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经济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8 04:33: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环境与经济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1指标设定式中,f(t)、g(e)分别表示旅游经济效益指数和生态环境效益指数,用来衡量区域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发展水平;ai、bj分别表示旅游经济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参照钟霞等[25]研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获得;t''''i、e''''j为描述经济旅游和生态环境特征的指标值,因本文选取的评价指标有正有逆。为消除各指标量纲、数量级及正逆取向不同对结果的影响,t''''i的值通过对各原始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计算公式为。式中,maxti和minti分别是系统稳定临界点序参量的上、下限值,即对应某项指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相应的e''''j的值也按此方法计算。
1.2耦合度模型耦合是复杂系统通过系统内各子系统或要素相互作用与影响,促进系统由无序走向有序的过程,并且决定着系统相变的特征与规律[26]。区域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两个子系统可耦合成区域旅游经济—生态环境复合系统,耦合度是用来度量子系统的相对离差系数,式中,C表示复合系统的耦合度,C∈[0,1],C值越小,表明系统间相互关联程度越低,协调性越差;C值越大,表明系统间关联度越强,协调性越好。k为调节系数(k≥2),本研究对象涉及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两个子系统,故取k=2。
1.3耦合协调度模型一般情况下耦合度难以反映复合系统的整体功能和综合效益,为了客观评判复合系统整体协调水平程度,本文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参照廖重斌等[27]的研究,耦合协调度计算公式。式中,T表示复合系统的综合效益指数;α、β为待定系数,因发展旅游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对区域而言同等重要,故这里α、β均取值0.5。D表示复合系统的耦合协调度,D∈(0,1),D值越大,表明复合系统的整体功能和综合效益越好。
2区域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2.1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数据来源区域旅游经济—生态环境系统是非线性的复杂系统,影响两者协调发展的因素很多,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遵循典型性、可获取性和一致性等原则,遴选相关指标构建区域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评价体系,其中反映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状况选取旅游总收入、国内旅游收入等10项评价指标;反映区域生态环境发展状况选取工业废气排放总量、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等10项评价指标。表1、2中各项指标数据来源于2001—2013年《安徽省统计年鉴》[28],个别缺失数据通过2000—2012年安徽省及16个地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补充。
2.2旅游经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我们将表1、2的原始评价数据采用式(1)、(2)进行标准化处理,为尽量减少主观因素对评价指标权重的影响,将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按照一般要素成份特征值>1及累计方差贡献率≥85%的取值原则,分别提取旅游经济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的主成分。旅游经济系统经主成分分析得到两个主成分,那么每个指标的因子载荷为这两个主成分的因子载荷之和;生态环境系统得到三个主成分,每个指标的因子载荷为三个主成分的因子载荷之和,因此只需求出旅游经济系统的主成分A1、A2,生态环境系统的主成分B1、B2、B3。根据主成分因子载荷矩阵(表4),计算出旅游经济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根据式(1)、(2)计算安徽省2000—2012年旅游经济效益指数f(t)、生态环境效益指数g(e),根据式(4)—(6)计算安徽省2000—2012年旅游经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度C和耦合协调度D(表6),根据表6作出安徽省2000—2012年旅游经济—生态环境系统协调发展指标动态演化曲线。
2.3旅游经济—生态环境系统协调发展评析从表6和图1可见,2000—2012年安徽省旅游经济效益一直呈增长态势(2003年出现小幅下降主要是受到“非典”疫情的影响),由2000年的0.1182提高到了2012年的0.8921,并在2011年首次出现旅游经济效益大于生态环境效益,2012年达到0.8921,两者的差距进一步拉大,这主要是由于“十二五”以来安徽省更加重视旅游发展,通过采取扩大有效投入、调整产品结构、强化宣传营销、提升服务质量等手段,使得旅游形象进一步提升,旅游效益进一步凸显。生态环境方面,2000—2012年安徽省生态环境效益虽然呈整体上升的趋势,但是增幅相对平缓。由2000年的0.2505上升到2012年的0.6847,表明生态环境效益总体趋好,但是存在着一定的波动。如2001年、2005年、2010、2012年出现明显波谷,且2011年开始生态环境效益小于旅游经济效益,说明生态环境的压力逐渐加大,这主要是由于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化加速,导致旅游经济发展的同时对生态环境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影响了系统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的进一步提高。总体来看,2000—2012年安徽省旅游经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均呈增长态势,耦合度由0.7590上升到0.9657,且一直处在较高位运行,特别是2002年、2005年、2009—2012年耦合度接近于1,表明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关联程度强、协调发展好。2000—2012年安徽省旅游经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度由0.3743上升到0.8771,表明系统相互影响带动程度增强,参照石惠春等[29]研究中耦合协调度等级划分标准,安徽省旅游经济—生态环境系统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2000年属中度失调衰退类旅游经济损益型,2001—2006年属勉强协调发展类旅游经济损益型,2007—2010年属中度协调发展类旅游经济滞后型,2011—2012年进入良好协调发展类生态环境滞后型。目前基本实现了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良好协调发展,但是生态环境面临的压力不容忽视。
3结论及建议
