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合作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8 20:42: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国际经济合作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国际经济合作论文

篇1

摘要:依据IMF数据库和《中国统计年鉴》1982-2005年我国GDP和对外经济合作的实际完成额的数据,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对外经济合作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正相关关系,应继续推行对外经济合作的政策,充分利用对外经济合作来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关键词:对外经济合作;经济增长;协整关系

1对外经济合作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本文采用IMF数据库和《中国统计年鉴》的历年数据,对中国1982-2005年的对外经济合作(FEC)和经济增长(GDP)等时间序列进行经济计量实证分析,检验对外经济合作和我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1)单位根检验。对GDP和对外经济合作完成额(FEC)数列进行平稳性的ADF检验,结果见下表:

说明:(1)D(*)表示对变量的一阶差分;(2)检验类型括号中的C表示检验平稳性时估计方程中的常数项,0表示不含常数项;T表示时间趋势项,0表示不含时间趋势项;最后一项表示自回归滞后的长度。

由表2可知,GDP和FEC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都没有通过平稳性检验,即他们都是非平稳序列;他们的一阶差分在5%的显著水平下也没有通过平稳性检验;而二阶差分在1%的显著水平下都通过平稳性检验,说明这些变量具有二阶单整性Ⅰ(2)。

(2)协整检验。根据协整理论,如果一组非平稳时间序列存在一个平稳的线性组合,即该组合不具有随机趋势,那么这组序列就是协整的,从长期看这些序列具有均衡关系。协整检验从检验的对象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基于回归系数的协整检验,如Johansen协整检验。另一种是基于回归残差的协整检验,如CRDW检验,DF检验和ADF检验等。本文将采用Engle和Granger(1987)提出的协整检验方法。检验结果显示,u^t序列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接受不存在单位根的结论,因此可以确定u^t为平稳序列,

即u^t∽Ⅰ(0)。上述结果表明:GDP和FEC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3)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计量经济模型的建立过程,本质上是用回归分析工具处理一个经济变量对其他经济变量的依存性问题,但并不能有效说明该经济变量与其他经济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本文利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就中国对外经济合作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单向检验,检验结果见表4。

经上述检验可知,中国对外经济合作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两种格兰杰因果关系:(1)FEC的变化是GDP变动的原因;(2)GDP的变化是FEC变动的原因。

2结论及政策建议

从以上分析来看,中国对外经济合作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正相关关系,一方面,对外经济合作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我国的经济增长又会推动对外经济合作。

为了使我国经济健康平稳的发展,必须从以下方面推动对外经济合作的发展:

(1)我国的对外经济合作主要分布在亚洲,同时近年来,中国和非洲之间的联系逐步加强,非洲已经成为了中国对外经济合作联系最为紧密的第二大洲。要想促进我国对外经济的发展,需要不断开拓国外新市场,在发展亚洲、非洲和欧洲对外经济合作的同时也要加强对拉丁美洲、北美洲和大洋州的经济合作。

(2)在国际工程承包方面,资金短缺,规模小,市场范围窄、管理水平低仍然是困扰中国公司发展的主要障碍。因此,对于中国公司而言,要扩大对外承包工程的规模和提高层次,减少过度分散带来的不利影响。一方面,要求中小企业间实行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实现优势互补。另一方面政府应采取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大型承包企业兼并中小企业,鼓励中小承包企业相互合并、联合与资产置换。与此同时,中国公司也应该正视现实,拓宽融资渠道,改善管理水平,更广泛地开拓国际市场,使自己在竞争中求得发展。

(3)在劳务合作方面,应该在充分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努力提高我国劳务输出的层次,扩大国际市场分额,提高人员素质。要不断扩大我国的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必须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外向型人才队伍,因此,企业除了要通过各种培训方式提高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以外,也应该把人才队伍建设纳入战略规划,制定出具体的目标、计划和实施措施。

(4)要逐步重视对外投资和对外经济援助。我国统计年鉴的对外经济合作中,只包括了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设计咨询三项,随着对外经济合作的进一步发展,对外投资与对外经济援助也要引起高度地重视。

(5)企业之间强强联合,实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经济合作。

参考文献

[1]张国清.对外经济合作在贸易结构调整中的作用[J].国际经济合作,2004,(9).

[2]李军.中国对外经济合作的新发展[J].外交学院学报,2003,(2).

篇2

【关键词】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一、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2007年产生在美国的“次贷危机”逐渐增大,迅速横扫欧洲、日本等其他国家和地区,是自20世纪大萧条以来全球最严重的金融危机。不过,经济危机也是一把双刃剑,它是一种挑战,同时也是一种机遇。我们着重探讨这场金融危机背景下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必要性。经过金融危机的洗礼,世界经济格局也发生了一些变化,2010年我国GDP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在全球的竞争地位得到提高,这将更加有利于我们以后开展国际经济与贸易合作。国际贸易专业是培养国际经济合作方面的人才的主力军,这也对于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二、当前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首先,教学内容更新不及时,实践教学落后。现在的教材对学科发展的前沿理论和方法几乎很少涉及,比较多的还是一些经典的理论。其次,教学方法较单一,教学手段也落后。目前大多数国际贸易专业的课堂上还是传统填鸭式的讲授,而对于其他的教学方法应用较少。另外随着计算机的广泛普及,大多数的高校已经建立了以自己的国际贸易专业教学实验室。但实践教学手段却相对落后,实践教学需要上机操作,难度较大。不少高校还没有建立起专业实验室及实习基地,这也使得学生们的实际动手能力较差,创新能力不足。

三、后金融危机时代对国际贸易人才的要求

(1)对国际市场敏锐的洞察力和分析力。金融危机之后,国际贸易市场受到了严重的冲击,贸易专业人才需要紧密关注国内外经济趋势的变化,特别是政策的变化,这就需要有较高的市场敏感度。(2)要有较高的风险意识和管理水平。国际贸易交易中的风险在金融危机后日益凸显,这也对于国际贸易专业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在做贸易贸易时,需要对来自国外的客户进行自信调查与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选择那些风险程度较小的,信誉水平较高的。(3)重视解决国际贸易纠纷的能力。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贸易保护主义逐渐抬头,贸易摩擦频频出现,企业更加重视贸易人才解决纠纷的能力,减少对华引发贸易争端,并会在有争端的时候能积极面对,根据国际贸易规则和法律来争取自己的合理权益。在必要的时候,也要运用相关的法律向国外引起国际贸易争端,保护本国企业的整体发展。

四、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索

(1)课程体系的优化。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要从两个方面体现:一是基本面的掌握,课程体系要涵盖对从事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要求,包括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与技能,还要有一定的分析与研究能力。另一个方面体现在深度上,要做到使学生能够掌握国际贸易基本理论的进化与演变过程,进而跟踪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的最前沿发展动态。(2)教学内容的改革。伴随金融危机的洗礼,国际贸易专门的课程教学内容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专业课方面要突出体现基础性、动态性和应用性,也就是说在基本原理和客观经济规律等经典理论部分保持相对的稳定,但是也要注重吸收相应的研究动态与前沿成果,保证教学内容的前瞻性。讲课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因材施教,根据授课对象的层次,即使相同的课程也要做相应的调整,保证教学效果,并及时根据调整的教学内容来修订相应的教学大纲。(3)实践教学的深化。首先要完善国际贸易实验室模拟操作,教师在专业学习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指导教学,给学生创造仿真的国际经济与贸易环境,身临其境的体会贸易全貌,促进知识的吸收与转化;其次,要加强课程实习和毕业实习的力度,制定相应的实纲,做到有计划有目标的实习,对于实习基地要给予一定的补助和经费投入,使得学生能按照培养方案来进行相应的实践锻炼,提高学生们的职业技能与综合实践能力。最后要强化学生课外知识的涉猎,积极鼓励他们多读书,多实践。对于课程论文与毕业论文和社会调查实践等环节进行指导,保障学生们的知识技能的综合整理和运用能力。

参 考 文 献

[1]曹亮.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索[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7(1)

篇3

论文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经济往来越来越密切,经济全球化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各国在经济全球化带来益处的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国际贸易市场发展加快,使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摩擦日益增多,为了稳定经济发展,必须要加强国际经济法的改革,本文主要就当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经济法的新特点进行解读,希望为我国应对国际经济法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国际经济法是指调整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国家与他国私人之间、国际组织与私人之间以及不同国籍私人之间,相互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是随着各国之间贸易和经济往来日益增长以及国家对贸易和经济活动的干预日益加强而形成和发展的。研究国际经济法的发展对我国在世界贸易交往中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根据国际经济法的发展制定合理的对外经贸策略。

一、国际经济法发展新趋势

1.国际经济法原则日趋统一

经济全球化导致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跨国经济交易大量增加。为了降低交易风险,保障预期利益,就需要为跨国交易设立能被交易各方普遍接受的规则。同时,随着国内市场国际化的趋势不断增强,各国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市场一体化必然要求市场规则的统一;市场规则的统一又使市场的统一成为可能。国际经济法原则统一主要通过四种方式进行:一是国际公约,二是国际惯例,三是各国法律,主要是各国经济法、商法方面的趋同化,四是通过各种跨国交流平台,如国际会议等开展学术交流,通过教学等方式来促进各国法学界观念的逐渐接近。

