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毕业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31 16:05: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计算机毕业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计算机毕业总结

篇1

单位给我的工作定位是从事网络部基础工作以及一些网站建设,网络程序开发等等,在此思想的指导下,我承担了园区网络的维护等基础工作,包括线路检修,交换设备更换,新用户入户等等这方面工作并很快掌握了其中的原理和方法,从学校的理论知识到过去一年的实践工作,其中的角色转变离不开单位各级领导以及同事们的帮助和指导。

网站建设方面,和**共同进行了**网站的改造,使用全新的后台,使**网站的功能更加的强大,管理更加的有条理和方便。取得了不错的社会效应。

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各种活动,包括保龄球、乒乓球、羽毛球比赛,并代表**参加**篮球比赛。参加**的各项文艺活动等等。

参加学习了“**培训”,学习了“**”建设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并在实践中掌握了**建设软件“**”的使用方法。并代表**给**领导介绍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对自己是一个极大的促进和提高。

经过过去一年的实践和实习,我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在未来的日子,我将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 继续学习,不断提升理论素养。

在信息时代,学习是不断地汲取新信息,获得事业进步的动力。作为一名年轻同志更应该把学习作为保持工作积 极性的重要途径。走上工作岗位后,我积极响应单位号召,结合工作实际,不断学习理论、业务知识和社会知识,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头脑,用精良的业务知识提升能力,以广博的社会知识拓展视野。

二、 努力实践,自觉进行角色转化。

“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只有将理论付诸于实践才能实现理论自身的价值,也只有将理论付诸于实践才能使理论得以检验。同样,一个人的价值也是通过实践活动来实现的,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锻炼人的品质,彰现人的意志。

从学校走向社会,首要面临的问题便是角色转换的问题。从一个学生转化为一个单位人,在思想的层面上,必须认识到二者的社会角色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学生时代只是单纯的学习知识,而社会实践则意味着继续学习,并将知识应用于实践,学生时代可以自己选择交往的对象,而社会人则更多地被他人所选择。诸此种种的差异。不胜枚举。但仅仅在思想的层面上认识到这一点还是不够的,而是必须在实际的工作和生活中潜心体会,并自觉的进行这种角色的转换。

三、 提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篇2

关键词:高职院校 计算机专业 实践教学 改革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4-00-02

在高职院校中开展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提升教学成果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人才发展战略、我国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随着我国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大量增长、毕业生大量输出,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高职院校要特别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

1 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1 国家人才发展战略方面

我国人才发展战略对人才的实际工作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岗位发展潜力、职业素养等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目前来讲,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所接受的教育是以技术教育为主,在岗位适应能力、岗位发展潜力、职业素养、心理素质、价值观念等方面所受的指导严重不足,使得学生在毕业上岗之后遭遇了一些心理心态、价值观念上的挫折。同时,从技术上来说高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也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教材、设备、实践场地、实践工作内容等各方面还不到位,与实际工作生活有一定的脱节。

1.2 企事业单位用人需求方面

从用人单位的需要来说,企事业单位都需要爱岗敬业、技术扎实、经验丰富、实战能力强、有团结奋斗观念、能够符合企业管理与发展规划的人才。然而,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在普通的实践教学中还是以一些基本的技术操作或规章制度的了解为主,对真正的企业管理环境、企业工作氛围、岗位工作内容等磨练得不够,这也使得现在的毕业生在实践能力上并不能满足企事业单位的需求。

1.3 学生职业生涯和发展方面

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在学习工作过程中普遍对各自的职业生涯和职业规划缺乏足够的认识,对未来个人的发展方向和职业发展规划没有概念,在选择职业、用人单位、晋升方向和发展目标方面存在盲目性。从工作人员反映的问题来看,有不少学生在毕业两三年之后还没有形成坚定的职业目标和规划,还有毕业生会存在更换职业的想法,还有一些毕业生反馈自己曾经在工作岗位和职位晋升方面走过弯路,浪费时间和精力。

毕业生的盲目性、无目的性很容易导致学生的就业心不坚定,使得其发展动力和潜力不足,影响个人发展,还容易引起用人单位的不满。在计算机实践教学中要重点围绕这方面的工作开展改革,推动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岗位认同观念等,促进学生就业后的顺利发展。

2 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方法

2.1 做好实验教学规划

在计算机教学中进行实验教学规划并落实各项实验指标是非常重要的。以往的计算机实践教学在实验规划上比较滞后,实验内容的更新缓慢。计算机执教人员要考虑结合实际岗位上的工作内容来做好实验教学规划,充分结合实际工作情况来设计实验课程,设定实验的标准和检查规范,制订切实有效的实验效果审核评价体系,对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对学生在实验中表现出来的缺陷和漏洞、不足进行总结并针对性地做好改进,提升学生实验训练成果。

例如,让学生设计店面销售系统、图书档案管理系统等,要尽可能做出实际性的要求,让学生按照实际情况来设计数据库。我们可以让学生以自己学校的图书馆为标准进行数据库设计;也可以按照现代化的图书馆管理模式和需要来增加新的要求,提升数据库设计的难度,查找其中的漏洞和不足,让学生的实验设计作业尽善尽美,满足实际需要。

2.2 实践性课程的科学管理

实践课程中的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对各种计算机技术专用软件的操作能力。首先是在用人企业比较常用的办公软件,比如Word、Excel、PPT等。这类软件虽然常见,但是在实际工作岗位上要求掌握的深度逐渐提高,这也就要求在实践教学改革中对这些常用的办公软件的应用能力进行强化训练。

建议教师考虑以实际工作岗位中的内容作为实践作业进行安排,比如在一些机关单位中设计的红头文件,企事业单位规范的稿件,企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信息汇总表格、各类型项目文件、PPT资料等。以这类实际资料作为参考和标准,要求学生遵照其中的各项规格、格式进行设计,灵活地进行操作。

此外,由于我国各类企业对图片处理软件、编辑软件、影音视频编辑软件、设计制图软件等的应用较为广泛,教师可以适当地安排此类软件进行教学。例如,常见的PS、CDR、方正飞腾等。做好常用的各种办公软件的熟练应用和各种办公类表格、电子文本文档等文件资料的熟练应用,从而提升实践课堂教学效果。

2.3 实践教学基地应用

实验教学和实践性课程的规划安排都是对学生技术的锻炼。实践教学基地则是为了模拟最为真实的岗位环境、工作环境,让学生在这一环境中可以获得真实的实际工作体验,提升学生对岗位的认知,以及对工作状况的了解,避免学生的心理预期和实际工作之间存在过大的落差,影响学生的正常就业。

