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9 23:24: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国发展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国发展论文

篇1

管理学科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且没有一定的范畴,不存在国家和地区的区分,即没有所谓的美式或英式管理学,也不存在日式管理学,当然也就不存在中国式的管理学.但是,换一个角度,从管理哲学方面来看,确实存在中国式的管理学,只有适合自身发展情况的管理学,体现出本民族的特色,才可以发挥管理学的有效性[1].因此,各个地区、各个国家的管理哲学也存在一定的差别.中国式的管理学需要在中国管理哲学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人的心理行为和风俗传统,才能够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中国管理学的研究将继续深入,并呈现出兴盛的景象.但整体上看,中国管理学尚未达到成熟的学科,国内也还没有一支从事中国管理学教学与研究的队伍,中国管理学在国内的管理学科中尚未占据一定的主流地位,其发展状况有待进一步加强.同时,中国管理学的发展也受到一定因素的影响.在发展的观点上,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方面是支持朝着本土文化的方向,以中国历史的相关管理学作为当代管理学研究的依据,不断探索发展管理学的规律,然后构建中国式的管理学理论.另一方面的观点是提倡中国与国际接轨,借鉴西方的管理学来发展中国管理学.中国的管理学,在教育与管理实践上,长期以来都是借鉴西方先进的管理学理论.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没有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没有认识到本土文化的重要性.柳传志在谈自己几十年的管理心得时说,中国不仅需要吸取西方先进的管理思想,又要结合中国企业的实际营业环境.随着管理学的进一步发展,有越来越多的院校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已经开始在管理学中纳入中国元素.但由于习惯性的教学方式,在实际执行中西方的管理教学模式仍然占据主要地位.可见,只有适合于中国的管理学教学模式才具有研究价值.而理论投入到实践中是需要结合环境的,中国市场正处于独特的发展环境,这为广大企业带来了更多商机以及挑战.尽管西方管理学思想在国外有成功的案例,但也绝不能说明其适合于中国市场.有研究者称,缺少了西方管理理论指导的中国管理学就无法打造出国际一流的企业;同时,中国企业在引进西方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时,如果不结合自身条件进行改造,也不会取得管理成效.因此,当前情势下,构建中西方结合的管理文化对于中国式管理体系就显得十分必要.

2提升管理学地位的关键

要想提升中国管理学的水平和地位,需要研究出一套具有原创价值以及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成果.当前,企业内部的管理经验仍不能上升到一定的科学理论的高度上;没有提出令人信服的基础数据和有针对性、专业性、影响力的观点和建议.具有一定地位的管理理论,只有在实践中得到有效的运用,经得起实践的考验,并能够很好地指导经济活动,才会拥有长久的生命力,获得被广泛认可的地位.除此基础研究以外,还要掌握好管理学的前沿理论,把握好具有实践意义的案例,再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原创性的研究,从而提高中国管理学的国际影响力.在传统的管理学中,通常只是列举多个实例,然后依照某个标准进行对比和分析,这样的研究方式难以得出原创性的成果.就近几年中国管理学研究的一些成果来看,主要还是对国际上先进的管理学理念进行磨合的结果,仅仅是在国外的基础上加入了一些中国的实践分析,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原创;也没有对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问题展开深入的讨论,以至于所提出的理论无法满足当前需要.当前,中国管理学的发展空间仍是巨大的.改革开放时期的管理实践取得了成功,在当前的一些主流管理学中,仍参照改革开放时期,但却不能完全照搬,应结合当前环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况且,直接套用现代管理学的理论难以解释中国在经济转轨和变迁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重大问题.也有一些西方的管理学家开始对中国的经济与管理产生疑问,中国管理学逐渐受到国际的关注.近年来,管理学出现了东移的趋势,中国的管理学水平也有一定的提高,这对中国管理学的研究来说是一个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中国管理学家相对西方管理学家来说,比较熟悉中国的情况而更具有研究的优势;第二,中外学术交流日益频繁、活跃,同时,中国学者在当前现代经济学和管理学得到较快发展的情况下进行管理学的研究,可逐渐缩小与国外的差距,原创性的成果会越来越多.

3在方法论的指导下发展管理学

正确的方法论有助于发展中国管理学,有助于研究出更多的原创成果.中国管理学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吸取了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另一方面,中国管理学不应排斥西方管理学,两者可以相互独立而存在,且应为取长补短的关系.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中国管理学注重思想管理,以哲学思考为主要内容,缺少了实践操作的方面;相反的,西方管理学注重的是实用,缺乏方法论的指导.可见,两者应为互补的关系.中国管理学也并非单独为一体,而是融合了中西方的文化,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取西方的先进技术,从而形成一个具有开放性的管理学体系.中国管理学并不排斥西方的观点,而是非常注重中西方的文化融合,在中西方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吸取精华,从而研究出自己的原创作品.可见,发展中国管理学需要本着扬弃的思想,对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和理念批判地加以继承,同时对西方管理思想也是如此.中西方的管理思想具有共同点,如人本管理的思想,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都在强调这一点.在西方的管理学中,实证主义在当前环境下仍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可作为发展中国管理学的重要指导思想.但是,仅仅通过批判地继承来发展中国管理学还远远不够.为了进一步发展中国管理学,不能依靠固有思想,也不是在中国传统思想上做出补充和修改,直接套用西方的管理学思想更不能解决问题,最关键的还是在于对这两方面的创新、超越.这是具有一定难度的,但又势在必行,已经成为当务之急.中国管理学目前处在发展的初期阶段,没有得到国际管理学界的普遍认可,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中国管理学没有利用国际管理学由来已久形成的现代管理学来规范自身;另一方面还在于中国管理学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成果和理论,无法立足于市场.这主要表现在方法论上,仍然因循守旧,无法创新.因此,中国管理学要想获得国际管理学界的认可,就必须在研究的过程中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作品,比如独特的理论框架和实践案例.当然,这也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所决定的.我国传统的做法就是大量引进西方的管理学理论与方法,而随着环境的变化,当今的中国应结合自身的特点,将中西方的管理学方法论结合起来,注重研究过程的规范性和独创性,在统一、科学的学术氛围下开展研究.

4挖掘中西方管理学融合中的要点

在中西方管理学呈现出日渐融合、交流频繁的情况下,发展中国管理学的要点在于抓住当前的机遇,找到中西方管理学的突破点,促进中国管理学上升到一定的地位.西方管理学面临着瓶颈的问题,而中国管理学的研究水平日渐提高,这对中国管理学来说是一个良好的机遇.具体表现在,中国管理学研究者更为熟悉中国的情况,相对西方管理学家而言具有一定的优势;中国正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2].一直以来,我国大型的国有企业都处于垄断地位,国外大型企业不断进入中国市场,使得竞争日益激烈,因此需要建立起符合当前市场环境的管理体系来指导企业的发展.而建立一个合理科学的管理体系,对中国企业来说则是一个重大难题,解决这个难题对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又有着直接的影响.当前中外学术交流不断扩大,且日渐频繁;中国研究者在管理学前沿理论的研究能力和理解、运用能力也在不断提高.这样的发展趋势有助于缩小与国外同行的差距,并获得国际上的认可.这要求中国管理学研究界引起更多的重视,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国管理学的实际性问题,分析和掌握中国管理学的发展历史和趋势,总结出发展规律;对中国管理学的管理实践和创新做出全面的总结,从而建立起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学体系;并能够在国际上的管理学语境中顺畅地进行交流,实现跨情景的学术对话.最终形成既具国际性又不失中国特色的管理学成果.目前发展中国管理学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以西方管理学为参照的情况下在管理学知识体系的范畴内建立起具有中国人文特色的研究氛围.中国管理学的本质在于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条件来创造符合自身特点的管理方式,具有特定的意义.只有这样才可以研究出具有中国特色并能够立足于世界市场的管理学体系.根据这一特点,应注意的是,必须具备中国特色,立足中国国情,从中国经济的发展现状及其人文传统来研究管理学,强调的是目前中国的现实问题.

5结语

篇2

一、“音乐艺术”与“音乐文化”概念的提出

严格的讲,“音乐艺术”所指代的是一种特定的艺术形式,即由有组织的音乐所构成的听觉审美对象。对这种艺术形式的价值判断,尤其是审美价值的判断,无论是在不同的民族之间,还是在不同时代,不同流派之间,都难以形成一个划分高低优劣的统一标准,只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因此,在“音乐艺术”这个概念所限定的层面上,我们可以说:“音乐的价值是相对的”。

然而,“音乐文化”这一概念的内涵,已远远超出了“音乐艺术”所限定的范围。音乐文化包含音乐艺术,但却并非指音乐艺术。“音乐文化是多种性质不同、形式不同、作用不同的音乐现象的综合物”,他所指代是一些特定的文化现象,这些现象与音乐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它们也有着自身的特征、性质和作用。总之,“音乐文化”是一个大的概念,而“音乐艺术”是一个较小的概念,我们不能用小的概念来涵盖大的概念,我们必须懂得,我们探讨的是“音乐文化”这个概念属下的诸多文化现象,而不是某种艺术形式的审美属性和艺术品位。

文化,按照广义,通俗的理解,就是指人类的创造,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音乐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具体形态,它必然也是物质、制度、观念的综合体。从历史的,文化人类学的全部观点来看,审美价值是音乐文化多种价值中的一种,而不是其全部价值或唯一价值。因此,我们不能够仅仅从意识的,艺术的,审美的层面去看待一个国家的音乐文化,更要结合着物质的,制度的,观念的层面去看待一个国家的音乐文化。

二、中国音乐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中国的音乐文化发展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到了二十世纪初期,音乐课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应用于课堂。但是,中国的音乐教育课程设置从近现代到如今近百年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已经不能适应当今世界音乐文化发展。这也就是说,中国音乐文化与当今世界上发达国家音乐文化之间存在着水平上的差距。

中国的音乐文化无论在物质的,制度的层面,还是在观念的,意识的层面,都没有能够适应当今世界音乐文化发展的需要,也没有能够充分的满足中国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以音乐教育为例:就物质层面而言,教育设施的匮乏,办学经费的短缺,师资力量的不足,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中国的音乐教育事业;就制度层面而言,中国的教育体制亟待改革,大量音乐人才的分布与流动极不平衡,一些专业音乐院系人满为患,而大量的音乐普及教育岗位则无人问津;就观念层面而言,音乐教育观念陈旧、闭塞、学术视野短浅、狭隘。以上三个层面是阻碍音乐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新音乐文化与传统音乐文化之间的摩擦

中国的音乐文化,需要在物质的、制度的、观念的各个层面上,全面地吸收和借鉴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发展的成功经验和优秀成果,从而尽快跟上当今世界文明发展的步伐。现代化的音乐文化是开放的,其信息传播的快捷性,交流范围的广泛性,足以使任何一种传统文化中的人们带来各种新意的、富有个性的艺术形式。中国近百年来音乐文化的发展变迁事业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如果不向世界敞开国门,如果彻底拒绝现代化的进程,或许我们的音乐文化会保持更纯正的中国口味,会赢得那些喜欢异国情调的老外们更多地赞叹。但是这样以来,我们中国人就必须放弃发展的机会和选择的权利,我们就只能为别人去做传统的守护神,而不能为自己去做新文化的创造者。

当然,新文化的产生并不意味着必须将传统文化一概“淘汰”。举个例子来说,一对年轻人结婚,如用传统的拜天地,坐花轿的方式来举行他们的婚礼,这一举动显然有着传统的中国味道,从而得到旁人的赞美和羡慕。但是,假如一位家长不顾“婚姻自主”的原则,硬要按照中国传统的老规矩为自己的儿女包办婚姻,这就有理由遭到人们的反对。再假如那位先生还想效法旧时代“一妻多妾”的传统,要给自己添上几房“姨太太”,那么这一行为不仅要为已经“西化”了的中国人所不齿,而且还要受到国际法律的制裁。这个例子说明,传统文化中与现代文化不相抵触的东西,自然可以继承和发展,反之,便决没有不被割除的道理。

四、中国音乐文化发展道路探索

20世纪的中国新音乐是整个新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选择“新方式”来做事情,过生活的结果之一。“新学堂”的建立,“学堂乐歌”的兴起以及其成熟的发展,中国的无调性作品,中国的十二音作品的陆续出现,等等。所有这一切,均说明我们中国人“听音乐”,“做音乐”的方式有了明显的质的改变。这些行为令那些不习惯接受中国新音乐的外国学者感到费解。其实赵元任先生早已说得明白:“中西音乐有异,中国音乐有自己的‘国性’,只得保存跟发展。但我们中国人得在中国过人的日子,我们不能全国人一生一世只穿了一种学博物馆的服装,专预备你们来参观。”可见,那种要求我们中国人的音乐文化永远停止在1840年以前的想法不仅是不现实的,更是“不人道的”。

自宋代以后,中国音乐主要是以本土繁衍、变异的方式在发展。直到清末,外来音乐文化,尤其是西洋音乐文化与日本近代音乐逐渐传入,音乐由此兴起。而这种现象确实为中国音乐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知识经济发展加剧了东西方音乐文化的交融和碰撞。弘扬中华传统音乐文化、使中华文明在信息大潮中绽放异彩是音乐教育工作义不容辞的责任。随着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电子出版物和远程教育的发展,东西方音乐文化将形成全方位的碰撞,民族音乐文化的历史命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一方面各民族音乐文化在冲突和融合中会增加统一和普遍性;另一方面,民族音乐文化教育的繁荣和生存面临着威胁。全球信息网络一体化极易使西方社会的人生观、价值观长驱直入。在这场以文化渗透为主要途径和手段的新的“世界大战”中,中华民族的文化、文明和社会价值观关系到国家的兴衰、统一的成败。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产力。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凝聚力和革命的英雄气概,中国人民有着坚强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念。为此,我们要主动出击、积极应战,大力开发音乐文化信息资源。将伟大的民族精神、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音乐文化信息送上国际互联网,使中华灿烂文化绽放异彩;激浊扬清,用中华文化抵御外来腐朽的文化的侵蚀,在我们民族的精神广宇里筑起思想文化的万里长城。