2.对各国国内法影响日益加深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各国在普遍选择实行经济对外开放发展战略的同时,对内也进行了市场化改革,以市场经济作为国内经济运作的基础,从而推动作为国际经济法渊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各国国内经济法律制度,尤其是有关涉外经济法律之间的差异性进一步缩小。随着WTO、欧盟等国际公约或组织的影响越来越大,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不断加快,加入或准备加入的国家或地区越来越多,各缔约方及申请加入方必然要依据有关公约或协定等对国内法做出相应的调整。国际经济法律规则也就越来越具有普遍适用性和权威性。

3.国际经济法的统一加快

国际经济法统一趋势的表现之一,就是处理各种国际经贸关系的国际公约不仅数量日益增多、作用日益增强,而且各国规制市场方面的经济立法出现趋同现象,在这方面,以WTO为代表的各类经贸国际公约和国际协定,是效果最为显著的实体法统一化的突出范例;表现之二,就是作为相关国际经济法主要法律渊源的现存条约或公约的参加国的数目大幅增加。国际经济法作为调整是世界间贸易关系的部门法,其作用及地位早已在许许多多的方面充分地展现,涉及国际间金融、投资、债券、货币、法律等方面的问题与纠纷都是需要国际经济法这一大杠杆的平衡的。

二、我国应对国际经济法变化的策略

1.提高国际竞争能力

最终能够迫使一个国家执行裁决的还在于政治实力和经济实力。我国要获得国家主权利益最大化,最重要的途径是要依靠自身的发展。我国的经济总量尚不足以使我国在WTO争端解决机制中拥有绝对话语权,因此,要通过积极调整经济发展战略,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在推进世界经济贸易体制的改革和创新中,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知识产业,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水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提高效率和竞争力,有效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和综合国力。

2.运用国际经济法来保护贸易发展

加强对WTO争端解决机制规则的研究并构建处理WTO事务的法律体系。主要注重对WTO争端解决机制程序规则和实体规则的研究,利用关于豁免成员国义务的规定,分析研究WTO关于义务豁免和例外情况的规定与实践,有效运用豁免条款或例外条款的规定,尽可能地减少损失,切实维护我国的合法权益;充分研究、利用WTO关于发展中国家的特殊和差别待遇等优惠条件,努力发展高新产业和知识产业,全面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水平;观察了解和学习其他成员方运用解决机制维护自身权益的实际情况;在开放国内市场的同时,充分、有效利用保障制度,为我国产业发展建立起“安全阀门”,确保经济安全,从而强化和维护国家主权。

3.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法规则制定

在国际法、国际条约及国际惯例的制定过程中,由于各国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政治经济实力存在较大差异,在国际条约的谈判及规则制定过程中拥有不同的话语权,往往出现大国、强国利益优先的现象。当今世界南北冲突日趋激烈、贫富差距不断加剧,广大发展中国家必须站在民族发展的高度重视国际规则的制定,增强各类国际经济组织的参与权和话语权,使国际法最大限度地反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更有效地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因此,要更加重视对现行国际经济法规则的深入研究,进一步加强相关人力资源建设,培养一大批精通国际法和国际谈判的高素质人才。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要与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积极合作,在国际规则的制定和完善中发挥更具建设性的作用。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使国际规则能更好地为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以及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小结

国际经济法的重要性在发展中国家体现得尤为明显。利用它,发展中国家不仅可以加强自身的竞争力和与世界的交流,还可以减轻来自世贸大国的压力,在国际市场争取一席之地。中国要想在国际经济发展中获取最大的利益,必须要加强对国际经济法的研究,制定合理的发展策略,促进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参考文献

[1]丁宁.经济的全球化与国际经济法的新动向[J].法制与社会,2010(03).

[2]仲亚维,李雷,李宁.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法的新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5).

篇4

战后以来,区域一体化蓬勃。根据WTO统计,截止到年月1日,向WTO及其前身GATT通报备案的区域贸易协定中仍然生效的总计达142个,其中101个是年月WTO成立后备案的。在所有WTO成员中,除蒙古国以外,其他都是一个或多个区域自由贸易协定的当事国;协定当事国之间的贸易额占到全球贸易总额的一半以上。区域一体化对世界经济诸领域、世界经济的总体格局以及国际经济秩序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区域一体化过程在全球展开,形式日益发展,排他性日益减少,合作领域日益扩大,从而为全球一体化的最终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在阐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对美国和拉美对组建美洲自由贸易区各自所抱的动机及各自经济一体化的进展情况进行了介绍和分析,接着对美洲自由贸易区的谈判进程及其进展受挫的原因进行了介绍和分析,最后分析了美洲自由贸易区的组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并指出了我国应该采取的几点对策,即调整对拉美出口产品的结构,利用好拉美现有的区域市场优势,与拉美一些国家先行建立自由贸易区,尽快推动—东盟自由贸易区加速发展。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美洲自由贸易区;影响对策

引言

战后的世界经济是以贸易、生产、乃至经济政策趋向全球一体化为特征的,而这种一体化又首先以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形式表现出来。20世纪50年代以来,区域一体化的蓬勃发展对世界经济诸领域、世界经济的总体格局以及国际经济秩序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区域一体化过程在全球展开,形式日益发展,排他性日益减少,合作领域日益扩大,从而为全球一体化的最终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论文在阐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对美国和拉美对组建美洲自由贸易区各自所抱的动机及各自经济一体化的进展情况进行了介绍和分析,接着对美洲自由贸易区的谈判进程及其进展受挫的原因进行了介绍和分析,最后分析了美洲自由贸易区的组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并指出了我国应该采取的几点对策。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理论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新现象。它首先出现于西欧,其后,拉丁美洲、亚洲和非洲的发展中国家也纷纷仿效。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涵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教授维纳(J.Viner)于1950年在《关税同盟问题》一书中首先引入了关税同盟的理论。这一理论成为当时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核心。写作

在维纳提出现代关税同盟理论之后,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J.Tinbergen,1954年)第一个提出了经济一体化的定义。他认为,经济一体化是指有关国家贸易的自由化,并将经济一体化分为消极一体化和积极一体化。他认为,消除歧视和管制制度,引入经济交易自由化是消极一体化;而运用强制的力量改造现状,建立新的自由化政策和制度为积极一体化。[1]

英国经济学家宾德(J.Pinder,1959年)引申了牛津字典关于“将部分合成一体即一体化”的解释,指出经济一体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不仅允许商品在它们之间自由流动,而且还允许生产诸要素自由流动,为此消除各国在这些方面存在的各种歧视,做出一定程度的政策协调。美国经济学家巴拉萨(B.Balassa,1962年)在其论文中将经济一体化定义为既定一个过程,又是一种状态。作为一个过程的一体化意味着取消国家间的经济歧视,强调了动态性质;作为一个状态的一体化意味着国家间不存在各种经济歧视,强调了静态性质。[2]3

前苏联学者马克西莫娃(Maximova,1976年)提出的有关经济一体化的定义认为,一体化是国家经济间发展深层次且稳定的生产分工关系的过程;是具有同类社会经济体制的国家群体框架内的国际经济实体的形成过程,这一经济一体化过程显然由统治阶级所操纵,因而,也是一个商品化的过程。这一定义更多的是从政治经济学出发,而不是从国际经济学出发的。

霍兹曼(Holzman,1976年)强调,一体化是一个成员国家间相似产品和同类要素价格一致化的状态。也就是说,经济一体化是成员国间在有关便利的制度支持下货物、服务和要素流动无障碍的状态。这一认识实质上将区域一体化的讨论由关税同盟进一步引向了共同市场的层次。曼尼斯和素迈(Mennis和Sauvant,1976年)的研究则将经济一体化同产业部门的融合,政策和行政的统一联系起来。

马洛和蒙蒂斯(Molle,1988年)强调了一体化中传统经济地理因素的重要性。派内克(1988年)的研究则提出了一体化同开放经济及经济相互依赖等观念的差别。[3]

总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定义是随着实践的而演进的。这一定义所揭示的内涵在于:首先,区域经济一体化最显著的标志是成员国之间关税等贸易障碍的消除;其次,谋求最佳的国际生产分工是一体化的根本原则;最后,区域一体化的出发点是使每一个成员国能获取比单独一国时更大的利益。[4]

我国国内的学者们也对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概念进行了深入探讨。我们对于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概念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的产品和生产要素可以无阻碍地流动和经济政策的协调,一体化程度的高低是以产品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差别或范围大小来衡量的,从而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也有不同的形式。[5]区域经济一体化指的是:在世界生产力发展的客观推动和各国谋求国民经济持续发展主观努力的综合作用下,特定区域内的国家或地区通过达成经济合作的某种承诺或者组建一定形式的经济合作组织,谋求区域内商品流通、要素流动的自由化以及生产分工的最优化,直至形成各国经济政策和区域经济体制某种程度的统一。[6]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组织形式

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其不同的组织模式。以一体化的目标高低为序,最低层次的是“自由贸易区”(FreeTradeZone)。在这一组织形式下,区内各国取消内部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成员国的对外贸易等各项经济政策仍保持独立。

在自由贸易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关税同盟”(CustomsUnion),同盟内部除了商品自由外,最关键的是建立统—的对外关税,从而在对外贸易政策上取得某种程度的一致。

