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热点问题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8 07:31: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法律热点问题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法律热点问题论文

篇1

 

一、毕业论文选题的重要意义

 

第一、选题是撰写毕业论文的第一步,它实际上是确定“写什么”的问题,也就是确定论文论述的方向。如果“写什么”都不明确,“怎么写”根本无从谈起,因此毕业论文的顺利完成离不开合适的论文选题。

 

第二、毕业论文的写作一方面是对这几年所学知识的一次全面检验,同时也是对同学们思考问题的广度和深度的全面考察。因此,毕业论文的选题非常重要,既要考虑论文涉及的层面,又要考虑它的社会价值。

 

二、毕业论文选题的原则

 

(一)专业性原则

 

毕业论文选题必须紧密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从那些学过的课程内容中选择值得研究或探讨的学术问题,不能超出这个范围,否则达不到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目的。我们学的是工商管理专业,选题当然不能脱离这个大范畴,而且在限定的小范围内,也不能脱离工商管理、企业经营去谈公共事业管理或金融问题。学术研究是无止境的,任何现成的学说,都有需要完善改进的地方,这就是选题的突破口,由此入手,是不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

 

(二)价值性原则

 

论文要有科学价值。那些改头换面的文章抄袭、东拼西凑的材料汇集以及脱离实际的高谈阔论,当然谈不上有什么价值。既然是论文,选题就要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也就是要具有先进性、实践性和一定的理论意义。对于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我们可以选择企业管理中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的论题,或是对提高我国企业的管理水平有普遍意义的议题,还可以是新管理方法的使用。毕业论文的价值关键取决于是否有自己的恶创见。也就是说,不是简单地整理和归纳书本上或前人的见解,而是在一定程度上用新的事实或新的理论来丰富专业学科的某些内容,或者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现实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可能性原则

 

选题要充分考虑到论题的宽度和广度以及你所能占有的论文资料。既要有“知难而进”的勇气和信心,又要做到“量力而行”。”选题太大、太难,自己短时间内无力完成,不行;选题太小、太易,又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也不行。一切应从实际出发,主要应考虑选题是否切合自己的特长和兴趣,是否可以收集到足够的材料和信息,是否和自己从事的工作相接近。一定要考虑主客观条件和时限,选择那些适合自己情况,可以预期成功的课题。一般来说,题目的大小要由作者实际情况而定,很难作硬性规定要求。有的同学如确有水平和能力,写篇大文章,在理论上有所突破和创新,当然是很好的。但从成人高校学生的总体来看,选题还是小点为宜。小题目论述一两个观点,口子虽小,却能小题大做,能从多层次多角度进行分析论证.这样,自己的理论水平可以发挥,文章本身也会写得丰满而充实。选择一个比较恰当的小论题,特别是与自己的工作或者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不仅容易搜集资料,同时对问题也看得准,论述也会更透彻,结论也就可能下得更准确。

 

三、毕业论文选题的方法

 

第一、 浏览捕捉法。这种方法是通过对占有的论文资料快速、大量地阅读,在比较中来确定题目的方法。浏览,一般是在资料占有达到一定数量时集中一段时间进行,这样便于对资料作集中的比较和鉴别。浏览的目的是在咀嚼消化已有资料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寻找自己的论题。这就需要我们对收集到的材料进行全面阅读研究,主要的、次要的、不同角度的、不同观点的都应了解,不能“先入为主”,不能以自己头脑中原有的观点决定取舍。而应冷静地、客观地对所有资料作认真的分析思考,从内容丰富的资料中吸取营养,反复思考琢磨之后,就会有所发现,然后再根据自己的实际确定自己的论题。

 

第二、 追溯验证法。这种方法要求同学们先有一种拟想,然后再通过阅读资料加以验证来确定选题的方法。同学们应该先有自己的主观论点,即根据自己平时的积累,初步确定准备研究的方向、题目或选题范围。这种选题方法应注意:看自己的“拟想”是否与别人重复,是否对别人的观点有补充作用;如果自己的“拟想”虽然别人还没有谈到,但自己尚缺乏足够的理由来加以论证,那就应该中止,再作重新构思。要善于捕捉一闪之念,抓住不放,深入研究。在阅读文献资料或调查研究中,有时会突然产生一些思想火花,尽管这种想法很简单、很朦胧,也未成型,但千万不可轻易放弃。

 

第三、 知识迁移法。通过四年的学习,对某一方面的理论知识(经济或者法律或者其它)有一个系统的新的理解和掌握。这是对旧知识的一种延伸和拓展,是一种有效的更新。在此基础之上,同学们在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时候就会用所学到的新知识来感应世界,从而形成一些新的观点。理论知识和现实的有机结合往往会激发同学们思维的创造力和开拓性,为毕业论文的选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实践基础和理论基础。

 

第四、 关注热点法。热点问题就是在现代社会中出现的能够引起公众广泛注意的问题。这些问题或关系国计民生,或涉及时代潮流,而且总能吸引人们注意,引发人们思考和争论。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大部分也都会关注国际形势、时事新闻、经济变革。选择社会热点问题作为论文论题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不仅可以引起指导老师的关注,激发阅读者的兴趣和思考,而且对于现实问题的认识和解决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将社会热点问题作为论文的论题对于同学们搜集材料、整理材料、完成论文也提供了许多便利。

篇2

1.时政热点透析法。时政热点本身包含了新知识、新信息和新问题,有强烈的时代性,将之引入课堂,不仅对课程、学生、教师等方面会产生重要积极的作用,而且充实了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弥补了教材内容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教材的滞后性,使课堂显现出时代的活力。其做法有以下三点:其一,教师时政热点-学生结合教材自由思考-师生共同探讨-学生发言点评;其二,学生共同搜集时政热点问题-学生个体就时政热点进行三分钟演讲-师生共同讨论热点问题-学生个体撰写时政热点问题综述报告;其三,教师时政热点问题-学生分组探讨-全班讨论发言。为此,我在教学中主要通过让学生课余收集材料,每天课前五分钟由学生向大家作时事报告,内容包括国内外大事、本地区要闻,等等。学生新闻后,再由其他同学做补充,并在教师指导下做进一步的讨论与评述。如此一来,课堂学习氛围浓厚,学生乐学、好学,也为“学好”奠定基础。

2.小课题研究法。课题研究是新时代学生学习探究的一种方法。学生可以结合教材中的知识点,提出小课题,按照“选题-收集资料-开题-实施研究-汇报成果”的流程进行。通过小课题研究,了解科研的一般流程和方法,从而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例如在学法指导上提出自主学习的模式,让学生开展“自读、自讲、自议、自测、自评、自结”的课题实验。这种模式是学习与教学的交互,它既是教师教改的课题,也是学生探究学习方法的小课题,课题实验的方案,可由教师提出,而学生个人或小组的具体学习方案,应让学生以小课题形式自主设计,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动口、动情,掌握课标的目的要求,同时也探索自己最佳的学习方法。

3.学习体验法。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倡导研究性学习,要创设情境,引生入境,让学生全身心投入,从而获得感悟和体验。例如学习政治常识《民主决策》课时,可组织学生到街道参观、体验。通过让学生参加模拟自来水价格听证会的方式,来了解价格听证会的基本流程,也可以邀请相关人员参加会议,代表不同身份的人物来发言。在听证会上,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提出建议,可以帮助决策机关发现拟定的决策方案存在哪些问题,并加以修改、完善。此外,学生还可以设计并参加“辩论赛”,开展心理咨询和法律知识服务、新闻会等形式的活动。

