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实习个人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8 14:19: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认知实习个人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在20xx年7月3日,我们平安返回学校之后,终于算圆满的完成了本次支教工作。在这过往的四个月中,我们紧张过、努力过、开心过、醒悟过、自信过。这些从未有过的经历让我进步了、成长了。学会了一些在学校以前从未学过以后也学不到的东西。教育实习是我们师范生即将踏上漫漫人生征途的标志,是人生的另一个起点,对我们的职业生涯规划有着重要的意义,也算是我们走出“象牙塔”,迈向社会的第一步。我怀着一半欣喜一半忐忑的心情来到实习学校,现在支教生活转瞬即逝,在这收获的季节里,我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绩,获得了宝贵的经验。当然,由于我经验不足,支教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现就本次支教总结如下:
我于2014年3月26日来到高安市黄沙中学,当天便正式开始了我的支教生活。经学校安排,我被分派到初一年级,我的指导老师是胡老师,在他的指导下,我担任一(3)班的实习数学老师。我的指导班主任是褚老师,在他的指导下,我作为一(3)实习班主任。胡老师和褚老师在给我指导工作的时候给我详细的介绍教学授课进度和班级学生情况,而接下来的四个月,在他们的指导下,我在这两方面都不断的前进。
教学工作:
作为一名教师,上好课是最基本的要求。在实习前也有过一些试教活动,但真正的中学教学对我来说还是第一次。从学生转变为老师,这之间需要付诸很多的努力。胡老师在教学工作上清楚地讲了一(3)的具体学情和教学进度。到了黄沙中学的第一天,我就和学生们见面了。第一次是讲上节课遗留的作业,同时询问他们学习这一章节时的困难点是什么。因为是第一节课,学生对我也有新鲜感,相互配合的很好,算是“开门红”。但是在后来是教学过程中才感觉自己的经验不足,真是“书到用时方知少”。我初次体会到当老师的辛苦,上好一节课,要经过备课,写教案,在准备充分后去教室上课,课后还要进行反思总结。看起来简单,可其中的每个环节又有许多小细节。但最主要的是“上课”这个环节,也就是我们一直在探讨的“课堂教学”。期中考试,学生们的成绩算是进步了很多。平时在批改了学生们的作业后,我会一对一的对他们进行辅导。通过观察有部分学生对数学感兴趣但大部分学生不喜欢学数学,由此课堂气氛不活跃,原因是他们觉得枯燥、难懂。所以在备每一节课时,我花了很大心思设计课堂结构,尽量使课堂生动起来,并应用其他手段进行教学以达到吸引学生的目的。渐渐地我就不会在课堂上紧张,每节课都上得挺成功的,让我对自己的教学更加充满了信心。农村孩子的基础确实差,在我的课堂上我力求要做到在快乐中学习,不能孤立地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搞花架子,而应该从教学内容中找到学生的兴奋点。几个月下来,我总结出的是课前准备一定要充分。有课时,我往往是提前一天备课,查资料,写教案,直到上课前还在考虑各种细节问题。尽管如此,我还是觉得如果准备时间充裕的话,讲课时会发挥得更好。还有就是老师讲课时声音要洪亮,要有一股气势,要有较好的气质。我给自己定位为清刚之气:直率、真挚、刚强而不失温和。我认为老师一定要有一点硬气,这样言传身教,有利于学生的性格发展。提问后应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这一点我做得不够,往往问题一说,就要学生举手回答,而且我的语速、教学的进程都比较快。我认为语速、教学进程应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重要性和大多数学生的适应程度灵活掌握,该快则快,应慢则慢。实习期间,我发现学生的认知能力已有一定的水平。应继续发掘这方面的潜能,多多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从而训练其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为以后更深层次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而对于自己的教案设计,虽然是一堂课比一堂课设计的好,但还是存在着很大的不足的,可是经过这段时间的训练,我在教学方面已有了很大的进步。
除了上课批改作业外,我也要去听别的老师的公开课,不只听数学这一门学科的,其他学科我也听。每个老师各有特点,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同时,我注意学生的表情反应,而思考以后我要以怎样的形式方法去上课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也就是“备学生”。课余时间我还会上网收集一些比较好的教学案例,以充实自己。
当我渐渐进入角色,发现自己有一群可爱的学生、开始觉得教书也是件挺有趣的事时,实习也结束了。通过这次实习,我了解了老师的酸甜苦辣,也了解了老师的伟大,我也从实习中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我们不能只从书本上看“教学”,而也要在实际中“教书”,面向实际。它使我的教学理论变为教学实践,使虚拟教学变为真正的面对面的教学。让我具备了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创新的教学理念。四个月的实习生活让我获益匪浅,使我真正体会到做一位老师的乐趣。实习,不仅是我人生中一段珍贵的记忆,更是我另一段人生的起点,我相信在未来的路上我会做的很好。
班主任工作:
在整个实习过程中,我做为一(3)班的实习班主任,对该班级学生进行管理。实习班主任是实习过程中一个富有挑战性的职务。第一次是在班会课上站在班级全体同学的前面讲话,面对新面孔,有点紧张。只是粗略的做了自我介绍,但在往后接触的日子里渐渐地记住了每个学生,以及部分学生的个性特征。
作为实习班主任,工作主要分两块:一是周一到周五的日常班主任工作;二是周末的家访。
周一到周五的班主任工作主要有:
1、 早上六点钟左右起床,六点二十五分带领学生做早操,星期一早上升国旗;
2、 早操完后是早读,督促学生早读;
3、 午休时间(12:40—13:30),督促学生休息,保持教室安静;
4、 星期一下午第三节课班会课,开展主题班会;
5、 上体育课(这里的体育课由实习班主任上);
6、 下午三节课后有一节作业课,要在教室帮学生解决问题;
7、 晚自习后,去查寝并督促学生尽快休息。
因为工作比较多,刚来到这学校时我们还真的有点不适应,特别是早上督促学生做早操这一工作,因为在师大平时都是七点左右起床,而在这里为了督促学生做早操,一般六点左右就必须得起床,因此刚开始时起这么早对我们而言还真是一件挺不容易的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做好这些常规工作自然也就比较得心应手了。除了这些常规工作,作为班主任还得做一些其他的工作。在这里我们坚持了每个月在班上开展两次主题班会活动,主要是确定一些与当代中学生的价值取向有关的主题,通过讨论、发言等活动形式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并且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这里的学校还规定每个班级每个月必须出一期黑板报,主题主要是与学生安全有关的内容,每一次我们都会带领学生们积极的完成任务。
周末时,我们会到班上一些学生的家里进行家访活动。通过家访,我们可以更好的了解班上学生的学习、生活等方面的状况,以方便进行个人辅导。而且通过家访这种形式,我们新老师可以更好的与学生贴近,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为了更好的与学生进行交流,平时有空时我们会主动的找一些学生进行聊天、谈心,事实证明学生是很愿意与老师进行交流的。在学习之余,我们还会给学生开展一些娱乐活动,主要包括给他们上体育课、放电影、做一些小游戏等。鉴于自己是实习生,我们会经常向原班主任求取做班主任工作的经验,他们也非常热情地在各方面指导我们、帮助我们。每天查寝过后,我们会坚持记一下班主任工作记录,同时坚持写反思性日志。当了这么一段时间的班主任了,总的感受是作为班主任,必须把工作做得非常细化,必须以认真的态度对待班主任工作,因为中学生是一个容易犯一些小错误的活跃群体,稍有不慎,学生就可能会出一些小问题,必须对学生管得紧一些,这也是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的起码要求。
刚刚接手班主任工作的时候,我一点经验都没有。除了我们的自我摸索之外还有就是向班主任指导老师褚老师进行请教,例如如何对待和处罚不听话的学生,如何批评学生,怎样才能够令学生虚心接受批评,如何营造良好的班级气氛,以及如何培养一支高效率的班干部队伍,等等一系列让我迷惑的问题。我虽然没有足够多的经验,但我有的是热情,应该说在这次实习班主任过程中收获很多,在工作过程中增强了自身的责任感、荣誉感和自信心,我懂得了如何与学生相处,如何管理学生,懂得如何以一个老师的身份与学生相处,懂得了要当好班主任管理好班级就必须奖惩分明,建立班主任的威信。学生们激起了我的热情,是他们让我的实习生活更加多姿多彩,在他们身上,我感受到了青春与活力。由于我们具有师范生与教师的双重身份,又与学生年龄相近,较容易与他们打成一片,这是我的优势。也因为我更了解他们,造成了我管理不够严格的缺点。这次的班主任实习工作使我自身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水平有一定的提高,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比如如何扮演班主任角色,工作经验不足等,这些是今后学习工作中要克服的。
篇2
(一)心得体会
通过此次挂职锻炼,我最深刻的体会就是了解了作为一名小学校长我们首先要了解最先进最前沿的教育改革发展信息,还要熟悉教育政策法规;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要有自己明确的办学思想、超前的办学理念、清晰的办学思路、准确的学校定位。一个好的学校的领头人,必须以学校教育为己任,爱岗敬业,与时俱进;必须要勤于思考,经常反思,不断总结工作中的得失;要善于交流,耐心听取别人的意见或建议。注重团队精神的培养,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挖掘每个人身上的积极因素,因材用人,培养自己和团队的创新探索精神,投身于教研教改,终身学习,不断开拓。