五、中国音乐文化发展伦理思考

但是,还有一些人反对将音乐纳入现代化进程,这类人被称为“文化相对主义者”。他们以“文化相对主义者”作为理论依据。在这里,我们应当看到,“文化相对主义者”原本是强调不同文化之间的平等,宽容,相互理解,尊重,各尽所长,共同发展。就这一点而言,我们应当赞同。但同时也应当看到,一些“文化相对主义者”否认存在着人类共同的价值观,否认人类文化发展的共性,否认社会历史进程的阶段性、规律性、否认生产力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对此,我们必需保持清醒的头脑,必须深入细致地分析,弄清那些文化现象以及这些文化现象的哪些价值具有相对性,共通性,普遍性,进而在中国音乐文化与西方音乐文化相比较中,分清哪些是“不同”的不同,哪些是“不及”的不同,决不能一概而论,人云亦云。

然而,一些信奉“文化相对主义者”的学者们却没有这样去做,以至于“文化相对主义”在他们的手上完全变了味,走了调,成为一种妄自尊大,盲目排外,抱残守缺,固步自封的借口。他们以一种对立的心态,来看待中西方音乐文化的相互影响,彼此通融的历史与现实,以虚无主义的观点来否定现代化对于人类文化的普遍意义。由此可见,这些学者手上的“文化相对主义”,其实只是,狭隘民族主义及“国粹”论的结合物,它既不新鲜,也不先进,用它来解释文化历史现象,或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必将造成观念上的混乱和行动上的失误。

总之,文化、音乐,都是为了人而存在的,20世纪的中国音乐文化首先是为20世纪的中国人民而存在。中国音乐文化朝向现代化的发展道路是中国人民自主的,正确的选择,同时,也是21世纪中国音乐文化发展的必经之路。现代化进程给我们带来的是一种新型的、开放的,有生命力的同时也是在审美趣味上更加多元化的音乐文化。它是中国音乐文化与世界音乐文化之间完美的交融。中国的现代化任务任重而道远,而中国音乐文化的现代化则是整个社会现代化重要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之一。

摘要本文通过当代中国音乐文化发展道路的探索,针对中国音乐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并将伦理学融入音乐文化的思考中,提出了不仅要树立中国音乐文化发展伦理的观念,还应该以此来指导音乐教育行为,从而真正实现中国音乐文化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音乐艺术音乐文化文化文化相对主义

参考文献

[1]中国音乐词典.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

[2]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

篇3

求学网小编为你提供论文范文:“中国经济论文论中国经济发展与国际经济形势”,大家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写出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论中国经济发展与国际经济形势

以上就是我们为您准备的“中国经济论文论中国经济发展与国际经济形势”,更多内容请点击求学网论文频道。

篇4

关键词:产能过剩;结构性过剩;经济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投资主导型的发展模式拉动我国经济实现了高速发展。然而,伴随着经济腾飞与社会进步,产能过剩问题也逐渐凸显。20世纪末,轻工业领域,如纺织业、家电行业最先出现了产能过剩问题,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众多电视机生产企业由于生产过剩而引发的价格大战至今令人记忆犹新。进入21世纪以后,房地产、汽车、钢铁、水泥、化工等行业纷纷受到产能过剩问题的波及,甚至在一些新兴领域该问题也渐露端倪。

近年来,我国政府对产能过剩问题予以了高度重视,解决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产能过剩问题成为党和政府经济工作中的重要任务,也是实现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措施。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甚至提出,将化解产能过剩的矛盾视为全年工作的重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也会明确指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着转型和升级两大任务。由此可见,关于如何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如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如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已成为各方关注的重点。然而,这诸多问题始终绕不开一个话题――产能过剩。

一、 产能过剩的概念

在经济学领域,将产能过剩解释为生产能力的总和大于消费能力的总和。产能泛指生产能力,是在一定时期内,企业参与生产的全部固定资产在既定的组织技术条件下,所能生产的产品数量,或者能够处理的原材料数量,是反映企业生产可能性的一个重要指标。根据国家发改委等十部门公布的产能过剩报告中给出的判断依据,现阶段或者最近一段时期内,有关行业的产能(包括潜在产能)超过了市场需求,超过的部分则属于过剩产能。

对“过剩”问题的研究国外学者起步较早,但由于社会性质的差异以及所处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他们的研究并不完全适用于我国的实际情况。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化,“过剩”问题逐渐引起我国学者的重视。事实上,对于“过剩”的认知,学者们的观点有所不同。有些学者认为供大于求即为过剩,而另一些学者则认为,供大于求存在两种状态:其一是供给略大于需求,其二是总供给不正常地超过总需求的状态。该观点认为只有上述第二种状态才可称之为过剩。

蒋和胜、邱小平、王德忠(1999),将我国的"过剩"问题描述为“生产过剩”,是区别于资本主义社会全面过剩的一种较低水平的生产相对过剩。张保全(2006)将产能过剩解释为,由于社会总需求低于实际生产能力而引发的产品积压、竞争激烈以及价格下降等问题。王岳平(2006)认为,市场经济处于相对均衡的状态之中,一定限度范围内的供给大于需求能够维持市场的良性竞争,而一旦这个限度被打破,企业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参与竞争,供过于求的负面作用凸显,此时超出限度的那部分产能才可能成为过剩的生产能力。何彬(2008)认为“产能过剩”,是指等产量线出现后弯的转折点连接而成的脊线以外非经济区域所反应的要素之间不再发生替代,而是表现为同时增减的要素配置状态。李平、李晓华、吕铁(2009)从需求的视角对产能过剩问题进行了阐述,认为产能过剩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的生产能力超过该时期内的实际有效需求。

笔者认为,生产能力适度的大于社会需求是市场经济运行中的正常现象,而所谓的产能过剩,是指现阶段或未来的一段时期内,相关行业的生产能力大于实际的有效需求,并且这种供过于求的水平已远超过维持市场良性运转的限度。而产能过剩会大大降低我国经济的运行效率,不利于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不仅会阻碍我国经济发展的脚步,还会引发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

二、 产能过剩的成因

吕政和曹建海(2000)认为产能过剩是由低进入壁垒和高退出壁垒的结构性因素而导致的。梁金修(2006)认为,我国目前面临的是短期内的结构性过剩问题。导致该问题出现的深层次原因在于不合理的经济增长方式、不科学的政绩考核体系以及不健全的投资体制,而部分行业投资过度、有效产品供给不足、即期消费乏力则是导致产能过剩问题出现的直接原因。国经文(2006)认为,产业结构不合理、国际产业分工格局的变动以及政府的过度干预是我国出现产能过剩问题的主要原因。王建(2006)认为,我国产能过剩问题的出现与我国产权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的深化密切相关。张红松(2008)试图通过不完全和非对称信息的相关理论对产能过剩的发生情景进行描述。王立国(2010)从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因素的视角对产能过剩问题的产生进行了分析。此外,周其仁(2005)、王相林(2006)、国经文(2006)、付保宗(2011)等学者均对我国产能过剩问题的成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笔者通过对上述学者的研究进行总结分析,认为我国产能过剩问题的出现,并不是由某一因素简单引起的,而是涉及多方面,由众多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

1. 宏观因素。从宏观视角分析,产能过剩的出现与我国制度政策设计缺陷、市场机制发育不良、出口乏力与内需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密不可分。

(1)制度政策设计缺陷。政府作为有形的手,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然而,政府对经济、市场甚至是企业的过度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例如,政府干预投资或出台刺激政策,增加了相关行业企业的投资预期,致使企业蜂拥而至,而增加的产能却远远超过社会的实际需求承载能力,从而造成部分行业内的产能过剩。再如,以往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考核制度,导致各级政府盲目投资,扩大生产,甚至出现地区间的恶性竞争,地方保护主义滋生,阻碍了商品在市场中的自由流通,使得产能过剩愈演愈烈。另外,我国不合理的税制结构也是导致产能过剩的重要因素。增值税、营业税作为地方税收的主要来源,各地为了增加效益也热衷于扩大投资。

(2)市场机制发育不良。目前,我国市场经济尚不成熟,特别是涉及资本、原材料以及土地等生产要素市场的发育不良、定价机制不合理致使企业过度投资、重复投资,最终导致产能过剩。其次,较低的市场准入条件使得企业能够相对轻易地进行投资生产,而与之相对的却是过高的市场退出成本,退出保障机制的缺失也是抑制产能过剩屡屡受挫的重要原因。此外,产能过剩与地区间、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也不无关联。信息的失衡易导致众多企业在某一区域或行业内的重复投资、集中投资,最终导致地区性或行业性的产能过剩。

(3)出口乏力与内需不足。经济学上常把投资、消费、出口比喻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延续着投资主导的发展模式。但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受国内居民收入偏低及收入差距等问题的影响,国内有效需求不足,而对外部市场的依赖性大大增加。然而,外部市场受到国际政治及经济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极易产生波动,一旦外部需求降低,国内则会陷入产能过剩的窘境。

2. 微观因素。

(1)企业发展水平滞后。从微观视角分析,企业作为市场主体之一,是维护市场秩序,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然而,我国企业的数量虽然庞大,但很多企业仍沿袭着粗放发展的模式。这些企业自主研发水平较低,生产及管理模式相对落后,而这些处于同一生产力水平的企业为了生存,一味地增加投资,扩大生产,妄图以量取胜却忽视了最为关键的产品质量。而质量低劣的低端产品,并不能得到市场的认可,造成了大量积压,产能过剩也由此而来。

(2)个体缺乏理性消费观。伴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人们的消费观念也悄然地发生着变化,由单纯地追求物质消费到重视精神消费。这原本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但在面对环境的巨变和众多的财富,一些人却奉行享乐主义、消费主义等扭曲的消费观念,炫耀消费、提前消费、面子消费行为屡见不鲜。马克思指出:“……如果没有消费,生产就没有目的”。在当今社会,消费对生产甚至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可以说,消费群体盲目追随或者过分追求享乐所产生的消费需求会对企业的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企业由于利益的驱使,往往将小群体的需求当作普遍性的需求而盲目追加生产,结果可想而知。

三、 产能过剩问题的解决对策

产能过剩既是长期困扰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一大难题,也是当前产业结构调整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产能过剩问题的出现会导致资源浪费,过剩的产能未能转为有效生产白白地占用了大量的能源、原材料、人力、资金等珍贵的社会资源,加剧了我国资源短缺的窘况。产能过剩会导致物价下跌,企业投资预期下降,有些企业由于利润骤降、入不敷出甚至破产倒闭,这不仅造成失业率的上升,也增加了银行的金融风险。此外,产能过剩虽然使得物价降低,但由于失业增加,收入下降,居民的消费意愿也大大降低。

总之,产能过剩既是当前产业结构调整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也是困扰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一大难题。解决产能过剩问题,我们应有客观理性的认知,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能过剩问题只能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相对减小,而并不能彻底根除。

我国学者何立胜(2013)认为,解决我国的产能过剩问题需要处理好调结构与稳增长、产业转型与产业锁定、政府与市场、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这四方面的关系。中国企业联合会“去产能化”调研组(2013)对钢铁、水泥、平板玻璃以及电解铝四个行业的相关企业进行走访调研后认为,解决产能过剩问题应重视对行业内民间资本的疏导,弱化地方政府的投资强度,要提高行业内环保与产品质量的准入门槛并切实加强该方面的执法监督力度,要大力支持过剩行业内企业的并购重组,建立基金以支持企业的转型发展,要在发觉国内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开拓国外市场以转移部分过剩产能,要摒除企业退出壁垒并建立退出支援机制。此外,事实上,产能过剩问题已得到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自2008年以来,国家不断出台相关政策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特别突出对钢铁、水泥以及房地产等高投资、高消耗行业的调控;明确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作用,摒弃了仅以GDP为主的政绩考核体系,突出了生态文明建设和民主建设的重要性。上述措施对产能过剩现象起到了一定的减缓作用。

从发达国家化解产能过剩的经验看,美国主要依靠市场机制管理经济,通过扩张需求来消化过剩产能并凭借充分的竞争实现产业内的优胜劣汰,而政府并没有过多的政策性或指令性干预。德国政府虽积极参与产业结构调整,但仅负责为产业结构的顺利调整提供环境保障,并重视法律手段在克服垄断、不公平竞争等问题上重要作用。日本偏重供给管理,而韩国则通过产业政策、规划、立法、基金、政府采购等手段,对经济发展不同时期的重点产业进行引导和扶持。

基于上述分析,参照我国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解决我国产能过剩问题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要推进市场要素改革,不断完善能源、土地、原材料、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定价机制。要建立科学的市场准入条件,可从规模、技术、能耗以及污染排放等方面入手逐步提高市场准入门槛,特别是对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更应该严格控制。要加快完善市场退出机制,降低政策限制、提供金融支持,鼓励企业间的兼并重组,并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以妥善解决企业在兼并、破产以及重组时出现的各种问题。要建立高效的预警机制并优化市场信息渠道,加强区域间、行业间以及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建立综合性立体化的现代化市场信息网络。

2. 实施内需拉动战略。要降低对外部市场的依存度,转变以往以低端产品为主的出口产品结构,特别是对高污染、高能耗行业的产品出口要严格实行出口限制,并不断开辟新的外部市场以消化国内过剩的产能。要不断提升自主品牌在国际市场中的认知度,以先进的技术和较高的质量为“中国制造”产品开拓更为广泛的国际市场。要坚定不移地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加大政府在社会公共事业方面的投入,健全收入分配制度,不断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提升消费环境、培育理性消费观念,建立并健全以消费引导机制、消费生成机制及消费保障机制为核心的和谐消费体系。

3. 推进宏观管理体制改革。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弱化政府对市场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突出其监管及服务职能。要建立科学的政绩考核体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全面的、立体的综合性考核指标。要重视法律手段对市场经济活动的重要作用,营造公平、公正、有法可依的市场竞争环境。要改变投资结构,扩宽投资渠道,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要调整税制结构,扩大消费税的比重,抑制地方政府盲目投资追求效益的冲动。

4. 推动企业改革转型。要完善现代化的企业制度,使企业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产权明晰、责任分明,不断引进和实践科学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实现企业管理的规范性、科学性及高效性。要强化创新驱动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积极推进企业的技术升级,努力提升企业自主研发的水平,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不断提升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将企业社会责任融入企业文化,融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方方面面。

5. 培育个体理性消费意识。要重视个体消费群体理性消费意识的建立,培育消费者的社会责任,以“绿色”、“可持续”的需求引导企业的良性生产。要充分发挥政府、媒体和教育部门在理性消费意识培育中的教育引导作用,建立和宣扬和谐消费伦理。要优化消费结构,建设和谐额消费环境,构建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社会消费伦理观念。

四、 结语

产能过剩问题的出现是我国经济实现加快发展和转型升级双重重任的拦路石,对于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产能过剩问题, 我们应该结合我国社会的实际情况理性分析其内涵,系统探究其形成的原因。在解决产能过剩问题时,我们也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由于周期性、结构性以及体制性而引起的产能过剩问题,要分类施策,避免一刀切的情况出现。

参考文献:

1. 张保全.产能过剩与宏观调控.商业现代化, 2006,(6):24-25.