较关税同盟再高一层次的是“共同市场”(CommonMarket)。除了统一贸易政策外,各国间还实行各种生产要素(劳动力、资本、技术等)的自由流动。

“经济同盟”(EconomicUnion)更进一步在超越交换关系安排的基础上,将协调机制延伸至成员国国民经济的几乎所有领域,在财政政策、政策、贸易政策、产业政策、区域发展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等方面达成一致,并谋求建立基于成员国部分让渡的超国家协调管理机制。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高形式是“完全的经济、一体化”(FullEconomic&PoliticIntegration),最终形成一套放大至区域尺度的“国民经济体制”,超国家的管理机构享有相当充分的超国家,从而拥有区域内各国所认可的经济、政治、社会诸领域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权。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践过程中,除了以上各项谋求不同层次制度性安排的组织形式外,还出现了另一类更关注功能性目标的区域一体化组织形式,即所谓的“开放的地区主义”的合作方式。其特征首先是开放性,即在谋求区域内的经济合作、经济互补和经济融合中反对对区外国家“以邻为壑”;其次是非体制性安排,即支持为达成经济一体化开展国家政府间合作和设立一体化的辅常设机构,但反对组建超国家的管理机构和让渡。

篇5

【关键词】地方院校 国际经济贸易 实训实践 师资队伍

【课题项目】本文为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企业协会全国外经贸从业人员考试中心2011年度对外经济与贸易研究课题立项重点项目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S-A-11023。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236-02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经济将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之中,中国企业也将更直接地面对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因此,企业对理论扎实,操作能力强,聘用后能直接上岗的毕业生“情有独钟”。“国际经济贸易”是一门操作技能较强的应用型学科,其教育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2012年,教育部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强调强化实践育人环节。要“加强实践教学管理,提高实验、实习实训、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但是,由于种种条件限制,地方院校“国际经济贸易”教育教学的实训实践一直以来都是未能有效解决的课题。通常,其实践教学内容往往是从书本再到书本,纯粹纸上谈兵;由于缺乏稳定的实训实践场所,此类实践教学往往流于形式,实训实践的缺乏导致地方院校培养的毕业生操作能力差、实践能力不强,与当前社会的需求差距较大。

实践教学不同于理论教学,它离不开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训基地两个方面的建设。因此,从适应时展和社会需求的角度看,建立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和稳定、专业、规范的实训基地,对地方院校的“国际经济贸易”教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

一、“国际经济贸易”教育教学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国际经济贸易”教学中,要注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效结合,要着力加强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这是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基础和关键。

1.课程内实践与职业资格考证相结合

一方面,通过开设一些实训类课程,如《外贸函电》、《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市场营销》等,来巩固、理解、运用之前理论课所学的知识,发展学生的单项技能和综合技能;另一方面,为了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国际贸易业务的实践过程,可以依托软件平台开展课程内综合模拟实践,如使用“国际贸易实务教学软件”、“外贸单证模拟软件”、“国际贸易全景仿真系统软件”等来创造一个仿真的国际贸易环境,让学生掌握外贸业务中的各种单项技能,解决外贸业务中出现的综合性问题,提高其外贸实践能力。

在课内实践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专业资格认证考试,如全国外贸跟单员资格考试、报关员考试、外销员考试等,做到课程内实践教学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有效结合,从而促进学生知识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培养、提高学生“国际经济贸易”的实际操作技能,使学生得到外贸企业的首个“敲门砖”――职业资格证书,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专业实习

专业实习就是带领学生到外贸相关领域如进出口企业、海关、港口或开发区等进行实践,通过实地参观、现场观摩等活动增强学生对国际经贸的认识程度,使其了解国际经贸活动的一般要求以及进出口业务的基本流程,并了解企业对人才的相关要求。

专业实习往往可以融合几门国际经贸类学科内容,如外贸函电、电子商务和外贸实务流程等,可以很好地模拟真实的国际商务环境。通过实习,可以使学生熟悉外贸实务的具体操作流程,增强感性认识,并进一步了解、巩固、深化已经学过的理论和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习中还可以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真正理解并消化课堂中所学到的知识,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

3.毕业实习

毕业实习是学生在系统地完成专业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其它教学环节和全部课程的基础上进行的一次现场实习,能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理论和基本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工作中的一些具体问题,系统地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习外经贸活动中。[1]这种实习远离学校,是真实的企业体验,实践内容也是企业的真实工作,主要是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同时使其提前体验真实的企业文化,在思想上、业务上得到双重锻炼。

毕业实习可以采取集体统一到实习基地实习与分散个人到企业实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主要涉及以下内容:(1)熟悉并巩固进出口业务与国际贸易流程,包括外经贸业务各个环节的内容、操作和技能训练,具体内容包括:出口业务,包括贸易磋商、签约、履约等相关各个环节;各种外贸单证的知识与制作,各种主要贸易术语的报价及其计算等。(2)了解外经贸公司、涉外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主要涉及企业背景、隶属关系、各项规章制度、发展过程、货源组织、生产经营、市场营销、广告宣传、公共关系、经济效益核算等内容。(3)了解国家的国际经济与贸易政策及管理措施,及本地的国际经贸状况。(4)了解国际服务贸易相关情况。

毕业实习要选择合适的实习单位,一般可选择行政事业机关中的涉外经贸管理或服务部门、有涉外经贸业务的企业或外商在我国投资兴办的服务贸易企业。[2]此外,实习岗位可选择以下几类,如外贸业务员、外贸跟单员、外贸助理、报关员、单证员、外汇结算员等。这些实习单位及实习岗位对实习者的国际经贸知识及专业操作技能要求全面,可使学生得到全面锻炼及发展,为其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4.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撰写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实践内容,可以充分地体现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撰写毕业论文,学生可以结合自己所学内容,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分析某些领域的实际问题,并解决这些问题。这不仅巩固了自己的理论知识,更是再一次地在实际环境中验证、提高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确保各实训实践环节落到实处,学校应将上述环节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制订实践教学标准,确定必要的学分,同时建立科学、严格的考核机制。

二、“国际经济贸易”教育教学实训基地建设

实训实践基地建设是实践性教学环节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教高〔2012〕4号文件要求“加强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实践教学共享平台建设”。稳定、规范的实训场所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建设:

1.学校自建实训基地

院校自建实训基地是当前一种比较普遍的做法。学校根据自己特点及需要,自己投资建设、自己管理。这种实训基地要充分体现实用性、真实性原则。要最大化的再现真实的企业情景,模拟企业进出口业务的各项流程,使学生始终以企业职员的角色参与实践教学,将学习和工作深度融合。例如,可以建立校内国际经贸仿真实训实验室,成立虚拟进出口公司、报关公司、报检公司、货物运输公司等相关部门,按照国际贸易流程,分学期、分批次让学生在相应的“公司“进行实际操作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每个岗位所需的职业技能,提高其相关岗位的适应能力。[3]

2.校企共建实训基地

由于受到国际经济形势及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内很多的外贸企业精简人员,缩小企业规模,现已不具备大规模接收实训学生的能力,因此与这类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其形式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当前校企共建实训基地主要依赖于与行业协会、大型进出口公司及行业主管部门的合作。通过行业协会及行业主管部门的推荐及介绍,与有进出口业务的大型企业建立双向的、长期固定的实训基地,学校与基地签订学生实习合同,落实学生实践环节的实训安排,实习结束以后,由实习基地给学生做出鉴定;同时,可以适时的邀请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等。[4]通过这样的双向合作,企业为学校提供实训基地,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及应用能力,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另一方面,学校可以为企业提供员工培训、指导,为企业输送大量应用型人才。这种校企共建的合作模式稳定、持久,可以有效地解决校外实训基地不足的问题,值得借鉴、推广。

3.校校联建实训基地

通过共同出资,资源共享,校校联合建设实训基地也成为一种潜在的合作形式。这种模式下,各学校根据自身条件进行投入,利益共享,风险共同承担,可以充分利用其他学校优势资源,弥补自身资金、设备、场地等的不足。例如,可以有几个学校按照资金比例共同投资建设国际经贸实训基地,基地按照真实的公司模式进行运作,体现现代企业文化及管理理念,实现与企业的“无缝对接”。

无论以哪一种形式建立实训基地,学校都必须保证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并设立专门的人员和机构加强管理和考核,使实训基地不断巩固和提高,充分发挥其实训实践教学作用。

三、实训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实训实践教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他们是实训实践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实训实践教学任务的有效开展离不开高效、合格的实训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他们是开展实训实践教学的保障。

“国际经济贸易”的实训实践教学由于其特殊性,要求教师要转变观念、勇于实践,不断创新。实训实践教学教师不仅要掌握国际经济贸易相关理论,了解外贸业务流程及外贸企业的运作过程,还要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也就是要努力成为“双师型”教师。一方面,学校可以创造条件让教师到外贸企业通过实习、兼职等方式参与国际经贸业务,提高其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此外还可以考虑从外经贸企业聘请或引进业务员和管理人员来充实实训实践教师队伍。有条件的学校还可将教师派往国外进修学习。

地方院校“国际经济贸易”教育教学旨在为社会发展和国家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的经济人才,而其中实训实践教学才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根本途径。实训实践教学是个系统工程,在实训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方面,地方院校需构建科学、合理、符合自身发展的实训实践教学体系;深化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探索新形式的、更深层次的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实训实践教学能力及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培养优秀的、高素质的国际经济贸易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欧阳有旺,郭常亮.国际经贸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讨[J]. 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5,(4).

[2]房朝君.国际经贸专业校内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构建[J]. 继续教育研究,2011, (3).

[3]戈雪梅.对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J]. 教育探索,2012, (1).

[4]方杰,李玲娣.应用型高校国际经贸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 中国电力教育,2012, (2).

