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社会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4 09:02: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社会学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经济社会学论文

篇1

1.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学的成就与挑战

2.新经济社会学的价格理论论析

3.经济社会学研究的最新发展 

4.网络:旅游系统研究的新经济社会学转向

5.新制度经济学企业信息范式:困境与出路——基于经济社会学的一个批判

6.新经济社会学市场网络观综述

7.经济社会学研究的缘起、应用与前景

8.中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经济社会学分析

9.金融市场的社会学:经济社会学研究的新议题

10.网络、制度和文化:经济社会学研究的三个基本视角

11.经济社会学视角下的企业社会责任分析

12.新经济社会学的兴起和发展探微

13.新经济社会学的中国研究

14.格兰诺维特的“嵌入理论”与新经济社会学的最新进展

15.经济社会学的演变及其与中国研究的关联

16.经济社会学百年历程简述

17.经济社会学视野:“少数民族贫困”的研究方法与重心建构

18.经济社会学的贡献与发展逻辑

19.经济社会学视野中的金融行为研究

20.从波兰尼到格兰诺维特:“社会人”对“经济人”假设的反拨与超越——兼议新经济社会学的最新进展

21.单位制度及其偏好——经济社会学视域下的传统单位制国企研究

22.“嵌入性秩序”——幼儿教师劳动价值的经济社会学分析

23.乡村治理与国家安全的相关问题研究——新经济社会学理论视角的结构分析

24.马克·格兰诺维特对新经济社会学的贡献——潜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学术贡献评介 

25.西方经济社会学“文化分析范式”的百年流变及其新动向

26.论凡勃伦的经济社会学思想 

27.市民社会、社区与信任构建——一个经济社会学的视角

28.交易秩序的多重面向——寻访新经济社会学

29.内部劳动市场中的互惠行为与技能外溢效应——基于经济社会学视角 

30.试论经济社会学的学科体系及其同经济学的基本关系

31.市场场域:经济社会学对市场研究的新转向

32.新经济社会学视角的中小企业国际化研究综述 

33.海外华人对华投资的一个经济社会学解读——文化传统与社会资本结合的视角

34.中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建构性分析——一个经济社会学的分析视角

35.企业预算管理:经济社会学理论思考 

36.社区经济社会学的建构——对《江村经济》的再探讨 

37.经济社会学理论发展分析 

38.经济社会学的方法论、理论和政策 

39.关于经济社会学本土化问题的思考 

40.论经济社会学理性选择理论假设 

41.从经济行动到经济秩序:韦伯经济社会学思想研究 

42.新经济社会学是否应该抛弃文化——“文化嵌入”的层次性 

43.经济社会学视角下的企业研究  

44.经济社会学视角下的三农问题 

45.从扩张走向反思——对经济社会学理性主义传统的一个综述 

46.新经济社会学的崛起:渊源、理论及意义

47.“经济社会学”抑或“社会经济学”?——刍议经济学和社会学的对视与沟通

48.理论分析与中国经济:韦伯经济社会学实用指南

49.中国的经济社会学研究综述 

50.突破边缘化的理论选择——经济学扩张与新经济社会学的回应  

51.产业集群研究的新视角:新经济社会学理论述评

52.基于网络嵌入性的集群生命周期研究——一个新经济社会学的视角

53.格兰诺维特关于经济社会学的若干理论简述——《经济社会学的理论日程》解读

54.经济社会学视角下转型期中国的社会公平状况评价 

55.嵌入性、社会网络与产业集群——一个新经济社会学的视角

56.经济社会学体系化问题刍议 

57.经济社会学视域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形成机理及治理研究

58.经济社会学视角下的企业社会责任分析 

59.新经济社会学的理论张力及其范式反思 

60.新经济社会学理论之比较研究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的异同

61.新经济社会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

62.探析经济社会学视野中的金融行为

63.新经济社会学应该忽视非人类行动者吗

64.经济社会学及其消费理论研究:危机与重建

65.浅议当代美国新经济社会学研究的热点问题

66.基于经济社会学视角的公共卫生政策分析:以SARS、甲流、慢性病为例 

67.中国私人银行服务需求的经济社会学解释——基于信任机制视角 

68.失地农民经济贫困与社区建设——以经济社会学理论为分析视角 

69.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模式演进的经济社会学分析

70.保障问题的经济社会学思考 

71.新制度经济学和新经济社会学理论体系比较

72.经济社会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73.中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制度设计思考——基于国际经验和新经济社会学视角 

74.信任:当代经济社会学研究的新视野 

75.理性、制度与社会网络——传统经济学反思下的新经济社会学理论发展述评

76.经济社会学视角下新型农村合作社营销问题研究 

77.市场是什么?——新经济社会学视野下的市场研究:派别理论比较研究及启示

78.当代欧洲经济社会学:现状与研究主题

79.社会资本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基于新经济社会学研究范式的剖析

80.新经济社会学视角下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产业集群定量化研究

81.社会资本、嵌入和腐败网络——新经济社会学视角的腐败问题研究 

82.经济社会学理论在经济法研究中的作用 

83.表象的界限——马克思的经济社会学思想探微

84.“经济生活的新社会学”:一个批判性述评

85.经济社会学视野下家族企业成长研究

86.经济社会学在当代的建构

87.新经济社会学视阈下集群型企业家行为效应研究

88.论新经济社会学的核心问题

89.西方经济社会学关于信任的研究述略

90.经济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学科发展及应用

91.论韦伯经济社会学与德奥经济学派的方法论关系 

92.嵌入 社会网络 社会资本——基于新经济社会学视角的社会领域统战问题研究 

93.农民工问题演变的经济社会学分析

94.“弱嵌入性”人性预设与新经济社会学的理论建构

95.跳出西方经济学的束缚:关于我国职业体育产权问题的经济社会学分析

96.论沃勒斯坦与熊彼特经济发展史研究的异同——一种以马克思为思想背景的经济社会学历史分析视角的比较

97.“用工荒”的经济社会学分析

98.浅谈新经济社会学的复兴与发展

99.经济社会学视角下对我国轻奢侈品消费快速增长的分析

100.选秀媒体信任危机的经济社会学解读——以《中国好声音》为例  

101.经济社会学视角下的我国环境污染转移问题分析

102.试论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的产权与制度因素——基于经济社会学的认识

103.关联取向的经济社会学家以及如此转向的意义

104.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与经济社会学制度学派

105.经济社会学理论下的企业预算管理思考

106.构建省会经济圈中的经济社会学

107.迈向“社会学帝国主义”的一条努力路径——对教授《江村经济》意义的再认识

108.新经济社会学视角的企业性质分析

109.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的产权与制度分析——基于经济社会学的认识

110.新经济社会学的社会关系网络理论述评

111.构建和谐社会经济对策析论——一种经济社会学的理论考量

112.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的产权与制度分析——基于经济社会学的认识

113.交易秩序建构中的激励与控制——评《迈向中国的新经济社会学——交易秩序的结构研究》

114.高级成衣发展的经济社会学研究

115.企业技术创新的线性范式与网络范式:基于经济社会学视角

116.经济行为与社会建构——科学发展观的新经济社会学分析

117.“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运作机制分析——基于新经济社会学的视角 

118.新经济社会学的价格理论论析

119.经济行动的社会建构——新经济社会学对经济行动的嵌入性分析

120.新经济社会学的古典转向——读汪和建《经济与社会:新综合的视野》

121.经济社会学发展的条件及其学科建设

122.新经济社会学视角的中小企业国际化绩效研究——基于社会资本、核心资源的中介效应 

123.新制度经济学与新经济社会学比较分析

124.我国新经济社会学的发展趋势

125.市场经济环境下职校诚信教育缺失的经济社会学分析

126.从新经济社会学社会网络视角看跨国公司社会责任

篇2

1.1南疆地区中小学教师身体健康状况表4结果显示,在涉及健康状况的18项条目中,被调查教师身体健康状况的平均值在6.00~6.44之间,汉族教师最低6.00,维吾尔族教师略高6.44,依次为塔吉克族6.42,柯尔克孜族6.27.结果显示,不同民族中小学教师的身体健康状况均处在亚健康状态,主要表现在视力减弱、食欲差、睡眠不好、易感疲劳、日常生活能力下降、身体活动能力下降等方面.

1.2南疆四地州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问卷中心理健康状况有16项条目,教师根据自身状况评价,统计结果发现(见表4),被调查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平均值在6.11~6.84之间,柯尔克孜族教师最低6.11,汉族教师最高6.84,依次为维吾尔族6.68,塔吉克族6.35.根据心理健康评估的综合判断,不同民族中小学教师的心里健康状况均处在向负向情绪发展的趋势.主要表现在精神紧张、精力不集中、记忆力减弱、心情、情绪不高、自信心差、安全感、幸福感不足、思考或处理问题的能力下降等.

1.3南疆四地州中小学教师的社会适应状况调查问卷中社会适应状况有13项条目,教师根据自身状况评价,统计结果发现(见表4),被调查教师社会适应状况的平均值在6.31~6.86之间,柯尔克孜族教师最低6.31,汉族教师最高6.86,依次为维吾尔族6.83,塔吉克族6.71.根据健康评估社会适应综合判断,不同民族中小学教师均有社会适应困难的趋势.主要表现在适应新形势、新环境、新问题的能力减弱,与亲戚、好友联系减少,参加社会、集体活动减少,妥善地处理事情的能力下降等.