一名小学校长,他首先要是一名优秀的教师,因为他只有通过在第一线的工作实践才能很好的锻炼自己;还要是一名知识渊博的学者,我们要想办好一所学校,需要学习和了解的知识很多,如果我们的知识有限是绝对没有办法来管理好一所学校的;还要是一位好的疼爱孩子的家长,小学是小朋友,小孩子成长的摇篮,我们需要的是满怀爱心的校长;任何人都离不开周围的亲人、朋友、同事,任何国家也离不开周边国家的相互支持与帮助,当然,我们学校也离不开兄弟校的支持、还离不开政府部门的鼎力相助,更离不开家长们的关注,这就需要我们有很强的领导能力。
(二)我的收获
理论学习中让我们最受感动的是王教授。他的精彩的演讲“真、爱、严、志、勤、俭、谐、法”师德教育八法,渊博的知识、做人的原则、对生活的热情、对工作的热爱都让我们从心灵深处为之震撼。他开阔了我们的眼界。还有张教授,在他那冷酷的外表下藏着一个火热的心,他就像是一本故事汇,永远有讲不完的生动的蕴含各种深刻道理的小故事,他活跃了我们的思维。
篇3
当我们被选定为下乡志愿者之日起,就开始做准备,等到我们坐上去本次实践活动的目的地——镇原县方山乡张大湾的车时,我的心里异常兴奋,有种说不出的感觉,也许是因为我从这座大山的深处走出来的,经过两年的大学文化生活的洗礼之后,重新回到这个村子,所有的见闻、感受和看法,与之前有所不同。
一、对自己本次活动内容的总结
本次实践活动与其他下乡队伍基本相同,以支教、支农为重点,不同之处,我们是以建立社区学习服务中心项目为背景的,由甘肃省教科所主办,香港了施会自助的,所以,我们的活动不仅仅是代表着志愿者本身,更重要的是与项目的宣传融为一体,调研活动以面对面交谈和完成调查问卷两种方式进行。在本次活动的过程中,我个人的活动主要有以下内容:
1.支教方面:本次支教活动中,我以中班(三、四年级)和大班(五、六年级)的语文课为主,总共进行了11节课,讲授了对诗词的鉴赏、常用标点符号的用法、语言的基础知识的实际运用、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写作等五个方面的内容,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出版做到学以致用。此外,开展了两节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课程,以日常的礼貌待人为起点,深入到餐桌礼仪、待客礼仪、做客礼仪、穿着礼仪、行走礼仪、尊师礼仪、同学礼仪、升旗礼仪、集会礼仪等设计小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的礼仪教育。另外,我们根据需要,每天有一小时多的素质拓展课程,我主要组织武术班的学生,通过十二天的努力,给他们教会了一些散打、擒拿的基本动作,提高他们对武术的热情,最后因文艺汇演的需要,加班加点,给他们教会了一整套的太极拳。不敢保证他们打的多好,能记忆多长时间,但至少当时表演的及其成功。还有其它课程,如小班的寓言故事课2节,奥运知识辅导1节,体育课(协助)2节。尽管我们的时间和开课的节数有限,但就小学生校园文化活动的各个方面都有所涉及,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取得不错的效果。
2.支农方面:在本次活动中,我作为支农的负责人,深感责任重大。但是由于正处于农忙季节,加之天气变化的影响,支农方面所进行的工作很有限。本来准备以讲座、座谈等方式进行,但由于种种原因,到场的村民并不多,我们只有把所有的内容以座谈会的方式进行,共进行了两次村民座谈,又遇到会的时间不是很统一,我们就分批次进行。另外,利用集市的有利条件,进行了大量的广播宣传。内容如下:国家三农政策与农村经济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的介绍、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妇女医疗健康问题、社区学习服务中心理念的交流等内容,我主要负责介绍农村专业合作社这种农村经济发展模式,虽然时间有限,但觉得渗透的很好。
3.调研方面:调研也是本次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我们的人员有限,每题只能派两名队员出去调研,大家轮流走访,我也就仅仅轮到一次,走访了六户人家,进行面谈,也有的是直接完成问卷,完成了3种问卷共10份。
历时12天,我个人的工作任务基本都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同时,我们整个队伍团结一致,分工协作,到活动结束的时候都如期完成工作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二、我眼中的社区学习服务中心
社区学习服务中心既是一个新生的事物,有优十年之久的年龄,自从1997年起省教科所就开始执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农村社区学习中心”项目,目前已经建成了十几个社区学习中心。社区学习中心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教育活动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以提高教育在农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落实“科教兴农”战略,促进扫除文盲、提高农村劳动力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当地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提高人均经济收入水平和提高农民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等为主有目标,而且,经过十年的发展,社区学习中心今天已经在新农村建设、扫除文盲、丰富社区文化、提高基础教育水平、和谐社区的建立‘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培训、留守儿童的教育和学龄前儿童的养护和教育等方面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但在新时期,社区学习中心已发挥心的作用:开展群众的学习、培训和健康文化、推动生产力和农民民主意识的提高等。
诚然,社区学习中心已经诞生并在成长,他自身拥有较强的生命力,在农村的发展中已经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取得很大的成绩。表现最为突出的是切实提高了农民的思想认识水平,提高了农民的参与性,无论在经济发展上、文化娱乐上还是在政治参与中,越来越多的村民都能够积极踊跃参与。还比如说在农民接受认同外来事物的观念上,也有三提高近,较以前能够更为理性的对待外来事物获新生事物。
但是,在受两千多年封建思想的中华大地上,传统观念难以改变,保守、守旧的思想已经根深蒂固,虽然人们经过静静地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思想认识水平以较大提哦高,但对于现代化的发展要求来讲,差距甚远。作为新生事物的社区学习中心,要在经济落后、信息闭塞、交投不发达、传统思想占主导地位的广大农村地区发展壮大,却是我感到步履蹒跚。
首先,对于广大村民来说,对社区学习服务中心并不是很了解,甚至更有甚者根本不知道有关它的情况,那么从思想上与社区学习服务中心肯定是有距离的,从而参与不是很多。而社区学习服务中心的成功则是以社区群众的广泛支持与参与最为关键,这就出现了矛盾。所以,要取得成功,更为广泛的加强社区学习中心理念的宣传,使广大群众对其更有深刻的了解,并且大力支持和参与进来。
其次,在落后偏远的农村里对社区学习中心的定性不是很明显。我认为它应该属于ngo组织,并非政府组织,应该是一种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农民自发的组成的民间力量。然而,由于早期在政府的推动下建立,从而强大的政府力量的接入,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占主导地位,农民始终难以有主体地位。失去了社区学习服务中心的运行意义。有些地方则以农头企业来带动经济的发展,农民确实很大程度的参与了,有的出资入股,有的出力,但这很难改变企业以营利为目的的出发点,不会更多的去为农民的利益去考虑。然而农民自发组织的力量薄弱,并且很少出现。因此,我们更应当大力支持和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培养主人翁意识。
第三,社区学习服务中心成员的选区存在很大的困难。首先社区干部应具备较高的素质:身体健康、有文化有知识、有一定的组织才能、大公无私、甘于奉献、作风正派、“一碗水能端平”、群众基础好、有威信、道德水平高、并且具有一定的经济头脑,带领大家发家致富等等。但在农村,具有这种高素质的人很难发现。妇女代表要能够确实代表妇女的权益和心声,为妇女权益着想,而且有一定的文化知识素养。教师代表的选取问题到不是很大,基本上都愿意参加。群众代表也很难选出。总之,现有村民的素质,特别是文化素质有很大的局限性,对于社区学习中心成员的选区带来很大困难。
第四,由于思想落后,文化水平低,生产条件差等固有因素,造成了农民具有很大的依赖性,往往都是非常被动,只是把改变自己地位的希望寄托在了慈善机构的捐助、政府的救助或富人的施舍上,并没有思考自己如何改变自身的命运和地位,一味的等待。这在很大程度上对社区学习中心产生不利影响。
虽然社区学习中心发展存在着诸如以上重重困难,举步维艰,暂时很难取得理想的、预期的效果,这是因为他还尚未长大、不够成熟,但他有着旺盛的生命力,特别在农村地区会不断的成长,发展壮大。我相信,经过各界人员的努力,社区学习中心的大旗会在广大农村迎风招展,顺利运作,前途一片光明。
三.问题让人担忧
篇4
一、数学师范生认知结构
数学师范生要想在教育实习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必须形成相对完善的认知结构。但是如何能够让数学师范生形成相对完善的认识结构,却是教育界人士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由于认识结构十分复杂,不可能单纯地从一个方面说明这个问题,笔者认为站在数学师范生培养目标的角度比较合适。以此角度来讲,数学师范生应该具备的认识结构有如下几点:首先,本体性知识,即与数学教学的具体知识必须有所了解,如数学分析、几何学、初等数学等,这样在进行教育实习时,才能够教给学生实质性的数学知识;其次,条件性知识,即与数学联系密切的知识,其中包括数学教学知识,教育学知识,以及心理学知识等;再次,实践性知识,即与数学教学息息相关的实践性知识内容,主要包含数学观、数学教育观、教学设计与管理方面的内容等。
二、数学师范生认知结构对教育实习的具体影响
