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实习评价与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0 17:28: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自我实习评价与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优化实习领导小组结构在原有的学校教学实习工作领导小组基础上,成立系部实习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两级实习领导机构,其中学校教学实习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组织与协调全校的实习管理工作,可由分管教学的副院长任组长,由教务处长、学生处长、就业处长和各系部主任任成员;系部实习工作领导小组,由系主任任组长,由教学秘书、教研组长、相关专业教师、辅导员和企业有关人员任成员。2.确定清晰而具体的实习目标学生通过实习进入企业,在真实的生产岗位上强化专业知识,实现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在实际操作中锻炼技能,提高职业素质。实习目标需要条理清晰,内容具体,让学生、家长、老师通过实习目标明确实习意义,支持实习工作,顺利完成实习任务。3.制定实体工作计划本着可操作性原则,制定实体计划,包括学生、实习带队教师、专业指导教师、企业相关人员等各个方面的计划,以确保实习工作的顺利实施。在制定计划时要充分考虑实习企业现状及学生的实际情况。4.成立“家校企合作”型组织管理机构成立一个涉及学校、实习企业及学生家长的实习管理机构,对实习过程进行管理与监控。该管理机构的最大特点是“家校企合作”。学校负责解决实习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实习工作进行检查;企业负责实习工作计划的制定、实施、检查与监督等,并对学生生产实践活动进行有效指导;家长则参与学生思想稳定工作及安全教育。5.编制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是对总体工作计划的具体化。6.制定较完备的管理计划实习过程一般时长6-8个月,实习目标的达成离不开全过程的管理,因此需要针对具体实习情况实施有效管理,包括对实习过程进度的安排与管理、对实施过程的质量管理、对实习带队教师和专业指导教师的管理、对学生安全的管理等等。
(二)实习计划的实施
1.做好实习之前的准备、动员工作实习是学生职业生涯的起跑线,要让学生在这一起跑线上做好充分的准备,是实习工作的第一要务。首先要做好学生的动员工作,使学生明确实习目标及意义,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其次要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让学生家长明确实习意义,支持实习工作,学校与学生家长可签订实习纪律、安全协议,以督促家长与学校的协作。2.严抓实习现场控制在实习现场,各系要依据实习计划,加强现场管理。现场管理主要从实习计划落实、企业对学生的管理、实习带队教师对学生的管理、实习专业教师对学生的指导等方面进行控制。3.做好实习资料收集工作实习资料是学生实习成绩考核的重要依据。实习资料应包括:实习工作考勤记录、实习态度情况记录、实习工作记录、实习工作成果资料等。
(三)实习过程的监控
为了确保实习质量与实习目标的实现,必须做好实习过程监控工作。1.成立实习工作督查小组配备实习工作督导检查人员,不定期地深入企业,了解学生实习状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障实习工作顺利进行。2.审核实习计划的执行情况实习计划是顶岗实习环节的纲领性文件,整个实习过程都应按照实习计划执行,所以要对实习计划从制定到实施的整个过程进行督查。3.注重实习现场的质量监控实习计划实施过程中,企业、实习带队老师、专业指导老师、学生、实习岗位等任何一个方面的因素发生变化都会对实习效果产生影响,所以要注重实习现场各方面因素的监控与检查,以保证实习能够正常进行,达到预期的目标。
(四)实习后的考核与总结
1.构建科学规范的实习质量评价体系科学规范的实习质量评价体系对于实习环节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只有科学规范的评价实习教学质量,才能促进校企双方更加规范的管理学生,从而保证实习的正常运行,实习效果的有效实现。就实习生的实习结果评价而言,可有实习带队教师、专业指导教师、企业相关人员等组成考核小组,依据实习资料共同对实习学生进行考核。此外,实习生也要进行自我评价,通过自我反思,对实习效果和实习目标的实现程度进行自我评定。可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实习进行完整、全面的考评,如操作技能、工作量大小、奖惩情况等可采用定量评价方法,实习态度、合作精神、职业道德等进行定性评价。可将优秀实习生的评选制度化,颁发优秀实习生证书,使考核结果分明。优秀实习生证书可以与毕业证书、职业技能证书等一起使用,作为学生就业的重要资质证明。2.做好实结工作反馈、反思、不断总结,是提高实习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对实习工作进行多角度、全方位、提升式的总结与反思,才能保证实习工作水平不断提升。
(五)加强对实习带队教师和专业指导教师的管理
篇2
【关键词】口腔技工 思政工作 分析与总结
技工层次的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一环。近年来,由于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和社会对技工专业人员的较大需求,对技工教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已为社会培养了大批有较高生产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工作者。因而,对高级技工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规范和有序开展就显得十分紧迫,所以,我们对口腔技工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作一个简单的分析与总结。
一、学生的基本状况
(一)学生的生源及素质 目前,口腔技工的招生对象有59.73%是初中毕业[1],年龄在15岁左右,还有一些是高中毕业或是职高、中专毕业的学生,所占的比例分别是36.31%、3.34%和0.53%。这些学生学习成绩普遍不高,入学动机、专业选择及学习兴趣也各不相同。
(二)学习的压力 学生对学习不够重视,往往采取糊弄的形式和态度,但求及格就万事大吉了,这样的思想理念会导致学生厌学,学习成绩下降,最终丧失学习兴趣。
(三)学生的心理特点 学生正处在一个张扬个性、青春叛逆的阶段,这一时期的学生心理有如下特点:①代际交往的隔阂明显[2];②师生间的交往缺乏基本的信任;③学生自卑感严重、自尊心极强;④依赖心理严重。
(四)在行为上的特点 自理和自控能力差是最大特征。具体为:①在与异往的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行为偏差;②缺乏对行为的辨识和自控力,打架斗殴、称兄道弟等现象时有发生;③纪律意识淡薄,随意旷课;④团队意识淡漠,不参加集体活动;⑤自理能力差,有诸多不良生活习惯。
(五)学生在实习就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①期望值过高,定位不准。学生喜欢到经济发达的地方实习而不想到经济欠发达的地方实习。②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相关实习单位反映,一部分学生怕苦怕累,对工作时间、环境挑三拣四。③专业知识不够扎实,缺乏核心竞争力。④自我观念与社会需求相错位,部分学生出现实习就业难的问题。
二、口腔工艺技术专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探讨与总结
在充分认识高级技工学生心理特点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殊性的基础上,我们应该理清技工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针对该专业和学生心理的特点展开思想政治工作。
(一)以职业指导为突破,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本专业的特点,处理好专业与职业,专业与岗位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客观评价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职业规划,树立正确的择业方向;引导学生学会辩证的对待金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 改进学校教育机制,形成思政教育体系 根据技工专业学生思想道德的现状,形成一个以书记、院长为核心,以学工部和学生处、各班辅导员为骨干,其它任课老师参与的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体系。
(三) 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各项文体活动 技工专业学生大部分的思想道德问题都是由心理问题所产生的。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心理疏导,建立心理咨询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等。
