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毕业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30 10:38: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煤矿毕业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煤矿毕业总结

篇1

时间流逝,本次实习就要结束了。此次毕业实习是我真正进入社会的一个过渡期,是学完专业知识后的一次较全面而又深入的现场专业实践。在实习期间受到了矿山各部室、学校领导的关怀和帮助,即将圆满顺利地完成毕业实习的各项任务。现在,我就把我在实习期间,所学到的一些知识归和感想纳总结如下:

一、在xxx井技术组实习期间,在安全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的指导与帮助下巩固了矿山测量的相关知识;了解了全站仪在井下的使用;全面复习和亲自实践了测量成果(数据)的整理和计算;熟悉和实践了把测量成果(数据)绘到采掘工程平面图或立面图上;知道在井下是如何放中线、腰线、定方位;检查巷道的质量是否符合设计的要求;阅读熟悉采煤、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阅读收集到矿井地质、生产技术等相关资料。

二、在安全通风管理部期间,大量阅读了煤矿五大灾害的相关知识;了解到煤矿特种作业工种的培训、考试与发证;了解阅读了一些煤矿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阅读《xxx煤矿XX年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了解矿山各部室的工作职责;了解矿井的通风情况、反风计划与措施等。

三、在跟领导技术员下井的期间我有了进一步的体验:采煤掘进工作面的灰尘大、噪音大;由于矿山开采年限长,矿山水平多巷道长,走到最低开采水平的工作面差不多要1个多小时比较累;迎头的狭窄施工条件恶劣。从我们走过的巷道中我们学习到了很多知识,例如在课本上看到的采掘工作面是那么的光滑顺畅那么宽敞清楚,但是现场的情况绝对不是那么的清晰没有空间思维能力的人根本搞不清楚方向……

在xx煤矿各部室领导的在大力支持与帮助指导下,这次毕业实习即将圆满地结束了,我清楚地认识到自己以前在学习中的不足。通过这次毕业实习,我学到了以前所没有学到的许多知识,我深刻的认识到今天作为一个采矿专业的学生,就应该为国家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应该为自己的专业贡献力量。虽然我们即将走向社会,但作为一个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几乎没有任何社会经验。可在实习期间的每一件小事中,我们能够体会到人际关系、机会、评价、竞争、成功、失败等各种我们在今后经常会遇到的事件,相信这些宝贵的经验会成为我今后成功的重要基石。在人身的漫漫长路之中,我要再学些什么,再做些什么,这短短的两个月给予我很好的启示。

对于我来说:毕业实习是将来工作的一个缩影,我即将离开学校,走向社会,面对工作,面对新的挑战,我希望我能用这么一句话提醒自己:“不说我不会,而是我行,要敢于迎接挑战、抓住每次学习机会!

在这短暂的实习时间里,我受益匪浅。只是没有必要将它一一列出,因为我知道实习期间的收获将在今后工作中有更好的体现。总之要感谢各位领导的培养,我将以更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更扎实牢固的操作技能,更丰富深厚的理论知识,走上自己的工作岗位,提高工作能力。我坚信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实习,从中获得的实践经验使我终身受益,并会在我毕业后的实际工作中不断地得到印证,我会持续地理解和体会实习中所学到的知识,期望在未来的工作中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不断的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来,充分展示我的个人价值和人生价值,为实现自我的理想和光明的前程而努力。

篇2

我是一名机电技术员,于2006年7月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机械制造程及其自动化专业,2006年7月到XX矿掘进队参加工作,2006年11月被聘为助理工程师。在机电科的工作中我主要负责全队工作面的设备布置及设备维修和综采设备的维修。在此期间本人尽职尽责、严格按照要求顺利完成了在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我任职期间的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积极参与各项技术创新工作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我矿安全生产的不竭动力。对于煤矿企业来说,更是需要不断进行技术改革,积极探索煤矿新技术,源源不断的为煤矿生产注入新的动力。因此本人多次参与了本单位的技术创新工作,在本矿要求少投入、多产出的原则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多项技术创新获奖。

二、完成全矿工掘工作面的设备布置

掘进和回采是煤矿生产的重要环节,采掘并重、掘进先行。煤矿的快速掘进是煤矿高效稳定的关键技术 措施,采掘设备水平直接关系道煤矿的生产能力和安全。高效机械化掘进技术与支护技术是保证矿井实现高产高效的必要条件,随着综采工作面的年产越高,巷道掘进是煤矿高效集约化生产的关键技术。我根据地质条件、巷道断面、采区布置办式以及采区运输系统等进行掘进设备的布置。

三、工掘的进度情况跟踪。

篇3

关键词:煤矿安全“手指口述”“两述两化”

中图分类号:X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近几年煤矿安全事故的频发,给煤矿企业和职工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安全演变为煤矿企业永恒不变的主旋律。石壕煤矿作为大有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西部矿井中的骨干矿井之一,也不断寻找新方法、探索新思路,把煤矿安全事故降低到最低点。通过借鉴学习先进单位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中的“手指口述”,“两述两化”应运而生。通过在石壕煤矿全方位的的实施“两述两化”,大大降低了安全事故的发生频率,实现了良好的安全效果,给石壕煤矿的安全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矿井概况及企业状况

河南大有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石壕煤矿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东部观音堂镇境内,行政隶属于陕县观音堂镇管辖。该矿于六十年代由武汉煤矿设计院设计,开采二1煤层,设计生产能力为60万吨/年。2008年核定生产能力为90万吨。截止2012年2月底,矿井工业资源储量为4523万吨,矿井可采储量为2184万吨,可采年限为18年。

从矿井建成投产以来将近30年的时间里,石壕煤矿采掘一线职工队伍是以农民劳务工为主体的格局,以石壕煤矿2009年11月份为例:9个采掘一线区队在册人数共计1318人,其中全民合同制工人260人,仅占在册人数的20%,农民劳务工1058人,占在册人数的80%。这些职工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1)文化程度和整体素质普遍较低。80%的人员属于初中文化水平,甚至还有少部分的文盲,接受新技术和新思想的能力有限。这给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并给煤矿的安全生产埋下了重大隐患。(2)年龄层次上普遍较大。90%的人员年龄在35~45岁之间,是农村家庭中的“顶梁柱”,上有老下有小,再加上对煤矿企业存在一定的偏见,对待工作存在一定的心理压力,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严重影响了煤矿企业的高效生产。(3)在从业心态上安全意识薄弱。这些人大部分来自偏远的农村,都有较重的家庭负担。出大力、挣大钱、改变家庭经济困境是他们的共同心愿。这就势必会造成相当一部分人只管埋头苦干,而不顾安全的重要性。严重违背了煤矿企业“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成为影响煤矿安全生产最大的阻碍!