通过对安徽省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状况的分析评价,得出如下结论:①2000—2012年安徽省旅游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均呈整体上升趋势,表明旅游经济发展保持在同期生态环境承载力的范围内,且旅游经济效益增速超过生态环境效益,目前已进入旅游经济适度超前期(即f(t)>g(e)),安徽作为旅游大省,要充分发挥旅游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把旅游业真正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②2000—2012年安徽省生态环境效益呈整体上升趋势,但增速逐渐变缓,表明生态环境效益总体趋于好转,但面临的压力增大,甚至成为制约系统耦合协调度进一步提高的瓶颈,充分表明安徽省在旅游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在确保生态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对旅游产业的结构调整与技术改造。③从耦合协调度的时序变化看,2000—2012年安徽省旅游经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度经历了中度失调衰退类旅游经济损益型—勉强协调发展类旅游经济滞后型—中度协调发展类旅游经济滞后型—良好协调发展类生态环境滞后型的演化轨迹,系统相互影响带动程度增强,但仍有可能退化到以前的耦合阶段,如何实现两者更高层次的协调发展是今后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基于上述结论,对促进安徽省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提出以下建议:①完善旅游发展机制,优化总体政策环境。科学合理的旅游及环境政策是实现区域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前提,要想旅游产业兼顾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就要充分发挥政府的监督和宏观调控职能,通过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来突显政府在营造旅游发展软环境中的作用。②加强景区环境监督,实行绿色生态管理。生态环境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地方政府和旅游经营者要通过引进生态绿色管理的技术方法,科学估算景区的发展规模和环境容量,综合考虑资源的稀缺性、环境的可再生性和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等因素,对旅游开发、旅游经营行为实行绿色管理,不断提高旅游经营者、当地居民和游客尊重自然、爱护环境的道德情操,塑造出人文生态的旅游环境。③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篇2
(一)商品贸易品种格局改变传统能源如化石资源性商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将出现下滑趋势,新能源的比重逐步上升。在国际贸易中,对生产和消费过程中高排放、高污染商品的进出口量将减少,对低碳商品的需求将稳步上升。
(二)地区贸易格局变化对低碳经济发展较快的发达国家来说,由于他们对于低碳技术、低碳能源的开发利用具备较大的技术优势,使得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的竞争中处于地位优势。而对于低碳经济发展较慢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在国际贸易竞争中,将会处于被动的位置,可能会接受强制的减排义务,使商品流通受到限制。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在积极寻求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开发低碳技术,但低碳经济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且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挑战大于机遇。
(三)国际贸易规则的调整全球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格局的影响本质上反映了国际政治与经济利益的对抗,这必将会对国际贸易规则带来新的改变。掌握着先进能源技术的发达国家势必会通过各种双边和多边合作机制,进一步的开发利用低碳能源技术,在其内部形成完整的低碳经济共同体。这样就使得发达国家把经济体联系起来,把有利于本国的贸易政策、制度延伸到发展中国家,改变国际贸易规则。对于国际贸易规则的影响将包括:国际贸易规则制度的领域不断拓宽;发达国家以低碳经济为标准,减少自由贸易供给;发达国家加快把贸易与环境的挂钩,环境保护成为国际贸易规则的主要内容。
(四)发展中国家贸易发展模式的调整二氧化碳的排放导致气候在全球范围内有所变化,而由于能源效率的不同,不同国家在同一产品的生产中排放的二氧化碳各不相同。由于发达国家技术的先进、能源利用效率的高效,而发展中国家技术的落后、新能源开发的缓慢,导致生产同一产品时,发展国家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高于发达国家。因此,低碳经济的出现将影响传统的国际贸易模式,既“低收入国家生产,高收入国家消费“。发达国家积极向全球输出低碳技术和管理模式,创造新的市场,积极开拓低碳输出市场,这就给发展国家造成减排压力。发达国家是发展国家主要的外贸市场,发达国家的低碳发展战略将对整个国际贸易市场产生重大影响,在自我转变发展方式的同时,间接地通过贸易、投机等影响了发展国家的贸易发展方式和经济增长。
(五)国际贸易服务体系的拓展低碳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碳金融的发展。碳金融包括整个与碳有关的金融交易活动和金融制度规范。碳金融的服务目的在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将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危害降到最低。碳金融经济活动的进行,需要更加有效的排碳技术、资源分配作为支撑。在低碳经济环境下,碳金融拓宽,进一步拓展了国际贸易服务体系的内容和内涵。因此,在低碳经济背景下,要想获得更具优势的竞争位置,需要在碳金融方面投入更多关注,更加全面的认识目前的国际贸易服务体系,抓住机遇,寻求更优的发展。
二、低碳经济环境下我国贸易发展战略
(一)推动技术创新,发展低碳经济低碳技术的创新主要开发利用新能源,改进排碳技术,以低碳为标准推动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的节能减排,推动低碳技术的开发应用。从目前中国低碳技术应用方面看,中国应更加关注实际,推动低碳技术的创新开发,关注新能源的利用,包括太阳能的利用、风能、核能、氢能源的利用等。在实施低碳技术创新发展过程中,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鼓励优势科技力量、培养新兴科技人才。同时,我国应加大与其他国家相关领域的合作、引进学习最新的低碳技术,开发利用新技术,实现能源的最大化利用,环境污染气体排放的最小化,改善气候环境,实现经济与社会的统一协调发展。
(二)转变出口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中国是世界贸易大国,但在国际贸易中,所谓“大“仅仅是从贸易总量上界定的,在中国的商品结构上,我国更多的是以资源密集型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商品技术的出口相对较低。一些高技术出口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的出口就更少了。因此,要提升我国国际贸易实力,必须不断的调整产品和产业结构,推动低碳产业的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出一条符合低碳经济发展理念的经济发展道路。同时,需要政府加大对低碳生产企业的扶持,使企业在良好的条件下发展低碳经济,使低碳发展理念在社会和企业中传播,进而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改造与优化。
