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教育总结范文
时间:2023-04-04 18:57: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毕业教育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三) 对就业问题的看法
1应届毕业生找工作的难易程度
学生对今年应届毕业生找工作难易程度的看法见表14所示;其毕业后的打算情况见表15所示。
2对“先就业后择业”和“专业对口”观点的看法
对“先就业后择业”观点,毕业生们的基本看法见表16所示。
对“选择工作时是否考虑专业对口”,毕业生的看法见表17所示。
3对自己就业前景的基本态度
毕业生对自己就业前景的基本态度见表18所示。
4对自己未来职业发展方向的认识
毕业生对自己未来职业发展方向的认识见表19所示。
5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问及“目前应届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时,回答选项是:
1) 高校扩招,应届高校毕业生过多;
2) 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
3) 应届毕业生心态不现实;
4) 应届毕业生还不具备完成工作的能力;
5) 就业渠道不通畅;
6) 用人单位对应届毕业生有偏见。
学生对此问题的回答情况(可多选)见表20和图6所示。
6影响就业的主要社会因素
问及“影响自己就业的主要社会因素”时,回答选项是:
1) 所学专业不对口;
2) 学校就业指导不够;
3) 学校名气;
4) 用人单位选拔不公正;
5) 缺乏家庭背景或社会关系;
6) 社会需求信息不足;
7) 性别歧视。
学生对此问题的回答情况(至多选两项)见表21和图7所示。
7影响就业的主要自身因素
问及“影响自己就业的主要自身因素”时,回答选项是:
1) 学习成绩; 2) 专业技能;
3) 外语能力; 4) 个人交往能力
5) 环境适应能力; 6) 个人品行;
7) 发展潜力; 8) 工作经验或社会经历。
学生对此问题的回答情况(至多选两项)见表22和图8所示。
8求职过程中优先考虑的因素
问及“求职过程中优先考虑的因素”时,回答选项是:
1) 地域; 2) 对事业发展有利;
3) 薪酬与福利; 4) 对国家贡献大;
5) 有出国机会; 6) 有培训机会;
7) 个人发展机会; 8) 单位性质;
9) 家庭期望; 10) 其他。
对此,基本回答情况 (至多选两项) 见表23和图9所示。
9理想的单位性质
问及“自己理想的单位性质”时,回答选项是:
1) 政府机关或公务员; 2) 科研设计机构;
3) 医疗卫生; 4) 初、中等教育;
5) 高等教育; 6) 国有企业;
7) 三资企业; 8) 私营企业;
9) 艰苦行业; 10) 基层单位;
11) 自主创业。
学生对此问题的回答情况(至多选两项)见表24和图10所示。
(四) 对母校的综合评价
1对学校工作和教育质量的综合评价
学生对学校工作的综合评价见表25和图11所示。
学生对学校教育质量的总体评价见表26和图12所示。
2对学校培养的总体感觉
学生对学校的培养总体感觉情况见表27和图13所示。
3在大学的主要收获
问及学生“在大学里的主要收获”时,回答选项是:
1) 就业的技能; 2) 终身学习的能力;
3) 文凭; 4) 良好的个人素质;
5) 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6) 爱情;
7) 一无所有; 8) 其他。
学生对此问题的回答情况(可多选)见表28所示。
4在大学学习中的最大问题
问及学生“在大学学习中感到的最大问题”时,回答选项是:
1) 不喜欢所学专业;
2) 学习方法不科学,学习效率低;
3) 学习负担太重;
4) 所学内容比较枯燥,陈旧;
5) 只掌握了理论,缺乏实践。
学生对此问题的回答情况见表29所示。
5校园内对自己学习影响最大的人
学生对“校园内对自己学习影响最大的人”的看法见表30和图14所示。
6毕业生是否达到既定培养目标
对于“本专业毕业生是否达到了既定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看法见表31和图15所示。
(五) 分析与思考
将上述各部分数据与前两年相关统计数据进行对照,可以看出,采集自本届毕业生的各项数据在许多方面都表现出积极可喜的进步,较好地反映出该独立学院的教育教学改革成果。根据问卷调查的数据,我们有以下简单分析。
1重要的素质和能力培养
对于“在学校期间哪些素质和能力培养最重要”,这一届毕业生的看法与前两届在多个方面有明显差别,如表32和图16所示。
可以看出:2003级毕业生更看重对“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2004级毕业生更看重对“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而2005级毕业生则重视对多方面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且三届毕业生都看重对“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
相比较,“一般人际交往”是对当前学生“影响最大的社会活动”,学生对“担任学生干部”的兴趣有增无减。
2对专业知识的认识和综合知识水平均有提高
2005级毕业生对“参加社会实践”(41.8%)和“专业实习”(61.2%)给予了更多的重视,认为这些活动是“培养社会适应能力的有效途径”,很多人认为“参加技能训练”是“对自己影响最大的社会活动”(33.0%)。但还是很少人(12.2%)认为“业务知识水平”是“最重要的素质和能力培养”;2005级毕业生自评的“专业水平”和“科研与创新能力”较前两届有所提高;2005级毕业生“综合知识水平的自我评价”的各项指标均比前两届学生有所提高。
3对所学专业有所了解,期待课程设置更趋合理
与往届相比,本届毕业生对自己所学专业均表示“了解”(43.9%)和“有点了解”(56.1%),没有人选择“不了解”和“不知道”。这组数据,既反映了学院专业教育的进步,也表现了还需努力的成长空间。
调查中,学生对“所学专业课程设置”的认同度有明显提高,而质疑“不太合理”的学生数在去年明显下降的基础上,今年较之去年又下降了50%。三年来,质疑本专业课程设置“不太合理”和“很不合理”的人数比例由前年的67.8%下降为去年的44.7% ,又进一步下降为今年的20.4%,让我们欣喜地看到了学院教学改革的明显进步,毕业生们对学校开展的教学改革表示出赞同和欣喜,认为学院教育形势“明天会更好”。
对于“在学校期间,哪些教学环节对自己的影响最大”,本届毕业生中,41.8%认为是“专业知识”,64.3%认为是“教学实验与实践”,21.4%认为是“毕业设计或论文”,有15.3%的人则看好“职业资格认证”(此数据为三年来最高)。
有48.0%的学生表示,如果可以重来,最需要改善的是“专业知识学习”,希望学校“加强专业知识培养”(31.6%)、“加强专业技能培养”(31.6%)和“加强创新能力培养”(34.7%);多数学生认为“影响自己就业的主要自身因素”是“专业技能”(60.2%)和“经验或经历”(70.4%,此数字较前两年有大幅增长)。
4课余时间安排要加强引导
与往届相比,课余时间玩电脑游戏的比例持续上升 (已达33.7%)。31.6%(上年是25.5%)的学生选择了课余时间“学习课程知识”。实践表明,“堵”的成效不大,而“让学生课余时间忙起来”是积极引导的好办法。
5职业志向与“先就业后择业”
据报道,受世界金融危机和应届高校毕业生人数增长影响,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而调查中,36.8%的应届毕业生对就业前景表示“乐观”,19.4%表示不乐观(较上年增加)。对于“毕业后的打算”,92.9%的学生选择了“直接就业”或“自主创业”(上年为84.0%)。41.8%的毕业生对未来职业发展方向“比较模糊”、“很模糊”和“不清楚”(此数字逐年明显下降)。
对于“自己理想的单位性质”,多达51.5%的人选择了“政府机关/公务员”(上年为44.7%)。考虑“自主创业”的人数比例下降。见图17所示。
为解决大学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问题,在一些学校采取的多项措施中,有一条近来被用做了重点宣传口号:“先就业,再择业。”对此,有12.2%的毕业生“完全认同”,71.4%“比较认同”,16.3%的毕业生“不太认同”和“完全不认同”;只有3.1%的毕业生认为选择工作时专业对口“很重要”,58.2%的毕业生认为“比较重要”,有38.8%的人认为“不太重要”。三届毕业生的看法对比如图18和图19所示。
在2005级毕业生中,有25.5%认为自己“所学专业不对口”,有14.3%的毕业生表示“不喜欢所学专业”。这些数据较往年有所下降,但仍值得我们在开展专业教育和就业教育中继续努力。
6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不够
对自己所学习专业的教师的教学水平,44.9%的人认为“很满意”和“较满意”;54.1%的人认为“一般”、“不太满意”和“很不满意”。三年来,毕业生对专业教师教学水平的满意度逐年有显著提高。
多数学生认为,对自己学习影响最大的人是自己的同学(62.2%),而任课教师只收获了26.5%,辅导员/班主任收获了8.2%。
独立学院的师资队伍相对比较年轻,无论在资历和学术水平等方面对学生的影响和号召力都有待继续努力。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相信这也是学校学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7实现学习目标的自我评价逐年正向发展
有55.1%的应届毕业生认为自己“基本达到”了既定目标,44.9%的学生认为“没有达到”或“不清楚”。这组数据逐年有着正向的良好发展,如图20所示。
本届毕业生中,88.7%对学校工作的综合评价是:“比较满意”和“基本满意”,只有11.2%的人认为“不太满意”和“不满意”(图21);83.7%的学生对学校教育质量的总体评价是:“比较满意”和“基本满意”,只有16.3%的人认为“不太满意”和“不满意”(图22);对学校给予自己的培养,有90.8%的学生认为“很满意”、“比较满意”和“基本满意”,只有9.2%的人认为“不太满意”和“不满意”(图23)。
(六) 后记
选择一所典型的应用型、教学型本科高等院校,针对同一组应届毕业生对象,我们坚持三年连续进行问卷跟踪调查,得到的结果令人十分满意[1][2]。从对所调查数据的分析中,我们真切地看到了1999年大规模扩大招生以来,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前进和发展的步伐已经加快,我们看到了学校和教师辛苦努力的成果,我们看到了前途的一片光辉灿烂。
尽管这只是针对一所学校某个专业学生的调查数据,但我认为,这也是我们国家普通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带有普遍意义的一个缩影。相信不同的人可以从上述调查问卷的数据中产生不同的看法和想法,得到不同的收获。我觉得,调查数据的字里行间,也激励着我们以更快的前进步伐去推动我们的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我国优质的大众化高等教育,推进我国的本科教育质量工程。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 大学毕业生 就业心理问题 应对措施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毕业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巨大的竞争压力,使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因此,深入研究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心理问题及应对措施,对引导大学生合理就业及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建设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1.大学生就业人数居高不下
大学生就业人数总量巨大,造成大学生就业中存在某些失业现象。自高校扩招政策实施以来,毕业生数量迅速增长。根据教育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宣布,大学毕业生人数近10年呈直线上升趋势,由2003年的212万上升到2014年的727万。大量毕业生涌入社会,超出社会经济增长对大学生的需求,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现象,给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
2.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结构性失业现象严重
我国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在职业、技能、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的不协调引起了结构性失业,大学生就业市场中的结构性失业现象尤为突出。在经济体制改革与产业结构调整中,出现了较多新生、新鲜的岗位,然而由于客观与主观的因素,大学生并不能很好地适应这些岗位;同时,由于受传统就业观念影响,许多毕业生热衷于一些稳定、体面的工作,从而出现了“公考热”、“考研热”等现象。大学生就业市场中出现了一边大量毕业生等待就业、一边却有大量岗位空缺现象,造成大学生就业市场中结构性失业现象严重。
