范生应当如何培养?本文试图对此做初步探讨。
一、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背景及意义
自1997年开始,师范大学逐渐实行收费制度。10年后的今天,师范教育收费的负面影响开始显现,报考师范院校的优秀生源明显减少;师范院校毕业生中相当一部分主动放弃教育工作;由于倾斜政策不到位,中小学教师不可避免地从农村走向城市、从贫困地区走向发达地区,从一般学校向重点学校集中,教师资源分布不均日趋严重。同时,由于对高师院校的发展缺乏顶层设计和政策支持,师范教育呈现被弱化的倾向。从长远来看,这些均不利于教育的百年大计。
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直接影响到地区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性。在广大农村地区,师资匮乏问题成为农村儿童失学、转学的重要原因。而同时,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对高质量的优秀师资的需求量也必将快速增长。在这种背景下,培养、输送合格的大学毕业生充实教师队伍,成为高校尤其是高等师范院校当仁不让的责任。如同高水平大学必须要办好本科教育一样,师范大学首先要办好师范类系科专业。当然,师资队伍的建设需要投入,需要建立健全法规政策。
作为涉及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两个领域的一项鼓励性的教育政策,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意义正在于:首先,教师是制约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师范生免费教育是全面持续提升中小学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其次,国家通过公共财政干预来调控师范教育的发展,能够提高教师地位和职业吸引力,从根本上有利于保障教育的公共产品属性,能够吸引优秀学生报考教师教育专业,并到中小学尤其是农村任教,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再次,在当前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每个国家都高度重视教育尤其是师范教育的发展,注重国民精神、知识和能力的训练、国民人格的培养和文化传统的传承。而担负这种责任的便是由师范教育所造就的师资。所以,从国家战略和民族本位的角度看,师范教育是国家和民族生存发展的基本前提,事关国家改革和发展的全局。
二、师范生免费教育面临的问题
任何政策从制度设计到具体实施,难免会有新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审慎地分析师范生免费教育可能出现的问题,对于该政策的顺利推行将大有裨益。
1.部属师范院校师范生教育免费,可能会带来非部属师范院校的不公平
如果将优惠政策仅限于部属师范大学,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优化和全面提升将很难顺利实现,其表现出的地区差异、校际差异将会更大。国家如果只是在某些师范院校搞试点,势必会对其他师范院校产生冲击,影响他们的生源,造成新的对其他非部属师范院校的不公平。我们必须认识到,能够到服务于基层教育事业的,多数还是地方师范院校的毕业生。相对于部属师范大学,本身就缺乏吸引力的地方师范院校,更需要国家的财政支持,更需要免费的师范教育。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曾明确提到,在六所师范大学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叫做示范性举措。所以,要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在于该项举措在全国各地的推广实施。在这样一个指导思想下,进一步研究总结部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的经验,应该是在更大的范围进行推广。
2.师范教育免费政策可能难以惠及真正需要享受政策优惠的学生
总理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在言及“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时,是与“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建立健全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进一步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使困难家庭的学生能够上得起大学”相提并论的。由此可见,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一个重要出发点是为了解决贫困家庭子女上大学难的问题。教育部部长周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有利于吸引优秀高中毕业生就读师范,鼓励优秀大学生毕业从教”。由此看来,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另一个出发点在于提高师范生的生源质量。事实上,随着师范教育免费制度的推行,师范院校生源质量的改善,不排除只是出于政策的优惠措施而选择报考师范院校的现象,也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学生都是乐于从教。
因此,如果国家对师范院校实行免费政策,必须有非常具体的细则,这种免费政策要让该享受的人享受到,尽量减少漏洞。师范生中途退出师范专业、未接受教育行政部门安排或其他情况不愿履行协议内容时,应退还所享受的国家资助经费的本息,并按资助经费交纳相应的违约金。退还资助经费的方式可以借鉴国家助学贷款的还款方式。此外,还要进一步完善有关制度,让这部分补贴都用在有志于献身教育事业的师范生身上。
3.免费师范生可能导致学习动力不足,进而影响师范教育质量
对绝大部分免费师范生来讲,他们会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并且从根本上讲,免费师范生更适合做教师,首先在招生环节,学生填报志愿时是自主选择,所以他们会根据自身的职业选择进行人生规划。但免费师范生由于缓解了过多的经济压力和就业压力,很容易导致学习动力不足,这样,无论素质高低的免费师范毕业生都去任教,将会降低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因此,也需要配套措施相继跟进,以保证每一位免费师范生能够真正珍惜学习机会,按照优秀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被六所师范院校录取的学生入校后,要接受有针对性的培养,各个学校还要建立淘汰机制,对学习成绩或者表现不好的学生要淘汰出列。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韩震说,该校对此按照协议有终止条款,其中一项是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完成学业包括学业上达不到相应标准,比如说知识上的、教学实践当中的学分不达标,如果拿不到学分可以终止学业[2]。
另外,在师范生就业时,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免费组织他们进行双向选择,为他们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如果毕业生想得到自己希望的岗位,他在学校期间的学习表现将是很重要的依据。
4.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高度重视职前关爱,职后保障可能成本太高
师范生享受了国家提供的免费教育待遇,就应有服从国家需要、服务国家教育事业的义务,成为国家输送给农村及贫困落后地区的优质师资。要使广大师范毕业生能够长期从教,并在教师岗位释放最大的热情和作用,国家应该进一步为他们创造深造、发展的机会和空间,如此方能收到长远效果。
