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毕业生实习自我总结范文

时间:2023-04-06 18:48: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护理毕业生实习自我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护理毕业生实习自我总结

篇1

护理毕业生自我鉴定

珍贵的卫校生活已经结束了,现在要来总结一下这几年来的得失,从中继承做得好的方面改进不足的地方,使自己回顾走过的路,也更是为了看清将来要走的路。

虽然我的学习成绩不是非常好,但我却在学习的过程中收获了很多。首先是我端正了学习态度。在我考进卫校时,本来想解放一下自己的,但是很快我就明白了,卫校的学习是更需要努力认真的。看到周围的同学们拼命的学习,开始了卫校的学习旅程,觉得自己落后了。卫校的学习不象初中那样是填鸭式的,而是老师把课讲完,然后自己去看,去理解。这个时候自习能力和自制能力是很重要的。长期自习以来我知道了要想学好只埋头苦学是不行的,要学会“方法”,做事情的方法。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来这里的目的就是要学会“渔”,做什么都勤于思考,遇到不懂的地方能勤于请教。在学习时,以”独立思考”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时刻不忘警戒。在学习知识这段时间里,我更与老师建立了浓厚的师生情谊。老师们的谆谆教导,使我体会了学习的乐趣。我与身边许多同学,也建立了良好的学习关系,互帮互助,克服难关。

学习护理单有理论是不行的,还要有良好的护理技术。所以在上实践课的时候我都会争取机会多操作几次,加上卫校本来就少学生可给学生用的空间可不少。所以我可以再趁放学时间多练习一下。

篇2

1.1调查工具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包括性别、年龄、学历、毕业院校等基本情况)及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CompetencyInventoryforRegisteredNurse,CIRN)进行调查。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由刘明等[3]编制,可用于自评或者他评,本研究采用其验证版本[4],含7个维度55个条目,7个维度分别为临床护理能力(10个条目)、领导能力(9个条目)、人际关系(8个条目)、法律和伦理实践能力(8个条目)、专业发展能力(6个条目)、教学和咨询能力(6个条目)、评判性思维和科研能力(8个条目)。量表采用Likert5级评分法:0=没有能力,1=有一点能力,2=有一些能力,3=有足够的能力,4=很有能力,总分220分,按分值高低将其分为3个级别,总分165~220分(条目均分>3分)为核心能力强,110~164分(条目均分2~3分)为核心能力中等,<110分(条目均分<2分)为核心能力弱,以此标准评价注册护士核心能力水平。量表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sα系数为0.908,7个维度的Cronbach′sα为0.718~0.903,重测信度r为0.830,55个条目的因子负荷值为0.310~0.725,内容效度指数(CVI)为0.852,效标效度r=0.44(P<0.05)。

1.2调查方法在新入职护士参加医院岗前培训后发放问卷,调查员为中南大学护理学院全日制在读研究生,经过统一的培训,采用统一指导语,匿名调查,发放问卷1h后收回。共发放问卷487份,回收468份,其中3份问卷为有工作经验的新入职护士填写,予以剔除,27份问卷未填写完整,15份问卷的55个条目均选同一选项,视为无效问卷,因此回收有效问卷423份,有效回收率86.86%。

1.3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双人录入法录入SPSS18.0软件,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

2结果

2.1新入职护士核心能力水平仅66名(15.60%)新入职护士具有较强的核心能力,277名(65.49%)具有中等水平的核心能力,80名(18.91%)的核心能力弱。新入职护士的核心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见表1。

