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类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5 19:31: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管理类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经济管理类论文

篇1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社会需求

一、引言

根据教育部、人事部综合提供的统计数字显示,2003年我国大学毕业生超过212万人,2004年达到280万人。2005年达到338万人,2006达到413万,2007年预计达到495万人!然而,据统计,按照历年的就业率,截至2000年6月,我国各类高校毕业生中待业人数有30万人左右,2001年超过34.5万人,2003年52万人,2004年75.6万人,2005年达到98.2万人,2006年达到123.9万,2007年将达到148.5万!

有关部门的统计显示,目前我国每年新增就业机会大约为700万至800万个,而每年大学毕业生平均人数则大约在300万左右。就这一数字对比而言,大学毕业生理应有比较大的就业空间。但无良好的职业管理意识,不能充分根据社会需求来规划管理自身大学生涯,正是造成现今就业难的罪魁祸首!

2004年4月,北森测评网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新浪网联合进行的《当代大学生第一份工作现状调查》表明,在找到第一份工作后,有50%的大学生选择在1年内更换工作;两年内,大学生的流失率接近75%,比例之高令人震惊;33%的大学生“先就业后择业”,第一份工作仅仅是由学校到社会的跳板;16.3%的人“没有太多考虑”就“跟着感觉走”选择了第一份工作。

一项针对北京市人文经济类综合重点大学在校大学生的调查表明:62%的大学生对自己将来的发展及工作、职业生涯没有规划,33%的大学生不明确,只有5%的大学生有明确的设计。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初步的结论,当代大学生面对的问题关键不在于就业,而在于如何去谋职,即通过尽早对自己的大学四年职业生涯进行管理,从而在进入社会时能顺利实现社会需求的对接。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研究现状及理论

1.美国的职业生涯规划学说

美国最著名的职业生涯管理研究专家当属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研究院的E.H.施恩教授。1978年他出版的《职业的有效管理》率先从职业发展观出发,勾勒出了个人与组织相互作用的基本图式,为我们认识个人成长和发展,组织发展与变革,管理角色与管理功能等领域的一系列问题提供了有效的工具。由于他在书中首次提出职业锚的要领而成为职业生涯管理的经典著作。

美国著名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专家、尤他州立大学管理学系教授布鲁克林.德尔1986年出版的《管理新职业者—当代工作者的多种职业生涯成功向导》论述T职业生涯的多样化,将职业生涯定位分为进取型、安全型、自由型、攀登型、平衡型五种类型,并对这五种类型职业者的特点及其管理进行了研究。

2.法国的职业生涯规划学说

让.M.普雷地教授在1990年出版的《人力资源》和1995年出版的《人力资源管理》两书中都发表了同样的论述:企业中的职业生涯首先表现为一系列工作职位,而职业生涯规划则是指企业结构中一个员工过去、现在和将来的职位连续。这种对职业生涯规划及管理的定义在1995年出版的里昂高等商业学校教授F.丹尼所著《干部管理》一书中被称为传统定义而受到批判:职业生涯的概念不应仅局限于它的客观含义,还应包括个人对其职业生涯发展的见解和期望。职业生涯开辟了实现可以令一些员工满意的职业生涯发展的新道路。他们要面临各种不断丰富自己知识的职业尝试,其职业生涯与他们和客户关系的发展而非和他们的新职业紧密相关。可见,职业生涯规划及其管理在法国得到重视和积极研究,其定义和内涵的不断更新,向侧重于人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转化。

3.中国的职业生涯规划学说及管理理论

在中国,职业生涯管理的研究基本还属于引进、介绍阶段。台湾人力资源管理专家、中山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所所长黄英忠教授在1997年出版的《人力资源管理》专著中论述了职业生涯开发管理的意义,职业生涯规划与人性需求的关系、开发的阶段、影响职业抉择的因素、职业生涯管理等内容。张添洲著的《生涯发展与规划》对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问题进行了研究。可以说,这是中国学者中对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研究的开创之举。

我国的职业生涯管理理论以厦门大学廖泉文教授的“三三三”理论为代表,“三三三”理论将人的职业生涯分为三大阶段:输入阶段、输出阶段和淡出阶段,每一阶段又分为三个子阶段;适应阶段、创新阶段和再适应阶段,而每一个子阶段又可分为三种情况:顺利晋升、原地踏步、降到波谷。按照她的观点,大学阶段的职业生涯管理应该属于输入阶段的关键部分,是输入信息、知识、经验、技能为从业做重要准备的;认识环境和社会,锻造自己的各种能力的关键时期。

三、浙江省人力资源的社会需求趋势

2006年,作为国家“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浙江人才市场大盘较为稳定,人才供需良好。从省人才交流中心2006年度人才交流统计数据来看,共有2.8万家(次)单位招聘信息,累计各类专业岗位70余万个,有近300万人次求职,供求比例为4.2:1。岗位对学历的要求为:大专学历的占41.0%;本科学历的占22.3%;高中、职高、技校的占14.1%。

2007年浙江地区五大热门行业人才需求强劲。据业内人士预测,2007年根据浙江省经济发展特点和产业布局的总体需求,将有五大行业成热门:计算机行业、金融投资行业、信息管理咨询行业、新型能源行业、高科农牧行业。

根据省人才交流中心的报告,技术型人才需求量有持续增长的趋势,就业歧视现象不断变化出新形式,但总体有所减少。但企业对大学毕业生的职业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顶替工作经验的重要形式,大学生职业素质的训练应该引起更多高校的注意。

同时,专业加外语等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多,这也要求大学生要注意学好专业同时,加强另外一个关联知识的学习,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复合型毕业生.特别作为经济管理类学生,在专业之外,加强外语和计算机能力训练,使自己成为一个复合型管理人才,真正具备管理者的职业素质。

四、基于社会需求的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模型

按职业生涯阶段理论,大学四年处于职业生涯准备阶段,也即是尽量吸收各种知识,信息和技能,为未来的职业做好充分的准备的时期。

从大学校园的一名学生到作为独立的成年个体加入社会之中,这一人生巨大的变化是每个大学生都必须面对的。埃里克森将这一变化称之为“危机”,即发生必要变化的时间。他认为成年期的任务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这一危机的处理结果。在大学阶段职业选择在学校经历中占据越来越重要地位,大学生采取何种方式加以应付未来将向何处去的问题,实际上就取决于大学生如何理性的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进行管理,如何去完成自己的职业目标。在学习期间,大学生对个人的发展计划并不明确,而职业生涯管理理论能够指导学生规划未来的人生发展方向,督促学生提前准备,准确定位。

我们从职业素质培养这个核心出发,建立一个基于职业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模型。把大学生的大学职业生涯分为四个阶段,个体职业分析、职业认识培养、确立阶段职业目标和职业实践,而职业素质的培养贯穿始终,作为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必备内容。