数学师范生教育实习效果主要取决于教学技能,而教学技能则与数学师范生的认知结构有着直接关系,所以探讨数学师范生认知结构对教育实习的具体影响,实际上就是在研究数学师范生认知结构对教学技能的影响。
1.若从整体上看,数学师范生认知结构的各个层面,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及实践性知识对教育实习效果都没有过于明显的影响,只是三者相比较而言,条件性知识与教育实习有更大的相关性。但是从微观角度来看,条件性知识中数学教学知识及教育学知识、实践性知识中的数学教育观对师范生的教学技能都有明显影响。从中就可以总结出,师范院校在培养数学师范生时,一定要从以上三方面入手。
2.大量研究表明,数学师范生的条件性知识结构对教学技能产生的影响最大,尤其是数学教学知识及教育学知识对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影响更显著。这实际上并不难理解,数学师范生的数学教学知识越丰富,可教给学生的数学知识就越多,而且师范生对教育学知识有所掌握,自然对教学方法非常了解,在课堂上就能够通过最有效的方法将自己熟知的数学知识教授给学生,由此保证了教育实习的效果。
3.数学教育观之所以与数学师范生的教学技能有很大的关系,主要是因为教育观影响着教学态度,数学师范生若能够树立积极向上的教育观,教学态度也会非常积极,那么在教学过程中自然也会带给学生积极的影响,由此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这样教师与学生之间就会形成良性循环,教学实习效果自然很好。
但数学师范生的教育观受到时间校内实践训练的影响。这是因为数学专业学生在校外实习的时间并不长,要想提升自身素质,校内实践活动自然必不可少。校内实践活动的开展,能够让学生尽快将自身掌握的条件性知识、本体性知识转变为实践性的知识,而且能够强化学生教学的基本功,使得学生在教育实习过程中更自信。研究发现,教学基本功扎实的数学师范生,在讲台上会更自信,更容易融入教师这个角色,教学过程中也就将是否实现教学目标,学生是否充分理解数学知识为教学重点,而那些基本功比较弱的学生,在教育实习过程中更关注自身的语言表达、板书美观性等问题,往往达不到理解的效果。由此可见,教学实践活动能够加深数学师范生对教材的理解,对课堂结构的理解,由此影响师范生自身的数学教学观,最终影响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及教育实习效果。
三、培养数学师范生优良认知结构的对策
要对培养数学师范生的教师进行大力培训,使其符合师范数学生认知结构要求。承担着数学师范生培养任务的高校教师专业素质和职业技能较低,其教学内容与中学教学内容相脱节。另外,数学师范生毕业后大部分都要在中小学从事教学,但师范院校的老师本身却一般没有在中小学开展教学的经历,在教学中无法对师范类学生授予相应的教学经验,再加上一些师范类院校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不是很高,缺乏专业的教学方法。并且从教学方式上看,高校的数学教学和中小学的数学教学完全是两个模式,学生并不能直接借鉴自己老师上课时的方式方法,因而教师起到示范作用。从数学专业知识角度来看,数学师范学生在大学中学习的知识内容与自己今后从事工作中需要涉及的中学教学内容有一定联系,也有一定区别,如何将两者逻辑联系到一起,是数学师范生需要解决的问题,但在实际师范学校学习中,高校教师却并没有重视这方面内容的教学和指引。
另外,在数学师范学生的学习中,应该要清晰地了解认知结构,但如果学生本身对认知结构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或者并不重视认知结构的问题,则很难构建出良好的认知结构。这一点主要体现在数学师范生的学习中,即因为对专业的学习认识存在一定偏差,在学习中往往过于重视数学专业知识的学习,而没有放过多精力在数学教育学习上,这导致其认知结构的构建受到很大影响。
篇5
顶岗实习 学生角色 转变
顶岗实习以其工作岗位的真实性、工作环境的复杂性、工作经历与体验的综合性对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技能成为高职实践教学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对于高职学生来讲,他们非常憧憬这个阶段,大部分认为终于跨入社会,可以自食其力,实现自我价值了。但是此阶段的学生带有双重身份,是学生身份向职业人身份转变的阶段,是一个蜕变的过程。如何让高职学生在角色转变过程中少走弯路,顺利融入社会成为职业人,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探索的问题。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作为高职毕业前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顶岗实习,它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顶岗实习的效果如何对学生真正走向社会成为成功职业人非常关键。笔者在近几年的工作中有所思考,现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之。
一、关注学生对专业的认可度
学生在入学之初,对专业的选择上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和认知。大部分学生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对专业的特点,未来的就业方向都是模糊的。如果让这一模糊、不确定的感觉伴随学生度过大学生活,那在顶岗实习阶段,势必造成学生对工作岗位的认识不足,不能很好地对自己的岗位有深刻理解,导致角色转变的迟缓。
随着高职教育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各专业逐渐采用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制订递进式的能力培养模式,使学生对专业的认识有宽泛到深入细致地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充分考虑学习的认知规律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实施,力求达到学生对专业的认可度高。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中就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通过借鉴德国等职业教育先进经验与唯物辩证法的人的认知规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结合,再联系高职学生形象思维强于逻辑思维的特点,制订可行的基于工作过程的人才培养方案,以求达到学生对专业的认可。
目前高职学生的来源主要还是来自普通高中,入校成绩不是很理想,他们大多数人已经对传统教育模式比较反感或者失望、没兴趣。他们希望进入高院校后有个全新的开始,重塑自我,实现自己未来发展的理想。所以,这些学生入校后,刚开始往往朝气蓬勃、信心满满,一旦遇到一点挫折马上会表现出冷漠、自卑、破罐子破摔等心态。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校光有好的教育理念还不行,要关注教育的主体――学生,要让他们对专业感兴趣,认可专业,热爱专业,喜欢未来所要从事的工作,这是关键。这是我们要努力解决的难题。解决好这个难题,顶岗实习中学生的转变那就迎刃而解了。
二、做好顶岗实习学生的思想转变工作
对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角色转变做正确引导,需要让学生对顶岗实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顶岗实习期间,学生既扮演实习者又扮演员工的身份,既接受学校的管理又接受企业的管理。这两种角色的同时存在使有些学生会对自己的职业定位不能很好的把握。加上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后,对新的环境的不适应,从学校的学习模式变为企业的管理模式的不适应等等,思想上产生波动,对顶岗实习产生排斥、抵触情绪。因此,在顶岗实习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教育与管理中,要抓住学生的思想转变这一关键,以保证学生的顺利蜕变。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校内外实习指导教师、班主任、辅导员立体交叉式全方位多层次开展思想教育工作。
事前动员。在校期间就要始终灌输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理念,所有教学内容都要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让学生们从思想上接受这样的现实。但是当真的要准备离开教室走向“工作间”、离开学校走向“企业”的时候,学生们难免还是会有思想上波动,所以做好岗前动员是很关键的。在校内,通过开展庄严的专题动员会,提高学生对顶岗实习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他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思想上要求高度重视这一教学环节,如果学生思想、意志不坚定,容易造成实习期间的不稳定。同时要求学生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要通过各种宣传手段增强学生即将走上真实工作场景的信心。此时也需要把往届学生中出现的一些典型型问题预设出来,让学生们共同探讨,在教师有效干预下得出正确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就是说让学生们在思想上做好充分的准备。另外,现身说法的做法也很好,邀请往届优秀学生给即将实习的学生介绍过来的经验,让学生们对顶岗实习有统一的思想认识。