2. 王岳平.我国产能过剩行业的特征分析及对策.宏观经济管理,2006,(6):15-18.

3. 杨万东.我国产能过剩问题讨论综述.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10):76-80.

4. 何彬.基于窖藏行为的产能过剩形成机理及其波动性特征研究.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

5. 李平,李晓华,吕铁.如何看待我国的产能过剩问题.金融博览,2009,(11):18-19.

6. 吕政,曹建梅.竞争总足有效率的吗――兼论过度竞争的理论基础.中国社会科学,2000,(6):4-11.

7. 张红松.产业升级、不完全信息和产能过剩.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8. 周其仁.产能过剩的原因.招商周刊,2005,(52):8.

9. 付保宗.关于产能过剩问题研究综述.经济学动态,2011,(5):90-93.

10. 周劲,付保宗.化解“产能过剩”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宏观经济管理,2013,(7):36-37.

11. 冯梅,孔垂颖.国内外产能过剩问题研究综述.经济纵横,2013,(10):117-120.

12. 刘锡田.中国地方政府竞争的制度基础与创新.江西财经大学学位论文,2004.

13. 吴凡.全球化背景下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产业结构优化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学位论文,2007.

14. 于宝东.香港经济周期波动研究.武汉大学学位论文,2005.

15. 祁杭峰.基于主导产业选择的无锡产业结构调整研究.复旦大学学位论文,2010.

16. 汤艳文.地方政府:改革与转型的行动者.复旦大学学位论文,2004.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项目号:12YJC630214);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资助项目(项目号:20140418069FG);吉林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项目号:2012BS042)。

篇5

【关键词】国际 贸易 知识产权 保护 趋势

【论文正文】

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保护与知识产权贸易发展趋势

一、知识产权保护不断纵深发展

1.知识产权保护的开放性趋势增强

在TRIPS等多种关于知识产权的国际公约中规定,WTO的成员国要统一接受知识产权多边保护规则,这样就形成了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的统一规范性体制。在这种背景下,各发达国家纷纷修改和调整本国知识产权法,力求继续主导知识产权国际制度的走向。如2011年9月,奥巴马签署《美国发明法案》,表明新修订内容将陆续开始发挥作用。自1980年加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后,我国相继制定并修改修订多次商标法、著作权法、专利法、技术合同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从而逐步形成开放性、国际化的现代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体系。

2.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不断提高

随着知识产权密集型的产品不断发展和最新科学技术的运用,知识产权的应用领域和保护水平不断提高,如技术秘密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植物新品种权等详尽并适用于特定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法等,保护期限较之以前延长。但是,将技术标准和知识产权保护相结合,保护水平的提升和提高也就形成了新型技术垄断。如我国近些年来3G移动通信标准、华为思科事件等,充分反映了国际高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下的贸易保护壁垒。

3.知识产权审查国际化

发达国家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有着诸多共同利益,以共同应对发展中国家的商品模仿行为,因此它们更为积极推动知识产权审查国际化,以求得更多由于知识产权保护设置而带来的利益。专利审查的国际化和保护统一联盟的形成,有利于提高审查效率,降低了各国付出的成本。同时,也对传统的知识产权地域性原则产生了冲击。

二、知识产权发展战略不断提出

目前,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和地区提出了振兴国内经济和提升国家国际竞争力的知识产权发展战略。这主要是一国经济的发展中知识产权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如获得产业集群效应,扩大一国的贸易范围、形成一国的竞争优势等明显的战略优势。一些诸如美国为代表的知识产权大国,为了继续保护和扩大本国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通过双边、多边等谈判等形式形成最适合本国当前发展的知识产权发展战略。

篇6

求学网为您提供“中国经济论文农村改革与发展”解决您在写中国经济论文中的难题

中国经济论文农村改革与发展

以上就是我们为您准备的“中国经济论文农村改革与发展”,更多内容请点击求学网论文频道。

篇7

[关键词]手机出版特点发展现状

一、手机出版的概念

中国人民大学匡文波教授于2005年在《手机出版:21世纪出版业的新机遇》对“手机出版”做出了首个概念解释:“手机出版,在世界上尚无人对其下过定义。

笔者认为,随着上网手机的日益普及,手机正在成为互联网的重要终端设备,手机出版是网络出版的延伸与组成部分。”随后,匡教授在根据新闻出版总署和信息产业部的《互联网出版管理暂行规定》曾对网络出版下的定义做出新的理解和延伸,并认为“所谓手机出版,就是以手机为媒介的出版行为,是网络出版的延伸。”

中国大百科全书电子音像出版社副社长王勤认为:手机出版就是以数字代码方式,将有知识性、思想性、娱乐性的内容信息经过编辑加工后,以无线、有线接入或者以介质存储方式,和传播于移动终端的行为。

笔者认为,手机出版是另外一种网络出版形式,虽然说,手机技术在迎接3G时代到来的时刻,已经与互联网联系越来越紧密,并且在以后会更加紧密甚至达到技术的融合。但在目前的情况下,从出版这个行为上来说,手机与互联网是两个不同的分支;从技术上来说,互联网出版以互联网技术为平台,而手机出版则主要运用无线通讯技术,二者有不同的传输渠道和方式;从网络语言上说,手机出版主要是WML语言(日本的I-MODE手机用的是CHTML语言),互联网出版一般使用的是HTML语言。

总之,手机出版依然沿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表现形态,并且将很多其他媒体出版物进行数字化加工后,通过无线网络、有线互联网传播到手机或终端阅读器上,供读者使用或者下载的传播行为。

二、手机出版的特点

1.传播速度快、范围广

手机出版拥有全球巨大的客户潜力,因此发行数量也将会非常庞大,而且手机出版物现在引领的也是一种“娱乐化、快速化、浏览性”的阅读方式新潮流。

2.零纸张、零印刷、零运输成本的运营模式

传统出版业由于是纸质媒介,因而纸张成本、印刷成本、运输成本都很高,而手机出版物的发行及运营成本则因为其特殊性而大大降低了。通过手机这个载体,可以省去油墨纸张印刷等费用,且电子出版物可以直接到达用户手中,从而避免了传统模式中的经销商、店铺等,极大地降低了中间环节的成本。

3.终端客户的定位更加精准

在手机出版中,手机作为终端设备,处在不同消费水平的人们会选择适应其身份的手机。同时,这些人们会根据自己的阅读爱好、习惯选择不同的阅读内容,因此,这就要求阅读人群要定位精准、内容设计要灵活科学。

4.手机出版渠道管理简单

传统出版的渠道合作及管理比较复杂,采用新华书店和民营书店零售、批发等,在进行渠道设计的时候还需要根据出版企业各自的产品、结构、适销度、用途等不同特点来进行。而手机出版采用一站式的渠道管理,直接面对手机发行渠道商,无库存要求,回款周期较短。

5.手机出版物互动性强

手机出版物与读者有着更强的互动性。传统出版一般都是单向性的出版,受很多条件的限制、制约,与读者互动费时费力,往往很难搜集到精确的读者信息以及意见反馈;而手机出版则造就了一个星状网络,每一部手机都是这个星状网络的重要环节,从而能够实现对出版物销售的跟踪,对出版资源进行快速的收集,能够进行及时的读者调查,能够收到最新的读者书评和意见反馈等多方面的功能,这些对出版者和读者提供了双向的服务,实现了更广泛、迅速的互动。

6.手机出版传输广泛、扩展性强、自由度大

手机出版的信息量大,而且调整起来不像传统出版那样受经济成本、时间成本的制约限制,往往能够在内容上随时扩展、修改,而且只要有传输网络的地方,手机出版物就能够到达,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

三、手机出版目前的发展状况

1.手机出版的传播形式

权威机构认为:手机作为第五媒体,承载业务内容的方式,仍是对其他媒体的延伸,从这个角度,将手机媒体业务划分为“手机报”、“手机音频广播”、“手机视频/电影”、“手机电视”、“手机小说”等五种常用业务。

目前,我国的手机出版已经形成了手机小说、手机报纸、手机杂志、手机原创文学、手机游戏、手机(无线)音乐等门类齐全、灵活多样的手机出版格局。

2.手机出版的模式

手机的出版目前是以移动运营商为主导的商业模式,且尚未形成成熟的产业链,较为普遍的模式有以下几种。

(1)短信或彩信形式

这是一种新的流行文化形式,优势在于便捷性,因为大多数手机用户已经养成了收发短信的习惯,短信小说只须一次订制,就可以定期接收,无需额外操作;劣势在于短信所能承载的信息量十分有限,信息类型也较为单一,不足以满足大规模出版的需要。同时手机用户处于受众一方,难以将阅读感受进行反馈,手机媒体交互性的优点未能得以发挥。

(2)通过WAP平台把互联网上的信息和业务引入到移动电话等无线终端

和短信型相比,WAP型的优势首先在于可基本实现全文出版,其次是WAP网上能够承载的信息更为海量,用户选择空间更大,但目前网络带宽较窄,传输速度慢,手机屏幕又比较小,大大限制了WAP网的发展。对出版单位而言,可以通过分析WAP用户的消费纪录,了解产品的市场表现,从而进行有效的市场营销和产品线调整。

(3)将信息用二维码进行编码,使二维码信息以彩信的形式在手机里存储、阅读、传播。

2008年3月28日,“中国手机出版服务平台”正式启动,这是基于二维码技术的移动多媒体出版平台,能够为读者提供延伸信息服务。同时该平台为读者与出版社之间提供了及时、高效、便捷的信息沟通平台,实现了网上的图书交易、图书信息与内容的编辑和、图书信息检索及订阅、新书推荐、积分抽奖活动、网络调查、物流监控等出版各环节所需的必备功能,从而开展直接面对读者的双向互动营销,实现传统出版和网络出版的优势整合,使传统出版行业实现跨媒体经营成为可能。

与WAP网上有海量的电子书资源相比,二维码型突破了以往需要输入网址的上网方式,具有使用方便、上网快捷的优势,用户进入的是出版社的专属页面,目标指向明确,出版社可以借此全方位地展示自身形象和产品,最大限度地开展营销。劣势在于,目前能支持二维码扫描与解码功能的手机价格相对较高,普及率低。

(4)在手机中嵌入阅读软件,使手机成为移动阅读器。

目前应用较多的是数字出版技术商北京方正阿帕比的移动阅读技术,方正阿帕比将手机书客户端阅读软件预装在诺基亚、多普达、康佳等多款手机上,用户就可以直接到阿帕比手机数字资源中心下载手机书。

预置型的优势在于,一旦阅读软件预装成功,而且用户养成了使用习惯,比通过WAP型浏览更加高效。这就好比网上聊天,通过电脑预装了即时通讯工具QQ或MSN后,聊天就更加方便快捷,用户体验优于通过论坛或聊天室聊天。劣势也在于对手机终端的硬件要求较高,普及率不易提高。

3.手机出版的发展

目前,手机出版的发展非常迅速。从国际上看,手机出版业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新发展期。2006年,日本手机图书出版额已达238亿日元(15.9亿人民币),据推测2007年将达到400亿日元(26.7亿人民币)。从国内看,2006年我国手机动漫市场规模达3166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达到4300%。另据新华社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通过手机进行文学阅读的用户已经超过3000万,并且近两年来手机文学读者年均增加80%左右。到2007年4月底,我国手机用户已超过4.87亿户。这一庞大的用户群将使手机这一数字阅读终端群体数量不可避免地扩大。

并且,艾瑞咨询《2007-2008年中国数字出版行业发展报告》分析认为,数字出版物市场潜力巨大,但目前个人付费、集体付费和广告等营收渠道存在一定的发展阻碍,手机出版物将成为近期数字出版行业的突破重点。

所以,手机出版势必将成为一个迅速发展的行业。

四、手机出版面临的问题

虽然手机出版正在走近我们的生活,但由于诸多制约因素,手机出版的产业链没有形成,商业模式也还不成熟,产业规模并不如预计的那样大。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孙寿山曾经指出,目前在数字出版产业发展过程中,观念、产业链与商业模式、数字版权、数字内容监管、标准化、阅读方式等问题以及技术壁垒,是制约传统出版业向数字化产业转型的关键因素。

1.资费高

尽管中国移动不断下调相关费用,但相比日本来说,还是比较高。日本实行手机单向收费,包含上网包月费在内每月才需3000日元,极低的资费使得日本手机上网的人数超过了电脑上网的人数。而且,手机报纸的摘要可免费阅读,如欲全文阅读则只需每月加付200-300日元(由话费中扣除),仅相当于购买一张地铁票的钱。在我国,虽然很多用户有手机上网的需求,但上网费用之高阻碍了此项业务的发展步伐。此外,手机上网速度慢也影响了手机出版的发展,相关各方均期待3G时代的到来为其带来新的气象。

2.内容少

虽然我国手机出版目前既有单份传统媒体的品牌出版,也有内容出版商对内容资源的编辑整合,既有传统媒体,也有没有传统媒体依托的内容服务商,但内容建设仍是摆在手机出版面前的一大课题。当然,这也有深层的原因。

在我国,手机出版是电信运营商和SP的积极推动,但WAP网站内容比较贫乏,手机原创文学刚刚起步不成气候,传统媒体对手机出版的重视程度不够。究其原因,则是因为分成比例低,传统出版业并不积极。内容提供商与电信运营商、SP的分成比例是3:7,而日本手机出版发达,除了手机上网后可以访问到足够丰富的内容,有重大影响力的10余家报纸都很看重手机出版的原因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内容提供商与电信运营商、SP的分成比例是7:3,内容提供商拿走了手机出版的绝大部分收益,电信运营商只得到9%,从而扶持了该产业的发展。