我们知道社会对经济管理类大学生的需求中,以职业素质为最重要,职业素质包括熟练的读、说、写能力,应用型计算机、外语能力、敬业素质、团队精神等。因为管理类工作是实践性十分强的职业,在笔者的一次关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工作需求调查中,47家企业要求工作经验的占了38家,占总数的八成以上,其中人力资源专员平均要求2.1年,人力资源副主管平均3.2年,人力资源主管平均4年。而不做工作经验要求的企业对职业素质的要求非常高。因此把职业素质培养做大学职业生涯管理的核心的基于社会需求的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必然要求。

1.个体职业分析

从高中选专业是已经初步进行了个体职业分析,但是这还显粗略。进大学后,可以基于学校或社会的专业测评或咨询机构和人员,对自己进行更为专业的个体职业分析,掌握自身的各种信息,了解自己的特质并重点发展,为接下来培养自己核心职业能力打下基础。

2.职业认识培养

在充分掌握自身信息的基础,也已调整好自己的专业及方向后,可以就目前的专业或方向进行了解,收集相关知识,咨询相关人士,形成对自己将来职业的一个完整直观的认识体系,开始有目的的重点学习相关知识技能。

3.确立阶段职业目标

在了解自己将来职业信息的基础上,有了职业方向就可以确定职业目标了。根据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需要进行目标划分阶段,先进行自己个人的职业SWOT分析,根据社会需求,首先确立短期职业目标(即大学毕业时要达到的目标)。

4.职业实践或深造

确立职业目标后,就要针对性地训练自己的职业素质,按照工作的胜任力模型,有目的参加相关培训和实践,形成自己的核心职业竞争力,以顺利进入社会,融入职业环境。或者感觉知识储备不够,需要进一步充实则可以选择深造。

当然,职业实践是一个过程,不是短期的事情。大学整个期间都要求进行不同形式的职业实践,这即是职业素质培养,需要贯穿整个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的始终。

五、总结

大学生职业生涯处于人的整个职业生涯的准备阶段,也是各种知识信息输入阶段。基于社会需求的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模型的核心是职业素质的累积,以至形成个体核心的职业竞争力,顺利从学生的角色转变成职业角色。作为职业生涯关键阶段的大学四年,有目的地合理进行管理,充分利用和整合校园和社会的资源,为自己的打下坚实的职业基础,才能真正的实现职业目标,迈向职业成功。

参考文献:

[1]廖泉文:《人力资源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27-234页

[2]杨河清:《职业是生涯规划》,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版163-164页

[3]汪长江:2007浙江人才市场五大行业成热门,浙江日报-浙江在线,2007年02月07日

[4](美)杰弗里·H.格林豪斯,杰勒德·A.卡拉南,维罗妮卡·A.戈德谢克:《职业生涯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

篇2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

本文以经管类专业为视角,从人才供需两方面进行分析,认为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前提下,把大学毕业生培养成“准熟练”人才是问题解决之道。

一、应届毕业生的供需失衡

从知识的更新性看,应届毕业生应该更具有优势,他们有最新的理论知识和前沿知识。然而在对江浙千家用人单位进行的调查中,“多数企业普遍看重的是大学生的个人能力和实践经验”,“八成的企业认为大学生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所学知识实际用处不大,需要在岗位上重新学习”。根据人事部对北京、广州等城市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的调查,2006年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比往年下降22%,而高校毕业生人数是逐年攀升,从2001年的114万到2005年的338万,2007年将达到495万人,创历史新高。应届毕业生的供需失衡,导致大学毕业生待业人数年年增长,根据教育部的统计,2005年的待业人数达79万人。

应届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整体状况如此,作为其中一部分的经管类专业毕业生,其就业形势更不乐观。值得深思的是,用人单位在降低对应届毕业生要求的同时,仍在抱怨招不到既懂先进理论又有工作经验的满意人才。

二、应届毕业生的供需失衡分析

1.用人单位倾向于有经验的人才

用人单位的人才来源主要有应届毕业生、社会待聘人员、其他单位在职人员,也就是说,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竞争是同整个社会在进行竞争。从专业技能上,应届毕业生对实际工作还是很陌生。从职业道德和工作作风看,应届毕业生还缺乏实际工作所需要的踏实肯干、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为此,用人单位招聘应届毕业生需要投入资金和人力进行培训,而人才流动性的日益增强,使用人单位担心为他人做“嫁衣”。市场经济讲求的是效益,用人单位最终会倾向于有工作经验的应聘人员。

2.育人单位的培养与市场需求错位

现有经管类专业设置实行宽口径原则,体现了大而全的特点,这种教学有优势,为大学生构建了较宽的理论体系,适应面广,但也应看到,在一个具体的实际工作环境中,应届毕业生能遇到的经济事项是很有限的,能运用的经管理论知识也是有限的。这就产生了学与用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内容重理论,轻实践。现有经管类专业的教学普遍侧重热点和难点的经济事项,轻视实际工作中常见事项。以会计为例,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投资性房地产和外币折算等知识是教学重点,而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又有多少公司会遇到这些经济事项?即使遇到,又有多大可能让刚毕业的大学生去做?

(2)讲授知识重长远、轻当前。现有经管类专业学生学到的很多知识要到毕业后多年才有可能用到,而对大学生一进入社会就可能遇到的或运用的知识,却因理论含量少和难度低,讲得少。如会计专业教学强调成本核算并单独开设成本会计课,而成本数据属企业核心财务数据,刚毕业的学生很难接触到的。

(3)师资力量有理论、无阅历。现有高校经管类专业教师多数没有实际工作的经历,特别是高校扩招后,师资不足,只能从应届毕业生补充,与社会脱节严重,加上教学重心与市场需求的错位,使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理论知识有余,实践能力不足。

3.供需双方对实践教学的主体责任不明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无论是高校这样的育人单位,还是企事业用人单位,都是国家拨款。人才培养,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放在高校或是放在用人单位,最终都由国家承担,并基本形成了这样的格局:高校负责理论教学,大学生毕业后,由用人单位对其进行实践教学,叫“见习”。

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的不断深入,市场主体呈现多元化,多数用人单位追求效益,不再为实践教学买单。不仅如此,如果有大学生到用人单位实习,用人单位还收实习费。而高校的观念转变滞后,没有承担起实践教学的责任,更谈不上开展有效的实践教学工作,对经管类专业更是如此。

三、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准熟练”经管类人才

1.育人单位应充分开展经管类专业的实践教学工作

要培养出市场经济需要的“准熟练”经管类人才,高校应在现有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开展有效的实践教学工作。

一方面与用人单位建立有效的沟通,为经管类实践教学确立培养目标。高校应深入到用人单位进行广泛的市场调查,以获取社会对经管类人才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以此进行教学改革,通过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并加强实践教学环境建设,培养符合市场需要的毕业生;另一方面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实践教学提供师资保证。高校应改革现有的人事制度,从实践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突破在工资待遇、体制、学历、编制方面的诸多限制,从社会招聘既懂理论又懂实务的经管类人才充实到实践教师队伍并选派优秀的教师深入到企业实习或兼职,充分了解社会的实际需求。