事中有效指导。进入实习单位后,对学生的思想影响因素就复杂多了,有校方、单位方以及社会其他方面的。顶岗实习主要在校外,教师不能时时面对学生,对学生心态的掌控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时候就需要企业指导教师的介入,与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共同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使学生适应工作岗位,达到实习效果。学生到岗初期,指导教师们主要是工作适应方面的指导;随着实习的推进,学生们会遇到合作、沟通、坚持不下去等方面的困惑,那么指导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就需要在这方面多关注,及时给学生沟通交流,给学生答疑解惑,以利于实习的顺利进行。在实习过程中也可以在中期进行总结会,总结会可大可小,可以在企业中进行,也可返校集中进行,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调整学生思想认识方面的偏差。学生在顶岗实习中,会遇到很多书本上没有讲的具体知识和技能,鼓励学生善于在实践中学习,善于在工作岗位上学习。
事后总结顺利转变。所谓做事有始有终,顶岗实习结束后要有实结、实习鉴定,召开总结会,指出实习的效果,指出学生的角色转变,让学生们思想上有个质的变化。同时我们要告诉他们:在顶岗实习期有老师们、师傅们领跑,未来每个人将会独立的面对工作和生活,所有人都会有自己美好的发展空间。这种激励是必要的。要让学生们思想上充分认识到自己已经能够独立面对未来的一切了。
三、加强校企合作,加快学生角色转变
加强校企合作,加快职教发展。各高职学院在校企合作上都贯彻16号文的精神,与企业进行广泛紧密型深层次合作。目前在安排学生顶岗实习时,原则上校企合作单位是首选。
篇6
以中国医科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2010年7月—2011年6月临床生产实习护生为实验教学研究对象,共245人,其中男36人,女209人,年龄18岁~22岁(19.3岁±0.8岁),高中起点专科生,学制3年。强化师生培训,开展隐性知识相关理论的讲授、宣传与普及研究表明,高职护理教师对隐性知识认知程度低,近77.00%的高职护理教师不了解或部分了解隐性知识的内涵,仅9.26%的教师了解隐性知识的分类,4/5的高职护理教师不清楚或不太清楚隐性知识有何用途,是否重要。高职护理教师普遍缺乏对隐性知识的认知,对隐性知识的新进展了解不够[3]。这种背景下,谈及护理隐性知识的开发与利用是不现实的。因此,课题组对临床带教教师及实习护生开展隐性知识相关理论的讲授、宣传与普及,提高了临床带教教师及实习护生对隐性护理知识的认识和重视。根据隐性知识的特点,增加深度会谈教学策略隐性知识是模糊和情景化的,深度会谈是共享情景化隐性知识十分有效的方法[4]。根据隐性知识的特点,对临床实习教学策略也做了相应调整,在过去教学计划基础上,增设了每周以实习科室为单位开一次教学畅聊会,各带教教师及实习护生全部参加。会上带教教师和实习护生对其一周的教学、实习工作进行总结、畅聊,交流经验和体会。在实习过程中,护生吸收了新的知识后,要对其进行吸收、加工、改造,进行新旧知识融合,新旧知识相互影响,在自己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开展创造性的想象和推理,使知识复杂化、结构化,这是一个隐性知识显性化的复杂的内在过程。原来每个人的知识结构、知识底蕴不同,结果是使每一个学生形成千差万别的个体知识体系,其中大量的是隐性知识。由于隐性知识是内含的、混乱的、真伪并存的,所以要及时进行知识整理和输出,使隐性知识显性化。每周1次的临床实习畅聊会,就是为师生创造机会,提供一个师生、生生交流、切磋的平台。可能是病例讨论,也可以汇报实习体会,如护理操作技巧、与病人沟通方法、病情观察、职业防护知识等进行讨论总结,也可能提出问题和假设。但并不是要求学生对原来的知识进行翻版,照着教材宣读、死背是不可以的,也是没必要的,因为这样会阻碍护生对知识进行再加工,打压护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此过程中,护生个体的隐性知识不仅促进自身显性知识的提升,同时还可成为公共资源,实现共享。同时,护生个人也是在不断学习和吸收实训共同体的知识,学习他人的实习成果和经验过程中,不断提高个人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即显性知识又内化为护生个人的隐性知识,逐步沉淀为护士的职业素养、个人能力、意志品格。然后再将隐性知识显性化,给实习护生加工、提炼和应用知识的机会,在练习的过程中将隐性知识显性化,对不符合要求的、无关的隐性知识加以排除,对错误的隐性知识加以修正,从而形成更科学、更准确、更丰富的新知识体系。在每周一次的讨论会上,通过实习护生、带教老师的共同研讨、示范和演示,不仅使实习护生个人的隐性知识得到加工和整理,而且把个人的经验、诀窍传递给团队中的每个人,一个人头脑中的显性知识,在另外一个人看来可能就是隐性知识。即使是个人自己头脑中的隐性知识,也可能通过自己表达的流露,潜入到其他学生的脑海,成为个体的隐性知识,因为“一语道破梦中人”“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撰写实习笔记和日志,促进隐性知识的生成毕业临床实习期间要求实习护生撰写实习笔记和日志,将实习所见、所感、所想记录下来,带教教师和实习管理教师进行检查。根据实习笔记的质量和频次打分,分数计入出科考试成绩。撰写实习笔记和日志是对学习的知识点、实践经验、技巧、灵感进行记录、整理的过程,实际上是对个人知识反思、总结的过程。撰写实习笔记和日志的本质包含着重建环节的思维过程,不仅是对过往情境的回顾,更包含在回顾的过程中发现存在的不足之处,找出困惑和不解,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正和完善,继而可能设想重新付诸行动,是一种内在、缄默的体验过程,是再学习、重构知识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实习护生能不断领悟内隐的经验、情感和价值观等隐性知识,将它们由隐性状态变为显性状态,进而对其中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思考、澄清和修正,借此积累经验和技巧,改善知识结构,并形成新的知识体系,从而提升自身职业素质。撰写实习笔记和日志是进行个人知识管理的有效途径。把控临床带教教师的资历,提高师德和带教水平,促进师生间隐性知识的流动严格把控临床带教教师的资历,高职护生临床带教教师都是主管护师或以上,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带教经验,并且喜欢带教工作,以往实习护生对其有不良反应者不许带教。教学中重视隐性知识的挖掘,带教过程中要尽量将隐性知识显性化,将自己的临床经验传授给实习护生。临床带教教师还必须意识到护生在观察、模仿自己带教教师言行举止,自己的思想意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病人的态度等,一言一行,都将对护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语言描述只能使护生获得形式上的知识,难以内化为自己的隐性知识,带教教师尽量给实习护生创造动手操作机会。遇到困难时,带教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情感、意志支持,通过有意识的言语行为和包括表情、动作、语调在内的非言语行为向学生发出积极的暗示,促使学生的学习活动走向成功。这样才能使护生学习积极性朝着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在学生对显性知识已经唾手可得的情况下,教师还要帮助学生归纳、整理,提升混乱、模糊的隐性知识,建立牢固的知识结构体系。改革出科考评方法,纳入隐性知识维度的考核临床实习出科教学考评要超越基于显性知识的考评方式。从隐性知识管理的角度出发,除常规的出科理论、操作考试外,还应考评护生的隐性知识对于他们理解与解决问题的影响。增加考评护生个性化发展以及病人的反馈。在每一科室实习完成后,对护生撰写的反思札记、实训叙事,进行质化或量化的评定,作为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考评指标。1.3评价实习医院带教教师对护生的评价量表由笔者参考文献[5]自行设计,于护生临床实习第30周对带教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96份,回收问卷96份,有效率100%。
2讨论
1加强毕业实习期间护理隐性知识管理,提高了护生的综合能力
师生间隐性知识的流动主要体现在实习护生对技术经验丰富的带教教师的观察和模仿。带教教师通过亲身示范、指导,传授实习护生一些护理操作诀窍和经验,提高护生的技术水平和培养其心智模式,增强医疗纠纷防范意识等。当前各大医院临床带教教风的主流和本质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部分临床带教教师只顾传授专业知识,却没有把教书与育人有机地结合和相互渗透。有些教师不安心临床教学,把教学看成只是为了完成任务,不认真备课,不注重学生的反馈,对教学效果不关心。有的带教教师只是让学生去做,不及时给予指导,学生操作手法不对,或临床经验不足出现一些纰漏时,只管接替学生把操作做好,任务完成,而不愿耐心给学生讲解和传授经验和技巧。因为刚入临床,实习护生的能力和技巧还是很差的,有的带教教师不愿给实习护生创造机会,嫌带学生麻烦,干脆自己去处置。这些对学生不负责任的行为使学生很有意见,直接影响带教教师的威信,丧失学生对教师的尊敬和爱戴,师生关系冷淡,挫伤了学生学习兴趣,大大地降低了教学效果,更谈不上师生间隐性知识的流转。本研究严格把控带教教师的资历和师德水平,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教师的言传身教作用。师生间、生生间的深度会谈中互相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各自的技术水平,能够将分散的个性化的知识整合成有机的组织知识体系,促进了隐性护理知识的流动与共享,并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在讨论、磋商过程中,人人参与其中,百家争鸣,也提高了护生的沟通能力。护生在研讨过程中某个点可能会触动他联想起许多事情,此时带教教师启发该生进行深入思考,提炼个人观点,并用书面或口头的形式表达出来,又使学生的思维及表达能力得到训练。
2加强毕业实习期间护理隐性知识管理,使护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篇7