作者简介:

篇6

论文关键词 国际经济法 多国际企业 法律规范

一、引言

在全球经济活动中,对外直接投资日趋频繁,重要性亦日益增加。对外直接投资的迅速膨胀,主要是来自多国籍企业在全球各地的扩张。这些跨国性的大公司,一方面为了争取廉价的劳力与天然资源,另一方面也为了避开关税与贸易的障碍,在全世界无孔不入地设立子公司,来进行直接投资活动,并以全球市场独占或寡占的方式追求自身最大的利益。在此过程中,作为从事对外直接投资的投资者而言,从规划至开业的过程中,其运作包含事前调查、订定计划、选定投资对象国家、原料来源、市场与销售路线、成本与利润评估等,其间所涉及的问题繁多而复杂,且其正式营业后,很可能发生面对投资国政府或合资人的投资争端问题,较严重者很可能导致撤资关厂而结束营业。因此针对投资者而言,尤其指多国籍企业的经营者而言,了解国际投资法规应是最迫切及最基本的考量。基于此,本文在我国企业大力走向国际市场的背景下,探讨国际经济法视角下的多国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法律规范,从而为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提供法律支持。

二、多国籍企业的内涵界定

对什么是多国籍企业,不同的机构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界定。联合国将多国籍企业界定为公司与所属子公司其经营范围,在地理区域上横跨两个国家以上的企业,而不问这些公司的法律组织形式或商业活动行为。OECD认为,所谓多国籍企业,是指辖有数个公司,不问其所有权是私营、公营或合资形式,公司成立于不同国家,相互间享有资讯及资源,以及其中一公司得对其他公司行使显著之影响力。

基于学者们的观点,本文将多国籍企业界定为:一个完整的经济实体之企业集团,由母公司和子公司所组成,其中母公司在资本输出国登记註册,而子公司在资本输入国登记註册,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形成一定的法律框架,各子公司以母公司为领导中心,共同服从于一个相同的企业决策及经营目标。

三、多国籍企业在国际经济法中的地位

国际法的主体是指国家,但晚近的发展已逐渐放宽了这种限制,认为国家只是最重要的国际法主体,但绝不是唯一的国际法主体。例如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企业、多国籍企业及个人,皆可由国际法直接授与权利或负担义务。大体上说,企业在国际法上无法主张自己的权利,必须透过其所属的国家才可以。企业的国籍是他所登记成立的国家,对某一企业行使外交保护权,或决定一个条约能否适用于某一企业,都需要先决定一个企业的国籍。多国籍企业在国际法上的地位与企业大致相同,但多国籍企业是分设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根据联合国跨国企业行为准则草案的规范,其有关在地主国(资本输入国)进行的活动,应服从该国的司法管辖权。但也有学者认为多国籍企业具有国际法律人格,在其与国家的契约中适用国际法,或可直接参与条约或政府间国际组织所设立的争端解决法庭。

四、多国际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法律规范体系

(一)联合国之跨国企业行为准则草案

1971年联合国秘书处、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贸易暨发展委员会,开始研究多国籍企业的规范问题。1972年联合国经济暨社会理事会第53次会议正式把多国籍企业问题列入议事日程,并提出若干决议草案,包括在经济暨社会理事会成立一个情报中心。1974年经济暨社会理事会通过了第1903(LVIII)号决议,并于1975年成立了跨国企业委员会,负责制定对跨国企业的约束及规范。不久之后,跨国企业行为准则草案便草拟完成。内容包括:(1)前言与宗旨。(2)跨国企业的活动,包括一般活动、政治、经济、财政、社会活动及资讯公开问题。(3)对跨国企业之待遇,包括一般待遇、国有化与补偿、管辖权等。(4)政府间的合作。(5)法典的执行。

联合国之跨国企业行为准则草案的宗旨,是就跨国企业投资与经营活动,订定一个全球性与完整性的法典,以促进各国经济成长与合作。其中列举一些原则性规定,要求跨国企业应尊重地主国法令与行政措施,并遵守地主国经济发展目标与社会文化价值及风俗习惯,禁止干涉地主国内政及政府间外交关系。且严禁跨国企业从事限制性商业行为,以确保公平竞争。

(二)世界银行集团的多边投资保护机制

篇7

论文摘要:发达国家在参与国际贸易的过程中,不断实施环境掠夺,主要表现为污染产业与危险废弃物的跨境转移及其不平等贸易下的隐性资源掠夺等。发达国家的环境掠夺,直接危害了人类、动植物的生命与健康安全,增加了发展中国家污染防治的成本,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生态资源与能源物质的过度开发,也影响了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进程。立足于我国的现实,应该从六个方面应对国际贸易中的环境掠夺。

随着国际贸易规模的扩大和各国经济的发展,日益扩大的非持续性生产和贸易逐渐超出了自然环境的承受能力,全球环境日益恶化,温室效应的加剧、臭氧层的破坏、热带雨林的减少等,已经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甚至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与此同时,国际社会与环境有关的贸易争端也越来越多,不仅影响了国际贸易的正常发展,也不利于全球环境保护。人类不得不对经济的发展前景及传统的贸易模式进行深刻反思,贸易和环境的协调问题,尤其是国际贸易对环境的影响正日益得到国际社会、各国政府的关注,成为国际政治、经济领域的焦点问题之一。

环境掠夺是指出于一时的或某集团的利益,采取不适当的措施,开发攫取环境资源而导致资源的浪费、流失、破坏、枯竭的行为。由于不公平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影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环境条件、发展水平及政策法规等诸多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发达国家为了自身利益,不顾国际准则,在国际贸易中转移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严重影响了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安全。在此情况下,国际贸易对环境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负面影响,制造环境风险和环境负担的发达国家享受着较多的环境利益,而处于弱势的发展中国家承担了环境风险和环境负担。因此,笔者认为,发达国家有意以牺牲其他国家的利益为代价来改善他们本国的环境,这一现象就是环境掠夺。

一 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实施环境掠夺的方式

(一)通过国际经济合作、投资等途径转移污染产业

污染产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直接或问接产生大量污染物以致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的产业。发达国家经济实力雄厚,对环境质量要求高,制定了严格的环境标准和法规,而发展中国家环境控制标准低、污染支出成本低、环境法规松散。为了逃避本国严格的环保法规,发达国家的企业通过国际经济合作、国际投资或跨国公司经营的途径,将一些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比如化学、能源、橡胶、塑料、制药、皮革、纺织、印染、石油化工、电镀、造纸、金属冶炼等夕阳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不仅直接掠夺发展中国家的土地、劳动力、自然资源,而且使发展中国家成为其“污染避难所”。例如,石棉属于较强的致癌物质,在欧美属于控制使用的产品,美国的MONBIL公司和欧洲最大的石棉制造公司等就到印度合资、投资办厂,并将产品出口到东南亚。日本为了避免承担环境成本,将60%以上的高污染产业转移到东南亚地区和拉丁美洲。2006年外商投资企业资产占我国全行业资产比重最高的l0个行业基本上都是棉印染、毛染整、丝印染、制革、毛皮鞣制等制造业,且一半以上为污染密集型或轻度污染产业。截止到2007年8月15日,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建设的“我国水污染数据中心”网站了全国各级环保局公布的违规企业“黑名单”,出现在污染企业名单上的跨国公司共有90家,涉及食品、电子、化工、机械制造等诸多行业,这些跨国公司绝大多数来自日本、美国和欧洲各国。

(二)通过出口贸易转移危险废弃物

为规避高昂的废弃物处理费用或者出于成本对竞争力影响的考虑,发达国家一些部门和企业将生活垃圾、工业废渣以及放射性核废料等废弃物直接或假借正常货物的名义输出到发展中国家。据绿色和平组织的调查报告,发达国家每年正以5000万吨的规模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危险废弃物。

我国是危险废弃物转移的重要目标国,废弃物入境数量巨大,增势迅猛。十年来全世界每年制造的有毒塑料垃圾中的70%最终都通过非法渠道进人了我国。其中美国每年将近60%的电子垃圾出口到我国。2006年英国向我国出口了20多万吨用于再循环的塑料垃圾、200万吨废纸和纸板、大量废旧钢铁和电子产品。

(三)通过不平等贸易隐蔽性掠夺环境资源

目前发达国家的贸易结构侧重于工业和服务业,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结构侧重于农业和初级产品,主要出口木材、矿物、农产品等初级产品及以初级产品为原料的纺织品。这种生产与贸易的格局,意味着发展中国家以其国内资源的高强度开发甚至掠夺性开发来取得自由贸易的收益,其生态价值没有纳入生产成本。而发达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的环境资源,以低于实际资源价值的市场价格向发展中国家进口初级产品,而后又将由初级产品加工成的制成品高价出口到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以资源加工获取高额利润,最大限度利用发展中国家的环境资源。

二 国际贸易中存在环境掠夺的原因

(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导致国际贸易中存在环境掠夺的根本原因。发展中国家有着发展经济的迫切需要,其政府在经济发展上的压力往往大于在环境和生态问题上的压力。为了获得发展经济急需的资金、技术、物资和设备,许多发展中国家盲目追求外资规模和速度,放宽对外国投资设立企业的审查标准,允许高污染行业在本国设立,这给发达国家实施环境掠夺提供了机会。

(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环境标准的差异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环境标准的差异直接造成环境成本和垃圾处理费用的差异,这是国际贸易中存在环境掠夺的内在动力。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经济日益融合,生产要素的跨国界流动日益频繁,市场规律决定了国际资本的流向总是由高成本域向低成本域流动。发达国家凭借其贸易大国的地位和先进技术的优势,制定了苛刻的环境标准,直接提高了污染产业、废弃物在发达国家境内的处理成本。而发展中国家制定的环境标准较低,给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转移污染提供了操作空间和机会。为了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发达国家将本国禁止或淘汰的行业、生产设备出口到发展中国家,不仅避免了高额环保费用的支出,还能从国际贸易中获取利润。