2、从“手指口述”到“两述两化”的诞生与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及煤矿安全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安全生产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制度的不断完善。为切实把安全事故中人的不安全因素降到最低,确保矿全年安全零事故目标的顺利实现。矿领导班子经过实地考察,改革创新,学习了先进生产企业的“手指口述”,“手指口述”起源于日本1973年开始推行的“零事故战役”。“零事故战役是一场旨在解决工作现场职业健康和安全问题,确保工人身心健康,实现工作现场“零事故”和“零职业病”的战役,其实施方法就是“手指口述”安全确认法。通过对“手指口述”的认真学习和深刻探讨,掌握了其中的精髓,总结出适合煤矿安全生产的专门针对煤矿职工的“两述两化”,并广泛的应用到生产实践中来。

“两述两化”管理(两述即:手指口述和岗位描述;两化即:准军事化和精细化)诞生之后,在石壕煤矿得到了有效的应用与实施。(1)不管是在井上还是井下,严格把推行“两述两化”作为落实企业发展各项制度的一个突破口,精心组织,强力推进,提出了“不重视两述两化就是安全意识淡薄的表现,不做两述就是安全隐患”的理念。(2)按照科学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和动态性的原则,将岗位应知应会、岗位职责、岗位系统描述、操作流程、危险源辨识、突出突水预兆、避灾路线等纳入“两述两化”内容。(3)编印了 “两述两化”操作要领手册,制作了“两述两化”DVD教学片,举办了综合“两述两化”能手评选大赛,开展了“两述两化”能手巡回演示等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活动。(4)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和奖惩措施,用规范的制度、严格的考核来促进“两述两化”的实施。激励与处罚并重,保证了“两述”的稳步推进。通过强力推行,逐步使职工“两述”工作实现了固化与行向融入于心的深刻转变。

3、“两述两化”的实施成果与效应

通过在石壕煤矿深入开展“两述两化”的学习应用,唤醒了职工对安全的渴望,使之形成安全生产的习惯,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更好的培养了职工遵章守纪的自觉性,促使职工“习惯行为安全化,安全行为习惯化”,大大消除了人的不安全行为。职工强化了安全意识,提高了服从意识和自主保安意识。“两述两化”的良好反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了煤矿的安全管理水平,树立了煤矿企业的良好形象

通过实施“两述两化”,将“安全第一”的生产方针有效的融入到每个职工的心中。在矿组织检查的过程中,每一个工作地点都可以发现职工有效的实施“两述两化”:“报告,领导好,欢迎检查指导工作,我叫×××,是一采队采煤工,我是经过技能培训合格持证上岗,我所在的地点是……,工作流程是……,火灾避灾路线是……,水灾避灾路线是……,确认安全,请领导指示!”,“两述两化”在各个区队的职工中广泛传播,每个人都能积极、自觉地实施为其量身定做的“两述两化”,因为他们通过形象生动的宣传片和领导的言传身教已经能深刻明白这是对自己的安全负责,对家人的关切负责,对企业的安全生产负责。最终实现了煤矿安全有效的管理模式。

(2)提高了职工的安全意识,端正了职工的工作态度,使之形成了安全第一理念。通过“两述两化”的推行与实施,有效的对职工的工作地点、工作环境、工作状况与性质做了细致全面的解释,减少了职工以前由于对工作地点的茫然无知而造成的对煤矿的偏见与恐慌,降低了其心理压力和负担,提高了职工工作的积极性。这便是“两述两化”宣传教育的内在规律与外在作用的结合。

(3)提高了职工的整体素质,改变了职工的年龄格局。 “两述两化”的实施使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有了保证,改变了人们对煤矿由来已久的偏见,这就吸引一大部分有志青年投入到煤矿生产中来。石壕煤矿近两年来新招收了很多大中专高校毕业生,这些人当中90%以上年龄都在三十五岁以下。他们年轻有朝气,文化程度较高,有相对丰富的理论知识,在措施编写和图纸绘制等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这部分人的到来改善了煤矿年龄格局普遍较大的局面,提高了职工整体文化水平,给煤矿的安全、高效、和谐、稳定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

(4)提高了煤矿自主防范能力,减少了安全隐患发生。“两述两化”在石壕煤矿实施以来,有效地提高了煤矿的整体安全水平,减少了井上、下隐患发生频率。以2012年1-11月份为例,矿有关部门共查处“一通三防”安全隐患57条,相比2009年1-11月份143条隐患来说,隐患减少了86条,减少率为60%。2012年1-11月份隐患曲线图呈逐渐下降趋势,且相比2009年月隐患率下降均在50%左右。为安全零事故目标夯实了基础。这对石壕煤矿来说无疑是一个大的突破,为安全生产奠定了十分牢固的基础,对全面推进石壕煤矿企业文化建设健康发展,确保实现安全零事故目标找准了新方向。

4、结语

“两述两化”的推行与应用对煤矿长治久安的发展有着不可限量的作用,它能够提高职工安全意识,改善职工精神面貌,增加职工凝聚力和创造性,还能够提高煤矿企业管理水平,树立企业良好形象,降低煤矿企业事故发生率。希望各煤矿企业在看清石壕煤矿应用“两述两化”管理模式的同时,在内容和形式上结合自身企业实际进行创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两述两化”为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增砖添瓦。

作者简介:

王国英(1988——),男,河南安阳人,助理工程师,本科,2011年毕业于河南理工大学,现从事煤矿通风安全工作.

姜涛(1984——),男,河南三门峡人,助理工程师,本科,2011年毕业于河南理工大学,现任从事煤矿质量标准化工作。,邮编:472123,地址: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石壕煤矿质量标准化办公室。

篇4

[关键词]煤矿; 应急预案 ;应急演练

中图分类号:TD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4-0224-01

1 前言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受井下作业环境的制约,发生灾害事故后人员、财产安全受到的威胁远大于一般行业。建立健全完善的应急救援体系,制定科学有效的应急预案,对保障煤矿生产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保障煤矿行业生产的顺利进行有着重要的意义,应急预案的演练作为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检验应急救援体系科学性的重要手段,也具有极大的实际意义。

2 应急预案演练的准备

应急预案演练的准备工作包括演练规划、类型选择、演练方案编制和演练方案培训。

2.1 应急预案演练规划

应按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演练指南》的要求开展演练工作,确定演练内容。应急演练规划应在3个年度内对综合应急预案和所有专项应急预案全面演练覆盖。

演练应由筹备小组组织开展,建议以本单位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为基础组建。优点在于:应急预案中明确了应急状态下救援指挥部的任务和分工,在组织应急预案演练过程中,各部门、人员能够进一步熟悉本职工作。

2.2 演练类型选择

(1)根据演练形式,可分为模拟场景演练、实战演练和模拟与实战相结合的演练。模拟场景演练,以桌面练习和讨论的形式进行,一般针对应急管理高级人员;实战演练,包括单项或综合性的演练,涉及实际的应急、救援处置等;模拟与实战结合的演练则是前两者的综合。

(2)根据演练规模,可分为局部演练、区域性演练。局部演练针对特定地区选择特定的事件,一般不涉及多级协调;区域性演练针对某一特定区域,设定的突发事件较为复杂,涉及多级、多部门的协作。

