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毕业设计实训报告范文

时间:2023-04-07 07:16: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服装毕业设计实训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服装毕业设计实训报告

篇1

(一)师生思想认识不够

首先,部分服装专业教师对实践课程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组织实践教学还不明确,在实践实习过程中出现放任自流的情形。其次,学生对实践教学也普遍存在片面认识和消极情绪,仍然只关注服装设计的造型与美感,追求艺术设计的创新,认为工程技术是服装技师的工作。他们都忽略了设计教育的终极目的,即使学生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单一的知识结构难以适应现代服装行业的需求。本专业培养的人才需要系统掌握服装设计、产品开发、商品企划、生产管理及销售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及知识,精通服装结构和工艺的基本原理与技能,通晓服装纸样设计、成衣工艺设计、工业推板、服装CAD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基本具备鉴别、选用、初步开发制衣材料的能力;具备从事服装设计、服装制版、产品开发、服装营销、服装展示、服装工业化成产和管理等岗位实际工作的能力。

(二)就业压力影响毕业设计等实践课程建设

近几年,中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服装专业的学生数量也在成倍增长,就业压力很大。许多服装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忙于四处求职、考研,实习实训对于他们来说只是一个不得不完成的任务,不可能投入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在第七、八学期设置的专业实习、专业考察以及毕业设计等实践课程中,多数学生以求职、应聘等为借口,简单应付实践课程,而学校和教师也不得不放宽要求。以我院服装专业第八学期的毕业设计为例,毕业设计是检验学生四年学习成果的有效手段,但因为就业或在外地实习等缘故,许多学生不得不简化程序或降低毕业作品的质量,更有甚者花钱雇人做毕业作品。虽然学院制定了严格的规定,但仍有学生报有侥幸心理。

二、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实践课程建设对策

(一)建立和优化实践教学体系

学院坚持以国家需要为前提、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原则,于2010年重新制订了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培养目标上强调培养“注重实践,能够在服装行业从事设计、企划、制版、工艺技术、管理营销等相关工作的应用型、技术性专门人才”。在课程设置上,加大了专业实践课程的学时比例。针对服装设计与工程本科专业四年学习的特点,从专业考察、服装工艺实践、服装设计实践、生产实习、服装专题设计、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七个环节来设置实践课程。重要环节又划分为不同难易内容,循序渐进地安排在不同学期。例如,服装工艺实践划分为基础实践、课程实践和针织工艺实践。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设计方向设置为:第二、三学期安排各一周的工艺基础实践;第五学期安排二周的工艺课程实践;第六学期安排一周的针织工艺实践。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工程方向设置为:第一学期安排一周的工艺基础实践;第三、五学期安排各一周的工艺课程实践;第六学期安排一周的针织工艺实践。这样的实践环节合理地分布在本科四年的学习中,优化了专业实践课程的结构。

(二)更新观念,改革实践课程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实践课程越来重要,实践工作量不断加大,难度也在逐渐增加。因此,要大力宣传实践课程教学的重要性,深入细致地做好教师、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使他们认识到实践课程的重要性,明确目标,变被动为主动。实践课与理论课是同样重要的,但我校现在实行的实践课程课时的计算方法还很原始,与理论课的工作量差距甚远,而且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实践课程的工作量不能充分体现出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工作量的不平衡不能体现出重视能力教育,不能使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实践教学中去。所以,建议学校根据实践教学的特点,制定出符合实际的管理办法,并且为教师提供企业实习和培训的机会,提高教师科研与教学的水平。

(三)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规范化管理

每一门实践课程都有较强的针对性,所以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首先,根据实践教学大纲制定好本门课程的教学计划。其次,制定实践项目指导书或实践手册以及考核标准,这些材料既为实训提出了详细的目的、要求和任务,也规定了考核的内容和方法,让学生从理论的理解到实践操作有一个整体实训规划,同时也有助于督促教师和学生认真完成实践任务。加强现代化教学手段建设,有效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功能。例如,把一些有代表性的服装款式或工艺复杂的零部件的制作过程录制成光碟,在实训室中播放,让学生反复观摩,更清晰地了解服装制作的工艺过程,使实践操作的步骤更程序化。利用摄影机、数码相机等设备将现代化服装工厂里的科技化含量较高的流水线设备以及生产工艺流程摄录下来,配以详细的讲解和说明,播放给学生观看,既缓解了学校资金短缺、设备更新速度慢的问题,又可以将现代数字化的服装生产线展示给学生。通过这些教学形式,教师的教学劳动更具知识化,还可以节省出时间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辅导,解决学生在实操中遇到的问题,提高课程效率。

(四)完善实践课程的考核机制

篇2

关键词:创新人才;实践教学体系;商务英语;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高素质的形成,创新能力的造就,学习是基础、思考是关键、实践是根本。实践之所以是根本,在于认识来源于实践。以服务现代化建设为宗旨,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依托我院纺织、服装和国际贸易特色专业优势,以培养“通英语、会商务、懂纺织”高级技能型复合型创新人才为着眼点,我们将英语、商务、纺织服装三大模块能力内容有机融通,优化了“以纺织服装行业为背景、英语运用能力为核心、国际贸易能力为支撑、实践能力为主线”的商务英语课程群建设体系,以增强学生就业适应力、就业竞争力为目的,整合各个实践教学环节,谋求校企合作互惠双赢,构建立体化、多层次、开放创新并具有可操作性、体现商务英语专业特点的实践教学体系。

二、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现状

(一)教育模式脱离实际

长期以来,中国教育一直受凯洛夫的“讲解――接受”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缺乏自主创新的学习能力,以“灌输为核心、考试为手段、名次为杠杆、升学为目标”的教学非常流行,正如著名教育家尼尔?波斯特曼所批评的:“孩子们入学时像个‘问号’,毕业时却像个‘句号’,这是学校教育的失败。”由于商务情景的缺失,内容的讲解空洞枯燥,教师讲得越多,知识教育越精深,学生就越反感;脱离情境的语言失去了活力和韵味,学生思想呆板化,潜在的好奇心、兴趣、创造欲望受到了限制。

(二)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不完善

商务英语专业“英语”和“商务”复合性的特点,要求我们在实践课程设置中把两者有机结合,注重课程之间的衔接,知识与技能的巩固和拓展,体现商务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而当前商务英语专业没有统一、完善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也缺乏开设相关实践课程必要的实践教学硬、软件设施,而且无专门的实训课程教材以及教学软件。实践教学基本上是各课程任课教师进行的单项训练,教学内容也是由任课教师自行拟定,教学的随意性大,课程的连贯性和系统性不够,严重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

(三)双师型实践师资匮乏

双师型实践师资匮乏是实践教学的“软肋”。首先是数量短缺。其次是质量不高。同时存在着3个错位。一是知识结构错位,许多教师理论有余而实践不足,因而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热衷与偏好理论教学的倾向。二是教学过程错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两拨人、两张皮,往往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不能融合沟通,造成各自为政的教学局面。三是知识传导错位。两种课型被人为割裂与肢解,知识传授陷入怪圈和盲区,造成实践需要的理论知识没讲或少讲,实践不需要的却讲了许多,做了很多无用功。

(四)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不规范

目前大部分职业院校采取的是由各系(部)对下属实验室及实习基地独立进行管理的方法,由于人、财、物分别属于不同部门,导致不同系(部)协调比较困难,学校在宏观管理上难度较大,管理效率低。对实训教学的设备仪器、人员、场地、经费不能很好地进行合理调配,未能充分利用好现有的教学资源和充分发挥其办学的效益;对实践教学的组织难以作到统一、规范的管理,不能科学合理地安排。

三、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的重构

(一)实践教学体系的重构――以商务英语职业活动为中心

1.基本技能培养层

该培养层是培养胜任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基本能力所必需的基本职业技能,它包括3个模块:(1)英语语言技能(听、说、读、写、译):设置了以强化语言能力为目的的实训课,如语音语法实训、英语视听说训练、英语口译实训、剑桥国际商务英语认证考试实训等;(2)商务操作技能(外贸岗位、涉外商务助理岗位等):设置了国际商务单证制作、外贸函电实训、纺织商务英语实训、商务翻译实践、涉外文秘、商务谈判等实践教学环节;(3)素质拓展模块:设置了办公自动化、计算机实训、普通话训练等。这些技能训练主要通过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在校内课堂教学或实训课上在教师指导下进行。

2.专业技能培养层

该培养层是培养胜任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专业能力所必需的专业技能训练,着重培养学生在更真实的职业环境下,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和专业技能解决综合性实际问题形成实践能力。以商品进出口贸易为实训对象,以我国对外贸易方针政策和国际贸易惯例为指导,以纺织商务英语、外贸函电和单证为媒介,组建外贸模拟公司,将公司部门分为进出口业务部、销售部、单证部、报检报关部、运输部、投资合作部等,指导教师为公司经理,负责整个公司运作管理;学生分别扮演各部门负责人,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和任务,为了让受训学生掌握全面技能,可对他们进行轮岗实训。在这种体验中,学生增强了对书本知识的理解,获得了运用英语特别是专业英语的机会,并能系统地掌握整个业务操作流程。最后,教师针对学生在不同岗位的能力表现,按照公司标准分别进行严格考核,并提出新的要求。学生经过此类专业技能实训,可以大大缩短进入社会的实习期和适应期。

3.资格证书培养层

“双证书”是校企连接的桥梁。学生在完成专业教育的同时要完成职业技能培养,在取得毕业证书的同时还应获得专业岗位所必须的职业证书。我们将剑桥国际商务英语证书、全国商务英语证书、大学英语四级证书、江苏省口语口译证书等纳入到教学计划中,以学分替代等方式鼓励学生考取各类如:外贸单证员、外贸跟单员、涉外文秘、报关员、报检员、外销员、口译证等职业资格证书,构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含职前培训、职后培训等)相互沟通、相互衔接的终身教育体系。近年来在校生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持续稳定在90%以上。

(二)实践层次体系的重构――以商务英语职业行动为中心

1.认识实践

认识实习是学生处在专业的定向阶段。可通过新生入学时的专业教育、业务场所的实地参观访问或者邀请有外贸实践经验的业界人士、校友做报告、讲座、演讲的方式开展,使学生对未来所从事的职业有初步的感悟,激发他们的专业学习兴致。???

2.岗位实践

学生在完成课程学习任务后,集中一到二周的时间到行业一线参加行业真实环境的岗位实践。这一阶段的实践,既可以使学生把对本专业的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结合起来、专业基础知识与专业实际操作结合起来、书本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检验过去的学习情况,又可以使其对照实际,发现差距,有针对性地完成来年的学习任务。

3.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是缩短学生在心理素质、社会承受能力以及生产第一线所急需的技能方面与企业的差距的最佳途径。企业顶岗实习通过学校安排,或学生自行联系到企业进行全面的专业顶岗实习,学生在企业感受企业文化并接受全面的专业实践训练,时间一般为1~9个月。在顶岗实习期间,一方面学生直接从事生产可获得一定的报酬,进行勤工俭学;同时也为社会创造财富,产生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学生顶岗满足了企业对短期实用型人才的需要,为企业的减员增效创造了条件,产生了人员效益。此外,每年安排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会展活动的前期筹备和会展服务工作。学生经过真刀实枪的实训后,走入社会可以直接上岗,实现了学校教育与企业生产需要“零对接”。

4.毕业设计(实习)

毕业设计是对毕业生专业实践能力检查的重要环节,是检查毕业生能否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有一定创见地分析解决实际工作中各种问题的重要实践过程,也是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全面综合考核。毕业设计内容是以企业行业面对的实际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强调所学理论知识的运用和问题的解决。? 5.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活动是锻炼学生能力的极好场所,是检验学生理论学习成果的练兵场,是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的有力措施。我们广泛拓展实践的空间,不定期组织学生去各行各业进行社会实践。如通过在经贸洽谈博 览会和进出口商品展览会的实习,学生对国际商务活动、对外进出口公司等办事机构的管理及操作有了认识;通过在上海世博会的实习,对酒店的经营管理与运作有了解;通过青年志愿者活动,组织学生到幼儿园、养老院、贫困山区的希望小学进行义务支教,使学生受到启迪。以实践活动为载体,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6.创新创业实践

在创新创业训练设计中,我们首先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其次是创业的实举。学校将原属于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学科竞赛、学术沙龙、职业培训、社会兼职、创业实践等资源进行整合,构建成规范的第二课堂教学体系――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计划,以第二课堂项目的形式每学期滚动开设,通过规定明确的修读要求,使之成为每一个学生必要的学习内容,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良性互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

(三)实践考评体系的重构――以商务英语工作过程为中心

1.评价内容多元化

对教师的评价主要有教学态度、教学材料、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风格、教学组织形式等。对学生的评价主要包括操作技能、知识水平、交际能力、合作共事意识、职业素养和心理素质等几方面,它不仅注重对学生认知能力的评价,而且重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评价。

2.评价方式多元化,分为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诊断性评价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实训报告、技能操作、流程处理、技能竞赛、答辩来进行,主要体现在对岗位实践、顶岗实习的考核上;过程性评价通过管理平时课内外实训来进行,在基本技能与专业技能培养中都有体现;终结性评价则通过期末考试、自我评价表、小组评价报告、教师点评、专家抽评等方式来进行考核,贯穿于“3+1”模式的整个环节。

3.评价主体多元化

包括任课教师、教师同行、督导、外籍专家、企业实训指导教师、学生本人、学生团体和社会机构,这在岗位实践、顶岗实习、毕业实习与创新创业实践中得到了最完整的运用。

4.评估手段多元化

主要为考核评定、现场观察、记录检测和问卷调查等。

(四)实践教学管理体系的重构―――以商务英语工作运行为中心

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条件是基础,管理是灵魂。

1.组织管理

建立上下协调的实践教学组织系统,通过岗位责任制明确担任实践教学工作的各部门、各类人员的职责分工和管理规定,使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均有明确的分工和责任。???