4.社会实践法。学以致用是研究性学习的一个基本特征。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参与适当的社会实践,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研究性学习,恰恰可以更好地为学生提供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锻炼,学以致用,提高综合能力,这其实也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例如,在学习经济常识中有关企业经营方面的知识时,结合课本的内容与学生的兴趣,在与学生讨论的基础上,确立了一个社会实践调查类型的课题——关于企业经营方法的研究。又如,在讲授《银行和储蓄者》时,我要求学生到农行将银行的空白支票、存取款单及宣传资料带到课堂上,让学生讨论银行的基本业务及作用,谈如何储蓄、储蓄的原则及作用。在讲授经济常识第一课《价值规律》内容时,恰好是桃子上市的季节,我让学生分成几组,分头到集市上、超市里调查桃子的价格,历时半个月,然后让学生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汇总,制成表格,画成曲线图,写成小论文,在班上互相交流。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价值规律的理解,也提高了其学习的兴趣。开展研究性学习,把课堂延伸到课外,将抽象的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能使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兴趣,增长知识,提高能力。

教师应有计划地组织安排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组织参加社区服务活动,参观工矿、企业、科研单位,等等。总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接触社会,接触生活,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体验、内化的基础上,达到知识、能力、觉悟三者的有机统一。

篇3

关键词:项目驱动式教学;中国对外贸易;教学效果评价

一、引言

“中国对外贸易”是我国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将其设为该专业的必修课或选修课。该课程以我国对外贸易的理论、政策和实践为研究对象,具有理论性、政策性和发展性的特点。该课程的传统教学方法是教师讲授法。在教学实践中,单一地使用“讲授法”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这种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采取传统的授课方式,即使此门课的课程内容能跟上我国外贸发展的形势,学生掌握的也只是我国外贸发展的现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得到提高,当他们毕业后从事相关工作时,会发现对现实的贸易问题不知从何入手解决。因此,该课程的教学方法迫切需要进行改革。针对“中国对外贸易”课程的特点,众多院校都进行了相关教学改革。如东北财经大学的李辉把专题式教学应用于“中国对外贸易”课程教学中,包括专题教学课程体系的设计、课程内容的设计、专题教学方法的设计、专题教学手段与考核评价方式五个环节,目的在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又如新疆石河子大学的唐勇和陈砺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学生对理论性较强的知识进行深入探究,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2]南京大学、南开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大连民族学院等高校也分别对“中国对外贸易”课程教学体系进行了改革。20世纪八九十年代,西方一些发达国家高校就已开始运用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它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言堂”的现状,较好地解决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问题,融知识、能力、素质教育为一体,是培养综合型、应用型人才的一条很好途径。目前,国内很多高校在不同课程的教学中均尝试运用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例如,郭雪峰在“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中采用了该教学方法,以教学项目为主线来组织教学内容、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并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再如,刘波等指出了当前高校计算机教学的误区,结合授课对象的特点和实施项目驱动式教学所需具备的条件和要求,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采用了该教学方法。[4]

二、项目驱动式教学的实施

从各个高校在不同课程教学中应用项目驱动式教学法的实践来看,该教学法在实践中的教学效果受到课程特点、学生和学校的支持与配合、教师的科研和教学能力、学生的学习基础等的影响。因此,针对我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特点以及“中国对外贸易”课程在专业课程中的定位和性质,需要探索出适合我校该课程的项目驱动式教学法的具体实施方案,以进一步促进“中国对外贸易”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我校自2004年开始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生开设“中国对外贸易”课程,目前该课程为我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设置的专业选修课。该课程研究内容决定了课程理论性较强,且伴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正持续更新和发展。因此,自2005年开始,笔者就不断探索该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形成了该课程教学中讲授法与项目驱动式教学法相结合的模式。笔者在“中国对外贸易”课程中应用项目驱动式教学法的具体过程如下:

(一)教学内容结构的调整

利用32学时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基本理论和方针政策等知识点进行讲授,8学时开展项目驱动式教学,分别设置了农产品贸易和区域经贸关系两个方面的项目。项目具体名称根据授课学期的中国对外贸易前沿热点问题进行确定。

(二)项目驱动式教学在“中国对外贸易”课程教学中的实施

学生通过教师设置的各项目,学会在项目小组中分工合作、对项目研究的整体方案的设计、文献数据等资料的查找、数据的分析、图表的制作、项目研究成果汇报PPT的制作和课程论文写作等。在各项目组开展研究的过程中,教师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微信群或QQ群等平台对学生遇到的问题及时进行指导和帮助,课堂成果汇报时教师和其他小组同学可以提问展开讨论,最终由教师对各组成果进行评分和点评。因选修“中国对外贸易”课程的学生大多为大三学生,即将要开始课程论文和毕业论文的写作,然而由于学生没有学习过经济论文写作,且对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规范及查阅文献数据的途径等掌握很少。因此,教师在实施项目驱动式教学法过程中,使之与课程论文、毕业论文写作相结合,在指导学生进行项目研究的过程中教授学生论文写作的基本方法和规范等,为学生后期课程论文写作和毕业论文写作打下基础。

(三)项目驱动式教学效果的评价

项目驱动式教学效果的评价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授课学生进行调查,从而了解项目驱动式教学法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同时,结合教学效果的评价,不断进行教学法的改进。从近年来所教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反馈结果看,项目驱动式教学法能较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查找文献、数据、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规范制作Excel图表、制作PPT以及课程论文写作的基本能力得到了提高;学生通过参与到项目学习的整个过程,其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团队协作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三、项目驱动式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项目驱动式教学在“中国对外贸易”课程教学的应用中遇到了如下问题:

(一)授课内容需不断调整和更新

“中国对外贸易”课程传统的授课方法是以教材为依据,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这种教学方法不能很好地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加之教材内容总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不能让学生及时掌握最新热点问题。因此,采用项目驱动式教学法首先要对授课内容进行调整和更新,压缩部分理论内容,增加项目驱动式教学的课时。

(二)项目驱动式教学的课时少问题

项目驱动式教学在实施时只安排了8个学时的课时,最多只能安排两个项目。因此,需要适当增加项目驱动式教学的课时量,让学生能参与更多的项目研究。

(三)选课学生人数多,项目分组人数设置的问题

目前,每学期选修“中国对外贸易”课程的学生人数在130人左右。如分组过多,学生汇报项目研究结果需要较多课时;如减少小组数量,则每组人数又过多,不利于项目的开展。

(四)传统的成绩考核方法需改变

传统的成绩考核以期末闭卷考试卷面成绩为主,对学生课下学习过程考查比较欠缺。项目驱动式教学需要学生课下花较多时间查阅文献和数据、进行小组讨论、制作PPT以及项目论文的写作。因此,需要增加平时成绩所占比重,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才能更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效。

四、项目驱动式教学的改进措施

(一)调整与拓展原有授课内容

授课内容包括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基本政策、中国对外贸易管理制度(法律制度、关税制度、海关管理制度、贸易促进制度)、对外贸易关系、农产品贸易等专题。教师讲授专题内容前启发学生先自学,教师重点讲授难点,并多结合案例或实例进行分析。项目驱动式教学是以基本知识点为基础开展的。

(二)增加项目驱动式教学的课时数

由原来的8个学时增加到20个学时,设置农产品贸易、区域经贸关系、贸易争端等方面的项目,具体项目名称结合每学期中国对外贸易中的热点问题制定。

(三)每组人数控制在7人以内

目前,选修“中国对外贸易”课程的学生人数较多,一般在100人以上。那么,一个项目的分组数量就会在20组以上,汇报项目组的成果需要较多的课时,且先汇报完成的组到最后几个组汇报时学习的积极性会大大下降。因此,建议5个行政班选修该课程时,分为两个教学班来授课,每个教学班人数控制在70左右,每个小组7人左右。