1.4南疆四地州中小学教师的总体健康状况调查问卷中总体健康状况有4项条目,教师根据自身状况评价,统计结果发现(见表4),被调查教师总体健康状况的平均值在6.48~6.88之间,维吾尔族教师最低6.48,塔吉克族教师最高6.88,依次为汉族6.59,柯尔克孜族6.52.不同民族中小学教师的总体健康状况也均处在亚健康状态.四个民族中小学教师总体健康状况平均值之间的差异与不同民族教师的工作、生活地域、环境,民族生活习惯、饮食结构,学校教师的民族构成及学校所在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程度等都有着直接的关系.

1.5南疆四地州中小学男、女教师的健康状况从表5明显反映出不同民族男、女教师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及总体健康状况的平均值存在着差异,各民族男教师的各项平均值都大于女教师.男教师总体健康状况平均最高值是6.98,最低值是6.71,女教师最高值是6.51,最低值是6.02.说明各民族男教师的健康状都略好于女教师.这与女教师在社会、学校和家庭所处的地位、角色和承担的工作(劳动)有着直接的关系.

1.6南疆四地州中、小学教师的健康状况从表6可以看出,不同民族中、小学教师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及总体健康状况的平均值也存在着差异,小学教师的各项平均值都大于中学教师.小学教师总体健康状况平均最高值是7.49,最低值是6.53,中学教师最高值是7.06,最低值是6.17.说明小学教师的健康状况均好于中学教师.这与中、小学对教师的总体工作要求、工作压力不同有着直接的关系.

1.7南疆四地州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情况我们从教师在学校的正常工作时间、周课时量、课外用于备课批改作业等加班时间三个方面调查了南疆四地州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情况.

1.7.1中、小学教师工作时间长从表7中可以看出,教师在学校的工作时间较长(除中午休息时间外),8小时以下的仅占5.7%,8~9小时占43.6%,9~10小时的占45.9%,10小时的占4.8%.在学校工作时间10小时以上教师比例最高的是中学教师,占20.1%.这与中考、高考和中学工作量大尤其是高中部的教师工作量大有直接的关系.

1.7.2中、小学教师周课时量大教师的周课时量普遍较大,10节课以下的占10.1%,10~15节课的占63%,16节课以上的占26.8%.在统计调查数据中发现,中学教师10~15节课的比例最高,占77.9%,小学教师16节课的比例最高,占38%.这与我们教师座谈会、访谈了解的情况基本相符.这些与师生比差较大、学生人数多、教室容量有限、教师严重缺编等因素有直接关系.

1.7.3中、小学教师课外加班时间多中、小学教师除了正常的上课、辅导以外,还要备课、批改作业、制作课件、教研组活动、指导学生课外活动、学生思想工作、家访、在职进修、职称论文、优质课评选、基本功大赛等,这些工作基本上需要利用业余时间来完成.加班时间在0.5小时的教师比例占5%,0.5~1小时的占26.5%,1~1.5小时的占30.8%,1.5~2小时的是占37.8%.中学教师1.5~2小时的比例最高,占47%,小学教师占31.6%.

2影响南疆四地州中小学教师健康的主要原因

2.1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压力大、强度高、心理负担重从社会对中小学教师的期望来看,教育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基础教育受到各民族家长的高度关注.面对着社会竞争、人才培养需要而赋予中小学教育工作者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教师有渊博的学术知识,精深的专业修养,高超的教学技艺,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高质量的教学水平,教师们承受着来自于社会方方面面的压力越来越大.从中小学内部管理来看,每年的“中考”、“高考”已成为学校和社会关注的热点,许多学校将学生的升学率与教师的考评挂钩,直接关系到教师的职务晋升、职称评审及经济收入等切身利益,学生的成绩排名、班级排名、年级排名,都是变相的对教师施压.迫使教师陪着学生起早贪黑,有53.7%的中学教师、38.6%的小学教师每天要工作9~10小时以上,工作的时间远远超过其它行业.教师们除了正常的上课、辅导、学生思想工作以外,业余时间要按时完成批改作业、备课等多项工作,还要应付各种培训、考试.从教师的工作强度来讲,一是南疆四地州经济发展滞后,造成中小学教师严重缺编.二是按教育部对教师工作量(师生比)的规定,普通中学为1:13.5,小学为1:19.我们调查的城市中小学的师生比均在1:20以上,县乡中小学师生比均在1:25以上,这无疑就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从心理学角度说,有的教师抗焦虑程度低,不能忍受困难与挫折的考验,有的教师人际关系不和谐,适应环境能力不强,不能接受新事物等,使自己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身心健康受到影响,长期积压的心理压力,正吞噬着教师们的健康.

2.2南疆中小学教师的工作、生活、地域环境特殊改革开放30多年来,新疆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天山北坡经济带的高速发展,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差距拉大,尤其是新疆南、北部的发展差距也开始拉大,区域性的不平衡在新疆境内加速显现.占新疆面积1/3、人口42%以上的新疆南疆四地州,其经济、社会发展仍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南疆四地州地处天山以南,呈“C”字型环绕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西部、北部和南部,跨越了天山山脉、帕米尔高原和昆仑山脉三大山系,绵延数千公里,属典型的大陆干旱气候,水份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天然植物稀少,并处在严酷的干早环境中,生态系统十分脆弱,风、沙(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频繁.因此,在经济相对落后、工资待遇滞后、自然环境恶劣、工作、生活条件较差的影响下,使南疆四地州中小学各族教师的身心健康受到极大的损害.

2.3中小学教师的饮食时间、质量得不到保证新疆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0%以上,南疆少数民族人口占80%以上,本次调研少数民族中小学教师占调查教师的77%.民以食为天,营养是确保身体健康的基础和重要因素.维吾尔族、塔吉克族、柯尔克孜族等少数民族的饮食习惯、饮食结构基本相似,多年生活在南疆地区的汉族教师也基本习惯了少数民族的饮食.以面食为主,喜食牛羊肉、鸡蛋,饮茯茶(砖茶),蔬菜品种较少,水果(干果)丰富.以上所述少数民族中小学教师的饮食习惯、饮食结构,从营养学来说,各种营养素都不缺乏.但是,被调查的中小学教师因工作时间、性质、压力和家务负担等因素的影响,根本保证不了一日做三餐的时间,饮食结构和质量就无从谈起.在座谈和访谈中多数教师反映,为了完成学校安排和要求的各项工作任务,几乎没有时间在家做饭,多数情况下是在饭店或学校食堂吃快餐.根据南疆四地州中小学教师工作情况调查显示,教师在学校的工作时间较长(出中午休息时间外),8小时以下的仅占5.7%,8~9小时占43.6%,9~10小时的占45.9%,10小时的占4.8%.在学校工作时间10小时以上教师比例最高的是中学教师,占20.1%.加班时间在0.5~1小时的占教师比例的26.5%,1~1.5小时的占30.8%,1.5~2小时的是占37.8%.中学教师每天加班1.5~2小时的比例最高,占47%,小学教师占31.6%.

2.4中小学教师的保健意识不强,缺乏有效的健身运动南疆四地州中小学教师们都有很强的上进心和责任心,希望自己有所作为,常常是勤勤恳恳,忘我地工作,使教师们要比别人付出的更多.一是自身缺乏保健意识和基本的保健措施,膳食不合理,生活没有规律,经常加班熬夜,过度工作,过度透支,缺乏(睡眠)休息,缺乏运动和体力活动,不善于调节心理压力和紧张情绪.二是缺乏锻炼意识和有效的健身运动,多因忙于工作、家务没时间运动,由于工作累而不想锻炼,部分教师不知道如何运动,也不知道如何选择运动项目、运动时间和运动强度,尤其是少数民族女教师基本没有锻炼的意识和行为,致使机体免疫力下降,身心健康受到损害.

3提高南疆四地州中小学教师健康状况的对策与建议

3.1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要关注教师身心健康政府各有关部门及教育主管部门,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目前南疆四地州中小学教师健康问题的重要性和教师健康状况的严重性,把关心中小学教师身心健康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采取切合实际的措施,尽可能地为教师创造舒适、宽松、愉快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在南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逐步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待遇,不断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要进一步加大素质教育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调整中小学教师评价体系,更有效地引导教师注重提高教学效率.要把教师健康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师考核项目和继续教育的内容,在中小学校开辟教师心理咨询室,开通教师健康保健咨询热线,为中小学教师提供相关的服务和指导.坚持以人为本,要严格按照《教师法》的有关规定,坚持1~2年定期为教师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并联合社会有关机构开展中小学教师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活动,营造有利于确保教师健康的内部、外部环境.要千方百计增加投入,加强教职工体育、娱乐场地与设施建设.不断改进领导方式和方法,积极推行人性化“弹性”管理,保证中小学教师自由支配时间,努力为教师营造一个相对宽松的氛围.

