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毕业生影评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5 21:25: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影毕业生影评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大学生电影节 育人作用
高校校园文化既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高校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优化育人环境,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而大力建设符合社会发展需要、贴近时代特征、体现高校育人目标、激发学生参与兴趣的校园特色文化活动,更能在完善学生人格修养和知识结构、丰富校园生活、提升综合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有效作用。本文以浙江师范大学大学生电影节为例,着重探讨以电影艺术为载体的活动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育人作用。
一、高校校园文化与校园特色文化――电影
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积淀,其最大作用莫过于对人类精神的美化。高校作为人类文化的集散地,其校园文化是师生在特定的环境中创造的一种与时代密切相关的人文氛围、校园精神和生存环境。它是“校园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的有机结合,是历史积淀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是学校整体面貌、水平、风格、特色及凝聚力、感召力和生命力的体现,是学校常新的动力和源泉”,它应该传播和引领人类的先进文化。而作为引领人类先进文化的现代高校更应该有意识地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并且在特色和个性上下功夫,使文化走进大学生的心灵,从而起到美化大学生精神生活的作用。
建设高校校园的特色文化可以凝聚师生的人文精神。高校富有特色的文化活动传统之所以能够源远流长。不断地得到继承和发展,就在于每一位身处其中的师生都能感知到学校独特的文化,产生一种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不断地丰富自己的人文素养,内化为精神气质和文化品格,并体现在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建设高校特色文化活动还可以促进师生的专业发展,使特色文化与特色专业相辅相成。当一所高校营造的特色文化氛围与学校所设专业相互补充、比较一致时。对培养广大师生的专业爱好和专业情谊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集文学、戏剧、美术、音乐等艺术为一体的电影和校园有着密切的联系,是校园特色文化建设不可缺少的部分。它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最能营造校园文化氛围,使人们拓展视野、砥砺意志,让人们快乐、思索、领悟,给校园文化增添亮色。如果电影以电影节的形式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固定下来,则更有利于“将代表学校办学理念、发展沿革及学科特色的校园文化特质进行集中概括和展示,有利于校园文化在长期积淀中不断总结、改进、提高,实现自我升华。而校园文化进行节日的形式来表现,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在节日中统一起来。体现出校园文化的延续性。节日的时间有长短,节日的影响有大小,但无疑成为校园文化建设十分有效的一种方式”。浙江师范大学大学生电影节便是呈现这种方式,并已成为高校校园文化品牌的一道靓丽风景。
二、浙江师范大学大学生电影节概况
自1986年浙江师范大学影评协会前身――电影美学会举办第一个电影周“中外优秀影片回顾”至今,电影节在浙江师范大学生根发芽、绽放奇葩,23年从未间断。每年12月的第一周,电影节在悉心筹备、精心组织中拉开帷幕,举行优秀电影展播(与贯穿全年的周末影院相互配合)、影评征文比赛、电影讲座(沙龙)、电影知识竞赛等一系列文化活动,旨在传播电影文化、普及电影知识、提升大学生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丰富大学校园文化生活。