关键词:高职;酒店管理;顶岗实习;对策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探索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引导建立企业接受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因此,顶岗实习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中得到了普遍的重视与应用,它不仅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检验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转化为职业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采用访谈法和调查问卷法,自2015年至2017年,对扬州的两所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170名参加过顶岗实习的学生进行了访谈和问卷调查,其中发出调查问卷170份,回收调查问卷165份,有效调查问卷165份。接受访谈和问卷的学生都参加了为期6-8个月的顶岗实习,实习的酒店分布在北京、上海、南京、扬州、常州和三亚,其中在外方管理的集团品牌酒店实习的比例是16.67%,在国内连锁型酒店实习的比例是38.89%,在普通国内酒店实习的比例是38.89%,其他约占5.56%,学生实习的岗位都是在酒店的一线岗位。通过访谈和调查问卷的数据统计与分析,了解到学生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障碍与困扰,在对影响顶岗实习效果的诸因素进行梳理与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改善学生顶岗实习效果的对策与建议。
一、访谈与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
(一)专业/职业认同感的变化
笔者根据学生入学前、专业学习期间、课程结束后、顶岗实习初始阶段和实习结束这五个时间节点,以学生对专业/职业认同感和兴趣度为测量点,观察学生在不同阶段对专业/职业认同感和兴趣度的变化。这里的“专业/职业认同感”仅指对职业的忠诚度,是学生基本认同或认可酒店管理专业/职业,有持续从事此行业的意愿;“兴趣度”为职业认同感中的向上力,是学生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达成组织目标并能够从中找到乐趣的一种状态。问卷统计:入学前学生自主选择酒店专业的比例是36.43%,其中了解酒店行业并对专业感兴趣的学生比例是12.4%,学生对本专业的认知度较低,此时的专业/职业认同感大多受中学老师、父母的影响。进入学校后通过知识讲授和实验课的练习,学生逐步了解酒店行业,专业认同感增长到48.39%,其中大部分同学都对本专业产生了一定的兴趣。课程结束后顶岗实习前,学生对专业/职业的认同感和兴趣度双双达到了第一个峰值、均超过半数,通过访谈发现学生此时已经有走上工作岗位的迫切愿望,调查的数据印证了访谈结果。顶岗实习开始后,学生的职业认同感不升反降,而兴趣度更是下降到16.67%,这一问卷数据逆向变化的原因在访谈中得到了解答:学生顶岗实习后,由于面临着新的环境、新的社交群体、新的业务内容,相当一部分同学感到不适应、心理上有焦虑和挫折感,认知行为上出现暂时和自我否定的倾向,所以反映在调查问卷的职业认同感与兴趣度上出现了双降的现象。访谈中实例如下:例一:无法适应酒店三班倒,生物钟完全打乱了。例二:平时上课只注意这门课的一些知识点,但是实习的时候有时效限制的压力、可能还要同时应对几个客人。平时知道与能否应用自如不是一回事。从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与访谈可以看出,顶岗实习初始阶段属于比较特殊的时期,学生心理和生理上都会有一个不适应期,在这一阶段许多学生出现程度不同的岗位业务不适应、人际关系不协调、自信心受挫、情绪波动焦虑等问题。从而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专业/职业的认同感以及对职业的兴趣。从顶岗实习结束后调查问卷的数据可以看出:最终选择继续从事酒店行业的学生比例为88.57%,经过顶岗实习的锻炼后,学生对行业的认同感大为提升,但其中69.13%的学生认为酒店工作很辛苦,可以坚持但谈不上感兴趣,有19.44%的学生觉得通过坚持和努力积累了工作经验,并对酒店行业产生了兴趣。其中决定从事酒店行业的学生忠诚度相对稳定,而对酒店行业保持兴趣的学生比例较低与行业认同感较高之间的落差,可以视为初入职场的学生自信心受挫后在问卷上折射的结果。因此,如何提升顶岗实习学生的岗位适应性?如何保护与提升学生的职业自信心?尚有较大的努力空间。
(二)顶岗实习中学生的“眼高手低”问题
在顶岗实习的学生调查问卷中,有62.86%的学生觉得宾馆一线岗位都是简单的重复劳动,待遇不高;37.14%的学生觉得在学校已学习了酒店行业的相关知识,对新的岗位培训不感兴趣,缺乏动力和积极性;只有非常少的学生觉得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无法满足岗位的需求。通过进一步访谈,发现40.31%的学生在处理具体问题时有基本思路,但分析过于理论化,常常出现程序缺失或细节遗漏的情况,所以处理问题时漏洞多、错误率高、效率低;有43.41%的学生缺乏逻辑分析能力、重点不清,解决方法无效或没有解决思路,处理问题只是简单地上报给上级主管,完全依赖于他人;只有16.28%的学生案例分析思路清晰、言之有据,提供的解决方案可行性较高。调查看出,虽然经过系统的专业课学习,但学生在顶岗实习中普遍存在着“眼高手低”的问题,认为这些工作都是简单的重复劳动,工作的技巧和程序课程都讲过,对岗位职责、部门间如何合作及酒店整体情况知之甚少,以臆测的方式质疑酒店和学校的规章制度,而不是虚心地通过沟通和学习知其所以然。学生在实际操作时遇到问题才发觉自己所学的知识,不能灵活自如地运用,容易产生畏难情绪,自信心受挫,甚至逃避困难,情绪出现大起大落。
(三)学生应对问题的方式和心理倾诉的途径
对于“顶岗实习中遇见问题如何解决”的问题,69.77%的学生主动向上级汇报,等待上级解决;27.91%的学生被动等待上级领导解决;2.33%的学生什么也不做,等事情不了了之。问题解决后只有10.67%的学生会和上级领导沟通、总结经验教训。虽然有近七成学生在遇到难题时会主动向上级汇报,但大部分学生在将问题汇报给上级后就无后续跟进了,对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没有主动了解和学习的意识,另外对于可成为案例的问题,有25.71%的同学有记录并表示愿意和同学及老师分享;71.43%的同学仅作为自己的经验积累;2.86%的学生没有记录问题的习惯。有37.14%的学生觉得与领导和同事的人际关系处理的不是很好;48.57%的学生觉得难缠的客人较为棘手。综合以上数据与访谈结果,只有不到两成的学生能够主动讨教、而80%以上的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够。对学生的访谈中发现只有约10.3%的学生会和朋友面对面倾诉,约九成的学生选择通过网络倾诉或宣泄情绪,其中34.81%的学生选择社交媒体如朋友圈或说说心情或吐槽;42.25%的学生会通过网络一对一向朋友倾诉;12.64%的学生遇见困扰和问题后,会打游戏或看视频,在网上闲逛,但无倾诉行为。当询问学生顶岗实习阶段如遇难以解决的专业问题,会通过何种途径解决或寻求帮助时,有68.55%的学生表示会向同学求助,29.03%的学生首先考虑向老师求助。学生求助的手段倾向是通过社交媒体,如qq、微信等。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我们可以了解到:有相当比例的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有情绪宣泄、心理倾诉的诉求。
二、提升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效果的对策与建议
(一)建立顶岗实习典型案例数据库
从已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和在校生的调查问卷数据分析来看,93.55%的学生认为真实的案例分析教学,有助于他们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鲜活的案例也为学生了解社会与职业提供了直观的帮助。有44.35%的学生有过在社交圈分享同专业前辈个人案例的经历,并参与了讨论。92.74%的学生希望通过前辈们顶岗实习的经验分享,提前获取信息、增加了解,这反映了多数学生的主观诉求,同时通过对已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调查问卷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清醒的认识到:学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效果越好,其顶岗实习的成效也就越好,所以笔者建议:一是在学院主导下对历届顶岗实习学生的典型案例进行收集和整理,建立以课堂为平台的案例教学数据库,强化案例教学的直观性,为应届顶岗实习生提供“情景再现式”岗前培训,这些案例可成为生动的学习素材,帮助在校生更直观地认知社会,提前了解未来顶岗实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为此做好心理与专业的准备。二是基于大学生偏好使用社交媒体“社交”功能的特点,指导老师以社交媒体为平台,引导学生增加对社交媒体“言论/评论”功能的使用,在专业圈内除去隐私信息的真实案例、问题等,鼓励同专业学生多角度思考、参与讨论,提供建议和可行性方案,在网络互动中,使更多鲜活案例内化为参与互动学生的间接经验,使参与互动的学生从同辈群体中得到更直接的启发和更有效的成长经验[1]。
(二)建立校企结合心理辅导网络
根据访谈及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顶岗实习的学生容易出现:进入岗位角色慢、岗位适应性差、自信心不足、人际关系不协调、畏难情绪等问题。这些问题会引起初入职场学生情绪的焦虑,心理上的挫折感,如果不及时地进行心理疏导和情绪干预,极易导致学生对工作丧失热情、对职业失去兴趣、产生畏难情绪甚至选择逃避。根据高明的研究成果,社会支持、人格特征与顶岗实习学生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获得社会支持较多的学生会表现为外向、信赖和乐于助人;反之获得社会支持较少的学生会更加内向、神经质、不合作和冷漠[2]。因此,学校可在顶岗实习前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来普查和预测实习期间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针对潜在问题做心理辅导和预案,建立以指导教师为主体,实习单位为辅的心理辅导网络,将心理测试和普查的信息与顶岗实习单位分享。指导教师与实习单位领导在学生实习期间进行观察,对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及时帮助、请老师进行心理辅导。二是充分运用网络和社交媒体,保持与学生的常态沟通,帮助学生答疑解惑,调节情绪、疏导心理压力,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把人文关怀带到学生身边。