(四)对评分量化标准进行细化

成绩考核方面,笔者已经从研究方案设计、数据来源可靠度、图表规范性、数据统计分析的准确性、PPT制作、成果陈述的条理性及回答提问的准确性等方面对评分量化标准进行了细化。同时,期末试卷题型及分值也应进行相应改革,以主观题为主,主观题占总分的60%,客观题则占40%,主观题以分析中国对外贸易热点问题的材料分析题为主,重在考核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篇4

一、在激发兴趣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道:“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达尔文小时候曾是一个平庸的孩子,因为他对大自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成了著名的生物学家;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成功的起点是他对电脑网络的痴迷;杨振宁博士在总结科学家成功之道时说:“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可见,兴趣是创造的动力,成功的先导。兴趣是创新的启动器,也是创新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兴趣会促使你产生注意力、思考力、想象力,会吸引你身心愉快地投入到创新活动中去,主动积极地追求、探索、想象和创造。

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我们不妨创设情境教学;或者巧设疑问,在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兴趣来吸引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创造,就要勤于积累各方面的素材,巧于设计问题、情境,善于驾驭语言技巧,将引人入胜的寓言,幽默的故事,生动活泼的奇闻趣事、漫画、图片等通过电化教学手段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去,让学生每节课都有新鲜感受,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有可能带着愉快、高涨的情绪去克服一切困难,执着地去探求。要鼓励学生表现与众不同的创见,提倡个性化发展,对学生提出的不合理的问题应采取宽容的态度,这种教学民主的思想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个性。在这方面,教师要善动脑子,肯动脑子,舍得下功夫,做课堂教学改革的有心人,采用有效方法的手段,激发学生兴趣,激活课堂教学,进而改变学生对政治课不感兴趣的状况。学生爱学了,课堂活跃了,师生融洽了,成绩提高了。可见,只要教师充分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去启发诱导,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一定能使学生爱学习,促使学生产生创造意识。

二、在巧妙设疑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实质上就是设疑、质疑、解疑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巧妙地提出问题,有了疑问,学生就会积极思考,这时教师就要承担授业、解惑的责任了。先让学生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通过引导,激励学生去寻找“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当学生得到成功喜悦的同时,创造思维能力也得到发展。

要鼓励学生质疑,向教师提问题,要学要问,学问学问,有问才有学,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而不是单纯地被动地思考教师提出的各种问题。教师质疑和学生提问,不仅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而且会增强教学效果。在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结合社会实际和学生自身的认识情况,通过质疑来让学生思考问题,允许和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恰恰是这些问题反映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所谓方法和学习需求,解决好这些问题正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最佳教育点。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要尊重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调整讲课程序,引导学生在解决自身问题的同时,把握好教材的内容。

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教师教学要善于设疑,巧妙设疑,联系学生实际,启发唤醒,鼓励学生参与质疑,帮助学生分析,观察想象,还要抓住时机,提出一些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来激活学生思维,从而提高学生创造思维的能力。

三、兴趣活动与小论文比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生中组织兴趣活动与小论文比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性不足的缺陷。

兴趣活动可以就一门课的内容来组织如“政治理论研究小组”、“思想政治课学习小组”等。也可以就某个专题的探讨组建兴趣活动小组,如“法律问题研究小组”、“人生问题研究小组”、“道德问题研究小组”、“学习方法研究小组”等。兴趣活动小组可以是长期的,也可以是短期的。

小论文比赛是就大家所关心的某个社会热点问题开展的论文比赛。论文比赛要有计划、有安排,包括比赛次数、比赛比赛内容、比赛形式等都应纳入教师的教学工作计划。教师对学生的论文比赛要给予必要的指导,包括课题选择和设计的方法、资料收集的方法、资料整理和研究的方法、论文撰写与修改的方法等方面都要给学生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兴趣活动和小论文比赛的作用:一是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和学习思想政治课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政治课教学内容的理解,将所学的内容运用于实际生活;二是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分析认识社会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受到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三是能够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增进同学间和师生间的团结和友谊。兴趣活动和论文比赛的组织简单易行,值得每一个政治教师积极组织和开展。

四、联系实际,重视实践

目前很多学生认为学习思想政治课没有用,学习是为了应付考试,为此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学习的目的性、重要性教育,授课时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学用结合的原则,向学生阐述与思想政治内容有关的当前国际国内热点问题,引进党的方针政策;引进我国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材料、新观点、新问题;引进社会生活中的轶闻趣事,不断扩大学生的视野,用新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像教育家赞可夫所说的,要把沸腾的生活“请进”课堂来,让“大社会”走进“小课堂”。例如讲授“祖国统一”时,我为学生补充近几年势力分裂祖国的一系列活动,以及我国《国家法》的制定时事材料,引导学生分析活动的本质。

篇5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 农村信息化 热点 述评

[分类号]S126

1 引言

我国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研究活动也几乎同步展开,近几年来研究日渐风行,相关论文越来越多。为促进该领域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本文对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问题作一次梳理和总结。鉴于“农业信息化”和“农村信息化”的同质性以及为保证研究的全面性,将两者融合在一起展开论述,并在全文统一采用“农业(村)信息化”这一描述形式。

笔者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以“篇名”作为检索项,以1979~2009年作为检索时间段,采用“农业”、“农村”、“林业”、“牧业”、“渔业”、“养殖”、“种植”、“农作物”和“农产品”9个关键词分别组配“信息”这一关键词(组配逻辑为“与”)的方式进行检索,删去重复和非信息化内容的文章后获得文献9 330篇,将这些文献按照主题归类(见表1)。不难看出,自2003年“金农工程”实施以来,论文数量出现较大幅度增长,接近历年论文总数的2/3,笔者以“金农工程”开始实施的时间为起点,总结和分析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问题。

2 关于农业(村)信息资源及其开发与利用的研究

农业(村)信息资源具有丰富的内涵,从其内容来看,包括农业(村)的资源环境信息、社会经济信息、生产信息、科技信息、教育信息、生产资料市场信息、农产品市场信息、管理信息等。从其范围来看,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农业信息资源是指农业信息本身,广义还包括与农业信息活动相关的设施、设备、人员、组织和资金等多种要素的组合,这进一步拓展了农业(村)信息资源的内涵。

农业(村)信息资源的丰富内涵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其开发利用的难度。高秀英指出,农业(村)信息资源开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很强的战略性任务,是一个多阶段的发展过程。我国实践已走出一条先“修路”、后“造车”、最后出台“交通规则”的道路,即第一阶段建设渠道;第二阶段开发资源;第三阶段完善环境。但目前三个环节都不够成熟,存在诸多问题,典型的观点有:①基础设施不能满足农业信息发展的需要,数据库建设缺乏系统规划;②农业信息资源在种类、数量、深度、广度及其管理上处在一个低水平运作状态;③农业信息重复建设严重,信息处理和使用成本居高不下;④现行农业信息资源采集指标体系不健全,标准化严重滞后,法律建设薄弱等。笔者认为,农业(村)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需要在信息资源开发投入、信息传播渠道和信息利用环境三个环节并行发展,鉴于农业(村)信息资源分布的分散性、信息人才的缺乏、用户信息素质较低、信息渠道不畅等特殊性,农业(村)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面临着艰巨而复杂的任务。

农业(村)信息资源整合是倍受关注的问题。有学者认为,我国农业(村)信息化“最后一公里”问题基本解决,以农业(村)信息资源有效整合为核心的“最初一公里”问题已成为新瓶颈。关于整合内容的研究是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个难点,李道亮从数据库与涉农信息平台整合、信息服务场所与信息传播渠道整合、信息服务业务与服务队伍整合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总体来看,目前还没有形成共识性的农业(村)信息资源整合框架,在整合方式或方法上,建设涉农网站和信息平台是被广泛认可的行之有效的途径。