2.用人单位应配合高校提出切实可行的人才需求标准

在经济发达的欧美国家,特别是职业教育水平很高的德国,职业界对高等教育有重大的影响力,它们与高校共同探讨人才培养目标,并深入到教学计划的修订,学生的学习考核等工作中。更有行业协会为教育改革适时修改示范性课程,发表人才需求特别报告,提出切实可行的人才需求标准,从而使得各教育机构在教育改革中能够做到有的放矢。

以此为鉴,我国用人单位也应积极参与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中,经管类行业协会、职业团队在对现有的从业人员进行规范的基础上,对高校经管类人才应提出培养需求;其他各行业协会和组织也应从本行业的特殊需求出发,对高校经管类人才培养提出具体需求。只有这样,高校经管类专业教学改革才能有目的,有方向,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才能最大程度地得到社会的认可和肯定。

参考文献:

篇3

论文摘要: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经济管理类专业以它对社会生产的作用表现出重要意义,经济管理类专业对实践性教学环节有特殊的要求,目前在教学实践中,对专业的实践性教学多流于形式,使得该类专业的毕业生偏离了高职教育的目标。本文通过考察分析,就如何为高职学生提供实践教学环境,如何加强实践性教学作了一定的总结。

关键词:经济管理 ;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

一、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高等职业教育的意义

1.重要性

目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的主流形式之一,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也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2.培养目标

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备了一定的理论知识,能熟练运用经济管理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解决经济管理中的实际问题的应用型人才,以适应企业对一线操作人员和中基层管理人才的需要,并为企业提供高级管理人才的后备力量。

3.培养方向

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应明确定位在技术实施型教育的类型,并办出自己的特色。这就要求在办学过程别注重管理技术知识的运用,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一种真实的职业环境,使毕业生就业后能在具体的岗位上迅速开展工作。

二、职业环境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影响

我院高职教育的改革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改革不系统、不深入。以前我院对高职高专教育工科类人才的培养研究较多,但对经济管理类人才的培养研究较少。与工科类人才的培养模式比较,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显得非常薄弱,特别是没有与工商企业建立紧密的联系,因而使得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高职教育与其培养目标存在偏差。

1.专业设置相对滞后于企业需求

⑴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环境的不确定性程度越来越高。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竞争环境的变化、产品需求的变化、企业体制的改革、管理理念的更新、企业的大规模改造、管理技术的提升等导致企业对管理人才需求也日趋不稳定。比如,现代物流、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等概念的导入与实施,使企业增加了对具备相应现代管理技术的人才的需要。

⑵稳定的专业教学内容、实践性教学计划、从业教师、教学环境、教学理念、教师知识体系等适应不了企业的要求,出现了教学内容与实际需要的断裂。

2.职业环境对学生就业的行业特征的影响

我院所设置的经济管理类专业都是通用专业。如电子商务、会计、商务管理、市场开发与营销等,其行业特征不明显。但学生毕业后都会在一个特定的行业就业,学校与企业联系松散,不能使学生熟悉就业的行业背景,如国家的产业政策,竞争格局、需求特性、生产工艺、技术水平等等,从而影响学生上岗的能力。

篇4

[关键词]经济管理;创新能力;教学方法

经济发展与教育的创新发展是相互推动、相互促进的。自20世纪70年代经济发达国家开始以教育创新为核心的教育改革以来,以思维创新和能力创新为核心的创新教育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一个国家所拥有的高级经济管理人才队伍,及其所具有的创新能力和水平,对提高整个国家的经济管理水平、推动国家繁荣、实现民族的复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高等教育是培养创新型高级经济管理人才的主渠道,而经济管理类本科教育是高级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的摇篮,因此,做好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显得非常关键。

一、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应具备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是创造行为、学习行为、新的思维方式、系统行为、冒险行为的复合体。创新者不仅具有创造能力,而且能够把自己的新观念、新方法应用于实践,在不断的学习和提高过程中使学习与创造相结合。创新的思维方式是将封闭思维转变为开放思维,从保守到开拓、从滞后到超前、从静态到动态、从单项到多项,思维的创新决定着不同的行为过程和工作水平。从开放的经济时代特征及其对经济管理人才的需求来讲,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应具备的创新能力包括六个方面。

(一)获取知识的能力

人类社会在进入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以后,知识资源的占有、配置、生产、分配和使用将成为经济活动的主要内容。国家的综合实力将更多地取决于拥有知识资源的多少,知识成为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推动力,创造和利用知识的能力成为决定国家经济发展的核心因素。因此,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必须具备获取知识的能力,并能从提高个人整体素质的角度,掌握基础知识,丰富知识结构。

(二)转化知识的能力

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也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强劲动力。毕业论文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国家的创新能力包括知识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是决定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和全球格局中地位的重要因素。国家的这种创新能力,完全取决于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占有和有效配置。经济全球化时代所需要的高素质创新经济管理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决定于大学生的知识转化能力。

(三)开拓创新的能力

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必须具备开拓创新的基本素质,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热情,要有敢于冲破传统观念的勇气和胆略。《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培养经济管理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改革的一个方向,要从全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体制和教育方法去培养经济管理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拼搏竞争的能力

竞争使人在紧迫感、压力感、危机感共生中面对现实,对考验和锻炼人的意志,充分发挥和调动人的创造力具有明显的施压作用。经济管理类大学生要参与市场竞争,必须具备全球化大市场竞争观,学会竞争,适应竞争,在竞争中求发展。

(五)个性发展的能力

经济管理类大学生要充分重视发展个性和特长,重视个性培养,学校应注重对学生个人能力和个人自信心的培养。

(六)承担风险的能力

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必须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自己的责任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勇于接受挑战,经受市场经济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和考验,并在困难中不断的开拓进取。

二、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全球经济时代的竞争,实质上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竞争,硕士论文归根结底是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竞争,更是人才培养和教育上的竞争。高等教育要完成时代赋予的使命,就必须把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新人才作为面向新时代的根本任务。而在现实的教育环境中,却存在不少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对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极大的不良影响。

首先,现代社会文化生产的功利性倾向以及经济管理高等教育市场化经营倾向,淡化了大学教育的本质,形成本科经济管理类教育的错位。

其次,走向全盘学习国外经济管理理论的倾向,割裂中国大学教育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同时超越和忽视了中国国情与社会现实。

第三,弱化了人文教育本身对人文精神的教育。

学习经济与管理,但没有将经济道德、经济伦理、商业精神等立世之道作为育人的重要内容。

第四,两种偏向的专业教育,一种是课本主义,一种是西化主义,没有合理的将立足国内市场、面向国际市场,重视基础教育、加强专业教育结合起来。

第五,忽略了大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没有将人本精神、个性创造落实在全程教育之中,缺少培养和激发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环境。