在实践基地教学中,教师主要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学生是否可以对工作内容有客观的了解,学生是否可以搞好人际关系,学生是否可以服从安排和指挥,学生是否善于从细节上做好每一项工作,学生对企事业单位制定的工作规范等是否能够遵守等。在这个过程中要让学生学会总结自己的表现,善于总结自己的失误和不足,让学生能够养成自我反省、反思的习惯,让学生学会在这种真实的工作生活环境中处理负面情绪,学会抵抗压力,学会担当,学会对企业的忠诚和感恩。

可以考虑让一些合作用人单位的从业者或者从学校走出去的毕业生参与到实践基地教学中来,帮助学生做好实践教学指导,让学生认清职业发展状况和形势,让学生可以在更好的心态和技术保障下迎接就业。

3 结语

计算机实践教学改革要以扩充学生的技术实力和实际工作适应能力为目标,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心态上正视职业发展前景,正视职业发展状况,正视个人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避免学无所用,避免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遭受打击、迷失方向。

参考文献:

[1]肖莉.关于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的探讨[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6).

篇3

关键词: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质量提高

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是学生在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后必须进行的综合性实践教学阶段,是计算机教育的重要培养环节,是检验计算机教学质量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重要标准。然而,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不断变化的社会和教育环境,与很多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类似,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计算机系的毕业设计环节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是油城茂名市唯一一所本科院校,办学定位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学院计算机专业坚持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在学生的毕业设计改革中,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1、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毕业设计是本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近几年来,学生的毕业设计质量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学生作毕业设计的积极性有所下降、所作课题的创新性不足、完成课题的质量不高、撰写的毕业设计说明书差强人意等。经过认真的思考和分析,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待毕业设计的态度不认真。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素质较以前有了明显下降。有些学生缺乏对毕业设计重要性的认识,把平时懒惰松散、对待实验和课程设计应付了事、考试追求60分的学习态度延续到毕业设计中,认为一般都会给予通过。

(2)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有限。毕业设计一般安排在第8学期,这个时间正好是学生求职和准备研究生复试的高峰期。已经找到工作的学生,用人单位也会要求其立即上岗实习。

(3)师资力量的不足。2011年,计算机系每个教师平均指导的学生达到了10.1人。教师还要承担大量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指导教师在每个学生身上花费的精力是有限的。此外,计算机专业的毕业设计一般是实践性比较强的题目,同时能给予学生实践技术指导和撰写毕业设计文档指导的教师比较缺乏。

(4)管理方式落后。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一般采取的还是传统手工为主的毕业设计管理方式。随着学生人数增加,工作量增大,这种方式逐渐与现状不适应,容易出现错漏。如当文档格式规范发生变动时,传统方式中一般是以通知形式提醒学生注意修改,如果通知不能及时到位和引起重视,有学生会按照旧的规范撰写毕业设计和填写各种表格,需要重新修改和打印,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2、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方法与实践

改革是解决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中存在问题的必然选择,需要不断地更新毕业设计的内容和创新毕业工作的方式。我们从毕业设计的教学内容、选题、指导方式和管理方法等多方面进行改革,探索出一些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毕业设计教学和管理方法。

2.1 增加毕业设计理论教学

毕业设计是教学过程中最后阶段一种总结性的实践教学环节,针对此,我们修改了专业的培养方案和毕业设计的教学内容。在第7学期学生即将开始毕业设计之时,安排4个学时给学生上一次毕业设计理论课。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毕业设计的重要性、毕业设计的工作内容以及与毕业设计相关的各项规程。课程的目的是给学生解答为什么要作、作些什么和如何去作等问题,提高学生对毕业设计的认识。

2.2 采用以学生为主的选题方式

选题是毕业设计的龙头,选题质量是毕业设计质量的起点。传统的毕业设计中,一般先由指导教师列出题目,学生选择其中的题目来完成。这种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模式很难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性。为此,我们对选题方式进行了改革,使选题体现双向选择和因材施教的原则。选题时,不再要求指导教师给出具体的题目,而只是给出一个研究方向,并给出计划指导的学生人数。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表中的计划人数不会固定不变,会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的调整。待选定方向后,随机地把学生分配给相应的指导教师,由指导教师和学生共同确定毕业设计的题目。在确定毕业设计题目时,首先让学生自主选择题目,然后指导教师把关,最后提交给系里审批。在这样的选题方式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掌握专业知识的程度选择适当的题目,可以充分地调动其主动性。

2.3 多种措施确保学生有充足时间投入

(1)合理安排毕业设计时间。为了有效地错开学生择就业与毕业设计的时间,我们对培养方案作了调整,把重要的课程尽可能安排在前6个学期,把选题时间提前到第7学期的10月份或者11月份,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安排择就业和毕业设计。特别要求需要外出实习的学生抓紧在寒假期间完成毕业设计相关准备工作,如文献检索、分析设计等。

(2)毕业设计内容与实习内容相结合。对需要外出实习的学生,允许他们到实习单位作毕业设计,并且选题时建议他们尽量选择与实习内容相关的实际课题作为毕业设计的题目。学生在实习单位进行的实际课题任务明确,要求具体,时间性强,与学生试用期工作绩效挂钩,能激发学生的工作热情和主动性,增强学生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同时有利于学生就业后尽早进入工作角色。在实习的同时开展毕业设计,既减轻了负担,又确保有充足时间和精力投入,一举两得。

(3)加强落实过程检查制度。管理检查制度是毕业设计质量的保证。我们把毕业设计分为3个阶段:选题到下达任务阶段、下达任务到准备答辩阶段、答辩到完成成绩录入阶段。前2个阶段是学生开展毕业设计的主要阶段。第1阶段学生主要以查阅资料、调研分析为主,每半月一查。第2阶段是学生进行系统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撰写毕业设计说明书的阶段,每周至少一查。每次检查后指导教师要填写毕业设计指导记录,管理者及时查阅,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4 多渠道拓宽教师指导途径

(1扩大高水平专业指导教师队伍。过去几年,很多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师资力量建设跟不上学生扩招的步伐。如果只依赖本专业的教师来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教师的负担会不断加重,满足不了精心指导学生的需要。另外,学校其他院系、研究中心等单位并不缺少在计算机专业上有较深造诣的教师,他们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知识。经过向学院申请,把这部分教师聘请过来担任本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指导教师,既能体现学校人尽其才的工作作风,又减轻了本专业教师的工作压力,保证了指导教师都有充足的时间指导学生。