(三)熟悉国际贸易法规,健全法律制度体系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国际贸易的规则发生一些改变,这就要求我国应当熟悉与低碳经济、环境保护有关的国际贸易规则、国际法律、公约等。我国应充分掌握多个多边保护公约和协定,各国的贸易政策、WTO协议文件等。熟悉这些约束性规则性,有助于我国在国际贸易中客观公平地维护我方利益,在与发达国家的经济贸易中增加谈判筹码。同时,还应完善环境立法,以国家强制力来保证生产、贸易的可持续实施。
三、结语
篇3
1.1环境工程和经济发展两者之间既相互影响又互相制约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对环境加以开发利用,因此环境开发利用程度越大,那么经济发展速度就会越快。但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破坏,而环境工程的出现就是为了有效地保护环境,提高生态环境的保护水平,从而促进社会经济和生态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管理。从以上角度看,环境工程和经济发展两者之间既相互影响又互相制约。
1.2环境工程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环境工程的出现就是为了有效地保护环境,提高生态环境的保护水平,从而促进社会经济和生态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管理。在这一条件下,环境工程就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基础保证,使得经济发展能够拥有比较可靠的自然环境基础,从而满足经济发展需求。
1.3经济发展为环境工程的实现提供了发展基础环境工程在保护环境的过程中,需要依靠经济发展的力量加以开展工作,只有经济发展质量水平提高了,才能够在环境工程的开展过程中,提供有力的发展环境,使得环境工程的开展和实施有较强的经济基础支持,有利于环境工程的发展。
2浅谈环境工程对经济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
环境工程和经济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比较复杂,两者之间既相互促进,但是又相互制约,因此准确的把握两者的之间,充分认识环境工程对经济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从而实现经济和环境两者之间的平衡发展。
2.1环境工程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支持和保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全球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对经济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提出了环境工程概念,在环境工程发展过程中,通过采取必要的发展手段,使得环境保护取得了积极的效果,实现了对环境的有效保护,所以说环境工程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支持和保证。
2.2环境工程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环境保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工程手段为保护环境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同时环境工程的实施和开展,对于环境保护起到了很好的改善效果。充分满足了环境保护的需要,为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对于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良的发展模式进行了改善,为经济实现良好发展提供了环境保证。
2.3环境工程的实施推动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环境工程的开展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一方面对我国的环境污染得到了有效地保护和控制管理,另一方面对于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加强了对环境的保护,满足了经济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3结语
篇4
关键词:
环境会计
信息披露
模式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人类为了生存就必须开采资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和经济的发展,环境信息披露问题是人们越来越关注的焦点。
一、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实务操作中存在的问题
生产过程是一个消耗过程,任何企业一旦投入运营必将消耗资源同时会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它应把恢复和治理环境作为自己的义务,应积极对外披露环境信息。然而环境会计虽然在近30年的发展进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其理论和实务尚不成熟,尤其是我国环境会计理论主要来源于西方国家,没有形成自己的环境信息披露理论和特色。在企业层面、系统地披露其环境会计信息实务操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环境会计计量理论研究的不完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自然资源的有偿使用机制也正在形成“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谁利用谁补偿,谁破坏谁恢复”,企业使用环境资源,就必须对所耗用的自然资源和破坏了的生态环境付出一定的代价,这不仅需要采用一定的计量手段量化在财务报表中,还必须确定一个合理的分配标准,将环境成本在使用同一环境资源的不同企业、单位和部门之间予以分配,以充分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但是,由于环境会计计量理论研究的不完善,实务上很难找到这样一个合理的分配标准,使得企业很难反映和控制其环境资源及耗费和补偿情况。
2.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缺乏科学的定量方法。传统会计核算只考虑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很少考虑环境因素,现行的财务报表中提供的货币信息局限于能够按以货币计量的业务和事项使其提供的信息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综合性。信息使用者无法了解企业的具体情况,由于缺乏科学的定量方法及切实可行的指标体系,使得需用货币计量的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成本和环境收益等信息的披露缺乏可操作性,这将直接影响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