目前的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包含了就业和激励方面的优惠措施:第一,对免费教育师范毕业生实行统一调配与双向选择相结合的就业政策。师范生毕业时通过双向选择落实工作岗位;未落实工作岗位的免费教育师范生由生源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安排工作。第二,免费师范毕业生作为就业单位的正式教师,与其他教师享受同等待遇。中央财政对接收免费师范毕业生的中西部地区给予了一定的支持,而地方政府和农村学校要为免费师范毕业生到农村任教服务提供必要的工作生活条件。第三,对免费教育师范应届毕业生经考核合格,可以录取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服务期间,在职学习专业课程,任教考核合格并通过论文答辩的,颁发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证书。对工作业绩突出、学业特别优秀的还可继续攻读教育博士学位[3]。
以上免费师范生的职后保障政策无疑是极具吸引力的,但从中可以看出职后保障的成本可能太高。
三、几点思考
1.增强教师职业的吸引力是关键
从教师教育的发展规律来看,强化师范生特质的“免费”制度,在某种程度上只是权宜之计。要从根本上稳定基础教育教师队伍,特别是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到艰苦地方从教,提高教师岗位的吸引力是关键。以国外的一些经验为例:德国教师是国家公务员,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可以终身任职。在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中,德国教师的工资待遇最高。为提升教师职业的吸引力,德国联邦和各州政府投入大量经费为师范生发放专门补助,同时不断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加大对教师继续教育的经费投入,教师基本免费参加在职进修。法国政府在不断提高在职中小学教师工资的同时,还为教师培训学院培养的新教师制定了新的工资标准。新工资标准的特点是工资额得到大幅度提高,初等教育教师工资与中等教育教师工资完全拉平,大大提高了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初等教育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日本教师享受公务员待遇。韩国教师收入水平高于其它行业从业人员[4]。相比较而言,我国免费师范教育制度硬性规定毕业生到基层从教3年,尚难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基层教育师资队伍的问题,只有逐步提高基层教师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才是解决问题的长久之计。
2.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必须使外部激励转化为师范生的内在需要
在我国当前教育经费紧缺、教育成本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国家对师范院校实施的师范生免费政策,为有志于教育事业的学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2007年六所师范大学招生工作非常顺利,生源的数量非常充足,学生报考非常踊跃,最后招生的数量、质量都很好[5]。免费师范生首次招生情况良好,这为免费师范教育的推广实施提供了可喜的开端。可见,无论国家的师范教育如何改革,真正热爱教育、甘心献身教育事业的人员对教师职业的情感、信念是永恒的。正如师范教育免费政策出台后,有学生家长所言,即使师范教育仍旧收费,还是愿意子女报考师范院校。还有的教育工作者坦言,自己选择教师这个职业,正是由于可以通过自己的工作去影响他人。但在师范教育免费政策的吸引下,会有越来越多的优秀中学毕业生报考师范院校,其中也不乏部分人对奉献教育事业缺乏足够认识和充分思想准备者。因此,师范院校还应该加强对免费师范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认识到,到基层的教育服务期,对他们的人生发展是宝贵的财富,使他们将接受师范院校师范教育的目的上升到报效祖国、振兴民族教育的高度并内化为自身的精神需要。六所部属师范院校在对免费师范生的职业理想和师德教育上颇费心思,学校将师德教育贯穿于免费师范生进校、学习、入职的全过程。
3.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免费师范生培养质量
目前中央提出我国教育的发展目标是让广大适龄儿童既能“上得起学”,还要“上好学”。这涉及到师范院校的责任,要求师范院校提高师范生的综合素质[6]。近来不少专家、学者呼吁,基础教育的改革、提高要从师范生的培养抓起。因此,高等师范院校要从拓宽知识面,健全人格等方面调整师范生培养目标,提高培养质量。
国家选择六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作为试点,一方面反映了国家对高素质教师和优秀人才从教的期望,另一方面也是对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教师教育质量和优势的认同。为提高免费师范生的培养质量,六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采取了多种措施,制定了相应的培养计划,主要包括:实施宽口径、厚基础的教育;针对免费师范生立项设置教育研究与拓展类课程;强化教育教学实践环节,加强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安排师范生到中小学进行教育见习,高年级师范生到中小学实习半年;实行导师制,由本校优秀教师和中小学优秀教师组成导师组,指导师范生的学习、实践与研究;加强师范生的职业理想和师德教育;设立“师范生基础教育改革研究与实践”专题基金,用于支持相关课题的设置和研究等措施[7]。
4.国家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探索师范教育免费制度的多种模式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是在我国各地区间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状况长期存在,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现象比较突出的情况下,如果把教师培养看作是纯粹的市场行为,教师队伍的整体优化和全面提升将是一个缓慢过程。而国家通过公共财政干预机制来调控教师教育的发展,提高教师地位和职业吸引力,有利于保障教育的公共产品属性,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
同时,国家有关师范教育的政策也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就目前的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而言,因其“有条件”之原因,可能会将部分有志于教育事业的优秀高中毕业生拒之门外从而失去好的生源。因此,在政策设计时一定要允许免费和非免费师范专业的共存,这既是给不同考生以公平选择,也更符合我国的国情和师范教育长远发展的需要。今后师范教育免费制度可尝试多种有效形式,比如经济发达地区的师范院校学生实行交费上学,毕业后没有服务期限制,不一定从事教育工作;贫困地区则仍然实行师范生免费上学和服务期制度。亦可借鉴新加坡、法国、韩国等国家的做法,实行低收费的师范教育,并加以多种补助手段,这样才有助于吸引更多的优秀青年投身教育事业。
[参考文献]
[1]刘海宏.师范生免费教育改革的迎春花[EB/OL].
[2]免费师范生培养将建淘汰机[EB/OL].
[3]赵秀红,翟帆.免费师范生如何走向基层留在基层[N].中国教育报,2007-05-25(2).
[4]何齐宗,胡青,凡.高师教育改革与教师发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254-255.
[5]周义兴.师范生免费教育火爆的信号[N].人民日报,2007-07-12(11).