2011年3月,我们获得了学校首批“卓越计划”试点立项,并以此为契机,在原有基础上加强了校企合作,与许多知名IT企业形成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如中国石化茂名分公司信息中心、茂名市群英网络有限公司等。我们从这些企业招聘部分资深工程师作为毕业设计的指导教师。这些工程师凭借丰富的实践经验、前沿的专业技术和敏锐的专业发展洞察力,受到广大毕业生的欢迎。

(2)联合指导学生。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师不仅应具有相当的学术理论水平,还应该具有很强的生产实践背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但目前情况是:有些教师学术理论丰富,生产实践经验不足;有些教师实践能力较强,写作水平有待提高。毕业设计作为综合性的实践环节,既需要进行实践指导,也需要理论写作指导。因此,我们对以前“一学生一导师”的指导方式进行了改革,建议不同研究方向、不同擅长领域的教师相互合作,联合指导学生,实现“一学生多导师”的指导方式。

对需要学生到岗实习的单位,我们要求必须提供一位专业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担任该生毕业设计期间的校外指导教师,实现“校内外联合指导”。

2.5 使用现代化信息管理以减少错漏

由于毕业生数量大增,传统的管理方式已难以应对繁杂的毕业设计工作。我们从专业角度出发,力求使用专业知识解决“专业”问题。去年,我们组织本专业几个基础比较好的学生,采用Struts2、Hibernate、Spring和ExtJS等目前流行的技术,对原有的毕业设计选题系统进行扩展,升级为基于B/S架构的毕业设计信息管理系统,包括选题、下达任务书、开题、指导记录、毕业设计提交与评阅、成绩录入和分析统计等功能。系统实现了自动分配指导教师、自动分配评阅教师、自动分配答辩小组和成绩分析统计等算法,有效减轻了管理者和答辩秘书的工作压力。系统还实现了各种表格(如选题表、任务书、开题报告等)数据的录入,然后通过模板导出和打印。当格式规范有修改时,只需要及时修改模板即可,有效地减少了由于格式规范修改造成的重复劳动和纸张的浪费。通过系统,管理者可以随时查看学生毕业设计的进度和教师的指导情况,起到良好的监督作用。

我们把工作计划和所需要提交的材料在系统的首页公布,目的是引起学生和教师的重视,知道在什么时间要完成什么工作,有计划地开展毕业设计。2012届毕业设计需要提交材料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2.6 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

(1)及时总结。完成毕业设计工作以后,我们召开全体指导教师座谈会,总结该年度毕业设计工作中的得与失,提出问题,一起探讨解决办法;制定下一年度毕业设计工作方案。

(2)邀请优秀毕业设计获得者进行经验交流。我们邀请前几届部分优秀毕业设计获得者进行经验介绍,分享他们在完成毕业设计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使即将进行或正在进行毕业设计的学生有所受益。

3、实践效果

作为一所正在快速成长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中的计算机专业,我们始终把毕业设计的教学与实践工作放在重要位置。针对出现的新问题,及时总结思考,大胆改革创新,探索出一些富有成效的方法和途径。通过这些方法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学生方面,对待毕业设计的态度更加积极,这两年所涉及课题的种类和内容较之前更为新颖和丰富。教师方面,指导学生人数从2011年的10.1人下降到今年7.8人,克服了师资力量的不足。管理者方面,工作量明显减少,出现的错漏现象也比以前大大降低,统计数据更加及时和准确。毕业设计的整体质量在提高,获得优秀毕业设计成绩的人数也在逐年增多。

与此同时,学生的就业质量也在不断提升。经过毕业设计的锤炼,学生的专业知识更加扎实,实践能力更为突出,受到用人单位的充分肯定,不少毕业生已成为单位骨干和中层领导。

篇4

一、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如果中职学校不能将学生最终的就业当成培养学生的目标,就会让培养出来的人才和社会需求有一定的偏差。下面我们具体分析一下当前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计算机课堂教学方式不科学。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知识在飞速发展,其技术和应用工艺在不断更新,这就让中职计算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正确全面、有针对性地把握住计算机理论知识。可是,在短时间内让计算机教师全面掌握计算机综合知识,并找到这些知识的重难点,解决其中存在的疑点是非常困难的,并且要将这些知识传授给学生,更是在短时间内难以实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会因为时间有限而不能真正掌握计算机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并且因为没有深入研究市场发展情况和社会对计算机人才需求的情况,在制定课程的过程中没有以就业为导向,让课程设置上没有就业导向性。此外,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教学方式和方法也不合理,不能够完全摆脱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不能脱离传统教学方法对中职计算机教学的影响,进而影响到计算机教学质量。尤其是干巴巴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更是让学生对学习计算机理论知识提不起兴趣,进而导致毕业生就业的时候遭遇困难。

2. 计算机教师自身素质偏低。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教学必须要求教师具备相应的高素质,不仅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理论知识和应用技术,更能够分析出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中对哪方面计算机人才需求量比较大,能够深入研究和总结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学生必须具备哪些基础知识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自己的就业岗位。但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许多任教的中职计算机教师综合素质不过关,不能够达到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教学要求。中职计算机教学需要教师能够具备较高的教学水平,但是从调查来看许多中职计算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针对市场需求来讲解和传授计算机知识,而只是更具教材一成不变地传授给学生,因为不具备针对性,这就使得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不容易被用人单位接收。

二、新时期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教学策略

1. 准确制定从业目标。中职计算机教学必须要具备明确的就业目标,能够让中职计算机教育模式和社会发展与经济需求向吻合。要想合理科学地定位计算机毕业生的就业目标,就一定要将就业为导向的目标融入日常计算机教学之中,这样才可以让中职计算机教学得到本质的转变。中职计算机专业在设置人才的培养目标、计算机课程安排和实际操作能力训练的过程中,必须要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社会发展与经济需求摆在首位,在计算机教学的时候,教师一定要将理论知识和操作能力融合到一起,添加众多实际的案例到计算机教学中区,并深入分析市场行情和企业的需求,围绕着社会的需求和企业发展的需求来制定相应的目标,并要构建符合学生成长规律以及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机制。

篇5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 项目 实训 调查问卷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才需求日益增长,同时对人才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综合性的高素质人才越来越受亲乃,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力军职业院校也受到严峻的挑战,培养既懂理论又懂技术的高素质人才是职业院校的核心任务。下面以网络专业为例,谈谈职业院校实训课的教学。

计算机网络实训课程应以理论为指导,以能力为本位,结合计算机网络技术岗位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的要求开开展实训课程,实训的项目可以来自生活中的工程项目,应紧扣岗位的需求来开展实训。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辅导来开展教学。培养学生既懂理论又懂技术, 提高学生就业的竞争能力。