二、大学生存在的就业心理问题及表现
1.易焦虑暴躁或低迷抑郁
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当意识到客观实际与自己的主观期望产生较大偏差时,往往会产生一种焦虑浮躁的心理。表现为心慌、失眠、坐立不安等症状。多次受挫后对找工作产生畏惧心理,既希望谋求理想的职业,又担心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过分担心找不到工作。当机会来临时,无法完全发挥自己的真实水平导致失去就业机会。
2.过度自负或过分自卑
自负心理在如今的大学毕业生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部分毕业生就业期望过高,总觉得自己满腹经纶、才高八斗,工作单位提供的岗位无法满足自己的发展需求。从而盲目攀比,虚荣心不断增长,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导致对自己的劣势和缺点估计不足,丧失了许多就业机会。
与自负相对的,是自卑心理。自卑是大学生常见的一种消极的自我评价或自我意识。一些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缺乏自信心,过低地评价自己从而产生自卑心理。当求职过程中遇到挫折后,丧失了竞争勇气,于是临阵退缩。这一点在贫困大学生和农村大学生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3.从众心理严重
所谓从众心理,主要是指个人受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从众心理在就业方面表现为毕业生一味追求热门职业和工作单位,甚至不惜放弃自己所学专业。于是把自己限制在狭窄的求职道路上,错失了许多就业机会。
4.有明显的依赖倾向
在就业过程中,有的毕业生对自身缺乏理性的认识,就业信心不足,犹豫观望,就业依赖父母,依赖社会关系,依赖学校和老师。高校每年招聘季到来时,有些毕业生缺乏就业意识,对学校组织的专场招聘置之不理,等待辅导员老师将就业信息发到自己的QQ上;在每年的大型双选会上,学生家长、朋友代替自己与用人单位洽谈的场面屡见不鲜。这些高校毕业生缺乏自我选择决断能力,不能积极主动地竞争,或推销自己。从而丧失了许多宝贵的就业机会。
三、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原因探析
1.社会原因
近年来,由于高校不断扩招,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递增,而社会上的职位有限,导致应届大学毕业生供过于求,部分大学毕业生毕业后不易就业。同时,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很多毕业生倾向于到东部沿海城市就业,造成地域性的就业失衡现象;而社会对职业的评价和定位影响大学生的择业观,如今,在人们的心目中,“公务员”才是最理想的职业,所以许多大学毕业生执著于报考稳定的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此外,在激烈的社会竞争压力下,企业本着一切以追求利润为先的原则,往往会对大学生提出地域、性别、经验等种种限制条件,阻碍了一部分学生的顺利就业。
2.学校原因
高校的专业设置在时间上往往会滞后于社会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处在不断变化和相对稳定的状态下的。而许多高校往往热衷于当前比较热门的需求方向,并没有精确预测四年后该需求的发展趋势,从而盲目开设和调整专业进行扩招,导致大量毕业生在求职的过程中很难找到与自己所学专业完全匹配的工作。此外,许多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过多地强调理论课知识,实践课、实习实训相对较少,尤其是一些工科院校,许多大学生面对成熟型的、应用型的社会需求缺乏胜任力;在就业指导方面,并没有深刻分析当前的社会现状,对学生的心理没有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启发,缺乏对学生求职观、职业道德、成功观念的指导,使得部分毕业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力下产生了一系列就业心理问题。
3.家庭原因
如今的大学毕业生已经是90后,他们生长的家庭背景、教育背景和时代背景都有鲜明的特点和优越性。家庭作为他们的强大后盾,无时无刻不在保护和引导他们。父母对稳定工作的向往已经渐渐植入孩子的头脑中,家庭关系网络也为孩子提供了许多信息渠道。父母的地位和社交能力,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家庭环境和氛围等直接影响了就业结果,对毕业生的择业心态产也造成了一定影响,由此更容易引发就业过程中依赖心理的产生。大学生就业不再是个人的决策,而是整个家庭的集体决策。
4.个人原因
大学生处在心理成熟的过渡阶段,在就业方面缺乏足够的思想和心理准备,面临复杂的就业形势无法正确选择自己的就业方向,加之家庭和社会对其期望值较高,容易出现盲目择业的行为。此外,一些大学毕业生在大学阶段只是一味地学习并没有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面对如今社会多样化的人才需求,他们缺乏团队合作的精神,几次求职受挫后,不能及时调整心态,而始终在失败的阴影中不能自拔,容易产生自卑、忧郁甚至极端的心理。
四、解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分析
1.社会方面
高校的招生规模和专业设置应该顺应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不要一味盲目扩招,导致部分专业毕业生无业可就。政府应加强对大学生就业的引导,鼓励大学生到中小城市就业、自主创业,努力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择业环境与择业机会,完善就业市场和人事制度,建立真正公正、公平的竞争机制。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大学毕业生的切身利益,为其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的同时,建立公平、公开的人才选拔聘用制度,为每一个有才华、有能力的毕业生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使毕业生能真正实现自我人生价值,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2.学校方面
(1)根据市场需求,科学设置专业。
高校应把握就业市场动态,紧紧围绕社会需求培养学生,优化专业设置,努力提高办学质量。在招生和就业工作上培养超前意识,深入调研、实时追踪就业市场的动态变化情况,有针对性地开设具有潜在竞争力的专业,为未来具有发展前景的新兴行业培养专门人才。
(2)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校不仅要重视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也要注重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组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就业、创业大赛等,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竞争力,为毕业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创造条件的同时使他们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优缺点,从而能够合理定位自己的工作目标。
(3)开展全方位的就业指导工作。
学校应把就业指导工作贯穿整个大学教育,采取分年级的就业指导体系,针对不同年级设置相应课程内容。一年级以“目标教育”为牵引,重点开展就业形势及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二、三年级重点开展以培养职业化精神与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拓展训练方面的指导,四年级侧重政策与择业指导,同时应构建就业指导课群,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4)高度重视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要注意培养学生乐观自信、坚忍不拔的心理品质,尤其要关注毕业生群体就业过程中的心理问题,针对毕业季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展开专题教育,定期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咨询。另外,要加强心理咨询队伍建设,培养专业化人才,定期为心理咨询教师提供多样化的培训,不断提高心理工作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3.家庭方面
家庭不仅是大学生的休息场所,也是大学生树立正确目标和价值观的主要引导者。家长在大学生的就业择业过程中应该充分尊重孩子本人的意愿和爱好,鼓励孩子从事自己喜欢的行业。当孩子在就业过程中受挫,陷入抑郁、烦恼的时候,家长要及时了解情况,采取措施安抚孩子情绪,帮助孩子重获信心。
4.学生个人方面
(1)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的核心是坚持立足于社会的择业取向,大学毕业生要正确认识社会需要和个人价值的关系,把个人理想和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利益紧密结合,以国家需要、社会需要和人民需要为重。深入基层,到人民群众最需的岗位上工作,先就业后择业,在就业过程中不断充实、丰富自身的知识和技能,力争在实践中磨炼自己的意志,全面提升自身素质。
(2)合理规划职业发展,全面提升个人素质。
大学生一入学就应该培养自己的规划意识,结合自己所学专业和兴趣爱好,制定分阶段生涯发展目标。在每个阶段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必须注重自己实践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培养,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不断总结经验,逐步提高个人素质,为步入职场奠定基础。
(3)培养抗压能力,学会自我心理调适。
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要积极地面对困难和挫折,敢于面对失败,认真总结失败的原因,及时调整目标,争取更多的就业机会。此外,在就业过程中遇到心理问题时,要不断地自我暗示、自我鼓励,可以通过如跑步、健身、游泳等方式进行适当的宣泄,必要时也可以向心理专家求助。
综上所述,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引发的心理问题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而这种现象背后折射出的是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本人存在的问题造成了如今严峻的就业形势。为了减轻就业压力,缓解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我们应该在实践中深入分析原因,不断总结经验,采取有效的解决方案,为毕业生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参考文献:
[1]鲁铁汉.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对策[J].新课程研究,2012(8).
[2]陈松泉.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2(4).
[3]黄琬钦.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与调适[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7).
[4]谢秀珍,魏京祥.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与心理指导[J].德州学院学报,2012(8).
[5]余磊.对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2(2).
[6]徐耀生.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心理初探[J].中国人才,2013(3).
[7]尹晨祖.基于就业竞争激烈形式下的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琼州学院学报,2013(2).
[8]胡伟,孙赫.浅析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与对策[J].科技信息,2012(15).
篇3