(四)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校园氛围 因为生源情况的多元性,很多学生的适应能力比较低,应利用校园网、黑板报、宣传栏、校报、电子公告牌、广播等方式进行宣传,为学生对思想道德教育的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建立起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五)提高德育教育者的自身素质,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德育教育者的自身素质将直接决定着德育教育的成败、效果和质量。首先,要培养德育教育者自身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够通过言传身教,给学生树立榜样;其次,要培养德育教育者的敬业和奉献精神,让其热爱自己的事业,然后才能热爱其学生。
(六)提高技工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通过培养和提高技工专业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可以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不仅能够受到教育,还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水平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七)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首先,要建立全方位服务的就业指导模式,建立毕业生电子档案,收集毕业生的详细资料。其次,要做好就业信息的搜集、整理和。再者,要引导学生客观、冷静的求职,耐心地做好毕业生的指导和推荐工作。
总之,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和学校软实力的彰显。新形势下,我们所面临的新任务、新挑战就是要不断的加强技工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我们要不断转变管理观念,不断提高学生管理水平,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我们应遵循技工专业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规律,以人为本,努力谱写技工专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高职;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对接
根据我校多年来对学生顶岗实习期的管理经验,我们把校企文化教育对接的指导与管理工作按照实习的进程分为实习前准备阶段、实习阶段和实结阶段三个阶段来探讨。
一、准备阶段
(一)开展企业化的教育教学活动。将企业走访和社会实践融入到教学环节中。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一方面突出社会实践的特征,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或生产活动等实践性很强的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社会经验,培育学生热爱劳动、对社会负责的作风和精神;另一方面,要凸显企业要求,如将参加活动的学生分成若干具有竞争性的小组,增强学生的企业集体荣誉感和主人翁意识。
(二)建设企业化的班集体。按照企业的架构构建班集体,实行“班长负责制”管理,可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由班长对组长负责,组长对组员负责的管理模式开展学生的自我管理,小组间定期开展总结和批评。 按照企业的管理模式制定班级制度、公约,严格考勤和奖惩制度,可以建立班级公共基金,以一定经济手段进行惩罚和奖励;结合企业和专业的特点规划班级活动,培养团队间的合作与竞争意识;以项目的形式、招标的方式组织班级活动,充分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和对项目的理解。
(三)强化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的培养。职业道德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教育实践中可以结合企业的特点,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技能培养。例如,在就业指导课程中,加入对职业道德的灌输,在课程设置中加入项目式的训练等。
二、实习阶段
(一)实时跟进实习进度。要实时跟进实习生的学习情况,实现学生实习过程中的跟踪与指导,以及即时了解学生实习动态。学校应该通过实习生定期返校组织学生总结、交流实习经验,指导学生撰写实习报告,及时了解和处理学生的实习情况与存在的问题。实习指导教师可以使用电子邮件、即时通讯、电话等现代化通讯手段与实习学生进行在线或非实时交流,增进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和专业指导,帮助他们进行总结归纳,提高学生对企业文化的理解,不断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
(二)定期回访企业。定期回访学生实习企业是实现学校与用人企业良性互动的重要手段。通过回访,可以了解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以及顶岗实习企业对学生的评价和建议,同时可以及时向企业表达校方的感谢,加强与合作企业的感情交流。通过定期回访学生实习企业还能够及时了解企业用人的需求变化,以及企业对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建议,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搭建校企互动平台,从企业和学生的不同角度调查了解学生实习状态与存在的问题。
学校可以通过定期回访企业,最终结合学生、学校以及企业多方面反馈的信息,修订和明确学校的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借此为更好地实现学校培养人才与企业需求人才的顺利对接铺平道路。
(三)构建实习信息服务的平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校企公用的信息服务的平台,充分实现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宏观管理和远程指导,加强校企间信息的反馈与共享。通过数据库技术、网络应用等现代化信息技术,依靠先进、可靠、开放的网络平台及软硬件资源,搭建安全的网络资源建设体系,进行资源素材的收集与加工、信息存储、信息检索,实现文件上传与下载、信息录入与修改、远程审查、统计分析、在线交流等功能,从而加强校方和企业方共同对学生的帮助和指导,传递企业信息和企业文化,加强校企间的信息沟通,同时养成学生自主学习、及时评测与总结的良好学习方法。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让实行“2+1”教育模式的院校共享资源,实时交流,相互借鉴管理经验,达到更好的管理效果。
(四)建立企业教师轮岗制。企业可选聘教师定期到企业轮岗,让教师切身感受企业文化和企业需求,最大程度的发挥教师在企业文化宣传中的主导作用。轮岗教师由于对学生有一定了解,同时具有一定的教育方法,比企业方更容易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心理,在学生的顶岗实习期间,可以将企业文化和企业需求自然过度给学生,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和接受企业的文化,以实现校企文化教育的对接。
三、总结阶段
在顶岗实习的指导与管理工作中,教师应遵循客观的原则,可以根据定期回访企业反馈的信息,校园建立的实习信息服务平台数据等情况,真实、合理地给出学生在实习期间的表现评定。同时,请企业方导师给出学生的技能评定和效果评定成绩,从外置课程、实结、毕业论文等多方面评定学生顶岗实习阶段的最终考评成绩。通过多方位、多角度、多环节的成绩评价手段,在实践中使校园文化教育和企业文化教育有机贯通,同时也有助于教师掌握学生实习的效果和进度,也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
四、结语
校企合作办学是今后高职院校基本的和主要的存在方式,探索新的校企文化教育的对接模式有助于加强新形势下校企间文化的融合,对学生从校园到企业的过度以及从理论到实践的学习过程有着积极的意义,只有学生能够从校园顺利过度到企业,实现校企文化的互融,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办学。
参考文献
[1] 蔡建平,张立峰.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探索与思考[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0(04).
[2] 张悦.浅淡企业文化与高职校园文化相融合的途径[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11(05).
[3] 余祖光.先进工业文化进入职业院校校园的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0(22).
[4] 吴猛.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0(09).