(3)根据演练内容,可分为单项演练和综合性演练。单项演练可以模拟某一特定灾害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综合演练相对复杂,模拟由单一事故引起的连锁反应,需考虑多方面综合因素,跨专业、跨部门合作。

2.3 演练方案编制

(1)演练基本情况。即演练的总体概述、规模、主要内容等。应明确演练目的、假想事故信息、参演人员等。

(2)演练组织与保障。应根据演练内容合理设置组织机构、人员组成。演练的安全是重要且易忽略的问题,演练方案应包括安全计划及突发事件处置方法。后勤保障计划应该考虑演练所需物品的准备、场景布置、交通运输等。要对演练中可能出现的意外事件做好预估,明确应对方法,以及何种情况下需中止演练,全力处理突发事件。

(3)演练方案。是控制整个演练过程的关键,也为演练评估提供了基本的参考,应在“整体上考虑全面,细节上预留空间”。全面考虑演练过程各环节必要进程,在细节上留有灵活空间,可临时加入实际工作中可能发生的突发状况,检验参演人员及预案的机动性、应变能力。

2.4 演练方案的培训

应急演练是一项复杂并且细致的工作,在文件资料准备完毕后,要进行反复讨论完善,并且要把最终敲定的方案向全体参演人员进行培训贯彻。重点有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应急演练的时间、地点、假想事故类型、灾害程度、波及范围等关键要素。

(2)应急演练的整体各环节流程,以及参演部门、人员的职责分工。

(3)应急演练中的安全管控工作。提醒容易出现突发状况的环节、地点等,以及发生突发状况后的处置措施。

在进行培训时,不仅要面向当班参演部门、人员,也应考虑到演练时间段内演练区域范围内交、接班人员和正常工作的非参演人员的贯彻通知,避免因不知情而产生恐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 演练的实施过程

应急预案演练实施过程是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过程的模拟,演练实施过程包括陈述、设施准备、实施等。

3.1 演练的陈述

演练实施前应向参演人员进行必要陈述,内容包括演练目的、演练要求、场景描述、方案的推演、职责分工、安全事项与后勤保障等。

3.2 设施的准备

实战演练所需准备的物品较多,一般需要准备的物资包括事故现场设施、模型及角色扮演人员等。尽量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模拟灾害事故发生后的环境因素,如所需道具、设施无法布置或布置和拆除过于繁琐,可以考虑使用指示牌等模拟道具代替。

3.3 实施的过程

实战演练的实施过程总体上应保持演练的自然发展,尽量减少人为干预,力求体现灾害情况下人员、机构的真实反应。可以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演练顺利进行。

演练过程中,应有专人对各环节进行记录,并与演练指挥部保持联系。对于突发状况,要按既定措施进行处置,必要时中止演练全力处理。

4 应急预案演练结束

在演练脚本中所有环节演练完毕后,由演练指挥部下达演练结束命令。演练后还需进行演练的评估和总结、预案的修订等工作。

4.1 演练评估

演练评估是对各环节的记录分析,重点对灾害事故发生后,相关人员的动作反应以及应急救援体系的运转情况进行总结,应形成评估报告。

应包括任务层面、职能层面和演练总体层面的评估。任务层面主要针对演练中的某个具体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估;职能层面针对某个部门的实际职能职责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估;演练总体层面是对演练的总体完成情况进行评估。

4.2 演练总结

演练结束后应做出总结报告,找出存在问题,进一步完善A案,提高其可操作性和合理性。

有以下几点问题需要注意:

1)因涉及的部门和人员较多,准备阶段易产生信息沟通不畅,导致出现纰漏的问题。建议多次召开准备会议集中商讨。

2)演练中的假想事故程度要做好合理安排,要与演练规模相符合。与之配套的各种灾情数据、汇报词语也要严密。

3)演练过程中,参演人员要与指挥部保持联系,进行某一环节前、演练进度或某一动作结束后都要汇报,便于统一指挥。

4)受井下作业环境制约,救援物资的顺畅供给是要着重注意的问题,需进行详细准备。该问题在井深巷远的老矿井尤为突出。

5)各环节演练完毕,要及时恢复模拟灾区及波及区域的正常状态并进行检查,确认无隐患后,指挥部方可下达演练结束命令。

5 结论

1、应急预案演练是检验应急预案可行性、合理性的重要手段,是需要各级领导高度重视、需要企业全员共同参与的一项工作,有利于促进企业灾害处置能力的提高。

2、应急预案演练工作需要科学严密的准备,其关键点在于做好参演部门、人员之间的相互沟通、信息交流,需要统一指挥、科学部署,确保演练工作处于掌控之中。

3、应急预案演练工作切忌走形式,要认真做好总结工作,其根本目的是检验煤矿企业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可行性,进而提升矿井应急救援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亦纲,尹光辉,黄建发,曲国胜等.应急预案演练中的几个关键问题[J].中国应急救援,2007 (3):33-35

[2] 雷文章, 程延彬.石油企业HSE应急预案实战演习研究[J].中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认证,2004(5):30-31

篇5

关键词:综采工作面 技术措施 回采率

综采工作面的回采率作为评价整个煤矿开采作业区域采煤技术措施先进与否、效率如何的重要指标之一,在整个煤矿开采行业一直以来都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回采率作为评判整个综采工作面回采技术质量高低的重要依据,值得相关工作人员在日常煤矿开采作业中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在此基础上从技术、装备以及管理方面对如何提高综采工作面的回采率进行探讨与分析,这也正是当前相关工作人员在煤矿开采过程中最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1 综采工作面回采煤损失的构成

煤矿企业综采工作面回采煤损失情况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即工作面回采煤炭的损失以及采区煤柱的损失。工作面回采煤炭的损失,主要是煤炭回采工艺中巷道的布置不合理,以及工作面管理不科学等导致的。采区煤柱的损失,主要包括了采区隔离煤柱及其上下山煤柱,区段巷道顶底煤炭以及煤柱损失等方面。

2 提高煤矿综采工作面回采效率的技术措施

近几年来,从综采工作面所提供的回采率损失报告发现,初采放煤工艺损失与未采放煤工艺损失以外,放煤过程中的落煤损失以及放煤口上不脊背煤的损失同样是影响整个综采工作面回采率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放煤高度、放煤间距、放煤口尺寸等方面问题同样或多或少的影响着综采放煤工作面回采率的实现与提升。可见,提高综采工作面回采率工作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程,它需要相关工作人员综合各方经验,从技术、装备以及管理等方面对定煤工作面采煤作业进行合理的优化,进而不断提升煤层的回采率。笔者现结合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将几大较为有效的技术措施做如下归纳。