3 关于农业信息技术及其应用的研究

关于农业信息技术的理论研究很少,发展与应用研究居多。有人认为农业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应用学科,是农业科学和信息科学相互交叉渗透而产生的新领域;也有人认为农业信息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的结合。

农业信息技术发展与应用历程、现状、障碍、对策以及应用类型、应用领域等是前述统计文献反映出的主要研究内容。我国农业信息技术应用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末,1979年从国外引进遥感技术被认为是“首开信息化农业的先河”;80年代初开始了农业专家系统研究;90年代国际互联网出现后,“中国农业信息网”和“中国农业科技信息网”相继开通,同时引进了世界四大数据库并加强了自身数据库和信息系统的建设;“金农工程”实施以后,研究及应用进入全面发展阶段,3s技术成为热点,精准农业被普遍关注。另外,随“可持续农业”、“循环农业”的提出,光技术、生物技术也崭露头角。目前,农业数据库、农业信息网络、自动化控制技术、多媒体技术、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农业信息技术都得以应用,涉及农业信息资源传播共享、农业生产管理、农产品流通销售、农民生活、农村教育等诸多应用领域。

近年来我国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的广度与深度明显提高,但整体应用水平还较低。究其原因主要是:①因为农业信息技术及其应用的理论研究缺乏或不深入,致使某些农业信息技术的运行原理和应用路径在实践中不明。②因为既有研究成果转化成本较高,使得研究与应用相脱节。由于农业信息技术类型多样、应用领域宽广,研究很难形成系统性。笔者认为,构建我国农业信息技术框架体系已迫在眉睫;农业信息技术将呈现“应用集成化”的发展趋势;“三网融合”的技术架构将成为新型农业(村)信息化的重要技术支撑;电子商务将丰富农业(村)信息化的内容,并提升其水平。

4 关于农业(村)信息服务及其体系的研究

早期所理解的农业(村)信息服务基本等同于“农业(村)信息工作”,即指政府面向农户开展的信息收集、传播工作。近年来学术界对其理解更为全面,涉及服务内容、服务手段、服务主体、服务对象等。关于农业(村)信息服务手段和服务主体,学者们的理解基本一致,服务手段包括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和以计算机、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主体指提供信息服务的机构和人员,包括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种植大户、农村信息员等。关于服务内容和服务对象,学术界的理解存在差异,狭义理解的服务内容指农业信息内容的提供,广义的则泛指农业信息提供与传播过程中的各种信息活动;狭义理解的服务对象主要指最终受益者――农民,也可以包括作为中间受益者的服务主体,广义的则指“三农”,即农业、农村和农民。

信息服务模式是农业(村)信息服务研究的重点问题。一般认为,农业(村)信息服务模式是由组织模式、服务内容、传播渠道、利益分配机制和支撑保障体系等要素通过一定的内在运作关系构成的有机统一体。学者们总结出的我国目前存在的模式类型较多,较有代表性的如王川提出的服务站、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农民之家、网上

展厅和网上劳务咨询等模式;我们比较赞同、王文生等归纳出的七大模式,即政府主导推动、行业协会或合作经济组织自我服务、批发市场辐射扩散、龙头企业一体化带动、专业信息公司或网络有偿服务、科技大户和经纪人示范传递、国际合作扶贫等模式。

信息服务是农业(村)信息化的归宿,信息服务体系的构建是农业(村)信息服务的重要内容和研究热点。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讨其建设意义、目标,总结和分析其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等方面,系统的理论研究比较缺乏。笔者认为,对农业(村)信息服务体系的深入研究,必须结合农业信息服务的实证分析,从实践中总结并提炼出关于农业(村)信息服务体系的内涵、结构、运行机制等内容,并探讨发挥农业信息服务作用的长效机制。

5 关于农业(村)信息产业及产业化的研究

农业(村)信息产业是信息产业渗透到农业(村)领域所形成的一种技术和资金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是信息技术作用于农业(村)的必然结果。张兰英、尚杰给出了较为全面的定义:“农业信息产业指以农业信息作为基本资源,以现代农业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在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的基础上,制造出有效的信息产品,建设优质的服务体系,为农业、农村和整个国民经济提供高效优质的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逐步形成综合性、系列化的现代农业信息产业体系”。农业(村)信息产业化则是形成农业(村)信息产业的具体过程,反映农业(村)信息产业的规模程度,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张峭指出,农业技术产业化分为商品化和产业化两个阶段,商品化阶段是将农业信息技术成果转化为直接为人类服务的商品,即走向市场;产业化阶段是将商品经营成巨大产业,取得最大经济效益。

我国农业(村)信息产业发展处于初级阶段,产业化水平还很低,如何发展农业(村)信息产业?较有代表性的对策如:要“以农业信息咨询服务业为发展龙头”,继续“进行结构调整,使农业信息产业的区域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企业结构等方面更趋合理”,逐步“完善以政府投入为引导、社会投入为主体的多元融资体制”,着实提高我国农业信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信息服务业和信息咨询业是农业(村)信息产业的核心,有学者专门探讨了其发展对策,认为应当走政府支持与市场竞争相结合的发展道路,要实现“两个战略性转移”,即从以依靠政府推动为主向以依靠竞争为主的转移以及从资源向管理、从重硬向重软的转移,同时要把“管理创新”当作未来优势竞争力来培育。

笔者认为,鉴于“三农”问题的特殊性以及农业(村)信息化的特殊性,农业(村)信息产业的发展应该走政府主导、各种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协同发展的道路,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和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农业(村)信息产业服务的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农业(村)信息产业发展战略和规划。

6 关于区域农业(村)信息化的研究

该主题下的文献所研究的区域范畴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按经济区域或地理区域划分;第二层次按省(直辖市、自治区)级行政区划分;第三层次按省级以下行政区划分,包括县(市、区)、乡(镇)乃至村。从各层次区域的论文数量来看,第一层次有95篇,第二层次有733篇,第三层次有452篇。忽略第一层次的论文,将第三层次的论文归并到第二层次,得到的论文分布情况,如表2所示:

结合表2分析,我国区域农业(村)信息化研究具有以下特点:①我国32个省(市、区)都已开展农业(村)信息化及其研究;②总体上呈现“东强西弱”的研究特点,即研究东部地区的多,研究西部地区的少。刘世洪采用“综合指数法”对我国区域农业(村)信息化水平差异做过定量分析,认为排前5位的省市依次为上海、北京、广东、河北、浙江,排后5位的是云南、宁夏、贵州、青海、,其中上海农村信息化指数为259.15,是的971倍;东、中、西部地区总指数分别为143.80、84.92、59.28,差异明显。

篇6

[论文关键词]角色定位;教育理念;教学改革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以及公安边防部队执法执勤职能需要,特别是近年来发生在部队内部一些违法违纪问题,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在公安边防院校开展法律课程,培养学员法律思维,筑牢学员法律基础,提升学员遵纪守法意识对于部队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一)注重法律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

培养高素质的边防警官是教员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教学中,教员应严格落实 “一岗双责”制度,结合部队安全形势现状,加大对学员遵纪守法和警示教育,强化学员学习落实新条令条例意识,增强学员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应与学员队齐抓共管,注重对学员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培养,要将“依法治教”与“以德治教”及“以德育人”紧密结合起来。教员应从自身抓起,从关心学员的点滴生活做起,教育学员不仅要做一名有思想、有道德、有理想的合格学员,更要做一名善于学习、善于提高、善于超越自我的优秀学员。