23年来,大学生电影节在探索中前行,逐渐形成“青春激情、学术品味、文化意识”的鲜明特色,在“推进电影教育、培养电影人才、提高人文素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长期坚守铸就了校内外的广泛影响,2007年浙江师范大学获得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
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年,浙江师范大学依托良好的儿童文化研究底蕴、优秀的儿童文学社团、知名的儿童文化研究基地和研究人员,努力打造的属于儿童电影的一片绿色天地――儿童电影节(因放映地点为儿童文化研究院――红楼,所以又名“红楼电影周”),在校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儿童电影节由儿童文学专业研究生及儿童文学社亲自策划,从选片、宣传到主持、讨论,采用灵活的播映方式,师生共同参与,集展播、研讨、讲座、征文比赛于一体,不但培养了一大批校内儿童电影爱好者,而且吸引了不少校外社区的家长和孩子前来观影。儿童电影节与大学生电影节、周末影院交相辉映,使浙江师范大学校园特色文化活动更加丰富、多样化和品牌化,较好地发挥了电影艺术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育人作用。
三、浙江师范大学大学生电影节育人功能的实现过程
1 “大学生办,大学生看,大学生评”,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参与意识,点燃青春激情。
“大学生办,大学生看,大学生评”是大学生电影节的一贯宗旨。浙江师范大学电影节的整个流程和环节设置都尽量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人翁作用。从组织者的大学生身份到观摩者的大学生观众群,从“学生为主,专家指导”式的选片到电影知识竞答、海报展、台词赛、游园会等系列活动,无不贴近学生实际,满足学生需要,为大学生所喜闻乐见,吸引大学生热情参与,在培养了大学生求知、生存、人际交往和处理各种复杂问题的能力的同时,也点燃了电影节的青春激情。
2 通过电影沙龙、影评讲座、影评征文比赛等形式,普及电影知识,引导学生探索艺术真谛,彰显学术品位。
浙师大大学生电影节是大学生探索电影艺术这一学术冲动的产物,是当时校园里仅有的少数学生学术社团之一――“电影美学会”极力倡导下催生的一项校园文化活动。一颗种子已经成长为如今的参天大树。每年,与电影学术沙龙、讲座有关的场所,几乎都爆满,而且每年一届的影评征文大赛都能吸引很多大学生积极投稿。2008年12月第23届大学生电影节围绕谢晋导演的传奇电影,开展了谢晋电影艺术沙龙活动,邀请到了名师担任嘉宾,尽情畅谈了谢晋电影,以及当代大学生对待经典电影的态度。知识广博的大学生影迷们在游园活动中过五关斩六将,赢得了喝彩。充分体现了寓教于乐的意义。其间热映了《画皮》、《梅兰芳》、《叶问》等新片大片,不但形成了一票难求的热潮,而且关于“陈凯歌电影”等具有艺术涵量的话题在讲座上、征文里都引起热议。
儿童电影节自成立之日起,电影讨论会便是电影展播后的必备环节。每次放映前,主持人都为观众简单介绍影片和电影人,突出电影看点和热点,有效及时地普及电影 知识。放映后,主持人则邀请爱好者们畅谈观后感。观众群中孩子们的童言无忌,大学生的理性质疑,以及学者专家们的睿智分析使儿童电影节独树一帜。其中关于“中国儿童电影生存”、“中外儿童电影比较”、“儿童电影镜头语言的表现力”、“中国动画电影如何崛起”等具有学术品位的讨论不仅加深了大学生对发展中国儿童电影重要性的认识,而且很多观影大学生表示,自己毕业论文主题的设计研究灵感主要都来自于这些精彩的交流,可谓获益匪浅。
2009年3月浙师大儿童文学社学分制班首次开课,于每个周末在红楼播放一部国内外优秀儿童电影,并邀请专业教授讲授相关的儿童文学与影视知识,以进一步培养大学生对儿童文学、儿童电影的兴趣,讨论中独具新意的观点也让大学生的学术水平得到了更大的提高。
3 自中外经典影片、新片大片的视听盛宴中传达电影情怀,接受思想教育、濡染文化意识。
电影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产物,浙江师范大学始终以强烈的文化意识引领着大学生电影节。
从电影主题看,“回顾中外优秀影片”、“普及电影知识。传承电影文化,培养电影人才”、“快乐电影,快乐生活”等变化的主题饱含师大人对电影的情怀。2007年12月,第22届大学生电影节主题为“爱电影,爱生活”,安排了《投名状》等14部新片、经典片,而开幕首场电影是由浙师大2005届毕业生庞建参与编剧的电影《天下第二》。2008年12月第23届大学生电影节以“重温电影经典,感受大师魅力”为主题,为缅怀大师谢晋,免费播放了很多谢老的影片。让大学生感受老一辈电影人对电影的满腔热血和对电影艺术的执着追求。