(三)发展中国家有关环保的法律不完善

发展中国家环保法律的不完善也是导致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实施环境掠夺的重要原因。有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环保法律的制定和执行往往屈从于经济发展的需要,一方面对输人的废弃物、污染产品和设备并没有严格禁止,甚至还对外资设立污染行业持鼓励态度;另一方面,允许企业以申请排污许可证的零成本方式取得排污权,使得环境被廉价甚至无偿使用。

(四)缺乏有效的国际经济协调机制

从国际层面看,目前涉及环境保护的国际法及规则主要有《内罗比宣言》、《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保护臭氧层的国际公约》、(21世纪议程》、《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公约》(简称《巴塞尔公约》)、wro(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等。这些国际法规及规则都只是原则性的规定,没有具体的执行标准,又缺乏有效的制裁手段。例如《巴塞尔公约》,该公约没有从根本上禁止对危险废物的国际贸易,规定在一定限制条件下,国家可以从事此类危险废物的贸易。从公约的措词来看,这些限制条件的规定是不明确的,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公约认为在进口国需要有关废物作为再循环或回收工业的原材料的条件下,危险废物的国际贸易是允许的。但公约没有规定如何对这类贸易进行控制,尤其是对进口国的环境造成损害时,该由谁来承担责任。很多环境保护的国际法及规则没有明确规定非法输出者及输出国的法律责任,特别是没有涉及以直接投资方式将污染密集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责任问题,对由于转移污染密集产业、产品、技术造成对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进行补偿问题也没有作出规定。这就造成了国际贸易中严重的污染转移问题缺乏有效的国际经济协调机制。

三 环境掠夺带来的危害

(一)直接危害了人类、动植物的生命与健康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并没有将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污染问题摆在应有的位置,也不愿意在防治污染的技术和设施方面投资。污染产业在生产过程中,很少考虑工人的身体健康,没有配套的环境保护措施和劳动保护设施,工人的安全和健康受到威胁或者受到影响。据广东对特区的调查,有配套防护设施的项目仅占28.4%,恶性中毒事故屡有发生,这种做法极大的损害了职工和居民的健康。污染产业排放的大量污染物,特别是化学污染物,直接危害了人类、动植物的生命与健康安全。例如沈阳市某合资企业引进了早被投资国遗弃的工艺,即用液态汞生产日光灯,导致车间空气汞浓度严重超标,严重损害了生产工人的身体健康。发达国家出口的危险废物,如废旧船舶、汽车、电器、电缆等工业垃圾,其堆放、拆解、处置都会严重污染当地的水质、大气、耕地。有毒有害的废弃物得不到及时很好的处理而大量被简单、露天堆放或者掩埋于地下,使其生态环境和公众健康受到直接或潜在的危害。

(二)增加了发展中国家污染防治的成本

发展中国家在对危险废弃物的储存、处理的过程中,所需费用很大,营运成本较高,需大量的资本、技术和管理资源来建立合理的污染防治和处理系统。由于资金、技术上都存在着严重的不足,不得不购买高度复杂的处置技术,增加了发展中国家污染防治的成本。

(三)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生态资源与能源物质的过度开发

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的出口是以对本国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为代价的。比如,日本的许多大跨国公司在东南亚国家设立子公司,从事当地木材砍伐和加工业务,结果使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经常发生山体滑坡、水土流失等严重的自然生态问题。我国发菜和山野菜的无节制地盲目开采和出口,不仅造成局部地区的自然资源骤减,而且导致产区土地的沙漠化和严重沙化,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我国钟乳石的过渡开采和出口,严重破坏了桂林的旅游资源,造成了景观的破坏和水土流失。

(四)影响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当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不适度地扩大资源性产品贸易量而引起环境破坏时,其连带反应将会影响全球环境的恶化。全球性环境问题具有很强的传递性,其影响危及到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安全,关系着整个地球和全人类的共同利益。

四 我国的应对措施

(一)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环保交流与合作

环保交流与合作将成为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内容,也将是目前WTO多边贸易谈判的斗争焦点。虽然生态环境关系着所有人类的命运,但在环境保护方面,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导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环境意识、环保法规与政策、措施和标准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这些差距不可能在短期内消除。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有着不同的利益和要求,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单独的经济实力都较弱,更需要发展中国家之间加强合作。为此,我国应与发展中国家保持密切联系,加强团结,相互支持,以集体的力量进行斗争,努力寻求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应有的差别待遇,共同应对发达国家制定的不合理条款,使国际规则的制定充分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阶段,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合理要求。

(二)积极参与环境领域的国际活动和谈判

我国应积极参与有关国际环境保护组织和贸易组织的活动和谈判,了解世界环境保护发展的新动态及可能对我国对外贸易带来的潜在影响,促成有关环境保护国际公约内容的进一步充实,尤其要表明立场,将转移污染产品和污染产业的跨境转移行为纳入环境保护国际公约的调整范围,使其真正能够有效地控制污染的跨国转移。

(三)尽快制定并完善国内的环境贸易法规

我国控制国际污染转移的法律体系已基本形成,控制外国污染转移的法律法规主要有《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实施条例》、《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国家环保局和商务部《关于加强外商投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通知》等。但对于有毒物质的进出口、对进口货物包装的环境要求、对转基因产品的进出口,我国尚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在禁止进口严重污染环境的固体废物的生产工艺和设备方面,也只是通过制定有关产品的名录来实施,规定过于笼统,可操作性不强。因此应尽快修订环保法律,从体制上弥补管理中的缺陷。

(四)推行污染者付费制度

污染者付费(PolutersP时Pirnciple,PPP)原则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出现的福利经济学观点(Pigou),它表明物品和服务的理想价格应该反映全部社会成本,包括与污染、资源开采和其它形式的环境退化相关的环境成本。“污染者付费”是环境成本内在化的途径。

(五)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外贸增长方式

低价出口原材料、高价进口工业制成品的传统贸易模式,在利益的驱动下必然导致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导致生产过程中废弃物的随意排放,导致消费过程中包装物和其他废物的随意丢弃,造成环境恶化与生态失衡。我国外贸应在保持稳定增长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外贸增长方式,稳定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促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控制高能耗、高物耗的产品出口。鼓励进口先进技术设备和国内短缺资源,禁止严重污染环境的产品包括危险废物、国外淘汰的严重污染环境的技术和设备的进口。

篇8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国际财政

区域经济一体化作为二战以来世界经济发展进程中一个十分突出的现象和趋势,对世界经济产生着极其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也成为一个倍受关注的热门话题。而伴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财政问题也不断地凸显出来,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同时,由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扩展,传统的国家财政理论分析框架已经无法对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政府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作出合理的诠释,这需要我们从一个新的视野和分析框架———国际财政的角度去展开研究。因此,探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国际财政问题,不仅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财政理论研究和分析方法的深入和拓展。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财政问题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济体,为了达到最佳配置生产要素的目的,以政府的名义通过谈判协商实现成员之间互利互惠及经济整合的制度性安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兴起,其背后隐含着多种因素,有着众多的目标,既有促进贸易、收入和投资的需要,又有实现增长和发展的要求;既有获取市场准入适应区域与全球化的意图,也有出于安全和民主的考虑。这种以政府为主体的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同时也是我们所讨论的财政问题。可见,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财政问题,是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相伴而生并由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体———政府的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决定的。

遗憾的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模型中却很少直接关注财政问题。以被视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核心的关税同盟理论及其发展为例,维纳(Viner1Jacob)及其后继者们从贸易创造效应、贸易转移效应、规模经济效应、竞争效应、技术创新效应和投资效应等不同层面和角度,分析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对成员体、非成员体乃至整个世界的生产、消费、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国际贸易、经济增长等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的利益或损害。虽然该理论是从关税及其效应分析这一财政问题出发,而且后来约翰逊、库珀和马塞尔等人在1965年也直接将“公共产品”引入关税同盟的福利效应分析,并得出了关税同盟更能满足成员体政府对各种保护主义倾向的商业政策以及对工业化目标的偏好的结论(田青,2005),但总体看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模型基本上是在国际贸易和国际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框架下的阐述,很少直接关注到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政府经济活动及其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也没有对区域经济一体化这一政府主导的利益追求和制度保障机制作出全面的阐述,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制约。

总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财政问题,是由区域经济一体化本身所具有的政府主导性和政府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性这一特征决定的,是区域经济一体化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的客观存在,但却不被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所关注的重要现实问题。它不仅涉及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财政效应这一基本问题的分析,更重要的是对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政府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的系统阐述,是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各国财税制度协调及发展的研究。也就是说,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财政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不仅直接影响着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各国政府的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本身,而且还关系着区域经济体各成员国之间乃至非成员国之间的财政利益和财政关系的协调;同时,将财政问题作为重要的变量引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和实践,还可以更好地从政府经济活动的角度阐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政府主导性及其机制,不仅有助于丰富和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而且将直接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持续协调发展。