(二)强化职业道德教育,树立执法为民思想

通过法律教育对学员产生理念上的影响,使他们树立正确人权观念和法律至上理念,深刻领会“权力”和“权利”两者之间关系与内涵,使其摒弃特权思想,将爱国爱民、严格执法、廉洁奉公等优良政治品质和职业道德内化为自身的一种信仰,形成一种较为稳定的品格和作风。

二、明确法律教育的角色定位

边防院校法律教育实质是一种职业教育,其目的不仅为学员传授所需要的法律知识,而且让学员全面理解和掌握立法精神,帮助学员树立法律至上的执法理念,追求法律效果、政治效果、社会效果三者的有机统一,从而更好地开展各项工作,更好地实现“爱民固边战略”。

三、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一)加大新教员培训力度,确保授课质量

听课、备课、试讲、教学指导委员会测评等一系列考核是新教员正式走上讲台必经程序。要以老带新、民汉结合、专人负责、集体评议等多种方式,为新教员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并打下坚实的基础,促进新教员迅速成长。

(二)加大集体听课备课力度,提高教学效果

要避免教学中热点难点问题讲不细、讲不透的情况发生,以及对一些有争议问题研究有失偏颇,教研室应建立集体备课的长效机制。通过开展集体备课的形式,集思广益,共同探究便于教员教和学员理解掌握的有效方法。应建立集体听课制度,针对教学过程中方式、方法予以评议,促进教学过程的不断完善。

(三)创新教学模式,确保授课精细化

以往授课由一名教员负责《边防法律基础》的全部课程,课时量大,任务重,存在对各部门法研究不深不透的情况,既不利于教学的开展也不利于教员自身研习和形成教学成果。应根据各个教员专业背景、知识结构、特长爱好进行科学民主分工,采取以部门法的形式进行授课,确保授课更加精细化,追求授课质量的精益求精。

(四)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打牢学员执法根基

法学既是一门古老的学科,也是最贴近现实生活的社会科学。教学中要将“党的十”、“两会”法治精神、执法规范化建设等富有时代特征的问题引入课堂,紧密结合基层部队执法实际,通过及时介绍学科的前沿信息、理论动向和执法、司法动态,开阔学员视野,筑牢其思想根基,促进学员学习法律知识的热情,将学员思想上积极性和主动性内化为守法、学法、用法实践中去,为其日后执法过程中规范化、人性化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实现法律教学的目标和价值。

(五)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增强学员处理问题能力

教学实践是学员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法律素质形成与提高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学员只有通过参加实践教学,才能增加感性认识,才能利用所学法律知识思考、辨析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因此,要丰富实践教学形式,优化实践教学效果。要积极尝试新的实践教学形式,如创建“法律诊所”,鼓励学员充当授课“小教员”,在某些实践教学环节中突破常规,改集体进行模式为分组进行等;要将实践教学进一步系统化,按照不同模块,如将实践教学分模块(课内模块、社会模块、综合模块)、分阶段(法律体验、毕业实习),保证实践教学有计划、按步骤、可持续的进行;要将实践教学效果纳入到学员考核体系中,进一步增强学员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真正体现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价值。

(六)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授课艺术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员授课不是单纯地告诉学员某个问题及其答案,而是以各种方法加以引导。因此,教员要将案例式、启发式、讨论式、模拟训练式、情景式等教学方法,合理、科学地融入教学中去,使得教学内容更加系统、生动、形象、有吸引力,使学员的思想认识、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得到有效提高,这样才能使“死”的知识“活”起来,达到教学方法、授课艺术、教学效果的完美结合。

(七)调动学员学习积极性,发挥其主体作用

要改变传统填鸭式授课方式,充分发挥课堂中教员的主导作用和学员的主体作用。使课堂不再是仅由教员讲学员被动学习过程。课堂中要充分发挥“小教员”的作用,请学员发表自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看法。要利用多媒体课件,大力开展视频案例讨论,热点问题辨析,难点问题解析等活动,启发学员思维,调动学员学习热情,促进学员对知识理解和把握。课后,可以以班为单位成立学习兴趣小组,充分发挥班长的骨干带头作用,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八)深化精品课建设,提高利用效率

篇7

高校科研项目管理理论与机制研究[①]

管奇刚

(华东政法大学   上海市 201620  )

 

 

摘要:本文从高校人文社科项目的基本概念入手,探讨了协同创新背景下的高校人文社科项目过程化管理的要素、本质和现状,并以华东政法大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为例,介绍了过程化管理的实践经验和建设思路。通过分析协同创新背景下项目过程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制定相关制度、建立项目管理跟踪机制、加强科研服务意识、加强制度执行力及部门间的协同创新能力等方面提出了完善协同创新背景下的科研项目过程化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科研项目    协同创新     过程化管理

一、高校人文社科项目的定义与特征

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项目是由高等学校教职员工承担的研究人文社科领域具体问题的专门项目。项目是一种制度事实,是观念的存在,本质上应当理解为一种社会关系。任何关系都包含有主体、客体与内容,研究人文社科项目,应当从主体、客体、内容三个方面予以分析和理解。

首先,主体方面。高校人文社科项目的承担主体为高校教职员工,包括专业教师、教辅人员、专职研究人员、行政管理人员等。高等学校教职员工一般具备较高的学历学位,经过比较系统的学术训练,对于社会中的新问题和热点问题,都具备学术敏感和学术探究能力。依靠专业的素养,高校教职员工能够具备承担专项研究的能力,因此,在专门学术研究中居于核心的地位。

其次,客体方面。人文社科项目的客体是指专项涉及的具体的社会热点问题和理论方面的难点问题。从目前人文社科项目的类别来看,基本分为五类。第一类是最高级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第二类是教育部主管的社科项目,第三类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社科管理部门或教育主管部门的科研项目,第四类是国家部委管理的社科项目,第五类是教育主管部分负责的项目和高等学校、科研机构自行设立的项目。五个类别的项目各自针对不同性质的问题。国家社科项目一般针对社会热点问题和理论难点问题,要求课题的研究具有较高的水平,教育部项目等其他项目都有各自的研究取向,通过多个层次的支撑配合,使社会科学研究得到振兴与繁荣,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源源不断的提供有益的思想。

最后,内容方面。在内容方面,项目研究的都是系统的或者独立的问题。比如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可以研究一部法律的制定和执行,也可以研究一部哲学著作的思想,或者研究一位伟大学者的思想轨迹。地方哲社管理部门负责的课题则可以更多的针对地方经济发展,比如研究地方司法机关审判所遇到的特殊问题,地方经济发展的创新思路等。知识是平等的,区别在于掌不掌握。因此,人文社科项目的研究内容是非常多元化的,也应当是涉猎广泛的。

二、高校人文社科项目的团队建设研究

高校人文社科项目的开展必须以团队为支撑。一支团队的年龄层次合理、学术能力过硬、政治觉悟高,其开展研究所获得的成果一定具有很高质量。因此,重视对科研团队的建设,是提升人文社科项目研究水平的有效途径。项目的团队由负责人、课题参与人、项目管理人员构成,不同的人负责不同的工作,协同配合,完成项目的工作任务。

课题负责人是整个项目的总的引导人,在申请阶段是课题申请人,在研究阶段和结项阶段作为课题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对项目的了解程度最高,在宏观层面把握项目的研究进展方向。一般来说,项目从申请的设想到如何申请,到立项后的研究,都由项目负责人来引导和指挥,如果项目研究出现问题,其责任也由项目负责人来承担。