篇4
近几年来,我院的印刷技术专业先后获得院级重点专业、全国新闻出版系统行业院校骨干示范专业、省级特色专业称号,我们紧紧抓住建设的良好契机,在2011年,该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平版印刷操作技术》获得省级精品课程荣誉,下面就谈谈对该课程进行课程设计的体会。
课程设计理念
以印刷行业企业的需求为逻辑起点,以平版印刷工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为主线,以平版印刷工职业活动过程为导向,以平版印刷工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为依据,结合平版印刷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将学生能力形成规律与课程系统化、学做一体化相结合,形成“产教结合的一体化车间式”工学结合课程模式。
课程设计思路
在上述课程设计理念指导下,按照高等职业教育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思路,展开本课程的具体设计。
对接平版印刷工岗位职业能力的课程目标
在对印刷企业进行深入的职业岗位调研后,通过与江西华奥印务有限公司、江西日报集团印务有限公司、鹤山雅图仕印务有限公司、中粮集团杭州印务有限公司、顶新集团杭州分公司6家知名印刷、包装企业进行合作,组建课程开发小组分析平版印刷操作岗位典型工作过程,明确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在此基础上总结出职业岗位任职标准。依据职业岗位任职标准,结合平版印刷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确立课程目标。
平版印刷工岗位活动过程导向的“三融通、一系统”课程内容
“三融通”指的是:一是“课岗融通”。本课程内容以平版印刷工工作内容和职业活动过程为导向,高度对接平版印刷工职业岗位。二是“课证融通”。 本课程以国家职业资格考核内容标准为参照,有效对应平版印刷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三是“理实融通”。 本课程内容以平版印刷工操作技能为主线,融入支撑技能的关键知识点和职业素养要素,实现知识、技能与素养的深度融合。“一系统”指的是:课程内容打破学科式知识体系,高度重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系统化形成。
“产教结合、学做一体、印刷车间式“课程教学模式
我们依托印刷合作企业和校内印刷实训教室、专兼结合的教师团队,创建了“产教结合、学做一体化的印刷车间式”课程教学模式。教学过程综合采用引导文、任务驱动、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示范引导、案例实战等行动导向教学法,引导学生边学边做、学做一体,实现课程学习与岗位工作的有机统一。
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和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多元互动式课程考核评价
为调动学生课程学习积极性、监控课程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本课程采用任务过程性考核、综合项目任务考核、期末结果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评价办法,注重任务过程性考核和综合项任务考核,任务过程性考核占总成绩的50%,综合项任务考核占总成绩的30%,期末结果性考核占总成绩的20%。期中任务过程性考核又包括学生自评(20%)、组内互评(30%)、教师评定(50%),着眼于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
1.“学做一体化”五步教学法
本课程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和着力点,根据平版印刷操作岗位实际工作过程,注重课程知识、技能、素质的有机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高度融合,建立以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各项目按“任务导入教师示范学生实操任务检查与评价教师点评与总结”的五步完成项目任务过程。具体如下:
① 任务导入
利用“项目任务引导文”提出本次课的问题与任务,分析问题与提出思路,介绍相关知识与关键步骤,并对任务实施做出相应要求。学生从教师所提供的各种任务资料(设备)中获得任务信息。
在此教学步骤中,教师主要是准确介绍任务及相关知识与关键步骤,为学生准备好任务材料,与学生交流互动,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任务疑问。
② 教师示范
在学生实操前,教师结合“项目任务书”进行项目任务操作示范,主要向学生展示项目所用设施仪器的使用,任务关键步骤及其技术要领和操作规范,提醒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主要问题及注意事项。
③ 学生实操
(1)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为组,每组3~5人,每组设一名组长。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制订计划方案,并经教师审核后实施。
(2)学生按“引导文”的要求进行分组实训,各小组要经常进行交流,边工作边检查。
在此教学步骤中,老师作为咨询者的身份出现,巡视学生实操情况,随时接受并正确处理学生任务执行的反馈。
④ 任务检查与评价
学生对实训结果进行自我检查,并做好记录,填写学生自评表。教师对学生完成的任务结果进行检查并填写教师评价表,合格进入下一个工作任务,否则整改。
⑤ 教师点评与总结
教师对整个过程做全面的评价和补充,总结学习效果、小组合作成果的质量、小组成员的合作态度。
2. 灵活多样的工学结合教学形式
① 综合贯通:开展校内工厂生产性实境教学
课程教学情境综合性高、实践性强,安排在学院引进企业内进行。教学安排在引进企业的生产淡季或假期(3天集中授课),由学院2名教师和厂方1名技术骨干组成教学小组交替进行一体化车间式实境教学。
② 工进课堂:聘请印刷企业专家来校授课或讲座
根据学院实际和课程教学需要,尤其是平版印刷操作中的一些技术难点,如墨色控制、印刷疑难故障各种技术前沿问题等,我们聘请了印刷企业生产管理者、技术骨干来校授课或进行专业技术讲座,使课程教学与企业及技术发展接轨。
③ 学在企业:组织学生赴印刷企业顶岗实习
利用业余时间,尤其是寒暑假,安排学生到印刷企业顶岗实习10―15天,使学生企业真实工作氛围和企业文化中学习、工作,增强职业工作能力和社会适应性。
3. 以赛促学:为学生展示专业技能创造广阔平台
开展每年一度的全校性印刷操作技能竞赛,鼓励、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印刷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以赛导教,以赛促学,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为学生展示专业技能提供广阔平台。
4. 促进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多元互动式学业质量评价
篇5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加快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使之更好地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服务,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1]。高校“双创”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更多的创新者和创业者,本文以《跨专业综合仿真实验》课程为例,探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验教学在教学方法上的探索和经验。
1 《跨专业综合仿真实验》建设历程
《跨专业综合仿真实验》课程,诞生于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中,覆盖专业广泛,将人力资源、企业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仓储物流、资本运作等26个专业有效整合,形成网状仿真综合模拟实验。学生在仿真商业环境中,感性而相对自主地构建上、下游行业协同,促进供应链、生产链、流通链高度整合。通过体验式综合实验教学,强化了学生对产业环境、企业经营决策、企业管理、竞争对抗、业务训练等专业技能的认知,有效培养和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创新、创业能力,最终实现创新型、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目标[2]。
《跨专业综合仿真实验》依托三大平台建设,即“虚拟仿真商业社会环境”实验平台、仿真教学场所平台和自制实验教具平台。首先,“虚拟仿真商业社会环境”实验平台,该平台模拟真实的商业社会,将制造业与服务业、供应链、生产链、流通链、资本运作业务链相互协同,高度整合。在这个仿真社会中,学生将遵守政府与市场规则,履行标准工作流程,发挥专业技能与创新潜能,实现个人、组织、社会和谐发展,共同进步。其次,仿真教学场所平台,该平台是开展跨专业综合模拟仿真实验教学的实验室,这里与其说是教室,不如说是学生角色扮演的工作场所。学生可以在自己组织的办公区一起办公,也可以穿梭于不同组织之间,办理业务或开展商务合作,还可以根据业务发展需要,集中召开对内、对外会议。最后,自制实验教具平台,该平台是西南经济大学实验教学团队共同研制的各种系列教具,这些教具陪伴学生创新创业实验教学始终,这里不仅有标配办公用品,还有业务推进所需的各种文书、证明、单据、账薄,以及验钞机、练功钞、工作胸牌……学生在仿真模拟运营期间,也会自制更多个性化的实验教具,以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团队凝聚力。
