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学实习自我总结范文

时间:2023-04-07 15:57: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口腔医学实习自我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口腔医学实习自我总结

篇1

关键词:口腔内科学;PBL;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9-0225-02

PBL教学是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ning,PBL),是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于1969年在加拿大麦克玛斯特大学医学院首创,1993年在爱丁堡世界医学教育高峰会议中得到推荐,目前已成为国际上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其教学理念是基于“问题是学习的起点也是选择知识的依据”。此教学法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突破了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为了探索这一全新的教学方法,我们在口腔内科临床前教学中采用PBL教学方式,对PBL教学法在口腔内科临床前教学中的探索与尝试进行了如下总结。

一、口腔医学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的口腔内科教学中,普遍采取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Lecture-based learning,LBL)模式。该模式能系统全面地讲解口腔内科学完整的理论体系,充分体现学科的系统性与基础性。但传统教学多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教师照本宣科“满堂灌”,学生只会背书,应付考试,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与临床实际相脱节,已远不能满足现代医学教育的需求。由于医学教学的目的应以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核心,教会学生通过所学知识对临床病案进行综合分析进行临床思维。但传统的LBL模式很难使医学生形成临床思维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今后的临床实习中又需要反复讲解与重复记忆。

二、PBL教学模式在口腔医学教学中的可行性

口腔医学分支学科间存在必然的横向的知识联系,传统教学是分科进行教学,没有实现各学科知识的横向综合联系。口腔本科生在进入临床实习前未进行过完整的病案讨论与分析,使得进入临床实习时,缺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经验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PBL课程设计注意跨学科横向知识的联系,尽量使其学习内容和教学过程接近临床实践,把基础理论知识运用贯穿于临床全过程。此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医学各基础学科之间的界线,实现了基础学科与临床医学知识间的横向综合联系。作为一种口腔医学教育改革途径,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PBL教学体现了更多的广泛性和灵活性。在PBL教学法中,不仅强调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而且也强调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在集体协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取长补短,资源共享,逐步形成并建立积极、协调、相互尊重又充满竞争气氛的关系。所以将PBL教学应用于口腔内科学教学中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综合分析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及创新意识。

三、PBL教学模式在口腔内科学临床前教学中的应用

1.分析案例,提出问题。口腔内科学的病种繁多,许多问题是学生在未经过大量的临床操作之前无法深入理解的,而这些问题的答案恰恰是学生在椅旁接诊时最需要掌握的。选择口腔内科较典型、有代表性的病例为学习点,在设计问题时,力求以教学大纲的要求为基础,设计的问题应与学生学过的医学知识水平相适应,以培养学生深度学习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病案以客观描述方式陈述,分次提供。第一次课给学生提供一个模拟临床口腔医生接诊的案例,以牙周炎的病案为例,学生可以任何方式自行分组针对案例进行讨论并提出下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了解已掌握的知识中哪些与这些问题相关,在现有知识水平基础上形成并验证解决问题的假设,看能否解决,如果不能解决问题,确认为了解决问题而进一步学习的需要。

2.查阅文献,收集资料。课后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通过Pubmed和CNKI等数据库进行资料和文献的查阅,并可延伸到其他知识领域。此阶段学生结合“问题”复习相关知识点,查找资料,自行组织进行小组内讨论,自行解决相关问题,最后进行归纳总结,并制定总的治疗方案,往往学生对各种治疗新技术的运用有更大的兴趣。学生通过对资料的搜集,也会大大增强对这些知识的兴趣和熟知,为进入临床实践做好充分的准备。

3.集中讨论,解决问题。第二次课小组间交流新学到的知识,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指导教师可以鼓励发言,进行以问题为中心的讨论,在讨论过程中,依然以学生为主角,让其对自己收集并归纳的资料加以总结和分析。其中的不足和理解错误,指导老师可以发挥监督和提高的作用,帮助学生回归到正确的理解当中去。第一次课的问题解决后,指导老师给出病例余下的资料,这一过程实际伴随着又一轮新的问题的提出,学生要将前后有用的信息进行整合,互相讨论,互相补充,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从而得出最佳的答案。此外,还要在带教老师的协同下,对小组组员的研究学习成果作可靠性判断。