3.会计准则的制定未充分考虑环境责任和环境风险。传统会计理论对产品生产中环境成本未加考虑,在宏观层面上虚增国家财富,为此,建立一套环境会计核算体系,对经济发展中环境资源的耗费和补偿进行反映非常必要。但我国现行的会计准则对环境会计要素没有给子确认,由于缺乏环境会计行为规范标准,也无法统一环境会计核算的对象及披露模式,给环境信息的披露带来一些困难,现行的会计制度中,仅在企业“管理费用”会计科目中设置了“排污费”,和“绿化费”,项目,缺乏相应的核算体系。因此,应尽快制定有关环境会计准则,建立与我国环保要求相适应的会计核算体系,让企业如实记录和反映环境管理活动,充分披露其现实和潜在的环境责任及其面临的环境风险。
4.环境法规体系不健全不利于运用环境会计披露。在特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经济利益与社会要求的可持续发展发生矛盾时,如果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与制度的强制性要求,多数企业不会主动牺牲自身经济利益,也不会自觉地增加环境支出,即使增加了相关环保支出,企业也因怕损害其环保形象而在一定程度上仍不愿意主动向社会披露其环境信息,近年来,我国虽相继了一些与环境要素相关的法律、法规,但是环境法规体系仍不健全,内容笼统,与实务操作之间有很大的距离,立法的深度与广度以及执法的力度都需进一步明确和加强,这些因素不利于在实务中运用环境会计披露环境信息,传统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上述缺陷,无法完全适应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要求。
二、现代会计应考虑环境信息的披露
在传统会计核算中,资产负债表对部分环境负债未作确认,利润表中同样未确认企业采取环境治理措施发生的支出,最终导致信息使用者不能客观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为此,现代会计应增加环境信息的披露内容:
1.环境信息应纳入会计报表范畴。大量的环境信息,如环保经常性支出,环保研究开发费用,环保治理费用等可以采用一定的计量手段量化反映在财务报表中。负债的确认,以及利润表中成本与费用的确认,应充分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尽管环境成本如环境污染补偿成本、环境损失成本、环境治理成本等被认为是社会成本部分,而非个别企业生产成本部分,但不久的将来人们会接受环境成本是企业总成本的构成,企业应对所耗用的自然资源和破坏了的生态环境付出一定的代价,其目的是考虑可持续发展,这一观念的转变将使环境信息被纳入会计报表范畴。
2.会计的作用在于提供企业经济和财务信息,主要表现在:一是国家环境管理部门需要了解企业执行了环保法律法规的情况,评价企业的环境业绩。二是由于环境问题预示着未来的受益和风险,联系着未来的负债和费用,因而,许多投资者愿意将传统财务报表中的收益能力与环境信息联系起来进行各项财务指标的分析。而且,近来有些国家的投资者出现了将收益与环境并重地看待而不能只看中收益,投资对象的“绿色投资”趋向。三是银行及其它金融机构有的将环境保护作为一个重要的信贷决策依据,甚至有的还成立专门的“绿色银行”了,把环境问题作为首要的方面考察。四是消费者与社会公众随着环保教育水平的提高,日益注重企业的环保形象。会计为了能使提供的信息符合上述各方的需要,势必被要求向国家各职能部门提供所需的环境信息。若会计消极对待环境信息的报告,与那些注重环境并在环境改善方面有所支出的企业相比,在对外报告中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不很理想,但无疑破坏了企业间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将不利于环境保护。
三、构建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
目前,会计学界提出的绿色会计、生态会计或可持续发展会计,其目标就是解决会计如何向外界提供企业环境信息问题。由于环境会计起步较晚,环境会计准则尚未出台,因此环境会计报告体系尚无统一的要求。笔者认为环境会计的信息披露应采用独立报告披露和专题报告分析两种模式。
1.采用独立报告披露模式。选择一些环境污染比较严重、对国民经济影响比较大的国家重点建设行业或上市公司作为试点,在传统财务会计报告中,可以在文字说明、补充资料、附注等形式,揭示一些基本的环境会计信息。重污染企业一般可以按照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如某地区污染企业数量,总量比重法、万元产值平均法等方法进行判断。中国证监会应要求企业在上市时将企业是否属于重污染企业重点披露。在会计核算上,环境会计的核算内容可以暂不纳入日常的会计核算体系,可从现有的会计资料中取得与环境会计有关的资料,直接形成基本的环境会计信息。如果这些信息可用一些准确的数据指标或货币指标予以披露,并可辅之以文字说明;如果在日前状况下,不能获取相对准确的数量信息,则可用文字加以叙述。独立报告披露模式的内容应包括企业简介与环保方针、政策,环境标准如废弃物、产品包装、产品污染排放、循环使用等信息、环境会计信息包括环境资产,环境支出、环境负债、环境治理准备金、环境收入等以及环境业绩信息如环境治理与投资、奖励和环境审计报告。
2.采用专题报告分析模式。在现有财务报告的基础上,可以增加会计科目会计报表和报告内容的方式报告企业环境信息。并通过报表分析如大气污染指标;水质污染指标;噪音污染指标;资源破坏程度指标等评价环境污染程度。通过报表分析如主要用于描述工业固体废物、工业废水最终排放量减少的程度,资源产出率;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重点行业单位产品能耗;万元国内生产总值水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率;城市生活污水再生率;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率;废钢铁回收利用率;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降低率等指标反映通过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从源头上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降低废物最终排放量、减轻环境污染的成果。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完善的环保法规,并充分发挥其环境执法的效力;利用市场经济手段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使资源产品形成合理的价格体系,反映消耗的自然资源价值;形成比较完整的环境会计理论与方法,逐步消除实务操作中的主要障碍,如环境信息计量障碍、环境成本分配障碍等;制定出完善的环境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使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有统一的标准,实现实务的可操作性与统一性;制定出统一的环境审计标准,实现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督。
参考文献
[1]高雅军 信小娟 试论建立我国环境会计的必要性
林业科技情报 2004.3
[2]林光侨 环境成本会计理论与实务研究
煤炭经济研究 2004.6
[3]安庆钊
环境信息披露模式探析
经济师
2004。2
[4]蔡荣芳 尹玲燕
试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经济师
篇5
新时期的环境设计体系里面,植物景观的艺术语言通过简单、精致的符号或者各种形态等方法进行展现,并结合大量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使植物景观包含了更多的文化与思想,从而展示出人们的创新思维和蓬勃的生命力。植物景观通过物质与精神两个层次的共同作为让观赏者形成一定的感知。植物景观中的植物以及其形态代表了其中的物质层次。环境设计体系里面的植物景观让设计者和观赏者的思想、情感、思维活动以及感受结合在一起,代表其中的精神层次。两者的共同作用形成了植物景观的艺术语言。植物景观的艺术语言和其他的语言不同,它不仅仅是人们的主观感受,同时也是人们的客观体验。设计者们经过对不同植物的形态、颜色、层次、气味等方面进行加工处理,能够表现出其独有的特性与设计者创造出的拟人化性格,能够让静止的植物变得活灵活现,让观赏者更直接而生动的感受到植物景观的艺术语言。设计者在进行植物景观的艺术语言设计时,会把自身的思想意识与作品结合起来,给观赏者建立了与植物景观感情沟通的渠道,能够让观赏者在享受视觉盛宴的同时感受到设计师所融入的意识与情感。