论文摘要: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是转型期里各种矛盾交织后突显出来特殊现象,它是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中出现的阶段性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产生,是由于大学生的就业预期存在着标准偏高、结构失衡、理性程度不足;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认识存在误区;以及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存在弊端等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厘清存在于大学生就业问题中的各种矛盾应是解决好当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的前提。
作为劳动力市场上优势群体的大学毕业生不能够全部进入就业岗位,几乎存在于所有国家的发展进程中。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是当代一个全球性普遍关注的重大社会经济现象。要解决好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我们必须充分了解存在于大学生就业问题中的各种矛盾。笔者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统一于社会有机体里的大学毕业生、用人单位、高等教育以及就业市场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关系,构成了当前大学生就业的矛盾体系。其中,大学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间的各种具体矛盾直观地显示了大学生就业中矛盾之所在;高等教育与就业市场间的矛盾则是大学生就业中更深层次的矛盾显现。这两大矛盾,连同大学毕业生与高等教育之间,以及用人单位与就业市场之间等诸多矛盾的运动,推动了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产生与发展。
一、大学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矛盾
大学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矛盾,是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预期与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意愿之间难以调和的产物,反映的是劳动力市场供求双方在双向选择中对于人才价值的认识差异。探析这一矛盾,我们可以从大学毕业生就业预期的水平、构成和理性程度,以及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状况这两个方面着手。
大学生的就业预期,主要是指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对自身就业前景的一种估计和预测。涉及对就业的收入水平、就业地区和就业单位等方面的要求、预期和选择。显然,这种预期是大学生主观就业心理的客观反映,表现了学生对自身、对就业市场、对人力资本投资、对教育回报的认知。大学生的就业预期直接决定大学毕业生在就业选择过程中的理性程度,影响到他们的职业搜寻行为,成为他们判断职位好坏、确定接受与否的标准和底线。同时,还直接影响到整个市场的人才配置规模和人才配置质量,从而激化或缓解人才市场的供需矛盾。对此,笔者结合自己实证调查的结果,从大学生就业的收入预期、地区选择预期以及单位选择预期等三个方面分别予以说明。
1.大学生就业的收入预期
与上述调查进行的同时,笔者还对湖北省30家用人单位愿意支付给新录用的大学生的薪酬作了调查,结果显示:30家用人单位无一例外地表明,愿意支付给大学生毕业生的月基本工资不会超过1000元,全部收人也只在2000元以下。可见,大学生的收人预期与实际起薪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另外,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应用研究中心和高等教育研究所于2004年针对3200名大学生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只有半数的本科生的期望月薪与单位所给月薪较为相符,月薪水平在2000-3000元。调查中有39%的本科生认为自己应拿3000元以上的月薪,而只有11.6%的单位愿意提供这样的月薪水平。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应用研究中心和高等教育研究所的调查结果与笔者的调查结果虽然在大学生实际起薪上有所出人,但是符合两省总体工资水平状况,调查结果充分印证了大学生的收人预期与实际起薪的差距客观存在的事实,说明了当前我国大学生对于收人预期的高估是普遍存在的,我国高校毕业生尚未能对自身收人形成一种理性的预期。
2.大学生就业的地区选择预期
我们看到: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的地区选择预期仍然过于集中于特大城市或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而人才短缺的西部地区几乎应者寥寥,就是经济发展不错的中部大中城市也只是部分大学生的第二选择。形成大学生就业地区选择预期共性的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特大城市或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大学生的主观收入预期,实现其教育回报的愿望。二是特大城市或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人才招聘信息量在实际中的确高于中西部地区。但是,大学生就业地区的选择预期与实现之间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因为特大城市或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在实际职位需求大体相同的情况下,大学生中预期到某一地区就业的人数越多,其预期值与实现值之间的比值就越大,就业的难度系数值就越大。同时,我们应看到,东西部人才招聘信息量的差异,受制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东部地区较之于西部地区发达的信息化网络,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到东部地区就业比西部地区或内地就业容易的假象。诸多因素的交织影响,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选择预期在地区结构上的失衡。
3.大学生就业的单位选择预期
以下的调查结果较为明显地反映了大学生就业中单位选择预期的特点和变化趋势。
具体表现为:一、寻求稳定的工作依然是大多数学生的主要选择,但选择政府机关就业的比例明显下降,2005年,在中央、国家机关招考的8400余个职位中,甚至出现了400多个因为报考人数不足开考比例(报名人数要是招考职位数的3倍),出现空缺的情况。这种变化应与政府机构的精简调整,对学历要求的提高,相关职位的工作地域和性质较为艰苦有关。同时,选择国有企业的人数比例有较大幅度上升。这应该与国有企业改革初见成效有直接的关系。二、外资合资企业对大学生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大学生对外资合资企业的欲求平稳上:升。但是大学生对外资合资企业的选择预期明显远远高于现实需求,表明外资合资企业在人才市场上处于优势地位。三、私营企业在大学生眼里还很缺乏魅力,大学毕业生对私营企业人才需求的回应不强烈,且表现出对私营企业接受程度的下降,首选比例从2001年的5.2%下将到2005年的2.4%,这显然与我国就业市场总体发展趋势是相悖的。四、有自己创业欲望的学生还是极少数,且呈下降趋势,从2001年的3.1%下降到2005年的2%左右。综上所述,我们看到,稳定高薪是左右大学毕业生就业单位选择预期的主要因素,毕业生对就业单位的选择预期与现实还是存在着较大的偏差。这也反映了毕业生在就业单位选择上的盲目和非理性。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就业预期存在着标准偏高、结构失衡、理性程度不足等严重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与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心理调节、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等基本素质密切相关,是大学生单方面主观形成就业障碍的主要原因。
观察用人单位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动态,我们看到: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建设与发展的深人,以及就业环境的不断变化,当前,用人单位无论是在结构组成,还是在对大学生的需求行为等方面,都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首先,就用人单位的结构组成而言,现今已呈现出国有、集体、私有三足鼎立的格局,以及各类产权主体和利益主体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其中,私营企业的迅速发展与壮大,更使之成为了吸收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的主力军。这既是计划经济职能逐步分解,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结果,也是经济发展带来社会总资源总量增长,以及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化对原有单一性的单位制必然冲击的结果。用人单位结构组成的变化,无疑给大学生就业提供了更多的可供选择的机会。其次,从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需求行为来看,当前,由于市场机制的引进以及政府对用人单位直接管理权的退缩,各个单位的行为目标已经发生了变异。在市场化背景下,用人单位的行为目标不再是政府目标的分解,用人单位的劳动力需求行为也不再是计划配置的被动执行者,而是围绕组织战略,以“效益”为中心,以“工作说明书”为标准“岗位空缺”、“工资水平”等职位需求,在劳动力市场通过价格机制、竞争机制和供求机制进行用工搜寻,以劳动合同的形式规范双方的职责,在用工过程中通过“绩效测评”等手段对劳动者进行工作激励。也就是说,用人单位对于大学生的需求行为,不可能以大学毕业生的主观意愿为指导,只可能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以单位的客观职位需要为目标。这无疑是大学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间产生矛盾的关键。同时,当大量大学毕业生将就业的预期地区指向特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或将就业的预期单位指向某几类行业时,必将造成劳动力市场的供大于求,其工资水平势必难以达到预期。而当大学毕业生执意于自己的预期选择时,也就难免造成所谓的“人才高消费”局面。
当然,在现有的大学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矛盾中,我们还必须看到,由于我国市场机制的运行还不完善,用人单位在招聘行为中往往以“买方市场”自居,形成不少的误区。主要表现在:一、认为大学生应该是全才。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关心的不仅仅是大学生的专业、能力、学习情况,而且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如有无相关工作经验等,于是招聘标准也就成了琳琅满目的证书。这种片面的理解给大学生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催化了校园内的“考证热”,造成了许多大学生为了学习求职所需要的知识,不惜荒废专业课学习的局面。二、要招就招高学历。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专科生能干的工作,非要本科生;本科生能干的工作,非要研究生。这不仅导致部分专、本科生不能正常就业,而且那些高学历者也往往感到大材小用。其原因,一是某些地区高校集中,毕业生资源丰富。二是工资制度不合理,聘用一个本科生与研究生的费用几乎相差无几。三、招聘的功利性。现在的许多企业单位,即使是效益较好的企业也往往不肯花财力、精力和时间去培训新人,待到急需用人时,就到外单位去“挖墙脚”,而对于刚出校门的大学生,即便品学兼优也一概拒之门外。这种急功近利的行为不仅打击了企业有潜力的员工和大学生,同时也了导致整个社会人才储备的恶性循环。
综上所述,大学毕业生就业预期的偏差与用人单位对大学生认识的误区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对立统一于现实的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构成了大学毕业生于用人单位之间的矛盾。对于此矛盾,笔者认为,大学毕业生应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要解决此矛盾,就必须从大学生自身出发。