通过对市场的问卷调查,个别座谈,及毕业生的跟踪情况统计,从调查的结果来看,企事业单位对网络人才的需求量是越来越大,一般的小企业都会要两个左右的网络维护人员,而大的企业需求量就更大的,有的公司成百上千。而公司的网络管理员的能力要求是能维护好公司网络的正常运行,能迅速解决公司的网络故障问题。而一些专门网络技术公司则要求就更高了,比如:要求员工能开发网站,系统运维,网络安全服务,网络工程技术等。当然也有些销售型的公司,要求学生既要熟悉网络产品,还要懂得营销知识。

在了解了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分析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所需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术具体如下: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前必须具备以下的能力,网站建设能力、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安装调试能力、综合布线、网络工程、网络故障的检测与排除、通信终端系统的设计、具备中小型网络的用网、管网、建网能力。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素质。

计算机的网络教学中应以行动教学的理念为依据,以培养计算机网络专业的职业情景的行动能力为目标,合理地运用情境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成果展示等手段。从任务到项目实施,评估,检查反馈。充分发挥学生的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注重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培养。

计算机网络专业的课程设置,紧密结合网络专业的职业需求,为提高教学质量,在实践的环境中巧妙的运用实际工程中的项目,可以把课堂融入到企业。让学生真正体验到现在的学习环境就是以后的工作环境。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项目实训课程由综合布线、服务器配置、网站开发、网络工程、网络管理、路由与交换配置、故障测试与排除、系统集成等课程组成。

根据计算机网络技术项目实训课程的分配及学时的安排,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课程采 取分组实训,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实训过程组织如下:

一、实训前准备

实训前主要对学生进行网络设备的介绍与演示,以及注意事项的强调,安全事故与职业素养的教育,主要实训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设备路由器、交换机、服务器、防火墙、综合布线设备、备线架等介绍。团队精神与企业内部沟通技巧、职业素质与规划分析。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

二、项目实践

本阶段是重点阶段,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项项的实践职业技能,学生能对整个项目进行全局把握,从项目的招投标,项目的需求分析,项目的实施、项目收尾验收以及工作结报的书写等。学生在此阶段能熟练地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各种相关的技能。主要进行基本功能模块的实际操作与训练, 主要实训内容包括: 综合布线、网络配置与管理、网站开发与建设、局域网的组建、无线局域网组建等,采用实践操作的方式, 考评方式采用操作测试和操作结果记录。互评与自评相结合的方式。

三、项目实训结项与考核

本阶段主要进行项目实训结项和考核,每个小组的组长对本小组的项目实践情况进行总结,并提交总结报告。老师进行评价对每对的实训的情况,根据每组的报告总结,进行点评,并给出指导意见。学生在此阶段可以进行经验交流等, 主要采用讲评与讨论的方式, 考评方式采用项目设计所有文档。

篇6

近年来,软件行业进入第二春,供需两旺。据调查,以北京为例,软件工程师每年需求50000人左右。据IT英才网数据显示:北京IT职场每月需求达3380个。 [1]但是,软件行业市场的供需出现了错位,一方面,IT企业对软件工程专业的人才需求旺盛,另一方面,软件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就业质量却不高。究其原因,是我们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企业对软件工程人才要求。 

软件工程专业是国家教育部在2002年新增的专业。该专业以计算机技术为主的专业,实践性很强,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计算机工程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我们应该充分了解市场和企业的需求,制订和实施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体系。[2] 

曲靖师范学院软件工程专业从2008年开办至今,已经培养5届学生,一直以来,我们不断丰富和完善该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形成了相对完备、效果好的实践教学体系。 

2 实验室建设是硬件基础 

实验室是开展实践教学的硬件保障,实验室建设的好坏,直接关乎实践教学体系执行的成败。一直以来,我们非常重视软件工程专业的实验室建设。实验建设能充分满足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硬件要求。实验设备采购的指导思想是实验设备要先进、实用,充分满足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实践教学需要。 

该专业已经建成硬件实验室有2个,分别是“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室”、“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验室”;通信与网络实验室有2个,分别是“计算机通信实验室”、“计算机网络实验室”;软件类的实验室有3个,分别是“软件开发与测试实验室”、“数据库实验室”、“信息技术创新实验室”。同时,为适应当今云计算的研究需要,我们投资200多万建立了云计算平台。 

以上实验室的更新及新建,能充分满足师生完成实践教学的需要。 

3 软件工程专业技能训练是实践教学体系的抓手 

在学生大学期间,为了在不同学期适时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我们结合“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开展了贯穿大学4年的专业技能训练。我们把专业技能训练当作实践教学体系的抓手,专业技能训练根据训练大纲,着力提升学生应具备的专业素养和能力。 

我院的专业技能训练主要包括两个级别,一级是课程设计训练,本训练以课程为依托,制定课程级别的训练大纲;二级是综合设计训练,主要训练学生的软件论文项目的开发能力,要求学生能灵活应用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完成一个综合性、设计性的软件项目。下面分别对这两级训练作详细介绍。 

3.1 课程设计训练 

“课程设计”是一个多义词词条。它可以指“为掌握某一课程内容所进行的设计”[3]。课程设计是课程实验的高级环节,课程实验是提升学生立体实践能力的根本,课程实验分为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课程设计实验,我们在传统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开展课程设计实验,提升学生的课程综合实践能力。 

以《Java程序设计》课程设计为例,课程设计的目的:利用Java语言的语法特性,结合数据结构算法、网络知识、文件处理和数据库等知识完成综合题目的设计和代码实现,并培养锻炼分析程序、撰写报告等能力。 

软件工程专业的已经开出课程设计的课程有4门,分别是:OFFICE办公软件、计算机组装与维护、C语言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我们针对这些课程,在编写实验大纲时,要求包含课程设计,设计方案要经过专业系的审核和教授委员的审定。最后,以审定通过的课程设计为依托,为后续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3.2 综合设计训练 

综合设计训练的目的是锻炼学生综合所学知识,设计和开发一个小项目的能力。这些项目有“JAVA程序设计”、“商业数据库开发”、“J2EE企业应用”、“JAVA Web开发”等,这些小项目的训练要基于几门课的知识和技能,如“JAVA Web开发”就需要学生综合数据库、软件工程、JAVA程序设计语言等知识与技能。 

综合设计训练要与毕业设计区别开来,此训练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体验和掌握项目开发流程,同时锻炼综合应用所学课程来完成一个具体的小项目。 