二、环境设计中植物景观的艺术语言表达方式
(一)通过形态来表达植物景观的艺术语言
在植物景观的设计中能够使用的植物种类很多,可以说对于不同的景观设计来说几乎所有的植物种类都可能被用上。不同的植物类型,其形态也各具一格。不但可以根据不同植物所属的大类来进行划分,还可以带有一些特殊生长环境的生态性差异。通过对不同植物的形态展示,能够让观赏者体验到非常美的视觉冲击,把类别各异的植物合理的设计安排,就能够让观赏者感受到不一样的层次感与韵律,加上设计者对形态的艺术化设计,可以为观赏者提供一个非常浓厚的艺术意蕴。
(二)通过视觉质感来表达植物景观的艺术语言
植物具有不同的光滑状况,同时植物的叶片形状、大小、光泽也不尽相同,植物枝条的分布与纹理也各异。环境设计中,植物的视觉质感能够直接的改变植物景观整体的基调、美感以及蕴意。对于植物景观来说,视觉质感对植物景观的观赏性有着关键的影响,符合整体环境已经的观赏质感能够加强植物景观的艺术性,从心灵深处触动观赏者的情感。将同一视觉质感的植物进行大量的栽培,可以产生庞大的气势,让观赏者得到视觉的满足。质感同一的植物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柔和多变的环境,让人们有一种舒适、柔和的心理体验。采用多样的视觉质感植物,则可以使环境更加的灵动,能够更好的显现出主体。如果采用视觉质感有差异的植物进行植物景观设计时,必须合理的安排不同质感植物的分布与比例,不宜采用过多的质感差异的植物。只有合理的设计质感各异的植物分布与比例,才可以增强植物景观的质感协调性,改善整体的视觉感受。在对不同质感植物使用的过程中,还应当注意他们之间的枝条、叶与花的形状、颜色等,使各个要素都能更好的协调,共同衬托出整体的艺术效果。
(三)通过色彩来表达植物景观的艺术语言
植物景观在环境设计中的作用就如同是对环境进行人工的装饰,色彩则是通过植物这种载体来展现出来的。大自然中自身就存在者五彩缤纷的颜色,这是大自然带给我们的色彩美。对于植物景观设计也是一样的,植物的色彩能够更好的呈现景观的整体美感。而不同颜色之间有着不一样的视觉效果,能够在很大程度左右我们的意识与情绪。对于观赏者来说,色彩是影响感官非常重要的因素。所以,只有在色彩上打动观赏者,才能让人们去关注所设计的景观艺术,才能让人们去体会其中的艺术蕴意。
(四)通过感官来表达植物景观的艺术语言
观赏者在对植物景观惊醒观赏的时候,其情感体验不仅仅会受到视觉上的影响,观赏者也会通过其他感官的感受与视觉感受结合,这些感官感受包括嗅觉、听觉、触觉等,共同的作用于观赏者的心理,形成不同的观赏情感。对于环境设计来说,嗅觉的作用基本上是出自于植物自身的所发出的气味。某些植物的芳香气味能偶让观赏者产生更多的美好意象,从而提升植物景观的审美境界。因此,我们有必要利用植物的感官功能,为观赏者设计一个芳香扑鼻、气味宜人的舒适环境,让人们有更为美好的体验与感受。另外,设计者们还可以利用潺潺的流水声、淅沥沥的小雨声等声音感官来提升植物景观的意蕴,更深层次的触动人们的情感。
三、植物景观在环境设计中应用的建议
(一)设计有独立艺术语言的植物景观
植物景观的设计是为了让人进行观赏,人观赏植物景观必须处于一定的环境当中,因此两者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不同的环境中,植物景观所展示内容会发生变化,不同时期的人们,对植物景观的认知也会变化。因此,要求设计者设计植物景观时,要结合当代的社会文化环境以及审美趋势,让植物景观在环境设计中能够更好的发挥观赏魅力,为人们带来更好的视觉盛宴。植物景观的语言艺术应当在以往的经验中不断创新、探索,形成具有丰富色彩、主题鲜明的景观作品。不能对于以往的优秀设计一味的临摹,生搬硬套。要设计具有独立艺术语言的植物景观,设计出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才能取得良好的艺术效果,得到人们的一致认可。
(二)回归植物景观的本质
篇6
随着社会步入知识经济时代以及我国改革改革开放程度持续扩大,我国的政治环境、法制环境和经济环境都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导致我国会计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主体多元化。我国实行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这种经济体制下存在国有制经济、个体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中外合资经济等主体等多种经济主体,多元化的经济主体势必导致市场冲突不断,企业面临的竞争形势日趋激励。第二,会计技术计算机网络化。在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下,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出现为企业会计工作带来了诸多便利,因而越来越多的企业将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应用于企业会计体系中,给企业的会计的工作方式发生深刻的变化。如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新的企业交流方式。第三,人力资本。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壮大,人作为企业生产运行的要素之一,人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知识经济时代,人不仅是生产者的代表,人还是财富创造者的代表,人也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关键要素之一。第四,企业之间逐渐形成完整的价值链。在全球化的世界经济环境下,企业之间的竞争和生存模式有了很大的变化。企业之间的生产和运行并不和其它企业想脱离,反而和其它企业之间的联系增强,并逐渐形成多个企业组成的价值链企业同盟。价值链企业同盟的出现使企业的管理和组织等多个方面都产生了较大的变化,企业会计也会随之出现新的问题。
二、当前会计环境下的会计理论创新
1.资产观念传统财务会计的资产观只包括企业的“硬资产”,不包含企业的“软资产”,这是一种片面的、存在缺陷的资产观。由这种观念指导而计算出的企业资产负债情况不能体现其真实价值。在企业资源和资本都开始泛化的背景下,企业对资产的定义必然会广义化。因此,和经济资源相似,企业的资产也包括企业的“硬资产”和“软资产”两部分,“硬资产”包括传统财务会计中以财务资源和资本为基础的物质资产,如银行存款、企业的现金、短期投等等短期资产和长期投资、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软资产”是以非财务资本和“软资源”为基础的资产,包括关系资产和顾客资产等社会资产、人力资产、组织资产以及生态资产等等。
2.会计目标工业经济时代的财务会计的目的包括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两个。这两个目标观点都是重视企业资源的利用和配置效率最大化,因而传统的工业经济时代的会计目标是一种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以绩效为向导的目标。然而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增长方式正发生转变,并且以企业可持续发展为转变方向,企业不再是单纯的“经济人”,而是“社会生态经济人”,企业的经济和伦理价值的公正、公平性更加突出,因此,企业的会计目标发生相应的改变,从绩效为向导的会计目标转变为以权益为向导的会计目标。以权益为导向的会计目标不仅是反应企业财务和经营状况的信息或数据,它也是实现和保障其他利益相关群体利益的信息,它是一种重视生产关系和社会公平的会计目标。