3.2中小学校领导应以教师为本,进行民主管理中小学校领导应树立“人本主义”的现代教育管理理念,要发扬民主作风,尊重、信任教师,确立教师在学校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为教师创造展现才能、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和条件.要加强与教师的情感交流,建立起民主和谐的人际关系,使教师心情舒畅地投入工作.要科学地制定和不断完善学校内部的竞争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的学校竞争环境,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教师.同时,要创设和谐宽松的校园心理氛围,帮助教师将心理压力转化为激励性动力,增强教师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3.3重视教师身体健康,强化健身意识,提供健身条件学校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缩短教师在校工作时间,尽可能不占用教师的下班时间,切实减轻教师工作负担.对教师进行身体锻炼和保健类知识的讲座及培训,不断强化教师的自我保健和锻炼意识.学校要为教师创造和提供身体锻炼、健身娱乐场所和必要的运动器材,方便教师随时健身,以供教师在课余时间进行锻炼、娱乐.要逐步健全教师健身的机制,明确固定的健身时间,开展健身竞赛活动,为教师展示健身成果和特长搭建平台,增加教师健身的成就感和荣誉感,逐步形成教师自觉健身的良好习惯.要有计划、经常性地组织教师开展健康有益的体育活动,为教师提供锻炼身体的机会和条件.

3.4重视教师心理健康,为教师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教师心理健康是从事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也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需要.中小学校领导要高度重教师心理健康问题,要深入了解教师,积极创造条件满足教师在政治、学习、职称、体现自我价值、生活等的需要.学校要以人为本,促进教师身心健康.作为教育的直接管理者,各中小学校要努力为教师营造和谐的内在环境,主动为教师排忧解难.学校任何制度的制定、任何改革措施的出台,都必须考虑到“教师健康”这一问题,考虑到教师也会出现“心理危机”这一现实,并且把大部分中小学教师的心理承受能力作为底线.

3.5教师自身应注重生活质量,保持身心健康首先,教师自身要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注重物质生活、精神生活质量,建立和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有规律的生活节奏和科学的饮食习惯.其次,教师要学会妥善安排时间,合理分配精力,提高工作效率,避免身心经常处于疲惫状态.要努力增强自我保健和锻炼意识,关心自己的身心健康,积极参加身体锻炼,提高自我保健能力.第三,教师要学习心理保健和预防心理疾病的知识,采取适当手段进行自我调节和控制,保持良好的心境,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应该主动扩展自己的生活空间,广泛接触社会,参与社会活动,创造与他人交往的机会,提高人际交往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篇3

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界定:

Sheldon首次提出了企业所要履行的各类社会责任(包括道德因素)需要与企业经营服务范围内满足需求的责任联系在一起;Bowen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为实现社会目标和责任所采取的行动和义务;Davis and Blomstrom提出企业追求利润同时有义务增进社会整体福利。

企业社会责任的维度研究:

温素彬和方苑将企业社会责任划分为货币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三个方面;张兰霞等从股东、员工、供应商、债权人和政府五个方面研究企业社会责任。Carroll综合了学者们的观点,将企业社会责任定义为一定时间内对企业的经济、法律和慈善等方面期望效益的总和,企业应当履行其社会责任,即在创造利润、提高财务绩效的同时承担起对股东、债权人、供应商、员工和国家的责任。

国内外关于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研究有三类观点:一是正相关关系。Aupperle et al.依据利益相关者理论,发现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能够显着提高财务绩效。张兆国等采用系统GMM方法对中国沪市A股上市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和财务绩效的关系进行探究,结果显着相关。徐光华和张瑞系统分析了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演进过程并建立了相关模型,证明企业社会责任和财务绩效显着正相关。二是负相关关系。>>>>>评审专家吐槽博士毕业论文:作者应该回炉深造

Yuhei et al.以ROA和Tobin’s Q为财务绩效指标对四大旅游相关行业进行实证检验,认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不能提高企业的财务绩效。李正以上海证券交易所2003年521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能否提高财务绩效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负相关。三是无相关关系。Makni et al.以加拿大179家企业为研究对象,结果发现企业社会责任和财务绩效不相关。Mcwilliams et al.用KID指数衡量企业的财务绩效,证实企业的财务绩效与社会责任之间没有关联性。陈玉清等以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对16个行业的企业社会责任和财务绩效的关系进行探讨,发现两者相关性不显着。张川等以ROA为财务绩效指标对2007-2011年中国化工行业上市公司进行分析,发现承担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不相关。

导致上述三类观点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1) 企业社会责任范围的界定不同;

(2) 企业社会责任的量化方法不同;

篇4

关键词:社会网络;强关系;弱关系;职业流动

中图分类号:C91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1-1297(2008)10-023-02

在新经济社会学的倡导者格兰诺维特(Mark Granovette)的《镶嵌:社会网和经济行动》一书中,他主要论述了“镶嵌”的概念和在现实经济社会行为中的可能性。他强调将个人行动的理论以及链接他人行动的方式置于新理论的核心。

韦伯和涂尔干的社会学传统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A.研究的对象是社会行为。

B.整个的研究目的就是一个解释的过程――解释行为的原因和逻辑。

C.经济行为和现象脱离不了道德约束。在解释连带关系的同时,新经济社会学也需要纳入道德因素,获得道德性分析与社会结构分析的整合。“行动”问题一直是社会学理论中的经典主题。新经济社会学强调的是即时的具体社会环境(这主要表现为社会关系网络)对经济行为的影响。

应该注意到,在格兰诺维特的理论背景是西方社会。而我国的社会文化和惯例是完全不一样的,有许多西方理论

所不能解释的问题。

一、镶嵌:社会网和经济行动

本书是新经济社会学的倡导者格兰诺维特(Mark Granovette)在1973-1995年间的主要论文选集,基本将格兰诺维特关于“镶嵌”理论的脉络和结构一理而清。全书由理论层面到具体的企业实践研究,将理论与西方社会的经济现象和人们的经济行为紧密结合。

(一)镶嵌问题

以格兰诺维特的解释,“镶嵌问题”就是行为制度和社会关系之间的联系。要回答的问题就是“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哪些交易由市场负责?哪些交易则留在科层组织之内?”(格兰诺维特,2007:3)。

在解释社会中人们的行为的时候,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总容易犯下低度/过度社会化的错误,而格兰诺维特认为经济学和社会学共同的以社会孤立性的行动者作为行动与决定的中心,他们都将行动者孤立于社会情景之外。社会成员具有的目的性的行动企图实际上嵌在真实的、正在运作的社会关系之中(格兰诺维特,2007:8)。

低度社会化的观点――制度设计不是用来产生信用,而是取代它。过度社会化的观点――“普遍道德”。作者以镶嵌的观点强调具体的关系以及关系结构(网络)能取代信任。

市场与科层在调节经济行为的作用是不相同的,新古典经济模型中的“市场”在真实的经济生活中并不存在,所有的交易都充斥着社会接触。“人们喜欢已有的资源。和熟人打交道,相对的可以降低交易的风险,并且很可能他们已经和供货商代表建立了有价值的私人关系。”(Webster and Wind,1972:15)

(二)门槛模式与集体行为

里格兰诺维特提出了一个测量的模型――“门槛”:一个人会看到多少人或多大比例的人采取一个决定时,才会采取相同决定;这一点是此人净效益超过净成本的门槛,这一模型处理了个人偏好的总和结果(格兰诺维特,2007:38)。

解释集体结果为什么会和个人偏好完全背离时,这个模型显得非常有价值。一个人在做出自己的决定的时候,首先要看其他人的决定和行为。而当多数人都做同一个决定的时候,那么这个人也会倾向于做出同样的决定,这符合心理学的研究结论。

(三)弱连带的优势

在分析社会网中的互动,连接宏观与微观层次时。分析策略是:选择一个关于小规模互动的特定面向――人际连带强度――展现如何运用网络分析,这些面向关联到各种宏观现象上。

他提出了连带的强度和传播中的弱连带等重要概念。强关系指一些个人关系很紧密的关系,例如亲属、家庭、亲密好友等等,而弱关系是同学、朋友等一些不太稳固和牢靠的社会关系。格兰诺维特用 “桥”来说明强弱关系在社会网络中的作用和体现。他强调了“区间桥梁”――弱连带在传播上的重要性,只有弱连带方有可能成为区间桥梁。

他具体解释了“自我中心网络中的弱连带”,从个人角度来看弱连带在创造可能的流动机会时是很重要的资源。从宏观看,弱连带在造就社会凝聚力上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特别是弱连带和社区组织之间,信任的前提是要有在个人与领导之间居中者的中介接触。

在微观和宏观的网络中,人际关系的选择具有第一的倾向,格兰诺维特称之为“连带”(ties)。模型中包括了弱连带,减少了递移性的可应用性,但却让团体间的关系以及社会结构中较无组织的聚合(chunks)的分析变成可能。在新经济社会学中,弱连带是个人取得机会以及社区从事整合的不可或缺的因素。