篇8
纺织染整技术专业为技术性非常强的专业,但如今面临着生源严重不足的问题,经过论证,解决该问题的有效途径为――校企联合办学模式。该可同时解决多方问题,利于社会安定团结:企业高级技术人员来源问题,高职院校生源问题,贫困生源就学就业问题,贫困生源家长为孩子筹措学费及生活问题。
【关键词】
纺织染整技术专业;校企联合办学模式;生源不足
发达国家职业教育起步比我国早,其办学模式之一―“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模式已相当成熟,主要有两种不同的模式:以企业为主的校企合作教育模式和以学校为主的校企合作教育模式。为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发挥极大的作用。
国内“纺织服装染整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起步较国外晚,目前处于发展中状态。曾一度,被视为低于普通高等教育的附属品。2014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重新审视职业教育的作用,把“职业教育”地位提及关乎民族职业民生的高度,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组成。这就对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提出全新要求,这些新要求归结为一句话,就是必须“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注重于培养工程师、高技术技能型的人才。故在教学上应更多注重于技能实践操作,目前国内很多纺织染整相关专业都实现与企业“校企合作”办学,甚至有闽台高校实现“校校企合作”办学。
“校企合作”是提高职业教育的有效手段,但目前在中国面临较多困境:
(1)缺乏政府政策支持;
(2)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及认识问题;
(3)印染企业与高职院校合作层次低,积极性不高。
望我国能多借鉴发达国家高职教育“校企联合办学”模式,取其精华、深化改革、发展壮大我国的高职教育。
1 纺织染整企业面临的问题
1.1纺织染整厂的工作环境一直都是比较不尽人意
温度湿度都较高,噪音大,污水满地流;
1.2连续工作时间偏长
由于纺织染整企业生产特点――连续性生产,供热的连续性,导致生产不能中断,只能依靠生产的员工轮岗换班来保证企业的利润,形成“机器不停,员工轮岗”的局面;
1.3社会福利待遇跟不上
后生代对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等社会保险比较重视,也是一种企业人性化的体现,但是大泉州大多数企业对这方面企业不是很重视,政府对这方面也不是很重视,没有要求强制性执行。
1.4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在科研领域严重短缺,需求量较大
自身无法自给自足,需要借助高职院校纺织染整等相关专业力量提供理论基础、技术研发,提高企业的科研水平。
这种情况,老一代的贫困地区来的员工由于观念、习惯等没有形成尚能接受工作环境,但他们毕竟会老去,而且随着科技的发达,他们的知识能力水平已不能满足。故很多企业现在都到相关的职业院校招聘既有一定理论基础,又有动手能力的毕业生。85~90年出生的学生由于当时的观念没形成尚能接受这种环境,但“成活率”也不是很高。随着90后新生代的出现,这种环境更不能为他们所接受,很多城市出生的独生子生源排斥到工厂实习工作,以至于纺织染整专业近几年生源严重不足。
2 高职院校纺织染整专业面临的问题
2.1高职院校生源规模的不断缩减
由于计划生育的原因,90后的生源出生量大幅下降,而且由于“公务员热”,本科院校的大幅扩招,高职院校的招生情况不容乐观,染整技术专业的招生状况就更不乐观,独生子女缺乏吃苦耐劳的素质,不喜欢从企业的一线基层做起,对高职染整技术专业做大做强做特造成了冲击;
2.2高职院校“双师教师结构”缺失
目前高职院校的染整技术专业教师大都擅长传统的理论教学,缺乏工艺设计、技术开发等企业实践背景,再加上教师职称评审制度的影响,教师还需要花大量时间在学术期刊上,削弱实践技能的提高;
2.3行业前沿信息较缺乏;
2.4教学资源设备缺乏。
3 生源问题
由于社会原因,生源的就业观影响着他们的择业,也就影响着他们填报志愿时选择的专业。因此,生源问题也是解决“校企联合办学”模式的关键点之一。
综上进行社会观察、访谈调研发现社会用工难、纺织服装染整企业技术人才缺乏等问题,结合总理的“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主导思想、我院及其他院校纺织服装染整技术专业生源锐减现状,深入企业访谈,与学生深入沟通,掌握一线信息,并结合大量文献资料深入研究,并结合我国西部贫困地区生源现状――难以支付“昂贵”的学费,提出我院纺织染整技术专业“校企联合办学”的模式。
具体操作情况如下:学校负责到贫困地区招来生源,企业为定向的生源支付学费,解决了学生的学费问题,另外寒暑假节假日,学生可到企业为学生专设的实训厂房实训,与员工同工同酬,解决了学生的生活费问题,也为定向学生的家长减轻了负担,毕业之后学生拿到了省教育厅颁发的大专毕业证书,可以获得企业为其提供的理想工作岗位,真正实现了与岗位的“零距离”链接,毕业即可上岗。
随着社会的发展,2014年2月26日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号令一经发出,强调“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步伐要加快,纺织染整技术专业“校企联合办学”的脚步也要加快,才能紧跟技术的进步,生产方式的变革,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
因此,纺织染整技术专业“校企联合办学”的是必要的、是可行的也是很紧迫性的。
4 纺织染整技术专业“校企联合办学”需要突破的“瓶颈”
第一,破解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改善枯燥的理论教学气氛。
第二,完善教学课程体系。引进企业能工巧匠的资源,带来企业前沿技术和信息,充实学生的学习内容,提高其技能水平。
第三,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邀请企业高级工程师或者管理人员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贴近行业前沿。
第四,提高教师自身职业素养,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科研能力水平。
第五,增加教学资源设备,提升教学设备质量。
“校企联合办学”,企业为高职院校提供现场生产经验、行业前沿信息,充实专业建设的现场实践操作内容;高职院校为企业提供理论基础、技术研发,提供企业的科研水平,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同时为企业提供更优秀的毕业生资源。
5 纺织染整技术专业“校企联合办学”拟达到的目标
为此,我院纺织染整技术专业要主动走出校门,与周边企业合作,要“接地气”,已与泉州地区多家印染公司实现对接,多家印染企业已成为我院纺织染整技术专业的“校外实训基地”、“校外教学基地”,如分别与福建龙峰纺织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石狮鸿泰织造漂染有限公司、南益纺织有限公司、晋江华宇织造有限公司、石狮市三益织造染整有限公司石狮市华联针织有限公司、向兴(中国)集团有限公司、福建凤竹集团有限公司等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争取与以上公司联合办学。
在此基础上,我院纺织染整技术专业拟达到以下目标:
(1)校外实训基地在原有基础上再增加3个,争取与其成为校企联合办学单位;
(2)为企业技术培训达200人次;
(3)进一步提高“双师型”比例;
(4)争取与企业合作开发1~2横向项目;
(5)形成1~2个“校企联合办学”冠名班
在高职人才培养中,坚持以"一技之长+综合素质"为原点,通过对学生立足社会的"一技之长"培养、对具备发展后劲的"综合素质"的提升,徐徐拓展学生心智的扇面。这种由点、线、面构成的"扇形人才"培养途径,正日臻成为高职院校发散型和开放型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方式。
综上论述,企业和校方都面临着各自的问题,如若双方能资源互补,合作办学,有利于提高纺织染整技术专业师资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培养模式的创新,有利于纺织染整技术专业教学体系的改革和创新,有利于企业文化的建设,有利于企业优质的新鲜“血液”的注入并为企业发展发挥更好的作用,有利于拓宽纺织染整技术学生的实习和就业渠道。同时,让学生从大一开始就熟悉一个将来可能会为之奋斗的企业,这无疑在潜移默化之中培养了学生们对于企业的忠诚度和契合度,也在无形中渗透了企业的文化,对于企业来说,是一场优秀的自我营销,以较低的成本获得高效的优秀人才来充实企业的员工队伍。纺织染整技术专业还可以借助高校的科研优势开展“产学研”等深入合作,实现为企业谋求更大利益,有利于提高企业技术及人才竞争。
纺织染整技术专业“校企联合办学”是可以实现高校和企业双赢的教学模式,只有不断改革和创新,提高全社会对校企联合办学的认识,创新校企联合办学的模式,才能完善校企联合办学的机制,促进纺织染整技术专业及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在此同时,解决了贫困地区生源的就学就业及其家长的后顾之忧,社会的的更相关方面也得到解决,有利于社会安定团结。
【参考文献】
[1]张俊.高职院校染整技术专业“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价值工程,2012,31(31):260-261.