二、高等教育与就业市场之间的矛盾
大学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矛盾,直观而具体地说明了大学生就业问题之所在,同时也更深层次地体现了培养大学生的高等教育与所有用人单位组成的就业市场间的不和谐。探析高等教育与就业市场之间的矛盾,反思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弊端,可以使我们更全面而深刻地认识转型期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目前作为人才市场供给方的高等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
1.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相对滞后,高校专业设置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错位。当前,随着我国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调整的深人,就业市场中的职业、职位、岗位的需求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人才需求方对于劳动力的类型结构和层次结构有了更多更新的要求。而反观
我国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学科结构和层次结构,我们看到:一方面,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的设置长期以来是供给导向型的,高校原有的专业结构具有一定的刚性,调整抑或削减现今社会并不十分需要的专业,必将导致该专业专用性的教学设备和师资力量的闲置,以及在不可预期时该专业可能重置等难题的出现。因此,高等教育的专业调整可谓进退维谷。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科学的人才需求预测和规划,以及受就业市场对能力的要求不如对学历的要求等因素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带有较大的盲目性。众多学校过分注重高层次人才培养,甚至以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来应对社会变化多样的人才需求,争相提升自己的办学层次,轻率地否定自己的教育特色,追求上本科专业,申请硕士点、博士点,盲目追逐热门专业,致使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一些所谓的热门专业的人才产出与岗位需求不成比例,供给严重大于需求。相反一些不属于热门但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却由于人才稀少而面临人才严重不足的境地。综上所述,人力资源的市场需求状况不能有效地反馈到人力资源的培养中去,造成人才供给与就业市场需求的错位,是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一个结构性和全局性的问题。
2.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滞后,人才素质与市场需求脱节。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是否能够满足就业市场对于人才素质的要求,是检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成败的试金石,也是考察高等教育体系的价值观是否有利于社会经济需要的标准。这里,我们不妨以“用人单位对于大学毕业生素质的看法”的一些调查结果,来分析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就业市场之间存在的种种问题。
以上调查数据表明,目前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最欠缺的是“敬业精神”,而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基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承受压力、克服挫折能力”等指标的看重,实际上反映了就业市场对大学生作为社会人、单位人的基本要求。而用人单位对于已录用大学生的评价,则明显表现出了对大学生专业知识的认可,以及对大学生工作态度的不满和对大学生综合能力的高期望。由此,我们不难看出:目前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难以满足就业市场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的。这其中既有高等教育体系的发展天然滞后于就业市场的需求的原因,也有高等教育体系所固守的价值观不利于面向社会经济的需要的原因。因此,在就业市场日益看重毕业生的灵活性、适应性和创新性的今天,全面检讨高等教育中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重固守,轻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市场经济的杠杆作用为标准,才能真正造就出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综合性的,符合就业市场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3)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滞后,人才供给与市场需求契合度差。从供求匹配角度来看,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是联系大学生和劳动力市场的关键。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虽然呈现出认识趋于一致,机构比较健全,课程建设的研究和实践已全面展开的局面,并逐步形成了“思想教育一信息提供一择业指导一咨询服务一就业培训一跟踪调查”的就业指导体系,但总体上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依然比较薄弱,同时还存在着如:高校就业指导和服务机构不健全,就业指导和服务队伍职业化、专业化程度低;就业指导的方法和手段比较简单,就业指导的功能与内容发挥不够等问题。为了更好地认识上述问题,笔者在2005年3月对武汉地区几所高校的450名毕业生进行了相关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对于学校就业指导机构的工作表示很满意的占1.78%;比较满意的占21.56%;认为一般的占57.1%;不太满意的占16.89%;很不满意的占2.67%。而在“学校的就业指导机构应给予大学生哪些帮助”的回答中,93.3%的学生认为“收集和职业需求信息”和“组织校内招聘活动”很重要;so%以上的学生认为“开展各种就业指导教育”和“帮助解决求职与就业中的其他问题“很重要。由此可见,大学生对于所在学校目前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的满意度很低,对于学校就业指导机构的依赖度很高。
三、大学生就业中的其它矛盾
篇4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指的是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具有战胜竞争对手找到适合发挥才能和实现自身价值的适当工作岗位的能力,即全面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能力。
就业,是大学教育的生命线。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综合体现。当前,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国内经济处于转型期,国际整体经济形势低迷,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就业问题已成为一项现实而紧迫的社会问题。面对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就业与高校的生存和发展,更关系到经济发展和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已成为值得探究和完善的重要理论和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1 就业竞争力的分类
根据社会绿色可持续发展和劳动力市场各要素对学生就业所产生的影响程度和学生自身发展需求,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可分为三类: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指的是毕业生可持续就业的一种发展能力,是毕业生的知识积累或素质养成达到一定水平,具备可自主开发、能动挖掘的潜能。核心竞争力是影响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决定因素,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就业层次和今后的发展,它是一种隐性素质或能力,主要包括毕业生的思想道德素养、科学文化基础素质、专业素养以及由其延伸的学习能力等。
基础竞争力指的是大学毕业生能承担并完成某项社会工作所需的各项基础能力的总和,它是一种显性的因素,是毕业生就业过程中马上能被用人单位发现和认可的能力或素质。
环境竞争力是包括来自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在内的一系列外部因素,它充当着催化剂的作用,是大学毕业生成功就业的重要条件。
2 行业高职院校
高职院校指的是实施高等职业教育的普通高校。而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中一种重要的形式,指的是在专科教育阶段进行的职业教育。行业院校指的是具有行业特色的高等院校,包括本科院校和专科院校,其中,高职高专占大多数。行业院校具有很强的行业性,往往和行业的发展密切相关,具有鲜明的特点,一是依托行业发展是行业院校产生、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学校的兴衰与行业的兴衰息息相关;二是学科分布相对集中,传统优势学科大多领先于其他院校,个别学科甚至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三是办学面向特定企业、行业,人才培养过程体现出较强的专业性人才型理念;四是毕业生就业专业对口性较强。
行业高职高专院校兼具高职高专和行业院校的特点,在服务社会发展及行业需求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也是我国行业领域高层次技能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这类院校在学生培养上一般注重基本素养和技能技术层面的培养,毕业生的动手能力较强;在实习实训环节多与行业企业挂钩,部分院校还实现了实习就业一体化;在毕业生就业方面,行业高职高专毕业生主要从事基层岗位,这类岗位用人需求一般较多,但容易受到宏观经济的影响。
3 当前行业高职院校就业的现状
当前行业高职院校的就业情况相对一般高职高专具备优势,但行业高职院校之间就业情况也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现象。行业高职院校具有明显的行业特色,这些高校自建校至今与行业企业联系紧密,其毕业生主要活跃在所属行业领域,不少成为行业领域的管理中坚和技术骨干,因此无论是就业率还是就业质量都相对比较高。但是,部分行业高职院校也出现了学生就业困难的现象,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一些方面:
(1)大学生自身素质有待提高。目前,高职院校生源质量上一般较本科院校有一定差距,自主性和创造力不足,自身定位不准,自我发展意识不强,择业期望值过高,而且随着高校招生人数的增加,大学生人才相对过剩,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总体供过于求,导致了学生“摩擦性失业”现象严重。
(2)行业院校故步自封,前瞻性不足,综合性欠缺,限制了自身发展。当前,部分行业高职院校学科面相对比较狭窄、交叉融合不够,师资力量主要集中在特色的学科专业,导致行业特色高校大学毕业生知识面相对狭窄,在行业外领域就业竞争力不够强。
(3)行业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受行业发展情况影响较大。行业发展情况不仅仅影响其对于行业人才的需求,也影响行业对于优秀毕业生的吸引力。很多毕业生单纯以工资待遇等作为重要指标,从事了非行业特色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行业高职院校毕业生的整体就业竞争力。此外,行业的发展受科技发展和社会大环境需求的影响,会有兴盛衰落不同时期,对人才的需求数量以及对人才质量的需求会随着大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当行业对人才需求减少,将直接影响相应行业高职院校的就业情况。