《跨专业综合仿真实验》的课程建设,起步于2014年春季学期,教学团队由实验教师、行业专业人员、实验管理人员、实验技术人员、学生实验助理共同构成。课程建设初期,以选修课的形式推行与完善,期间经历了实验平台的多次优化与升级;教师团队的若干次选拔、培训与再提升;一批批学生建议的积累与践行;一场场行业交流会的研讨、探索与提高,最终于2016年秋季学期,《跨专业综合仿真实验》成为该校各专业创新创业必修课程,纳入学分管理。
2 创新的实验教学课程,需要创新的实验教学理念
《跨专业综合仿真实验》不再以传统的“验证性、设计性”实验为主,而是强调“任务驱动性、体验性”综合仿真模拟实验,经过长期教学实践,总结出了“以学生为中心、重体验过程、重反思总结”的全新实验教学理念。
2.1“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实验教学理念,将全面颠覆教师和学生的课堂角色
首先,教师需要积极适应角色转变,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教师需要努力扮演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情景的创造者、学习热情的激发者、学习活动的启发者、学习过程的帮扶者角色,为学生搭建能力提升的“脚手架”。通过引导学生自觉决策和创造性实验,激励和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创业行为。再者,学生需要积极成为知识的建构者、自我控制的学习者。在跨专业综合实验课内模拟经营体验环节,每个学生扮演企业管理中的不同角色来完成实训任务,通过小组学习、小组讨论共同发现完成任务所需的专业知识,制定完成任务的策略和计划,确定小组成员的任务分工以及协作方式,从而达到知识学习、能力锻炼和素质提升的目标[3]。
2.2“重体验过程”的创新实验教学理念,将彻底革新学生学业考核模式
“重体验过程”的核心是改变以结果为导向的考核模式,重视学生参与模拟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将知识性考核转变成态度、能力、业务知识应用等多维度考核。比如,在课程动员期,需要对学生进行分组管理,教师会通过人才招聘会的课程设计完成分组管理。首先,鼓励学生自荐成为政府机关、银行、会计师事务所、制造企业、贸易企业等行业的负责人,通过即兴限时制作招聘海报和求职简历,随堂开展人才招聘会。招聘会结束意味着分组任务完成。此教学组织过程,锻炼了学生的演讲能力、创作海报能力、撰写简历与面试技巧的能力,学生在招聘与求职的过程中,也体会到了人才市场供给与需求的不平衡现状。再如,在行课中,模拟经营是跨专业综合实验的核心环节,每位学生,在8-12个季度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都有特定的职业角色,承担相应的工作职责。教师将每个季度的成果给予及时、全面的评价和奖励,如季度利润奖、季度大富豪、季度生产大亨、季度销售大亨、季度纳税先锋、季度纳税大户、季度信用评优、季度福利最优组织等。最后,在课程总结期,教师会安排学生在小组内部匿名打分、开展感动人心小故事会分享等活动,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学习过程的自控、反思与总结。“重体验过程”的实验教学理念,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创新实验,参与创业活动,不屈不挠,坚持不懈,全面发展,在团队中荣辱与共。
2.3“重反思总结”的创新实验教学理念,将深入促进学生知识内化和综合能力提升
“重反思总结”的核心是每个关键实验环节都会要求学生书写活动体验和反思总结,通过反思感悟来促进学生知识内化和综合能力提升。比如教师要求学生养成撰写工作日志的习惯,学生通过反思自己在参与综合模拟实验过程中的经历的困难、总结的经验、取得的成就、收获的感情,强化学以致用,干中学、学中用的创新创业意识。教师也会组织优秀日志分享、“同行”业务交流会、明星“员工”经验分享会、期末“工作”总结展示等活动,将学生的反思总结多渠道、多形式地展示和分享出来。“重反思总结”的实验教学理念,不仅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工作、学习习惯,更锻炼了学生语言组织、文字表达、逻辑思维、自主学习、创新创业等综合能力。
3 创新的实验教学课程,需要创新的实验教学方法
在“以学生为中心、重体验过程、重反思总结”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跨专业综合仿真实验》课程,逐步探索出“丰富教学资源、畅通师生交流、全面考核评价”的全新实验教学方法。
3.1“丰富教学资源”,满足学生灵活、自主学习的需求
《跨专业综合仿真实验》课程的教学资源,现已覆盖了网上实验平台、教学场所、实物教具、课外微视频教程、网上开放教学、课外学习小组多种形式。丰富、灵活的实验教学资源,很好地打破了教学的时空限制,能够让学生在模拟场景与移动场景之间无缝切换,既能满足学生系统化的长时间学习需求,又能满足学生随时随地碎片化的学习需求。课堂内,学生通过网上实验平台、模拟仿真实验场所、实物教具,积极开展协同业务合作,以时间进度为单位,有利于增强学生对不同行业、不同岗位、不同职业技能的理解,拓宽学生学习、工作的专业视野;课堂外,学生会受教学过程中“任务驱动”的影响,利用微视频教程、网上开放教学、课外学习小组资源,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和学习方向,为下一次课堂内的创新创业表现做出积极、充分准备。这种良性循环的教学过程,非常利于提升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高度和质量。
3.2“畅通师生交流”,强化学生互动、反馈学习
《跨专业综合仿真实验》课程,非常重视学生自我、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与反馈,“畅通交流”成为必要的教学保障。为保障“畅通交流”,可以做出如下设计:首先,重构教室,让教室桌椅摆放形式更加人性化,学生重构后的教室里自然形成互动,使讲座报告、小组合作、混合学习,自由交流,灵活穿梭。再者,可以为每个班级建立一个QQ群,群主由助教担任,负责课堂外布置任务,解答疑惑,收集问题,及时向教师反馈、改进。学生可以在群中自主安排工作、协调任务、开展合作、反映问题、提出建议等。第三,对每阶段教学活动和作业,教师应给予及时、正式、公开点评,引导学生正确的努力方向,启发学生更多的创意来源。最后,教学设计可以增设组织文化建设活动。长期教学实践和课程调查显示,这些组织文化建设活动,不仅有利于增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也有利于帮助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全面提振学生学习、工作的动机和态度[4]。
3.3“全面考核评价”,引导学生重视细节、全面发展
《跨专业综合仿真实验》课程“全面评价”的考核方式是“五结合”: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教师考核与学生自我考核相结合;团队考核与个人考核相结合;个人表现考核与工作业绩考核相结合;履行岗位职责考核与特别贡献考核相结合。通过评价指标库建立评价方案,从团队精神、分工协作与沟通交流、经营决策、经营业绩、管理制度、业务完成情况、公司绩效、资料管理、部门或公司经营报告、实习报告、业务处理情况、出勤率、提交书面材料等多点、多方位进行评价。
参加跨专业实习课程的学生成绩由团队业绩考核评分和个人业绩考核评分两部分构成,其中团队业绩得分占40%,个人业务得分占60%。团队业绩满分100分,根据团队业绩考核指标各项得分计算加权平均数,每个团队的考核得分乘以40%为团队成员的团队业绩得分。团队业绩得分转化为团队中每个成员的成绩,应根据个人在团队中的综合表现、贡献大小等确定个人分配比例,据此计算团队业绩的个人得分。根据个人业绩考核指标各项得分计算加权平均数,即为个人业绩考核得分,满分为100分。个人业绩考核得分乘以60%即为个人业绩得分。最后计算每个实习学生的实习成绩,即个人实习成绩=团队业绩考核得分*40%*个人分配比例+个人业绩考核得分*60%。
针对学生参与仿真实验的机构不同,考核方法有差异,具体如下:仿真企业学生团队业绩评分=团队精神15%(学生团队评价与教师综合评价)+分工协作、沟通交流15%(学生团队评价与教师综合评价)+经营决策20%(学生个人与团队评分)+管理制度10%(学生团队评价与教师评价)+业务完成情况10%(学生团队与教师评价)+公司绩效考核20%(会计师事务所设计指标体系综合业绩评分,教师审核评分)+资料管理情况10%(学生团队评价与教师综合评价)。仿真企业学生个人业绩评分=实习日记10%(教师评价)+实习报告20%(教师评价)+提交书面材料15%(所在公司评价、教师评价)+业务处理情况25%(教师评价)+所在公司综合评价20%(所在公司评价)+出勤率10%(教师与根据考勤记录评价)。仿真服务机构学生团队业绩评分=分工协作、沟通交流15%(学生团队评价与教师综合评价)+综合决策能力20%(学生个人与团队评分)+管理制度与工作方法15%(学生团队评价与教师评价)+基本业务完成情况20%(学生团队与教师评价)+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20%(会计师事务所设计指标体系综合业绩评分,教师审核评分)+资料管理情况10%(学生团队评价、教师评价)。仿真服务机构学生个人业绩评分=实习日记10%(教师评价)+实习报告20%(教??评价)+实习项目完成及成果提交情况20%(所在公司评价、教师评价)+业务处理能力30%(教师评价)+服务单位满意度10%(所在公司评价)+出勤率10%(教师根据考勤记录评价)。
篇6
大二暑假,于沧州xx学校任暑期招生助理一职。沧州xx学校是一所与沧州xx大学联合办学的民办中专技术学校,位于沧州xx大学院内,在校生有300人左右。我的暑期工作主要负责招生,接待来访人员,整理学生信息等。工作内容繁杂。工作团队构成:多为暑期参加实习的大学在校生。工作地点户内外相结合,出差情况较多。工作业绩突出,在7个招生助理中业绩排名第一,多次得到领导开会表扬。
二、收获与体会
通过暑期的工作,我对教育工作略有了解。教育类工作很受社会尊敬,由于为人师表使我的一言一行也格外注意起来。我的工作内容是负责给中考家庭的家长解决问题,指点迷津,提供资源,达成入学协议。由于我们的工作形式多是电话沟通,工作性质也属于电话营销的一种。电话营销需要抗压能力和应变能力都很强,并且始终要保持温声细语和蔼可亲。使我锻炼了自己与人沟通和随机应变的能力。工作中学会了使用打印机,投影仪,一些简单的办公软件。学会了待人接物,这可以让我更快适应我以后将面临的工作。