3.盗版易、监管难

我国对出版物实行的是审核制,但手机出版尤其是其中的原创文学出版是一种大众创作大众阅读的行为,5亿手机用户都可能成为出版者,如何在出版前对内容进行审核成为一大难题,手机出版中还可能出现侵犯知识版权的问题。由于侵权成本低、非常方便,而维权成本高、风险大,目前还没有良好的对策。

4.上网速度慢

手机上网速度慢,也影响了手机出版的发展。3G出现以前,我国的手机上网速度一般只有10~14kbps(千字节/每秒),甚至不如2000年前后我国推行ADSL时的普通互联网链接网速。3G在今年开始试运营后,手机上网速度将提高到100kbps(千字节/每秒)以上,一些基于手机的各类增值服务业务将出现井喷型增长。因此,各方面也都在期望3G时代的来临。

5.技术标准难统一

在数字出版领域,格式的不统一成为行业之痛。直接关系到产业的做大做强。方正的CEB、超星的PDG、书生的SEP、Adobe的PDF、知网的CAJ等,各自都有一套格式,电子书业没有行业通用的标准和格式。标准不一致导致用户必须使用不同的阅读器软件,这也增加了用户阅读的成本,同时也不利于行业内容的交换和整合,这是数字出版难以发展的重要原因。

五、手机出版问题的解决办法

针对手机出版的问题,很多业内人士都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魏玉山表示,标准化是产业化的基础,没有标准会很难有大的跨越和发展,“通过制定一套手机出版的标准体系,将推动手机出版的标准和管理。”因此,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承担全国新闻出版技术标准委员会的工作,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推动手机出版标准的制定:第一,制定一套手机出版的标准体系。第二,使用手机出版的成像格式标准。第三,制定手机出版的监管标准。

这些提议都是针对手机出版的监管难及内容少方面所采取的措施,还未有针对资费高、手机上网速度慢及技术标准统一方面等问题的具体解决措施。因此,还需要做很多努力。

六、结语

虽然,手机出版还面临着许多问题,但是依然有着强劲的发展势头,3G时代的到来为出版产业打开了一扇崭新的大门。相信3~5年后随着3G在中国的逐渐普及,相关法规的完善,手机媒体将实现网络化、宽带化,手机将成为随身携带的、交互式、多媒体的大众媒体,将创造一个巨大的出版市场。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手机媒体研究报告.

[2]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

[3]王勤专栏博客http:///wangqin/.

[4]匡文波.网络传播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6(2).

[5]出版参考,2008,6(下旬刊).

篇8

1.1.传统物流

1.1.1.物流概念提出的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美国家工业化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企业为追求利润,想方设法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产量和产品质量,随着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的提高,这种竞争日趋激烈,人们逐渐意识到,企业在降低生产成本方面的竞争似乎已经到了尽头,产品质量的好坏,也仅仅是一个企业能否进入市场、参加竞争的敲门砖。这时,竞争的焦点开始从生产领域转向非生产领域,转向过去那些分散、孤立的、被视为辅助环节而不被重视的、诸如材料管理和货物配送等物流活动领域。

由此首先产生的是PD(PhysicalDistribution)的概念,指从生产厂家到用户的货物配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逐步认识到,经济水平的提高主要取决于社会物资供应系统的效率,而不是生产过程本身。对于一个生产企业来说,要提高经济效益、增加竞争能力,不仅应搞好PD,而且还应搞好产品生产前从供应商到生产制造商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的采购、运输、仓储和库存等的材料管理(MaterialManagement),以及在生产过程中对材料、零部件等的运输和库存的管理(InternalInventoryTransfer)。

1.1.2.物流的概念

物流源于英语的“Logistics”,原意是军事后勤保障,二战后,物流的概念被广泛运用于经济领域。1986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对物流给出的定义得到了普遍的认同,即:物流是指为满足消费者需要而进行从起点到终点间的原材料、中间过程库存、最后产品和相关信息有效流动和储存的计划、实施和控制管理过程。这一定义包括了生产物流和流通物流两个部分,具体突出了物流的四个关键组成部分:实质流动、实质存储、信息流动和管理协调,是对现代物流体系的完整概括。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物流与流通系统和生产系统都有了密切的联系。

我国物流的概念是从日本引入的,但在物流概念引入我国之前,我国实际上一直存在着物流活动,即运输、保管、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其中主要是存储运输即储运活动。国外的物流业基本上就是我国的储运业,但两者并不完全相同,主要差别在于:

㈠.物流比储运所包含的内容更广泛,一般认为物流包括运输、保管、配送、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及相关信息活动,而储运仅指储存和运输两个环节,虽然其中也涉及到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及信息活动,但这些活动并不包含在储运概念之中;

㈡.物流强调诸活动的系统化,从而达到整个物流活动的整体最优化,储运概念则不涉及存储与运输及其他活动整体的系统化和最优化问题;

㈢.物流是一个现代的概念,在二次大战后才在各国兴起,而在我国储运是一个十分古老、传统的概念。

1.2.现代物流

1.2.1.现代物流概念

现代物流是指将货物由供应者向需求者物理性移动和相关信息有效流动的全过程,是创造时间价值和场所价值的经济活动,包括运输、配送、装卸、包装、仓储、加工、信息等活动领域。

现代物流与传统运输有着质的区别,在现代物流中,仓储是基础,运输是关键,但它不是简单的传统运输内容的叠加,运输+仓储+打包托运≠现代物流。概括起来,现代物流与传统运输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五性”上:

㈠.系统性。现代物流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系统性。强调全过程、全面、全方位的系统服务。

㈡.科学性。现代物流是建立在科学的理念基础上的。因此,现代物流设计是现代物流的灵魂,是物流成功的关键。

㈢.实用性。现代物流强调一切服从用户,一切都要为用户所用。“解决问题,创造财富”,是现代物流企业的服务宗旨。

㈣.高效性。高速、准时是现代物流的第一要素。就要使物流得快,流得好,流出效率,流出效益。

㈤.广泛性。现代物流所涉及的对象十分广泛,这种工作范畴的广泛性将随着社会生活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以不断适应现实生活的要求。

1.2.2.现代物流的特点

现代物流相对于传统运输来说,是一个革命性的突破,它有五个特点:

第一,它是多种运输方式的集成,把传统运输方式下相互独立的海、陆、空的各个运输手段按照科学、合理的流程组织起来,从而使客户获得最佳的运输路线、最短的运输时间、最高的运输效率、最安全检查运输保障和最低的运输成本。

第二,它打破了运输环节独立于生产环节之外的分业界限,通过供应链的概念建立起对企业销全过程的计划和控制,从整体上完成最优化的生产体系设计和运营,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实现了货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有机统一,降低了社会生产总成本,供应商、厂商、销售商、物流服务商及最终消费者达到皆赢的战略目的。

第三,它突破了运输服务的中心是运力的观点,强调了运输服务的宗旨是客户第一,客户的需求决定运输服务的内容和方式,在生产趋向小批量、多样化和消费者需求趋向多元化、个性化的情况下,物流服务提供商需要发展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项目。

第四,在各种运输要素中,现代物流更着眼于运输流程的管理和高科技和信息情报,使传统运输的“黑箱”作业变为公开和透明的,有利于适应生产的节奏和产品销售的计划。

第五,现代物流正在全球范围内加速集中,并通过国际兼并与联盟,形成愈来愈多的物流巨无霸。

1.2.3.发展现代物流的意义

现代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被广泛地认为是企业在除了降低物资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的又一个可以增加利润的方式,它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现代物流可以降低流通费用,因为随着物流管理的合理化,物流消耗也逐渐减少了,一些发达国家把降低流通费用,特别是物流费用作为第三利润开发的源泉,以此提升整个国民经济。

发展现代物流,有利于降低社会总成本,提升国民经济的总水平。从运输成本看,我国运输成本占国民经济总成本的30%,而发达国家仅为10%。也就是说,仅从运输来看,我们还有“20%”这样一个空间可以去努力。只要我们能够将现有运输成本降低10%左右,我们的国民经济总体水平就能出现一次新的飞跃。

1.3.电子商务时代的物流

1.3.1.物流与电子商务的连接

电子商务离不开物流,这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共识。但由于两个行业在产业链上相距较远,熟悉电子商务的人不熟悉物流,而熟悉物流的人对电子商务则知之甚少,所以双方都在苦苦探索相互结合的途径和切入点。

电子商务是新兴行业,是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在商品交换环节上的体现。而物流业的最主要组成行业是运输业和仓储业,是由两个传统行业组成的。所以电子商务企业与物流企业的结合大体有三种模式:

第一种是从电子商务企业向物流企业延伸,信息查询、交易在网上进行,物流业务由物流公司来做,而各种要素的整合则由电子商务企业来完成,如代为选择物流企业、物流方式和运输手段;代付运费、保管费及保险费;代为生产提单和送达提单;代为结算货款,提供信息查询功能等。而物流企业则只从事保管、分拣、加工、配送和运输工作。

第二种是从物流企业向电子商务企业延伸。信息查询、交易、货物送达都由物流企业完成。广州某公司曾设想以仓库和物流中心为基地,卖者将货物存入仓库,并在网上销售信息。买者一旦与卖者在网上达成购销合同,仓库将锁定卖者的库存货物,买方款到发货,并由仓库将货款支付给卖方。这样,将交易与物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简化了商务环节。这是一个巧妙的设想,如能实施,则将大大推动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的发展。

第三种是现货仓单交易。电子商务公司指定商品交割仓库,卖方将货物存入交割库,仓库开出仓单,卖方凭仓单在电子商务交易系统交易。交易成功,卖方转让仓单给买方,买方依据仓单提货。

1.3.2.电子商务时代物流的涵义和特点

物流与电子商务的连接,使电子商务时代的物流具备了信息化、现代化、社会化的特征。具体来说就是指物流配送企业采用网络化的计算机技术和现代化的硬件设备、软件系统及先进的管理手段,针对社会需求,严格地、守信用地按用户的订货要求,进行一系列分类、编配、整理、分工、配货等理货工作,定时、定点、定量地交给没有范围限度的各类用户,满足其对商品的需求。

电子商务时代的来临,给全球物流带来了新的发展,使物流具备了一系列的新特点:

㈠.信息化。电子商务时代,物流信息化是电子商务的必然要求。物流信息化表现为物流信息的商品化、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和代码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物流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物流信息存储的数字化等。因此,条码技术(BarCode)、数据库技术(Database)、电子定货系统(ElectronicOrderingSystem)、电子数据交换(ElectronicDataInterchange)、快速反应(QuickResponse)及有效的客户反映(EffectiveCustomerResponse)、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等技术与观念在我国的物流中将会得到普遍的应用。

㈡.自动化。有了信息化的根基,加之机电一体化的实施,自动化在省力的同时,又扩大物流作业能力、提高劳动生产力、减少了物流作业的差错。物流自动化的设施非常多,如条码/语音/射频自动识别系统、自动分拣系统、自动存取系统、自动导向车、货物自动跟踪系统等。这些设施在发达国家已普遍用于物流作业流程中,但在我国自动化技术的普及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㈢.网络化。物流的网络化是物流信息化的必然,是电子商务下物流活动的主要特征之一。当今世界Internet等全球网络资源的可用性及网络技术的普及为物流的网络化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物流网络化不可阻挡。

㈣.智能化。这是物流自动化、信息化的一种高层次应用,物流作业过程大量的运筹和决策,如库存水平的确定、运输(搬运)路径的选择、自动导向车的运行轨迹和作业控制等。为了提高物流现代化的水平,物流的智能化已成为电子商务时代物流发展的一个新趋势。

㈤.柔性化。柔性化本来是为实现“以顾客为中心”理念而在生产领域提出的,但需要真正做到柔性化,即真正地能根据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来灵活调节生产工艺,没有配套的柔性化的物流系统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柔性化的物流正是适应生产、流通与消费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物流模式。这就要求物流配送中心要根据消费需求“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短周期”的特色,灵活组织和实施物流作业。

1.3.3.我国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现状

近年来,电子商务的发展,扩大了企业的销售范围,使得送货上门等物流服务成为必然,促进了我国物流行业的兴起。但目前,我国的物流水平仍难以满足电子商务的需求。

第一,从物流基础设施来看,全国公路里程达133.6万公里,基本做到村村通公路,其中高速公路1.5万多公里,跃居世界第三;铁路运力跃居亚洲第一;水运方面,港口的吞吐能力有大大的提高,列世界第五;民用航空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新建、扩建了一批机场及支线、国际航线的增开,这些都使空运能力和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第二,从配送中心发展情况来看,虽然形成了一批有一定规模的全国范围配送体系的物流企业,连锁商业和配送服务业正在兴起,但我国现有的三种类型的配送中心:连锁企业自有的配送中心、社会化的配送中心、共同配送中心,在经营管理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经营不规范的配送中心约占总数的80%。大致存在以下几个问题:㈠经营方向不明确;㈡功能不完善,流程不合理;㈢设备选择上存在误区;㈣现代化程度低。

第三,从第三方物流发展情况来看,还没有一家流通企业能为生产企业提供全方位的物流服务。国内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主要是一些原来的国家大型仓储运输企业和中外合资、独资企业。

二、物流与电子商务的关系

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关系用“成也配送,败也配送”来形容毫不夸张。可以说,电子商务是信息传播的保证,而物流则是执行的保证,没有物流,电子商务只能是一张空头支票;同时电子商务的发展也会对物流产生积极的影响。

2.1.物流是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先决条件

目前我国电子商务刚刚起步,其前期的发展主要是利用资本市场的支持而快速膨胀起来的,表面看市场似乎很繁荣,实际华而不实。许多网络公司和“触网”的企业并不重视软硬件架构的规范以及市场服务体系的形成,也很少考虑最需要解决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等现实问题。互联网在信息流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我国的电子商务的难点不在互联网内,而是在互联网外。在中国电子商务进程中,人们过分注重了信息流、电子化等这些技术性很强的新生事物,而未清醒地认识到电子商务的出发点和归宿——物流。