课题参与人是课题负责人之外的参与课题研究的人员,对于课题的全面研究具有重要作用。由于目前的人文社科研究相对复杂,研究的问题内容广泛,而一个人的理性和认知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具备所有的和课题有关的知识,所以,配备对于某一方面具有专业知识的研究人员是很必要的。比如研究以为哲学家思想的项目,负责人对这位哲学家的基本思想把握比较到位,但是对于其其他方面的思想可能不是非常了解,所以,我们需要借助了解他其他思想的专家的理论来更全面的研究这位哲学家。目前申请高级别学术项目,鉴于项目的科学性和权威性,课题参与人的配备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比较容易开展研究,形成的科研成果也更加科学和权威。

课题管理人员是参与课题的行政管理和财务等方面事项的课题相关人员。目前我国高校社科项目研究涉及到的层面很广,与财务、行政管理等方面的联系增多,有时候课题经费的报销需要走很多途径。由于课题的正式研究人员不可能有很多的精力花在课题管理领域,因此,一些专门负责课题管理的工作人员就可以有效的应对这些问题,从而能够提高学术研究的效率,避免研究人员的精力消耗在学术研究以外的方面。

三、高校人文社科项目的成果及其转化研究

高校人文社科项目的成果是指通过研究人员的工作,从理论或者实践层面得到的学术思考结晶。人文社科项目的直接目的就是形成成果,但是仅有成果却不能将其转化为生产力,研究的实际意义就打了折扣。我们提倡学术研究的深入和科学,对于基础学科的研究也给予最大的认同,但是我们却不能否定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要求。目前,人文社科项目研究成果转化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研究报告直接指导实践。一些大型企业或者机关委托学者就其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专项研究,就具体问题写一份调研报告。第二类是学术著作指导实践。比如经济学中的一些著作,其中的数理模型可以指导生产建设。第三类是论文期刊指导实践。论文是针对某一具体进行研究的学术思考过程,其研究的问题一般比较前沿,因此,在针对具体问题,尤其是热点和难点问题的时候,论文往往是经过了理论研究的,比较具备指导的意义。

我国人文社科项目的研究成果形式分为研究报告、专著、期刊、工具书等。其中相当多的一部分研究成果是被实务部门采纳的。项目管理部门对于成果被采纳也设定了认可,即同意结项。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一些社科研究项目的成果不具备较高的实践应用质量,很多成果在内容上存在重复,对于实务的意义不大。这些成果一定程度上浪费了学术资源,需要我们予以关注。提升学术成果转化水平,使学术与社会有效协同,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是学术得以繁荣的重要力量之源。

四、协同创新背景下的科研项目过程化管理理论研究

“协同创新”是指创新资源和要素有效汇聚,通过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而实现深度合作[②]。协同创新是一项复杂的创新组织方式,其关键是形成以大学、研究机构为核心要素,以政府与金融机构中介组织,充分利用大学、研究机构的智库智囊作用,使其研究与社会实际需求实现高质量衔接,使知识生产者与知识应用者之间形成资源低内耗整合,提高协同质量,创新工作模式,形成合力,共同推动社会整体经济水平的提高。

协同创新要求大学、研究机构与企业等知识应用主体形成协同模式,简单来说,要求大学的研究与企业的生产应当具有同一方向。大学的知识制造必须为企业的生产服务,但是又不能简单的以利益为中心,应当是全方位的配合与助力。在这样的背景下,人文社科项目的研究也需要做出一些创新性的调整,以适应协同创新的要求,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科研项目的过程化管理对高校协同创新工作意义重大。科研项目是指为探索自然界事物变化的规律,组织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的探索活动,与一般的项目相比,更突出其创造性或创新性[③]。协同创新需要将高校的优势和实务部门的优势衔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双方共赢和谐发展。因此,通过过程化管理,提高课题研究的水平与质量,对于高校协同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科研项目具有创造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因此,虽然负责人能够基本把握其进行的路径,但是仍然有可能出现不能计算的资源消耗[④]。为了节省资源和时间,充分利用高校优势为企业和其他实务部门服务,科研管理的全过程化就是不可缺少的。通过全过程化的管理,有效的降低科研项目所能遇到的不确定性,从而让项目的资源最大限度的用在项目的研究方面,不会消耗在其他领域。这样就有力保证了科研的质量,从而也能为企业提供有实际作用的科研成果以作为决策的依据。

篇8

关键词:公务员考试 申论 思考

一、申论写作不同于作文写作

申论的载体是文字,在考生反复阅读试卷上所给出的半成品资料和提出的有关问题后,考生应用心分析,然后根据涉及的特定事实、主线索、主问题进行阐述和论证。与传统的作文写作相比,二者相同之处在于:申论考试文体源于作文;两者均注重考察考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均是主观试题;对考生来说,写作无统一的模式,考生能发挥主观能动性,无统一的标准答案,由阅卷老师根据评分标准给出学生主观评价,为了尽量保证公正、合理,申论阅卷采取多人的“三阅”制。

申论写作与作文写作不同之处在于:申论文体集中在议论文和行政公文上;申论写作突出实用性,更加贴近公务员工作实际和能力要求;增加了阅读分析的分量、难度,把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加了写作的难度,不能靠“模版”或“打锭子”取胜;提供了阅读材料,写作更有针对性,也更有话可写;申论评分要求更严格,要求考生摒弃那些套话、闲话;申论分析、解决问题要更加透彻、全面、精辟、清晰,因此也更能让考生发挥自己的潜能。[1]

二、明晰申论评分的标准

明晰申论评分的标准是把准申论作答方向的基础,只有按照作答要求去答题,才可能有效地获得分数。如:概括材料题的评分标准中一般有这样的要点:概括要点准确全面;叙述言简意赅,概括性强,有条理。在 “概括要点准确全面” 的要求中,光有“准确”是不够的,还要“全面”,不够准确会扣分,不够全面也会丢分。[2]

提出对策题的评分标准中一般有这样的要点:方法措施得当,有针对性、可行性。这里的“方法措施得当”含义在于,从何角度去解决问题,不同角度有不同的解决方法。有些问题,可以从观念、制度、具体行为三个层面来提出解决办法,有些问题可以按职能分类来解决,从涉及的“个人”、“企业或单位”、“政府”、“法律”的角度去解决。有些问题还可以按照涉及的核心元素,针对每一个元素去寻找解决的方法。所谓对策的针对性,是指考生提出的对策必须是依据材料主题、主要问题、问题的原因去提出解决方案,而且提出的方案表述一定要分清主次、突出重点。对策要有可行性即就是对策要具有可操作性,?有五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对策方案要明确执行主体,即制订出来的方案由谁去执行。二是对策方案要明确执行步骤,即制订出来的对策方案怎样执行。三是对策方案要明确执行的时效,即制订出来的对策方案何时实施;四是对策方案要明确执行的条件,即制订出来的对策方案在什么条件下实施;五是对策方案要选优,即选择小成本解决好大问题的对策。

写作论证的评分标准一般有这样的要点: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就“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这一要求点而言,文章结构可分为总分式、并列式和层进式,当然也可总分与并列结合、总分与层进包含,但一定要体现层次分明,即就是分论点是围绕中心论点进行论述,层进式论述是为了深刻地分析中心论点,不能以次要充当主要,喧宾夺主,逻辑混乱,不知所云。