亲身接触到工作当中,才体会到家长与老师的不易。家长为了让孩子上个好学校,不论酷暑严寒四处奔波;老师为了让孩子学的有兴趣不枯燥,绞尽脑汁备课吸引学生注意力;学校为了让孩子有个好未来,提供多种学习方式与场所锻炼孩子的各种能力。亲身体会了三方的不易,我觉得以后不能辜负了大家的心。要好好学习,好好工作,报效社会。
工作过程中,我把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中的组织行为学知识应用到工作中,分析个人与组织的行为,以合理化的解决矛盾,增强孩子们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把市场营销学的知识运用到电话营销中,搜寻客户需求,细分客户市场,不同的层面和需求要不同对待。向顾客介绍自己的优势和竞争力,解决实际问题,以达成绩效。
三、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通过这次工作,我发现自己的知识面不够广阔,知识积累不够多。以至于有些时候需要请示上级才能给家长咨询的问题一个满意的答复。
人情交际方面不够练达,因一时的小聪明阻碍组织目标的实现,需要及时学习和改进。由于自己的涉世未深和简单直白,造成无意中树敌。我所不及的东西还很多,还需要学习和沉淀。
实践管理、实践内容安排等方面:实践要求太高,由于暑假期短,难以找到符合本专业(人力资源管理)特色的实习工作。企业方培养人才需要时间和精力,不可能把技术性强的工作交给暑假实习生来做。所以,暑假实践工作大多是无技术含量的打杂工作或简单的一线销售工作。难以达到学以致用,工学结合的要求。
四、合理化建议
工作过程中发现,
自身方面:
1、知识储备太少。改进措施:多读书。
2、专业知识不够。改进措施:多阅读专业书籍与报刊。
3、人情不够练达。改进措施:多学习,多接触人群,学会察言观色。
企业方:
1、由于工作岗位过多,人才过少,造成工作压力过大,加班较多,使员工过于疲惫,影响员工积极性。且说明去年的招聘总结做的不好,今年的供需状况没有预想到。
改进措施:做好招聘工作与总结。
2、岗前培训做的不好。没有系统完备的培训资料,造成新员工自己摸索老员工随时提点。错失了大批的潜在客户,给公司造成直接的利益损失。并且新老员工的工作经常被打断,使新人没有主见,老员工没有工作时间。
改进措施:整理培训册子,安排合理培训时间。
3、绩效考核体系不够完善。由于评价方太过主观单一,给员工评价结果不受员工满意,造成工作效率低下,团队意识降低。
改进措施:多种考核方式并存。
4、员工社会保险不够完善。
改进措施:服从社会保险的强制性。
篇7
关键词:高职院校;体验式教学;理论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9-0059-02
长期以来,我国的就业指导课总是以知识传授为主,教学中教师向学生们单向灌输多,学生主动参与少。由于职业能力是一种特殊的能力,所以其形成和提高就必须通过学习者的亲身参与来获得。学习者自身的角色体验是十分重要的[1]。本文拟根据体验式教学理论,结合高职学生的实际,探索体验式教学在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一、体验式教学及其理论来源
1.什么叫体验式教学
体验式教学是以培养学生使之具有独立、自主和创新精神,以学生的自我体验为主要学习方式,力求在师生互动和学生们亲身体验的过程中达到认知与体验过程的有机结合的一种教学方法[2]。
2.体验式教学的理论来源
20世纪40年代,大卫?科尔博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体验式学习模型,强调亲身体验在学习中的重要性。体验式教学由四个阶段构成,即“具体体验(做)—观察与反思(观察)—抽象概念的形成与总结(总结与领会)—实验(实践运用)”。“具体体验”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可以是课堂上的一个场景,也可以是班级的一次活动,还可以是学生们的社会实践。它通常将学生置身于特定的场景或者事件之中,学生通过自己的感官从中获得体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自己的观察或对自己从观察得来的记录进行反思,进而归纳得出相应的结论。整个过程将学习、转变及成长结合起来,它强调的是“做中学 ”及对资源共享与应用的重要性。至此,体验式教学有了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导[3]。体验式学习圈结构如图一所示:
二、在职业生涯规划课中开展体验式教学的必要性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生涯意识启蒙、自我探索、工作世界探索、职业生涯发展与决策、求职面试指导以及生涯能力等,课程中非常重要的教学目标 是引导学生认识自我与发现自我,从而逐渐帮助学生探索“我喜欢什么”、“我擅长什么”、“我适合什么”以及“我想要什么”等。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创设一种开放式的课程情境,以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其中。由此可见,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应该是经验式和开放式的。
体验式教学通过创设活动情境、通过让学生进行相应角色扮演等能营造出一种社会活动氛围,能使学生从中互相交流、反省自己,深化自己的认识,从而学习到做职业生涯规划所需要的技巧和方法,掌握制订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等。
三、体验式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的功能
运用体验式教学法,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场景进行学习,就会产生深刻的印象,就会将认识转化为一种习惯,就会终生受益[4]。
1.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使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体验式职业生涯规划课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将学生置身于教学活动的中心的位置,要求学习者完全投入于活动之中,甚至自主确定自己应该学习什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因而变成了一种新型的双向互动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就容易激发起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成主动,把“要我学”
变成“我要学”。
2.以生涯探索活动为载体,能促使学生达到“认知”与“情感”的统一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活动是通过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的过程实现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自己行为的主体,教师通过给学生参与活动和展示自己的机会,使学生处于主动实践和积极探索的状态。通过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或对典型案例的分析等活动,学生不仅获得了经验和体验,同时也获得了主动学习的快乐,所以就利于学生达到认知和情感的统一。
3.突出实践教学,倡导独立思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自省能力
体验式教学为学生提供一种生动的社会情境,可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对人们的行为、对周围的环境、对相关的事件进行仔细观察,这即是在社会中学、在“做”中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调动自己全部的感官和思维系统,要全身心地投入进去,从而从中学会动手、会观察、会倾听、会表达与会创造[5]。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给学生布置个人或者小组作业的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地、有目的地进行观察和思考。比如:结合对人物的访谈、结合实地的实习,学生对自己的目标职业工作的性质内容、应尽的职责、能力、工作环境、薪酬待遇、以及是否能满足自己在兴趣方面的要求等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从而也会促使他们认识自己和目标职业要求之间存在的差距,更为主动地为自己的职业生涯作准备。无疑,这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自省能力。
四、体验式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应采用的形式
1.游戏体验
游戏活动易于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也有助于学生从中获得较深刻的体验。例如,在给学生讲述“兴趣探索”单元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某种“岛屿畅游”游戏活动。可以以霍兰德的职业人格理论为依据,设计出一种活动,在活动中以霍兰德的“职业六边形”为依据,在教室设置六个岛屿:实用岛、研究岛、艺术岛、社会岛、企业岛与事务岛。然后,让学生在这六个岛屿中进行尝试与探索,从中发现自己的兴趣及最适合自己的岛屿。依据霍兰德的理论,每一个岛屿分别都有与个体相适合的职业范围。通过这类游戏,学生会一步一步地探寻到自己的兴趣和适合自己的职业,从而对自己的职业适配性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在几年的实践中,我们在每一个模块中都精心设置了相应的活动。比如,通过“工作价值拍卖会”和“价值观市场”等活动来促进学生更好地了解相关工作的价值之所在,通过“家庭职业树”让学生认识到家庭环境对于自己的职业选择的影响,通过“循环沟通”和“信任跌倒”等活动来增强学生之间的信任感等等。