2.2新入职护士核心能力得分最低及最高的5个条目见表2。

3讨论

3.1新入职护士整体核心能力处于中等水平核心能力(CoreCompetency)是完成绩效所需的关键能力,虽然它可能只是个人所有能力的20%左右,却影响着几乎80%的工作绩效[5]。本调查结果显示,65.49%新入职护士核心能力处于中等水平,核心能力总分为(137.19±29.74)分,且各维度的条目均分为(2.49±0.54)分,也处于中等水平,与Lima等[6]的研究结果类似。法律和伦理实践能力得分最高,评判性思维和科研能力得分最低,这与国内多位学者[5,7-8]的研究一致,但本研究得分均低于以上学者的调查研究结果,可能与研究对象不同有关,以上学者的研究对象均为医院具备一定工作经验的护士,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护士的核心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在护理岗位上越来越得心应手、驾轻就熟,而本研究的对象为刚进入医院1个月内的护士,各方面能力均有很大成长空间。表1、2结果显示,新入职护士法律和伦理实践能力及人际关系得分较高,新入职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熟悉相关法律法规,能尊重患者及委托人的权益,能对自己的工作负责任,并乐于分担、信守诺言,与他人建立良好人际关系,这可能与学校课程安排及岗前培训课程有关。当前医疗环境复杂,频发医疗纠纷[9],因此,学校和医院均加强了法律及伦理学知识、沟通技巧的灌输,阐述各种经典案例,避免以后发生同类事件,如本院针对新入职护士的岗前培训多为人文社会学知识,包括护患沟通技巧、护理核心制度的贯彻与落实、医疗制度与法律、护理与法律、风险意识的强化、护患纠纷的防范、人性化护理服务等,强化了新入职护士这方面的能力。

新入职护士评判性思维和科研能力维度得分最低,紧急情况下,不能很快分析和确定出首要危机,不擅长在临床工作中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虽然本研究调查的新入职护士95.7%为护理本科生,但评判性思维和科研能力得分仍然处于最低水平,提示国内医学院校尚不够重视对学生进行评判性思维及科研能力的培养,护理本科毕业生对此领域知识接触较少,而目前护理硕士及博士研究生在医院内护士群体中占的比例极少,护理改革创新及科研任务极大地需要本科生去承担。有研究显示以学生为中心、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可提高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及核心能力[10],建议国内本科医学院校可在以后的本科课程教学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增加科研基础知识相关课程,注重学生科研思维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动力和潜能;医院也可通过举办学术讲座、提供护士之间学术交流的平台来提高新入职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和科研能力。

教学和咨询能力得分稍高于评判性思维和科研能力,处于较低水平,教学和咨询能力强调的是理论知识与表达能力的结合,新入职护士刚离校,理论知识掌握较牢固,但不能很好地将理论运用于实践,表达能力不强,不能很好地将健康知识传达给别人,这可能是其教学和咨询能力得分较低的原因。此外,临床护理能力得分亦较低,临床护理能力是护士最基本的核心能力,是护士为服务对象提供良好照护的前提条件,新入职护士在毕业前均经历8~10个月的临床实习,临床护理能力已基本具备,但实习期间均由带教老师一对一跟班带教,学生多数时候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带教老师更多的把注意力放在提高学生操作技能上,临床护理能力的某些方面如提供多元文化护理服务、全面评估患者健康状态、为患者制定护理计划等得不到锻炼和提高,提示在以后的带教中需注意提高其综合临床护理能力。

3.2对策

护理是一份高压力职业,尤其对于新入职护士[11],从刚毕业的学生转变为一名新护士是压力最大的时候,而核心能力不足是新入职护士最主要的压力源,护士压力过大又是导致新入职护士离职率高的主要原因[12]。本文调查结果显示,新入职护士的整体核心能力处于中等水平,各方面能力均有待继续加强。为了减少新入职护士的压力,留住护理人才,就需尽可能在短时间提升其核心能力。

3.2.1合理制定岗前培训计划新入职护士岗前培训是为了让刚从医学院校毕业、即将走上护理岗位的护士尽快完成角色转变,胜任本职工作而进行的培训活动[13]。目前本院的岗前培训为脱产集中培训1周,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医院的规章制度、沟通交流、护理与法律、人性化护理服务等,培训内容较单一,不利于新入职护士的快速成长。洪海兰等[13]基于岗位胜任力构建了新护士岗前培训大纲,涵盖了9个培训项目,31项培训内容,紧紧围绕新入职护士这一特殊的群体,结合岗位特点,注重知识、技能、态度、观念等培训之间的连贯性,值得借鉴使用。

