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实习报告自我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8 10:08: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测量实习报告自我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测量实习报告自我总结

篇1

【一】

两周以来的测量实习,我得到了一次较全面的、系统的锻炼,也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所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

记得第一周认识实习时,我们都很兴奋,一周下来我们感觉都很轻松,休息了两天,开始测量实习,我跟着方老师找控制点,那时候每个人都还很兴奋,以为接下来的一周应该也很轻松吧,其实不然。虽然有点幸苦,但我们每个人都学会了很多,很多只有平常“多多逛街”才能学到的东西。我喜欢思考,也喜欢总结,所以我总结出了以下几点:

长大了,要试着去承担一些责任。我们生来就有一种惰性,无论是个人,还是一个团队,如果是在一个惰性的氛围中,那她(们)的效率一定不会很高,但如果每个人都有强烈的责任感,能够努力去承担一些责任,那么效率不仅提高了,而且任务也会完成的很好。

感染力很重要。在一个团队中,要想有好的氛围,第一个提意见的人的思想是很重要的,因为后来的人都不免会有从众心理。如果他(她)的想法是积极的,那么会有人也会积极的想一些问题。反之,则整个团队就陷入消极的氛围中。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积极的想问题。

多多思考。实习是什么,实习是将理论知识内化为自己知识的过程。实习过程中只有多多思考,才能多多消化知识,还能延伸出很多以前不知道的。

团队精神,同甘共苦。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词,但在这种实践中不得不提及,因为它无处不在,记得很清楚的是很多次我们在测量场地上吃午饭的;是我们都很早起床,然后在冷风飕飕中作业,每个人都在打颤;是我们都扛着仪器摸着黑回家。这一切的苦与乐,我们都一起承担。同甘共苦,我们很快乐!

学会妥协。妥协是最高的艺术,在合作的过程中,不免会有一些冲突,这时就需要我们冷静下来想想问题的解决方法,每个人都做一些退让,那么事情就容易解决了。

做最“卑微”的工作,树高傲的自尊。一个好的团队,需要每个人都勤奋一点,不怕脏、不怕累,而不是推三落四。只有每个人都积极的做每件事,才能达到实习的目的,使每个人都熟悉每一个环节。

要坦然。无论做事还是做人,我们都应该学会坦然面对。记得图画到一半时,方老师指出我们作图方法是错的,我们曾想过将错就错;记得用卷尺量距离时我们曾想过只测量一次。但最后我们都没这么做,现在想起来,这是对的!坦然面对,才是我们想要的人生。

实习完毕了,这个实习是我生命中最难忘的日子,一开始的时候很怕,现在想来,日子还是过去了,而且可以拿到优秀实习生,所以,得到一个启示:不论遇到什么困难,不要对自己失去信心。

【二】

这二周进行了我入大学以来的第一次实习。这次实习是土木工程的测量教学实习。实习前一天老师布置了任务我都有点不知所措,不知道如何去完成任务了。原来觉得很轻松的实习一下子变得不是那么简单了。

第一天我们就体会到了实习不是那么的轻松。对我们的任务我们不知道怎么开始,不明天今天该干什么明天该干什么,实习没有了好的计划。组员六人分工也没有明确,所以导致了做起事来没有效率。一系列的问题一下子摆到了我们的面前,我感受到了这次是我来说是一次有力的挑战。我们第一天虽然做事效率低可是我们组一起从早上6点开工到下午7点才收工,我们花了很多时间来熟悉实习操作,那一天收工的时候每个人都是很疲劳了。我们一起吃饭的时候好好总结了这一天实习中出现的问题,确定了每个人以后实习的具体分工。同时我们还一起规划了每天要做的内容。这样一来我们做事就更具高效性更有目的性。果不其然,我们第二天做起来相比第一天就好多了。

这次的测量实习说真的还是比较辛苦的,每天就是不停的找碎步点,定点,找点,读数,计数,画图,每天固定的工作有时真的很疲倦。还要担心我们操作是不是正确,如果出现一点点错误那数据就全部报废要返工了,那就很麻烦了。我们在测量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的问题,每次遇到困难问题时我们组总是会进行激烈的讨论,最后不能得出结论的就问问其他组的同学,或者向老师请教。我有时真觉得我们真的很幸运和幸福,因为我们有一位很和善亲切的老师。老师每天还在测量地点陪伴着我们,不管是大太阳还是大雨天。还有老师每次见她的那脸上的微笑给人的感觉总是很亲切。

实习虽然只有短短的2周时间,可是通过这次实习我不仅对课本的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和理解,我更从这次实习中懂得了什么是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懂得了团结的力量。有快乐一起分享,有困难一起担当,我们有个很团结很优秀的小组,我们在一起做事很快乐也很难忘。我为能成为这样的优秀团队中的一员而感到荣幸和骄傲!这一次实习的经历也必定会成为以后人生中一段美好的回忆。