2.生活体验
陶行知先生说:“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生涯规划大师舒伯讲:“大学生处于生涯的探索时期,他们所处的环境、事件在生涯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在“规划”课程的教学中应鼓励学生不断地进行生活的积累,鼓励学生在更真实、更广阔的环境中去体验和感悟。比如在讲授能力的探索与培养时,教师就应鼓励学生通过参加各种学生社团活动、志愿者服务活动、暑期兼职活动等多方面地接触社会,扩大眼界,培养兴趣,提高自己的能力。
3.角色体验
在职业生涯规划课中,有不少是关于职场适应、职业能力提升的教学内容。对这些教学内容可以运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角色扮演的目的是让学生扮演一种不属于自己的角色,从而获得对该角色的体验。根据教学的需要,教师可以设计某种心理剧,让学生扮演其中相应的角色,然后由大家讨论,指出其中的成功与不到之处,或再由其他成员用他们认为是比较合适的方式表演出来,以使表演者和观看者都能从中受到教育。比如,“模拟面试”活动就可让学生从中发现在面试中应注意的事项,而“模拟职场”活动则可以让学生能发现在职场中有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等等。
4.比赛体验
通过生涯规划培训与竞赛,通过对职场情境的模拟等可以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融合起来。比如,在生涯规划比赛中,学生既要用到自己所学的知识和相关信息、又要用到演讲表达、沟通交往与团队合作的技能。通过对未来职业的分析,可以培养自己的抗压能力与克服困难的能力,从而将所学课程内容融为一体。在准备讲演稿、在与同学讨论、在倾听评委评价的过程中,学生将自己已经学过的理论与知识要进行梳理、整合与再认识。要将所学知识与自己的个人经验结合起来,这无疑会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领悟。
5.调研体验
调研体验是指安排或鼓励学生参加相关的调研活动,在活动中给每个学习小组布置特定的调研任务,如对某企业的考察、对某人物的访谈、或对某专业领域人才需求状况的调研等。学习小组通过调查,通过把调查中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撰写出调查报告,然后选派代表在课堂上做主题演讲。通过这一过程,学生把自己在体验中学习到的知识进一步加以内化,然后,就会形成自己对相关问题的认识,同时也从中培养了自己“表达沟通”与“团队合作”的能力。
6.实习体验
实习体验即重视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自我教育与自我指导。实习体验体现在以下几个环节中:1)在实习之前学生要对自己进行自我评价,要仔细考虑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考虑自己的生涯目标以及本次实习的预期目标,预先为实习做好准备;2)对实习目标组织的情况进行尽可能多的了解,同时也了解指导老师对本次实习中学生应达到目标的期望及主要要完成的任务,等等;3)在实习中对实习按要求认真进行记录,实习后认真总结目标完成情况,向教师递交自己的体验报告,同时也与同学分享各自的体会。
参考文献:
[1]谢珊.体验式教学模式在高校就业指导课中的应用[J].高教探 索,2007(7).
[2]张恩明.评体验式教学在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J].中小学教育 与管理,2005(3) .
[3]银星严.心理学体验式教学的应用研究[J].科技信息,2008(3).
篇8
【关键词】高职;学生社团;自我管理
学生社团是学生为了共同的兴趣、爱好或价值追求而聚合在一起的大学生群众组织[1]。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特别是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学生社团不仅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更应该成为学生不断拓展素质的有效载体。完善社团自我管理模式,加强社团管理模式创新,从而进一步发挥社团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素质培养中的积极作用[2]。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云社团(以下简称云社团),成立于2011年6月,截止到2013年4月,该社团有固定成员200余人。云社团成员主要分为2种:(1)淘宝公司云服务成员;(2)社团的管理成员。云服务成员在完成淘宝公司安排工作的同时,可获得相应报酬;管理成员除了要完成淘宝公司相关工作,还要完成社团成员的日常管理工作以及协调学校、学生、公司3方面的关系。文章通过对云社团组织的研究,尝试将项目管理理论引入到学生社团管理中,在社团自我管理模式上进行创新。
1.项目管理概念介绍
1.1 项目及项目管理的定义
所谓项目,就是指一系列活动的集合,这些活动都围绕一个特定的目标,且需在一定的预算和时间内进行和完成[3]。
项目管理就是项目的管理者从项目的投资决策开始到项目结束的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评价,以实现项目的目标。
1.2 高职学生社团项目化管理的可行性
项目和社团活动都有一次性的特点。社团开展活动之前要确定活动团队、制定详细活动计划、分配相关资源、监督社团活动,这与项目管理的要求相一致。
项目管理对项目结果有一定质量要求和绩效考核,社团活动总结阶段也要对所开展活动的质量及效果进行总结。社团活动符合项目立项的一般特点,将项目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引入到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有利于社团自我管理模式的创新[4]。
2.云社团项目管理实施流程
云社团项目管理实施流程分为活动项目化、项目评定、项目执行、项目后评价4个阶段。
2.1 活动项目化阶段
活动项目化是指项目团队通过严密的论证,将社团活动的信息用规范的语言表达出来的过程。在活动项目化阶段,需确定活动时间、活动人员、活动预算、制定项目目标、明确项目期望。
每学期初,云社团管理成员会根据淘宝公司云客服用人计划和院团委与社团联合会相关要求,制定活动相关计划。依据项目计划选拔项目团队,项目团队可以是云社团中的1个管理部门,例如讲师部;也可以是对项目感兴趣、有能力完成项目的云服务成员。项目团队根据活动相关计划制定切实可行的操作计划,并上报淘宝公司和院团委社团联合会。
2.2 项目评定阶段
云社团项目评定阶段过程:云社团项目执行计划需经过院团委社团联合会审核,在完成审核之后才能够协调场地等资源开展相关项目。在将项目执行计划上报院团委社团联合会审核的同时,云社团团队需要将该计划上报淘宝公司审核,执行计划需要得到淘宝公司的批复,才能协调经费、讲师、云客服名额等资源开展工作。
2.3 项目执行阶段
项目执行阶段主要是项目团队依照事先制定的操作计划开展活动。在该阶段,项目团队应加强与各方面的沟通与协调,适时检查工作进度,及时评估项目效果。项目负责人需及时向项目管理部门(院团委社团联合会和淘宝公司)汇报工作情况。
2.4 项目后评价阶段
该阶段是在项目结束后,对项目的执行过程及目标进行评价与总结。通常包括项目是否完成预期目标、达到预期效果、总结经验教训。
3.云社团创新自我管理模式的意义
文章在对高职学生社团自我管理模式研究的过程中,对云社团管理模式的尝试,通过引入项目管理模式,在一年多的运行过程中,已经产生了积极的意义。
3.1 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责任感,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
通过项目团队申报项目,使学生的责任感大大加强。云社团成员积极主动地开展各项活动:先后发起云客服培训20余次,涉及到在宁的十余所高校,组织培训近5000人次,至今,仍有1000余名学生通过云社团参与云客服工作。社团活动从数量及质量上都得到显著提升,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
3.2 学生社团与公司进行项目合作,增强了专业认知
为校企合作拓宽道路,让社会行业参与项目的申报与合作,既可充分挖掘社团丰富的社会资源,同时又会得到行业专家的悉心指导,迅速提升社团的整体实力。
云社团成立之初就与淘宝公司进行深入合作,学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云客服工作。在社团工作过程中,除了丰富社团经历之外,在培训过程中又获得淘宝公司客服满意中心企业讲师的悉心指导。在2011年11月份,云社团成功举办了“参加淘宝云客服周年庆”活动,项目全程得到淘宝客服满意中心的接待与指导,加强了与企业的交流,增强了专业认知。
3.3 通过项目化管理方式,提高了社团成员的职业素质,增加了就业砝码
高职学生社团的育人功能,在引入项目化管理方式后得到进一步增强,促进了人才培养机制合理化。项目化管理方式能够锻炼项目团队成员的执行力,并使其获得参与感与归属感[5]。在云社团发展的过程中,参与社团建设的骨干成员既提高自己对专业的认知,又培养了职业素质,获得了职业认同,为自身发展明确定位。云社团成立以来,共有200余名学生获得进入淘宝杭州总部实习的机会,个别优秀学生已经在工作岗位上崭露头角,云社团项目化管理方式无疑增加了其就业砝码。
4.结束语
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学生社团是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的主要抓手。对学生社团进行项目化管理,创新学生社团自我管理模式,完善项目化管理的运用,一定会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素质培养和职业素质提升中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宋秋殷.进一步加强大学生“三自”能力建设[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12):115-116.