每年大学生电影节的影片选择都充分考虑到让大学生接受文化熏陶,受到思想教育。主旋律影片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第二课堂。国内外大片、新片让大学生迅速接触当下电影艺术,呼吸电影新空气,培养影视艺术欣赏的敏锐性。有艺术价值和艺术探索精神的艺术片一直深受大学生青睐,因为大学生群体最关注的是对影片本身的价值判断,体现的是对更广泛的文化意识的看法。当然,观看这些精心挑选的、健康积极的影片也可以有效地抑制少数大学生沉溺于暴力电影的倾向,教育大学生正确选择和区别电影文化信息,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此外,电影节主题口号、会徽征集、黑板报、广告牌、海报制作、DV剧拍摄等丰富多彩的电影节系列活动,也以其独特的文化意识活跃着校园文化氛围。
4 于浓厚的电影文化氛围的影响下,促进大学生专业成长。培养电影人才,提高人文素养。
1989年。我校把电影课正式列入教学计划,开设了“电影学”、“中国新时期电影研究”等课程。从此,电影节和电影课程共同成长,推动电影教育深入开展。2005年,我校整合资源,借助外力,与天琪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合作在横店影视城创办了影视人才培训基地,并成功申报了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获批广播电视艺术学硕士点。2008年,我校成立了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从课程、专业到院系,电影教育逐渐有了强大的支撑,热爱电影的大学生有了更多的专业学习机会。电影节活动也有了一个更加专业的后援团。
因为有了电影节,浙师大相继走出了一批全国知名导演、编剧、电影学者,如陈育新、何苏六、张光照、陈旭光、陆绍阳、陈晓云等。近年来,在电影精神的感召下,学校涌现出一批DV电影爱好者,并建立了学生DVS工作室,有效激发了大学生的创作激情。
正是在这种浓厚的电影文化氛围的影响下,一批批热情洋溢而又具有深刻敏锐视角的大学生始终以文化先锋的身份和主人翁的姿态关注着电影尤其是中国电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其艺术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在观评电影中得到提升,其中凸显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也成为电影节活动不断前进的动力。
四、结语
篇2
如果说“一千个人心里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是对莎士比亚的肯定的话,那么“一个人心里会有一千个上海”未必就是对上海的褒扬。上海只有一个,她的城市气质如此独特,放之偌大的中国,也鲜有第二例。究竟由谁来讲述上海的故事才能还原上海的神韵?让我们听听来自媒体、演员、导演以及影评家各方面的声音吧。
媒体:
现在很难找出能够准确把握上海人气质的非上海籍演员
作为一个上海的媒体人,对于上海电影、导演和演员总是格外关注。当本刊记者将“上海的故事谁来讲”这个问题抛给藤井树时,叹息也如之前几位受访者一样的意料之中。对于每一个关心上海文化的人来说,面对上海电影的现状或者说是整个上海文化的现状时,都免不了一份焦虑和无奈。藤井树的回答很上海,“我现在很难找出能够准确把握上海人气质的非上海籍演员”。没有斩钉截铁的豪迈,也无法指责她是顾左右而言他。话中的含义不言自明,却又不一语道破,这是种只有上海人才有的聪明。
要演好上海人,是需要气质的,而这种气质就正如这样的回答一样,不能一语道破。上海气质就像一款调性繁复的香水,都市人的优越感也好,里弄人家的市井气也罢,都只是香水中的一味,如果将其中任何一味单独拿出来都不成型,而缺少了其中任何一种也不对味。这不仅需要小聪明,更需要文化的浸润。浅尝辄止是绝无可能深得其味的,何况现在的电影哪里还有什么体验生活。走穴般的穿梭于各个剧组的演员,就像时空游侠一样在各种时代、各种文化的剧本中穿行,还未入戏便要抽身,又怎么能神形兼备呢?
就演员而言,能够称得上演活上海人的屈指可数,藤井树数了一下,女演员只有陈冲、潘虹、何赛飞等少数几个。藤井树觉得如果导演要找演员来演上海人的话,最好还是找长时间在上海生活过的演员。这座城市的气质,这座城市中人的生活气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把握的。“《姨妈的后现代生活》中的斯琴高娃算得上演技了得吧,但她演得上海老太太可以说是非常失败的。”藤井树这样说道:“所以像郑秀文型的王琦瑶,恶评如潮也在情理之中。再往前追溯,巩俐的《摇啊摇,摇到外婆桥》也只能被看作是一次玩票,看重的是演过了,演得怎么样倒无所谓。”要说非上海籍的女演员,何赛飞或许算一个,但越剧和上海的渊源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说得清楚的;《花样年华》中的潘迪华很地道,哦,对了,她本来就是一个老上海,甚至比现在的上海人更上海;郑振瑶也可以算是一个,还凭着《美丽上海》中的老太太角色拿了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除此之外还能找出谁呢?