3.3 软件工程专业技能训练安排 

为鼓励学生多渠道获得技能分,我们规定,学生参加通过全国软件资格(水平)考试(中级),可以获得2学分,参加通过软件资格(水平)考试(高级),可以获得3学分。 

4 毕业设计是实践教学体系总结性的实践环节 

毕业设计是教学过程的最后阶段采用的一种总结性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毕业设计,学生可以综合应用所学的各种理论知识和技能,进行全面、系统、严格的计算机技术及软件工程能力的练习。[4]毕业论文(设计)是实践教学体系的技能整合,我院对毕业论文(设计)作重大改革,着力打造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参加毕业论文(设计)的学生分两部分,一部分在公司实习,同时要在公司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余下的学生在曲靖师院完成毕业论文工作,为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经向教务处请示,允许我院结合专业实践性强的实际,改革本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改革思路包括三点,一是我院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以毕业设计为主,弱化对学生文本的要求,强化对实践动作能力的提升和检查,二是做好规范管理工作,制定相关文件,如:“信息工程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规定”、 “信息工程学院毕业设计开发文档的撰写与打印规范” 、“信息工程学院毕业设计开发文档”等。 

5 校企合作助力实践教学体系 

为提升学生的实习效果和就业质量。我们自2012年开始,与四川华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展毕业实习的合作,该公司是一家集软件外包、信息服务、学生专业技能培训为一体的公司,在以上业务深耕12年,在全国小有名气。我们的学生参加校企合作实习有两种类型,一是为期三个月的专业实习,二是为期四个月的就业培训。三个月的专业实习分为Java开发方向和计算机网络方向,Java开发实训的重点是提升学生的软件开发实践能力和水平,计算机网络方向的实训重点是提升学生的网络规划、设计、实施、部署的能力。 

从2013年开始,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几乎都参加校了企业合作的实习,取得了良好效果,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提升了,就业质量明显提高,很多学生就在四川成都就业、创业。 

6 结语 

本文结合长期的思考和实践,不同的实践环节有机整合,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质。软件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实践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过程,还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市场需求;准确定位;应用型技能人才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6-0174-02

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日益推进和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国家大力发展电子政务,推行无纸化办公,促进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物流的数据信息化,市场上计算机类人才的需求缺口很大。但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未见红火反而遇冷。作为一个计算机专业的中职教育者应该认真总结和反思,探索其如何在新的环境和条件下进行改革和发展。

一、存在的问题

中职学校一向秉承将学生培养成为企业无缝对接劳动者的理念,但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从事相关专业的就业形势却不容乐观。究其原因,有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但也有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培养出的学生没有特色,不能满足当前计算机市场需求等因素的影响。

二、问题的分析

1.就业形势不顺。目前社会对职业教育还不够重视,大多企业只重视高学历、高文凭,轻视技术劳动的现象比较严重。主要表现为中职学校的技能人才无论从薪金或者晋升都尚未得到保障。重学历教育的现实,导致了中职学校的生源大幅下降,同时也间接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2.学校教育机制与市场脱轨。学习过计算机的人都知道,计算机包括硬件和软件。硬件包括计算机维修与组装、打印机维护、熟悉各种电子原件等多种知识。软件更是包罗万象,既有开发软件又有图像处理、动漫设计等多种就业方向。计算机知识更新换代十分迅速,一些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在专业结构设置上博而不精,课程内容相对滞后,造成了教育机制与市场需求的脱轨。导致学生在毕业后就业难,或者就业后工作适应能力差等问题。

3.毕业生知识能力欠佳。中职学校学生基础知识比较薄弱,他们在初中时期,大部分成绩不是很好,甚至被个别老师称为“问题学生”。来到中职学校就读后,便丧失了学习信心,缺乏积极的学习动机,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能力欠佳。外界的互联网、电子书、游戏等又有着巨大的诱惑力。通过二、三年的学习,走向熟悉又陌生的社会时,发现自己的知识仅限于计算机基础知识,在计算机的专业性方面无任何优势可言。

三、改革措施与发展方案

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意指中职学校应在培养过程中坚持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出发点,根据市场岗位的需求及时更改课程体系和教育模式,使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能够及时谋得就业岗位。在新形势下,衡量中职学校办学质量的关键,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指导就业。为顺应市场发展需求,中职学校教育要把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联系起来,以培养计算机应用型人才为主。学校围绕着社会、市场、企业的需求去设置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培养其具有独特就业竞争力的计算机人才。使学生毕业后,就可以掌握就业所需要的基本技能,从而谋得职业岗位。从市场需求上来将,计算机毕业生的市场需求大致有三个方向:一是创新研究型人才,以研究计算机最新科技知识为主;二是产品开发型人才,以满足企业信息化要求为主;三是运营维护型人才,以保障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能正常有序的运营为主。

2.以准确定位为基础。对中职学校计算机学生进行准确定位,是制定培养方案的基础。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主要是培养一批能够从事计算机专业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应用人才,培养学生的操作和实践能力才是重点。在市场需求的三种计算机人才中,创新研究型人才和产品开发型人才是高等教育培养学生的目标,中职学校应瞄准运营维护型人才这块蛋糕。在制定培养目标和课程内容时,都要以上述目标为出发点,让学生在掌握基础计算机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又掌握这些谋职、谋生之计。根据对市场的需求分析来看,粗略地对适宜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岗位进行分类:(1)计算机操作员:使用电子计算机从事文字、图形、图像等信息处理工作及计算机系统操作、维护与管理的人员。如办公室文员、打字室、仓库管理员等。(2)企业局域网的组建维护:对企业内部的局域网进行组建,排除局域网故障,保障网络健康有序的运营。如网络管理员。(3)计算机硬件维护、调试及软件安装:主要是指计算机组装、软、硬件的安装调试、维修、维护等工作。如计算机维修人员、打印机、复印机维修人员等。(4)平面设计类:对图像画面进行二次加工,图像的后期制作。如广告公司、设计公司、图片冲印公司、影楼、出版印刷等。(5)影视后期制作、多媒体加工制作:对视频、音频进行加工、制作、维护。如广告设计公司、传媒公司等。

3.以强大的师资力量为保障。教师是办学之本因。建设一支高水平的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师队伍,是推进计算机专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教师队伍的素质直接影响到教学的质量和人才的培养。因此,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是中职学校的首要任务。“双师型”教师不但要求教师不但能从事专业理论教学,又能承担实践教学,指导学生进行技能训练。