4.自我总结,效果评价。第三次课,每小组根据前两次课的学习,可以运用多媒体通过PPT或自选方式进行自我展示10分钟。然后进行自我总结,小组各组员对这个病例学习的表现进行自我总结,不但需要总结自己的学习态度、效率和成效,寻找改进的方法,还需要总结如何有效地增进团队之间的有效合作,使自己对病例下一步的学习中发挥更大的效能,最大限度地获取知识。PBL教学效果的评价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之间的评价,以及学生对老师的评价。

四、应用PBL教学模式后的体会

口腔内科学从对PBL的初步探索和应用,经过不懈努力,成果显著,绝大部分教师和学生喜欢这种教学模式。在口腔内科学的临床前教学中引入PBL教学模式,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培养了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习惯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善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为日后进入临床实践打下良好基础。同时也使传统医学教育中以“教为主,学为铺”的模式转变为以“学为主,教为铺”的新式教学模式,提高了临床教学质量,值得推广。但PBL教学模式也存在一些困难,首先是硬件设施跟不上PBL要求,比如图书资料、网络资源不够充分。因为学生主动查阅文献、参考书在教学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就要求图书馆必须具备和提供相关设施及网络资源和服务,以确保学生能够方便、快捷地获取各种学习所需的信息资源。这种“图书馆相关的信息技能”在波士顿口腔医学PBL教学过程中所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目前没有成熟的教学案例,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进行全面整合,理论课教学与PBL教学相互衔接、融合,认真选择和编排案例。其次是老师和学生对于PBL理念的理解不够。在学生方面,学生要认同和接受PBL教学理念,主动自觉地参与PBL学习过程,表现在主动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寻找问题的答案,和同组的学生充分沟通,协作分享。在指导教师方面,角色转变是关键,指导教师不仅应具备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和临床交叉学科相关知识,而且还要深入理解PBL教学理念,能够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提示启发引导学生,并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反馈和评价,起着协助监控作用。所以,在PBL教学实施前,指导教师和学生的培训也至关重要。PBL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重要的教育理念。PBL教学模式在我国医学教育中还处于实践探索阶段,我们必须立足于我国的实际情况,寻求一条PBL教学模式在中国口腔医学教育中的应用之路。

参考文献:

[1]Barrows HS .Problem-based leaning in medicine and beyond:A brief overview[J].New direction for Teaching and leaning,1996,(68):3-11.

[2]Lauren A.Maggio,MS(LIS),MA,Keven M.Jeffery and MILS.Helping a dental school put“e”in evidence-based dentistry[J].JMed Libr Assoc,2008,96(2):152-155.

[3]郑兰艳,武玉欣,罗恩杰.微生物教学PBL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变[J].微生物学通报,2005,32(4):160-162.

篇2

1.1启发学生思维

在牙体解剖学教学过程中采取“启蒙式”教学方式,应充分注意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内容衔接,注意知识点的实际运用和融会贯通。理论教学中,针对重点和难点给学生设计课后思考题,通过课后复习和自学使学生加深对重要概念的理解。在实验教学的点评环节中采取学生自我点评、学生之间互评、教师补充总结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石膏牙雕刻点评环节中,我们将一个小组学生的实验作品不记名收集后摆放整齐,让学生相互讨论,并挑选出雕刻最好的5颗牙和最差的5颗牙,学生以自由发言的形式列举这两组牙的优点和不足之处,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随后再让学生将各自的作品领回进行修改。这种形式一方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领回自己的作品之后现了更多之前没有发现的问题,另一方面不记名的点评方式也避免了对个别学生自尊心的伤害。教与学是教学流程中的关键,教师需特别注意学生的接受能力。因此,教师在点评后应让学生做好书面的自我总结,这样往往能起到良好的启迪作用。

1.2明确学习目的

众所周知,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有专业理论指导、具备手工业务能力、善于独立思考的义齿手工业者。因此,对我校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口腔解剖生理学学生的综合评价包括以下几部分:理论笔试、实验作品、实验报告以及离体牙辨认考试等[4]。其中理论笔试占60%,实验作品和实验报告占30%,离体牙辨认考试占10%。这在很大程度上能提高学生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真实体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减轻学生的思想负担。牙体解剖学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带领学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自主高效的学习方法,这种教学模式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开了一个好头。