上海人的气质是非常微妙的,女人如此,男人更如此。太多的误读和曲解让上海男人成了全国人民眼中的异类,同时也为出演上海男人的演员们出了一道难题。现在脸谱化的上海小男人太多,既然是脸谱化也就是说的确是抓到了一些上海男人的特征,只是在经过艺术夸张之后就变了味。而要演好上海男人,最难得就是把握好这个度,演的不够没戏,演的过了又太假。非要是长期在上海生活,又深深浸润到海派文化中去的人才有可能演好。上海男人究竟是什么样的?刘子枫、齐梦石、赵有亮、王华英是少数被大多数上海观众所认可的男演员的代表。
如果将视野放宽,与其说缺乏上海演员,不如说其实缺乏的是具有上海城市气质的演员,尤其是年轻的一代演员。这些在上海电影跌入低谷时期成长起来的演员,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除了在籍贯一栏中还能看出和上海的关系,其他的都乏善可陈。在这些演员中,藤井树认为比较可惜的是孙俪。藤井树说:“孙俪是一个很有可塑性的演员,她的身上有一种白领气质,当下上海都市女孩的气质,不是那种像范冰冰这样一看就不是正经上海的演员。但是很遗憾,她到现在也没有得到一个演上海人的机会。如果有这样的机会的话,我想她还是能够演好一个上海女孩,尤其是现代上海女孩的角色。”除了孙俪,藤井树认为黄圣依身上也有着上海女孩的味道,“其实上海的女性是外柔内刚的,在黄圣依身上,我能看到这种特质。另一位上海籍演员黄奕相比前两位,同质化就比较严重了,就算是演了《长恨歌》这样的作品,依旧没有体现出上海气质。”
导演的情况会有所不同,因为只要把握住城市中任何一个方面的特性就足以拍出一部精彩的电影。张一白在《夜・上海》中抓住了城市的现代质感;张国立在《601个电话》中将上海的夜景演绎得如梦如画,尽管影片本身问题多多;而许多上海导演也不仅仅是在上海题材影片中发挥出色,比如吴贻弓导演的《城南旧事》和《阙里人家》,前者讲的是北京,后者则是农村题材,如今都已经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谢晋导演更不用说了,他已经跳脱出上海的范围,将视角放到了全国,而且是走在了时代的前列。他不是专注于某个城市,而是关注了整个社会、整个国家的民生。“所以我觉得导演的关键在于是否有敏锐的洞察力,而不是究竟是什么地方的人。”藤井树说。
对于上海电影的未来,藤井树觉得世博会将会是一个极好的契机,希望能够借着这个机会提升银幕上的上海形象,同时也可以将当下上海的城市风貌和上海人的生活展现出来。因为在藤井树来看,只有更多反应当下上海影片的大量出现,才能为上海电影的发展和上海演员的再度崛起提供机会。毕竟上海电影的传统是现实题材,而非时下大行其道的古装和武侠。
演员:
要重生,就会有人牺牲
“我可以说是见证了上海电影由盛转衰的过程。”这是张晓林接受采访的第一句话。的确,1986年刚毕业分配进上影的时候,上海电影还正处在巅峰时代。“当时上海的形势非常好,说是中国电影的半壁江山都是保守的,差不多算是全国的2/3强了。”回忆起当年上海电影的辉煌,张晓林的眼中不经意地划过了一丝惆怅。在当时,艺术院校的学生毕业后能够进入上影,就像现在的大学毕业生直接进入世界500强一样。刚进上影的张晓林凭借其俊朗的外形和不错的演技受到厂里的重点培养,接连出演了《女儿经》、《午夜两点》、《少男少女》等多部电影,受到当时媒体和观众的关注,被誉为“海派小生”。
可好景不长,90年代随着港台电影制作经营模式进入大陆,上海电影的地位逐渐受到挑战。张晓林说当时上海电影也有忧患意识,但并不严重,或许当时觉得这还只是小菜一碟。但是北京的情况就完全不一样,几乎一夜之间,经纪演艺公司就在北京遍地开花,尽管也经历过曲折,但中国电影的重心还是慢慢地北移。张晓林回忆说:“我们班毕业的时候,大家觉得能进上影厂是件很光荣的事情。但到了90年代以后,我有机会回到北京问了当时的一些毕业生,他们已经不太愿意再来上海了。”
客观地讲,大环境的改变直接导致上海的电影演员事业的滑坡。那段时间,上影厂一年只生产两三部电影,而且很多制片商带来资金的同时,也带来了男女主演,甚至带着三号四号演员,上影的演员只能跑跑龙套。很多演员宁可当北漂也不愿意来上海,张晓林说曾经有个自己的学生对他说就算是跑龙套,北京的机会也都比上海多。