篇8

关键词:高职、软件课程、教学方法、项目开发模式、应用型人才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社会对高素质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已经越来越迫切,计算机专业以高就业率的面貌出现在世人眼中,高职计算机技术教育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然而,根据教育部统计,近年来,我国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年年走低,根据最新《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2009)》的统计数据,中国2008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最低专业中,计算机专业高居第二位,而且,真正无法就业的计算机专业学生绝大部分来自高职院校。造成这种局面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目前大多数高职计算机课程教学还不能适应社会和技术发展的需求。如何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做好计算机专业教育,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本文主要探讨了高职计算机软件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教学现状,同时对解决办法作了一些探讨。

一 目前高职计算机软件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虽然目前的高职计软件课程教学基本上都采用了理论与上机实践相结合的授课方法,但仍然是以书本知识的讲授为主。同时由于大部分教师是从学校毕业直接分配到学校任教,缺乏软件工程实践经验,教学只能从书本到书本,照本宣科。上机实践一般也只是教材上独立的小例子,不具有系统性和综合性,这些都使得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导致该专业毕业的部分学生不太能适应软件技术岗位的工作。其次,各门软件课程孤立教学,各自为阵,没有科学地形成系统,没有主线和目标,学生尽管在单独的课程中掌握了相关知识,但在实际应用中无法横向联系,知识不实用,可扩展性差,使学生的应用能力大打折扣,难以满足计算机专业岗位的需求。

二 教学对象

火爆大部分高职院校在我国高校扩大招生的背景下顺应潮流开设了计算机专业,有的还成立了高职计算机学院,广纳生源。随着招生人数的逐年递增入,学分数递减,生源素质不断下降。绝大多数学生是高考成绩不理想才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的,他们基础不好,学习成绩、方法和态度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在进入学校后只有一少部分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认真学习,大部分学生只在进入学的头几个月或每门课程的开始阶段能够认真学习。这都加大了高职计算机专业软件课程的教学难度,如何来达到教学目标,就需要高职计算机软件教师付出更多心血和技巧。

三 根据培养目标结合学生实际安排教学计划、教学方法

高职计算机软件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软件、硬件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能够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维护、一般应用系统的开发设计及相关领域的应用技术工作。为达到这一目标应合理安排教学计划,使课程之间连贯形成体系,有主有辅,明确辅助课程中哪些是为主要课程服务的要重点讲解。同时由于高职计算机软件学生与计算机本科生相比侧重的是实际动手能力,因此在教学计划安排上应适当删减不重要的理论部分,加大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所有教学活动都是围绕学生来进行的,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全面、深入的掌握课程内容,了解相关领域的知识,同时还必需要深入了解学生的特点,在教学实践中应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采取让学生易于接受的方法讲授课程内容。这样才能获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标。

四 软件项目开发模式的引入

高职计算机教育必须突出“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核心的教学思想。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软件课程的教学中引入软件项目开发模式,做出适合学生能力的相应调整才能达到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宗旨。

4.1 以项目完成为目标的学习

在课程前制定出课程的应用目标,选取适合学生的实际项目,对该项目按完成顺序进行划分,并对项目中所使用的知识点进行划分、整理。整个课程围绕该项目的完成顺序来进行,在课程中分阶段演示项目,对项目中的知识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讲解,对关键或难于理解的知识点,要选择具有代表性,应用性很强的小例子来进行演示并讲解实际使用技巧。当讲授完该部分所需使用的知识点后,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这部分的项目内容。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并锻炼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当课程结束时,该项目也完成了,即使有时学生的项目不够完整,那也是让他们受益匪浅的。

4.2 项目开发与课程设计相结合

软件课程设计是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而又往往因非正式授课而容易被轻视,将软件项目开发与教学体系中的课程设计相结合,先将软件开发案例从需求分析到框架形成,开发实施、测试及维护等整体讲授给学生。再让学生以项目小组为单位进行选题、分工合作,自主完成。让学生以一种在工作岗位完成项目开发的角色进行课程设计,以后他们在工作中就会心中有数,不再会感到束手无策。学生也能从项目开发的学习中逐步积累相应的开发经验。在课程设计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做好课程设计指导书。由于学生没有实践经验,指导教师就要事先准备好对学生课程设计的指导书,首先要摒弃传统给出一个主题的做法,而是让学生根据所能熟悉的行业自主选题,这样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地发散地思考。另外,还要对项目中所使用的编写规范,文挡格式进行制订,使学生养成好的编程习惯。

做好需求分析。需求分析阶段是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但由于不具备相应条件,不能让学生到社会应用一线做调查工作,指导教师可以先掌握题目的需求,然后让学生模拟调查,将需求用一种模型来表示。

项目分析设计及项目实施。根据需求进行项目的系统分析设计、建立数据库、编制应用程序、数据入库等。

测试及维护。强调培养学生的测试能力,要求对每个模块进行单元测试和边界测试,让学生体会测试能很容易消除一些隐患。它能培养学生的软件技术职业素养。

验收总结及文档。整理项目各阶段所产生的文档,结合学生学习的特点,还需每个人写出学习全过程的心得总结。

篇9

关键词:高职高专;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策略

1计算机专业英语的重要性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信息时代已经到来,计算机专业英语的重要地位也随之而来。计算机专业英语是我们快速、准确地获取国内外最新计算机技术的语言工具,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教师以及IT工作人员,计算机专业英语的学习都显得尤为重要。培养既精通计算机专业技术又熟悉专业英语的复合型人才的新要求也应运而生。因此,能否学好计算机专业英语在一定程度上将影响我国计算机行业的人才质量,因此对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的探讨显得非常必要。

2计算机专业英语的特点

普通英语主要侧重语法、语义等的学习及听说读写各方面能力的提高,所以应当注重重复听、读、写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奠定厚实的基础。而计算机专业英语则不同,它主要对普通英语中的语法语义等知识和听说读写能力的运用。计算机专业英语严谨、客观、准确、精练,专业术语和缩略语较多,分词短语、介词短语和名词性词组使用比较频繁,祈使句和被动语态使用较多,最主要的是它的“日新月异”,及与计算机技术的不可分割。

3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英语教与学的现状

3.1学生英语基础一般,缺乏学习兴趣

近年来,我国高职高专院校的教育事业飞速发展,招生数量明显上升,而生源质量却显下降趋势。以理工科学生为例,学生的整体水平一般,而英语基础差的特点尤为明显,绝大多数学生都对英语的学习缺乏积极性,认为英语和自己的专业无关、无用,将英语学习放在非常次要的位置上,学习效果不好。以我院为例,学生来源比较广泛:有普通高中毕业生、职业高中的毕业生、中专毕业生。由于招生途径不同,我国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由于普通高中毕业生和职业高中毕业生经过了高中三年的学习,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但整体水平不高。而中专毕业生学习英语的时间比较短,英语基础比较薄弱,对英语没有一个全面、准确的认识,只认识一些简单的单词、句子,听、说、读的能力都比较差,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把对英语的学习当成一种负担,甚至有畏惧心理,还不能适应当前计算机专业英语的教学要求。