2.1 对矿井的传统布置方式进行改革

煤矿企业中矿井的布置方式直接关系着煤炭的回采效率,为实现煤矿企业综采工作面回采效率的不断提高,必须对传统落后的矿井布置方式进行不断改革,对其进行扩能设计,煤矿井田的开采顺序、开拓布置以及采煤法都必须从如何实现煤矿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进行设计,并对矿井的布局理念进行不断改革。据调查,采用无盘区设计思路进行矿井的布置,将盘区上下山取消,并在大巷的两侧进行工作面的直接布置不仅大大减少了盘区之间保护煤柱以及巷道煤柱等方面的损失,同时还实现了开拓工程量的大幅减少,因而实现了回采效率的大幅提高。

2.2 对盘区的设计进行不断优化

实践发现,通过对盘区设计进行不断优化对于回采效率的提高具有十分显著的促进作用,具体来说,主要包括如下方面的内容: 一是进行盘区的布置过程中应当进行多种布置方案的比较,并从中选取一个最为经济科学,且回采率高的方案。二是盘区进行布置的过程中应尽可能地减少巷道,以最大程度降低煤柱的损失。三是进行工作面的布置过程中,应尽可能采用盘区的巷道来作为工作面顺槽,待回采结束后将其直接作为上一个盘区最后的工作面顺槽,以降低巷道煤柱的损失。四是以煤矿相关回收管理制度等方面的要求为依据,对那些走向长度超过600 m 的区域进行综采面的优先布置,尽可能将综采的面积加大,并尽量减少旺采的面积。五是对于同煤层及工作面,应以煤层厚度的变化为依据,进行相应采高设备的安装,以保证煤炭开采的合理性。六是待盘区综采面布置结束后,应通过连续回采工艺对边角块段进行全部回收。工作面应尽可能做到同断层的布置相平行,以实现工作面推进长度的进一步增大,以及断层旺采煤量的减少。对于边角块段应尽可能进行旺采面的布置,以将煤量的损失降至最低水平。七是采用煤层的近距离布置形式,将内外错布置方式改变为平错式,以降低工作面间的煤柱损失。八是对于边角块段的采煤过程中,应尽量实现煤房距构造距离的减少,保证构造无透水及瓦斯突出等情况的出现,而后将煤延伸至火烧边界、断层等区,以实现旺采面积的进一步增大。

2.3 提高综采能力及其相关装备的现代化水平

提高煤矿企业综采能力相关装备的现代化水平对于工作面煤炭的回采效率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以盘区煤层厚度的具体情况为依据,进行相关设备的配置过程中必须对煤层厚度同设备采高之间的匹配性进行充分考虑。对于厚度处于5~5.5m之间的工作面,应进行采高5.3 m 的液压支架及采煤机的配备,以确保工作面煤炭回采率超过90%。此外,对煤层巷道的掘进进行设计过程中,必须对煤层的厚度等相关因素进行充分考虑,对于厚度在5~5.5m 之间的煤层,巷道的掘进高度应从3.5m增至3.8~4.0m,以实现顺槽顶煤丢失量以及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同顺槽之间过渡段煤炭损失量的减少。同时,以煤层厚度为依据,对工作面所需连续采煤机的型号进行确定,对于厚度超过4.5 m的煤层,应进行大采高煤机的使用,以实现顶底煤损失的尽可能减少。

2.4 不断加强煤矿企业的管理工作

首先必须以煤矿企业所制定的相关管理制度以及回采率考核办法为依据进行严格管理,要求进行煤炭生产接续计划编制的同时还应进行煤炭回采率计划的编制。进行煤炭回采率实施办法的定期考核,确保煤炭回收率工作得以顺利执行,同时将采区以及回采率作为主要技术指标之一来进行矿井的考核,并确保奖罚制度的顺利实施。此外,还应将回采率作为一个指标纳入各个生产队的考核制度之中,以激励各个生产队不断提高煤炭的回收率。其次,应明确机构责任,确保其落实到位。将矿长以及工程师等作为领导,由技术组、调度室、地测站以及质量组等进行具体负责,确保回采率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同时还要不断进行工作面回采效率的及时总结。再次,煤炭生产过程中,应组织人员每天就各队的采高情况进行检查,根据推进度以及出煤量等情况进行相应的奖罚,以实现对工作面回采效率的监督。最后,回采结束后应组织采后总结工作,并对工作面的采出量以及回采效率等指标进行考察,并严格奖惩制度的实施。

3 结语

在进行煤矿综采工作面煤炭的回采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根据设计方案进行生产,并对各工序进行严格控制,以最大程度避免煤炭的损失。此外,还应以相关安全规定为依据进行施工,以确保回采过程中相关人员的人身安全,提高煤矿综采钢闸门的回采效率,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鑫,孙学强,王晓燕. 提升煤矿井下综采工作面单产措施浅析[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1(03)

[2]张居仁,魏国山,陈海江. 浅谈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回采工艺及提高回采率的措施[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0(07)

[3]李怀玉. 浅谈煤矿综采工作面如何提高回采效率[J]. 能源与节能. 2016(03)

[4]王俊龙. 优化煤矿综采工作面回采效率的技术研究[J]. 企业技术开发. 2015(24)

篇6

【关键词】煤矿;瓦斯抽采技术;新技术应用;问题

我国煤矿的地质分布条件极为复杂,超过一半以上的煤矿是分布瓦斯浓度高的矿井,这样严重威胁了我国煤矿开采的效率与安全性。从广义上来说,瓦斯指的是煤矿矿井下的有害气体,是地质条件作用下由腐殖型有机物产生。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瓦斯同时也是一种可燃气体,具备方便、高效和清洁的特点。所以说,通过瓦斯开采技术,既可以有效的改善煤矿开采条件,保障煤矿与工人的安全,又能为我国提供大量的能源,提高经济效益。

1 我国瓦斯开采抽采现状

自1938年开始,我国就开始使用瓦斯抽采技术,但是直到1952年为止,瓦斯抽采技术才应用到工业上,50年代,我国瓦斯抽采量约为100M立方米。六十年代,瓦斯抽采技术又相继应用到焦作、梁山、松藻等矿井,其开采量达到170M立方米。而在70年代到90年代之间,我国应用瓦斯抽采技术的矿井以及抽采量进一步提升。随着我国煤炭使用量的增加,以及煤矿开采规模的扩大,一些矿井由原先的低瓦斯矿井向高瓦斯矿井发展,瓦斯抽采技术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据统计,2000年底,我国有141所煤矿建立了瓦斯泵站已开采瓦斯,其开采量已上升到8.76亿立方米。到2009年底,利用瓦斯抽采技术的矿井数量达到300多所,年开采量以及上升到64.5亿立方米。可以说,瓦斯开采技术的应用十分广泛,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 我国煤矿瓦斯抽采技术的新进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煤炭的需求以及依赖性将进一步上升。而我国煤炭储量约为5.57万亿吨,其中深埋在1000米以下的为2.95万亿吨,占总资源的50%以上。随着煤炭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高瓦斯现象越来越严重,这严重阻碍了煤炭开采的效率以及安全性。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我国煤矿瓦斯抽采技术实现了突破,取得了一些卓有成效的新进展。主要包括以下技术:

2.1 顶板走向长钻孔抽采技术

这一技术主要用与抽采邻近层的瓦斯。具体分析而言,该技术利用了高瓦斯无煤柱的综放或者综采的工作面特点,通过开采层的顶板岩层的走向,将水平长钻孔,而不再采取顶板瓦斯巷抽采的方式,而可以有效的解决瓦斯超限的问题。该技术与传统的顶板穿层段钻孔瓦斯抽采技术相比,在经济上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其优越性在采掘工作紧张的矿井内效果更突出、明显。

2.2 多层开采下向卸压增透抽采技术

当采用多重卸压开采技术后,如果将下向卸压角范围定在99.3°到100.1°之间,倾向卸压角范围定在102°到110°之间,而下向卸压距离范围在15米到100米之内时,利用预先布置巷道以及穿层钻孔的方法抽采瓦斯,那么瓦斯的压力就能够有效降低。实践证明,对于瓦斯的开采率可以提高到50%以上。

2.3 顺层密集长钻孔抽采技术

为了降低综采面或者综放面的瓦斯含量,或者为了煤层开采工作面的消突问题就可以利用顺曾密集长钻孔抽采技术,这一技术主要适用于本层瓦斯的抽采。采用长钻孔的方式,钻孔深度必须大于80米,而孔与孔之间的距离需要保持在3米到5米的范围之内。需要注意,采用这种技术,需要确保其开采时间能够达到半年以上。该技术当使用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为了能够提高瓦斯的抽采效率,可以使用交叉钻孔或者斜向钻孔的方式。实践证明,利用交叉钻孔的方式,可以提高本煤层瓦斯的抽采效率,而且不需要增加工作量;如果采用斜向钻孔的技术,则可以一边开采一边抽取瓦斯。其示意图如下所示。

2.4 钻割一体化增透卸压抽采技术

这种技术将钻孔技术与高压磨料射流技术相结合,通过钻机与钻杆的相互配合,将风或者低压水送入,达到排粉的目的。当钻进作业结束后,通过高压站的加压把水压提高到预定的压力值,在与高压磨料的相互作用下,利用产生的射流进行割缝作业。通过该技术,可以将钻孔内的煤进行卸压、增透,进而从事瓦斯抽采,并提高效率。

2.5 网格式穿层钻孔瓦斯抽采技术

这种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可以有效解决在突出煤层上打顺层孔时出现的踏孔或者钻喷孔问题。该技术首先在我国北票台吉矿的10号煤层使用,该煤层透气性极低,属于突出煤层。然而实践证明,该技术可以有效实现瓦斯的开采。如果钻孔位置正确合理,且充分利用抽采时间,那么其抽采率可以达到30%以上。但是该技术也具有一定的缺陷,就是必须在煤层底板进行打岩巷的工作,因此成本随之比其他方法较高。

3 我国煤矿瓦斯抽采技术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加,瓦斯抽取技术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瓦斯抽采技术使用条件的筛选,从而总结整理出适用于不同地质条件的煤炭瓦斯抽采技术,这样一来就可以有效解决我国各地瓦斯抽采问题,提供便利。

第二,对于钻机质量、钻孔效果以及钻孔工艺进行研究,从而解决钻孔效率低下或者钻机故障率较高,不易操作的问题。另外,虽然目前钻孔技术已经较为成熟,但是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软煤层的钻孔问题。

第三,长钻孔施工技术需要进一步发展,长钻孔定向技术还不成熟,存在一定问题。未来对于长钻孔定向监控装置的研发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大。

第四,地面钻孔瓦斯抽采技术也需要进一步研究,以便能够真正做到先抽取瓦斯,后开采煤矿。

第五,煤矿瓦斯抽采后的存储与使用效率应该进一步提高,未来需要研究如何提高瓦斯存储质量和使用效率,一边做到能源的节约与环境的保护。

4 总结

综上所述,瓦斯虽然会威胁煤矿开采,但是如果处理好,它也是一种便捷、高效、无污染的能源。通过瓦斯开采技术则能够有效解决瓦斯对我国煤矿开采的威胁,使其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一种能源。随着瓦斯开采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兴技术的应用更能够提高瓦斯开采的效率。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进一步增加,瓦斯抽采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些问题,将新技术应用其中,才能防范瓦斯危害,并进一步提高其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1]程远平,付建华,俞启香.中国煤矿瓦斯抽采技术的发展[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09(02).

篇7

Abstract: Through the reform of the talents training mode in the university 4 aspects of cultivating of full-time teachers "mentoring" integration, setting "personal course" by following the example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establishing special cultivation fund of the combination of production and research for undergraduates, building platform to promote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to cultivate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improv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meet the current needs of the employing units. It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which makes due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and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vides reference for the establish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training mode of coal mine professional talents, provides rationalization proposals and solutions for the four major projects and engineering education reform in our university and makes positive contribution to highligh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ur school's largest mining and achieve the goal of training outstanding engineering talents.

关键词:产学研结合;煤矿安全工程;培养模式;改革

Key words: combination of production and research;safety engineering in coal mine;training model;reform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07-0184-03

0 引言

党的十报告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特别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要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对此,黑龙江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科技工作,重视搞好产学研结合,并将科研成果向生产力大力转化。这就要求不仅仅是高等院校要充分解放思想,各科研单位也要解放思想,组织多方力量搞好产学研结合,充分发挥各地政府配置社会资源的组织力量,充分依托产学研结合,为全省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高等学校以往的“象牙塔”式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展的要求,高等学校应与政府,用人单位紧密结合,摆脱过去的“应试式”人才培养模式,转而以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培养目标,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满足用人单位的当前需求。因此,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必然要求,就是积极推行校内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做出应有贡献。

1 校内产学研结合培养模式的提出

2013年4月10日,黑龙江省省长陆昊在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励暨科技成果招商和转化对接大会上,表彰为该省科技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为产学研结合,科技成果转化搭建对接平台,推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实现产学研结合的各种要素集聚,支撑黑龙江经济大发展、快发展、好发展。这是省委、省政府和新的历史时期赋予{等教育的新使命,对我校等一系列矿业特色院校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有效利用现有的一切有利因素,积极发展产学研结合培养具有矿业院校特色的煤矿专业人才,是黑龙江科技大学专任教师所必须思考并解决的问题。因此,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煤矿专业人才的必然要求,就是积极推行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做出应有贡献[1]。

2 校内产学研结合培养模式的改革

以黑龙江科技大学煤矿安全工程专业为研究对象,该专业隶属于安全工程学院,为省级重点专业,依托于国家安监总局授权成立的黑龙江安全工程技术学院,拥有黑龙江省重点学科及安全科学与工程国家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该专业的培养目标为着力培养具有从事安全工程方面的设计、研究、检测、评价、监察和管理、职业卫生与防护等方面的工作能力,毕业后能够在建筑、消防、化工、机械制造、矿山等领域的企事业单位中从事安全设计与安全生产、安全监察与管理等工作,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技能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对于校内产学研结合培养煤矿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改革拟从以下4个方面着手进行:

2.1 专任教师“导师制”一体化培养

鉴于安全工程学院现有专任教师33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4人,国家级和省级安全生产专家5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专业教师总数的97%,而每届学生的班级数量相对较少。因此,实行每位专业课教师负责10名学生的四年学习生活和就业工作,针对每个学生对专业课掌握的程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业状况和企业满意程度来调整授课方案、课程内容和培养模式。这种“导师制”的一体化培养方式,有助于专业课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特点和授课效果,并能准确掌握、追踪课程内容设置与企业的对接情况,便于教师及时总结、修改和调整授课计划。

2.2 效仿美国加州大学设置“个人课程”

学科梯队成员在长期的教学与科学研究过程中,形成了“矿井瓦斯灾害防治与利用”、“采动围岩灾变及控制”、“矿井通风系统优化与安全监测监控”、“安全管理与评价”、“煤矿事故应急救援与影响控制”这五个研究方向,并且学科梯队结构日趋合理,现已形成了业内优势。其主要课程包括:安全系统工程、安全人机工程、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安全管理学、通风工程等10余门,具体如图1所示。

在学校规定的必修课程修完之后,可以效仿美国加州大学设置“个人课程”[2],学生在学校设置的必修课中,不能满足其兴趣爱好和未来个人发展需要,可以向安全工程学院教务科提交申请,建议学校增设相关课程,如果此门课程开设后人数可达3人,经学校审核、批准后即可执行。这一举措,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创造力的实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2.3 建立本科生产学研培养专项基金

在紧抓校内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同时,采取大型企业招标和学校与地方政府拨款的形式建立本科生产学研结合培养专项基金[3],用于资助大学生的创业创新活动。企业可以与高校以订单培养的形式共同制定理论课程培养计划和实践环节培养方案,在培养过程中企业可以分析、提议、修改、监督和验收学生培养的效果。这样一来,定向培养的学生毕业后可直接进入企业生产一线,省去了在企业中的实习环节和考核环节,减少了实习经费和培训上岗时间,为企业提高了生产效率。

2.4 搭建平台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建立国家大学科技园,并以此为平台促进大学生科技成果转化。以高校为中心,与专门科研机构、生产企业合作兴办高技术密集区,既培养了新的科技人才,促进了大学教育教学改革,又开发了新技术、新产业和新产品[4]。科技园作为服务社会的一扇窗口,是孵化高新技术企业的基地,加速了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而且可以为高校教学、科研分析[5]提供实习和中试场地,也为哈尔滨开发区的高科技企业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

同时,利用安全工程学院现有的国家重点试验室:“瓦斯等烃气输送管网安全基础研究国家级专业中心试验室”,鼓励学生积极开发、研制创新项目,积极申报专利,并将创新成果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实验室对重大危险源识别、重大事故隐患鉴定、特大和特别重大及复杂事故鉴定与调查分析、事故应急救援、灾害机理研究、职业危害和产品安全性能检测等方面已经形成了先进的科研与测试能力,并设立开放基金加强学术合作,努力成为为国家安监总局等政府部门提供决策依据、为省级安全生产支撑体系实验室提供技术支持[6-7]、产学研结合为企业提供技术平台[8]的国家级支撑体系专业中心实验室,如图2所示。

3 产学研结合培养模式实践效果

2010年,在全省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大赛中,该校代表队获得2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在东北三省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大赛中获得一等奖。2011年,在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大赛中获得二等奖,同时获得徽标设计二等奖,且学生完成的创新作品在“首届黑龙江省大学生安全模型设计实验竞赛”中喜获团体二等奖。依托大工程知识竞赛、工程训练综合能力大赛等创新设计项目制作的创新作品100余件,部分作品被作为教具或实验设备在教学中使用。

自2013年以来,黑龙江科技大学按照产学研培养模式进行煤矿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并对“煤矿事故应急救援与影响控制”、“安全科学与工程”、“安全技术及工程”、“安全工程”和“煤及煤层气工程”5个专业在校学生进行逐级实验。同时,开展对2012届产学研培养模式实施前和2013届、2014届、2015届产学研培养模式实施后的毕业生作后续追踪记录,建立毕业生就业信息数据库,汇总、调整、记载煤矿安全工程专业人才产学研培养模式实施的后续效果,为煤矿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和实施提供借鉴与参考[9-11],此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2-13],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企业对黑龙江科技大学产学研培养模式下培养的煤矿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给与了充分的认可,这对于该校未来教育教学发展和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累了宝贵的一手资料。为该校的四大工程建设和工程教育改革工作提供合理化建议和方案[14-16],为突出该校大矿业特色,实现培养卓越工程人才的目标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曲芳,马晓梅,梁志强,等.机器人实践教学研究初探[J].机械职业教育,2014(2):31-33.

[2]朱士中.美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本科教育的启示[J].江苏高教,2010(5):147-149.

[3]于金鹏,于海生.高校产学研培养模式对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性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4(17):27-55.

[4]朱正国,朱桃杏,孙明磊.国外大学学、研、产合作教育分析及启示[J].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2009(9):103-106.

[5]曲芳,徐文娟.矿车轴载荷计算方法的比较及选用[J].煤矿机械,2011(8):24-26.

[6]曲芳,张艳,宁姗,等.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探测机器人主车体上的应用[J].机械制造,2015(1):33-35.

[7]Fang Qu, Guohui Chen, Shan Ning, etal. Simulation analysis for the walking mechanism of the underground exploration robot based on MATLAB and ADAMS[J].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2014(12):705-708.

[8]曲芳,张艳,宁姗,等.基于ADAMS的可变履带式井下探测机器人研究[J].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2014(12):115-120.

[9]曲芳,宁姗,张艳,等.基于ANSYS的轻型矿车车箱优化设计[J].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2014(3):19-22.

[10]曲芳,徐文娟.矿车车箱轻型化设计[J].科技风,2011(3),19-38.

[11]曲芳,郝帅,张蕊,等.一种矿车车箱的多种轻质设计比较[J].机械工程师,2014(2):88-90.

[12]曲芳,明向兰.基于回归分析法的黑龙江省人口预测及应用[J].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2015(3):66-68.

[13]曲芳,孟庆强.基于人机工程学的采煤机械设计研究[J].机械制造,2013(1):30-32.

[14]曲芳,李巍.基于ANSYS的土壤分层取样装置优化设计研究[J].机械工程师,2015(8):10-12.