3.会计对象理论财务会计对象理论是财务会计理的基本组成部分,它直接决定财务会计的具体内容。传统财务会计对象存在偏差,传统财务会计只重视核算企业各项经济业务,以从经济业务的表象了解企业资金流动的过程和企业绩效情况,却忽视了影响企业资金流动过程和企业绩效情况的产权关系。在知识经济的企业的财务会计对象不仅不能忽视产权关系,还应该讲企业产权关系作为财务会计对象的重点。这是因为企业开始和结束运行分别以产权交易契约的形成和解除为标志,企业运行的本质是履行产权的全过程,企业运行的目的是让产权价值能够增值,因而企业的运行过程也可以成为产权价值运动。控制产权运动可以反映企业在产权价值运动中的权益和责任关系,最终实现企业权益观的会计目标。
4.会计要素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会计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利、收入、费用和利润六个要素。在工业经济时代,传统的会计六要素能够满足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因而传统会计的六要素适合会计核算。但是,当工业经济时代逐渐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会计核算内容有了很大的变化,企业的知识资产和人力资源资产已经成为企业的重要资产,且在企业总资产中的比重还在持续提升,而传统六要素中的财务资产在企业总资产中的比重却在逐渐下降低,如果仍旧使只使用传统会计六要素来进行会计核算,企业核算的结果必然不准确和全面。因此企业必须在坚持使用传统会计六要素的基础上结合企业人力资产和知识资产的会计核方式,并将人力资源作为企业会计核算的主要要素。只有这样,才是知识经济时代下的完整的会计核算体系。
5.会计假设会计假设是会计理论的基础内容,要进行会计核算必须以会计假设为基本前提。但是会计假设受客观环境影响较大。如若客观环境发生变化,会计假设也必须随客观环境的变化而进行一定的修正。因此,改革或创新会计时,必须将变更期作为实期或随期,采用动态的方式反映出会计信息,并熟练掌握会计资料,使其能够最大限度的为经济决策提供帮助。
三、结语
篇7
1.对相关的技术进行集中收集
计算机技术能够对环境监测工作中所需要的各种基础数据进行收集与整理,然后就能够在内部形成与之对应的信息数据库,能够方便的对周围存在的噪声、无线电、电场以及磁场的干扰进行及时的监测,准确的将各项监测指数提供给监测部门,也能够对变电站周围的学校、村庄以及办公大楼等进行敏感点的测量,使相关的用户能够在数据库里查询到最全面的环境信息。
2.对相关的环境情景进行模拟与分析
环境监测部门能够通过统计学上的分析模拟技术,对于生活中出现的各种环境模式进行具体的模拟和分析,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对输变电的环境模拟,首先就是先对噪声、无线电干扰以及电磁辐射等进行分析,然后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限制进行检测,最后进行检测现场的数据存档。对相关的环境情景进行模拟和分析,能够正确的判断出监测部门的行为是否符合国家的安全标准,并且还能够为之后的监测工作打好基础,方便工作的进行。
3.对环境监测部门的工作进行规划和决策
监测部门通过使用计算机技术对相关的环境数据进行第一阶段的监测,然后对具体的环境进行模拟与分析,并将相关的环境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将这些整理好了的信息提供给主要的监测工作人员,让管理人员对有毒、有害的物质怎样进行处理作出恰当的决策,并且对相关的技术风险、环境影响因素以及替代方案的选择作出正确的规划和决策,使其能够最充分的保护相关部门的利益。
二、如何提高环境监测部门工作的质量
提高环境监测部门的工作质量,不仅能够为相关环境的保护工作提供准确的数据,提高对环境进行评价的准确性,同时还能够加强对于污染物的监察与控制,能够保证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正常进行,并且还能够推进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的顺利进行。因此,要想提高我国环境监测部门的工作质量,不仅要充分的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检测部门的日常工作当中,同时还要做到以下几点。
1.提高监测工作人员的工作素质
在进行实际的监测工作时,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是影响工作质量的最关键因素,只有正确的操作才能够保证确保监测工作的准确性,也才能保证环境监测的可靠性。我国的相关监测部门要加大对于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培训,要将工作人员的知识进行及时的更新,使他们能够掌握新的专业知识,并且能够对新的计算机技术进行的了解和掌握,这样就能够保证环境监测工作的真实性,并且还能够保证环境监测工作的整体水平和效率。
2.增加监测部门对于监测工作的资金使用
相关的环境监测部门要想进一步的将监测的范围扩大,并且提高监测工作的准确性的话,就需要进一步的加大自身的资金投入,在第一时间内将所使用的技术和设备进行相应的更新,学习国外先进的对于环境监测所使用的方法,以此来将我国在环境监测方面的能力和水平不断的提高,促进其更好地为环境监测的工作进行服务。
3.加强监测部门对于工作的管理
环境监测部门要加强对于相关工作的管理,要将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和相关管理人员的工作业绩进行等价挂钩,同时还要能够执行相对应的奖赏和惩罚工作,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以及工作责任心;并且还要将管理工作进行改善,从根本上提高监测工作的质量,使我国的环境监测工作能够取得更大的进步。
三、结语
篇8
1.1总帐管理模块总账管理模块包括基础信息管理、凭证管理、账簿管理、报表管理、期末处理、多币制管理。基础信息管理包括科目管理、帐套管理、用户管理、凭证类别设置。凭证管理包括凭证填制、凭证审核、凭证删除、修改未审核凭证、修改审核凭证、凭证查询。账簿管理的功能就是提供各种财务查询筛选。报表管理包括报表设计、报表管理、图表分析和打印管理。期末处理包括登帐、对账、结账。多币制管理的功能是实现外币的结算业务。总账管理模块是整个会计核算的核心,是应收帐、固定资产核算、应付账等其它各个模块数据传递的核心。
1.2应收帐管理模块应收帐是指企业正常客户的欠款帐。应收帐包括基础设置、日常处理、统计分析、信用评价与管理。基础设置包括单据设置、初始设置、客户分类。日常处理包括应收单据处理、收款单据处理、转账处理、坏账处理、汇兑损益、制单处理、单据查询、催款处理。统计分析包括账龄统计和账龄分析报表。信用评价与管理包括定义评价指标、设置评价模型、信用评价、信用管理。应收帐管理模块和发票处理以及客户订单相联系,自动生成记账凭证,导入总账管理模块。
1.3应付帐管理模块应付帐管理模块包括基础设置、日常业务以及统计分析。基础设置包括单据设置、初始设置、供应商分类。日常业务包括应付单据处理、付款单据录入、核销处理、票据处理、坏账处理、汇兑损益、制单处理、单据查询、付款提示以及应付款额进行统计分析,生成报表。
1.4现金管理模块现金管理模块就是对企业资金流入流出的控制以及和银行存款、利息间的管理。该模块包括利率设置、定义节息日、账户的管理、预算、银行对账、日对账、利息计算、筹融资管理、货币资金实时监控等。现金管理模块还和总账、应付帐、应收帐模块集成,可以自动产生账目凭证,进入总账。
1.5固定资产管理模块固定资产管理模块的功能就是管理企业的固定资产变动及相关的计提折旧核算。该系统模块包括部门档案管理、折旧科目设置、资产的类别、资产增加、减少、变动的管理、计提折旧和月末结账等。它能够自动编制转账凭证,并和总账、应付帐、成本管理模块集成。
1.6工资核算管理模块工资核算管理模块的功能就是对企业员工的工资进行核算以及分配各项相关的费用。工资管理模块包括工资类别的管理、工资项目的管理、工资分钱清单、个人所得税、制作工资表和工作分析表等的功能。
1.7成本管理模块成本管理模块根据采购和产品结构等信息,对产品成本进行计算,以便对产品成本进行分析,并对下一步的生产进行规划。该模块的主要功能包括成本统计、费用接受、成本核算、成本控制以及制作各种生产明细表和成本计算表等。
1.8财务管理模块财务管理模块包括财务计划、财务分析和财务决策三部分。财务计划主要就是根据前期的财务分析数据做出下面的财务计划和预算,该模块能够增加、删除分析项目。财务分析就是根据企业相关的财务数据提供企业的财务状况分析表等资料,可以以图形形式展示公司的财务状况。财务决策包括资金的管理、投放等。