(四)社会学与经济学的劳动力市场分析

首先,格兰诺维特批评了经济学上的“方法论个体主义”、“社会孤立性”;经济动机与非经济动机的交互作用,改变中的经济学对劳动力流动的评价。

首先讨论了劳动力市场中的“个人倾向”模型。异质性理认为个人有较高且稳定的倾向去做某件事;状况依赖性理认为或者这次的经验会使下次的事情更容易发生。格兰诺维特的社会学对流动的诠释是:雇主总是从认识双方的人那里获取大量有关申请者的信息(Granovetter,1974,1983),一个人在劳动力市场中的地位,取决于认识他/她的人的数目,以及这些人在多少公司里面。

一个人的流动取决于他人的流动。这些流动是透过他们的职业生涯中或者职业生涯开始之前得到的个人社会网进行的。(格兰诺维特,2007:109)很多离职是自愿的,意味着可以得到更好的机会,这就可以合理解释为什么长期劳动契约会降低流动机会。

一向忽视的问题是工人如何做工资比较以及他们认为的公平工资是什么。因为工人们常去比较经常和他们接触的人的薪水。这在员工们的弱关系桥中非常重要,这意味着工人面对差异待遇时的反应,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他们流动与否。

总结格兰诺维特的两大议题:经济行动镶嵌在关系网络之中;经济动机与非经济动机的错综交杂。较理想的劳动力市场模型应该让经济学内复杂的工具与效率考虑,以及社会学的社会结构与关系网络结为一体,把人的动机的驳杂性表现在实际情境中。

二、当代中国职业流动中的强关系和弱关系

在讨论我国职业流动中的社会网络现象之前,首先要明确的是“社会资本”。边燕杰在“城市居民社会资本的来源及作用:网络观点与调查发现”一文中首先提到了“社会资本”这一概念,他提出:只有稳定的、私人领域中有情感和行为投入的关系才会产生社会资本。

社会网络中的“网络”一词意味着在个人或群体间一套固定的联系或类似的社会组合作为一个与经济学关于原子化个人的图式相对的概念(Swedberg, 1997)。在新经济社会学中,嵌入主要指社会关系网络对个体的经济行动的限定与形塑。

职业流动者的社会网络主要是由亲属和朋友两类强关系构成,中国社会资本在很大程度上是人力资本的替代。职业流动( job transfer)也就是狭义上所说的离职,可以指劳动力的个体或群体的地域间流动,职业流动,或是行业流动。

在多数学者的调查研究中,无论受教育程度如何,社会网络始终是职业流动的最重要途径;年龄越大,越不可能通过正式途径来实现职业流动。年龄较大意味着劳动者参与劳动力市场的时间越长,在劳动力市场中已有的职业流动经历往往能给劳动者带来更多的同事关系,在后来的职业流动中可以动用的社会关系更多,利于他们动用社会网络的资源来实现职业流动。

对于受教育程度或工作经验较少的劳动者来说,他们很难通过充满竞争的市场途径来找到一份称心的新工作,他们只能选择非市场途径来实现职业流动。

市场经济是不完善的,主要表现在信息不对称(Information Asymmetry),即信息拥有者的信息是丰足的,而信息需要者得不到确定的信息,信息量也是相对贫乏。弱关系提供的信息重复性低,充当着信息桥的角色。林南扩展和修正了弱关系假设,提出了社会资源理论(Lin,1982)。该理论的出发点是:在一个分层体系中相同阶层的人们在资源方面相似性高,他们之间往往是强关系;而不同阶层的人们的资源相似性低,他们之间往往是弱关系。当人们追求工具性目标时,弱关系就为阶层地位低的人提供了连接高地位人的通道。换言之,在中国现实的情况下,社会网络是人情网。

在边燕杰和张文宏的“经济体制、社会网络与职业流动”一文中,深刻研究了中国的职业流动中所暗含的变化。这种变化简言之就是找工作的途径的变化,这之中是否出现了西方社会的那种弱关系占主导的想象,还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流动途径。

我们说中国特色的职业流动途径的说法似乎有些偏颇,因为强关系的社会网络并不是中国特有的,只是在当代中国,我们还能在职业流动的渠道里看见这种关系网络深深的影响力。经过分析经济体制时代变迁、流动机制的时代变迁、关系类型和关系强度的时代变迁、关系资源的时代变迁,“两项结果的解释是,劳动力配置的权力已从党政干部转移到国企经理手中,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化”。我们国家的经济改革并没有改变我国经济社会网络的基础,那就是“人情”,这点即使在当今经济社会都是十分明显的。

网络的持续作用在于提供人情。此外,作为信息桥的弱关系的使用率反而表现出微弱下降的势头,作为信任和规范基础的强关系的使用频率却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而上升。这预示着,正在完善的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机制可能比较发达,而劳资双方的信任机制、规范机制等存在很大的漏洞,需要人情网络或强关系来补充。

格兰诺维特的理论的精髓在于将经济行为置于具体的社会文化中,因为行为是“镶嵌”在社会文化之中的。在分析我国职业流动现象的时候,我们还要注意农村与城市的差别、地区之间的差别、性别之间的差别……并不是农村的职业流动就一定更加偏向强关系,也并不是外企的职业流动就一定依靠弱关系来完成。

结语

大量经验数据显示,有很大一部分求职者在寻找工作时都经历了一个可称之为“职业搜寻”的过程,但是劳动力与工作岗位的匹配并不完全是由求职者在市场搜寻中实现的,某种与市场不同的机制可能也同时在发挥作用。多数人是在经历了“市场化”的求职过程后再寻求强关系或者弱关系的支持的。

这里有必要引入一种可以称之为关系网络的“制度分析”视角。除了关系网络本身的“技术性”特点外,关系网络所处的更为宏大的制度背景与文化背景。在不同制度与文化背景下,在技术上属于同一类型的社会结构完全可以具有大不相同的意义。

社会资源的严重不平等和人们在社会网络中所掌握的资源力量的极大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强化着中国复杂的职业流动途径。社会资源积累差异使部分人不得不寻求弱关系的支持;同时,制度和体制层面上的不平等又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弱关系的发挥,因为人们的社会圈子没有得到拓展,认识的都还是同一阶层上的人,并没有得到提高,阶级阶层地位限制了人们自由地拓展社会网络。

其次,信任的缺失。在中国,信任实则是一个很尴尬的话题,以诚信为美德的古老国度最缺乏的就是人们之间的“信任”,这是由于复杂的文化和社会变迁造成的,但正如“社会资本”概念中一条暗含的重要因素――信任――所强调的,只有人与人之间的互相信任才能是社会网络更加牢固发挥个体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边燕杰.“城市居民社会资本的来源及作用:网络观点与调查发现”[J].中国社会科学,2004,(3).

[2]边燕杰,张文宏.“经济体制、社会网络与职业流”[J].中国社会科学,2001,(2).

[3]桂勇,陆德梅,朱国宏.“社会网络、文化制度与求职行为:嵌入问题”[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篇5

1993年国家体委颁布了《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对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规范化建设和发展迈出了重要的一步。1995年,国务院印发《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标志着社会体育的全面发展拉开了序幕,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下应运而生。随着国家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也发生改变,群众体育的组织方式多样化,有的选择健身俱乐部、有的选择广场舞、有的选择健身协会。专业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严重不足,国家急需培养大批技能全面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以满足社会对健身指导人才的急切需求。我国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是在社会的迫切需求和国外大众体育的启迪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创办为国家培养了大量高质量的从事社会体育工作的专门人才。

二、部分高校开拓性工作

上世纪90年代初期,部分体育院校和高等师范院校体育系在专业设置上大胆对传统体育专业进行改革。提出“以师范体育专业为主,积极发展非师范专业的发展思路”,通过实践的办学经验积累,部分体育院校与重点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一 论 文 网专业写作教育教学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高等师范院校体育系都相继开办体育教育专业的延伸专业,如体育康复、体育保安等,给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了专门的社会体育人才。部分院校开办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时间:天津体育学院(1993年)、上海体育学院(1999年)、成都体育学院(1996年)、湖北大学(1999年)、山西大学(1998年)。开设了体育康复、体育保安等专业,在当时还未规范的情况下,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雏形初现。高等师范院校在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发展过程中也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三、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萌芽期的主要特点

上世纪90年代初期,对外开放政策带来的经济改革对中国社会各行各业进行一次全面的洗礼,传统的体育院校和师范院校主要以培养师范专业教师为主,市场化的社会对非师范专业人才的需求逐渐超过对师范专业人才的需求。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和社会健身需求,在经济较发达的中东部地区,一些体育院校和师范院校率先开始试办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培养非师范专业体育人才。但是此时开办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并无先例可以借鉴,参考国外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结合体育教育专业办学经验,各高校只能自己摸索发展。其专业培养目标以社会体育和健身人才为主;课程体系以体育学、社会学、管理学课程为支撑;师资以体育教育专业教师为主,缺乏专业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教师。

