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经济生活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10 16:27: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经济生活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中经济生活论文

篇1

关键词:生本教育;高中;政治;课堂;实践;兴趣

传统教学是以前苏联凯洛夫的“三中心”教学理论为根本,即以课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但是在素质教育的今天“三中心”的教学论文受到了质疑,也带给师生学习方法和观念上的困扰。而且三中心论似乎让课堂失去了活力,学生学习压力加大,缺乏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依赖心强,这些都成为阻碍教育进步,阻碍学生成才的因素。为了解决这一现实问题,就要彻底改变教学思想,提出新的教学“三中心”论,即以学生为中心,以创新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生本”。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才能将课堂交还给学生,才能让给他们思考、创新和发展的空间。

一、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

1.设计符合学生喜好的教学导入点

导入点是课堂开启的敲门砖,是引导学生正式进入课堂学习的试刀石。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才能够在课堂开始就将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起来,给他们思考的时间,进而进入真正的学习当中。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政治教材的结合点,一般在课堂导入的时候,选择一些比较新颖的时政材料或者大家感兴趣的话题。比如在讲到“经济生活”时,政治老师可以引用生活中的一些相关问题引发学生讨论,从大家的评论中理解教学的主要内容。

2.创设富有生活气息的政治学习背景

实践能够检验真理,实践中也可以学习真理。在课堂教学当中,为了创造这种学习氛围,让学生有一个真实的环境去代入式思考,老师可以考虑创造一个环境,代入情感和角色,让学生去思考和成长。特别是富有生活气息的教学背景,更容易让学生联想到自身,从而提高对自己思想的影响力,提高教学有效性。例如在学习《货币》这一章节时,就要求学生能够联系自身来理解“价值”、“使用价值”的关系和含义。老师也可以创造一个“经商环境”,让学生去感受货币带来的便利,以及它对商品价值的影响。从货币的产生时间和变化为时间轴,带领学生“穿越时空”,假定不同的时代去了解货币。这些具有生活气息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对政治学习改观,激发他们更大的学习兴趣。

3.增加案例的趣味性并进行深入分析

案例分析是政治教学常用的手段,也是考试中经常出现的。因为这种方式能够集中表现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是他们对政治知识的一种实践。因此案例是政治课堂中的重要的教学手段和材料,“生本教育”中,也应该将学生的地位体现在案例分析之上,也就是利用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案例来进行分析,并拓展他们的思维。增加学生对案例的兴趣,可以让他们自己搜集并提出自己的意见。这样学生能够在有自我意识的情况下,听取别人的想法,然后进行讨论,这样印象和学习效果都会更好。特别是对于高中生来说,他们有自己的世界观和生活圈,他们接触到的人或事有交集,但是并不完全相同。让他们自己思考案例,提出分析,可以让其思维相融合,让学习范围更宽。

二、推广探究式学习,重视“习得”过程。

1.设计合理有效的探究过程。

学习不只是课前预习、课上听讲、课后复习这样几个简单的步骤,否则产生的只是大脑皮层的记忆,是表面的,而不能对受教育者的行为和意识产生影响。老师要设计合理有效的学习探究过程,让学生得来知识的过程不那么“简单”,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总结和反思才可以的。因此,要将知识实践运用到解决问题之中,特别是在高中政治中有很多关于货币或者是法律的问题,完全可以在生活中有很好的应用。比如将货币一章节延伸到储蓄、购买股票、债券等问题上,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方式进行具体的了解,甚至可以模拟此过程。从而了解货币的价值和虚拟财富的运作,这对他们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是很有帮助的。合理有效的探究过程还要注意其操作的难度,要具有很强的操作性,降低难度是很好的办法。比如在学习“生活与哲学”这一章节的时候,不要用太难的哲学故事来让学生感到“云里雾里”,而要用比较简单的故事让学生感觉到哲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比如“田忌赛马”等简单的成语故事,就可以让学生总结从故事中感悟到什么,它和实践有什么关系。这样刚刚接触着哲学的学生找到了自己熟悉的影子,顺着这个线索前进就能了解哲学的奥秘。同样在教学“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理论时,也可以用生活中简单的例子进行教学。之后在复习课上时,可以适当增加任务难度,引发深入的思考。