3.2.2加强新入职护士的规范化培训及评价对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及管理,可提高其核心能力[14-16]。虽然新入职护士已经历岗前培训,但其核心能力仍然不足,需要在之后的岗位适应过程中继续加强培训,尤其对于核心能力处于低水平的新入职护士。目前本院针对新入职护士的培训已形成了规范化培训方案,持续时间3年,主要包括1年轮科培训,每名新入职护士需要去3个专科(内科、外科、急诊急救科或重症监护室)接受一对一导师制培训,每个科室培训4个月,每个月进行2次理论知识授课,病区护士长及带教老师进行不定期的操作技能培训,每个月1次理论考试、1次操作考试,出科时进行自我总结、考试总结及临床反馈,护理部组织专家到病房进行操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临床应变能力等综合考核,考核情况在全院护士长会上反馈,针对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年度末进行综合考核并总结上一年、部署下一年的培训工作。此外,还加强新入职护士与党支部、院团委的联系,实行分组管理,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增强团队凝聚力。目前还缺乏对此培训方法的细化及有效程度的评价,可在新入职护士培训1年后、2年后及3年后再次进行核心能力的调查,以对规范化培训进行客观评价并找出不足之处予以持续改进。此外,还可借鉴他人的研究成果,如注重科研团队建设、举办科研培训班、采用多元化策略开展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17-18],以尽可能快地提高新入职护士的核心能力。

4小结

篇3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旅游管理;实践性

一、任务型教学法概述

(一)国内任务型教学的应用研究状况

我国是近几年才开始任务型教学的研究。廖晓青(2001)从语言学的角度研究任务型教学的理论基础和课堂实践问题;周敏(2006),齐胜芳(2011)等人对任务型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实践运用进行了研究;魏玲、张秋燕(2010)等人对任务型教学法在电子专业、护理专业的实践运用进行研究。可见任务型教学法主要在外语教学的研究应用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对如何将这一教学方法运用到其他专业,特别是我国高校内实践性、技能性强专业方面的研究较少。

(二)任务型教学法的定义与意义

结合国内对任务型教学法的研究结果,笔者认为任务型教学法就是教师根据特定的教学目的设计出一个或多个学习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知识或技能的教学方式。这种方法以具体的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团队合作、完成任务达到学习的目的。这种方法强调课堂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做”中学和“用”中学,使每节课内容实在、目的明确,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任务型教学法实施步骤

在实践运用的过程中,教师一般可以按照以下四个步骤实现教学目标:首先根据新知识或技能,布置任务并设定情景;根据学生特点分组,要求开展讨论并执行任务——整个过程,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启发引导,强调小组的团队合作性,最终成功完成任务。学生也按四个步骤实现学习目标:分组接到任务后初步研究;根据任务讨论,采用什么方法完成并分工合作;不断思考探索,进而理解知识或技能;最终达到掌握专业技能,巩固理论知识的目的。通过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由过去老师主动讲,学生被动学的情况,变为学生主动探索知识,主动钻研技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任务型教学法在旅游管理专业应用的可行性

(一)契合专业教学特点

任务型教学法的特点是打破传统教学中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方式。倡导学生为课堂的主体,教师仅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因此与传统教学法相比较,任务型教学法更强调整个学习过程的实践性、参与性和合作性。

而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的特点是强调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参与性和互动性,培养学生能将理论充分运用到实践当中的能力。通过比较发现两者可以很好的契合,充分发挥该教学方法的优势来满足旅游管理专业特点。

(二)结合市场人才需求

旅游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具有其特殊性。笔者所在系根据对用人单位的调查发现,目前旅游市场对于本专业毕业生的反映出以下问题:一是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普遍较差;二是学生所学理论与实际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目前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教育的主要目标应该是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重视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而任务型教学法正是将传统的以课本和教师讲授为中心的单一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它使课堂以学生为中心,通过任务的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掌握相关的服务技能与技巧,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综合素养。

三、旅游管理专业任务型教学的实践运用

笔者将以旅游管理专业中应用性较强的课程来展示该方法的具体应用过程。

(一)在《导游业务》课程中的运用

在本课程中,老师在对理论知识系统讲解的基础上,再将导游技能部分设计为不同的任务,再将任务设计在具体情景中。例如当你接待了一个英国团队,如何处理他们在用餐中不会使用筷子或不会吃烤鸭的问题呢?每小组讨论如何完成任务并进行模拟解决,再通过小组自评、互评,老师点评,达到了掌握导游带团技能,提高对突发问题处理的能力,实现教学目标。