主要是强化以下4级组织的功能:一是主管领导强有力的领导、决策功能;二是教务处及实践教学管理部门的具体管理、协调、检查功能;三是系(部)级教学管理机构的组织实施功能;四是实训室管理人员及指导教师的严格执行功能。

2.运行管理

运行实践教学应设专门负责人和专项经费,负责各个实践教学环节的落实和组织工作。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有效运行应做到6个落实:大纲落实、计划落实、指导教师落实、经费落实、场所和考核落实;抓好4个环节:准备工作环节、安排落实环节、项目实践环节和成绩评定与工作总结环节,使得实践教学质量得到充分的保证。

3.制度管理

管理制度包括各岗位的岗位职责、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安全卫生制度、实训耗材管理制度、教师工作规范、学生实训守则、实习工作规定。通过建立健全实践教学各项管理制度,做到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实现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杨绘荣.构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尝试与思考[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2).

篇3

关键词 服装设计 成衣 教学改革 课程衔接 综合考核

0引言

所谓成衣是指企业按照国家号型系列批量生产的服装,而针对这一类型服装进行的设计活动统称为成衣设计。“成衣设计”、“服装工业样板制作与推板”与“成衣工艺”这三门课程统称为成衣系列课程,它们是现代服装设计专业教学的核心课程,它们关联紧密,相辅相成,层次递进,理应衔接教学,尤其实践教学应当紧密衔接,但由于分属不同课程,任课教师也不同,往往导致衔接不紧密的问题。

1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背景

根据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国内外高校服装设计专业都十分重视实践性课程及其教学研究,涉及培养目标、教学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方方面面。

欧美服装教育发展历史较长,相对比较成熟。培养目标明确,采用双轨制教学体系,教学方式灵活多样。服装设计教学重视工作室教学,兼顾设计创意思维与表现力培养,注重市场实践能力。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达到设计与制作完美结合。

我国的服装专业高等教育设立初期,突出艺术修养和作品设计,忽视产品设计,教学与市场出现脱节,教学模式泛课堂化,服装知识结构没有随服装的发展及时更新,造成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不系统,亦不能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

传统的本科服装设计专业成衣系列课程教学缺少互相衔接的精心安排,学生们单一地学习和掌握每门课程的知识点和主要技能,难以顺利地将所学的各门知识融汇贯通,进而形成驾驭这些知识综合分析、灵活处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难以达到实用性人才培养应当与用人市场无缝对接的要求。

针对这个问题,笔者提出了服装专业成衣系列课程实践教学联合考核的新思路。主要是围绕成衣系列课程联合考核这一具体教学方法展开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针对成衣系列课程教学内容对应的三个设计环节实践教学之间相互衔接和配合以及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授课方式和成果提交和考核方式等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并且探索形成了成衣系列课程实践教学衔接与联合考核方案。

2研究与探索的意义

成衣系列n程教学衔接研究与探索,有利于让学生们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更加融会贯通,更加有效和快捷地切实掌握本专业的主要内容和技能,提高成衣系列实践性课程教学的效益和效率。在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的同时,在理论意义上,也将服装设计专业教学研究的视野,从整体性的教学模式研究与细节性的教学方法研究,推进到包含整体与细节两极的课程体系衔接和融合问题的深入研究。

3研究与探索工作的展开

3.1修订教学文案

修订了实验、实训、实习教学大纲、教学计划与实施计划,为专业的教学实践平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针对本教改项目的问题,在对“成衣设计”、“服装工艺制版与推版”、“成衣工艺”三门系列课程编制教学大纲时,加强专业课程之间有效对接。一是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全面的知识和技能功底,体现实训教学体系的全程设计思想,要求教学能够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自觉地运用到服装设计当中去,为学生独立从事专业设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是加强款式设计、结构设计、工艺设计这三方面主干课程内容的衔接,以综合作业汇报展演的方式考核,让学生整体连贯性地学习掌握成衣系列课程知识与技能。

3.2调整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模式兼顾综合、互动、项目化的原则。

综合,是指综合之前基础课程学习的知识与技能,编排实践教学大纲和实践教学内容,完成作品从设计创意到制作表现环节,得出设计成果,实现知识与技能的综合运用。

互动,一般3~4人一个小组,自由组合,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设计制作实践,重在培养设计表达与协作能力。团队小组任务式教学安排非常考验学生的自我学习和管理能力,特别是在实验制作环节。优秀的小组团队里,大家分工都非常明确,但部分比较弱的小组就经常会出现整个团队一人干活众人陪伴的局面。对策是在小组人员配置方面给予一定的干预与指导。

项目化,从明确项目要求开始,经市场与实地调研,寻找灵感,创意设计,方案确定,再到制作完成,需要项目化来实现系统化的全程任务驱动。

3.3构建实践教学过程体系与试行研究

针对在大三上学期的培养目标是设计创意思维的训练,开设专业课程“创意服装设计”、“流行装设计与立体裁剪”、“服装结构设计”、“服装工业基础”这四门课程,创意设计环节就是根据企业设计环节流程来设置的,在内容上有层层推进的递进关系。阶段性任务设置不仅很好地培养和训练了学生的设计思维,也让学生在阶段性任务的内容上对本学期的课程有一个直观认识和理解。

在大三的下学期,针对上学期已经对学生的创意设计思维有了一定的培养和训练,在下学期的课程中就递进地开设了和企业及市场对接的“成衣设计”、“服装工业制板与推板”、“成衣工艺”三门课程,我们在本项目中称为成衣系列课程。这三门课程其实是针对目前的市场和企业的设计应用要求进行分解的,分别通过这三门课程的教学来指导学生们的设计实现。

在大三下学期的开学初就先制定好本学期的设计制作任务为从市场导向出发,以区别上学期的设计思维训练,从成衣设计的视角出发,针对市场需求模拟品牌开发项目任务,开始时间按照任务完成的时间要求分阶段授课。

课程的安排根据设计制作的整体任务分阶段性安排,在“成衣设计”课程中完成设计构思,风格确定和设计方案稿和面料选择的任务;而在接下来的“服装工业制版与推板”课程中完成规格尺寸的设计、版型设计,从企业要求和标准出发,针对成衣设计课程的设计款式进行工业样本的制作;在最后的“成衣工艺”课程中,完成工艺设计制作任务。

在集中完成模拟品牌设计项目以后,再通过走秀动态展示集中考核打分的方式,对团队学生的作品进行成绩评定。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解决设计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们团队协作的能力。

“以赛促学”,每年组织一次“三亚的冬天”校内服装设计大赛,参赛作品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竞争性,在设计过程中的“反复推敲”,是提高学生设计能力的极其有效的手段。

在试行中不断反思,调整修正,逐渐完善教改研究成果。

4教改特色创新

(1)打破了传统的成衣相关课程教学缺少互相衔接的格局,实现前后续课程问的有效对接,学生们不在单一地学习和掌握一门课程的知识点和主要技能,而是将所学的各门知识融汇贯通,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并很好的驾驭这些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2)打破了传统的考核方式,通过小组作业汇报展演,突破了以往的单一性,全方位地考核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并且有效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成就感,充分发挥和挖掘了学生们的潜能。(3)使学生更加有效和快捷地切实掌握本专业的主要内容和技能,提高成衣系列实践性课程教学的效益和效率,而且也减轻了学生不必要的重复练习负担。(4)研究方法创新之处为,将服装设计专业教学质量建设研究的视野,从整体性的教学模式研究与细节性的教学方法研究,推进到包含整体与细节两极的课程体系接和融合问题的深入研究。

5项目建设取得的标志性成果

(1)调整改进服装专业的实践教学大纲。经多次修改、试用,5门实践课程教学大纲已基本成熟。(2)确立新的实践教学模式,落实为新的实践教学过程体系。(3)完善修正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学科实践教学的教学内容、实践内容、考核评价方式,并通过与社会企业的沟通,将课程成果有效地与社会进行对接。对于课程的最终成果,其中有百分之三十的成绩是由社会企业进行考核。(4)研发出具有实用价值的多媒体课件的框架,解决了在技术上体现实操性的难题,并有效地通过了实践的检验。对于课件的内容、形式、结构、界面都在审美性、简洁性等方面都做了相应的规范。(5)制定了实践教学课程任务书、课程流程、实验报告书,还撰写了研究报告,组织了动态秀展示。

6项目应用成效

通过成衣系列课程实践学与联合考核改革研究,有效地打通各专业课程模块之间的横向联系,从教学的内容上、课程授课时间安排上及最后的考核方式上都有了和传统教学方式不同的改革。通过改革,减轻了学生以往传承单科独自考核的负担,有效加强了系列课程之间的联系,目的明确,三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就是解决该设计任务的三个有效环节,每个环节都缺一不可,让学生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理解课程之间的联系和关系,高效形成设计实作能力。

以公开的作品展、课程综合联展汇报作品秀和设计大赛和毕业设计动态秀为平台,系统锻炼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这些活动锻炼了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展示了学生的设计才华,也促进了专业问的交流。

篇4

【关键词】服装设计 专业 课程改革 市场需要

Discussion on the course reform of the dress design specialty

He Shuqing

【Abstract】The penetration of international incorporation makes our Chinese dress enterprise have suffered the enormous impact of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and at the same time also is facing the wide chance and austere challenge. The dress teaching staff should resurvey the developing situation of the dress specialty, reorientate the cultivating object of the person with dress specialty ability, should make the dress education change to a industry, should make some teaching reform, should establish the special dress design characteristic with the market as the direction, should pay serious attention to the teaching rule and teaching method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should make the cultivated students fit the market fleetly and authentically and then insure the life force and competition force of the specialty and cultivate out the applying-type and skill-type person with dress design ability.

【Keywords】Dress designSpecialtyCourse reformDemand of market

现代信息产业的爆炸式发展已经从本质上改变了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劲态势要求能力素质型人才占领和把握市场,这给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强烈的挑战。国际一体化的深入,我国服装企业受到国际市场的巨大冲击,同时也面临广阔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对于服装教育工作者而言,在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如何掌握知识,开拓思想,为培养服装设计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使服装教育向产业转化,进行教学改革,认真研究新形势下的教学规律、教学方法,使培养的学生真正快速适应市场,从而确保学校的生命力和竞争力,显得格外重要。

这样,传统的教学模式已很难适应这一需要。利用信息社会提供的种种便利,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服装设计特色专业已迫在眉睫。该专业,其实质就是市场化的设计,取之于市场,用之于市场,而这正是大多服装学院的缺口、市场的急需。那么,象这样的专业一定会受到市场的欢迎,也一定会有更强的生命力!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1.专业定位及论证。

1.1重新审视服装专业的发展现状。服装专业是高等职业学校普遍开设的重点专业之一,也是培养大量服装生产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分析我院服装专业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80年代成长阶段、90年代初辉煌阶段和前几年的退缩危机阶段三个时期。1986年我校开办了内蒙古第一个服装专业。随着我国服装产业的兴起,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专业规模随之发展壮大;90年代成为辉煌时期,班级扩大到6个,可近几年来,服装专业的招生越来越“尴尬”,办学规模也在缩小,2003年已缩减到1个班,只招到19名学生,2005年只招2个班级。考察其它兄弟学院的服装专业,其发展的历程基本与我校相同。因此,高职院校服装专业已经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危机。

为什么昔日的热门专业而今却面临着生存的危机呢?分析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职业学校出现了许多“新兴”的专业,如信息技术、商贸英语、数控专业等,致使许多中学毕业生热心报考于这些专业;二是家长与学生的就业观念发生了变化。由于许多服装企业通过短期培训,招收了大量的外省员工,使得许多学生和家长认为三年的高职校学习还不如几个月的培训来得成效高,并认为服装工人的工作时间长、报酬低、工种单调,许多家长就不愿把自己的独生子送到服装厂“打工”,从而影响了服装专业的社会声誉;三是学校自身存在着不合实际的教学现象。培养目标定位不准、教学内容与方法陈旧都会影响自身的专业形象,从而导致专业的消退。因此,服装专业如何面对现实,进行改革创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当今高等职业学院必须认真思考的课题。要解决这一问题,除政策上优惠和大力宣传外,更重要的是要从自身的角度进行剖析与思考,找出问题的症结,采取有效对策,从而消除发展障碍。

1.2专业定位及论证。我们在反复听取企业、专家意见、进行广泛市场调查的基础上确定服装专业培养目标。2006年经过对社会人才需求状况调查,对未来若干年人才需求进行充分的论证,论据准确,并完成了专业的论证报告,确定人才培养方案是以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以教学计划为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培养目标和学生实际的变化,适时调整整个方案,体现“有效性”、“全面性”、“选择性”。

为了探索服装专业教学改革的途径和方法,我们采取多种形式对企业、社会进行调查研究。在调查过程中,以问卷调查为主,发出100份问卷,收回64份问卷,其中民营企业占16.4%、三资企业占68.8%、其它占14.8%。问卷调查显示,有84.6%的企业急需要“服装制板和推板”人才,60%的企业急需“服装设计”人才,另外62.5%的企业急需“服装品牌策划与生产管理”人才。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服装企业现有人才知识结构单一,知识面狭窄,难以适应市场经济下企业“供、产、销”一体化发展的需要。

2.重新定位服装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目标――以服装打板为主、服装设计、市场营销为辅。