尽管存在着这样的客观因素,张晓林觉得上海演员自身也存在一些问题。张晓林说:“上影的演员都非常敬业,这一点毫无疑问。但在自我经营、与人沟通方面明显不如北方的演员。”这其实也与上海人的性格特点有关。张晓林说北方人喜欢扎堆儿,他们特别愿意住在摄制组,就算白天拍戏再累,晚上也喜欢一起出去喝酒、聊天。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个个的小圈子,圈子里面的哥们都会互相照应,有什么机会都会首先想到自己的兄弟。但是上海人不是这样,我们讲究工作就是工作,生活就是生活。下班以后就直接回家,就算吃饭喝酒,也都是三五知己,小范围的。无形之中就会失去很多机会。可能上海人的这种生活方式恐怕并不太适合演员这种职业吧。演员是需要经常与人沟通、寻找机会的职业。
说到这里,张晓林显得很无奈。因为要让张晓林这样演员出身的领导担负起剧团经纪的角色,实在是勉为其难。而如果让专业的演艺经纪人才加入剧团又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体制、观念上的冲突。而这些种种的矛盾并不是张晓林或是其他上影演员可以解决的。
对于张晓林和上影演员剧团来说,如果一味等待,或许就意味着消亡。于是很多演员去了北京寻找机会,剧团本身也开始排演话剧,以保持演员的表演功底。对于剧团,对于剧团中的演员,张晓林怀有很深厚的感情:“上影演员剧团是有着50多年光荣传统的剧团。从张瑞芳老师、秦怡老师、孙道临老师开始,可以说是亲手缔造了上影的辉煌。现在剧团中的大多数中年演员都是后涌现出的那批青年演员,为80年代上影辉煌作出过巨大的贡献。他们真的没有继续使用、继续挖掘的空间了吗?看看各大电影节,包括奥斯卡的影帝影后,都是有一定生活阅历、表演积淀的中年演员,尤其是男演员。四五十岁正是他们最好的时候,他们的表演技巧、生活阅历和拍摄经验都比年轻时候来的成熟。我们这里至少有15到20名中年演员,在全国是有一定的知名度的,如果再不去发掘、不去使用,他们很快就会被淘汰了。这实在是太可惜了。”说到这里,张晓林已经显得有些痛心疾首了。
关于未来,张晓林的话很无奈,甚至有些悲壮:“上海具有这么好的硬件条件、经济实力,影业一定会再度辉煌的。我相信随着上海电影的振兴,上海演员也一定会迎来新的转机。但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在这个过程中一定会有人牺牲,没办法,谁叫你摊上了这个时代。”
专家:
如果张艺谋也缩手缩脚,巩俐、章子怡怎么会冒出来?
作为专业研究电影的王会长对于上海电影的历史沿革如数家珍。他说关于“上海的故事谁来讲”问题其实可以在上海电影的历史经验上找到答案。上海这座城市本身就是一个移民城市,海纳百川历来是这座城市的特性。无论是上海演员还是非上海演员都有过成功塑造上海人物角色的经历。胡蝶、阮玲玉都出生在上海,周璇、上官云珠一个出生在常熟,一个出生在江阴,不仅离上海非常近,而且都是很早就来到上海了。白杨、黄宗英都是北京人,但他们在《一江春水向东流》和《乌鸦与麻雀》中的表演也都是被历史所肯定的。所以说演好上海题材电影,讲好上海的故事并不在于是不是上海人。王会长总结道:“我对外地导演、演员来讲上海的故事是没有成见的。关键是要看结果,即使是上海本地的导演、演员,如果拍的不好,我们也不会认可。”而对于非上海籍的电影人,王会长建议如果要拍上海题材电影,一定要在上海生活一段时间。“不管是周璇还是白杨都是很早就来上海的,如果没有长时间在上海这座城市生活过,是很难演好上海的角色的。”王会长这样总结道。
在王会长看来,如今之所以很少看到令人满意的上海银幕形象,商业化的电影生产模式是非常重要的原因。“演员都在天上飞,今天这里一场戏,明天那里一场戏,哪里有时间深入生活,进入角色?没有体验,又怎么能演好角色呢?”不仅是演员,导演也有着相同的问题。王会长说:“比较早的如《摇啊摇,摇到外婆桥》,根本不像上海。张艺谋这样的导演是有黄土地、红高粱情结的,尽管后来也长期生活在城市,但是显然他对上海没有什么了解。巩俐没有一点上海的样子,就连黑帮也和黄金荣、杜月笙那样的上海滩大亨完全不搭调。”其实细数一下张艺谋导演的作品,最被大家认可的基本上都是农村题材作品,城市题材本身就不是他的擅长,更何况还是独特的上海题材。