2、基于ERP财务系统构建数据仓库模型
数据仓库模型构建最主要的部分就是数据仓库模型的设计,主要有概念模型设计、逻辑模型设计和物理模型设计3部分。
2.1概念模型设计概念模型的设计主要是确定主题以及划定主题的边界。确定主题主要就是对企业现有的数据库进行分析,得到系统的组织结构、数据类型等,然后确定数据仓库的主题。划定主题边界主要是从整体上面把握数据库,对其有一个清晰而明确的认识。本文对数据仓库模型的设计,只是对财务进行狭义的分析,根据企业的财务报表和相关资料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分析。概念模型设计应用最广泛的方法是E-R法,财务分析的概念模型如下图2所示,图中的长方体、椭圆分别代表数据仓的主题域以及主题域的属性。无向边连着着主题域和主题域属性,有向边代表各主题域间的联系,单向边代表1:n的关系,双向边代表m:n的关系;无向边代表主题域之间1:1的关系。
2.2逻辑模型设计逻辑模型设计就是数据仓实现主题逻辑的过程,是数据仓的开发者和使用者交流讨论的平台,指导系统的实施过程,勾勒出企业的整个数据图。构建数据仓逻辑模型首先要选择数据库中的报表、账簿等数据源,然后选择双重数据粒度,确定数据的保留周期,最后通过用户的分析需求和财务报表的指标分析确定汇总方式和粒度级别。到目前为止,应用最广泛的逻辑模型设计方法是维度建模和第三范式两种方法,本文采用的是维度建模的方法,因为这种方法的数据查询速度比较快。
篇9
(一)生产物流在生产过程中,循环经济的思想也应得到重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1.确定合理的存货水平。无论是原材料、零部件、中间产品及产成品尽量做到最低限度的库存,消除因多余库存造成的物流效率的浪费。2.改善生产作业布局。应该在生产车间中以物流总行程最短为条件来布局车间和生产设备。3.合理组织生产车间内的装卸搬运工作。装卸搬运工作积极使用自动化设备,避免出现货损,合理规划物料摆放位置,避免冗余生产物流。
(二)销售物流销售物流是指生产企业或者流通企业出售产成品的物流过程。其中循环经济的思想主要体现在:1.使用ECR战略优化销售物流。合理选择包装材料、包装容器和包装方法,在实现包装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节约包装费用;积极利用物流信息技术,加快物流信息的传递,改进效率,同时要注重信息系统建设的投入产出分析。根据欧洲供应链管理委员会的调查显示:生产企业实施ECR战略,可以让制造成本减少2.3%,销售费用减少1.1%,仓储费用减少1.3%,盈利增加5.5%;销售商实施ECR战略之后可以让库存减少13.1%,仓储费用减少5.9%,毛利增加3.4%。2011年中国ECR大会指出通过ECR战略的实施可以普及精细化供应链管理,大大降低企业成本,提高订单满足率。2.使用QR战略优化销售物流。进行合理的订货流程设计,建立计算机管理的订货系统,使得订货信息能够迅速的转变为采购信息和产品的生产信息。尽可能缩短物流中转环节,如通过电商订货、直接配送顾客等方式减少物流中转环节,节约资源。
(三)逆向物流逆向物流是指组织对来源于客户手中的物资的管理,物资包括包装品、产品等。逆向物流中循环经济的思想主要体现在:1.物质资源利用的最大化。通过集约型的科学管理,使企业所需要的各种物质资源最有效、最充分地得到利用,使单位资源的产出达到最大最优。2.废弃物排放的最小化。通过实行以预防为主的措施和全过程控制的环境管理,使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废弃物最大限度地减少。3.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绿色化。根据市场需求开发对环境、对消费者无污染和安全、优质的产品。
(四)物流六要素体现循环经济1.运输。通过设计合理的运输网络、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提高装载以及开展联合运输等方式实现运输效率的提高,在运输中循环使用周转箱、托盘等物流设备,体现了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循环和再使用的思想。2.存货管理。通过控制合理的存货水平、减少货损、避免变价损失和缺货损失等关键点来实现存货管理的合理化,体现循环经济中减量化的思想。3.装卸搬运。通过减少无效的装卸搬运、装卸搬运路线的合理化和文明化以及提高装卸搬运的活性来实现装卸搬运的合理化,实现装卸搬运中的循环经济。4.配送。通过合理调配车辆、合理安排配送路线来实现配送作业的高效率和高效力,实现配送中的循环经济。5.包装加工。包装加工作业既要有效地实现各项基本功能,也要符合经济合理性和可持续发展,如控制包装容量,使用可降解包装材料以及使用可回收包装,合理选择流通加工地点等方式,体现了循环经济中的减量化、再循环和再使用的思想。6.信息管理。信息在物流活动中起着神经系统的作用,只有及时的收集、传递和处理信息才能使物流货送畅通化、高效化。信息管理的高效传递是供应链物流管理中实现循环经济的基础。
二、循环经济背景下我国绿色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循环经济、再利用的实际效果较差由于循环经济理念不够深入人心,同时受到技术条件的限制,我国循环经济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效果不好。[3]以固体废物利用率为例,表1中列举出了2012年我国固体废物处理利用的情况。根据该图,可以看出从全国范围内来看,2012年,我国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61.53%,危险废物利用率为57.85%,该数值较之前已经有明显提高,但距发达国家80%~90%的利用率还有不小的差距。
(二)各省市循环经济发展参差不齐循环经济在我国个省市的发展情况不一,固废利用率作为考查循环经济的重要指标之一,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循环经济的发展情况。根据表1数据,可以计算出各省市的固废利用率,如图1所示,北京、上海等城市利用率较高,河北、内蒙古、辽宁、江西及四川等城市的固废利用率较低,而虽然固废利用率低,其固废排产生量本身就远远低于其他城市,不列入数据考虑。从图示可以看出,固废利用率在不同省市表现参差不齐,这与不同省市的工业、商业布局和循环经济政策都有很大关系。
(三)供应链环节中利益分配存在的问题供应链中的企业都是独立的个体,企业间往往存在利益分配的矛盾。循环经济需要供应链各环节的通力支持才能实现效益和效率,所以企业间的相互信任与合作是推动供应链环境下循环经济有序运行的基础。然而,因为利益矛盾的存在,目前供应链上上下游企业间还没有达到真正的相互信任,因此对于由资源再利用产生的成本不能够顺利的被分摊。如商品在进入逆向物流之后,是由生产商回收再生产再利用,而由回收产生的各项成本是由生产商一力承担,还是由供应链上其他成员包括批发商和销售商共同承担,这是一个需要协商解决的问题,甚至需要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才能够解决。
三、循环经济背景下我国供应链物流管理发展对策
(一)普及循环经济理念,提倡供应链物流管理在当前政策背景下,应该让企业深刻认识到循环经济对于企业发展和人类可持续生产的重要性,对各项物资的回收和再利用是对资源环境的有力保护,也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必选之路,因此,应普及循环经济的理念。企业应设法构建一种绿色物流管理体系和流程。企业是绿色物流管理体系实施的主题,因此包括物流企业在内的所有企业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使企业达到营运的绿色化目标,要在企业的管理理念中渗入绿色管理理念。[4]如物流企业应改造现有的仓储设施,制定科学存储规划及保管程序,节能减耗,抑制商品品质变化和有害废弃物的排放或泄露,采用适度、可循环包装,并开发新型包装材料,致力于循环利用。同时供应链物流管理思想对产品生产、资源利用的上下游企业都提出要求,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是生产企业发展的最终选择。