四、天津体育学院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开办情况

1993,天津体育学院与国家体委群体司合办了我国第一个专门从事社会体育研究的机构——天津体育学院社会体育科研所,承担了制定《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任务。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兴起对不同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天津体育学院在国内率先探索论证、创办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专科)。1994,原国家教委批准在体育学专业目录中增设社会体育本科专业,试办社会体育本科专业。天津体育学院成为全国第一所设立社会体育本科专业的高等体育院校。经过几年的摸索与实践,基本形成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办学模式,在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教程与教材建设、专业实验室和实践基地建设、学生培养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特色。天津体育学院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于1997年,在国家教育部专业目录调整中被批准为正式本科专业,是全国高等体育院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创始者,同时也为我国其他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建立提供了最初的办学模式和思路,为促进全民健身事业的快速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天津体育学院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本专业本科学生修业年限为4年,将在4年内完成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以及实习实践、论文等学业任务,为深化专业教学与社会接轨,专业课的设置会根据社会的实际需求逐年调整,主要专业课程有: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心理学、器械健身、健身健美操、高尔夫、网球、水中健身、瑜伽、街舞、体质测评与运动处方、健身俱乐部经营管理等。

五、天津体院学院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特色:

1.确定了为体育健身市场服务的专业方向,专业定位与发展顺应了体育健身市场需求。

2.通过改革与建设,使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更加准确、更符合社会需求,构建出了一套符合社会需求、科学合理、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一 论 文 网专业写作教育教学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特色鲜明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

3.教师年龄、学历、职称结构更趋合理,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更加符合并适应社会需求,师德和教学与科研水平显著提高,师资队伍整体进一步得到优化。

4.实践教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和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和实践环节改革取得新突破,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发挥更大的功能作用。

5.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毕业生在本领域就业率、就业层次和用人单位的认可度受到社会的高度认可,毕业生供不应求。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职业教育社会学;现状;不足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职业教育研究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是从研究职业教育学本身的同时,我国学者也开始从经济学、社会学、哲学的视角研究职业教育。特别是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职业教育,学术成果颇丰。回顾自2000年来,我国职业教育社会学的研究,不管是从科研课题立项、学术著作以及期刊论文的分析,都已经进入一个崭新的时期,各家观点纷呈,虽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但也表现出一种百家争鸣的态势。

一、自2000年来我国职业教育社会学研究现状

(1)期刊文献及学位论文

通过中国知网检索,关键字采用:“职业教育、社会学”、“职业教育、社会”、“职业教育、公平”、等。对检索结果进行收集、筛选、分析,发现2000年至今有关职业教育社会学研究的相关期刊文献及学位论文达400余篇,从2000年开始文献数量逐年递增,于2012年达到峰值,2013年有所下降。

通过分析,发现近年来职业教育社会学越来越受到研究生及博士生的关注,在学位论文中都选择研究职业教育社会学。如:苏州大学郑蓉芳 的《关于我国职业教育社会认可的分析研究 》、陕西师范大学李延平的《职业教育公平问题研究 》等。

(2)课题

通过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网站的信息中筛选,我国2000年来在全国教育科学立项及职业教育立项中有关于职业教育社会学的科研课题10余个。主要研究内容为职业教育与社会结构变迁、职业教育与社会功能等。如: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立项课题《劳动力回流与农村职业教育功能调整问题研究》、全国教育科学规划2011年度职业教育研究专项立项课题《社会结构变迁对农村青少年职业教育选择心态的影响机制研究》。此外,一些有关职业教育的课题虽没有明确提出从社会学视角研究,但对职业教育社会学研究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

(3)学术著作

通过网上检索筛选,2000年至2010年,我国出版有关于职业教育的著作350余本。这个数据充分说明了我国职业教育研究正在飞速的发展。其中有关于职业教育社会学的著作有:陈家颐著,2006年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社会转型视角下的高等职业教育》、《社会转型视角下的高等职业教育市场机制对高职教育发展的影响研究》和王清连,张社字主编,2008年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职业教育社会学》等。其中王清连,张社字主编的《职业教育社会学》是我国第一部职业教育社会学的专著。该书从社会学的视角对职业教育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构建职业教育社会学的科学体系。

在这10年中,一些非职业教育社会学的著作中也涉及到职业教育社会学,由此可见职业教育社会学已经成为当前职业教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向。

二、职业教育社会学研究内容

(一)职业教育社会学原理

孟景舟在《社会学与教育学:职业教育本质论的两种不同视野》提出:如果以社会学历史分析、文化比较和逻辑思辨相统一的视角或方法,对职业教育本质问题进行新的审视,能发现职业教育的本质所在。[1]

申家龙提出:从目前职业教育的概念,难以找出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职业教育的定义存在外延过大的缺陷。把职业教育作为社会化过程的一个环节,才能发现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与特征。[2]

张社字在其2002年发表的《谈职业教育社会学学科体系的构建》一文中提出:职业教育社会学是研究职业教育与社会整体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揭示职业教育与社会整体互动发展规律的学科,那么其理论体系就应涵盖职业教育的各个层面,并从社会学的角度寻找二者协调发展的规律性关系。其理论体系大致可以分为宏观层次:职业教育是社会大系统的构成要素,只有各要素之间以及各要素与社会整体之间协调发展时,才能实现社会系统的整体功能;.中观层次:主要研究职业教育与区域社会之间的功能性关系及学校内部的宏观关系;微观层次:职业教育在各种教育类型中与经济、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最密切,社会对其影响和制约效果也最明显。[3]

庄西真在其文章《社会分层和流动与职业教育发展》提出职业教育的出现和发展从本质上是国家制度安排框架下的社会分层的结果,反过来社会分层和流动某种程度上也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4]

唐林伟、马庆发在社会学的视角下研究职业教育的社会功能中提出:职业教育的功能具有多重性,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其重点不断发展变化。国民经济恢复期和社会主义经济全面建设期,职业教育主要发挥是政治主导的经济发展功能和市场主导的经济发展功能;社会发展调整期,职业教育社会整合功能凸显,并出现了多样化发展的趋势。[5]

(二)职业教育与社会问题

卢洁莹与马庆发提出职业变迁使职业教育对象扩大并使职业教育发展成为可能值得庆幸,但社会阶层资源分配的不平衡又使职业教育发展受到诸多限制,因此,职业教育要想获得持续发展,还有赖于我国合理的社会分层活力的形成。[6]

欧阳芬、欧阳河以职业分类和社会分层为基础,从各大社会阶层的收入和地位差距对职业吸引力的影响入手,对比分析产业工人阶层与其它阶层的差距,进分析职业教育的吸引力问题,提出缩小各职业之间的差别,弘扬职业教育文化,树立良好的职业教育价值取向,从而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7]

李延平在其博士论文对论职业教育与社会公平问题中认为“公平”是基本平等下的差异性发展,而职业教育公平的根本是追求它的本体价值的最大程度实现,它在对于人的意义上,具有与普通教育同等的功能,并从现实的角度上体现出更多的社会正义和公平"。[8]

马建富在基于社会转型中对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趋势问题提出了观点:基于社会的转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边缘地区、弱势经济区日益崛起,成人教育将日益受到重视;农村职业教育定位多元化;逐步实施农村义务职业教育;积极进行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的制度配置和创新;区域职业教育体系一体化;注重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9]

曹洪健、周楠从教育社会学的理论视角分析:中国职业教育虽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使受教育者摆脱非技术性就业困境,促进阶层流动的作用,却在更大程度上受到教育体制、教育管理制度、传统文化等外因及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育身份文化等内因的限制而阻碍着阶层流动。[10]

万恒从以职业为基础的人的存在的多维性,社会成员需要的层次性、利益地位的差异性、、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等多方面,较为具体、系统地考察,分析我国社会结构现状下,社会分层与职业教育的互动关系。[11]

三、职业教育社会学研究不足

2000年以来我国职业教育社会学研究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也不能忽视所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课题立项少,研究队伍仍薄弱

课题立项、课题成果及著作是学科发展的重要标志。2000年以来研究者对我国职业教育社会学的研究热情上升,研究成果也不断涌现,但是国家级的重大课题并不多,不能形成全国性格局,总体上呈现出范围小、分布散、系统性不强的研究态势,专著和系列书籍出版少。职业教育社会学研究队伍力量仍然显得不强,研究人员不多且较集中在少数大学或科研机构,没有形成合理化的结构。

(二)研究领域窄,关注群体较集中

从研究领域看,关于职业教育社会学元研究往深处发展。职业教育社会化、社会分层与职业教育问题、职业教育社会公平问题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从现有职业教育教育社会学研究关注的群体看,农村职业教育是研究的聚焦点。随着社会变迁以及流动,还应该关注更广泛的社会群体,不仅要关注弱势群体,还应关注强势群体,包括是否是强势群体占据了大部分职业教育资源及职业教育对强势群体影响等,因为职业教育不只是一种关注弱势群体的教育类型,由此可以产生职业教育的强势与弱势群体的对比研究。

(三)重“职业教育”轻“社会学”

既有的成人教育社会学研究大多关注的是“职业教育”,更多的是探讨职业教育的本质、目的、模式、机制等,而对“社会学”的关注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可以说是重“职业教育”轻“社会学”。有些研究虽然用“社会学”研究命名,但是并没有彰显社会学研究的特色,并未从社会学的视角切入去研究职业教育;有些研究虽然运用了社会学中的理论,但只是生搬硬套,没用灵活运用,理论分析不深入;另外还有研究简单套用教育社会学研究的成果,再加上“职业教育”,并未仔细辨别出不少教育社会学的理论不适用于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社会学有自己特殊的研究对象,在借鉴这些教育社会学研究的成果时,不可简单的套用。应把握住职业教育的理论方法多借助于社会学,以显示出职业教育社会学研究的独特质感及职业教育个性特色。