[2]徐磊.高职教育染整技术专业校企合作的研究与探索【J】.轻工科技,2012(11).
篇9
关键词:工匠精神;现代学徒制;培育
作者简介:杨红荃(1972-),女,湖北武汉人,湖北工业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湖北职业教育发展研究院讲师,博士,主要从事职业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苏维(1991-),女,湖北红安人,湖北工业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
基金项目: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湖北职业教育发展研究院2015年度职业教育专项资助课题“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社会评价制度研究”(编号:2015A103),主持人:杨红荃;湖北技能型人才培养研究中心科学研究项目“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湖北省职业教育技能人才培养研究”(编号:A2015003),主持人:杨红荃。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16-0027-06
今年两会期间,国务院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要鼓励企业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首次在政府报告中被正式提出,体现了国家现阶段对于“工匠精神”的迫切需求。为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打造中国制造2025,国家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育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由于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工匠精神”这种隐形知识的培养必须根植于实际的工作之中,依赖于师傅的“口传心授”。因此,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现代学徒制为“工匠精神”的培育提供了体制基础。
一、现代学徒制中“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发展
学徒制,在《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定义为“学徒训练”,是指根据一种规定有师徒关系、训练年限和条件的合法契约来进行的一种技术或工艺训练。学徒制是传统技艺传承的载体,主要由师父指导学徒学习传统手艺,内容主要包括技艺的背景知识以及实际工作时的经验。师父不仅是技术的传授者,同时也是学徒道德品质的教育者。师父在技艺和道德方面对学徒的影响非常大,师父必须教育学徒成为符合社会道德标准的合格公民,所以学徒制教育是从业和做人全方位的教育。传统“工匠精神”的历史传承则是通过古代学徒制来进行的。
(一)古代学徒制中“工匠精神”的历史意蕴
古代学徒制在中国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学徒教育与当时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被认为是职业教育的雏形。在古代学徒制中,师父所传授的内容还未形成专业的技术理论知识,学徒只能通过观察并依靠不断的实践训练去体会、感悟与总结。师父不仅是教育者还是传统技艺的历史传承人,其使命就是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同时将职业精神传承给下一代,“工匠精神”便是依靠这样的方式进行历史传承。古代学徒制中“工匠精神”的历史意蕴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尊师爱徒的传统道德。古代学徒制的教学活动都是围绕师徒关系展开,师父作为徒弟的模范和榜样,影响并激励徒弟,因此古代推崇“师道尊严”。《荀子・修身》中将“尊师重道”上升为国家意识层面,认为尊敬师长是国家安国兴邦必须遵循的道德法度。师徒关系是我国古代手工业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与现代组织关系不同,古代师徒关系在工作之外会以友情或者父母子女的关系维系,“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就是最好的体现。师傅对于徒弟的爱护表现在对其工作上的指导以及生活上的照顾。徒弟在进行工艺制作时,需要师傅在一旁指导徒弟不断改进、提高,并及时给予反馈意见,徒弟则从师傅的反馈中总结出操作经验并通过重复性动作逐渐内化为自身的操作技能。古代教育形式主要采用小班教学,师傅在进行教学时经常运用教育技巧来进行因材施教,师傅根据徒弟不同的个性特征来调整教育策略。在工作之外,师徒关系表现为一种非正式的一对一互动,师傅依据个人经验对其行为处事进行指导来帮助徒弟解决生活中的困惑。因此,古代“工匠精神”表现为工匠尊师爱徒的道德精神。
2.言传身教的教育模式。古代学徒制中,除了生产生活之外,师父平日的工作就是教授学徒。师傅主要通过示范、训练和隐退三个步骤进行教学。首先师父进行动作的示范让徒弟仔细观察并模仿,之后开始加大对学徒的训练,最后师父隐退由徒弟独自完成产品的制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师傅主要通过言传身教来教育徒弟,通过“做”和“教”将技艺知识和生产经验传授给徒弟,并通过自身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职业精神来影响徒弟,最后达到德才兼施的目的。教学最后,通过实施评价和考核来择选出德才兼备的徒弟作为下一任技艺的传承人。师父的言传身教,让徒弟全面掌握每一道工序以及工艺制作的每一个环节,并详知工艺技术技能操作的经验。在实际工作环境中进行教学,所培养出来的工匠不仅对所学的技艺,对与其相关的技艺操作也能积累到一定的经验。另外,师父通过教学来体现和实现自身价值并获得满足感。因此,古代学徒制中的“工匠精神”还表现为言传身教的育人精神。
3.惟精惟一的尽善境界。古代学徒制中的“工匠精神”主要表现为工匠对技艺的执着追求。《诗经・卫风・淇奥》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大学》曰:“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朱熹道:“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磨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1]这些描述性的文字都体现了工匠在进行工艺产品制作时反复雕琢、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中国古代工艺制品之所以享誉世界,正是由于工匠对于技艺及产品品质制定了严格近乎苛责的标准。古代工匠从构思、选料、制作、装饰等环节都反复斟酌和对比,对于细节的处理更是细致入微。古代工艺都是纯手工制作,因此,工匠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来完成一件作品,并且不断进行修改和完善。另外,古代工匠在制作的过程中还不断进行推陈出新。工匠们根据长期以来的实践经验和思考,从工艺配料、装饰,甚至程序、操作手法上进行大胆革新,将传统技艺与自己的灵感结合起来,创造出更加精美实用的作品。因而古代“工匠精神”还表现为工匠对于技艺尽善尽美境界的追求。
(二)现代学徒制中当代“工匠精神”的时代表征
现代学徒制是在古代学徒制基础上,结合现代学校教育形式而发展的一种现代教育模式。现代学徒制以工学结合为主要内容,以校企合作为主要形式,以技能培养为核心目标。在现代学徒制中,学生具有双重身份,由职业院校的教师以及企业的师父进行“双导师”教育。与古代学徒制相比,学生不仅要学习技术技能操作,还要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和通识知识使其认知技能得到发展。因此,现代学徒制对于学生的培养更加专业化,系统化。随着国家主流媒体对“大国重器”、“大国工匠”等系列节目的播出,中国在逐渐形成“大国尚技”的浓烈社会氛围,“工匠精神”一时风靡全国并逐渐被人们所认识。[2]当代“工匠精神”是在古代“工匠精神”基础上的传承与发展。