【三】

实习两周结束了,从刚开始的欣喜到期间的泄气,到临近尾声的坚持让自己得到了许多,学到了许多。

工程地质测量的理论知识在这次实习中得到了充分的运用,把那些在课堂上难以弄懂的理论知识经过自己的动手操作基本上掌握了。对于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的使用也有了初步的认识与了解。能过用这些仪器进行一些基本的工程地质测量任务。和两周的时间,自己对这些仪器从刚开始的完全陌生到现在能够熟练操作,全得益于老师的悉心教导。同学们的帮助。让自己有了很大的提高。

两周的实习,也亲自体验了作为土木人的艰辛,虽然只是几天时间,我们连续几天都是早上五点半就起床,中午不休息。虽然烈日当头但是,大伙都没有一点怨言。都配合组长的工作,这样才得以让我们组的工作顺利的进行。这两周的时间我们六个人对彼此的了解也进一步的加深,我们之间的的感情那就不必说了,用东北话说就是老好了。

这次的实习让我也体会到,作为一个团队,每个人都应该付出自己努力,即使你在主要环节不能出力,这也没有关系,有句话叫做,能者多劳,是的。作为一个团队,我们的目的是让我们的任务能够完美的完成。但是我觉的团队里的每个人都应该去学习,应给去实践,任务完成了,那个总是上手操作的同学会越来越熟练,而其他人,在这期间就会落下一大截。我觉的不管什么时候,自己都因该去伸手去拿,而不是等着别人拿东西给你。不是有句话说机会总是给又准备的人吗。我们在平常就应该让自己全面的发展。利用可以利用的一切资源,去发掘自己的潜力,让知识武装自己。只有这样你才能成为一个强者。

实习的结束,只是一个时期的结束。自己学到的体会到的会对将来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起到积极的作用。学习是一个没有尽头的事情。只有去坚持,不懈的努力,你才会收获自己想要的东

最后我用自己的座右铭来结束自己的实习报告:与其让社会折磨自己不如让自己折磨自己

【四】

20x年6月20日我们正式开始了为期一周的“工程测量实习”,在此之前,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首先,说明了测量任务和测量的实际意义及重要性,我们跟随老师来到测区地点,依次看了学校的七个控制点,在老师的讲解中我们知道了测区是我们学院校区,虽然测区比较大,基本上是我们整个学校,测绘图也是我们整个学校的平面图。在这个已经是夏天的时节,天气非常热,但我们还是安安心心的测量,抓紧时间实习,为了尽快完成任务,我们每一天都在加班的努力,尽管很累,很辛苦,可我们还是克服了种种困难,同时我们也在实习中感觉到了充实,

在此之前,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到工地上进行实地勘察,但那毕竟是理论的,实际操作对我们来说还是模糊的,所以,这次实习就是对我们整个学期以来本科目的一次大检验。我们把这次实习当做我们以后工作的一次磨练,把我们学到的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从实践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弥补我们的缺陷。

测量是一项务实求真的工作,半点马虎都不行,我们在测量实习中必须保持数据的原始性,这也是很重要的。为了确保计算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我们得反复校核对各个测点的数据是否正确。我们在测量中不可避免的犯下一些错误,比如读数不够准确,气泡没居中等等,都会引起一些误差。因此,我们在测量中内业计算和测量同时进行,这样就可以及时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同时也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节省了时间,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测量也是一项精确的工作,通过测量学的学习和实习,在我的脑海中形成了一个基本的测量学的轮廓。测量学内容主要包括测定和测设两个部分,要完成的任务在宏观上是进行精密控制,从微观方面讲,测量学的任务为按照要求测绘各种比例尺地形图;为哥哥领域提供定位和定向服务,建立工程控制网,辅助设备安装,检测建筑物变形的任务以及工程竣工服务等。而这一任务是所有测量学的三个基本元素的测量实现的:角度测量、距离测量、高程测量。

在这次实习中,我们学到了测量的实际能力,更有面对困难的忍耐力,同时也认识到小组团结的重要性以及测量的步骤。首先,是熟悉了水准仪、光学经纬仪的用途,熟练了水准仪的使用方法,掌握了仪器的检验和校正的方法;其次,在对数据的检查和校正的过程中,明白了各种测量误差的来源,其主要有三方面:仪器误差、外界影响误差(如温度、大气折射等)、观测误差。了解如何避免测量结果误差,最大限度的就是减少误差的出现,即要做到:1、在仪器选择上要选择精度较高的合适仪器。2、提高自身的测量水平,降低误差。3、通过各种处理数据的数学方法如:多次测量取平均数等来减少误差。除此之外,还应掌握一套科学的测量方法,在测量中要遵循一定的测量原则,如“从整体带局部”、“先控制后碎步”、“由高级到低级”的工作原则,并做到步步有检核。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通过工程实践,学会了数字化地形图的绘制和碎步的测量等课堂上无法做到的东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手和动脑的能力,同时也拓展了与同学的交际合作能力。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