(四)研究趋势偏离,研究方法单一

在职业教育社会学研究中存在两种趋势,一是构建起职业教育学科体系为目的的理论体系趋势和以解决职业教育存在的现实问题为目的趋势。由于职业教育社会学研究起步晚,各种研究还不成熟,目前我国在研究职业教育社会学体系建设的人少,多书研究人员都是研究实际问题,所以这并不利于完善我国职业教育社会学体系。此外整体上在研究职业教育社会学的方法上比较单一,对于社会学和教育社会学的方法借鉴少,致研究出现了研究层次浅,没有深入发展研究,这也是影响职业教育社会学地位低的一个原因。

四、我过职业教育社会学未来展望

对我国职业教育社会学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整理基础上,可以推测出未来一定时期内我国职业教育社会学研究将出现以下趋势。

(一)研究队伍的扩大化与研究领域的扩张化

目前我国经济建设飞速发展,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都发生着大的变化。这样的社会背景,会不断产生出成人职业教育社会学上的问题以及研究领域的扩展,也要求我们的理论研究往纵深处发展,阐释更深层次的问题。同时研究队伍也由

高校职业教育学研究中理论研究专家、老师扩张大到高校职业教育管理人员、中职学校教师、企事业单位与职业教育相关人员。职业教育社会学研究队伍力量的不断壮大将带来更多理论性强的研究成果。

(二)职业教育学学科体系的完善与方法论的多元化

我国职业教育学的研究才起步不久,学科体系简历不够成熟,在解决职业教育社会学本身存在的问题上理论还不够,因此我国职业教育社会学在未来研究中的重点方在学科建设上,完善职业教育社会学的学科的理论和实践基础。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社会学的方法论单一,基本上是借鉴教育社会学、社会学的方法。因此未来我国职业教育社会会学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会成为研究重点,逐步形成独立的方法论,并呈现出职业教育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多元化。

总之,职业教育社会学起步晚,目前研究尚不成熟,离成为一门独立而成熟的学科还有有一段距离。在以后的研究中应该充分利用其它学科资源,来改进职业教育社会学研究的方法与范式,使我国的职业教育社会学不断走向成熟与独立。

参考文献:

[1]孟景舟.社会学与教育学:职业教育本质论的两种不同视野[J].职业技术教育,2008,25:10-12.

[2]申家龙.社会学视野下的职业教育――内涵与特征[J].职业技术教育,2003,16:15-18.

[3]张社字.谈职业教育社会学学科体系的构建[J].河南职技师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2,02:4-7.

[4]庄西真.社会分层和流动与职业教育发展[J].职教通讯,2005,02:10-12+27.

[5]唐林伟,马庆发.中国社会转型期职业教育功能的嬗变[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09:129-132.

[6]卢洁莹,马庆发.可能与不能:社会分层对职业教育发展影响的一个悖论[J].教育发展研究,2007,01:48-51.

[7]欧阳芬,欧阳河.从社会分层的视角探讨职业教育吸引力问题[J].职教论坛,2010,12:24-27.

[8]李延平.职业教育公平问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

[9]马建富.基于社会转型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趋势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01:89-95.

篇7

论文摘要: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使成人非学历继续教育需求日渐增长。在成人教育发展新形势下,高校继续教育应当找准定位,发挥本校专业优势,整合校外资源,协调服务好校内院系,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努力为本区域及外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当下,终身教育的理念在全社会渐渐形成,高等教育逐步走向大众化,成人学历继续教育需求趋于减弱,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使各种非学历继续教育的需求日渐增长。高校继续教育工作进入转型时期,非学历继续教育正在走向继续教育大舞台的中央。作为非学历继续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非学历培训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兴盛景象,各种培训铺天盖地竞相登场。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型时期,社会上非学历培训已浸染了市场化的色彩。在竞争激烈的培训市场中,走在科技、文化与教育发展前列的高校应当占有自己的领地,为经济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贡献。服务社会是高校的职能之一,其服务方式主要有知识传播、知识运用、知识创新。具体实施渠道可以是教育服务和科技服务等。高校继续教育为社会服务的渠道主要是教育服务。 

 

一、分析条件,恰当定位,找准学校继续教育工作发展的着力点 

 

继续教育是面向学校教育之后所有社会成员特别是成人的教育活动,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对继续教育的需求既有学历教育又有非学历教育。其在非学历继续教育方面的需求又是多样的,有技能培训、资格认证培训、知识拓展培训、娱乐健身培训、生活艺能培训等。不同的高校,由于所在地区特点不同,学校本身条件与特色不同,其继续教育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内容与方式也多有不同。学校应根据地区特点、社会需求、本校条件来定位,选取适合的继续教育工作方向,确定自己的工作思路,形成本校特有的继续教育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 

如南京晓庄学院是以教师教育见长的高校,面对近年素质教育深入发展,加快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成为当务之急的形势,高校最有条件做的就是为中小学教师和校长的专业提升提供培训服务。因此,我们确定把做好中小学教师和校长的培训作为继续教育转型时期开拓工作的着力点。明确“学历教育要着眼本省农村,教师培训要服务南京兼顾省外”的发展思路,树立“优质服务,打造品牌”的办学信念,在保持成人学历教育规模(2010年在籍生近9000人)的同时,着力开展中小学教师培训和校长培训。 

 

二、关注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创新和特色为本地做好继续教育服务 

 

为国家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是高校肩负的社会责任。地方高校尤其应当为学校所在区域的发展做好服务,以其在科研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优势满足当地的社会发展需要。 

如南京晓庄学院继续教育十分重视为南京的教师队伍建设服务,组织精干力量,积极承担本省、本市各类教师、校长培训任务,不断创新,认真完成各个培训项目。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我们精心安排培训课程,遴选理论水平高、对基础教育现状熟悉的高校专家,聘请中小学教学一线的名优教师走上培训讲台,采用集中讲课、案例研究、交流互动等形式进行教学。在理论课程之外,我们强化实践指导,安排学员到中小学名校,由名师指导,跟班听课、研课并上实践课,情境模拟、现场剖析,再辅以研讨沙龙、集体交流、远程学习等方式进行培训教学,努力增强培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用陶行知教育思想设计“教学做合一”的教师培训,让学员“在做上学”,形成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师培训特色。 

在培训中,我们追求两个“为先”,即培训服务为先和培训效果为先,主动服务学员,创新培训方法,加强培训管理,提高办班水平,受到一线中小学教师和校长的欢迎。 

 

三、扩大服务半径,开发经济社会发展薄弱地区培训项目,为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而献力 

 

在做好本地继续教育服务的同时,高校也应努力扩大服务半径,立足本地,放眼全国,到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薄弱的地区开辟项目,到继续教育的空白区域去发展事业。这既可为缩小地区间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而出力,也可避开本地激烈的市场竞争,另辟蹊径,创新发展。而且既能为社会进步作更多贡献,又能提升高校为社会服务的能力,提高学校的社会美誉度。如学校继续教育实行了“种好‘责任田’,扩张‘自留地’,开发中西部,联合发达省”的工作策略。其中“责任田”就是本省、本市教育行政部门交给的本地教师、校长培训任务;“自留地”就是高校自主开发的培训项目;我们在完成好本省、本市师训、干训任务的前提下,努力自主开发新的教师培训项目,借助拥有的教育资源,向新疆、内蒙古等中西部教育薄弱地区进军,为那里的教师队伍建设提供服务。同时,与北京、上海、浙江等教育发达省市加强合作交流,共同办班,互动互助,互利互惠。 

到目前,我们自主开发的外地培训已涉及八个省市自治区,融入了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富有特色的培训模式得到外地同行的认可。这些项目的实施明显地扩大了学校的社会影响,锻炼了学校的继续教育工作队伍,促进了地区之间的教育交流与互动。而其过程中生成的许多新教育资源又反哺于高校继续教育的持续发展。 

四、整合校外教育资源,用好区域优势,增强继续教育为社会服务的能力 

 

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需要多种教育资源的支撑。教育资源既包括学校本身的师资、设施、场地等,也包括高校所在地区的各种可用于教育服务的社会资源。不同的高校所拥有的教育资源各有特点。高校应善于将自身拥有的教育资源用好用足,并视需要对它们进行恰当的改造与整合,让它们在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中充分发挥效用。 

南京有众多高校和科研院所、文化场馆等教育资源。这些资源主要可分为下列三种:人力资源、环境资源、信息资源。 

人力资源的组成主要是高校教师、科研工作者、教研人员和一线中小学名师、名校长以及企业优秀管理者等方面人才。他们合成了一个理论功底深厚的、具有不同学术风格和研究专长的、有丰富的管理和教学经验的团队,形成我们的继续教育培训师资库。我们根据不同的培训教学需要请他们讲学。 