2.形式多样的探究方式

探究形式对探究结果又很大的影响,没有一个探究形式是经久不衰的,而且长时间采用一种方式也容易造成师生的疲劳,影响教学效果。采用多样的探究方式,如辩论赛、小组比赛、演讲、时事讲堂、社会实践等形式。高中生集中表现出自尊心强、好奇心重、好胜心强等特点,因此教师要利用他们的这些心理,通过竞争、实践、独立和合作的形式让探究过程丰富多样,百花齐放。一方面学生可以从中学到更多的政治知识,另一方面也对他们的品德产生良好的影响。探究方式还是一种学习手段,长时间的熏陶能够让他们的学习能力更强。如果想要给学生更多的自,就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探究方式,确定之后再去完成任务。

另外,在教学探究形式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学生的“自我教学”。因为政治是一门人文性的科目,也就是说一些知识点是在我们生活中可以接触到的。所以学生通过预习之后就能够对教材有所了解,让学生站在讲台上讲课上。既给他们一个自我发挥的机会,也让他们能更好地学习和体验。学生的成长和老师的引导是分不开的,不管何种探究方式,老师都要做其中的灵魂人物,引导而非指导进行探究活动。保证政治学习的效率和效果,突破传统,多样化政治课堂。

作为政治教师,应该是课堂的向心力,对学生的教育要采用引导和吸引的方式,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保证他们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兴趣点为政治教学的实践点,以学生的学习程度为课堂的进度标尺,以学生的学习意愿作为教学方式的首要考虑。充分利用教材,结合生活经验,让政治课堂更加开放、更加创新、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程;课堂教学;全纳教育;教育均衡

继“终身教育”和“全民教育”两大教育思潮之后提出的“全纳教育”,即容纳所有学生,反对歧视排斥,促进积极参与,注重集体合作,满足不同需求。所以,全纳教育是一种没有排斥、没有歧视、没有分类的教育。

全纳教育倡导的教育人权观、民主观、平等观、价值观和课程观与我国正在进行的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是一致的。就课程教学观而言,全纳教育认为,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特性、兴趣和能力需要。课程应适应学生的需要,而不是学生适应课程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必须接纳关注所有学生的积极学习和参与,根据不同学生的特性,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才能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然而目前我国学校的教学模式是班级授课制,作为政治学科教师无法回避的问题就是同一教学内容却要面对知识、情感、能力差异很大的数十名甚至上百名学生。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学生的个体需要,也就谈不上均衡发展。

2012年张家港市教育局将“全纳教育、成就未来”确立为教育服务品牌。该品牌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不断完善教育体系,着力维护教育公平,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值此,“全纳教育”、“教育均衡”、“教育公平”这些平时只有教育专家关注的热点问题,同样激起了一线教师通过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教育教学品质,践行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研究热情。笔者也结合思想政治新课程教学,尝试就思政课堂实践全纳教育,实现学生均衡发展这一重要课题进行了探索。

一、兴趣激发——贯彻全纳教育的前提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也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和获得能力的一种强烈欲望。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有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来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乐在其中。

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挖掘教材的内涵,拓展教学资源,使学生处于心愤口悱的状态,以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激趣策略。例如“故事引趣”,我们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经常选用一些精彩动人、贴合生产生活的事实资料、趣闻轶事来进行教学,这能使枯燥无味的政治课堂活跃起来,更能启发学生思考,启迪学生思维,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掌握知识,陶冶情操。为了吸引学生上课的注意力,我们还可以用“妙语激趣”,用一些脍炙人口、内涵深刻的经典名言和诗词警句,对学生产生极大的感染力和号召力。在讲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时,笔者还运用“歌曲增趣”,全体师生共同陶醉在《爱我中华》的歌声里;在讲解“中华民族精神”时,用《众人划桨开大船》来活跃课堂,让学生领悟中华民族是靠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战胜一切困难的。采取种种引趣、激趣、增趣、保趣的手段和措施,都是为了让我们的教学内容更适合学生的需求和需要,让我们的教学方法更易让学生接纳,从而增强他们对政治课的学习热情。而有了这种热情,才能真正能让学生参与进来,为贯彻全纳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情境创设——落实全纳教育的关键