4 提升行业高职院校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篇5
关键词:可雇佣性本科生会计学
一、问题的提出
从1998年开始,我国的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向教育的大众化发展。在高入学率的背景下,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在逐年增加。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660万人,加上往届未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很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在就业难的困境中同时却存在这样一种现象,“不少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很多企业也找不到合适的人才。”针对这一现象,有学者指出“造成大学生就业困境的真正原因恰恰是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我国许多地方性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着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教育和教学思想相对落后,教育过程与实践脱节、教学内容与方法手段更新缓慢、高素质师资缺乏等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共同导致目前很多高校学生就业难的状况。”目前的教学模式侧重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脱节,学生的专业成绩在就业过程中会发挥一定的作用,但在实际的就业市场中,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可雇佣性。“大学生身份和大学毕业文凭已不再是稀缺资源,社会关注的焦点是毕业生是否具有可雇佣的素质和能力。”社会各界对即将跨出校门的大学毕业生在从接受教育向工作转换过程中,在多大程度上是“可雇佣的”(Employable)越来越重视,大学毕业生的可雇佣性(Employability)问题已经备受关注。“可雇佣性不足是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核心问题”。
因此,加强大学生的可雇佣性研究,使培养的学生具有可雇佣性,从而顺利实现就业显得非常重要。
二、建立基于可雇佣性的培养模式的缘由
(一)可雇佣性的含义
可雇佣性是指大学生最初就业、维持就业和获取性的就业所需要的重要能力。可雇佣性的含义在我国一般指的是就业能力。可雇佣性(employability)是一个涉及到大学生就业的核心概念。可雇佣性为从学生角色向工作员工角色的转换提供了基础和前提。
关于可雇佣性概念的提出有很多种说法,但却没有具体的定位,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在某一阶段,可雇佣性开始向针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这一方向发展。
(二)会计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
从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2007年9月份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统计数据,2007年,工学各专业普遍就业率较高,市场营销、会计学、人力资源专业则在85%左右徘徊。
在某项针对CPA专业方向毕业生的调查中,对会计教育提出意见汇总结果显示,排在第一位的建议即是:加强实践、案例教学,99人,占76.15%。
(三)建立基于可雇佣性的培养方案的必然性-基于招聘单位的经验数据
1、样本选择
本文选择我国三个主要的招聘网站,中华英才网、智联招聘和前程无忧,根据三大招聘网站自2010年11月1日至2011年3月31日的关于应届毕业生的会计岗位的招聘信息进行了统计,工作地点限定在北京、上海、广州和郑州,共得到了102个样本。
2、数据来源
招聘单位有关会计岗位的没有现成的数据或信息,所有数据和信息均由笔者从的招聘信息中手动收集。
3、描述性分析
从102个样本对于应届毕业生学位的要求可以看出,学历要求专科的样本有7个,本科85个,硕士10个。从学历角度进行分析,大部分招聘单位对毕业生的本科学历要求达到了83.33%,从这个角度进行分析,教育获得对于职业的影响是明显的。
招聘单位对于毕业生能力的要求:对于沟通能力的要求,中华英才网占样本数的3.92%,智联招聘5.88%,前程无忧27.45%;对于团队协作能力的要求,中华英才网、智联招聘和前程无忧占样本总数的比重分别是1.96%、3.92%和27.45%;关于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要求中华英才网、智联招聘和前程无忧占样本总数的比重分别是1.96%、0.98%和15.69%和0.98%、1.96%和7.85%。从招聘单位对于毕业生的能力要求我们可以看到,招聘单位特别强调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而在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却忽视了这些方面能力的培养。
4、目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毕业生实际能力与社会需求存在较大偏差
雇主在招聘人员时要求毕业生具有良好的思维创新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更具有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可具体的实际情况却并不乐观,许多学生面对庞杂的课程体系,感觉自己什么都学了,但什么都不会,这同时也使毕业生给招聘人员一种理论水平较高动手能力较差的感觉。
笔者曾对所在学院的97名学生就他们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方面进行了统计,他们大部分认为目前从掌握的理论知识来看还是比较全面的,但是对于实际动手能力以及招聘单位所提到的团队合作以及合作能力等等从目前情况来看还是比较欠缺的。据统计,应届大学生到岗工作,对所学专业实际知识应用率不足40%,多数学生表现出所学知识根本无法转化成自己在岗位的实际能力。
(2)专业和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
学校的专业设置缺乏市场研究,课程开设缺少特色。各类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相近,忽视了市场对不同人才需求的差异性,造成专业教学及人才培养与市场的需求脱节,最直接的后果是出现有业无人就和有人无业旧的局面,反映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不适应市场需求的问题。
(3)招生结构不合理
我国许多高校在招生的过程中没有处理好各个专业之间的招生比例、不同层次学校的招生关系,以及不同院校的招生比例问题,由此加剧了我国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失衡。
三、可雇佣性教育模式
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发到国家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在可雇佣性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开展以可雇佣性为导向的课程改革已经多年,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可雇佣性教育模式有输入-输出模式、Harvey和Locke开发模式、体验学习模式、高等教育作用模式和全面开发模式。
Harvey和Locke开发模式考虑到了高等教育机构在学生可雇佣性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也认识到高等教育机构以外的因素尤其是雇主的认可对于可雇佣性的体现及如何体现有直接的影响。体验学习模式认为关键技能、职业生涯选择、岗位寻求和工作体验以及其他方面来开发学生的可雇佣性。全面开发模式则强调了提供集中化支持如:职业生涯管理和职业生涯服务,与相关部门的合作等等目标性强、范围广的活动。
输入-输出模式高度概括了学校扮演的决定性角色,对中等或高等技能和技术专业学生的可雇佣性提升有很大的指导意义;Harvey和Locke开发模式强调不同学科的可雇佣性应该是不同的,不能等量齐观,有的学科或专业的可雇佣性更容易培养,这一模式应该更适合一般高等院校;体验学习模式则强调学生是可雇佣性提升的主体,只有充分发挥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他们的可雇佣性才会有根本的提升;高等教育作用模式则充分认识到了政府和公共政策在可雇佣性开发中的控制作用;全面开发模式则全面地总结了可雇佣性开发中不同主体的作用,强调这些主体之间应该通过有效地协调来实现可雇佣性的提升。
四、基于可雇佣性的会计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策略措施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人才培养的质量如何来评价,评价标准是多方面的,可雇佣性应该是很重要的评价标准。
人才培养模式,回答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直接决定了会计学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水平。学术上理解的人才培养模式一般包含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制度和培养评价等四个内容。而基于可雇佣性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体现为各个主体是通过怎样的方式使“可雇佣性”这一技能被广泛地运用于人才培养模式这一过程中的。
(一)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及时修订培养方案
“高校假定教育中的可雇佣性与就业中的可雇佣性具有相同含义”,而没有考虑到需求方。因此,也要求高等教育机构和学生持有现代市场营销观念,比如将可雇佣性作为产品的输入-输出模式的质量标准是否得到顾客的认可,是否满足顾客的需求等等。
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及时修订本科培养方案,建立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二)激发学习兴趣
亭托在分析中指出工商管理类职业可能需要更多的兴趣和技能的积累,而这些则需要更多地在工作环境中生成。那么如何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们可以借鉴体验学习模式中的观点,学生是可雇佣性提升的主体,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充分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提升可雇佣性。
(三)将可雇佣性融入课程教学的全过程
正如许多研究表明的那样“可雇佣性教育应该整合入课程中,否则就业能力是琐碎的,不完整的。当可雇佣性整合入课程时会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实际上这也强调了在实际学习和教育过程中,需要考虑将可雇佣性技能的各方面整合入课程的教学中。尤其对于会计学科这个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门技术性较强且注重实际操作经验的学科,实践性教学对于会计学专业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学校应以创新性、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行为指导,在培养模式中加大实践课程的比重,增加实践学分,形成多元化的实践教学育人体系。会计学专业职业能力的获得更多地应在实际的工作情境中生成。
(四)构建多元化的可雇佣性的培养体系
本科生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必须建立多元化的培养体系。在可雇佣性教育模式中,全面开发模式则强调了提供集中化支持如:职业生涯管理和职业生涯服务,与相关部门的合作等等目标性强、范围广的活动。在实现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仅需要专业教师的知识传授,还需要学校就业部门以及学生管理部门的密切配合,形成可雇佣性能力培养的合力。