(三)建立个人成长档案
人们如果对某件事情感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投入时间、精力去探索,获得知识积累或成就感,从而感到情绪上的满足,所以培养、引导学生产生职业兴趣至关重要。学生缺乏工作经验,面对棘手事件和难题有畏难情绪是可以理解的,作为学生的指导教师/企业领导,主动或被动帮学生处理问题需要具备一定的技巧,不能完全替代学生解决问题,以至于使学生缺少了直面困难、从问题中吸取经验教训的成长过程。学生建立个人成长档案,记录自己面对困局或难题时,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以及自己的心得体会,既有助于学生理清思路,总结经验;又可以让学生回顾自己的成长过程。学校领队老师可以运用网络,及时地了解顶岗实习学生所面临的专业困境和心理压力,及时进行指导与疏导;根据学生的实习进度,定期查看个人成长档案,对学生的成长客观点评,对取得的成绩予以肯定和鼓励,帮助学生树立客服困难的勇气,从解决难题的过程中获取成就感,激发学生的职业兴趣,提升顶岗实习效果,更好地承担起岗位职责。
(四)建立多轮循环顶岗实习培养模式
在顶岗实习学生的调查问卷与访谈中,有的学生谈到通过顶岗实习,发现了自己在校学习中存在的不足,意识到应该如何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和学习的主动性;还有学生谈到通过顶岗实习,开阔了视野,发现了职业新的发展空间,表示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多练就一些专业特长和本领;很多同学表示如果能再有学习的机会,一定会倍加珍惜。学校为学生提供的顶岗实习机会,使学生第一次面对真实的社会和工作岗位,在实践中他们亲身经历了各种挫折,承受了巨大压力,也检验了他们在学校所学的知识与方法,在感知社会的同时,他们也在更客观地认知自我、自觉意识开始唤醒,他们发现了自己以往在学习方法、人际交往、毅力培养以及成才意识等诸多方面的不足,比以往更清楚地知道自己应该在哪些方面做出怎样的努力;且更珍惜自己在实践中得到的直接经验,希望能够得到总结和提升。鉴于目前大多数高职酒店管理专业采用的2.5+0.5顶岗实习模式,笔者建议采用“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1+0.5+1+0.5模式)多轮循环顶岗实习的培养模式,这既满足了学生在顶岗实习后,希望能再有学习的机会来总结经验、弥补不足的迫切愿望;同时符合认识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规律,学生在学校所学知识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转化,在实践中得到的经验在下一轮的学习中得到升华,在实践中发现的不足在下一轮学习中得到弥补和纠正,这样的每一循环的内容已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能动地进行到更高一级的程度。这必将极大地提高学生顶岗实习的成效,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成长的机会,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职业教育比较发达的澳大利亚TAFE已实行了“学习-工作-再学习-再工作”的多循环培养模式,洛桑酒店管理学院也采用两个学期的操作实习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这无疑对我们会有更多的启示[3]。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在学生顶岗实习效果的提升方面还有较大的努力空间,做好这项工作,对落实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的研究对象是顶岗实习的学生,探讨的是高职院校与指导教师在提高学生顶岗实习效果诸方面的正相关性,从实习单位的角度去探究如何提升顶岗实习的效果,还有待以后的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段喜莲.“微时代”环境下提升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兴趣的研究与实践[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3):2-3.
[2]高明.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期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8):36-37.
篇8
[关键词]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实习心理问题;积极心理学
当前酒店管理专业低就业率和人才流失困扰着旅游教育界。主要原因在于酒店实习心理的影响特别是消极心理的影响,造成实习压力并降低实习满意度。本文针对酒店管理专业学生酒店实习的心理问题,探索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中引入积极心理学理念,通过调查问卷和学生访谈等形式进行连续两年多的跟踪调查,尝试进行分析研究后结合积极心理学视角进行正向引导,探究解决和预防亟待解决的主要心理问题的对策。
一、积极心理学对高职实习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作为“朝阳产业”的旅游业飞速发展,酒店行业的供给侧改革需要大量高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支持。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侧重实践技能的培养,多采取“2+1”人才培养模式,注重“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对接行业学期,适应产业升级,培养一专多能,因此对于酒店的顶岗实习十分重视,成为专业教育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在实习过程中,学生产生了诸多实际问题,其中心理健康问题较为突出。这些心理健康问题对学生个人的实习生活产生直接影响,同时也会波及周围的同学,甚至影响整个实习工作的顺利完成。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发受到关注。心理健康教育逐步加强,在时代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坚持正面发展教育原则的同时适时转变教育理念,注重将积极心理学渗透应用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各个层面和领域,以期树立完善积极人格,加强积极情绪体验,发展积极心理品质,健全认知系统,从而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积极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力量、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股心理学思潮,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它相对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更有优势,更适合并能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二、顶岗实习生实习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及原因
(一)准备不足实习心理压力较大
虽然酒店专业高职生在校内已经进行了较多的酒店岗位理论和实践知识学习,但是由于实习前后准备不足,仍然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这些压力源自于社会环境、责任担当、生活环境和竞争关系。纷繁复杂的各种变化,使得学生在实习前后因为压力较大而出现了情绪、行为和精神等方面的变化表现。情绪上变化集中在急躁、发怒、紧张、忧虑、冷漠等;行为上则出现了过度地吸烟、饮酒、失眠、厌食或暴饮暴食等;精神上表现在注意力容易分散而不容易集中等。
(二)人际交往的不适应
实习学生进入酒店顶岗实习,所处的生活、工作、学习环境与高职院校差异较大,步入社会后人际关系从较单纯的师生交往转变为上下级、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不同社会角色及社会背景、不同权利责任主体等相对复杂的关系,由此表现出恐惧、孤僻、嫉妒、猜疑、敌意等人际交往不适应症。
(三)实习的消极情绪累加造成不良影响
酒店作为盈利企业,为生存发展更加注重企业经营管理,因此对待顶岗实习生普遍以酒店的管理模式和要求进行约束,容错率相对于院校实训实践差异较大,十分强调责任、效率、成果、经济效益等现实事物,使得实习生实习精神压力陡增或情绪情感直接、间接受到影响,导致消极情况的出现。
(四)实习过程中心理失衡缺少调节
酒店管理专业高职生自我调节能力缺乏的问题十分普遍,造成实习过程经常出现实习心理失衡的情况:涉世未深思想行为相对单纯,90后绝大多数为独生子女,依赖性较强,面对困难和逆境普遍缺乏自我调节能力,同时也缺乏来自外界的干预调节,从而造成较为沉重的心理负担,情绪情感发生较大变化,心理失衡缺少调节,对学生个人、实习过程和效果及院校和酒店的不良影响较为明显。
三、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一)高职院校实习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不够