培养目标是高等职业学院服装专业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行动指南。科学合理地确立人才规格和培养目标,是服装专业适应人才市场需求、明晰教师教育教学活动和实施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环节。培养服装生产“一线应用型人才”是当今普遍公认的观点,但我们认为“应用型人才”的含义比较模糊,也容易使许多家长认为服装专业的毕业生就是“一线生产者”或“打工者”,与培训几个月的工人没有多大差异,从而影响了服装专业的形象。因此,确立培养目标应该具体、清晰、明了。我校服装专业提出了“二品”人才培养目标。所谓“二品”就是指人品和产品。“人品”是指一个人的精神面貌,主要包括健全的个性、崇高的情操和良好的服务精神、劳动态度、职业道德和质量意识等。“产品”是指学生具有做“产品”的能力和意识(最高境界是会做商品)。提出产品的要求,就是要强调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强调产品质量意识来规范学校的管理活动。人品与产品是相互联系和制约的。人品好,学生的劳动态度、合作精神高,社会责任感强;产品好,学生的实践能力强、质量意识高。人品能促成产品的生成,产品的生成离不开人品的保障。人品是第一要素,也是许多企业招聘人才时考虑的首要条件。可见,“二品”的要求比“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来得更具体和明了。此外,我院服装专业人才培养的格局上,改变过去只重视设计、制图和工艺等方面的业务操作类人才培养,而是有意识地根据服装市场需要,及时补充与调整人才培养规格。分析服装企业的人才需要结构,主要有二类:一是生产管理类;二是业务操作类。服装生产管理类包括质量管理、车间管理、生产管理、营销管理和财会管理等。因此,服装专业的人才培养不能仅仅培养的是“一线工”,而是要从管理类和学生的持续发展来考虑,否则服装专业的“进口”将越来越难。

3.改革的基本思路。

3.1从职业目标分析入手,通过能力分析构建综合课程模块,减少课程门类,并避免教学内容交叉重复。

3.2坚持“够用”原则,减少理论课程,加强专业主干课程,技术应用课程教学,不追求深度,做到学以致用,突出实用性。

3.3改变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过程培养,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改革考试制度,实行课程小模块的考核制度,并加强监督。

3.4完善以教改课题为主的教研机制,制定一系列的教师培训计划,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3.521世纪,服装企业生存的条件是:设计、制作(材料)、信息、营销――综合实用人才。基于此,我们采用全新的教学方法项目、模块教学法:按照设计、制做(材料)、营销三大模块,分项目进行教学。

3.6根据服装专业人才需求情况调查统计,针对内蒙古地区特点,服装企业对复合型、应用型人才需求大,基于此,我们在各个项目教学中,根据各自特点,将每一模块分两部分进行。例如:

①服装制作模块:相应的课程:

《服装制图与工艺》1、2、3、4,每个项目安排一定课时进行理论讲解,部分实验课课时安排到相关服装企业进行,让学生根据所学项目,进行实际操作学习。同时,配备相关的考核制度。

②服装设计模块:相关的课程:

《服装课题设计》、《毕业设计》。跟相关企业联系,根据其服装品牌特征,与企业共同完成其产品开发设计。

③服装市场营销模块:相关的课程:

《服装市场营销》、《服装广告策划》、《服装品牌运作》。每个项目安排一定课时进行理论讲解,部分课时安排到相关服装商场进行实地学习。

4.改革的思考及方案。

4.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市场需求为原则,考虑到我区中小型企业较多,人才培育一职多岗的实际情况,培养学生一职多能,注重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让学生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就业前景。

如:我们的专业培养方向是:

《服装设计与工程》――以服装制板为主、设计、营销为辅

专业定位:

•培养服装企业的服装打板、工业制板、生产管理、产品质量检验的高技能人才。

•培养服装企业的产品策划、服装市场营销人员。

•培养服装企业的服装产品设计人员。

4.2课程体系改革。以职业岗位群所需知识、能力、素质的准确定位为切入点,构建矩阵式模块化、项目化课程体系。

基于我们学院高职服装设计专业的专业定位和办学思路,遵循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模式,我们服装设计专业培养的是能够从事服装行业款式设计、制版、工艺分析、生产管理、根单、贸易、产品展示等相关工作的生产一线高等技术应用型专业人才,因而在课程设计时,始终以代表专业核心能力的专业主干课程为主:

《服装设计》、《服装制图与工艺》、《服装生产管理》、《服装市场营销》、《课题设计》为主线贯穿三学年,构建矩阵式模块化、项目化课程体系,每一条主线遵循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的原则,呈螺旋式上升,让学生在回顾旧知识的基础上掌握新知识,循环往复,不断强化提升。

主线之间,每学期的课程设置都是按照设计――制版与工艺――营销的顺序构建完整的知识与能力链条,使学生掌握设计原则、制图方法和原理的同时,能够及时进行制作实训,最后的岗位实训课,依据企业的岗位实操要求和工作流程来仿真教学,学生可根据自身特长和从业意向选择教学实训课模块进行岗位仿真学习,从而完成从基础能力到岗位能力、职业能力的自然积累和不断提升。

以下是矩阵式模块化、项目化课程体系:

4.3服装专业的教学计划与内容改革。服装专业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必须要有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教学计划的制订、教学内容的落实、教学方法的选择都要以市场为导向、以学生发展为宗旨。

4.3.1教学计划的改革。制订的教学计划是否合理,关系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传统的教学计划是由教导处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而制订的。这样做往往会使课堂教学出现“重共性教育而轻实际需要、重技巧表现而轻能力训练”的现象,并导致专业课脱离实践、实践课脱离企业和市场的需要。我们认为,专业课的教学计划与课程体系的建立,不是来自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而是来自用人单位的要求。这就是说,服装专业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要结合企业、教研室、学科指导委员会和学生的要求而制订。主要重视以下方面:①积极开发与服装行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课程,并分析该专业的职业岗位或岗位群所需的素质与能力要求,进而整体架构现行教学计划;②结合企业的产品要求而进行“产品化”教学,以突出针对性和应用性,如做西装,让学生从理论到实践上熟知做西装的全过程;③根据服装中级工考试题库搞模块式教学,达到“应知应会”。

4.3.2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内容上,我们倡导文化基础课为专业理论课服务、专业理论课为技能课服务的理念,强调服装设计、服装工艺和服装制图等专业课程的整合,注重专业综合能力的提升,形成以设计制图为先导、结构为依托、成衣为结果的组织形式,将“材料、款式、结构、成衣”作为教学主线,安排和指导“产品化”教学活动。

篇5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计划;机械专业;产学研合作;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3)05-0101-05

0 引言

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一直都是实行“象牙塔”式的教育,与社会的联系甚少,这就必然导致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滞后和与社会应用需求的脱节,主要表现在知识理论陈旧、专业设置不合理、教学手段落后、师资队伍缺乏创新能力等,所培养的人才跟不上产业不断发展所提出的需求,最终导致毕业生就业率连年下降[1]。在这种背景下,我国教育部提出了“卓越工程师计划”。卓越工程师是我国实现工业现代化、提高工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研究型大学作为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更好的实验条件以及大量科研资金的高等院校,对于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有着责无旁贷的责任与义务[2]。然而,我国现阶段的研究型大学工程教育培养特别是本科层次并不拥有与“研究型大学”相称的优势资源,主要还是沿袭传统的教育模式,倾向于重知识的传授、轻实践能力的培养[3]。要实现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单独依靠高校是无法完成的,至少无法培养优秀的具有工程应用背景和实践能力的工程师。因此,必须要依赖于高等院校和产业界的联合培养,实现产学研合作教育办学,才能够最终实现我国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初衷。在知识经济时代,虽然也有不少研究型大学都正在进行着产学研的合作,但多数都是重视科技研发及科技成果的转化,对应用型本科人才的能力及素质培养重视程度不够[4],在专业素养培养、实验创新环节、实践应用训练等方面均流于形式或者存在走过场的现象,致使目前我国具有工程应用能力的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很不理想。

鉴于此,笔者紧抓盐城工学院机械专业成为国家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第二批实施单位专业的契机,结合盐城工学院机械专业的特色,对机械专业卓越工程师产学研合作教育进行探索与尝试,以期能够为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实施提供可供借鉴的培养理念、培养模式以及产学研合作教育改革的措施与策略。

1 我国当前产学研合作教育研究及工程应用人才培养现状

1.1 产学研合作教育研究现状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产学研合作的方式主要集中在科研产学研合作,而对于本科教学的产学研合作教育,目前尚未见卓有成效的专业培养成果,但是仍然有很多学者对产学研合作教育进行了探讨与研究。李庆丰等人[5]以大学的办学定位及人才培养目标为分类标准,将合作教育模式分为三个层级模式,并深入探讨了不同层次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应当选择不同层次的产学研教育模式。王雯[6]探讨了教学、科研和产业在研究型大学中的关系,论述了研究型大学在结合产学研方面的优势,提出了将产学研合作应用于教育能够推动教育和大学自身的发展。郁秋亚等人[7]从我国高等工程院校的改革角度切入,找到了产学研合作教育和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契合点,详细分析了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实施重点。张泽一[8]重点探讨了应用型本科人才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提出了“准确定位+特色培养”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具有较好的指导借鉴意义。

由上述分析可见,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存在“始终如一”的教育模式,并且每种合作教育模式的适用范围也是不同的。因此,我国高校不应盲目地追随模仿,应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及培养目标,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专业特点,选择合适的合作教育模式,进行相应层次的人才培养,这样才能达到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预期效果。

1.2 工程应用人才培养现状

目前,我国工程应用人才主要还是依靠职业技术类学校进行培养,而职业技术类学校普遍存在着生源质量较差、实验实践教学条件单一以及工程技术技能落后等严重问题,这就导致了我国工程应用技术人才普遍定位层次不高,多数只能从事体力强度高、技术含量低的职业,极大的限制了我国工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因此,我国工程应用人才的培养迫切需要生源质量较好、实验实践教学条件优越的高等院校参与进来,以提高我国工程应用技术人才的培养质量。

培养具有工程应用背景及实践技能的技术人才尚处于探索阶段,我国目前尚未在高等教育全范围内开展工程应用技术教学改革。目前,全国仅有为数不多的几所院校在部分专业试点,如武汉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专业依托行业优势,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9],在最后一年毕业设计阶段将学生“下放”到企业顶岗训练,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工程应用技能水平;重庆大学则创新性的提出“3.5+1+0.5”的培养模式[10],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程和工程训练的学时比例保持在3.5∶1∶0.5为宜,学生在一、二、三年级主要以专业基础理论课为主,四年级则以工程训练代替过去传统的专业理论教学环节,对本科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工程技术应用能力进行专项培养;宁波大学则系统的构建了学生大学四年的专业素养培养和技能训练体系,实现了“四年不断线”的实践教学体系[11],促进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创新素质的提高。

从上面的实例可以发现,高等院校在工程应用人才培养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但遗憾的是,我国高等院校尤其是理工科类高等院校,对于本科生的培养基本上还是采取传统的四年学分制教育模式,其中贯穿金工实习、综合实验、生产实习等实践环节,但是相较于四年的理论学习实践,这些实践环节的时间实在是微不足道的,这就造成了我国本科生普遍存在眼高手低的现象,这也是导致我国工程应用技术类人才缺口巨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1.3 存在的问题及其根源

从上文对产学研合作教育现状和工程应用人才培养现状的探讨可以发现,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普遍重理论、轻实践,缺乏与企业、产业界的有效沟通和联合,致使理论教学滞后脱节,实践教学敷衍了事,整个教学过程缺乏有效的创新引导机制和激励体系,从而造成了我国目前大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差、创新能力差的现状。这些问题的出现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具体来讲,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培养理念存在偏差。高等教育究竟是为了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不同的高校有着不同的理解,但是在只片面追求就业率的今天,很多高校设置了“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方案,其最终目的只是为了能够将学生送出去就业,似乎这样就算完成了高等教育的任务。因此,有失偏颇的培养理念造成了我国高等教育普遍重视理论课程学习、轻视实验实践训练的现象,并最终导致很多本科生眼高手低。

2)培养模式缺乏创新。当前高等教育改革进行的如火如荼,但是对于本科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却一直是新瓶旧酒,不管是“厚基础、宽口径”还是“宽口径、重能力”,又或者“重实践、求创新”,究其本质不外乎都是在原来的培养方案、培养模式下通过增加实验实践学时、加大课外实习实训量来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有一定效果,但是缺乏足够的创新,无法从根本上转变目前本科生培养质量下行的趋势。

3)理论教学任务过重。很多高校提出了“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方案,这必然会导致理论教学任务过重,只要是与本专业相关的基础课程都要学,这样做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整日疲于应付门目繁多的课程作业与考试,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再去参加自己感兴趣的课外兴趣小组或者其他科研、创新活动,到最后学生普遍的感觉是好像什么都学,但什么都不精,既不知道学这门课有什么用,也不记得这门课到底学了哪些知识或者技能,只知道考试要通过。

4)实践教学落入俗套。根据笔者的一项调研显示,目前我国高校实践教学环节除了课程实验之外,普遍开设的实践环节有金工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综合实验、技能实训、毕业设计等,除了毕业设计环节,其他实践环节大多仅持续一周或者两周,但真正有效学时仅在4~6学时。对于一些实验实践条件稍差的院校而言,综合实验变成了重复完成简单步骤的演示性实验,生产实习演变为参观实习,技能实训仅仅是操作着已经和社会生产实际严重脱节的老式车床或者机器,最后提交一份报告就算完成了实验实习。缺乏足够创新的实践环节落入了俗套,又怎能责怪学生敷衍了事呢?