(五)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学生在大学所受到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会随着学科的发展逐渐变得落后,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除了知识的传授之外,还应该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在大学生活中灌输终身学习的理念,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
基金项目:本文系安阳师范学院教学研究项目“会计实验课教学综合改革的探索与研究”(ASJY-2011-9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李跃军,叶才华.试析大学生可雇佣性能力的培养途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4):101-103.
[2]谢志远.关于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5,(1):90-92.
[3]卫静芬.大学毕业生可雇佣性开发实证研究[J].教育科学,2009,(1):76-82.
[4]孙俊华,汪霞.大学毕业生的可雇佣性研究:分析视角、构成维度和测量方法[J].全球教育展望,2010,(8):66-71.
[5]李前兵.基于可雇佣性的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途经[J].中国市场,2008,(10):140-141.
[6]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毕业生能力调查分析报告r.2009.
[7]张红.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现实症结与化解路径[J].现代教育管理,2011,(3):123-125.
[8]周淑美.试论我国高校扩招与大学生就业难[J].现代企业教育,2007,(6):131.
篇6
1 研究意义
以浙商文化为引领,构建一个全面的创业教育指导平台来辅助这些高校毕业生创业,为他们提供创业指导体验平台,帮助他们自主创业,提高创业的成功率,具有实际意义和理论价值。
1.1 传承浙商文化,开辟大学生创业研究新视野
信息化时代,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浙商以敏锐、迅捷的创业实践造就了独特的浙商文化。对于浙商文化精神内核的挖掘和核心竞争力的研究,将是大学生提升创业能力的先决条件
1.2 把握经济转型的机遇,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对于我国这样的劳动力供给大国而言,通过提升大学毕业生的创业能力,推动大学生创业,为社会创造就业岗位,是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有效手段,也是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和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研究在正确了解和把握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实际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制定切实可行的举措等方面提供了对策和理论支持redlw.com。
1.3 整合创业资源,增进大学生创业互动
通过浙商文化的传播,结合与创业内容相关的视频和交互游戏,让大学生在趣味中体验创业,填补创业教育资源的空白,并且给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提供了教学资源。可以通过科学的、有效的方法,让学生提前感受职业生涯,探索大学生创业的新经验以及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方案,最终实现个入生涯发展目标并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1.4 利用数字媒体技术,促进创业教育教学改革
构建大学生创业的交流体验平台,让他们可以在线体验到创业过程的有趣和艰辛,并且了解到创业过程和学习到创业经验。利用数字媒体技术,构建大学生创业体验平台,促进创业教育教学改革是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不可忽视的内容redlw.com。
2 研究内容
在浙商文化引领下的大学生创业体验平台构建分为以下三个板块的内容。统,正确地在企业信息化上判断出企业真正的物流需要。
3 提高航空物流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专业能力的建议
通过对航空物流人才必备专业知识的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决方案的最重要途径。航空物流人才的重要来源是大学毕业生,因此航空物流学科在高等院校中应加强建设,提高教学能力,这也是提高航空物流专业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高等职业院校应当遵循现代航空物流从业人员的职业要求、航空物流专业和课程,以满足实际及社会化,建立和完善航空物流教育体系,针对航空物流人才的培养,对不同的人,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强大的师资力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当前航空物流师资的缺乏,他们大多是从管理、营销、运输等专业教师转移过来的,所以专业本身并不太符合要求。因此航空物流专业增加引进更专业和权威的海外教授、专家以及培训应成为当代航空物流人才培养的趋势redlw.com。
篇7
创新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
所谓日常教育就是从入学教育开始,把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的内容渗透到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课、思想品德课和专业课的教学中去,渗透到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去,渗透到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社会调查研究和实习当中去,以便营造或形成更好的教育氛围。二要强化集体教育与个体教育相结合,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灵活性。对大学生集体教育可以通过专题讲座、座谈会、模拟招聘考试面试等不同形式,以班级或年级为单位,对大学生在择业中所遇到或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教育和指导[6]。个别教育就是针对某些大学生个人所存在的思想和心理问题,采取各种方式实行单独或一对一的教育指导方法。因此,针对不同的大学生和不同的问题,必须采取个别指导、谈话的方法。在教育中,必须明确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和问题的差异性,同样要注意教育方式的灵活多样性。更主要的是在教育活动中,教育工作者要以平等的态度,摆事实,讲道理,讨论所存在问题的危害性,为学生指明方向,要满腔热情,坦诚直率,以理论事,并善于随机应变地抓住教育时机,确保教育效果。三要强化榜样教育与岗位实习管理相结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适应性。榜样教育是指通过树立先进典型,以先进个人的先进思想、典型事迹为案例,教育大学生要努力提高个人的思想认识、政治觉悟和道德品质素养。进行榜样教育,一方面,要注意搜集优秀大学毕业生所创造的典型建功立业的典型案例,号召大学生以他们为榜样[7]。另一方面,要更加深入整个社会进行调查研究,善于发现和选择社会不同领域、不同层次并具有代表性的实例或人物,让学生自己分析、谈看法,从多种角度教育学生,增强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另外,榜样教育必须与岗位实习相结合,组织学生深入机关单位、工厂、农村或到专业对口单位参加岗位实习工作,让学生亲身接触社会、了解现实、开阔眼界、增长才能。四要强化主导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教育过程中的实效性。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思想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忽视了大学生个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事实证明,这种教育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在当今这个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大学毕业生自尊、自立、自强的意识不断得到提高,他们渴望能在平等民主的社会环境下自由发挥自己的独特见解和特长。因此,在大学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中,必须充分发挥毕业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他们实行自我教育,在做到充分尊重、信任的情况下,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充分相信学生、依靠学生,采取民主协商、平等对话、相互交流等不同的方式,指导和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帮助和引导毕业生学会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自我管理和监督,充分发挥毕业生个人的主体作用,让毕业生更好更快地实现就业。开拓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根据当今新的就业形势,不断发现当今社会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新问题,善于实现教育方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以满足学生就业的需要,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教育中的魅力和吸引力。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把先进的网络媒体教育手段运用到就业指导课中以及其他就业教育活动领域中,以便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加强调研网络和信息网络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善于分析大学生思想上的动态和心理上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指导和教育在校大学生,及时纠正他们在择业中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的不良思想和行为,不断开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就业指导中目的性和现代化性[8]。
加强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创新
篇8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问题 英语教学
大学生是具有较高素质和文化的社会群体,是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就业状况关系到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实施效果,关系到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当前,大学生就业已成为每年一度的社会热点问题,认真研究毕业生在就业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并进一步探讨其对于英语教学的启示,为维护社会稳定,推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呈现出的基本特点
自1999年我国高校大规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开始走向一条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发展的道路,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初现端倪。从2002年起,大学毕业生就业开始全面市场化,建立了“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进一步加剧。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呈现出以下特点:
1.毕业生人数迅速增加,初次就业率逐年下降
据教育部统计,2007年全国大学毕业生为495万,2008年达到559万,2009年增至586万,2010年已达到611万。在我国,衡量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是通过初次就业率来描述的,自2002年以来,我国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总体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这也就意味着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越来越难,压力越来越大。从总的发展态势上来看,大学生就业供过于求的局面将会长期存在,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如何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使大学生实现自身价值,这是高校和大学生共同的愿望。
2.低学历毕业生面对职业选择,就业难度增大
从总体上来看,社会对毕业生学历层次的要求近年来有明显提高。研究生需求旺盛,本科生供需基本持平,而专科生则供大于求,造成了一方面对于高层次、高学历毕业生的争夺日趋激烈,而另一方面专科层次的毕业生就业越来越难的局面。很多单位在拟定应聘条件时不从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出发,动辄要求应征者必须具备本科以上学历,这使得很多低学历者很难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这种用人层次结构的失衡,既导致了巨大的人力资源浪费,又增加了低学历毕业生的就业困难。
二、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
1999年高校开始扩招,使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毕业生人数每年在以60~70万增加,2009年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611万,比2008年增加了52万人。毕业生就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就业问题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存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高等学校课程设置不合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脱节
我国很多高校的专业和课程设置,严重滞后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我国教育制度最大的特点是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忽视学生全面素质教育,学生基本功扎实,但创新能力不强。高等教育本身具有滞后性和周期长的特点,然而,社会需求却瞬息万变,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社会急需的人才培养不出来或数量极少,而社会不太需要的又供过于求,大学生在毕业时,其专业知识、技能不能适应经济结构变化的要求和就业市场的需要,造成就业困难。
2.毕业生自身素质能力较低,用人单位所提条件日渐苛刻
目前,用人单位在人才录用方面有了更多的自,同时所提出的条件也更加苛刻,除要求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要求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较强的工作能力、创新能力和敬业精神,特别需要具有专长的复合型人才。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大多数毕业生表现得信心不足,缺乏足够的就业能力。部分毕业生不能够认清自己的位置,常常表现出一种盲目心态,一味地追求物质待遇和地域条件。这种用人单位的高标准与大学生低素质的矛盾,使毕业生在就业时面临严峻挑战。
三、解决就业难问题的相应对策及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在我国,旧的传统的经济模式已被打破,但是,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全形成,这种特定的历史及现实状况,决定了大学毕业生在择业方面将会出现种种问题,为使这些问题得到合理的解决,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应采取以下相应的对策。
1.认清当前就业形势,全面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
为使自身才干得以充分发挥,实现顺利就业,大学生应认清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就业形势,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树立全新的就业观念。求职择业对大学毕业生无疑是人生中的大事,是把个人的愿望、爱好、特长等主观条件与就业政策、用人单位的要求等客观条件相结合而做出的一种选择。客观地认识自我、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所在,确定合适的就业期望值,真正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空间。
2.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营造良好英语学习氛围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对于语言的学习效果有着较大的影响,只有当学习者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并为之而努力时,学习才可能取得成功。作为高校的英语教师,应充分意识到大多数学生对未来的职业生涯充满憧憬和向往的特点,引导学生自觉地去阅读课文,收集相关职业材料,并用英语对所收集的材料进行归纳和总结,锻炼和提高他们的英语综合表达能力。
3.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开展有效的英语课堂教学
有效的英语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保持的一种有效互动的交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参与协商、鼓励和监控学生的讨论与练习,并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材料,帮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在整个过程中,教师既要调动学生个体学习的积极性,又要督促小组成员间的合作,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建立一种互相支持、互相帮助的学习群体。在群体中,相互交流,畅所欲言。
社会只有在创业中才能不断发展、前进,只有创业,社会才能出现更宽广的新领域,毕业生也才会有更多的择业机会。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参与意识和实干精神,使学生掌握创业技能,树立在创业中就业的新观念,才能够为自己开拓更为广阔的就业前景。
参考文献:
[1]刘润清,戴蔓纯.中国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篇9
【关键字】搭建;就业平台;促进就业创业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大学毕业生人数连年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高校能否为大学生提供最佳的就业信息和就业指导,直接影响大学毕业生的职业发展和企业人才选择。目前,拓展大学生就业渠道,推进大学生就业工作,积极搭建立体全方位就业平台成为重要内容,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措施,提供更加完善的就业服务,营造更加良好的就业环境,从而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一、是搭建供需交流平台
各高校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导向作用,举办校园应届毕业生大型就业洽谈会、小型座谈会、专场招聘会,实行订单式培养,以促进毕业生灵活就业,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择业机会。同时,加强与用人单位联系,积极组织企事业单位到学校参加各类毕业生就业洽谈会和人才交流会,开展供需交流,为毕业生提供更加灵活和广泛的选择空间。
二、是搭建就业指导平台
各高校应改变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借助于新媒体,开设微课堂,面向全校在校大学生开放,进行全程就业教育、创业教育。微课堂的内容设置包括非毕业大学生感兴趣的单位实习信息与自己所学专业就业前景信息及传统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及国家、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各种政策,大学毕业生关心的就业单位招聘信息以及企业基本状况,一部分大学生关心的创业政策与信息等。面向在校大学生开设微课堂是高校就业工作的有益补充。
三、是搭建就业服务平台
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突飞猛进,信息成为大学生能否顺利高质量就业的重要条件。构建一个有效和可靠的就业信息化平台系统已成为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当务之急。一方面高校师生能上网了解就业信息,实现资源共享,另一方面企事业单位方便毕业生就业信息,加大就业信息力度,进而解决高校毕业生供给信息与用人单位需求信息的不充分、不对称问题。同时“村官计划”工程等一系列就业计划和行动。高校借助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开展充分的信息与指导服务,以帮助学生进行职业决策,促进就业匹配。
四、是搭建就业信息微平台
发挥微媒体优势,搭建信息互动平台,高校就业信息平台开通微信与微博等信息交流交平台,为大学毕业生提供最直接的信息帮助与就业指导。大学生只要借助微媒体直接通过手中的智能手机及时掌握学校就业相关信息,即可以得到最直接、最有效的就业帮助。同时,大学毕业生能及时进行信息反馈与信息互动,与高校就业管理部门取得网络在线联系,从而解决大学生遇到的就业问题。借助微媒体构建就业信息平台,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效率,促进高校大学生就业与用人单位人才选择。
五、是搭建就业实习平台
应加强学校与外界的联系,建立专业的校外实习基地,加大学生实习、实践工作的指导力度,纳入高校实践工作考核,提高带队教师的积极性。另外,学校应加大投入,建设了高标准的校内实训基地(或工作室),与企事业单位共建实验室,实行校企导师联合培养的模式,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使就业实习成为促进毕业生顺利实现就业的一个重要途径。
六、是搭建创业实践平台
把以创业带动就业,作为扩大就业的重要渠道和主攻方向,建立健全政策、培训、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积极宣传推广和总结高校毕业生创业的典型和经验,大力倡导创业精神,积极组织开展创业培训,开办企业家讲堂活动,着力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创业创新能力,提供创业场所,支持大学参与科研,扶持孵化学生科研项目,提高大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科技创新能力,形成创业带动就业的良好氛围。
七、是搭建就业竞赛平台
以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为平台,组织学生参加包括软件设计大赛、动漫大赛、工业设计大赛、创业计划竞赛、服务外包、外语大赛等科技竞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其看学生竞赛作品成果选用岗位人才成为一种可能。通过参赛作品,让企业对应聘者的学习成果有更直观的了解,为企业与应聘者之间搭建起互相了解的平台。学校还可充分发挥紧密型合作企业的力量,邀请企业专家参与比赛指导、人才选拔,利用企业设备开展赛前训练,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通过组织和参加竞赛,学生的技能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就业竞争力加强,学校实现了高质量人才培养的目标,企业也能由此发现所需人才,达成学校、企业和学生的共赢局面。
八、是搭建区域合作平台