电子商务交易的绝大多数产品都是有形产品,交易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实际物流的操作,即能否及时把货物送到顾客手中。而目前物流配送体系的不健全严重阻碍了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商务快速、便捷的优势得不到发挥,成为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特别是对于一些小的网站,物流问题几乎成为不可逾越的障碍。货物不能及时送到,或采用自行车递送等落后的手段送货,都使网站的信誉受到极大的损害。

可见,物流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先决条件。目前我国物流业已经跟不上电子商务的发展步伐,阻碍了我国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

2.2.电子商务发展是物流进一步发展的动力

电子商务的发展使物流的内容更加丰富,对物流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许多新的问题,物流业必须积极应对,加快发展,建立相应的配送体系,而此动力来自于电子商务的发展,因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对物流的影响全面而深刻:

㈠.对物流理念的影响。把电子商务作为商业竞争环境时,它对物流理念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一是物流系统中的信息变成了整个供应链运营的环境基础。网络是平台,供应链是主体,电子商务是手段。信息环境对供应链的一体化起着控制和主导的作用。二是企业的市场竞争将更多地表现为以互联网所代表的企业联盟的竞争。更多的企业将以其商品或服务的专业化比较优势,参加到以或有品牌优势,或有知识管理优势的核心企业为龙头的分工协作的物流体系中去,在更大的范围内建成一体化的供应链,并作为核心企业组织机构虚拟化的实体支持系统。三是市场竞争的优势将不再是企业拥有的物质资源有多少,而在于它能调动、协调、最后是能整合多少社会资源来增强自己的市场竞争力。因此,企业的竞争将是以物流系统为依托的信息联盟或知识联盟的竞争。物流系统的管理也从对有形资产存货的管理转为对无形资产信息或知识的管理。四是物流系统面临的基本技术经济问题,是如何在供应链成员企业之间有效地分配信息资源使得全系统的客户服务水平最高,即是追求物流总成本最低的同时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㈡.对物流系统结构的影响。电子商务对物流系统结构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由于网上客户可以直接面对制造商并可获得个性化服务,故传统物流渠道中的批发商和零售商等中介将逐步谈出,但是区域销售将受制造商委托逐步加强其在渠道和地区性市场中的地位,作为制造商产品营销和服务功能的直接延伸。二是由于网上时空的“零距离”特点与现实世界的反差增大,客户对产品可得性的心理预期加大,以致企业交货速度的压力变大。因此,物流系统中的港、站、库、配送中心、运输线路等设施的布局、结构和任务将面临较大的调整,配送的服务半径也将加大。三是由于信息共享的即时性.使制造商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成为可能,故其组织结构将趋于分散并逐步虚拟化。当然,这主要是那些拥有品牌的、产品在技术上已经实现功能模块化和质量标准化的企业。四是大规模的电讯基础设施建设,将使那些能够在网上直接传输的有形产品的物流系统隐形化。这类产品主要包括书报、音乐、软件等,即已经数字化的产品的物流系统将逐步与网络系统重合,并最终被网络系统取代。

㈢.对客户服务的影响。一是要求在客户咨询服务的界面上,能保证企业与客户间的即时互动。网站主页的设计不仅要宣传企业和介绍产品,而且要能够与客户一起就产品的设计、质量、包装、改装、交付条件、售后服务等进行一对一的交流,帮助客户拟定产品的可得性解决方案,帮助客户下订单。这就要求得到物流系统中每一个功能环节的即时的信息支持。二是要求客户服务的个性化。只有当企业对客户需求的响应实现了某种程度的个性化对称时,企业才能获得更多的商机。第三,要求企业对客户追踪服务的个性化。网络时代客户需求的个性化增大了市场预测的离散度,故发现客户个性化服务需求的统计特征将主要依赖对客户资料的收集、统计、分析和追踪。虽然从技术层面讲并没有什么困难,但是要涉及到文化的、心理的、法律的等诸多方面,因此建立客户档案并追踪服务本身,就是一项极富挑战性的工作

㈣.对物料采购的影响。企业在网上寻找合适的供应商,从理论上讲具有无限的选择性。这种无限选择的可能性将导致市场竞争的加剧,并带来供货价格降低的好处。但是,所有的企业都知道频繁的更换供应商,将增加资质认证的成本支出,并面临较大的采购风险。所以,从供应商的立场来看,作为应对竞争的必然对策,是积极地寻求与制造商建成稳定的渠道关系,并在技术或管理或服务等方面与制造商结成更深度的战略联盟。同样,制造商也会从物流的理念出发来寻求与合格的供应商建立一体化供应链。作为利益交换条件,制造商和供应商之间将在更大的范围内和更深的层次上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㈤.对存货的影响。一般认为,由于电子商务增加了物流系统各环节对市场变化反应的灵敏度,可以减少库存,节约成本。但从物流的观点来看,这实际是借助于信息分配对存货在供应链中进行了重新安排。存货在供应链中总量是减少的,但结构上将沿供应链向下游企业移动。即经销商的库存向制造商转移,制造商的库存向供应商转移,成品的库存变成零部件的库存,而零部件的库存将变成原材料的库存等。因存货的价值沿供应链向下游是逐步递减的,所以将引发一个新的问题:上游企业由于减少存货而带来的相对较大的经济利益如何与下游企业一起来分享。供应链的一体化不仅要分享信息,而且要分享利益。

㈥.对运输的影响。在电子商务条件下,速度已上升为最主要的竞争手段。物流系统要提高客户对产品的可得性水平,在仓库等设施布局确定的情况下,运输将是决定性的。由于运输活动的复杂性,运输信息共享的基本要求就是运输单证的格式标准化和传输电子化。由于基本的EDI标准难以适应各种不同的运输服务要求,且容易被仿效,以至不能作为物流的竞争优势所在,所以在物流体系内必须发展专用的EDI能力才能获取整合的战略优势。

三、电子商务物流解决方案

电子商务的优势之一就是能大大简化业务流程,降低企业运作成本。而电子商务下企业成本优势的建立和保持必须以可靠和高效的物流运作为保证,这也是现代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以生产企业为例,有关调查研究的数据显示,物流对企业的影响是公认的,90%以上的人认为比较重要,其中42%的人认为很重要,仅有9.2%认为不重要。

为此,很多企业都在发展电子商务过程中,探索适合自己企业的物流模式,寻找物流解决方案。“一把钥匙解一把锁”,企业背景类型不同,就需要有不同的物流模式和解决方案与之对应。由于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物流又有了很多新的特征,所以“摸着石头过河”亦在所难免。但笔者亦认为有两点不必怀疑,一是电子商务物流还要从传统物流做起,二是电子商务物流绝不止一种模式。所以在探索的过程中,企业不能好高骛远,必须抓好企业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又不要盲目信从,认为某种模式可以“包治百病”。

3.1.电子商务发展中的物流模式

模式非常重要,模式就是解决方案的坐标,模式就是解决方案的参考。企业的类型不同,发展模式的选择就不同。模式是一个大系统,一个大方向,只有方向确定,企业才能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对模式进行一定的修改或改良,形成自己企业的解决方案。

3.1.1.国外电子商务物流模式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世界各国的很多企业在探索企业电子商务物流过程中形成了三种有代表性的物流模式,笔者在此将它们一一阐述:

3.1.1.1.物流一体化

所谓物流一体化,就是以物流系统为核心的由生产企业、经由物流企业、销售企业,直至消费者的供应链的整体化和系统化。它是物流业发展的高级和成熟的阶段。物流业高度发达,物流系统完善,物流业成为社会生产链条的领导者和协调者,能够为社会提供全方位的物流服务。

物流一体化的现论是在20世纪80年代,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深化和加剧,企业建立竞争优势的关键转向建立高效的物流系统的“第三利润源泉”时,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法国和德国等提出的。它的应用和指导使物流发展效果明显,生产商、供应商和销售商均获取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这甚至也是美国进入90年代经济持续增长的原因之一。

时至今日,物流一体化的发展可分为三个层次:物流自身一体化、微观物流一体化和宏观物流一体化。物流自身一体化是指物流系统的观念逐渐确立,运输、仓储和其他物流要素趋向完备,子系统协调运作,系统化发展。微观物流一体化是指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将物流提高到企业战略的地位,并且出现了以物流战略作为纽带的企业联盟。宏观物流一体化是指物流业发展到这样的水平:物流业占到国家国民总产值的一定比例,处于社会经济生活的主导地位,它使跨国公司从内部职能专业化和国际分工程度的提高中获得规模经济效益。

3.1.1.2.第三方物流

第三方物流是指由物流劳务的供方、需方之外的第三方去完成物流服务的物流运作方式。第三方就是指提供物流交易双方的部分或全部物流功能的外部服务提供者。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它是物流专业化的一种形式。

物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出现第三方物流,而且第三方物流的占有率与物流产业的水平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相关性。西方国家的物流业实证分析证明,独立的第三方物流至少占社会的50%时,物流产业才能形成。所以,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程度反映和体现着一个国家物流业发展的整体水平。

专业化、社会化的第三方物流的承担者是物流企业。综观国内外物流业现状,物流企业种类繁多。按照物流企业完成的物流业务范围的大小和所承担的物流功能,可将物流企业分为综合性物流企业和功能性物流企业。功能性物流企业,也叫做单一物流企业,即它仅仅承担和完成某一项或几项物流功能。按照其主要从事的物流功能,可将其进一步分为运输企业、仓储企业、流通加工企业等。而综合性物流企业能够完成和承担多项甚至所有的物流功能。综合性物流企业一般规模较大、资金雄厚、并且有着良好的物流服务信誉。

按照物流企业是自行完成和承担物流业务,还是委托他人进行操作,还可将物流企业分为物流自理企业和物流企业。物流自理企业就是平常人们所说的物流企业,它可进一步按照业务范围进行划分。物流企业同样可以按照物流业务的范围,分成综合性物流企业和功能性物流企业。功能性物流企业,包括运输企业(即货代公司)、仓储企业(仓代公司)和流通加工企业等。

在西方发达国家第三方物流的实践中,体现出以下三个趋势:

第一,物流业务的范围不断扩大。一方面,商业机构和各大公司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不得不将主要精力放在核心业务,将运输、仓储等相关业务环节交由更专业的物流企业进行操作,以求节约和高效;另一方面,物流企业为提高服务质量,也在不断拓宽业务范围,提供配套服务。

第二,很多成功的物流企业根据第一方、第二方的谈判条款,分析比较自理的操作成本和费用,灵活运用自理和两种方式,提供客户定制的物流服务。

第三,物流产业的发展潜力巨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3.1.1.3.第三方物流与物流一体化

物流一体化是物流产业化的发展形式,它必须以第三方物流充分发育和完善为基础。物流一体化的实质是一个物流管理的问题,即专业化物流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充分利用专业化物流设备、设施,发挥专业化物流运作的管理经验,以求取得整体最优的效果。同时,物流一体化的趋势为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巨大的市场需求。

从物流业的发展看,第三方物流是在物流一体化的第一个层次时出现萌芽的,但是这时只有数量有限的功能性物流企业和物流企业。第三方物流在物流一体化的第二个层次得到迅速发展。专业化的功能性物流企业和综合性物流企业以及相应的物流公司出现,发展很快。这些企业发展到一定水平,物流一体化就进入了第三个层次。

西方发达国家在发展第三方物流,实现物流一体化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德国、美国、日本等先进国家认为,实现物流一体化,发展第三方物流,可以降低物流成本,扩大公司业务能力;可以使企业集中精力,强化主业;可以缩短出货至交货时间,彻底实施品质管理。

第三方物流和物流一体化的理论也为中国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带来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契机。即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第三方物流运作模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益,加强竞争力。

3.1.2.我国电子商务物流模式

在我国电子商务的实践中,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为解决物流配送的问题,主要采取了以下三种方式:一是建立自己的配送渠道和设施,依靠自己的能力搞配送;二是委托专业物流配送机构完成商品配送;三是与百货商店、连锁店、邮政快递等原有配送网络搞联合、协作,共同完成物流配送。第一种方式适合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笔者认为这种方式不宜作为国内企业物流的主要发展方向;第二种方式比较适合我国国情,可进一步向独立第三方物流发展,但应解决好目前矛盾比较集中的商品配送价格等问题;第三种方式将电子商务配送与传统物流配送一体化,有利于集中使用物流资源,优化物流配送网络,应提倡和鼓励。此种方式可进一步向供应链管理发展,但应解决传统企业信息化程度低、配送渠道和设施不完善等问题。

3.1.2.1.我国目前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概况

我国目前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大体上可以概况为:传统大型制造企业和兼营或专营电子商务的网站。要找出适合我国企业的电子商务模式,笔者认为有必要在此将这两类企业做一下简单的叙述。

㈠.大型传统制造企业。由于国内企业的信息化起步较晚,因此其物流体系是一种企业(集团)销售公司(部门)的服务体系,其特点是:第一,一般只有从生产基地到到销售点的物流,而没有从销售地到消费者手中的配送;第二,以物流和资金流的相向运动为主,而信息流和商流处于次要地位;第三,一般建立了以销售总公司(部)为核心的分公司和商体系;第四,分公司和商负责辖区内销售网点的建设与管理;第五,物流中的仓储、运输、包装均由本公司承担,没有实行第三方物流,物流成本较高。

㈡.电子商务网站。目前我国的电子商务网站主要涉及图书、礼品、服饰、日用品等,就其物流来言,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以麦网为代表的由传统邮购公司转向BtoC业务的,二是以亚商在线为代表的经营BtoB业务的,三是以E国为代表的纯网络公司。

3.1.2.2.适合我国企业的电子商务物流模式及案例

结合上述三种理论模式,根据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我国物流产业应积极采取形式的客户定制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模式。作为物流企业完全可以不进行固定资产的再投资,而采用委托的形式,运用自己成熟的物流管理经验和技术,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现今,国内物流业在物流一体化和第三方物流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空白,国有大中型企业不景气的现状为这种物流模式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低成本、高扩张的背景和一显身手的机会。大力推广和发展综合物流运作模式可谓正逢其时!笔者在此举例为证。

假设某箱包公司,年销售额为6000万元,总部位于北京,全国有9家分公司,距北京平均距离1200公里,平均每个城市分担的月销售额为50万元。公司标准包装箱为45CMx33CMx60CM,约0.09CBM,15KG,每箱30只。平均计价144元/只,每箱货0.43万元。每城市每月销售116箱,约11.25CBM。计费吨数为3.4t。该公司于每城市平均有100家销售网点,每个网点销售116箱,计0.5万元/家,约38只箱包。送货3800只/月/城,10城市总送货3.8万只,全年送货45.6万只。销售网点布货品种为20种,30%为畅销品,占销量的70%,即6种箱包的每月的送货量为26只,其余14种每月送货量为12只,分3次送完。计每城市每月送货300次,10城市送货3000次,全年送货3.6万次。该公司的物流比率为l.8%。

该箱包公司为了完成原料采购和产品分销的等物流功能可以有两种选择:采用第三方物流和企业自营物流。公司自行承担物流功能需要车辆、仓库、办公用房等固定资产占用,要负担相应的维修及折旧费用,要负担有关人员的工资奖金费用,年需物流费用为277万元,约占销售额的4.62%。若委托第三方,采购全套物流服务,所需物流费用为200万元,约占销售额的3.33%。两者之比为72/100(200/277)(详见表1——物流服务报价表、表2——第三方物流与物流自营费用对照表)。

笔者在此提出此种模式,并不意味着赞成所有的企业都“一窝蜂”的采取这种模式,笔者赞成在充分了解企业的现状,经过认真的分析论证之后再为本企业度身订做,笔者相信:适合我国的电子商务物流模式决不是仅此一种!