第六,基础薄弱,专业雷同,不能将知识转化为有效的创新能力,缺乏实践锻炼。

三、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对策

(一)树立正确的大学教育观念

大学是高等教育的实施场所,在教育被作为产业来经营的市场经济时代,大学教育观念的倡导与树立是极其关键的。学生在大学里不仅要学习知识,而且要从教师的教诲中学习研究事物的态度,培养影响其一生的科学思维方式。大学对青年的塑造是人类精神生活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大学不仅要教给学生立足于社会的特定技能,而且要唤起青年人对追求知识与真理的无限兴趣,并赐予他们对生活与工作的正确态度。大学的理想和观念对青年人的成长起着很强烈的示范作用,它能指导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如何求真、求善、求美,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与健全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理解生命的价值所在,能够领悟学习的真谛。

(二)转变观念,理顺思路,着眼将来,立足全球

市场,改革经济管理类教育模式,树立创新教育理念在办学思想上创新,彻底转变大学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的传统观念,把大学的目标定位在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怎样学好,不断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引导学生树立创新意识。要有开放的理念,从宏观的视角考虑教育教学问题。要向国际开放,实现教育的国际化;要向社会开放,使人才培养更加符合社会需求。

(三)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观

教育教学过程的设计,在起点方面,因材施教,共性教育与个性培养相结合,医学论文培养模式多元化。从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培养模式等方面,发挥学生的积极作用;在终点方面,为学生的毕生发展,为学生在社会上成才立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优化以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为要素的课程体系

首先,加大基础课程的学分,强化学生对经济学与管理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其次,应当减少学生课堂学习的总学分,多留给学生一些自学、独立思考、参与实践的时间。第三,优化专业课程内容,鼓励开设具有综合案例实践性的专业课程,减少以课堂对照教材进行专业课讲授的课时量,将专业课讲授内容融人实例教学。第四,增加扩展学生知识面、提高思考和分析能力的选修课。第五,在专业课与选修课中,增加与专业相关的国际市场、国外企业实践相关的课程。第六,设置学生自主实践内容,并将学生自主实践结果作为课程的一定量计人考核,培养学生的实践参与与创新能力。

(五)加强课堂教学改革

课堂是全面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对于创造性和创造能力培养的最大束缚,就是教育观念中的“强调共性、忽视个性”的问题。课堂教学要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这是时代赋予教学的全新功能和要求。在教学中要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中心,要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为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教师应当将探索性、动态性、综合性、合理性、个性化教学原则贯彻在整个课堂教学中。重视现代科技对教育的支撑作用,这不仅仅是技术性的手段问题,它同样会促进教育观念、内容的更新。教育必须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它是实现教育创新、教育改革的基本前提,有助于加快知识更新速度,能够突破教育环境的限制,加强课堂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充分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

(六)探索培养创新能力的社会实践新途径,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

加强社会实践环节,这是提高经济管理类大学生综合素质不可逾越的条件。当前我们应按照“三个代表”的思想要求,不断鼓励经济管理类大学生融人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了解国情,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指导学习和工作,将创新运用于实践,鼓励学生参与学校、院系、班级组织的各种活动,使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有所施展,提高经济管理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整合和改造,尽可能给学生提供一个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背景和环境,将创新能力融人到一种惯性的理性思维中,达到“约定俗成”的效果。

(七)重视和培养大学生的个性

珍惜个性,培养个性,是现代创新教育的重要使命。每个受教育者走进学校接受教育之初,都会表现出自己的个性。虽然这些个性多有天赋的特征,但这种个性是未来创造性的萌芽。创新教育要求教育者不以受教育者身上富有活力的个性为不规矩,而要把这种个性作为未来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性的重要因素。创新教育珍惜受教育者个性最常见的方法,就是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受教育者的不同特点,运用不同的方法来充分发挥受教育者自己的优势和潜能,珍惜和保护受教育者的个性,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 参考文献]

[1]张林.高校学生创新精神的认识和培养[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10).

[2]蔡克勇.迈向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创新人才[J].高等教育研究,2001,(1).

[3]翟虎渠.加大改革力度,提高学校创新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01,(7).

[4]朱勇.开拓创新,实事求是,全面推进教学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03,(1)

篇5

关键词: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实验教学

作者简介:崔树银(1968-),男,安徽霍邱人,上海电力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朱玉知(1979-),男,江苏邳州人,上海电力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上海?200090)

基金项目:本文系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课程建设项目“公共事业管理概论”(沪教委高[2011]48号)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9-0091-03

实践教学是大学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教学不仅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而且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大学毕业生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教育部已经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该计划旨在培养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事实上,面向工科专业学生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就是为了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虽然目前还没有面向管理类专业本科学生的教育培训计划,但管理类专业同样对实践教学提出了较高要求。

一、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的意义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公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管理学为第12个学科门类,一级学科包括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1]根据教育部正在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调整后的管理类专业将有40多个。管理学科是一门理论性、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经济管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而且需要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一般描述为: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管理学理论基础,熟练掌握现代管理分析方法,能在经济管理部门、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经济管理工作。

近年来,由于管理类专业办学成本相对较低,国内绝大多数高校一般都设置有管理类专业,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数量不断增加。管理类专业对实践性要求很高,而很多高校又缺少实践环节或者实践环节不足,即使进行了实践教学的高校,其效果也并不理想。[2]这样一来,管理类专业大学生毕业后虽然具有扎实的管理理论,但实践能力培养不足的本科生教育呈现了“象牙塔”现象,本科生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难以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3]随着管理类专业本科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进一步增大,培养社会需要的高质量管理类专业人才已是当务之急。

二、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实践教学内容不够丰富

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一般包括实验教学、社会实践、科研活动和学科竞赛等。实验教学在理论教学注重实用知识的基础上,训练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社会实践主要训练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创业能力。科研活动主要训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学科竞赛主要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创造精神。

目前,管理类专业的实验教学只限于基础实验和模拟实验,学生只需要根据《实验手册》的要求进行操作,便可顺利完成实验任务。由于缺少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实验任务的挑战性不强。毕业实习作为大学教育中最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一般安排在大学四年级下学期,而这个时候,正值学生找工作、准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公务员考试,因而毕业实习工作常常流于形式。至于课程实习、专业实习和社会调查活动也由于缺少实践活动经费和社会实践基地而较少开展。大学生的科研活动只限于毕业论文(设计),而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通常理论性强,偏离实际。虽然各高校都鼓励大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但真正能够参与教师科研活动的大学生还是凤毛麟角。

2.实践教学经费投入不足

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实践教学需要投入更多的教学经费。管理类专业实验教学除了前期一次性购买实验设备和教学软件外,日后软件升级和日常实验室管理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为了节约经费,一些实验室长期闲置,只是被用来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是管理类专业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场所,然而,大多数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只是停留在协议层面或仅仅用于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评估。由于尚未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校与实习单位优势互补、互惠双赢的机制,不少高校出于降低教学成本的考虑,不愿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上投入过多的实践教学经费,这样一来,实习单位接纳大学生实习缺少足够的动力。甚至一些学校为了节省开支,减少或者取消学生实习环节,用理论课程代替实习课。[4]

实践教学经费投入不足对于有效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由于专业实验室缺乏,实践教学设施、实习基地建设相对滞后,大学生实际动手和操作时间不能得到保障。相对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要求教师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如果实践教学经费和实践教学设施得不到保证,将直接影响教师指导大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以及高校办学经费紧张是造成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经费投入不足的重要原因。