环境资源的组成主要是各具特色的中小学、幼儿园、区县教师进修学校以及陶行知纪念馆等一些场馆组成。它们作为学校的教师培训、校长培训实践基地,为参训者实践考察、跟岗研修等活动提供教学现场。我们借助区教师进修学校的力量,与之合作联手承办外地教师培训。在合作培训中,学校发挥理论研究成果丰富的优势,区进修学校发挥实践指导性强的优势,在和谐的整合之下,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大大提高了培训的实效性。目前已有四十多所优秀学校、幼儿园和四个场馆被作为学校教师培训实践基地。 

信息资源是指在培训办班期间,在本市举行的大型教研活动、教育研讨会、教学展示会等活动。我们适时组织学员参加这些活动,使学员从中获取多种有用信息。 

 

五、做好校内协调服务,充分发挥各院系在继续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高校利用本校资源开展继续教育,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主要依靠力量是校内的各个专业院系。在实施继续教育过程中,学校的继续教育学院应当主动为校内院系服务,为他们协调解决各种困难,创造良好工作环境,让他们在继续教育工作中充分发挥作用。 

通常情况下,高校的专业院系的教师长于本专业的研究与教学,但对校外社会上继续教育市场往往不甚了解,在培训项目的开发与承揽、培训项目的组织与管理方面缺少经验。这需要继续教育学院主动服务,根据他们的特点为他们提供帮助,牵线搭桥,协助开发,将院系的专业优势与市场的培训需求恰当对接,为他们搭建服务社会的平台。并且,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继续教育学院还应协助院系做好组织、协调、管理工作,让院系能集中精力发挥他们的专业优势,搞好继续教育的教学与研究。 

除了帮助师范院系开展中小学教师培训,继续教育学院也努力为非师范院系开展继续教育提供帮助和支持。学校与学校驻区合作成立了建邺社区发展学院,为建邺区的社区干部开展素质提升培训,与建邺区社区干部共同进行社区工作课题研究。同时,协助经济管理学院安排社工专业、文秘专业的学生到街道、社区当社工,为大学生调研社会,服务社区提供条件,帮助他们在实践中提高专业素养,增强才干。继续教育学院还协助安排学校社会学专任教师去街道挂职,让其接触社区工作实际,指导社区工作研究,促进其专业教学及科研与社会实际紧密结合。这些工作的开展,使高校在为地方发展提供继续教育服务的同时,也获得了地方为高校提供的大学生实践教学资源,出现了高校与地方双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周艳辉,高校继续教育资源整合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探讨[j],继续教育研究,20lo,(2):1—3. 

[2]张怡,叶启明,论广州地区高校社会服务功能创新[j],现代企业文化,2009,(20):182—183. 

篇8

1、教学模式的同质性。西方经济学教学内容和原理一直以理性预期为假定范式,在教学过程中存在明显的理性预期痕迹。在传统的经济学的教学模式中,会采用默认假定教学方法。假定学生在某一知识上具有同样的认知水平,具有相同的学习能力水平。

2、教学内容的模型化。目前,现在西方经济学是一门逻辑性十分强的学科,其发展具有一定的过程性。现代西方经济学依旧沿袭十八世纪研究自然学科的相关方法,教学模式具有抽象性、逻辑性和模型化的特点。西方经济学的模型化教学模式可以传授学生具体的经济学原理,但是由于经济学教学内容抽象性较强,导致学生无法理解其内容,因此学生在模型化教学模式下,只能被动接受经济学知识,无法全面了解其经济学具体内涵,降低学生的兴趣与热情。3、教学方法的单一性。在传统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只传授经济学领域内知识原理,重视经济因素对教学体系的影响,还是其他因素的重要性,因此传统的经济学教学方法过于孤立。在传统经济学教学模式下,由于教学方法的单一,到时学生学习经济学体系脱离社会实践,降低学生学习积极性,无法提高其学习能力。

4、教改体系的滞后性。随着社会经济、科技水平的发展,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有一定的要求。不仅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养成各种爱好、拓宽知识视野,也要求学生提高团队意识,加强团队协作能力。

二、经济学教学改革的跨学科范式

1、社会学 嵌入性 因素的引入。社会学与经济学强调内容不同,社会学强调的是社会对个人行为、思想的具体影响,社会学的思维模式是嵌入性的,但是经济学强调的是从个人角度出发,探求利益最大化,经济学的思维模式是个人理性模式。因此,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经济学模式与社会学模式交叉,在当代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加强研究个人集体性与理性相融合,同时考虑社会因素对经纪人的影响。以经济学角度进行选择时,要将经济因素之外其他影响因素纳入考虑范围内,使学生的经济学行为达到目标要求。

2、心理学因素在经济理论中的作用。在经济学教学过程中,需要融入心理学因子,重视心理学原理对经济学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单独进行经济活动时,其行为会受到资源、活动效率以及社会相关法律法规要求限制,无法发挥其具体水平。

三、跨学科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

1、外在认知差异性与学生 知识环 的构建。学生的外在认知来源是教师课堂上的知识传授,通过课堂上各种形式的学习了解相关知识。学生的外在认知展现的思维模式包括理性思维、感性思维,甚至是理性与感性相融合的思维,这种外在认知思维模式有利于跨学科教学模式的构建。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在教学中融入社会学、统计学、政治学等相关领域知识,将教学内容构件为知识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找到自我发展方向,形成其思维模式与学习研究模式。学生在经济学课堂中深入讨论,有效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行组织学习小组,通过相关经济学案例的学习探讨,真正掌握经济学体系原理,在一定程度上获得收获。

2、外在意识合理性与学生价值的自我实现过程。学生的外在意识与外在认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外在意识是学生在经济学学习中对经济学相关问题的自我判断。在经济学教学改革过程中,需要重视学生外在意识的合理性。因此,需要在经济学教学模式中合理转换问题意识与行为意识。

第一,讨论如何在经济学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经济学各学科教学中普遍研究的问题。每个学生在学习经济学中对显示社会的经济问题有自己的认识,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升入了解、掌握相关经济学原理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经济学原理的兴趣与热情,提高其自我判断的准确性。

第二,提高学生对经济学的学习兴趣,提升其主动学习能力。受应试教育影响,学生在学习中只是被动的记忆,并没有真正掌握知识原理,这严重影响学生知识储备能力,阻碍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提升。同时,经济学教学模式与方法不断创新,经济学原理知识逐步朝向数学方向发展,缩小经济学与现实经济问题的差距,影响学生学习经济学的主动性。

篇9

关键字:社会资本;理论综述;经济增长;

经济学总是致力于解释经济发展的原因,解释经济繁荣的机制。詹姆斯・托宾曾说过:"增长是一个永远使经济学者着迷和神往的问题,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迄今为止,经济学家已经从不同角度出发,提出了许多见解,形成我们今天研究有关经济发展问题的许多理论。货币资本、物质资本、技术资本、人力资本先后被认为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正式的制度安排也被视为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但是,为什么一些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数量相当而且制度相似的国家会经济绩效会截然不同呢?为什么一些国家或地区缺乏物质资本却能够飞速崛起呢?可能在现实的经济社会中,还存在这一些不为我们所熟知的因素影响着一国的经济增长。因此对社会资本的研究也就油然而生。社会资本对经济发展有着促进作用,但其如何影响经济的增长一直是困扰着经济学家的问题,社会资本又是如何影响经济增长的呢?

一什么是社会资本

社会资本这个概念最初是在经济学领域中使用,19世纪奥地利学派的代表人物庞巴维克和马克思经济学创始人马克思都曾提出过"社会资本"但他们所使用的社会资本或社会总资本是与"私人资本"、"个别资本"相对应的,不是我们现在把握的"社会关系网络"中的社会资本。现代意义上的社会资本最早是由海尼凡提出,但这些均未引起学术界的较大注意。直到法国学者皮埃尔・布尔迪厄用英文发表"社会资本随笔"的论文正式提出社会资本的概念后,此概念才引起了学术界的普遍关注。接着美国社会学家詹姆斯・科尔曼于1988年在《美国社会学杂志》上发表题为《社会资本在人力资本创作中的作用》这篇经典论文,社会资本理论在社会科学各领域中渐成研究的焦点和热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资本概念更为流行,引来了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不同领域学者的研究。社会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经济学家开始致力于将社会资本量化进入经济增长模型,来说明社会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斯蒂格利茨在1999年世界银行出版的《社会资本》一书中指出:"社会资本包括隐性知识、网络的集合、声誉的累积以及组织资本,在组织理论的语境下,它可以被看做是处理道德陷阱和动机问题的方法"。作为一个经济学家,他更关注的是企业的市场价值。因此在解释有着广泛内涵的社会资本这一概念时,他考虑的对象主要是企业,讨论的核心问题是组织理论、社会资本与市场制度的关系。

社会资本是指人们在一个组织中为了共同的目标而进行合作的能力, 是一系列社会品德的统称, 如诚实、守信、对他人的责任感、善于合作等等。它本质上是社会性的, 而非个人美德。信任、组织、规范、信息是它的主要构成因素。

二社会资本对经济的作用

社会资本在经济增长的影响是一种不能忽视的因素,但社会资本如何影响经济增长一直是经济学家想要探寻的话题。本文通过从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两个方面来探讨社会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1积极作用