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总体呈现加强的趋势,但是针对高职生实习的心理健康教育仍然重视不够。在入学初期专业教学的过程中,较少涉及今后专业实习相关心理问题的介绍和应对;实习前期动员比较仓促,往往就以几个课时完成实习任务布置,对实习期间所遇的心理问题、困难、环境变化、压力来源及调试、人际关系的变化、情绪的调节等介绍十分有限;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对实习工作、技能的指导也多于对实习生的心理辅导,院校、系部对实习工作的心理健康指导的时间、次数有限。酒店管理专业的实习工作对专业技能发展提高十分重要,实习效果好坏关系到专业发展和未来职场生涯,而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足,导致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导帮助效果有限,直接影响该专业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环境影响实习心理健康的发展
进入酒店顶岗实习,高职生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的环境发生了直接变化。他们渴望友谊和被理解接纳,交往意愿迫切且对人际关系期望高。但是由于实习动员、准备的不充分以及自身心理不成熟、交际和适应能力弱等原因,学生无法及时和充分融入到酒店实习工作环境中。同时,由于工作时间、岗位、内容的差异,实习生适应能力有限,酒店较少与学生交流和沟通,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实习心理变化情况的关怀缺失。院校实习任务的安排较多,但心理辅导、跟踪、保障较少,学生精神和心理压力较大,依赖由酒店管理或学生自我管理,给实习生实习中人际交往造成困扰。高职实习过程中,学生所扮演的“角色”由学校走进社会,肩上的责任重了,劳动强度增加了,人际关系环境变化和生活环境变化,使他们必须从学生时期的“受教育者”“受关爱对象”转变为酒店大集体的一分子。但有部分学生对自己在新环境中的角色没正确的认识,出现了角色固恋现象,没有形成适应新环境的心理机制,产生了角色障碍。同时,酒店管理关注经济效益,教育与经济惩罚并行,进一步使实习生感觉到实习环境难于适应,进而逐渐产生沟通交际障碍、消极情绪及心理压力等问题。
(三)对专业客观认识不足,职业期望与现实差距较大
高职酒店专业学生在校期间缺少或几乎没有实际的酒店工作经历,近年来虽然出现“2+1”教学培养模式,延长了实习时间,但是学生在实习前和实习过程中对酒店行业的客观认识仍然十分有限,职业期望较高与现实的差距导致学生实习心态、情绪失衡。在教学过程中涉及到行业发展现状与社会实际有一定的差距,同时课堂教学偏重理论知识,缺少实际环境的体验和参与,缺少学生提前兼职体验的环境和条件,造成行业认知的局限性。酒店安排实习岗位的时候,虽然会适当考虑实习生的应聘意向和能力素质水平,但是作为营利性企业,岗位紧缺的情况下通常都是安排实习生顶岗补充,且为相对方便管理和减少培训人力成本及时间,较少安排轮岗实习。大强度的劳动工作量,长期固定岗位和处于一线的基层服务,使得酒店管理专业实习生对职业认同度大幅下降,理想和现实的差异造成较大的心理落差。学生自身习惯大学生活的惯性思维,认为在知识层次和专业水平上有一定优势,能短期内顺利成为酒店管理层的中坚力量,在付出较少劳动的情况下,享受到较优厚的待遇———这与实习工作实际培养环境和目标有着很大差距,由此造成学生较大心理落差并引发一系列心理问题。
(四)实习生适应能力不足
不少高职生存在着自身素质和成绩的局限。有的对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有的只关注个人兴趣爱好的,有的喜欢以自我为中心,有的依赖心理较突出,还有的自律意识较差。进入实习岗位后,对工作任务和角色变换等十分不适应,对于如何缓释压力,大多数学生是处在无意识或茫然状态,不能进行有效的自我调节。酒店工作劳动强度大,实习岗位的工作要求并没有特殊性,使得实习生无法接受。而实际的酒店工作环境,甚至行业、社会其他工作岗位都存在着诸多类似的情况,现实的社会、营利性为目的企业不会因为实习生而特殊照顾。作为实习生,进入实习岗位就意味着已经开始了个人的职业生涯,需要转变心态逐渐适应新环境、迎接新挑战。单纯依靠院校和酒店的关照,无法培养实习生适应社会生存发展的能力。
(五)家庭对心理健康关怀缺失
酒店实习心理健康受到家庭、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心理健康关怀缺失容易产生各类心理问题。酒店的实习遇到困难矛盾,缺少酒店和院校及时有效的疏导和帮助,实习生缺少归属感,需要一个可以得到安慰、包容和支持的环境。此时,家庭所给予的关怀温暖可以有效地化解心理问题。但是家庭对酒店行业的低认可度,对劳动服务行业的偏见以及对孩子的过份宠爱甚至溺爱,缺少对实习生心理健康的关怀,不但没有给予实习生帮助,反而影响甚至扭曲加重实习生心理负担。
四、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习心理问题的对策
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实习过程中的心理问题,传统的“修复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已经不适应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势,高职院校应该针对专业实习岗位的特点,探索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中引入积极心理学理念,革新定位,科学有效地服务师生。
(一)引入积极心理学建立完善实习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及其经验是在环境中得到体现的,而环境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良好的环境适应性也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因此,在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习过程中,针对性地引入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整合个人、家庭、学校、酒店、社会等大环境各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条件,充分发挥各自积极优势,形成立体体系展开积极引导和人文关怀,更多传递幸福、快乐、爱、希望、乐观、勇气、鼓励、奋斗等健康正能量。当前信息化时代,可以有效依托手机通讯、网络媒介及远超教育等形式,通过视频、音乐、文字等形式实施积极引导措施,将革新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落实到实际实践中。
(二)营造积极向上的实习环境,增加积极主观体验团体辅导活动
院校与实习酒店积极建立沟通和合作开展积极心理辅导。通过院校实习指导老师和酒店中层、基层管理团队的配合协助,利用实习环境有限的条件和资源开展积极主观体验团体辅导活动,可以将酒店管理专业实习生实习前、实习过程中的心理问题进行总结,设计成活动案例,运用积极心理学理念进行辅导和活动,帮助实习生发现自我、探索自我、开发潜能,寻求积极乐观和向上的主观体验。同时,将积极主观体验理念融入酒店实习环境,改造实习宿舍软硬件,组织积极向上的实习生与酒店员工的活动,利用有限条件最大可能地引导开展积极快乐的主观体验辅导,是实习生摆脱负面情绪、各种压力等心理问题的困扰。
(三)加强实习心理健康的积极情绪认知和体验
酒店管理专业实习过程中,由于服务型行业的特点,服务面对的受众各不相同,服务的过程千变万化,服务的环境差异明显,诸多方面的原因产生较大压力和负面情绪体验,使得实习生心理健康的认知体验发生较大变化。因此,在实习开始准备阶段,院校可以通过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课程、活动等对实习生进行正向引导,同时,以院校为主,联合酒店、学生家庭、学生团队,班集体共同给每一个学生教育帮助,传递正能量;实习过程中,则加强对学生情绪、压力的观察和跟踪,及时进行认知和体验的干预和辅导,形成以酒店为核心,院校为辅助,家庭积极参与的多方联动模式;针对大多数院校酒店管理专业“2+1”实习期较长的特点,适当提高对学生积极情绪认知体验的辅导频率,及时总结发现的问题并改进更新辅导策略,使实习生提升对自身和生活质量的“幸福感”指标感觉,提高应对消极事件、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达到优化心理品质的目的。
(四)培养实习生积极健全的人格品质
篇9
时间如流水,稍纵即逝,实习已经有一年了,在这一年里我从一名学生成功转变为一名社会这个大家庭里一份子。在实习这段日子里,我无论在工作方面还是在生活方面都学到了很多东西,这些东西在书本中是找不到的。尤其是我的师傅我非常感谢他,是他把我培养出来的,不仅教我技术还教我做人的道理。让我从一个小小的学员转变为面点工,我受到了领导的重视。有时候也会有点想法,想走不想干了但是我多次的告诉自己走了不要后悔,有也许多想法让我打消这个念头经过厨师长的一番话打醒了我,走了离开了这里也不会每一件事都会顺心。
其次从学校走向社会,首要面临的问题便是角色转换的问题。从一个学生转化为一个单位人,在思想的层面上,必须认识到二者的社会角色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学生时代只是单纯的学习知识,而社会实践则意味着继续学习,并将知识应用于实践,学生时代可以自己选择交往的对象,而社会人则更多地被他人所选择。诸此种种的差异。不胜枚举。但仅仅在思想的层面上认识到这一点还是不够的,而是必须在实际的工作和生活中潜心体会,并自觉的进行这种角色的转换。
厨师实习工作总结2
一、实习的主要内容。
我经过在商业学校的两年学习充分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与家人商议决定外出到哈尔滨驻广州办事处(广州__酒店)实习,学习东北菜加强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我在后厨,是一个打荷的,大致是切小料、摆盘、雕刻、保证菜品的美观与卫生。
二、实习中的工作表现。
上班时积极工作,尽量让菜品美观,没有菜时到砧板练练刀工,上灶台练练翻勺,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我们下午两点时会下班休息三个小时,那时我会到书店,翻阅一下书籍,增长一下见闻。与同事相处关系还算融洽,(毕竟别人什么想法我也不知道,呵呵)结交了几个好兄弟,组建了一个和谐社团,不是黑社会性质的哦,每月发完工资的某天会一起吃饭,增进一下感情,放松心情,这样也更有利于工作。
我们厨师长对我要求也不是很严格,一些事情也是对我以一种朋友之间的口吻谈话,他是我在__酒店尊敬的人之一。单位的赵经理,对我也不错,整天笑呵呵的,不过他可能因为一些事请,认为我的脾气有一些暴躁,我自己也这么认为,我也尽量在改掉这个坏毛病。总的来说,我自己感觉我的表现应该是中等偏上吧!呵呵!