篇8

关键词 卓越计划 煤矿安全 采矿工程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煤炭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因其生产过程存在诸多不安全因素和职业危害,要求从业人员具备较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生产能力,才能保障煤炭生产的安全和高效。采矿工程专业学生是主要为煤矿及相关部门培养的人才,煤矿安全课程是其必修的课程,该课程注重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安全本领、安全素质和意识的培养,不但能使他们快速的进入职业角色,更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人才保障,是提高煤矿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水平的根本途径。

1煤矿安全课程发展沿革

内蒙古科技大学采矿工程专业以金属矿开采为主,以煤矿开采为辅, 2006年增设“矿山安全”选修课程,其内容包括了金属矿开采和地下采煤两个方面的安全技术,因两者在诸多方面不尽相同,所以学生学习矿山安全课程时易于概念混淆,且难以理解,不利于学习与掌握。2012年,为突出我校采矿工程的地下采煤特色方向,将“矿山安全”课程改名为“煤矿安全”课程,且为地下采煤方向的必修课程。

2煤矿安全课程的教与学现状

2.1行业发展态势影响学生的学习主动积极性

经历了生产实习的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对煤矿企业的工作环境和各生产环节都有了相对较为清晰的认识。大部分学生并不热爱矿山,只是为了能就业而选择采矿专业,加之行业现状令人堪忧,学生几乎没有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和动力。部分学生几乎不来上课,迟到、早退现象更是普遍,上课的学生多数也是“人在曹营心在汉”。虽学校加强教学管理和教师课堂约束,但效果不佳。

2.2教学内容庞杂加剧学生厌学情绪

煤矿安全课程以《煤矿地质》、《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井巷工程》、《采掘机械》和《采矿学》等课程学习为基础,同时与《煤矿安全规程》、《矿山法律法规》、《矿井通风》和《现代矿山企业管理》等课程相衔接,课程涉及面广,专业术语、概念、理论的工程实践性非常强,多数知识要结合实验或现场才能理解。一般的课堂讲授很难把现场实际宏观的表达清楚,加之井下实践时间短,室内实验条件不成熟,多数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课堂教学知识。教材的理论和实践性太强,学生自学受挫,导致厌学情绪激增,上课流于形式,只为应付老师而上课。

2.3煤矿安全课程教材现状解析

根据行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以及毕业生对课程教学内容的反馈,在现有“煤矿安全”方面的教材中,仍然没有一个相对比较系统的、实用性强的专业教材。教材中多数仍沿用旧的规范和规程,同时,在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有些技术与措施、设备仪器都已不使用或淘汰,这就造成学生所学无用,学生不定教材,上课也没有教材,不利于正常有效地“教与学”。

3煤矿安全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3.1课程的作用

该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矿井瓦斯、顶板、矿尘、矿井火灾、矿井水灾等防治技术及矿井灾害处理能力,兼具现场的自救与互救和煤矿安全管理能力,通过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实践与实训达到能针对矿井瓦斯、顶板、矿尘、水、火等灾害选择使用各种安全检测仪器仪表与设备,制订相应的矿井灾害事故应急预案和能及时进行正确的灾变处置,同时编写事故分析报告。

3.2课程的设计理念

根据产业特色和行业发展需求,我校着手煤矿开采方向的专业建设,经多方调研并结合我校专业师资配置,将采矿工程专业分金属矿开采方向(包括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和地下采煤方向,重点突出地下采煤方向,在地下采煤方向设煤矿安全必修课程。为体现地下采煤方向的煤矿安全课程特点,删去“矿山安全”课程中金属矿山开采安全技术知识的内容,本着求精务专的理念来梳理煤矿安全课程的构架与内容,以期达到精益求精的知识体系。

3.3课程设计思路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旨在通过改革和完善我国高等工科教育来培养拥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按照“卓越计划”人才培养的目标,基于我校采矿工程专业现有师资与实验平台,将煤矿安全课程划分为三大教学模块,即理论教学模块、室内实验教学模块和现场实践教学模块,三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1)根据煤炭行业对采矿工程专业人才需求,学习同类院校人才培养理念,与相关知名专家学者探讨教学方法和经验,将煤矿安全课程知识体系按照教学单元划分为瓦斯防治、顶板灾害防治、防尘、防火、防水、自救与互救和煤矿安全管理等7个篇章及下属32小节,每个小节讲授专项任务。例如:瓦斯防治可划分为瓦斯的生成与赋存、瓦斯涌出规律、瓦斯突出的防治技术、瓦斯爆炸防治技术、瓦斯抽放技术5小节。

(2)为加强学生的认知和操作能力,除观看采矿教学模型外,购置三维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独立完成单项操作,然后进行单项实验的互换,要求每个学生都可熟练完成设备操作。对于一些大型复杂设备,可聘请校外专家或现场技术人员到学校进行技术指导和讲解其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若校内实验设施不完善,可到内蒙古煤炭安全培训中心进行实操练习。

(3)通过校企合作与实习基地等多种途径,让学生到井下实际考察与观摩,有条件时可进行跟班作业,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促进学以致用的学习宗旨。例如:在现场技术员的指导下,学生可进行井巷瓦斯含量检测、顶板离层的观测等内容。

4结语

煤矿安全是关乎煤矿企业正常生产的经济命脉,煤矿安全人才是煤矿安全生产的主力军,煤矿安全课程是培养煤矿安全人才的重要基石。通过对我校采矿工程专业的发展和煤矿安全课程建设的需要,制定出以地下采煤方向为特色的采矿工程专业煤矿安全课程内容体系,构建专业特色明显的课程实验平台,全力推行“卓越计划”背景下的采矿工程人才培养计划,为乃至全国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高科技人才。

基金项目:内蒙古科技大学教学(教改)研究项目(JY2014075)。

参考文献

[1] 于威,张学武.高校煤炭类专业学生安全素质的培养[J].煤,2012(3):75-76.

篇9

煤矿工作苦,煤矿的采掘一线更苦。他在采煤一线一干就是六年。“煤矿上看似干的都是粗活,但光有蛮劲是不行的,有技术才能当个好工人。”工作不久,__有所感悟。自此以后,他经常找老师傅请教,利用休息时间找资料、买参考书积极学习专业知识,苦练实践技术。区队更换大小设备,他都积极参加,与厂家的技术人员一起安装调试,讨论设备运行当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成功总结出了以“听、摸、看、量”为主的一套综合检修采煤机方法,提高了检修速度与质量,保证了机组正常平稳运行。每当区队有急难险重的工作时,他总是“扛大梁”的第一人选,正是因为这种脚踏实地、认真肯干、不断求知的拼劲与韧劲,使他从一名普通的综采维修电工,快速成为了电工组长,他以实际行动传承和发扬着煤矿工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

工作中,他总是身先士卒,处处做表率,在不断提高自身安全意识的同时,还注意对电工组成员的安全教育和引导,充分调动班组职工安全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他经常说:“宁愿叫工友骂我几句,也不愿出现任何工伤事故”。__年2月,他像往常一样下井后先对采面的电气设备进行了一遍巡视。当他走到进风巷设备列车时,发现一名电工正在检修开关,他习惯性的蹲下观察开关内部情况,发现开关竟然没有停电,他马上让检修工停掉开关上一级的电源,然后质问工友为什么不停电就检修,回答:“忘了”。他一听非常气愤,火冒三丈的质问:“你忘了?触电是什么后果?误启车是什么后果?这种事你怎么能忘?”。他当即把情况汇报区队,并按照相关的制度,对这名电工罚款200元并进行安全学习。之后的三天时间里,这件事被作为案例天天在班前会上进行剖析,以警示班组其他职工。正是因为他的铁面无私,电工组2年来没有出现过一起工伤事故,区队干部职工一提起他都竖大拇指。