3.1.2.3.如何开展适合中国国情的综合物流

美国的联邦快递和日本的佐川急便是国际著名的专门从事第三方物流的企业。而国内专业化的物流企业主要是一些原来的国家大型仓储运输企业和中外合资、独资企业,如中国储运公司、中外运公司、大通、敦豪、天地快运、EMS、宝隆洋行等。近年来,各公司的营业额均在1亿元以上,营业范围涉及全国配送、国际物流服务、多式联运和邮件快递等。其实,上述公司都已经在不同程度上进行了综合物流运作模式的探索实践。尤其是一些与外方合资或合作的物流企业充分发挥国外公司在物流管理经验、人才、技术、观念和理论上的优势,率先进行综合物流运作。

结合这些企业的发展情况,笔者认为我国发展综合物流的主要思路是:不需进行大的固定资产投入,低成本经营;将主要的成本部门及产品服务的生产部门的大部分工作委托他人处理,注重建立自己的销售队伍和管理网络;实行特许制,将协作单位纳入自己的经营轨道;公司经营的核心能力就是综合物流业务的销售、采购、协调管理和组织设计的方法与经验,并且注重业务流程创新和组织机制创新,使公司经营不断产生新的增长点。

为了提高管理效率、降低运作成本,不但要提出具有竞争力的服务价格,还必须采取以下措施:坚持走品牌化之路,产品(服务)经营和资本经营相结合的系统经营;建立和完善物流网络,分级管理,操作和行销分开;开发建设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应用EDI、GPS、RF、EOS、Internet等新技术,对货物进行实施动态跟踪和信息自动处理;组建客户俱乐部,为公司提供一个稳定的客户群。

3.2.电子商务物流解决方案

研究电子商务物流模式的目的是为了寻找到电子商务物流解决方案,这是企业的最终目的。方案的最终形成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故此,笔者的意见不可能对任何企业都适用,笔者在此只能就方案的一般性问题进行分析,而没有考虑企业的特殊性。

3.2.1.国外电子商务物流解决方案

国外的很多企业在解决电子商务物流问题时形成了自己的解决方案,一般来说,有三种比较有代表性的方式:美国的物流中央化、日本的离散配送中心、适应电子商务的全新物流模式——物流。

㈠.美国的物流中央化

物流中央化的美国物流模式强调“整体化的物流管理系统”,是一种以整体利益为重,冲破按部门分管的体制,从整体进行统一规划管理的管理方式。在市场营销方面,物流管理包括分配计划、运输、仓储、市场研究、为用户服务五个过程;在流通和服务方面,物流管理过程包括需求预测、订货过程、原材料购买、加工过程,即从原材料购买直至送达顾客的全部物资流通过程。

㈡.日本的离散配送中心

物流过程是生产——流通——消费——还原(废物的再利用及生产资料的补足和再生产)。在日本,物流是非独立领域,由多种因素制约。物流(少库存多批发)与销售(多库存少批发)相互对立,必须利用统筹来获得整体成本最小的效果。物流的前提是企业的销售政策、商业管理、交易条件。销售订货时,交货条件、订货条件、库存量条件对物流的结果影响巨大。流通中的物流问题已转向研究供应、生产、销售中的物流问题方向。

㈢.适应电子商务的全新物流模式——物流

物流(ThirdPartyLogistics,缩写为TPL,即第三方提供物流服务)的定义为:“物流渠道中的专业化物流中间人,以签订合同的方式,在一定期间内,为其他公司提供的所有或某些方面的物流业务服务。”

从广义的角度以及物流运行的角度看,物流包括一切物流活动,以及发货人可以从专业物流商处得到的其他一些价值增值服务。提供这一服务是以发货人和物流商之间的正式合同为条件的。这一合同明确规定了服务费用、期限及相互责任等事项。

狭义的物流专指本身没有固定资产但仍承接物流业务,借助外界力量,负责代替发货人完成整个物流过程的一种物流管理方式。

物流公司承接了仓储、运输后,为减少费用的支出,同时又要使生产企业觉得有利可图,就必须在整体上尽可能地加以统筹规划,使物流合理化。

3.2.2.国外先进的电子商务物流模式案例

美国的物流配送业发展起步早,经验成熟,尤其是信息化管理程度高,对我国物流发展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3.2.2.1.美国配送中心的类型

从本世纪60年代起,商品配送合理化在发达国家普遍得到重视。为了向流通领域要效益,美国企业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将老式的仓库改为配送中心;二是引进电脑管理网络,对装卸、搬运、保管实行标准化操作,提高作业效率;三是连锁店共同组建配送中心,促进连锁店效益的增长。美国连锁店的配送中心有多种,主要有批发型、零售型和仓储型三种类型。

㈠.批发型

美国加州食品配送中心是全美第二大批发配送中心,建于1982年,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工作人员2000人左右,共有全封闭型温控运输车600多辆。经营的商品均为食品,有43000多个品种,其中有98%的商品由该公司组织进货,另有2%的商品是该中心开发加工的商品,主要是牛奶、面包、冰激凌等新鲜食品。该中心实行会员制。各会员超市因店铺的规模大小不同、所需商品配送量的不同,而向中心交纳不同的会员费。会员店在日常交易中与其他店一样,不享受任何特殊的待遇,但可以参加配送中心的定期的利润处理。该配送中心本身不是盈利单位,可以不交营业税。所以,配送中心获得的利润,采取分红的形式,分给会员店。会员店分得红利的多少,按配送中心的送货量和交易额的多少而定,多者多分红。

该配送中心主要靠计算机管理。业务部通过计算机获取会员店的订货信息,及时向生产厂家和储运部发出要货指示单;厂家和储运部再根据要货指示单的先后缓急安排配送的先后顺序,将分配好的货物放在待配送口等待发运。配送中心24小时运转,配送半径一般为50公里。

该配送中心与制造商、超市协商制定商品的价格,主要依据是:(a)商品数量与质量;(b)付款时间,如在10天内付款可以享受2%的价格优惠;(C)配送中心对各大超市配送商品的加价率,根据商品的品种、档次不同以及进货量的多少而定,一般为2.9%-8.5%。

㈡.零售型

美国沃尔玛商品公司的配送中心是典型的零售型配送中心。该配送中心是沃尔玛公司独资建立的,专为本公司的连锁店按时提供商品,确保各店稳定经营。该中心的建筑面积为12万平方米,总投资7000万美元,有职工1200多人;配送设备包括200辆车头、400节车厢、13条配送传送带,配送场内设有170个接货口。中心24小时运转,每天为分布在纽约州、宾夕法尼亚州等6个州的沃尔玛公司的100家连锁店配送商品。

该中心设在100家连锁店的中央位置,商圈为320公里,服务对象店的平均规模为1.2万平方米。中心经营商品达4万种,主要是食品和日用品,通常库存为4000万美元,旺季为7000万美元,年周转库存24次。在库存商品中,畅销商品和滞销商品各占50%,库存商品期限超过180天为滞销商品。各连锁店的库存量为销售量的10%左右。

在沃尔玛各连锁店销售的商品,根据各地区收入和消费水平的不同,其价格也有所不同。总公司对价格差价规定了上下限,原则上不能高于所在地区同行业同类商品的价格。

㈢.仓储型

美国福来明公司的食品配送中心是典型的仓储式配送中心。它的主要任务是接受美国独立杂货商联盟加州总部的委托业务,为该联盟在该地区的350家加盟店负责商品配送。该配送中心建筑面积为7万平方米,经营8.9万个品种,其中有1200个品种是美国独立杂货商联盟开发的,必须集中配送。在服务对象店经营的商品中,有70%左右的商品由该中心集中配送,一般鲜活商品和怕碰撞的商品,如牛奶、面包、炸土豆片、瓶装饮料和啤酒等,从当地厂家直接进货到店,蔬菜等商品从当地的批发市场直接进货。

3.2.2.2.美国配送中心的运作流程

美国配送中心的库内布局及管理井井有条,使繁忙的业务互不影响,其主要经验是:

㈠.库内货架间设有27条通道,19个进货口;

㈡.以托盘为主,4组集装箱为一货架;

㈢.商品的堆放分为储存的商品和配送的商品,一般根据商品的生产日期、进货日期和保质期,采取先进库的商品先出库的原则,在存货架的上层是后进的储存商品,在货架下层的储存商品是待出库的配送商品;

㈣.品种配货是数量多的整箱货,所以用叉车配货;店配货是细分货,小到几双一包的袜子,所以利用传送带配货;

㈤.轻量、体积大的商品(如卫生纸等),用叉车配货,重量大、体积小的商品用传送带配货;

㈥.特殊商品存放区,如少量高价值的药品、滋补品等,为防止丢失,用铁丝网圈起,标明无关人员不得入内。

3.2.3.我国电子商务物流解决方案

我国经济的现代化,离不开流通的现代化。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快速发展,亟需解决企业的物流配送问题。如何解决我国电子商务物流问题,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想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谈一下自己的想法。

3.2.3.1.宏观措施

笔者认为,发展电子商务物流,必须从传统物流入手。当然要解决我国电子商务物流问题,也必须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所以企业不应该好高骛远,不能盲目追求快速发展,应该立足扎实,奠定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物流的根基。

㈠.提高信息化、网络化程度

电子商务物流有信息化的特性,具体表现为: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和代码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物流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物流信息存储的数字化等。因此,条码技术(BarCode)、数据库技术(Database)、电子定货系统(EOS)、电子数据交换(EDI)、快速反应(QR)、有效的客户反应(ECR)、射频技术(RF)、管理信息系统(MIS)、企业资源计划(ERP)等先进技术与管理策略,应在我国的物流配送企业十大力推广运用。

电子商务物流亦有网络化的特性,即指:物流配送系统的计算机通信网络,包括物流配送中心与供应商或制造商的联系要通过计算机网络,另外与下游顾客之间的联系也要通过计算机网络通信,比如物流配送中心向供应商提出定单这个过程,就可以使用计算机通信方式,借助于增殖网(valueAddedNetwork,VAN)上的电子定货系统(EOS)和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来自动实现,物流配送中心通过计算机网络收集下游客户的定货的过程也可以自动完成。

信息化是一切现代技术和管理手段的基础,也是网络化的前提,只有实现物流配送信息化和网络化,才能承担起电子商务时代赋予物流配送业的历史任务。

㈡.降低配送服务价格

要解决电子商务公司与物流配送企业之间在配送服务价格方面的矛盾,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一方面电子商务公司不能只考虑订单的数量,还应同时考虑配送成本,尽量将网上销售的商品控制在与物流企业协议确定的配送范围之内,在消费者下订单时,提示消费者商品的配送范围,以致使配送范围相对集中和形成规模。另一方面,物流配送企业应积极协作,加强管理开源节流,降低物流成本和配送服务的价格。同时还应尽可能与电子商务公司建立长期稳定的协作关系,这样做有利于物流企业制定长远投资和服务计划,有利于加快新的物流配送技术的应用,加大配送渠道和设施的建设力度,最终有利于加快实现物流配送系统的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从长远看,有利于持续稳定的降低物流配送的成本和价格。

㈢.建立以配送为中心的物流服务体系

配送是商品市场发展的产物,随着大批量、少批次的物流配送活动逐步被小批量、多批次所取代,个性化、多样化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配送已成为电子商务时代物流活动的中心环节和最终目的。因此,很容易使生产企业原本提供的售后服务出现真空。而这部分工作需要物流配送企业与电子商务企业明确分工,更多的要依靠物流配送企业。当然,物流配送企业要改变单一送货的观念,让企业内部的人员都应面向市场、面向客户,协助电子商务公司完成售后服务,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内容,如跟踪产品订单、提供销售统计和报表等,当然也需要生产企业给付更多的报酬。只有这样,才能紧跟电子商务的步伐,使售后服务不脱节,生产企业才不致被市场淘汰,配送企业也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㈣.引进技术,培养人才

我国的物流业管理水平落后,要发展电子商务物流必须加大对仓储业、配送中心、物流中心、批发中心以及集装箱中转站、散装水泥等物流设施的投入,必须引进先进的物流管理技术。同时,电子商务物流涉及到贸易经济、管理学、运输学、包装学、情报学、社会学、工程技术、电脑技术等学科,对物流业的从业人员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人的素质和管理水平对物流业的发展具有有重要影响,我们理应重视物流科技的发展与人才的培养。

㈤.打破条块分割,使“三流”有机结合

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物流社会化程度低,物流管理体制混乱,机构多元化,原物资部,原商业部、对外经贸部交通部以及中央各部(煤炭部、林业部等等)、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均有各自的物流系统。这种分散的多元化物流格局,导致社会化大生产、专业化流通的集约化经营优势难以发挥,规模经营,规模效益难以实现,设施利用率低,布局不合理,重复建设,资金浪费严重。由于利益冲突及信息不通畅等原因,造成余缺物资不能及时调配,大量物资滞留在流通领域,造成资金沉淀,发生大量库存费用。