篇6

关键词:实验教学;实验教学体系;应用型大学;经济管理类学科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6-0-01

一、实验教学在应用型大学的地位

大学教学可以分为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两大环节。实验教学是以实验室为教学场所,以各种硬件与软件为媒介,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分析实验过程与实验结果,培养观察、分析、判断等各种能力的教学环节。实验教学是理论教学的延伸与扩展,是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步骤,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实验教学在大学教育中有不可替代的地位。首先,实验教学为理论知识的应用提供了模拟环境,使理论教学中的抽象理论知识通过实践得到检验与印证。其次,实验教学补充了理论教学的不足,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基本操作技能,使其能更快适应社会和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可谓一举三得。因此,在致力于培养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二次开发能力的专门人才的应用型大学中,实验教学的作用更是不言而喻的。

二、实验教学体系设计:以经济管理类学科为例

经济管理类专业作为社会科学的分支,具有鲜明的应用性和实践性;而由于其学习对象即社会经济现象的复杂性和关联性,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验教学显的尤为重要。因此,实验教学日益受到高校重视,大部分院校建立了以计算机和网络为平台,以仿真模拟系统和分析决策系统为基础的实验室或实验室(实验中心),开设了以计量分析、银行业务模拟等为主的经济类专业实验课程和以会计信息系统、企业管理等为主的管理类专业实验课程。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开设的课程比较零散,课程体系缺乏统筹规划,从而不能形成一个系统的教学体系。基于此,本文试图从整体上设计一套针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验教学体系,从而为应用型大学该类学科实验教学的建设和改革提供一种综合性的创新思路。

根据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由浅入深掌握规律,即初始阶段、验证阶段、综合运用阶段和研究创新阶段,以及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二次开发能力的专门人才,可将整个实验教学体系设计成一个围绕目标化学生能力培养、分层次和模块化实验课程设置的实验教学体系(如图所示)。

基础实验课程旨在加强学生运用计算机和计量统计软件分析经济和企业运行的基本实验技能。该层次应设置在学生专业学习的初始阶段,主要进行与专业知识相关基本技能训练,设置专业相关基础实验课程和纯粹的基本技能训练课程。依据各专业的特色,可以分别组建模块化的实验课程群。其实验教学形式可以根据各专业的性质和特点,在集成化平台下实现资源共享,通过不同模块的组合和交叉进行综合实验项目训练,同时学生还可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选择跨专业的实验实训项目。在这一阶段的实验教学可以与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社会实践、研究课题或模拟竞赛的形式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指导的形式进行。

三、实验教学体系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及解决途径

1.实验经费有限问题:拓宽软件建设途径。建设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体系,离不开配备完善的实验室,这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其中包括硬件设备和软件平台的建设。近几年,国内涌现出一大批致力于经济管理类模拟教学实验软件开发的公司,已经开发出了商业银行业务模拟、会计电算化等几百种模拟教学软件,而且这些教学软件的应用已渐趋完善和成熟。大量引入各种专业软件平台需要耗费巨额资金,在资金有限的前提下,可首先考虑最具针对性、实用性和应用性的软件,同时可采用购买为主,硬件捆绑、捐赠、协议提供为辅,自主开发等补充措施,多渠道、多形式地拓宽软件建设途径。而各大管理软件开发公司也适时推出相应的教育版、测试版等免费或只需付少许费用的软件。这些都为经济管理类专业模拟实验教学软件的选择提供了可选范围。

2.实验室设置零散问题:建立系统化实验教学中心。目前高校普遍采取的实验室设置模式是以学院或系为单位,在各个学院或系内部设置一个或多个实验教学的实验室。这样的设置模式可能造成资源重复浪费,而各学院或系由于经费限制,单个实验室的配置资金有限,实验室设置零散,难以形成科学的实验教学体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把原分散在不同学科门类或不同院系的多个实验室全面重组,创建一个学科覆盖面宽、系统化、集成化、系列化程度高的实验教学中心,该中心可以为全校所有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科研提供实验教学,也可作为实践教学的实习、实训基地,并配合行之有效的实验室运作与管理方式,最终实现高校实验教学的体系建设和资源重组。

3.实验与实际脱节问题:建立开放型的实验教学平台。目前各高校经济管理专业的实验教学基本上是在校内的实验室内模拟进行。如果想让学生在校内的实验室达到与到企业顶岗实习一样的效果,必须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在完成学校的教学任务之外,向社会开放,建立开放型的实验教学平台或者与企业合作建设实验室。同时,在长期的校企交流合作中,高校经济管理实验教学可以获得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经济管理案例资源,为实验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料;还可以改革经济管理实验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王守茂,刘栋,吴中元,王磊.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与实验室改革的相合性分析[J].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01(06):18-21.

篇7

【关键词】工商管理类专业 法商结合 模式构建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从单一的学科专业知识和背景转向了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因此,高等学校作为高级人才培养的主要组织,也必须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来进行教学模式的转变。市场经济使法制经济的理念深入人心,在当代社会,具有单一商学或者法学专业的人才已经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对于工商管理类专业来讲,其必须将既懂经济、又懂管理和法学作为培养的目标。这一点不仅在我国经济实践中得到了体现,同时也是美、英等经济发达国家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发展方向,即将工商管理类专业与法律专业的结合作为主流,如美国斯坦福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法商结合”已经进行得如火如荼。另外,根据有关工商管理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统计数据,工商管理类专业毕业生由于知识结构层次不明确以及知识面不够广等问题,被排在我国十大就业难专业中,这也严重影响了政法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的生存和发展。所以,为了实现政法类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又好又快发展,利用政法类院校的优势学科――“法学”的支撑作用,在政法类院校实施“法商结合”势在必行。

国内对“法商结合”的研究进展不是很多,基本上局限于一些政法院校和商学院,如湖南商学院刘梦兰(2004)首先考虑了法学专业的“法商结合”问题,提出要对法学专业学生加强商学类课程,使法学专业毕业生能够在法律实践中做到游刃有余;龚志军(2008,2009)对就业角度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进行了论述,指出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必须要法商结合;曾荇(2008)从法商结合的课程设置角度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在法学专业课程设置中尽量体现法商结合;胡艳香、陈蓉(2010)基于商科院校法学本科专业的法商结合针对商法学课程体系设计作了探讨。但是通过目前仅有的文献来看,研究者对“法商结合”的本质以及如何实现“法商结合”还没有形成共同的观点,故此,本文就政法院校如何实现“法商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应采取的措施进行一些探讨,为政法院校“法商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和对策。

一、改革人才培养方案,突显“法商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特色

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教学的主要依据和计划。围绕着培养服务于社会经济建设这一目标,“法商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法商结合”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经济、管理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从而到达具有分析和解决经济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

这种人才培养方案充分体现了“宽口径、重交叉,管理学、经济学和法学相结合的特色”。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中,应该实行管理学、经济学和法学三大模块的教学方案,可以确定“三面六点”的“法商结合”专业特色建设立体框架(见图1)。