“煤矿的环境虽然艰苦,但是我们多挥一锨煤,在为企业做贡献的同时,也为我们增加了收入,要干就一定干出个样子来。”这是他经常对工友们说的话。

篇10

摘要:当前煤矿机电管理存在问题较多,给煤矿生产带来诸多安全隐患。本文针对煤矿机电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简述了解决煤矿机电管理问题的主要对策,从而更加有利于煤矿安全生产的正常运行。

关键词:煤矿机电;管理;问题;对策

一、当前我国煤矿机电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煤矿机电管理存在问题比较多,给煤矿安全生产带来诸多不利因素。总结起来大致包括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机电专业队伍难以稳定。

煤炭行业收入低,风险大,安全环境差,煤矿已对机电专业技术人员和熟练技术工人失去吸引力和向心力,大量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严重流失。由于煤矿是高危、艰苦行业,环境差、风险大,相比其他行业收入低,对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熟练工缺乏吸引力,很多矿井招不了专业的毕业生。煤矿只有进行自我培养人才,造成矿井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机电专业人才严重缺乏,队伍很难稳定。

(二)机电专业在岗人员素质低下。

机电专业在岗人员素质低下专业技术好的机电人才流失后,留下来的一部分青工和文化技术素质差的老工人,技术还不成熟,大部分年龄偏大,对技术的掌握不过硬,多重因素导致矿井整体机电队伍人员素质下降。由于矿井机电人员的流失,许多岗位人员青黄不接,企业无奈只好新招工人,大部分为农民协议工、轮换工。这些人的文化素质低,没有好的出路才进了煤矿,有短时间打工挣钱的思想,也就不愿意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

(三)对机电专业管理人员培训不到位。

煤矿企业安全教育培训的机构,教育培训搞了很多,经费花了不少,但效果却不好。主要问题是培训方式落后;教育形式单一、枯燥;考核不严格,教考不分离,大家都能过,培训走过场。一名生手经过专业理论学习后要在岗位上锻炼很长时间才能熟练,由于矿井急功近利,新招工人短时培训,匆匆上岗,给岗位带来了隐患,结果是事故频发,危险不断。

(四)机电监察力度不够。

煤矿机电安全监察员在监察中,很少自己去动手打开开关、去检查各类保护、去翻阅各类记录资料;很少深入采掘工作面、机房、车间、区队发现问题;很少督促被检单位整改进行整改。由于专业监察人员少,而机电运输系统战线又长、范围广,安全监察普遍采用抽查式,监察的随机性大,缺乏全面性,缺乏主动性。煤矿机电安全监察员在认识和素质上也有差距,煤矿机电监察所涉及的知识面相当广泛,要求监察人员素质全面,而现行的执行标准有时又无详细的操作说明,甚至有的还有一定的回旋余地,无十分准确而清楚的界限,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监察过程中力度不深,执行不力。

(五)超负荷生产与设备老化。

由于历史原因,安全装备和设备投入欠帐较多,随着煤矿安全生产的需要,对这些在用的设备提出了新的要求,煤矿中老绞车、老的防爆高压开关、未更换的非阻燃胶带、老主扇等数量很多,没有更换。又由于利益的驱动,煤炭企业常把生产任务摆在第一位,而机电安全则摆在被动应付生产、充当配角的位置,没有足够的检修保养时间。这些设备中,主提升机单线制动,高压开关保护不全,主扇满足不了矿井风量负压的要求,存在隐患很多。

(六)机电管理制度不健全。

根据新的煤矿质量标准化标准规定,每个矿井应建有17种基本机电管理制度,但有相当多的矿井没有按标准去做,没有建立相应制度并落实考核。一些煤矿机电设备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或者虽然建立了,只是做个样子,实际不实,导致现场管理混乱无序。有的煤矿,因为人员紧张,没有建立相应的检查小组,管理流于形式。

二、 解决我国煤矿机电管理存在问题的主要策略

针对以上存在的诸多方面的问题和不足,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抓起:

(一)矿领导要重视机电管理人才。

要重视机电管理工作,建立与生产系统并列的机电管理系统,授予机电部门职权,实行统一管理。制定机电管理规章制度权,编制部署机电工作计划权,设备配件分配权,制止违章作业权,追查机电事故权,检查评比考核权,机电业务骨干调整调动权。

(二)重视机电人员培训和技术考核。

要做好机电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技术培训。提高全体机电人员的质量标准化意识,按标准化要求开展工作。全面编制全矿机电设备和配件的计划,新进设备必须三证齐全(产品合格证、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防爆合格证) ,并建立健全设备技术档案,技术资料要求准确齐全。全面编制和审查汇总全矿机电设备检修计划及大修计划,协助施工单位制定大型检修项目的检修方案并组织审批检修施工措施,特别要重视停产检修工作、参与大型设备安装工程的竣工验收工作。

(三)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要落实不同级别的领导干部和员工分别由相应的上级部门领导进行考核的机制。要健全完善安全责任考核机制,做到严格落实各级领导、各部门、各类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制要量化、细化、具体化,要从煤矿的实际出发,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方案。

(四)提高职工的业务素质与技术水平。

对所有职工都采用岗位技能工资,划分工资等级,引导和迫使职工自发学习安全业务知识;每隔一定时期组织职工进行技术比武,以调动职工学技术、学业务的积极性;采用业余培训与脱产培训相结合,以业余培训为主,全员培训与重点培训相结合,以重点培训为主,内培与外培相结合,以内培为主;对新工人、新岗位、新技术要进行强化培训,以全面提高职工的安全业务素质为目的,为搞好安全生产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扎实地做好设备综合化管理工作。

设备管理的基本任务是掌握设备动态,建立、保管设备档案,办理设备调拨转移手续,掌握设备技术性能状态,编制审查设备购置、更新、改造、修理、配件计划,掌握大修资金的使用,对设备实行全过程的管理。特别对采掘设备要做到四检制,即班检、日检、周检、月检。各矿应建立设备综合管理体系,完善设备综合管理制度,配齐设备管理人员,实行流程化管理,扎实地做好设备综合管理工作,确保设备管理制度化、正常化、规范化。

(六)积极采用新工艺、新装备、新技术。

推广使用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特别是创造条件使用综合机械化采煤设备,避免采用低设备投入、大量投入人员、点多面广、效率低下的人海战术,应走出恶性循环圈,采用先进工艺流程,合理控制作业点和作业面个数,减少事故发生源的个数,真正实现矿井的安全、高产、高效。

参考文献:

[1]张思、 贤梁卫、 刘朝成.浅谈煤矿机电事故[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