[2]杨振峰.创新自我管理模式搭建自我教育平台[J].中国德育,2011(01):33-34.
[3]杨丽华.高职学生社团项目化管理模式研究——以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日语协会为例[J].文教研究,2010(12):224-225.
[4]孙鑫.浅析高职院学生自我管理模式[J].商界论坛,2011(02):160.
篇9
关键词:高职;会计;顶岗实习;管理模式
本文是河北省高等教育学会课题《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研究》(课题编号:GJXHZ2013-313)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3月13日
一、顶岗实习的重要性和原则
顶岗,顾名思义,就是在生产、经营一线的诸多岗位从事生产性劳动。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前通常会安排学生进行实习,方式有集中实习、分散实习、顶岗实习等。顶岗实习不同于其他方式的地方在于它使学生完全履行其实习岗位的所有职责,独当一面,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对学生的能力锻炼起很大的作用。通过顶岗实习,可以让学生们转变观念,从大学生活、学习中转换到现实社会,了解社会,知道自己存在哪些不足;通过实习,可以增强岗位意识。要增强岗位责任,就必须顶岗深入到生产一线进行脚踏实地的工作,兢兢业业地去做,只有这样,才能磨炼和增强他们的岗位责任感,这是现代社会对高职学生的基本要求。通过实习,可以强化专业技能,增强见识和工作经验。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有了适当的顶岗实习并能顺利拿到一份顶岗实习合格证,这对今后走向社会,应聘岗位时,无疑是非常有益的。
学校在组织学生顶岗实习时,应严格按照专业对口的原则,结合企业需求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能把学校的知识和技能结合并学习致用。
二、会计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现状
(一)实习单位分散化。会计专业由于其工作岗位的特殊性,每个单位不可能同时容纳多人进行实习,而会计专业的学生数量又比较大,导致学生的实习单位较多,比较分散。
(二)实习岗位多样化。会计岗位的多样性以及实习单位对会计人员的需求状况决定了会计专业的学生顶岗实习时,首先选择的实习单位性质不一,有的去制造业,有的去商品流通企业,还有的去会计师事务所或税务师事务所;其次实习的岗位大多跟会计相关,但也存在着差异,比如有出纳、材料会计、库管员、成本会计、税务会计、审计助理等岗位。
(三)实习指导松散化。由于存在实习单位分散、学生数量较多、实习岗位多样等特点,导致管理存在松散化,学校不能深入到全部实习单位进行指导,平时只能依靠实习单位的人员进行管理,容易产生脱离于学校管理之外的感觉。所以,学校务必增强与实习单位的联系,强化过程监督和指导。
三、会计专业顶岗实习管理模式
近年来,我院按照“实习前动员,实习中督导,实习后考核”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抓好顶岗实习的每一步,确保学生在顶岗过程中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实现就业核心能力的提升。
(一)实习前动员
1、严密规划。在实习前,一定做好严密规划,制定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包括实习目的、方式、进度、内容、岗位、管理、实习报告或实习手册的填写以及实习成绩评定标准等多项内容。从教育过程来说,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虽然教育行为没有发生在学校,但是实习过程依然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技能的重要环节。对高职学生来说,它更是一个能够在真实工作环境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质的重要步骤。学校在组织学生实习时,不能以为只要学生不出事,就不用再管其他了。实习是一个重要的教育过程,对于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的职业教育来说,更是要将行为和思想指导渗透到学生顶岗实习的细节之中。
2、做好动员。做好规划之后,要提前进行学生顶岗实动员,吹响实习的号角,宣传动员主要包括:一是当前就业形势教育;二是实习期间的安全教育;三是顶岗实习主要内容的教育。通过动员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明确实习目的和意义,提高对顶岗实习重要性的认识,并制定自己的实习计划。
3、寻岗定岗。顶岗实习能否落实到位,关键是要找到数量充足、专业对口的实习单位。首先,充分利用本专业的校外实习基地,他们在学生的顶岗实习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其次,发挥学生和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自主联系当地比较有代表性的企业,多渠道、多方位进行寻岗、定岗,保证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实习岗位。确定岗位后要建立学生顶岗实习台账,全面掌握学生的实习单位、联系方式等,把好实习的第一关。
(二)实习中督导。学生的实习单位、岗位确定后,真正进入顶岗实习阶段,学校、企业和学生必须三方联动,进行过程督导和管理,把好实习的第二关。
1、学校过程督导。学校层面,务必做到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实习指导教师,实施“全过程指导、无缝式对接”,要求学生做到“每周有日志、每月有汇报,结束有报告”。由于实习学生比较分散,教师可以建立QQ群、微信群进行实时指导,建立师生之间的联系。
(1)每周日志。实习日志记录着学生每天的工作内容和实习体会与收获,每周至少要求学生写1~2篇实习日志,随时记录实习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的方法,通过实习日志,记录着自己的成长过程,为以后工作积累经验。
(2)每月阶段性汇报。一个月结束后,学生应该对整个月的实习做一个阶段性的汇报,及时向指导教师汇报工作情况,或者倾诉工作中的苦恼与欢乐,有哪些还没有解决的问题,师生可以共同去分享实习的收获。
(3)实习报告。实习全部结束,每位同学要完成一份完整的实习报告,对整个实习过程进行回顾与总结。实习报告包括个人实习计划、实习单位简介、实习过程、收获与体会、实习单位评语等内容,作为顶岗实习的重要档案进行留存。
2、实习单位实战指导。实习单位在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起到了直接指导的作用,学生的实习情况应全部在实习单位的掌控之中。从考勤、职业道德、企业管理制度、企业文化、实践技能、专业指导等多方面要求学生,将学生视同单位员工,按照企业的规章制度和工作要求进行管理,严要求、强管理。
篇10
关键词:课程改革 实践能力培养 实验项目为主体
电子产品工艺技术与实践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与通信工程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程。目前学生具备更全面的专业水平和更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成为电子信息专业学生培养的重点。为适应专业发展的需要,也是为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同时全面推进以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需要,进行该课程的进一步改革与探索。电子产品工艺技术与实践课程的改革有助于挖掘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的发展潜能,使专业基础教育和市场需求更好的结合,有利于提高毕业生的就业适应能力,为学生创设更为广泛的职业发展前景,与我校一贯坚持的 “技术为先、应用为本”的教育理念相统一。
一、电子产品工艺技术与实践课程的性质及需突破的难点
电子产品工艺技术与实践课程的主要内容是使学生对电子工艺方面的工艺流程及步骤进行全面的了解和训练,掌握基本的电子工艺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该课程知识面广、内容丰富,大大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较好地适应目前工作岗位频繁更换的情况。课程注重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收集。所以本课程在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认为该课程目前需要突破的难点主要有:
一是电子产品工艺技术的理论教学如何适应目前本科生的学习情况,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我校电子产品工艺技术与实践与其他相关先修课程的关系见图1。
从这张示意图中可看出电子产品工艺技术的理论内容对于
图1 电子产品工艺技术与实践与其他先修课程的关系
本科程度的学生来说内容比较浅显,如电子元器件的介绍等,在该课程的先修课程电路分析基础、电子技术基础等可能学生已比较熟悉,所以学习的兴趣不高,但在后续进行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时学生遇到如资料的收集、元器件购置、安装与调试时对器件的技术参数、外形尺寸诸如此类问题往往束手无策,克服这个难点就必须让学生在学习课程时能提出问题,主动寻求问题的答案从而内源性地解决问题。