所以读懂题目要求十分重要,往往题目要求就是给分点,忽略一个答题要求,就会丢掉相应的得分。

三、寻求适合自己的申论备考方法

1、注重平时阅读和写作训练。申论是一种考查能力的测试,能力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获得的,必须靠平时的日积月累。提高自己的阅读写作水平,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考生应多读书刊杂志、中外名著及相关的专业著作,以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同时,还应多动手去写,如写日记、写论文等,只有勤写勤练,才能逐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2、注重实际问题处理能力的培养。申论要考出好成绩,平时还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关心国家大事,特别是一些社会热点问题,通过看书读报,相互讨论,不断增长自己的学识,并逐步提高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是关心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一些日常之事,及时地从中发现问题,并解决这些问题,循序渐进地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3、注意跟踪了解社会热点。申论考试的试题、资料,一般都源于社会生活中的时事热点,而这些时事热点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通过媒体可以接触到的。因此在考前准备阶段要注重了解国内外,尤其是国内近期发生的事件,以及对这些事件的跟踪报道,要注重社会各界对这些事件的看法,在综合各方面意见后,尽量拿出自己的观点。提出观点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符合社会的主流导向,符合社会主义的法制和道德。在明确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与之相对应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4、注重考前实战练习。要在申论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虽然主要靠的是基本功,但是,如果不在考前熟悉了解一下申论命题的特点及其答题的基本方法,不做适量真题实战练习和模拟训练,即使基本功再扎实,也是无法考出好成绩的。例如:考生只注重平时的积累,轻视考前的提高,只注重平时多记、多看、多背,不动手练习写作,那么,考试必然会感到生疏,纵然有满腹经纶,却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因此,在参加考试之前,考生必须进行有针对性实战演练,每次做完一套题后,均须按照评分标准认真评分、认真分析,找出不足,为下一阶段的复习打下基础,指明方向。[3]

一句话,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打无准备之战或准备不充分之战。

参考文献:

[1] 叶黔达,柯世华.申论应试一本通[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12

篇9

近十年来海内外中国哲学研究的新态势,总的说来有:方法论的检讨、中国经典的诠释、出土简帛的哲学思想研究、从政治哲学的视域研究中国思想、探索中国哲学的内涵及致力于中国哲学的主体性建构等。在这些方面已取得丰硕成果。此外,儒学与当代、儒学的宗教性、《周易》、佛教、道家与道教、宋明理学、明清之际与清代学术、现当代新儒学思潮等,已成为热门或显学;三《礼》之学、名家与汉语语言逻辑哲学、中国政治法律哲学、生态环境哲学、和谐思想、身体观、身心平衡论与心理调节学说等,正进入重新探讨的阶段并不断深入。

从学界最近几年的研究成果来看,当前国内外中国哲学研究的前沿、重点与热点问题或领域有:

第一,关于方法论的检讨或反思。许多研究中国哲学的学者从不同视角,积极检视以西方现代化理论、启蒙理性、西方社会科学方法等来研究东方历史文化传统及学术文本的局限性,借鉴海外中国学家(或汉学家)研究中国哲学思想史的经验并检讨其得失,总结中国哲学学科创建百年来从依傍、模仿西方哲学到逐步建立起学科自主性的经验,研究哲学与史学、哲学史与思想史路数的区别与联系,试图摸索、建构更切合东方、东亚或中国哲学的方法学系统。

第二,中国经典的诠释成为主潮。“经典文本—思想学术”两者之间,有一定的思想空间和语言张力,关键是时代背景及学者们的学术方式或思想理路。由于中国典籍的丰富、深刻与远久,由于时代性问题的凸显和学者的理论自觉,由于中西之间的学术、学者的交流与对话,经典诠释的问题是近年来海内外中国哲学研究的焦点之一。

学界引进伽达默尔诠释学方法或胡塞尔现象学方法等,同时思考自身的诠释传统,加强了中国经典诠释的方法学研究。而当前大家关注的经典诠释问题不仅包括经典诠释的方法或方式问题,也包括经典诠释方面有哪些人士做了哪些重要工作;不仅包括现代中西方学者对中国经典的诠释,也包括古代中国学者与近代西方学者对中国经典的诠释;不仅包括西方经典诠释学与中国现代学术的结合,也包括中国固有之经典诠释的历史与内在理路。

中国的哲学经典汗牛充栋,在传统宋学、汉学的基础上,如何借鉴西方、日本学者的微观研究,以深入探讨儒、释、道三教及诸子百家的文本及其注疏的衍变细节,阐释其间所反映的不同时间、地域之学者的创造性解读及外域文化的影响,是极有价值的。特别是,经典文本与传统的民间社会生活,与传统政治法律制度的关联,经典文本在东亚地区的互动与发展中所获得的不同意蕴,经典文本的东西方翻译史,印度与中国佛教的传播及发展,近代中、西、日词语或范畴的格义与互释……这些都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问题,并且不断深入和细化。

还要说明的是,当前中国学者更加重视国学即中国传统学问或学术,突出了文史哲不分家的综合性,尤其是重视对经学或某一单经的阅读与研究,并注意在传承历史与面向未来、面向世界与建构自我的意义上去培养后学。有关儒家、道家、佛家经典等的诠释,要花很大的气力,要有扎实的学术功夫和厚重的思想涵养,需要一代代学者的努力与传承。随着时代的步伐与对生活意义的开拓,学者们也将进一步创造性地阐发经典的现代意义与价值。

第三,从政治哲学的视域研究中国哲学。中国古代的社会政治论总是与中国古代的天道论与人道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目前哲学界非常重视中国政治哲学的研究,尤其是以西方政治哲学、正义理论来分析研讨之。、自由主义与传统主义的对话,社会结构的变迁与社会秩序的重建,政治与法律问题的凸显,现代政治学、伦理学的挑战,都激发了本学科同仁去加强对中国古典政治哲学的疏理与阐释。

中国古典政治哲学不仅仅重视价值或古人所谓的“义理”,而且重视公正有效的社会政治、法律之制度架构或制度建设。可以说,典章制度、各类文书即使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哲学”,但典章制度之学也一直是中国学术的重心之一,这些在儒家经典以及后来的大量史料或文献中可以得到印证。中国古代哲人的政治观念与制度追求,历代政治哲学思潮尤其是明清与民国时期的政治哲学思潮的产生、发展及其变迁与影响,现代政治哲学的基本理念与中国古代政治观念的差异、会通、超越等,这些都已成为学界的难点问题,富有挑战性。

第四,出土简帛的哲学研究仍然是热点。王国维先生有“二重证据法”之说,即地下材料与传世文献的相互印证。上世纪90年代出土的湖北荆门郭店楚简,上海博物馆藏的一批楚简,其哲学思想非常丰富,尤其关于孔门七十子、战国儒道诸家的资料弥足珍贵。上世纪70年代出土的山东临沂银雀山汉简、湖南长沙马王堆汉简与帛书、河北定州八角廊汉简,学术价值颇丰。以上简帛文献是研究先秦两汉诸家学说之流变、先秦两汉中国人之宇宙观念与伦理思想的宝贵资源。

另外,云梦睡虎地秦简、江陵天星观楚简、江陵九店楚墓、江陵张家山汉简、荆门包山楚简等,有很多关于当时民间信仰及官方法律文书的文字。2006年,湖北的考古专家又在云梦发掘出一批汉简,基本上是法律文书,与睡虎地、张家山的材料相呼应与补充,而且还有类似《说苑》一类的书。我国有深厚的法律文化传统,值得我们重视,希望哲学界与法学界联起手来研究。历史上观念、制度与民间习俗的相互联系及其具体内容,也应是哲学史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这意味着我们日益重视价值观念的生成及其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第五,宋元明清学术一直是中国哲学界的研究重心。这一研究在上世纪前半叶就很发达,这是由于宋明理学与清学的巨大成就及二者的内在联系,由于宋明理学较前代学术呈现出了更高的哲学形式、哲学意味所致,另外也有时代较近、存世文献充裕等原因。