那既然在现代商业模式下,外地的演员、导演基本没有太多的时间了解上海,那为什么在上海题材电影中不启用更多的上海籍演员呢?这是王会长提出的疑问。这其实也是很多上海电影人尤其是上海演员的疑问。王会长认为尽管现在是市场经济了,保证票房、减少风险无可厚非,但是这并不代表着就一定要专挑现成的明星,而将本土演员的培养搁置不管。王会长说:“上海现在缺乏电影人才,不仅是演员,导演、编剧都缺乏。形成现在这种局面的原因有很多,这是我们需要反思的。但是应对这种局面的方法之一就是一定要敢于放手用,给本土的演员以机会。我们如果不给年轻人机会,他们就永远不会冒出来。巩俐、章子怡当年都是默默无闻的新人,如果张艺谋也缩手缩脚,不敢用,他们又怎么会冒出来呢?黄渤之前也毫无名气,而现在已经成为最红的喜剧演员了。”
对于当下对贾樟柯的“看好”,王会长说,一方面他是非常有才气的导演,国际上也比较认同,一方面他这次拍摄上海传奇做了很充分的准备,上影集团肯定会有很多建议,贾樟柯的纪实风格非常好,能够很好地反映当下这个时刻变化中的上海。我希望他的作品还是能有一定的故事性,原来的作品情节过分的淡化。当然贾樟柯靠这个风格已经获得了国际上的认可,但是也不能走到极端。
2008年国产故事片的产量就已经达到406部,预计今年的数量还会增加,此外还有惊人的14500集左右的电视剧产量。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电影生产国和世界第一的电视剧生产大国。面对如此巨大的一个市场,我们的演员真的够用了吗?你能确定所谓的大明星们就一定能够带来票房保证而不是成为票房毒药吗?当追星的粉丝都很难跟上好莱坞或是美剧的造星速度时,中国电影或者说我们上海电影是否应该好好地反思一下呢?!
导演:
上海人真的还在乎上海的故事吗?
江海洋最近的作品《高考1977》正是一部反映上海知青生活的电影。于是对于他的采访也就从这部影片开始。江海洋说自己非常希望能够在自己的电影中启用上海演员。但在《高考1977》这么多上海知青角色中却没有一个上海演员。问及原因,江海洋坦言现在选演员已经不再遵循创作规律了,并不是谁合适选谁,而是谁有票房就用谁,谁有炒作点用谁。
由电影谈到演员,江海洋导演说上海演员现在很少票房,所以很难用。而其中的原因也并非仅仅出在这些演员的身上。因为在他看来,演员是要靠作品捧出来的;而作品又要靠文化孕育;文化的强度则是由一座城市的价值取向所决定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果一座城市的价值取向并不是文化,那么这座城市的演员或者说扮演这座城市中的人的演员又怎么会有属于自己的舞台呢?
上海历来是领全国风气之先的地方。从上海开埠至今不过短短的160多年,但在这里却孕育了中国近现代工商业;孕育了中国的话剧、电影等现代艺术门类;创造出了独树一格的海派文化。到了解放后,在物资比较匮乏的年代,上海人依旧可以在有限的物质资源下,精致地打理自己的生活,比如做一条裤子还可以省一点布料做一副袖套。这种精致的生活方式在那个年代同样是为全国树立了标杆。但是现在时代变了,物质的丰富使得精致的上海人也建立起了大口吃肉的豪情了,我们以前所崇尚的那种精致的生活已经过时了。但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今天的上海却没有创造出新的、与时俱进的生活方式和新的地方文化。于是,上海在文化上的领先地位失去了,电影的半壁江山也坍塌了。上海转而更关注经济发展,在经济发展的需求面前,一切都是可以妥协和让步的。江海洋导演说得很耸动,也很直白:“我们现在讲究成本核算,讲究经济效益。电影反映在GDP中的是票房,而不是文化的影响力。”所以渐渐的,上海变成了电影消费市场,我们习惯于看别人的电影,被外来文化影响,上海的本土文化变得无关紧要。江海洋导演最后反问道:“上海人真的还在乎上海的故事吗?如果已经不在乎上海的故事,是谁来讲又有什么关系呢?”