而体现在专业设置上,可以设置以下专业,如法务会计、金融市场运作与管理、国际贸易与WTO、市场营销与市场法律制度、人力资源管理与劳动法律制度、经济犯罪侦查等。

二、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加强新教材建设

目前,我国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教学管理体系基本上来自于西方国家大学,可以说,它一方面对我国发展市场经济,提高企业管理效益、效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另一方面,这些内容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又脱离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因此,我国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存在着“本土化”的要求,否则,培养出来的学生就不可能与实际需求相结合。为此,在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上,应以“法商结合”为目标,以教材建设为核心,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加强新教材的建设。

而考虑到法商结合的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在教材建设中主要要考虑各专业核心课程的法商结合,比如:对企业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现代企业制度,就可以和公司法的内容结合起来,人力资源管理可以和劳动、社会保障法结合,技术创新管理和知识产权法结合,国际贸易与国际贸易法律结合等等。

三、通过请进来、派出去的方法,培养一支双师型教学团队

1、围绕“法商结合”专业建设目标和任务

第一,可以进行相关教师到企业中去兼职从事相关管理工作并实行轮岗制度,扩大专业教师的企业认知度,从而丰富其教学内容,增加本土化案例教学;第二,聘任企业家在“法商结合”专业做兼职教授,或定期邀请企业家为学生讲授经济管理方面的实践内容;第三,鼓励相关教师兼修或者进修法学方面的课程,使教师队伍首先实现法商结合。

2、加强对青年教师培养培训力度

创造条件、提供机会让青年教师去国内外进修、企事业单位参加生产实习,鼓励青年教师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同时给每位助教确定一名教授或副教授作为指导教师,建立“一帮一”的机制,发挥老教师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提升青年教师的科研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另外,鼓励教师参加诸如人力资源师资格、注册会计师、物流师、报关员资格等各种资格证的认证,培养一支双师型教学团队。

3、建立企业服务中心,走产学研相结合之路

发挥双师型教学团队的优势,建立企业服务中心,积极开展工作,从企业的设立、管理规章制度的建立、管理流程设计、人力资源管理方案和战略的制定、营销策划、企业形象设计、企业项目论证以及税收筹划等各方面入手,全方位地服务于地方企业的管理和发展。尤其是要对企业在日常经营管理中出现的各种涉及法和商的问题及时研究,并对企业提出合理化建议和处理意见,真正走产学研结合之路。

四、进一步加强和改革实践教学,培养应用性人才

“法商结合”类专业的实践性极强,实践性教学是“法商结合”类专业教学的生命线,因此,实现专业实践性教学是“法商结合”类专业建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和方面。故此,法商结合的教学团队必须积极探索、不断实践,以校内实践性教学为主、校外实践性教学为辅;以理论教学为主、以实践性教学为辅,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三动能力。

结合政法类院校的实际情况,政法类院校可以构建“校内实践性教学(课堂案例教学+实验室教学+第二课堂教育+论文撰写)+校外实践性教学(课程企业实习+暑期专业实践+毕业实习)”的“法商结合”类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的基本框架。

1、校内实践性教学

(1)案例教学。该方法的运用主要是以经济管理类专业所开设的课程为主。在具体的教学中,可以运用游戏式教学法、互动式案例教学法来培育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该方法简单实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可以得到广大学生的认可,教学效果良好。

(2)实验室教学。建设“商务实验实训中心”和“法律实验实训中心”。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实验室的实验教学功能,通过较全的实验教学用资料,结合具体的课程教学,进行课内实验,使学生既掌握了相关的理论知识,又具备了所学知识的实际操作技能。

(3)第二课堂教学。丰富的第二课堂对拓展学生专业知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非常重要。可以邀请一批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和司法工作者来校举办专业前沿理论知识的讲座或经济管理、司法实践的报告会。同时,结合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举办一些诸如“大学生营销策划大赛”、“大学生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来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效果将会非常显著。

(4)撰写论文。主要开展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两种形式。这种实践教学方式在训练学生获取知识、选择信息能力、锻炼和考核学生的思维、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非常有效。

2、校外实践性教学

(1)相关企业实习。在具体的教学中,结合《企业管理概论》、《物流管理》、《企业信息管理》、《市场调查与预测》、《财务管理》、《财务分析》、《项目管理》等相关课程的教学,通过任课教师带队,到相关企业进行短期的企业实际感受,使学生对相关企业管理环节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和感知度。

(2)暑期专业实践。这是一种利用假期让学生通过打工、调查等方式到企业进行专业实习的实践性教学形式。

(3)毕业实习。可以采取以集中实习为主、分散实习为辅的模式,充分发挥专业实习基地的作用和功能。

综上所述,对政法类院校来讲,“法商结合”人才培养势在必行,也是大势所趋。政法类院校可以通过确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建设一支双师型的教学团队以及改革实践性教学环节等方面来形成自己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的经济建设培养大批人才,从而发挥政法类院校的优势。

【参考文献】

[1] 龚志军:商科院校“法商结合”特色与法律专业就业形成机制研究[J].网络财富,2008(6).

[2] 胡艳香、陈蓉:商科院校法学本科商法学课程体系的个性设计[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1).

[3] 刘梦兰:商学院法学专业法商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04(12).

篇8

(1)课程设置不科学。目前我国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中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的比例不适当,专业选修课程类型少,忽视对学生专业特长和兴趣的培养;有些高年级学习的课程放在低年级就进行学习,根本没有打好相应的基础,造成学生最后对知识理解不深入,应用不灵活;课程之间不注重知识的联接,造成了内容的重复和课时的浪费;设置课程时未考虑市场的实际需求,造成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时不能适应岗位的要求,企业抱怨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与实际的工作要求有一定的差距。

(2)缺乏对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尽管高校都能意识到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性,但目前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很大程度都是在教师讲授的时间,很少甚至没有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因此学生的思维是被动的,对于知识的掌握也只是停留在表面。另外,我国目前的经济管理类课程中只注重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对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的能力程度不够;注重培养学生对解决问题的公式和方法模仿使用的能力,而对学生自己独出心裁的解决能力的培养则不够重视。

(3)教师实践能力较弱。我国目前提出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口号,但是问题的关键是教师们的实践机会非常少,大部分老师都是毕业后直接进入教师岗位,没有去企业实习或工作的经验,而一些高校对教师的实践也没有重视,提供相应的机会,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直接忽略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另外,由于教师的教学和科研任务比较重,教师们普遍反映缺乏实践的时间。

(4)忽视对企业家精神的培养。我国毕业生普遍有“背靠大树好乘凉”的思想,很少有自主创业意识,毕业后大部分倾向于到现有的大公司去任职,但是有些学生的能力达不到大型企业的要求,因此只能到小型企业就职,有些甚至选择待业,目前我国对于大学生自主就业提供了很多的优惠条件,但这些学生从没有考虑过自主创业,这与学校对学生企业家精神培养的缺失有一定的原因。