5)考评手段刻板单一。目前不管是对于理论课的考核还是对实验实践环节的考核,基本上都是采用一考定成绩的方式,这种考评手段过于刻板单一,容易使学生对教学过程失去兴趣,只是为了考试拿学分而学习,甚至有的学生只靠考前突击复习或者抄袭实验、实习报告等手段就能够取得高分,这种缺乏有效公平考核机制的考评手段最终只能成为抹杀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激情的工具。

2 基于“卓越工程师计划”的机械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改革探讨

2.1 盐城工学院机械专业“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实施措施

1)更新培养理念。为了实现“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必须要更新培养理念。盐城工学院机械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侧重于“以实验与工艺基本操作技能训练为基础,以设计为主线,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系统思考和研究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交流能力为目标”,主要包括校内实践及企业学习两部分。通过整合大型企业和社会的各种优质资源,开展与企业的密切合作办学,利用先后累计一年多时间,将“卓越工程师计划”机械专业的学生委派到企业进行学习,努力探索和创新“应用型机械工程师”人才培养新模式,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探索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参考借鉴。

2)创新培养模式。改变过去的4年理论教学培养模式,通过4年不间断的社会、企业培养单元或节点的学习与锻炼,学生从认识社会和企业逐渐达到融入和参与到社会和企业。

在企业培养的主要单元或节点包括专业教育、专业实践、单元项目设计、系统项目设计、岗位实习和毕业设计。学生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选题来源于企业工程实践,依托于与企业共建的校外人才培养实践基地,指导老师采用双导师制,由校内教师和企业方委派工程师共同担任,让学生毕业即可从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两方面满足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3)合理分配理论教学与实验实践教学。在新的培养理念和培养模式指导下,盐城工学院“卓越工程师计划”合理分配理论教学与实验实践教学,着重加大了实验实践教学比例,实验实践学分比例从过去的20%提升到48%,学生除了要完成专业课程内的实验课之外,还必须参加课程设计、专业技能训练、综合实验实训、企业生产实习、企业顶岗实训等课外实验实践环节,从而取得相应课程的学分。除此之外,在学生的日常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插入动手实践环节,如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发动机拆装大赛、自行车装配比赛、智能车设计竞赛以及课外创新活动小组等,有力的提高了学生动手实践的意识和技能。

4)加大校外实验室建设。“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必须要加大对实验实践平台的建设,但是高校的教学资源和资金是有限的,在这种情况下,院校可以整合当地企业的优势资源,实施校企共建实验室和实训基地,着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专业品牌效应的实验实践平台。盐城工学院机械专业依托地方企业的优势,充分挖掘机械专业实验教学的内在技能需求,积极与地方企业共建实验室,先后与盐城当地知名企业如东风悦达起亚集团、江淮动力集团、盐城市高精机电装备有限公司及盐城市纺织厂等企业共同建设了具有盐城地方工业特色的实验室,如汽车电子控制实验室、生产装配流水线实验室、机电一体化装备实验室、精密数控车床实验室、数字化制造实验室等。这些实验室的建立绝大多数都紧扣企业的实际需求,既能够锻炼广大本科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而且也能够为企业的生产、制造、产品质量检测、产品性能实验等提供服务,从而实现了企业和院校双赢的局面。

5)构建灵活的考核机制。过去机械专业的理论教学与实验专业通常采取“一考定分”模式,实验与理论严重脱节,而实验教学考试又流于形式,这样的考核模式远不能适应于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为此,盐城工学院机械专业提出构建“全方位、多主体”的灵活考核机制,针对不同的专业知识或者能力要求,采用多种考核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考察学生知识理解和实际应用的能力。盐城工学院基于全方位、多主体的考核模式具体见表1。

如表1所示,针对不同等级的考核内容与能力要求,采用多种考核手段,能够较为全面的反映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建立企业用工反馈评价体系,通过反馈回地方院校的用工评价,从反面加强对本科学生应用能力培养方案和执行措施的修正,进而提高“卓越工程师”计划产学研合作教学的质量评价及反馈效果。

2.2 经验与不足

盐城工学院机械专业自从实施“卓越计划”以来,院校资源和企业资源双管齐下,积极依托企业优势实行校企共建实验室,收效明显。“卓越班”的学生实验课积极性明显高涨,而且学生做实验从过去的“要我做”转变为现在的“我要做”,少数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甚至自己设计实验,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当然,在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的过程中,还是暴露出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验教师人数偏少,理论课教师工作量过大。“卓越计划”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实践能力,但是由于机械专业课程理论性强、信息量大,加之专职实验教师较少,实验课程往往也落到了理论教师的肩上,理论课教师疲于应付备课、上课、改作业、准备实验、批改实验报告等教学环节,既不利于保障理论课程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不利于实验课程的开展。

2)专业实验准备时间长,理论课与实验课时间难以协调。由于机械专业的很多实验操作比较复杂,实验时间较长,在一次实验之前往往需要准备很多环节,无法做到随到随做,这就导致实验课程与理论课程难以协调,加上实验班级较多,往往容易顾此失彼,经常出现先集中上理论课再集中做专业实验的现象,这不利于学生更好的消化吸收机械专业知识。

3)实验室开放程度不够。机械专业实验由于实验设备往往都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而且操作也带有一定的危险性,机械实验设备一旦损坏,维修十分麻烦且维修费用较高,这就导致校方不愿意向学生开放机械实验室,实验室的开放程度不够彻底全面,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进行动手创造的热情。

2.3 进一步完善“卓越工程师计划”产学研合作教育改革的建议与策略

1)实施工学交替式合作教育。由于机械专业理论课程往往具有学时较长的特点,实验教学通常远远滞后于理论教学,这对于学生的消化吸收是不利的,因此必须要改革过去的“先理论后实验”的学时模式,倡导新的学时分配方案。国外的工学交替学时分配方案值得借鉴,不必将专业课程集中在几周之内结束,而是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程并行实施,学生学习理论课程之后紧接着参加实验课程,工学交替循环往复,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同时,实施工学交替学制,对于“卓越计划”应用型机械工程师的培养也是有利的,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机械专业知识,学以致用,不断提高个人专业素养和职业技能。

另一方面,“工学交替”实施能够有效的解决学校实习场地不足的问题,扩大了教育资源;通过实践锻炼,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使他们接触到了最新的技术和设备;使学生了解企业和社会,提高了返校后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就业的紧迫感。

2)更新课程知识体系。机械专业教学课程应当紧贴当前社会实际应用的机电技术,然而目前盐城工学院机械专业的课程教学内容仍然以上个世纪80年代的技术为背景,尤其是实验教学,仍然以液压操作台、51单片机、机电控制面板、简易数控车床等实验内容为主,实验教学课程严重滞后于当前社会实际的应用技术,这样培养出来的本科生除了会操作液压缸、数控车床外,基本已经与社会主流技术脱节,无法真正实现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的。为此,“卓越工程师”计划亟待更新机械专业课程知识体系,以当前主流机械应用技术技能为背景,以前沿机械技术为导向,全面更新机械专业课程知识体系,适时的增加机器人、多维度数控加工、传感网络及模糊控制等方面的课程内容,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也有利于培养更加符合时代潮流和技术需求的应用型机械工程师。

3)校企多渠道将产学研合作教学推向纵深发展。“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实施与应用型机械工程师的培养,离不开企业的参与,而这也是国家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初衷,因此,院校必须从多方面加强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不仅仅表现在派遣学生进入企业进行生产实习、实验和实践等,更重要的是应当从多个渠道加强彼此之间产学研合作的纵深化发展。结合“卓越工程师”计划,校企双方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加强产学研合作教学:(1)共建重点实验室。学校与企业产学研合作培养应用型机械工程师,不能仅仅停留在共建校外实验室上,更重要的是应当共建具有地方工业特色的品牌实验室,着力打造重点实验室,这样既可以服务于学校校外实验教学,同时也能够为企业的生产、制造、产品质量检测、产品性能实验等提供服务,还可以为校企横向科研课题提供实验平台,极大的提高了校企双方教学与生产资源的整合利用效率。(2)共建校外实训基地。对于机械专业而言,参加校外的实习实训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在目前的教学资源下,实习基地大多都是大型的机械加工厂或者机电装备制造厂,学生只能在老师的带领下走马观花式的观看相关设备,不能动手,更不能实践操作,因此这些实习实训没有任何意义。鉴于此,必须结合机械专业课程的实际培养目标,寻找合适的企业作为“卓越计划”课程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必须要让学生动手操作相关设备。这就需要教师走出去,广泛联系相关生产制造企业,将一些科研实力较强的企业引进来,与学生形成面对面的交流,让学生更深刻的明白书本上的知识怎么用、如何用,从而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

3 结束语

机械专业是目前全国各个工科院校普遍开设的一个专业,对于如何开展这样一门理论性强、实践能力要求高的课程,是目前各个高校都在探讨的一个问题。“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实施,有力的促进了机械专业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措施及培养管理等方面的改革,推动了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加快了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步伐,使得教学模式真正由重理论、轻实践向重实践、求创新转变。盐城工学院机械专业作为国家第二批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的试点专业,对过去传统的教学方式、手段和内容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卓越班”学生目前教学秩序良好,学生求知欲明显增强,动手实践能力明显提高,对于其他院校机械专业以及其他理工类专业的教学改革,都有着较好的示范性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姜健,杨宝灵,姜爱丽,等.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内涵与时代特征[J].教学研究,2006,29(2):107-111.

[2]陈德玲,胡丽.坚持产学研合作教育拓展大学本科教育途径[J].中国大学教学,2009,(3):65-66.

[3]万丽丽.浅谈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现状[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28(5):154.

[4]韩培庆.高职教育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J].职教论坛,2006,(6):34-36.

[5]李庆丰,薛素铎,蒋毅坚.高校人才培养定位与产学研合作的模式选择[J].中国高教研究,2007,(2):70-72.

[6]王雯.对我国研究型大学产学研相结合的思考[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7,(1):116-118.

[7]郁秋亚,吴倩.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中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有效途经[J].中国高教研究,2000,(9):46-47.

[8]张泽一.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产学研结合模式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9,(4):27-30.

[9]刘静,谢卫红.产学结合模式培养工科类本科生的创新[J].中国冶金教育,2008,(2):32-34.

篇6

北京联合大学的前身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30多所大学的分校,1985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为北京市属综合性大学。

经过35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的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现有经、管、文、法、理、工、教、史、医、艺等10个学科门类,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研究生教育、高职教育、继续教育和留学生教育协调发展的完备人才培养体系,是北京地区规模的高校之一,也是北京市重点建设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

学校现有建筑面积约60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240万册,专任教师1600人,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近3万人,其中本科生2万余人,高职高专生5800余人、外国留学生1500多人以及一定数量的硕士研究生,还有各类成人教育学生4000多人,被誉为首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航母。建校至今,已累计培养19万余名毕业生,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专业介绍

本科(学制四年,艺术学学士学位)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

本专业培养学生服装艺术创新设计、服装与服饰系列设计、服装陈列设计、服装品牌营销及推广、流行时尚信息的扑捉及综合分析、市场调研与分析及服装设计管理的能力。根据现今服装行业及学科发展人才需求方向,力求培养具有综合艺术创新设计能力和研究分析能力、具有较强艺术素养和市场预测意识、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及沟通技巧、具有实践操作能力和较强动手能力的应用型服装设计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中国工艺美术史、流行趋势考察与分析、服装画手绘技法、中西方服装史、面料塑形、服装设计方法、服装配件设计、服装专题设计、面料纹样设计、服装画电脑表现技法、服装款式图表现技法、服装款型设计、服饰色彩设计、服装CAD、服装陈列设计、时装摄影、时尚买手、形象设计、服装结构设计、立体裁剪、服装工艺与制作、服饰图案、民族服饰传统工艺、民族服饰采风、手工印染、毕业设计等。

就业方向:可从事服装设计、服装制版、服饰品设计、面料纹样设计、形象设计、视觉营销设计、品牌市场推广、时尚买手等设计和管理工作。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有国际设计文化视野、中国设计文化特色、适合于创新时代需求,集传统平面(印刷)媒体和现代数字媒体,在专业设计领域、企业、传播机构、大企业市场部门、中等院校、研究单位从事视觉传播方面的设计、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中外设计艺术史、艺术概论、大众传播学、广告学、美学、消费心理学、公共关系学、装饰与图案、图形创意、文字与版式、平面(印刷)设计与印刷制作、展示与陈设、数字媒体设计与制作、企业形象、品牌形象策划等。

就业方向:企事业单位的美术应用部门、广告公司设计师、出版社美术编辑、网站设计与维护、中小学美术教师、商业摄影工作室艺术总监等。

环境设计专业

本专业培养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相关学科领域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并具有创新能力和设计实践能力,能在艺术学院从事环境设计或教学、研究工作,在艺术环境设计机构从事公共建筑室内设计、居住空间设计、城市环境景观与社区环境景观设计、园林设计,并具备项目策划与经营管理、教学与科研工作能力的高素质环境艺术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建筑设计史、世界建筑及环境设计发展史、建筑设计方法学、室内空间设计、室内外设计效果图表现技法、人机工程学、制图、建筑模型制作与工艺、建筑及环境设计调研方法、数字化环境设计、CAD施工图纸设计、中外工艺美术史、设计学、造型基础、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等。

就业方向:室内设计师,会展设计师,家具、陈设品设计师,各领域设计师助理、设计绘图员,以及设计监理员、设计研究员等。

产品设计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有“厚基础、重学养、精技艺”,具有扎实的产品设计基础理论及产品造型能力、良好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部门、教学科研单位从事以产品创新为重点的设计、管理、科研或教学工作,也能从事与产品设计相关的视觉传达设计、信息设计、环境设施设计或展示设计工作。

主要课程:创新性产品设计、产品改良设计、产品包装与陈列设计、产品策划与市场、导向设计、界面设计、民间工艺采风与实践、产品色彩设计实践、材料与工艺学、北京传统工艺实践、民用产品设计实践、自选课题设计实践、CAD制图及三维造型设计、数字化产品设计、产品设计方法学、设计学、产品调研方法与报告书制作、产品设计效果图表现技法等。

就业方向:主要从事轻工业及日用产品造型开发设计工作、工艺美术产品和手工艺术产品设计、开发、教学与研究工作,旅游产品以及产品销售包装、推广策划宣传工作及与造型设计相关的装饰、装潢工作。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下设两个方向:数字影视特效设计和交互界面艺术设计。本专业面向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动漫设计、影视特效设计、交互界面与网页设计、游戏设计、平面广告设计等行业。培养具有扎实数字软件操作和艺术设计理论基础,掌握数字技术在影视、网络、多媒体等领域中的应用技能,能在数字媒体艺术领域中从事艺术创作实践、应用设计研发和艺术管理的复合应用型艺术创意人才。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师来自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江南大学设计学院等国内外知名艺术高校,拥有较强的教学与科研能力。专业课程采用项目式教学方法,注重项目实践,强调校企合作机制。学生入学后以校企合作项目课题为课程主导,并提供专业化学习保障。每年有数十位国内外专家来校授课、讲座,学生在校期间有机会赴海外参加学术交流、夏令营及交换生等活动。