1.精益求精的技术美学标准。现代工匠不再是传统作坊里的伙计,而成为一个企业乃至国家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必不可少的中坚力量。当代“工匠精神”继承了古代工匠们对技术以及产品品质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现代工匠对仪器的检查、数据的计算、工具的打磨、产品的制作等都制定了严格的标准,甚至达到了一种技术美学的追求境界,对技术的精益求精不仅是工匠高超技艺的体现,还是工匠们的审美创造。德国制造业非常发达,创造了大众、奔驰、宝马、西门子等国际品牌。德国工匠在追求技能品质的同时,还将现代生产方式与产品进行高度融合,所打造的品牌是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产物,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我国每年举行劳动道德模范人物的评选活动,其中也不乏具有“工匠精神”的基层技术工人,他们都是该行业不可替代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还追求与现代生产生活相结合,对产品进行人性化设计。
2.根植实践的持续创新冲动。创新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创新是永无止境的,而且创新要以实践为基础,创新产品和工艺最后还是要通过实践来完成。工匠们往往都是工作在生产一线的员工,积累了很多实际操作经验,技术技能经过磨练也相对过硬,这为实现创新奠定了扎实的实践基础。在充分实践基础上工匠能随时迸发出创新的冲动,通过不断的实验和学习,最终形成自己的创新技能。除了拥有高超的技术技能之外,工匠们还要具备能够大胆革新,刻苦钻研以及在遇到困难时迎难而上的精神,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将经验与创新相结合。因此,当代“工匠精神”还体现为工匠们根植于实践的持续创新冲动。
3.产品实现的社会角色荣誉。社会生产过程中,科学创造及理论创新都是不可或缺的环节。然而最终实现科技进入平凡老百姓的生活中,还是需要通过工匠的双手来实现。从社会劳动分工来说,工匠虽然工作在产品生产的最前沿,但却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最终完成人。富有“工匠精神”的人才所制造出来的产品不仅是现实中的物质产品,更多体现为一种文化产品,饱含了“工匠精神”的产品。通过反复打磨以及精心制作出来的产品能最终为人们生产生活所需要,这让工匠感受到一种成果实现的荣誉感,这种荣誉感又进一步激励工匠对产品精益求精,甚至持续创新。
二、现代学徒制中当代“工匠精神”培育的价值提升
“师徒关系被定义为一个年龄更大的、经验更丰富的、知识更渊博的员工(师父)与一个经验欠缺的员工(学徒)之间进行的一种人际交换关系。”[3]在当今国内外现代学徒制中,办学主体主要包括学校与企业,现代学徒制发展较好国家的实践经验表明,企业是否能作为主要办学一方是决定现代学徒制发展成败的关键因素。在企业教学过程中主要由师傅来完成教学。因此从师徒关系理论出发,对学徒“工匠精神”培养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对徒弟、师父以及对组织三者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1.有利于徒弟技术创新及自我价值的实现。在现代学徒制中,对于“工匠精神”的培育价值主要体现在对徒弟的积极影响上。“工匠精神”的培育过程,可以让徒弟获得师傅经验的指导以及工作上的支持,得到师傅的鼓励和关怀。对于职业精神的教育能让徒弟尽快地投入到工作之中,使其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企业的环境并完成角色的转换。然而现如今,智能化生产系统发展迅速,社会所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是一种高度复合型人才,这不仅体现在需要掌握横跨具体工业领域与软件领域的学科知识,还体现在需要具备技术创新能力以及需要掌握精湛的技术技能与完整的复杂生产系统的知识原理[4]。这表明社会对于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因而需要进一步构建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职校学生的综合素养。其中强调“工匠精神”的培育能够提高学生的工作水平,让学生拥有更加坚定的意志以及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进而帮助学生完成技术的创新和实现自我的价值。因此,在重视学生技能水平培养的基础上还要加强对其“工匠精神”的培育。
2.有利于师父职业生涯的丰富和社会贡献的扩展。成就动机是指个体追求自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美状态的一种内在驱动力,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性动机,成就动机对个体的工作和学习都有很大的推动作用[5]。在现代学徒制中,以企业为协同办学主体所开展的教学活动中,师父充当了“工匠精神”培育的主要角色,对于师父来说,教育学生的过程自己也能从中得到收获。当师父在帮助学徒成长的过程中,看着学生技能的增长,对工作充满热情,对未来事业充满向往,成为企业乃至社会所需的高技术高素质人才,师父会从中体会到满足感,这样有助于师傅形成较高的个人成就动机。个人的高成就动机反过来又能提高师傅工作绩效。同时,对于师傅来说,除了劳动生产之外,教书育人也是一种社会贡献,也能体现一定的人生价值。因此“工匠精神”的培育不仅能对学徒产生积极影响,也有利于师傅职业生涯的丰富和社会贡献的扩展。
3.有利于人力资本的增值和企业创新文化的培育。“工匠精神”的培育对于企业来说也会产生一定的价值。首先,通过“工匠精神”的培育能使企业实现人力资本增值。学生进入企业实习首先要与企业签订实习合同,学生学习期满时企业会通过对学生进行学业评价来判断他们的职业技能水平,表现优秀的学生企业会跟他签约,从而成为企业正式员工。所以在学习期间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能让其在掌握技术技能的同时,也能全身心投入工作,养成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积极参与技术创新,最终达到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其次,“工匠精神”的培育,能使企业形成精益求精、求实创新的组织价值观和组织宗旨,并外化为一定的组织行为规范和企业形象,最终达到创新企业文化的作用。反过来,这种企业文化又能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和控制机制来引导和塑造员工的行为和态度,使企业达到现代科学管理的水平,促进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三、现代学徒制中当代“工匠精神”的培育策略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主要以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为主,对于学生职业精神的培育较为欠缺。现如今社会迫切呼吁“工匠精神”的回归,为了更好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我们必须让“工匠精神”扎根于职业教育,以现代学徒制为体制基础,构建校企协同育人的办学机制,形成政府及社会各力量全方位支持的“工匠精神”培育体系。
(一)企业――发挥师父角色的作用,制定学徒实习规范及考核标准
对于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需要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进行内化,那么企业便成为了培育“工匠精神”的主要力量。企业对于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主要通过发挥师父角色的作用,制定学徒工作规范、制定最终考核及企业录用标准等。