(5)缺少对企业环境变化反应能力的培养。当今市场瞬息万变,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环境的一点点变化有可能就会决定企业的生死衰竭,对于外部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和应变能力是管理者应具备的素质之一。但是在目前的经济管理类课程教育中,教师只注重传授学生企业各部门运行和管理的知识,忽视了学生对企业内外部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和应变能力,有些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同学甚至从没有关注过新闻事件,对市场的灵敏度非常低,没有掌握企业管理的精髓。

2高校经济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的基本原则

专业课程改革应当确定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为目标,为实现这一课程改革目标,我们应当坚持以下原则:首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展学生培养工作的原则。课程设置要以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岗位工作能力要求为导向,加强对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培养,坚持以培养符合企业要求的人才为总的教育目标;第二,课程的广阔性原则。知识之间是融会贯通的,课程的设置与教育过程不应只局限于专业本身,应当努力拓展学生的知识系统,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将知识更加顺利地转化为自身能力;第三,课程的整合性原则。在不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前提下,学校需要对重复的课程进行整合,以提高课程设置的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第四,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教育过程中应当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自主实践、自我表达、自我创新的机会,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3以就业为目标的经济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路

针对以上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及改革的原则,以就业为目标的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改革的具体思路为:

(1)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积极推行素质教育。以往的教育模式是对所有本专业学生采用同一份教材和同一种教学方法,学生经过培养后很少具备自己的思想,前一段时间媒体上报道一位博士高材生毕业后居然为自己找什么类型的工作而迷茫,遭到了现场评委的批评,这正是目前教育的悲哀。其实每个学生的个性、兴趣、知识结构等存在着一定的差别,而这些差别正是创新素质的基础,但这些都被目前的教育一一抹杀了。因此,我们应当尊重学生的差异,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北京大学的校训“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是有一定的启示意义的,大学应该给予学生一个自我发展的空间,一种渴望不断学习的兴趣,一种独立思考和探索的素质,这才是大学留给学生最宝贵的财富。

(2)增加创业创新类课程。在加强经济管理专业课程建设时,应注重设置一些创新性课程,以增加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积极性,还可以开设一些管理理论与地方经济特色相结合的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必须体现出现代管理的观点和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业创新意识和能力。

(3)使用现代管理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满足当今企业管理的要求,很难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当前用人单位注重的是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的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因此,我们必须大胆创新管理教学方法,高校应当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积极参与到教学和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亲身感受到真实的企业管理环境,提高学习的兴趣,培养专业的素养,从而深刻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4)加强实践教学。高校要把专业知识及理论落实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可以通过暑假和寒假的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企业参观、实习、撰写毕业论文等活动,或者与相关企事业单位联合建立大学生实习基地或者大学生创业园,并提供相应的理论指导,为学生的实习和创业提供一定的场所和条件,从而促进经济管理理论教学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篇9

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不断发展,企业单位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长。拥有扎实专业知识、丰富实践技能、综合能力强的多功能应用型人才,更容易受到企业单位的青睐。文章阐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分析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关键词:

经济管理 应用型人才 存在的问题 培养模式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含义

应用型人才能够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技能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熟练掌握生产中的各项工作,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不仅强调了理论知识的重要性,更要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强调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开展更多的教学实验、实习活动,通过校企合作加强学生的实践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教学目标,以增强学生岗位竞争能力为教学目的。各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通过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输出更多理论知识硬、专业技能强、实践技术好的高素质人才,保证学生有足够的岗位竞争能力,不断满足社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二、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意义

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科技不断提高,由此出现了很多新型产业,如微电子信息业、房地产业、智力型服务产业等。中国与各国的交际日益频繁,对于各种类型人才的需求也有所增加。知识与技术的紧密联系,使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现代企业不仅需要大量的技术研发人才,同时也要求从业人员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理论知识稳固、实践技能强的人才,可以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更易受到企业的青睐,为社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随着大学毕业人数的逐年增加,学生的就业也是一大问题,往往是供大于求。很多学生在毕业后无法快速找到工作,或是对所从事的工作不满意,从而引起家庭矛盾,影响社会和谐。目前很多高校的人才培养方式,使学生缺少实践技能,导致理论与实际的脱节,不能更好地投入工作,而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了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拓宽学科平台,建立了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的独特教学体系,重视实践教学环节,提高了学生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

三、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中忽视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就目前各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实际教学情况来看,普遍存在着注重理论知识讲解,忽视教学实践的现象。由于经济管理类的课程理论性较强,教师如果没有足够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是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更不用说教学效果了。企业单位在用人时更中意具有实践经验和较高综合素质的人,对应届毕业生存在偏见和排斥,因为他们实战经验不足,不能很快适应工作环境,公司要对他们进行岗位培训,增加了企业支出。此外,刚踏入社会的学生心情比较浮躁,遇事不能冷静对待,给企业留下不好的印象。

2.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教学目标,以增强学生岗位竞争能力为教学目的,努力为社会提供高素质、高技能的综合应用型人才。但随着社会分工逐渐细化,不同企业对人才有着不同的要求。例如市场营销专业要求学生要有经济、法律方面的专业知识,拥有一定的管理、市场营销等能力,在企业单位或政府部门可以创作经济价值。市场营销专业的毕业生,虽然有广大的营销市场,社会对销售方面的人才需求量也很大,但是不同的行业对销售人才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要设计好市场营销专业的教育目标。而目前各高等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都不够明确,难以满足市场和行业的需求。

3.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

经济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与研究型人才培养不一样,不仅注重理论知识,对实践技能是掌握也很重要。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强调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同时,要不断构建完善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实践教学的重视度和参与度不够,很多课程都是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讲、学生记的模式,学生通过死记硬背来学习理论知识,加之缺少实践机会,很多重难点知识的教学只能停留于课本,这就导致学生对知识理解不透彻,自然也就影响了教学质量。课堂上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导致课堂气氛低沉,学生课堂参与度不够。很多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的教师缺乏教学经验,教学内容空洞无趣,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教学质量难以提升。

四、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

1.加强理论知识教学。

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的理论性较强,课程内容比较枯燥乏味,因此教师要在课前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对教材、学生学习水平、学习的知识接受能力以及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把握程度等都要有清晰的了解。教师在课前准备是可以结合课本内容,提出有建设性的问题,要考虑到问题的难易程度,把问题作为是对新知识的垫脚石,一个问题可由多名同学进行回答,同学间交流彼此的看法,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在传统的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学中,多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人为本教学思想的深化,为新的教学方式提高了更多思路。由于每个学生具体情况不尽相同,因而很难用统一的标准要求学生。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适应经济管理类课程对应用人才的培养,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教学目标,以增强学生岗位竞争能力为教学目的,培养社会所需人才。此外,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广泛应用,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更加开放的教学空间实现了学生最大程度地个性化学习。学生对于学习场所和学习时间的选择更加自由,学生自己的能力和需要,选择不同种类的学习材料,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满足了不同层次的要求。多媒体教学模式有利于枯燥知识的诠释,图片、视频资料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了解经济管理的各项工作。