宋明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有宋明理学的哲学范畴、哲学体系,学术人物与学术群体,派别师承和学术流变等。另外宋明理学的民间化、官学化与明清新哲学的兴起也日益受到学界重视,比如武汉大学哲学学院的明清哲学研究,就特别重视“宋明—明清”哲学的演变及其现代性之动向,萧萐父先生、许苏民先生与年轻学者吴根友等教授的研究成果颇有创见和学术影响。但也有不同学者的挑战,质疑侯外庐——萧萐父先生的“明清之际早期启蒙”说,质疑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乃至清代戴震与宋明儒学有根本区别之说,也有专家质疑清代以“礼”代“理”之说。由于宋明儒学的复杂面相和思想成就,并且历史上也深刻影响了整个东亚世界数百年,所以宋明学术与佛家、道家、文学、科学、商业、政治等的相互关系或联系,宋明理学在朝鲜、日本、越南、琉球等东亚国家或地区的民间传播及当地朱子学、阳明学的复杂性,宋明思想的东亚影响、不同走向以及与当时西学的结合,都已成为重要的考察对象或研究内容。在一定意义上,宋明儒学本身所具有的现代性还需要重新探讨。

第六,探索中国哲学的内涵与特色,确立起中国哲学的主体性。近

年来海内外中国哲学专家特别关心中国哲学的真实内涵与自我形式或方式,注重研究中国哲学的宇宙论与形上学,研究中国人的思维、情感、行为方式与语言方式中的哲学问题与学说特色。

对此,我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出版的《中国哲学史》一书中,曾综合海内外专家们的见解,总结出中国哲学的某些特色:中国哲学没有西方哲学中的上帝与尘世、超越与内在、本体与现象等绝对二分的构架,而是坚信人与天地万物是一个整体,天人、物我、主客、身心之间不是彼此隔碍的,而是彼此包涵、相互依存、相成相济的,人在天地之中可深切体认宇宙自然蓬勃生机、创进不息的精神,进而产生了一种个人价值的美与善。

粗略言之:①“中国哲学的气论是自然生机主义的”;②“中国哲学把宇宙看成是创进不息、常生常化的”;③“中国哲学有天、地、人、物、我之间的相互感通、整体和谐、动态圆融的观念和智慧”;④“中国哲学重视存在的体验、生命的意义、人生的价值,着力于理想境界的追求与实践功夫的达成”;⑤“中国哲学实践性强”;⑥“中国哲学有自身独特的概念、逻辑、理性”;⑦“中国哲学中,道、诚、仁、性、理等本体既是外在的又是内在的,因而在中国哲学中,天人之间、形上形下之间、价值理想和现实人生之间是没有鸿沟的”等。

中国哲学或中国哲学之思的这些本原特征,都说明应该“在与西方哲学的比照、对话中,超越西方哲学的范畴、框架与体系的束缚,确立起我们中华民族的哲学传统、哲学智慧与哲学思维的自主性或主体性”。学界提出中国哲学的“主体性”或“自主性”这个问题,当然不是去排斥西方哲学或非中国哲学,犹如提出饮食的个体健康、个体选择问题不等于排斥饮食或反对饮食,不画地为牢、作茧自缚是常识,我们当然不能陷入因噎废食和中西对立与隔绝的陷阱。

篇10

关键词: 开卷考试 初中思想品德 指导 引导

初中思想品德实行开卷考试,它使思想品德课教学的评价体系发生了很大变化。在继续坚定不移地考察学生的知识、能力、觉悟等目标的基础上,开卷考试的命题内显示出灵活性、开放性、层次性、实践性、创造性、综合性等众多特点;取材趋向时政化、生活化、乡土化;参考答案逐渐趋向多元化、多层次,并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在这一评价导向下,教师到底应该怎么教,才能使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呢?这是困扰广大教师的一个难题。笔者就此问题简单谈谈看法,以便对广大教师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指导学生广泛积累与教材有关的课外资料,关注时事新闻。

分析近年中考思品开卷考试的试题,就不难看出命题出现了时政化趋势,重大时事政治、社会热点问题等,成为重要的题源,表现在试题一般以当年度发生的重大时事、社会热点问题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学习时,不能再仅仅局限于课本知识,而应当在理解和把握教材的某些知识点的基础上,用学过的理论知识,试着解释这些现象。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指导学生留意身边发生的事(包括国际国内的、家乡的变化等)和报纸杂志电视广播中的一些新闻报道(如新闻30分、今日说法、焦点访谈等)。只有让学生平时多积累一些素材,才能在考试时运用自如、迎刃而解。

二、指导学生理解教材每个知识要点,把握教材脉络。

有些学生认为,既然思品实行开卷考试,那么平时就不需要怎么学了,到考试时翻书就行了。实践证明,这种认识和做法是极其错误的,有这种认识的学生在思品考试中都吃了很大的亏,不是做不完题目就是写得多、得分少。纵观2011、2012年各省市的中考思品试题,我们不难发现许多题目内容新颖而且题目形式灵活多样,学生大都是第一次见到。这就要求学生平时通过搜集课外信息、掌握大量的资料,更多的时候还是要把教材抓住,因为“万变不离其宗”,思品开卷试题的材料虽然从教材中找不到原型,但命题的出发点源于教材,答案的归宿也在教材当中。所以,学生分析问题、回答问题的依据也源于教材。由于思品开卷考试注重对考生综合问题、分析问题、判断问题、创新等能力的考查,因此,即使源于教材中的答案,也不是现成的文字随手拿来抄抄就行的事情,而是需要考生认真思考、总结并提出自己的见解。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指导学生认真熟悉教材,理解教材中各知识要点的含义,把握教材各章节的脉络,运用教材分析现实生活的现象。而且,在平时的测试训练中,要求学生养成独立思考问题、尽量少翻书和资料的习惯,不要动不动就翻书找资料,这种坏毛病一旦形成,则对学生以后的中考来讲是很危险的,因为它不但减弱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而且占用学生大量的时间。只有学生平时多在教材上下工夫,将教材读懂吃透,才能在思品开卷考试时做到少花时间翻书,多动脑筋思考,迅速查阅资料,合理安排时间。

三、指导学生重视参与社会活动,培养实践能力。

开卷考试不只是把书本熟记就好了,其实还应重视“家事、国事、天下事”,重视自身的思想觉悟、行为、观念等。自从实行开卷考试以来,许多试题都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联系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回答问题。这类试题往往答案是多元的,很难在课本中找到现成答案。如果考试时只是翻阅课本,则根本无法满足这类试题的要求,而要想在中考升学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则更是大打折扣。所以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指导学生学好课本,而且要指导学生重视社会活动,培养实践能力。首先,要让学生转变学习观念。开卷考试只要把教材看熟就行的陈旧观念根深蒂固。包括一些教师和家长至今还在用这种陈旧观念要求学生。所以,让学生转变观念,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是适应开卷考试的前提。其次,教师在教学中要多联系社会实际关注社会热点,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一些学生熟悉的、理论上理解有一定难度的社会实际问题。再次,有计划地让学生参加社会调查,撰写小论文等探究性学习活动,增加学生活动时间,扩大学生活动空间,使学生更多地参与社会实际,更多地主动探索和大胆思考,更多地体验社会、人生,从而增长课堂、书本中学不到的才干。

四、引导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培养创新能力。

近年来,中考思品开卷考试中出现了一种新题型,即开放题。这种试题灵活性很强,允许和提倡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进行思考和解读,答案不唯一,而是呈现多元化趋势。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做到以下几点:1.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用不同的方法分析同样的材料、同样的问题;2.试题的答案让学生对材料分析、理解后得出,而不提供现成的答案给学生抄;3.试题的评卷采“意”不采“点”,即着眼于答案是否符合题目要求,立场观点是否正确,条理是否清楚,论述是否合乎逻辑;4.鼓励学生求新求异,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独立地、多角度地展示自己的真实才能。

五、引导学生综合知识,增强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