1.充分发挥师父角色的作用。在师徒关系中,师父对徒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职业生涯、社会心理以及角色模范三个维度。职业生涯维度是指师父给予徒弟学习上的指导,从而帮助徒弟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通过职业生涯的影响维度,师父在对学徒进行职业技术技能操作教育时,会逐步将“工匠精神”内化到教育过程之中。例如为了培养学生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师父就要执行严格的评价标准,引导学生对于操作设备时的每一个精小零件,产品生产时的每一道工序都要严格按照规范来操作。“社会心理维度是指师父帮助徒弟建立一种身份认同感、胜任力和效力的心理职能。”[6]自古以来,师徒之间不仅是师生关系,在工作之外还会以友情甚至亲情关系来维系,因此师父可以通过社会心理维度在生活中给予学生认可和关怀来提高学生对于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培养学生认真负责以及刻苦钻研的工作态度。角色模范是师父作为具有知识与技术专长及积极职业精神的人,可以作为徒弟的模范和榜样。通过角色模范维度,富有“工匠精神”的师父可以通过个人魅力来影响学生。
2.制定学生实习规范及学业考核、企业录用标准。首先,通过制定学生实习工作规范来对学生行为进行约束,为“工匠精神”的培育创造条件。实习工作规范主要包括对学生工作作息时间的规定,对仪器设备操作和维护的规范,对工作任务完成的考核标准、对实习的奖惩制度等。学徒进入企业实习,企业先要对学徒进行岗位培训,让学生了解企业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并学习企业文化,体验企业精神。在此基础上制定学生实习工作规范,学徒通过对实际工作规章制度的了解,对于实际工作环境及组织纪律有一个切身的感受。例如在作息时间上要严格要求学徒,不准迟到和早退,养成守时认真的工作态度;对于公司设备的操作及维护要认真细致,培养学生对工作的责任心;对于工作任务完成的评价标准也要专业规范,严格要求,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对于富有创造力的学生给予奖励,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刻苦钻研的精神,对于懒散、粗心大意的学徒也要给予一定的惩罚。其次,学徒完成学习之后要接受最终的学业考核,表现优秀的学徒企业会与他签约成为正式员工,因此在制定学业考核及录用标准时要注重对学徒“工匠精神”的考察。考察学徒在实习期间的工作表现,考察学生对于工作是否具有认真负责的态度,精益求精、独具匠心的精神以及刻苦钻研、学而不倦的工作作风。
(二)学校――开展思政道德素质教育,组织职业精神实践教育活动
职业院校在现代学徒制中以培养学生通识知识及专业理论知识为主,在教育过程中也能通过开展思政道德素质教育,组织职业精神实践教育活动等方式来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学校与企业共同提升学生对于“工匠精神”的理解和认识。
1.开展思政道德素质教育。目前职业院校主要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导向,着眼于学生个体职业生涯的发展,突出工作本位的学习,以学生就业为教育目标。根据对国内600多家企业的调查,大部分企业对青年就业人员的最大希望和要求是,除了上岗必须的职业技能之外,还必须懂得做人的道理,具备工作责任心[7]。现代学徒制中学生在职业院校学习期间,学校就应该以各种方式开展思想品德及职业道德教育来培育“工匠精神”。首先通过开设思想品德及职业道德教育的相关课程,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了解实际工作中所应具备的基本职业道德素质,培育并弘扬学生的“工匠精神”。在教学过程中若发现某些学生存在思想品德问题应及时给予纠正和引导。其次将“工匠精神”融入专业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紧密结合。在进行专业教学时,应该帮助学生分析不同职业岗位所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并将其融入到专业教学目标及内容之中,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也要重视这一部分的内容。再次开展“先进人物”、“劳动模范个人事迹”等专题教育,通过组织学生观看影片、学习报道以及展开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崇尚劳动、爱岗敬业的精神。
2.组织学生开展职业精神教育实践活动。进行思想品德及职业道德教育是从感性上让学生对“工匠精神”有一定的了解,真正实施“工匠精神”的培育更要在实践活动中来历练和强化。只有当面临具体任务时,学生才能够感受到工匠们坚守岗位、刻苦钻研的不易。实践教育活动是基于工作本位的学习,开展任务教学或项目教学,在整个过程中教师给学生布置任务或是单个项目,学生需要按照实际工作的操作步骤来一步步完成,教学过程强调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为中心,强调学生个体对实践过程的主动探索,教师则起指导作用。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才能体会真实工作的状况,培养耐心、仔细、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并将这些隐形的知识内化到自己的品质之中,在学习操作技能的同时养成较好的职业素养。
(三)政府――引导并转变社会就业观念,制定相关政策激励工匠
政府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规划者和政策的制定者,能够给予“工匠精神”培育工作以政策支持。首先应引导并转变社会就业观念,倡导职业平等。其次,制定相关政策对在平凡岗位上有重大贡献的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级技术技能人才给予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奖励。
1.引导并转变社会就业观念。中国自古崇尚“学而优则仕”,对于职业的选择也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现代社会中,学生对于职业的选择也存在着类似偏见,职业选择以机关事业单位为主。并且社会公众对于职业教育也存在偏见,认为只有学习能力差的学生才会进入职业院校学习技术技能,职校生的工作出路也只是当个普通工人,没有社会地位。因此,国家想要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要引导并扭转社会对于就业的偏见,倡导职业平等。只要努力工作,刻苦钻研,即使是在最平凡的岗位上也能体现出自身的价值,成为国家所需要的人才,为国家、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为此,政府应采取多种方式倡导职业尊重,引导社会尊重工作在一线的高级技术工人。相关就业部门还要对大学生就业、择业进行科学引导,转变其就业观念。
2.制定奖励政策激励工匠。对于具有“工匠精神”的高技术技能人才,政府应制定相关的奖励政策来进一步激励工匠,引导人们对于“工匠精神”的追求。政府相关部门应制定出对具有“工匠精神”的有重大贡献的工匠的奖励政策,消除工匠们的后顾之忧,使其全身心投入工作,从而起到激励其他工匠的作用。奖励政策包括提高个人的工资、福利待遇、进行额外的表彰奖励等。通过政策激励,使社会对于工匠职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并鼓励学生向具有“工匠精神”的匠人们学习,消除学生在职业选择中的后顾之忧,激励学生积极投入工作,努力成为爱岗敬业,刻苦钻研、创新创造的新时代工匠。
(四)社会力量――大力弘扬大国“工匠精神”,搭建信息平台提高职业尊重
“工匠精神”的培育,还需要全社会力量的共同助力。通过大力弘扬大国“工匠精神”、搭建现代化公众平台等提高工匠职业尊重的方式,来营造全社会对于“工匠精神”的崇尚。
1.大力弘扬大国“工匠精神”。“工匠精神”的培育需要借助社会力量对“工匠精神”进行大力宣传和弘扬。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等新闻媒体,继续加深人们对“工匠精神”的理解和认识,引导形成中国特色的“工匠精神”内涵。并对国外职业教育发展经验及“工匠精神”进行系列报道,让公众对“工匠精神”有一个多层次的全方位认识。对年轻一代工匠的先进事迹进行宣传和报道,引导公众转变择业观念。对于在职业技能大赛上取得优异成果的技能人才及职业院校给予高度肯定和足够关注。
2.搭建信息平台提高职业尊重。当今社会信息化时代,人们通过移动互联网来关注社会动态,通过移动互联网来建立社交关系进行互动交流。因此“工匠精神”的培育也应该紧跟时代潮流,在移动互联网上搭建宣传“工匠精神”的公众平台,将工匠们的个人事迹及工作、生活中的个人故事在网上宣传,让新一代优秀年轻工匠在互联网上分享自己工作时的一些故事,向人们展示自己独特的技术技能,与奋斗在不同岗位上的年轻人进行交流。通过网络信息平台的宣传展示提高工匠们的职业尊重。
参考文献:
[1]薛栋.论中国古代工匠精神的价值意蕴[J].职教论坛,2013(34):95.