主要课程:设计素描、设计色彩、设计美学、中外设计史、设计概论、数字摄影、数字摄像、视听语言、数字图像处理、网络动画设计、动画角色与场景设计、数字绘画、视频特效与非线性编辑、MAYA动画设计与制作、网页设计、电视栏目包装、数字音频处理等。

就业方向:该专业的毕业生可在动漫、信息与交互、影视、游戏、平面广告设计等行业,从事各类以数字媒体为载体的艺术设计、创作研发及传播方面的工作。

绘画专业

绘画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艺术造型能力及计算机应用技能,具备插画、原画、动漫基础理论知识,了解国内外插画、原画的先进创作理念和创作手法,掌握书籍插画创作、出版、广告与游戏等领域中的策划、编辑、制作等综合技能,具有较强的创作能力、手绘能力,并能适应市场变化,独立开展插画、原画创意造型与表现,胜任艺术创作、广告、出版、数字传播媒体、动漫企业、新闻出版机构及教育科研等相关单位工作需求的应用型、复合型艺术人才。

绘画专业教师来自中央美术学院、清华美术学院、首都师范大学等国内外专业艺术高校,拥有强大的教学与科研能力。本专业课程强调对不同材质、不同艺术形式的实践应用,以工作室制为基础,强调校企实习合作、每年定期进行全国范围的采风实训、毕业创作等实践教学环节。

主要课程:插画造型、插画色彩、三大构成、装饰基础、动画运动规律、动漫人物角色造型设计、漫画技法、图画书技法、中国传统装饰画研究、综合材料创作、国画技法研究、油画技法研究、二维图形设计、数字绘画艺术、多媒体辅助设计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与文化产业相关的出版机构、中小学教育机构、动画公司、影视公司、科研、企事业等单位从事脚本编绘、原画设计、插画与绘本设计、动画图形设计及美术教学等工作。

工艺美术专业

工艺美术专业以培养掌握传统工艺美术技艺与现代工艺美术品设计的专业人才为主要目标,同时具备软装与文化旅游衍生品开发、艺术产业企划与管理等相关专业能力的高层次人才。

工艺美术专业教师来自中央美术学院、清华美术学院等国内外专业艺术院校。课程专业采用主题式教学方法,注重项目实践,强调校企合作机制。学生入学后可双向选择进入不同专业方向工作室学习,提供学生专业化学习保障。建有配套成熟的工艺美术(非遗)实验中心,一流的校企合作工作室,与京内外多家企业签订培养协议,为学生实践就业提供保障。

主要课程: 设计素描、设计色彩、图案与装饰、构成、材料与工艺、金属艺术、纤维艺术、陶瓷艺术、首饰艺术、工艺美术品设计、衍生品设计、旅游商品设计、数字产品设计、市场营销、多媒体辅助设计以及相关选修课程。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工艺美术和创意设计领域的设计、生产、销售、管理等岗位工作,还可在艺术衍生品开发和艺术教育等领域从事相关工作。

音乐学(师范)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有现代教育观念,适应首都教育发展的需要,具有良好的教师素养,掌握音乐教育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具有实践能力、创新精神。能从事中、小学学校音乐教育、教学和服务于区域文化建设“多能一专”的高素质应用型音乐教师和教育工作者。

主要课程:教育学、心理学、中外音乐史、乐理、视唱练耳、钢琴、声乐、舞蹈、和声、民族民间音乐、音乐欣赏;专业课程;合唱与合唱指挥、艺术概论、音乐教学论、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作品分析、配器、MIDI音乐制作、钢琴即兴伴奏、手风琴、小提琴、二胡等。

就业方向:从事中专、职高、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工作,幼儿艺术教育及社会音乐工作。

表演专业

表演专业设有表演艺术、综艺节目主持两个方向,学生在经过两个学期的表演学科专业基础及相关理论学习后,可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并通过专业测试,选择合适的专业方向,进一步深造学习。

主要课程:表演方向相关课程:表演基础元素训练、声乐演唱技巧、台词技巧、形体技巧、经典剧目排演、经典剧本解读、中外电影史论等。

综艺节目主持方向课程:类型节目主持基础、综艺节目主持、配音艺术、即兴表达、广播电视解读等,以及艺术概论、视听语言、影视制作、职业化妆、节目策划与采编等综合课程。

就业方向:戏剧、影视类的职业演员,文艺节目主持、策划及后期制作人员,满足基层文化单位需求的有创作能力的文艺骨干。

高职(学制三年)

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

本专业面向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广告创意设计和平面设计行业发展需要,培养具备广告创意、设计综合素质和技能,熟悉广告设计和平面设计的基本流程,熟悉导示识别系统设计领域基本规范;掌握平面广告设计职位需求的专业设计技能;具备独立完成广告和平面设计项目的能力,从事广告设计制作或导示与识别设计方面一线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设计概论、设计基础、多媒体设计与制作、设计的工程表达、字体与图形符号设计、VIS设计等方面的课程。一年级为专业基础平台课,二年级模块化教学可选择平面广告设计、导示与识别设计或企业定制模块发展。并可根据自己兴趣和职业发展方向选修艺术设计类相关课程。

就业方向:可在广告公司、企划公司、图文设计公司、出版行业、企业宣传策划部门及其他平面设计领域从事平面广告制作工作,或在展览策划公司、标识设计制作、会展设计或建筑环境设计公司从事导示识别方面的具体设计实施等工作。此专业学生均有机会择优参加专升本、中外合作办学及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的定制班项目,为学历提升、海外留学和直接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电脑艺术设计专业

本专业面向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动画和影视行业或网络视频等新媒体设计领域行业发展需要,培养具备视觉设计基础理论和相关知识,了解影视行业工作流程及基本规范,具备动画制作或影视制作基本能力和专业技能,从事动画制作、影视编辑制作、栏目包装、数字媒体设计相关领域一线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设计概论、设计基础、多媒体设计与制作、三维动画设计与制作(模型、材质灯光、动画、特效)、影视编辑、特效与合成、影视三维合成等。一年级为专业基础平台课,二年级模块化教学可选择三维动画、影视栏目包装或企业定制模块发展,并可根据自己兴趣和职业发展方向选修艺术设计类相关课程。

就业方向:可在动画制作公司、广播电视制作或相关行业从事三维动画制作、影视栏目包装或相关数字媒体应用系统设计与制作方面的工作。此专业学生均有机会择优参加专升本、中外合作办学、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的定制班项目以及北京市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项目,为学历提升、海外留学和直接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

本专业面向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领域展览展示设计和交互媒体设计发展需要,培养具备视觉传达设计理论基础和相关知识,熟悉展览展示流程及数字内容设计规律和规范,熟悉互动媒体设计领域基本规范,从事数字展示内容设计、互动媒体设计方面设计制作一线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设计概论、设计基础、多媒体设计与制作、设计的工程表达、三维设计基础、交互设计、VIS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展览展示设计、数字展示设计、互动媒体设计等课程。一年级为专业基础平台课,二年级模块化教学可选择数字展示设计、互动媒体设计或企业定制模块发展,并可根据自己兴趣和职业发展方向选修艺术设计类相关课程。

就业方向:可在展览公司、展览馆、企业相关部门和广告公司从事展览展示方面的工作,或在电子出版物、网页、手机等移动信息平台承担数字互动媒体设计方面的工作。亦可在网站规划设计、图片编辑方面发挥自己的专长。此专业学生均有机会择优参加专升本、中外合作办学及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的定制班项目,为学历提升、

三、2015年招生计划

专业名称 层次 类别 学制 学费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江苏 浙江 安徽 江西 山东 湖北 湖南 广东 甘肃 新疆 合计 数字媒体艺术 本科 美术类 四年 10000元/年 52   3               3 3 3 3   3   70 绘画 本科 美术类 四年 10000元/年 21     3               3   3       30 工艺美术 本科 美术类 四年 10000元/年 21                   3 3   3       30 表演 本科 表演类 四年 10000元/年 √ √ √ √ √ √ √ √ √ √ √ √   √ √   √ 60 服装与服饰设计 本科 美术类 四年 10000元/年 43   1 1             1 1 1 1   1   50 视觉传达设计 本科 美术类 四年 10000元/年 18   1 1             1 1 1 1   1   25 环境设计 本科 美术类 四年 10000元/年 43   1 1             1 1 1 1   1   50 产品设计 本科 美术类 四年 10000元/年 18   1 1             1 1 1 1   1   25 音乐学(师范) 本科 音乐类 四年 免学费 25                                 25 广告设计与制作 高职 美术类 三年 12000元/年 35                                 35 电脑艺术设计 高职 美术类 三年 12000元/年 35                                 35 视觉传达艺术设计 高职 美术类 三年 12000元/年 35                                 35

说明:

(1)表演专业计划省份设置中标注“√”的为招生省份。分省计划按照合格人数的4:1投放计划。对专业测试合格生源不足4人的省份,原则上不安排招生计划。

(2)招生专业及计划以各省招办公布的为准。

四、考点安排

考点 专业 报名及考试时间安排 报名及考试地点 要求 北京 表演 网上报名时间:2015年1月12日-2月27日 北京联合大学 表演专业不在京外设考点,考生一律到北京考点参加单独考试。 报名网址:zsxx.buu.edu.cn (北京市朝阳区北四环东路97号) 初试时间:2015年3月1日-6日 复试时间:2015年3月7日-8日五、报考条件

(一)符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报名基本条件;

(二)身体健康,符合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有关补充规定对相关专业的要求;

(三)文理兼收,限招英语语种考生,无单科成绩限制;

(四)各省设有统考的须通过省统考相关专业考试;

(五)高考填报我校美术类专业须通过本省美术类专业统考,获得相应层次的合格证,报考本科专业考生的文化成绩需达到生源省份普通二本线的65%,报考高职专业考生的文化成绩需达到生源省份艺术类高职投档线;

(六)高考填报我校表演专业的考生须通过我校专业考试并取得合格证,文化成绩需达到生源省份艺术类本科投档线;

(七)高考填报我校音乐学(师范)专业的北京考生需通过在京招生公办院校的音乐学、音乐表演、舞蹈学或舞蹈表演专业的本科层次校考并取得合格证,文化成绩需达到生源省份普通二本线的65%;

(八)报考音乐学(师范)专业的考生女生身高不低于155CM、男生身高不低于165CM,且高考体检信息符合《北京市教师资格认定体格检查标准(试行)》的相关要求。

六、报名要求

参加表演专业考试的考生必须在北京考点参加考试,均须采取网上报名的方式。

1、考生网上报名后直接在网上支付报名考试费、上传照片。成功后生成准考证,考生打印准考证,按规定时间、地点持准考证、身份证原件参加考试即可,不必现场确认。

2、网上报名时间见《考点安排》。

七、考试内容

专业考试及合格线划定

(一)专业考试

考生持准考证、身份证原件,按规定时间到指定考场参加考试。建议考生自带放音设备,因使用学校放音设备与考生的光盘、U盘等不能匹配,无法读取而影响考生考试的,由考生个人负责。

考试阶段 考试科目 考试内容 要求 总分 初试 朗诵 小说片段、诗歌、散文等 2分钟 100分 形体 舞蹈、体操、武术等 2分钟 自带伴奏 声乐 无伴奏歌曲一首 2分钟 复试 小品 根据主考教师出题进行 考生任选一项参加考试,3分钟 100分 即兴评述 根据主考教师出题进行(二)专业合格线划定

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我校表演专业将分别按照京外本科、北京地区本科招生计划的4倍左右划定合格线。按照合格生源与计划比原则上为4:1的比例安排招生计划。对专业测试合格生源不足4人的省份,原则上不安排招生计划。

凡专业校考合格的考生可于2015年3月底在北京联合大学招生信息网上(网址:zsxx.buu.edu.cn)查询专业校考成绩。我校将向各省高招办报送合格考生数据,不再单独向考生寄发书面校考合格证。

八、录取办法

1、美术类专业录取办法

按文化成绩(含政策性加分)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2、音乐学(师范)专业录取办法

按文化成绩(含政策性加分)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3、表演专业录取办法

按校考专业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4、理科考生按照:高考成绩× 的公式换算文化成绩。

5、新生入学后进行体检和报考条件复查,如发现不合格或不符合招生条件和报考手续者,学校将取消入学资格,退回原籍。

九、联系方式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四环东路97号

咨询电话:010-64900013、64900915

网 址:zsxx.buu.edu.cn

E-mail:ldzs@buu.edu.cn

腾讯微博:t.qq.com/buuzsb

新浪微博:t.sina.com.cn/buuzsb

篇7

关键词:第三产业;三产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创新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竞争的重点已从货物贸易转向服务贸易,以现代服务业为特征的第三产业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部门,在一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其兴旺发达的程度被公认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水平的显著标志。10多年来,我国第三产业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开始成为我国三大产业中发展速度最快、最具活力的产业部门,成为推动国民经济稳定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党和国家对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视程度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建设和经济改革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就是要“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第三产业的不断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必然要求产业人才结构与之相适应,并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于是,如何适应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发展的客观要求,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和创新,便成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一、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现状

(一)第三产业的概念及范围

第三产业,又称第三次产业,是英国经济学家、新西兰奥塔哥大学教授阿·费希尔首先提出来的。1935年,费希尔在《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一书中,首次提出了三次产业划分的观点。他认为,产品直接取自自然界的部门,属第一产业;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部门,属第二产业;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属第三产业。在此基础上,1940年,英国经济学家科林·克拉克在《经济进步的条件》一书中, 又全面分析产业结构变化的特征和规律,对三次产业理论作了进一步的概括,从而使三次产业的概念及其分类法迅速传播并被广泛使用,但各国对三次产业的具体划分不尽一致。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近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我国的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它各业,即各类服务业。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我国三次产业重新划分》,人民日报,2003年5月23日)