3.2教学模式缺乏创新

计算机专业英语作为一门专业选修课,上课时间有限而教学内容又非常广泛,一般都采用了普通英语教学模式,先认识单词,再翻译课文、练习口语,最后通过课后题巩固所学知识。不同的是专业英语涵盖了较多的专业词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学生英语基础不同,对学生实行了“一刀切”,缺乏了教学的层次性和针对性。学生感觉计算机专业英语就是比普通英语多了些专业词汇的英语,基于学生对普通英语被动学习的学习态度,对专业英语也就没有太高的积极性,没有足够程度的重视。

3.3教材缺乏实用性

在“互联网+”大背景下,计算机专业英语作为计算机技术的语言工具应当适应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而我们现在所选用的计算机专业英语的教学材料大多偏重理论,实用性不强,内容涉及面比较广泛,语法较多,侧重了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这些能力在计算机技术中的运用,这就使得计算机专业英语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不利于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

4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对策

结合计算机专业英语的特点我国高职学生的学习专业英语的现状,总结了如下教学对策。

4.1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英语的畏惧感和不自信,造成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教师可结合日常生活中对英语的简单应用帮学生的重拾自信。如:提问学生自己所学的专业是什么?学生会回答:Communication。问:我们系还有什么专业?学生回答:Electronics、Network等。问学生所用手机装的是什么系统?学生会回答:Android或IOS。此对话过程中学生还可以学会单词“系统”用英语表达是“system”。学生的进步离不开老师的鼓励,如果学生能够流利地回答时,一定要给予肯定和赞扬。通过这些简短的对话,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英语是如此的实用,也没有想象的那么难,而且自己也可以很轻松地学到很多东西,并且得到了老师的认可,于是重拾自信。除此之外,教学过程中适当变换学习形式,如课上可利用单词接龙的方式考查学生对单词的掌握情况,布置学生学习专业软件的英文版并将学习经验分享给同学们,定期举办英语辩论赛等,在活动中增强学生的自信,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

4.2调整教学模式

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对外交流日益频繁,快速获得国内外最新的计算机技术更是大势所趋,培养既精通计算机专业知识又熟练掌握计算机专业英语的复合型人才是我们的首要目标。因此要改变传统的机械式学习的教学模式,根据计算机专业的专业特点和专业英语的特点,使专业英语更好地为计算机技术服务,如在课堂中设置以专业为主题的情境对话;提出当下流行的某计算机技术,同学们围绕该主题展开讨论,发表观点。对课程的考核方式进行适当的调整,建立多元考核体系,使考核结果能够更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如平时成绩(课堂出勤、回答提问的情况和上课状态)占20%,专题活动(平时举办的英语辩论赛,情境对话,专题讨论)占40%,期末考试成绩占40%。改变了传统的平时成绩占40%,期末考试成绩占60%的考核方式,避免学生寄希望于期末考试的考试重点,而忽略了一朝一夕的课堂积累。使学生在整个学期的每个环节都很认真、积极地去学习,慢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获得丰富的专业英语知识,更能取得优异的期末成绩。

4.3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

专业英语主要运用普通英语中的语法语义等知识和听说读写的能力来学习专业知识及英语在专业领域的应用,应当注重先理解再在专业领域中运用,所以选取教材时要注重职业活动导向性,选取难易适中,实用性强的教材和课外资料,并督促学生多读:读词、读句、读文、读课外资料(可通过角色演练等方式);多用:用专业文献、用英文软件,将学到的英语知识运用到计算机专业学习中,并在实践中发现不足,确定下一步的学习方向,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用中学习。任何一本专业英语教材都不可能完全适合学生的学习水平及教师的教学要求,更不可能包括所有计算机领域中的所有最新技术和最新名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更新教学资源,或者选择更适合教学的新教材或者在原有教学资料的基础上更新内容,将当下最流行的新词和新技术填充到所使用的教材中。

4.4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

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以适应时代的快速发展,真正成为学生的引导者。首先,提高师德修养,增强人格魅力。教师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无不影响着学生,教师要语言规范、文明,举止大方端庄,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热情帮助,严肃而不古板。要懂得鼓励学生,尊重学生,认可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要做一个道德高尚,富有爱心的人,这样才能以独特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教化学生;其次,积极学习教育理论,践行新的教育观念。要积极学习并理解新的教育思想,树立正确的育人观,践行新的改革精神,成为真正的新教育观念的领路人。最后,钻研专业知识,提高教学能力。要树立终生学习的思想才能跟得上现代社会的飞跃发展,要不断学习、钻研现代专业理论,完善知识结构,运用新的教具教法辅助教学。作为计算机专业英语的教师更应该计算机专业技能和英语知识兼备,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能站得高看得远,才能全面准确地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才能适时适度地调整教学,真正做到游刃有余。要时刻充实自己,多参加相关的会议和培训,多看新闻,了解当下最新的计算机技术,多读计算机技术的英文文献,从多种途径提升专业素养。

5结论

随着互联网的提出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专业英语能力的要求更是越来越苛刻。因此只有不断对计算机专业英语的教学进行创新,才能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的优秀人才。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对教学策略的探讨在于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将计算机专业英语真正运用到专业学习中,充分发挥专业英语作为语言工具的作用,同时在应用中调整未来学习专业英语的努力方向,真正地使计算机技术与专业英语相辅相成,促进我国计算机行业稳定快速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朱香元,李坚.从学生角度谈谈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J].计算机教育,2009(4).

[2]郭涛.计算机专业英语[M].第一版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11).

[3]李晓堂.计算机专业英语课堂教学多元方法论[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11):92.

[4]张志纲,万朝阳.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J].教法研究,2008(7):114.