各高校为提高毕业生就业,加强区域合作,拓展就业渠道。如实施了“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为企事业单位培养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积极拓展省外就业市场,联系外地企业,搭建与探索以“校企融合”为模式的学生就业渠道,努力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双向联动。通过学校与企业、学校与行业、学校与社会在办学上的有机融合,创建适合区域经济发展的“校企融合”等办学机制,努力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
总之,全方位立体就业平台为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大学生就业创业。
参考文献:
[1]王玉娟,盛 莉,韩 平.微营销与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构建[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4(8):64-66。
[2]李雪芳,刘燕清.微博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创新[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3(4:16)。
[3]肖爱民.构建良好就业平台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3(11):200。
[4]王国军,袁婷.基于WEB的高校校友及用人单位就业资源平台设计[J].电子测试,2014(17):7-9。
[5]裴以明,李秀坚.论大学生自助式信息化就业平台建设[J].广西社会科学,2013(5):182-184。
篇10
准确定位办学思路已经成为各个普通高校办学的重要指导思想。要坚持“教育为社会服务”、“办学适应社会需求”、“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实现专业设置由追求扩大招生效果到适应社会需求的根本转变,明确以行业、专业为基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拓宽专业口径为主线,以同类专业转向为补充,全面、协调的发展思路,平衡供求关系,实现健康发展完成办学以就业为导向的舆论阶段向办学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质阶段的转变,形成传道与育人的结合,课程设置与技能考核标准同步,学生管理、教学质量与就业管理并重,学生思想教育与就业教育接轨的良好格局。
2统筹兼顾,构建和谐校园
就业工作是一项系统工作,需要至上而下的齐心协力,更需要部门间的支持、配合与默契。坚持以人为本,重点是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核心,我们用这个核心来统一思想,实现各项措施的相辅相成,围绕中心工作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就是统筹兼顾。统筹兼顾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发展中各项工作的相互关系。我们要认识到把社会调查、研究与专业设置、专业发展方向结合起来,提高办学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把专业评估与专业建设及调整结合起来,提高专业设置及办学规模的科学性把新生人学教育与学生的职业生涯设计结合起来,明确学生的奋斗目标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同职业教育结合起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含金量把学生日常管理与就业教育结合起来,促进学风校风的建设。
3指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
如今,每年的大学生就业工作都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牵动着大众的神经。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性的话题。其实,在我国经济蓬勃发展、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的今天,大学生就业难,只是一个相对而暂时的难题。对广大高校学子而言,与其怨天尤人,不如摆正求职心态,以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就业。“自主择业、双向选择”为大学生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制度环境,这个环境既蕴含着参与竞争的无限机遇,也意味着大学生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来自就业环境的挑战;既意味着个人拥有选择工作的主动权,也意味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和风险。大学毕业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应当明白择业的首要因素不是高收入、高地位,而是社会需求和个人发展的最佳结合。要把眼光放得长远些,把就业当作职业发展历程的起点,不要过分计较短期内的利益得失,不要与别人盲目攀比。
4不断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加强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层次和就业率,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学生、家庭等各方面的努力和参与,提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应着重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合理调整专业,不断增强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契合度;第二,坚持特色育人,着力提升人才培养对社会需要的适应性;第三,强化就业指导,全面增强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竞争力。
5鼓励学生勇于自主创业
为努力促进大学生创业,有必要从提高科技创新水平促进就业的高度入手,努力培育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创业的良好环境。高校可以通过一些成功案例的示范作用,加强创业培训与创业指导等措施,切实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与创业知识,不断促进大学生创业。
6建立培养一支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就业指导人员队伍是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
做好就业指导工作,除了设置独立就业指导机构之外,还应建立培养一支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就业指导人员队伍。所谓的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就业指导队伍应由一批具有学科前沿理论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组成。这种模式的积极作用在于:一方面,选拔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能准确把握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另一方面,能不断依托科研来系统总结就业经验,进一步指导学生实践,使学生就业指导实践更全面、更系统,最终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互动。
7重视和加强心理咨询与服务机构在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大学生处于青年期,这是人生中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正处于成型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他们的心理发展还不成熟,情绪也不稳定,在面临就业等一系列困难和挫折时,心理的冲突和矛盾便会发生,从而产生迷惘、烦躁、紧张、忧虑等不良心理现象,造成心理失衡。心理咨询服务机构是心理障碍毕业生求职就业的有效指导者。对于在求职过程中出现心理问题的毕业生而言,心理咨询服务机构是他们倾诉郁闷的地方,从事心理咨询服务的老师是他们的倾诉对象。具有熟练心理辅导技巧和就业指导知识的心理教师可根据毕业生求职的身心感受,对其进行心理辅导和就业指导,帮助他们克服不良心理因素影响,使他们坚定信心,再鼓勇气,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采取有效的方式、方法,积极参与竞争竞聘,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8开展就业拓展教育
就业拓展教育就是依托就业工作在全体学生中开展系列就业教育,我们可以通过检验就业拓展教育的效果来评估就业工作的效果,这对发挥就业工作潜能,引导和推动学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普通高校可以通过就业工作建立学生实训中心等机构,为学生提供优质资源,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同时建立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保证学生的就业,提供提前一年熟悉岗位的平台;依托校内外讲座团、网络课堂、企业人力资源服务等资源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规划服务,增强学生职业规划的主动性,对学风建设形成有力支撑;就业拓展教育能够成为丰富学风建设的载体,提升工作的有效性;就业拓展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信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9桥梁和纽带作用
由于党员毕业生通常都能较早落实就业单位,他们有更多的精力来协助老师开展就业工作。一方面,充分发挥毕业生党员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每个党员对口几位就业弱势的同学,及时了解就业困难学生的求职意向和求职心理,提供就业信息并解决思想困惑。另一方面,由于四年级学生大多数都处在离校实习阶段,学校与学生的沟通不通畅,此时学生党员便充当班级的就业联络员,利用网络等信息平台将学校的就业信息有针对性的给到需要的同学。
总之,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目标规格上的定位,对学生的就业具有直接决定性影响,学生能否就业关系学校的生存力和发展力,做好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对学生顺利就业具有积极作用。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把实现社会就业比较充分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九大目标任务之一十七大报告再次强调“就业是民生之本”,要求“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所以,大学生就业指导具有深远愈义。大学生就业问题关乎国家的稳定,社会的和谐,个人的发展,随着高校扩招,全国高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已经推进到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就业工作应本着从实际出发,大胆创新,实现全体学生的顺利就业。在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的基础上,稳步推进普通高校的大学生就业工作。
参考文献:
[1]黄天责.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职业技术研究.2004(3).
[2]张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就业指导对策分析.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
[3]十七大报告全文.南方周末.2007.3.25.
[4]张推灿,郑永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5]宋重冰,桥船之光一.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和艺术.北京档案出版社.1991.