二、国际财政的理论体系和分析框架

一般而言,国际财政是伴随着国际经济活动的扩展和国家间经济依赖的日益加强而在财政关系领域形成的一种国际经济现象,是财政和国际经济相结合的产物。关于国际财政的定义(董勤发,1997),理论界至少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是从世界或全球角度来看的财政,即世界财政或全球财政,是以世界性的公共权力机构或世界政府为后盾的;另一种观点是把国际财政看成是国际经济中的财政,是国家财政在国际经济中的延伸或变种,是国际经济中的国家财政活动,是不同国家的财政通过国际经济交往而相互联系在一起所形成的国与国之间的财政关系。与国家财政相比,国际财政具有一般财政的普遍性特征,但又有其自身固有的特殊性,即国际性、整体性、复杂性和协调性等特点(林品章,1995)。虽然在欧盟的财源筹集方式、国际税收合作组织研究以及联合国发展计划署于1999年提出的对电子邮件开征“比特税”等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世界财政或全球财政的影子,但在现代国家占据主导地位的时代,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一个超国家的全球权力机构或世界政府,国际财政就只能是国际环境下财政的作用问题。它主要表现为对国际经济活动中的国家财税制度协调和财政利益分配,是国家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其本质是国家间的财政关系。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国家财政存在的客观前提在于国民经济中的市场失灵。同样,国际财政的产生和存在,也有其深刻的理论和现实基础。首先,国际财政作为国际经济活动中财政问题的国际化,其基础是市场经济;而由市场经济的市场性和开放性决定的国际市场失灵,就直接成为了国际财政存在的理论基础(董勤发,1997)。其次,基于不同的经济社会条件和利益目标追求,各国政府财税制度和政策安排往往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并直接构成为各国政府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严重阻碍,因此,寻求和实现各国政府间的财政协调和合作,是国际财政存在的现实基础。

从国际财政产生和存在的理论和现实基础的角度出发,国际财政存在的意义就是矫正国际市场的失灵和实现各国财政的协调和合作。同时,又由于当前并没有一个真正有效的世界权力机构,也就不可能有一个制定、颁布和执行国际课税和支出方案的“国际财政当局”,更不可能形成一个有效的世界范围内的全球财政制度。因此,国际财政只能采取多国财政合作的存在形式。根据合作的程度,国际上多国财政的合作方式大致分为财政协调(FiscalCoordina2tion)、财政同盟(FiscalUnion)和财政一体化(FiscalIntegration)。这三种基本合作方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中,财政协调是以既有国家为基础的国际财政合作形式,是国际财政合作最初也是最重要的形式,它强调财政合作的自愿性和协商性,如现有的各种国际税收协定等;财政同盟更多地以部分国家的让渡为前提,它强调财政合作的一致性和强制性,往往是区域经济共同体中较高级的合作形式,如欧盟内部废除关税、统一增值税等;财政一体化则以国家财政的完全让渡或消失为条件,实行超国家财政干预,它是最高级的财政合作形式,但由于其缺乏现实性,所以更多地成为了一种理想化的财政合作形式。而根据不同的国际经济发展水平和程度,国际财政研究在存在形式上又有着不同的侧重点。一般而言,国际财政协调是当前国际财政最重要的存在形式也是研究的核心内容,国际财政研究的理论体系也主要是围绕着国际财政协调来展开。①

三、国际区域财政研究的基本框架

伴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而产生的财政问题,是国际经济活动中政府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研究的范畴。而通过对国际财政的理论体系和框架的分析,我们找到了研究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财政问题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也就是说,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财政问题实质上就成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国际财政问题。因此,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财政问题和国际财政的理论体系相结合的角度,我们可以构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国际财政研究框架。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国际财政研究框架,本质上就是要诠释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政府主导性和政府经济活动性的运行机制及意义,通过推进和实现区域内外各经济体的财政协调和财政合作,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福利水平的提高。因此,循着从国家财政到国际财政的思路,借鉴马斯格雷夫等人对国际财政的理论体系的阐述,通过在传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中引入政府及其经济活动———财政这一变量,一种解决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国际财政研究的新视角和分析方法———国际区域财政研究的基本框架浮出了水面,②它大致由国际区域财政导论、国际区域财政支出、国际区域财政收入和国际区域财政政策等四部分构成。

国际区域财政导论主要阐述国际区域财政的含义、产生、研究范围及方法等内容。借鉴国际财政的定义,我们可以给国际区域财政做出这样的界定:它是指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财政问题,是国家财政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延伸和发展。换言之,国际区域财政就是国际财政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是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国家和国家间的财政关系,是我们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体———政府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层面的一种视角和分析框架。国际区域财政的存在,也有着其深刻的理论和现实基础。区域经济一体化,本质上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和制度安排,而由市场经济的市场性和开放性导致的市场失灵即国际区域市场失灵,就成为了国际区域财政产生的理论基础。由于各国政府财税制度和政策安排的巨大差异而形成的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各经济体不断寻求财政协调与合作的努力,现实地演绎了国际区域财政的存在。总体看来,国际区域财政研究的性质依然是财政学和国际经济学的有机结合,研究范围也包含着财政协调、财政同盟和财政一体化三种形式,且它们不同程度地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存在。在研究方法上,国际区域财政也应遵循国际财政学的研究方法(董勤发,1997),即国家主义分析方法与世界主义分析方法的有机结合。

国际区域财政支出主要探讨国际区域财政支出的形式及其效应。具体而言,国际投资和国际援助是其存在的基本表现,前者类似于国家财政中的政府投资,后者则更多地具有政府转移支出的性质或类似于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意义。国际投资的基本理论和效应分析,是国际经济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综合国际经济学领域的国际投资和国家财政中的政府投资,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基本的分析区域财政支出中国际投资的框架。从现实来看,国际投资制度主要由各国家的投资制度、双边层次投资制度、区域层次的和多边层次的投资制度构成,且它们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缺陷并成为国际投资的阻碍,因此,要从制定更权威的、高度自由化的投资制度和高标准的国际投资保护制度及公正高效的争端解决制度等几个方面来进行创新(柳剑平等,2005)。作为国际经济合作的一种重要方式,国际援助在传统的国家财政和国际经济活动中的基本作用(郧文聚,2000),主要是缓和国际政治经济矛盾和促进国际经济关系的协调,更多地是作为一种短期性、政治性和经济战略性的支出形式而存在。目前,除欧盟法中的国家援助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国家援助制度提供了基本法律框架外,国际援助特有的规律和运行规则总体上与作为国际区域财政支出形式的内容和要求是不相适应的。因此,要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各经济体之间收入的公平分配和促进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必须着力构建一个能有效协调区域财政关系的经常化、制度化的国际援助制度。

国际区域财政收入主要研究国际税收、国际债务和区域国际组织的会费筹集等问题及其经济影响。国际税收是国际财政大厦相对独立的体系和重要支撑,同样也是国际区域财政收入中最主要的内容。国际税收的研究,不仅表现在早期对国际税收学科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而且反映在当前对国际税收竞争、国际税收协调、国际税收合作与国际税收组织、贸易与税收摩擦、反吸收调查等领域的深入研究和扩展。由于受区域经济一体化不同发展水平和存在形式的制约,国际区域财政中的国际税收除国际税收协调这个核心以外,还涉及到国际税收同盟和一体化等表现形式,这在欧盟的统一关税、统一增值税和“自有财源”中可以得到初步的例证。也就是说,国际区域财政研究的国际税收,必须密切关注和分析研究区域经济一体化下国际税收的各种具体形式和效应。关于国际债务的理论研究,我们可以在国际金融研究和国家财政的债务分析中找到较为完整的内容和体系。如何从现有的理论体系和框架出发,立足于促进区域经济稳定与发展,探讨区域国际债务的规模及效应和债务监控体系,构建一个与之相适应的高效的国际债务运行机制和风险防范体系,就成为了国际区域财政框架中的国际债务研究的主要内容。此外,为了避免如联合国财政危机中的会费问题的尴尬,还应该积极研究关于区域国际组织的会费筹集方式,使区域国际组织能够高效正常运转,确保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组织作用的发挥。

国际区域财政政策主要研究区域内外财政政策协调机制及其实现。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经济政策的国际协调是十分必要的,它可以避免各国独立分散决策的低效率,在不同程度上减低各国政策之间的相互冲突,共同应对突发事件的不良影响,稳定各国和区域经济的稳定运行,获得经济开放带来的多方面利益,只是这种协调要求在不同程度上限制各国政策的自主性。区域财政协调的理论分析指出,协调政策会减小针对繁荣或萧条的财政扩张或收缩的溢出效应;在协调计划中,任何国家的财政扩张或收缩都应该考虑伙伴国的财政政策所导致的溢出效应,它要求伙伴国的财政政策取向相同。国际区域财政政策的协调,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指的是既包括区域内财政政策的协调,又包括区域内外财税政策之间的协调;而狭义主要是指区域内财政政策的协调,即各国在制定国内政策的过程中,通过各国间的磋商等机制和方式来实现财政政策的协调。从政策协调的程度来看,又可以分为信息交换、危机管理、政策目标和行动的一致性协调、全面协调及联合行动等层次;从协调方式的角度,可以分为相机性协调和规则性协调两种。还需指出的是,国际区域财政政策协调还涉及到区域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汇率政策等的协调,它们共同构成区域宏观政策协调的主要内容。

总之,国际区域财政作为一种重要的区域性制度安排,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有着直接而深远的影响。而国际区域财政研究基本框架的构建,不仅是这种区域性制度安排的重要内容和表现,而且还为区域经济一体化中政府经济行为及其效应分析提供了较为完整的思路和方法。

注释:

①马斯格雷夫教授从财政的国际协调和发展财政两个方面概括和总结了国际财政的基本内容;而董勤发则是结合财政的经济职能从国际财政合作形式的角度来构建国际财政的理论体系。

②区域有不同的层次划分,区域财政也多以行政区划确立的社会、政治、经济区域为研究对象,但本文所论之区域指的是国际区域,国际区域财政指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国际财政。

参考文献:

[1]BelaBalassa1TheTheoryofEconomicIntegration,Allen&UnwinLondon,1962121

[2]樊莹.国际区域一体化的经济效应[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1171

[3]MaurriceSchiff,L1AlanWinters.区域一体化与发展[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141

[4]邓力平,陈涛.国际税收竞争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1

[5]田青.国际经济一体化理论与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1421

[6]董勤发.国际财政研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14、7、12-141

[7]林品章.国际财政若干问题的研究[J].财政研究,1995,(1)1

[8]理查德·A·马斯格雷夫,佩吉·B·马斯格雷夫.财政理论与实践(第五版)[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1603-6511

[9]崔满红.区域财政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111

[10]柳剑平,谭本艳.现行国际投资制度的缺陷及创新趋势分析[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5,(1)1

[11]郧文聚.从国际援助的发展看中国对非农业援助[J].西亚非洲,2000,(2)1

[12]李风华,郭畅.论欧盟法中的国家援助[J].欧洲,2001,(2)1

[13]陈淑芬.联合国财政危机中的会费问题[J].当代经理人,2005,(16)1

篇9

[关键词]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国际指南; 比较

1947年,联合国发表了第一个国民经济核算的报告,1951年,出版了第一个官方的国际指南。此后,又出版了多个国际指南,这些国际指南便影响着国民经济核算的理论与实践,二次大战以后的时期可以称之为“国际指南的时代”。对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国际指南进行比较研究,将有助于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化与实践活动的不断进步。

一、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三代国际指南

按照时间顺序,我们可以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划分为以下三代国际指南。第一代国际指南:即1951年和1952年欧洲经济合作组织的指南和1953年联合国的指南;第二代国际指南:即1968年联合国指南(1968年SNA),1970年欧洲的指南(1970年ESA)以及1969年的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1969年MPS);第三代国际指南:即1993年由各国际组织合作完成的指南(1993年SNA)和1995年欧洲的指南(1995年ESA)。由于MPS在国民经济核算的实践中已不存在,下文中将不再涉及这一体系。

1.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第一代国际指南。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第一代国际指南发端于1947年出版的联合国报告。这一报告主要由斯通撰写的附录构成。尽管这一报告代表了联合国,但这一体系是以“货币交易占支配地位的先进工业化经济模式为基础的”①。

应欧洲经济合作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前身)的请求,斯通指导完成了一份国际指南。这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第一个国际指南,它主要用于马歇尔援助计划。1951年,欧洲经济合作组织出版了《简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与1947年的报告相比较,这是一个简化的体系,只区分了往来账户和资本账户,部门的数目只有3个(即政府、企业和住户),对部门也没有进行任何的细分。

1952年,欧洲经济合作组织出版了《标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以取代《简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这一新的欧洲经济合作组织的指南考虑了在贯彻简明体系中的经验,包括了更多的账户,但与1947年联合国的报告相比,仍显得非常简单。

在斯通的领导下,1953年联合国发表了一份新的指南———《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及附表》,这一报告第一次使用了“SNA”这一名称。这一份指南与欧洲经济合作组织的标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非常相似。与1947年联合国报告和欧洲经济合作组织指南不同的是,1953年的联合国指南还打算用于发展中国家。这一区别反映在生产范围的扩展上,即1953年联合国指南也包括了某些非市场产出。1956年,联合国在对1953年版本做了少量修订后重新出版了这一报告。

2.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第二代国际指南。

1968年,联合国出版了一个经过全面修订,更加详细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这一体系的主要作者是艾德诺夫和斯通。1968年的报告在如何使用这一体系上采用了更加灵活的观点:即各个国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各自使用该体系的优先次序。针对发展中国家,特别设计了一章包括对有关内容优先次序的建议和某些特定的有用分类,如城市地区和农村地区的区分及现代和传统生产模式的区分。

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联合国出版了一系列补充指南。这些指南阐明了1968年SNA没有包括的若干问题,如资产负债表及调节账户,收入分配,不变价格和有形资产等。

1970年,欧洲共同体出版了其国民经济核算的第一个指南,这个指南在概念上与1968年SNA存在着广泛的一致性,但其更多地考虑了欧洲的具体情况,如该体系包括了就业的概念,并且反映了法国国民经济核算实践的某些内容。

3.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第三代国际指南。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第三代国际指南产生于10年以前,即经修订1993年得到核准的SNA和经修订1995年得到核准的ESA。1993年SNA的主要作者是瓦诺利和希尔。这一新的指南包括了一个非常复杂的核算结构并提出了考虑到不同数据需求和不同国家环境的灵活性的重要性。基于以下原因,1993年SNA被认为第一个真正实现了国民经济核算标准的国际化。首先,1993年SNA是在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欧洲共同体等国际组织合作下共同完成的,这为更好地协调某些相关指南的概念提供了可能,如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国际收支手册》、《政府金融统计手册》和欧洲共同体的1995年ESA的协调。其次,MPS作为国民经济核算的实践活动已不复存在,所有东欧国家已向市场经济转型并采用1993年SNA和1995年ESA。

值得注意的是1995年ESA已成为欧洲共同体政府法规的一部分,即成为法定文件。这与所有的其他国际指南均有所不同,像1970年SEA和1993年SNA,只是对各国推荐使用,而非强制执行。

考虑到欧洲共同体的许多重要的国民经济核算数据如进入欧洲货币联盟的标准等,需用于行政管理,1995年ESA内含着法律的特征也是必须的。这要求1995年ESA更加准确,同时也要求各成员国必须更加严格地执行这一文件。

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三代国际指南的比较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三代国际指南在诸多方面存在差异,本文选择核算目的、概念解释、观察和推算、核算体系的灵活性、核算结构和部门分类5个方面进行比较。

1. 核算目的。

在联合国1947年的报告里,对国民经济核算的目的给予了较多的关注。报告中指出:“认识到怎样将国民收入与其构成的交易及其他交易的总量联系起来是必要的,现代调查起源于试图对某一概括性总量的测定,目前已将重点放在构成交易的结构和这些交易的相互关系上。”②因而,国际经济总量的估计在1947年联合国报告里只是所关心的问题之一。与此相比较,概括性总量的测定在1953年SNA和欧洲经济合作组织的指南里似乎成了惟一的目的。这可以由其部门核算证明:它们是以非常特殊的方式记录的,是为了直接获得国民经济总量。

1968年SNA、1970年ESA则接受了与1947年联合国报告类似的方法。例如,1968年SNA指出:“为了分析和政策两个方面的许多目的,仅仅利用这些总量是不够的,还需要比较详细地探索一个经济体系的许多方面。探索的结果,现在已经建立了经济模型,在这些模型中主要的总量被进一步地细分或分解。”③

1993年SNA和1995年ESA也强调了指南的多重目的特性,如:“本体系主要是提供了不同层次的汇总数据以满足对经济行为和造成重大失衡现象的因素如对通货膨胀和失业感兴趣的分析人员、政策制定人员的需要。

系不得不是一种折衷的选择,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各种类型用户的利益,因而也就不可能极为理想地适用于任一孤立的目的。”④

2. 概念的解释。

1947年联合国报告及1993年SNA,均对国民经济核算的有关概念进行了广泛的讨论。二者被认为是从逻辑和基本原理上介绍了国民经济核算。1995年ESA、1953年SNA、1968年SNA、1970年ESA对国民经济核算的记账规则更多地采用了系统列举的方法,在这些国际指南中,对国民经济核算相关概念的讨论是极为少见的。尽管在1968年SNA里,某些议题也进行了很好的讨论,如核算体系的结构、投入产出表等,在1995年ESA导论中,也讨论了核算体系的结构和一些基本概念。然而,1968年SNA修订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对于国民经济核算的多数使用者特别是初学者,这种讲解的方式是难以接近的”⑤,而在1993年SNA中,“关键性的概念是通过基本原理而不是列举的方式定义的”⑥。基于这一观点,1995年ESA也只能被视为1993年SNA的补充。

3. 观察和推算。

所有的国际指南都认为,多数流量的估价可以很容易进行观察而有些流量只能进行推算。这可以使用实物收入和自有住房服务为例子说明。在1947年联合国的报告中就注意到了推算的问题:“表中的项目可以划分为现金项目和推算项目两类,前者反映的是市场交易,后者则是在缺乏市场交易条件下所做出的计算。对于后者的估计要找到一共同的可接受的基础是困难的,只能尽可能将这种实物项目单独进行表示。”⑦1993年SNA和1995年ESA在补充分类中明确体现了推算项目和其他项目的区分。

1968年SNA则强调了区分哪些是可以观察和计量的,哪些是可以根据某些理论和惯例来推论的重要性。“因为为了得到对分析有用的东西而需要处理数据时,就有可能进行到这样的程度,即得到的结果已不再是数据。例如一种商品的供给可以根据这样的假定分配给使用者,即每个使用者都按照一个共同的比例从国内生产和进口方面取得的它的供给。这同观察不同的使用者实际上使用的国内生产和进口的比例结果将大不相同,这会给人以非常错误的印象。在处理数据时几乎永远是需要假定的,不过我们应该认识到,如果这些假定起着主要作用,所得的结果就不再是一项观察,而是一项推论。同时,进行观察的主要目的是使我们能够做出推论,重要的是,我们不应该把两者混淆起来。”⑧1993年SNA和1995年ESA也接受了类似的观点。