一周多以来,我们都坚守在自己的“阵地”,观测、记录、计算、描点......我们分工合作,力求更好地完成任务。在测量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问题和疑难:如

(1)立标尺时,标尺除立直外,还要选在重要的地方。因此,选点就非常重要,同时并菲点越多越好,相反选取的无用点过多不但会增加测量、计算和绘图的时间浪费,而且会因点多而产生较大的误差。

(2)在用水准仪和全站仪测量的过程中,气泡的居中也会产生误差,十字丝的对准的等

篇2

【关键词】汽修专业;学习热情;策略;方法

随着中职校课程教材改革行动计划的落实和专业教学标准的实施,汽车专业教学目标的取向已由培养单一专业性人才向强调知识应用、突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适合社会、企业需要的方向转变;专业教学内容的选取注重专业技能,岗位和职业标准的需要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专业教学要求也从一纲一本的模式朝一个标准多套课本的方向发展。而原有的“以教为主,学为教辅”的传统教学方法,由于教师单向灌输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造成学生学习热情不高,主动性不强,已不能很好的适应和满足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要树立科学的教学方法观,就要积极探索适合于综合职业能力人才成长的新型教学方法。针对上述情况,本人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根据汽车专业课程教学特点,采用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仍有很多中职校教师教学观念陈旧,尚未摆脱“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的束缚,在专业教学方法选择和运用方面还存在方法落后、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的现象,偏重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采用最多的仍是讲授法,其次是演示、练习法,还习惯于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和简单的实物教学模式;即使学校已配套实训设施设备,有些教师也因实践教学组织困难,教学工作繁琐。故而简化教学环节,缺少讨论式、模拟法、项目法等具有直观和实践特点的现代教学方法。一堂课下来,教师从头讲到尾,这种单一、枯燥、乏味和缺少学生参与的教学方法,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

由于课堂上学生人数多,实训工位不足,教学秩序难以维护,学生学习热情不高。另外,实训有风险,如果没有指导教师在旁指导,是不允许学生乱动实训器材、擅自动手操作的,所以当师资短缺时,汽修实训就总是一大组学生围着一台车辆或一台仪器,在一位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操作学习。这样,当一或两位学生操作的时候,其它学生就很容易出现闲散、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课堂容易松散;再加上车间空间比较大,学生有时候会游走到其它设备面前。由此汽修专业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实训课堂的掌控也一直是专业课老师面临的一个比较头疼的问题。

二、解决问题的策略

为提高汽修专业学生学习热情,针对汽车修理工的专业能力培养,结合汽修专业学生的实践课跟踪反馈,解决策略上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教师要积极学习研究全新的教学理念,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设计新的专业课教学过程,研究授课计划

从课程设置,教学硬件准备到新颖的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换位思考,掌握学生的所思所想。调研学生家长、社会和企业的实际需求,方方面面,更好的让我们所教和学生所学有机结合。能够更大地提升学生的汽修技能水平。学生在计划组织能力上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根据教师的授课要求对所进行项目给以计划和组织,线条清楚,流程准确,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二)在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上,从原来的一无所知,独立工作,不会沟通协调

以致整个作业小组无法最终完成工作任务。到现在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能够让各个小组工作达到统一步调。各学员能够以工作会议的形式来相互协调,互助互进。改掉以往作业中的缺陷和不足。最终来共同完成一个作业项目。

(三)在综合思考能力和愿意独立完成任务能力上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通过在校培养使每名学生在进行作业项目工作时,均能对所承担的条块,进行综合分析。根据所要进行的工作内容和达到的效果,并愿意配合整体来完成自己的分内工作。

(四)在其他能力培养方面

如想象力、即兴创造力能力、应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计算能力、承压能力、身体素质、手指灵活,灵巧性。准确察知力、察觉速度方面都有了提高,大大适应了汽车修理工的身体素质要求和适应力。

(五)主要培养途径,坚持以实践为导向,以项目作业为培养途径

结合小组评判、教师评判为形式突出培养学生的汽车维修技能水平。

三、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采用头脑风暴教学法和小组工作教学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建议在常规职业模块课堂教学中更新观念,更好的调动学习的自主参与兴趣,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依据行为导向的先进理念。