2建立系统性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

2.1在理论教学中导入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目前,教材常用5个面的平面图和浮雕图表现牙体的立体解剖形态,因此牙体形态教学的难点之一是如何教学生理解平面图形,正确绘图,并把平面图像整合成立体实物。在教学资源较为有限的前提下,通过多种途径收集多媒体素材(扫描图片、照片、拍摄视频等),利用图像处理软件经过细致加工和处理后,充分运用到计算机辅助教学中;对教师进行多媒体课件制作方面的培训,不断提高教师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水平。通过丰富的多媒体课件,能使以往用语言较难表述的内容以更加直观并多样化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还加深了其对知识的理解。

2.2在实验教学中导入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全套的牙体雕刻多媒体课件以及牙体雕刻视频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学生人数过多而导致的示教效果差,或是因分组示教而耽误时间等问题,能够有效提高实训质量和效率,因此实验课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模式。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传授正确的操作手法,针对重点步骤和难点步骤有选择性地进行示教,同时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辅导,从而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我们强调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而不是过分依赖,所谓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即计算机应该起到锦上添花的辅助作用,而不是完全替代传统教学方式。当然,学校在提高教师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对教师教学基本功的训练。

3建立“各取所长”“、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师资整合教学模式

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专业特长,提高教学质量。在理论教学中,我们选择课堂教学经验丰富、讲授娴熟的副教授作为主讲教师;在实践教学中,选择参加过专业培训、操作能力强的教师。同时,教研室为每位青年教师制订了详细的培养计划,规范听课、跟课、试讲制度,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整体素质。为了充分引进校外资源,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我们定期选派专业教师参加各种培训班、进修班,组织教师集体参观学习等。几年来,已有多名教师赴第四军医大学、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日进齿科、现代齿科等多所国内著名口腔院校及培训机构深造学习,在不断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同时也丰富了牙体解剖学教学资源,完善了教学理念。在“走出去”的同时,我们还多次聘请校外资深教授、专家等亲临我校,对我们的教学模式、学生作品进行点评和指导,通过多种渠道充分整合校外有利资源,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

4建立循序渐进、融会贯通的实践教学模式

4.1实践教学的循序渐进牙体解剖学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实践教学方面,经过几年的探索和总结,我们在实验课的课时量、教学内容、教学顺序上做了多次调整。目的是能够最终实现让学生“带着兴趣走进来—明确目的钻进去—满怀信心走出来”的实验教学目标。在牙体解剖学的实践教学中,石膏牙雕刻项目是重中之重,如何提高石膏牙雕刻项目的教学成效是我们长期努力的目标。经过第一轮的实践教学,我们发现学生实验作品最主要的问题是对牙体外形平面轮廓的把握不够准确。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在课内外都增加了牙体外形轮廓描绘训练,甚至将多个牙位5个面外形轮廓的描绘作为实验课的考核项目,从而引起了学生的充分重视。另外,我们还适度增加了四面体成形前的实训课时,并严格把关。针对学生缺乏对牙体形态立体感的理解能力这一问题,我们聘请了外校的专业教师为口腔工艺班的学生开设了美术与雕塑课程,以更加专业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立体感、空间想像力以及素描基本功,明显提高了学生在石膏牙雕刻中对牙体立体感的把握能力。另外,我们的实验课教师还精心制作了不同倍数的石膏牙雕刻步骤模型、标准模型、牙体堆塑模型等,从而丰富了实验教学用具,提高了实验教学成效。

4.2强调牙体解剖学与修复工艺学课程内容的衔接牙体解剖学课程中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和要求需一直延续到修复工艺学课程中,由此不断强化学生对牙体形态的把握能力。我校的各门课程中,凡是涉及牙体外形轮廓方面实验项目所使用的模型、教具等在外形轮廓上都是统一的,有很多教具是教师自己精心制作的。由此,牙体解剖学的教学成效在后续修复工艺课程中也能得到很好的体现。例如,通过加强牙体雕刻以及牙列雕刻的训练,在可摘局部义齿蜡牙塑形、固定义齿蜡冠制作、金属烤瓷全冠筑瓷等操作中,专业教师都感到轻松了很多。只有充分理解并掌握了标准的牙体解剖形态,才能更灵活自如地重现天然牙体形态。近年来,各实习单位对我校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生在牙体塑形方面的评价普遍较高。

5建立两个专业相互促进、相互激励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