可见,其中的物流、商流和信息流是“三流分立”的。所以,我国要着手建立集物流、商流、信息流于一体的新型物流配送中心。只有如此才能使流通过程里的物流、商流和信息流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3.2.3.2.微观措施——第三方物流

电子商务方便快捷的特性,使消费者与厂商之间的供求信息得到更快的传达与满足,产品不断改良以符合消费者的需求,资金也在货物加速传递过程中得以加快流转。这一过程带给物流产业的正是无数个生意机会。在原有供应链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我国物流产业应积极采取形式的客户定制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

㈠.第三方物流情况调查

笔者从美智(Mercer)管理顾问公司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所做的第三方物流调查情况报告中,得出以下初步结论:

①.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潜力大、发展迅速,处于发展初期,而且呈地域性集中分布。

②.客户对第三方物流需求千差万别,物流外包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③.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很快,有着各自的优势与劣势,许多第三方物流企业正在寻求合作,以提高服务能力。

㈡.以配送为重点发展第三方物流

笔者根据第三方物流情况调查报告所得出的结论,提出要以专业配送中心为重点发展电子商务物流,主要基于以下两点考虑:

①.发展配送中心具有较好的市场基础

随着连锁业及电子商务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专业的配送中心为它们提供优质的服务。加入WTO后,随着生产资料流通领域的真正对外开放,外商进入我国批发与零售市场,也极需本土化、基础良好的物流配送中心必将为其长期的合作伙伴。

②.传统物资企业大多具有多功能的物流服务能力

正如笔者在前所述,发展电子商务物流不能离开传统的物流。传统的物资企业本身已经具备基本的配送能力,对此如不加以利用,另起炉灶,不但需要很长的时间和很高的花费,而且对现有资源也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完全可以考虑将原有的传统物资企业转型,逐步用现代化的设备、技术和管理去使之完善。这需要一个过程,但在此过程中,完全可以继续发挥传统物资企业的已有功能。

㈢.第三方物流管理方案

第三方物流要得以应用,必须有一个合适的管理方案,笔者非常欣赏张铎先生的一个设计,就是建立一个基于网络的物流管理系统,此系统如笔者一直坚持的观点一致,就是发展电子商务物流,必须从传统物流入手,张先生的系统设计,与笔者的观点不谋而合。笔者在此将其做一阐述。(系统结构如图所示)

此系统的主要特点是:

①.集成化。系统将逻辑上相互关联的部分连接在一起,重复工作和多余数据被完全取消,流程被优化,集成化的业务处理取代了人工操作。

②.通用性。能适应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商业企业、专业物流企业、建筑施工企业等不同用户需要和特定行业的要求。

③.模块化。各模块可以拆分、组合使用、满足企业的不同管理需要。

④.先进性。根据供应链管理理念,并采用先进的计算机与通讯技术,融合现代物流技术(EAN/UCC编码技术,自动识别技术,GPS技术),通过INTERNET/INTRANET将供应商、分销商、客户按业务关系连接起来。

⑤.实用性:将传统购销与电子商务活动整合在一起,适应中国企业的实际需要。

该系统亦有其自身的优势:

首先,在不重复建设的基础上,利用现存条件,通过现代化的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有效整合物流资源,加强各种物流功能和物流形式的联系,打破了传统物流条块分割给电子商务带来的不利影响。

其次,各专业物流企业可以与多个物流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在没有网上物流业务时,专业物流企业可照常运营传统业务;当提出物流请求时,可迅速建立现实供应链接,提供相关物流服务。这既有利于提高我国大量闲置物流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也利于中小物流企业向现代化、网络化、信息化的平稳过渡。

第三,便于与电子商务BtoB或BtoC系统的对接。任何一种交易,都是以物的转移或服务的提供为最终目的,电子商务作为一种交易模式,当然也不例外。在电子商务交易系统建设较为完善的今天,如何为其配置电子化的物流系统已成为业内的热点问题。该物流系统与其它电子商务解决方案相比,更适合中国物流的现状。

当然,此系统的实施也不可能是一蹴而就,因为它要从传统物流转变为电子商务物流需要有一个过程,这就决定了它必须分步骤实施:首先要成为物流信息中心,继而成为物流信息交流中心,再次成为物流解决方案提供中心,最后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物流中心。

四、结束语

篇9

关键词:责任保险;保险市场;法律

责任保险,顾名思义是指保险公司承担,由被保险人的侵权行为而导致的应依法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的一种特殊的险种。责任保险从本质上说是侵权行为之责任风险转移,是基于民事责任的一种分散和防范侵权损害的法律技术,是一种愈来愈被人们认可、重视并希望被用来规避责任风险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现如今,民事责任发生着急剧的变化,特别是在侵权责任领域,无过失责任范围有日益扩大的趋势,过错推定责任具有比以往更为广泛的普及,使得损害赔偿的程度有了大幅度提高,也使得加害人承担民事责任的可能性和责任程度迅速增加,人们对民事责任的承担更加难以估计和预测,这也就促使加害人不得不寻找可以转化其民事赔偿责任的方法和途径,侵权责任制度的变化也就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近几年,我国责任保险得到了一定发展,但其规模和作用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国民经济发展需求。我们必须对责任保险市场存在及其发展的诸多问题做深入研究,以期寻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我国责任保险市场的社会环境要素

(一)责任保险市场的风险环境。风险环境是影响责任保险需求的首要因素。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及开放程度的不断加大,个人和组织的经济和社会活动在不断增加,所面临的事故风险也就会随着各种经济活动不断增加。西方工业化国家发展的经验表明,人均GDP在1000-3000美元的区间,是各类事故和民事法律责任纠纷案件的高发期。有资料显示,全国平均每天发生7起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重大事故,每3天发生一起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每个月发生一起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特别重大事故,每年因事故造成70多万人伤残,每年约70万人患各种职业病,每年发生的侵权案件约470多万件,涉案金额5900多亿元,而这些风险和涉案金额大多属于责任险承保的范围。

(二)责任保险市场的经济环境。保险业的发展又与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责任保险的发展与一国的经济条件密不可分,责任保险的发达程度标志着一国保险业的发展程度。据预测,到2010年我国人均C-DP将达到1900美元,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保险业超过30%的年均增速,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们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的日益多样化,为责任险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尤其是近年来国民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第一产业比重日趋下降,与责任保险发展较为密切的第二、三产业,如工业、建筑业、服务业的比重则不断上升。煤炭、建筑已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而这些领域正是安全隐患较大,是责任事故的高发区,相反经营单位的风险承受能力却较弱,一旦发生事故,公众的生命和财产难以得到保障,因此,责任保险在这些领域应该大有作为。

(三)责任保险市场的社会文化环境。一方面,我国的传统文化中“生死由命、息事宁人”等观念对人们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人们的主动维权意识较弱,遇到侵权事件发生时抱着能忍则忍的态度,放弃索赔,而致害人一方则以种种借口减轻经济赔偿甚至逃避责任。另一方面,社会公众对于责任保险认知程度较低,保险意识不强也是现阶段存在的客观事实。但随着公众的自我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近年来由责任风险所引起的投诉和纠纷不断增加。公民维权、索赔意识的增强将为责任保险的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

二、责任保险的法律环境要素

责任保险与法律的完善密不可分,一国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和进步,有利于公众的维权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从而刺激责任保险的需求。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责任保险的发展与完善和责任归责原则的发展与完善同步。责任保险发展的历史,是法律责任归责原则的进一步完善、发展的历史。国际司法界和保险界一般都认为,归责原则基本上经历了合同责任原则、过失责任原则和严格责任原则三个阶段:

第一是合同责任原则。最初的产品责任是一种合同责任,是以合同为基础和前提条件,受害者只有与生产者具有直接的合同关系,才能就因产品缺陷造成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害,对生产者或销售者提出请求赔偿的诉讼,否则无权行使请求赔偿的权利。第二是过失责任原则。过失责任原则,是指行为人在主观上有过错而承担责任的原则,是以过错作为归责的最终构成要件,无过错即无责任,并不需要合同责任原则的契约关系。第三是严格责任原则。严格责任原则也称无过错责任原则或绝对责任原则,是指损害发生后,既不考虑致害人的过失,也不考虑受害人过失,只要有损害的结果发生,并有内在的因果关系,即使没有过错,致害人也要承担责任。严格责任原则以损害结果的发生作为归责的价值判断标准,受害方无须承担举证责任。比较过失责任原则而言,严格责任原则更有利于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二)责任保险的发展与完善和法律的发展与完善同步。从责任保险的发展看,法律制度的变迁引发了符合时代潮流和市场需求的责任保险产品的变更创新,如:由于英国在1880颁布了《雇主责任法》,而有了专业的雇主责任保险公司的产生;英国的《1930年道路交通法》催生了强制机动车辆第三者责任保险等等;产品质量法的颁布也造就了产品责任保险,进而推广到食品和药品领域,以致到几乎所有工业制造产品领域,其他各种法律的颁布产生了药剂师、会计师、律师责任保险等等专业人士的职业责任保险。责任保险的发展和新险种的开发至今仍然活力无限。

关于我国责任保险的发展,我国《保险法》第五十条、五十一条、九十二条从法律层面给责任保险提供了框架,各种责任保险的法律体系目前正处在不断建设与完善中。随着加入世贸组织,我国废止、修订了大量不适应改革开放需要和不符合世贸组织规定的法律文件,陆续颁布实施或修正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食品卫生条例》、《道路交通安全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使各种侵权行为的审理有法可依、赔偿标准更清晰。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责任保险也将成为政府部门运用商业手段代替行政手段管理企业的有效方式之一。

三、责任保险发展的趋势

(一)责任保险作为保险业务的发展趋势。首先,经济的发展必定促使保险业的进一步发展。国际保险业的发展历史表明,责任保险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法律体系的完善和公民维权意识的提高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一方面,随着全球工业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大量新技术成果的广泛应用,工业事故、交通事故、环境污染、产品致人损害等事故必将随之增多,加之技术成果应用的大众化,使普通民众致他人人身或财产损失的可能性也大大提高;另一方面,经济生活中纠纷的大量涌现,必将促使社会各界转而求助责任保险以转嫁其责任风险,从而促进责任保险的进一步发展。其次,责任保险本身所具有的突出的社会管理功能,使得许多国家认识并开始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安定社会生活的战略高度来看待责任保险的发展问题,这无疑为责任保险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治支持。

(二)责任保险作为一种法律制度的发展趋势。责任保险与法律制度和法制环境息息相关。法律制度日益健全,为开发责任保险市场提供了较充分的法律依据。责任保险产生之本意在于填补被保险人因故意或过失侵害第三人利益而为损害赔偿所造成的损失。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保护受害益思想的发展,责任保险作为一种法律制度,其新的建构体系正在逐渐展现。表现在:第一,在诸多领域责任保险由“自愿责任保险”向“强制责任保险”方向发展;第二,在所承保被保险人的行为方面,由承保被保险人“过失行为责任”逐渐走向承保被保险人的“无过失行为责任”的方向;第三,在责任保险的功能方面,逐渐由“填补被保险人因赔偿第三人所受之损失”转向以“填补受害人的损失”为目的的方向。

四、我国责任保险现状及滞后原因分析

(一)我国责任保险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尽管近年来责任保险在我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建设和谐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应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责任保险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在整个商业保险中所占比例较低,其保险品种、技术含量、偿付能力、服务水平都与保险发达国家相差甚远,需要认真反思。

1、我国责任保险投保率极低。我国责任保险的发展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相对滞后。根据保监会公布的统计数据,2003年,我国责任保险业务的保费收入为34.8亿元,占全国财产总保费的4%左右,相比国际上责任保险占财产业务总量的15%的平均水平还有很大差距,与欧美发达国家的差距则更大。在欧美发达国家,这一比重甚至高达30%以上,像英国、德国等保险业发达的国家,责任保险占财产保险业务的30%左右;美国的责任保险业务保费收入在20世纪80年代竟占到整个非寿险业务的40%至50%。与国外相比,显然我国责任保险的差距还很大。

2、责任保险产品单一,结构不合理。我国的责任保险产品少,承保范围窄,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的需求。在4%的责任保险业务中。绝大部分是产品责任保险和雇主责任保险,而直接关系到千百万人切身利益的公众责任保险和医疗责任保险则少之又少。责任保险的投保率虽低,然而,频发的事故所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却触目惊心。2003年12月23日,重庆开县天然气“井喷”事故,中石油付出了3000多万元的责任赔偿;北京密云“灯会”踩踏事故,密云县政府的财政也付出了几百万元的赔偿。然而,在许许多多诸如此类的事故中,由于责任方存在侥幸心理,投保不积极,保险并没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社会公益性,大部分损失无法通过市场机制予以补偿,最终只能由政府善后处理,给国家财政带来沉重负担。

3、外资抢占中国市场。在国内责任保险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时候,在保险企业对责任保险的推广还没有积极性的时候,外资保险公司已开始抢滩中国市场。我国在加入WTO后,保险市场已完全对外开放,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保险公司进入中国。市场主体的丰富,直接结果就是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的保险公司相较于国内保险公司具有更多的风险控制经验和更成熟的保险产品。因此,给国内各保险公司以极大的挑战,严重影响了其积极性。

(二)我国责任保险滞后的原因。我国责任保险滞后是多方面的综合因素所致。

第一,公众的保险和维权意识较弱。由于我国现阶段保险知识仍未完全普及,很多人尚未形成主动的保险消费意识;还有一些人心存侥幸,对可能发生的人身和财产损失责任缺乏足够的重视。第二,责任保险产品质量有待提高。目前虽然市场中的责任保险产品为数不少,也不乏新型险种,但很多险种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先天不足”,如费率科学性问题、市场不完善、险种设计问题,产品的种种缺陷使责任险不能充分满足市场的需求。第三,缺少完备的法律体系支持。健全的法律制度体系是责任保险的基础,尤其是民法和各种专门的民事责任法律和法规。相比欧美一些国家来说,我国的民法体系还有诸多不完善之处:首先,现行的《民法通则》对于归责原则、赔偿标准等内容及条文解释及表述不够系统和完善;其次,我国尚未建立完整的侵权法体系,如《产品责任法》、《劳工赔偿法》《隐私法》等法律的缺失,无法对于某些本来具有侵权性质的行为实现法律的硬约束。