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三次产业结构和第三产业发展的状况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在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劳动力总数中,第一产业的比重最大,第三产业比重最小;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第二产业的比重逐步上升,并超过第一产业成为比重最大的产业。当经济发展水平达到相当的高度,第三产业比重又超越二产,跃居三次产业之首。近半个世纪以来,世界多数国家的第三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发展速度已超过了一、二产业。越是经济发达的国家,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大。目前,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产值和劳动力比重已达到70%以上;在中等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比重达到50%—60%;发展中国家第三产业的的比重也大多达到40%左右。

(二)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特点

我国第三产业历经改革开放以前的停滞不前、八十年代的稳定增长和九十年代以来的快速发展三个阶段。建国以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由于种种原因,第三产业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第三产业呈现出以下特点:

1、第三产业总量快速增长,比重大,幅度高,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趋重要。据有关部门统计,1980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很低,只有21.4%。1990年则达到31%。2001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已由1990年的27:42:31变为15:51:34。三产已逐渐发展成为与二产并驾齐驱的主导型产业。许多地方第三产业增加值已然超过第二产业。例如,2002年南京市三次产业比例依次为5:47:48,三产增加值首次超过二产,在全省率先实现产业结构由“二、三、一”到“三、二、一”的战略转变。(《南京实现产业结构战略转变》,南京日报,2003年1月15日)

2、第三产业就业容量大,已成为扩大劳动就业的主要领域。与产业结构变动相适应,我国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由1989年的60:21.6:18.3,调整为2001年的50:22.3:27.7,12年间第三产业的比重提高了9.4个百分点,吸收的从业人员增加了1个亿,占全社会新增从业人员总量的57%,成为扩大劳动就业的主渠道。第三产业不仅吸纳了大量新增劳动力,而且吸纳了部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转移的劳动力。“十五”期间,我国每年至少要安置800多万人就业,总量超过“九五”时期,巨大的就业压力在相当大程度上要通过发展第三产业来化解。(《现代服务业:展现市场经济的魅力》,光明日报,2003年1月27日)可以预见,第三产业仍将是今后增加就业的主要领域。

3、第三产业范围广、行业多、综合功能强。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第三产业主要集中在零售、餐饮、交通运输、邮电等传统服务领域。经过25年的发展,这种局面得到显著改善。第三产业覆盖范围日益广泛。在传统服务业持续发展的同时,物流、信息、咨询、通讯、金融、保险、旅游、广告、环保、房地产、教育、文化、公用事业等现代服务业也蓬勃兴起,一个相对完整的服务体系正在逐渐形成。第三产业大多数行业不仅耗能少,投入产出率高,自身发展潜力大,而且以其各种服务功能,把社会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各个环节有机地联结起来,促进了人才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畅通运行,发挥了第一、第二产业的潜力和效益,推动了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

4、第三产业中知识、技术密集型行业迅速发展。现代科技的日新月异和广泛应用,大大拓展了传统服务业的领域和范围,优化了服务业的内部结构,使知识、技术密集型行业发展迅速。目前,我国第三产业既包括传统的技术层次较低的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行业,更拥有技术层次较高、发展前景广阔的金融、保险、物流、信息、咨询等新兴行业,后者以劳动者具有较丰富的科技知识和相当的专业技能为显著特征,逐步成为发展最快的行业,代表了第三产业的主要发展方向。

5、第三产业地区发展不平衡,呈明显的区域性。从全国看,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快,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慢。2002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01年,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等沿海五省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5539.69亿元,占当年全国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7.6%;而西部九省,包括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第三产业增加值为4818.46亿元,仅占当年全国第三产业增加值的11.6%。从局部看,区域差异也较明显。如江苏省,苏南、苏中地区产业结构为“二、三、一”状态,苏北地区则是“一、二、三”结构。再如南京市,在2001年第三产业产值总量中,六城区占60%以上,而郊区、郊县仅占不到40%。

6、第三产业市场开放程度不断加大。90年代以来,特别是入世以来,我国服务业对外开放的面越来越广,开放的纵深化程度越来越高,国内服务市场正在逐步与国际接轨,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和激烈的国际竞争。

(三)我国第三产业发展中的问题

我国第三产业尽管发展较快,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一产业的总体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和中等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

1、传统服务部门仍占明显的优势,现代服务部门的发展相对滞后,内部结构不尽合理,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不强。因而大力发展知识、技术含量较高的现代服务业,并以此带动传统部门的技术改造和升级,是我国经济建设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

2、总体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不高,严重制约着第三产业的发展。尤其是电信、邮政、金融、保险等服务部门,由于程度不同的垄断经营和缺少高素质的技术人才、管理人才,不少服务产品价格高、质量低,与国际水平差距较大。加入WTO后,服务市场的准入将逐渐打破上述服务行业的垄断经营,其它服务行业也将面临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于是,如何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技术人才、管理人才队伍,以提高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无疑成为第三产业发展中必须加以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二、第三产业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一)三产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有关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表明,它们之间呈高度的正相关性。当今之世,知识经济时代初见端倪,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势不可挡。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之高,是以往任何时代所无法比拟的。实践证明,在这个时代,一国经济的发展,关键因素已不再是资金和土地,而更多地依赖于人力资源,依赖于人的知识和技能,依赖于对新技术的掌握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归根到底,依赖于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作为国民经济的新兴主导产业,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样离不开高等教育提供的强有力的人才支撑。第三产业的发展及其在国民经济中愈益重要的地位,客观上决定了我国经济建设对人才需求的重要方向,为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目标和更大的发展空间,因而决定了高等院校特别是高职院校必须积极回应第三产业发展的客观要求,把培养第三产业类人才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

在较长时期内,国内曾有一种错误的观念,认为服务不能创造价值,因而需要培养人才的只有直接从事物质生产的第一、二产业,不直接从事物质生产的第三产业即服务业则不需要培养人才。其实不然。第三产业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以知识和技术为支撑,以服务为主要产品,同样创造价值。知识、技术和服务的首要载体是人,因而从业人员的数量和质量(知识、能力、素质)将直接影响服务水平和质量,影响着第三产业的发展。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三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三产不仅需要培养专业人才,而且较之于一产、二产,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更大、更为迫切。

2002年,时任国家人事部部长的张学忠同志曾经指出,我国是人口大国,但是最缺乏的是人才;从未来的发展看,中国既缺少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发展前沿的一流科学家,缺少一批支撑我国高科技产业发展的高层次人才,也缺少能够迅速提高我国工艺水平、大幅度增强我国工业品国际竞争力的实干型人才,缺少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应用型人才,缺少第三产业发展所急需的各类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我国现有的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结构性问题突出,尤其是高新技术、信息、环保、金融、外贸、法律、现代管理等行业人才严重不足。(《人才是第一资源——人事部部长张学忠答本报记者问》,学习时报,2002年1月25日)

(二)第三产业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第三产业的发展需要相应的专业人才的支撑。第三产业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该产业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即三产类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特征。

1、第三产业服务产品的特殊性,决定了三产人才培养应更注重综合性。第三产业的主要产品是服务而非实物。芬兰著名学者克里斯蒂·格鲁诺斯认为,所谓服务,是“以无形的方式,在顾客与服务人员、有形资源商品或服务系统之间发生的,解决顾客问题的一种或一系列行为”。一般而言,服务产品与实物产品相比,主要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无形性。实物产品是有形的实体,服务产品则无形无质。第二,生产与消费的不可分离性、共时性。实物产品的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在时空上可以分离,而服务产品的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同时进行,服务者与消费者直接接触(包括利用网络等现代技术手段进行的接触),消费者在某种程度上也参与产品的生产。第三,不可贮存性。服务产品的无形性、生产与消费的不可分离性,使服务不可能像实物产品一样被贮存,只能在生产的同时被即时消费。第四,质量测评的复杂性。实物产品由于具有实体性特点,可以按照统一的工艺流程进行生产,按照统一的技术标准进行质量测评,而测评无形的、不能贮存的服务产品的质量则无疑要复杂得多,服务企业也很难通过标准化管理来保证服务产品的质量。此外,从总体上说,服务产品还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和文化含量(例如,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旅游服务产品,其形式是旅行,其内容则主要是民族文化、地域文化或乡土文化)。服务产品的这些特点,不仅使与消费者直接发生联系的从业人员成为服务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因素,而且表明与其它产业相比,三产从业人员技术水平、个人修养等因素对于产品质量的稳定和提高更具有决定性意义,也使第三产业具有比其它产业更强的人文性、文化性、社会性。因此,对三产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除专业知识、能力外,还特别强调人文素质、文化素质、科学素质、品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特别强调素质的综合性。这就要求三产人才的培养既要重视智力因素,更要注重非智力因素,更要注重成“人”教育和成“才”教育、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统一和融合。

2、第三产业行业活动的特殊性,决定了三产人才培养应更注重应用性。第三产业发展所急需、需求量最大的并非学术型人才,而是技术应用型人才,且对人才素质的应用性要求更高,这是由第三产业行业活动的特殊性所决定的。一、二产业的学科背景主要是自然科学,作为物质生产领域,其劳动对象是物,劳动过程是对物进行加工、处理,行业活动一般围绕着自然规律的发现和利用展开,侧重于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三产的学科背景则突出表现为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交融,作为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服务的领域,其劳动对象是人,劳动过程是为人提供有使用价值的服务,行业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是围绕法律、法规、制度、约定、规程、标准之类社会规范和技术规范的制定和执行展开的,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但更侧重于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因此,比较而言,三产人才的学科专业理论深度可浅于一产、二产人才,但由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特别是社会关系的复杂性,由于服务产品质量对于从业人员技术水平的特殊依赖性,三产人才涉及的知识面应更宽,实践性、应用性应更强,以适应第三产业发展的要求。事实上,拥有大批应用性技术人才,已成为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即服务业高速发展的主要经验和成功秘诀所在。以美国为例,它目前的服务业产值比重已高达73%以上,服务业吸收的就业人口占70%以上,消费者开支总额中用于购买各种服务的占60%以上。许多大型制造企业也纷纷抢滩服务领域,如通用电气公司目前的营业收入约有40%来自服务行业。美国的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何以能高速发展,创造出巨额的财富?现代管理学理论奠基人、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杜拉克提供了答案。他认为,应用性技术人才是“最实际、最能带给发达国家长远竞争优势的人群”,应用性技术人才的培养“是今天美国经济能有强大生产力,拥有独特能力,能迅速创造新的、不同产业的真正秘诀。”

3、第三产业内部行业结构的特殊性,决定了三产人才培养应更注重复合性、开放性和适应性。第三产业内部行业结构的显著特点在于行业、岗位的多层次性和变动性,特别是三产中新兴行业的迅速发展和传统行业的技术升级,已经催生并将不断催生大量技术含量较高、技术综合化的职业岗位,要求从业人员必须是掌握多种知识技能,善于吸纳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社会适应性强的复合性、开放性人才,具有较强的岗位适应能力、职业迁移能力和可持续性发展能力。楼宇智能化岗位的产生和汽车维修岗位的变动就颇具典型意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发展,现代高层楼宇雨后春笋般地拔地而起。于是,掌握物业管理知识和自动控制、信息工程、计算机应用等多种技术,能从事楼宇设备及智能化系统的设计、施工、技术改造、工程维护和运行管理的复合性、应用性岗位即楼宇智能化岗位也就应运而生。汽车维修岗位则早已有之,但现在也已发生根本性变革,传统的螺丝刀加扳手的修理方法已不能适应,取而代之的是利用智能化仪器设备来检测汽车的各项性能,分析、诊断和排除故障。这就要求汽车维修人员既要掌握现代汽车技术理论,了解电控系统的结构和原理,又要具有熟练运用先进技术手段从事汽车性能检测和维修的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必须根据本地区三产行业结构的特点,优化专业结构,拓宽专业适应面,处理好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多变性与学校教育的稳定性、教育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使人才培养更符合第三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同时,要面向三产行业、岗位,跟踪高新技术的应用,与时俱进,构建开放性课程体系,适时调整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努力培养第三产业发展所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4、我国第三产业所处的外部环境的特殊性,决定了三产人才培养应更注重国际性。在中国加入WTO、世界经济日趋一体化的国际背景下,我国第三产业即服务业势必在更广的范围和更深的程度上对外开放,这将吸引更多的外资进入我国服务市场,从而促进国内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但同时,也必将使服务业的国际竞争趋于白热化。我国服务业所处的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外部环境对三产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国际性的更高要求。一方面,外国服务企业进入中国,需要大量本土化的熟悉国际服务贸易业务的三产人才;另一方面,中国服务企业走向世界,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更需要通晓国际业务的三产人才。此外,国际间服务领域的业务联系、服务业经营管理经验的交流、三产人才的跨国流动也会随着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而日益频繁。因此,重视具有国际性素质的三产人才的培养,已成为当代中国第三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国际性,意味着三产人才必须了解我国国情和世情,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当的中外历史文化、经济政治、人文地理、礼仪习俗知识,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熟悉国际服务贸易的规则、惯例,掌握国际服务贸易的基本技能,具有世界眼光和较强的跨文化沟通能力。

三、第三产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

大力培养与三产总体发展要求和行业具体特点相适应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应当明确三产人才同其它产业人才相比应具备的特殊素质,即三产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应当强调指出的是,三产人才应有的特殊素质,并不取决于人们的主观愿望,同样是由第三产业本身的特性所决定的,是三产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

(一)多层次的知识结构

由第三产业服务产品人文性、文化性等特点和三产对人才培养的综合性、复合性要求所决定,三产人才一般应当具有以多学科知识为背景,由基础性知识、专业性知识和相关性知识构成的多层次的较为宽泛而合理的知识结构。所谓基础性知识,是指涉及哲学、数学、语言、政治、历史、心理、艺术、风土人情、社会礼仪等方面的综合性知识。这些知识有助于生成和提升三产人才的人文和科学素养。所谓专业性知识,是指三产人才必须具备,并藉以形成本专业技能,胜任行业技术和管理工作所需的基本理论知识。相关性知识则是指与三产人才所从事的专业工作相关联,有助于扩展其专业技能的知识,主要涉及工程技术、经济、管理、信息、法律等相关学科、专业领域的知识。