4. 核算体系的灵活性。

根据1947年的报告,国民经济核算的国际指南应该是一个灵活的文件。由于国民经济核算的惯例没有考虑到世界上或所有特定使用者的制度差异,所以灵活性是必须的。例如,它明确表达了“在运用这一核算体系时常常有必要加以扩充以适应不同国家的特定环境”⑨。而且,“经验表明在大量测定中某些交易处理时引起不同意见是不可避免的,这归结为不同国家的制度差异。”⑩

在第一代和第二代国际指南中,则缺乏关于国民经济核算概念与特定环境相互关系的讨论。1993年SNA又回到了1947年联合国报告的基本原理上:“新体系有两个内在的重要的灵活性。第一个是分类的灵活应用,其基础是对交易者、交易和资产分类的层次结构,该结构对不同数据来源和不同国家的其他特定环境具有良好的适应性……第二个灵活性……它将新体系结构拓宽到所谓附属账户,该附属账户使用了可以替代中心框架的产品和收入概念。对有关环境的附属账户的描述就是体现这种灵活性的一个明显例子。”11

5. 核算结构和部门分类。

国际指南在核算结构和部门分类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1947年的报告设计了一套详细和完整的核算体系,包括了24个账户和5个部门。在第一代国际指南中,像1953年SNA,提倡一个更加简捷的核算体系。该体系只包括有限的几个账户和部门。第二代的1968年SNA和1970年ESA则使用了与1947年报告中数目类似的账户和部门。在1993年SNA和1995年ESA中,账户的使用数量有了较大的增加。例如,对收入使用的描述,1968年SNA使用了一个账户,而1993年SNA使用了6个账户。

在1947年联合国报告和第一代国际指南中,部门分类是完全功能化的,例如,住户部门仅包含消费者职能而不包括像自我服务活动这样的生产者职能。在1968年SNA和1970年ESA中,生产账户是功能化的,而收入账户和其他账户则是机构化的。在1993年SNA和1995年ESA中,所有部门都是机构化的。

1968年SNA的一个新特点就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使用了矩阵的方法,这一矩阵概括性地描述了各个账户及主要分类,它将供给表、使用表及部门账户连为一体。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矩阵比1968年SNA描述的账户体系更加完整,在矩阵中,展示了资产负债表和重估价账户,尽管在1968年SNA中它们并没有得到充分讨论。在1993年SNA和1995年ESA中,矩阵只是国民经济核算描述可供选择的方式之一,其他的形式还有平衡表(“T”账户)、图示法及方程法。

[注]

①②⑦⑨⑩UN,1947,Measurement of National Incom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Accounts.Studies and Reports on Statistical Methods No. 7 (UN,Geneva),P24,P18。

③⑧联合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M].闵庆金等.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2,P9-P10,P46。

篇10

关键词: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区域经济;经济全球化

一、构建中日韩FTA的经济效应分析

第一,分析对中日韩三国在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之后的贸易流向的变化。据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的中日韩首脑会议所得出的研究报告总结分析指出,在建立中日韩FTA以后的较短时期以内,必将会导致韩国对中国贸易黑字幅度的进一步上涨扩大和日本贸易赤字幅度的下降减少以及日本对中韩的贸易黑字幅度的进一步扩大,总体区域内贸易额度有很大提高。

第二,中日韩FTA的建立也会促进本区域内的中日韩三国相关产业结构的调整。根据一份韩国三星研究所得出的报告指出,对于农业食品加工业以及服装业等中国对日本韩国出口的产品其数量会进一步增加,然而对于汽车金属等产业却相反即不增反减;此外像是日本韩国两国的农产品的产量也会有所下降,但是这却会使得很多制造业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例如日本电子电器纤维等产业的出口会增加,韩国的加工食品等会得到发展与增长,具体而言,对于中国,其扩大生产的主要商品有服装、加工食品、电子电器、农产品等,而其减少生产的主要商品有金属、纤维、汽车等,对于日本来说,其扩大生产的主要商品有电子电器、汽车、纤维、机械等,其减少生产的主要商品包括水产品、服装、农产品等。

第三,建立中日韩FTA不但能够让自贸区内各个国家得到切实的经济利益此外对于自贸区内的贸易投资环境改善和充分发挥市场所发挥的竞争作用产生积极的影响,而且会对中日韩三国之间在经济贸易与投资等方面发展发挥明显的带动作用。据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的中日韩首脑会议所得出的研究报告分析,中日韩FTA的建成建立会对中日韩三个国家的GDP增长起到明显的带动作用,具体来说,韩国是其中收益最大的国家,它的GDP增长率预计最高能够提高4.73%,其GDP涨幅大约在1.29%-4.73%,而日本的GDP涨幅大约在0.03%-016%左右,最后对于中国而言,其GDP涨幅约在0.03%-1.05%左右。中日韩FTA如果能够建立建成,将会对中日韩三国的经济发展发挥非常大的提升作用,其别是日本跟韩国,其在以后的时间段里则会取得更多的利益。

二、构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制约因素分析

(一)经济因素。当前由于中日韩三国在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态度方面和积极性方面存在差异,且三国的科技水平、经济发展阶段等方面也存在差异,因此要想在短期内使得三方谈判内容达成一致相当困难。其中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其经济体制属于转型中的市场经济,而对于日韩两国来说,两国属于发达国家,其经济体制属于成熟的市场经济,使得三国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在世界范围内经济地位的不同,这也必然导致中日韩三国在服务贸易、投资自由化、产业合作、竞争政策、争端解决机制等方面存在许多难以调和的矛盾,成为阻碍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建设的重要制约因素。

(二)政治因素。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虽然是种经济方面的区域合作,但是不可否认,三方间的政治互信对于区域经济合作却有密不可分的影响。仅仅依靠经济上的依存却在政治互信、地区认同方面的问题得不到较好解决,那么也难以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尽管中日韩三国之间和平友好是当前的主流,不过同时我们更应该看到,也有许多历史与现实问题在制约三国关系的稳定健康发展,比如中日韩三国间关于岛屿领土争端的问题,已成为阻碍中日韩三国开展自由贸易区谈判的重要因素。

(三)外部因素。美国作为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其霸权主义与单边主义的行径是有目共睹的。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若能够建成,这不仅会使得美国对整个东亚地区的控制难度加大,对于美国日后对全球性制度安排所获得的利益也会受到重大的打击,所以说,美国一定会干涉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这无形之中也就使得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谈判的难度增加。另外,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也会受到东盟态度的影响,因为东盟并不希望中日韩三国间组织一个与其竞争对抗的自贸区。

三、加速建设中日韩FTA的建议

(一)追求超越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的经济技术交流。当前形势下影响三国间的经济合作进程进程的主要因素是中日韩三国不同的社会政治制度,这也成为中日韩三国间存在着较大的政治分歧的原因之一。中日韩三国必须在不应以社会制度跟意识形态的不同为先决条件的前提下才能更好的开展对外经济关系与国际经济合作。在经济合作之中将暂时解决不了的矛盾搁置到以后再解决,相互间努力寻求经济上的共同利益,求同化异,争取达到一种超越意识形态领域的经济技术交流,实现经济上的共同发展。

(二)努力改善国际和周边环境。要想在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内开展稳定的经济交流首先必须在这一区域内构建安全保障体系。缓和紧张局势作为三国稳定发展的重要课题,必须要通过建立中日韩三国间的安全保障体系来预防和解决多重纠纷,达到三国间的合作共赢、相互依赖。其次,由于三国间经济制度和法律制度的差异,因此必须要建立健全经济和法律制度,逐步完善通关制度以及投资保障制度等制度最终在三国之间形成一个高效健全的制度环境。

(三)建立多层次的合作对话机制。由于企业、非政府组织在国际区域经济合作中的作用越来越重,因此应该充分调动学术团体和企业界的积极性,在更多层面上开展对话合作。采用官民并举的方式上在更多层面上开展对话合作,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民间交流的作用。使得无论是政治家还是企业家学者只要他们能够提出他们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就一定能获得一个为各方所接受的长远方案,实现经济飞速发展。

(四)追求中日韩三国共同发展的合作方式

1、中日韩三国可以通过合理调整三国的产业政策,从而建立共生共存型产业结构。

2、加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内的技术合作,尤其是高技术领域的合作,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产业结构转换的主要动力使得中日韩三国必须要加强三国间科学技术合作和人才交流,从而加快本区域的技术转移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得整个区域在高技术领域的整体竞争实力不断加强。

3、中日韩三国可以通过联合建立有效的处理金融危机机制以此来防范金融风险,也可以在加强对区域内投资金融支持的基础上来促进区域间的金融合作,例如建立东北亚投资合作基金或投资银行等等,从而实现为中日韩区域内产业提供信息、技术、金融支持的目标。

(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 薛敬孝、张伯伟.东亚经贸合作安排:基于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的比较研究[J].世界经济,2004(6):51-59

[2] 李平,王蔷.中日韩建立FTA的可行性及制约因素分析[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9(4):93-95

[3] 金成华.东亚地区FTA谈判进程中面临的困境及其解决途径[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31-32

[4] 廉晓梅(2004):《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建立的制约因素》,《现代日本经济》,第6期.

[5] 张蕴岭.美国主导泛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对中国的影响[J].经济研究参考,2012,(1):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