(二)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科技现代物流科学技术的应用,从技术手段上实现物料资源的节约化和消除浪费,使得物料资源在生产、加工、流转环节损失最小。同时现代物流信息技术实现信息共享,是企业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保障,现代企业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建立网络信息系统、货物跟踪系统、电子数据交换和存货管理系统的部门管理系统,优化内部资源配置,实现管理的科学化、系统化和数字化,实现资源共享,并强化对物流各环节的实时跟踪、有效控制和全程管理,形成注重物流、尊重科学的管理氛围。所以应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科技,实现最大限度的循环经济。
篇10
随着工业革命技术的发展,西方的现代文化也随着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巨变逐渐成为一种居于强势地位的文化,逐渐改变世界大部分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生活习惯、行动方向和政治制度等诸多方面,并形成以西方现代文化为中心而建构起来的全球文化体系,造成了一种全球文化的趋同现象。随着大量的西方设计理论、思想以及风格流派的不断涌入,纷繁复杂的文化形式使得人们失去了冷静思辨的能力,为了迎合市场追求视觉上的,在创作过程中出现了一种对于各种理论、思想以及流派只是采用了简单的“拿来主义”的现象,设计师们盲目地将其直接套入本土的环境空间塑造中,将各种西方的视觉元素进行复制拼贴,在设计中完全忽视场地空间所处的文化背景以及设计语言与场地空间的和谐,于是生产出了大量与地域人文情感脱节的设计作品。由此可以得知,文化的趋同化发展有一个巨大的副作用,即令民族与地区性文化在发展上面临着丧失其主体意识的境况,导致在文化创造的各个方面丧失其“话语权”作用,进而消弭民族与地区性的文化特征。在湖南的环境艺术设计中也存在着同样的现象,空间的塑造中普遍忽视场地环境湖湘地域的特色和文化的多样性,没有将深层次的湖湘文化内涵作为设计支撑。最终呈现的场地空间表现出了单一的面貌,不但缺少了空间的独特性与可识别性,造成了整体空间氛围与传统湖湘文化的脱节,甚至丧失了城市的个性特征和艺术魅力。显而易见,这样的空间从情感上根本无法与本土民众产生互动和共鸣,他们对场地空间的心理期待层次自然也会降低,不能与民众产生情感交流的空间自然是失落的空间。在长沙湘江西岸沿江景观地段,千年学府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与其毗邻,背靠岳麓山景区,深厚而独特的人文底蕴本应该使场地区域成为极佳的湖湘文化展示区,使其成为一个多层次、市民化的湘湖文化博物馆,但是现状设计中只是将片段性的视觉文化元素与符号进行了简单的陈列。这种对湖湘视觉艺术形式中的人文精神缺乏深刻理解的设计,不但没能准确传达出本土文化的寓意与内涵,也使其丧失了场地自身独特的个性魅力。当然在设计中,对传统视觉元素只是肤浅认识,流于一知半解、断章取义和形式主义,在新的时代环境中简单地再造和拷贝文化元素同样也会形成空间语言的单一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不断追求多元化以及文化寻根性需求的不断加强,同质化的设计现象逐渐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反思,如何在文化的渗透性下拥有自己独有的文化语言,挖掘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创建出的空间形态使其尊重湖湘传统的生活方式和审美习性,满足湖湘人士的精神寄托亦成为湖南环境艺术设计当前亟须思考并践行的课题。每一种设计语言都必然与其所处的地域环境密不可分,湖湘文化亦然。其地域特征、视觉元素、意境情感等方面自然都会促进与制约着本土环境空间的设计,影响着环境空间的构建。因此,我们只有充分了解本土地域文化的人文内涵,并借助视觉文化元素为本土环境空间的情感需求寻找更加准确的定位。
2湖湘视觉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空间设计中的重生
环境空间的设计必须是有文化目的的视觉创造。日本建筑大师丹下健三曾说“:把传统加以破坏,加以革新,这才是正确继承传统的根本。”意指传统可以通过对自身缺点的挑战得以发展,通过发展与前进才能将传统创造性地继承。因此,湖湘视觉文化元素在融入现代环境空间的塑造中也必须积极地传承和锐意地发展才可产生出新的语义。湖湘大地上名胜古迹繁多、山川秀丽壮美,具有多样的自然风情与地貌特征。岳麓书院、橘子洲、岳阳楼、南岳衡山、洞庭湖、湘西凤凰、张家界等自然与人文景观都各具魅力。这些资源都为湖南本土的景观空间设计提供了良好的素材,将各种典型的自然景观元素进行相应的提炼、分类和重组,有机地融入环境景观的场地空间塑造中,往往能达到意想不到的艺术视觉效果。例如,在长沙市城市规划展示馆的环境空间塑造中,设计者创造出一种湖湘传统山水园林的连续空间,通过在有限的展示空间中将长沙“山、水、洲、城”的自然景观特征进行了再现与重塑。传统是社会文化与历史的积淀,是人们对民族精神和生活习俗的认同。虽然以现在的审美意识和基准来看,中国传统建筑的艺术形制在整体上确实已经滞后,但是其间途径千年而创造与承袭的大量弥足珍贵的元素、符号、语汇、思想理念和哲学精神一经被创造性地演绎和运用,都会成为相当珍贵的文化要素。因此,作为湖湘文化中极其重要的文化层面——建筑文化也必然会被现代景观空间设计所重视。湖湘建筑的平面布局强调均衡,青瓦粉墙,大多为前后两个一明两暗的三间组成,一般以内天井作为空间组织的中枢,墙内有风火墙,内部空间组织的形式流畅而富有韵律变化。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们不能仅仅是借鉴一些具体的建筑文化符号,而是需要在满足环境空间结构的基础上将现代建筑理念与传统视觉元素交叉融合,从而派生出既生动又厚重的空间形式。例如,在由博物馆、图书馆、音乐厅组成的长沙滨江文化园的“两馆一厅”设计案例中,在对建筑立面的处理上,设计者将被称为“世纪发现”的三国吴简进行了意象重构,将功能性的百叶塑造成竹简造型作为表层肌理符号运用到建筑的立面空间上,不但为建筑本身带来惊喜而独特的艺术效果,同时为建筑带来了更好的节能效益。“竹简”“、竹墙”“、竹形”铺地图案地糅合,使整体环境空间的形象更为灵动且意味深远;开放与内敛并存的规划空间、沉稳大气的建筑造型,使湖南人敢为人先、兼收并蓄的湖湘精神通过空间艺术的塑造凸显出来。由此可以推断,通过领悟湖湘建筑的空间情感并将其与现代环境空间相互融合,才可传递出本土艺术形式中被感知和意会的美。湖湘大地上共有五十多个民族,汉、土家、苗、侗、瑶、白、回等民族在此相互交融互相影响。由于地域习俗、文化差异等原因,各民族形成了在湖湘地域基础上但又各自特色的风格。例如,湘西的苗族、土家族、侗族、白族偏好蓝、黑、本白等纯色,色彩淳朴典雅,立意简略清晰,注重银器头饰和首饰的精致做工。将这些具有鲜明地域色彩、语义丰富的民族视觉元素作为环境场地空间设计的构成符号,营造出浓郁的民族意蕴和唯美气质,不但可以使景观空间具有显性的视觉艺术价值,还能很好地传播民族文化,更有利于城市形象的认知与旅游产品地开发。湖南的民间艺术更是变幻多姿,滩头年画、竹木雕刻、戏曲皮影、铜官窑等杰出代表中均都为现代环境空间设计提供了极其丰富的视觉文化元素,尽管形式各异,但湖湘民间艺术均具有造型奔放夸张、色彩浓烈厚重的特征,多采用写意和写实相结合的表现手法,整体呈现出豪迈、浪漫、自然、率直的湖湘艺术神韵。设计者只有深刻理解并把握其中的精髓,将造型多样、内蕴丰富的民间视觉元素进行抽取、整合使其演变为新的艺术设计要素,并使其在现代环境设计领域中获得新的传播和生命。任何一个地域和民族在历史长河中都是发展的,体现其地域和民族特点的文化亦随之变化,这种现象实质上就是文化的变迁。因此,将视觉文化元素运用到现代环境空间中,不应该是对传统地域性的完全妥协,也不是对屋顶样式、门窗形式与纹样、空间形态等的简单模仿与复现,而应该是设计中的再诠释与再创造。在保留地域文化原艺术形式精华的同时仍需吸收与借鉴外民族的文化精粹,使本土文化的艺术内容更具时代感与丰富性,这才是有效地维护一个民族或者一个地区历史文脉的正确文化态度。环境空间设计与湖湘视觉元素的相互借鉴、掺杂和交构,不仅对艺术设计本身是一种创新,对湖湘文化焕发新容同样不无裨益。
3结语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环境污染整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