二是电子产品工艺技术与实践在与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情况下怎样突出课程的先进性与创新性。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电子产品设计与制造领域更是新材料与新工艺层出不穷,作为一名电子信息专业的本科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有各种可能,无论是技术开发人员还是管理人员都必须了解产品的整个工艺流程,如选择什么材料,采用什么工具,需用多少时间、几个工位等等。所以我认为要迫使学生在工作任务的驱动下主动学习新工艺技术,从而在电子产品的工艺流程、项目管理、人员配置、时间安排等各方面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二、课程改革的基本原则
1.以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目标为导向,以此建立“工作过程为主线,实验项目为主体”的课程体系
坚持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从专业能力需要出发,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课程体系设计以工作实践为主线,以实验任务为单元组织教学,以典型电子电路(产品)为载体,专业实践活动贯穿始终,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实践中加深对专业知识与岗位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培养综合职业能力,满足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见图2。
2.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的适应性原则
图2电子产品工艺技术与实践与职业能力培养的关系
电子产品工艺技术与实践课程的内容丰富,知识点也比较杂。笔者根据课程内容的特点将课程的目标分解为三方面的目标,详见表1。
表1课程目标分解
要实现以上的具体课程目标,依靠课堂上灌输式的长篇大论是不行的,尤其是知识与素质目标必须依靠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才能实现,通过项目任务的驱动促使学生在实验项目中既扮演执行者的角色又扮演管理者的角色,自然而然地实现相应素质目标。
三、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
1.以实践教学环节建设为主要切入点构建以“工作过程为主线,实验项目为主体”的课程体系
提高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的实践水平是顺应时代需要,培养富于创新精神、全面发展的本科生的必然要求。我院与其他高等院校在相关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诸方面如课程体系、教育目的、教育模式、教学内容等进行了比较。其他高等院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十分重视,教学内容丰富,实践教学环节多样,实验设备经费投入充足,我院的电子产品工艺技术与实践课程改革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在本学期我院鉴于本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紧迫性对我进行的课程改革项目大力支持,在实验室建设上加大了投入,购置了小型自动电子雕刻机等实验设备,通过我自身努力与教研室同仁及实验室辅导老师的帮助,本学期我首先改变了电子产品工艺实践课题比较单一的情况,针对课程的培养目标对应开发了3个由浅入深的实验项目及对应的16个工作任务,每个项目涵盖多个工作任务,通过工作任务之间的交互协作与递进,使学生对课程的实践能力培养目标进一步达成。原来本课程的课时分配比例是理论:实践2∶1,考虑到具体教学中要使学生在工作任务的驱动下对理论知识进行内源性的吸收,就必须加大实践课时的比例,所以本学期采用了1∶1的理论与实践课时比例,且理论课的教学不限于课堂讲授,采用了实验室中分组讨论、观看工艺录像、学生预习资料的多种教学形式。使用“看中学,问中学,做中学”的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教学工具,深入浅出地进行电子工艺基础理论的讲解,初步建立了“工作过程为主线,实验项目为主体”的课程体系;坚持以能力为本位,从专项能力需要出发,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将教学内容模块设计为“综合实验项目任务下达+工作任务分解与完成+穿插理论教学+实验项目答辩与总结”。可以看出这样的教学内容设计是以实践环节建设为主要切入点的,本人及教研室同仁针对设计的教学环节,进行了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的修订、教案与课件的制作,实验项目及任务的开发等,基本建立了电子产品工艺技术与实践课程实践教学体系。
2.以教学辅助文件建设为抓手贯彻以学生为本的人才培养观念
现代通信系统领域、消费电子领域等工程领域电子工艺技术几乎是无所不在的。教学内容应有科学性、先进性、可探索性,不仅要能反映本学科本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而且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对现有电子产品工艺技术与实践课程的相应CAI课件内容进行了更新,使课程内容与科学技术发展相适应。由于本课程中的工艺过程比较抽象,平时学生也看不到实际大批量电子产品生产的情况,所以我多方搜集相关的课外阅读资料与视频资料,使学生可直观地了解电子产品生产中的主要工艺流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材建设突出多元化复合型的人才培养理念
电子产品工艺技术与实践教材选用了新版的“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教材内容宜教宜学,文字精练,其最主要的特点是有一定的前沿性,能反映电子工艺技术的最新进展。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实验指导书采用自编的形式以适应本专业学生的学习情况,开发了三个课题项目及16个具体任务为内容的实验指南,注重以实验项目为主体开展实践教学,注重与课程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线路的融合,实验指导书理论的内容与实践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并对实践环节内容进行了优化。
4.不断改革教学方法,采取多途径、多形式的教学手段保障“工作过程为主线,实验项目为主体”的课程改革的进行
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一种新的教育观念的体现,要确立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共同提高的人才观。必须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贯穿于电子产品工艺技术与实践课程教与学的全过程,实现教育的整体优化。主要采取的方式以实验项目为主体,实验中穿插讲解理论知识、采用分组讨论、实验项目结题答辩等教学形式,丰富教学手段。
5.创新与优化教学评价体系
以“工作过程为主线,实验项目为主体”的课程体系及其教学内容设计决定了课程的评价是一个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因此我针对“综合实验项目任务下达+工作任务分解与完成+穿插理论教学+实验项目答辩与总结”的教学内容,认为应形成阶段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全方位、多角度、综合性、开放式、全程化”的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课程成绩由“实验50%+作业30%+平时20%”三个部分组成。
课程的考核采用过程考核和项目考核相结合,以能力为中心,注重考查学生的实践技能。
过程评价:操作训练过程中的投入状态、规范程度、互助协作等指标。(下转34页)
(上接28页)项目评价: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计划制定、计划实施、项目成果等指标。
评价方式:包含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教师评价。
这样的评价方式兼顾了学生知识技能目标与素质目标的达成,让学生自己参与到课程的考核过程中,大大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与责任意识。
电子产品工艺技术与实践课程改革目前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以实践环节为主,多元评价的教学体系,目前在教学实际中有了较好的应用,学生普遍反映自己的动手能力、组织管理能力都有了较大的提升,一改往日理论课不专心、实践课浑水摸鱼的现象。以实验项目为主体的这项课程研究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及职业能力方面尤其适用,也较好地解决了目前应用型课程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为培养以“技术为先,应用为本”的高技能复合型人才提供一种良好的途径。
参考文献:
[1]王天曦,李鸿儒.电子技术工艺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2]宁铎,孟彦京.电子工艺实训教程.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3] 廖继海,杨启洪,谢再晋,刘友举,黄谭友,欧阳维.电子工艺实习开放教学的探索.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