(1)社会资本通过影响信任和社会规范,进而影响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社会成员之间的信任关系能减少经济活动中的交易成本, 有助于物质资本的积累和集中, 形成规模经济, 从而促进经济增长。高信任度的社会容易聚集大量的中小资本, 形成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大型企业组织, 从而提高生产率, 降低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 取得规模经济。而且在一个高社会资本的社会中,监督的难度较低,对违反制度的行为实施制裁的投入较少,从而大大节约了正式制度的实施成本

(2)根据卢卡斯模型的假设, 人力资本对产出有重要影响, 而人力资本增长率取决于人均资本的平均水平。对教育事业的共同努力, 会极大提高全社会人力资本平均水平,培育出高素质水平的人才,优秀的人才往往会在社会网络中获得更多的信任,获取"公共资源"的支持,并通过各种社会网络建立口碑,树立起一种无声的威望,从而产生一种精神激励,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凝聚成一种强大的力量,从而表现出对人力资本的凝聚、导向、约束和激励作用,以促进经济快速增长。

(3)社会资本的溢出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技术的创新。人们的很多知识和技能是通过与别人的交往和交流获得的,从而能够带来收益。高社会资本的社会中,普遍的互惠规范和密集而良好的人际网络有利于个体知识,特别是隐性知识的传播,从而有助于创新以及知识的共享、发展与扩散。因此,企业可以通过与外部知识源和信息源(如大学和科研机构等)建立各种广泛的社会关系网络来提高技术创新的能力。社会资本使不同企业之间的网络更方便,技术创新更容易实现,从而引致经济增长。例如,硅谷的成功就在于技术创新及其商业化, 技术创新的基础来自于人们之间通过互相交流而产生的思想碰撞。

(4)社会资本与正式制度的关系应该是一种相辅相成,而不应该将它们放在对立的层面。社会资本最重要的作用之一就是改善政府的行政效率。成员彼此关爱的社群更愿意参与投票,社会资本的普遍信任、社会网络及公民参与可有效促进政府效率,减少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同时社会资本有利于"集体行动困境"的解决,减少机会主义行为,高一致性的集体行动可有效遏制制度供给过程中的"搭便车"行为。

2消极方面

社会资本对经济增长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社会资本可以增强组织团体之间的信任,降低交易成本。但另一方面又会产生负面效应增加不必要的社会成本,例如寻租等行为。如果一个人或者组织利用他人对其的信任来谋取私利最终却损害了更集体的利益,而且一些利益集团彼此互相勾结,为了孤立狭隘的目的而不是生存性的服务,如卡特尔,这些组织的存在严重损害了经济秩序,阻碍了经济增长,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这时候就需要国家正式制度的存在,发挥政府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社会资本需要正式的国家制度来维持和促进其繁荣,而且国家制度的存在提供了有效了经济运行环境,维护了经济发展的秩序,保证经济资源合理利用,从而保证经济的稳定增长。

三结束语

现代社会中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极力寻找通过增加社会资本来促进经济增加的方法。文中所提到的社会资本在通过影响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技术创新和正式制度方面来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显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社会资本促进经济增长这一点我们无可厚非,但是社会资本如果运用不当势必会带来许多负面效益,如人际关系和政治权利结合可能会滋生腐败现象,常常会因为个人利益而损害更大团体的利益等等,这些因素均可能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导致社会资本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极为不稳定。因此,我们要应在充分利用社会资本的正面效应时警惕并避免社会资本所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更大的发挥社会资源带给我们的巨大收益。

参考文献:

[1]刘国亮,社会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研究综述[z1,产业经济评论,2004年第2辑

[2]郭少新,何炼成,社会资本:解释经济增长的一种新思路[A]财贸研究,2004(2)

[4]郭晓宇,社会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宏观效应分析,硕士毕业论文,2009年12月

[4]孙力,社会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A]经济问题,2007(3)04- 4-22.

篇10

    论文关键词 合同法 诚信理论 伦理道德

    作者简介:林志方,铜仁学院法政系,讲师,民商法。

    合同法是根据现实社会为了维护人们日常经济关系所产生法律,属于为实现特定社会目标而采取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法律层面的制度设计,合同法在维护正常的经济交往秩序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其法条设计也呈现出许多社会伦理方面的问题,能够有效折射出社会主流伦理的价值取向,这也是合同法长久不衰的法宝,进而充分发挥合同法的客观作用。

    一、合同法社会目标问题的伦理分析

    社会目标问题属于合同法伦理有关问题分析的最重要的方面,关于合同法社会目标的伦理分析通常是将自由主义和功利主义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探讨问题。从这两者关于伦理问题的分析,可以更进一步认清私人与私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法律责任和关系。将合同法与社会学问题比较研究,在确保不侵害其他社会人的利益的前提下,确保合同法有关规定快速坚决执行,充分发挥其信守诺言的道德准则和法律效用。合同法并不仅仅是关于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而是确保实现保障个人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的意思自治,在此种基础之上促使社会人更加自由自愿的追求个人认为正确的社会目标和人生方向。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充分认识到合同法作为经济法类别的效益最大化的目标,合同法主要的践行目的仍然是以较小的自愿价值,换取更大的价值,实现社会各种经济活动的有序高效进行。

    二、合同法权利义务问题的伦理分析

    从合同法的法理学的角度来说,合同的权利和义务重点体现出当事人双方的法律意志,共同体现合同的本质特征即双方法律意思表示必须符合规定和法律法规,不论是合同的订立、合同的生效、合同的履行等各个环节,都必须严格按照双方自愿的共同意愿来进行,必须随时接受法律的价值考量,对于合同条款进行动态更新,及时将公正的合同条款补充进来。这种合同履行模式可以有助于保护十分重要的社会价值。合同法会根据合同订立双方当事人的言语和行为的合理意思表示,进而确认交易双方当事人的合意的合理性。这种说法可能在某些经典案例中体现的尤为明显,但是当前社会随着法制化进程的逐渐加快,为实现合同订立双方之间的权利和利益,必须进行构建更为科学合理的组织体系,并且时刻将诚实守信作为该组织体系有效、高效运转的坚实基础。更加重视合同法履行行为的恰当性,因为恰当性在合同法履行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重要,必须及时根据合同订立双方当事人的具体行动来判断影响他人的合理行为,纳入考虑的范畴。

    三、合同法社会诚实守信的伦理分析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诚实守信越来越被我国的相关法律所重视,成为众多法律法规制定执行时所必须追随的基本原则。然而我国现行经济体制和条件还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还存在许多需要进一步弥补的漏洞,这些都迫切的需要诚实守信这一伦理道德去加强约束和营造。因此,作为合同法同样需要社会给予诚实守信的伦理分析,顺应合理合法的发展潮流。在合同法的规定中涉及到合同的制定、变更、完善、执行、终止等环节,诚实守信在整个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保护作用,体现了当前合同法对合同当事人的精心保护。具体表现在:一是在合同的订立过程中体现的诚实守信。合同当事人在缔结合同之前没有任何关系和义务,只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从新的合同关系中认识到,这是一种建立在互相信任和依赖的基础之上而发生的关系。二是在合同的执行过程体现的诚实守信。按照《合同法》第60条的相关规定,合同当事人按照诚实守信的原则,根据合同的目的、性质等重要的信息,要积极履行保密、执行、协助等职责和义务。三是在合同的终止之后的诚实守信。在合同所产生的民事关系停止之后,合同当事人就可以脱离合同的制约,停止对合同义务的履行,不再对合同、对彼此有责任关系。但是正是由于这种没有后合同关系的存在和约束,致使合同的有关内容、效力等在合同关系终止后被泄密、流失等,产生一系列意想不到的不良后果。《合同法》第92条规定,合同当事人在合同关系终止之后,仍然也要按照诚实守信的原则,履行保密、协助等相关义务。四是,在合同的解释过程中的诚实守信。按照诚实守信的原则对合同进行内容、效力等方面的解释,不但可以忠诚于合同本身,同时对合同双方当事人都可以正确的起到解释和帮助作用。

    四、合同法内在价值的伦理分析

    法学界认为,合同法是以规范、调整、约束现实生活的契约等各种形式为目的的一种法律,可以说是将现实生活中的因合同产生的相关利益关系转变成内在的价值。伟大的学者康德曾经说过,在自然界中,万事万物都是按照自身的规律进行运动,而只有有理性的事物可以按照原则进行行动。正是因为所有人都因着一定的目的和价值,自主的改变自己的行为,处理自己的财产,这样的行为都是由个人的内在价值所影响的。正因如此,法律法规是一种专门的关系科学,是不能纯粹的追求理论研究的,必须更加注重兼顾经验和经营等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和存在,重点考虑到合同法等相关法律的内在伦理价值以及之间的关系。在履行当前合同法中,必须要求合同订立和各条款符合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志,履行法律的行为必须是遵循一定价值的正确伦理价值,存在本质上的行为控制要求,这样的伦理分析来解释合同法的内在价值更容易得到当事人的内心认可。合同法的效力受相关规定的限制和要求,不能忽略合同法的内在价值构造,要建立在各项规章制度已经渐趋完善和理性的坚实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