2.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考核方式。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社会需求为根据,教师积极有效的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和方法,不仅对丰富教学资源,建立教学平台,加强学生间的交流合作,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课程考核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质量的主要检测手段。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试卷考核存在着局限性,限制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也不符合现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实施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采取综合评定的方式,学生成绩包括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率)和期末成绩两部分,期末考试可采用试卷或论文来考核。

3.课堂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教师课堂教学中,为了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教师会通过多种方式传授知识,但学生由于接受能力和学习兴趣的差别,对知识的接受也存在着差异。适当的教学实践活动可以改善这种情况。在课堂上教师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训练,为学生们提供更多的动手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巩固理论知识,加强实践技能。一些高职院校要有校内实验室,这样不仅使学生在模拟经济运行环境中,亲自动手操作,完成教学任务,对具体的项目流程也有了清晰的了解,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锻炼了实践操作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点,进行及时的实践教学,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此外,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加强了学生间的交流合作,增进班级友谊,对班级凝聚力有一定的影响。在校内组织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活动,减少了学生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实习单位而带来的麻烦。在校内进行实践活动有利于教师对学生实施集中管理,可以及时知道学生实践中的不足,并及时进行知道纠正。开展校内实践活动,增加了就业选择,使学生在毕业后更快的走向工作岗位,对于艰苦的工作环境有更强的适应能力。

4.加强校企合作。

为了提高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实践的教学质量,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各高校要加强校企合作力度,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实践场所,为学生的顶岗实习做好准备。结合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的特点,选择与专业衔接度大的企业合作,同时也要考虑企业的发展前途及信誉,保证学生利益。与经济管理有关的企业单位,也可积极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鼓励学生参与企业建设,这样既可以节省人员培养成本,也为本企业今后的发展培养优秀人才。高校积极开展社会服务,让学生深入到企业内部,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为企业单位解决技术难题,积极服务于企业,为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学校可以通过技能鉴定工作,为合作企业提供更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让学生与实习单位签订就业合同,购买相关保险,切实保障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在教学实践中,学校对专业知识丰富、教学能力强的师生给予奖励,激励其他成员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性。各级政府、教育部门要加大对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的投入力度,包括教学设备、教学资金的投入。对于企业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减免税务,来鼓励企业与学校合作的积极性,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实训基地。

五、结语

社会的不断进步,岗位职能的不断变化,对人才的需求也有所变化。社会更需要理论知识扎实、专业技能丰富、综合能力过硬以及有与时俱进的创新理念的应用型人才,可以为社会、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益。但目前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学中忽视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等,这些因素制约了高校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了输出更多的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在培养过程中,加强理论知识教学、设计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将课堂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加强高校与企业间的合作关系等是十分必要的,可以有效的促进应用型人才的发展。

作者:刘国政 单位: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计划财务处

参考文献:

[1]苗雨君,陈红梅,齐秀辉.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34).

[2]朱清华.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5(04)

篇10

1、当前经济管理专业的经济法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1适合非法学教材选用难度大。由于学生缺少法学基础知识,选择一本合适的教材就显得尤为重要。以东北电力大学为例,经济管理学院的专业包括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信息管理专业,学生缺少的民商法基础,需要在经济法课程中补充,于是,经济法课程就演变成为与经济有关的法律知识了。具体教学实践中,我们用过高教版、人大版等专业教材,用过法学专业性较强的经济法教材,也用过通识性较强的经济法概论教材。但是学生要么反映学理性的东西太多,看不懂,要么反映教材过于简略,不能支持他们解决实际案例。因此,选择一个适合不同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材并不是件易事。

1.2教学方式处理不当,不能引发学生积极性。目前,我们的教学方式仍然是以教师讲授为主,辅以部分案例讨论和课堂小案例。对于某些理论性较强的内容,教师仍然是主体,学生自身就存在的惰性使然,使他们在教学活动中仅仅扮演一个听众的角色,缺乏积极思考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1.3考核方式单一,不能有效考察学生能力。囿于缺少科学的考核体系,目前大多数学校包括我们学校目前也是以闭卷考试的形式作为主要的考核方式,虽然加入了平时成绩的考核,但所占比例很小。这样容易给学生带来只要期末之前背一背,就能过关甚至打高分的印象,忽略平时素质的培养和能力的累积,无法有效考核到学生真实的掌握情况。

1.4学生重视程度不够,不能主动学习相关知识。由于经济管理学院的学生都是非法学专业的学生,他们对于经济法课程大多数并不重视,认为与自己将来的就业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不需要花太多精力去学习,课下大多不会主动去学习课上没讲到的相关知识。甚至有时候老师明确要求需要上网查找的补充性资料,能完成的学生比例也不是很高。

2、对经济管理专业经济法教学的教改重点

基于以上情况,结合教学实践,提出教改的几个思考。

2.1根据科学的培养目标确定授课内容。根据不同专业的培养要求,选择一本通时性的适合经济管理学生的经济法教材,适当进行部门法取舍,制定授课计划。在内容上,在用4—6课时普及民商法基本理论的前提之下,重点选取几个相关部门法讲授。比如会计专业,侧重合同法、公司法、物权法、票据法等,而工商管理专业则侧重公司法、合伙企业法、企业破产法等,市场营销专业侧重合同法、产品责任法、公司法等。其中,合同法对于所有专业的同学都很重要,在学时分配上面要有所侧重。在深度上,做到学一个部门法,懂一个,精一个。引导学生掌握课后自己学习的渠道和方法,使学生在需要的时候可以快速找到所需知识。

2.2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教学效果。对于课时较少的课程,多媒体手段的好处显而易见,它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有效地展示大量的信息,尤其是方便篇幅较大的案例展示。但是要求教师在制作教学课件的时候,重内容,轻形式,提纲领,亮重点,多总结,留问题,多互动,配合必要的板书,来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同时,多媒体授课可以减少学生课上记笔记的负担,课后复习也可以依据教师的课件。

2.3选用互动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互动式教学就是要改变教师为主体的授课模式,让学生也成为课堂的一个主体,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具体可以采用案例式教学、启发式教学、讨论课形式来增强与学生的互动。具体实施过程中,案例式教学要选取有代表性同时又能涵盖一个阶段性知识点的案例,使学生能在一个案例中对所学知识有个整体的、全面的认识。同时,案例的选择要具有较强的时代感,最好是当前的热点问题,这样才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的热情。讨论课的形式就更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仅仅扮演组织者的角色,完成给学生分组、布置讨论任务的工作即可,在学生积极展开小组讨论的时候,教师应该控制全场,及时给各组以必要的指导和点拨,控制分组讨论的时间。分组讨论结束时,鼓励各个分组积极表达自己观点,这时候教师角色重新回归,及时总结和点评学生观点,给予肯定和评价。如果条件具备,教师还可以尝试“诊所”式课堂或者模拟法庭,让学生体验自己去探寻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全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得到自学能力、逻辑思维、人际交往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