三、实习中的体会 、>收获,实习工作的认知、感想。
(1)经过在__酒店短短一年的实习,我认识到了自己烹饪技艺,性格,工作经验的等等不足之处,并且在工作中逐步改进,相当于对我进行了一次深加工,回锅重新翻炒了一遍,使我变得更加成熟。我也深刻的体会到了父母工作的艰辛,也更加思念和热爱>我的家乡。我在广州也认识了各种工种的各种人,热心助人的,埋头苦干的,口硬心软的,尖酸刻薄的,爱吹牛的等等,我与他们发生过争执,也有令我真情流露的,现在回想起来,往事一幕幕好似过眼云烟,大部分只是人生的过客,只有一小部分会令我埋藏在内心深处,永不忘怀!
(2)因为__酒店经营的是东北菜,我本身也是东北人,这也就更加加深了我对东北菜的理解。东北菜是指在东北,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东部的烹饪菜系,东北菜的特点是价廉量大,用料广泛,火候足,滋味浓郁,以炖菜为主。我认为__酒店应该把主食再加上一些粗粮,由于加工简单,粗粮中保存了许多细粮中没有的营养。
比如,含碳水化合物比细粮要低,含膳食纤维较多,并且富含b族维生素,吃粗粮也成为了现在人的一种时尚。热菜应该在加上几个更加有东北特色的菜,如狗肉火锅,杀猪菜,关东煮,烤玉米。因为狗肉冬吃驱寒,夏吃避暑,滋补强身,延年益寿。杀猪菜,关东煮等,也是很久远,经过历史与大众考验的经久不衰的东北菜。
四,存在问题。
我在对待学习和工作的问题上还是不够积极,不能更好的投入到学习与工作中去。性格有一些易燥,不能以平常心面对一些问题。我会继续在外闯荡,并且加深我各方面的素质。我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做到某家三星级酒店的主灶,并且有二十万可流动资金,为我下一个五年计划做奠基。 最后感谢__市商业学校各位老师,就业办老师的帮助,感谢__酒店能给我们提供这样难得的实习机会,在此祝愿__酒店能够越办越好,学校越办越好。以上就是我此次一年社会实践的一些感受和想法,请领导审阅。
厨师实习工作总结3
在__酒店工作已经快一年的时间了,从笨手笨脚到现在的独立做事,这些进步都与师傅的关心和同事们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分不开的。下面将一年来的工作与体会总结如下:
1)既然我们选择了做技术,就要想尽各种办法把自己的技术提高,有了过硬的技术,才是我们立足的根本,否则就没有底气,专业技能不过关,别人就不会看重你!干一行,爱一行,只要自己喜欢,就要把他做到极致,全心全意地为之而奋斗,形成自己的王牌。
2)方法很重要。我们明确了方向,就是要注意学习的方法。首先按照师傅的要求做,不懂得地方就要刨根问底,不耻下问,然后自己要实际操作,多思考为什么,勤于记笔记,善于总结。形成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套路。养成勤劳的习惯,用心去做,勤动脑筋,善于运用统筹方法。正确每做一次都比上一次有进步,多动手,多去做,不怕苦不怕累,与困难作斗争。做的次数多了,质量就会提升,这就是量变到质变的转化。
3)团结的重要性。我们在国庆长假就可以体会到,如果不是大家的通力合作,相互帮助,那样大的工作量真的很难个体单独完成,个人的成长离不开集体的力量,没有优秀的团队,就不会有先进的个人!虽然很忙很累,但是我们大家很开心,时间也过得特别快,感觉更加充实。
4)要有超强的自信心。在工作中没有必要灰心丧气,我们可以取长补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没有必要那么不自信,更要有勇气,敢于挑战,要热忱,青春就是有活力,敢想敢干,树立起目标,一周一周的去实现他,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及时地去追踪,每天进步一点,日积月累,就是大的进步,坚持,就是要坚持,坚持的力量是十分强大的。
5)加强外语的能力,在忙碌之余的闲暇时间,看看英语,记忆一些词汇,背诵些经典段落,这样还可以提高沟通的能力。真的,一个人的会说话能力也是职场很重要的能力之一。记得一个清华大学的员工厨师,自己学习外语还考了托福,真不能不说后天的努力也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吧,他就是英语神厨-----张立勇先生的感人事迹。
6)除了在酒店工作以外,多看看其他地方的出品,多想想为什么,想在烘焙比较发达的地方,台湾,日本,法国的烘焙资讯很丰富,我们可以看看充实一下知识的结构,还有些大师在这里有他们的直营店,个性而又递到的出品更是我们学习的绝佳之地。
篇10
出于对教育专业的喜爱,大学期间我将其作为学习的主攻方向,毕业实习时我选择进入学校实习,将自己所学与实践相结合,找出自己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所以在实习中我努力的将自己融入自己的实习工作中。
在与学生的长期交往中,我渐渐形成了一套既有自己风格,又吸收了原有宝贵经验的行事方法,而且还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比如:我会细心批改学生的札记,把学生在札记中的心事一一记录下来,记录下他们提到的有关家庭的情况、学业的喜忧、朋友的交往、对问题的看法和性格特点等等。
在高校班主任的实习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我们的学生如此的渴求有一位知识比较丰富、能力比较全面的、能倾听自己心声的朋友。作为他们的朋友,我惟有仔细倾听、耐心询问、认真思考,最终协助他们增强认知正确看待和科学处理他们所面临的困难;作为语文老师,面对几十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我精心备课、认真组织,用真诚的心对待每一个同学,用清晰的话讲解好每一个问题,用深切的情表达每一个核心思想。
生活中,努力把自己当成学生中的一员,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活动中。既是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伙伴和知心朋友,又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支持者。切实做到关心每一位学生,做好每一件事情,争取每一次的成功。工作之后,我正确估计工作效果和优缺点,做好实习班主任工作总结。
在这短暂的一个月中,在其它老师的言传身教下,我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得到了一次较全面的、系统的锻炼,也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所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在实习班主任工作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收获,获得老师与同学们的一致好评。最后感谢跟我一起实习的同事们,我的实习能顺利完成并取得成功离不开他们的无私帮助与鼎力支持。我希望用我亮丽而富有激情的的青春,去点燃周围每个人的热情,用这无比亮的光芒照亮每一名学生前进的道路,并借此光芒与同事们并肩协作,在教育工作中,做好个人工作计划,为我们的教育事业奉献、进取、立功、建业,共创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