教学中我们常常有这样的体会,教师若能选择好时机创设适合学生实际的问题情境,学生参与其中的积极性就会提高,因为包含着未知因素的新问题能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能在学生中引起认识上的争论,促使学生进一步探究,使其产生一种内在的求知欲。相关研究证明,在一定情境中的学习,能促进学习者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并将所学知识迁移到其他情境中进行再应用。只有在真实情境中体验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学生才可能真正理解和掌握。

现行高中思想政治教材比以往更灵活、更贴近学生生活、更能锻炼学生的能力。但除了《经济生活》中的部分内容学生有亲身体验外,很多理论对于高中生来讲还是比较晦涩的。所以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适时地引入生活实例、有趣的故事、影视作品、名人轶事、小品笑话等,来增添内容的解读性和趣味性,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思想政治课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所以教师要多创设一些实践情境,多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润物无声地受到感染和教育,陶冶情操,锻炼意志,并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如小品表演、辩论比赛、撰写政治小论文等,通过让学生编排、表演或搜集辩论材料,鼓励全班学生都参与进来。这样做既符合新课改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又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合作与表演的热情,提高了学生的能力,教师也可以从中发现了一部分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肯定和鼓励,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真正贯彻落实课堂教学的“全纳”理念。

三、多媒体运用——优化全纳教育的有效方法

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了学生的情绪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众所周知,多媒体信息技术不仅可以综合运用文字、图像、声音显示知识背景,而且可以打破时空限制,把学生带进网络世界,使枯燥乏味的政治课堂变得形象生动,实现群体教学与个性化指导相结合,知识传授与教学信息反馈、分析、计算机决策相结合,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健康发展,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或者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在政治教学中适时适度用多媒体敲响这“第一锤”,可以使学生形成强烈的求知悬念,主动参与的学习态度,从而引发学生积极思维,提高分析、理解和创造的能力,提高教学实效。实践证明,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广泛、持久、深入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优化全纳教育的有效方法之一。

四、热点追踪——增强全纳教育的实效

高中思想政治课是一门时代性、实践性、思想性都很强的学科,脱离时事热点的政治课除了一味的说教之外就是缺乏生气的一潭死水。另外,政治课作为一门重要的德育课程,要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仅靠课堂教学内容是远不够的,必须把学习触角延伸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领域,使政治课内容更丰富、充实。课堂教学与时政相结合,联系社会热点教学,是实现政治课有效教学的好方法。教师注重从报刊、杂志上摘录和搜集一些教学资料,坚持天天组织学生看电视新闻节目,浏览报纸并抓住时机把当前社会热点和教材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强化教学实效。例如,在学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这一内容时,笔者先让学生观看国庆60周年阅兵的录像片断,由于这是学生关心的事件,因而他们很快就被军人整齐雄壮的姿态所吸引。这时,适时提出问题情景:你们知道他们经过多长时间的训练才达到如此整齐如一的效果的吗?他们这样做仅仅是为了给首长检阅么?再及时介绍一些背景资料,使学生理解以国家利益为重,就是要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有时甚至还要牺牲一些个人利益。事实证明,这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再如,在学习“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时,笔者呈现了北京成功举办第29届夏季奥运会及“天宫一号”飞船顺利完成太空之旅这两大时事材料,学生们为祖国取得了这样的成绩而感到骄傲,激发了要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热情。可见,在思想政治课这一德育教育主阵地中,时事教育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增强全纳教育实效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

总之,每个学生都在发展,程度不一;每个学生都在进步,跨度不一;每个学生都是合格的,只是评价标准不一。在思想政治堂课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适应全纳教育的要求,采取多种方法和手段,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点燃他们智慧的火花,让全体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唯有此,我们所追求的素质教育、全纳教育、均衡发展才能将曙光照进现实!

【参考文献】

[1]刘秋芳.论全纳性教育课堂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12).

[2]黄志成等.全纳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3]李小波.全纳教育对普通教育的挑战[J].全球教育展望,2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