[2]查国硕.工匠精神的现代价值意蕴[J].职教论坛,2016(7):72.
[3]韩翼,周洁,孙习习,杨百寅.师徒关系结构、作用机制及其效应[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3(7):56.
[4]徐国庆.智能化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转型[J].教育研究,2016(3):76.
篇10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性别因素
近年来,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党和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党的十报告指出“全党都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鼓励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创业。”在今年3月总理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13处谈及“创业”,表示要继续简政放权,为创业提供便利,形成新创业浪潮。着力促进创业就业,坚持就业优先,以创业带动就业。特别指出 “2015年高校毕业生749万人,为历史最高了……实施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支持到新兴产业创业。”大学生通过自主创业解决就业问题,既符合国家政策导向和社会趋势,也是实现个人价值的选择。
据《中国统计年鉴》2014年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研究生、普通本专科在校生1365.32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51.57%,比从1980年的23.44%提高了一倍还多,教育水平已接近发达国家。但是很多研究发现,女性在就业活动中,明显比男性居于不利地位。例如天花板效应,玻璃天花板委员会(GCC)1995年发现,女性占美国整个劳动大军人数的45.7%,在拥有硕士学位的人群中占一半以上。然而95%的高级管理人员是男性,女性管理人员的收入平均仅是同级别男性的68%。创业又称自我雇佣,是就业的一种特殊形式,女性在创业中同样可能处于劣势地位,不利于女大学生自主创业。
因此,性别维度的大学生创业研究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不同性别,改善大学生创业环境,增强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大学生创业成功率。
一、数据来源、样本选取和调研内容设计
本文选取了公办的合肥市国家大学科技园、民办的合肥市经开区创业孵化基地和安徽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中心的大学生(包括在校大学生和已毕业的大学生)创业企业作为本次问卷调查的对象,按注册企业负责人的性别比例发放问卷60份,有效问卷58份(男性大学生48人,女性大学生10人)。同时着重访谈了其中8位创业负责人(男性大学生6人,女性大学生2人),了解创业者的创业心路历程。综合国内关于大学生创业和女性创业方面的研究成果,分别从定量和定性两个角度,分析不同性别下影响大学生创业成功因素的异同点和影响程度。
二、外部影响因素分析
(一)国家政策制度
前文已经简述大学生自主创业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重视,同时,社会舆论积极树立大学生创业典型,以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对大学生创业支持的相关政府部委不断增多,政策的主体也已经涉及到十几个部委,我国从中央到各级政府和部门对于大学生创业已形成了基本的政策共识,给予了大学生创业更多、更广泛的重视。
总体来看,宏观层面的政策制度为大学生创业建立了良好的大环境。但是从性别维度,针对女性大学生创业,制度上的支持政策和舆论引导还是非常的匮乏,甚至还没有引起国家对女性创业问题的高度重视。通过访谈了解到女性大学生创业者对创业政策的运用程度低于男性大学生创业者,对创业相关制度的了解层次低于男性大学生创业者。
(二)社会对性别意识的选择
性别意识是“在特定的时代、文化背景下,通过社会化过程形成的人们对男女两性的社会位置、权利、责任及彼此关系的认识和评价。一般将性别意识分为传统和现代两种,前者指人们对男女两性的社会位置、权利、责任及彼此关系的认识和评价更认同“男主外,女主内”等传统思想,后者更趋于接受男女平等和平等权利等观念。
由于长期存在的“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社会对性别意识的传统认知仍占很大比重,这种思想导致社会对女性大学生创业缺乏足够的认识,认为创业是男人的事情,对于女人太辛苦,对女性大学生创业一般持不鼓励、不支持态度。孩子从小就生长在“男主外,女主内”的环境中,对男孩来说,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得到了培养,对于女孩情况却是相反,而且严重压抑了与男孩竞争的自信心。性别意识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女性大学生创业者的创业心理和行为。
(三)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的影响因素主要从家庭成员的经商创业经历、父母的教育水平和父母职业、家庭的经济水平等方面阐述对大学生创业的影响。
通过问卷和访谈了解到,大学生创业的资金来源主要为家庭和亲友的借款、个人和团队自筹,其次才是政府政策资金、银行借贷和风险投资等。因此大学生创业初期对家庭的经济水平有一定的要求和依赖。
家庭成员的职业是大学生创业的重要因素,自由职业者对大学生创业支持程度高于公务员和国企员工。家庭成员从商经历对女性大学生选择创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家庭成员的受教育水平对男性大学生创业的影响不明显,相反,对女性大学生有一定影响,家庭对女性大学生创业的支持程度和家庭成员的受教育水平呈正相关。
三、内在影响因素分析
(一)实践经历
实践经历主要包括在校参加创业计划赛事等创业实践活动、课外兼职和企业事业单位实习等经历。问卷数据显示63.8%的大学生创业者在校期间参加过“挑战杯”等创业实践活动,76.5%的大学生创业者在校外从事过兼职活动或者在企事业单位参加过实习工作。
总体而言,不管女性还是男性大学生创业者在大学期间都或多或少的从事过实践活动,有着较强的自主实践意识。大学生在实践经历中,提升了创业主体组织和活动能力,锻炼了创业者应该具备的基本“内功”。
(二)创业动机
通过问卷分析,50.0%的男性大学生创业者认为创业是人生目标,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最佳途径,相反,只有20.0%的女性大学生创业者认同这一观点。70.0%的女性大学生创业者选择创业的动机是就业压力大,加之有创业意愿,一拍即合,而男性大学生创业者选择这一动机的仅有22.9%。认为生存压力大,为别人打工永无出头之日的男性和女性大学生分别占14.6%和10.0%。因为一时冲动而选择创业的男性占6.3%,女性则为0。
结合“推拉理论”来讲,“成就激励”男性大学生创业者多于女性,女性大学生创业者则更多选择“保障激励”。总体上讲,男性大学生创业者受“拉”的因素更多一点,比如对财富的渴望,对权力的追求等,而受“推”的因素影响较之女性大学生创业者要小很多,比如就业的压力、工作中的性别歧视等。女性创业者在“推拉理论”上的表现则恰恰相反,她们的创业动机是被动的,受“推”的因素影响要多一些。