(二)在《中国旅游地理》课程中的运用

在本课程中要求对旅游地理知识制成PPT讲课的形式完成学习目标。学生小组分工完成任务,例如资料收集、讲稿撰写、PPT制作等步骤分工完成,再通过互评和自我总结,学习了大量的知识,达到了学习的目标。通过任务型教学法,教师与学生都感觉到课堂氛围更加轻松活泼,知识也掌握得更加牢固了,提高了他们各方面的能力,例如资料收集能力、运用多媒体能力以及礼仪素养等,可谓受益匪浅。

(三)在《旅游服务礼仪》课程中的运用

通常对本课程,老师都采取传统的“讲授法”教学,导致学习后难以“深入人心”、落实到行动上。而采取任务型教学法,学生首先将礼仪知识与技能分组练习,再设定会展活动、大型会议等场景,要求学生完成坐姿、介绍礼仪等任务。以坐姿为例,不同的场合,对男女的手位、脚位怎么摆放是有要求的。要想坐的对坐的好,需要学生结合场景不断练习。通过实践证明通过该方法学习后学生对礼仪运用更加得心应手。

除此之外,笔者所在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中包括《现代饭店管理》、《旅游客源国概况》等都广泛采用了这一教学手段,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并取得良好的效果,让学生成为课程的主体,更深刻理解了不同课程的理论知识,更好的掌握专业的职业技能。

四、旅游管理专业实践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如果能够科学的运用在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当中,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为了达到更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将任务型教学法运用教学实践中,应特别注意以下问题。

(一)要重视对教师素质的培养

在任务型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只是起引导作用。但需要教师完成如设定情景、分组、引导、点评,因此对教师素质提出较高要求,比如专业知识与技能掌握程度及融会贯通程度,才能成功引导学生完成任务,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以笔者所在专业为例,定期对任务型教学法展开研讨、组织深入实习酒店、旅行社等调研。另外还鼓励老师积极开展和参加各级科研、教研活动,例如以任务型教学法研究为目标发表了相关论文数篇。教师围绕任务型教学法,科研教研水平的不断提高,为采用该方法实施教学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要重视课程的选择

在本专业中应用推广的时候要考虑课程特 点。根据任务型教学法的特点,更适合实践应用性较强的课程中,例如《导游业务》、《中国旅游地理》、《旅游服务礼仪》、《现代饭店管理》、等。重视课程的选择,在实现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首先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高、知识与技能掌握更牢固,学习成绩大幅度提高。其次,实践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例如在《现代饭店管理》推广该方法后,第一批实习业的07旅游专业的李宇恒同学在2010年东莞市饭店业服务技能大赛中取得第四名的好成绩。

(三)要重视任务的设置与编排

一方面任务既不能太简单,让学生失去兴趣;也不能设置太难,让学生望而生畏。适当难度的任务可以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完成任务的成就感。任务设置还要重视新旧知识、新旧技能的连贯性、层次性。应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多元,循序渐进、保持连贯的原则。以《导游业务》课程为例,可先小组讲解欢迎辞,逐步增加对地陪接待程序等完整的带团任务,各组任务可不相同。这样不仅提高实践运用能力,也提高了社会竞争力。

(四)要重视人员的合理搭配

任务型教学法强调团队合作,因此对学生分组的合理人员搭配可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强化各自特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曾分别做过这样的实验:第一、根据特长分组。将擅长计算机的分为一组,将口才较好的分为一组。发现前者PPT制作好,但是在讲解效果差,同时计算机应用能力提升不大;后者表达好,但是制作的PPT差。第二、灵活分组。将不同性格、不同特长的同学安排在一起,明显看到任务完成速度、方法、效果都有大幅度提升,同学们更明显感觉到他们的自学能力、团队精神、创新精神都得到提高。

结束语

任务型教学法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尝试多层次、多角度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学质量的提高对教师素质、任务型教学法的实际操作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只有科学合理的运用任务型教学法,才能为学校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满足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