篇3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体系
教学型高校层次多、类型多、面广量大,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要力量,对学生的培养模式不同于基础深厚的研究型或学术型大学,人才培养及课程体系建设应突出理论性、应用性、实践性和操作性。
一、人力资源管理本科实践教学中的现状分析
1.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特色不明显
一般都是根据开设人力资源专业高校的原有基础,设立相关的实践教学活动,如工科背景的院校设立一些工科的实践实习、大管理类一般设立管理类的实践实习,没有形成具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特色的实践性教学。
2.实践教学课程设置少
由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实习有很多需要到工厂、企业去完成,实际操作起来较为困难;另外由于受经费、教师及其他条件的限制,许多高校对实践教学不够重视,使得学生实践、实习环节少,学时数少。
3.实践教学系统性不强
由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设立都是依托各学校原有的学科、专业的背景各异,在人才培养上只重视办学的基本规范和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并没有形成符合学校定位与特色的实践教学培养模式,也没有考虑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不同层次的要求。加之培养过程的存在局限、教学设施的不完整,导致人力资源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实践性教学系统性不强。
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构建
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作用。实践性教学的目的在于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提高独立思考和实际操作能力,正确地掌握专业技能技巧,完善其智能结构,使之成为适应专业工作需要的应用型技术和管理人才。
1.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构建原则
教学内容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规格和培养目标的实现,根据应用型本科教学的特点,应将实践教学体系与理论教学体系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根据专业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要求:即考虑社会需求和学生的整体素质、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比例,做到强化技能、增强能力,提升职业素质,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实际工作能力。按照“重在素质、面向应用、系统发展”的建设思路,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重在素质”就是加强基本素质和专业素质教育,使学生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同时引导学生根据职业意向和自身特点,从根本上提高专业素质;“面向应用”就是面向企事业单位实际需求,面向学生职业生涯设计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应用性能力的培养:“系统发展”就是综合应用素质教育、个性教育和自主教育、全过程教育等现代教育思想,使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全面协调地发展。
2.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体系构建
本科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应突出高层次的个性特征与功能,必须构建完整的教学体系。专业实践教学应该包涵教学的整个过程,具体主要由以下几个模块组成:社会实践模块、专业实习模块、课堂实践教学、专业技能训练模块和实验教学等。
(1)社会实践模块。包括军事训练与理论教育、本专业有影响的知名的理论与实践的专家讲座、各类社会实践(包括社会调查、社会体验、思想政治教育)等。
(2)专业实践实习模块。一般包括专题讨论(学年论文)、教学实习以及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
以上两条是教育部规定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教学内容,一般学校在教学计划中已做安排。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理论性、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相对于社会对应用型人才所需的能力来说,单凭以上两条实践教学要求是不够的,因此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专业特点及社会的需求。
(3)课堂实践教学模块。课堂实践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课堂讨论、模拟操作、教学观摩、课堂辩论和课堂演讲等。在所有专业课程中都应根据课程特点确定课堂实践教学的具体内容和形式。
(4)实验教学模块。将本专业相关学科的演示性、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整合为一套完整的实验教学体系。如综合反映人力资源管理全流程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人力资源测评系统;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实验流程等。
(5)专业技能训练模块。教学实习应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全流程内容,但根据学生未来的择业方向和目标,可以有所侧重。一般包括:工作分析、人才招聘、绩效考核、员工培训、薪酬设计等技能的训练与培养。
另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中,还应将素质教育贯穿始终。采取多种措施,利用各种机会和手段将素质教育融入实践教学。
三、我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