五、发展和完善我国责任保险的对策建议

1、完善法律法规。优化法律环境。当前,各项保护公民生命财产权益不受侵犯的法律不断完备,是发展我国责任保险的重要前提,如《产品质量法》、《食品卫生法》、《交通安全法》等一系列法律的实施,大大地促进了责任保险的发展,但我国的民法体系还处于初建阶段,诸如产品责任、雇主责任等与现行责任保险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仍需要进一步完善。

2、增加保险产品的有效供给。保险业应切实从市场需要人手,并作好前期的数据搜集,特别要调研司法案例中侵权案件的种类和赔偿额,研究和探讨产品费率、承保面、责任范围,以此保证开发出适销对路的产品。同时,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引进较为成熟的险种,并加以改造。

3、扩大强制责任保险的范围。现阶段,在公众对于责任保险的认知度较低的情况下,有必要将一些责任风险事故频发、损害大、影响大的领域涉及到的责任保险通过立法或制度形式强制实行。如在煤矿、公共场所等高危行业和人群聚集的场所建立强制责任保险,强制企业或行业投保,使得一旦发生大的灾难事故,可以通过保险分散损失,既增加了企业的赔偿能力,也有效地减轻了国家的财政负担。

4、需要构建专业化经营模式。责任保险虽属于财产保险的种类之一,但不同于狭义上的财产保险产品,其风险性质决定了其从费率的制定到赔偿方式的确定在某种程度上较其更为复杂。所以,财产保险公司如果大力发展责任保险,在增加了责任保险的保费收入的同时,也无形中加大了经营风险。针对这种情况,国家应该在已经成立的专业责任保险公司的基础上,鼓励建立更多的专门经营责任保险的保险企业,专业经营责任保险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5、积极寻求再保险市场的支持。责任保险具有涉及面广、运作复杂、风险大等特点。根据发达国家发展责任保险的经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法律体系的健全,保险公司为了协调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和商业保险公司的赢利性目的,可能会承保一些高风险责任保险。对此,可以探索建立国内责任保险再保体系,或者与国际一流的再保公司建立再保渠道,在中国保监会的推动下,不断完善分保机制,有效化解责任保险的经营风险,增强风险防范能力,以确保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杨屏.我国责任保险市场供求环境分析[J].时代经贸,2007,(5).

篇10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分工细化,保险公估人制度应运而生。我国目前由于保险公估在保险业界起步最晚,业内对其重视程度和应用情况都较发达国家存在明显差距。在保险业日益市场化和国际化的今天,充分认识保险公估人的经济价值,重视组建高效、专业的保险公估人队伍,实现公估服务自我完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保险公估人产生的背景

保险公估人作为一个专门从事保险标的查验、评估及保险事故认定、估损、理算等业务,并据此向委托方收取服务费用的机构,是保险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实行专业分工的产物,是保险业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市场竞争的加剧促使保险业分工

一方面,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发展规模扩大,技术日趋复杂,客户投保的风险单位越来越大,标的的技术类型越来越高,单个保险人难以为其承保的不同类型标的长期配备专业技术人员,保险业务发展需要专业的评算、理赔人员;另一方面,随着保险人在市场中的增加,固定资产相对较少而主要依靠人力资源运作的保险公司,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承揽到业务并获利,只有在现有基础上降低运作成本,提高经营效率;其最有效的操作手段为实现保险分工,分工产生的直接利益将会降低保险人的成本。这一观点早在十八世纪后期经济学家亚当·史密斯就已提出,在他的《国富论》中,曾通过对制针厂的考察指出:即使是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单纯的劳动分工就足以创造出利益。其理论核心是劳动分工提高生产率,进而促进经济增长。

我国的保险业发展也充分证明了这一观点,在“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独家垄断时期,超额利润可使市场上全部保险作业由一家保险人包办。而随着市场保险人主体的增加,市场上展业、承保和理赔不得不越来越多地依靠保险人、经纪人和公估人来完成。根据社会分工降低单位成本的理论和实践,保险公估人的产生和发展是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

(二)保险人经营模式的创新呼唤保险公估人

长期以来,国内保险人采取层层上报审批的评估、检查和理赔管理模式,业务开展常常不到位,工作效率低下。据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1999年底的调查显示,影响市民购买保险的原因,21%的人认为是“理赔太难,理赔时间太长”。这一技术环节成为制约我国保险业发展的瓶颈,因此创新保险人经营模式,启用公估服务成为社会现实需要。2000年,我国《保险公估人管理规定(试行)》颁布,同年,保险公估行在上海出现,保险公估业务暂露头角,使保险人能够实现由传统的评估、检查和理赔管理转向分权限独立的模式。即由保险公估人接受保险人或投保人的委托,对标的进行评估、查勘、鉴定、估损,向保险人提供符合客观实际的公估报告,保险人则依据公估人提供的公估报告进行理赔。公估人制度的透明化,利于保险人业务的市场运作,加速保险展业模式的结构调整,将现在“自营为主,中介为辅”的展业结构逐步过渡到“重要直接业务自营,其他业务中介,强化中介业务管理职能”的展业模式上来。可以认为,公估人是保险人理赔部门理赔职能的市场化延伸,保险公估人与保险人之间是市场主体之间的交易活动关系,具有独立平等的法律地位,在整个公估活动期间,保险人无权干涉保险公估人的业务活动。借助第三方———公估人的专业技术和中介地位,保险人能及时获得评估、检查和理赔的合理评算结果。这一操作与世界保险业通行的运作方式相接轨,是保险业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保险公估人的资质评价

从本质上讲,保险公估人的存在和发展,源于其鲜明的个性、独特的地位和特有的职能,保险公估人以独立、公平、公正的身份介入保险市场,是准确实施保险合同规定的权利和义务,维护保险合同双方利益的重要保证。

(一)保险公估人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保险公估人的市场定位是接受保险人或投保人的委托,独立依赖其专业知识、技术能力来处理保前评估、承保中检查和出险后的理赔工作,为众多保险人和投保人提供专业保险服务的机构,在业务开展过程中必需居中间立场,保持公正性、独立性、技术性、中介性、规范性的个性特征。所谓公正性,是指尊重客观事实,不偏向任何当事人;所谓独立性,是指不受任何第三方约束,也不将公估结果强加给任何人;所谓技术性,是指内部从业人员既具有专业技术背景又熟悉保险,业务开展时技术熟练、经验丰富;所谓中介性,是指中介人的活动是接受保险合同当事人委托而开展的,其业务来源于保险主业务;所谓规范性是建立严格内部规章制度并依法行事。

通过公估人的个,体现出其经济价值,表现为公估人接受委托,处理大量的不同类型的评估、检查、理赔业务,储备使用专业人员具有相当的经济价值。另外,保险公估人通过向当事人(保险人和投保人)提供专业技术支持,有效降低当事人成本,实现其又一经济效益。

(二)在保险市场中,公估人地位独立且超然

保险市场主体由保险人、被保险人和保险中介三方构成。保险中介人作为保险市场的一个子系统,包括保险人、保险经纪人和保险公估人。保险人受保险人的委托,代表保险人的利益,在保险人的授权范围内从事保险活动。保险经纪人受被保险人的委托代表投保人的利益,以自己的名义开展保险经济活动。保险公估人既可以受托于保险人,也可以受托于投保人,但它既不代表保险人也不代表被保险人,而是站在独立的立场上,当保险公估人在保险合同双方的利益发生冲突,尤其是当赔案发生时,对委托事件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公估人的组成人员是由一批既知晓保险法、保险理论和实务,又对相关法律、工程技术等知识有着较深程度了解的专家,公估人接受保险人或投保人委托,独立依赖专业知识、技术能力来处理保前评估、承保中检查和出险后理赔工作。

保险公估人完全独立且地位超然,较易被双方当事人,特别是投保人接受。在保险评估过程中,其客观公正的保费确定方案可以缓解当事人之间的利益矛盾,在理赔过程中,作为第三方的结论具有相当的权威性,有利于减少当事人之间摩擦,从而维护保险合同当事人(保险人和投保人)的合作关系,保险公估人是保险市场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一部分。

(三)公估人的职能发挥对促进保险业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保险公估人介入保险市场,能有效地降低保险商品交易的边际成本,维护保险双方的正当权益,对保险人、保险市场的健全和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1、能最大限度地规范保险理赔行为

保险理赔是在保险中实现经济补偿的体现,涉及到保险合同双方的切身利益,赔多了,造成“滥赔”,影响保险人自身经济利益;赔少了,形成“惜赔”,则损害了投保人的利益,进而影响到保险人的信誉。目前,国内不同保险人对险种的理赔方式规定不同,规范化、公正化的程度也相差甚远,理赔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管理不严,往往发生人情赔付、通融赔付,甚至以赔谋利、损公肥私。保险公估人的业务开展在较大程度上避免了直观上的滥赔、惜赔,也能有效减少因客观因素影响而产生的多赔、少赔、应赔而不赔、不应赔而赔的现象。

2、利于实现保险人专业化经营

过去,保险公司通常采取“大而全”的经营方式,独家一揽子经营保险展业、承保、防灾、定损、理赔、追偿、资金等保险业务,限制了保险人向专业化方向的发展。市场竞争迫使保险人进行经营结构调整,在具体操作上,采取保持机构精简,优化人员结构,调整的结果必然使保险人将越来越多的展业和承保委托给人及经纪人,而将评估、理赔业务交由专业的保险公估人处理。公估人应运而生,运用专业化服务手段,来降低保险人经营成本,而保险人借助第三方服务,节省人力物力,缩短评估、理赔时间,同时又提高公司的信誉。投保人也能积极地接受由第三者参与处理的公正、客观、准确、及时的评估、理赔结果。

3、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不公正现象

由于历史的原因,商检部门一直以来享有损失后的检验权力,官方的评估公司和估价中心在办理业务时,往往以行政手段强制干预保险的定损工作,严重违背保险这一特殊行业固有的技术要求和理赔原则。保险公估人居于非官方的第三方地位接受委托,在保前确定保费率,保险事故发生后,评判事故是否属于保险责任范围,以及如何赔付,并出具保险公估报告书,交由保险人负责审查和赔付,其评估、定损服务能有效杜绝一些强制性的不公正现象,更有利于评估、检查、理赔工作的合理性、科学性、规范性和严肃性。

4、规范和促进保险市场的健康发展

实现公估人定损理算,保险人审查赔付的分工格局,突出保险人在新险种开发、核保核赔、防灾防损及保险资金运用等经营管理方面的职能,而将其他环节通过保险人、经纪人、公估人等中介组织的分工合作来承担,补充和完善了我国的保险市场体系,符合国际保险业的要求和习惯,有利于推动我国保险业经营水平的提高和整体市场的发育完善。

三、从严规范,健全我国保险公估人制度

中外保险业发展表明,一个保险市场的成熟和快速发展离不开保险中介市场的支持,公估人作为中介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严格规范,加强自我约束,充分体现公估人的公正性、独立性、技术性、规范性和中介性特征。

(一)严格保险公估执业人员资格认定

目前,尽管不同国家和地区对公估人的具体要求存有差异,但对保险公估执业人员资格严格把关已成世界各国立法的通例,良好的职业声誉和较高的职业水准是公估人在行业中立足的基础。为使我国保险公估业能与国际接轨,确保其健康有序发展,就应参照国际惯例,从严把握保险公估人员的从业资格,选拔高素质、品行良好人员执业。然而,我国现行相关法律规定不完善,在实践中,可借鉴相关法律,如律师法、注册会计师法、保险法中关于律师、注册会计师、保险人资格取得的规定来具体操作。

(二)规范保险公估人市场准入组织形式

在国际上,独立保险公估人的组织形式可以采取个人、法人和合伙制,而我国由于行业自律不严格、个体资金缺乏、保险监管水平较低,采取合伙或个人制皆不切实际,根据现有法律环境,有限责任公司是保险公估人组织形式的最佳选择。公估人的成立、变更和终止受《公司法》和《保险法》的规范约束,利于有法可依的协调一些关键性问题。保险公估公司的设立,依法规定由中国保监会审批,保监会向符合法律规定条件的申请者颁发经营保险公估业务许可证,申请者向主管部门缴足营业保证金或投保责任保险,并据此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公司注册登记手续始得开业;公估人内部组织机构应严格按《公司法》中的有关规定设置,形成约束制衡的科学管理模式;其变更、解散也应依据公司章程规定办理。

(三)创设保险公估业的执业担保机制

保险公估人是基于保险人或投保人及其他委托方委托,从事保险标的评估、勘验、鉴定、估损、理算等业务,并向委托人收取合理费用的,其业务不固定,收入欠稳定,管理上也具有非连续和非周密性。另外,保险公估人从事的业务往往技术复杂、专业性强,评算稍有过错就可能导致保险人或投保人的重大损失,而其地位超然独立,不属于保险合同中保险当事人任何一方,对造成的损害必须承担独立责任,这就决定建立保险公估人的执业担保机制的必要性。

借鉴我国《保险法》第127条对保险人与保险经纪人执业担保机制的规定,参考我国经济发展实际状况,保险公估人执业担保形式应采用缴存保证金或投责任险的方式,具体操作可采取向中国保监会指定的银行缴存营业保证金,未经同意不得动用;投保职业责任险的,保险金额不少于应缴保证金,保险期间不少于经营期;或允许缴部分营业保证金、部分投保职业责任险,保险金额不少于应缴保证金差额部分,保险期不少于经营期。执业担保机制的确定,不仅能够起到防范、制约、监督公估人的作用,而且能够达到增强保险公估人执业时自我约束、自我规范的目的。

总之,随着我国加入WTO,保险业日益国际化和市场化,我国保险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其中,在保险行业中最后出现也是目前最不完善的保险公估人更加存在着如何加快市场化进程的问题。认识公估人的重要性,在实践中完善相关制度是应对保险业国际化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叶朝晖·保险公司职能的市场化和保险中介人[J]·上海保险,2000、11·

[2]郭颂平·中外保险营销制度比较[J]·南方金融,20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