(二)多元化的能力素质

三产人才要在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上,实实在在地为社会创造财富,体现出人生价值,不仅应当掌握必需的理论知识,更要适应三产对人才培养的应用性要求,通过知识转化和实践行为而具备多元化的能力素质。

1、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三产人才直接以人为工作和服务对象,需要与各行各业的人们进行交往,不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就难以胜任自己的工作。由于外语是服务企业在国际服务贸易中进行交往、交流的工具,是从事服务产品出口营销的第一手段,因此,除汉语外,从业人员还应掌握一门外语,成为语言上的复合性人才。

2、较强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突破了传统的“面对面”服务方式的局限,使服务企业通过网络等新型、高效、节俭的方式提供服务成为可能,从而为服务企业创造了新的利润增长途径,也为服务消费者获取快捷服务提供了便利。因此,从业人员必须具有较强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以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服务效能。

3、较强的公共关系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服务产品的生产与消费是服务者与消费者之间直接的沟通和交流,换言之,服务过程不仅仅是一个劳动过程,它首先是一个人际交往过程,服务者应善于和不同性格的人交往,建立起融洽的人际关系;服务企业需要与其它服务企业、广告商、政府部门等多方面合作,争取各方面的理解、信任和支持,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在公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这就要求从业人员具有更强的的公共关系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包括跨国、跨文化的沟通合作能力。

转贴于 4、较强的应变能力、决策能力和创新能力。相对于标准化的实物产品生产而言,服务产品的生产没有严格稳定的程序,通常要尽可能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和变动性,每件产品均具有一定的独创性。服务者必须根据时间、地点、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等因素迅速作出反应,即时设计服务过程,否则难以取得理想的服务效果。这就要求服务者必须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决策能力和创新能力。

5、高水准的职业能力。由服务产品的无形性、不可贮存性等特点所决定,这种产品比实物产品更难以标准化、规范化,服务水平和质量常常因人因时因地而异,不易控制和检测,服务过程中的失误在事后往往很难弥补;同时,不同消费者对同样的服务也会提出不同的要求,存在不同的评价标准,使服务质量具有较大的弹性空间,因而与实物产品相比,服务产品的质量对于服务者个人的因素尤其是职业能力因素的依赖程度更高。为了保证服务质量,避免服务过程中的失误,尽可能满足消费者的服务需求,服务者必须具有高水准的职业能力,包括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随着服务产品知识和技术含量的提高,产业对服务者职业能力的要求将越来越高。

6、较强的获取新知识和新技术的能力。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三产传统行业的技术升级和新兴行业的不断涌现,使知识和技术更新的速度进一步加快,职业岗位的外延和内涵因而处于不断变动之中,这就要求三产人才不仅要具有胜任某一职业岗位具体工作的能力,还要具有对职业岗位变动的良好适应性。为此,三产人才必须眼光敏锐,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终身学习,始终站在知识和技术的前沿,具有较强的获取新知识和新技术的能力。

(三)良好的品德素质和心理素质

第三产业对人的因素的高度依赖性,也决定了三产人才必须具有良好的品德素质,特别是人本意识(消费者本位意识)、服务意识、诚信意识、责任意识、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厚德方能兴业。服务企业是以赢利为目的的效益机构,但是商业行为只有符合商业道德,对社会负责、对消费者负责才能赢得长久的效益。三产人才应该“学会做事,学会求知,学会合作”,但首先应该“学会做人”,成为对社会、对消费者高度负责的合格的“社会人”和公民,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

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对三产人才来说也是不可缺少的。他们除了要具有良好的品德、丰富的知识和较强的能力,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诸如自信心、自控力、亲和力、独立性、进取心等。这些素质对于三产人才适应不断变迁的行业和职业环境,做好以人为对象的服务工作,起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

诚然,由于第三产业处于变动和发展中,三产类应用型人才的素质结构也不应是一种僵化的、固定的结构,而应当是一种动态的、开放的、能及时进行自我调节的结构;而且,第三产业行业众多,不同行业人才也各有其具体的特点。

四、金陵科技学院对三产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2002年6月,经教育部、江苏省及南京市政府批准,长期坚持和发展高职教育的金陵职业大学和南京农业专科学校合并重组为本科院校——金陵科技学院,实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从专科到本科的历史性跨越,学校事业的发展从此揭开新的一页。

多年来,我校立足南京,面向江苏,始终遵循服务地方经济的办学宗旨,主要面向第三产业,面向基层、企业、农村,努力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为地方经济建设和产业发展培养了大批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第一线所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一)坚持“办学三原则”,优先设置第三产业类专业

地方高职院校存在的价值主要在于它直接面向产业,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大批高素质的人才,以此真正植根于社会的沃土之中,获得蓬勃的办学生机。多年来,我校坚持“市场需求就是办学方向,社会满意就是质量标准,适应经济就是学校发展”的“办学三原则”,在对社会需求进行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根据地方产业结构变动的趋势,结合学校的实际,适时调整专业结构。80年代,学校设置的专业主要面向一产、二产。90年代初,在中央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决策的引导下,我校进一步明确了主要服务于地方第三产业的办学方向,将专业设置的重点转向生机勃勃、前景广阔的第三产业,优先设置三产类专业,逐步形成工、农、经、管、文、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40余个专业齐头并进的格局。

商学系开设了会计(国际会计)、国际贸易与商务英语、贸易经济(电子商务)、金融与投资、市场营销、商务管理等专业。该系建立了具有国内先进水平,集教学实验、仿真实训和岗位实务于一体的校内教学实训基地。毕业生大多在三产所属行业就业。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系在大量社会调研的基础上,设置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应用与维护、计算机信息管理、电子通讯技术等主要面向三产的专业。毕业生实践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多年来受到行业的好评。

文法系开设了现代文秘(电子政务)、现代文秘(电子商务)、经济法、现代物流管理、旅游管理与旅游英语、商务英语、经济信息管理与计算机应用等专业,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

建筑工程系为适应城乡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在开设建筑工程(工民建)、建筑工程与计算机应用、道路与桥梁工程/计算机应用等二产专业的同时,还面向三产设置了城市景观设计、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等专业。

机电工程系多年来在办好机械设备及自动化、机电一体化等二产长线专业的同时,陆续开设了楼宇智能化、物业管理、汽车维修等三产专业,通过校企合作使毕业生具备了较强的一线实际工作能力。

综合系开设的宝石技术、视光学技术、环境保护工程专业,凭借师资和合作办学的优势,为珠宝首饰、眼镜、环保等三产行业培养了一大批急需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在省内乃至华东地区享有较高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

艺术系专业适应市场需求,紧贴行业实际,注重艺术和技术的结合,注重学生的职业环境熏陶与职业个性培养,服装设计与表演、影视动画、环境艺术设计等专业多年来生源质量较高,毕业生就业渠道通畅。

园艺系设置的园林规划设计、观赏园艺等专业,集工程、艺术、技术于一体,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设计精神、艺术创新能力和精湛技艺,适应了南京地区现代化城市建设对高素质风景园林设计、管理人才的需求。

多年来,我校与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的同类院校联合办学,开设了国际商务、计算机应用与维护、影视动画、国际金融等专业,通过国际合作培养三产类人才的路子愈走愈宽;我校还整合自己的教育资源,积极开展继续教育,拓宽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渠道。10多年来,除举办成人学历教育外,还推出了一系列在职研修班、培训班,覆盖信息技术、城市规划、企业管理、金融保险、行政管理、国际商务、法律、外语、IT等多个领域,共举办各类进修班、培训班800余个,接受继续教育的学员达到1万多人次,为产业特别是三产培养了大批有用之才。

迄今为止,我院开设的专业中,第三产业类专业或与三产密切相关的专业占专业总数的75%以上。2002年我院申报、教育部批准的首批5个本科专业中,面向第三产业的就有服装设计与工程、影视动画、计算机科学和技术、会计学等4个。会计、服装设计、计算机应用与维护等三产专业还被评为教育部、江苏省教学改革试点专业。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1992年以来,我校在专业改革和建设中,针对三产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寻找新的专业增长点,陆续设置了近20个四年制双专科专业,如国际贸易/商务英语、市场营销/实用英语、现代秘书/商务管理、经济法/工商管理、视光学技术/商务英语、楼宇智能化/物业管理、宝石技术/电子商务、旅游管理/旅游英语、影视动画/计算机、环境艺术设计/计算机等,既提高了办学效益,又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了一大批复合性、应用性强的合格人才。毕业生深受三产行业用人单位欢迎,就业率普遍高于普通专科,多数专业一次就业率达到96%以上。例如,2003届市场营销/实用英语专业40名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到100%,其中37人在三产行业就业。

(二)深化教学改革,努力建构培养三产人才的教学体系

以满足行业、岗位(群)需要为目标,深化教学改革,构建科学的教学体系,是保证三产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多年来,我校为此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富有成效的实践。

1、致力于对“大一统”的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大一统”即统一起点、统一时间、统一课程、统一标准,是我国高等院校传统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这种教学模式在较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个体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上的差异性、多元性,必然对人才的个性发展形成制约,其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多年来,我校通过实行入学门槛多元化(高考统招、高考单招、中考招生),通过设置五年一贯制专科、三年制普通专科、四年制双专科、四年制本科,辅之以主辅修制、学分制、弹性学制,逐步形成了多种学制并举,多种培养方案和教学模式并存的格局,初步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了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尽快成才的较为宽松有利的环境,为地方第三产业培养了不同层次、规格的合格人才。

2、根据“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原则构建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一是在专业教学计划中,针对三产行业、职业岗位群的需要和专业特点,构建模块化和开放性的课程体系。如会计专业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由通修模块、专业大类必修模块、学科核心模块、专业选修模块和拓展模块组成,其中通修模块开设了12门培养学生品德、心理、人文和科学素养的课程;专业选修模块则涉及国际会计、会计电算化、税收会计、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等5个专业方向,每个专业方向的课程针对未来职业方向和职业岗位群开设,并可随着职业岗位的变迁及时进行调整。二是鼓励教师开展科研活动,跟踪现代科技的发展和行业的动态,及时更新课程内容,保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实用性。三是加大计算机和英语等工具性课程的教学力度。计算机和英语应用能力是现代服务业从业人员必备的最基本的技能。我校采用基础课和专业课相结合、课堂教学和实际应用相结合的方法,强化学生计算机和英语应用能力的训练,大幅度地提高了学生计算机和英语应用能力等级考试的通过率。

3、建立并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首先,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目标构建了由课内实践(课程设计)、专业实习、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组成的梯次递进、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确保实践教学时数不少于教学总时数的1/3;为所有专业课、专业基础课和部分基础课设定实践环节,并按照实践教学文件(大纲)的要求予以落实;对实践环节较多的课程单独设置实训课,独立考核;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践环节,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应用性实践环节。其次,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实训条件。近几年来,学校先后投入近千万元,建立和完善了电子通讯技术实验室、证券投资实训室、电子商务实训室、模拟法庭实验室、模拟驾驶实验室、验光配镜实验室、珠宝实验室、影视动画实验室、服装工艺实验室、风景园艺实验室等47个校内教学实训基地。再次,加强对实践教学的监控。学校督导室按照教务处的部署,会同系部通过现场观摩、检查学生实训报告等途径监控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确保实践教学不流于形式而取得应有的实效。

4、着眼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实施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三产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有赖于教学方法的行之有效。多年来,我校教师结合专业和课程特点,致力于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在借助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发挥讲授法等传统教学方法优长的同时,又进一步将案例教学法等现代教学方法引入课堂,形成了教学方法多元并存、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格局。如果说,讲授法等传统方法长于理论知识的传授,那么,案例教学法等现代方法则可以通过案例模拟、案例讨论等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促使他们运用理论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使其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实践锻炼,使知识直接转化为能力,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三)积极推进产学合作

产学合作是学校育人和企业用人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学环境与职业环境的结合,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的结合,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必由之路。多年来,我校主要依托三产,积极利用行业、企业人才资源和技术资源培养应用型人才,产学合作取得明显成效。一是与三产行业企事业单位合作办学。1996年,我校与国土资源部南京地矿研究所合作创建了宝石技术专业。1999年,又在该专业基础上联合泰国爱福健企业集团、国土资源部南京地矿研究所共同创办国内第一家珠宝首饰学院。二是建立由校内专家和产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专业委员会。专业委员会成员多数来自三产行业,他们参与学校专业设置的论证、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课程内容的确定等工作,保证了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适应行业、岗位的要求。三是与三产行业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了一批实习条件优越的校外教学实训基地。目前,已订立协议并挂牌,成为我校校外实训基地的三产单位已有106个,平均每个三产专业有3个校外实训基地。如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就有江苏装饰工程总公司、南京园林局、黄山风景区管理局、玄武饭店等校外实训基地;视光学技术专业则有总医院、鼓楼医院、镇江万新光学眼镜有限公司等校外实训基地。学生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认识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实习。实习期间,学校聘请现场的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使学生完全进入实际生产领域,获得真正的职业训练和工作体验,促进了学生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四是依托三产行业企事业单位,组织学生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接受多方面的锻炼,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和了解,增强了学生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

(四)国际合作拓宽育才之路

世界发达国家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等院校办学历史悠久,特色鲜明;教学经验丰富,自成体系。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同类院校的标准和规范,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教材、先进教学方法和管理方法,把学生培养成为知识面宽、适应性强、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人才,是我们为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而进行的探索的重要方面。我校的教育国际合作始于1995年。国际合作的专业从早期的商务管理扩展到影视动画、信息技术、机械/电子、服装设计、高级护理与康复、法学等,多为第三产业类专业,合作的层次有专科和本科,合作的对象有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法国和奥地利等五国六校。至今已有250余名学生先后走出国门,学习发达国家的经营管理经验和高新技术。国际合作也有力地促进了我校的教学改革和建设。我校在与国外学校联合办学过程中,共同研讨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标准,从中获得了许多有益的经验。8年来,我校还利用合作的契机,先后派出50多名专业骨干教师赴国外进行课程进修直至读研。出国对口进修深刻地改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丰富了教师对“高职教育”和“应用型人才”的认识,确保了我校人才培养的“应用型、实用性”取向。目前,商学、计算机等学科的专业已与国外合作院校实现了课程对接,部分课程已引进国外原版教材,并使用双语教学,取得显著的成效。