1. 头脑风暴教学法。课堂简单案例形式如下:首先,由教师依据教学计划提出一个命题,由学生全体思考,教师给出本课的授课所需要硬件(圆形、方形、条形等各种颜色的教学卡、彩笔、展板、图钉、各种预备知识的相关信息,材料包括电脑、网络等)。其次,让每组学生写出自己的解决方案,每人写出1―3条,并请出两名学生作为主持人,要求注意仪表,学生分工要注意互换,力求使每名学生都积极主动的参与进来,谁都不是旁观者。再找两名同学,组织、收集、选择、归类,并将所有学生的意见、卡片展示在展示板上,用图钉按上,可视效果好,最好将意见相近的卡片统一归类,排列找出全体同学对本节课教师所提问题的解决方案。由教师进行课后总结、指导。

授课原则:尊重每位学生的主体意见,当面表决。

课堂效果:气氛活跃,学生全神贯注,即培养了学生关键能力,又将专业能力的培养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效果极佳。

2. 小组工作法。介绍新的课题:教师通过课堂上的教学讨论中提出,通过黑板、建议和演示;或者通过学员。

确定工作任务:通过教师与学员共同的对于问题的表述,“我们要做到什么?”

很多小组做着同样的工作即相同工作的小组工作。各小组做不同的工作=分工作的小组工作。

小组培训:分成4-6个组,每组8名学生。

想法和解决问题的建议将被集中起来。方法:陈述和写出;张贴板报;工作页的形式。

检验和判定解决方案。

按顺序排列好结果为解说做好准备。

呈现小组工作的结果并加以讨论(在教室课堂中)。

运用小组工作法教学中教师要重点注意的几个问题:教师不要干涉学员思路;创造力发挥需要环境(自由思考);教师可借助摄像、数码相机等设备在个小组工作时,适时取证,抓住好的地方和不足的地方录像,以备在总结时通过播放短片来让全体学生认识到自身优点和缺点;学员应懂得服从集体;教学重在过程,结果并不重要,能力是在过程中升华的,而并非在最后的结果。作业特点:单一目标的作业内容会限制学生挖掘知识兴趣及潜能,如:接近现实的作业或有很多解决方案的观点,组织和评价方面的作业。例如:测量练习、保养、装配、实验、技术完成阐述系统优、缺点等。

教学效果:这种小组工作法,特别适用与汽修类实践性强的专业教学,能够很好地解决教师少,学生相对较多,工位少、教学资源不足,学生学习情趣不高的现状。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激发专业学习热情,实现自身成就感和提升价值观。

(二)有序管理,创设企业环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实训课堂成为真正的生产现场

教学过程的管理应该是科学、严谨、高效的,但现实是中职校学生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一旦工作任务不紧张时,就会松弛下来,要使学生在学习中全身心地投入,需要教师创设与之适应的情景和氛围,在教学内容与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协调关系,引导学生忘掉自我,自然地进入到学习中去,从而使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实践凝聚在一起,以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

由教师提前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实训考核表,事先选拔、培训小组长,以解决实训指导师资不足的问题,同时还可以避免学生教学生时小组长操作与管理不够规范的问题。这样,更多的学生可以在同一节课上、在相同的时间里获得实践的机会,通过亲身实践得到的结论用起来自然就会得心应手,当学生学有所得的时候,整个教学过程也将一直处在紧张有序的状态中。

(三)注重对学生实践过程的评价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汽修专业技能考核,有些 “唯技能操作”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发展,不利于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今天的评价应该是尊重学生个性、张扬学生个性、发展学生特长、鼓励学生创造性和独立性的。我的处理办法是,改革教学评价方式,变终结性评价为过程性评价,当学生实训的时候,多观察他们,准确无误地指出他们的优点与不足,让他们清楚地意识到自己该强化什么,该改正什么,该保持什么。

(四)上实训课时尽可能使用规范的任务书

任务书上有操作步骤指导、实训参考数据、实训过程、实训体会及教师评定等相关栏目。它不但拓展了实习报告的功能。也使操作过程系统化、规范化,更贴近社会上汽车修理厂的生产实际。任务书对学生的实训操作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既可以缓解师资不足的矛盾;还可以进行资料记录、协助学生自我总结、给教学评价提供依据等。

(五)当教学中涉及到小零件时,要用好云台等辅助教学设备,解决学生因看不清教师的演示而涣散注意力,游离于课堂之外的现象。

四、结语

通过汲取全新的专业教学理念、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加强了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综合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运用头脑风暴和小组工作教学法;让学生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人,自发的投入到专业学习当中。真正做到教师主导,学生自主。注重对学生实践过程的评价,创设真实的企业生产环境,使学生在校所学能够为企业所用。达到在培养学生技能的同时,又增强了学生组织协调能力和管理能力。在中职汽修专业教学中推广此策略及方法,既成就了学生,也提高了自身专业教学水平,又提升了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为企业培养一批优秀技能型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胡梦鲸.从终身学习观点论学校教育改革[J].开放教育研究,1997(06).

[2] 徐永波.终身学习与职业发展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