篇10

【关键字】计算机网络技术 就业

目前计算机类岗位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有了很大的变化,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能够更加适应市场的变化和需求,课程教学适合岗位需求,为了计算机专业的长远发展,现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计算机网络人才需求的宏观背景

网络人才的社会需求总量在计算机行业属于排名靠前的,每年需要大量的各种层次的网络人才。对计算机网络人才的需求是由社会发展大环境决定的,我国的国家信息化进程已经并将继续对计算机网络人才的需求产生重要的影响。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这是我国已经确定的长远战略发展目标。如何通过广泛应用互联网,并对企业现有业务流程进行现代化改造,是企业实现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我国的信息化建设正处在初级阶段,大部分企业已经接入互联网,并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但企业网上的应用重点却处于较低的层面,主要是集中企业新闻和产品服务信息的、客户信息的收集等方面。网络应用人才的普遍缺乏,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其中有占八成的企业,其信息化发展,面临着网络应用人才缺乏的困境。网络技术人才的大量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信息化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

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潜在的就业方向及从事岗位

经统计表明,目前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毕业生适应的工作领域:有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电子社区、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领域的计算机网络的测试、维护、应用和管理等工作岗位。企业内部网(Intranet)、小型局域网的规划设计、网络工程施工、网络管理与维护等

面向的岗位群有:计算机网络组建,计算机网络管理与维护,网站建设与网页设计,计算机操作与办公自动化,计算机程序设计,计算机安装与维修,计算机多媒体制作与图形图像处理等岗位。

计算机网络岗位能力所应具备的技术:

1、计算机网络组建与维护能力:

2、网络安全监控与管理能力:

3、网站规划设计与开发能力

4、网络应用软件开发能力

三、某高职院校2009级计算机网络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

2009级计算机网络专业毕业生共98人,其中60%的毕业生就职于IT业,从事与计算机网络相关技术岗位,40%从事其它行业,岗位内容与计算机网络无关。

在就职于IT业的毕业生中,从事网络组建与维护的占25%,从事网站规划设计与开发的占28%,从事网络安全的占7%,从事网络应用软件的占5%,其它从事计算机相关专业。

四、目前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毕业生普高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目前情况看,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距用人单位的要求尚有一定的差距,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缺乏基本的抽象分析问题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仅有书本知识,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对工具和方法的应用不熟、经验不足;

(3)缺乏系统知识结构,没有反映出业界的发展现实;

(4)价值取向和对职业生涯的规划不成熟;

(5)各高职院校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差异太大,难以确定毕业生的能力特点。

(6)高职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较差;

(7)市场适用能力较差,校企合作没有落到实处,缺乏对计算机最新技术的了解。

五、毕业生就业现状原因分析

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反应出计算机网络专业的课程实用技能的训练的相对不足。一方面是课程内容滞后于专业技术的更新与发展,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内容不够充分,导致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另一方面,在职业技能培养方面,职业技能训练不成体系,力度不够,对职业素质的教育(如开拓精神、市场观念、管理技巧、团队精神、应变能力等)尚未得到全面的实施。导致专业的部分毕业的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相关行业工作。

在教学方法方面,虽然基本上采用了理论与上机实践相结合的授课方法,但对学生职业技能以及动手能力方面的培养相对不足。社会需求的计算机网络人才强调具有较中的职业素质、较强的实践能力。因此,按传统方法培养的学生难以满足职业岗位的要求。

因此需要有适合他们学习的课程和教学方法,要增强教材和教学方法的趣味性,给予学生更多动手的机会,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在实际访谈调研中人们发现,这批学生对于操作性比较强的课程很感兴趣,并且能够很好地掌握。对于工具类的课程,学生的接受能力比较强。

六、解决问题的对策

本专业培养计划是根据对网络技术体系和对企业网络技术岗位所需技术知识与实际技能的深入研究设计开发的。通过以上行业和岗位分析,计算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基本可确定为:网络管理与维护、网站建设与维护、网络编程、网络产品营销、技术支持等。其专业特色既区别于研究生、本科教育培养的网络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发师、网络系统集成师,更不同于中技类学校培养的网络操作员、网络维护员,而是培养面向中小型企业、公司、学校、行政事业单位的网络管理员、网站开发设计员、网络安全与维护员,同时具备一定的网络工程设计能力、网络软件的阅读能力和初步的开发能力,经过几年的实践锻炼将成为面向应用领域的网络工程师。

因此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加以改进和提高:

(一)计算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向

通过岗位的分析,计算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基本可确定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掌握计算机网络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计算机网络硬件配置与调试,网络系统安装以及往网站建设与管理的网络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毕业后可从事网络及其相关产品的安装、调试工作;计算机局域网的系统维护、综合布线、施工、技术指导和管理,互联网应用等工作且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二)专业设置行业的针对性

专业人才培养的针对领域是:计算机网络公司、通讯企业、大型网站、银行和证券公司、大型企业、电子商务类公司、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本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主要是以网络管理与维护类、网站建设与网页设计类、网络工程类为主,以网络编程类、网络产品开发与营销类等为辅。

(三)专业设置岗位的针对性

网络工程重在网络技术原理、网络互联技术、网络产品与技术的销售、培训、网络管理与安全以及工程设计与实施等知识的应用;网站建设重在网页制作技术、网络数据库技术、网络编程技术、网站管理与安全、信息等知识的应用;网络编程重在程序的阅读、程序调试与简单程序开发等知识的运用。

(四)专业设置的适应性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适用于以IT行业领域的网络工程设计、网络管理与维护、网站建设与网页设计为主的职业岗位群,增强了学生择业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本专业的毕业生可以适应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岗位:

(1)主要工作岗位:在企事业单位和专业网络工程公司从事网络系统方案的设计、网络系统的安装与维护、从事网页设计、网站建设与维护等工作。

(2)次要就业岗位:在企事业单位和专业软件公司网络协议层软件、网络应用软件的开发与维护,小型电子商务项目的开发和维护和信息工程监理。

(3)其他就业岗位:网络设备销售与技术支持、网络应用软件的客户服务和技术支持等。从事计算机的培训、服务以及从事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维修维护等工作。

(五)加强对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

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就业前的职业准备教育,所以衡量职业教育水平的标准,应该是培养的学生能否满足职业岗位需要的能力。我们应重视对人才市场的实际需要缺乏研究,对岗位实际技能的把握,对就业信息充分掌握,对毕业生进行有效的就业指导和服务。

结语

社会和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和应用水平的提高,使得各行业都迫切需要懂技术开发、会管理、能维护的复合型网络技术人才。社会对计算机类人才的需求量几年来一直位居各类人才需求排行榜前列。此外,随着技术的发展、企业从业人员的变动,即使原来已经不缺计算机网络人才的单位,也会产生新的人才需求。只要我们继续围绕网络策划、网站建设、网络工程、网络管理与维护、网络的应用与开发、网络产品的营销、网络安全等实用技术,培养出符合市场需要多规格的网络人才,我们的毕业生就一定能够更为社会所接受,受到社会的普遍欢迎。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