(三)个人特质
通过对58位大学生创业者的性格测试分析,男性大学生创业者的冒险精神较之女性大学生创业者表现的更明显。男性大学生创业者的个人控制能力优于女性大学生创业者。男性大学生创业者的领导能力较之女性大学生创业者更加优秀。由此看出,不同性别下的大学生创业者的个人特质是有差异的,男性大学生创业者在个人冒险倾向、个人控制力和领导力方面优于女性大学生创业者。
个人特质直接影响大学生创业的规模、行业选择和融资渠道。通过访谈了解到女性大学生创立的企业与男性相比,规模较小,发展速度也较缓慢。女性大学生创业者从事社会服务业和零售业的比重高于男性,男性大学生创业者从事IT行业和制造业的比重高于女性大学生创业者。这和国内其他关于女性创业的研究成果相符。由于个人特质和其他客观因素,导致女性在创业初期,融资渠道较之男性选择较少,企业规模较之男性较小。
四、总结和建议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如下一些结论:
第一,国家关于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制度正在逐步完善,但是分性别,对于女性大学生创业者重视程度不足,针对性政策较少。
第二,社会的传统性别意识仍占据一定席位,对于女性大学生从小树立创业意识,走向创业道路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和阻碍。
第三,受传统思想影响,家庭环境对女性大学生创业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摒弃“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刻不容缓。
第四,大学生自身的实践经历对大学生创业有着深刻的影响,大学生利用课外实践参加实习实践活动,是大学生走向创业道路的基础。
第五,女性大学生在创业动机的选择上多处于被动,被推着创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积极的择业观,对于大学生创业动机的激发有促进作用。
第六,个人特质方面,女性大学生在创业道路上较之男性处于劣势地位。女性大学生应该淡化男女性别差异,培养利于创业的性格角色,向男性化或者双性化性格角色转变。
(一)注重性别的系统化政策支持,优化女性大学生创业大环境
系统化的政策支持能够保障大学生创业者找对创业方向,摸准国家发展的脉搏。党和政府在进行大学生创业帮扶工作时,不仅应立足于大学生创业的普遍规律和一般特点,还应考虑女性大学生的个性因素,着眼于女性大学生创业的个性化需求和特点,关注女性大学生创业集中的行业领域,关注女性大学生创业融资渠道问题等。
政府对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不仅要做到一视同仁和人人的平等,还应针对女性大学生创业者这一相对弱势群体制定相对应的引导和保障机制。针对女性大学生创业群体,联合政府相关部门如妇联、共青团、工商、金融等部门,联系女性相关的社会性组织如女性企业家组织、女性创业者沙龙等组织,建立健全女性大学生创业支持和保护机制。
(二)转变社会性别意识观念,营造浓厚的大学生创业氛围
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转变传统的性别差异观念,对大学生创业特别是女性大学生创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树立男女平等、共同进步的观念,确立女性独立自主地位,促进两性和谐发展。女性大学生的家庭成员应适时摒弃“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家庭分工思想,倡导男女共同参与社会劳动、共同分担家庭责任,鼓励支持女性“走出去”,鼓励女性大学生自主创业,为其创业提供精神和物质上的支持。
加强社会宣传引导力度,营造鼓励创业,创业光荣的良好氛围,激发和唤起女性大学生的创业激情。利用各种媒介,树立优秀的大学生创业典型,举办女性大学生创业者沙龙或者论坛等,解放女性大学生和社会大众传统的择业思想,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价值观,强化创业意识。大学生不能被就业压力推着走,激发创业潜能,带着创业动机向前进,鼓励女性大学生走上自主创业之路。
(三)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完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
高校应该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的教育培训工作,把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与服务社会、服务创新型国家相接。高校教育要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鼓励与引导大学生创业,树立“以创业增能力,以专业促创业”的知识性创业观,不断完善大学生创业实践平台、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为大学生走出校园,实现创业梦想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校也应在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氛围中,加入性别元素,加大对女性大学生创业策动,尤其要加强女性大学生自我价值实现和自信心的创业意识引导,可以邀请女性创业者进校园介绍创业经验和人生体会,为女性大学生提供创业指导,营造校园女性大学生创业氛围。鼓励女性大学生积极参加创业实践活动,走出校园到创业实践平台锻炼,进一步提升女性大学生自身素质和创业能力。
(四)内外兼修,提升创业自信心,增强创新实践能力
女性大学生要自我认可,摆脱传统的性别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树立实现自我价值的创业意识,提高自我期望和社会适应能力,通过创业实践活动提升自身竞争力和自主创业的自信心。
在实践活动中,注重培养个人冒险精神和创新精神、个人控制能力和领导能力等创业所需的个人要素,这些要素对女性大学生创业意向有着积极的影响,对于女性大学生走向创业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学习生活中,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兴趣,加强毅力和意志的锻炼,强大的毅力和坚强的意志是女性大学生创业走向成功的优秀特质,加之兴趣的影响,会让自己在创业道路上走的更远、更坚定。
参考文献
[1] 王华锋,李生校.女性创业中的性别歧视及其对策研究[J].企业经济,2009(8).
[2] 陈洲.我国女性大学生创业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13.
[3] 孟祥斐,徐延辉.高层次人才的性别意识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妇女研究论丛,2012(1).
[4] 李嘉,张骁,杨忠.性别差异对创业的影响研究文献综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24).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研究性学习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