我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根据应用型本科教学的特点,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开展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1.构建“系统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为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管理,我院构建了较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教学计划主要包括了以下内容:
(1)第一学期安排了军事训练与理论教育,专业思想的培养教育:第二、四、六学期分别安排了暑期社会实践。专业思想的培养从新生入学教育开始,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过程,采用校内外专家讲座、学生专题讨论等形式,使学生明确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及要求。根据学院的总体安排,常年不间断地聘请有影响、知名度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家、人力资源经理等介绍他们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现实问题,使学生及早了解专业的发展趋势及未来的职业要求,并要求学生在校参加相关的讲座不低于8场次。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实地从事一项调查研究或管理实践活动。在具体社会实践中我们根据专业的特点,由学生自主确定调查题目,报学院审核批准,并由专业教师积极参与指导学生根据题目开展调查活动,进行暑期社会实践,写出调查报告(或体会)。
(2)第六学期安排了学年论文,第八学期安排了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实习要求学生写实习小结报告,记录实习内容和实习收获;教师对实习单位进行定期回访,掌握学生的实习情况。毕业论文抓好选题、指导和答辩三个环节,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所有专业课程中都根据课程特点在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及教学内容中具体安排了实践教学,而
且保证具体学时要求:一般理论性课程的课堂实践教学时数占课程总学时的10%以上;应用性课程的课堂实践教学时数占课程总学时的15%以上。
(4)实验教学模块:依托人力资源信息管理实验室,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教学中实际应用操作,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依托人力资源测评实验室,在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测评、人力资源管理、职业生涯管理等课程中实验教学都得到了很好的开展;依托已建设的人力资源管理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实验室,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建构知识和技能,在劳动关系管理、员工培训、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中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5)在第五、六、七学期,分别专门安排2周的时间用于专业技能训练。第五学期实习是“工作分析与招聘”,内容为某一岗位的工作分析,根据工作分析结果,形成职位说明和任职要求,并以此为据,进行模拟招聘,选拔出特定岗位的人选;第六学期是“绩效考评”,结合岗位分析的结果,对岗位和职工的绩效考评制度进行细致的资料收集,并进行诊断考评制度的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可以改进的方面,并提出对此制度进行修补和改进的意见和设想;第七学期是“薪酬设计”,总结某一具体的企业薪资福利设计的成功经验与存在的问题,诊断企业的薪酬福利弊病,使学生积累有效薪酬福利和奖励政策的设计技巧及日常应用管理方法。
2.实践教学中多样化的尝试
作为未来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加强自身对人、人性、文化的认识与感悟,形成与激发相关认识及具备相关能力,十分重要。在教学及管理活动中可以开展许多工作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我院在实践教学中也进行了一些尝试。
(1)实践教学中应用“协作学习”方法
协作学习就是在实践教学中运用小组学习的方式,使学生共同活动促进他们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在协作学习过程中,个人在必要时要借助组内成员的帮助与支持,同时要求学习者之间关系融洽,态度真诚,共同担负学习任务。通过这一方式让学生在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学会与他人相处和共事的正确态度和有效方法,加深了对人的认识;在学习活动中,还可以使学生正确认识和客观对待别人,有利于培养专业必备的基本素质,对他们的个人专业成长具有积极的意义。
(2)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就是在基础教育中全面提高学生身体、心理、文化品德的质量水平,促使其完整素质结构形成的教育,其中又以人文素质教育为基础。人文素质包括对人的语言文字修养、文学艺术修养、伦理道德修养、文明礼仪修养的培养。在教学中,我院主要通过一系列实践教学活动加以培养和引导。
①利用课余时间为二、三年级的学生开设影评课程,通过对教师精心挑选的电影背景、内容与手法的分析,使学生能够充分了解人性的复杂性与文化的多元性,为学生进行专业学习提供了丰厚的人文底蕴,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亦有一定的帮助。
②在学习型组织、管理思想史等课程中还强化了我国古代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的经典文献的阅读。如对《弟子规》、《增广贤文》、《老子》第八十一章等都作为相关课程的课外补充阅读材料,要求学生写出阅读的感想并进行课内外交流,增加学生对我国传统伦理道德及文明礼仪的修养,以适应本专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
(3)强化基本技能和素质训练
①在教学时加强了表达技能的训练。在“管理沟通”、“员工培训”中安排了相关的培训,锻炼学生做到口齿清晰、态度从容、言辞得体、说话目的明确、中心突出、简明扼要、有条不紊、富有逻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