(五)注重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

长期以来,我校在推动全体教师做好教书育人工作,发挥常规教学(包括“两课”教学)综合素质教育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的同时,还通过开设选修课(第二课堂)、讲座,组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建立心理辅导站等多种形式,进行旨在提高学生道德、心理、人文和科学素质的教育。近年来,学校在各系成立由系党总支书记主持的学生教育管理研究室,以加强常规教学以外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研究和管理。这一举措,对于学生素质教育质量的提高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六)加强以“双师素质、专兼结合”为目标的师资队伍建设

人才培养的质量从根本上取决于教师的素质。没有一支既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又有较强实践应用能力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不可能培养出适应产业发展要求的高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此,必须加大“双师型”师资培养和提高的力度。我们鼓励教师走出学校,深入行业、企业,认识和把握基层一线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状况,组织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深化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及其内涵的认识。我们还支持系部发挥自身优势,建立以保证教师双重素质训练和改善学生实习条件为首要目标的系办经济实体,如商学系成立会计师事务所,文法系设立律师事务所,计算机系建立电子通讯工程研究所,艺术系建立装饰公司、设计中心等。建筑工程系的教师也积极参与校建筑设计研究院的工程设计、咨询服务工作。大批教师经过进修、培训,获得了除教师系列职称证书以外的第二证书(会计师或经济师、证券分析师、电子商务师、工程师、设计师、工艺师、律师资格证书等)。目前我校获得中级以上“双证”的教师已超过总数的1/4。

在促进教师个体具备双师素质的同时,还必须构建专兼结合的师资群体结构。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改善教师结构,以适应专业变化和人才培养的要求,这对我校来说,并非弥补师资不足的权宜之计,而是开展高职教育的需要,是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长期任务。多年来,我校积极聘用相关行业企、事业单位中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专业技术人员,建立了一支较为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目前我校的兼职教师仅受聘3年以上、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者就有90余人,其中大多数来自对口的三产行业。兼职教师的聘用优化了师资队伍的结构,他们把行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一线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等信息带进课堂,并参与指导学生的实习实训,促使人才培养与不断变化发展的产业、行业实际紧密联系,增强了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毕业后能尽快适应行业、岗位的工作要求。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也是高职院校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源泉。世界在变化,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在前进,产业在发展,迫切要求我们积极转变教育观念,总结教育教学改革的新鲜经验,借鉴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的有益成果,不断在实践中探索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以造就地方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优秀人才。金陵科技学院将和兄弟院校一道,继续为此作出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Z],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

[2] 周济.“产学研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N].光明日报,2002-11-28.

[3] 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4] 潘懋元.新世纪高等教育思想的转变[J],中国高等教育,2001(3).

[5] 杨金土.技术教育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J].职教论坛,2002(17).

[6] 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N].人民日报,2002-06-12.

[7] 李江帆.第三产业经济学[M],广东人民出版社,1990.

[8] 王佳元.关注第三产业运行新特点[N].经济日报,2002-08-15.

[9] 吴海瑾.推进南京城市化与第三产业的协调发展[J],南京社会科学,2002(9).

[10] 苏秋高、夏维朝.对发展我国第三产业的思考[J],商业研究,2003(10).

篇8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建设;河南省高校;人才培养

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在2009年12月1日提出了关于中原崛起的相关问题,引发社会各阶层的思考。在历经一年多的酝酿和催化后,于2011年3月,中原经济区纳入了国家规划,写进了“十二五”规划纲要。在2011年10月,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明确河南省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所具有的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中原经济区处于中国的心脏腹地,以河南省为主体,包含山东、山西、湖北、安徽省等7省28个城市。在2011年中原蓝皮书《中原经济发展报告(2011)》[1]中明确指出中原经济区区位优越,人口、粮食、自然资源等优势突出,但由于人口多、基础差、底子薄,整体发展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属于“经济低地中的低地”。在国务院下发的指导意见中指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主线是农业化、工业化、城镇化协调科学发展,三化的发展需要一大批专门人才和拔尖人才的有力支撑,而这类优秀的人才则需要由高校的培养来提供。

一、河南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分析

1.河南高校发展现状分析

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河南高校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由表1可知,河南省高校的人数由2000年的52所高校增加到2010年的107所高校,10年时间增加了55所,数量增加了一倍多;在校生总数由2000年的26.24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145.67万人,10年时间增加了119.43万人,增长了455.15%;高校专任教师总数由2000年的2.02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7.75万人,10年时间增加了5.75万人,增长了284.65%。

通过表1可以看到,经过十年的飞速发展,河南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高等教育大省,但由于河南人口基础大(2010年人口总数突破一个亿,全国排前三),致使2010年毛入学率仅为23.6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河南高校专任教师的队伍总数不低,但生师比较低,仅为17.56:1[4],学历和职称比例还不够理想,具有正高、副高职称的教师所占的比例较低[5]。

目前,河南省没有一所大学进入“985工程”,仅有郑州大学进入“211工程”,重点大学数量明显偏少,显然处于全国高校发展的中下游水平,这和中原经济区的建设是极不相称的,不能有力的支撑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的中原经济区建设。

2.高校教育现状分析

自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河南省高校的办学规模、素质教育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和大学毕业生数量的急剧增加,一方面大学生找工作难,另一方面用人单位招聘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难,说明高等教育仍然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办学类型不明确。河南省许多高校追求规模大、学科全,盲目扩招,不顾自身条件开设大量的学科和专业,创办综合性大学,结果却失去了自己的特色[6]。

(2)传统教学模式根深蒂固。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授课方式上,仍沿用中小学授课模式,以“灌输式”为主。在教学设计上,不太注重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中心,只重视讲什么,不大考虑怎么讲,照本宣科,把教材简单的搬到黑板或PPT上。在授课内容上,只重视理论的讲授,不注重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只重视技能的讲授,缺少实践的培养;只重视演绎,缺少归纳;只重视本课程的教授,缺少全面素质的培养;只注重考试结果,缺少学习过程中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只重视知识的讲授,缺少应用能力的培养。在信息传递方面上,只有老师向学生传递信息,缺少学生向老师反馈信息的过程。

传统的教学模式,造成学生被动的听教师讲授,缺少主动分析思考的机会,不能有效的理论联系实际,缺乏实践创新的能力,成为典型的“考试型”人才,而不是能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添砖加瓦”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3)课程体系不科学。高校安排的课程体系中,课堂教学所占的比重过大,实践或实习所占环节过少,加上旧的教学观念的影响,使实践环节仅仅成为形式,导致学生在这个环节走马观花,在实践创新能力上没有真正得到的提高。比如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直销的实习,老师告诉学生是关于直销的实习,学生理解为卖东西,而不了解在实习过程中,需要掌握如何介绍产品,如何与客户沟通,如何留住客户,如何培养客户关系等技能。

课程体系安排的不科学,体现对实践环节的不重视,直接导致学生实践机会少;对实践环节的不重视,在实习期间不注重能力的培养,致使学生动手能力和适应性较差;高校在实践安排上不能很好的和经济、产业的实际需要相结合,就形成求职应聘的毕业生众多,但符合企业需求的却寥寥无几。

二、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河南省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

温总理认为“优质教育总量不足、分布不均”的问题在“十一五”期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在中原地区尤为突出。实践证明,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区域,每一次经济跨越式的增长,都离不开人力资源的支持[7]。在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河南省要实现从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跨越,就需要高校教育为其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持。

1.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河南省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把汽车及零配件工业、有色金属工业、装备制造业、食品工业、纺织服装业等作为战略支撑产业做大做强,同时,积极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及服务业。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宏大背景下,河南高校应根据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人才的需求,大力调整和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改造传统专业,提高专业设置的针对性,加强人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面对河南省产业结构调整和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步伐的加快,高校应主动积极的把自己的发展融入到振兴河南经济、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大潮中来。各高校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发挥各自优势,合理调整和配置教育资源,设置和建设主要面向我省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和新型产业(如服务业、旅游业、生态环境保护等)等应用型专业和紧缺人才专业,而对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社会需求不旺的专业要坚决进行调整。同时,在专业内设置的专业方向,应当根据岗位的变化和市场需求而灵活设置,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培养对口的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这样,不仅能够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还能解决建设中原经济区对人才需求的问题。

2.订单式培养

所谓“订单式”培养,就是高校与企业达成合作协议,按照企业的需求,由高校和企业共同培养适合用人单位的“人性化”需求的人才。这种订单式培养,不仅能够按需培养,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学以致用,还能够打破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的发展,为企业培养各类急需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展开,产业集聚区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这就要求河南省高校切实转变发展观念,与企业合作,根据企业的需求,使学生就业导向明确,一入学就成为订单企业的准员工,解决学生就业难和企业招聘不到优秀人才的问题;对订单学生的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内容、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则是严格根据订单企业自身文化特征和岗位要求制定,对实践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可以由订单企业与高校共同参与,实现企业与高校的深度合作;订单学生在高校的培养费由企业和高校共同出资,促使企业投资高校,缓解高校资金的压力。由此可以看到,订单式培养不仅能够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还能极大地调动高校、学生和用人单位的积极性,实现高校、学生与企业的“三赢”。

3.加强“双师型队伍”的建设

“双师型”教师是指既具有理论教学的能力,又具有实践教学的能力的教师,能将自己内化的专业知识和能力,通过设计好的教学过程,有效地传递给学生。美国对“双师”教师的要求是必须获得学士以上的学位,并且有1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和最新经验;德国的“双师”教师必须具有博士学位,并且有至少5年的专业实践经验;澳大利亚的“双师”教师除学历要求外,也必须有5年的与授课内容有关的工作经历[8]。可见,国外对“双师”教师的学历均做出了较高的要求,也对教师的实际工作经历的时间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目前,河南省高校有专任教师7.75万人,其中,副高及以上2.56万人,占总数的33%;研究生学历及以上3.38万人,占总数的43.65%[4],但是多数教师缺少在企业工作的经历,都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到学校任教,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相对不足,其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为了提高教育的质量,河南省高校应当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1)提高在任教师的实践能力

教师的能力应当既具备理论知识,又具备实践技能,而目前高校多数教师由于从高校毕业后就一脚踏入教师的行列,缺乏丰富的实践经历,导致在课堂上只能将知识再现,而不能引导学生解决专业实际问题,这些学生毕业进入社会也就缺乏创造性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切实加强教师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已经迫在眉睫。

提高在任教师的实践能力,学校可以采取校企合作的模式,参加培训的教师定期到合作企业进行现场观摩、上岗操作,参与企业研发、技能培训、部门管理等,既能熟悉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生产流程、管理方式,了解企业对相关岗位的用人标准、管理制度,又能开阔视野,将需要讲授的知识应用在生产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根据企业的用人标准和实践经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方案,提高教学质量。

(2)引进企业专业人士为高校兼职教师

高校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在校外引进高级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作为高校的兼职教师,这些兼职教师既具有深厚的实践经验,又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不仅能为高校教师带来最新的市场发展信息和最新的技术,解决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又能很好的指导和培训学生,把实践当中积累的深厚的经验和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充分的结合,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性的能力。

4.改进教学模式

当前很多高校的教师上课模式比较单一,不太注重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就是“一言堂”,老师讲学生听,即便有一些互动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也仅仅是浅尝辄止,不能深度挖掘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性能力。

为改变目前这种不利于学生能力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首先要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改变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在课堂中通过灵活多样的互动形式,促进学生把相关的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吸收;其次,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进行分析时,要通过不断的启发和指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深层推理论证的能力;最后,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培养大学生有计划的确定学习目标,有效的利用课余时间和学校的资源,来适应大学的生活学习,自觉积极主动的学习,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5.改革实践教学

目前,从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反应看,一方面是大量的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职位,另一方面是用人单位找不到合适的人才,这一供求矛盾说明教学的实践环节出现了问题:学生缺乏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当今大部分的高校都设有实践环节,但往往是走马观花,并没有起到真正的实践作用。

为此,改革实践教学,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进行沙盘模拟训练,使学生在虚拟的市场中发现公司运营中所出现的种种问题,然后共同分析问题,制定解决方案以及公司发展战略。通过各种决策的成功和失败的体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习的兴趣,同时,通过沙盘模拟训练,也能使学生给自己清晰的定位,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另一方面,建立企业培训基地。把中原经济区对口企业作为学校的培训基地,学生定期到培训基地进行实训,通过实际的操作,直观的了解各种专业知识在日常工作以及战略决策中所发挥的实际作用,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解决高校人才培养和用人单位供需这一矛盾问题。

综上所述,河南省作为中部地区第一人口大省、经济大省,在国家实施中原经济区战略的背景下,河南省高校应当主动融入中原经济区建设,大力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与高新区产业群进行订单式培养,同时加强“双师型”队伍的培养和建设,改进教学模式,改革实践教学,把人口压力转变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为中原崛起输入大量的、高质量的人才,从而为中部地区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怀廉.中原蓝皮书:中原经济发展报告(2011)[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2]喻新安.建设中原经济区若干问题研究[J].中州学刊,2010(9).

[3]关爱和.中原经济区建设必须充分发挥高水平大学的重要作用[N].中国日报,2011-03-10.

[4]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2010年教育事业发展情况统计通报[EB/OL].(2011-02-09)..

[5]冉祥华.河南高等教育:十年成就、面临困难与发展对策[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9(7).

[6]刘明伟,陈联,曾红元.加强技术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探讨[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11(5).

[7]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组问题报告课题组.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8]桂毅.国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及对我国指教的启示[J].中国水运,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